保加利亚乳杆菌β-半乳糖苷酶高产菌株的筛选

保加利亚乳杆菌β-半乳糖苷酶高产菌株的筛选

一、保加利亚乳杆菌β-半乳糖苷酶高产株的筛选(论文文献综述)

王琦[1](2021)在《透性化完整细菌细胞水解和异构化糖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世界范围内有很大比例的人群有乳糖不耐症,而在中国这个比例更高。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健康生活有了更高追求,对无糖乳制品的需求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在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无糖乳制品是由商业纯化的β-半乳糖苷酶水解乳糖得来,成本较高。使用透性化的含β-半乳糖苷酶的嗜热链球菌细胞替代商业纯化的β-半乳糖苷酶,具有诸多优势,如成本低,资源利用率高和可重复使用。更重要的是,与广泛使用纯化的β-半乳糖苷酶相比,将细胞透性化进而作为全细胞催化剂水解乳糖是一种更自然和安全的去乳糖方法。本课题从一株筛选自酸奶的含β-半乳糖苷酶的嗜热链球菌出发,使用nisin和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透性化细胞,并将其作为全细胞催化剂水解乳制品中的乳糖,获得无乳糖乳制品。同时将这种透性化方法应用到含有β-半乳糖苷酶、木糖异构酶、阿拉伯糖异构酶的谷氨酸棒状杆菌和构建成功的含β-半乳糖苷酶和阿拉伯糖异构酶的乳酸乳球菌中,分别获得了含葡萄糖、半乳糖、果糖、塔格糖的糖浆(GGFT糖浆)和含葡萄糖、半乳糖、塔格糖的糖浆(GGT糖浆)。本课题还使用奶酪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Mother liquor(ML)作为碳和能量来源培养菌株。同时利用能够产nisin菌株的发酵液替代商业nisin透性化细胞以降低使用nisin的成本。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试验结果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透性化嗜热链球菌作为全细胞催化剂水解乳糖。nisin和热处理法结合透性化嗜热链球菌效果最佳,在加入2.5μg/m L的nisin和50℃温度条件下透性化嗜热链球菌细胞,并作为全细胞催化剂在50℃水解牛乳中的乳糖,4 h即可水解95%以上的乳糖。这种方法既符合食品加工过程中对安全性的要求,又适合放大生产。其它方法如透性化试剂添加法和珠磨法,存在最终产品里透性化试剂残留、效率低、不利于工业化放大生产等缺点。同时我们还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实现了更加高效水解乳糖的目的,第一,从商业发酵剂中筛选出了高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嗜热链球菌,第二,利用生物反应器大规模培养制备嗜热链球菌目的菌株,短时间获得了更高生物量。(2)透性化谷氨酸棒状杆菌作为全细胞催化剂水解和异构化糖制备含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塔格糖的糖浆。Nisin和热处理法相结合透性化JS156水解和异构化脱糖乳清渗透液(DWP)中的糖,得到了GGFT糖浆。GGFT的组成为26%葡萄糖,29%半乳糖,25%果糖和20%的塔格糖。同时也优化得到了以乳清渗透液残渣(RWP)为碳源的谷氨酸棒状杆菌的培养基,能够获得高生物量,培养基组成为:50%RWP,(NH4)2SO4,Mn SO4,Fe SO4,微量元素混合物。(3)构建乳酸乳球菌工程菌水解和异构化乳品中的糖。成功构建了包含β-半乳糖苷酶和阿拉伯糖异构酶编码基因的质粒表达载体p LC9,并导入到乳酸乳球菌中,鉴定得到编号CS2014-7的菌株。利用CS2014-7经细胞透性化后水解异构化牛乳(52 g/L乳糖)中的糖,60 h后获得一种无乳糖牛乳,它含有葡萄糖、半乳糖、塔格糖三种单糖,含量分别为27.9 g/L、18.6 g/L和9.1 g/L。细胞透性化技术应用在DWP上,水解和异构化得到了一种GGT糖浆,含50%葡萄糖,32%半乳糖,18%塔格糖。(4)利用生产奶酪后的废料ML作为培养基的碳源培养S.thermophilus ST057-1、C.glutamicum JS156和L.lactis CS2014-7。利用废料作为培养基的碳和能量来源成功培养了S.thermophilus ST057-1、C.glutamicum JS156和L.lactis CS2014-7,均生长良好。这极大节省了购买商业化培养基带来的高成本。另外,与DWP相比,ML的组分中含有更多的乳糖和氨基酸,可以将其应用到其它菌株的培养或培养基优化中。(5)利用可产nisin的L.lactis IO-1、L.lactis SL28和L.lactis SL242菌株的发酵液作为透性化试剂透性化S.thermophilus CS1980。产nisin的菌株L.lactis SL28的发酵液透性化的S.thermophilus CS1980细胞在2 h内完成了70%的牛乳乳糖水解量。而产nisin菌株的发酵液可以作为透性化细胞试剂替代商业化的nisin透性化细胞,节约大量成本。同时经过优化得到了20%ML作为碳源并加入0.5 g/L YE的培养基,三株产nisin菌株均能够在此培养基上良好生长。另外,产nisin菌株L.lactis SL28的发酵液作为透性化试剂可以重复利用,且细胞透性化效果在前几次重复使用时保持了较高水平。

付云[2](2020)在《螺旋藻渣发酵及其发酵产物抗菌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螺旋藻渣是工业上螺旋藻粉生产过程中沉积物,蛋白含量高,资源丰富。为充分利用螺旋藻副产物资源,减少废液排放,降低企业生产螺旋藻成本,本文拟以螺旋藻渣为原料,研究其发酵产物功能活性及优化工艺,以期为科学合理开发利用螺旋藻渣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对螺旋藻渣的基本营养组成、常量元素和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评价不同菌种发酵螺旋藻渣的发酵产物功能活性。结果表明,螺旋藻渣蛋白质含量较高,氨基酸种类丰富,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基料。五种菌种发酵螺旋藻渣的发酵产物中,枯草芽孢杆菌YA215和地衣芽孢杆菌YA269发酵产物对DPPH和ABTS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能力,罗伊氏乳杆菌LR419发酵产物体外降血脂活性最为突出。与酵母菌NBRC10858和保加利亚乳杆菌YB177发酵产物相比,枯草芽孢杆菌YA215、地衣芽孢杆菌YA269和罗伊氏乳杆菌LR419等三种益生菌的螺旋藻渣发酵产物对食源性致病菌抑菌效果更好,且抑菌谱更为广泛。研究表明:枯草芽孢杆菌YA215发酵螺旋藻渣发酵液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以发酵上清液中性蛋白酶活、多肽含量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Plackett-Burman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枯草芽孢杆菌YA215发酵螺旋藻渣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发酵初始溶液中,螺旋藻渣添加量15 g/L、果糖添加量10 g/L、Na Cl添加量10 g/L、YA215接种量75 ml/L(发酵剂菌落含量为107-108CFU/m L)、p H 7.0,37℃摇床培养48 h(转速200 r/min),其发酵上清液中性蛋白酶活达到147.4 U/m L,多肽含量为16.8 mg/m 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为64.6%,产生的抑菌圈直径大小为15.3 mm,抑菌性提高196%。研究表明:经优化后的螺旋藻渣的YA215发酵液与尼萨普林的抑菌性相当,且抑菌率与多肽含量正相关。采用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型HPLC对螺旋藻渣发酵产物中抗菌物质进行分离纯化。结果显示,经两步纯化后的抗菌组分BAS-F1-P6是螺旋藻渣发酵产物中的主要抗菌物质,BAS-F1-P6在p H 6-9、55℃及以下均保持抑菌活性稳定,且对大多数蛋白酶不敏感,对细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真菌(如黄曲霉)有良好的拮抗作用。利用MALDI-TOF-MS从BAS-F1-P6中共分析鉴定出Iturins和SP-AP-1两类抗菌肽。其中,SP-AP-1肽同源物为新型抗菌肽,SP-AP-1肽氨基酸序列为ATHDNCCLRQS,分子量1422.60 Da。研究表明:螺旋藻渣的YA215发酵液的抗菌性来源于SP-AP-1肽和Iturin A,其中SP-AP-1为一种首次报道的抗菌肽。对螺旋藻渣发酵液中分离出的抗菌肽SP-AP-1和Iturin 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抗菌肽SP-AP-1和Iturin A均能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胞内钾离子和蛋白质泄漏量及细胞膜的疏水性随之增加,但抗菌肽SP-AP-1的抑菌效果更为显着(P<0.05);同时,两种抗菌肽均能抑制菌体蛋白合成,尤其对分子质量为17、20、25~35 k Da之间的蛋白最为明显;虽然两种抗菌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DNA没有明显阻滞作用,但增大抗菌肽浓度,SP-AP-1可使基因组DNA条带变暗,与溴化乙锭竞争性结合DNA,从而影响蛋白质的表达。研究结论:螺旋藻渣经枯草芽孢杆菌YA215发酵后,产生一种新型抗菌肽SP-AP-1,该肽通过对致病菌的细胞膜通透性、及菌体蛋白表达等方式抑制致病菌的增殖。

