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包衣小麦种子活力的试验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希忠,胡承伟,王开周,朱程,黄桃翠[1](2021)在《老化处理包衣油菜种子的萌发特性》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明包衣油菜种子老化处理后的萌发能力,为延缓油菜种子老化和加强种子包衣剂在油菜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2个甘蓝型油菜(常规油菜阳光2009和杂交油菜庆油1号)和2种包衣剂(盈可泰和迈舒平)为材料,采用培养皿法,研究4个老化时间(0d、2d、4d和6d)处理对包衣油菜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和含水量的影响。【结果】随着老化时间延长,包衣油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活力指数下降较慢,未包衣的油菜种子则下降较快;在老化处理6d时,阳光2009和庆油1号包衣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活力指数比未包衣的分别提高36.5%~39.7%、14.8%~18.5%、17.5%~21.9%和8.1%~10.3%、6.7%~12.1%和11.6%~17.9%。【结论】包衣剂包衣能提高油菜种子的抗老化能力,盈可泰包衣剂的效果优于迈舒平。
仇义[2](2020)在《振动力场作用下冰草种子丸化机理及其丸粒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由于气候干旱,降雨减少,加之人们对草原的利用强度日益加大,天然草原不断退化,生产力大幅下降。飞机撒播和喷播机喷播是快速恢复草原植被的有效方法,但都需要对种子进行丸化包衣处理,以确保作业后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因此,研发冰草种子丸化新设备、丸化新配方与新工艺,对于采取工程措施恢复与重建退化草原植被,进一步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针对现有冰草种子丸化机存在的给粉不匀、喷雾不均、丸化机理研究不够、丸化配方不科学环保、丸粒活性较差等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将振动力场引入到冰草种子丸化机中,利用振动与旋转的复合运动来促进冰草种子与丸化粉料均匀混合,降低多籽率和无籽率,提高单籽率和丸化合格率,提高丸化品质。此外,对振动力场作用下丸粒种子表面力学性能及丸粒活性进行研究,确定了冰草种子丸化新配方与新工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建立了与冰草种子丸化实际工况相吻合的接触力学、粘结力学、振动力学及运动学模型,揭示丸化成型机理;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振动力场可以改变物料冲撞力的大小,增大冰草种子与丸化粉料间的速度差与离散程度,促进冰草种子与丸化粉料在不同的时间点、相同的空间区域内充分接触与快速混合,提高丸化成型品质。2.建立了振动丸化机工作参数与丸化品质(单籽率、丸化合格率)间的数学模型,振动力场的引入可以明显提高丸化合格率及单籽率;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对二次回归正交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确定了影响冰草种子单籽率及丸化合格率的主次因素为:包衣锅转速>包衣锅振动频率>包衣锅倾角;当包衣锅转速为42r/min,包衣锅振动频率为20Hz,包衣锅倾角为35°时,单籽率及丸化合格率分别为83%,95%;确定了丸化新工艺。3.开展丸化冰草种子的表面性能实验研究,确定了丸化配方为SF:DE(30:70)时,有振动比无振动作用下丸化种子的失重率低3.3%、在水中的溶解时间长2min、单籽抗压强度高4.4N,且完整度与单籽抗压强度方差分析结果均存在显着性差异,说明振动力场的引入可以提高丸化冰草种子的表面力学性能。4.开展有、无振动作用与不同材料配比下丸化种子的发芽、生长实验研究,随着大豆粉(SF)含量的增加,丸化种子活性降低,当丸化材料配方为SF:DE(30:70)时,有、无振动作用下丸化种子活力指数分别为:15.4、14.7,方差分析结果存在显着性差异,此时的丸化种子活性最优,该配方为振动力场作用下丸化冰草种子的最佳配方。此外,无论有、无振动作用,6组丸化处理种子丸粒活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振动力场的引入不仅可以提高丸化种子的表面力学性能,还可以提高丸化种子的丸粒活性。
闫聪杰[3](2020)在《甩盘雾化式大豆包衣装置的设计与试验》文中研究说明大豆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逐年增大,大豆在播种后会遭到地下病虫害的危害,对大豆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为提升大豆种子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增强大豆苗期的抗逆性、促进大豆幼苗植株健康成长,提升大豆产量和品质,对大豆种子进行选别、分级的同时,还需对大豆种子表面进行包衣处理。种子包衣是指利用种子包衣机械,将农药、杀菌剂、肥料、生长调节剂、防冻剂、保水剂、增氧剂等有效成份和一些辅助材料,对单粒或一组细小的不规则种子进行有序分层地包覆,形成一层光滑、牢固药膜的一种加工处理技术。大豆种子经过包衣处理可有效地抑制病害虫对已播种子及幼苗的侵害,保证出芽率高、出苗整齐、抗病能力强,进而提高大豆种子质量。种子包衣机是实现种子包衣技术的重要平台,种子包衣机的好坏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包衣的大豆种子健康成长,从而影响大豆种子质量和品质。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甩盘雾化式大豆包衣装置,对甩盘雾化式大豆包衣装置进行理论分析、利用EDEM离散元仿真软件对甩盘雾化式大豆包衣装置包衣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利用甩盘雾化式大豆包衣装置进行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试验,主要的研究内容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采用三维建模软件Solid Works对甩盘雾化式大豆包衣装置进行三维实体建模,确定大豆包衣装置整体结构和基本参数,阐述了甩盘雾化式大豆包衣装置的工作原理,通过对混合筒中的大豆种子进行理论分析,获得了大豆种子在甩盘雾化式大豆包衣装置混合筒内的变化规律,并对大豆包衣装置的结构参数进行了设计。(2)基于离散元法运用EDEM仿真软件对甩盘雾化式大豆包衣装置包衣过程进行了影响因素的仿真试验,建立机械部件-大豆种子间离散元接触模型,分析大豆种子在包衣装置中的运动状态。通过单因素仿真试验选取试验因素,得到挡板角度、挡板与壁面间隙、雾化盘垂直位置对甩盘雾化式大豆包衣装置包衣性能有明显影响,并确定影响甩盘雾化式大豆包衣装置包衣性能的最佳运行参数为:挡板角度45°,挡板与壁面间隙15mm,雾化盘垂直位置50mm。(3)以挡板角度,挡板与壁面间隙和雾化盘垂直位置为试验因素,以大豆包衣合格率和包衣破损率为试验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试验,对影响大豆包衣性能的结构和作业参数进行试验研究,各影响因素对大豆包衣合格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挡板与壁面间隙、雾化盘垂直位置、挡板角度;对大豆包衣破损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雾化盘垂直位置、挡板与壁面间隙、挡板角度。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优化,在挡板角度为45°、挡板与壁面间隙为17mm、雾化盘垂直位置为53mm条件下,大豆包衣合格率为95.9%,破损率为0.4%,并进行验证试验,得到大豆包衣合格率为96.2%,破损率为0.38%,验证结果与优化结果基本保持一致,满足大豆种子包衣要求。
曲芳[4](2019)在《基于唐冠螺壳体结构大豆种子包衣搅拌装置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种子包衣处理技术是种子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和提高种子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大农业时代,对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包衣处理后的大豆种子,可以保证籽粒大小的均匀性,有利于机械化播种;减少苗期患病几率,抵御田间病虫害侵蚀;促进种子幼苗茁壮生长,保证苗株整齐划一;对生态环境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近年来,种子加工产业和国内市场需求对种子包衣质量、包衣工艺和包衣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这推动了国产种子包衣设备机械结构的全面改革。为解决现有国产批次式大豆种子包衣搅拌装置存在的种子包衣不均匀、破碎率高、关键部件搅拌叶片粘黏磨损严重等问题,将利用仿生法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与利用离散单元法分析散粒体的搅拌机理二者结合,为大豆种子包衣搅拌装置设计了一种基于唐冠螺壳体结构的仿生搅拌叶片,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应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试验方法,对影响搅拌装置性能的结构与作业参数进行优化试验研究,并对安装仿生搅拌叶片的新型包衣搅拌装置处理后的大豆种子和安装平面搅拌叶片的现有包衣搅拌装置处理后的大豆种子,进行田间比较试验,得到两种包衣搅拌装置处理后的大豆种子发芽指标以及苗期植株性状特征,比较两种包衣搅拌装置的包衣效果,验证新型包衣搅拌装置较现有包衣搅拌装置在包衣质量上的优越性,为包衣设备关键技术研发提供技术理论支持,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针对大豆包衣机搅拌装置的特点,在假设基础上建立了包衣前、后大豆种子颗粒在搅拌装置内的运动模型,并对搅拌过程中的大豆种子颗粒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同时,利用Hertz和Mindlin-Deresiewicz理论对包衣前、后大豆种子颗粒与搅拌叶片接触过程中的法向力和切向力进行分析,得出搅拌过程中的法向力和切向力均与搅拌叶片平均曲率半径ρy有关,可以通过减小搅拌叶片平均曲率半径ρy,即用曲面搅拌叶片代替平面搅拌叶片的方法,来减小包衣前、后大豆颗粒和搅拌叶片接触过程中的法向力和切向力,进而减小大豆种子颗粒包衣过程中的损伤和破碎。