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圣陆羽曾到武夷山(论文文献综述)
吴韦[1](2021)在《宋代文人饮茶风尚与茶具关系研究》文中认为
李玉昆[2](2020)在《泉州名人与茶概论》文中研究说明古人云:"早上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何乔远说:"民生之大,莫大于茶","至乎馔饮,宇内家家。长筵广坐,注乳流露"。茶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泉州文人雅好烹茶、瀹茗、斗茶,崇尚工夫茶,有的文人参与茶叶的商业活动。编撰茶书,在诗赋绘画中记载饮茶方式和茶俗文化等。有的文人关注茶叶生产,撰写有关茶的碑铭,对推动泉州茶叶生产的发展起了作用。
薛繁洪[3](2020)在《明代中后期江南文人饮茶生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代中后期,江南社会饮茶之风浓厚,文人雅士成为引领明代茶文化发展的主体力量。作为一种显着的社会现象,文人饮茶成风,究其缘由,与江南经济富庶、文人仕途失意以及休闲思潮的兴盛等因素密切相关。茶是江南文人日常生活的重要饮品,诸如读书、社交、文艺、旅游等,皆离不开茶。茶不仅是他们读书益思的必备良品,还是文艺增趣的辅助饮品,更是社交雅集的重要媒介和旅行助兴的辅助手段。江南文人推动了茶艺的革新,在评鉴名茶、品水之论、茶具变化以及茶艺理论上均有创新性见解,从观茶色、闻茶香、品茶味、赏茶具、领茶韵和悟茶道六个方面对品茶艺术进行鉴赏和领悟。他们不仅极力追求品茶过程艺术化、雅致化,还营造天人合一的饮茶环境。他们通常在茶寮书斋、园林庭院、寺院道观品茗,或泛舟湖上,在林下泉畔、野外亭轩品茗,注重茶人的身份素养和精神风貌,讲究独啜、对饮和聚饮,并营造琴棋书画、焚香插花的饮茶艺境。在继承历代养生思想的基础上,江南文人注重饮茶养生,表现在与茶相关的饮食养生、精神养生和环境养生。首先,他们认识到饮茶可以去病保体,不仅自制养生茶,还在茶艺规范中践行养生理念;其次,遵循先秦儒道养生观点,认为可以通过培养个人心性和道德情操达到养生的目的;再次,注重饮茶地点、气候、物象等选择,以此裨益身心。由于茶性平和冲淡、苦寒醒脑、纯真自然,与文人淡泊仕途、自省静虑和贵真求真的精神需求相契合。此外,饮茶生活还蕴含着他们安贫乐道的生命意识、闲适旷达的人生态度、超尘拔俗的隐逸情怀以及静心自虑的禅悦心态。江南文人饮茶生活所呈现的文化意蕴,构成了明代茶文化重要的精神内核,丰富了中国茶文化的思想内涵。
吴双[4](2020)在《从宋代茶诗看文人茶的审美意蕴》文中认为宋代是文人茶文化的成熟时期,出现了“文茶交辉”的文化现象。宋代茶诗的辉煌离不开茶事的繁荣,宋代茶文化的兴盛也离不开文人的推崇。茶在进入文人的文化生活后,不再仅仅是一种日常饮品,而蕴含了诸多人文内涵和审美意蕴。文人茶文化的成熟与宋代审美精神的转向息息相关。宋代美学在整体上呈现出三大转向:一是文人审美心态的内敛化,表现为平淡清远、朴实自然的人格境界与审美追求。二是审美对象的世俗化,以俗为雅的审美风尚,使文人群体将审美的眼光落在了茶事上,并在其中寄托了他们对世事人情的体悟与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三是审美趣向的休闲化,茶事于此时从日常生活中脱颖而出,提升到文人雅好的行列,成为文人艺术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宋代文人不仅精通茶艺,而且广泛地参与到各种茶事活动中。茶事被宋代文人不断艺术化、精致化、清雅化,而文人茶事的方方面面,都被详细地记录到宋代茶诗中。文人茶具有丰厚的审美意蕴,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四个特质,分别是清雅、和静、隐逸、闲适。文人茶之“清雅”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清苦茶性所对应的清白雅正的人格美。二是饮茶使人进入到超凡脱俗的审美境界。三是茶之滋味代表了清新雅致的文学兴味。文人茶之“和静”,是品茶环境之幽静,是审美主体之闲静,更是内省妙悟之虚静。“茶禅一味”的品茶境界,充分表现了文人茶“和静”的况味。文人茶之“隐逸”,一方面表现为对世俗世界的疏离,另一方面则是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文人茶之“闲适”与“隐逸”,在本质上其实是相通的。两者都是通过一种艺术化的休闲生活,去寻求心灵的诗意栖息与生命的本体价值。文人品茶,是一个哲理思考与审美观照的过程。“我”与茶的融合状态,决定了文人品茶时审美境界的高低。文人品茶有三重审美境界,在第一重境界中,“我”与茶是分离的主体与客体,审美主体从“我”的角度看待和认识客体,关注的是茶对于“我”的功能与作用。这一境界为有我之境,以我观茶,茶已然染上了主体的情感色彩。第二重境界乃为无我之境,茶我合一。在品茶过程中消除了“我”与茶的界限,在审美观照中实现了物我合一。第三重境界是忘我之境,茶我两忘。当“我”觉悟了茶之“道”时,将忘记茶之“形式”的存在。在得道的喜悦中,“我”忘记了“肉身”,忘记了“个体”,这就是“得道而忘茶”。