俞本杰[3](2020)在《发酵乳中增香乳酸菌的筛选及其产香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丁二酮、乙醛、乙偶姻是发酵乳中重要的风味化合物,通常通过外源添加来提高其含量,从而改善发酵乳的风味。随着人们对自然健康的追求,筛选具有增香特性的发酵剂并研究其产香机制已成为当今发酵乳研究的热点。鉴于此,本研究在分析三种化合物的协同增效作用的基础上,利用高通量的方法筛选具有增香特性的乳酸菌,并通过转录组学比较混合微生物体系下基因表达的水平差异,分析风味化合物的产生与微生物基因表达的内在联系,为提高风味物质的内源产生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发酵乳中三种关键化合物:丁二酮、乙醛、乙偶姻在发酵乳基质中的阈值、适浓度和协同作用进行测定。得出三者在发酵乳基质中的阈值分别为5.34±0.91 mg/L,15.39±1.07 mg/L,28.98±0.86 mg/L,最适浓度范围分别为6.65~9.12、25.87~35.45和37.34~49.86 mg/L。采用S型曲线,σ-τ图法对三种化合物之间的香气协同作用进行研究,发现三者之间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协同作用,三者比例为4:16:32时协同效果最强。最后通过电子鼻再次验证了三者间的协同作用。(2)从传统发酵乳制品中筛选具有增香特性的乳酸菌并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菌株SIT-17.B和SIT-20.S具有较高的丁二酮、乙醛和乙偶姻产生能力,其中菌株SIT-17.B为保加利亚乳杆菌,菌株SIT-20.S为嗜热链球菌。通过产香曲线测定,丁二酮、乙醛和乙偶姻产量在对数期迅速增加,在整个存储期间三者产量趋于稳定。对SIT-20.S和SIT-17.B的全基因组进行测序,确定了各自参与风味形成的关键基因,发现SIT-17.B和SIT-20.S两者之间的关键基因呈互补关系。(3)将SIT-20.S和SIT-17.B按不同的比例进行复配发酵,发现在复配比例为1:1时,丁二酮和乙醛的产量达到最高,分别为53.90±3.95 mg/L和15.01±1.14 mg/L;而在复配比例为10:1时,乙偶姻的产量达到最高,为91.93±5.23 mg/L。综合香气协同研究结果与菌株复配发酵结果,发现复配比例1:1的中乙醛和乙偶姻的含量比符合香气协同作用比例,也符合其最适浓度范围,因而该比例下,增香效果最佳。选取SIT-20.S和SIT-17.B复配发酵比例为1:1和10:1以及单菌发酵的发酵乳为样品,对其中各自菌株的基因表达水平进行转录组测序。发现在复合发酵和单独SIT-17.B发酵样品间,6-磷酸果糖激酶的上调,大大提高丁二酮、乙醛和乙偶姻产生过程中的关键中间产物—丙酮酸的产量,从而促使三种风味化合物产量的提升。在复合发酵和单独SIT-20.S发酵样品间,SIT-17.B中苏氨酸合酶上调,使得苏氨酸的合成大大增加。而SIT-20.S中的醇脱氢酶下调,使得苏氨酸转化出的乙醛不容易生成乙醇,从而保证了乙醛的产量。

于鑫[4](2018)在《益生菌产酶活性的研究及复合酶制剂的研制》文中提出益生菌酵素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多营养、多功效的健康食用酵素,深受消费者喜爱,也备受研究者和企业界的关注。它是以动物、植物、食用菌等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益生菌发酵制得的含有特定生物活性成分可供人类使用的产品。其中的生物活性成分种类多样,主要有酶制剂、有机酸、氨基酸、核苷酸、功能糖等,其中的酶制剂主要包括水解酶类、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裂合酶类、异构酶类和连接酶类等。而目前对酶制剂中与抗氧化活性密切相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研究处于初步阶段。本研究主要通过益生菌发酵水果和发酵蔬菜的试验研究,为研制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益生菌酵素产品提供依据。为此,本论文以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乳双歧杆菌(Bifidobacillus paracasei)、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和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为益生菌的发酵菌,以多种水果和多种蔬菜为发酵原料,分别进行益生菌发酵水果和发酵蔬菜的试验研究,得出以下结果:SOD活性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通过研究不同底物浓度(2.5mmol/L、3.0 mmol/L、3.5 mmol/L、4.0 mmol/L、4.5 mmol/L、5.0 mmol/L、5.5 mmol/L、6.0 mmol/L、6.5 mmol/L、7.0 mmol/L、7.5 mmol/L、8.0mmol/L),不同温度(20℃、25℃、37℃、42℃),不同p H值(2.0、2.5、3.0、3.5、4.0、4.5、5.0、5.5、6.0、7.0、8.0),不同浓度的金属离子(Zn2+、Cu2+、Mn2+、Fe2+)对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OD的Km值为3.57 mmol/L;SOD在37℃,p H值为4.05.5时活性较高;Zn2+、Cu2+和Mn2+对SOD活性影响较小,Fe2+对SOD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益生菌产SOD活性的研究。分别将保加利亚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乳双歧杆菌等五株益生菌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中,37℃,120 h培养过程中SOD活性最高分别为60.71 U/m L、57.14 U/m L、57.14 U/m L、39.29 U/m L和17.86 U/m L。将五株益生菌等比例混合37℃培养120 h的过程中SOD活性在培养48 h时达到最高为71.43 U/m L。益生菌发酵水果的研究。分别研究不同温度(20℃、25℃、37℃、42℃),不同接种量(5%、10%、15%、20%、30%)和不同装料量(50%、60%、70%、80%)对益生菌发酵水果的影响,通过发酵0 d、3 d、5 d、7 d、9 d、12 d、14 d等时间的p H值、酸度、活菌数、SOD活性以及菌体形态的观测,结果表明:在20%接种量、70%装料量和25℃温度下发酵9天时SOD活性较高为93.94 U/m L,此时活菌数为1.41×109个/m L。在此条件下进行益生菌发酵水果的扩大试验,分别对原料进行了打浆加菌、打浆不加菌、切块加菌和切块不加菌等4种处理,发酵周期为110天,结果表明:打浆加菌的发酵第3天时SOD活性达到最大值为107.14 U/m L;打浆不加菌的在发酵第28天时SOD活性达到最大值为42.35 U/m L;切块加菌的发酵5天时SOD活性达到最大值为105.36 U/m L;切块不加菌的发酵第14天时SOD活性达到最大值为59.66 U/m L,且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SOD活性缓慢降低,发酵到110天时,仅切块加菌的样品中有SOD活性为6.92U/m L,其他均检不出SOD。益生菌发酵蔬菜的研究。分别研究不同温度(20℃、25℃、37℃、42℃),不同接种量(5%、10%、15%、20%、30%)对益生菌发酵蔬菜的影响,通过发酵0 d、3 d、5 d、7 d、9 d、12 d、14 d等时间的p H、酸度、活菌数、SOD活性以及菌体形态的观测,结果表明:在20%接种量、70%装料量和25℃温度下发酵到第10天时SOD活性较高为95.75 U/m L,此时活菌数为1.32×109个/m L。在此条件下进行益生菌发酵蔬菜的扩大试验,分别对原料进行了打浆加菌、打浆不加菌、切块加菌和切块不加菌等4种处理,发酵周期为110天,结果表明:打浆加菌的SOD活性在第5天达到最大值为58.93 U/m L;打浆不加菌的SOD活性在第9天达到最大值为43.09 U/m L;切块加菌与切块不加菌的SOD活性在发酵第7天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01.16U/m L、102.91 U/m L,发酵到110天时,仅切块加菌的样品中有SOD活性为18.46 U/m L,其他均检不出SOD。复合酶制剂的初步研究。在上述所选的较佳的条件下制备益生菌发酵水果的原浆,其SOD活性为97.50 U/m L,将发酵原浆打浆过筛,分别将原浆、添加5%乳糖、添加1%甘氨酸、调节p H值为5.0和添加5%海藻糖等5个不同处理的样品于-50℃、真空度为10 pa的条件下进行冷冻干燥,制成SOD粉剂,将冻干粉复原成原浆测其SOD活性分别为30.61 U/m L、50.10 U/m L、76.53 U/m L、88.78 U/m L和97.33 U/m L;将酶制剂初品分别于4℃和25℃保存,结果显示:4℃下SOD活力的变化缓慢,5天后SOD活性仍然较高,添加海藻糖后对酶活性保护效果较好,5天后SOD活力为73.96 U/m L。

朱运平,许丽亚,范光森,吴成,李秀婷[5](2017)在《具有转糖苷活性β-半乳糖苷酶菌株的筛选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获得具有较高酶活力的β-半乳糖苷酶,以乳糖为诱导剂,采用涂有x-gal的鉴别平板分离初筛得到28株生长较好的产β-半乳糖苷酶的菌株。通过摇瓶复筛测定其水解酶活,从中筛选出4株酶活力较高的菌株,并利用高效液相检测菌株的转糖基活性,确定了一株具有转糖苷活性菌株B5582Y,其初始水解酶活可达12 U/m L。根据细胞形态、生理生化数据、16S r DNA序列和rpo B功能基因序列数据多项鉴定分析,最终确定该菌B5582Y为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michiganensis)。

