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面WTO竞争:南贵昆区域农业产业化外向型模式的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刘刚[1](2016)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西部对外开放路径选择 ——以贵州为例》文中认为中国作为当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发展开放型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选择。近年来,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放战略的背景下,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贸易额、FDI存量有了显着提升。但是,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仍相对落后,与东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2013年,国家提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对外开放地理格局的重要变化,其依托西部地区的发展战略对我国广袤的内陆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意义重大。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通过加快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一带一路战略与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在此背景之下,首先对开放型经济理论和“一带一路”战略理论进行梳理,总结学术界对该问题研究的理论成果,作为本文分析“一带一路”战略和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接下来本文通过贸易依存度、FDI等指标对比分析东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差距,并结合当前学术界的理论研究分析东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差距的成因。在总结了“一带一路”战略与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关系的之后,本文进一步阐述了“一带一路”战略给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并从西部地区的角度出发,分析西部地区利用“一带一路”战略的困难和挑战。最后本文以贵州为例,对贵州利用“一带一路”战略,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提出政策建议。本文认为,产业结构、基础设施、政策效率等因素制约贵州开放型经济发展。为了更好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贵州应全面提升三大产业,加快产业融合步伐,构建内陆开放示范区,打造国家级重要的产业基地,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培育外贸主体,充分发挥开放平台和通道作用,加强对外经贸合作,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强化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营造良好的开放型经济发展环境,构建“一带一路”物流大通道。
祖钰博[2](2013)在《西部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以贵阳为例》文中指出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但同时面临农民素质低、基础设施差、经济贫困、技术落后、生态脆弱等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对于促进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立现代生态农业体系,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西部地区要实现生态建设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协调发展,必须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立足地区资源优势,坚定不移的走生态农业的农业发展之路。本文在进一步凝炼生态农业定义与内涵的基础上,从思想起源上追溯生态农业的发展历程,通过理论分析与发展实践剖析,对西部地区贵州省贵阳市农业资源、环境及生态农业建设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其发展优势和劣势,总结提炼其生态农业发展思路和制度体系,突出其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探讨并初步提出西部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并得出了最终的结论。本文共分为十一章,第一章、第二章论述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生态农业的相关理论研究,第三章——第五章分析贵阳市农业发展的概况以及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第六章为西部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现实评价,第七章分析制约贵阳市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因素,第八章——第十章论述贵阳市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架构、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第十一章得出的结论及建议。
王伟[3](2012)在《山东省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成相对过剩,农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地表现出来。在这种趋势下,农业产业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之间的矛盾所带来的压力成为中国农业面临的主要压力,农业的增产减收成为农业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特别是在入世后国外农产品的竞争压力下,这些困难与日俱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己经成为必然,这就要求各地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环境优势,形成当地特色产业,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大力推动具有地方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就是改善农业结构的一项重要举措,是顺应国内农业发展趋势,缓解压力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因此,研究山东省特色农产品及其产业化问题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实践价值。本文总体包括六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的意义、路线和方法,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内容。第二章总结了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的内涵,并概述了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的相关理论。第三章在概括了山东省特色农产品资源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山东省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的现状:优势与问题。优势包括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产业化经营形成一定规模、区域化布局初步形成、龙头企业大量涌现、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科技优势。问题包括政府扶持力度不够,推动作用有限;龙头企业自身不能很好地满足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要求;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未充分调动起来。第四章研究分析了省内外特色农产品发展的成功模式,并进一步总结出了这些模式对山东省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的启示,包括要遵循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的基本原则、大力扶持龙头企业、政府引导规范产业组织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农民以合作组织为依托创办龙头企业等等。第五章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山东省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的对策与建议,包括加强和改善政府推进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的能力、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深化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中的作用、调动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等方面。最后,第六章总结了本文结论并给出了些许建议。
路百胜[4](2011)在《黑龙江省庆安县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中国农村普遍实行的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村集体经济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不仅关系到农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农民收入的增加,也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庆安县是黑龙江省的一个典型农业县,其农村集体经济在县域经济中占有重要份额,作为庆安县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村集体经济,又因各具不同特点,其发展轨迹也不尽相同。面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特别是2001年中央提出农业税费改革之后,给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挑战,新形势下,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充分了解国内外村集体经济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庆安县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成因的分析,提出加快村集体经济实现稳步、健康发展的建议与对策,以推动村集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尽快改变目前农村分散经营在市场经济及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劣势,使村集体经济真正成为农民进入市场扩大经营、增加收入的有效载体。论文采用文献综述方法、定性和定量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和专题访谈方式,以区域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从临城村、内陆村和边远村3种类型村中采取随机抽样的办法,确定具有代表性的18个村进行对比分析,用于反映不同地域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对庆安县村集体积累与人均纯收入比较分析、三种类型村集体收入来源分析,从而找出制约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根由、环境条件,进而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可行性建议。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要培育主导产业,开辟新财源。坚持因村制宜,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子。二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要挖掘增收潜力,千方百计化解债务。努力挖掘村级化债潜力,通过资源竞价发包、盘活闲置资产、回收欠款、降低利率等形式,来偿还、抵顶和减少村级债务,从而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三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要加强“三资”管理,将原来的资金代管服务拓展为资金、资产、资源代理服务,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四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要抓好统筹推进,力争壮大集体经济有突破性进展。注重发挥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协调推进集体经济发展的工作合力。坚持选能人、用强人,配齐配强村级班子,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发展新产业和经营管理能力。用好“三农”政策,取得各方面支持。
