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用气相色谱-质谱大体积进样负化学电离法测定河水中的有机氯农药(论文文献综述)
蒋思静[1](2021)在《基于响应面法改进大体积进样技术并应用于氯化石蜡检测》文中研究表明响应面法是统计学与数学结合的产物,适用于多因素影响的目标优化,广泛应用于工艺流程、产品设计的优化。响应面法通过对小范围建立的响应面模型用一阶或二阶多项式进行拟合、绘制响应曲面图和等高线图,分析各因素对目标响应的具体影响。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自然选择机制的进化算法,常用于多目标优化问题。氯化石蜡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由于氯化石蜡同类物众多,检测难度较高。本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大体积进样参数,并建立响应面模型,通过拟合模型得到进样参数与分析物总响应的二阶方程式,随后用遗传算法求解方程式,最终得到最优参数组合,并将优化好的大体积进样参数应用于空气样品中氯化石蜡的检测。本论文开发了程序升温-大体积进样-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飞行时间质谱(PTV-LVI-GC-NCI-TOF-MS)测定空气样品中氯化石蜡含量的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显着降低检出限,稳定性好,满足环境中痕量氯化石蜡检测的需求。(1)通过部分析因设计和中心复合设计完成大体积进样参数的优化,采集进样参数(放空时间、放空压力、吹扫时间、放空流量和进样口初始温度)与六种氯化石蜡标准品总响应的数据,并建立相应的二阶响应面模型。主要在Minitab 18软件内完成实验点布置,并通过方差分析和显着性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核查模型的准确性,并探究进样参数与目标响应的关系。(2)利用Geatpy进化算法工具包对响应面拟合的二阶模型求解,以算法求解的函数值和用时对遗传算法的参数进行评价,最终确定个体选择方法用锦标赛选择、重组方法用均匀分布交叉、变异方法为染色体两点互换变异算子。并验证最优进样参数对应的目标响应值,得到最优大体积进样参数组合:放空时间为0.108 min、放空压力为4.34 psi、吹扫时间为4.24 min、放空流量为80 m L/min和进样口初始温度为60℃。(3)将得到的最优进样参数应用于空气样品中短链与中链氯化石蜡的检测,测得六种氯化石蜡标准品的检出限为2-3 ng/m L,而未使用大体积进样检出限为10-28 ng/m L,检出限显着降低。针对空白样品和实际样品的不同浓度的加标回收率在87%-136%,方法检出限为2-6 ng/m L,针对CS1-CS5线性良好(R2>0.98),采集了中国科学院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的大气样品,测得颗粒相样品中ΣSCCPs和ΣMCCPs含量分别为3.11-5.81 ng/m3和4.71-14.2 ng/m3,气相样品中ΣSCCPs和ΣMCCPs含量分别为6.08-14.0 ng/m3和0.88-6.30 ng/m3。
宋晓玉[2](2020)在《新型微萃取和在线富集技术的建立及其在中药中影响生理健康的有害物质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中药在世界范围内的疾病治疗和人类健康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药的安全性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中药中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至关重要。然而,当前的测定方法耗时长、有机试剂消耗量大,对环境有一定危害。在本论文中,我们建立了绿色环保的新型提取和富集方法,用于检测中药中的有害物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 开发了以低共熔溶剂功能化石墨烯作为吸附剂的分散微固相萃取技术,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微提取和定量测定中药材温郁金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经过方法学验证,样品保留时间的精密度在0.43-0.57%范围内,峰面积的重复性在0.04-2.41%范围内,样本回收率在80.9-114.1%之间。新型吸附剂的使用,增加了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微萃取方法大大减少了有机试剂的使用,低耗环保。2. 建立了一种毛细管电泳的在线络合和堆积方法,用于测定中药昆布中的有机汞化合物。考察了络合剂种类和浓度、分离电压、缓冲液浓度等主要影响因素后,在最佳条件下,测得的精密度和重复性分别在0.16-3.31%和0.17-1.21%范围内,加标回收率为75.68-114.76%。该方法与传统离线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便、经济高效和稳定可靠的优点。3. 建立了一种毛细管电泳在线络合联用胶束到溶剂堆积的方法,利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同时对铁皮石斛样本中多种金属离子进行检测。在最适宜条件下,Ni2+、Co2+、Cu2+、Hg2+和Cd2+五种金属离子的重复性为1.89-1.94%,检测限为2.66-27.9 ng/m L。此外,该方法应用范围广、节约资源、绿色环保且富集效果显着。
马萍[3](2019)在《被动加标方法的优化及沉积物中疏水性化合物对摇蚊慢性毒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生生态风险评价需要开展水中污染物的毒性测试。疏水性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低,容易损失,导致水体暴露浓度降低,影响毒性评价准确性。利用聚合物材料作为化合物源的被动加标方法可及时补充水体中损失的疏水性化合物,维持水体中化合物在毒性测试过程中浓度稳定。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是最常用的被动加标材料。目前,PDMS被动加标已成功用于研究疏水性化合物的环境行为和生物效应。然而,该加标方法主要应用于小体系、短时间暴露实验,而在环境相关性更强的大体系、长时间暴露的实验中应用较少;此外,目前也缺乏对PDMS缓冲能力的定量方法。鉴于此,本论文探讨了PDMS被动加标方法在大体系、长时间暴露实验中的应用,揭示了被动加标中影响水体中化合物浓度稳定的因素,并定量PDMS膜的缓冲能力。同时,沉积物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疏水性化合物趋向于蓄积在沉积物中,为了更准确评价疏水性化合物的水生生态风险,选取被动加标优化研究中的代表性化合物DDT,评价其对沉积物中底栖无脊椎动物摇蚊的慢性毒性效应。首先,建立了PDMS被动加标的载膜和解吸方法,目标化合物载膜及解吸平衡时间均为24小时。测量了常见疏水性化合物(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和有机氯农药)的PDMS-水分配系数(KPW),发现KPW和化合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KOW)具有较好相关性:log KPW=1.03 log KOW+0.47(r2=0.94),说明该方法对不同疏水性化合物具有一定可行性。然而,当PDMS被动加标用于大体系(300mL)、长时间暴露(168 h)实验时,发现即使PDMS膜中化合物处于非耗竭条件下,水中化合物浓度也难以维持稳定,但相对于传统主动加标,被动加标中化合物浓度降低速率较低,这说明被动加标可以部分补充水体中损失的化合物。对分子体积较小的化合物,水中浓度降低的可能原因是补充速率难以弥补化合物的挥发速率;对分子体积大的化合物水中浓度降低的原因,可能是化合物在PDMS膜中解吸速率和在水中的分子扩散系数较小,导致无法及时补充损失化合物的量。其次,选取六种代表性疏水性化合物为研究对象,设置七组不同PDMS膜条件,包括膜用量、载膜浓度、膜的表面积、膜的比表面积和PDMS膜水体积比的实验,探究影响PDMS膜缓冲能力的因素。通过测量不同测试条件下水中化合物浓度降低的速率常数,确认PDMS膜和水的体积比是影响PDMS缓冲能力的决定因素。同时,通过化合物的浓度降低速率常数和膜水体积比之间的速率常数,明确了采用被动加标方法来维持水中化合物浓度稳定所需的最小膜水体积比。保持水体中Fluorene、phenanthrene、anthracene、fluoranthene、pyrene和DDT的浓度维持90%稳定时的膜水体积比分别为0.0073、0.011、0.0072、0.013、0.099和0.011。总体看来,对于log KOW小于6.91的化合物,维持其水中浓度稳定需要的最小膜水体积比值为0.013。除了DDT之外,其他化合物维持水体浓度稳定所需要的膜水体积比,随着化合物疏水性(KOW)升高而增加。再者,开展了沉积物中DDT对伸展摇蚊的全生命周期毒性测试。虽然有机氯农药DDT已经被禁用,由于其疏水性和持久性,其在沉积物中仍普遍存在,对底栖生物构成一定危害。