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学遗产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刘甜甜[1](2021)在《近四十年来《文学遗产》中唐代佛教文学研究回顾与展望》文中指出近四十年来《文学遗产》中关于唐代佛教文学的研究显示,除对敦煌文献中的唐代佛教文献材料考据商榷外,对唐代佛教文学研究中的僧人僧诗研究、佛教影响下的文人创作研究、佛经翻译研究、诗禅关系研究都有推进,为深化该领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未来研究发展中,一要提倡相关研究领域纵深化:重视僧人在唐代佛教文学中的历史功绩,关注文人与唐代佛教文学的文化互动;留心佛经、佛经翻译及佛教术语对唐代佛教文学的重要影响。二要注意研究方法多样化,如运用数字人文的新范式、采用西方的原型批评、精神分析等理论,形成多元一体的研究格局。
竺青[2](2021)在《古代小说研究主流范式的呈现——《文学遗产》创刊六十五年揭载小说论文解析》文中研究表明《文学遗产》创刊65年来共发表古代小说研究论文634篇,其中,阐释性论文334篇,占52.68%;实证性论文300篇,占47.31%。发表小说名着论文277篇(含《聊斋志异》),占全部小说论文的43.69%;白话小说论文162篇,占25.55%;文言小说论文103篇(不含《聊斋志异》),占16.24%;专题论文92篇,占14.51%。70年来社会—历史批评方法是国内古代小说研究的主流范式,《文学遗产》揭载的论文是其具体呈现;以古代小说主流研究范式的呈现为观察视角,以《文学遗产》论文数量和选题分布状况为视点,通过定量分析,或可精细描述古代小说学术史"森林"中一棵特殊"树木"的生长过程和状态。
洪子诚[3](2020)在《红、黄、蓝:色彩的“政治学”——1958年“红色文学史”的编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58年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级学生集体编写的《中国文学史》,当时被称为"红色文学史",近二三十年来的学术史研究多有提及。作为当代中国一个重要的文化事件,"红色文学史"发生的社会政治背景,表达的政治、学术诉求,文学史编写依据的理念,作为群众性集体学术研究的组织、运行方式,以及它如何引发当代文学史编纂的某些争论(如以论带史、民间文学主流论、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斗争、"中间性作品"等),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当代中国知识生产与权力、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以及社会政治潮流之间的关系。
池茗,高文韬[4](2020)在《2016年中国古典诗歌研究论文索引》文中提出*本索引收录2016年中国古代诗歌相关论文目录,收录范围包括中国大陆正式出版的期刊、报纸。整理参考《中国知网》《全国报刊索引》等相关刊物。*个别文章在发表时文字或标点不甚规范或有错误,但为了与发表时的原貌一致,故不做修改。*目录按时代编排大类,重要体裁、作家再细分小类。*每条所列内容及格式为:作者:题目,《刊物》(出版地),期数,页码。
黄金龙[5](2020)在《崑曲曲牌源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崑曲曲牌源流研究”课题的展开,是基於目前对崑曲曲牌源流演变中存在的问题,所做的系统回顾和整理研究,是对戏剧本体的深入探索和考证。曲牌研究是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对南北曲曲谱的整理与研究、对自上古时期到近代相关音乐文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对各体音乐文学体裁文学的整理与研究等等,进而从整个中国“音乐文学“和“腔词关系”的宏观与微观视域考察崑曲曲牌的演进逻辑。本课题以通代研究角度切入,具体考察各代音乐文学与崑曲曲牌之间的源流互渗情况。第一章为“唐前古曲曲牌与崑曲曲牌之关系”。本课题对於崑曲曲牌源流的考察不仅仅把曲牌产生和发展限定为唐以後,而是力图在“前曲学时代”勾勒出一个曲牌音乐的酝酿和准备阶段,探索《诗经》、乐府等音乐文学在格律和音乐形式方面,对曲牌的产生所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这也初步奠定了曲牌的文学和音乐基础。第二章为“大曲与崑曲曲牌关系论”。该章以大曲为主要考察对象,具体整理大曲源出崑曲曲牌的大致数量和基本演进方式,从而认为大曲的音乐管理方式和音乐体式,为崑曲曲牌提供了规范性和变异性的基本理念,同时也为崑曲曲牌的音乐文学来源提供了雅俗两方面的积累和雅俗融合的基本理念。