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抑制高温空气燃烧过程烟炱排放的初步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杨绳政,叶小娟,邓冰,梁安德,陈柳安[1](2021)在《CK-4 10W-40在东风柳汽国六发动机上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应对排放、节能和延长换油周期成为当今促进发动机技术不断革新的三大驱动力,发动机制造商纷纷采用机内、机外新技术来达到史上最苛刻的排放要求,进而推动着内燃机油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向着低硫磷灰分、低黏度、节能方向发展。如何在更低的黏度下保持发动机耐久性是添加剂制造商和润滑油生产商面临的巨大挑战。该研究采用3辆东风柳汽乘龙H7配套玉柴国六发动机的牵引车,装载CK-4 10W-40开展行车试验,通过跟踪车辆定期取样品分析,确定该油品在国六发动机上可以实现10万公里的换油期。
黄芸[2](2021)在《柴油烟炱及其元素碳对多环芳烃的吸附行为及机理》文中指出烟炱是生物质或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类黑碳,会随大气干湿沉降进入环境,能强烈吸附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并显着影响其在环境中的迁移与转化。因此,探明烟炱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行为及机理有助于准确预测和评估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健康风险。烟炱对有机物的吸附被认为是由其元素碳上非线性且可竞争的表面吸附和其有机质上线性且不可竞争的分配两部分组成。目前文献发现竞争会使有机物在烟炱上的吸附等温线转变为线性,并认为此线性吸附等温线仅归因于烟炱有机质上的线性分配,忽略了其还可能归因于以外表面结构为主的烟炱元素碳上线性且未被竞争的表面吸附。另外,有机物在烟炱及其元素碳上的吸附行为与规律有待探明。因此,本论文用溶剂提取去除柴油烟炱的有机质得到柴油烟炱元素碳组分,通过竞争取代法等研究了多环芳烃在柴油烟炱及其元素碳上的吸附行为及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发现了在对硝基苯酚或菲的竞争下,萘在柴油烟炱及其元素碳上的非线性吸附等温线变为线性,且吸附容量降低;而萘在烟炱有机质上的线性吸附等温线未被竞争;不同于活性碳(微孔结构为主)上萘的吸附被对硝基苯酚完全竞争取代,烟炱元素碳(中孔、大孔等外表面结构为主)上萘的吸附并没有被完全竞争取代。揭示了竞争条件下,萘在烟炱元素碳上的线性吸附是由表面吸附主导,而萘在烟炱有机质上的线性吸附是由分配作用主导。探明了竞争条件下,萘在柴油烟炱上的线性吸附包括烟炱有机质的线性分配和烟炱元素碳线性且未被竞争的表面吸附。(2)发现了6种多环芳烃在柴油烟炱元素碳上的吸附容量与有机物熔点呈负相关,但与有机物分子尺寸无关。探明了柴油烟炱元素碳对多环芳烃的主要吸附机理是外表面吸附,而不是微孔填充吸附。发现了有机物在柴油烟炱有机质上的吸附系数logKd与有机物辛醇-水分配系数logKow呈正相关,且吸附容量logQ0与有机物水溶解度logSw呈正相关,验证了柴油烟炱有机质对有机物的吸附机理为分配作用。阐明了有机物溶解度越大,分配作用对柴油烟炱吸附多环芳烃的相对贡献越大。
张凯霞[3](2020)在《铁助剂对长焰煤热解-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控制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煤燃烧排放的氮氧化物(NOX)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其中劣质散煤直接燃烧排放的污染物是达到超净排放的大型锅炉等量燃烧后的10~20倍,目前控制和降低NOX排放已成为治理大气中污染物的重要技术之一。煤热解过程是煤燃烧的初始过程,在煤热解过程中会生成大量的NOX前驱物(HCN、NH3等),在后续燃烧过程中转化为NOX,因此控制NOX排放,要同时考虑煤热解和煤燃烧两个阶段,基于此,本课题提出了通过两步法煤热解-燃烧过程中达到减氮脱硝以实现直接煤燃烧降低NOX排放的思路。本课题的减氮思路是:在煤热解中,借助预先引入的金属助剂使煤中氮尽可能的以N2形式迁移到挥发分中,同时,减少热解产物固体燃料中氮化物的含量。脱硝思路是:在煤基固体洁净燃料燃烧中,凭借燃料中的金属助剂使燃料中焦氮主要以N2的形式释放,减少NOX的产生。本文首先采用HF/HCl酸洗处理长焰煤制得脱灰煤,然后利用机械混合法将铁助剂前驱体与原煤或脱灰煤制成实验样品。利用管式炉在热解温度为800~1100℃范围内,进行了铁助剂对实验样品热解过程氮迁移转化影响的实验,考察了热解温度、铁助剂负载比等因素对气、固、液三相中氮含量的影响规律,最终制得最佳热解条件下的洁净焦炭。在燃烧温度为800℃~1100℃范围内,进行了铁助剂对焦炭燃烧过程脱硝性能影响的实验,考察了燃烧温度对燃烧NOX排放特性的影响规律。综合利用XPS、XRD等对实验样品表面元素含量、晶相的表征分析,采用元素分析仪、GC、烟气分析仪、分光光度计、化学发光氮测定仪对热解及燃烧过程中气、固、液三相中氮化物含量进行分析检测。依据整个热解及燃烧过程中的氮平衡,初步确定了铁助剂对煤热解-燃烧过程中NOX控制作用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气态的NH3和HCN产率增加,液态的Tar-N和固态的Char-N产率降低。热解过程中铁助剂促进了煤中氮向N2的转化。(2)铁助剂的最佳负载比为0.5wt.%,氮脱除率最佳热解温度为1000℃,在1000℃下热解,负载铁后NH3、HCN、Tar-N和Char-N和占比有所降低,而氮气占比大大提高;氮脱除率由66.6%提高至93.6%。实现了热解减氮的目的。(3)高温及铁助剂的负载有利于燃烧过程中NOX的脱除。随着燃烧温度的升高,NOX的排放量逐渐降低,且各个温度点,负载铁后的焦炭燃烧NOX排放量均低于脱灰焦;在燃烧温度为1100℃时,NOX排放量达到最低,NOX排放量减少46.7%。(4)通过热解及燃烧的氮平衡分析,发现无论热解还是燃烧阶段,铁都促进了氮向N2的转化,而其它氮化物含量明显降低。(5)两步法煤热解-燃烧过程中减氮脱硝降低NOX排放的思路是可行的。高温热解后的焦炭中铁主要以Fe2O3、Fe3O4、α-Fe形态存在,催化更多的含氮化合物转化为N2;同时,燃烧形成的Fe2O3对NOX和CO、C的还原反应有一定的催化作用。通过铁助剂的一步加入,实现了两步热解减氮、燃烧脱硝的效果。
马粉琼[4](2020)在《上海市表层土壤中黑碳来源、空间特征及与多环芳烃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表层土壤在黑碳(Black Carbon,BC)的环境过程中扮演者重要的“源汇”角色,随着城市化过程的不断推近,BC不断在表层土壤中富集,深刻影响着人体健康和全球碳循环过程,城市表层土壤安全问题亟待关注。目前国内外对表层土壤BC的关注,主要集中在BC母体,对BC组分焦炭(Char)和烟炱(Soot)在表层土壤中的赋存特征认识不够深入,不同BC组分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尤其是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归趋和转化影响不同,深入研究表层土壤中Char和Soot的赋存特征,及其与PAHs的相关性,有助于深入理解BC的环境行为。同时,定量揭示BC空间特征背后的驱动因子,有助于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城市土壤进行管控,也为城市土壤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按5 km5 km网格采集上海市表层土壤,样品高度覆盖上海不同点源、交通环线和不同功能区,旨在从点、线、面的不同空间尺寸,加强对BC含量及空间特征的研究。基于GIS地统计分析,结合空间热点探测模型,探究表层土壤中BC的空间集聚程度。利用Spearman相关性系数,分析PAHs和BC、Char和Soot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解释BC对PAHs的吸附行为。基于此,利用PAHs特征比值法对BC进行来源解析。