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蒙古医学杂志》编委姜子全主任医师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杨铮[1](2017)在《李世增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李氏和降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脾虚肝郁证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导师李世增,男,1940年出生于北京一个中医世家,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国家级名老中医。李世增教授从事临床工作近50年,温病学教学工作30余年,具有扎实的中西医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善治内科杂病及妇科、皮科疾病。尤其在温病学理论方面造诣颇深,擅用中医温病学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疗效显着。本论文主要从追寻李世增教授学术渊源,整理挖掘其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并应用计算机辅助系统研究其治疗慢性胃炎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及李氏和降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脾虚肝郁证的临床观察研究四部分完成。第一部分是从李世增教授的成长、学习及工作经历各方面探寻其学贯中西,以温病学辨证思维和方法治疗疾病的学术渊源。第二部分总结了李世增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首先总结了李世增教授的四方面学术思想:李老认为中医的根基是"仁术",中医的血脉是"理论与临床"。临床诊断注重中西医结合,望、闻、问、切、验五诊合参。善于根据脾胃特点治疗脾胃病,治病善用药对。养生、治病注重心、肝、脾三脏,创立了养心、清肝、醒脾的新"三宝"思想。同时对李世增教授治疗肺系疾病、心系疾病、脾胃病、妇科疾病和皮肤科疾病的诊疗经验进行了总结。并总结了李世增教授应用"佐金平木"法治疗多种疾病的诊疗经验。第三部分是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李世增教授治疗慢性胃炎临证经验及其学术思想的研究。主要应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联合开发的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采用规则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多种数据挖掘方法,按照"数据录入→数据管理→数据查询→数据分析→分析结果输出→网络可视化展示"的顺序,对李世增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方剂用药规律进行系统分析。目的: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客观系统分析出李世增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方剂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李世增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病历168人次,处方471首,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使用"数据分析"模块中的"方剂分析"功能,进行药物频次、处方规律、新方分析等组方规律分析。结果:李世增教授治疗慢性胃炎使用频次在前32位的药物可归纳为6类:1.健脾益气消食药:太子参、黄芪、白术、茯苓、鸡内金、焦三仙;2.养阴生津药:白芍、北沙参、百合、麦冬、石斛、黄精、枸杞子;3.疏肝理气止痛药:佛手、香橼、枳壳、郁金、延胡索、苏梗、厚朴、杏仁;4.活血化瘀通络药:丹参、三七、丝瓜络;5.清热解毒消痈药:蒲公英、连翘、白花蛇舌草;6.祛湿醒脾药:姜半夏、白豆蔻、藿香、浙贝母。其中太子参、黄芪、白术、茯苓、鸡内金、焦三仙;白芍、北沙参、百合、麦冬、石斛;佛手、香橼、枳壳、郁金、延胡索、苏梗、厚朴;丹参、三七、丝瓜络;蒲公英、连翘、白花蛇舌;姜半夏、白豆蔻、藿香、浙贝母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共用高频药物。常用蒲公英、连翘、白花蛇舌草;郁金、枳壳;香橼、佛手;焦三仙、鸡内金等药对治疗。通过改进的互信息法和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得出药物相关度、核心组合和新处方,其中在慢性胃炎临床治疗实践中常用的有1.延胡索元胡白梅花香附川楝子;2.薏苡仁藿香杏仁白芍;3.炙甘草茯苓白术;4.藿香苏梗姜半夏石斛百合;5.夜交藤白菊白梅花白蔻仁焦三仙;6.玄参酸枣仁柏子仁熟大黄厚朴瓜蒌;7.焦三仙炒白术元胡白梅花;8.枳壳香橼苏梗醋柴胡枳实郁金白梅花川楝子。结论:李老治疗慢性胃炎主要采用益气养阴,理气活血,解毒消痈,化湿消食的方法,即传统八法中的和、清、补、消四法。多用蒲公英、连翘、白花蛇舌草解毒消痈,治疗慢性胃炎。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治疗中尽早使用养阴生津药物。注重肝与脾胃之间的关系,大量应用疏肝理气活血药。第四部分是李氏和降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脾虚肝郁证的疗效观察。包括:文献综述:胃食管反流病治疗现状概述和李氏和降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脾虚肝郁证的疗效观察两部分。目的: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客观评价和降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脾虚肝郁证的临床疗效,进一步验证和降汤在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中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纳入李世增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脾虚肝郁证病例63例,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分为中药组31例,予以和降汤加减治疗;西药组32例,予以雷贝拉唑治疗,分别治疗4周,观察治疗后和随访1月各症状发生频率积分、RQD总积分和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基线资料无差异,治疗前后症状发作频率积分统计结果提示:中药组疗效优于西药组,组间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且停药1月后中药组较西药组疗效稳定。结论:应用李氏和降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脾虚肝郁证,具有较好的疗效,为和降汤临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提供治疗思路。创新点:1.李世增教授治疗GERD脾虚肝郁证的学术思想。GERD症状形成总由胃气上逆,但形成胃气上逆的主要病机是脾虚肝郁,脾胃升降失调,故脾虚肝郁为GERD的主要证型,采用和法治疗,自拟和降汤。和降汤以健脾益气,扶正为本;疏肝解郁,佐金平木,化痰降逆,祛邪为标,补泻兼施,扶正祛邪,标本兼治,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收效甚佳。2.李世增教授创立了"和降汤"治疗GERD脾虚肝郁证效果显着。治疗采用"和法",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以调和肝脾,调肝和胃为治疗之根本大法,亦常应用佐金平木法,肃肺抑肝和胃。二是用药平和。3.李世增教授治疗GERD脾虚肝郁证的用药特点。用药少,药量轻,药性平和,不用峻剂;善用对药;并未采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旋覆代赭汤、海螵蛸、乌贼骨等重镇降逆、抑酸之品。
董环[2](2017)在《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用药规律分析》文中认为第一部分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当代医家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用药规律分析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探讨当代医家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中医临床用药规律,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遣方用药,为进一步研制新药奠定基础。方法: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对2007-2016年公开发表在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维普、万方中文期刊数据库的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中医处方进行数据挖掘,探讨当代医家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组方用药特点及配伍应用规律。结果:通过对筛选出来的439首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共使用219味中药,前5味高频次使用中药依次为:甘草、黄连、半夏、白术、白及;药物四气统计显示,以寒性和温性药物使用最多;药物五味统计显示,苦味药使用最多;药物归经分析显示出现频率较高的为脾、胃、肺经;选择合适的支持度个数(40)及置信度(0.9),利用关联规则分析,可导出7条用药规则;利用熵层次聚类法提炼组合出治疗新处方共13首。结论:1当代医家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多以健脾祛湿为主,寒温并用,攻补兼施,注重使用脾、胃、肺经中的药物,用药广泛。2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完成了对处方的录入、管理及分析,对于研究中药组方规律、发现新处方有重要意义,对临床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第二部分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王彦刚教授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用药规律分析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探讨王彦刚教授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中医临床用药规律,为中医药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提供一个客观的、系统的统计归类及分析计算方法,为临床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提供新思路及参考。方法: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对2013-2016年王彦刚教授在河北省中医院门诊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的首诊中医处方进行数据挖掘,探讨王彦刚教授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用药规律及经验,最后挖掘新处方。