公丕民[6](2014)在《低温干燥过程中LACTOBACILLUS BULGARICUS SP1.1损伤机制及条件优化》文中提出乳酸菌是乳制品发酵剂的构成要素,目前制取乳酸菌发酵剂主要是通过真空冷冻干燥,但真空冷冻干燥具有高耗能、低效和不连续生产等缺点。针对这些缺点,近年来,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取乳酸菌发酵剂成为研究热点。菌体在喷雾干燥过程中直接与高温气体的接触导致乳酸菌死亡率较高。降低喷雾干燥出口温度,减少干燥过程中热损失是提高喷雾干燥过程中乳酸菌存活率的途径之一。本研究通过模拟低温喷雾干燥过程,确定了最佳干燥温度和有效的保护剂,同时研究在此过程中乳酸菌的失活机制,为实现喷雾干燥法生产乳酸菌发酵剂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德氏保加利亚杆菌sp1.1(Lactobacillus bulgaricus sp1.1)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37℃、42℃和47℃下sp1.1干燥曲线,得到样品临界水分含量为10%以及三个温度下干燥能达到的最低水分含量分别为6.80±0.07%、6.12±0.13%和5.15±0.14%。根据干燥后最低水分含量下sp1.1的存活率和产酸速率曲线,确定最佳干燥温度为37℃,最低水分含量为6.8%,此时,sp1.1存活率为(1.05±0.10)×10-3%,以1%(v/v)接种量在12%(w/w)的脱脂乳中发酵24h后pH降到4.5。设定干燥温度为37℃,测定未干燥的sp1.1,水分含量为20%、10%和6.8%的sp1.1的胞外/胞内酶(乳酸脱氢酶、β-半乳糖苷酶)的酶活、细胞膜的通透性和流动性以及细胞形态的变化,得出乳酸菌的损伤机制:sp1.1干燥至10%临界水含量之前,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大和流动性减小引起死亡,膜通透性的增大引起胞内乳酸脱氢酶和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降低和胞外酶活的增大。当结合水开始散失时,细胞膜开始收缩,细胞表面粗糙度增大,甚至出现塌陷、断裂。由于细胞的收缩和细胞膜黏度的增大,导致胞内物质(包括胞内酶)泄漏的难度增大。对单糖(葡萄糖、半乳糖和果糖)、双糖(麦芽糖、乳糖、蔗糖和海藻糖)和混合物(麦芽糊精、阿拉伯胶、蛋白胨、明胶、牛肉粉和酵母浸粉)等13种物质进行了在乳酸菌干燥过程中保护效果和干燥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加入多组分混合物会使干燥过程中水分散失的难度增大,小分子糖类对干燥后的水分含量影响较小,相对于对照组,加入海藻糖会降低干燥后的水分含量。牛肉粉、酵母浸粉、乳糖和海藻糖都能增加干燥过程中sp1.1的存活率,酵母浸粉、蛋白胨、乳糖和果糖能够增强sp1.1的产酸能力。乳糖和海藻糖是13种保护剂中最理想的2种保护剂,在干燥温度为37℃下,添加乳糖和海藻糖作为保护剂,sp1.1的干燥后的存活率分别是(2.86±0.12)×10-2%和(1.63±0.11)×10-2%,水分含量为7.18±1.99%和5.34±0.43%。

郭鑫[7](2014)在《利用插入序列ISS1构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突变体》文中研究指明乳酸菌是一类能利用碳水化合物产生乳酸的革兰氏阳性细菌的通称,被公认为是安全的食品级微生物。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作为其中的代表,已在医药保健、食品、饲料等行业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改进保加利亚乳杆菌的生物学性状,具有重要的市场应用潜力。我们利用基因突变工具——质粒pGhost9:ISS1去产生插入突变,并筛选目的突变体。带有插入序列ISS1的载体pGhost9:ISS1,复制受温度控制,低温28℃复制,高温37℃以上不复制,可通过高温度刺激转座的发生。该系统是复制型转座,两端复制有ISS1序列的载体插入到染色体上,能有效产生插入突变,突变频率大于10-2,并且这种插入是随机的且无突变热点,在适当的培养条件下每个细胞只产生一个插入突变。而插入突变株在低温刺激下,其染色体上的载体发生重组进而从染色体上剔除,在消除载体的菌株染色体上将留下一个插入序列ISS1,从而剔除抗性基因产生稳定的插入突变。本研究中利用两端复制有ISS1的载体pGhost9:ISS1经复制型转座构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突变体库,并从中以2μg·mL-1红霉素、50μg·mL-1脱氧胸苷、梯度浓度三甲氧苄胺嘧啶(TMP)连续富集传代培养,并以添加终浓度50μg·mL-1脱氧胸苷的SA平板和不添加脱氧胸苷的SA平板筛选thyA基因缺陷型菌株。最终经过33代富集培养TMP筛选压力达500μg·mL-1时,筛选到了生物学性状稳定且回复突变率低的thyA基因突变株。为筛选弱后酸化突变菌株,通过构建pGhost9:ISS1转座突变体库,在pH4.3条件下,突变细胞经含终浓度2000μg·mL-1青霉素处理5h,死亡率达50.6﹪,此时达到最佳富集效果,低pH条件下仍生长的细胞被杀死。处理后的菌液涂布在含终浓度2μg·mL-1Em的MRS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分别点种pH4.3和pH6.5的MRS平板进行筛选,得到12株低pH值条件下生长不良或不生长的菌株,经进一步检验,筛选出3株弱后酸化菌株,发酵性能与出发菌株相当,但储藏期时后酸化能力大为减弱。筛选到的弱后酸化菌株再通过低温刺激,使转座后的载体重组,载体部分从染色体上切除,并经高温培养后丢失。剔除载体后的突变型菌落是食品级突变体,为红霉素敏感型。

郑健[8](2014)在《大理洱源两热泉宏基因组比较及β-Galactosidase的克隆表达》文中研究表明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 EC3.2.1.23)又称为乳糖酶,属于糖苷水解酶类,可以催化乳糖或邻硝基苯-β-D吡喃半乳糖苷(ONPG)等显色底物中的β-1,4-半乳糖苷键。β-半乳糖苷酶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及分子生物学领域,除了可以有效缓解人类乳糖不耐受问题,还可以作为畜禽饲料生产的添加剂,在提高饲料消化率的同时又可减少由乳糖不耐受所引起的腹泻等症状。宏基因组学技术作为一种研究自然环境样本中生物多样性的强大工具,它可以绕过实验室微生物纯培养直接对难(未)培养的微生物进行研究。本研究采集大理洱源两个温度分别为55℃和65℃热泉的泥水样,提取两个样本中微生物的宏基因组DNA,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并对测序数据进行分析。经基因组组装,分别从55℃和65℃两个热泉样本中获得864942和275787个Scaffolds。55℃和65℃热泉样本Scaffolds平均长度分别为205bp和343bp。Genemark.hmm软件基因预测得55℃热泉样本ORF数为571158,65℃热泉样本ORF数为228039,但后者的ORF的片段普遍较长。物种分类分析显示,55℃热泉微生物多为近代高温菌,涵盖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等30个门;65℃热泉微生物多为原始高温菌,涵盖广古生菌门(Euryarchaeota)、栖热袍菌门(Thermotogae)和厚壁菌门(Fimicutes)等43个门;基因功能注释结果显示,65℃热泉样本下能natch到KEGG各二级代谢通路上的基因数量均远高于55℃的,这间接证明了65℃热泉样品中微生物的代谢功能强于55℃的,使得65℃热泉中的微生物能够适应较高的温度。β-半乳糖苷酶基因多样性分析显示,55℃热泉中仅有8条序列与β-半乳糖苷酶基因相关,涉及6个菌属,而65℃热泉中共有55条序与β-半苷酶基因相关,涉及19个菌属,且仍有少部分序列不能确定具体的种属。65℃热泉β-半乳糖苷酶基因系统进化树显示,该热泉中有一部分序列与来自四个糖苷水解酶超家族的参考序列亲缘关系都很远,有可能是一类新的编码β-半乳糖苷酶的基因。从65℃热泉宏基因组数据库中筛选得到一个完整的p-半乳糖苷酶基因,根据同源性分析,该p-半乳糖苷酶与Thermotoga lettingae TMO来源的糖苷水解酶(Sequence ID:YP001471199.1)同源性最高,克隆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该基因,重组转化子经诱导所得酶最适反应温度为55℃,最适pH为7.5,酶液经58℃热处理30min,酶活残留65%以上,该酶能将乳糖或豆粕中的乳糖水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在饲料生产中有良好应用前景。

