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ZDHW—2型自动量热仪的使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岩[1](2019)在《铈催化木质素磺酸盐氢化反应及其抗氧化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依据木质素氢化活化原理,以木质素磺酸盐为原料,从镧系稀土中筛选铈(Ce)结合固体酸和金属钯(Pd)进行催化体系设计,将木质素磺酸盐羟基活化为具备高抗氧化能力的天然高分子材料。采用红外光谱(FTIR)、紫外分光光度计(UV)、核磁氢谱(1HNMR)、核磁碳谱(13CNMR)、二维异核单量子碳氢相关(2D-HSQC)、扫描热重分析(TG)和羟基官能团的测定,表征了活化后木质素磺酸盐的各羟基含量、甲氧基含量化学构型,推断了木质素磺酸盐官能团结构和氢化反应催化机理。并且在抗氧化性能方面,检测了活化木质素材料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对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以及还原能力的评价。首先对含La、Nd和Ce载体的固体酸催化剂制备优化选择,以掺杂形式制备CeXZr(1-X)O2、Pd/CeXZr(1-X)O2、双功能S2O82-/Pd/CeXZr(1-X)O2和Pd/CeO2 型催化剂,确定了固体酸的酸强度范围,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催化剂表面形态。采用指示剂法、氨程序升温吸附法(NH3-TPD)、氢程序升温吸附法(H2-TPD)、X-ray射线衍射(XRD)、X-ray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检测手段对系列催化剂进行酸强度、比表面积、晶型、微观形貌以及金属含量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e元素的掺杂ZrO2形成无定型结构,提高到75.16 m2.g-1载体的比表面积。双功能S2O82-/Pd/CeXZr(1.X)02型催化剂比表面积67.91 m2.g-1,木质素磺酸盐氢化活化反应产物酚羟基和醇羟基含量4.10%和24.99%,甲氧基含量下降了 13.02%,相对单组份催化体系甲氧基含量下降明显。Pd/CeO2型催化剂载体可达纳米级别,CeO2载体比表面积94.90 m2·g-1,具有微孔结构平均孔宽在4.68 nm。催化下木质素磺酸盐氢化活化反应产物酚羟基含量增加17.71%,总羟基达到14.75%,甲氧基含量16.69%。通过检测木质素各个羟基含量和1HNMR、13CNMR和2D-HSQC分析木质素LS氢化后的化学结构,推断催化氢化反应机理。核磁碳谱中,在181.80 ppm来源于脂肪族羧基结构,在氢化木质素LS中脂肪族羰基吸收信号减弱,有部分羰基被还原为羟基,这与产品LS中醇羟基的提高数据相符合。愈创木基苯丙烷单元(G)的C-4醚化、非醚化结构吸收信号和紫丁香基苯丙烷单元(S)结构和对羟基苯丙烷单元(H)信号,2D-HSQC侧链区域(δc/δH 50.0-90.0/2.5-5.5)中存在的连接结构信号,说明反应主要发生在侧链区域,最可能在甲氧基MeO和和Bβ的β-β’结构Cβ和醚键上氢化和水解。进一步的以BHT为参照,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以迅速提高至较高的清除率水平,清除机制由HAT和ET清除机制协同作用。木质素素磺酸盐本身对ABTS·自由基清除效率较低,但经催化活化后的样品对ABTS·自由基清除效果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还原能力测定中发现,在样品浓度0.10 mg·mL-1-0.80 mg·mL-1范围内,随着样品浓度的增加,样品还原能力呈上升趋势。LS的抗氧化能力主要来自羟基结构,清除效率主要受酚羟基含量的影响,是木质素磺酸盐资源利用研究的有益官能团,本研究不仅可以扩展木质素化学制品的使用范围,而且通过提高木质素化学结构中羟基的含量分析,增强木质素的抗氧化性能,为提高木质素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
张俊豪,黄曼,于婷婷,刘慧丽,袁爱华[2](2018)在《PP/IFR/OctaTMA-POS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阻燃和力学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八聚(四甲基铵)笼形倍半硅氧烷(Octa TMA-POSS),并采用傅立叶红外(FTIR)、核磁共振(NMR)、热重分析(TGA)等对Octa TMA-POSS的结构进行表征.然后,采用熔融共混技术制备PP/IFR/Octa TMAPOSS纳米复合材料,并研究其与膨胀型阻燃剂(IFR)的协效阻燃作用.测试结果表明,添加适量Octa TMA-POSS不仅提高了PP/IFR体系的热稳定性,还进一步降低了PP/IFR体系在燃烧过程中的热释放速率和烟气释放速率;当添加6%Octa TMA-POSS时,PP/IFR/Octa TMA-POSS纳米复合材料达到V0级别.这主要归因于Octa TMA-POSS分解生成纳米分散的二氧化硅,促进复合材料表面形成结实的含炭残余层,阻碍了聚丙烯分解的气体产物逸出和氧气进入聚丙烯基体,从而提高PP/IFR体系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同时,Octa TMA-POSS的加入提高了PP/IFR体系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
李雅茹[3](2016)在《钼系铝热剂的制备与性能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微尺度器件中重要的能量来源,亚稳态分子间复合物(MIC)一直以来是含能材料领域中研究的热点。它具有高燃烧速度、高能量密度和微米级临界直径等优异性能。MIC的反应速度取决于点火燃烧阶段气相产物的量,没有气相物质生成则无法提高反应速度,更不能触发燃烧反应,因此具有较低熔沸点同时和Al反应能生成高质量释放热的金属氧化物成为制备性能优异MIC的首选项。MoO3在众多氧化物中兼具熔点低和与Al反应质量释放热高两个优势,因此MoO3成为近年来热点MIC氧化物组分。目前含能材料领域关于MoO3的形貌、尺寸和制备方法对Al/MoO3性能的影响研究较少,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开展研究工作。首先,通过不同的合成方法制备不同形貌的MoO3,研究不同形貌MoO3性能差异。在此基础上,选取性能良好的MoO3作为MIC备用氧化物。采用机械混合法和静电喷雾法两种方式制备MIC,并对所得产物进行性能分析,得到制备方法对产物性能的影响。最后,对不同产物在同一标准下进行系统的性能测试,全面对比制备方式和原料尺寸对MIC性能的影响。所得结论如下:首先,采用水热法制备了MoO3纳米带,并探究了反应时间、水热温度、酸度系数、前驱体种类和前驱体浓度对MoO3纳米带形貌的影响。前驱体为钼酸铵时,前驱体浓度在0.06 mol·L-10.08 mol·L-1,反应时间在48 h以内,水热温度超过150°C,酸度系数在64以上时,能够得到形貌良好,尺寸分布均匀的纳米带。此外,采用油相辅助法制备出了六棱柱状的MoO3。探究了灼烧温度、灼烧时间和混合方式对产物形貌的影响。在油相辅助的条件下可以制备出六棱柱状的MoO3,灼烧温度超过400°C六方相MoO3全部转变为正交相;350°C的条件下,随着灼烧时间延长,晶型逐渐发生变化。超声有利于六棱柱状MoO3的制备,而搅拌则只能得到不规则棱柱。之后,采用静电喷雾法制备MoO3纳米带为基的纳米铝热剂,对比了其与机械混合法对产物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佳产物形貌的制备工艺。喷雾电压在2022.5 kV能够得到预团聚良好的MIC微粒。流速在5 mL·h-1以内能够得到尺寸较小,且分布均匀的团聚体。火棉胶的添加量为4/106/10时,有利于得到团聚效果好的产物。与机械混合法相比,静电喷雾法得到的产物结合紧密,分散均匀,热力学性能更加稳定。静电喷雾产物的热分解温度随着硝化棉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前移,热分解放热和失重量也呈上升趋势。最后,对机械混合法得到的微米级、纳米级Al/MoO3和静电喷雾制备的Al/MoO3 MIC进行感度、燃烧热和发火实验测试,对比三种产物的性能优缺点。微米级Al/MoO3对撞击和火焰感度十分钝感,纳米级Al/MoO3的火焰感度在三者中最高,静电喷雾法得到Al/MoO3的撞击感度最高;然而,微米级Al/MoO3的燃烧热值在三者中是最高,为4659 J·g-1;密闭爆发器实验中,静电喷雾法得到Al/MoO3的压力峰值最高,为1.96 MPa;燃速测试实验证明,静电喷雾法得到Al/MoO3在PMMA管中具有爆炸特性,药条实验中具有最快的燃烧速度。
