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非重点中学和高中数学教学水平的一点体会

提高非重点中学和高中数学教学水平的一点体会

一、提高非重点中学高中数学教学水平的一点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曹一鸣,代钦[1](2021)在《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大纲)和教科书中的数学史》文中研究指明数学史是中学数学教学内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数学史融入数学课程,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体会数学的价值,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感悟数学家的精神,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念和思维方式。不同时期的数学课程标准(大纲)和教科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数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参照历史分期,分别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每个阶段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大纲)和教科书中数学史的内容、呈现方式和要求等。

吴秉旭[2](2021)在《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发展素质教育,教育部提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目标,并提倡在中小学探索指向核心素养的教育的实践。高中各学科己经明确了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是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三大主要维度。《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虽然还没有明确提出学科核心素养,但与高中的课程目标是一脉相承的,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2011)》明确提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可见,初中音乐课程与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社会媒体的音乐文化生活中,呈现出雅俗交织、美丑难辨的复杂情形,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音乐欣赏教学,给教师们带来一些困扰。音乐教育如果不适应这种新的形势,课堂音乐欣赏教学如果不密切结合课外音乐教育环境,给学生必要的指导,那就难以达到音乐欣赏的审美教育目的。有效引导学生用审美的能力去鉴别、选择、品味各种多元化的音乐,这是音乐教育值得探讨的、有意义的课题。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对于音乐欣赏教学的深入研究不足,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深入具体研究的问题。本研究的基本问题是:1.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现状如何?2.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有哪些?3.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有哪些?基于现有的研究,以及对音乐课程相关理论与初中音乐课程的理解,本研究结合《标准》关于音乐素养、学段目标、内容标准的相关表述,构建了初中阶段的音乐核心素养框架。本研究将初中音乐核心素养内涵理解为: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音乐的审美感知、音乐表达能力、音乐创造能力、文化理解等音乐核心素养。音乐欣赏课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音乐欣赏教学是初中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通过在初中这一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可以为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本研究采用质化研究的取向,通过课堂观察、访谈、案例分析的方法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分析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及其对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状况。对有代表性的4节常规课和6节优质课的课堂观察和深入分析,对教师、学生和教研员的访谈,发现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发现实践教学与《标准》和音乐核心素养要求的差距,面对现实应当解决哪些问题。通过研究发现主要有哪些可以有效提高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可行策略,深入探究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并提出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改进建议。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1.教研员和中学音乐教学名师对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认同度高。通过分析音乐教师常用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和优质录像课中运用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发掘切实可行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以解决初中音乐教师设计和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困扰。2.教师在优质课中运用音乐教学策略的特征:(1)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与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适合度高;(2)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关注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但对学生文化理解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够充分;(3)优质课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类型较丰富;(4)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都较充分;(5)优质课中有效组合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方式较多。3.有效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有:操作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体经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文化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听觉分析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情境游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情境感悟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类比学习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题发展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在对优质课的分析中,新发现了有效的、创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组合作体验与探究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信息延伸与探究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问题引导聆听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联觉辅助聆听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交流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合作探究发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4.一些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体现了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操作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体经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听觉分析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交流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的运用,促进了学生对音乐的持续兴趣、审美感知、音乐表达能力、音乐创造能力等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但对学生文化理解音乐核心素养发展有所欠缺。5.影响初中教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教师对核心素养及音乐欣赏教育价值的认同;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教师的艺术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素养;教师教学知识与技能;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教师对学生知识和态度与特质的了解等。外部因素主要包括:音乐课程改革;媒体文化;教育行政的政策和教研员的专业支持等。在以上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提出音乐欣赏课教学可供参考的教学策略改进建议:1.教学策略选择与有效实施应指向整合的教学目标;2.依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策略;3.注重多种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充分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4.将教学策略与环境因素有机融合。

林思琪[3](2021)在《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现状及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高中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在国外很多国家早已开始实施,虽然由于国情的不同,每个国家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但最终目的都是为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培养实用型人才。随着中国17版新课标中数学建模素养地位的进一步提升,在高中数学日常教学中,如何根据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现状,有效落实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成了当前高中教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基于此,本研究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一、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渗透现状。论文分别从学生素养水平和教师授课案例两方面进行现状分析。研究发现,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测试成绩较差,学生数学建模素养水平普遍偏低,文科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成绩低于理科学生的成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数学建模素养灌输存在无意识行为和缺少现实问题的数学化,导致对学生数学建模素养培养不足。二、课标和教材中数学建模素养体现。课标和新版人教A版教材中涉及大量关于数学建模素养的案例,课标中完整的37个案例中就有7个是典型的数学建模案例,教材中,涉及数学建模素养的地方高达147处,贯穿整个高中始末,为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素养提供大量具有参考价值的素材。三、培养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的教学策略。以数学建模素养三个水平划分为理论依据,结合现状和文本分析研究,本研究将建模素养教学培养分为感知、分解、深入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分析上进行教学案例设计演示。阶段一:感知。在这一阶段让学生接触一些基础的、被相对理想化的数学建模问题或者情景,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感知能力,了解数学建模过程主要步骤,具备一定将简单现实情景数学化能力。阶段二:分解。在第一阶段学生宏观了解数学建模素养后,本阶段重心将放在微观上细化培养。将数学建模过程分为单或多个步骤,选取其中一两个融入课堂教学,达到逐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建模过程的目的。阶段三:深入。当学生经历以上两个阶段,具备一定数学建模素养时,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完整的数学建模活动,根据学生层次不同,活动难易度可适当调整。