结果:通过对508例患者的基本情况及首诊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508例患者中,男性247例,女性261例;年龄在51-60岁的人数最多;共使用220味中药,前5味高频次使用中药依次为:黄芩、半夏、黄连、竹茹、茵陈;药物四气统计显示,以寒性和温性药物使用最多;药物五味统计显示,苦味药使用最多;药物归经显示出现频率较高的为胃、脾、肝经;中医证型分类统计显示,浊毒内蕴证最多,其次为脾胃湿热证;将220味中药按功效分类,共使用18类中药,前5位使用药味数由高到低分别为清热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选择合适的支持度个数(400)及置信度(0.9),利用关联规则分析,可导出15条用药规则;利用熵层次聚类法提炼组合出治疗新处方共18首。结论:1王彦刚教授认为浊毒内蕴为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主要病机,用药多以化浊解毒为主,形成了通滞、化积、祛湿、涤痰、散瘀、解毒于“六位一体”的综合性治疗网络,强调治胃勿忘肝,用药集中。2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完成了对处方的录入、管理及分析,对于研究中药组方规律、发现新处方及辅助传承名老中医经验提供了有力工具,对临床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倪炎炎[3](2016)在《倪青主任医师糖尿病病证结合诊疗经验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病证结合是中医诊疗疾病的重要原则之一,在中医学的发展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中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糖尿病病证结合的认识通过查阅文献,综述了糖尿病病证结合的研究进展。总结出:“病证结合”诊疗疾病历史悠久,糖尿病属于中医学中“消渴病”的范畴,在临床实践中,形成了以“三消辨证”为传统特色的病证结合辨证诊疗模式。随着现代医学与中医学的不断融合,现代病证结合治疗糖尿病因其学术价值大、应用范围广、指导意义强、实践效果好被越来越多的医家所认可。糖尿病中病证结合体现在多方面,包括微观与宏观、病位与病性、主要与次要等。可以通过分期分病情病证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并列举了针对微观指标的常用中药。2.导师糖尿病病证结合诊疗探析导师倪青主任医师临床实践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医治疗颇有心得。故予以总结,分析其用药特点,归纳总结加减规律,并附典型病例加以解释。2.1糖尿病前期总结导师的临床经验,导师提出以“截断扭转法”逆转糖尿病前期,预防糖尿病。导师强调糖尿病前期病机多虚实夹杂,临床中将其定位于脾、肝、肾三脏,而瘀血是主要兼证。治疗时以健脾益气、疏肝理气或温补肾阳为治则,方药以黄芪生脉饮合六味地黄汤、柴胡疏肝散、自拟温阳健脾方为主。同时建议患者改善生活方式。2.2糖尿病导师认为糖尿病患者应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预防并发症,注重糖尿病的“糖毒性”。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宏观微观结合治疗,增强患者的体质,纠正代谢紊乱,预防各种急性、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患者的高血糖状况即“糖毒性”,治疗时多以降糖对药为主,常用的降糖药对包括苍术配玄参、黄芪配生地、黄芪配山药、黄芪配党参、葛根配丹参等。早期的并发症可以用“截断扭转法”进行逆转,中期的并发症要积极进行对症治疗并可用经验药对改善指标阻止其继续发展,晚期的并发症则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3糖尿病并发症导师认为已经有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应关注三级预防,运用中医药对其进行干预,可以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改善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2.3.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最复杂、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导师将其临床特点简单的概括为“麻、凉、痰、胀、痛、痿”六个字。导师认为“麻”多为气阴两虚夹瘀证,治疗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参芪地黄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凉”多为阳虚夹瘀证,治疗时以益气温经、和血通痹的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胀”“痛”多与湿邪痰浊有关,治疗中以疏风祛湿,解痉止痛的四藤一仙汤加减;“痿”多与气血亏虚有关,治疗时以补气活血,通络祛瘀为治则,方药以补阳还五汤或桃红四物汤加减。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西医治疗的不同阶段,将其分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中、晚三期,分期分步骤治疗,早期病人以“麻、胀”为主;中期病人以“麻、胀、凉”为主;后期病人病情较重,可出现“麻、胀、凉、痛、酸、痿”,并针对性的对三期分期病证结合治疗。2.3.2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导师参考西医的糖尿病肾虚临床分期,将其分步分阶段治疗。他将糖尿病肾病分为早、中、晚期,根据不同阶段随着患者的病情变化灵活改动方剂。临床上主要以滋补肾阴肾阳为主,水肿明显者则以健脾利湿为主,常用方包括当归芍药散、藿朴夏苓汤、自拟滋肾活血方等。
吴义春[4](2016)在《基于无监督数据挖掘的功能性便秘证候分布及组方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证候分布研究目的:运用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方法,并结合文献研究方法,初步探讨功能性便秘的证型分布特点,为临床研究的客观化和规范化提供依据。方法:1文献研究:对期刊数据库进行计算机检索,收集功能性便秘的证候研究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采用Excel软件,对中医辨证分型的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2临床研究:通过临床病例资料收集,收集符合罗马Ⅲ标准中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者109例,应用多元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功能性便秘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1 109例患者中热秘证患者最多,占48.62%,其次是气秘证占25.69%,其中女性多于男性,年龄分布以青年组18-35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大,与饮食习惯有较大关系。从饮食偏嗜分布情况看:辛辣肥甘占绝大多数,嗜食肥甘厚味者占29.36%,喜食辛辣者占23.85%;从职业分布特点看,长期伏案多坐少动的办公室职员发病率较高(34.86%)。2在功能性便秘证候研究的842篇文献中,共筛选出27个证型,其中26个可以分别归结到传统便秘四分型中,湿邪内滞型、瘀血内阻型为新发现证型。结论:1功能性便秘的证型分布特点以热秘证患者最多,气秘证居其次,与性别、年龄、饮食、职业相关。2湿邪内滞型、瘀血内阻型为新发现功能性便秘证型,值得临床关注。第二部分:组方规律研究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并依托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中医方剂大辞典》治疗便秘组方规律;通过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明确历代治疗便秘的组方变化及继承概况;结合文献研究方法,提示方药剂量规律,初步探讨功能性便秘的组方规律。方法:1文献研究: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收录治疗“便秘”方剂,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为平台,采用软件集成的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便秘治疗的组方规律。通过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梳理历代治疗便秘的组方变化及继承概况;并梳理影响便秘的相关因素及中药的作用机制。结果:1基于对筛选出的478个治疗便秘的方剂进行分析,得到所包含的297种药物及其使用频次。通过聚类分析,得到潜在的新药物组合29个,进一步演化出核心组合16个,并最终聚合成8个候选新方。2通过梳理历代治疗便秘的组方变化及继承规律,并探讨不同年龄、性别用药策略的不同以及结合现代中药药理药效机制研究,充分揭示”大肠主津”深刻内涵和临床指导价值。3基于中医基础理论,结合文献研究方法,较好的阐释了剂量规律的内涵和外延。结论:1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所提取得到的8个组成简练,作用靶向明确,新处方,为临床治疗功能性便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进一步开发便秘治疗新药奠定理论基础。2治疗便秘的核心就是要从“大肠主津”理论出发,针对津液循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辨证用药、合理选择药量,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第三部分:导师学术思想研究目的: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导师治疗功能性便秘组方规律;结合文献研究方法,总结便秘反复的原因及对策;通过临床病例分析,初步总结导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辨证论治规律。方法:1临床研究:收集导师门诊治疗功能性便秘病例106例,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为平台,采用软件集成的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治疗便秘的组方规律。2文献研究:通过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探讨功能性便秘迁延反复的原因及对策;结合病例研究探究导师辨证论治规律。结果:1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所提取得到的7个新处方,体现了丁老师善用气药组方思路。2湿滞为秘常被临床忽视,湿性黏滞、饮食失控易造成迁延反复,从湿滞论治便秘、限食疗法用于便秘治疗值得重视。结论:1导师治疗功能性便秘重视调畅气机,临床常以香苏散加减,让津液输布,使“肠滑而便易”。2限食疗法是解决便秘的有效方法。