黄生满[5](2011)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地方政府作用研究》文中认为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行现代农业的关键。广西是农业大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广西经济发展的前沿,随着广西北部湾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钦州保税区相继成立,广西与东盟合作不断加强,广西北部湾农业产业化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地方政府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化的一股重要力量,但由于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文化、政府自身建设的原因,北部湾经济区地方政府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作用有限,主要有农业产业化规划不清晰、打造农业品牌和推广国际化不力、合作与沟通渠道不健全、保障能力不足等。地方政府如何利用北部湾优势发展农业产业化,促进广西经济经济区持续、平稳、协调发展,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证结合、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劣势,阐述其地方政府作用的有限性,建议通过以东盟为窗口,利用北部湾经济区的区位、资源优势打造北部湾农业品牌,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健全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与沟通渠道;完善农业产业化保障能力体系;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等举措,以推动和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进一步发展。
张心宇[6](2010)在《潍坊地区外向型农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发展外向型农业是潍坊市现阶段农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潍坊市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又是潍坊市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立足于潍坊市农业发展的自身实际情况,从已有的经验里面找不足、找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出路;对外向型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困难障碍、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和论述。研究目的是对潍坊市外向型农业更好的发展提出意见建议。本文使用调查统计分析地方法,在确定了论文研究主题、明确了论文写作思路的前提下,进行了论文前期的相关调查研究工作、查阅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数据信息的整理整合。在对国内外外向型农业研究现状和外向型农业发展现状完成初步的调查研究后,又对论文的主体研究对象——潍坊市的外向型农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查研究。第一是对潍坊地区外向型农业发展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对2000年到2009年潍坊的农产品出口数据做了调查统计研究,其中特别对潍坊的两大出口产品禽肉和蔬菜的出口情况做了详实的调查研究、对潍坊的出口目的地国和潍坊市的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做了详实的调查研究。第二是对潍坊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基础——潍坊农业发展的经验做法做了归纳分析。首先潍坊市以建设三大基地为重点,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其次潍坊市以培育现代农业主体为重点,构建现代农业组织体系。再次潍坊市以提高农产品质量为重点,构建现代农业标准化体系。最后潍坊市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构建现代农业科技体系。第三是在对潍坊的助农政策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潍坊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前景作预测。从总体上来看,潍坊市的外向型农业既面临着一些挑战,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潍坊市农业产品出口创汇有了长足的发展,农业产业调整和转型也比较顺利,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综上所述,潍坊地区的外向型农业产业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同时又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与不足。助农政策、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资金投入等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潍坊市外向型农业发展止处于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十字路口上,潍坊地区的外向型农业产业发展虽然困难重重、但也机遇众多,只要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发展潜力是很大的。结合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大力培植出口创汇龙头企业,扩在加工出口能力,把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二是加强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出口农产品的档次和水平。是大力培育拥有高附加值的品牌产品,营造信誉高质量好的优质品牌。四是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努力开拓多元化的市场,抢占农产品出口先机。五是政府要营造良好的出口环境,建立较为完善的农产品出口预警预报机制。六是着力发展农产品物流业。七是重视农业补贴等惠农政策,执行政策不能间断或打折扣。
李晓婷[7](2010)在《基于需求目标下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昆明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例》文中指出人类所有的生产活动都是在一定制度和结构下进行的,而所有产业也都是在一定结构下存在的。其中农业产业结构作为农业产业的制度对农业生产尤为重要。党中央指出,全面奔小康,重点在农村,解决三农问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原有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条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一项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战略措施。农业结构没有固定的模式,不同的区域类型和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结构形式都有所不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这是因为市场、资源、消费习惯、技术、产业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着结构的演变和形式。本论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农业产业结构现状,以昆明市为例,分析昆明市区农业产业现状和资源情况,利用经济学的有关知识,探寻昆明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条件,然后分析昆明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在中国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挑战,对昆明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并对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建立数学模型。这对于推进农业经济和提高农民收入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对昆明市产业结构优化问题运用数学方法进行定量的分析和研究,建立多目标规划模型,制定优化方案,对生态、社会、经济等综合效益进行有效优化。对于四种方案,选出最优方案4,以发展畜牧业和经济作物为重点,提高优势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和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调整各个产业发展的均衡性。对昆明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出科学性、指导性的参考。这也是本论文的主旨。本论文的重要研究工作为以下几点:1.对国内外农业产业结构的发展进行分析,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2.对昆明市农业产业结构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提出昆明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和调整中的重点和难点。3.根据调整的策略和目标,建立农业产业结构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制定有效合理的结构调整政策。设计出四种优化方案,最后选出最优方案4,其研究结果对于推进昆明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实用价值的意义。4.对于昆明市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方案,提出措施政策。