罗帆[4](2021)在《衔接高等教育的中学解析几何教学研究》文中指出

王兴玉[5](2021)在《高中数学美育教育的现状调查及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黄倩[6](2021)在《高效益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与实践》文中指出

薛蕾[7](2021)在《高中数学探究活动设计研究》文中指出

张心怡[8](2021)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研究》文中提出进入新时代,国家对人才培养具有更高要求。对于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的高中思政学科来说,培养既有一定学科知识储备,又具备逻辑思维和问题意识的人才是其重要任务。“问题链”具有逻辑性,且能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层深入思考问题的特点,这与高中思政学科育人目标相契合,所以就有必要将“问题链”引入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目前已有“问题链”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但由于决定“问题链”质量的关键环节是设计环节,且该方面研究还较为薄弱,基于此研究现状就有必要将研究聚焦在设计环节,开展高中思想政治课中“问题链”设计研究。除绪论外,正文共四部分。第一部分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概述。主要包含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内涵界定、理论基础以及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的必要性。第二部分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现状分析。此次研究采用问卷对高中思政课中“问题链”设计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目前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取得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问题链”设计缺乏逻辑关联、“问题链”设计缺乏难度梯度、“问题链”设计缺乏“生成”追问、“问题链”设计缺乏情境连贯的问题。第三部分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策略思考。根据整体性与逻辑性相结合、适度性原则与启发性相结合、情境有效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设计原则,针对前一部分之困境,有针对性地提出设置核心问题,明确教学内容、细化子“问题链”,引发深入思考、优化情境,培育学科核心素养、适时追问,培养问题意识的对策。第四部分主要是基于“问题链”设计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课例,按照“问题链”的设计原则及对策,以必修三《文化生活》中《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一课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并对设计出的教学案例进行实施再评估其效果。

周彬[9](2021)在《MPCK视域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文中认为

汤子煣[10](2021)在《基于变构学习模型的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单元复习课是知识的高级学习阶段,在整个数学学习中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长”的功能,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一环。但当前的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实践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为教师未能准确把握复习课的本质,而作为揭示学习复杂机制的变构学习模型与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复习课本质正好契合。为此,本研究旨在变构学习模型的理论视角下探究一种行之有效的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模式,为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根据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其构建需从理论依据、达成目标、操作程序、教学评价、实施条件等方面入手。本研究以变构学习模型为理论依据,在深入剖析变构学习模型的基础上明晰了变构学习模型与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的契合点。通过了解课程标准中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的教学目标,并结合变构学习模型的基本内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基于变构学习模型的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模式的达成目标的总目标为概念转化,子目标为四维发展。要促进学生的概念转化,则需依靠知识炼制来实现,本着“贯穿教学全过程”的构建理念,基于变构学习模型的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需要将明晰学生的原有概念体作为基础,需要把握设计相应的变构教学环境这个关键、需要落实评价反思学生概念体转化情况这一要点,需要师生具备一定的教学实施基本条件作为保障。具体而言,操作程序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目标设定,明确概念;萌发意愿,主动提取;自我对质,感受困惑;转化概念,建立关联;系统调整,调用知识;主动反思,启动元认知;评价反思,优化完善”七环节。通过理论架构,本研究构建了完整的基于变构学习模型的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模式。为检验其有效性,以《加与减(二)》为研究案例,采用准实验研究方法,配合使用文本分析法和访谈调查法进行了研究设计和教学实施。研究结果显示,该教学模式在整合学生知识、发展学生能力和培养学生情感方面的效果显着,且一线教师和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评价和认可度较高。

二、提高非重点中学高中数学教学水平的一点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非重点中学高中数学教学水平的一点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大纲)和教科书中的数学史(论文提纲范文)

一、 第一阶段:1966年前
    (一) 教学大纲中的数学史
    (二) 数学教科书中的数学史
二、 第二阶段:1966—1976年
三、 第三阶段:1978—1999年
    (一) 教学大纲中的数学史
    (二) 数学教科书中的数学史
四、 第四阶段:2000—2020年
    (一) 课程标准中的数学史
        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二) 数学教科书中的数学史
        1. 初中教科书。
        2. 高中教科书。
五、 结语