陈婧[5](2016)在《不同证候血脂异常患者炎性因子、TCD特点和代谢组学识别特征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通过观察不同证候间血脂异常患者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 APN)、过氧亚硝基阴离子(peroxynitrite, ONOO-)的特点及其与证候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旨在发现中医证候及其严重程度与炎性因子的关系,为标准化、客观化辨证提供依据。2.通过研究脑血流动力学、血脂指标间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两者与不同证候间评分的相关性,分析中医证候与脑血流动力学、血脂指标的内在联系,研究不同证候血脂异常患者的证候特点及其与理化指标的关系和规律,为应用中医药治疗血脂异常及中医证候客观化提供临床依据。3.通过运用代谢组学检测手段,研究不同证候血脂异常的代谢模式,得到代谢谱图,寻找特征性代谢物,探讨不同证候的物质基础,并分析特征性代谢物之间的关联性及其变化规律,为丰富证候的科学内涵,拓展证候的辨识体系提供依据,为中医药防治血脂异常提供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方法:1.不同证候血脂异常患者血清ONOO研究: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研究的方法,测定193例不同证候血脂异常患者的ONOO指标及中医证候评分,分析不同证候患者APN. ONOO的特点,并对APN. ONOO指标与中医证候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2.不同证候血脂异常患者血脂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cranial doppler, TCD)研究: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的方法,纳入112例不同证候血脂异常患者,均进行血脂水平、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对其中医证候进行评分,研究不同证候血脂、脑血流动力学的特点,进而将两者与中医证候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3.不同证候血脂异常患者血清代谢组学研究: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的方法,纳入60例不同证候血脂异常患者,其中脾肾阳虚证患者30例,痰浊阻遏证患者30例,同时纳入20例健康人;进行血清样品采集后,应用1H-NMR技术进行不同证型血脂异常患者和健康人的代谢组学检测,应用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分析两种模式识别分析方式对不同证候血脂异常患者和健康人血清的代谢模式进行分析,寻找特征性代谢物。结果:1.①痰浊阻遏证血脂异常患者血清APN浓度高于脾肾阳虚证患者(P<0.01)。痰浊阻遏证血脂异常患者在血清ONOO-浓度高于脾肾阳虚证患者(P<0.01)。②脾肾阳虚证血脂异常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血清APN浓度成极显着负相关(r=-0.46,P<0.01);脾肾阳虚证血脂异常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血清ONOO-浓度成极显着正相关(r=0.58,P<0.01);痰浊阻遏证血脂异常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血清APN浓度成极显着负相关(r=-0.72,P<0.01);痰浊阻遏证血脂异常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血清ONOO-浓度成极显着正相关(r=0.50,P<0.01)。2.①血脂异常脾肾阳虚证患者的血清TG含量低于痰浊阻遏证(P<0.05);②在血脂异常脾肾阳虚证患者中,CHO、ApoA1和证候评分成显着正相关(P<0.05);血脂异常痰浊阻遏证患者中,CHO、LDL-C与证候评分成极显着正相关(P<0.01),ApoB与证候评分成极显着正相关(P<0.01);③脾肾阳虚证左侧VA的PSV和MFV都快于痰浊阻遏证(P<0.05);脾肾阳虚证患者双侧MCA、双侧ACA、双侧TICA、双侧PCA、右侧VA、BA的血流速度(PSV、EDV和MFV)、左侧VA的EDV在趋势上快于痰浊阻遏证(P>0.05);④在血脂异常脾肾阳虚证患者中,右侧MCA的R1值和证候评分成显着负相关(P<0.05),左侧VA的MFV、EDV与证候评分成显着正相关(P<0.05),右侧VA的PSV、EDV和MFV与证候评分成显着正相关(P<0.05),BA的EDV与证候评分成显着正相关(P<0.05),BA的RI与证候评分成显着负相关(P<0.05);血脂异常痰浊阻遏证证候患者的TCD结果与中医证候评分的相关性不强(P>0.05)。3.①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两种模式识别方法进行血清代谢组学的代谢模式分析,通过PCA得分图、PLS-DA得分图和载荷图我们可以看出,血脂异常痰浊阻遏证和脾肾阳虚证以及正常人的代谢模式可以进行明确区分;而在三组人群的两两比较中,血脂异常患者与健康人代谢模式不同,并且不同证候的血脂异常患者代谢模式也存在明显差异。②将三组患者差异性代谢物进行两两比较,我们发现,(A)与正常组相比,血脂异常痰浊阻遏证组患者的血清异亮氨酸、缬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葡萄糖、肌酸、肌酸磷酸、肌酐、甜菜碱、甘油磷脂酰胆碱水平均降低(P<0.05);亮氨酸含量较正常组有下降的趋势(P>0.05);而血脂异常痰浊阻遏证组的乳酸、丙酮、所有脂类、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高于正常组(P<0.05):(B)与正常组相比,血脂异常脾肾阳虚证组的谷氨酸、谷氨酰胺、丙氨酸、丝氨酸、葡萄糖、肌酸磷酸、肌酐、甜菜碱含量下降(P<0.05);而异亮氨酸、缬氨酸、甘氨酸、甘油磷脂酰胆碱、甘油的含量较虽有下降趋势(P>0.05);丙酮、所有脂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均较正常组增多(P<0.05);而亮氨酸、乳酸、肌酸水平较正常组略有上升(P>0.05);(C)血脂异常痰浊阻遏证组和脾肾阳虚证组的对比中,乳酸、丙酮、所有脂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痰浊阻遏证组大于脾肾阳虚证组(P<0.05);痰浊阻遏证组的亮氨酸、缬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葡萄糖、肌酸、肌酸磷酸、甜菜碱、甘油磷脂酰胆碱低于脾肾阳虚证组(P<0.05);而异亮氨酸、肌酐含量痰浊阻遏证组略高于脾肾阳虚证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血脂异常患者不同证候间血清APN、ONOO-浓度特点不同,与中医证候评分间存在相关性,血清APN、ONOO浓度可以一定程度上反应中医证候的差异与程度,可以作为辨证的生物学标记物之一,为标准化、客观化辨证提供依据。2.①从血脂指标水平看,血脂异常患者不同证候间,TG可以特异性的反应证候的不同,CHO可以反应两组证候的严重程度;②从TCD指标上看,血脂异常患者不同证候间,双侧椎动脉频谱频数部分指标可以反应证候的不同,双侧椎动脉频谱频数部分指标可以反应脾肾阳虚证候的严重程度,痰浊阻遏证患者颅内血管狭窄程度重于脾肾阳虚证;③上述变化特点与不同证候间中医病因病机分析相一致,从新的角度阐述证候发生的基础,进一步丰富中医辨证的内涵;④脑血流动力学、血脂指标的水平可以一定程度上反应中医证候的差异,可以作为辨证的生物学参照,为标准化、客观化辨证提供依据。3.①血脂异常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患者相比有其特有的代谢模式,存在差异性代谢物,与血脂异常的病理生理变化相一致,从代谢组学层面进一步阐明其病理生理变化;②血脂异常患者中痰浊阻遏证与脾肾阳虚证患者都存在各自的代谢模式及代谢组学特征,与肌酸代谢、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甜菜碱代谢及甘油磷脂酰胆碱代谢紊乱密切相关,从代谢层面一定程度上揭示血脂异常痰浊阻遏证与脾肾阳虚证中医辨证分型的生物学基础。③本实验表明,应用代谢组学方法用来研究血脂异常患者不同证候间的差异,全面系统的反应证候特征,一定程度上阐明不同证候间的代谢特点。
王春勇[6](2016)在《姜良铎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和从三焦论治萎缩性胃炎理论及临床研究》文中认为姜良铎教授简介:姜良铎教授青年秉承同宗伯父姜纯禄,早年师从张学文教授和郭谦享教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83年作为中医首批博士,师从着名中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建华教授,在董建华教授言传身教下,习得真传。随后就职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直至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席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担任国家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呼吸热病学科带头人,导师精通中医经典,汇通西学医理,以治疗呼吸热病、老年病、脾胃肝胆病为主,临床以擅长解决疑难疾病而着称。晚年创立“从态论治”学说,提出包括“中医微生态理论”、“外感病的内伤基础理论”、“毒邪发病理论”、“通调三焦理论”、“角药理论”、“通则康寿,滞则患病”等重要学术思想,所涉及内容涵盖中医学的发病、诊断、治疗、预防及调养等诸多方面,为中医学术创新注入活力。本研究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姜良铎教授学术思想渊源。通过导师讲述和检索文献方式,对姜良铎教授学术思想渊源进行了归纳总结,梳理了姜良铎教授传承谱系及传承现状,探究了姜良铎教授学术思想及其临床经验的形成过程,描述了姜良铎教授提出“从态论治”思想的起源和时代背景、医学经历,同时对姜良铎教授“从态论治”学术思想的中医经典渊源进行了挖掘整理,并整理导师思想与其他学派的关系,阐明姜良铎教授“从态论治”思想的学术继承性与学术创新性。第二部分姜良铎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研究。姜良铎教授学术思想集中体现在“从态论治”学术思想的阐述和应用方面。包括“中医微生态理论”、“外感病的内伤基础理论”、“毒邪发病理论”、“通则康寿,滞则患病”、“通调三焦理论”、“角药理论”等重要学术内容。本研究通过导师论述和文献研究方式,阐明“从态论治“的概念,“从态论治”与“证”和“病”的关系,深入阐述从态论治的发病观、诊断要领、治疗观念、治疗要领和治疗的措施以及用药技巧。姜良铎教授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体现在对各类疑难疾病的有效治疗。本研究还同时详细总结了姜良铎教授治疗发热经验、姜良铎教授治疗咳嗽经验、姜良铎教授宣肺拔罐法治疗难治性咳嗽经验、姜良铎教授治疗喘证经验、姜良铎教授从态论治皮肤病的经验、姜良铎教授治疗妇科疾病经验、姜良铎教授治疗耳鸣经验,姜良铎教授治疗失眠经验、姜良铎教授舌诊经验,最后还总结了姜良铎教授临床中草药煎服方法的细节,虽然内容与教材有部分重合,但是临床应用患者常常忽略,导师临床又常常强调,所以一并总结录入。第三部分姜良铎教授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本研究包括四小部分,第一小部分首先对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诊疗现状给予文献综述。第二小部分探讨从态论治萎缩性胃炎的理论研究,阐述了从态论治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技术路径、技术手段和方法的理论基础,相关的学术论文已发表在2015年《国际中医药杂志》。第三小部分,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从态论治”思想,采用统计方法中的频数分析、隐变量分析、因子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研究导师病案库中治疗235例萎缩性胃炎的数据,挖掘导师治疗CAG疾病的思路和用药规律。研究发现胃、三焦同治为导师从态论治萎缩性胃炎实施的重要技术路径。最后在导师临床指导下,参照统计结果,得到姜良铎教授治疗萎缩性胃炎的基础方剂,柴胡、黄芩、半夏、瓜蒌、白芍、枳壳、苏梗、佛手、九香虫、刺猬皮、三七、丹参、鸡内金、石斛,并征得导师同意。同时在统计分析基础上,深入探究了导师治疗萎缩性胃炎用药的整体布局、加减规律、对药用药规律、角药用药规律及药症关系。创新点:确定导师运用“通调三焦”方法治疗萎缩性胃炎的基础方和加减用药规律。明确导师运用“肃肺降胃法”为治疗萎缩性胃炎的重要创新点。