毕晓露[4](2016)在《含储氢材料炸药制备及爆炸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储氢材料燃烧热值高,储存的氢释放后经燃烧生成水,并释放热量,用在炸药中有望提高炸药的能量。本文以储氢材料为可燃剂,将其应用于黑索今、高氯酸铵组成的炸药中,通过爆压、爆速和爆轰威力等性能研究含储氢材料炸药的性能和爆炸机理。本文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运用BKW状态方程系统地研究不同炸药配方的爆轰性能,确定炸药配方,可燃剂的含量为20%30%,炸药的爆轰性能最佳。BKW状态方程为炸药配方设计提供理论指导。(2)制备氨基硼烷、肼基单硼烷和肼基二硼烷三种氨硼烷配合物,运用FT-IR、XRD、NMR等分析方法研究三种物质的结构和性能。运用非等温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三种氨硼烷配合物的热分解动力学,计算热分解活化能。结果表明,热稳定性排序为:肼基二硼烷>氨基硼烷>肼基单硼烷,活化能排序为:肼基二硼烷>氨基硼烷>肼基单硼烷。优先选择感度低,稳定性好的氨基硼烷作为炸药的可燃剂。(3)通过TG-DSC方法研究氨基硼烷对高氯酸铵热分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硼烷对高氯酸铵的热分解具有催化作用,能降低高氯酸铵低温分解和高温分解的温度和最大放热峰。随着氨基硼烷加入量的增加,高氯酸铵低温分解放热峰和高温分解放热峰重叠,形成一个放热峰,低温分解和高温分解无明显区分。建立氨基硼烷/高氯酸铵热分解模型,为氨基硼烷在炸药中应用奠定基础。(4)采用造型粉压装工艺制备含氨基硼烷混合炸药。通过密度、水分及挥发分、吸湿性、燃烧热、安定性与相容性、爆轰性能、感度研究炸药的性能。结果表明,含氨基硼烷混合炸药是一种密度高、爆热高、爆速高、燃烧热高、感度低、安定性能好的混合炸药。(5)采用流体力学理论设计含储氢材料炸药的爆炸模型,计算含储氢材料炸药和聚奥-8炸药的驱动破片能力,解释含储氢材料炸药驱动破片能力、破片速度高于聚奥-8炸药的原因。在模型中,含储氢材料炸药驱动破片的初始速度计算值为2224 m/s2667 m/s,试验中破片在3 m处的速度为2262 m/s,计算结果和实验值相吻合,说明设计的模型参数适用于含储氢材料的炸药。(6)开展含储氢材料炸药与聚奥-8炸药装填弹药及地面静置爆炸试验,通过两种不同状态的试验,证明含储氢材料炸药战斗部破片穿透钢靶的能力、破片初速及飞行速度明显高于聚奥-8炸药战斗部,冲击波超压略低于聚奥-8炸药,且随着测试距离的增大,含储氢材料炸药的能量优势越明显。(7)通过漏斗试验对比同等质量的含储氢材料炸药与梯恩梯炸药的爆轰威力。含储氢材料炸药的爆坑容积是梯恩梯炸药的2.62倍,且含储氢材料炸药爆炸后土质呈粉末状,梯恩梯炸药的呈块状,表明含储氢材料炸药对土质的作功能力高于梯恩梯炸药。(8)对比1 kg的含储氢材料炸药与梯恩梯炸药的冲击波超压值。在测试距离为1 m时,含储氢材料炸药与梯恩梯炸药的冲击波超压平均值分别为1.927 MPa和0.505MPa,正压作用时间分别为1.00 ms和0.48 ms;在测试距离为2 m时,含储氢材料炸药与梯恩梯炸药的冲击波超压平均值为0.648 MPa和0.097 MPa,正压作用时间分别为1.50 ms和0.38 ms。含储氢材料炸药的冲击波强度和正压作用时间明显高于梯恩梯炸药,具有应用在武器装备上的实用价值。
孔祥文[5](2016)在《共沉淀法制备赤泥基水滑石及其EVA复合材料的界面特性、阻燃与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盐酸活化后的氧化铝工业固体废弃物拜耳赤泥,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Mg/Al/Fe-CO3 LDHs、Zn/Al/Fe-CO3 LDHs和Mg/Al/Fe-BO3 LDHs三类水滑石;随后选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硅烷偶联剂KH-550两种改性剂对Mg/Al/Fe-CO3 LDH-B进行了改性处理,并运用XRD、FT-IR、SEM、TGA和活化指数等测试方法对LDHs的结构性能、改性效果和改性剂用量等进行了表征测试。采用熔融共混的方式制备了与合成水滑石相应的EVA/LDHs复合材料,并采用极限氧指数(LOI)、锥形量热仪(CCT)、烟密度测试(SDT)、热失重-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仪(TG-FTIR)等手段对EVA/LDHs复合材料的燃烧、抑烟以及热分解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采用扫描电镜(SEM)、活性指数、拉伸测试等方法对其界面特性、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XRD的测试结果证实,拜耳赤泥经过盐酸活化预处理后,添加不同比例的Mg2+和Zn2+,采用共沉淀法,通过导入碳酸根阴离子,可以成功制备出结晶度高、晶型良好的水滑石;合成的EVA/LDHs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阻燃和热稳定性能,复合材料的LOI值较EVA有显着提升,部分样品的LOI值超过了29%,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等参数均有大幅降低,其中添加了50%Mg/Al/Fe-LDH-B的ELDH2样品的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仅为199.2 kW/m2,总热释放(THR)仅为110.7 MJ/m2;比EVA的峰值热释放速率(1694.8 kW/m2)和总热释放(179.4MJ/m2)下降显着,而且复合材料还表现出良好的抑烟效果,同样是ELDH2样品,点火状态下,光通量在测试时间内一直大于90%;此外,TGA测试结果显示,水滑石在高温时有助于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的提高,但是在低温时加快了EVA的脱羧过程。(2)XRD和FT-IR的测试结果表明,硼酸根成功的插入水滑石层板,合成了晶型良好的硼酸根插层水滑石;阻燃测试表明EVA/BO3-LDHs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阻燃抑烟性能,其中EBLDH3复合材料的阻燃抑烟性能最佳,其LOI值为27.3%,PHRR可降低至238.4 kW/m2,光通量始终在70%以上;TGA测试说明硼酸根的插入可使得水滑石的热稳定性有所提升。(3)XRD、FT-IR、SEM和接触角测试说明SDS对水滑石插层改性和KH-550的表面改性均取得了成功,SDS阴离子插层进入了水滑石的层间,改变了水滑石的晶体结构,而KH-550表面改性只是附着在水滑石表面;多种测试手段表明KH-550的最佳用量为3%,改性后的水滑石由亲水性转变成疏水性;阻燃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EVA/LDHs复合材料的阻燃、抑烟及热降解稳定性均得到一定的提高。