引入地理探测器模型(Geographical Detector),定量揭示上海市表层土壤BC空间特征的驱动因子及解释力差异,探讨了不同驱动因子交互作用上海市表层土壤BC空间分异的影响,以期为上海市土壤质量安全提供科学治理措施。本研究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和现实意义如下:(1)上海市表层土壤样品中BC含量变化范围为0.2641.06 mg/g,均值为4.47 mg/g。Char的含量范围为0.0139.67 mg/g,均值为2.64 mg/g,占BC平均含量的58.93%。Soot的含量范围为0.0113.74 mg/g,平均含量2.42 mg/g。美国环保署优控的16种PAHs含量范围72.014765.56 ng/g,平均含量为589.22ng/g。与国内外研究成果相比,上海市表层土壤BC和PAHs处于中等污染水平。(2)BC含量在上海四环交通道路,以南北分异为主,呈现从郊环向内环递增趋势。在不同功能区,BC含量的总体变化特征是:交通道路>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文教区>农业区>公园绿地。BC含量在各区县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最高的地区宝山区,然后是中心城区、嘉定区、闵行区、浦东新区和宝山区。PAHs从不同环数组成来看,高浓度PAHs主要集中在5环和6环,含量分别为1297.74ng/g和1297.74 ng/g,占PAHs总含量的84.68%。从PAHs单体组分来看,BaA和Chr含量最高分别为95.32 ng/g和96.85 ng/g。从不同交通环线道路来看,上海市表层土壤PAHs空间特征表现为:中环>外环>郊环>内环>郊环外,PAHs含量的空间变化大致呈现出从中环向郊环递减,与BC含量的空间特征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3)基于GIS的BC空间热点探析表明,BC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 I)指数为0.43,BC在不同格网区域呈显着正相关,表明上海BC污染呈现集中连片的态势,高低值南北空间分异特征明显,区域之间的相互影响现象明显。研究区域共存在5个BC热点聚集区,其中3个为高值聚集区:上海西北面、中心城区和崇明南部,聚集区呈椭圆形,污染地区集中连片,影响面积巨大,造成严重的污染,总体南北方向分布。2个为低值区:上海西南部、崇明东部和上海东部。上海西南部低值呈近圆形分布,方向上的相关性不明显。(4)利用Spearman相关性系数分析表明,研究区域BC与HMW PAHs相关性最显着(r=0.253,p<0.05),Soot与LMW PAHs和MMW PAHs呈正相关性最显着(p<0.05),相关性r分别为0.249和0.221,而Char与HMW PAHs的相关性(r=0.201,p<0.05)更显着。PAHs与BC和TOC较好的相关性,表明上海市表层土壤中BC和TOC对PAHs富集和空间分布起到重要作用。(5)基于PAHs特征标志物比值法和BC/OC、Char/Soot比值对BC进行来源解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BC/OC比值为0.84,指示BC是化石燃料燃烧源。Char/Soot比值结果为2.07,指示BC主要源是煤炭燃烧排放。PAHs特征标志物比值法,结果显示:Flu/(Flu+Pyr)比值范围为0.320.60,均值为0.55;Inp/(Inp+BghiP)比值范围为0.170.59,均值是0.56,表明上海市表层土壤BC来源主要是生物质/煤炭燃烧源和石油不完全燃烧的混合源。(6)采用地理探测对BC空间特征驱动因子进行探测,因子探测器结果显示人口密度q值最大为0.936,是BC空间异质性的主导因子,人为因子解释力最大,土地利用类型在解释BC空间异质性方面具有相对重要的地位,而气象因子对BC空间异质性的解释力最弱。交互探测器探测结果显示,各驱动因子之间主要表现出非线性增强、双因子增强和单因子非线性减弱三种交互作用关系,任意因子叠加可增强或减弱单因子对BC空间分异特征的解释力。综上所述,本论文较好完善了对上海市表层土壤BC及组分Char和Soot的研究,延深性地探究了Char和Soot对PAHs的吸附行为,同时,定量揭示了BC空间异质性的驱动因子及解释力差异,指出上海表层土壤BC污染治理,应注重改善能源结构和控制重点区域车辆污染物排放,及时关注气象条件和社会经济等驱动因子的变化,从多指标的监控增强对土壤安全进行管理。
闵秀云[5](2019)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土壤黑碳环境地球化学研究》文中提出黑碳是化石燃料或生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富含碳元素的有机连续统一体,广泛赋存于大气、土壤、沉积物等不同环境介质中,对全球碳循环、地球辐射热平衡、气候变化、土壤生态系统变化、环境质量变化等有重要影响。青藏高原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地貌、特殊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极端脆弱等特性,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地区。与青藏高原其他区域相比,东北部地区受人类活动干扰更为显着,但关于该区域土壤黑碳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却十分有限。基于此,本研究以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研及室内实验等工作的开展,深入探讨了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土壤黑碳的分布特征、土—气交换及特殊生物质黑碳对研究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本论文取得如下研究结果:(1)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表层土壤主要由碱性壤土构成,土壤电导率和阳离子交换量平均值分别为14.13 mS/cm和13.27 cmol(+)/kg。研究区表层土壤中黑碳总量范围为0.50474.381 g/kg,均值为5.152 g/kg;烟炱组分黑碳含量范围为0.40015.200 g/kg,均值为1.719 g/kg。研究区表层土壤总黑碳和烟炱组分黑碳平均含量分别约占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33.94%和19.99%,且表层土壤黑碳呈现显着的区域分布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黑碳与总碳、总有机碳均显着正相关(p<0.01);表层土壤黑碳总量与Ca元素呈负相关(p<0.01),表层土壤烟炱组分黑碳与Ti元素呈显着负相关(p<0.01),而与Zn、Pb、Cd呈显着正相关(p<0.01)。土壤机械组成影响研究区表层土壤黑碳的分布,壤土中黑碳总量大于黏土,而烟炱组分黑碳在黏土中较易富集。不同分区的表层土壤黑碳含量存在显着差异,其中矿业区表层土壤黑碳总量和烟炱组分黑碳含量最高,背景区表层土壤黑碳总量和烟炱组分黑碳含量最低。土壤黑碳δ13CBC值的变化范围是-36.92‰-21.07‰,平均值为-24.62‰,也存在一定的空间分布差异,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黑碳可能主要源自C3植物的燃烧,C4植物的贡献则相对较小。上述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黑碳可能受生物质和化石燃料来源的共同影响,与青藏高原的“高原效应”(如相对较低的含氧量)、当地居民使用燃料、相对频繁的人为活动(如采矿、工业和运输等)、气候条件等多个影响因素有关。(2)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的气溶胶黑碳含量变化范围是0.1844.920μg/m3,平均值为1.135μg/m3。其中,工业区气溶胶黑碳的平均含量最高,农牧区气溶胶黑碳的平均含量最低;城镇区的气溶胶黑碳平均含量仅次于工业区,盐湖区气溶胶黑碳平均含量与矿业区相似,低于城镇区,但高于背景区。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气溶胶黑碳可能受排放源、人类活动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共同影响。研究区表层土壤黑碳与气溶胶黑碳之间的线性相关性不显着,表明二者之间可能存在更复杂的非线性相关关系。黑碳的土—气交换模拟结果表明,研究区域黑碳的土—气交换行为确实存在,仅需特别注意模拟计算过程中个别参数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结果不确定性。(3)实验室内制备特殊生物质黑碳,模拟黑碳进入土壤不同情景,探讨特殊生物质黑碳对研究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黑碳理化性质受热解温度影响,生物质黑碳进入土壤后,对土壤pH值、电导率、阳离子交换量和CHN元素含量等产生明显影响,土壤的微观形貌特征、孔结构和比表面积也随之发生改变,对土壤机械组成有一定影响,而对土壤官能团和矿物组成的影响不明显。因此,在研究青藏高原土壤生态系统时也需关注黑碳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潜在影响。