张鹏[5](2019)在《江西古代佛寺园林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西地区山川秀丽,风景优美,历来就是文化昌盛,经济繁荣之地。江西在佛教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禅宗的出现和兴盛更是离不开江西文化环境的影响。本文以江西地区古代佛寺园林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归纳、实地调研、个案研究、历史比较、图表绘制、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各时期的文史资料,梳理江西地区古代佛寺园林发展脉络,归纳其园林类型特点,从相地选址、造园技艺、要素及意境营造等方面总结江西地区古代佛寺园林特色。江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对于古代佛寺园林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经过研究将江西古代佛寺园林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以下六个阶段:(1)初传期—东汉末年,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江西地区成为最早开始传入佛教地区之一,此时佛寺园林并未出现。(2)转折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江西地区佛寺增多,至慧远于东林寺创建人工禅林开始,江西古代佛寺园林的兴建由此拉开序幕,此时的佛寺园林还是多利用自然景观造景,人工造景较少。(3)发展期—隋唐时期,江西佛教发展兴盛,多个宗派在江西创立,出现“一花五叶”的繁荣景象,佛寺园林的创建开始第一个高潮。此一时期园林发展兴盛,佛寺开始进入山林,融入更多的人工造园技艺,对于植物的运用也更加丰富,后期禅宗的出现使得佛寺园林开始文人化。(4)全盛期—两宋时期,禅宗逐渐兴盛,随着“五家七宗”的出现,佛教空前繁荣,佛寺大量进入山林,出现僧佛占山的高潮,佛寺园林更多的利用自然景观,景观更加丰富。宋代江西文人辈出,文人与禅僧交往促进佛寺园林发展和文人化。(5)成熟期—元明时期,这一时期江西佛教发展逐渐缓慢,数量不及前代,唯有禅宗依然鼎盛,佛寺园林承前启后。明代造园艺术发展兴盛,佛寺园林中出现更多的人工造景,筑池叠山、花卉种植等更甚前代。(6)成熟后期—清代,江西佛教逐渐落寞,这一时期新建佛寺数量较少,佛寺园林发展缓慢。这一时期佛寺园林创新较少,多是对于前代的修缮和继承。江西古代佛寺园林纷繁灿烂,数量众多,宗派林立而特色各不相同,佛寺园林更是以禅宗园林为主。江西古代佛寺园林以山林郊野地最多,擅于利用自然环境来营造丰富的园林环境,造园艺术也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成熟,形成具有江西特色的佛寺园林。
涂哲智[6](2019)在《茶文化影响下的武夷山传统村落空间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茶文化为切入点,分析在其千百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大量与茶叶种植、生产、贸易有关的传统村落,并对村落的空间形态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包括了区域地理层面的选址、村落总体布局层面的规划、村落多种空间的具体建设等内容。同时探讨在现代茶业发展下传统村落面临的问题,并结合乡村振兴中对地域特色文化保护的宏观背景,提出当代乡村建设中多方参与、多元融合的茶文化保护发展策略。在研究的过程中,综合了茶学、茶文化学、生态学、行为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并运用文献资料收集、乡村田野调查、图示解说等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茶文化对武夷山的传统村落的影响综合全面,是在乡村振兴中值得保护与发展的文化遗产。围绕此中心观点,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背景研究。