力学拉伸性能结果表明,SDS插层改性能显着提升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EVA/LDH-SDS的断裂伸长率值由改性前EVA/LDH-CO3的37.5%增加到223.4%;KH-550对LDHs的表面改性既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又能提高复合体系的断裂伸长率,EVA/LDHSSi-3的拉伸强度由EVA/LDH-CO3的6.3 MPa提升到9.8 MPa,断裂伸长率则提升到426.7%,有机改性可以极大的改善赤泥基水滑石在EVA基体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从而改善复合材料的阻燃及力学性能。(4)基于盐酸活化后拜耳赤泥,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的水滑石以及通过改性处理后的改性水滑石均可以作为阻燃添加剂应用于EVA,复合材料良好的阻燃抑烟、热分解及力学性能,为赤泥基水滑石的合成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拓展了赤泥基水滑石相关研究领域。
蔡丽丽[6](2015)在《硅铝复配体系制备废纸纤维发泡材料及阻燃机理初探》文中指出废纸纤维发泡材料是以废旧瓦楞纸纤维为主要原料,经溶液机械发泡技术制备获得的一种绿色生态材料,具有较好的环境相容性。然而,废纸纤维本身容易燃烧,这就决定了废纸纤维发泡材料的易燃性,并将影响其应用范围。因此,对废纸纤维发泡材料进行阻燃处理并科学地分析研究其燃烧特性和阻燃机理尤为重要。为了探究水玻璃/硫酸铝复配体系对废纸纤维发泡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本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设计首先对影响材料阻燃性能的3个主要因素:硅铝总量、Al/SiO2摩尔比和添加方式进行优化,并利用极差法和方差法对优化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废纸纤维发泡材料的阻燃性能影响主次顺序为:添加方式>Al/SiO2摩尔比>硅铝用量。且当硅铝总量为900mL、Al/SiO2摩尔比为1:1、以及硫酸铝优先添加时,材料的氧指数和残炭率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2.0和53.51%。然后,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仪(SEM-EDS)、热重仪(TG-DSC)以及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此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备获得的样品的微观结构以及热解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大量的硅铝复合物存在于废纸纤维发泡材料中;当硫酸铝优先添加时,材料的成膜性较好、硅铝在材料中的保留率达到一个最大值,为37.99%;材料的热解过程减慢,其热稳定性显着被提高。最后,采用锥形量热仪(CONE)对样品在燃烧过程中的热量、失重率以及烟、气释放量等燃烧参数进行分析。同时,运用SEM-EDS对燃烧残余物(灰分)的微观形貌及各元素分布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废纸纤维发泡材料的pk-HRR由128 kW·m-2降至67 kW·m-2,较素材降低了46.8%;残炭率由23%升至42%,提高了82.6%;且硅铝复合物同时也显着降低了材料燃烧过程中烟和尾气的释放量;通过SEM观察经锥形量热仪燃烧后的残余物可知,空白组样品结构几乎完全坍塌,而优化组样品燃烧后依然保持较为完整的结构;EDS分析表明其碳元素含量提高。因此,通过合理设计和优化水玻璃与硫酸铝的复配体系,可以提高废纸纤维发泡材料的阻燃性能。材料的综合阻燃性能可达到国家B1级或A2级难燃材料标准。
索晓[7](2015)在《膨胀阻燃聚苯乙烯的试验研究及其燃烧特性数值模拟》文中提出聚苯乙烯(PS)制品由于高性价比和良好的功能性,成为了最受欢迎的热塑性塑料之一,其制品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但PS易燃,纯PS的氧指数约为18,在一般环境下极易被点燃,且伴有大量热和烟气产生。因此PS制品蕴含极大的火灾风险,对人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了降低PS的火灾风险性,本文以PS为基体引入膨胀阻燃剂(IFR),以期提高PS的阻燃性能。主要工作如下:(1)制备MFAPP/MFDPER、硅烷改性APP/MFDPER、硅烷改性APP/CFA三组不同IFR,通过密炼机混炼分别添加进PS。(2)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UL94、锥形量热仪(CONE)等测试方法对三种膨胀阻燃剂复配的PS进行了小尺寸的燃烧性能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膨胀阻燃PS的炭渣形貌进行了分析。(3)利用FDS参照ISO9705建立标准火灾实验房间,进行火灾模拟,对三组不同IFR复配的PS进行全尺寸的燃烧性能研究。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在IFR相同添加量下,PS/MFAPP/MFDPER的LOI最大,PS/硅烷改性APP/MFDPER居中、PS/硅烷改性APP/CFA的LOI最小。从垂直燃烧测试结果来看,PS/MFAPP/MFDPER三组试样都没有级别;PS/硅烷改性APP/MFDPER只有一组达到V2级;PS/硅烷改性APP/CFA在IFR低添加量时没有级别,随着IFR添加量增加逐渐达到V1级别,IFR添加量继续增加到达V0级。从残炭形貌来看,在IFR相同添加量下,PS/硅烷改性APP/CFA炭层膨胀明显,且均匀致密;PS/硅烷改性APP/MFDPER有明显的膨胀炭层,且较致密,但不够均匀;PS/MFAPP/MFDPER的炭层膨胀不明显。CONE测试结果表明,在相同IFR添加量下,硅烷改性APP/CFA在对基体PS有良好的阻燃和抑烟效果。PS/硅烷改性APP/MFDPER材料的阻燃、抑烟效果居中;PS/MFAPP/MFDPER的阻燃、抑烟效果最差。FDS的全尺寸燃烧模拟结果显示,硅烷改性APP/CFA能有效降低PS燃烧时火蔓延速率和房间温度,较MFAPP/MFDPER、硅烷改性APP/MFDPER的阻燃、抑烟性能有显着提升。综上所述,对比于常规IFR,硅烷改性APP/CFA作为IFR有更好的阻燃和抑烟效果。
武斌[8](2015)在《复合氢氧化物沥青阻燃体系及其路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公路等级的提高和高速公路的发展,沥青路面以其良好的行车舒适性和抗滑性等优良的路用性能,已经被越来越多应用于隧道工程中。由于沥青材料的易燃性及隧道火灾的危害性,近来对阻燃沥青及其混合料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本研究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火灾工况沥青热解燃烧特性及纳米粘土金属氢氧化物复合阻燃体系研究》(批准号:51408542)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贫氧高升温速率下沥青的热解燃烧特性及阻燃抑烟机理研究》(批准号:LY14E080014)的资助。首先,通过对不同氢氧化物热解特性及阻燃机理的分析,研究金属氢氧化物复配的可行性;然后,采用极限氧指数(LOI)、热重-差热(TG-DSC)试验及锥形量热仪(CONE)等测试手段,研究氢氧化物复合阻燃剂对沥青及其混合料阻燃性能的影响;最后,从高低温性能、疲劳性能和水稳定性能等方面,分析氢氧化物复合阻燃剂对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并对阻燃剂的工程实用性进行评价。