张潇[6](2019)在《南极及南海陆架沉积物中黑碳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对环境变化的指示》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第32次南极科考航次期间于南极半岛东北部海域采集的D6-03、D6-06岩芯和2014年春季南海北部航次在陆架采集的1 1、16号站岩芯为研究对象,通过岩芯中放射性核素210Pb和2266Ra的测定构建了近代150年左右的年代学基础,结合沉积物沉积速率的变化、黑碳含量及沉积通量的年代际变化、有机质δ13CTOC信号、黑碳14C丰度(B14C)以及其它辅助参数,以近代沉积年代学为背景研究了近百年来黑碳年代际变化规律、对周边环境的指示以及两个海域陆架沉积物中黑碳对全球黑碳的贡献。南极半岛东北部海域两个岩芯中的黑碳在工业革命前后来源存在较大差异,1860s之前源于岩石风化和生物质燃烧,工业革命之后多了化石燃料的贡献。黑碳沉积通量的年代际变化整体记载了自20世纪60年代起南奥克尼群岛侵蚀加剧和冰川消融速度加快的历史,两个岩芯间的差异揭示了局地海流在调控黑碳年代际变化方面起关键作用。根据D6-03和D6-06岩芯中黑碳含量和通量,估算得南极陆架沉积物中黑碳年埋藏通量为2316 Gg,占全球陆架黑碳年埋藏通量的13.5-79.9%,揭示了南极陆架是全球黑碳的高效埋藏区。南极陆架沉积物中黑碳含量与有机碳及δ13CTOC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提出伴随黑碳输入的Fe对初级生产力的调控可能是黑碳和有机碳关联的机制,为该海域黑碳间接指示初级生产力变化提供了支持。南海位于全球最大的黑碳排放源区-东南亚,此海域陆架沉积物中黑碳年代际变化不仅反映了改革开放之后化石燃料使用加剧这一现象,同时也记录了香港英治初期初加工业的兴起。黑碳含量和沉积通量的年代际变化受海岸侵蚀和燃烧排放两个来源共同调控,不同岩芯间黑碳变化差异明显和局地沉积环境有关。黑碳沉积通量的年代际变化整体反映了周边化石燃料使用的历史,近年来的黑碳埋藏通量的降低揭示了城市化进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变化。估算得黑碳年埋藏量为353 Gg,南海陆架面积占据全球海洋总陆架的4.8%,黑碳年埋藏量占全球陆架的2.1-12.2%。两个典型海域的研究表明,B14C数据可以在定性和定量黑碳来源方面提供关键信息,陆源石墨型黑碳在沉积物中的占比不可忽略。黑碳含量和沉积通量蕴含了燃烧成因黑碳来源的变化和地质成因的石墨型黑碳变化等信息。相同海域不同站位黑碳的年代际变化差异揭示了局地沉积环境(海流)在沉积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因此,源排放强弱和沉积物黑碳的埋藏通量大小并非一一对应关系。
许云[7](2019)在《中国西北地区中侏罗世煤中古野火证据及对古气候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野火(wildfire)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循环有着重要影响。野火的发生与大气氧含量、气候及可燃物的类型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燃烧产生的气体会对气候环境产生影响,气候的变化又影响着植被的生长。侏罗纪时期大气中的CO2明显偏高,气候变化明显,然而目前关于侏罗纪野火事件对气候影响的研究却寥寥无几。本次研究采集了鄂尔多斯盆地北缘的神东矿区、鄂尔多斯盆地南缘的彬长矿区、吐哈盆地的哈密矿区、准噶尔盆地南缘的阜康矿区的9个煤矿的主采煤层样品。采用煤岩显微组分定量、惰质组反射率测定、煤层顶底板中常量和微量元素分析、煤层顶底板中矿物组成分析、细胞壁的均质化程度观察、多环芳烃化合物检测等测试方法,综合研究了侏罗纪中国西北地区古野火存在的证据,古野火类型及其对古气候的影响,同时根据煤中惰质组的含量与古氧气含量的关系推测中侏罗世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取得的成果与认识如下:中侏罗世中国西北地区古野火存在的煤岩学证据。前人研究表明宏观煤岩组分中的丝碳等同于宏观的Charcoal,显微煤岩组分中的惰质组等同于微观的Charcoal。在本次研究的煤层顶底板及煤样中发现了大量的不完全燃烧产物Charcoal。在西北地区中侏罗世煤中显微煤岩组分中惰质组含量在45%-72%之间,远高于华北地区晚石炭—早二叠世煤层中惰质组含量,这表明相对于华北晚石炭—早二叠时期,西北地区侏罗纪泥炭形成时期的野火事件更为频繁。中侏罗世中国西北地区古野火存在的多环芳烃证据。燃烧产生的分子标志物最具代表性的为多环芳烃(PAHs)类化合物,尤其是四环以上的多环芳烃基本上均为燃烧产物。在所有煤样中均检出了四环及其四环以上芳烃,特别是部分样品检测到了典型的高温燃烧产物六环芳烃—晕苯,通过多环芳烃同分异构体的比率计算表明荧蒽、苯并荧蒽、芘、苯并芘、苯并a蒽、茚并芘和苯并[g,h,j]花具有燃烧成因,同时还检测到了有机质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含氧的芳香类化合物,如苯并奈并呋喃,二奈并呋喃,苯并二苯并呋喃等,这些分子标志物同样指示出在中侏罗世中国西北地区发生过广泛而频繁的野火事件。中侏罗世中国西北地区的古野火类型以中低温燃烧的地表火为主。西北地区中侏罗统煤中惰质组分的的平均反射率为1.77,其中反射率在0.7-2%之间的惰质组占惰质组总量的75.96%,根据惰质组反射率与燃烧温度的关系计算出燃烧时的温度集中在400℃左右。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发现植物细胞间层均同质化,这表明燃烧温度至少在325℃以上。在所有样品中五环及其以上化合物相对丰度较低,因此在中侏罗泥炭形成时期发生的古野火以中低温火为主,高温火频率较少。鄂尔多斯盆地北缘中侏罗世早期延安组沉积时期气候变化过程明显。鄂尔多斯盆地北缘的延安组主采煤层的底板中CAI、CaO/MgO、Al2O3/MgO、Sr/Cu等值具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粘土矿物组合由伊利石和绿泥石组合变为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组合,这表明在延安组一、二段沉积时期气候相对干冷,而三、四、五段沉积时期气候相对温暖湿润。侏罗纪时期的古野火事件中释放的巨量CO2可能是引起气候变化的因素之一。根据中国西北地区早—中侏罗世煤碳资源量及煤中惰质组的含量,计算出由不完全燃烧形成的惰质组含量,在此基础上根据现代森林火灾碳排放模型,保守计算出仅在中国西北地区早—中侏罗世成煤期,成煤沼泽中森林燃烧向大气中释放出的总碳量为5.56×1011吨,其中CO2的量为1.73×1012吨,CO的量为1.1×1011吨,CH4的量为1.0×1010吨,其中仅CO2的排放量就达到目前大气圈中CO2总量的57.7%。大量资料表明中侏罗早期大气中CO2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在中侏罗世发生的广泛而频繁的野火释放的温室气体可能是导致这一时期CO2浓度上升,气候由寒冷干燥变为温暖潮湿的原因之一。中侏罗世延安组地层沉积时期鄂尔多斯盆地大气中古氧气含量为27.9%,高于现今的氧气含量(21%)。在西北地区中侏罗世煤中显微煤岩组分中惰性组分含量在45%-72%之间,平均值为55.76%,根据Glasspool和Scott建立的煤中惰质组含量与大气中古氧气含量的公式计算出中侏罗世早期延安组地层沉积时期鄂尔多斯盆地大气中古氧气含量为27.9%。煤层顶底板中的宏观Charcoal指示在燃烧区域发生过水流侵蚀现象。鄂尔多斯盆地北缘神东矿区的5组主要煤层的顶底板中均发现了宏观的Charcoal混杂在砂—泥岩中,这表明燃烧事件后水流对燃烧区域进行过侵蚀作用,河流携带的碎屑物可能使河道淤积、改道,废弃的河道及岸后积水区域为泥炭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场所。