伸展摇蚊是重要的底栖生物,也是水生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获取沉积物中DDT对底栖生物摇蚊的慢性毒性效应信息对水生态系统意义重大。DDT在沉积物老化过程中发生降解,摇蚊实际暴露于DDT及其降解产物(DDD和DDE)的混合物中,本研究用DDT、DDD和DDE的总浓度评估沉积物中DDT对摇蚊的毒性。此外,DDT、DDD和DDE对摇蚊毒性存在较大差异,用预测孔隙水浓度和毒性定量各化合物的毒性贡献。结果表明,DDT及其降解产物对摇蚊10、20和63天的5%及50%致死浓度及其95%置信区间分别为3.03(0.24–12.0)、0.76(0.05–2.49)和0.11(0.02–0.31)nmol/g OC(Organic carbon)及334(165–568)、21.4(11.2–34.3)和7.50(4.61–10.6)nmol/g OC。DDT及其降解产物对摇蚊生长、羽化和繁殖的5%及50%效应浓度分别为1.68(0.72–2.96)、0.07(0.01–0.22)和0.34(0.01–1.30)nmol/g OC及20.0(15.0–25.3)、7.13(4.10–10.5)和8.92(3.32–15.1)nmol/g OC。根据上述毒性终点建立沉积物中DDT对摇蚊的慢性毒性实验的效应谱,直观地总结DDT及其降解产物对摇蚊的慢性作用。此外,预测孔隙水毒性结果表明,虽然沉积物中DDT浓度最高,但是DDD是对摇蚊的主要毒性贡献者。为提高沉积物中DDT毒性测试的准确性,需要考虑DDT及其降解产物的组成。最后,在沉积物中DDT对摇蚊慢性毒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文献数据,构建了沉积物中DDT对水生生物的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获取沉积物中DDT对水生生物的质量基准信息。研究中用6种常用模型拟合沉积物中DDT对水生生物的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结果表明,Gompertz模型拟合曲线最优,据此得到保护环境中95%生物不受危害时的急性和慢性浓度(HC5)分别为6.48(3.38–10.2)和0.24(0.018–1.32)μg/g OC,也就是说沉积物中DDT对水生生物的急慢性比为27。对于有毒性数据的十一种生物中,太平洋纺锤水蚤和摇蚊对DDT较为敏感,是研究沉积物中DDT毒性的理想生物。此外,结合环境中DDT及其降解产物的浓度对其生态风险进行评估,发现珠三角部分土壤和沉积物中DDT及其降解产物的浓度高于本研究推导的HC5值,可能会对生物产生潜在风险。综上所述,本研究优化了水毒性测试中疏水性化合物的被动加标方法,定量了PDMS被动加标维持水中化合物浓度稳定所需膜水体积比。同时,开展了沉积物中DDT对底栖无脊椎动物伸展摇蚊的全生命周期毒性测试,建立了沉积物中DDT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为污染物水生态风险评价提供理论基础。
钮珊[4](2019)在《典型地区氯化石蜡和多环芳烃的污染水平及健康风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氯化石蜡是一类人工合成的直链烷烃氯代衍生物,其中短链氯化石蜡(SCCPs)具有环境持久性、远距离迁移性、高毒性和生物富集性,被证明是一种新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中链氯化石蜡(MCCPs)也被证明具有持久性和生物毒性,引起了广大学者的高度关注。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非有意生产的芳香烃类化合物,由于来源广泛,如汽车尾气、煤和化石燃料的燃烧等,是大气中普遍存在的有机污染物之一。本文对氯化石蜡在典型的工业园区周围和附近城市以及经济发达地区长江三角洲大气中SCCPs、MCCPs和PAHs的污染现状、时空分布、季节演变和潜在的人体健康风险开展了系统研究。本研究依托于973项目“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区域特征、环境风险与控制原理研究”和中国-加拿大合作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建设高水平研究生项目),建立了不同环境介质中SCCPs和MCCPs的前处理方法,使用全二维气相色谱-负化学源-低分辨质谱(GC×GC-NCI-LRMS)对环境中SCCPs和MCCPs进行分析测试。全二维气相色谱采用两根色谱柱串联的方式,大大提高色谱柱对SCCPs和MCCPs各单体的分离。色谱柱程序升温速率为1.5℃/min,热喷持续时间为300ms,调制解调时间为10 s时,色谱柱的分离效果最佳,可实现SCCPs和MCCPs的完全分离,保障了后续低分辨质谱的准确定量。低分辨质谱采集方式采用选择离子监测的模式(SIM),在负化学源电离下,[M-C1]-离子为主要定量离子,[M-HC1]-离子为定性离子,进行定量计算;建立了基于氯含量和总响应因子的标准曲线,可消除由于氯含量不同导致的仪器响应差异大的影响。以典型氯化石蜡生产工厂园区周围及附近城市郑州为研究区域,研究了生产源和使用源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典型工业园区附近1~5 km范围内,树皮和松针样品中SCCPs的浓度范围分为别为114~839 ng/g干重(dw),355~530ng/gdw,MCCPs 的浓度范围分别为 161~908ng/gdw,161~317ng/gdw;郑州区域树皮和松针样品中SCCPs的浓度范围分别为125~1200ng/gdw,217~1290ng/g,MCCPs 的浓度范围分别为 103~1010 ng/gdw,147~815 ng/gdw。郑州区域SCCPs和MCCPs的浓度比本研究中工厂附近的SCCPs和MCCPs的浓度要高,此外工厂周围树皮和松针样品中SCCPs的浓度水平也低于北京城区树皮样品中SCCPs的浓度。由此可见氯化石蜡的使用相对于氯化石蜡的生产,是更严重的污染源。大多数样品中C10组分在C10-13碳数组分中含量最高,其次是C11组分。MCCPs各单体分布特征的研究发现,C14组分在C14-17碳数组分中含量最高,占比约48.7%,其次是C15组分(占比约21.6%),C16组分(占比约17.5%)和C17组分(占比约12.2%)。SCCPs和MCCPs中碳数较少的组分在SCCPs和MCCPs中挥发性更强,更容易在空气中传输和远距离传输,这也许是树皮和松针样品SCCPs各单体中C10和C11组分为主要组分,MCCPs各单体中C14为主要组分的原因。C17-8组分是SCCPs和MCCPs氯原子组分中含量最高的组分。采用主成分分析(PCA)的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工厂周围和郑州区域SCCPs和MCCPs的潜在来源,结果表明工厂周围和郑州区域内SCCPs的24种单体与MCCPs的24种单体来源于不同的污染源。使用欧盟推出的一个基于计算机编程的评价模型(European Union System for the Evaluation of Substance,EUSES 2.0)对工厂周边及郑州区域 SCCPs和MCCPs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单一的暴露途径并没有发现该研究区域人体健康面临威胁,但是多项暴露途径的联合作用,使得该区域环境中SCCPs和MCCPs的日摄入量(53.1 μg/kg/d和123 μg/kg/d)均超过了加拿大卫生部的控制标准(10 μg/kg/d),对人体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威胁。以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区域,研究了大气中SCCPs和PAHs的含量水平、空间分布、季节演变和潜在的健康风险。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中SCCPs的浓度范围为4.05 ng/m3~42.2 ng/m3,15种PAHs的范围为6.48~154 ng/m3。该区域大气中SCCPs的浓度水平在我国现有的报道中属于较低水平,但相比国际上其他国家(如英国、加拿大和挪威等)属于较高水平;大气中PAHs的含量水平在国际上属于中等水平。高浓度的SCCPs出现在城乡结合部和城市区域,高浓度的PAHs出现在城市区域。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中SCCPs的浓度呈现夏季高于冬季的特征,其中C10、C11组分是SCCPs的主要成分,C16-7是所有氯原子组分中占比最高的组分;而大气中PAHs的平均浓度最高的出现在秋季,其次为冬季和春季,最低浓度出现在夏季。与其他研究比较得出,该研究区域大气中PAHs的含量最高,其次为SCCPs、有机氯农药(OCPs)、多氯联苯(PCBs),含量最低的为多溴二苯醚(PBDEs)。大气环境中SCCPs的分布特征和氯化石蜡产品中SCCPs的分布特征看,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中SCCPs的来源很可能是氯化石蜡42和氯化石蜡52两种商品;根据PCA分析结果和Flt/(Flt+Pyr)与 Ant/(Ant+Phe)以及 IP/(IP+BghiP)与 Ant/(Ant+Phe)的相关性分析两种源分析手段得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中PAHs的污染源主要为机动车排放和煤/生物质的燃烧。