介绍了我国茶文化发展历程与茶叶主要种植区域、福建茶叶贸易和茶区的特征,分析了茶文化聚落主要在山谷地带聚居。并解析了武夷山茶叶生长环境和水陆贸易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茶村落。第二部分,主体研究。首先,从武夷山传统村落总体布局的层面切入,分析茶文化对村落山水环境、选址布局、空间结构、街巷体系等方面的丰富影响,并解析了传统村落中茶文化元素的衍生历程。其次,在村落公共空间的研究中,实地调研了武夷山传统村落的码头埠口、商业街巷、庙宇会馆、宗祠、茶园古井等,揭示了公共空间所蕴含的贸易、祭祀信仰、茶俗等文化特征,具有传承教育的积极意义。最后,物质空间形式和行为活动方式解析了茶文化元素在建筑场所中的具体表现,包括茶行的空间功能、茶庄的贸易流线、民居的组合布局、装饰构件以及茶坊的生产器具和窑址的茶具制作等内容。第三部分,启示与策略。反思现代茶业发展下村落建设的不足,梳理传统茶文化村落空间要素的特征规律,探讨传统村落保护中文化遗产继承的积极意义,并提出在乡村建设中融入茶文化元素、传承民俗活动,且倡导多方参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新思路。
丁博文[7](2019)在《茶文化题材雕塑创作与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雕塑艺术是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中国茶文化拥有丰富历史底蕴、文化内涵。雕塑设计创作可以从茶文化中汲取元素,茶文化厚重的历史与别具一格的民族特色可以让茶文化题材雕塑表现出独特的民族性与古典韵味,为雕塑注入灵魂,丰富雕塑艺术的多样性。茶文化题材雕塑不仅使雕塑成为茶文化传播与弘扬的载体,同时也创新了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茶文化与雕塑存在互补性,雕塑可以体现茶文化的地域文化特征,茶文化提升了雕塑的文化内涵。茶文化题材雕塑的设计创作,可以充分运用茶叶、茶树、茶器具、茶人、茶事等多种形象,通过雕塑来进行艺术表达。茶文化题材雕塑的设计创作应充分融合茶形美、茶器美、茶境美、茶人美和雕塑美,具备造型多样、色彩丰富、意在象先、艺术美和实用性相统一、天人合一等审美特征。当前茶文化题材雕塑设计创作中,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精神内涵缺乏、模仿与“西化”严重、材料选择有误与维护不当、雕塑与环境不协调等问题。在茶文化题材雕塑设计创作中,必须坚持以人文本的设计理念,在雕塑中融入天人合一等哲学思想,茶文化精神在雕塑设计中得以表达。艺术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与融合是催生新的艺术表达方式的重要途径,茶文化与雕塑的融合是艺术与人文的相互交融和促进,是形态美、意蕴美、材质美的统一。
裴治国[8](2018)在《陆羽游历浙南闽北考》文中研究表明陆羽于建中元年(780)离开湖州,一路南下,于处州受刺史崔清之邀,为青田县孝妇陶氏作文。而后循着谢灵运入闽路径,踏勘闽浙界岭柘岭并作记,后经浦城至建州,游历州南云际、昇山(朗山)一带,再转而北上,来到道家圣地武夷山,饱览瑰丽的丹霞地貌,寻访第十六洞天的道家盛会,写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武夷山记》。
张凌云[9](2018)在《漫谈明清茶文化》文中研究说明各位同学下午好!关于茶的知识非常多,今天想就明清时期的茶文化跟大家探讨一下。主要讲到的内容包括明代茶文化形态与形成因素、明代茶叶加工技术的发展、明代茶文化特征、清代茶文化特征等。在我工作的华南农业大学茶叶科学系,茶学专业的学生有学习茶文化的专修课程,一般是60个学时,有时还包括实操实验,这个课程会比较系统地讲述茶文化的发展形成脉络,包括起源于什么朝代、形成的因素、发展的历程、各时期茶文化特征等内容。例如唐代的茶圣陆羽,大家知道吗?陆羽写了一本茶学专着——-《茶
郭华青[10](2018)在《茶在中国佛教寺庙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茶,是中华国饮,其历史之悠久,可谓见证了中华民族从蒙昧走向文明的历程。中国人在发现、种植和利用茶的过程中,以茶作为载体,来表达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各种理念、信仰、情感、爱憎等思想观念,中国茶文化就是这些文化形态之统称。