刘智峰,黄卿,周旭光,张歆婕,张荷[8](2018)在《柴油机油中烟炱的磨损机理及分散性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汽车制造商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采用新的发动机技术,带动了柴油机油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尤其也对烟炱的分散性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学者有关烟炱在油品中形成机理的研究成果,阐述了烟炱对发动机的磨损机理及其危害性,总结了提高油品烟炱分散性的解决方案,重点介绍了烟炱分散剂研制取得的进展。
李美菊[9](2018)在《家用燃煤燃烧排放颗粒物中棕色碳的化学性质与光学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棕色碳(BrC)是一类具有吸光性质的有机碳(OC),其具有很强的波长依赖性,主要吸收可见光和近紫外区域的低波段光。煤燃烧是大气BrC的重要来源,然而相关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其含量、化学和光学特征的研究可以更深入的了解BrC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本论文选用六种不同成熟度家用燃煤(煤块和蜂窝煤),采集了其燃烧排放的颗粒物样品,然后对颗粒物样品中的BrC组分(WSOC、HULISw、ASOC、MSOC)的含量、化学和光学特征等进行了研究。获得的主要认识和结论如下:(1)在本研究中,四类BrC组分(WSOC、HULISw、ASOC、MSOC)在燃煤排放颗粒物中的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4.33%-45.6%、2.25%-22.6%、3.16%-13.6%和75.6%-98.2%,表明了煤的燃烧是大气BrC的重要来源。研究还发现,颗粒物中BrC组分的含量随萃取溶剂的类型、煤的成熟度和燃煤形状的变化而具有一定差异。对于同一种样品采用不同溶剂萃取BrC时,Br C组分的含量变化规律表现为:MSOC>WSOC>ASOC,同时MSOC>WSOC+ASOC。此外,煤样成熟度(Ro)对煤燃烧产生的颗粒物中水溶和碱溶性BrC的相对丰度具有一定的影响,WSOC、HULISw和ASOC组分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显示了一个“哑铃形”的变化趋势。而MSOC在烟煤颗粒物中的含量却无明显变化,表明煤的成熟度对可溶于甲醇的BrC的组分影响不大。(2)不同的BrC组分具有相似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特性,其吸光度随波长的减小而增大。不同溶剂提取和分离出的BrC组分的特殊吸光指数(SUVA254)值总是遵循以下规律:MSOC>ASOC>HULISw>WSOC。WSOC的AAE值一般比MSOC和ASOC的AAE值高,表明WSOC可能比MSOC和ASOC具有更强的波长依赖性。HULISw作为WSOC的一个重要部分,其AAE值与相应的WSOC组分相似。此外,低熟煤颗粒物中萃取的WSOC和MSOC组分具有相对较低的SUVA254和较高SR值。另外与WSOC相比,ASOC和MSOC均具有较高的MAE365值,表明后者具有更强的光吸收能力。(3)不同类型燃煤排放的BrC组分具有相似的荧光特征,如在WSOC组分中都检测到A和B两个主要的荧光峰,同时也存在一些差异,如在YC-1和YC-2中检测到E峰,这些差异应该是煤的化学成分不同引起的。另外,不同成熟度和不同形状(煤块与蜂窝煤)的煤样荧光光谱有许多相似之处,表明了成熟度和煤型对燃烧排放BrC的荧光光谱没有明显的影响。(4)1H NMR分析结果表明煤样燃烧排放的HULISw含有较多的[H-C-C=]和[Ar-H]和较少的[C-H]和[H-C-O],说明煤燃烧排放的HULISw具有较多的芳香结构和较少的脂肪结构。样品的FT-ICR MS结果表明煤烟HULISw中含有较多的含S物质,表明煤燃烧可能是大气HULIS中含S组分的重要来源。减少煤炭燃烧活动排放,可以大大减少含S的HULIS化合物及其潜在的环境和健康影响。(5)热解色谱质谱(Py-GC/MS)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成熟度燃煤排放的颗粒具有类似的热解产物。这些化合物均以芳香化合物(58.1-92.0%)为主,另外还含有酚类化合物(0.66-32.3%)、脂肪烃(0.21-9.57%)、呋喃类化合物(1.42-2.57%)、含S化合物(NA-4.12%)和含N化合物(NA-3.91%),表明了这些soot颗粒样品都是以高度芳香性的结构为核心,连接有含氧、氮等杂原子基团。另外芳香类热解产物的百分含量随着煤样成熟度的增加呈现递增趋势,而酚类化合物的百分含量则随着煤样成熟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含N化合物主要存在于低成熟度的soot颗粒样品中,含S化合物主要存在于高成熟度燃煤排放的soot颗粒中。
方仔铭[10](2018)在《南海及极地海域黑碳的源、汇及其对海洋碳循环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黑碳(Black carbon或Pyrogenic carbon)是由生物质和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系列复杂的有机物。每年通过河流和大气输入海洋的黑碳(包括溶解态和颗粒态)约为60Tg(1Tg=1012g,以碳当量计,下同),占有机碳入海通量的10%以上。在开阔大洋,溶解有机碳(DOC)储库中有超过2%是溶解态黑碳(DBC)。然而,目前对于黑碳在海洋中的循环过程及其对海洋有机碳循环影响的认识仍然十分有限。为此,本研究选择了三个典型海域开展黑碳研究,利用BPCA 和CTO-375法分别测定了南海及南极普里兹湾海水DBC和西北冰洋颗粒态黑碳(PBC)的含量,旨在更加全面了解海洋中黑碳的来源和归宿。南海位于亚洲东南部,该地区的黑碳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南海西部DBC浓度介于0.49~1.60 μmol L-1之间。空间上,湄公河羽状流影响区(下称羽状流区)混合层中DBC浓度和(B6CA+B5CA)/(B4CA+B3CA)比值(简称为RH/L,该值指示DBC的芳构化程度)高于周围海区。羽状流区混合层DBC浓度与盐度具有良好的线性负相关关系,说明湄公河淡水输入是南海西部DBC的重要来源。箱式稳态模型计算表明,通过湄公河及大气输入南海西部的DBC超过一半在真光层中被清除。在中层水体中(500~1500m)DBC浓度变化较小,介于0.70~0.85μmol L-1之间,但RH/L值却随着深度增加逐渐增加且与盐度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揭示了该值在中层水体中是个保守参数,可以用来示踪中、深层水不同水团之间的混合过程。南极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是南极底层水形成的重要区域。在本研究海域,DBC浓度呈现从湾内向海盆区逐渐降低的趋势。DBC浓度高值出现在湾内底部的高密陆架水体中,平均值为1.17μmolL-1。该值明显高于陆架表层水(0.87μmol L-1)和绕极深层水(0.49 μmolL-1),预示着陆架沉积物是普里兹湾水体DBC的重要来源。DOC的分布趋势类似于DBC,但最高值出现在初级生产力旺盛的湾内表层水体中。根据保守混合模型并结合δ18O数据证实,高密陆架水下沉能将陆架的DBC和DOC输送到南大洋深部。初步计算表明,普里兹湾高密陆架水下沉过程向南极底层水贡献了额外4~9%的DBC(66~150 Gg yr-1,1 Gg=109 g)和2~4%的DOC(3700~500Ggyr-1)。