段炼[8](2009)在《三峡区域新人居环境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化浪潮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理论框架;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国内外新一轮“区域规划”或“城市地区(城市群、都市圈)发展战略研究”等行动,从实践方面也宣示了原有的国家/行政区区域层级体系已为当今以空间功能结点为枢纽、以流的通道为关联、以流量的大小为主辅的城乡经济社会网络体系逐渐取代这一趋势的出现。因此,作为区域空间功能结点的各级各类城镇建设,其向外辐射影响的规模大小、职能强弱及其空间联结完善度已超越传统的向内统一认知的空间完形、景观多样和人们心理行为感知度而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世界性的城镇化进程对于区域自然资源、人类居住环境和城乡空间单元等物质形态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并产生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居住拥挤、城乡冲突加剧等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两大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人居环境科学的诞生,并相应产生了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建筑五大层级的人居环境建设体系。其中,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区域城乡人居环境的建设及其所涉及到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PRED)之间的关系协调,即以城镇化的区域推进所涉及到的人口、产业和空间三大问题为导向进行综合融贯的研究,以实现区域人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关于三峡区域新人居环境建设的选题研究即是由此产生。三峡区域是三峡工程建设而形成的一个特定区域,其优良人居环境建设的质量事关三峡工程巨大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的发挥。经过十余年的举国投入和区域人民的艰苦奋斗,三峡区域已完成了相关的工程建设和移民迁建任务;但欠发达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严酷的资源环境条件构成区域人居环境建设进一步“提速提挡”的瓶颈,而且随着国家投入的结束和主体功能区定位的确立使三峡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压力骤增,也使其区域人居环境建设面临新的战略选择。因此,论文结合我国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指向,总结和梳理了城市规划学、地理学、人口学、经济学和区域资源环境等学科的最新动向,以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区域人居环境建设实践为核心,构建了三峡区域新人居环境建设的人口、产业、空间“三位一体”分析框架;同时,论文采用史论文案法对三峡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历史进程进行了纵向梳理,并结合横向的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现状调查,完成了“资源环境容量制约下的人口再分布指引缓解人地矛盾”、“结构优化基础上的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破解产业空虚化”、“基于地域格局特点的快速城镇化进程重组城乡空间结构”三方面的新人居环境建设策略提出。第一,人居环境建设的核心是人,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支撑,而城镇化推进的本质特征即是城乡人口的迁移与再分布,因此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依据人口容量确立人口再分布指引策略。论文结合三峡地域开发背景中的人口增长及空间分布进程,在阐明三峡区域人地矛盾历史源流的基础上,运用相对值评价模型完成了三峡区域区县人口空间分布的合理性评价;同时,论文分析了三峡区域城镇化的进程与特征,并通过各区县城镇化发展与其人口容量之间的协调度指数计算,提出了人口集聚区、稳定区和疏散区中各区县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再分布指引策略。第二,经济增长是人居环境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欠发达地区摆脱贫困进入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而城镇化进程也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密不可分,因此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目标就是在市场的竞争中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及其竞争力的提升,并最终实现经济的高效增长。论文以三峡区域资源禀赋和历史时期产业发展的分析入手,在对现状产业空虚化与结构同质化现象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工业化进程中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及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对策,并结合区县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实践提出了构建区域产业集群的建议和空间布局结构。第三,城镇化的推进与城乡人居环境的建设与空间结构的演进紧密相关,因此空间资源既是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载体,其结构构型也是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状态的指示器。论文结合三峡区域城乡空间结构形成与演变的自然基础与历史进程,在对其区县城镇化空间分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峡西、峡中和峡东三地带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重组策略;并在整合三地带空间结构重组的“V”型—“W”型—“U”型模式演进序列基础上编制了三峡区域空间的发展战略构想。三峡区域的新人居环境建设研究,是对三峡区域转型期人居环境建设的尝试性探索,其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对于中国大多数的欠发达地区来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论文最后以区域人口再分布方案及相关区县产业集群建设和空间结构重组案例,冀望对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内容框架体系作进一步的完善。
魏长增[9](2008)在《潍坊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实地考察、走访座谈等方式掌握了潍坊产业化的有关内容,通过比较分析、整理,探讨了潍坊市农业产业化的形成条件、主要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对策等。农业产业化于20世纪50年代初起源于美国,在西方国家主要有四种模式,即合同制、农业合作社、农工商综合体和联营体。其内涵为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中介,以广大农户为基础,以科技服务为手段,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连接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各国的发展模式多种多样,出现了许多类型,如粮食产业化、设施农业产业化、种子产业化、农业食品产业化、畜牧业产业化。与之相对应的组织形式有公司一体化、股份制一体化、合同制一体化、合作制一体化、专业协会等。国外农业产业化积累了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农业产业化要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以生产结构的转变为基础发展农业产业化,以社会化服务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政府以政策引导和推动产业化发展等。潍坊市是全国农业产业化的发祥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一定位次。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水产业均处于全国前列。回顾潍坊农业产业化的历史,主要经历了准备阶段(1986-1992),提出和起步阶段(1992-1995),全面加快发展阶段(1996-1999)及深化与升级阶段(2000年至今)。潍坊市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是灵活多样的,企业+农户模式以及由此而升级的基地模式是诸城市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形式;以寿光为代表的市场拉动模式“市场+基地+农户”;以寒亭为代表的一村一品模式;以安丘为代表的名牌产品出口创汇模式——“企业+基地+农户”。此外,还有农业观光模式,农业科技园模式,农业标准化模式,区域化种、养、加模式等。在农业产业化取得成就的同时也有许多深层次问题暴露出来,主要表现为:龙头企业有待进一步壮大;深加工能力差,产品技术含量低;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不高;农业科技水平不高和农业科技和经营人才短缺;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市场体系不健全;对农业产业化认识狭隘落后;资源利用率低;文化素质低等问题。进一步深化农业产业化应采取以下对策:继续保持不断创新的产业化理念,在思想上走在全国的前列;做好科技支撑工作,通过各种形式搞好农技推广;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培育农村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逐步使农民向工人转变;建立健全法制,继续实行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政策,继续推行惠农、支农政策,倡导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促进产业化模式的升级,逐步走向农业现代化。