此外成年人和儿童人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中SCCPs的暴露量,均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允许的SCCPs人体暴露的限值(100 μg/kg/d),但是儿童95%的暴露量超过加拿大卫生组部发布的SCCPs人体暴露的限值(10 μg/kg/d),可以推断出,该区域大气中SCCPs的含量水平对人体的健康风险存在一定风险。根据USEPA毒性当量因子计算得出,BaP和BbF的毒性当量已经超过我国对垃圾焚烧排放标准中对有毒有害物质多氯二苯并二恶英(PCDD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的限值要求,同时是日本大气质量标准限值中二恶英标准的上千倍。尽管PAHs的毒性比PCDDs和PCDFs小,但是目前没有对PAHs毒性的限值,因此该节以二恶英的排放限值或质量标准做毒性分析的初步判断。由此可见,大气环境中BaP和BbF的对人体健康存在一定的风险。以加拿大多伦多地区为研究区域,研究了大气中SCCPs的含量水平、空间分布、季节演变和潜在的健康风险。多伦多地区大气中SCCPs的浓度范围为4.13 ng/m3~84.9 ng/m3,平均值为23.0 ng/m3,与我国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大气中SCCPs的浓度水平相当(4.05 ng/m3~42.2 ng/m3)。高于韩国和日本大气环境中SCCPs的浓度水平,低于我国大连地区和北京地区大气中SCCPs的浓度水平。总体上来说,C10、C11、C12和C13组分占SCCPs的浓度的比例相似,分别贡献为23.5±8.67%、23.3±4.19%,28.0±4.96%和25.2±8.12%。交通要道和工业区中C12和C13组分略高一些,分别为30.7%和28.0%,居民区和城市区域中C10、C11、C12和C13组分占SCCPs的浓度的比例相似。从氯含量角度分析,C15、Cl7和Cl6组分是主要组分。大气中SCCPs的浓度呈现工业区、交通要道区域含量>城市区域>居民区域的趋势。多伦多地区全年大气中SCCPs的浓度水平差别不大,最高浓度出现在秋季,之后为冬季,春季,最低浓度出现在夏季。成年人和儿童人对多伦多地区大气中SCCPs的暴露量的最高值均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允许的SCCPs人体暴露的限值,但是均高于加拿大卫生组部发布的SCCPs人体暴露的限值。因此该区域大气中SCCPs的含量水平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
李晓彤[5](2019)在《典型海湾、河口水环境中新烟碱类和氟虫腈杀虫剂的检测与分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烟碱类和氟虫腈杀虫剂均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新型杀虫剂,由于对蜜蜂、蝴蝶以及水生无脊椎生物等的高毒性,逐渐成为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近期研究指出,新烟碱类和氟虫腈杀虫剂已在全球范围内多处湖泊、河流水体中检出,在土壤以及农产品中亦有分布。河口和海湾是陆海物质交换的典型区域,随着沿海经济的发展,这一区域受到陆源农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的持续污染。然而,目前鲜有关于近海水环境中新烟碱类和氟虫腈杀虫剂污染现状的报道,也未见针对河水和海水中新烟碱类杀虫剂和氟虫腈及其代谢产物进行检测的标准方法发布。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以期实现对环境水体中新烟碱类杀虫剂和氟虫腈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并对我国典型海湾和河口水环境中这两类农药的分布特征进行探究。具体如下所示:为了实现海湾和河口环境水体中新烟碱类杀虫剂和氟虫腈及其代谢产物的准确测定,采用基于磺化苯乙烯-乙烯基苯共聚物材质(SDB-RPS)膜片的固相萃取法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建立了一种对针对海水和河水中8种常见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噻虫啉、噻虫嗪、呋虫胺、噻虫胺、氯噻啉)和氟虫腈及其3种代谢产物(包括氟甲腈、氟虫腈砜和氟虫腈亚砜)的测定方法。相比传统的固相萃取小柱法,本文发展的固相萃取膜片法简便快捷,适于在调查船上进行大体积环境水样的现场处理。在最佳实验条件下,12种目标化合物的方法检出限介于0.02 ng L-1到0.10 ng L-1之间,方法定量限在0.05 ng L-1-0.50 ng L-1之间,说明方法的灵敏度良好;加标回收率在58.9%到106.5%范围内,并且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16.8%);使用基质标准曲线-外标法对各种目标化合物进行定量,在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2,能满足实际河水和海水样品中新烟碱类和氟虫腈杀虫剂同步检测的要求。以地处黄海之滨的典型海湾—胶州湾为研究海区,通过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对胶州湾表层海水、入海河水和污水处理厂排污水中新烟碱类和氟虫腈杀虫剂的调查,对典型海湾水环境中这两类杀虫剂的组成、浓度水平和时空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在入海河水和排污水中检出了11种目标杀虫剂,其中以噻虫嗪、吡虫啉和啶虫脒为主。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总浓度范围为<LOQ-183.41 ng L-1,平均浓度为12.99 ng L-1;氟虫腈及其代谢产物总浓度范围在<LOQ-9.59 ng L-1之间,平均浓度为1.10 ng L-1。新烟碱类和氟虫腈杀虫剂呈现夏季浓度最高,春季和冬季浓度低的季节变化特征;并且呈现出西北部河流如大沽河、墨水河等河水中浓度高,东部流经城市的几条河流河水中浓度低的特点。胶州湾表层海水中检出了12种目标化合物,以啶虫脒和吡虫啉为主,与河水及排污水中这两类杀虫剂的组成基本一致。表层海水中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总浓度范围为<LOQ-4.21 ng L-1;氟虫腈及其代谢产物的总浓度范围为<LOQ-0.44 ng L-1。夏季和秋季胶州湾表层海水中新烟碱类和氟虫腈杀虫剂的浓度高于春季和冬季。空间上,夏季和秋季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沿岸浓度高,湾口和湾中心浓度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冬季和春季新烟碱类和氟虫腈杀虫剂在胶州湾内的分布较为均匀。针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水中新烟碱类和氟虫腈杀虫剂的浓度、组成和空间分布均不明等问题,本研究分别在2017年夏季和2018年夏季对这一区域水环境中的这两类杀虫剂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水中检出率和浓度较高的新烟碱类杀虫剂为吡虫啉、噻虫嗪和呋虫胺。2017年夏季表层水中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总浓度范围为ND到12.45 ng L-1,平均总浓度为3.37ng L-1。2018年夏季表层水中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总浓度为ND到99.33 ng L-1之间,平均总浓度为32.83 ng L-1。氟虫腈及其3种代谢产物的检出率为100%,但浓度较低,不是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海水中主要的内吸性杀虫剂。通过分析连续两年的调查结果不难发现,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水中新烟碱类和氟虫腈杀虫剂均表现出近岸浓度高、远岸浓度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从长江入海河口到东海方向浓度衰减至检出限以下。