因此,南极陆架区高密水体下沉是南大洋乃至全球深层水DBC的重要来源。在西北冰洋及亚北极海域,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水体中PBC的含量。在北冰洋中心海盆区,PBC高值主要出现在冰边缘区,平均值为0.021 μmolL-1。温度、盐度及放射性同位素比值(即234Th/238U)等参数表明,冰边缘区水体PBC浓度较高主要由于海冰融化释放以及较弱的颗粒物迁出作用导致。通过234Th/238U不平衡法估算得到楚科奇-白令海陆架混合层PBC的沉降通量为290~680 Gg yr-1。该通量和其他近岸海域输出或埋藏通量接近,说明楚科奇-白令海陆架区是北冰洋黑碳的主要埋藏区域。另外,该沉降通量要高于通过河流和大气输入楚科奇-白令海陆架的PBC通量(~250 Ggyr-1),说明该海域存在其他PBC来源。以上三个典型海域黑碳研究表明,黑碳在海洋上层和中深层的地球化学行存在较大差异。对于具有丰富淡水输入的海域,河流是海洋DBC的主要来源。河流和大气输入海洋表层的DBC很大一部分可能通过光降解或者沉降颗粒物的清除作用迁出真光层,使得其在水柱中的停留时间相对短暂。与此相反,中深层水体DBC浓度在空间上变化较小,暗示着DBC在中深层水十分稳定、循环时间尺度较长。在南极,高密陆架水体的下沉为DBC逃离真光层提供了快速通道,是连接表层DBC快速循环和深层长时间尺度循环的纽带。这些研究结果初步给出本研究海域黑碳循环过程的框架性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海洋黑碳循环。
二、抑制高温空气燃烧过程烟炱排放的初步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抑制高温空气燃烧过程烟炱排放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CK-4 10W-40在东风柳汽国六发动机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试验概述 |
1.1 试验车辆 |
1.2 试验用油 |
1.3 试验方案 |
1.4 试验方法 |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2.1 运动黏度 |
2.2 酸碱值 |
2.3 氧化值和硝化值 |
2.4 金属元素含量 |
2.5 烟炱 |
2.6 烟炱润滑油分散性测试 |
3 发动机检查 |
4 结论 |
(2)柴油烟炱及其元素碳对多环芳烃的吸附行为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黑碳对有机污染物吸附行为的研究进展 |
1.1 前言 |
1.2 黑碳及其结构性质 |
1.2.1 烟炱型黑碳的结构性质 |
1.2.2 焦炭型黑碳的结构性质 |
1.3 黑碳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行为及作用机理 |
1.3.1 黑碳上的单溶质吸附行为及机理 |
1.3.2 黑碳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力 |
1.3.3 黑碳吸附有机污染物的影响因素 |
1.3.4 黑碳上的多溶质竞争吸附行为及机理 |
1.4 存在问题与研究思路 |
1.4.1 存在问题 |
1.4.2 研究思路 |
第2章 竞争取代法研究萘在柴油烟炱及其元素碳上的吸附行为及机理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有机物 |
2.2.2 吸附剂 |
2.2.3 吸附剂表征 |
2.2.4 竞争取代吸附实验 |
2.2.5 吸附模型拟合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吸附剂表征结果 |
2.3.2 萘在柴油烟炱及其元素碳上的竞争吸附行为 |
2.3.3 萘在柴油烟炱及其元素碳上的吸附机理 |
2.4 小结 |
第3章 多环芳烃在柴油烟炱及其元素碳上的吸附行为及机理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有机物 |
3.2.2 吸附剂 |
3.2.3 批量吸附实验 |
3.2.4 吸附模型拟合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吸附等温线及模型拟合结果 |
3.3.2 多环芳烃在柴油烟炱有机质上的吸附行为及机理 |
3.3.3 多环芳烃在柴油烟炱元素碳上的吸附行为及机理 |
3.4 小结 |
第4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4.1 研究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铁助剂对长焰煤热解-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控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
1.1.1 低阶煤特点及其利用 |
1.1.2 低阶煤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1.3 民用散烧煤及其危害 |
1.2 低阶煤热解过程中氮的分配与转化规律 |
1.2.1 低阶煤中氮的赋存形态 |
1.2.2 低阶煤热解过程中氮迁移 |
1.2.3 影响煤热解氮迁移的因素 |
1.2.4 助剂对低阶煤热解过程氮迁移影响 |
1.3 低阶煤燃烧过程中氮的分配与转化规律 |
1.3.1 煤燃烧过程中氮的迁移与转化 |
1.3.2 影响煤燃烧氮迁移的因素 |
1.3.3 助剂对低阶煤燃烧过程氮迁移影响 |
1.4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1.4.1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
1.4.2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及药品试剂 |
2.1.1 实验用煤 |
2.1.2 原料处理 |
2.1.3 实验试剂及药品 |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3 实验研究方法 |
2.3.1 煤的热解实验 |
2.3.2 焦炭的燃烧实验 |
2.4 实验仪器及分析表征 |
2.4.1 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 |
2.4.2 物相分析 |
2.4.3 氮化物含量分析 |
2.4.4 氮化物形态分析 |
第三章 原煤热解和燃烧过程氮迁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3.1 煤中氮形态及其矿物质组成 |
3.1.1 原煤中氮形态分布及其矿物质组成 |
3.1.2 脱灰煤中氮形态分布及其矿物质组成 |
3.2 煤热解过程中氮迁移规律研究 |
3.2.1 焦炭中氮的结构及分布 |
3.2.2 脱灰焦炭中氮的结构及分布 |
3.2.3 原煤及脱灰煤热解过程气、固、液分布 |
3.3 煤、焦炭燃烧过程中氮迁移规律研究 |
3.3.1 煤、焦炭燃烧过程中NO_X排放规律 |
3.3.2 焦炭燃烧过程中N_2排放规律 |
3.4 小结 |
第四章 铁助剂对长焰煤热解过程减氮的影响研究 |
4.1 助剂类型及负载量对长焰煤热解减氮的影响 |
4.1.1 助剂类型对热解减氮的影响 |
4.1.2 铁助剂负载量对热解减氮的影响 |
4.1.3 热解温度对热解减氮的影响 |
4.2 铁助剂对煤热解过程气、固、液分配与转化影响研究 |
4.2.1 气相氮分配 |
4.2.2 焦油氮分配 |
4.2.3 焦炭氮分配 |
4.3 铁助剂对煤热解减氮机理研究 |
4.4 小结 |
第五章 铁助剂对焦炭燃烧过程脱硝性能的影响 |
5.1 铁助剂对燃烧脱硝的影响 |
5.1.1 气体流速的影响 |
5.1.2 铁助剂对燃烧脱硝性能的影响 |
5.1.3 燃烧温度的影响 |
5.2 铁助剂对焦炭燃烧氮迁移转化究 |
5.3 铁助剂对长焰煤热解-燃烧中氮平衡及NO_X控制作用研究 |
5.3.1 铁助剂对长焰煤热解-燃烧中氮平衡影响 |
5.3.2 铁助剂对长焰煤热解-燃烧中NO_X控制作用机理研究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上海市表层土壤中黑碳来源、空间特征及与多环芳烃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黑碳(BC)概况 |