在研究中国茶文化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吸纳了许多佛教理念与用语,也出现了一定的佛教符号滥用的现象,本文尝试通过深入研究佛教的哲学及仪轨,了解其精神内涵,并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探究茶在佛教中的位置,去伪存真,从而对行业的发展,尤其是茶馆的运营、茶艺的创作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调研、走访相关人士及查阅相关文献,对禅门公案、佛法经典、佛教茶事仪轨进行了一定的梳理,从源头寻找佛教僧侣应用茶的依据,并于寺庙中体验生活,进入寺庙实地调查僧侣们在日常生活、修行中对茶的应用,深入体会寺庙中的禅茶意境。在通过样本采集、文献阅读、僧侣访谈等方式深入调研之后,结果发现:起初虽然茶的提神醒脑生理功效使佛教与茶结缘,其实质是由自纯粹的生理需求向佛理、茶性的相互交融的有机结合;对于禅宗之外的宗派对于茶的应用基本不曾涉及思想层面,但天下名山大庙中种茶、用茶,乃至据茶性研制独特的制茶方法,对于茶叶的制作工艺、茶艺的创作乃至饮茶的精神文化内涵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现阶段茶在佛教中的应用特点,发现:(1)当代中国佛教寺庙对于茶的应用方式基本沿袭了封建时代寺庙对于茶的应用的方式,包括僧侣对茶纯粹生理效用的应用、和在参禅拜佛、祭祀过程中对茶的应用方式;(2)当代中国佛教对于茶的应用,明显融入了许多时代的因素,包括企业式地运营,注册商标,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乃至商业元素的进入,都是不可避免的。其中,大部分寺庙因为位于景区之内,其禅茶文化历史悠久,在商业的驱动下,与旅游事业相结合,形成了具备现代气息的禅茶文化圈。(3)当代中国佛教对于茶的认知,并未如同外界所认为的那般,是把茶与“禅”作为一种对等的地位来看待的,茶并非神秘的高深的,而更多的是一种生活中普通的物象,是一种能更贴近禅悟境界的媒介。(4)现今饮茶的僧侣相在数量上较于封建时期更多,茶的应用更加广泛,也更加贴近生活。无论是五台山,甚至河北诸地,还是茶产区的江南、华南诸寺,僧侣对于茶的应用都是非常普遍的,几达无僧不饮的地步,而僧侣个体因自身对于茶的理解差异,部分体现出对茶的挑剔,而部分僧侣又有种有茶即饮的随缘。而无论是客堂,还是禅堂、佛堂等地,或者供佛、法会等活动,茶的应用都非常普遍。(5)佛教与茶的缘法往往留给世人的是相对虚高的形象,但借茶修行、农禅家风的基础,本身又并不渴求以茶为盈利点的特点,以及佛教本身独特的社会地位,无疑让佛教的茶更有一种出尘气韵,更贴近茶本身的真实。
二、茶圣陆羽曾到武夷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茶圣陆羽曾到武夷山(论文提纲范文)
(2)泉州名人与茶概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唐五代泉州名人与茶 |
二、宋元时期泉州的茶叶生产与文人的饮茶风气 |
三、明清时期泉州士大夫与茶 |
四、宋代泉州文人的茶叶着作 |
五、明清泉州文人的茶叶着作 |
六、文人诗赋绘画中记载饮茶方式 |
七、茶俗文化 |
(3)明代中后期江南文人饮茶生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明代文人饮茶生活研究 |
2.明代茶文化专题研究 |
一、江南文人饮茶成风的原因 |
(一)经济富庶提供文人饮茶的物质基础 |
(二)仕途失意促使文人投向世俗生活 |
(三)休闲思潮的兴盛与享乐文化的影响 |
二、江南文人日常生活中的茶 |
(一)读书以茶益思 |
(二)社交以茶为媒 |
(三)文艺以茶增趣 |
(四)旅游以茶助兴 |
三、江南文人推动茶艺的革新 |
(一)茶文撰述 |
(二)名茶评鉴 |
(三)水品新论 |
(四)茶具新变 |
(五)泡茶技艺 |
(六)品茶艺术 |
(七)饮茶环境 |
1.饮茶地点 |
2.饮茶人境 |
3.饮茶艺境 |
四、江南文人饮茶生活中的养生思想 |
(一)饮茶养生思想的发展 |
(二)江南文人在饮茶生活中追求养生之道 |
1.饮食养生 |
2.精神养生 |
3.环境养生 |
五、江南文人饮茶生活的文化意蕴 |
(一)茶之特性契合江南文人的精神需求 |
1.茶性平和冲淡符合文人淡泊仕途 |
2.茶性苦寒醒脑促进文人反躬自省 |
3.茶性纯真自然契合文人贵真精神 |
(二)江南文人饮茶生活的精神追求 |
1.安贫乐道、乐知天命的生命意识 |
2.安时处顺、闲适旷达的人生态度 |
3.超尘拔俗、与世无争的隐逸情怀 |
4.静心自虑、致静无求的禅悦心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从宋代茶诗看文人茶的审美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文人茶与宋代审美精神转向 |
第一节 审美内敛化:平淡清远 |