(2)利用三维光学测量仪对唐冠螺壳体进行体表特征三维逆向扫描,获取唐冠螺壳体曲面分层切片数据和体表点云数据。扫描后共获得38054个点,1270条边,612个面,400001个网格三角形和1个实体。利用NX Imageware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曲面拟合,调整偏差至许用范围,并对坏点或拟合不理想的点重新进行数据采集,选取一个曲率变化较均匀,适用于制作仿生搅拌叶片的曲面结节,来构建搅拌叶片模型。再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仿生搅拌叶片实体化模型,调整偏差后试制仿生搅拌叶片。(3)当转速为25 r/min,相位差为90°,旋转角为65°,总搅拌时间为9.2 s时,对安装仿生搅拌叶片和平面搅拌叶片的两种搅拌装置作离散元仿真对比分析,得出包衣后的大豆种子颗粒与仿生搅拌叶片碰撞后,沿多方向、多角度继续运动,并与其他大豆种子颗粒继续发生碰撞,完成颗粒间碰撞、搓擦、粘附种衣剂,增强了大豆种子包衣效果;包衣后的大豆颗粒与平面搅拌叶片碰撞后,只沿着与初速度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与其他大豆种子颗粒继续碰撞的几率较小。达到搅拌均匀状态以后,颗粒搅拌的均匀度由变差系数来评定,仿生搅拌叶片作用下变差系数为1.89%,平面搅拌叶片作用下变差系数为2.53%。仿生搅拌叶片搅拌作业时,变差系数更小,包衣后大豆颗粒在仿生搅拌叶片搅拌作用下,互相接触的颗粒数目间差异更小,搅拌均匀性更好。(4)在转速为25 r/min,相位差为90°,旋转角为65°,搅拌时间为9.2s时,分别利用安装仿生搅拌叶片的新型包衣搅拌装置和安装平面搅拌叶片的现有包衣搅拌装置作样机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现有包衣搅拌装置处理后的大豆种子,其包衣合格率为93.26%,包衣破碎率为0.089%;利用新型包衣搅拌装置处理后的大豆种子,其包衣合格率为95.07%,包衣破碎率为0.072%,满足种子包衣质量要求,且仿生搅拌叶片与平面搅拌叶片包衣效果相比,包衣合格率提高1.81%,包衣破碎率降低0.017%,验证了仿真结果的真实性与可行性。(5)以转速nj,相位差β和旋转角αj为试验因子,以包衣合格率和包衣破碎率为试验指标,选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试验,对影响搅拌装置性能的结构与作业参数进行试验研究,各参数对包衣合格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转速、相位差和旋转角;对包衣破碎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旋转角、相位差和转速。在旋转角为65°,相位差为86°~93°,转速为26~32 r/min的参数组合条件下,大豆种子包衣搅拌装置可以实现包衣合格率≥95%,包衣破碎率≤0.1%的包衣要求。试验范围内影响多目标函数的参数优化组合为:相位差90°、旋转角65°、转速30 r/min,此时包衣合格率为95.47%,包衣破碎率为0.06%,属于包衣一等品,满足大豆种子包衣要求,且试验数值与优化数值对比可知,优化结果准确可信。(6)对平面搅拌叶片和仿生搅拌叶片作表面张力测量对比试验,得出平面搅拌叶片黏附功和临界表面张力较仿生搅拌叶片大,表明平面搅拌叶片表面更容易被种衣剂润湿,其表面的润湿性更好,更容易被种衣剂粘附。而仿生搅拌叶片不容易被种衣剂粘附,更适用于包衣搅拌作业。种衣剂在平面搅拌叶片上呈片状粘附,尤以靠近搅拌槽顶部,即喷洒种衣剂位置较近处,粘附程度较重;而种衣剂在仿生搅拌叶片上呈斑块状粘附,粘附位置靠近仿生搅拌叶片边缘位置,粘附程度较轻。仿生搅拌叶片利用唐冠螺这类海生贝类减粘的效应,可有效减少种衣剂对搅拌叶片表面的粘附。(7)以未包衣大豆种子为对照组ck,新型包衣搅拌装置处理后的大豆种子为处理1,现有包衣搅拌装置处理后的大豆种子为处理2,实施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包衣搅拌装置处理较现有包衣搅拌装置处理在发芽指数、根鲜重、主根长上差异显着。在发芽指数上,处理1较对照组增长19.87%,处理2较对照组增长10.51%,处理1较处理2增长8.5%;在根鲜重指标上,处理1较对照组增长18.78%,处理2较对照组增长6.76%,处理1较处理2增长11.45%;在主根长指标上,处理1较对照组增长19.86%,处理2较对照组增长5.36%,处理1较处理2增长13.75%。且在发芽指数、根鲜重、主根长上,处理1、处理2与对照组在0.01水平上均差异显着,处理1和处理2在0.05水平上均差异显着。
王昱翔[5](2019)在《直播棉用种子处理悬浮剂及丸粒化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农作物种子处理来保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焦点,但应用在南方直播棉花上还存在活性成分易流失、药效不持久、成苗率低等问题。因此本研究以木薯淀粉-丙烯酰胺-丙烯酸丁酯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成膜剂,并评价了其性能,快速优选了4种种子处理悬浮剂的配方,检测了其的质量指标和对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确定了丸粒化的工艺。通过室内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包衣处理、丸粒化处理以及包衣后再丸粒化处理对棉花种子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木薯淀粉-丙烯酰胺-丙烯酸丁酯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三元共聚种子处理悬浮剂用成膜剂成膜性好,脱落率低至3.35%,包衣均匀度高达96.64%,包衣棉花种子发芽率高达95.21%。以热贮析水率和离心沉淀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和极差分析法快速优选确定了25%噻虫嗪·多菌灵·吡唑醚菌酯、25%克百威·多菌灵·吡唑醚菌酯、25%噻虫嗪·萎锈灵·吡唑醚菌酯和25%克百威·萎锈灵·多菌灵4个种子处理悬浮剂的配方,悬浮率均在96%以上,热贮析水率均小于5%,离心沉淀率均未超过10%,粒径D90均在1.4μm以下,符合种子处理悬浮剂质量指标要求。对棉花枯萎病菌的室内毒力实验证明4种种子处理悬浮剂对棉花枯萎病有良好的抑制效果,EC50值均小于对照药剂10%多菌灵悬浮剂。25%噻虫嗪·萎锈灵·吡唑醚菌酯在1:50药种比包衣处理棉种时对棉花幼苗的生长最为有利,与空白对照相比,叶绿素含量提高了72.57%,游离脯氨酸含量提高了79.97%,SOD活性提高了26.48%,POD和CAT活性略有减少,但影响不显着。以0.4%的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1:1的水溶液作为丸粒化的粘结剂丸粒化后种丸破碎率低至2.47%,单籽率高达99%。25%噻虫嗪·萎锈灵·吡唑醚菌酯种子处理悬浮剂包衣处理过的棉种再以丸粒化基质:包衣种子质量比1:2进行丸粒化处理对棉花种子萌发生长的影响最为有益,田间小区试验发现与空白对照相比花期的棉花植株增高39.29%,叶片数增多了126.77%,开花数增多了124.96%,植株倒4叶叶绿素含量增多了70%游离脯氨酸含量提高了106.87%,SOD含量提高了32.24%,POD含量提高了4.31%,CAT含量提高了26.62%。采用本研究的方法对棉花种子进行包衣后再丸粒化的处理,可以保证活性成分的持效期,提高成苗率,可以作为南方直播棉花的种子处理方法推广应用。
刘玉涛[6](2017)在《两株链霉菌对小麦玉米的促生增产作用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麦和玉米是中国北方种植面积最大的两种作物,其生产水平直接影响我国粮食安全。2015年中国小麦和玉米平均单产分别为5.39t/hm2和5.89t/hm2,无论与国内的最高产量还是与国外的最高产量比都有很大差距,还有很大的增产潜力。除育种及优化栽培措施外,寻求新的增产途径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表明,有益细菌及真菌能促进小麦玉米生长、提高产量,但缺乏放线菌对小麦玉米的促生增产研究。本文重点研究了两株防病促生多功能放线菌对小麦玉米的促生增产作用及相关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两株链霉菌可促进小麦幼苗生长,提高其诱导抗性。①适宜菌剂包衣量和浸种浓度处理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包衣量为10、20mg/粒时,小麦发芽率较对照分别提高41.9%、31.3%(P<0.05),稀释10和102倍的浸提液浸种种子活力较对照分别提高31.8%和21.7%(P<0.05);适量菌剂包衣处理对砂培小麦根系鲜质量、植株总鲜质量及叶面积较对照分别增加220.0%~300.0%、85.2%~144.0%及129.5%174.2%(P<0.05)。②在土培试验中,适量菌粉包衣处理小麦叶片POD、PPO活性分别较对照提高46.7%~60.0%、52.5%(P<0.05),但对PAL、MDA的影响未达到显着水平。砂培试验中,适宜稀释度发酵液浸种可使小麦叶片MDA较对照下降34.0%~40.2%(P<0.05)。2.两株链霉菌剂种子包衣对小麦穗分化有显着促进作用。①包衣量为2.5mg/粒时,能明显促进小堰22号茎生长锥伸长,显着增加小堰22号小麦二棱期、护颖分化期的小穗原基数、小花原基数及小花原基分化期的顶端小穗原基数,对高大1号二棱期至小花原基分化期的小穗数及小花原基数和雌雄蕊花原基数增加均有促进作用。