刘慧玲[10](2008)在《中国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化是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自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以后,工业化已经成为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主题,成为发达国家从农村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进而走向后工业化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物质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通过迅速实现工业化摆脱贫困与不发达状况成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追求的共同目标,并为此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努力。西部地区工业化作为新中国工业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在中央政府的强大支持下实现了突变式的发展,不仅结束了在旧中国没有现代工业及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布局偏集于东部沿海地区的极不合理的历史,而且还建立了一大批以钢铁、机械、化工、电子、航空航天、建材、能源为主的、规模比较宏大、门类比较齐全、体系比较完备的现代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工业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为西部地区及全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多方面原因的相互制约和历史发展的曲折性,目前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过渡的历史时期,工业化水平大大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发展本身存在着工业总量明显偏小、工业结构比例失调、工业增长速度缓慢、产业组织结构失衡、创新能力相对低下及扩散效应相对不足等众多问题;在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发展的道路上,面临着体制障碍突出、农业发展落后、城市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产品市场狭窄等一系列的制约因素,使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全面推进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如何跨越这些障碍,走出一条符合西部地区实际情况和条件、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协调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是21世纪初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完成的一项十分重要、艰巨而紧迫的历史任务。从世界工业化发展史来看,世界很多国家或地区都根据自己不同的国情或区情选择了不尽相同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形成了内涵各异的发展模式。由于工业化模式的有效性具有路径依赖,任何不顾自身的客观条件,复制它国或其他地区的工业化模式将注定导致工业化成效低下甚至失败。因此,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的一个特殊区域,必须立足于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工业化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实现工业化发展的战略转型,从根本上克服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弊端,寻求一条产业内生增长和外生增长相结合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这些转型包括:从主要依靠政府推动转向主要依靠市场推动;从以政府为主体转向以企业为主体;从单一封闭发展转向对外开放发展;从资本密集战略转向科技创新战略;从忽视农村发展转向城乡协调发展;从分散发展转向集聚发展。在实现战略转型的基础上,21世纪初期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通过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工业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培育重点产业集群为工业化发展提供空间组织形式;通过发展城市群落为工业化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载体;通过自主创新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扩大工业化的外联渠道。在工业化发展思路的指导下,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发展途径是:第一,加强城乡统筹,发展现代农业。就是彻底扭转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城市偏向”和“农村忽视”,高度重视工业产业链条向农村的拓展延伸、加快引导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的聚集扩散、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培育创新,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二,推进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的政策取向是组建产业集群,尤其是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以促进聚集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将培育产业集群当作当前工作的重心,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通过产业整合等手段诱导产业的区域聚集,促成生产要素在重点行业或产业的集聚,逐步形成一批特色鲜明、辐射力大、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第三,强调产业支撑,发展城市群落。就是拓展城市发展的制度空间、培育城市化进程要素、以建设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为重点构建具有密切产业关联的城市发展网络、为工业化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载体。第四,坚持自主创新,注重网络建设。通过培育区域创新体系和改善自主创新环境,使企业自主创新、产业集群自主创新和区域自主创新三个层级的自主创新得到充分的发挥并形成网络化创新优势,为工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第五,推行循环经济,实现持续发展。通过普及更新发展理念、强化技术支撑、实行循环经济及清洁生产等途径,促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六,承接产业转移,扩大对外开放。就是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加快利用外部资源的步伐,促进先进生产要素对西部地区的注入。通过以上这些发展途径,形成一条崭新的、具有西部地区特色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为确保工业化发展途径得以最终确立,要通过构建工业化发展的支持体系清除计划经济的体制障碍和传统经济的思维定式,不断增强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能力。新的历史时期,西部地区构建工业化发展支持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分类制定法律制度,通过法律的稳定性来保障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发展;制定实施发展规划,各级政府要在总结经验基础之上,制定全面、科学的工业化发展规划并强化实施力度;提高行政管理能力,要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初步建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完善政策支持体系,要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制定一整套体现开放性和多层次密切配合、适合客观实际与中央政府产业政策相互协调的工业化政策;鼓励发展民营经济,要消除体制性障碍和政策性障碍,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非公有制经济成为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铁路、公路、机场、天然气管道及信息通讯基础建设,形成安全、高效、可持续的综合运输体系、传输体系和通讯网络体系,以适应发展工业化的要求。在经济资源和市场化要素总体短缺的条件下,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要选择资源富集地带、经济发达地区和具有发展潜力地区作为推进重点,充分发挥区域特色资源优势和生产要素的聚集效应,加强统筹规划和协调,打破地区封锁和市场分割,优化经济发展空间布局,确立分工合理、协作配套、优势互补的工业化重点发展区域。目前,西部地区要选择川渝经济区、关中经济区和北部湾经济区作为西部地区工业化的重点区域,通过对这些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的突破式开发形成若干具有主导意义的增长极点,并通过增长极点生产要素的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实现与其他区域的关联协调发展,最终通过经济核心区增长的乘数效应带动整个西部地区工业化走上快速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直面WTO竞争:南贵昆区域农业产业化外向型模式的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直面WTO竞争:南贵昆区域农业产业化外向型模式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西部对外开放路径选择 ——以贵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意义 |
1.2.1 一带一路为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
1.2.2 优先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亟需制定西部对外开放战略 |
1.2.3 西部地区利用“一带一路”可以探索出一条以开放促进发展和改革的新路径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1 现阶段“一带一路”战略研究 |
1.3.2 开放型经济的理论基础研究 |
1.3.3 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战略及战略实施研究 |
1.3.4 区域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定量研究 |
1.3.5 区域发展比较度量研究 |
1.3.6 主要经济体内陆开发开放的经验与教训研究 |
1.4.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本文的创新点 |
1.4.4 研究方法 |
第2章 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 一带一路与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 |
2.1.1“一带一路”战略综述 |
2.1.2 区域开放型经济的特征 |
2.1.3“一带一路”与西部开放型经济的关系 |
2.2 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理论 |
2.2.1 均衡发展理论 |
2.2.2 不均衡发展理论 |
2.3 全面立体开放战略理论 |
2.3.1 经济全球化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石 |
2.3.2 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对经济开放的论述 |
第3章 中国东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
3.1 中国东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
3.1.1 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对比分析 |
3.1.2 东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对比分析 |
3.2 中国东西部地区贸易发展比较分析 |
3.2.1 东西部地区外贸分析 |
3.2.2 东西部地区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分析 |
3.3 东西部地区投资情况分析 |
3.3.1 东西部地区外资总量分析 |
3.3.2 东西部地区投资结构分析 |
第4章 东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差异成因分析 |
4.1 要素投入差距 |
4.1.1 资本积累差距 |
4.1.2 金融市场发展差距 |
4.1.3 人力资本因素 |
4.1.4 基础设施因素 |
4.2 经济结构差距 |
4.2.1 产业结构差异 |
4.2.2 所有制结构差异 |
4.3 政府与政策层面差异 |
4.3.1 中央政府层面政策差异 |
4.3.2 地方政府效率差异 |
第5章“一带一路”与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
5.1“一带一路”与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意义 |