第二节 审美世俗化:以俗为雅 |
第三节 审美休闲化:玩物适情 |
第二章 宋代茶诗中的文人茶事 |
第一节 拨云寻径兴飘然——寻访茶泉 |
第二节 旋放春天采玉条——采制茶叶 |
第三节 松风鸣雪兔毫霜——烹点茶饮 |
第四节 德洁诚为天下珍——品鉴茶具 |
第三章 文人茶的审美特质 |
第一节 骨清肉腻和且正——清雅 |
第二节 静中此味真殊绝——和静 |
第三节 为君满意说江湖——隐逸 |
第四节 只是幽居不是闲——闲适 |
第四章 文人品茶的审美境界 |
第一节 故用浇君磊隗胸——以我观茶 |
第二节 坐听荒城长短更——茶我合一 |
第三节 口不能言心自省——茶我两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江西古代佛寺园林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动态 |
(一) 古代研究成果方面 |
(二) 史学和美学方面的研究 |
(三) 建筑方面的研究 |
(四) 园林方面的研究 |
1.3.2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动态 |
1.3.3 小结 |
1.4 研究内容及预期成果 |
1.4.1 研究内容 |
1.4.2 预期结果 |
1.5 研究基础条件和方法 |
1.5.1 研究基础条件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2 江西古代佛寺园林发展环境 |
2.1 江西古代历史发展沿革 |
2.1.1 江西历史沿革变迁 |
2.1.2 江西政治经济文化考述 |
2.2 江西全境概况 |
2.2.1 地理位置 |
2.2.2 自然环境 |
2.3 江西地区古代佛教发展概述 |
2.3.1 江西佛教发展历史与沿革 |
2.3.2 江西佛寺地域分布及原因 |
2.4 古代佛寺形制与布局的演变对于佛寺园林的影响 |
2.4.1 初传“塔院式”结构,未有园林环境 |
2.4.2 汉化为“前塔后殿式”布局,生产性绿化为佛寺园林出现提供了条件 |
2.4.3 开始定型以佛殿为中心,佛塔地位降低,佛寺园林的形式更加丰富 |
2.4.4 逐渐世俗化,文人园林的痕迹更重,出现高阁以作观景 |
2.4.5 开始强化中轴序列,布局严谨,园林基本定型 |
2.4.6 最终定型,结合环境,布局自由 |
2.5 江西古代佛寺园林发展概述 |
2.5.1 江西古代佛寺园林产生的因素 |
2.5.2 江西古代佛寺园林产生的两种方向 |
2.5.3 江西古代佛寺园林的分类与特征 |
2.5.4 江西古代佛寺园林发展的六个阶段 |
2.6 小结 |
3 缘起东寺,赣佛始传—汉末佛教传入江西与佛寺发展概况 |
3.1 时代背景概述 |
3.2 佛教传入江西的途径与初祖初寺辨析 |
3.3 小结:佛寺初传,园林未兴 |
4 庐山结社,东林滥觞—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江西佛寺园林 |
4.1 时代背景与佛寺园林发展概述 |
4.1.1 江右冲要动乱频仍,佛教迅速发展 |
4.1.2 农工商业发达与富室豪家发迹,捐资舍宅盛行 |
4.1.3 玄学兴盛儒风不减,僧佛名士悠游园林 |
4.2 萌芽发展期的主要佛寺园林 |
4.2.1 九江市佛寺园林 |
4.2.2 上饶市佛寺园林 |
4.2.3 南昌市佛寺园林 |
4.2.4 抚州市佛寺园林 |
4.2.5 吉安市佛寺园林 |
4.3 小结:佛寺园林开始出现,造景意识尚浅 |
5 洪州禅兴,一花五叶—隋唐时期的江西佛寺园林 |
5.1 时代背景与佛寺园林发展概述 |
5.1.1 成为强有力的军事后方得到重视,相对稳定促进佛寺长足发展 |
5.1.2 商品经济繁荣成为国家财政支撑,更有建寺兴佛的资本 |
5.1.3 科举取士文化繁荣,士人与佛门交游甚广 |
5.2 初盛期的主要佛寺园林 |
5.2.1 九江市佛寺园林 |
5.2.2 上饶市佛寺园林 |
5.2.3 鹰潭市佛寺园林 |
5.2.4 南昌市佛寺园林 |
5.2.5 宜春市佛寺园林 |
5.2.6 萍乡市佛寺园林 |
5.2.7 新余市佛寺园林 |
5.2.8 抚州市佛寺园林 |
5.2.9 吉安市佛寺园林 |
5.2.10 赣州市佛寺园林 |
5.3 小结:佛寺园林类型丰富,逐渐形成特色 |
6 五家七宗,禅风兴盛—两宋时期的江西佛寺园林 |
6.1 时代背景与佛寺园林发展概述 |
6.1.1 控扼江南闽越,政治地位突出,佛教政治地位提升 |
6.1.2 经济空前繁荣,政府和乡绅富室的资助促进江右丛林甲天下 |
6.1.3 文化教育兴盛名人辈出,学子文人与佛寺联系紧密 |
6.2 全盛期的主要佛寺园林 |
6.2.1 九江市佛寺园林 |
6.2.2 上饶市佛寺园林 |
6.2.3 南昌市佛寺园林 |
6.2.4 宜春市佛寺园林 |
6.2.5 萍乡市佛寺园林 |