第四小部分参照病案统计分析结果,在总结老师从态论治经验的同时,逐渐形成自已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用药方面的新突破,将姜良铎教授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灵活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应用从态论治思维,整体调理,应用导师治疗萎缩性胃炎的基础方,即在通调三焦、和胃降气的基础上,配合疏肝和胃、肃肺降胃、活血化瘀、解毒排毒等方法灵活加减,观察83例CAG患者,取得显着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相比,总有效率、胃镜病理的改善情况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1)。结论及意义: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通调三焦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治疗CAG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是姜良铎教授“从态论治”实施的重要技术路径,其中肃肺降肺法在治疗CAG患者应用,完善了CAG治疗思路。此种思想和方法的有效应用,是建立在五脏大系统观的基础上,兼顾局部与整体间的协调与平衡,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王雪茜[7](2016)在《王庆国教授学术思想及其运用双辛鼻鼽汤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特色经验》文中认为王庆国,1952年生,河北省沧州市人,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4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带头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中医藏象研究室主任、北京市及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证候与方剂基础研究实验室主任。国家中医局医学流派——燕京刘氏伤寒学派负责人,刘渡舟名家研究室主任。本文旨在整理、保留并继承王庆国教授的宝贵临床经验,启迪后学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1.研究目的:疏理王庆国教授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形成过程,明确其家传情况,师承谱系及对中医各家学派观点的继承的关系,为指导继承人的成长和中医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依据。整理王庆国教授擅长治疗的常见病诊疗经验,形成主方明确结合辨治思路的诊治体系。围绕王教授运用双辛鼻鼽汤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病因、药证及配伍规律进行详细论述。为该病的证治提供有效的临床支持。2.研究方法:2.1王庆国教授成才之路及学术思想渊源整理中医学兼具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双重特性。医生的临床思维过程是医者个体所受环境熏染和学术思想交融的产物,对于医家学术经验的整理如果脱离其生活背景将难以做到准确、完整。因此,全面把握指导教师的中医学思维内涵,需要记录成才历程、保存诊疗第一手资料,结合个人时代特征、生长环境、教育背景等人文因素全面认识,以启迪后学。2.2王庆国教授学术渊源整理全面总结王庆国教授的家传情况、师承谱系、疏理对其学术思想形成有影响的各个医家及影响的情况,归纳其人生经历和学术发展过程。2.3王庆国教授治学成果疏理通过记录、整理王教授平时的带教语录;对本人及其同门师兄弟进行访谈,收集王庆国教授特色学术观点和主要研究思路;以听课、录像方式记录其讲解《伤寒论》的全过程,并将音频资料转化为文字,同时整理其研究《伤寒论》的文章、教案及主编教材等,疏理其认识伤寒的特色见解。展示王教授从“治学”到“临床”并深入“科研”的学术成就。2.4王庆国教书临证经验总结通过规范统一处方签,由王教授问诊后直接书写,尽可能多地保存第一手临床资料,并真实反映其辨治思路。在此基础上通过临床跟诊,以验案收集、经验归纳,初步统计结合导师验证的方式总结王教授对部分疾病的诊疗特色,常用方剂,配伍及加减经验。所得结果,需要与王教授反复讨论并得到肯定后,方能作为临床诊治特色的最终结果。2.5王庆国教授运用双辛鼻鼽汤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特色经验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IgE介导的鼻粘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该病对病人的睡眠、记忆、情绪、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王庆国教授以益气温阳,解表散寒,兼清郁热为法论治变应性鼻炎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并且部分患者能够治愈,显示出中药治疗AR的优势。研究从变应性鼻炎的鼻部症状、伴随症状等方面,评价王庆国教授自拟方双辛鼻鼽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研究采用开放性、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将4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变应性鼻炎患者纳入研究,总观测周期设定为8周,在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TNSS积分、TNNSS积分,以评价双辛鼻鼽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3.结果3.1王庆国教授名医历程:王庆国教授名医历程经历了5个阶段,包括:幼受启蒙,积累文化底蕴;励学敦行,汲取医门至理;求学京城,拓宽思路视野;随时侍诊,尽得恩师真传;勤于思考,开拓创新,融汇新知。其现今取得的诸多成就,与早年经历密切相关,为指导继承人的成长和中医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依据。3.2导师学术渊源王教授精研《伤寒杂病论》,立法既不失古人之意,又不拘泥于古方,在经方运用上颇有心得。擅用经方,同时注重从各家汲取。他熟记《医宗金鉴》心法,喜爱李东垣、朱丹溪、陈士铎、傅青主、张锡纯、叶天士诸家,重视吸纳其中诊治经验,并在临床实践中将上述诸家经验融入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诊治过程中提高临床疗效。3.3学术思想:王庆国教授尽得恩师刘渡舟教授真传,善用柴胡类方,提出重视枢机,贵“和”而非“平”,在此基础上擅用经方,不拘时方,创制新方。临证时重视辨病辨证,更重辨病辨证相结合,融会新知,西为中用;重视一病(证)一方,更倡导一病(证)多方;立足证候、探索“中医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内外兼治、缓急兼施、因病用药;重视立法、立方,更重守法、守方。3.4临床经验:导师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总结是师承的精华,从“道”、“法”、“术”三个层面继承导师衣钵是传播、发扬导师学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有效手段。在脾胃病诊治方面,王教授既受到仲景“保胃气”学术思想的影响,同时又受到李东垣《脾胃论》学术思想的影响,常用半夏泻心汤类方和补中益气汤类方。肝病方面他执气血为纲,善用柴胡剂、麻黄剂、苓桂剂等类方,尤其精于肝胆病的临床治疗。诊治溃疡性结肠炎王教授认为病机是脾虚为本,湿热瘀血为标,并兼有肝气失调和肾阳亏虚,以柴胡桂枝干姜汤、痛泻要方和援绝神丹合方加减创立了以温阳补脾、调肝和血、祛湿止泻为法的专病专治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他强调病证相合,分期论治,创立了穿藤痛痹汤’。更年期综合征王老师对以补肾之法,常用滋水清肝饮合方加减。以清上蠲痛汤治头痛等都体现了他的独到经验。3.5应用双辛鼻鼽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特色经验:疾病疗效观察显示,疗后2周时总有效率为50%,疗后4周时总有效率为78.5%,疗后8周时,总有效率为92.8%。比较患者治疗前与疗后2周、疗后4周、疗后8周的鼻塞、流涕、鼻痒、喷嚏症状评分,P值均<0.01,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同时均数变化呈明显下降趋势。次要疗效指标方面,比较患者治疗前与疗后2周、疗后4周、疗后8周的鼻涕从咽部流出症状评分,P值均<0.01,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均数变化呈明显下降趋势,比较疗后2周与疗后4周,疗后4周和疗后8周的症状评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患者治疗前与疗后2周、疗后4周、疗后8周的流泪症状评分,P值均<0.01,差异有显着统计意义,均数变化呈明显下降趋势。在鼻或眼睛瘙痒症状上较疗后2周与治疗前差异不明显,治疗4周与疗前的症状评分,P=0.008<0.01,差异有显着统计学差异,该疗效一直延续至治疗8周。比较疗后2周、疗后4周、疗后8周与治疗前的鼻或口腔上颌疼痛症状以及头痛症状评分,P值均<0.01,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均数变化呈明显下降趋势。分析126例临床病案表明,王庆国教授门诊过敏性鼻炎患者用药,多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为基础,随证进一步变化加减。证候分析证实患者以本虚标实为多,症状既有热郁又兼肺脾气虚或肾阳不足,方证契合,反映导师治疗本病有主病主方的特点,也解释了临床辨治过敏性鼻炎取得良好疗效的病机。
高凯敏[8](2014)在《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简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中西医结合是一支与中医、西医并列的医疗卫生力量。皮肤病学是临床上一门重要的学科。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不断取得可喜的进步。本文从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两个方面对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学术发展史包括6部分内容: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分类;中西医皮肤病名对照研究;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的几种诊疗模式;常用中医治法适应证的研究;常见病、疑难病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举隅和皮肤科常用中药临床疗效和药理实验的研究。对个别事物的分类,标志着人们对于事物共性认识的深度。皮肤病的分类方法,从一个侧面反应了皮肤病学的发展水平。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分类,分别介绍了中医外科学对皮损形态的分类、中西医汇通着作的皮肤病分类方法、当代西医的皮肤病分类及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的皮肤病分类。通过对皮肤病分类方法的发展脉络的梳理,展示了对皮肤病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西医传入之后,中西医学术的交流,首先面临着中西医病名的对照的问题。近代最早的皮肤病专科着作中,西医皮肤病名都是直接音译的词汇,后来才出现固定、通用的中文名称。现代医家对于中西皮肤病名的对照研究不断成熟,开始对皮肤病名命名规律及中西皮肤病名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出版了《中西医病名对照大辞典》和《国际皮肤病分类与名称》。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的演变标志着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的不断发展,不同的时期、背景下,有不同的诊疗模式的出现。