5.1.1“一带一路”与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机遇 |
5.1.2“一带一路”对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意义 |
5.2 西部地区利用“一带一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挑战 |
5.2.1 经济结构与基础设施 |
5.2.2 人力资本层面 |
5.2.3 对生态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考量 |
5.2.4 地方政府推动“一带一路”的路径思路问题 |
第6章“一带一路”推动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
6.1 国家层面政策建议 |
6.1.1 重新定位地方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向 |
6.1.2 对西部地区职能的科学分工 |
6.1.3 推动西部地区服务业建设 |
6.1.4 加大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入 |
6.2 西部地区自身发展角度建议 |
6.2.1 改造传统产业,鼓励优势产能 |
6.2.2 实施产业“反梯度转移”战略,走绿色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
6.2.3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
6.2.4 发挥旅游和文化优势,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 |
6.2.5 以扩大开放倒逼深层次改革,创新西部地区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
第7章 贵州省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策略选择 |
7.1 贵州省发展开放型经济面临的挑战 |
7.1.1 贵州省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
7.1.2 发展对外贸易面临的挑战 |
7.1.3 招商引资面临的挑战 |
7.1.4 对外投资面临的挑战 |
7.2 贵州省发展开放型经济新机遇 |
7.2.1 经济新常态带来发展新机遇 |
7.2.2 贵州省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优势 |
7.3 贵州省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策略选择 |
7.3.1 全面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
7.3.2 大力推进工业现代化 |
7.3.3 加快推进服务业现代化 |
7.3.4 加快构建现代贸易体系 |
7.3.5 加快资本体系建设 |
7.3.6 建设教育科技基地 |
7.3.7 加快“一带一路”物流大通道建设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西部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以贵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动态 |
2.1 国内动态 |
2.2 国外动态 |
3 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
3.1 基本思路 |
3.2 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生态农业的概念及特点 |
1 生态农业的概念 |
1.1 国外对生态农业的定义 |
1.2 国内对生态农业的定义 |
1.3 本文对生态农业的定义 |
2 生态农业的特点 |
3 发展生态农业的深远意义 |
3.1 是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 |
3.2 是满足人们食品安全需求的现实需要 |
3.3 是应对绿色壁垒的必要保证 |
3.4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
第三章 西部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现实评价 |
1 西部地区的基本概况 |
2 农业在西部地区的作用和地位 |
2.1 战略地位 |
2.2 经济地位和作用 |
2.3 社会地位和作用 |
2.4 生态地位和作用 |
3 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因素 |
3.1 地理、气候环境特殊 |
3.2 土地资源丰富 |
3.3 特色农产品多 |
3.4 增产潜力大 |
3.5 后发优势明显 |
4 西部发展生态农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
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 面临的挑战 |
5 生态农业是实现西部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6 西部生态农业发展的目标方向 |
6.1 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 |
6.2 西部生态农业发展目标 |
6.3 西部地区生态农业发展方向 |
第四章 贵阳农业发展概况 |
1 贵阳农业发展历程 |
1.1 改革开放前的贵阳农业 |
1.2 改革开放后的贵阳农业 |
2 贵阳农业生态化的探索实践 |
2.1 农村土地承包改革和税费改革 |
2.2 完善机制体制建设 |
2.3 打造特色产业 |
2.4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2.5 科技创新 |
2.6 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 |
2.7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
第五章 贵阳市发展生态农业的外生推力 |
1 战略发展机遇 |
2 区位优势 |
2.1 省会城市带动作用明显 |
2.2 西南地区重要的陆路物流枢纽城市 |
3 通道建设 |
3.1 主要快速铁路 |
3.2 主要高速公路 |
3.3 通道建设作用重大 |
4 市场拓展 |
4.1 外销量逐年扩大 |
4.2 保质量创品牌 |
5 区域合作 |
5.1 区域农业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
5.2 区域农业合作具有可操作性 |
第六章 贵阳发展生态农业的内生动力 |
1 独特的自然环境 |
1.1 生态环境良好 |
1.2 自然资源丰富 |
1.3 旅游资源独特 |
2 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
3 农业科技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
3.1 不断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
3.2 建立健全农业社会服务体系 |
4 农业产业结构布局逐步优化 |
4.1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
4.2 新农村建设加快 |
5 农业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 |
5.1 农业市场主体逐渐壮大 |
5.2 农产品市场不断扩展 |
5.3 农业市场运行不断规范 |
6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初显成效 |
6.1 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
6.2 推进产业生态化 |
6.3 采取最严厉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
7 城市发展的内生需求 |
7.1 生态食品需求量扩大 |
7.2 生态农业旅游市场前景广阔 |
第七章 贵阳发展生态农业的现实障碍 |
1 整体发展欠发达 |
1.1 经济总量小,产业素质低 |
1.2 农业综合竞争力较弱 |
2 生态农业规划滞后 |
3 生态基础脆弱 |
3.1 环境污染呈加剧趋势 |
3.2 资源利用存在掠夺性开发现象 |
4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滞后 |
4.1 基础设施建设进入攻坚克难阶段,任务繁重 |
4.2 基础设施建设要素制约比较明显,矛盾突出 |
4.3 体制机制不活,项目建成后的管护难度大 |
5 农业发展体制机制不适应 |
5.1 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日益突出 |
5.2 农村土地经营体制、机制不活 |
5.3 农业投入尚未形成多元投入体系 |
5.4 农业科技支撑不够 |
5.5 农户联合合作经营机制亟待改善 |
6 农业市场化程度较弱 |
6.1 农业市场体系尚未形成 |
6.2 农业市场主体发育不够成熟 |
6.3 市场运行规则的建构仍显滞后 |
6.4 市场监管水平较低 |
7 农业管理服务体系不健全 |
第八章 贵阳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框架 |
1 目标任务 |
1.1 总体思路 |
1.2 主要目标 |
2 产业取向 |
2.1 产业选择的生态取向 |
2.2 产业结构的优化 |
3 区域布局 |
3.1 产业的区域分布 |
3.2 具体产业的空间布置 |
3.3 产区和产区的衔接与循环 |
第九章 贵阳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 |
1 生态农业模式的重要意义 |
2 生态农业模式选择的原则 |
2.1 促进生物循环利用的原则 |
2.2 有毒、有害物质达标排放原则 |
2.3 促进资源环境综合改善原则 |
2.4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效益原则 |
2.5 生态农业发展与助农增收相结合的原则 |
2.6 遵循市场规律的原则 |
3 贵阳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
3.1 生态循环种养模式 |
3.2 大中型沼气池生态循环模式 |
3.3 农业综合开发经营模式 |
3.4 乡村清洁工程模式 |
3.5 休闲观光生态农业模式 |
第十章 贵阳生态农业的发展路径 |
1 生态农业规划体系 |
1.1 现代生态农业商贸物流圈 |
1.2 休闲观光精品农业圈 |
1.3 规模集约生态农业圈 |
2 生态农业标准化产业体系 |
2.1 制定生态农业技术标准 |
2.2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 |
2.3 严格行政执法 |
3 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体系 |
3.1 大力扶持生态农业龙头企业 |
3.2 着力实施“生态品牌”战略 |
3.3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 |
3.4 积极推进现代农业集约化经营 |
3.5 创新农业产业化推进机制 |
4 生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
4.1 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研发 |
4.2 加快生态农业技术推广 |
4.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育新型农民 |
5 农业组织化经营体系 |
5.1 加速土地规模化经营 |
5.2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
5.3 完善农业市场营销体系 |
6 农业生态补偿体系 |
6.1 加强生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6.2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
6.3 切实加大农业生态补偿 |
7 生态农业组织保障体系 |
7.1 增加投入,拓宽生态农业投融资渠道 |
7.2 强化制度建设,保障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
7.3 扩大开放与交流,拓展农业发展空间 |
第十一章 结论与建议 |
1 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是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保障 |
2 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是发展生态农业的迫切需要 |