6.2.6 抚州市佛寺园林 |
6.2.7 吉安市佛寺园林 |
6.2.8 赣州市佛寺园林 |
6.3 小结:禅宗鼎盛,佛寺园林空前繁荣 |
7 禅宗中兴,外教始传—元明时期的江西佛寺园林 |
7.1 时代背景与佛寺园林发展概述 |
7.1.1 赣鄱交通要道,移民政策为宗教传播带来契机 |
7.1.2 经济发达,江右商帮遍天下,带动宗教发展 |
7.1.3 文化教育繁荣名人辈出,科学技术发达,促进佛寺园林发展 |
7.2 成熟期的主要佛寺园林 |
7.2.1 九江市佛寺园林 |
7.2.2 上饶市佛寺园林 |
7.2.3 景德镇市佛寺园林 |
7.2.4 南昌市佛寺园林 |
7.2.5 宜春市佛寺园林 |
7.2.6 新余市佛寺园林 |
7.2.7 萍乡市佛寺园林 |
7.2.8 抚州市佛寺园林 |
7.2.9 赣州市佛寺园林 |
7.3 小结:佛寺布局最终定型,佛寺园林世俗化 |
8 以修为主,先兴后衰—清代的江西佛寺园林 |
8.1 时代背景与佛寺园林发展概述 |
8.1.1 江西政治地位受限进入衰落期,佛教受限 |
8.1.2 城镇乡村经济发展繁荣,带动地方佛寺修复兴建 |
8.1.3 文化发展受限,影响佛寺发展逐渐走向低潮 |
8.2 成熟后期的主要佛寺园林 |
8.2.1 上饶市佛寺园林 |
8.2.2 景德镇市佛寺园林 |
8.2.3 南昌市佛寺园林 |
8.2.4 萍乡市佛寺园林 |
8.2.5 吉安市佛寺园林 |
8.2.6 赣州市佛寺园林 |
8.3 小结:佛教逐渐衰落,佛寺园林减少 |
9 江西古代佛寺园林艺术总特征 |
9.1 相地选址 |
9.1.1 闹中取静—城市型 |
9.1.2 旷奥奇险—郊野型 |
9.2 总体空间布局 |
9.2.1 佛寺园林的空间类型 |
9.2.2 佛寺建筑的平面布局类型 |
9.2.3 佛寺园林的空间组织 |
9.3 建筑景观分析 |
9.3.1 宗教建筑景观 |
9.3.2 园林建筑景观 |
9.4 叠山理水 |
9.4.1 一拳代山,一勺代水 |
9.4.2 凿池种荷,以为放生 |
9.4.3 引泉瀑流,为潭为池 |
9.5 植物造景 |
9.5.1 农禅并重,田园风光 |
9.5.2 宗教植物,古朴沧桑 |
9.5.3 以竹为友,绕寺而植 |
9.5.4 四时之景,花果树繁 |
9.5.5 以茶会友,茶园芬芳 |
9.6 意境营造 |
9.6.1 八景成风,意蕴无穷 |
9.6.2 无限风光,以资凭借 |
9.6.3 诗词楹联,碑刻传情 |
9.6.4 典故众多,传说以助 |
9.7 文人文化影响 |
9.7.1 地方文化影响 |
9.7.2 文人活动影响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江西古代佛寺园林年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茶文化影响下的武夷山传统村落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和研究对象 |
1.2.1 茶文化 |
1.2.2 产业文化 |
1.2.3 武夷山区域 |
1.2.4 茶文化村落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及台湾地区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产业文化与传统村落相关论述 |
2.1 文化与传统村落评价体系 |
2.2 生产事业积淀的文化遗产 |
2.3 产业文化影响多种村落形态 |
2.3.1 以农耕文化为主的村落 |
2.3.2 以渔业文化为主的村落 |
2.3.3 以牧业文化为主的村落 |
2.3.4 以航运文化为主的村落 |
2.3.5 以商贸文化为主的村落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传统茶文化聚落的区域地理概况 |
3.1 中华茶文化与茶聚落的区域分布 |
3.1.1 我国茶叶发展和主要种植区域 |
3.1.2 我国典型茶叶品类的聚落分布 |
3.2 福建茶文化聚落的总体分布特征 |
3.2.1 福建贡茶溯源与历代外贸 |
3.2.2 福建茶区分布与茶树种类 |
3.2.3 福建主要茶聚落的地理特征 |
3.2.4 闽台茶叶源渊同祖同根 |
3.3 武夷山茶文化聚落的地域典型特色 |
3.3.1 武夷茶水陆贸易兴村落 |
3.3.2 黄冈山脉地理条件与红茶村 |
3.3.3 武夷岩韵微气候与岩茶村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茶文化对武夷山传统村落整体布局的影响 |
4.1 山水环境与村落选址的融合方式 |
4.1.1 茶山为村落的生态基底 |
4.1.2 红茶种植型村落以山谷分布 |
4.1.3 岩茶贸易型村落的临水选址 |
4.2 村落空间结构与茶文化的紧密结合 |