②菌剂包衣处理能够促进小堰22号扬花高峰期提前,增加统计时间段内单穗累计开花数量,对高大1号的开花进程没有显着影响,但促进了单穗累计开花数量。③菌剂包衣处理显着提高了小麦4粒、5粒小穗比例,降低了 1粒、2粒小穗的比例,增加了大型穗和中型穗的比例及穗粒数,降低了小型穗的比例。小堰22号及高大1号均表现出相同趋势。3.两株链霉菌通过种子包衣对小麦的生物特性、生理生化特性及产量提高均有明显影响。①菌剂包衣能促进小麦根系生长,在返青期,包衣量2.5mg/粒及5.0mg/粒处理次生根鲜质量均较对照增加50%,次生根系条数分别增加62.6%及42.9%,根系总鲜质量均增加75%。②菌剂包衣提高了小麦诱导抗性及抗逆性。分蘖期,包衣量2.5mg/粒处理叶片POD酶活性较对照提高21.2%(P<0.05),灌浆初期5.0mg/粒处理PPO酶活性较对照增加了 29.4%,MDA含量降低了 36.7%,根系活力增加了 24.3%,包衣量2.5mg/粒及5.0mg/粒硝酸还原酶活性较对照分别提高37.4%及65.9%(P<0.05)。③放线菌包衣可提高小麦净光合速率。小麦灌浆初期,包衣量2.5mg/粒及5.0mg/粒处理叶片绿色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单叶水分利用率均较对照有所增加,其中,5.0mg/粒处理的小麦净光合速率较对照增加24.0%(P<0.05)。④菌剂包衣对小麦穗结构及产量有明显影响,包衣量2.5mg/粒处理中大穗型麦穗所占比例较对照增加30.3%,小穗型麦穗所占比例较对照降低22.6%(P<0.05),小麦大穗中的4粒小穗数增加48.6%(P<0.05)。包衣量2.5mg/粒处理小区实收产量较对照增加4.9%(P<0.05)。4.两株链霉菌对玉米的促生作用及对关中夏玉米的增产效果明显。①用稀释102~103倍的娄彻氏链霉菌D74发酵液浸种促使玉米胚根长度增加19.0%~41.3%(P<0.05),根系鲜质量增加60.0%~86.7%(P<0.05);稀释102~103倍的密旋链霉菌Act12发酵液浸种促使玉米胚根和胚轴长度分别增加28.3%~40.0%和50.0%~63.2%(P<0.05);适宜浓度的D74和Act12混合发酵液提高了玉米种子活力,稀释103倍使玉米出苗率提高61.6%(P<0.05),包衣处理对出苗有显着的抑制作用;盆栽试验中,50mg/粒处理时POD、PPO及PAL酶活性较对照分别提高了 27.0%、16.8%及21.4%(P<0.05)。②小区试验中,当菌剂包衣量为180mg/粒时,小区玉米出苗率、密度分别增加14.9%、15.8%(P<0.05);根系活力、POD和PAL酶活性及净光合速率均有增加,MDA含量降低,灌浆中期籽粒干质量较对照均增加7.7%,实收产量增加10.1%;180mg/粒+微量元素处理对玉米出苗率、密度及灌浆期籽粒干质量也有同样作用,增产率6.7%。5.两株链霉菌对渭北旱作春玉米的促生增产作用。①菌剂包衣和浸种处理对旱地玉米出苗均有促进作用,其中,包衣处理出苗提前1天,浸种和浸种+微量元素处理使出苗提前2天,包衣及浸种的出苗率较对照分别提高4.3%及3.9%;在所有处理中包衣与浸种处理对玉米株高、穗位和地上生物量的增加均有促进作用,其中浸种处理较对照的地上生物量增加27.9%(P<0.05)。②包衣处理较对照单穗质量、穗长度、结实长度、每行籽粒数和单穗籽粒质量分别增加了 5.6%、4.0%、5.6%、6.2%和5.9%,秃尖长度减小了 16.8%(P<0.05),单株产量和最终产量分别增加了 17.7%和11.5%与对照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P<0.05)。③浸种处理较对照单穗质量、穗长度、结实长度、每行籽粒数、单穗籽粒质量、单穗籽粒数、单株产量均有增加,但未达到显着水平,且产量增加了增率为9.4%;浸种+微量元素处理较对照的穗外径增加12.9%(P<0.05),芯直径减小1.2%(P<0.05),玉米秃尖长度减少18.6%(P<0.05),产量增加6.0%。④在2亩示范区,菌剂包衣处理的单穗质量、穗长度、穗直径、穗芯直径、每行籽粒数、单穗籽粒质量、单穗籽粒数、单株产量及最终产量较对照分别增加了 16.2%、6.7%、8.3%、4.9%、6.1%、16.7%、13.6%、17.0%和30.8%,与对照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P<0.05)
务玲玲[7](2016)在《几种种子处理药剂对小麦等作物的药害及不同缓解剂对其缓解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种子处理药剂尤其是种衣剂在农业生产和种子标准化进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种子处理药剂质量良莠不齐、剂量使用不当、剂型误用、使用环境和气候原因等造成种子处理药剂药害的发生,导致作物种子不能正常萌发、幼苗畸形、生长缓慢、作物产量下降等不利结果。科学使用种子处理药剂,采用有效的缓解措施,能减少种子处理药剂药害给作物生产带来的损失。本文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生产中大量使用的种子处理药剂药害发生的性状和剂量,研究筛选能有效防止和减轻种子处理药剂药害发生的缓解剂,通过测定作物生长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研究缓解剂的缓解效果和作用机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种子处理药剂药害发生的剂量和性状。不同种子处理药剂对小麦、玉米、花生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玉米由戊唑醇包衣后,拌种浓度为0.32 g a.i./kg种子和1.2 g a.i./kg种子时,株高受抑制最明显。小麦使用三唑酮拌种后,拌种浓度为1 g a.i./kg种子时,药害症状明显,株高受抑制最明显。氟环唑拌种浓度为0.35 g a.i./kg种子对小麦拌种后,株高明显受抑制,后期不能恢复至正常生长状态。花生使用毒死蜱拌种后,拌种浓度为96 g a.i./kg种子时,药害明显,根长、株高、鲜干重都受到明显的影响。低温条件下花生使用吡虫啉拌种,拌种浓度为8 g a.i./kg种子时,药害明显,株高和单株干重下降明显。2.不同缓解剂对戊唑醇、三唑酮等药害的缓解效果研究。硼砂、硫酸锌处理小麦株高比对照处理分别增加了3.84 cm和3.8 cm,提高了35.5%和35%,同时明显降低MDA含量、Pro含量和SOD活性。Hauw-A、明胶、黄原胶、Hauw-S、Hauw-JP及复合组分Hauw-HMA等使用后对戊唑醇种衣剂药害也表现出较好的缓解效果,Hauw-HMA处理比戊唑醇处理小麦株高增加了3.83 cm,提高了38%。明胶、Hauw-A、Hauw-S、Hauw-JP、Hauw-JN对小麦三唑酮药害表现出明显的缓解效果,Hauw-A处理根长和株高相较于三唑酮处理分别增加了6.8 cm和4 cm,提高了84.7%和45.3%,明显增加了小麦药害植株叶绿素含量,降低了Pro含量和SOD活性。3.不同缓解剂对低温条件下吡虫啉种衣剂药害的缓解效果研究。低温条件下,花生使用吡虫啉种衣剂拌种后药害明显。钼酸铵处理和吡虫啉处理比较,根长增加了10.2 cm,明显增加花生药害植株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降低SOD活性和SS含量。硫酸锰、硼砂、硫酸锌、钼酸铵单独浸种使用时也能有效缓解吡虫啉种衣剂的药害。本论文研究了含戊唑醇、三唑酮、毒死蜱和吡虫啉等农药有效成分的种子处理药剂对小麦、玉米、花生等作物发生药害的剂量和药害性状,研究了一些缓解药剂对这些药害的缓解性质,同时测定了药害发生时和缓解药剂缓解作用发生时植物体内有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研究表明我们试验的一些药害缓解药剂在实验室条件下能显着缓解戊唑醇、三唑酮和吡虫啉低温条件下对小麦、玉米和花生的药害,这些缓解药剂对种衣剂药害的缓解作用在农业生产中试验推广,将对防止和减轻种子处理药剂药害副作用发挥显着作用。
张梦晗[8](2016)在《种衣剂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的产量及品质至关重要,不仅关系着种植户的经济利益,更与人们自身的安全息息相关。病虫害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防治小麦病虫害的主要方法依然以化学防治为主,但农药的乱用滥用已经成为农业污染的主要来源。吡虫啉能够有效防治水稻、小麦、甜菜、蔬菜等作物苗期害虫,尤其对刺吸式口器害虫有特效;戊唑醇可有效的防治禾谷类作物的多种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等。采用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和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是农业上防治小麦病害虫常用的措施。本研究以11个河南省常见的冬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和戊唑醇湿拌种剂处理前后小麦出苗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统计结果分析,选定矮抗58品种为进一步研究的试验材料;研究了田间不同浓度吡虫啉种衣剂和戊唑醇种衣剂对小麦出苗、生长以及抗性的影响;通过种子萌发试验和盆栽试验进行了吡虫啉种衣剂对小麦种子萌发生长影响的机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室内种衣剂对小麦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种衣剂处理会延迟种子的出苗,但对小麦种子最终出苗率影响很小。种衣剂处理对小麦幼苗的生长情况会产生影响,影响程度与所用种衣剂浓度有关。2、种衣剂对大田小麦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种衣剂包衣会提高小麦的出苗率,但过高的使用剂量会抑制小麦出苗;使用种衣剂处理后,小麦幼苗各项生长指标受到的影响不大,但高浓度的种衣剂明显地抑制幼苗生长。因此在生产应用中,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种衣剂的种类,科学合理的使用种衣剂才能保证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病虫害调查结果表明对照组小麦蚜虫发生量和纹枯病发生率均明显大于处理组,可知种衣剂处理不仅可以有效防治靶标生物,还可提高小麦植株的抗性。3、采用沙培法和纸培法分别研究了吡虫啉悬浮种衣剂6.67 g制剂/kg种子和13.34 g制剂/kg种子两个处理剂量对小麦种子吸水性、萌发及萌发相关酶(α-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根系活力的影响。发现种衣剂对种子吸水有抑制作用且与剂量有关,使用剂量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吡虫啉种衣剂影响α-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高剂量处理导致小麦种子中这两个酶的活性下降;种衣剂处理后小麦幼苗根系活力增加,并且根系活力与种衣剂剂量有关,剂量越高,根系活力越强。4、进一步探究了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对小麦种子萌发生长影响的分子机理。采用Trizol法提取样品RNA,实时荧光定量仪检测氮循环过程中相关酶的相对基因表达量,并测定了NR、NiR、GS、GOGAT和GDH等相关酶活性,采用考马斯亮蓝法和茚三酮显色法检测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吡虫啉种衣剂可能通过提高氮代谢相关酶的活性,从而促进植物对氮源的吸收和利用而使得细胞中蛋白质及其底物的含量增多,为小麦植株完成基本的生命活动提供保障。