本文分别阐述了皮肤病的诊疗模式由单纯中西药相加使用,到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结合再到辨证微观化的发展过程。活血化瘀法、养血润肤法、清热凉血法和补肾法等是祖国医学重要的治疗法则,并且在皮肤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皮肤科工作者不但对这些重要法则的适应证进行了探讨和临床疗效观察,而且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现代实验研究,本文对活血化瘀法、养血润肤法、清热凉血法和补肾法这些中医治法在皮肤科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红斑狼疮、银屑病、硬皮病、天疱疮、湿疹等疾病是目前皮肤科领域研究的热点,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于这些常见病、疑难病的治疗已经彰显出明显的优势,本文分别对红斑狼疮、银屑病、硬皮病、天疱疮、湿疹这些常见病、疑难病的治疗和研究概况及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目前,对于中药的化学成分研究及其药理作用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于中药的现代研究成果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了依据和参考。本文对现代药理证实的具有调节免疫、改善微循环、消炎抗菌、抗病毒和抑制变态反应的20味皮肤科常用药的临床疗效观察和药理实验研究概况进行了论述,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学科发展史分3部分,介绍了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会的成立和发展;介绍了《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杂志》的创刊与贡献;代表性专业医疗机构和研究机构的建设及专业教育概况;几部代表着作的主要内容和几位代表人物的贡献和学术思想等。
毛丹[9](2014)在《乳腺癌骨转移中医证候规律调查及阳和汤干预阳虚证乳腺癌骨转移裸鼠模型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骨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乳腺癌骨转移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西医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有一定疗效,但是毒副作用大,远期疗效不佳,因此,中医药在乳腺癌骨转移的综合治疗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对于该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证候规范化研究及辨证分型标准方面还缺乏规律性的认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疗效和机制还有待实验研究的进一步验证。因此,本研究拟在探讨乳腺癌骨转移的中医证候规律和辨证分型标准,并对中药阳和汤干预乳腺癌骨转移作用机制进行实验研究。第一部分乳腺癌骨转移中医证候规律调查目的:探讨乳腺癌骨转移的中医病因病机、证候及辨证分型标准,为科研及临床工作提供基础性研究。方法:调查110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舌象、脉象,填写乳腺癌骨转移中医证候规律研究调查表,采用SPSS建立四诊信息数据库数据库,运用描述性分析、频数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依据专业知识,结合中医理论,总结出各证型的主要症状、舌脉。结果:1.乳腺癌骨转移的常见六类证型分别为:阳虚寒凝证、气滞血瘀证、痰湿流注证、肝肾阴虚证、热毒内结证、气血亏虚证。2.乳腺癌骨转移的主要症状为局部胀痛或酸痛,疼痛持续,痛处固定,形体消瘦,动作迟缓,倦怠乏力,食少纳差等。结论:初步揭示了乳腺癌骨转移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有利于指导中医辨证以及临床治疗。第二部分实验部分目的:探讨阳和汤对阳虚证乳腺癌骨转移裸鼠模型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1.采用臀部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的方法建立阳虚证裸鼠模型;2.采用左心室注射乳腺癌细胞MDA-MB-231悬液建立裸鼠骨转移模型;3.采用阳和汤干预治疗阳虚证乳腺癌骨转移模型,动态观察各组裸鼠生存情况、体重变化,进行X线摄像、影像学评分、病理组织观察,测定cAMP、cGMP、T3等值,并采用PT-PCR法和Western-blot测定OPG、RANKL水平。结果:1.肌注氢化可的松后,裸鼠出现畏寒肢冷、活动减少、精神萎靡、皮毛少光泽、饮食减少、大便清稀等阳虚表现,且cAMP明显下降、cGMP明显升高、cAMP/cGMP值下降,T3值明显升高;2.左心室注射乳腺癌细胞悬液后裸鼠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转移,且经X线摄像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3.阳和汤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骨转移,治疗骨转移引起的溶骨性骨质破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裸鼠生存质量,并能明显增加模型裸鼠OPG的表达、抑制RANKL的表达。结论:1.对裸鼠肌注氢化可的松可成功建立阳虚证模型;2左心室注射法建立乳腺癌骨转移模型的成功率较高;3.阳和汤能通过调节T3、cAMP、cGMP、cAMP/cGMP值改善阳虚证态;4.阳和汤能通过增加OPG的表达、抑制RANKL的表达,有效的抑制乳腺癌骨转移的发展;5.阳和汤抗肿瘤的作用也可能与其能促进或抑制cAMP、 cGMP的表达有关。
李江[10](2009)在《小柴胡汤及其药群配伍抗肝癌作用与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利用现代科学研究经典名方的物质基础、配伍规律及其生物效用机制,对阐明中医药理论内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经方”具有用药精专,法度严谨,疗效卓着的特点,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因此,选择具有重要配伍意义和较高临床运用价值的经方作为研究切入点不仅具有逻辑上的合理性,也具有技术上的可操作性及研究上的示范性。小柴胡汤配伍严谨,组合巧妙,具有扶正祛邪,和解少阳,疏肝利胆,通达表里阴阳,协调脏腑等多种功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肝病,疗效确切,间有用本方加减用于肝癌也有一定疗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对小鼠S180实体瘤有显着的抑制作用;方中多数药味具有一定的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提示本方可能具有抗肝癌的作用。本课题拟以小柴胡汤可能的抗肝癌效用为切入点,采用H22和S180小鼠移植性肿瘤模型探查小柴胡汤全方的抗肿瘤效用,在此基础上依据该方的中医配伍学理,通过拆方,比较观察了全方和不同药群配伍的抑瘤效用及免疫机制;同时考察了小柴胡汤水煎法和乙醇梯度法等不同提取条件下所获部位的抑瘤效用;最后运用体外血清药理学、细胞学和免疫组化等研究技术,探讨了小柴胡汤水提物的抗肝癌作用机理。论文分为两大部分。上篇文献研究部分主要对小柴胡汤实验研究与治疗肝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体上看,小柴胡汤实验研究主要涉及化学、制剂、用法、药理等的研究。其中药理研究开展最多,涉及本方对肝胆、循环、胃肠、生殖和泌尿、免疫-神经-内分泌等多系统的影响,较多集中在本方的抗肿瘤、解热、抗炎、抗感染等作用方面。小柴胡汤临床运用非常广泛,其中用于肝病主要涉及急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肝癌、脂肪肝等病,以原方及其加减为主,间有配合西药以提高疗效和降低毒副作用。下篇实验研究为论文主体,共分五个部分。研究一小柴胡汤药学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小柴胡汤处方药材柴胡、黄芩、人参、炙甘草以及小柴胡汤中指标成分柴胡皂苷a、黄芩苷、人参皂苷及甘草酸进行含量测定,以考察各药材的质量以及小柴胡汤煎剂制备工艺的合理性。结果柴胡药材中柴胡皂苷a含量为3.3351 mg/g,小柴胡汤煎剂中柴胡皂苷a的含量为0.7171mg/g,小柴胡汤中柴胡皂苷a的转移率为53.75%;黄芩药材中黄芩苷含量为10.867%,小柴胡汤煎剂中黄芩苷的含量为33.717mg/g,小柴胡汤中黄芩苷的转移率为58.61%;人参药材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总量为0.902%、人参皂苷Rb1为0.592%,小柴胡汤中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总量为0.278mg/g、人参皂苷Rb1为0.2069mg/g,小柴胡汤中人参皂苷Rg1、Re的转移率为9.41%,人参皂苷Rb1的转移率为10.62%;炙甘草药材中甘草酸含量为1.73%,小柴胡汤中甘草酸的含量为0.135mg/g,小柴胡汤中甘草酸的转移率为25.95%。结论拟用的实验用处方药材均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的规定,小柴胡汤煎剂制备中柴胡皂苷a和黄芩苷50%以上的转移率,提示其工艺合理。研究二小柴胡汤抗肝癌作用的研究方法①建立小鼠H22肝癌实体瘤模型和腹水瘤模型,分别灌服高、中、低浓度小柴胡汤煎剂(27、13.5、6.75g生药/kg),腹腔注射5-氟尿嘧啶(5-FU)(20 mg/kg)做阳性对照;实体瘤模型给药10d后检测各组的瘤重,体重,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腹水瘤模型在模型组出现死亡停止给药,观察各组的生存时间。②建立小鼠S180肉瘤实体瘤模型,灌服小柴胡汤中剂量(13.5g生药/kg),连续10天后,测定各组瘤重。结果①小柴胡汤高、中、低三个剂量组H22小鼠肝癌实体瘤明显减小,其抑瘤率分别为49.66%,48.52%,36.91%,三个剂量组均能明显延长腹水瘤小鼠的生存时间,生命延长率分别为23.59%,36.33%,26.96%,最佳给药剂量为中剂量。②小柴胡汤中剂量对小鼠肉瘤S180实体瘤的抑瘤率为36.88%。与正常组相比,荷瘤小鼠脾脏指数升高(P<0.001),胸腺指数和体重变化不大(P>0.05);与模型组比较,小柴胡汤各剂量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无显着性差异(P>0.05);5-FU组胸腺指数极显着降低(P<0.001)。小柴胡汤各剂量组的小鼠体重均无明显变化,5-Fu组小鼠体重下降明显(P<0.001)。结论小柴胡汤对小鼠H22肝癌实体瘤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延长小鼠H22肝癌腹水瘤的生存时间,以中剂量为最佳剂量,而小柴胡汤对小鼠肉瘤S180实体瘤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抑瘤作用低于H22肝癌模型,提示小柴胡汤可能主要针对肝癌产生治疗作用,符合该方临床主要用于肝系疾病。研究三小柴胡汤药群配伍与抗肝癌效用的关系方法①建立小鼠H22肝癌模型,分别灌服小柴胡汤药群配伍煎剂(柴-芩、姜-夏、参-枣-草、柴-芩+姜-夏、柴-芩+参-枣-草、姜-夏+参-枣-草,全方),共七组,腹腔注射5-FU(20 mg·kg-1)为阳性对照组;给药10d后检测各组的瘤重,体重,脾脏和胸腺指数。②小鼠H22肝癌模型分别灌服小柴胡汤及药群参-枣-草,连续给药10d,测定各组的瘤重和体重,MTT法测定各组自然杀伤细胞(NK)和T淋巴细胞增殖的活性,ELISA法测定其白细胞介素-2(IL-2)的活性。结果参-枣-草组和全方组的抑瘤率为41.55%和43.65%。