王磊[6](2018)在《大气中有机污染物分析测试方法集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大气中有机污染物检测种类已经涵盖了烷烃、卤代烃、单环芳烃、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PCBs)、多环芳烃(PAHs)、酞酸酯类(PAEs)等挥发性与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但对大气中有机污染物分析技术系统性研究略显不足。为适应适应新形势下大气环境保护的需要,特别是2017年国家启动的《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对大气中有机污染物分析测试技术的需要,本论文从系统研究与实用性的角度提出将现有的大气中各种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进行集成研究,归纳出一个相对系统化的大气中有机污染物分析技术体系。该体系以样品采集技术为起点,以前处理技术与分析技术集成为基础,以质量控制管理为导向,以提供精准实验测试数据为目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相对系统的归纳了固体吸附剂采样、罐采样、主动采样与被动采样技术,形成了大气中有机污染物采样技术体系。(2)较完善的阐述了样品提取技术、浓缩技术及净化技术,系统化了大气中有机污染物前处理技术。(3)介绍了有机污染物的主要分析测试方法。着重对比了四极杆质谱仪的EI源与CI源的原理与异同,完善了大气中有机污染物分析技术体系。(4)针对测试质量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较深入的对一些影响测试数据的因素进行了探讨。以上研究拓宽了研究大气中有机污染物的思路,为单位解决现有技术系统化不足的问题,可为环境分析工作提供技术参考。相信通过对大气中有机污染物分析测试方法的不断研究可以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服务环境保护。
江慧清[7](2017)在《国内茶叶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茶叶农残超标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各类农残超标事件经常见诸报端,出口欧盟、日本等地也频遭通报和强检,出口波动较大。除生产种植中农药使用不规范外,还与国内规定茶叶农药残留限量以及检测方法相关标准不够完善有很大关系。2017年,我国颁布国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6),其中规定的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有48项,而欧盟自2000年开始实施新的农药最高允许残留标准以来,几乎每年都会对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进行更新,而且经常一年多调。截至2016年,
高冉[8](2014)在《气相色谱—质谱法快速筛查地下水中94种农药多残留》文中指出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和工农业用水。农药对于减少病虫害、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实现农作物的稳产和高产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现代农业的必需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药年使用量达130万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据测算,每年大量使用的农药仅有0.1%左右作用于目标病虫,99.9%的农药则进入生态系统,部分农药经沉降、地表径流、渗透等多种途径进入地下水,严重影响地下水水质,危害人类和环境健康。目前农药有效组分多达600多种,农药多残留分析已是农药残留分析的热点和趋势,但多残留农药分析主要集中在蔬菜、水果、粮食、土壤等基质中,地下水中农药多残留分析鲜有报道。本论文针对我国农药污染现状和全国地下水调查的需要,选定了94种较常用的农药作为检测目标物,建立了地下水中94种农药多残留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并对全国7个地区231个地下水样品进行检测和初步筛查,取得了一些初步结论。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筛查方法目标物的确认在国内外文献调研和已有工作的基础上,筛选出103种、最终确定了94种我国较常用的农药作为气相色谱-质谱测定地下水中农药多残留筛查分析方法的主要目标物。2.仪器分析方法的建立。针对近百种农药同时分析难点,开展农药多残留仪器分析方法的研究。重点解决了多组分相互干扰、检测灵敏度、定性与定量等问题。最终建立了分离度好、灵敏、准确的94种农药多残留仪器分析方法。方法选择ZB-Multiresidue2色谱柱分离,选择离子扫描检测模式,内标法定量,45min内完成所有目标物分析,仪器检出限0.1~10.0μg/L。3.样品前处理分析方法的建立针对近百种目标物理化性质差异较大,难以一次提取所有目标物获得较高回收率的问题,对比研究了液-液萃取、固相萃取等两种样品前处理提取方法。最终实验选取二氯甲烷-液-液萃取体系作为94种农药多残留分析的前处理分析方法以尽可能保证大多数目标物得到较好的回收,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94种农药多残留分析方法有效性评价。研究建立的94种农药多残留分析方法的检测组分在0.2~1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1L水样方法检出限(MDLs)在3.1~12.5ng/L之间。除氧乐果、久效磷、脱异丙基莠去津和氟菌唑等4种农药平均回收率低于40%外,其他组分在1000ng/L、100ng/L和20ng/L等三个高、中、低浓度水平下平均回收率在50.6~134%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2~20%间。方法灵敏、准确、快速,大大提高了农药残留分析效率和分析水平,必将为我国地下水样品中农药的调查与监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5.地下水中94种农药多残留的初步筛查对全国7个地区的地下水样品农药残留进行了初步筛查。231个样品中共有36个样品检出一项或多项农药,总样品检出率15.58%;94种农药中共检出15种,农药检出率15.96%;检出农药中以莠去津检出率最高,231个样品中14个水样检出莠去津,检出率6.06%。从来源讲,地区2样品检出率较高,样品检出率39.29%。从农药检出浓度讲,乙草胺检出浓度最高,高达1052.1ng/L。上述结果初步反映了我国部分地区地下水中农药残留主要以莠去津及其降解产物、六六六、滴滴涕、六氯苯等农药为主。因此,有必要加强重点地区农药残留的调查和监测,以确保饮水的安全。
闻亚[9](2014)在《分散液液微萃取技术在挥发性有机物及有机氯农残分析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现代分析化学正朝着简单化,微型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分散液液微萃取(Dispersive 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DLLME)是一种简单,快速,微型化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该技术集采样、萃取和浓缩于一体,自2006年提出以来被广泛应用于不同基质中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的分析。本论文以DLLME技术结合不同的改进方法富集萃取植物精油和芳香水中的化学成分以及水样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具体内容如下:(1)简要阐述了分散液相微萃取技术的原理,影响因素和发展历程;并重点介绍了分散相微萃取技术在有机物分析中的应用以及该萃取技术在萃取剂、分散剂和破乳方式等方面的改进。(2)建立了一种新型的超声辅助萃取结合低密度溶剂分散液相微萃取(UAE-LDS-DLLME)提取富集结香花挥发性精油成分,并利用直接进样杆-气相色谱-质谱(DSI-GC-MS)法分析其挥发性精油的化学成分。在最优萃取条件下,共检测出不同开花期结香花中36种挥发性精油成分。结果表明UAE-DLLME-DSI-GC-MS是一种简单、快速、廉价和环境友好型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且适合于植物精油中挥发性和半挥发性化合物的提取。(3)建立了基于低密度溶剂超声辅助表面活性剂增强乳化液液微萃取(LDS-USLLME)结合GC-MS测定水样中15种有机氯农药残留(OCPs)的方法,并对影响OCPs提取效率的实验参数进行了优化。在最优条件下,以外标法对15种OCPs进行了 GC-MS定量分析,方法线性良好(R2>0.99),检出限低,相对标准偏差(RSD)≤12.3%(n=5),并成功运用于真实自来水和饮用水中15种OCPs的测定。本实验采用二次加标回收实验评估自来水基质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该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受样品基质影响小,是一种简单、快速、环境友好的测定水样中痕量OCPs的方法。(4)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微波辅助萃取法(MAE)和超声微波协同萃取(UMAE)三种方法提取薄荷饮片挥发油及芳香水。利用超声辅助-表面活性剂增强乳化液液微萃取(USLLME)法对薄荷芳香水进行萃取。采用GC/MS法分析薄荷挥发油及芳香水成分,比较三种方法,SD、MAE和UMAE提取的挥发油得油率分别为1.12%,0.87%和0.98%。鉴定出的主要化合物为薄荷醇、薄荷酮、异薄荷酮、胡薄荷酮和胡椒酮,与薄荷水中鉴定出的主要化合物基本相似。结果表明MAE和UMAE比SD提取时间短,且UMAE提取得到的精油成分更多,是一种快速、无污染的提取植物挥发油的萃取技术;同时,USLLME是一种简单,快速,有效地测定芳香水中化学成分的方法。