王兴[9](2015)在《冬小麦东农冬麦1号抗寒拌种剂的研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东农冬麦1号”是目前唯一可在黑龙江省安全越冬的冬小麦品种,田间返青率大于85%。但其在生产中易受到极端天气影响,导致抵御严寒能力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以冬小麦“东农冬麦1号”为材料,探讨拌种剂对提高其抗寒力的影响。通过室内模拟低温,筛选拌种剂成分及成膜剂浓度,并采用正交设计L9(34),确定适宜配比,进行室外盆栽及大田试验,测定低温胁迫后麦苗的抗寒生理生化指标、返青率及生物学状态(与化工种衣剂“麦宝”进行对比),采用隶属函数及因子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最适拌种剂(BZJ)配方。试验结果如下:1、通过室内试验,测定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状态及低温处理后抗氧化酶SOD、POD、CAT、APX的活性,采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确定腐植酸、氨基酸、脱落酸、硫酸锌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适浓度分别是2mg/10ml、0.35mg/10ml、0.03μg/10ml、0.32mg/10ml;确定上述四种物质提高幼苗抗性的最适浓度分别是:2mg/10ml、0.175mg/10ml、0.03μg/10ml、0.04mg/10ml。2、通过测定成膜剂的干燥速度、成膜性、水溶性、粘接性、脱落率和拌种均匀度,确定成膜剂的拌种最适浓度为6g/L。3、通过室外盆栽试验,测定低温处理后冬小麦叶片的相对电导率、淀粉和蔗糖含量,以及叶片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采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综合评判值,得出各配比拌种剂提高冬小麦抗寒性的强弱顺序为:BZJ-2>BZJ-8>BZJ-7>BZJ-6>BZJ-9>BZJ-5>BZJ-4>CK-3>BZJ-1>CK-0,确定BZJ-2(0.025mg/L脱落酸、20 mg/L氨基酸、200 mg/L腐植酸、4.0 mg/L硫酸锌)综合效果最优。因子分析表明,低温处理54h后冬小麦叶片各指标的主成分因子特征值在第4个因子前剧烈下降,而后变化平缓,得出前4个主因子的累加方差贡献率达到93.13%,可以反映出11个抗寒指标原始特征参数的大部分信息,利用Warimaxrotaion分析可知,对因子1起重要作用的因素是叶绿素、光合速率及呼吸速率;对因子2起重要作用是淀粉、蔗糖、相对电导率;对因子3起重要作用是相对电导率;对因子4起重要作用是气孔导度。因此,“东农冬麦1号”抗寒性与光合作用、渗透调节物质及细胞透性有关,其抗寒性是上述多个因子协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公因子相关分析可知,各因子相关系数较大,有较大的间接作用。4、通过田间试验,测定越冬期“东农冬麦1号”分蘖节中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GSH、As A、内源脱落酸、GA、IAA、ZR含量及相对电导率、脱落酸/GA值、IAA/ZR值和抗氧化酶SOD、POD、CAT、APX、GR的活性,采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综合评判值,得出各配比拌种剂提高小麦抗寒性的强弱顺序为:BZJ-3>BZJ-4>BZJ-6>BZJ-2>BZJ-8>CK-1>BZJ-9>BZJ-1>BZJ-5>BZJ-7>CK-0,即BZJ-3(0.025mg/L脱落酸、40 mg/L氨基酸、400 mg/L腐植酸、8.0 mg/L硫酸锌)综合效果最优;因子分析表明,4℃、0℃、-10℃、-25℃各时期冬小麦主成分因子特征值在第6个或7个因子前剧烈下降,而后变化平缓,累加方差贡献率分别达到91.69%、93.886%、90.41%、94.19%,说明前6或7个主因子所包含的信息量可以反映出19个抗寒指标原始特征参数的大部分信息,利用Warimaxrotaion对各时期分析可知,对各因子起重要作用的因素是IAA/ZR、返青率、IAA、ZR、MDA、POD、As A等,可知“东农冬麦1号”抗寒性与内源激素、抗氧化酶和物质及细胞膜透性相关,是受多因子协同作用的结果,内源激素在低温各时期都起重要作用,而抗氧化酶和物质在低温后期起作用。5、拌种剂显着提高冬小麦翌年的返青率及分蘖节数,返青率及分蘖节数大小的顺序分别是BZJ-3>CK-1>BZJ-4>BZJ-8>BZJ-6>BZJ-9=BZJ-1>BZJ-2>BZJ-5>BZJ-7>CK-0、BZJ-3>CK-1>BZJ-4>BZJ-6>BZJ-1>BZJ-8>BZJ-2=BZJ-9>BZJ-5>BZJ-7>CK-0。穗粒重大小的顺序依次是BZJ-2>BZJ-8>BZJ-1>BZJ-3>BZJ-4>BZJ-6>BZJ-5>CK-0>BZJ-7>BZJ-9。6、“东农冬麦1号”叶片抗寒相关性分析可知,综合评价指数与翌年返青率不相关而与穗粒重相关,光合作用指标与综合评价指数、叶绿素与光合作用指标、蔗糖和淀粉具有相关性;“东农冬麦1号”分蘖节抗寒相关性分析可知,综合评价指数与IAA、ZR、IAA/ZR值及翌年返青率、IAA、IAA/ZR值与返青率具有相关性。
李淑[10](2015)在《三唑酮种子包衣对小麦幼芽抗寒因子及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文中认为为研究三唑酮种子包衣在小麦生产实际中产生药害风险的具体原因,本文以苯醚甲环唑为对照药剂,研究了不同包衣剂量下三唑酮对不同小麦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小麦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发芽率均与三唑酮包衣剂量呈负相关,符合指数方程Y=A+B×e(-x/k),且不同品种对三唑酮剂量变化的敏感性不同。本文以周麦22为试验材料,测定了小麦幼芽中与抗寒相关的生化指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与其抗寒因子相关的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从而初步明确了三唑酮种子包衣对小麦生长的具体影响。具体测定结果如下:1、三唑酮种子包衣能引起小麦幼芽体内赤霉素(GAs)含量降低和脱落酸(ABA)含量升高,如在剂量0.6 g/kg下,GAs含量下降了37.0%,ABA含量是空白对照的2.1倍,且GAs含量下降程度和ABA水平升高程度均随三唑酮包衣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从理论上解释了三唑酮包衣对小麦种子萌发产生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与包衣剂量相关的原因。但通过对幼芽相关抗寒因子生化指标的研究表明:三唑酮包衣有利于新长成幼芽中叶绿素含量、根系呼吸速、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α-淀粉酶活性的增加以及细胞膜通透性降低,因此三唑酮包衣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新长出幼芽抗寒性的增加。相比之下,苯醚甲环唑包衣对小麦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比三唑酮小,且更有利于幼芽抗寒性增加。2、测定了低温(冻害)胁迫后三唑酮包衣种子对小麦幼芽抗寒因子的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丙二醛(MDA)含量随着包衣剂量的增加而降低;三种保护酶活性随着三唑酮包衣剂量的增加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其中0.05-0.075 g/kg剂量下,SOD活性下降缓慢;而在0.6 g/kg下,SOD活性相比空白对照下降了73.6%;抗坏血酸含量升高,且其合成过程中相关的关键性酶活性也随之发生不同的变化,如在0.05-0.075 g/kg剂量范围内,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AR)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持续上升。小麦体内生理指标的不同变化共同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同时测定了相关酶基因相对表达量,三唑酮种子包衣在0.05-0.075 g/kg下,有利于小麦三种保护酶基因的表达。测定结果进一步解释了三唑酮包衣处理后在低温胁迫条件下对小麦生长的影响,且其抗寒能力不及苯醚甲环唑。3、通过对三种抗寒基因Wcor14、Wcor410和Wcs120的基因表达量的测定,表明在低温胁迫下,三种抗寒基因均会被诱导表达。三唑酮包衣处理后,对三种基因的表达存在显着性影响:Wcor14基因表达随着包衣剂量的增加而下调,而Wcs120基因则出现上调趋势,但是在0.075-0.6 g/kg剂量范围内,与苯醚甲环唑相比,三种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同等剂量条件下要低于苯醚甲环唑。表明三唑酮对三种抗寒基因的表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苯醚甲环唑更有利于促进其表达,增强抗寒能力。综上所述,三唑酮包衣处理后抑制了小麦种子的萌发,抑制作用随着包衣剂量的增加而增强,且不同品种对三唑酮剂量变化的敏感性不同;同时,在低剂量下三唑酮更有利于小麦幼芽抗寒性的增加,而高剂量下其抗寒能力有所降低,且不及苯醚甲环唑。