与正常组相比,H22荷瘤小鼠脾脏指数显着升高(P<0.001)。与模型组比,各配伍组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均无明显差异;5-FU组胸腺指数极显着降低(P<0.001)。小柴胡汤及各配伍组小鼠体重无明显差异;5-Fu组小鼠体重显着下降(P<0.001)。与模型组相比,小柴胡汤组小鼠NK细胞、T淋巴细胞增殖及IL-2活性均明显升高(P<0.01);参-枣-草组NK细胞和IL-2活性升高(P<0.05);5-FU组NK细胞、T淋巴细胞增殖及IL-2活性均显着降低(P<0.01)。结论小柴胡汤和方中参-枣-草配伍药群有抑制小鼠H22肝癌实体瘤生长和提高荷瘤宿主免疫功能作用,其抑瘤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荷瘤宿主免疫功能有关,而与5-氟尿嘧啶的直接抑瘤作用有所不同。结果提示该方中的扶正作用药群(人参、大枣和甘草)可能是全方抑瘤作用的核心药群。研究四小柴胡汤不同提取方法抗肝癌作用的比较方法建立小鼠H22肝癌模型,分别灌服四种不同提取方法获取的小柴胡汤提取物(13.5g生药/kg)共4组,设腹腔注射5-FU(20mg/kg)做阳性对照组。给药10d后检测各组的瘤重,体重,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结果小柴胡汤水提组、梯度乙醇组、醇水组及系统溶剂组对H22小鼠肝癌实体瘤均有不同程度地抑制作用,各组抑瘤率分别为32.35%、43.97%、31.37%和25.77%。与模型组相比,各提取组的小鼠体重均无明显差异,小鼠的脾脏指数均明显增加(P<0.01);5-Fu组胸腺指数显着降低(P<0.001),体重明显下降(P<0.001)。结论小柴胡汤采用水煎法、梯度乙醇提取法及醇水法获得的提取物对小鼠H22肝癌实体瘤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较佳的梯度乙醇提取法的抑瘤作用与传统经典的水煎法无明显差异,提示传统提取方法具有合理性。研究五小柴胡汤抗肝癌作用机理的研究方法建立小鼠H22肝癌模型,分别灌服小柴胡汤煎剂13.5 g·kg-1,设腹腔注射5-FU(20 mg·kg-1)为阳性对照组,各组连续给药10d。分别检测各组的瘤重,体重;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TNF-α和VEGF含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和细胞凋亡率。制备小柴胡汤含药血清,MTT法观察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H2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小柴胡汤组对小鼠H22肝癌实体瘤的抑瘤率为43.28%。与模型组比较,小柴胡汤组荷瘤小鼠血清中TNF-α的浓度明显升高(P<0.05),血清中VEGF的浓度明显降低(P<0.05);5-FU组荷瘤TNF-α浓度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5-FU组和小柴胡汤组肝癌细胞凋亡率均显着增加(P<0.01),两组的凋亡率分别为11.18%和13.03%;小柴胡汤组和5-FU组小鼠肝癌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均明显减少(P<0.05);与小柴胡汤组比较,5-FU组小鼠肝癌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也有增加,但无显着性差异。小柴胡汤各浓度梯度的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H22细胞的生长没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小柴胡汤具有一定的抑制H22小鼠肿瘤生长、抗新生血管生成及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小柴胡汤抗肝癌效用可能与这些作用有关。本文在对古今小柴胡汤研究文献中发现小柴胡汤具有抗肿瘤作用及潜在的防治肝癌效用,进一步推测该方可能具有抗肝癌药理作用,并围绕方药配伍和提取工艺对其与抗肝癌作用的关系及作用机理进行了探察。本研究发现及证实小柴胡汤全方和方中参-枣-草药群具有抗肝癌作用,该方的全方配伍及其传统水提液在抗肝癌的综合效应方面仍具有优势,小柴胡汤的抗肿瘤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其整体作用条件下的免疫增强、抑制新生肿瘤血管生成及诱导肿瘤细胞坏死等作用来达到的。本研究为小柴胡汤用于肝癌的防治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为理解该方配伍及汤剂的合理性提供了一定的现代证据,为古方资源的多向开发利用提供了有价值的探索启示。
二、《内蒙古医学杂志》编委姜子全主任医师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医学杂志》编委姜子全主任医师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李世增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李氏和降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脾虚肝郁证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李世增教授学术渊源概述 |
1 李世增教授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形成过程 |
1.1 耳濡目染,立志学医 |
1.2 专业教育,奠定基础 |
1.3 临床积累,中西结合 |
1.4 温病教学,理论升华 |
1.5 国际交流,弘扬中医 |
1.6 培养人才,桃李芬芳 |
第二部分 李世增教授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总结 |
1 李世增教授学术思想概述 |
1.1 中医的根基与血脉 |
1.2 中西结合,五诊合参 |
1.3 善治脾胃,善用药对 |
1.4 创立养心、清肝、醒脾的新"三宝"思想 |
2 李世增教授诊疗经验总结 |
2.1 李世增教授治疗肺系疾病的诊疗经验总结 |
2.2 李世增教授治疗心系疾病的诊疗经验总结 |
2.3 李世增教授治疗脾胃病的诊疗经验总结 |
2.4 李世增教授治疗妇科疾病的诊疗经验总结 |
2.5 李世增教授治疗皮肤科疾病的诊疗经验总结 |
2.6 李世增教授应用"佐金平木"法治疗多种疾病的诊疗经验总结 |
第三部分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李世增教授治疗慢性胃炎临证经验及其学术思想的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李世增教授和降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证的疗效观察 |
一、文献综述:胃食管反流病治疗现状概述 |
参考文献 |
二、李氏和降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证的疗效观察 |
前言 |
临床资料 |
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展望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用药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引言 |
第一部分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当代医家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用药规律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王彦刚教授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用药规律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中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倪青主任医师糖尿病病证结合诊疗经验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糖尿病病证结合的研究进展 |
1. “病证结合”的概念 |
1.1 病证结合的渊源 |
1.2 病证结合的含义 |
1.3 病证结合在中医学的地位及意义 |
2. 糖尿病病证结合的中西医比较 |
2.1 糖尿病的含义 |
2.2 传统中医病证结合与糖尿病的关系 |
2.3 现代医学病证结合与糖尿病的关系 |
3. 现代糖尿病中西医病证结合的双重诊断 |
3.1. 糖尿病西医诊断 |
3.2. 糖尿病中医诊断 |
4. 糖尿病病证结合并证 |
4.1 微观和宏观相结合 |
4.2. 病位与病性相结合 |
4.3. 主要与次要相结合 |
5. 糖尿病的病证结合治疗 |
5.1. 糖尿病分期分病情辨证论治 |
5.2. 糖尿病及并发症的病证结合治疗 |
5.3 针对糖尿病微观指标治疗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倪青主任医师糖尿病病证结合诊疗经验探析 |
前言 |
1. 糖尿病前期:一级预防 |
1.1. 病因病机 |
1.2. 诊疗特色 |
1.3. 验案举隅 |
2. 糖尿病:二级预防 |
2.1 病因病机 |
2.2 诊疗特色 |
2.3 验案举隅 |
3. 糖尿病并发症:三级预防 |
3.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3.2. 糖尿病肾病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个人简历 |
(4)基于无监督数据挖掘的功能性便秘证候分布及组方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药对功能性便秘研究概况及进展 |
1 病名源流 |
2 病因认识 |
3 脏腑病机 |
4 证治分类 |
5 治法分类 |
6 治疗方药 |
7 治疗禁忌 |
8 小结与展望 |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研究进展 |
1 诊断标准 |
2 临床分型 |
3 发病机制 |
4 临床表现 |
5 治疗 |
6 问题与展望 |
综述三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中应用进展 |
1 数据挖掘在名医经验传承中的应用 |
2 数据挖掘在中医诊断研究中的应用 |
3 数据挖掘在中药方剂研究中的应用 |
4 数据挖掘在中医特色疗法研究中的应用 |
5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引言 |
第一部分 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
研究一 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
1 绪言 |
2 临床资料 |
3 结果 |
4 讨论 |
研究二 功能性便秘证候分布规律的文献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结论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功能性便秘的中医组方规律研究 |
研究一 基于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对《中医方剂大辞典》治疗便秘的组方规律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研究二 便秘证治历代发展脉络溯源及相关影响梳理研究 |
1 便秘证治历代溯源 |
2 便秘证治横向差别 |
3 中医药治疗便秘机制的文献研究 |
第三部分 丁霞教授治疗功能性性便秘学术思想研究 |
研究一 临证传承基于中医传承平台的丁霞教授治疗慢性便秘组方规律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研究二 对功能性便秘容易反复及对策的理论探讨 |
1 湿滞便秘亦多见 |
2 分消走泄祛湿滞 |
3 限食疗法善其后 |
4 结语 |
研究三 丁霞教授治疗功能性便秘经验总结 |
1 审时度势,继承创新 |
2 衷中参西,囊括百家 |