研究表明,(1)氢氧化铝(ATH)与氢氧化钙(HL)具有不同的阻燃机理和阻燃作用温区,将HL和ATH复配制得的复合氢氧化物阻燃剂可在更为广阔的温度区间发挥协同阻燃作用。(2)由HL和ATH按质量比1:1制得的复合氢氧化物阻燃剂,在掺量为25%时,沥青极限氧指数达24.4%;与单一氢氧化物阻燃剂相比,该复合氢氧化物阻燃剂不仅进一步延长了沥青混合料的点燃时间,且抑制热释放速率和C0产率的作用更加显着,具有较好的协同阻燃效果。(3)采用干拌法添加复合氢氧化物阻燃剂可替代沥青混合料中的部分矿粉,不仅克服了湿拌添加无机阻燃剂掺量较大会影响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的缺点,且价格低廉具有良好的经济适用性。(4)复合氢氧化物阻燃剂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最大弯拉应变、疲劳寿命、残留马歇尔稳定度及冻融劈裂比,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疲劳性能及水稳定性能均有所提高,克服了单一采用ATH等无机阻燃剂使沥青混合料部分性能指标有所降低的缺点,具有更好的路用性能。综上可见,本研究提出的复合氢氧化物阻燃剂阻燃抑烟效果和路用性能俱佳,且性价比更高,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姜建洲[9](2015)在《应用于PA6工程塑料的高效阻燃剂的研制》文中提出聚酰胺6(PA6)是由德国Farben公司的P.Schlack开发,于1943年实现工业化生产,具备优良的耐热性、机械性、耐磨性、耐化学性、易加工等特点,被普遍用于机械设备、化工设备、航空设备、冶金设备等制造业中,成为工程塑料中用量最大的材料。但是PA6的极限氧指数(LOI)仅为23,容易燃烧并形成热溶滴,同时引起二次燃烧,因此在电子电气、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PA6的阻燃研究渐渐成为了研究热点。应用于PA6工程塑料的阻燃剂主要包括溴系阻燃剂、磷系阻燃剂、氮系阻燃剂、无机阻燃剂,以及酸源、炭源和气源集于一体的膨胀型阻燃剂,膨胀型阻燃剂大多为含氮、磷的化合物。本论文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为原料合成出TGDO12、TGDO13两种氮-磷型阻燃剂,以TGDO12、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BAPP)、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BPDA)为主要反应原料合成BAPP1、BAPP2两种聚酰亚胺型阻燃剂,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四溴苯酐为原料合成出TGBD1、TGBD2两种高效膨胀型阻燃剂。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红外光谱(FTIR)、熔点测试仪对其表征,对它们的溶解性、熔点、热稳定性的分析得知TGDO12、TGDO13、TGBD1、TGBD2四种阻燃剂熔点较低,BAPP1、BAPP2熔点较高,通过红外观察出每种阻燃剂的特征吸收峰。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将六种阻燃剂按照相同的比例即5wt%应用于PA6工程塑料中,制备得到阻燃性能及力学性能不同的六种PA6工程塑料材料,并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UL)对材料进行了阻燃性能分析,通过拉伸测试对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分析,此外还测试了其电学性、表面能、吸水率和密度,综合评价了几种材料的性能,确定出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在六种阻燃剂中,当填量均为5wt%时候,PA6工程塑料的阻燃等级均为UL94V-2,在阻燃性能测试中我们得知TGBD2型阻燃剂阻燃PA6工程塑料样品的第一次余燃时间t1为1s,第二次余燃时间t2为2s,同时其极限氧指数(LOI)为28,相比较纯尼龙而言,工程塑料阻燃性能提升最为明显。同时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67MPa,断裂伸长率可以达到192%,缺口冲击强度达到15MPa,弯曲强度达到112MPa,相比较纯尼龙而言,均增加较为明显,综合考虑得出结论:当TGBD2的质量分数为5wt%时,PA6工程塑料的综合性能最为优良。
卫春强,盛涤伦,杨斌,陈利魁,朱雅红[10](2014)在《二羟基乙二肟对硝酸胍/碱式硝酸铜气体发生剂燃烧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选择燃烧温度较低的硝酸胍(GN)/碱式硝酸铜(BCN)为气体发生剂基础组分,二羟基乙二肟(DHG)为降温剂,通过测量燃烧温度,以及对其热分解和燃烧产物表面形貌进行分析,研究了DHG对GN/BCN气体发生剂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HG的分解作用影响了GN/BCN体系的分解温度和燃烧反应,加入5%DHG的GN/BCN气体发生剂燃烧温度从1 062.13℃降低到1 005.19℃,4MPa压力下燃速升高了34.44%,燃烧产物表面有大量的Cu纳米线生长,且结构多孔。
二、ZDHW—2型自动量热仪的使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ZDHW—2型自动量热仪的使用(论文提纲范文)
(1)铈催化木质素磺酸盐氢化反应及其抗氧化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木质素磺酸盐的来源 |
1.2 木质素结构的分析手段 |
1.2.1 紫外吸收光谱 |
1.2.2 红外吸收光谱 |
1.2.3 核磁共振氢谱(~1HNMR) |
1.2.4 核磁共振碳谱(~(13)CNMR) |
1.2.5 二维核磁共振谱(2D-HSQC) |
1.3 木质素还原反应的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 |
1.3.1 减水剂 |
1.3.2 缓释阻垢剂 |
1.3.3 分散剂 |
1.4 木质素还原反应的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 |
1.4.1 单一催化体系 |
1.4.2 双功能催化体系 |
1.4.3 催化剂载体 |
1.5 稀土催化剂的应用 |
1.5.1 主催化剂 |
1.5.2 助催化剂 |
1.6 本文研究内容、意义和创新点 |
1.6.1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6.2 本题创新点 |
2 稀土元素作为固体酸载体的优化设计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2.2.2 固体酸的制备 |
2.2.3 固体酸性能 |
2.2.4 LS氢化反应 |
2.2.5 LS产品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固体酸酸度 |
2.3.2 固体酸载体的优化 |
2.3.3 LS红外结构 |
2.3.4 NMR结构 |
2.3.5 热稳定性 |
2.3.6 影响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3 S_2O_8~(2-)/Ce_XZr_((1-X))O_2对木质素磺酸盐氢化反应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3.2.2 催化剂的制备 |
3.2.3 催化剂的表征 |
3.2.4 LS官能团测定 |
3.2.5 LS产品表征 |