刘娜[9](2013)在《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优良菌株的筛选》文中研究表明酸乳具有的独特风味与丰富营养,使得其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和关注,而酸乳的质量直接取决于发酵剂菌株的性能,筛选出优良的发酵剂菌株,对提高酸乳品质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评价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的发酵特性测定及其发酵乳感官特性,进行优良菌株的筛选,进而研究了待选优良菌株对德氏乳杆菌烈性噬菌体phiLdb的抗性,以及与嗜热链球菌ND03以不同活菌数比例复配的发酵特性和发酵乳感官特性,得出以下结论:(1)以分离自传统发酵乳的89株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为研究对象,以已筛选出的具有优良发酵特性及感官特性的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ND02为对照,通过评估其发酵时间、后酸化、黏度、脱水收缩性和游离氨基氮等发酵特性、感官特性,最终得到3株可作为酸乳发酵剂用待选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菌株,分别为IMAU80319、IMAU20422和IMAU20404。(2)测定待选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IMAU80319、IMAU20404和IMAU20422菌株,及实验室乳酸菌资源库中的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ND02对烈性噬菌体phiLdb的抗性。分别以只添加宿主菌的平板与添加phiLdb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ATCC11842作为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结果显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ATCC11842和IMAU20404无抗性;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ND02,IMAU20422和IMAU80319对噬菌体phiLdb具有抗性。(3)将待选具有优良发酵特性、感官特性及噬菌体抗性的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IMAU80319,与嗜热链球菌ND03以1:1、1:10、1:100和1:1000的不同比例复配,通过评估其发酵乳的发酵时间、发酵特性及感官特性,确定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IMAU80319和嗜热链球菌ND03的最佳比例为1:1000。

周宇[10](2012)在《基因组改组选育高产β-半乳糖苷酶菌株》文中研究说明β-半乳糖苷酶常简称为乳糖酶,在食品、药品、保健品行业的应用潜力很大。关于乳糖酶酶活提高,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从工业发酵方面,主要是培养基优化,诱导因子的添加以及发酵模式,条件和提取工艺的优化,分离提纯等;2,筛选高产菌株,诱变育种;3,酶的改性技术;4,寻找比较高效表达系统;目前常用原核表达系统和真核表达系统,如Torres等将枯草杆菌KL88的p-半乳糖普酶基因片段克隆至大肠杆菌系统得到的p-半乳糖苷酶的产量比天然p-半乳糖苷酶高25-143倍;5,基因工程菌技术,重组DNA技术,对乳糖酶基因在分子水平上进行改造,从而定向筛选目标蛋白,得到理想变异。常用的研究方法有易错PCR, DNA shuffling,定点诱变等等;如姜世民等利用异源DNA同源重组体外定向进化大肠杆菌的p-半乳糖苷酶。国内对乳糖酶的研究起步较晚,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对乳糖酶进行研究。到目前为止已报道出一些乳糖酶的产生菌株,包括霉菌,细菌,酵母菌以及某些动植物。国外近年来对乳糖酶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比较多,嗜酸乳杆菌NCFM菌株的基因组已经完成测序,为从基因工程方面提高乳糖酶的酶活打下基础。本课题选取基因重组的途径来提高目标酶活,首先以传统发酵条件优化嗜酸乳杆菌产p-半乳糖苷酶,然后进行DNA shuffling,定向筛选提高酶活。通过基因重组途径获得的酶活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野生型菌株的p-半乳糖苷酶酶活与突变体菌株所产生的目标酶活之间的区别,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比较分析酶活差异性。嗜酸乳杆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为:牛肉膏10g/L、酪蛋白胨10g/L、醋酸钠7.5g/L、硫酸镁150mg/L、硫酸锰35mg/L、磷酸氢二钾3g/L、葡萄糖5g/L、接种量5%、碳酸钙10g/L、柠檬酸三胺2.35g/L、酵母粉6.22g/L、发酵温度36℃、发酵时间为24h、转速为低速50r/min。经实验验证,该营养条件下的酶活力最大可达到3.98U/L,是优化前菌株的2.9倍。以嗜酸乳杆菌CICC6075为出发菌株,经基因组改组筛选出了一株具有较高酶活的高产菌株,菌株编号为嗜酸乳杆菌L.acidophilus-F2-10。该菌株所产的乳糖酶以ONPG为底物进行反应,酶活较诱变前有明显提高,酶活达到了7.56U/L,提高了4.6倍。改组菌所产β-半乳糖苷酶以ONPG为底物的酶学性质为:最适温度45℃,最适pH值是pH7,在40℃-50℃和pH6.0-9.0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Mg2+、Fe2+、Fe3+、Mn2+、A13+对此酶有明显的激活作用,而Cu2+、Zn2+、Ca2+对酶有较强抑制作用,心对酶几乎没有影响。实验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依据生物数据库对改组菌L. acidophilus-F2-10菌株p-半乳糖苷酶基因进行了PCR克隆和测序,p-半乳糖苷酶基因lacLM全长2834个碱基,协同翻译编码两个亚基,分别为628个aa,316个aa。对照野生型菌株进行基因比对和氨基酸比对,基因突变位点有5处,lacL基因编码的大亚基氨基酸突变位点有4处突变,其中3处同义突变,以ATG编码的M氨基酸为第一位标数,除第512位氨基酸R→H突变,第72位氨基酸S→S突变,245位Q→Q突变,247位G→G突变都为同义突变。lacM基因编码的小亚基氨基酸突变位点有1处突变Y→H。整章实验分析了基因突变位点与氨基酸二级结构、保守结构域之间的关系,推测出了改组菌酶活提高可能与结构域中的"Tim-barrel"折叠类蛋白突变位点相关,即第512位氨基酸R→H突变。