3 师承田德禄教授、董建华院士使其学术观点更加鲜明 |
4 验案举隅 |
结语 |
创新点 |
存在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5)不同证候血脂异常患者炎性因子、TCD特点和代谢组学识别特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血脂异常的研究进展 |
1 中医学对血脂异常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血脂异常的研究进展 |
3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脂联素(APN),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研究进展 |
1 脂联素 |
2 过氧亚硝基阴离子(Peroxynitrite,ONOO~-) |
3 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 |
4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代谢组学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1 代谢组学的概念 |
2 代谢组学的研究技术和方法 |
3 代谢组学在疾病诊断和临床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
4 代谢组学在血脂异常相关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
5 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
6 代谢组学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 |
7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血脂异常患者不同证候间APN、ONOO~-的特点及其与证候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节 不同证候间血脂异常患者脑血流动力学、血脂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三节 不同证候血脂异常患者的代谢组学特征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伦理审查批件 |
附录二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伦理审核页面 |
附录三 病例报告表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6)姜良铎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和从三焦论治萎缩性胃炎理论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姜良铎教授学术思想渊源 |
1 姜良铎教授基本情况 |
3 姜良铎教授的传承现状 |
4 姜良铎教授学术思想的形成过程 |
4.1 姜良铎教授所处的医学历史背景 |
4.2 姜良铎教授中医学习背景导师 |
4.3 姜良铎教授所处的时代知识结构背景 |
4.4 姜良铎教授个人医疗实践背景 |
5 姜良铎教授学术渊源观点概要 |
5.1 “从态论治”经典着作学术渊源概要 |
5.1.1 《黄帝内经》是姜良铎教授“从态论治”理论基石 |
5.1.2 《难经》是姜良铎教授“从态论治”实践基石 |
5.1.3 《伤寒杂病论》是姜良铎教授“从态论治”实践指导 |
5.1.4 《千金方》是姜良铎教授“从态论治”具体医疗实践的参考范例 |
5.1.5 补土学派学术理论是姜良铎教授“从态论治”学术思想内容充实 |
5.1.6 攻下学派学术理论是姜良铎教授“从态论治”学术思想的内容充实 |
5.1.7 温病学派的学术思想是姜良铎教授“从态论治”学术思想重要源泉 |
5.2 相关各流派、各家的观点概要 |
5.2.1 岳美中治病注重整体辨证与专病专方相结合理论 |
5.2.2 董建华治病注重整体调畅气机理论 |
5.2.3 刘度舟治病注重运转整体枢机理论 |
5.2.4 邓铁涛教授注重五脏整体相关理论 |
5.2.5 周仲瑛教授注重从中医整体观论治疾病理论 |
5.3 当代医学模式的形成历程与状态医学的产生 |
5.3.1 医学生物模式的建立和确定 |
5.3.2 回归“整体的人” |
5.3.3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 |
5.3.4 状态医学的提出和临床应用 |
小结:姜良铎教授的“从态论治”思想是继承与创新的具体体现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姜良铎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 |
1 姜良铎教授“从态论治”的学术思想 |
1.1 “从态论治”的概念 |
1.2 “从态论治”的发病观 |
1.3 从态论治的诊断要点 |
1.4 “从态论治”的治疗理念 |
1.5 “从态论治”临证操作要领 |
1.6 “从态论治”治疗措施 |
1.7 “从态论治”用药技巧 |
参考文献 |
2 姜良铎教授诊疗经验总结 |
2.1 姜良铎教授从态论治咳嗽经验 |
2.2 姜良铎教授“开笼放鸟”法治疗难治性咳嗽经验 |
2.3 姜良铎教授治疗喘证经验 |
2.4 姜良铎教授治疗发热经验 |
2.5 姜良铎教授治疗失眠经验总结 |
2.6 姜良铎教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经验 |
2.7 姜良铎教授治疗妇科经验 |
2.8 姜良铎教授治疗耳鸣经验 |
2.9 姜良铎教授舌诊经验 |
2.10 姜良铎教授中药煎服心法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从态论治萎缩性胃炎理论及临床研究 |
前言 |
1 综述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西医诊疗现状 |
1.1 现代医学诊疗现状和进展 |
1.1.1 现代医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流行病学研究 |
1.1.2 现代医学对CAG病因研究进展 |
1.1.3 现代医学对CAG诊断研究进展 |
1.1.4 现代医学对CAG治疗研究进展 |
1.1.5 现代医学对CAG转归认识 |
1.2 中医治疗CAG的现状和进展 |
1.2.1 中医病名 |
1.2.2 中医论治经验 |
1.2.3 中医用药经验 |
1.2.4 中药实验研究 |
参考文献 |
2 姜良铎教授“从态论治”萎缩性胃炎的思想研究 |
2.1 重视胃的局部生理病理特征 |
2.1.1 生理上重视胃的通降功能 |
2.1.2 生理上重视胃中津液的滋养作用 |
2.1.3 病理上重视CAG动态演变过程 |
2.2 重视胃与其他脏腑的关系 |
2.2.1 生理上胃与其他脏腑功能密切相关 |
2.2.2 病理上胃与其他脏腑功能相互影响 |
2.2.3 治疗过程中平调胃与其他脏腑间功能状态 |
2.3 老师整体调治经验及诊治要点 |
2.3.1 脾胃同治为治疗CAG的基础治疗 |
2.3.2 肝胃同治为CAG治疗过程中的常规思路 |
2.3.3 肺胃同治为CAG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创新 |
2.3.4 胆胃同治为CAG治疗过程中的重要补充 |
2.3.5 心胃同治为CAG治疗过程中的重要补充 |
2.3.6 肾胃同治为CAG治疗过程中的重要补充 |
2.3.7 胃三焦同治为CAG从态论治的重要技术路径 |
2.4 重视从气血层面整体调理 |
2.5 重视社会、心理因素 |
2.5.1 医疗信任的建立 |
2.5.2 药物合理有效 |
2.5.3 社会生活、心理行为的科学指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3 姜良铎教授治疗萎缩性胃炎的医案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3 一般资料 |
3.4 统计分析方法 |
3.5 结果 |
3.6 结论 |
3.7 讨论 |
3.7.1 证实通调三焦为实施CAG从态论治的技术路径 |
3.7.2 确立从态论治CAG基础方 |
3.7.3 发现从态论治CAG整体用药布局 |
3.7.4 明确“肃肺降胃法”为CAG治疗中的重要创新点 |
3.7.5 整理导师用药习惯、思维和技巧 |
3.7.6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结语 |
4 通调三焦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
4.1 研究对象 |
4.2 诊断和纳入排出标准 |
4.2.1 西医诊断标准 |
4.2.2 中医诊断标准 |
4.2.3 纳入排除标准 |
4.2.3.1 纳入标准 |
4.2.3.2 排除标准 |
4.3 实施方法 |
4.4 结果 |
4.5 结论 |
4.6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王庆国教授学术思想及其运用双辛鼻鼽汤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特色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第一部分 王庆国教授成名历程 |
1.1 幼受启蒙,积累文化底蕴 |
1.2 励学敦行,汲取医门至理 |
1.3 求学京城,拓宽思路视野 |
1.4 随时侍诊,尽得恩师真传 |
1.5 勤于思考,继承、开拓、创新 |
第二部分 王庆国教授主要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 |
一、王庆国教授学术渊源 |
二、王庆国教授的主要学术思想 |
2.1 重视枢机,贵“和”而非“平” |
2.2 擅用经方,不拘时方,创制新方 |
2.3 尽得真传,善用柴胡类方 |
2.4 重视辨病辨证,更重辨病辨证相结合,融会新知,西为中用 |
2.5 重视一病(证)一方,更倡导一病(证)多方 |
2.6 立足证候、探索“中医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
2.7 内外兼治、缓急兼施、因病用药 |
2.8 重视立法、立方,更重守法、守方 |
三、王庆国教授临床经验总结 |
3.1 运用泻心剂治疗脾胃病的经验 |
3.2 运用柴胡剂治疗肝病的经验 |
3.3 运用和血止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 |
3.4 分虚实辨治痛经的经验 |
3.5 运用傅青主加味当归补血汤治疗崩漏的经验 |
3.6 运用滋水清肝更年汤或柴桂更年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经验 |
3.7 运用金沸草汤治疗外感后久咳的经验 |
3.8 运用王氏穿藤通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经验 |
3.9 运用养心汤治疗心悸虚证的经验 |
3.10 运用清上蠲痛汤治疗头痛的经验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王庆国教授灵活运用双辛鼻鼽汤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特色经验 |
一、文献综述:变应性鼻炎临床治疗概况 |
参考文献 |
二、王庆国教授运用双辛鼻鼽汤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
2.1 临床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三、王庆国教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组方用药规律分析 |
3.1 数据的整理与规范化 |
3.2 分析结果与展示 |
3.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四、结论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简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综述 |
1. 前言 |
1.1 概念界定 |
1.1.1 “中西医结合”与“中西医汇通” |
1.1.2 “皮肤病学”与“皮肤性病学”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中国近现代皮肤病分类方法的沿革 |