3 生态农业是西部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山东省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2 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的内涵及相关理论概述 |
2.1 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的基本内涵 |
2.1.1 特色农产品的含义与特征 |
2.1.2 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的含义与实质 |
2.1.3 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的基本特征 |
2.2 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相关理论概述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纵向一体化理论 |
2.2.3 交易费用理论 |
2.2.4 农业产业链管理理论 |
3 山东省特色农产品资源概况及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 |
3.1 山东省特色农产品资源概况 |
3.1.1 特色种植产品 |
3.1.2 特色畜牧产品 |
3.1.3 特色水产品 |
3.2 山东省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分析 |
3.2.1 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多样 |
3.2.2 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形成一定规模 |
3.2.3 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初步形成 |
3.2.4 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多 |
3.2.5 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 |
3.2.6 科技优势 |
3.3 山东省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
3.3.2 龙头企业自身不能很好地满足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要求 |
3.3.3 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未充分调动起来 |
4 山东省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模式分析 |
4.1 国内已有模式比较与分析 |
4.2 山东省内成功模式分析 |
4.2.1 莱芜姜蒜产业化发展模式 |
4.2.2 临沂平邑金银花产业化发展模式 |
5 山东省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对策及建议 |
5.1 加强和改善政府推进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的能力 |
5.1.1 推进山东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的合理区域布局 |
5.1.2 在加大扶持力度的基础上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
5.1.3 积极引导实施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品牌经营战略 |
5.2 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深化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中的作用 |
5.2.1 扶持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支撑 |
5.2.2 提高品牌建设水平 |
5.2.3 创新现代营销策略 |
5.3 调动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 |
5.3.1 努力提高农民素质 |
5.3.2 通过发展各种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
5.3.3 规范土地流转方式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黑龙江省庆安县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村集体经济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基本特征 |
2.1 村集体经济概念界定 |
2.1.1 村集体经济内涵 |
2.1.2 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 |
2.2 村集体经济的基本特征 |
2.2.1 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原则 |
2.2.2 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目标要求 |
第三章 庆安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及分析 |
3.1 庆安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
3.1.1 庆安县村级集体经济概况 |
3.1.2 庆安县村级集体经济的比较分析 |
3.2 庆安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典型模式 |
3.2.1 发展企业模式 |
3.2.2 资源开发模式 |
3.2.3 经营管理模式 |
第四章 庆安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庆安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1 村集体经济发展速度滞缓 |
4.1.2 不良资产比重较大 |
4.1.3 发展后劲不足 |
4.1.4 三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
4.2 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原因 |
4.2.1 自身因素 |
4.2.2 产权因素 |
4.2.3 行政因素 |
4.2.4 体制因素 |
4.2.5 政策因素 |
4.2.6 历史因素 |
第五章 加快庆安县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措施 |
5.1 加快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 |
5.1.1 调整种植业结构 |
5.1.2 调整劳动力就业结构 |
5.2 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主导产业,拓宽增收渠道 |
5.2.1 大力发展村办企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
5.2.2 大力开发水产养殖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
5.2.3 大力发展林业经济,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
5.3 加强经营管理和综合配套设施建设 |
5.3.1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
5.3.2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
5.3.3 加大资产管理力度,确保集体资产的有效增值 |
5.3.4 建立制约监督机制 |
5.3.5 提高村级管理水平 |
5.4 严格把握资金投放去向,最大限度的使用集体积累 |
5.4.1 坚持民主的投放原则 |
5.4.2 确定资金的投放重点 |
5.4.3 按地区确定投放项目 |
5.5 规范农村"三资"管理 |
简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地方政府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四 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文章基本框架及创新点与不足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文章基本框架 |
三 文章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概念理解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及特征 |
一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
二 农业产业化的特征 |
三 农业产业化与政府作用内在联系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 分工协作理论 |
二 服务型政府理论 |
三 治理理论 |
第三章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业产业化发展优劣势分析 |
第一节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业产业化的历史演变过程 |
第二节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业产业化发展优劣势分析 |
一 优势分析 |
二 劣势分析 |
第四章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地方政府作用分析 |
第一节 地方政府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
第二节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地方政府作用有限性的表现 |
一 对农业产业化规划不清晰 |
二 打造农产品品牌和推广国际化力度不够 |
三 合作与沟通渠道不健全 |
四 保障能力不足 |
五 政府自身建设待加强 |
第三节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地方政府作用有限性原因分析 |
一 客观原因分析 |
二 主观原因分析 |
第五章 加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地方政府作用的对策 |
第一节 地方政府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坚持的原则 |
一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完善市场机制原则 |
二 坚持适度干预,加强理性调控原则 |
三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二节 加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地方政府作用的建议 |
一 以城市功能定位为核心,做好农业产业化规划与布局 |
二 以东盟为窗口,打造农产品品牌、推广国际化 |
三 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与沟通渠道 |
第四节 健全网农业产业化保障能力体系 |
第五节 强化政府服务理念与职能定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潍坊地区外向型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外向型农业的含义及特点 |
1.1.1 外向型农业的含义 |
1.1.2 外向型农业的特点 |
1.2 研究外向型农业的目的 |
1.2.1 研究外向型农业的目的 |
1.2.2 发展外向型农业的作用及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外向型农业发展情况 |
2.1 国内外向型农业发展 |
2.1.1 国内外向型农业发展现状 |
2.1.2 对国内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反思 |
2.2 国外外向型农业发展 |
2.2.1 国外外向型农业发展现状 |
2.2.2 国外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启示 |
第三章 潍坊地区外向型农业发展的现状、成效及发展的潜力和前景分析 |
3.1 潍坊地区外向型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