二、保加利亚乳杆菌β-半乳糖苷酶高产株的筛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加利亚乳杆菌β-半乳糖苷酶高产株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透性化完整细菌细胞水解和异构化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全细胞催化技术和细胞透性化技术
        1.1.1 全细胞催化技术
        1.1.2 细胞透性化技术
    1.2 β-半乳糖苷酶
        1.2.1 β-半乳糖苷酶概述
        1.2.2 β-半乳糖苷酶的产生
        1.2.3 β-半乳糖苷酶的分离纯化
        1.2.4 β-半乳糖苷酶的表征
        1.2.5 β-半乳糖苷酶在工业上的应用
        1.2.6 β-半乳糖苷酶在医学和兽医方面的应用
    1.3 乳酸菌和谷氨酸棒状杆菌
        1.3.1 乳酸菌
        1.3.2 谷氨酸棒状杆菌
    1.4 全球无乳糖乳制品的发展
        1.4.1 无乳糖乳制品的市场发展
        1.4.2 无乳糖乳制品的生产
        1.4.3 无乳糖乳制品与营养健康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6.1 透性化嗜热链球菌催化水解乳制品中的乳糖
        1.6.2 透性化谷氨酸棒状杆菌水解异构化无蛋白乳清中的糖
        1.6.3 含β-半乳糖苷酶和阿拉伯糖异构酶的乳酸乳球菌构建
        1.6.4 利用Mother Liquor作为培养基的碳源培养菌株
        1.6.5 利用可产nisin的菌株的发酵液透性化嗜热链球菌细胞
第二章 透性化完整嗜热链球菌细胞催化水解乳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主要仪器
        2.1.3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多种透性化方法的比较及优化
        2.2.2 透性化细胞存活率试验结果
        2.2.3 透性化细胞稳定性试验结果
        2.2.4 S.thermophilus CS1980自溶性的研究结果
        2.2.5 从发酵剂中筛选高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菌株鉴定
        2.2.6 不同培养基培养嗜热链球菌的生长结果
        2.2.7 利用生物反应器大规模制备培养菌株
        2.2.8 利用多种诱变剂处理S.thermophilus ST057-1筛选低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突变体
    2.3 讨论
        2.3.1 多种透性化方法透性化S.thermophilus CS1980比较
        2.3.2 透性化细胞存活率分析
        2.3.3 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方法比较
        2.3.4 透性化细胞贮存稳定性分析
        2.3.5 S.thermophilus CS1980自溶性
        2.3.6 从发酵剂中筛选高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菌株鉴定
        2.3.7 利用生物反应器大规模制备培养菌株
        2.3.8 多种诱变剂处理S.thermophilusST057-1筛选低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突变体比较
    2.4 小结
第三章 透性化谷氨酸棒状杆菌催化水解和异构化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主要仪器
        3.1.3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谷氨酸棒状杆菌培养基的选择与优化结果
        3.2.2 乳糖的水解和葡萄糖、半乳糖的异构化
        3.2.3 β-半乳糖苷酶、木糖异构酶、阿拉伯糖异构酶在60℃热稳定性
        3.2.4 HPLC测定糖水解和异构化产物试验结果
        3.2.5 相对甜度和血糖指数试验结果
        3.2.6 利用活性炭吸附制备无色糖浆试验结果
    3.3 讨论
        3.3.1 谷氨酸棒状杆菌培养基的选择与优化
        3.3.2 透性化谷氨酸棒状杆菌并水解和异构化乳糖
        3.3.3 β-半乳糖苷酶、葡萄糖异构酶、阿拉伯糖异构酶热稳定性比较
        3.3.4 HPLC测定糖水解和异构化产物方法比较分析
        3.3.5 三种DWP中相对甜度和血糖指数比较
        3.3.6 利用活性炭吸附制备无色糖浆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构建乳酸乳球菌水解异构化工程菌并测定糖的水解产物和异构化产物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主要仪器
        4.1.3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构建的含β-半乳糖苷酶和阿拉伯糖异构酶的乳酸乳球菌鉴定
        4.2.2 透性化乳酸乳球菌CS2014-7水解和异构化牛乳中糖的试验结果
        4.2.3 透性化乳酸乳球菌CS2014-7水解和异构化DWP中的糖并制备GGT糖浆的试验结果
        4.2.4 从实验室菌株筛选高产阿拉伯糖异构酶菌株的试验结果
    4.3 讨论
        4.3.1 构建的含β-半乳糖苷酶和阿拉伯糖异构酶的乳酸乳球菌鉴定
        4.3.2 透性化乳酸乳球菌CS2014-7水解和异构化牛乳中糖
        4.3.3 透性化乳酸乳球菌CS2014-7水解和异构化DWP中的糖并制备GGT糖浆
        4.3.4 实验室菌种库中筛选高产阿拉伯糖异构酶结果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利用生产奶酪后的废料Mother Liquor作为培养基的碳源培养目标菌株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主要仪器
        5.1.3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ML培养谷氨酸棒状杆菌JS156的生长结果
        5.2.2 ML培养嗜热链球菌ST057-1的生长结果
        5.2.3 ML培养乳酸乳球菌CS2014-7的生长结果
        5.2.4 优化ML培养C.glutamicum JS156培养基中(NH_4)_2SO_4的加入量
    5.3 讨论
        5.3.1 ML培养谷氨酸棒状杆菌JS156的生长情况
        5.3.2 ML培养嗜热链球菌ST057-1的生长情况研究
        5.3.3 ML培养乳酸乳球菌CS2014-7的生长情况研究
        5.3.4 ML培养C.glutamicum JS156配方中(NH_4)_2SO_4加入量优化
    5.4 小结
第六章 利用可产nisin的菌株的发酵液作为透性化试剂对细胞进行透性化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主要仪器
        6.1.3 试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利用产nisin菌株的发酵液作为透性化试剂的结果分析
        6.2.2 以Mother Liquor作为培养基碳源培养产nisin菌株的条件优化结果
        6.2.3 产nisin的 SL28发酵液的重复利用结果
    6.3 讨论
        6.3.1 利用产nisin菌株的发酵液作为透性化试剂
        6.3.2 利用Mother liquor培养产nisin菌株的条件优化
        6.3.3 产nisin的 SL28发酵液的重复利用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2)螺旋藻渣发酵及其发酵产物抗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螺旋藻简介
        1.1.1 螺旋藻
        1.1.2 螺旋藻资源及研究现状
        1.1.3 螺旋藻渣资源及研究现状
    1.2 芽孢杆菌及抗菌物质研究进展
        1.2.1 芽孢杆菌简介
        1.2.2 芽孢杆菌抗菌物质的研究现状
    1.3 细菌素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1.3.1 细菌素的分离提取方法
        1.3.2 细菌素的纯化方法
        1.3.3 细菌素的结构鉴定方法
    1.4 细菌素的抑菌机制及其研究方法
        1.4.1 抑菌机制
        1.4.2 研究方法
    1.5 本论文立题背景、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5.1 立题背景与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螺旋藻渣营养成分分析及其发酵产物功能活性初筛
    2.1 前言
    2.2 材料和仪器
        2.2.1 材料
        2.2.2 培养基及试剂
        2.2.3 主要试剂
        2.2.4 主要仪器
    2.3 方法
        2.3.1 螺旋藻渣样品制备
        2.3.2 螺旋藻渣主要营养成分测定
        2.3.3 螺旋藻渣中常量元素和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2.3.4 螺旋藻渣中总氨基酸测定
        2.3.5 螺旋藻渣发酵产物的制备
        2.3.6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2.3.7 多肽含量测定
        2.3.8 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2.3.9 体外降血脂活性测定
        2.3.10 抑菌活性测定
        2.3.11 数据统计与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螺旋藻渣组成成分分析
        2.4.2 螺旋藻渣元素含量分析
        2.4.3 螺旋藻渣氨基酸组成与总氨基酸含量
        2.4.4 不同发酵冻干产物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分析
        2.4.5 不同发酵冻干产物中多肽含量分析
        2.4.6 不同发酵冻干产物的抗氧化能力
        2.4.7 不同发酵冻干产物的体外胆酸盐结合能力
        2.4.8 不同发酵冻干产物的抑菌活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枯草芽孢杆菌YA215发酵螺旋藻渣的工艺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和仪器
        3.2.1 材料
        3.2.2 培养基及试剂
        3.2.3 主要试剂
        3.2.4 主要仪器
    3.3 方法
        3.3.1 菌种活化与生长曲线的测定
        3.3.2 菌落总数的测定
        3.3.3 枯草芽孢杆菌YA215发酵螺旋藻渣的单因素实验设计
        3.3.4 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优化枯草芽孢杆菌YA215 发酵螺旋藻渣
        3.3.5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螺旋藻渣的正交优化实验
        3.3.6 优化与对照实验
        3.3.7 蛋白酶活性的测定
        3.3.8 多肽含量的测定
        3.3.9 发酵上清液抑菌活性的测定
        3.3.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枯草芽孢杆菌YA215的生长曲线
        3.4.2 枯草芽孢杆菌YA215发酵螺旋藻渣条件优化
        3.4.3 Plackett-Burman试验确定影响发酵的显着因素
        3.4.4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螺旋藻渣培养基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3.4.5 优化对照试验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螺旋藻渣发酵液中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4.1 前言