闫蕊[10](2013)在《加速溶剂萃取和离子液体微萃取在土壤样品处理中的应用》文中认为论文采用加速溶剂萃取和离子液体微萃取法研究了土壤样品中农药和邻苯二甲酸酯的萃取,通过对加速溶剂萃取条件的优化和对离子液体微萃取方法改进以及条件优化,建立了一些对复杂土壤样品的更快速、高效、操作简便且环保的前处理方法。论文研究的主要萃取方法有微波辅助离子液体均匀萃取、加速溶剂萃取和超声辅助离子液体微萃取法。用微波辅助-离子液体均匀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烯酰吗啉、苯噻酰草胺、稻瘟灵和恶草酮。该法首先将水和亲水性离子液体同时添加到土壤样品中,经过微波辅助萃取,再加入离子对试剂六氟磷酸铵,该离子对试剂的阴离子与亲水性离子液体的阳离子形成新的疏水性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同时待测物被富集到新生成的离子液体相中,得到分离。该方法通过不同性质的离子液体之间的转化,使得对土壤样品中农药残留的萃取更简单、快速。用加速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土壤样品中的九种农药残留,用此法对环境土壤样品进行了分析,并与振荡萃取法和索氏提萃取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萃取回收率高、溶剂消耗较少、萃取速度快、自动化高、操作安全可靠。用加速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并采用大气压化学电离源对土壤样品中十一种邻苯二甲酸酯进行测定。与索氏萃取法和超声萃取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的回收率和较低的检出限,由于该方法可以达到较高的萃取温度,萃取效果更好、干扰更小、省时、省溶剂。采用超声辅助-离子液体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样品中磺酰脲类除草剂。超声辅助萃取是利用超声波在萃取过程中产生的强烈空化效应等多级效应,来加快萃取过程中的传质作用,从而提高萃取效率。该实验方法操作简单、快速、无污染。
二、应用气相色谱-质谱大体积进样负化学电离法测定河水中的有机氯农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气相色谱-质谱大体积进样负化学电离法测定河水中的有机氯农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响应面法改进大体积进样技术并应用于氯化石蜡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大体积进样技术研究进展 |
1.2.1 大体积进样技术原理及应用 |
1.2.2 大体积进样可优化的参数 |
1.3 响应面法概述 |
1.3.1 基本原理 |
1.3.2 试验设计步骤 |
1.3.3 试验设计方法 |
1.3.4 响应面应用现状 |
1.4 氯化石蜡概述 |
1.4.1 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1.4.2 空气中氯化石蜡的污染特征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2章 响应面法优化大体积进样参数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标准品与试剂 |
2.2.2 仪器条件 |
2.2.3 部分析因设计 |
2.2.4 最速上升设计 |
2.2.5 中心复合设计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部分析因设计结果分析 |
2.3.2 最速上升设计结果分析 |
2.3.3 中心复合设计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遗传算法求解响应面模型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遗传算法目标函数 |
3.2.2 遗传算法约束条件 |
3.2.3 遗传算法优化过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遗传算法输出结果 |
3.3.2 验证最优参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体积进样技术应用于空气样品中氯化石蜡检测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溶剂与试剂 |
4.2.2 样品采集 |
4.2.3 样品前处理 |
4.2.4 仪器分析 |
4.2.5 质量控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氯化石蜡大体积进样方法的建立 |
4.3.2 氯化石蜡样品分析的应用 |
4.3.3 空气中氯化石蜡的污染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遗传算法完整代码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2)新型微萃取和在线富集技术的建立及其在中药中影响生理健康的有害物质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专业术语符号表 |
1 绪论 |
1.1 有害物质的提取方法 |
1.1.1 常规提取方法 |
1.1.1.1 超声辅助提取 |
1.1.1.2 微波辅助提取 |
1.1.1.3 超临界流体萃取 |
1.1.2 微型提取方法 |
1.1.2.1 基质固相分散微萃取 |
1.1.2.2 顶空固相微萃取 |
1.1.2.3 分散微固相萃取 |
1.1.2.4 单滴微萃取 |
1.1.2.5 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 |
1.1.2.6 其它类型的微萃取方法 |
1.2 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 |
1.2.1 气相色谱或气相-质谱联用 |
1.2.2 高效液相色谱或高效液相-质谱联用 |
1.2.3 毛细管电泳或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 |
1.2.3.1 扫场 |
1.2.3.2 堆积 |
1.2.3.3 其它富集技术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2 功能化石墨烯介导的分散微固相萃取温郁金中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剂和材料 |
2.2.2 仪器和条件 |
2.2.3 低共熔溶剂的制备 |
2.2.4 石墨烯功能化过程 |
2.2.5 样本的制备 |
2.2.6 萃取及分析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形态学表征 |
2.3.2 低共熔溶剂种类的影响 |
2.3.3 石墨烯种类的影响 |
2.3.4 石墨烯浓度的影响 |
2.3.5 提取时间的影响 |
2.3.6 洗脱剂种类的影响 |
2.4 方法评估 |
2.4.1 方法学验证 |
2.4.2 样本的测定 |
2.4.3 方法学比较 |
2.5 结论 |
3 区带电泳中在线络合堆积富集昆布中的有机汞类化合物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剂和材料 |
3.2.2 仪器和条件 |
3.2.3 样本制备 |
3.3 方法学验证 |
3.3.1 基质效应 |
3.3.2 标准曲线 |
3.3.3 精密度 |
3.3.4 重复性 |
3.4 结果和讨论 |
3.4.1 络合剂种类和浓度的影响 |
3.4.2 分离电压的影响 |
3.4.3 络合剂进样时间的影响 |
3.4.4 样品进样时间的影响 |
3.4.5 缓冲溶液浓度的影响 |
3.4.6 缓冲溶液pH值的影响 |
3.4.7 样本pH值的影响 |
3.4.8 方法性能评估 |
3.4.9 方法学比较 |
3.5 结论 |
4 在线络合联用胶束到溶剂的堆积方法富集铁皮石斛中的金属离子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剂和材料 |
4.2.2 仪器和毛细管进样程序 |
4.2.3 样本的制备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在线络合结合胶束到溶剂的堆积方法的原理 |
4.3.2 在线络合结合胶束到溶剂的堆积方法的验证 |
4.3.3 络合剂种类的选择 |
4.3.4 络合剂浓度和进样时间的影响 |
4.3.5 样品溶液中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影响 |
4.3.6 样品溶液中乙酸钠浓度的影响 |
4.3.7 缓冲溶液中甲醇含量的影响 |
4.3.8 样品溶液进样时间的影响 |
4.3.9 方法学验证和应用 |
4.3.10 方法学比较 |
4.4 结论 |
5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主要创新点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被动加标方法的优化及沉积物中疏水性化合物对摇蚊慢性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生态风险评价概述 |