第三章为“词牌与崑曲关系论”。作为崑曲曲牌的重要来源,该章主要考察“词曲递变”的文学逻辑和音乐逻辑,从而得见词与曲在宫调和格律的转化上,均有不同;其次,词法为度曲之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基础,为崑曲曲牌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和音乐素材。第四章为“北曲崑化论”。北曲和南曲始终存在着诸多文学与音乐特质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宋元明清以来,以交通和地域转移流变,在东西南北之间进行了多次深入的学习、交流和渗透,构成了南北曲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文化景观。该章也在意图证明南北曲的交流互渗,是南北曲自我曲学规范建立的基础。第五章为“南戏曲牌与崑曲曲牌关系论”。本章以南戏与崑曲内部声腔的转化入手,探讨南戏与崑曲的源流问题。南戏为崑曲初步奠定了“腔格理论”和“曲牌声情论”,课题通过对南曲谱谱系的重新梳理和反思,确立了南戏和崑曲在音乐和文学倾向的雅俗倾向和曲律转变,这也进一步揭示了崑曲曲牌风格的独立发展与演变过程。第六章为“崑曲曲牌中的民间俗曲”。该章是基於曲牌源流多样性所作出的考察,具体从民间音乐、宗教音乐、边地音乐、琴曲、琴歌等角度,来全面考察崑曲与其他音乐品类之间的交流互渗状况。总体来说,本课题通过对崑曲曲牌源流的梳理可以看到:曲牌是曲牌体戏曲的重要特质,曲牌提供了戏曲的“诗、乐、演”的重要维度,具有重要的规约性和适应性。本课题对崑曲曲牌源流的考察,不仅仅是对崑曲曲牌的演唱和理论的揭櫫和指导,更重要的是力图发掘曲牌这一具体音乐形式其背後所蕴含的音乐演变逻辑,曲牌是整个中国音乐文学发展的一个缩影,充分展现了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
付丹宁[6](2019)在《作为革命债务的遗产——“第三种人”论争中的“文学遗产”问题》文中指出"文学遗产"这一今日用于指代旧文学的术语,在30年代由苏联译入汉语时,所指的仅仅是19世纪的欧洲文学。在这一概念的范围向中国旧文学转移的过程中,1932年的"第三种人"论争可视为其转折点。在论争中,被当作"遗产"的"同路人"文学和"大众文艺"实具有相同之结构:作为革命所不得不面对且加以利用的资源,这两种资源与其称之为"遗产",不如称之为"债务"。倘使如此,"接受遗产"对革命而言就并非带补充性质的闲务,而应当视为其本体。"第三种人"论争的国际与国内政治背景则提示,不得不转向"遗产"以寻求自我再定义的,是陷入分裂的革命。
梅新林[7](2019)在《新中国七十年古代文学研究学术反思的重要节点与成果》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段的重要节点上都曾出现过相关的学术回顾与反思活动,同时与改革开放四十年、二十世纪百年、新世纪近二十年的三个特定时段相交集与相衔接,然后一同孕育和催生了中国古代文学学术史研究的丰硕成果。系统梳理古代文学学科的历史进程与趋势,深入总结古代文学研究的主要成就与经验,对于推进中国古代文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具有着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戴伟华[8](2019)在《视野·方法:中国古代文学研究70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在承继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通过视野和方法的开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古代文学"这一学术话语的确立,拓展了学术范式与研究格局。文化视野影响了文学史的书写,并集中体现于学科间的交叉融合。理论建构和文学史的重写在通古察今、融贯中西的比较视野下,探索古代文学研究体系的建构。互联网和古籍数字化技术促进了文献整理的细化和研究方法的改变。《文学遗产》基本呈现出古代文学研究发展脉络,形成具有中国底蕴的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