    4.2 材料和仪器
        4.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4.2.2 主要仪器
    4.3 方法
        4.3.1 螺旋藻渣发酵上清液基本成分的测定
        4.3.2 发酵上清液抑菌活性物质粗提物的分离提取
        4.3.3 抑菌活性物质组分(BAS)的分离纯化
        4.3.4 组分BAS-F1-P6抑菌活性的稳定性研究
        4.3.5 抑菌谱及最小抑制浓度(MIC)测定
        4.3.6 MALDI-TOF-MS/MS测定BAS-F1-P6 氨基酸序列
        4.3.7 肽SP-AP-1的化学合成及抑菌活性鉴定
        4.3.8 抑菌活性的测定
        4.3.9 数据统计与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螺旋藻渣发酵上清液基本成分分析
        4.4.2 硫酸铵沉淀法提取抑菌活性物质
        4.4.3 酸沉淀法提取抑菌活性物质
        4.4.4 Sephadex LH-20 纯化BAS结果分析
        4.4.5 半制备型HPLC纯化BAS-F1 结果分析
        4.4.6 抑菌组分BAS-F1-P6抑菌活性的稳定性研究
        4.4.7 抑菌谱及最小抑制浓度结果分析
        4.4.8 MALDI-TOF-MS/MS鉴定BAS-F1-P6 结果分析
        4.4.9 合成肽SP-AP-1的抑菌活性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螺旋藻渣发酵液抗菌肽抑菌机理的初步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和仪器
        5.2.1 主要材料
        5.2.2 主要试剂
        5.2.3 主要仪器
    5.3 方法
        5.3.1 抗菌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增殖的影响
        5.3.2 抗菌肽对细菌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5.3.3 抗菌肽对细菌细胞内膜的渗透性影响
        5.3.4 抗菌肽对细菌细胞膜内K+的泄漏影响
        5.3.5 抗菌肽对细菌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5.3.6 抗菌肽作用于细菌后菌体DNA的迁移变化
        5.3.7 抗菌肽作用于细菌细胞膜时二级结构的变化
        5.3.8 数据统计与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抗菌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增殖的影响
        5.4.2 抗菌肽对细菌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5.4.3 抗菌肽对细菌细胞内膜的渗透性影响
        5.4.4 抗菌肽对细菌细胞膜内K+的泄漏影响
        5.4.5 抗菌肽对细菌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5.4.6 凝胶阻滞作用分析抗菌肽对菌体DNA的影响
        5.4.7 抗菌肽作用与细菌细胞膜时二级结构的变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6.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3)发酵乳中增香乳酸菌的筛选及其产香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发酵乳及其风味物质
    1.2 影响发酵乳风味形成的因素
        1.2.1 发酵剂对发酵乳风味的影响
        1.2.2 发酵乳中风味化合物间相互作用对发酵乳风味的影响
    1.3 发酵乳中风味形成的代谢机制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1.4.1 研究目的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发酵乳中丁二酮、乙醛和乙偶姻香气协同增效作用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感官评价人员
    2.3 实验方法
        2.3.1 发酵乳基质的配置
        2.3.2 丁二酮、乙醛、乙偶姻在发酵乳基质中阈值测定
        2.3.3 丁二酮、乙醛、乙偶姻在发酵乳基质中最适浓度范围测定
        2.3.4 S型曲线测定丁二酮、乙醛、乙偶姻在发酵乳基质中协同作用
        2.3.5 σ-τ图法测定丁二酮、乙醛、乙偶姻在发酵乳基质中协同作用
        2.3.6 电子鼻验证丁二酮、乙醛、乙偶姻协同作用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丁二酮、乙醛、乙偶姻在发酵乳基质中阈值测定
        2.4.2 丁二酮、乙醛、乙偶姻在发酵乳基质中阈值测定
        2.4.3 S型曲线测定丁二酮、乙醛、乙偶姻在发酵乳基质中协同作用
        2.4.4 σ-τ图法测定丁二酮、乙醛、乙偶姻在发酵乳基质中协同作用
        2.4.5 电子鼻验证丁二酮、乙醛、乙偶姻协同作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增香乳酸菌的筛选、产香特性研究及全基因组测序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试剂
        3.2.3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增香型乳酸菌分离与纯化
        3.3.2 发酵乳的制备
        3.3.3 增香型乳酸菌初筛和复筛
        3.3.4 增香型乳酸菌的鉴定
        3.3.5 乳酸菌生长及发酵特性研究
        3.3.6 乳酸菌全基因组测序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不同菌株产香能力测定
        3.4.2 菌株1-16和CN-7的鉴定结果
        3.4.3 菌株1-16和CN-7的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
        3.4.4 菌株1-16和CN-7的生长和发酵特性研究
        3.4.5 菌株SIT-17B和 SIT-20S的全基因组测序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发酵乳中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协同产香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4.2.1 实验试剂
        4.2.2 主要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菌株不同复配比例发酵乳产丁二酮、乙醛、乙偶姻效果研究
        4.3.2 发酵乳前处理
        4.3.3 不同样品RNA的提取方法
        4.3.4 RNA-Seq实验
        4.3.5 RNA-seq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菌株不同复配比例发酵乳产丁二酮、乙醛、乙偶姻效果研究
        4.4.2 筛选菌株发酵和储存期间RNA质量检测
        4.4.3 转录组检测结果
        4.4.4 差异基因统计分析
        4.4.5 转录组结果讨论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4)益生菌产酶活性的研究及复合酶制剂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益生菌概述
    1.2 益生菌产酶活性研究现状
        1.2.1 益生菌产抗氧化酶的研究现状
        1.2.2 益生菌产其他酶的研究现状
    1.3 益生菌发酵果蔬制品的研究
        1.3.1 益生菌发酵果蔬制品的现状
        1.3.2 益生菌发酵果蔬制品工艺的研究
    1.4 益生菌发酵果蔬产酶活性的研究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菌种
    2.2 试验原材料
        2.2.1 水果
        2.2.2 蔬菜
    2.3 药品试剂
    2.4 仪器设备
    2.5 实验内容与方法
        2.5.1 实验内容
        2.5.2 技术路线
        2.5.3 SOD活性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
        2.5.4 菌种活化
        2.5.5 益生菌产SOD活性的研究
        2.5.6 原料预处理
        2.5.7 温度对益生菌发酵水果的影响
        2.5.8 益生菌发酵蔬菜的研究
        2.5.9 复合酶制剂的研制
    2.6 检测方法
        2.6.1 pH值测定方法
        2.6.2 总酸测定方法
        2.6.3 活菌数测定方法
        2.6.4 SOD活性的测定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SOD活性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
        3.1.1 底物浓度对SOD活性的影响
        3.1.2 温度对SOD活性的影响
        3.1.3 pH值对SOD活性的影响
        3.1.4 金属离子对SOD活性的影响
    3.2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SOD的研究
        3.2.1 邻苯三酚自氧化最大波长的选择
        3.2.2 邻苯三酚自氧化最佳浓度的确定
        3.2.3 最佳样品添加量的选择
    3.3 益生菌产SOD活性的研究
        3.3.1 五株益生菌生长曲线
        3.3.2 五株益生菌产SOD活性的研究
    3.4 温度对益生菌发酵水果的影响
        3.4.1 20℃条件下益生菌发酵水果的研究
        3.4.2 25℃条件下益生菌发酵水果的研究
        3.4.3 37℃条件下益生菌发酵水果的研究
        3.4.4 42℃条件下益生菌发酵水果的研究
        3.4.5 不同温度下益生菌发酵水果产SOD活性的比较
        3.4.6 益生菌发酵水果的扩大培养
    3.5 温度对益生菌发酵蔬菜的影响
        3.5.1 20℃条件下益生菌发酵蔬菜的研究
        3.5.2 25℃条件下益生菌发酵蔬菜的研究
        3.5.3 37℃条件下益生菌发酵蔬菜的研究
        3.5.4 42℃条件下益生菌发酵蔬菜的研究
        3.5.5 不同温度下益生菌发酵蔬菜产SOD活性的比较
        3.5.6 益生菌发酵蔬菜的扩大培养
    3.6 复合酶制剂的研制
        3.6.1 复合酶制剂的初步研制
        3.6.2 贮存试验
4 结论
5 创新点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具有转糖苷活性β-半乳糖苷酶菌株的筛选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培养基
        1.2.1 筛选培养基 (g/L)
        1.2.2 斜面保藏培养基 (g/L)
        1.2.3 增殖培养基 (g/L)
    1.3 实验步骤
    1.4 产酶菌株的筛选
        1.4.1 菌种初筛
        1.4.2 菌种复筛
        1.4.3 粗酶液制备
        1.4.4 β-半乳糖苷酶水解酶活测定
        1.4.5 β-半乳糖苷酶转糖苷活力测定
    1.5 菌株鉴定
        1.5.1 形态学鉴定
        1.5.2 分子生物学鉴定
        1.5.3 生理生化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株筛选
        2.1.1 菌株初筛及水解酶活测定
        2.1.2 菌株初转糖苷活力测定
    2.2 菌株鉴定
        2.2.1 菌株形态学鉴定
        2.2.2 菌株分子生物学鉴定
        2.2.3 菌株生理生化鉴定
3 结语