3.2 潍坊农业发展的经验做法 |
3.2.1 潍坊市以建设三大基地为重点,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
3.2.2 潍坊市以培育现代农业主体为重点,构建现代农业组织体系 |
3.2.3 潍坊市以提高农产品质量为重点,构建现代农业标准化体系 |
3.2.4 潍坊市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构建现代农业科技体系 |
3.3 潍坊地区外向型农业发展的潜力及前景分析 |
3.3.1 潍坊的助农政策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3.3.2 潍坊外向型农业发展前景的预测 |
第四章 潍坊地区外向型农业存在的问题 |
4.1 潍坊市外向型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2 潍坊市农业基础建设存在的问题 |
4.3 政府在外向型农业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基本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基于需求目标下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昆明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论文的研究对象、依据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1 世界农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水平 |
1.3.3 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
1.3.4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线性规划法和层次分析法在农业决策方案中理论分析 |
2.1 线性规划模型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中的应用 |
2.1.1 线性规划原理及发展 |
2.1.2 线性规划模型的建立和模型特点 |
2.1.3 线性规划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应用的必要性 |
2.1.4 线性规划在论文中的应用 |
2.2 层次分析法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应用 |
2.2.1 层次分析法原理 |
2.2.2 层次分析法流程 |
2.2.3 层次分析法在农业决策方案优选中使用的必要性 |
2.2.4 层次分析法在论文中的应用 |
第三章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与基本原则 |
3.1 我国农业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
3.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主要任务 |
3.2.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性方向 |
3.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
3.3.1 指导原则 |
3.3.2 农产品要面向消费市场,满足社会的需求 |
3.3.3 以区域比较为优势,利用周边的各种资源 |
3.3.4 增加农民的最大化收益 |
3.3.5 做好农产品调控的供求关系,防止过剩情况发生 |
3.3.6 增强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坚持外向型经济发展原则 |
第四章 基于需求目标下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昆明市为例 |
4.1 昆明市自然资源条件 |
4.2 昆明市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4.3 昆明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难点 |
4.3.1 昆明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
4.3.2 昆明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难点 |
4.4 决策变量与系统边界的选择 |
4.5 参数选择及辅助模型建立 |
4.5.1 人口增长预测 |
4.5.2 消费需求预测 |
4.5.3 种植业,畜牧业主要参数确定 |
4.5.4 土壤氮、钾、磷循环及有机平衡模型 |
4.5.5 渔、林业相关数据 |
4.6 建立多目标体系 |
4.7 约束条件 |
4.7.1 资源约束 |
4.7.2 种植面积约束 |
4.7.3 生态平衡约束 |
4.7.4 其他约束条件 |
4.8 模型的运算与预测结果 |
4.8.1 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 |
4.8.2 参数的确定 |
第五章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和风险防范 |
5.1 政府在农业产业结构变化中的作用 |
5.1.1 引导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
5.1.2 支持龙头企业健康成长 |
5.1.3 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
5.1.4 引导合作经济组织的自发形式 |
5.1.5 扶持农业科技变革与创新 |
5.1.6 调控金融系统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 |
5.1.7 扶助市场体系的加速建设 |
5.1.8 引导农户和企业分散农业风险 |
5.2 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
5.3 发展特色农业产品,提高农业质量效益 |
5.3.1 发展特色农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
5.3.2 发展特色农业必须立足自身优势 |
5.3.3 发展特色农业必须做好深加工工作 |
5.4 促进农业生态观光游的发展 |
5.5 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 |
5.6 扩大发展空间,充分利用资源 |
5.7 处理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几个关系 |
5.7.1 结构调整与加强宏观调控的关系 |
5.7.2 结构调整与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关系 |
5.7.3 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的关系 |
5.7.4 结构调整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关系 |
5.7.5 结构调整与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关系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三峡区域新人居环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选题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三峡区域 |
1.2.2 快速城镇化 |
1.2.3 区域人居环境 |
1.2.4 人口再分布 |
1.3 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述评 |
1.3.1 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相关理论研究 |
1.3.2 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1.3.3 三峡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
1.4 研究目的、方法与框架结构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论文框架结构 |
2 三峡区域新人居环境建设模式建构 |
2.1 “三位一体”的区域人居环境建设框架 |
2.1.1 三峡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现状 |
2.1.2 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三位一体”分析框架 |
2.2 区域人口空间过程 |
2.2.1 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迁移与再分布 |
2.2.2 人口空间再分布路径 |
2.3 区域产业空间组织 |
2.3.1 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优化 |
2.3.2 区域产业空间组织模式 |
2.4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 |
2.4.1 城乡地域变迁中的空间结构演进 |
2.4.2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途径 |
2.5 小结:三峡区域新人居环境建设的几点理论认识 |
3 三峡区域人口迁移与空间再分布 |
3.1 人口的动态发展特征 |
3.1.1 地域开发与建制沿革 |
3.1.2 人口发展简述 |
3.1.3 移民主导下的三峡人口发展特征 |
3.2 人口空间分布特征 |
3.2.1 人口空间分布 |
3.2.2 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因素的相关性 |
3.2.3 人口分布的合理性评价 |
3.3 城镇化发展进程研究 |
3.3.1 三峡区域城镇化历史 |
3.3.2 现状城镇化水平分析 |
3.4 三峡区域人口再分布指引 |
3.4.1 城镇化发展指数研究 |
3.4.2 人口容量指数研究 |
3.4.3 基于城镇化与人口容量协调发展上的人口再分布指引 |
3.5 小结:三峡区域人口迁移与空间再分布的几点结论 |
4 三峡区域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 |
4.1 资源禀赋与产业发展 |
4.1.1 资源条件分析 |
4.1.2 历史进程分析 |
4.1.3 产业发展与生态变迁 |
4.2 产业结构现状与发展趋势 |
4.2.1 产业结构的现状特征 |
4.2.2 产业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 |
4.2.3 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 |
4.3 产业结构优化 |
4.3.1 产业结构优化方向及重点领域 |
4.3.2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 |
4.3.3 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对策 |
4.4 产业集群的发展与空间布局 |
4.4.1 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环境因素 |
4.4.2 产业集群发展分析 |
4.4.3 产业集群的空间布局 |
4.5 小结:三峡区域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几点结论 |
5 三峡区域城乡演进与空间结构重组 |
5.1 城乡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变 |
5.1.1 空间结构形成的自然基底 |
5.1.2 城乡关系演变历程 |
5.1.3 城乡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变 |
5.2 城镇化空间结构的现状问题 |
5.2.1 城镇化空间分异现象 |
5.2.2 空间结构现状特征 |
5.2.3 空间结构问题分析 |
5.3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重组策略 |
5.3.1 峡西地带空间结构重组策略 |
5.3.2 峡中地带空间结构重组策略 |
5.3.3 峡东地带空间结构重组策略 |
5.4 人口功能区基础上的三峡区域空间结构重组 |
5.4.1 界定人口功能区 |
5.4.2 人口功能区演进模式讨论 |
5.4.3 人口功能区演进基础上的三峡区域空间结构重组 |
5.5 小结:三峡区域城乡空间演进与空间结构重组的几点结论 |
6 三峡区域新人居环境建设几个问题探索 |
6.1 三峡区域人口再分布指引 |
6.1.1 人口再分布的城镇化推进问题探析 |