2.1 中医外科学对皮损形态的分类 |
2.2 中西医汇通着作的皮肤病分类 |
2.3 当代西医学的皮肤病分类 |
2.4 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的皮肤病分类 |
2.5 小结 |
3. 中西医皮肤病名称对照研究 |
3.1 近代皮肤病名称对照研究 |
3.2 现代皮肤病名称对照研究 |
4. 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的几种诊疗模式 |
4.1 中西药并用的综合治疗 |
4.2 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 |
4.3 微观辨证和辨证微观化 |
4.4 “引中西用”——西药中药化 |
5. 关于常用中医治法适应证的研究 |
5.1 活血化瘀法适应证的研究 |
5.1.1 硬皮病 |
5.1.2 银屑病 |
5.1.3 红斑狼疮 |
5.1.4 带状疱疹 |
5.1.5 疣类赘生物和其他皮肤病 |
5.2 养血润肤法适应证的研究 |
5.2.1 老年皮肤瘙痒症 |
5.2.2 慢性湿疹 |
5.2.3 银屑病 |
5.2.4 慢性荨麻疹和其他皮肤病 |
5.3 清热凉血法适应证的研究 |
5.3.1 银屑病 |
5.3.2 过敏性紫癜 |
5.3.3 皮炎湿疹类 |
5.3.4 荨麻疹及其他皮肤病 |
5.4 补肾法适应证的研究 |
5.4.1 脱发 |
5.4.2 黄褐斑 |
5.4.3 系统性红斑狼疮 |
5.4.4 硬皮病及其他皮肤病 |
6. 常见病、疑难病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举隅 |
6.1 红斑狼疮 |
6.2 银屑病 |
6.3 湿疹 |
6.4 硬皮病 |
6.5 天疱疮 |
7. 皮肤科常用中药临床疗效观察与实验药理研究 |
7.1 调节免疫中药 |
7.1.1 雷公藤 |
7.1.2 黄芪 |
7.1.3 青蒿 |
7.1.4 白芍 |
7.2 抑制变态反应中药 |
7.2.1 甘草 |
7.2.2 白鲜皮 |
7.2.3 黄芩 |
7.2.4 徐长卿 |
7.3 改善微循环中药 |
7.3.1 益母草 |
7.3.2 川芎 |
7.3.3 丹参 |
7.3.4 夏枯草 |
7.4 抑菌消炎中药 |
7.4.1 苦参 |
7.4.2 地肤子 |
7.4.3 紫草 |
7.4.4 青黛 |
7.5 抗病毒中药 |
7.5.1 大青叶 |
7.5.2 马齿苋 |
7.5.3 薏苡仁 |
7.5.4 板蓝根 |
8. 专业学会与专业期刊 |
8.1 专业学会的成立和发展 |
8.2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
9. 专业医疗科研机构建设与专业教育概况 |
9.1 专业医疗科研机构建设 |
9.1.1 天津市长征医院 |
9.1.2 沈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
9.1.3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 |
9.1.4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 |
9.1.5 北京中医医院皮肤性病科 |
9.2 专业教育概况 |
9.2.1 “西学中”教育 |
9.2.2 院校学历教育 |
10. 代表着作与代表人物 |
10.1 代表着作 |
10.1.1 《皮肤新编》 |
10.1.2 《中西皮肤病学讲义》 |
10.1.3 《中西医学汇综》 |
10.1.4 《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皮肤病》 |
10.1.5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
10.1.6 《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 |
10.1.7 《皮肤病研究》 |
10.1.8 《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皮肤科》 |
10.1.9 《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 |
10.1.10 《中西医结合临床皮肤性病学》 |
10.1.11 《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 |
10.2 代表人物 |
10.2.1 赵炳南 |
10.2.2 朱仁康 |
10.2.3 边天羽 |
10.2.4 张志礼 |
10.2.5 秦万章 |
11. 参考文献 |
12. 致谢 |
13. 个人简历 |
(9)乳腺癌骨转移中医证候规律调查及阳和汤干预阳虚证乳腺癌骨转移裸鼠模型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乳腺癌骨转移中医证候规律调查 |
1 资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阳虚证裸鼠模型的建立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阳虚证乳腺癌骨转移裸鼠模型的建立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阳和汤干预阳虚证乳腺癌骨转移裸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附录A 综述 |
综述一 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西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B 乳腺癌骨转移中医证候规律研究调查表 |
附录C Karnofsky评分标准 |
附录D 图片 |
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
(10)小柴胡汤及其药群配伍抗肝癌作用与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小柴胡汤实验研究进展 |
1 小柴胡汤药学研究进展 |
2 小柴胡汤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3 问题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小柴胡汤治疗肝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
1 小柴胡汤应用于肝系疾病的中医认识 |
2 小柴胡汤用于肝系疾病的现代临床进展 |
3 问题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研究思路 |
实验研究 |
研究一 小柴胡汤药学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1 柴胡中柴胡皂苷A的含量及小柴胡汤中柴胡皂苷A的转移率 |
2 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及小柴胡汤中黄芩苷的转移率 |
3 人参中人参皂苷的含量及小柴胡汤中人参皂苷的转移率 |
4 炙甘草中甘草酸的含量及小柴胡汤中甘草酸的转移率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小柴胡汤抗肝癌作用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1 不同剂量小柴胡汤对H22肝癌小鼠实体瘤的影响 |
2 不同剂量小柴胡汤对H22肝癌小鼠体重及免疫器官的影响 |
3 不同剂量小柴胡汤对H22肝癌腹水小鼠生存期的影响 |
4 小柴胡汤对S180小鼠实体瘤的影响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三 小柴胡汤药群配伍与抗肝癌效用的关系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1 小柴胡汤及药群配伍对H22肝癌小鼠实体瘤的影响 |
2 小柴胡汤及药群配伍对H22肝癌小鼠体重及免疫器官的影响 |
3 小柴胡汤及方中药群参-枣-草对H22肝癌小鼠实体瘤的影响 |
4 小柴胡汤及方中药群参-枣-草组对H22肝癌小鼠体重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四 小柴胡汤不同提取方法抗肝癌作用的比较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1 小柴胡汤不同提取方法对H22肝癌小鼠实体瘤的影响 |
2 小柴胡汤不同提取方法对H22肝癌小鼠体重及免疫器官的影响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五 小柴胡汤抗肝癌作用机理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1 小柴胡汤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H22细胞的作用 |
2 小柴胡汤对H22肝癌小鼠实体瘤的抑瘤作用 |
3 小柴胡汤对H22肝癌小鼠血清中TNF-A和VEGF的影响 |
4 小柴胡汤对H22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
5 小柴胡汤对小鼠H22肝癌移植性肿瘤组织MVD的影响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合讨论 |
1 研究背景及总体思路 |
2 小柴胡汤抗肿瘤作用及特点分析 |
3 小柴胡汤抗肝癌作用机制的探讨 |
4 小柴胡汤方中药群配伍与抗肝癌作用的相关吐 |
5 小柴胡汤传统汤剂及其提取工艺的评价 |
6 关于课题研究中所遇问题的思索 |
7 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及意义 |
8 本课题的不足处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内蒙古医学杂志》编委姜子全主任医师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李世增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李氏和降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脾虚肝郁证的疗效观察[D]. 杨铮.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2]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用药规律分析[D]. 董环. 河北医科大学, 2017(01)
- [3]倪青主任医师糖尿病病证结合诊疗经验探析[D]. 倪炎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4]基于无监督数据挖掘的功能性便秘证候分布及组方规律研究[D]. 吴义春.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5]不同证候血脂异常患者炎性因子、TCD特点和代谢组学识别特征性研究[D]. 陈婧.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6]姜良铎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和从三焦论治萎缩性胃炎理论及临床研究[D]. 王春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7]王庆国教授学术思想及其运用双辛鼻鼽汤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特色经验[D]. 王雪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8]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简史[D]. 高凯敏.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4(07)
- [9]乳腺癌骨转移中医证候规律调查及阳和汤干预阳虚证乳腺癌骨转移裸鼠模型的实验研究[D]. 毛丹.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4(01)
- [10]小柴胡汤及其药群配伍抗肝癌作用与机理的研究[D]. 李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