(6)低温干燥过程中LACTOBACILLUS BULGARICUS SP1.1损伤机制及条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乳酸菌活菌制剂干燥技术及研究
        1.2.1 乳酸菌真空冷冻干燥技术
        1.2.2 乳酸菌真空干燥技术
        1.2.3 乳酸菌流化床干燥技术
        1.2.4 乳酸菌喷雾干燥技术
    1.3 喷雾干燥过程中乳酸菌细胞损伤机制
        1.3.1 乳酸菌细胞脱水失活机制
        1.3.2 乳酸菌细胞热失活机制
        1.3.3 脱水失活和热失活协同作用
    1.4 乳酸菌喷雾干燥过程中保护剂的保护作用
    1.5 乳酸菌喷雾干燥技术研究新动向
        1.5.1 乳酸菌低温真空喷雾干燥技术
        1.5.2 乳酸菌的喷雾冷冻干燥技术
    1.6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6.1 技术路线
        1.6.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及仪器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1.3 菌种
    2.2 菌种的活化和保藏
        2.2.1 菌种的纯化
        2.2.2 菌体形态观察
        2.2.3 菌种活化及保藏
    2.3 sp1.1 样品的制备和性质测定
        2.3.1 样品的制备
        2.3.2 样品的性质测定
    2.4 干燥温度-水分含量对 sp1.1 存活率和发酵特性的影响
        2.4.1 干燥曲线的绘制
        2.4.2 不同水分含量的 sp1.1 干燥样品的制备
        2.4.3 不同水分含量的 sp1.1 样品的存活率的测定
        2.4.4 不同水分含量的 sp1.1 样品的产酸曲线测定
        2.4.5 最佳干燥温度的确定
    2.5 干燥过程中 sp1.1 的失活机制的研究
        2.5.1 胞外胞内酶提取方法
        2.5.2 乳酸脱氢酶的比酶活测定
        2.5.3 β-半乳糖苷酶的比酶活测定
        2.5.4 细胞膜的通透性测定
        2.5.5 细胞膜的流动性测定
        2.5.6 乳酸菌形态变化观察
    2.6 干燥过程中保护剂的保护效果研究
        2.6.1 样品的制备
        2.6.2 样品的性质测定
        2.6.3 干燥样品的水分含量测定
        2.6.4 sp1.1 存活率测定
        2.6.5 产酸曲线测定
    2.7 数据统计分析及绘图
第3章 干燥温度-水分含量对 sp1.1 存活率和产酸特性的影响
    3.1 不同干燥温度下 sp1.1 物料的干燥曲线
    3.2 干燥温度-水分含量对 sp1.1 存活率的影响
    3.3 干燥温度-水分含量对 sp1.1 产酸特性的影响
    3.4 最佳干燥温度的确定
    3.5 小结
第4章 低温干燥过程中 sp1.1 失活机制研究
    4.1 干燥过程中 sp1.1 酶学性质变化
        4.1.1 乳酸脱氢酶的酶活性质的变化
        4.1.2 β-半乳糖苷酶的比酶活性质的变化
    4.2 干燥过程中 sp1.1 细胞膜性质变化
        4.2.1 干燥过程中 sp1.1 细胞膜的流动性变化
        4.2.2 干燥过程中 sp1.1 细胞膜的通透性变化
    4.3 干燥过程中 sp1.1 细胞形态变化
    4.4 干燥过程中 sp1.1 的失活机制
    4.5 小结
第5章 不同保护剂对 sp1.1 干燥和保护效果研究
    5.1 保护剂对 24h 干燥后最低水分含量的影响
    5.2 保护剂对干燥后 sp1.1 存活率的影响
    5.3 保护剂对干燥后 sp1.1 产酸特性的影响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利用插入序列ISS1构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突变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研究现状
        1.1.1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的生理功能
        1.1.2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的应用概况
    1.2 构建微生物突变体的方法概述
        1.2.1 物理诱变
        1.2.2 化学诱变
        1.2.3 基因工程方法
    1.3 pGhost9:ISS1 概述
        1.3.1 随机插入突变体的分离及载体部分的剔除
        1.3.2 载体的插入结构
        1.3.3 突变体染色体 DNA 的分析
        1.3.4 插入位点旁侧序列的克隆
        1.3.5 pGhost9:ISS1 系统的应用
    1.4 乳酸菌食品级筛选标记
    1.5 弱后酸化菌株概述
    1.6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2 材料
    2.1 菌株和质粒
    2.2 培养基
    2.3 生化试剂
        2.3.1 主要生化试剂
        2.3.2 主要分子生物学试剂
    2.4 主要仪器设备
    2.5 主要试剂及药品的配制
    2.6 引物设计
3 试验方法
    3.1 构建 Lb-MH 突变体库
        3.1.1 提取质粒 pGhost9:ISS1
        3.1.2 酶切验证质粒 pGhost9:ISS1
        3.1.3 Lb-MH 菌株电转化和转化子的筛选
        3.1.4 Lb-MH 转化子的插入突变及载体的消除
        3.1.5 转座突变率
    3.2 Lb-MH 菌株 thyA 缺陷型的筛选
        3.2.1 筛选方法
        3.2.2 thyA 缺陷型的鉴定
        3.2.3 分光光度法绘制 thyA 基因缺陷型菌株在 SA 中的生长曲线
        3.2.4 thyA 缺陷型菌株的遗传稳定性
    3.3 弱后酸化 Lb-MH 菌株的筛选
        3.3.1 青霉素处理浓度的筛选
        3.3.2 弱后酸化菌株的筛选
        3.3.3 弱后酸化突变株 ISS1 插入的 PCR 验证
        3.3.4 弱后酸化菌株基因组中载体部分的剔除
        3.3.5 发酵性能测试
        3.3.6 紫外分光光度法绘制弱后酸化菌株 MRS 中的生长曲线
        3.3.7 贮藏期 pH 值和滴定酸度的变化
        3.3.8 统计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质粒 pGhost9:ISS1 的提取及酶切验证
    4.2 质粒 pGhost9:ISS1 转化 Lb-MH 菌株
        4.2.1 分光光度法绘制 Lb-MH 菌株的生长曲线
        4.2.2 Lb-MH 菌株转化子的筛选
        4.2.3 质粒 pGhost9:ISS1 的提取
    4.3 转座突变率
    4.4 Lb-MH 菌株 thyA 缺陷型的筛选
        4.4.1 thyA 缺陷型的筛选
        4.4.2 Lb-MH 菌株 thyA 基因缺陷型的鉴定
        4.4.3 Lb-MH 菌株 thyA 基因缺陷型菌株在 SA 中的生长曲线
        4.4.4 Lb-MH 菌株 thyA 基因缺陷型的稳定性
    4.5 弱后酸化菌株的筛选
        4.5.1 青霉素处理时间的确定
        4.5.2 弱后酸化菌株的筛选
        4.5.3 弱后酸化突变株 ISS1 插入的 PCR 验证
        4.5.4 发酵能力测试
        4.5.5 突变株载体部分的剔除
        4.5.6 弱后酸化菌株的生长曲线和 pH 值的变化情况
        4.5.7 突变菌株后酸化验证试验
        4.5.8 突变型菌株的遗传稳定性试验
5 讨论
    5.1 质粒 pGhost9:ISS1
    5.2 质粒 pGhost9:ISS1 电转化入 Lb-MH 菌株
    5.3 利用插入序列 ISS1 构建突变体库
    5.4 筛选 thyA 缺陷型菌株
    5.5 弱后酸化菌株的筛选
6 结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8)大理洱源两热泉宏基因组比较及β-Galactosidase的克隆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宏基因组及宏基因组学
        1.1.1 宏基因组及宏基因组学概念
        1.1.2 宏基因组学技术的研究策略
    1.2 宏基因组学技术的几方面应用
        1.2.1 用于筛选新的功能基因组
        1.2.3 宏基因组学在农业微生物中的研究应用
        1.2.4 宏基因组学在酶制剂开发中的研究应用
        1.2.5 宏基因组学医学领域中的运用
    1.3 测序技术简介
        1.3.1 第一代测序技术
        1.3.2 第二代测序技术
        1.3.3 第三代测序技术
        1.3.4 测序技术在宏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
    1.4 β-半乳糖苷酶简介
        1.4.1 糖苷水解酶家族简介
        1.4.2 β-半乳糖苷酶的来源及性质
        1.4.3 β-半乳糖苷酶作用机制
        1.4.4 β-半乳糖苷酶应用
        1.4.5 耐热β-半乳糖苷酶的特点及应用价值
    1.5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1.5.1 课题研究内容
        1.5.2 课题研究意义
第二章 宏基因组提取及测序结果分析
    2.1 概述
        2.1.1 SEED数据库简介
        2.1.2 KEEG简介
        2.1.3 MEGAN简介
    2.2 宏基因组研究研究方法
        2.2.1 序列去噪
        2.2.2 基因组拼装
        2.2.3 基因预测
        2.2.4 基因注释
    2.3 样品采集及宏基因组提取
        2.3.1 样品采集
        2.3.2 样品预处理
        2.3.3 样品宏基因组提取
    2.4 测序结果分析
        2.4.1 组装数据的统计分析
        2.4.2 组装结果的基因预测
        2.4.3 物种分类分析和功能注释
        2.4.4 ORF功能注释
    2.5 β-两热泉中半乳糖苷酶基因多样性分析
        2.5.1 热泉中的半乳糖代谢
        2.5.2 热泉宏基因组β-半乳糖苷酶基因物种多样性分析
        2.5.3 热泉宏基因组β-半乳糖苷酶基因序列对比
        2.5.4 热泉宏基因组β-半乳糖苷酶基因系统发育树
    2.6 结果与分析
        2.6.1 热泉宏基因组β-半乳糖苷酶基因物种多样性
        2.6.2 热泉宏基因组文库中β-半乳糖苷酶基因序列对比
        2.6.3 热泉宏基因组β-半乳糖苷酶基因系统进化树
        2.6.4 小结
第三章 β-半乳糖苷酶的克隆表达及其特征研究
    3.1 概述
    3.2 材料
        3.2.1 宏基因组DNA样品
        3.2.2 菌株和质粒
        3.2.3 培养基
    3.3 方法
        3.3.1 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克隆表达
        3.3.2 重组β-半乳糖苷酶的纯化
        3.3.3 蛋白含量的测定
        3.3.4 重组β-半乳糖苷酶的酶活测定
        3.3.5 β-半乳糖苷酶酶学性质研究
        3.3.6 β-半乳糖苷酶对豆粕的作用
        3.3.7 β-半乳糖苷酶对乳糖的作用
        3.3.8 海藻糖对β-半乳糖苷酶的保护作用
        3.3.9 常温保存下β-半乳糖苷酶的稳定性
    3.4 结果分析
        3.4.1 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PCR扩增结果
        3.4.2 β-半乳糖苷酶基因T1克隆结果
        3.4.3 表达质粒的构建
        3.4.4 β-半乳糖苷酶的诱导表达及纯化
        3.4.5 β-半乳糖苷酶的酶活测定
        3.4.6 β-半乳糖苷酶酶学性质研究结果
        3.4.7 β-半乳糖苷酶对豆粕的作用
        3.4.8 β-半乳糖苷酶对乳糖的作用
        3.4.9 海藻糖对β-半乳糖苷酶的保护作用
        3.4.10 β常温下β-半乳糖苷酶的稳定性
第四章 总结与讨论
    4.1 全文总结
    4.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 主要仪器及试剂
    B.1 仪器
    B.2 试剂