1.2.1 BC的性质 |
1.2.2 BC的源汇 |
1.2.3 BC的环境效应 |
1.3 城市表层土壤中BC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土壤中BC空间特征 |
1.3.2 土壤中BC影响因素 |
1.3.3 土壤中BC来源解析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4.3 研究课题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括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人为经济概况 |
2.2 样品采集及保存 |
2.3 样品处理与实验分析 |
2.3.1 化学试剂和仪器准备 |
2.3.2 BC分析 |
2.3.3 PAHs分析 |
2.4 相关理化性质的测定 |
2.4.1 土壤TOC测定 |
2.4.2 土壤中值粒径测定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上海市表层土壤中BC赋存特征研究 |
3.1 表层土壤中BC赋存特征 |
3.1.1 表层土壤中BC含量特征 |
3.1.2 表层土壤中BC组分特征 |
3.1.3 表层土壤中BC污染水平 |
3.2 表层土壤BC空间分布特征 |
3.2.1 上海市各环线BC空间分布特征 |
3.2.2 上海市各区县BC空间分布特征 |
3.2.3 上海市各功能区BC空间分布特征 |
3.3 表层土壤PAHs含量与空间特征 |
3.3.1 表层土壤中PAHs的含量分析 |
3.3.2 表层土壤中PAHs的空间特征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GIS的表层土壤中BC空间探索 |
4.1 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 |
4.1.1 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 |
4.1.2 空间热点探测模型 |
4.2 表层土壤黑碳BC、Char和 Soot含量的空间特征 |
4.2.1 表层土壤中黑碳BC、Char和 Soot的空间聚集程度 |
4.2.2 表层土壤中黑碳BC、OC和 TOC的空间热点分析 |
4.3 表层土壤中BC、TOC和 PAHs的相关性分析 |
4.3.1 表层土壤中BC、TOC和 PAHs相关性 |
4.3.2 表层土壤中BC、Char和 Soot与 PAHs相关性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上海市表层土壤中BC来源解析 |
5.1 黑碳/有机碳(BC/OC)比值法 |
5.2 焦炭/烟炱(Char/Soot)比值法 |
5.3 PAHs特征标志物比值法(MDR)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上海市表层土壤中BC空间特征驱动因子探究 |
6.1 模型原理与方法基础 |
6.1.1 模型原理 |
6.1.2 方法基础 |
6.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1 气象因子数据 |
6.2.2 地类因子数据 |
6.2.3 人为因子数据 |
6.3 地理探测器模型构建 |
6.3.1 地理探测器模型驱动因子选择 |
6.3.2 表层土壤BC污染的驱动因子分析 |
6.3.3 表层土壤BC污染的驱动因子交互作用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5)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土壤黑碳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黑碳的物理化学特性 |
1.2 国内外黑碳的研究进展 |
1.2.1 土壤黑碳的研究进展 |
1.2.2 土壤黑碳—气溶胶黑碳交换研究进展 |
1.2.3 黑碳碳同位素研究进展 |
1.2.4 黑碳室内模拟实验研究进展 |
1.3 黑碳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1 热化学氧化测定法 |
1.3.2 显微镜测定法 |
1.3.3 分子标志物测定法 |
1.3.4 ~(13)C核磁共振测定法 |
1.4 选题依据、研究意义以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4.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以及关键技术 |
1.4.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样品采集 |
2.3 土壤黑碳分析 |
2.3.1 土壤黑碳含量测定 |
2.3.2 土壤黑碳稳定碳同位素分析 |
2.4 土壤样品理化性质分析 |
2.4.1 土壤pH值、电导率和阳离子交换量分析 |
2.4.2 土壤主量元素分析 |
2.4.3 土壤CHN元素分析 |
2.4.4 土壤总有机碳(TOC)元素分析 |
2.4.5 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分析 |
2.5 气溶胶黑碳分析 |
2.6 特殊生物质黑碳的制备和表征 |
2.6.1 特殊生物质黑碳的制备 |
2.6.2 特殊生物质黑碳及添加黑碳土壤表征 |
第3章 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土壤黑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3.1 青藏高原东北部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
3.1.1 青藏高原东北部土壤机械组成特征 |
3.1.2 青藏高原东北部土壤pH值、电导率和阳离子交换量分布特征 |
3.1.3 青藏高原东北部土壤主量元素与重金属分布特征 |
3.2 青藏高原东北部土壤黑碳的分布特征 |
3.3 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自然条件对土壤黑碳分布的影响 |
3.4 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人为活动对土壤黑碳分布的影响 |
3.5 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土壤黑碳的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3.5.1 研究区土壤黑碳的稳定碳同位素分布特征 |
3.5.2 人为活动对土壤黑碳碳同位素分布的影响 |
3.6 小结 |
第4章 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黑碳的土—气交换特性研究 |
4.1 青藏高原大气气溶胶黑碳研究现状 |
4.2 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气溶胶黑碳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 |
4.3 人类活动对气溶胶黑碳的影响 |
4.4 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土壤黑碳与气溶胶黑碳的交换特性研究 |
4.4.1 土壤物理化学性质与气溶胶黑碳的相关性分析 |
4.4.2 土壤物理化学性质与气溶胶黑碳土气交换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特殊生物质黑碳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研究 |
5.1 室内模拟制备的特殊生物质黑碳的物理化学性质 |
5.2 特殊生物质黑碳对土壤机械组成、PH值、电导率和阳离子交换量的影响 |
5.3 特殊生物质黑碳对土壤微观形貌的影响 |
5.4 特殊生物质黑碳对土壤比表面积的影响 |
5.5 特殊生物质黑碳对土壤CHN元素含量的影响 |
5.6 特殊生物质黑碳对土壤官能团及矿物组成的影响 |
5.7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南极及南海陆架沉积物中黑碳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对环境变化的指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黑碳简介 |