3.2.6 木质素产品抗氧化能力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催化剂表面形态 |
3.3.2 催化剂吸附性能 |
3.3.3 Ce掺杂量和锻烧温度 |
3.3.4 LS官能团含量 |
3.3.5 红外结构 |
3.3.6 ~1HNMR结构 |
3.3.7 LS的~(13)CNMR结构 |
3.3.8 LS的2D-HSQC结构 |
3.3.9 反应机理探讨 |
3.3.10 抗氧化能力的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4 Pd/Ce_XZr_((1-X))O_2对木质素磺酸盐氢化反应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4.2.2 催化剂的制备 |
4.2.3 催化剂的表征 |
4.2.4 LS官能团测定 |
4.2.5 LS结构表征 |
4.2.6 LS抗氧化能力评价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催化剂形貌 |
4.3.2 催化性能 |
4.3.3 LS羟基含量 |
4.3.4 红外结构分析 |
4.3.5 ~1HNMR结构 |
4.3.6 ~(13)CNMR结构 |
4.3.7 LS的2D-HSQC结构 |
4.3.8 反应机理探讨 |
4.3.9 抗氧化能力的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S2O_8~(2-)/Pd/CeZr_((1-X))O_2对木质素磺酸盐氢化反应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5.2.2 催化剂的制备 |
5.2.3 催化剂的表征 |
5.2.4 LS官能团测定 |
5.2.5 LS结构表征 |
5.2.6 LS抗氧化能力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催化剂性能 |
5.3.2 LS官能团含量 |
5.3.3 LS红外结构 |
5.3.4 ~1HNMR结构 |
5.3.5 LS的~(13)CNMR结构 |
5.3.6 LS的2D-HSQC结构 |
5.3.7 反应机理探讨 |
5.3.8 抗氧化能力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Pd/CeO_2催化木质素磺酸盐氢化反应的研究 |
6.1 引言 |
6.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6.1.2 催化剂的制备 |
6.1.3 催化剂表征 |
6.1.4 LS官能团含量测定 |
6.1.5 LS结构分析 |
6.1.6 LS抗氧化能力测定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催化剂形貌 |
6.2.2 催化性能 |
6.2.3 LS官能团含量 |
6.2.4 LS红外结构 |
6.2.5 ~1HNMR结构 |
6.2.6 LS的~(13)CNMR结构 |
6.2.7 LS的2D-HSQC结构 |
6.2.8 反应机理探讨 |
6.2.9 抗氧化能力的评价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2)PP/IFR/OctaTMA-POS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阻燃和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
1.1 八聚 (四甲基铵) 笼形倍半硅氧烷的合成 |
1.2 PP/IFR/Octa TMA-POS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1.3 材料表征与测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八聚 (四甲基铵) 笼形倍半硅氧烷的结构表征 |
2.2 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
2.3 聚丙烯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
2.4 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3 结论 |
(3)钼系铝热剂的制备与性能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MIC的制备方法 |
1.2.1 电泳沉积法 |
1.2.2 溶胶-凝胶法 |
1.2.3 反应抑制球磨法 |
1.2.4 静电纺丝法 |
1.2.5 静电喷雾法 |
1.3 MIC的性能及应用 |
1.3.1 绿色环保 |
1.3.2 高燃烧速度 |
1.3.3 高物理/能量密度 |
1.3.4 微米级临界反应尺寸 |
1.4 前人不足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三氧化钼的制备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三氧化钼的制备 |
2.2.1 三氧化钼纳米带制备 |
2.2.2 微米三氧化钼柱制备 |
2.3 三氧化钼的结构表征 |
2.3.1 微观形貌 |
2.3.2 晶体物相结构 |
2.3.3 红外光谱分析 |
2.3.4 热分解性质 |
2.4 制备工艺对产物形貌的影响规律 |
2.4.1 制备工艺对三氧化钼带的影响 |
2.4.2 制备工艺对三氧化钼柱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3章 Al/MoO_3 MIC的制备与表征 |
3.1 引言 |
3.1.1 静电喷雾法原理 |
3.1.2 静电喷雾射流模式 |
3.2 静电喷雾法制备MIC |
3.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3.2.2 前驱液配方 |
3.2.3 静电喷雾实验 |
3.3 MIC结构表征 |
3.3.1 微观形貌 |
3.3.2 能谱分析 |
3.3.3 晶体相结构 |
3.3.4 红外光谱分析 |
3.3.5 热性能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Al/MoO_3 MIC的性能测试 |
4.1 引言 |
4.2 感度测试 |
4.3 燃烧热测定 |
4.3.1 实验仪器及步骤 |
4.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 密闭爆发器实验 |
4.5 燃速测试 |
4.5.1 实验仪器及步骤 |
4.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6 结论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4)含储氢材料炸药制备及爆炸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重结晶法 |
1.2.2 共晶炸药 |
1.2.3 金属粉 |
1.2.4 储氢材料 |
1.3 爆炸机理 |
1.3.1 基本原理 |
1.3.2 BKW状态方程 |
1.4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混合炸药配方设计 |
2.1 引言 |
2.2 混合炸药配方设计的重要参数 |
2.2.1 原子组成 |
2.2.2 炸药的密度 |
2.2.3 氧平衡 |
2.3 炸药配方设计数学模型 |
2.3.1 主炸药对混合炸药爆轰性能影响 |
2.3.2 氧化剂对混合炸药爆轰性能影响 |
2.3.3 可燃剂对混合炸药爆轰性能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几种氨硼烷配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氨硼烷配合物的制备 |
3.2.1 试剂原料及预处理 |
3.2.2 仪器设备 |
3.2.3 合成方法及实验步骤 |
3.3 氨硼烷配合物的性能 |