4.2.1 水系为贸易型村落的基本结构 |
4.2.2 茶叶贸易影响村落的结构变化 |
4.2.3 茶叶贸易与村落家族聚集分布 |
4.3 茶文化对村落街巷系统的建设作用 |
4.3.1 以贸易街巷为主的总体格局 |
4.3.2 滨水商贸街巷的设施建设 |
4.3.3 街巷系统的多种空间尺度 |
4.4 茶文化元素在村落布局中的泛化衍生 |
4.4.1 建村之初开基种茶 |
4.4.2 茶业兴盛发展水运 |
4.4.3 贸易鼎盛村落建设 |
4.4.4 近现代衰败闲置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茶文化对武夷山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营造 |
5.1 茶业水运埠口的商贸兴衰 |
5.1.1 埠口的分布与贸易路线 |
5.1.2 埠口的兴盛与茶业活动 |
5.1.3 近现代埠口与码头的功能变化 |
5.2 茶业贸易街市的廊桥空间 |
5.2.1 滨水商贸集市与业态分布 |
5.2.2 村民生产生活与休憩娱乐 |
5.3 庙宇、会馆的祭祀空间 |
5.3.1 本土祭祀神明 |
5.3.2 茶叶贸易水运的祭祀 |
5.3.3 茶客会馆中的外来神明 |
5.4 宗祠建造的茶文化底蕴 |
5.4.1 邹家的茶业“商”德 |
5.4.2 兄弟共守家业训诫 |
5.5 传统茶习俗的节点空间 |
5.5.1 祭祀茶神与传统茶园 |
5.5.2 斗茶活动与天一井 |
5.5.3 乾坤井与溯源情怀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武夷山传统村落建筑场所与茶业活动的联系 |
6.1 传统茶行的复合空间 |
6.1.1 生产贸易与居住的一体融合 |
6.1.2 现代村落建筑中的设计转变 |
6.2 百年茶庄的贸易空间 |
6.2.1 室内外空间结合的动静流线 |
6.2.2 商贸与休闲空间的私密性过度 |
6.3 一般民居的家庭式茶空间 |
6.3.1 家庭式茶作坊的组成形式 |
6.3.2 民居建筑的待客品茶 |
6.4 茶商建筑中的装饰色彩 |
6.4.1 砖雕上的美好期许 |
6.4.2 建筑镇宅的文化信仰 |
6.5 茶业场所与生产制作 |
6.5.1 茶坊中器具的使用 |
6.5.2 遇林亭窑址与茶盏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当代茶文化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
7.1 茶业发展后当代村落的反思 |
7.1.1 过度种植与村落扩张 |
7.1.2 新村建设与选址布局 |
7.1.3 村落公共空间文化缺失 |
7.1.4 规模化生产与功能分离 |
7.2 茶文化村落空间要素特征的梳理 |
7.3 当代乡村建设中茶文化保护发展的策略 |
7.3.1 现存乡村茶文化遗产的继承 |
7.3.2 村落更新中茶文化元素的融入 |
7.3.3 倡导村民参与茶文化的传承 |
7.3.4 探索村落“文化+”发展新思路 |
7.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茶文化题材雕塑创作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起因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创新茶文化的内容与形式 |
1.2.2 丰富雕塑艺术的多样性 |
1.2.3 艺术与人文相互交融促进 |
1.3 国内外研究背景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案例分析法 |
1.4.3 实地调研法 |
1.4.4 问卷调查法 |
第二章 茶文化和雕塑历史发展概述 |
2.1 茶文化起源、发展及其与艺术的关系 |
2.1.1 茶文化的起源 |
2.1.2 茶文化的发展 |
2.1.3 茶文化与艺术 |
2.2 雕塑艺术起源、发展和现状 |
2.2.1 雕塑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
2.2.2 雕塑艺术的现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茶文化题材雕塑艺术表达 |
3.1 茶文化题材雕塑的定义 |
3.2 茶文化与雕塑的关系 |
3.2.1 茶文化与雕塑的互补性 |
3.2.2 雕塑可以体现茶文化的地域文化特征 |
3.2.3 茶文化提升了雕塑的文化内涵 |
3.3 茶文化元素在雕塑中的艺术表达 |
3.3.1 茶形象在雕塑中的表达 |
3.3.2 茶人题材在雕塑中的表达 |
3.3.3 茶事题材在雕塑中的表达 |