二、对包衣小麦种子活力的试验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包衣小麦种子活力的试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老化处理包衣油菜种子的萌发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油菜品种 |
1.1.2 种子包衣剂 |
1.2 方法 |
1.2.1 种子包衣与老化处理 |
1.2.2 种子发芽试验 |
1.2.3 指标测定 |
1.3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老化处理对包衣油菜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
2.2 老化处理对包衣油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2.3 老化处理对包衣油菜种子活力指数的影响 |
2.4 老化处理对包衣油菜种子含水量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2)振动力场作用下冰草种子丸化机理及其丸粒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课题研究内容、方法及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目标 |
1.5 技术路线 |
2 振动力场作用下冰草种子丸化机理研究 |
2.1 振动力场作用下丸化冰草种子动力学特性 |
2.1.1 种粉接触力学模型 |
2.1.2 种粉混合特性 |
2.1.3 种粉振动力学模型 |
2.1.4 种粉粘结力学模型 |
2.2 振动力场作用下丸化冰草种子运动学特性 |
2.2.1 种粉运动基本方程 |
2.2.2 冰草种子降落高度与脱离角的关系 |
2.3 数值模拟 |
2.3.1 冰草种子仿真模型 |
2.3.2 包衣锅模型导入 |
2.3.3 丸化运动仿真分析 |
2.3.4 振动仿真分析 |
2.3.5 包衣锅振动频率对运动状态影响的仿真分析 |
2.3.6 包衣锅转速对运动状态影响的仿真分析 |
2.3.7 包衣锅倾角对运动状态影响的仿真分析 |
2.3.8 仿真结果分析 |
2.4 预混合室仿真分析 |
2.4.1 模型导入及网格划分 |
2.4.2 模型参数设置 |
2.4.3 仿真模拟 |
2.4.4 种粉混合仿真结果分析 |
2.5 种液粘结仿真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振动力场作用下冰草种子丸化机及关键系统设计 |
3.1 振动作用下冰草种子丸化机及工作原理 |
3.2 供种系统 |
3.2.1 电磁吸合阀门的设计 |
3.2.2 叶轮式喂种器的设计 |
3.3 供粉系统 |
3.3.1 粉料计量装置的设计 |
3.3.2 气力输送装置的设计 |
3.4 预混合系统 |
3.4.1 预混合室 |
3.4.2 预混合室内流场仿真分析 |
3.4.3 预混合室网格划分 |
3.4.4 预混合室内流场仿真结果分析 |
3.5 供液系统 |
3.5.1 药液计量装置的设计 |
3.5.2 雾化装置的设计 |
3.6 丸化系统 |
3.6.1 振动丸化机机架有限元分析 |
3.6.2 机架模态分析 |
3.6.3 机架仿真结果与分析 |
3.7 除尘系统 |
3.7.1 除尘系统数值模拟 |
3.7.2 除尘试验 |
3.8 控制系统 |
3.9 本章小结 |
4 振动力场作用下冰草种子丸化试验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 试验响应参数 |
4.3 对照实验研究 |
4.4 单因素试验 |
4.4.1 包衣锅振动频率对丸化品质的影响 |
4.4.2 包衣锅转速对丸化品质的影响 |
4.4.3 包衣锅倾角对丸化品质的影响 |
4.5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4.5.1 丸化合格率方差分析 |
4.5.2 丸化合格率响应曲面分析 |
4.5.3 单籽率方差分析 |
4.5.4 单籽率响应曲面分析 |
4.6 寻优与试验验证 |
4.7 丸化工艺流程确定 |
4.8 本章小结 |
5 振动力场作用丸化种子表面力学性能及丸粒活性研究 |
5.1 增重比实验研究 |
5.2 丸化种子表面力学性能研究 |
5.2.1 丸化种子完整度实验研究 |
5.2.2 丸化种子水化实验研究 |
5.2.3 丸化种子单籽抗压强度实验研究 |
5.2.4 丸化种子表面结构属性 |
5.3 丸化种子发芽实验研究 |
5.3.1 累积发芽率 |
5.3.2 发芽整齐度T50 |
5.4 丸化冰草种子生长实验研究 |
5.5 丸化种子根茎增长率研究 |
5.6 丸化种子活力指数SVI |
5.7 丸化种子幼苗干重 |
5.8 丸化配方确定 |
5.9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甩盘雾化式大豆包衣装置的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甩盘雾化式大豆包衣装置的设计 |
2.1 大豆种子包衣的概念及特点 |
2.2 种子包衣剂的概念及特点 |
2.3 种子包衣加工工艺流程 |
2.4 甩盘雾化式大豆包衣装置的整体结构及工作原理 |
2.5 包衣关键部件的设计与分析 |
2.5.1 种子运动分析 |
2.5.2 种子甩盘的设计 |
2.5.3 挡板 |
2.5.4 雾化盘 |
2.6 本章小结 |
3 大豆包衣过程仿真 |
3.1 EDEM简介 |
3.2 模型的建立 |
3.2.1 接触模型的建立 |
3.2.2 大豆种子颗粒模型的建立 |
3.2.3 甩盘雾化式大豆包衣装置模型的建立 |
3.2.4 其他仿真参数的设定 |
3.3 仿真过程 |
3.4 仿真试验与分析 |
3.4.1 单因素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4 大豆种子包衣性能试验 |
4.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3 单因素试验 |
4.3.1 挡板角度对大豆包衣性能的影响 |
4.3.2 挡板与壁面间隙对大豆包衣性能的影响 |
4.3.3 雾化盘垂直位置对大豆包衣性能的影响 |
4.4 甩盘雾化式大豆包衣装置参数优化试验 |
4.4.1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2 各因素交互作用对评价指标的影响分析 |
4.5 参数优化与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基于唐冠螺壳体结构大豆种子包衣搅拌装置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大豆种子包衣机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大豆包衣机搅拌过程力学分析 |
2.1 搅拌过程整体分析 |
2.2 搅拌叶片微元体速度分析 |
2.3 搅拌叶片微元体加速度分析 |
2.4 搅拌叶片与大豆种子颗粒接触作用力分析 |
2.4.1 Hertz球形颗粒接触理论 |
2.4.2 Mindlin-Deresiewicz理论 |
2.4.3 包衣前大豆种子颗粒受力分析 |
2.4.4 包衣后大豆种子颗粒受力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大豆包衣搅拌装置设计 |
3.1 整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
3.2 搅拌装置结构与工作原理 |
3.3 搅拌装置结构设计 |
3.4 基于唐冠螺壳体结构的搅拌叶片设计 |
3.4.1 仿生原理 |
3.4.2 试验样品 |
3.4.3 数据采集处理与曲面重构 |
3.4.4 搅拌叶片试制 |
3.5 本章小结 |
4 包衣后大豆颗粒搅拌过程离散元仿真 |
4.1 搅拌装置仿真参数设计 |
4.2 搅拌区域整体划分 |
4.3 包衣后大豆种子颗粒模型建立 |
4.4 搅拌过程速度矢量图分析 |
4.5 两种搅拌叶片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验证试验 |
5.1 大豆种子包衣处理样机试验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5.1.3 仿真结果验证试验 |
5.2 表面张力测量试验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5.2.3 试验方案设计 |
5.2.4 两种搅拌叶片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5.3 大豆种子包衣处理组合试验 |
5.3.1 组合试验方案设计 |
5.3.2 组合试验指标设计 |
5.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 田间试验 |
5.4.1 试验材料 |
5.4.2 试验地情况 |
5.4.3 试验方法 |
5.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直播棉用种子处理悬浮剂及丸粒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种子处理剂概述及其作用机制 |
1.2.1 种子处理剂概念 |
1.2.2 种子处理剂作用机制 |
1.3 种子处理剂国内外研究研究现状 |
1.4 种子处理剂在棉花上的应用 |
1.5 种子处理剂用成膜助剂研究进展 |
1.5.1 种子处理悬浮剂成膜剂概述 |
1.5.2 成膜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6 种子丸粒化研究进展 |