3.3.1 表征仪器与方法 |
3.3.2 氨硼烷配合物结构表征 |
3.3.3 氨硼烷配合物热性能 |
3.3.4 氨硼烷配合物密度 |
3.3.5 氨硼烷配合物感度 |
3.4 三种氨硼烷配合物热分解动力学 |
3.4.1 基本原理及方法 |
3.4.2 氨基硼烷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
3.4.3 肼基单硼烷分解动力学研究 |
3.4.4 肼基二硼烷分解动力学研究 |
3.5 可燃剂的选择 |
3.6 氨基硼烷对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影响 |
3.6.1 高氯酸铵的热分解 |
3.6.2 氨基硼烷对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影响 |
3.6.3 氨基硼烷对高氯酸铵热分解过程机理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含氨基硼烷混合炸药的制备及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仪器设备 |
4.3 含氨基硼烷炸药制备 |
4.3.1 颗粒级配 |
4.3.2 制备方法 |
4.3.3 炸药成型 |
4.4 混合炸药性能表征 |
4.4.1 仪器与测试方法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含氨基硼烷炸药密度的确定 |
4.5.2 含氨基硼烷炸药水分及挥发分 |
4.5.3 含氨基硼烷炸药吸湿性 |
4.5.4 含氨基硼烷炸药热性能 |
4.5.5 含氨基硼烷炸药的燃烧热 |
4.5.6 含氨基硼烷炸药的安定性和相容性 |
4.5.7 含氨基硼烷炸药的感度 |
4.5.8 含氨基硼烷炸药炸药的爆热 |
4.5.9 含氨基硼烷炸药炸药的爆速 |
4.5.10 含氨基硼烷炸药爆压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含储氢材料炸药爆炸作用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含储氢材料炸药对破片抛射的主要特点 |
5.3 含储氢材料炸药驱动破片能力 |
5.3.1 试验战斗部结构和装药状态 |
5.3.2 试验装置 |
5.3.3 结果讨论 |
5.4 含储氢材料炸药的漏斗试验和超压特征 |
5.4.1 漏斗试验 |
5.4.2 冲击波超压对比试验 |
5.5 含储氢材料炸药造成破片增加,且破片飞行速度高于聚奥-8 原因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共沉淀法制备赤泥基水滑石及其EVA复合材料的界面特性、阻燃与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赤泥概述 |
1.1.1 赤泥现状 |
1.1.2 赤泥的危害 |
1.1.3 赤泥的综合利用现状 |
1.1.4 赤泥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1.1.5 赤泥用作阻燃剂 |
1.2 水滑石概述 |
1.2.1 水滑石的结构与性质 |
1.2.2 水滑石的合成方法 |
1.2.3 水滑石在阻燃聚合物中的应用研究 |
1.3 水滑石的改性 |
1.3.1 无机物改性水滑石 |
1.3.2 有机物改性水滑石 |
1.4 EVA/LDHs阻燃体系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意义 |
2 赤泥基水滑石的制备及其阻燃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2 水滑石的制备 |
2.2.3 EVA/阻燃剂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4 水滑石的表征 |
2.2.5 EVA/LDHs复合材料分析测试 |
2.3 测试结果与分析讨论 |
2.3.1 水滑石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2.3.2 EVA/阻燃剂复合材料的测试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硼酸根插层赤泥基水滑石的制备及其阻燃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2 共沉淀法合成Mg/Al/Fe-BO_3 LDHs |
3.2.3 EVA/BO_3-LDHs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4 Mg/Al/Fe-BO_3 LDHs的表征 |
3.2.5 EVA/LDHs复合材料的分析测试 |
3.3 测试结果与分析讨论 |
3.3.1 Mg/Al/Fe-BO_3 LDHs的测试结果及分析 |
3.3.2 EVA/BO_3-LDHs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测试 |
3.3.3 EVA/BO_3-LDHs复合材料的抑烟性能测试 |
3.3.4 EVA/BO_3-LDHs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性能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4 LDHs改性对EVA/LDHs力学和阻燃性能影响探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4.2.2 水滑石的制备 |
4.2.3 LDHs的表征方法 |
4.2.4 EVA/LDHs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5 EVA/LDHs复合材料的测试 |
4.3 实验结果 |
4.3.1 水滑石测试结果 |
4.3.2 EVA/LDHs复合材料的测试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任务完成目录 |
(6)硅铝复配体系制备废纸纤维发泡材料及阻燃机理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超轻植物纤维发泡材料概述 |
1.2.1 超轻植物纤维发泡材料的原料 |
1.2.2 超轻植物纤维发泡材料的构成原理 |
1.2.3 超轻植物纤维发泡材料的生产工艺 |
1.2.4 植物纤维发泡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 阻燃植物纤维发泡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1 植物纤维发泡材料的燃烧与燃烧机理 |
1.3.2 植物纤维发泡材料的阻燃机理 |
1.3.3 植物纤维材料的阻燃方法及研究现状 |
1.3.4 水玻璃与硫酸铝的复配体系及其特征 |
1.4 阻燃性能的分析和检测方法 |
1.4.1 阻燃性能的评价方法 |
1.4.2 阻燃机理的研究方法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硅铝复配体系对废纸纤维发泡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及工艺优化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原料及设备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单因素实验与结果分析 |
2.3.2 正交实验优化阻燃废纸纤维发泡材料的制备工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硅铝复配体系制备阻燃废纸纤维发泡材料的性能表征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原料与试剂 |
3.2.2 废纸板纤维发泡材料的制备 |
3.2.3 XRD检测 |
3.2.4 SEM-EDS测试 |