6.1.2 区县中心城区建设规模指引 |
6.2 万州中心城市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
6.2.1 产业集群发展的现实基础 |
6.2.2 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策略 |
6.3 江津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空间结构重组 |
6.3.1 江津区域空间结构建设基础 |
6.3.2 影响因子及区域空间结构重组 |
6.4 小结:三峡区域新人居环境建设几个问题探索的几点结论 |
7 结论与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7.2.1 研究难点 |
7.2.2 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三峡区域相关调查情况表 |
B 论文数据处理基础数据表 |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主持及参与的科研 课题、获奖情况 |
(9)潍坊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农业产业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农业产业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农业产业化内涵及组织形式 |
2.1 国内农业产业化的兴起 |
2.2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及特征 |
2.2.1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
2.2.2 农业产业化的特征 |
2.2.3 国内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 |
第三章 潍坊农业产业化的形成与发展分析 |
3.1 潍坊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
3.1.1 农业产业发展概况 |
3.2 潍坊农业产业化发展回顾 |
第四章 潍坊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模式 |
4.1 农业产业化主要模式的成因分析 |
4.2 潍坊市县区经济发展的四大主导模式和其它几种模式 |
4.2.1 以诸城为代表的贸工农一体化 |
4.2.2 以寿光为代表的市场拉动模式:“市场+基地+农户” |
4.2.3 以安丘为代表的名牌产品出口创汇模式:“企业+基地+农户” |
4.2.4 以寒亭为代表的一村一品模式 |
4.2.5 其它几种模式 |
4.3 实施农业产业化取得的初步效果 |
第五章 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5.1 龙头企业有待进一步壮大 |
5.2 深加工能力差,产品技术含量低 |
5.3 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不高 |
5.4 农业科技水平不高和农业科技和经营人才短缺 |
5.5 农民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低 |
5.6 可持续发展意识不强,农业循环经济系统不完善 |
5.7 对农业产业化认识还不到位 |
5.8 资源利用率仍然较低 |
5.9 文化素质有待提高 |
第六章 国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与启示 |
6.1 国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
6.2 国外农业产业化主要类型 |
6.2.1 粮食产业化 |
6.2.2 设施农业产业化 |
6.2.3 种子产业化 |
6.2.4 农业食品产业化 |
6.2.5 畜牧业产业化 |
6.3 国外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 |
6.3.1 公司制一体化 |
6.3.2 股份制一体化 |
6.3.3 合同制一体化 |
6.3.4 合作制一体化 |
6.3.5 专业协会 |
6.4 国外农业产业化成功的经验 |
6.4.1 农业产业化要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 |
6.4.2 以生产结构的转变为基础发展农业产业化 |
6.4.3 以社会化服务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
6.4.4 政府以政策引导、推动 |
6.4.5 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的构建 |
6.4.6 积极培育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牵头作用 |
第七章 潍坊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
7.1 继续保持不断创新的产业化理念 |
7.2 做好科技支撑工作,通过各种形式搞好农技推广 |
7.3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 |
7.4 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
7.5 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
7.6 积极培育农村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
7.7 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 |
7.8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
7.9 促进产业化模式的升级,逐步走向农业现代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中国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文章结构安排 |
1.5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2. 工业化的研究现状 |
2.1 国外工业化研究现状 |
2.2 国内工业化研究现状 |
2.3 述评 |
3. 工业化理论内涵、理论研究及实践模式 |
3.1 工业化的理论内涵 |
3.1.1 定义与演化 |
3.1.2 述评 |
3.2 工业化相关理论研究 |
3.2.1 大推进理论 |
3.2.2 不平衡增长理论 |
3.2.3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3.2.4 发展极——增长点理论 |
3.2.5 梯度发展理论 |
3.2.6 产业集聚理论 |
3.2.7 产业整合理论 |
3.3 国内外工业化发展模式 |
3.3.1 国外工业化发展基本模式 |
3.3.2 国内工业化发展典型模式 |
3.3.3 结论与启示 |
4. 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的历史起点、发展历程与发展特点 |
4.1 历史起点 |
4.2 发展历程 |
4.2.1 初步发展时期 |
4.2.2 奠定基础时期 |
4.2.3 巩固调整时期 |
4.2.4 转型赶超时期 |
4.3 发展特点 |
4.3.1 纵向推动发展 |
4.3.2 政府行政主导 |
4.3.3 牺牲农民利益 |
4.3.4 工业布局分散 |
4.3.5 发展极点缺乏 |
4.3.6 单一封闭发展 |
5. 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的水平判断、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 |
5.1 水平判断 |
5.1.1 判断的理论依据 |
5.1.2 判断的实证分析 |
5.2 存在问题 |
5.2.1 工业总量明显偏小 |
5.2.2 工业结构比例失调 |
5.2.3 工业增长速度缓慢 |
5.2.4 产业组织结构失衡 |
5.2.5 创新能力相对低下 |
5.2.6 产业封闭循环发展 |
5.3 制约因素 |
5.3.1 体制障碍突出 |
5.3.2 农业生产落后 |
5.3.3 资源环境约束 |
5.3.4 基础设施薄弱 |
5.3.5 产品市场狭窄 |
5.3.6 城市发展滞后 |
6. 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的战略转型、总体思路和发展途径 |
6.1 战略转型 |
6.1.1 从主要依靠政府推动转向主要依靠市场推动 |
6.1.2 从以政府为主体转向以企业为主体 |
6.1.3 从忽视农村发展转向城乡协调发展 |
6.1.4 从分散发展转向集聚发展 |
6.1.5 从资本密集战略转向科技创新战略 |
6.1.6 从单一封闭发展转向对外开放发展 |
6.2 总体思路 |
6.2.1 发展现代农业:西部工业化的物质基础 |
6.2.2 培育产业集群:西部工业化的组织形式 |
6.2.3 发展城市群落:西部工业化的空间载体 |
6.2.4 坚持自主创新:西部工业化的动力源泉 |
6.2.5 推行循环经济:西部工业化的基本导向 |
6.2.6 承接产业转移:西部工业化的外联渠道 |
6.3 发展途径 |
6.3.1 加强城乡统筹,发展现代农业 |
6.3.2 推进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 |
6.3.3 强调产业支撑,发展城市群落 |
6.3.4 坚持自主创新,注重网络建设 |
6.3.5 推行循环经济,实现持续发展 |
6.3.6 承接产业转移,扩大对外开放 |
7. 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的重点区域及重点产业 |
7.1 成渝经济区 |
7.1.1 成都经济区 |
7.1.2 川南经济区 |
7.1.3 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 |
7.1.4 渝西经济走廊 |
7.2 关中经济区 |
7.3 北部湾经济区 |
7.3.1 桂中南经济区 |
7.3.2 黔中经济区 |
7.3.3 滇中经济区 |
8. 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的支持体系 |
8.1 分类制定法律制度 |
8.2 制定实施发展规划 |
8.3 提高行政管理能力 |
8.4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
8.5 鼓励发展民营经济 |
8.6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直面WTO竞争:南贵昆区域农业产业化外向型模式的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西部对外开放路径选择 ——以贵州为例[D]. 刘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6(06)
- [2]西部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以贵阳为例[D]. 祖钰博.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3]山东省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研究[D]. 王伟. 山东农业大学, 2012(06)
- [4]黑龙江省庆安县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D]. 路百胜.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1)
- [5]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地方政府作用研究[D]. 黄生满. 广西民族大学, 2011(01)
- [6]潍坊地区外向型农业发展研究[D]. 张心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06)
- [7]基于需求目标下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昆明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例[D]. 李晓婷. 昆明理工大学, 2010(02)
- [8]三峡区域新人居环境建设研究[D]. 段炼. 重庆大学, 2009(10)
- [9]潍坊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D]. 魏长增.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10]中国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问题研究[D]. 刘慧玲. 西南财经大学,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