1.1.1 定义 |
1.1.2 黑碳的产生过程及结构 |
1.1.3 黑碳的来源、迁移、转化和归宿 |
1.2 黑碳的测定方法 |
1.3 黑碳在不同储库中的环境效应 |
1.3.1 大气 |
1.3.2 冰雪 |
1.3.3 土壤和沉积物 |
1.4 沉积物中的黑碳 |
1.4.1 研究意义及现状 |
1.4.2 影响黑碳埋藏的因素 |
1.5 研究区域的选择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沉积物黑碳的测定 |
2.2 海洋沉积物~(210)Pb年代学 |
2.2.1 海洋沉积物中的~(210)Pb |
2.2.2 ~(210)Pb定年模型简介 |
2.2.3 放射性核素~(210)Pb、~(226)Ra的γ能谱仪测定 |
2.2.4 比活度的相关计算 |
2.3 沉积物粒度测定和参数求算方法 |
2.3.1 沉积物粒度测定 |
2.3.2 粒度参数求算方式 |
2.4 黑碳、有机碳、有机氮及δ~(13)C_(TOC)测量 |
2.4.1 样品前处理 |
2.4.2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南极半岛东北部海域沉积物中黑碳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对环境变化的指示 |
3.1 引言 |
3.2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 |
3.2.1 样品采集 |
3.2.2 样品预处理 |
3.2.3 ~(210)Pb、~(226)Ra、TOC、BC、δ~(13)C_(TOC)的测定 |
3.3 结果 |
3.3.1 沉积物的粒度特征 |
3.3.2 岩芯近代沉积年代学 |
3.3.3 沉积物中TOC、TN含量及C/N比值 |
3.3.4 岩芯中δ~(13)C_(TOC) |
3.3.5 岩芯中BC含量、埋藏通量及BC/TOC比值 |
3.3.6 D6-03岩芯中黑碳的~(14)C |
3.4 讨论 |
3.4.1 黑碳的年代际变化及其调控因素 |
3.4.2 南极陆架沉积物中黑碳的埋藏 |
3.4.3 黑碳对南极生产力变化的潜在指示 |
3.5 结论 |
第四章 南海北部陆架沉积物中黑碳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对环境变化的指示 |
4.1 引言 |
4.2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 |
4.2.1 样品采集 |
4.2.2 样品预处理 |
4.2.3 ~(210)Pb、~(226)Ra、TOC、BC、δ~(13)C_(TOC)的测定 |
4.3 结果 |
4.3.1 沉积物的粒度特征 |
4.3.2 岩芯近代沉积年代学 |
4.3.3 岩芯中BC含量、TOC含量、BC埋藏通量与BC/TOC 比值 |
4.3.4 岩芯中δ~(13)C_(TOC) |
4.3.5 16岩芯中黑碳的~(14)C |
4.4 讨论 |
4.4.1 黑碳的年代际变化及其调控因素 |
4.4.2 南海陆架沉积物中黑碳的埋藏 |
4.5 结论 |
第五章 南极半岛东北部海域和南海北部陆架沉积物中黑碳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对环境变化指示的对比 |
5.1 本研究中区域间的对比 |
5.1.1 南极半岛东北部海域和南海北部陆架岩芯B~(14)C数据对比 |
5.1.2 南极半岛东北部海域和南海北部陆架岩芯中黑碳年代际变化对比 |
5.1.3 南极半岛东北部海域和南海北部陆架岩芯中黑碳埋藏对比 |
5.2 本研究与已有报道值的海域对比 |
5.3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区域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6.2.1 不足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在学期间的主要工作 |
致谢 |
(7)中国西北地区中侏罗世煤中古野火证据及对古气候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古野火的研究意义 |
1.1.1 野火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
1.1.2 古野火对古大气氧含量的指示意义 |
1.1.3 古野火对研究植物演化的意义 |
1.1.4 野火是导致陆地风化侵蚀加速的重要因素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古野火发生的指标 |
1.2.2 煤中惰质组的成因 |
1.2.3 对古氧气含量的厘定 |
1.2.4 古野火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2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中侏罗世全球古环境特征 |
2.2 中国西北地区构造演化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2.3.1 鄂尔多斯盆地早—中侏罗世沉积环境及含煤岩系 |
2.3.2 新疆北部早—中侏罗世沉积环境及含煤岩系 |
2.3.3 采样点地层对比 |
2.4 样品采集和实验方案 |
2.4.1 样品来源及工作量 |
2.4.2 实验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3 指示古野火的煤岩学证据 |
3.1 西北地区中侏罗统煤的工业分析 |
3.2 西北地区中侏罗统煤宏观煤岩特征 |
3.2.1 宏观煤岩组成及煤的物理性质 |
3.2.2 煤层顶底板中的宏观Charcoal |
3.3 西北地区中侏罗统煤显微煤岩特征 |
3.4 西北地区中侏罗统煤中的Natural char和Natural coke |
3.5 本章小结 |
4 指示古野火的多环芳烃化合物 |
4.1 煤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 |
4.2 煤中多环芳烃的来源 |
4.3 本章小结 |
5 西北地区中侏罗世古野火燃烧类型 |
5.1 惰质组反射率对古野火类型的指示 |
5.2 植物细胞壁的均质化程度对古野火类型的指示 |
5.3 多环芳烃对古野火类型的指示 |
5.4 本章小结 |
6 古野火对侏罗纪气候影响初探 |
6.1 中侏罗世早期鄂尔多斯盆地北缘古气候特征 |
6.1.1 元素地球化学对古气候的指示 |
6.1.2 粘土矿物对古气候的指示 |
6.1.3 多环芳烃对古气候的指示 |
6.2 古野火对古气候的影响初探 |
6.2.1 中国西北地区侏罗纪成煤期古野火碳排放估算 |
6.2.2 野火对侏罗纪古气候的影响 |
6.3 古野火事件对古氧气含量的指示意义 |
6.4 古野火对鄂尔多斯盆地北缘煤层沉积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柴油机油中烟炱的磨损机理及分散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烟炱生成的化学机理 |
2 烟炱在油品中的磨损机理 |
3 改善烟炱分散性的措施 |
3.1 无灰分散剂对烟炱的作用 |
3.2 黏度指数改进剂对烟炱的作用 |
4 结语 |
(9)家用燃煤燃烧排放颗粒物中棕色碳的化学性质与光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BrC的研究意义 |
1.2 BrC的定量方法 |
1.2.1 称重法 |
1.2.2 元素分析 |
1.2.3 七波段碳黑分析仪测试 |
1.2.4 积分球技术测定 |
1.2.5 OC/EC测定方法 |
1.2.6 溶剂萃取 |
1.3 BrC的性质和结构表征 |
1.3.1 紫外-可见光光谱法 |
1.3.2 核磁共振(~1H/~(13)C) |
1.3.3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
1.3.4 荧光光谱法 |
1.3.5 热解-气相色谱/质谱和衍生化热解 |
1.3.6 质谱法 |
1.4 BrC的来源研究 |
1.4.1 一次来源 |
1.4.2 二次来源 |
1.5 BrC的环境分布 |
1.6 家用燃煤排放BrC研究现状 |