1.7 研究意义 |
1.8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8.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8.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木薯淀粉改性三元共聚可生物降解种衣剂用成膜剂的制备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供试材料 |
2.1.2 供试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引发剂的制备 |
2.2.2 反应预乳液的制备 |
2.2.3 改性木薯淀粉乳液的合成 |
2.2.4 改性木薯淀粉膜的制备 |
2.2.5 改性木薯淀粉膜性能的评价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改性木薯淀粉成膜剂的指标 |
2.3.2 浸水时间对成膜剂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种子处理悬浮剂的配方筛选及其制备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供试材料 |
3.1.2 供试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分散剂的初步筛选 |
3.2.2 种子处理悬浮剂的制备 |
3.2.3 正交试验设计 |
3.2.4 悬浮剂质量检测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润湿分散剂对制剂流点的影响 |
3.3.2 正交试验优选25%噻虫嗪·多菌灵·吡唑醚菌酯种子处理悬浮剂配方 |
3.3.3 正交试验优选25%克百威·多菌灵·吡唑醚菌酯种子处理悬浮剂配方 |
3.3.4 正交试验优选25%噻虫嗪·萎锈灵·吡唑醚菌酯种子处理悬浮剂配方 |
3.3.5 正交试验法优选25%克百威·萎锈灵·吡唑醚菌酯种子处理悬浮剂配方 |
3.3.6 最优配方种子处理悬浮剂性能检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种子处理悬浮剂对种子安全性评价及其室内毒力测定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试验材料 |
4.1.2 供试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种子安全性评价 |
4.2.2 室内毒力测定 |
4.2.3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药剂不同药种比包衣处理对种子安全性及棉苗生物量的影响 |
4.3.2 不同药剂不同药种比包衣处理对棉花幼苗生长的影响 |
4.3.3 不同药剂对棉花枯萎病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种子丸粒化配方筛选及其性能及田间小区试验 |
5.1 材料与仪器 |
5.1.1 供试材料 |
5.1.2 供试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2.1 种子丸粒化过程 |
5.2.2 粘结剂种类的优选 |
5.2.3 粘结剂浓度的确定 |
5.2.4 丸粒化种子强度测定 |
5.2.5 丸粒化种子单籽率的测定 |
5.2.6 丸粒化处理对裸种生长发育的影响 |
5.2.7 丸粒化处理对包衣棉花种子生长发育的影响 |
5.2.8 田间小区试验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采用不同粘结剂丸粒化对棉花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5.3.2 粘结剂浓度的确定 |
5.3.3 不同丸粒化基质用量对棉花苗子生物量的影响 |
5.3.4 不同基质用量丸粒化对棉花苗生长的影响 |
5.3.5 不同基质用量丸粒化对包衣后棉花苗子生物量的影响 |
5.3.6 不同基质用量丸粒化对包衣后棉花苗生长的影响 |
5.3.7 不同处理田间小区试验成苗率 |
5.3.8 不同处理田间小区试验对棉花花期基础生物量的影响 |
5.3.9 不同处理田间小区试验对棉花花期生理指标的影响 |
5.3.10 不同处理田间小区试验对棉花花期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1.1 木薯淀粉改性三元共聚可生物降解种衣剂用成膜剂的制备 |
6.1.2 种子处理悬浮剂的配方筛选及其制备 |
6.1.3 种子处理悬浮剂对种子安全性评价及其室内毒力测定 |
6.1.4 种子丸粒化配方筛选及其性能及田间小区试验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两株链霉菌对小麦玉米的促生增产作用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微生物制剂的研究现状 |
1.1.1 菌根真菌菌剂 |
1.1.2 固氮菌菌剂 |
1.1.3 解磷、钾菌剂 |
1.1.4 生防菌剂 |
1.2 微生物制剂对小麦的影响 |
1.3 微生物制剂对玉米的影响 |
1.4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两株链霉菌对小麦幼苗生长及诱导抗性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1.3 结果计算与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链霉菌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
2.2.2 对小麦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2.2.3 链霉菌对小麦根系活力的影响 |
2.2.4 链霉菌对小麦诱导抗性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结论 |
第三章 两株链霉菌对小麦幼穗分化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1.3 结果计算与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链霉菌对小麦幼穗分化的影响 |
3.2.2 链霉菌对小麦扬花进程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结论 |
第四章 链霉菌剂种子包衣对小麦的促生增产作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1.3 结果计算与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对小麦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4.2.2 对小麦叶片生化特性及根系活力的影响 |
4.2.3 对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4.2.4 对小麦穗性状的影响 |
4.2.5 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结论 |
第五章 两株链霉菌对玉米的促生增产作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结果计算与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链霉菌对玉米胚轴和胚根的影响 |
5.2.2 链霉菌对砂培玉米种子活力、发芽率及发芽势的影响 |
5.2.3 链霉菌对玉米生化性状的影响 |
5.2.4 链霉菌对小区玉米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5.2.5 链霉菌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 |
5.2.6 链霉菌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结论 |
第六章 链霉菌对渭北旱作春玉米的促生增产作用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方法 |
6.1.3 结果计算与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链霉菌对玉米出苗的影响 |
6.2.2 链霉菌对玉米的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6.2.3 链霉菌对玉米的叶片绿色的影响 |
6.2.4 链霉菌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6.3 讨论 |
6.4 结论 |
第七章 研究创新点,结论与展望 |
7.1 创新点 |
7.2 研究结论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几种种子处理药剂对小麦等作物的药害及不同缓解剂对其缓解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种衣剂及其发展 |
1.1.1 种衣剂概念、分类及其功能 |
1.1.1.1 种衣剂概念及组成 |
1.1.1.2 种衣剂分类 |
1.1.1.3 种衣剂的作用机理 |
1.1.1.4 种衣剂的功能特点 |
1.1.2 种子处理药剂发展 |
1.1.3 种子处理药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
1.2 种子处理药剂药害现状 |
1.3 种子处理药剂药害的缓解研究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1.1 供试材料 |
3.1.2 试验药剂 |
3.1.3 试验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不同种子处理药剂对小麦、玉米、花生的影响 |
3.2.1.1 试验处理 |
3.2.1.2 样品采集 |
3.2.1.3 样品测定 |
3.2.2 低温条件下吡虫啉种衣剂对花生的影响 |
3.2.2.1 试验处理 |
3.2.2.1 样品采集 |
3.2.2.2 样品测定 |
3.2.3 不同缓解剂对小麦、玉米、花生种子处理药剂药害的缓解效果 |