1.2 被动加标概述 |
1.2.1 被动加标在疏水性化合物环境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
1.2.2 被动加标在疏水性化合物生物效应研究中的应用 |
1.3 有机氯农药慢性毒性测试概述 |
1.3.1 慢性毒性测试概述 |
1.3.2 模式生物摇蚊概述 |
1.4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4.1 被动加标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2 有机氯农药慢性毒性测试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5 研究思路、内容和意义 |
1.5.1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5.2 研究意义 |
第2章 聚二甲基硅氧烷被动加标方法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实验内容 |
2.2.1 实验试剂及材料 |
2.2.2 涂膜、载膜及解吸方法的建立 |
2.2.3PDMS被动加标用于大体系、长时间实验 |
2.2.4 PDMS膜及水中化合物的化学分析 |
2.2.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化合物在PDMS膜中的加标成功率 |
2.3.2 化合物的载膜和解吸平衡时间 |
2.3.3 PDMS膜及水中化合物浓度 |
2.3.4 聚二甲基硅氧烷-水分配系数 |
2.3.5 水中化合物浓度降低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
2.4 结论 |
第3章 聚二甲基硅氧烷被动加标方法的优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内容 |
3.2.1 实验试剂和材料 |
3.2.2 PDMS被动加标方法优化 |
3.2.3 水中化合物的化学分析 |
3.2.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PDMS膜及水中化合物浓度 |
3.3.2 水中化合物浓度稳定的影响因素 |
3.3.3 被动加标的膜水体积比分析 |
3.4 结论 |
第4章 沉积物DDT对底栖无脊椎动物伸展摇蚊的慢性毒性评价 |
4.1 引言 |
4.2 实验内容 |
4.2.1 沉积物样品采集和加标 |
4.2.2 实验试剂和材料 |
4.2.3 生物毒性测试 |
4.2.4 沉积物样品前处理和仪器分析 |
4.2.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沉积物化学分析结果 |
4.3.2 摇蚊毒性测试结果 |
4.3.3 预测孔隙水浓度及毒性 |
4.4 结论 |
第5章 沉积物中DDT对水生生物的物种敏感度分布 |
5.1 引言 |
5.2 沉积物中DDT对水生生物的物种敏感度分布 |
5.2.1 毒性数据收集与处理 |
5.2.2 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拟合 |
5.2.3 水质基准(HC5)的获得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拟合结果 |
5.3.2 物种敏感度分布最优模型选择与HC5 |
5.3.3 DDT对水生生物的急慢性比 |
5.3.4 珠三角沉积物和土壤中DDT的生态风险 |
5.4 结论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之处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典型地区氯化石蜡和多环芳烃的污染水平及健康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氯化石蜡简介 |
1.1.1 氯化石蜡理化性质 |
1.1.2 氯化石蜡的生产和使用 |
1.1.3 氯化石蜡的环境排放 |
1.1.4 氯化石蜡的环境行为 |
1.1.5 氯化石蜡的毒性及人体暴露途径 |
1.2 氯化石蜡的污染水平和趋势 |
1.2.1 空气 |
1.2.2 雪,海洋和淡水 |
1.2.3 沉积物和土壤 |
1.2.4 生物群 |
1.2.5 同类物分布特征 |
1.3 氯化石蜡的控制 |
1.3.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控制背景 |
1.3.2 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控制 |
1.4 氯化石蜡的分析方法 |
1.4.1 氯化石蜡的提取方法 |
1.4.2 净化 |
1.4.3 仪器分析 |
1.4.4 定量 |
1.5 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
1.6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2 研究主要内容 |
1.7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环境样品中SCCPs和MCCPs的分析方法建立 |
2.1 试剂与材料 |
2.2 仪器设备 |
2.3 仪器分析方法建立 |
2.3.1 仪器原理介绍 |
2.3.2 色谱柱的选择 |
2.3.3 气相色谱条件优化 |
2.3.4 调制解调时间优化 |
2.3.5 质谱条件优化 |
2.3.6 定量方法 |
2.3.7 标准曲线建立 |
2.4 前处理分析方法建立 |
2.4.1 萃取方法优化 |
2.4.2 净化方法优化 |
2.5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
2.5.1 检出限 |
2.5.2 空白试验 |
2.5.3 精密度与准确度 |
2.6 小结 第三章 典型工业园区周边及城市区SCCPs和MCCPs的污染水平及健康风险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样品采集 |
3.2.2 试剂和材料 |
3.2.3 样品前处理 |
3.2.4 仪器分析 |
3.2.5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
3.3 结果讨论 |
3.3.1 SCCPs和MCCPs在树皮和松针中的分布水平 |
3.3.2 SCCPs和MCCPs空间分布 |
3.3.3 SCCPs和MCCPs各单体分布特征 |
3.3.4 SCCPs和MCCPs的主成分分析 |
3.3.5 SCCPs和MCCPs健康风险评价 |
3.4 小结 第四章 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中SCCPs、PAHs的污染水平及健康风险研究 |
4.1 引言 |
4.2 大气被动采样理论简介 |
4.3 实验部分 |
4.3.1 样品采集 |
4.3.2 试剂和材料 |
4.3.3 样品前处理 |
4.3.4 仪器分析 |
4.3.5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障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大气中SCCPs和PAHs的浓度水平与空间分布 |
4.4.2 大气中SCCPs和PAHs的空间分布 |
4.4.3 大气中SCCPs和PAHs的季节分布特征 |
4.4.4 与该领域其他污染物的比较 |
4.4.5 来源分析 |
4.4.7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
4.5 小结 第五章 多伦多地区大气环境中短链氯化石蜡的污染水平和健康风险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样品采集 |
5.2.2 试剂和材料 |
5.2.3 样品前处理 |
5.2.4 仪器分析 |
5.2.5 质量控制和保障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SCCPs的污染水平 |
5.3.2 SCCPs的时空分布特征 |
5.3.3 SCCPs的健康风险评价 |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
(5)典型海湾、河口水环境中新烟碱类和氟虫腈杀虫剂的检测与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新烟碱类杀虫剂研究概述 |
1.1.1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发现和发展 |
1.1.2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化学性质 |
1.1.3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环境毒性 |
1.1.4 新烟碱类杀虫剂在环境中的污染状况 |
1.2 氟虫腈及其代谢产物研究概述 |
1.2.1 氟虫腈的发现和发展 |
1.2.2 氟虫腈化学性质 |
1.2.3 氟虫腈及其代谢产物的环境毒性 |
1.2.4 氟虫腈及其代谢产物在环境中的污染状况 |