3.3.4 茶器具题材在雕塑中的表达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茶文化题材雕塑的审美特征 |
4.1 茶之美与雕塑美融洽 |
4.1.1 茶形之美 |
4.1.2 茶具之美 |
4.1.3 茶境之美 |
4.1.4 茶人之美 |
4.1.5 雕塑之美 |
4.2 茶文化题材雕塑的审美特征 |
4.2.1 造型与色彩的多样 |
4.2.2 “天人合一”与“天圆地方”哲学思想的体现 |
4.2.3 艺术美与实用性相统一 |
4.2.4 意在象先——中国美学的意蕴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茶文化题材雕塑设计原理 |
5.1 茶文化题材雕塑存在问题及对策 |
5.1.1 重视程度不够 |
5.1.2 精神内涵缺失 |
5.1.3 模仿与“西化”问题严重 |
5.1.4 雕塑材质选择不当且与环境不协调 |
5.2 茶文化题材雕塑设计原理 |
5.2.1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
5.2.2 在雕塑中融入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
5.2.3 茶文化精神在雕塑设计中得以表达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茶文化题材雕塑创作实践 |
6.1 茶文化元素的提炼——《茶之韵》雕塑设计 |
6.1.1 创作构思 |
6.1.2 创作过程 |
6.1.3 艺术表达 |
6.2 茶文化题材雕塑的新尝试 |
6.3 其他茶文化题材雕塑作品展示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8)陆羽游历浙南闽北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10)茶在中国佛教寺庙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契机 |
1.1.2 历史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际意义 |
1.2.4 研究要求 |
1.3 研究方法及取样方法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案例选取 |
1.3.3 案例简介 |
1.3.4 分析方法 |
1.4 国内研究现状 |
2 相关概念 |
2.1 佛教的定义 |
2.2 禅悟与禅定 |
2.3 如来禅、祖师禅、秘密禅 |
2.4 拈花一笑 |
2.5 吃茶去 |
2.6 茶禅一味 |
3 历史上茶在佛教中的应用 |
3.1 茶与佛教的因缘 |
3.2 中国佛教寺庙种茶的历史 |
3.3 过去佛教用茶的方式 |
3.3.1 生理方面的需求 |
3.3.2 日常生活的需求 |
3.3.3 生活供养的需要 |
3.3.4 礼仪的需要 |
3.3.5 禅坐 |
3.3.6 公案、话头 |
4 现阶段茶在佛教中的应用 |
4.1 茶文化交流活动、论坛 |
4.2 品牌式运营 |
4.3 茶禅文化旅游 |
4.4 佛系茶会 |
5 佛教与茶的源起分析 |
5.1 生理需求 |
5.2 农禅基础 |
5.3 茶与生活禅 |
6 结论 |
7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茶圣陆羽曾到武夷山(论文参考文献)
- [1]宋代文人饮茶风尚与茶具关系研究[D]. 吴韦.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泉州名人与茶概论[J]. 李玉昆. 闽台缘, 2020(03)
- [3]明代中后期江南文人饮茶生活研究[D]. 薛繁洪. 青岛大学, 2020(02)
- [4]从宋代茶诗看文人茶的审美意蕴[D]. 吴双.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5]江西古代佛寺园林调查研究[D]. 张鹏.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 [6]茶文化影响下的武夷山传统村落空间研究[D]. 涂哲智. 华侨大学, 2019(01)
- [7]茶文化题材雕塑创作与理论研究[D]. 丁博文.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8]陆羽游历浙南闽北考[J]. 裴治国. 农业考古, 2018(05)
- [9]漫谈明清茶文化[J]. 张凌云. 城市国学讲坛, 2018(00)
- [10]茶在中国佛教寺庙中的应用研究[D]. 郭华青.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