3.2.3.1 试验处理 |
3.2.3.2 样品采集 |
3.2.3.3 样品测定 |
3.2.4 不同缓解剂对低温条件下花生吡虫啉种衣剂药害的缓解效果 |
3.2.4.1 试验处理 |
3.2.4.2 样品采集 |
3.2.4.3 样品测定 |
3.3 数据处理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种子处理药剂对小麦、玉米、花生的影响 |
4.1.1 戊唑醇种衣剂对小麦、玉米的影响 |
4.1.1.1 戊唑醇种衣剂对小麦的影响 |
4.1.1.2 戊唑醇种衣剂对玉米的影响 |
4.1.2 吡虫啉种衣剂对小麦、玉米、花生的影响 |
4.1.2.1 吡虫啉种衣剂对小麦的影响 |
4.1.2.2 吡虫啉种衣剂对玉米的影响 |
4.1.2.3 吡虫啉种衣剂对花生的影响 |
4.1.3 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对花生的影响 |
4.1.4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对小麦的影响 |
4.1.5 氟环唑水分散粒剂对小麦的影响 |
4.2 低温条件下吡虫啉种衣剂对花生的影响 |
4.3 不同缓解剂对小麦、玉米、花生种子处理药剂药害的缓解效果 |
4.3.1 不同缓解剂对小麦、玉米戊唑醇种衣剂药害的缓解效果 |
4.3.1.1 不同缓解剂对小麦戊唑醇种衣剂药害的缓解效果 |
4.3.1.2 不同缓解剂对玉米戊唑醇种衣剂药害的缓解效果 |
4.3.2 不同缓解剂对花生毒死蜱药害的缓解效果 |
4.3.3 不同缓解剂对小麦三唑酮药害的缓解效果 |
4.3.4 不同缓解剂对小麦氟环唑药害的缓解效果 |
4.4 不同缓解剂对低温条件下花生吡虫啉种衣剂药害的缓解效果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1.1 不同种子处理药剂对小麦、玉米、花生的影响 |
5.1.2 低温条件下吡虫啉种衣剂对花生的影响 |
5.1.3 不同缓解剂对小麦、玉米、花生种子处理药剂药害的缓解效果 |
5.1.4 不同缓解剂对低温条件下花生吡虫啉种衣剂药害的缓解效果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种衣剂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种衣剂概况 |
1.1.1 种衣剂的概念 |
1.1.2 种衣剂的组成 |
1.1.3 种衣剂的类型 |
1.1.4 种衣剂的特点 |
1.1.5 种衣剂的作用机制 |
1.2 种衣剂的发展状况 |
1.2.1 国外发展状况 |
1.2.2 国内发展状况 |
1.3 我国种衣剂的应用研究情况 |
1.3.1 我国种衣剂的应用现状 |
1.3.2 防病治虫效果 |
1.3.3 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1.3.4 对作物生理机制的影响 |
1.4 种衣剂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1.4.1 存在的问题 |
1.4.1.1 剂型单一 |
1.4.1.2 生产技术落后,质量粗糙 |
1.4.1.3 产生药害 |
1.4.2 对种衣剂技术应用的展望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种衣剂对小麦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
3.1.1 室内种衣剂对小麦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
3.1.1.1 供试小麦品种 |
3.1.1.2 供试药剂 |
3.1.1.3 处理方法 |
3.1.1.4 试验方法 |
3.1.2 大田中种衣剂对小麦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
3.1.2.1 供试小麦品种 |
3.1.2.2 供试药剂 |
3.1.2.3 处理方法 |
3.1.2.4 田间试验设计 |
3.1.2.5 生长情况调查 |
3.1.2.6 病虫害情况调查 |
3.1.3 数据分析和处理方法 |
3.2 种衣剂对小麦种子萌发和生长影响的机理研究 |
3.2.1 生理机制研究 |
3.2.1.1 供试小麦品种 |
3.2.1.2 供试药剂 |
3.2.1.3 处理方法 |
3.2.1.4 试验方法 |
3.2.2 分子机理研究 |
3.2.2.1 供试小麦品种 |
3.2.2.2 供试药剂 |
3.2.2.3 处理方法 |
3.2.2.4 主要仪器设备 |
3.2.2.5 氮代谢相关酶基因表达量测定 |
3.2.2.6 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测定 |
3.2.2.7 营养物质含量测定 |
3.2.3 数据分析和处理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种衣剂对小麦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
4.1.1 室内种衣剂对小麦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
4.1.1.1 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
4.1.1.2 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
4.1.2 大田中种衣剂对小麦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
4.1.2.1 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
4.1.2.2 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
4.1.2.3 对小麦靶标生物及抗性的影响 |
4.2 种衣剂对小麦种子萌发和生长影响的机理研究 |
4.2.1 生理机制研究 |
4.2.1.1 对种子吸水量的影响 |
4.2.1.2 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
4.2.1.3 对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4.2.1.4 对根系活力的影响 |
4.2.2 分子机理研究 |
4.2.2.1 对氮代谢相关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4.2.2.2 对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4.2.2.3 对营养物质的影响 |
5 结论与讨论 |
5.1 明确了种衣剂对小麦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
5.2 初步明确了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对小麦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机理 |
5.2.1 生理机制 |
5.2.2 分子机理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录1:文中缩写词 |
附录2: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冬小麦东农冬麦1号抗寒拌种剂的研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拌种剂研究进展 |
1.1.1 拌种剂的概念 |
1.1.2 拌种剂的分类 |
1.1.3 拌种剂的拌种方法 |
1.1.4 施用拌种剂的意义 |
1.1.5 国内外种子拌种技术研究进展 |
1.1.6 冬小麦拌种剂研究现状 |
1.2 成膜剂研究现状 |
1.3 低温冻害影响冬小麦生长的原因 |
1.4 分蘖节与植物的抗寒性 |
1.5 国内外对植物抗寒鉴定研究主要方法及指标 |
1.5.1 大田直接鉴定法 |
1.5.2 人工模拟气候室法 |
1.5.3 生长恢复法 |
1.5.4 间接鉴定法(植物抗寒的生理生化特性) |
1.5.5 综合鉴定法 |
1.6 提高冬小麦抗冻性措施 |
1.6.1 低温锻炼 |
1.6.2 栽培育种 |
1.6.3 化学诱导 |
1.7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自然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2.1 供试品种 |
2.2.2 成膜剂的筛选 |
2.2.3 育苗方法 |
2.2.4 实验试剂 |
2.2.5 实验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的测定 |
2.3.2 返青率调查 |
2.3.3 鲜重、干重以及产量的测定 |
2.3.4 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
2.3.5 电导法测定膜透性 |
2.3.6 硫代巴比妥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 |
2.3.7 氮蓝四唑(NBT)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 |
2.3.8 愈创木酚法测定过氧化物歧化酶(POD)活力 |
2.3.9 紫外吸收法测定过氧化氢酶(CAT)活力 |
2.3.10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测定 |
2.3.11 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的测定 |
2.3.12 蒽酮比色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 |
2.3.13 G-250法测定可溶性蛋白含量 |
2.3.14 茚三酮法测定脯氨酸(Pro)含量 |
2.3.15 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 |
2.3.16 蔗糖含量的测定 |
2.3.17 淀粉含量的测定 |
2.3.18 光合参数的测定 |
2.3.19 抗坏血酸(AsA)含量的测定 |
2.3.20 谷胱甘肽(GSH)含量的测定 |
2.3.21 酶联免疫法测定内源激素含量 |
2.4 综合评价 |
2.4.1 变异系数 |