1.7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不同成熟度的燃煤排放颗粒物中BrC的定量分析 |
2.1 实验方法 |
2.1.1 样品的选择 |
2.1.2 煤燃烧颗粒物样品的采集 |
2.1.3 BrC的分离流程 |
2.2 仪器分析 |
2.2.1 原煤的成熟度测定 |
2.2.2 工业分析 |
2.2.3 元素分析 |
2.2.4 颗粒物的OC/EC分析 |
2.2.5 总有机碳(TOC)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煤样工业分析 |
2.3.2 样品的元素组成 |
2.3.3 OC、EC测定分析 |
2.3.4 燃煤颗粒物中WSOC,HULISw,ASOC和MSOC的百分含量 |
2.3.4.1 颗粒物中BrC的含量分析 |
2.3.4.2 萃取溶剂对颗粒物中BrC组分百分含量的影响 |
2.3.4.3 煤样成熟度对颗粒物中BrC含量的影响 |
2.3.4.4 煤样形状对颗粒物中BrC含量的影响 |
2.3.4.5 家用燃煤燃烧排放BrC量的估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成熟度的燃煤排放颗粒物中BrC的光学性质与化学结构 |
3.1 样品的预处理 |
3.2 仪器分析 |
3.2.1 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 |
3.2.2 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
3.2.3 核磁共振 |
3.2.4 超高分辨率电喷雾电离FT-ICR质谱 |
3.3 结果分析 |
3.3.1 BrC的UV-vis光谱吸收特征 |
3.3.1.1 SUVA_(254)和S_R值分析 |
3.3.1.2 AAE值分析 |
3.3.1.3 MAE_(365)值分析 |
3.3.2 三维荧光光谱特征 |
3.3.3 ~1H核磁共振(~1HNMR) |
3.3.4 超高分辨率电喷雾电离FT-ICR质谱 |
3.3.5 MSOC和HULIS_w中吸光能力与化学特征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成熟度家用燃煤及其排放烟炱(soot)颗粒的Py-GC/MS研究 |
4.1 背景分析 |
4.2 样品的制备 |
4.3 分析测试 |
4.3.1 元素分析 |
4.3.2 热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分析 |
4.4 结果分析 |
4.4.1 热解产物特征 |
4.4.2 原煤样品 |
4.4.3 Soot黑碳样品 |
4.4.4 成熟度对原煤及soot颗粒热解产物的影响 |
4.4.5 原煤和soot裂解产物的对比 |
4.5 结论 |
第5章 文章总结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作者简历 |
已发表(或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南海及极地海域黑碳的源、汇及其对海洋碳循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黑碳的定义与来源 |
1.1.1 黑碳的定义 |
1.1.2 黑碳的产生与来源 |
1.2 黑碳的性质及其环境效应 |
1.2.1 黑碳的吸光性与气候变化 |
1.2.2 黑碳的吸附性与污染物循环 |
1.2.3 黑碳的稳定性与全球碳收支 |
1.2.4 黑碳的迁移和降解途径 |
1.3 海洋中的黑碳 |
1.3.1 海洋黑碳的来源 |
1.3.2 海洋黑碳的储量 |
1.3.3 海洋黑碳循环及存在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海域的选择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黑碳测定方法概述 |
2.2 海水溶解态黑碳(DBC)的测定 |
2.2.1 海水中DBC的富集 |
2.2.2 BPCA方法简介 |
2.2.3 消解条件 |
2.2.4 BPCA与黑碳的定量换算 |
2.3 海水颗粒物态黑碳(PBC)测定 |
2.4 实验器材及试剂 |
第三章 南海西部溶解态黑碳的来源与归宿 |
3.1 引言 |
3.2 样品采集和方法 |
3.2.1 样品采集 |
3.2.2 DBC富集 |
3.2.3 DBC与DOC测定 |
3.3 结果 |
3.3.1 南海西部的水文条件 |
3.3.2 DBC和DOC浓度分布 |
3.3.3 BPCA的组成 |
3.4 讨论 |
3.4.1 南海西部DBC的来源 |
3.4.2 南海西部DBC的归宿 |
3.4.3 BPCA的组成与DBC性质 |
3.5 结论 |
第四章 南极普里兹湾陆区溶解态黑碳向深海的输送 |
4.1 引言 |
4.2 样品采集和方法 |
4.2.1 研究海域 |
4.2.2 样品采集 |
4.2.3 DOC及DBC测定 |
4.2.4 海水δ~(18)0测定 |
4.3 结果 |
4.3.1 DOC和DBC浓度特征及其空间格局 |
4.3.2 研究海域海水δ~(18)O |
4.4 讨论 |
4.4.1 普里兹湾DOC和DBC的来源 |
4.4.2 DBC及DOC向南大洋深层的输送 |
4.4.3 DBC和DOC向南大洋深部的输送通量 |
4.4.4 普里兹湾DBC的收支 |
4.4.5 陆架区输出的DOC对深海DOC储库的潜在影响 |
4.5 结论 |
第五章 西北冰洋及亚北极海域颗粒态黑碳的含量分布及输出 |
5.1 引言 |
5.2 采样及方法 |
5.2.1 样品采集 |
5.2.2 悬浮颗粒物浓度(SPM)及234Th分析 |
5.2.3 POC及PBC分析 |
5.2.4 ~(234)Th/~(238)U不平衡法估算PBC的输出通量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BC的含量分布 |
5.3.2 研究海域PBC/POC的比值变化 |
5.3.3 冰边缘区、陆架区及中纬度海区PBC的输出通量 |
5.3.4 西北冰洋陆架区PBC收支的初步估算 |
5.4 结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6.2 本研究的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抑制高温空气燃烧过程烟炱排放的初步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CK-4 10W-40在东风柳汽国六发动机上的应用[J]. 杨绳政,叶小娟,邓冰,梁安德,陈柳安. 润滑油, 2021(04)
- [2]柴油烟炱及其元素碳对多环芳烃的吸附行为及机理[D]. 黄芸. 浙江大学, 2021
- [3]铁助剂对长焰煤热解-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控制作用研究[D]. 张凯霞.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4]上海市表层土壤中黑碳来源、空间特征及与多环芳烃相关性研究[D]. 马粉琼.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5]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土壤黑碳环境地球化学研究[D]. 闵秀云.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19
- [6]南极及南海陆架沉积物中黑碳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对环境变化的指示[D]. 张潇. 厦门大学, 2019(09)
- [7]中国西北地区中侏罗世煤中古野火证据及对古气候的影响[D]. 许云.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12)
- [8]柴油机油中烟炱的磨损机理及分散性研究进展[J]. 刘智峰,黄卿,周旭光,张歆婕,张荷. 润滑油, 2018(04)
- [9]家用燃煤燃烧排放颗粒物中棕色碳的化学性质与光学特征研究[D]. 李美菊.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8(07)
- [10]南海及极地海域黑碳的源、汇及其对海洋碳循环的影响[D]. 方仔铭. 厦门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