梅新林[9](2019)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70年发展特征与总体趋势》文中研究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段:在第一时段"破旧立新、历经坎坷"的30年(1949—1978)中,主要通过确立马克思主义核心地位而实现当代学术价值导向和学术研究范式的重建,由此形成社会学—政治学批评的学术主潮;在第二时段"拨乱反正、多元发展"的20余年(1978—2000)中,经过1980年代的改革开放、拨乱反正之后,从美学热、新方法热与文化热之三"热",到"重写文学史"大讨论、人文精神大讨论与世纪反思大讨论之三"论"的前后相继,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由此走上多元发展之路;在第三时段"开拓创新、学科自觉"的近20年(2000—2019)中,通过世纪之交的百年反思,进而汇合为文献集成、跨界融合、文本回归、技术支撑、理论自觉等五大趋势与重要成果,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也标志着当前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理论自觉,并预示着未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孙伟[10](2019)在《宋明理学视域下的唐宋派定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由中唐古文运动开辟的政治性、文学性、思想性三个层面的建设要求为线索,将“唐宋派”的历史定位问题置入宋元以来科举制度施行、儒学教化普及、理学思想变化的文化传统中加以考量。论文通过厘清“唐宋派”代表人物的学术思想与文学理论及其实践的具体情况,并将之纳入宋明理学发展进程的具体环节,勘定出“唐宋派”的具体历史地位。论文共计七章。前两章主要梳理上述三个层面在两宋以至明嘉靖以前的发展状况,将欧阳修、朱熹、王守仁视为在文道离合轨迹上呈现出不同性质与程度的文道和谐统一状态的三个节点,揭示出“唐宋派”出现的思想传统与时代背景,重点突出以理学思想为根底的兼综文理的雅正文学传统的形成。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别论述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茅坤的学术思想在时代环境下的发展历程,旨在将其文学理论置入其整体学术思想的框架中进行观照,从而揭示其文学理论的学术渊源及其实践价值与不足。王慎中主要在蔡清理学的基础上,借助阳明心学诠释蔡清的重“虚”宗旨,形成兼重外部道德规范与内在超越境界的思想结构;晚年则进一步吸收佛道思想而偏向内在,形成三教圆融的思想色彩。王氏的理学思想取径是心学的,但其更重视通过对闽中理学的心学化诠释来发扬闽学传统,旨在使之摆脱训诂化的思维模式以适应时代思潮。王氏的文学理论主要体现出意法兼重的特征,能容纳失中的道德情感,深刻影响其创作实践。王氏晚年表现出超越秦汉、唐宋界限与接近“本色论”的理论倾向,但未能及时反映在创作中。唐顺之主要在其早年对庄学精神的容受基础上深化对阳明心学的体验,同时受到程朱理学及其自身实学兴趣转向的影响,最终形成混融朱、王并容纳进实务操作的理学体系,对道与器、经与心以及神明与法度的兼重是其一以贯之的理想。唐氏的理论成果主要变现为理学上的“天机说”与文学上的“本色论”,但其在实际创作中并未忽视法度的运用,其表现内容也大多是其对“心体”状态的体验描述与普遍存在的道德情感,并且深刻地受到早岁时文训练的牵制。归有光主要在理学上沿袭魏校理学对“心”与“敬”的重视,赞同会通朱陆而以朱子学为主,同时突出“心”的本原地位,并在心性理论的基础上重视普遍人情;在经学诠释上则还原朱熹经典诠释方法,突出“心”与“经”在本原上的同质性,在具体的经典诠释操作中表现出儒道结合的心学倾向,并且将“心”的外部发见扩充到史学领域,由此提出“通经学古”的实学主张。归氏的文学理论较为传统,但其创作实践则呈现出较为纯粹的宋文风貌,但是不可避免地透露出心学化的诠释内涵与表现手段。茅坤在无法理解阳明后学思想时选择的思维出路是转向阳明遗着中所载的原教旨,借助“本色论”将自身定位为文学家。茅氏文学理论主要为“情至说”与“文统论”,前者进一步廓清阳明心学浓厚的道德哲学色彩,但因建立在阳明心学的心物关系理论上而呈现出心学思辨色彩;后者使其与“台阁体”相互隔离,与“七子派”分疆而治,遂完成将“唐宋派”建设为主流古文创作流派的使命,但也在理论传播与实践中“唐宋派”在自我消解中汇入色彩斑斓的晚明文艺思潮。最终章在前章的宏观叙述与微观分析的基础上将“唐宋派”定位为在明中期理学思想的心学化风潮中,主动以心学化的理学思想为指导精神来维护兼综文理的雅正文风传统的,以诸多理学家为其外部理论与创作支援的,为抵抗单纯文学复古思潮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的,但是最终却在一定程度上将文学家与理学家身份互相剥离的,推崇唐宋古文法度并上承秦汉古文神理的,针对“秦汉派”称名而有的古文创作流派。