(9)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优良菌株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乳酸菌发酵剂
        1.1.1 乳酸菌发酵剂的定义
        1.1.2 乳酸菌发酵剂的研究现状
    1.2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
        1.2.1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的生长特性
        1.2.2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的产酸特性
        1.2.3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的产胞外多糖性
        1.2.4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的产香特性
    1.3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的生理功能
        1.3.1 维持胃肠道生态平衡
        1.3.2 抗肿瘤提高免疫力
        1.3.3 降低胆固醇
        1.3.4 其他生理功能
    1.4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抗噬菌体 phiLdb 的研究
    1.5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和嗜热链球菌的共生作用
    1.6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2 材料和方法
    2.1 菌株及来源
    2.2 原料与试剂
    2.3 培养基
        2.3.1 脱脂乳培养基
        2.3.2 MRS 培养基
        2.3.3 MRS 琼脂培养基
        2.3.4 PBS 缓冲盐保护剂
        2.3.5 M17 培养基
        2.3.6 M17 琼脂培养基
        2.3.7 MRS-Ca 培养基
        2.3.8 SM缓冲溶液
    2.4 仪器与设备
    2.5 优良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菌株的筛选
        2.5.1 菌株培养条件及发酵剂的制备
        2.5.2 发酵样品的制备
        2.5.3 发酵终点及贮藏期间发酵特性的测定
        2.5.4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发酵乳的感官评定
    2.6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抗噬菌体 phiLdb 的抗性研究
        2.6.1 噬菌体增殖培养
        2.6.2 噬菌体的保藏
        2.6.3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抗噬菌体特性的检测
    2.7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和嗜热链球菌的复配
        2.7.1 菌株培养条件及发酵剂的制备
        2.7.2 发酵乳样品的制备
        2.7.3 发酵终点及贮藏期复配发酵乳发酵特性的测定
        2.7.4 复配发酵乳的感官评定
    2.8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优良菌株的筛选
        3.1.1 不同 L. bulgaricus 菌株发酵乳发酵时间的测定
        3.1.2 不同 L. bulgaricus 菌株发酵乳贮藏期间 pH 和滴定酸度的变化
        3.1.3 不同 L. bulgaricus 菌株发酵乳贮藏期间黏度的变化
        3.1.4 不同 L. bulgaricus 发酵乳贮藏期间脱水收缩性的变化
        3.1.5 不同 L. bulgaricus 菌株发酵乳贮藏期间游离氨基氮浓度的变化
        3.1.6 不同 L. bulgaricus 菌株发酵乳 4℃贮藏 7 天的感官评定
    3.2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抗噬菌体 phiLdb 的结果
    3.3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和嗜热链球菌复配研究结果
        3.3.1 复配发酵乳发酵时间的测定
        3.3.2 复配发酵乳在贮藏期间滴定酸度的变化
        3.3.3 复配发酵乳在贮藏期间黏度的变化
        3.3.4 复配发酵乳在贮藏期间脱水收缩性的变化
        3.3.5 复配发酵乳在贮藏期间游离氨基氮浓度的变化
        3.3.6 复配发酵乳的感官评定
4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基因组改组选育高产β-半乳糖苷酶菌株(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前言
    1 课题研究背景
    2 乳酸菌B-半乳糖苷酶的研究进展
        2.1 乳酸菌β-半乳糖苷酶培养条件优化的研究进展
        2.2 生物技术开发高产β-半乳糖苷酶的研究进展
        2.3 生物信息学在蛋白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2.4 乳酸菌β-半乳糖苷酶分离纯化的研究进展
        2.5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嗜酸乳杆菌产B-半乳糖苷酶发酵条件的优化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试剂与培养基
        1.3 培养基
        1.4 实验仪器
        1.5 试剂配制
        1.6 实验方法
        1.6.1 菌种活化与保存
        1.6.2 发酵培养
        1.6.3 菌体细胞分离
        1.6.4 粗酶液制备
        1.6.5 β-半乳糖苷酶酶活力测定
        1.6.6 Plackett-Burman法
        1.6.7 Box-Behnken试验设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利用Plackett-Burman法对β-半乳糖苷酶活力影响显着的因素筛选
        2.2 发酵条件优化响应面试验分析
        2.2.1 响应面分析
        2.2.2 回归模型的验证
        2.3 结论
    3 讨论
        3.1 关于显着因子
        3.2 关于优化方法
第三章 基因组改组选育耐酵母粉高产B-半乳糖苷酶菌株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试剂
        1.3 培养基
        1.3.1 发酵培养基
        1.3.2 再生培养基
        1.3.3 YE培养基
        1.3.4 初筛、复筛培养基
        1.4 实验仪器
        1.5 实验试剂溶液的配置
        1.5.1 Tris-HCl溶液
        1.5.2 原生质体缓冲液(LPB)溶液
        1.5.3 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溶菌酶溶液、变溶菌素储液
        1.5.4 0.85%生理盐水
        1.5.5 X-gal(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
        1.6 实验方法
        1.6.1 菌株的培养条件
        1.6.2 嗜酸乳杆菌生长的曲线
        1.6.3 β-半乳糖苷酶酶活测定方法
        1.6.4 菌株诱变流程
        1.6.5 嗜酸乳杆菌的紫外诱变
        1.6.6 嗜酸乳杆菌的超声波诱变
        1.6.7 诱变剂量的选择
        1.6.8 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研究
        1.6.9 基因组改组
        1.6.10 再生菌落计数
        1.6.11 筛选方法
        1.6.12 基因组改组菌株遗传稳定性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株生长曲线
        2.2 诱变剂量的选择
        2.2.1 紫外诱变时间的确定
        2.2.2 超声波诱变时间的确定
        2.3 菌株诱变筛选结果
        2.4 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选择
        2.4.1 原生质体酶解浓度的确定
        2.4.2 原生质体酶解时间的确定
        2.4.3 原生质体灭活条件的选择
        2.5 基因组改组(genome shuffling)
        2.6 基因组改组菌株的遗传稳定性
    3 讨论
        3.1 关于诱变技术
        3.2 关于筛选方法
        3.3 关于菌株本身
第四章 重组菌B-半乳糖苷酶基因突变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常用试剂配制
        1.5 引物
        1.6 方法
        1.6.1 菌株培养条件
        1.6.2 基因组总DNA抽提
        1.6.3 Primer Walking设计引物
        1.6.4 PCR扩增
        1.6.5 改组菌株β-半乳糖苷酶基因序列测定
        1.6.6 生物信息学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改组菌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扩增
        2.2 改组菌β-半乳糖苷酶基因序列测定
        2.3 改组菌与标准菌比对分析
        2.3.1 基因序列比对
        2.3.2 氨基酸序列比对
        2.3.3 改组菌β-半乳糖苷酶二级结构分析
        2.3.4 改组菌β-半乳糖苷酶Conserved domain分析
        2.4 小结
    3 讨论
        3.1 关于引物步移Primer Waliking
        3.2 关于“Tim-barrel”折叠蛋白
第五章 重组菌B-半乳糖苷酶酶学性质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菌株
        1.2 发酵培养基
        1.3 实验试剂
        1.4 实验仪器
        1.5 实验方法
        1.5.1 菌株培养条件
        1.5.2 粗酶液提取方法
        1.5.3 酶活测定方法
        1.5.4 蛋白质标准曲线的绘制和蛋白质浓度测定
        1.5.5 酶的初步分离纯化
        1.5.6 蛋白质硫酸铵分级盐析
        1.5.7 透析脱盐
        1.5.8 浓缩
        1.5.9 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1.5.10 酶的热稳定性
        1.5.11 酶的低温稳定性
        1.5.12 pH对酶活力的影响
        1.5.13 酶的PH耐受性
        1.5.14 金属离子对酶活力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乳糖酶的分离纯化
        2.1.1 硫酸铵分级盐析
        2.2 酶学性质
        2.2.1 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2.2.2 酶对温度的稳定性
        2.2.3 酶的低温保存稳定性
        2.2.4 pH对酶活力的影响
        2.2.5 β-半乳糖苷酶的pH耐受性
        2.2.6 金属离子对β-半乳糖苷酶酶活性的影响
    3 本章小结
    4 讨论
        4.1 硫酸铵分级盐析
        4.2 透析脱盐
        4.3 温度对β-半乳糖苷酶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 重组菌基因测序结果
附录Ⅱ B-半乳糖苷酶基因序列比对结果
附录Ⅲ 本研究主要试剂的配制
附录Ⅳ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四、保加利亚乳杆菌β-半乳糖苷酶高产株的筛选(论文参考文献)

  • [1]透性化完整细菌细胞水解和异构化糖的研究[D]. 王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螺旋藻渣发酵及其发酵产物抗菌活性研究[D]. 付云. 广西大学, 2020
  • [3]发酵乳中增香乳酸菌的筛选及其产香机制研究[D]. 俞本杰.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0(02)
  • [4]益生菌产酶活性的研究及复合酶制剂的研制[D]. 于鑫. 陕西科技大学, 2018(12)
  • [5]具有转糖苷活性β-半乳糖苷酶菌株的筛选鉴定[J]. 朱运平,许丽亚,范光森,吴成,李秀婷.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7(06)
  • [6]低温干燥过程中LACTOBACILLUS BULGARICUS SP1.1损伤机制及条件优化[D]. 公丕民.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2)
  • [7]利用插入序列ISS1构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突变体[D]. 郭鑫. 河北农业大学, 2014(03)
  • [8]大理洱源两热泉宏基因组比较及β-Galactosidase的克隆表达[D]. 郑健.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1)
  • [9]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优良菌株的筛选[D]. 刘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S1)
  • [10]基因组改组选育高产β-半乳糖苷酶菌株[D]. 周宇. 华中农业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保加利亚乳杆菌β-半乳糖苷酶高产菌株的筛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