2.4.2 隶属函数评价 |
2.4.3 因子分析评价 |
2.5 数据记录及统计分析 |
2.6 技术路线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室内筛选拌种剂各组分最适浓度 |
3.1.1 腐植酸对冬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状态的影响 |
3.1.2 腐植酸对冬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状态的综合评价 |
3.1.3 腐植酸对冬小麦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1.4 腐植酸对冬小麦幼苗抗寒性的综合评价 |
3.1.5 氨基酸对冬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状态的影响 |
3.1.6 氨基酸对冬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状态的综合评价 |
3.1.7 氨基酸对冬小麦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1.8 氨基酸对冬小麦幼苗抗寒性的综合评价 |
3.1.9 脱落酸对冬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状态的影响 |
3.1.10 脱落酸对冬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状态的综合评价 |
3.1.11 脱落酸对冬小麦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1.12 脱落酸对冬小麦幼苗抗寒性的综合评价 |
3.1.13 硫酸锌对冬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状态的影响 |
3.1.14 硫酸锌对冬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状态的综合评价 |
3.1.15 硫酸锌对冬小麦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1.16 硫酸锌对冬小麦幼苗抗寒性的综合评价 |
3.2 成膜剂的筛选 |
3.3 拌种剂对室外盆栽冬小麦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1 拌种剂对冬小麦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3.3.2 拌种剂对冬小麦叶片中蔗糖含量的影响 |
3.3.3 拌种剂对冬小麦叶片中淀粉含量的影响 |
3.3.4 拌种剂对冬小麦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5 拌种剂对冬小麦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
3.3.6 拌种剂对冬小麦叶片呼吸速率的影响 |
3.3.7 拌种剂对冬小麦叶片中气孔导度的影响 |
3.3.8 拌种剂对冬小麦叶片中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 |
3.3.9 拌种剂对室外盆栽冬小麦抗寒性的综合评价 |
3.3.10 拌种剂对冬小麦抗寒性的因子分析 |
3.4 拌种剂对田间种植冬小麦分蘖节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3.4.1 拌种剂对冬小麦分蘖节的膜脂过氧化影响 |
3.4.2 拌种剂对冬小麦分蘖节的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3.4.3 拌种剂对冬小麦分蘖节中抗氧化酶的影响 |
3.4.4 拌种剂对冬小麦分蘖节中内源激素的影响 |
3.4.5 拌种剂对冬小麦分蘖节中抗氧化物质的影响 |
3.4.6 拌种剂对冬小麦抗寒性的综合评价 |
3.4.7 拌种剂对冬小麦抗寒性的因子分析 |
3.5 拌种剂对冬小麦翌年返青率及穗粒重的影响 |
3.6 拌种剂对冬小麦抗寒性的相关性分析 |
3.7 拌种剂对东农冬麦1号幼苗生长状态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拌种剂中四种成分对冬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4.2 拌种剂中四种成分对冬小麦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3 拌种剂对室外盆栽冬小麦抗寒性的影响 |
4.4 拌种剂对田间种植冬小麦分蘖节抗寒力的影响 |
4.5 拌种剂对冬小麦翌年返青率影响及相关分析 |
4.6 本研究的创新点 |
4.7 下一步工作展望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三唑酮种子包衣对小麦幼芽抗寒因子及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小麦病虫害防治方法研究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低温胁迫条件对小麦抗寒因子的影响 |
1.3.1 低温胁迫条件下对小麦光合色素的影响 |
1.3.2 低温胁迫条件下对小麦细胞渗透调节物质和膜系统的影响 |
1.3.3 低温胁迫条件下对小麦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 |
1.3.4 小麦抗寒基因的研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内容 |
2.1 三唑酮种子包衣对小麦幼芽生长的影响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低温胁迫条件下三唑酮种子包衣对小麦抗寒因子及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2.2.1 材料处理 |
2.2.2 电解质渗透率测定 |
2.2.3 丙二醛含量测定 |
2.2.4 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含量测定 |
2.2.5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2.2.6 抗坏血酸含量及相关合成过程中酶活性测定测定 |
2.2.7 POD、CAT及SOD酶活性测定 |
2.2.8 抗寒因子基因表达量测定 |
2.3 低温胁迫条件下三唑酮种子包衣对小麦相关冷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三唑酮种子包衣处理对小麦出苗和幼芽生长的影响 |
3.1.1 三唑酮种子包衣对小麦发芽率及活力指数的影响 |
3.1.2 三唑酮种子包衣对小麦幼芽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3.2 低温胁迫条件下三唑酮种子包衣对小麦幼芽抗寒因子的影响 |
3.2.1 三唑酮种子包衣在低温条件下对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3.2.2 三唑酮种子包衣在低温条件下对电解质渗透率的影响 |
3.2.3 三唑酮种子包衣在低温条件下对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2.4 三唑酮种子包衣在低温条件下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2.5 三唑酮种子包衣在低温条件下对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6 三唑酮种子包衣在低温条件下对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 |
3.2.7 三唑酮种子包衣在低温条件下对GPX、APX、GR、DHAR和MDAR活性的影响 |
3.3 三唑酮种子包衣对小麦幼芽抗寒因子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3.3.1 三唑酮种子包衣对小麦幼芽三种保护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3.3.2 三唑酮种子包衣对GPX 、APX 、GR 、DHAR和MDAR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3.4 低温胁迫条件下三唑酮种子包衣对小麦幼芽相关冷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对包衣小麦种子活力的试验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老化处理包衣油菜种子的萌发特性[J]. 刘希忠,胡承伟,王开周,朱程,黄桃翠. 贵州农业科学, 2021(01)
- [2]振动力场作用下冰草种子丸化机理及其丸粒活性研究[D]. 仇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
- [3]甩盘雾化式大豆包衣装置的设计与试验[D]. 闫聪杰. 东北农业大学, 2020
- [4]基于唐冠螺壳体结构大豆种子包衣搅拌装置关键技术研究[D]. 曲芳. 东北农业大学, 2019(01)
- [5]直播棉用种子处理悬浮剂及丸粒化技术研究[D]. 王昱翔.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6]两株链霉菌对小麦玉米的促生增产作用及机理研究[D]. 刘玉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2)
- [7]几种种子处理药剂对小麦等作物的药害及不同缓解剂对其缓解效果研究[D]. 务玲玲. 河南农业大学, 2016(05)
- [8]种衣剂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 张梦晗. 河南农业大学, 2016(05)
- [9]冬小麦东农冬麦1号抗寒拌种剂的研制与应用[D]. 王兴. 东北农业大学, 2015(03)
- [10]三唑酮种子包衣对小麦幼芽抗寒因子及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D]. 李淑.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