二、文学遗产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学遗产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近四十年来《文学遗产》中唐代佛教文学研究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敦煌学与唐代佛教文学研究 |
二、唐代佛教文学中的僧人僧诗研究 |
三、唐代佛教文学中的文人文论研究 |
四、唐代佛教文学中的佛经及其翻译研究 |
五、唐代佛教文学中的诗禅关系研究 |
六、唐代佛教文学研究的未来展望 |
(一)研究领域需向纵深方向发展 |
(二)研究方法需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
七、结语 |
(2)古代小说研究主流范式的呈现——《文学遗产》创刊六十五年揭载小说论文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聚焦经典 |
(一)1954—1963年 |
(二)1980—2019年 |
(三)小结 |
二 凝视文本 |
(一)白话小说研究 |
1.1954—1963年 |
2.1980—2019年 |
3.小结 |
(二)文言小说研究 |
1.1954—1963年 |
2.1980—2019年 |
3.小结 |
三 拓宽视域 |
四 结语 |
(5)崑曲曲牌源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标号说明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曲牌的历史演变与分期 |
三、研究缘起与意义 |
四、研究史回顾 |
五、研究创新点、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唐前古曲与崑曲曲牌之关系 |
第一节 古曲崑化曲牌之考索 |
一、古曲曲牌崑化之数量统计与演变考 |
二、古曲曲牌演变略论 |
第二节 古曲与崑曲曲牌关系论 |
一、《诗经》篇章结构与曲牌音乐体制 |
二、“乐府”与曲牌音乐 |
三、南、北民歌交流与曲牌音乐 |
第二章 大曲与崑曲曲牌 |
第一节 大曲—曲牌崑化之考索 |
一、大曲-曲牌转化之总体统计 |
二、大曲曲名-崑化曲牌分类考 |
第二节 大曲与崑曲曲牌关系辨正 |
一、大曲节拍与崑曲曲牌节拍之演变 |
二、大曲“遍数”与崑曲曲牌 |
三、唐宋大曲与崑曲曲牌之关系 |
第三章 词牌与崑曲关系论 |
第一节 词牌崑化曲牌之考索 |
一、词牌崑化之数量统计 |
二、词牌崑化曲牌分类考 |
第二节 词牌格律与崑曲曲牌关系辨正 |
一、词牌与崑曲曲牌格律、结构 |
二、词牌与崑曲曲牌音乐体制论 |
三、宋词与崑曲曲牌关系反思 |
第四章 北曲崑化论 |
第一节 北曲曲牌崑化之考索 |
一、北曲曲牌崑化之概括 |
二、南北曲曲牌分类考 |
第二节北曲崑化逻辑论 |
一、北曲与崑曲曲牌音乐体制 |
二、北曲曲牌、崑曲曲牌格律关系论 |
三、南、北曲牌界说 |
第五章 南戏曲牌与崑曲曲牌关系论 |
第一节 南戏崑化曲牌之考索 |
一、南戏崑化之数量统计 |
二、南戏崑化分类考 |
第二节 南戏曲牌与崑曲曲牌关系辨正 |
一、南戏与崑曲演唱方式之差异 |
二、南戏与崑曲曲牌格律之分歧 |
三、南戏与崑曲曲牌关系反思 |
第六章 崑曲曲牌中的民间俗曲与其他源流 |
第一节 民间俗曲与其他曲目崑化曲牌之考索 |
一、民间俗曲崑化之数量统计 |
二、民间俗曲崑化之主要方式——[节节高]源流个案研究 |
第二节民间俗曲与崑曲曲牌关系 |
一、民间小调与崑曲 |
二、民间宗教音乐与崑曲 |
三、边地音乐与崑曲 |
四、“琴曲”“琴歌”与崑曲曲牌 |
余论:曲牌论 |
一、将文体学概念的“曲”迁移到音乐文学领域 |
二、音乐文学的角度要坚决摒弃“乐文优劣论” |
三、曲谱的刊刻为曲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
四、地域流动是曲牌演变的重要因素 |
五、曲牌研究的构型和拓展——叠压 |
参考文献 |
附录编制说明 |
附录A: 《集成曲谱》曲牌检索 |
附录B: 《六十种曲》曲牌检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後记 |
(6)作为革命债务的遗产——“第三种人”论争中的“文学遗产”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作为阶级立场的“文学遗产”——相对于“大众文艺” |
二混乱中的突围方式:勃洛克还是绥拉菲莫维支? |
三“遗产”作为革命之债务:古典遗产”与“大众文艺”的同构性 |
四受阻的革命与“文学遗产”的常识化 |
(7)新中国七十年古代文学研究学术反思的重要节点与成果(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中国成立七十年重要节点的学术总结与反思 |