1.3 新烟碱类和氟虫腈杀虫剂的检测方法 |
1.3.1 前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
1.3.2 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1.4 存在的问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环境水体中新烟碱类和氟虫腈杀虫剂富集检测方法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标准溶液制备 |
2.2.3 样品前处理 |
2.2.4 色谱、质谱条件 |
2.2.5 专属性和仪器精密度 |
2.2.6 基质效应 |
2.2.7 线性范围和定量限 |
2.2.8 精密度和回收率 |
2.2.9 定性定量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固相萃取条件确定 |
2.3.2 色谱、质谱条件优化 |
2.3.3 环境水体样品保存条件确定 |
2.3.4 方法学考察 |
2.4 小结 |
第三章 胶州湾表层水中新烟碱类和氟虫腈杀虫剂的分布和季节变化 |
3.1 引言 |
3.2 研究区域介绍和方法 |
3.2.1 研究区域 |
3.2.2 样品采集和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胶州湾入海河流和排污水中新烟碱类和氟虫腈杀虫剂的组成和浓度 |
3.3.2 胶州湾表层海水中新烟碱类和氟虫腈杀虫剂的组成和浓度 |
3.3.3 胶州湾表层海水新烟碱类和氟虫腈杀虫剂的季节变化 |
3.3.4 胶州湾表层海水中新烟碱类和氟虫腈杀虫剂的空间分布 |
3.4 小结 |
第四章 长江口表层水中新烟碱类和氟虫腈杀虫剂的分布特征 |
4.1 引言 |
4.2 研究区域介绍和方法 |
4.2.1 研究区域 |
4.2.2 样品采集和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长江口表层水中新烟碱类和氟虫腈杀虫剂的组成和浓度 |
4.3.2 长江口表层水中新烟碱类和氟虫腈杀虫剂的空间分布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6)大气中有机污染物分析测试方法集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实际意义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第2章 大气中有机污染物采样技术研究 |
2.1 大气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采样技术 |
2.1.1 环境质量标准与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中对VOCs的有关要求 |
2.1.2 国内外相关采样技术研究 |
2.1.3 罐采样技术 |
2.2 大气中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采样技术 |
2.2.1 大气中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采样技术的研究进展 |
2.2.2 大气中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采样技术国内外相关研究 |
2.2.3 布点原则及采样要求 |
2.2.4 采样介质的选择及前处理 |
2.2.5 采样头的结构及技术要求 |
2.3 大气中有机污染物采样技术体系 |
第3章 大气中有机污染物前处理技术研究 |
3.1 提取技术 |
3.1.1 热脱附技术 |
3.1.2 冷阱浓缩技术 |
3.1.3 索氏提取技术 |
3.1.4 加速溶剂提取技术 |
3.1.5 超声提取技术 |
3.2 浓缩技术 |
3.2.1 旋转蒸发浓缩技术 |
3.2.2 氮吹浓缩技术 |
3.3 净化技术 |
3.3.1 浓硫酸净化技术 |
3.3.2 硅胶净化技术 |
3.3.3 硅酸镁净化技术 |
3.4 大气中有机污染物前处理技术体系 |
第4章 大气中有机污染物分析技术研究 |
4.1 气相色谱法 |
4.2 液相色谱法 |
4.3 气相色谱-质谱法 |
4.4 大气中有机污染物分析技术体系 |
第5章 质量控制问题研究 |
5.1 人员问题 |
5.2 采样器问题 |
5.2.1 采样泵性能 |
5.2.2 采样器的校准 |
5.2.3 吸收管问题 |
5.3 四级杆质谱仪的调谐与评价 |
5.4 内标控制的选择 |
第6章 大气中有机污染物分析测试体系集成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国内茶叶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茶叶中农药残留检测样品前处理技术的研究应用进展 |
(一)前处理的传统技术 |
1. 提取技术 |
2. 净化技术 |
3. 浓缩技术 |
(二)茶叶中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新技术 |
1. 微波辅助萃取(MAE) |
2. 加速溶剂萃取(ASE) |
3. 超临界流体萃取(SFE) |
4. 凝胶渗透色谱(GPC) |
5. 固相萃取(SPE) |
6. 固相微萃取(SPME) |
7. 基质固相分散技术(MSPD) |
8. 分散固相萃取-QuEChERS法 |
(三)小结 |
二、检测仪器的应用进展 |
1.气相色谱法(GC) |
2.高效液相色谱(HPLC) |
3.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
4.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GC-MS/MS) |
5.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 |
6.小结 |
三、结语 |
(8)气相色谱—质谱法快速筛查地下水中94种农药多残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本课题选题依据、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第二章 水中农药多残留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一节 样品前处理技术 |
第二节 农药多残留检测技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下水中农药多残留目标物的确定 |
第一节 检测目标物确定的依据 |
第二节 目标物名单 |
第三节 农药标准的制备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C/MS仪器分析方法研究 |
第一节 主要仪器及材料 |
第二节 气相色谱条件优化 |
第三节 质谱条件优化 |
第四节 仪器方法性能参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下水中农药多残留前处理分析方法研究 |
第一节 实验部分 |
第二节 前处理方法研究 |
第三节 前处理方法优选 |
第四节 方法有效性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部分地区地下水中农药多残留初步筛查 |
第一节 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测定 |
第二节 地下水样品中农药初步筛查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硕士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分散液液微萃取技术在挥发性有机物及有机氯农残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分散液相微萃取体系研究 |
1.2.1 分散液相微萃取原理 |
1.2.2 分散液相微萃取的影响因素 |
1.2.3 分散液相微萃取技术的改进与发展 |
1.2.3.1 萃取剂的改进 |
1.2.3.2 分散剂的改进 |
1.2.3.3 破乳方式的改进 |
1.2.3.4 衍生化反应在DLLME中的应用 |
1.2.3.5 DLLME与其他萃取技术的结合 |
1.3 直接进样杆技术 |
1.3.1 直接进样杆的装置及原理 |
1.3.2 直接进样杆技术的应用研究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二章 超声辅助-分散液相微萃取结合直接进样杆-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结香花精油化学成分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实验条件 |
2.2.4 超声辅助提取-分散液相微萃取步骤 |
2.2.5 定性定量分析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超声辅助乳化微萃取条件优化 |
2.3.1.1 萃取溶剂的选择 |
2.3.1.2 分散溶剂的选择 |
2.3.1.3 乳化液形成过程选择 |
2.3.1.4 超声提取时间的影响 |
2.3.2 不同开花期结香花精油中化学成分的比较 |
2.4 结论 |