3.2.5 热分析测试 |
3.2.6 傅立叶红外光谱测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废纸纤维发泡材料的XRD分析 |
3.3.2 废纸纤维发泡材料的SEM分析 |
3.3.3 废纸纤维发泡材料的EDS分析 |
3.3.4 废纸纤维发泡材料的热稳定性分析 |
3.3.5 FTIR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废纸纤维发泡材料的燃烧特性及燃烧残余物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锥形量热分析 |
4.2.4 燃烧残余物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膨胀阻燃聚苯乙烯的试验研究及其燃烧特性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苯乙烯的分类极其应用 |
1.3 聚苯乙烯的火灾危害 |
1.4 膨胀阻燃聚苯乙烯的研究现状 |
1.5 阻燃聚苯乙烯的燃烧特性研究现状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2 膨胀阻燃剂的制备 |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2 聚磷酸铵的改性 |
2.2.1 硅烷偶联剂改性机理 |
2.2.2 聚磷酸铵的改性 |
2.3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包覆双季戊四醇 |
2.4 超细三嗪成炭剂的制备 |
2.5 结构与表征 |
2.5.1 改性APP溶解度测定 |
2.5.2 三嗪成炭剂的粒度分析 |
2.6 结果与讨论 |
2.6.1 改性后APP的溶解度 |
2.6.2 超细三嗪成炭剂的粒度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膨胀阻燃聚苯乙烯制备与燃烧性能研究 |
3.1 膨胀阻燃聚苯乙烯制备 |
3.1.1 实验设备及原料 |
3.1.2 常规炭源的膨胀阻燃体系阻燃聚苯乙烯的制备 |
3.1.3 新型炭源的膨胀阻燃体系阻燃聚苯乙烯的制备 |
3.2 燃烧性能测试 |
3.2.1 极限氧指数测定(LOI) |
3.2.2 垂直燃烧测定(UL94 ) |
3.2.3 锥形量热仪(CONE) |
3.2.4 膨胀阻燃聚苯乙烯炭渣形貌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极限氧指数(LOI) |
3.3.2 垂直燃烧测试分析(UL 94) |
3.3.3 锥形量热仪测试分析(CONE) |
3.3.4 膨胀阻燃聚苯乙烯炭渣形貌分析 |
3.4 膨胀阻燃聚苯乙烯的火灾危险性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4 火灾场景设置及数学模型建立 |
4.1 模拟软件简介 |
4.2 PS用途设定及其模拟分析可行性分析 |
4.3 模型建立及材料物性参数设定 |
4.4 火源设定 |
4.5 网格划分 |
4.6 监测点的设置 |
4.6.1 热电偶的布置 |
4.6.2 切片的设置 |
4.7 本章小结 |
5 模拟结果分析 |
5.1 表面火蔓延 |
5.2 表面火蔓延对室内温度的影响 |
5.2.1 顶棚的温度变化 |
5.2.2 门.的温度变化 |
5.3 Z=1.5m平面温度的变化 |
5.3.1 PS2模拟燃烧Z=1.5 m切面温度变化 |
5.3.2 PS5模拟燃烧Z=1.5 m切面温度变化 |
5.3.3 PSC5模拟燃烧Z=1.5 m切面温度变化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文创新之处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8)复合氢氧化物沥青阻燃体系及其路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阻燃剂研究现状 |
1.2.1 无机阻燃剂阻燃机理 |
1.2.2 无机阻燃剂种类概述 |
1.3 国内外沥青阻燃研究进展 |
1.3.1 国外阻燃沥青研究进展 |
1.3.2 国内沥青阻燃技术研究现状 |
1.4 阻燃沥青混合料研究现状 |
1.5 阻燃剂发展方向及展望 |
1.6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内容 |
2 无机阻燃剂阻燃机理及复配可行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无机阻燃剂阻燃形态及热解特性 |
2.2.1 氢氧化铝热解行为研究 |
2.2.2 氢氧化镁热解行为研究 |
2.2.3 氢氧化钙热解特性分析 |
2.3 氢氧化钙的阻燃机理 |
2.4 复合阻燃剂可行性分析 |
2.4.1 不同无机阻燃剂性能对比 |
2.4.2 无机氧氧化物之间的协同阻燃研究现状 |
2.4.3 复合阻燃剂可行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复合阻燃沥青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无机阻燃剂阻燃沥青制备及性能测试方法 |
3.2.1 原材料 |
3.2.2 无机阻燃剂取代矿粉的可能性 |
3.3 无机阻燃剂阻燃沥青的制备 |
3.3.1 阻燃沥青制备控制要点 |
3.3.2 阻燃沥青制备流程 |
3.3.3 阻燃沥青性能测试方法 |
3.4 阻燃沥青路用性能测试 |
3.4.1 阻燃剂对沥青针入度的影响 |
3.4.2 阻燃剂对沥青软化点的影响 |
3.4.3 阻燃剂对沥青延度的影响 |
3.4.4 小结 |
3.5 复合阻燃沥青掺加量及阻燃性能测试 |
3.5.1 沥青阻燃剂的用量上限 |
3.5.2 阻燃沥青氧指数试验 |
3.5.3 热重-差热试验 |
3.5.4 锥形量热仪试验 |
3.6 本章小结 |
4 阻燃沥青混合料制备及高低温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4.2.1 原材料性能 |
4.2.2 试验结果 |
4.2.3 最佳油石比确定 |
4.2.4 阻燃沥青混合料的制备 |
4.3 阻燃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研究 |
4.3.1 试验方法 |
4.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 阻燃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研究 |
4.4.1 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试验方法 |
4.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阻燃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及水稳定性 |
5.1 阻燃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试验方法研究 |
5.1.1 疲劳试验方法分类 |
5.1.2 疲劳试验方法评述 |
5.2 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影响因素 |
5.3 阻燃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
5.3.1 疲劳试验设备 |
5.3.2 试验方案及试验步骤 |
5.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4 复合阻燃剂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增强机理 |
5.4 沥青混合料水损害的原因及试验方法 |
5.4.1 沥青混合料水损害原因分析及提高水稳定性的方法 |
5.4.2 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试验方法 |