二、改革开放四十年学术总结与反思的拓展 |
三、20世纪百年学术总结与反思的扩容 |
四、新世纪近二十年学术总结与反思的深化 |
五、七十年学术史与“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建设 |
(8)视野·方法:中国古代文学研究70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古典文学与古代文学 |
(一)新对象的纳入 |
(二)新经典的树立 |
(三)新范式的建立 |
二、文学批评与文化视野 |
(一)传统资源的发掘 |
(二)文化视野的展开 |
(三)学科交叉的激发 |
三、理论探索与文献整理 |
(一)理论探索 |
(二)文献整理 |
四、文学史构成与重写文学史 |
(一)史学思维与文学史观 |
(二)文献学与文艺理论的路径 |
(三)文学史书写的新探索 |
五、研究工具的传统与现代 |
(一)数据库研究思维 |
(二)考据方法变化 |
(三)数据挖掘技术 |
(四)新材料和新问题 |
六、以《文学遗产》为例的分析 |
(一)第一阶段:1954至1963年 |
(二)第二阶段:1980至1999年 |
(三)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 |
结 语 |
(9)中国古代文学研究70年发展特征与总体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1. 文献集成。 |
2. 跨界融合。 |
3. 文本回归。 |
4. 技术支撑。 |
5. 理论自觉。 |
(10)宋明理学视域下的唐宋派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两宋道学发展下的古文范式 |
第一节 道学形成期的古文运动分化与科举改革 |
第二节 道学成熟期的道势矛盾与古文传统蜕变 |
第三节 南宋道学家古文的典范:朱熹 |
第二章 元代至明嘉靖前理学发展下的古文范式 |
第一节 元代理学发展下的古文范式 |
第二节 明初至嘉靖前理学发展下的古文范式 |
第三节 明代心学家古文的典范:王阳明 |
第三章 唐宋派的首开风气者:王慎中 |
第一节 王慎中学术内涵中的心学取径发微 |
第二节 王慎中文学理论的学术渊源及实践价值 |
第四章 唐宋派的接力创新者:唐顺之 |
第一节 唐顺之学术内涵演化进程的再梳理 |
第二节 唐顺之文学理论的学术渊源及实践价值 |
第五章 唐宋派的独立生发者:归有光 |
第一节 归有光学术思想发展进程的初步整合 |
第二节 归有光文学理论的学术渊源及实践价值 |
第六章 唐宋派的融合宣传者:茅坤 |
第一节 茅坤与理学家交往考辨及其学术内容梳理 |
第二节 茅坤文学理论的学术渊源及实践价值 |
第七章 理学新变视域下的唐宋派定位 |
第一节 明代正统文学在理学新变视域下的发展 |
第二节 宋文崇尚的凸显与创作队伍的壮大 |
第三节 有关唐宋派定位问题的尝试性解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四、文学遗产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近四十年来《文学遗产》中唐代佛教文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 刘甜甜.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2)
- [2]古代小说研究主流范式的呈现——《文学遗产》创刊六十五年揭载小说论文解析[J]. 竺青. 中国文化研究, 2021(01)
- [3]红、黄、蓝:色彩的“政治学”——1958年“红色文学史”的编写[J]. 洪子诚. 文艺研究, 2020(11)
- [4]2016年中国古典诗歌研究论文索引[J]. 池茗,高文韬.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20(02)
- [5]崑曲曲牌源流研究[D]. 黄金龙. 苏州大学, 2020(06)
- [6]作为革命债务的遗产——“第三种人”论争中的“文学遗产”问题[J]. 付丹宁. 文学评论, 2019(06)
- [7]新中国七十年古代文学研究学术反思的重要节点与成果[J]. 梅新林. 浙江社会科学, 2019(09)
- [8]视野·方法:中国古代文学研究70年[J]. 戴伟华.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 [9]中国古代文学研究70年发展特征与总体趋势[J]. 梅新林. 河北学刊, 2019(03)
- [10]宋明理学视域下的唐宋派定位研究[D]. 孙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