第三章 基于低密度溶剂超声辅助表面活性剂增强乳化液液微萃取结合GC-MS测定水中15种有机氯农药残留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条件 |
3.2.4 标准溶液的配制 |
3.2.5 超声辅助-表面活性剂增强乳化液液微萃取步骤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超声辅助-表面活性剂增强乳化液液微萃取条件的优化 |
3.3.1.1 萃取剂类型的选择 |
3.3.1.2 萃取剂体积的选择 |
3.3.1.3 表面活性剂类型的选择 |
3.3.1.4 表面活性剂体积的选择 |
3.3.1.5 超声时间的选择 |
3.3.1.6 盐浓度的选择 |
3.3.2 方法的评估 |
3.3.3 实际样品分析 |
3.4 结论 |
第四章 薄荷挥发油和芳香水的分析研究 |
4.1 引言 |
4.2 薄荷挥发油的提取和分析 |
4.2.1 实验部分 |
4.2.1.1 材料与试剂 |
4.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1.3 实验条件 |
4.2.1.4 薄荷挥发油的提取方法 |
4.2.1.5 薄荷挥发油的处理步骤 |
4.2.2 结果与讨论 |
4.2.2.1 三种不同方法的得油率比较 |
4.2.2.2 薄荷挥发油成分的分析 |
4.3 薄荷芳香水的分析研究 |
4.3.1 实验部分 |
4.3.1.1 材料和试剂 |
4.3.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4.3.1.3 实验条件 |
4.3.1.4 薄荷芳香水的提取方法 |
4.3.1.5 超声辅助-表面活性剂增强乳化液液微萃取过程 |
4.3.2 结果与讨论 |
4.3.2.1 超声辅助-表面活性剂增强乳化液液微萃取条件优化 |
4.3.2.2 薄荷水中芳香性物质分析 |
4.4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5.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加速溶剂萃取和离子液体微萃取在土壤样品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加速溶剂萃取 |
1.1.1 加速溶剂萃取的工作原理 |
1.1.2 溶解度和质量转移效应 |
1.1.3 表面平衡的瓦解效应 |
1.1.4 影响加速溶剂萃取效率的因素 |
1.1.5 加速溶剂萃取仪 |
1.1.6 加速溶剂萃取注意的问题 |
1.1.7 加速溶剂萃取的优点 |
1.1.8 加速溶剂萃取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
1.2 液相微萃取 |
1.2.1 单液滴微萃取 |
1.2.2 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 |
1.2.3 连续流动微萃取 |
1.2.4 分散液液微萃取 |
1.2.4.1 分散液液微萃取的原理 |
1.2.4.2 分散液液微萃取中萃取效率的评价 |
1.2.4.3 影响分散液液微萃取萃取效率的主要因素 |
1.2.4.4 分散液相微萃取的应用 |
1.3 离子液体 |
1.3.1 离子液体的组成及分类 |
1.3.2 离子液体的性质 |
1.3.2.1 熔点 |
1.3.2.2 密度 |
1.3.2.3 粘度 |
1.3.2.4 溶解性 |
1.3.2.5 极性 |
1.3.2.6 电化学性质 |
1.3.2.7 蒸汽压和热稳定性 |
1.3.2.8 表面张力 |
1.3.2.9 离子液体在液相微萃取中的应用 |
1.4 农药残留 |
1.5 邻苯二甲酸酯 |
1.6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7 参考文献 |
第2章 微波辅助离子液体均匀萃取土壤样品中的农药残留 |
2.1 实验部分 |
2.1.1 试剂和标准品 |
2.1.2 样品制备 |
2.1.3 仪器与实验条件 |
2.1.4 实验方法 |
2.1.5 超声萃取法和索氏萃取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萃取条件的优化 |
2.2.1.1 离子液体的种类 |
2.2.1.2 微波功率和时间的选择 |
2.2.1.3 样品量的选择 |
2.2.1.4 萃取溶剂[C_4MIM][BF_4]体积的选择 |
2.2.1.5 [NH_4][PF_6]加入量的选择 |
2.2.1.6 离心时间的选择 |
2.2.2 方法评价 |
2.2.2.1 工作曲线 |
2.2.2.2 检出限和定量限 |
2.2.2.3 适用性及精密度 |
2.2.2.4 回收率 |
2.2.2.5 与其它萃取方法的比较 |
2.3 小结 |
2.4 参考文献 |
第3章 加速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土壤中农药残留 |
3.1 实验部分 |
3.1.1 仪器与试剂 |
3.1.2 色谱质谱条件 |
3.1.3 标准贮备液与工作液的配制 |
3.1.4 样品制备 |
3.1.5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色谱条件 |
3.2.2 质谱条件 |
3.2.3 萃取条件的选择 |
3.2.3.1 萃取溶剂的选择 |
3.2.3.2 萃取温度 |
3.2.3.3 萃取循环次数 |
3.2.3.4 静态萃取时间 |
3.2.3.5 冲洗体积 |
3.2.3.6 吹扫时间 |
3.2.4 与其它萃取方法的比较 |
3.2.5 方法的精密度、检出限和线性范围 |
3.2.6 实际样品分析 |
3.3 小结 |
3.4 参考文献 |
第4章 加速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 |
4.1 实验部分 |
4.1.1 试剂与仪器 |
4.1.2 色谱质谱条件 |
4.1.3 标准贮备液与工作液的配制 |
4.1.4 样品制备 |
4.1.5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空白试验 |
4.2.1.1 试剂空白 |
4.2.1.2 样品空白 |
4.2.2 色谱条件 |
4.2.3 质谱条件 |
4.2.4 萃取条件的选择 |
4.2.4.1 萃取溶剂 |
4.2.4.2 萃取温度 |
4.2.4.3 萃取循环次数 |
4.2.4.4 静态萃取时间 |
4.2.4.5 冲洗体积 |
4.2.4.6 吹扫时间 |
4.2.4.7 正交试验 |
4.2.5 与其它萃取方法的比较 |
4.2.6 方法的精密度、检出限和线性范围 |
4.2.7 实际样品分析 |
4.3 小结 |
4.4 参考文献 |
第5章 超声辅助-离子液体微萃取土壤中的磺酰脲类除草剂 |
5.1 实验部分 |
5.1.1 试剂和标准品 |
5.1.2 样品制备 |
5.1.3 仪器与实验条件 |
5.1.4 实验方法 |
5.1.5 超声萃取法和索氏萃取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萃取条件的优化 |
5.2.1.1 离子液体的种类 |
5.2.1.2 超声辅助萃取功率和时间的选择 |
5.2.1.3 样品量的选择 |
5.2.1.4 萃取溶剂[C_6MIM][BF_4]体积的选择 |
5.2.2 方法评价 |
5.2.2.1 工作曲线 |
5.2.2.2 检出限和定量限 |
5.2.2.3 适用性及精密度 |
5.2.2.4 回收率 |
5.2.2.5 与其它萃取方法的比较 |
5.3 小结 |
5.4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应用气相色谱-质谱大体积进样负化学电离法测定河水中的有机氯农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响应面法改进大体积进样技术并应用于氯化石蜡检测[D]. 蒋思静. 江汉大学, 2021(01)
- [2]新型微萃取和在线富集技术的建立及其在中药中影响生理健康的有害物质中的应用[D]. 宋晓玉.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3]被动加标方法的优化及沉积物中疏水性化合物对摇蚊慢性毒性研究[D]. 马萍.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9(07)
- [4]典型地区氯化石蜡和多环芳烃的污染水平及健康风险研究[D]. 钮珊.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5]典型海湾、河口水环境中新烟碱类和氟虫腈杀虫剂的检测与分布研究[D]. 李晓彤.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2019(01)
- [6]大气中有机污染物分析测试方法集成研究[D]. 王磊. 华北电力大学, 2018(01)
- [7]国内茶叶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江慧清. 中国茶叶, 2017(06)
- [8]气相色谱—质谱法快速筛查地下水中94种农药多残留[D]. 高冉.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4(10)
- [9]分散液液微萃取技术在挥发性有机物及有机氯农残分析中的应用[D]. 闻亚. 浙江工业大学, 2014(05)
- [10]加速溶剂萃取和离子液体微萃取在土壤样品处理中的应用[D]. 闫蕊. 吉林大学, 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