5.4.3 阻燃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4 复合阻燃剂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增强机理 |
5.5 本章小结 |
6 阻燃沥青混合料阻燃性能测试 |
6.1 引言 |
6.2 阻燃剂锥形量热试验 |
6.2.1 锥形量热试验原理 |
6.2.2 锥形量热仪结构及试验方法 |
6.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6.3 复合阻燃剂工程实用性分析 |
6.3.1 复合阻燃剂拌和工艺分析 |
6.3.2 复合阻燃剂经济性分析 |
6.3.3 小结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7.1.1 主要结论 |
7.1.2 创新点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9)应用于PA6工程塑料的高效阻燃剂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PA6 的燃烧过程 |
1.3 PA6 的燃烧特性 |
1.4 PA6 阻燃机理 |
1.4.1 气相阻燃机理 |
1.4.2 凝聚相阻燃机理 |
1.4.3 中断热交换阻燃机理 |
1.4.4 膨胀型阻燃机理 |
1.4.5 协效阻燃机理 |
1.5 应用于 PA6 体系的阻燃剂的分类 |
1.5.1 金属氢氧化物 |
1.5.2 红磷 |
1.5.3 可膨胀石墨 |
1.5.4 聚磷酸铵 |
1.5.5 具有阻燃效应的无机纳米填料 |
1.5.6 磷系阻燃剂 |
1.5.7 硅系阻燃剂 |
1.5.8 氮系阻燃剂 |
1.5.9 氮-磷阻燃剂 |
1.5.10 卤系阻燃剂阻燃体系 |
1.6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第二章 TGDO12 型阻燃剂、TGDO13 型阻燃剂的合成及在 PA6 工程塑料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TGDO12 型阻燃剂、TGDO13 型阻燃剂的合成路线 |
2.2.4 TGDO12 型阻燃剂、TGDO13 型阻燃剂的合成装置图 |
2.2.5 TGDO12 型阻燃剂、TGDO13 型阻燃剂的合成工艺 |
2.2.6 TGDO12 型阻燃剂、TGDO13 型阻燃剂在 PA6 工程塑料的应用配方 |
2.2.7 TGDO12 型阻燃剂、TGDO13 型阻燃剂在 PA6 工程塑料的应用工艺 |
2.2.8 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FTIR 图谱 |
2.3.2 差示扫描量热(DSC) |
2.3.3 阻燃性能 |
2.3.4 力学性能 |
2.3.5 阻燃性 PA6 工程塑料 DSC 图 |
2.3.6 接触角测试及表面能计算 |
2.3.7 吸水率及密度 |
2.3.8 电学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APP1 型阻燃剂和 BAPP2 型阻燃剂的合成及在 PA6 工程塑料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原理 |
3.2.4 BAPP1 型阻燃剂、BAPP2 型阻燃剂的合成装置图 |
3.2.5 BAPP1 型阻燃剂、BAPP2 型阻燃剂的合成工艺 |
3.2.6 BAPP1 型阻燃剂、BAPP2 型阻燃剂在 PA6 工程塑料的应用配方 |
3.2.7 BAPP1 型阻燃剂、BAPP2 型阻燃剂在 PA6 工程塑料的应用工艺 |
3.2.8 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FTIR 分析 |
3.3.2 DSC 分析 |
3.3.3 阻燃性能 |
3.3.4 力学性能 |
3.3.5 阻燃性 PA6 工程塑料 DSC 图 |
3.3.6 接触角测试及表面能计算 |
3.3.7 吸水率及密度 |
3.3.8 电学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TGBD1 型阻燃剂和 TGBD2 型阻燃剂的合成及在 PA6 工程塑料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原理 |
4.2.4 TGBD1 型阻燃剂、TGBD2 型阻燃剂的的合成装置图 |
4.2.5 TGBD1 型阻燃剂、TGBD2 型阻燃剂的的合成工艺 |
4.2.6 TGBD1 型阻燃剂、TGBD2 型阻燃剂在 PA6 工程塑料的应用配方 |
4.2.7 TGBD1 型阻燃剂、TGBD2 型阻燃剂在 PA6 工程塑料的应用工艺 |
4.2.8 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FTIR 分析 |
4.3.2 DSC 分析 |
4.3.3 阻燃性能 |
4.3.4 力学性能 |
4.3.5 阻燃性 PA6 工程塑料 DSC 图 |
4.3.6 接触角测试及表面能 |
4.3.7 吸水率及密度 |
4.3.8 电学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 |
致谢 |
(10)二羟基乙二肟对硝酸胍/碱式硝酸铜气体发生剂燃烧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
1.1 仪器及材料 |
1.2 样品的制备 |
1.3 性能测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气体发生剂的热分解性能 |
2.2 DHG对GN/BCN燃烧性能的影响 |
2.2.1 气体发生剂爆热比容的理论计算值及实测值 |
2.2.2 DHG对GN/BCN气体发生剂燃温燃速的影响 |
2.3 气体发生剂燃烧产物表面分析 |
2.4 气体发生剂燃烧产物XRD分析 |
3 结论 |
四、ZDHW—2型自动量热仪的使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铈催化木质素磺酸盐氢化反应及其抗氧化性能的研究[D]. 张岩.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2]PP/IFR/OctaTMA-POS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阻燃和力学性能研究[J]. 张俊豪,黄曼,于婷婷,刘慧丽,袁爱华.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 [3]钼系铝热剂的制备与性能对比研究[D]. 李雅茹.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3)
- [4]含储氢材料炸药制备及爆炸机理研究[D]. 毕晓露.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6)
- [5]共沉淀法制备赤泥基水滑石及其EVA复合材料的界面特性、阻燃与力学性能研究[D]. 孔祥文. 青岛科技大学, 2016(08)
- [6]硅铝复配体系制备废纸纤维发泡材料及阻燃机理初探[D]. 蔡丽丽.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8)
- [7]膨胀阻燃聚苯乙烯的试验研究及其燃烧特性数值模拟[D]. 索晓.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5(02)
- [8]复合氢氧化物沥青阻燃体系及其路用性能研究[D]. 武斌. 浙江大学, 2015(08)
- [9]应用于PA6工程塑料的高效阻燃剂的研制[D]. 姜建洲. 东华大学, 2015(07)
- [10]二羟基乙二肟对硝酸胍/碱式硝酸铜气体发生剂燃烧性能的影响[J]. 卫春强,盛涤伦,杨斌,陈利魁,朱雅红. 火工品,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