(2)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音乐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
        二、核心素养的理念与实践
        三、工作经历的启发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问题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问题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核心素养及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一、关于核心素养及其与课程关系的研究
        二、关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第二节 关于音乐欣赏及其教育价值的研究
        一、音乐欣赏的理解
        二、音乐欣赏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价值
    第三节 关于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
        一、音乐欣赏教学的理解
        二、音乐欣赏教学模式与方法的研究
    第四节 关于教学策略的研究
        一、教学策略的特征
        二、教学策略的分类
        三、国外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研究
        四、国内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研究
    第五节 简要述评
        一、有关核心素养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
        二、关于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的讨论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质化研究取向
        二、课堂观察
        三、访谈
        四、案例分析
    第三节 研究过程
        一、研究计划
        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四节 研究的效度与研究伦理
        一、研究的效度
        二、研究的伦理
第三章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音乐欣赏课程目标
    第一节 音乐欣赏在音乐课程中的定位与目标
        一、音乐欣赏在音乐课程中的定位
        二、音乐欣赏课程目标的理解
    第二节 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构思
        一、音乐素养在《标准》中的体现
        二、音乐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三、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构建
        四、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音乐核心素养
第四章 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初中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分析
    第一节 教学案例的选择
        一、研究对象
        二、教学案例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常规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析
        一、《非洲的灵感》一课的详细分析
        二、音乐欣赏常规课的综合分析
    第三节 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的特征分析
        一、教师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整体比较单一
        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与教学内容适合度不高
        三、教师对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价值的认识不够
        四、很少关注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第五章 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教学策略分析
    第一节 教学案例的选择
        一、研究对象
        二、教学案例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优质课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析
        一、《永远的莫扎特》一课的详细分析
        二、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的综合分析
    第三节 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教学策略的特征分析
        一、优质课中能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二、优质课中运用了多种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三、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关注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优质课中体现多种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有机组合
第六章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教学内部因素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影响
        一、教师对核心素养和音乐欣赏教育价值的认同
        二、教师素养
        三、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
        四、对学生知识、态度和特质的了解
        五、学校制度和教学环境
    第二节 外部因素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影响
        一、音乐课程改革的影响
        二、媒体文化的影响
        三、教育行政的政策和教研员的专业支持
第七章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改进
    第一节 教学策略选择与有效实施应指向整合的教学目标
        一、依据《标准》制定指向核心素养的音乐欣赏课教学目标
        二、根据学情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三、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第二节 依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策略
        一、针对音乐表现要素教学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二、针对音乐情绪与情感内容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三、针对音乐体裁与形式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四、针对风格与流派内容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五、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充分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
    第三节 将音乐欣赏教学教学策略与环境因素有机融合
        一、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点
        二、拓展教材资源,整合音乐欣赏教学内容
        三、淡化经典与流行的界线,提升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一、初中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存在一些问题
        二、优质课与常规课中均有较丰富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
        三、优质课中发现一些创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四、一些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体现了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
        五、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与实施的因素
    第二节 建议
        一、教师要熟知“核心素养”和《标准》的理念与要求
        二、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成败的关键
        三、针对学生发展目标设计有效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得以有效实施的保障
        五、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是提高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访谈提纲
    附录二:6 节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课堂观察记录表
后记

(3)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现状及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外中学数学建模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
        1.1.2 国内中学数学建模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思路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文献搜集的途径
    2.2 数学建模素养概念界定
    2.3 高中数学建模素养的研究
    2.4 数学建模过程的研究
    2.5 数学建模素养水平划分的研究
    2.6章末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的选取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的测试卷设计
        3.3.1 测试题的编制
        3.3.2 测试题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3.4 研究的测试过程
    3.5章末小结
第4章 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渗透的现状研究
    4.1 高中生数学建模水平调查
        4.1.1 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的总体特点
        4.1.2 文理科生数学建模素养的差异性
    4.2 高中课堂教学中数学建模素养渗透案例分析
        4.2.1 案例一斐波拉契数列
        4.2.2 案例二“阳马”模型中的面积、体积及外接球
    4.3 章末小结
第5章 高中数学建模素养的文本案例研究
    5.1 17 版新课标中数学建模素养案例分析
        5.1.1 案例三鞋号问题
        5.1.2 案例四包装彩绳问题
    5.2 新版教材中的数学建模素养案例分析
        5.2.1 案例五4.2.1 指数函数的概念(问题)
        5.2.2 案例六6.4.2 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练习)
    5.3 章末小结
第6章 培养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
    6.1 感知阶段
    6.2 分解阶段
    6.3 深入阶段
    6.4章末小结
第7章 研究的结论与思考
    7.1 研究结论
    7.2 教学建议
    7.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数学建模素养水平测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创新与不足
        1.3.1 创新之处
        1.3.2 不足之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概述
    2.1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的内涵
        2.1.1 问题与“问题链”
        2.1.2 问题设计与“问题链”设计
        2.1.3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
    2.2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的理论基础
        2.2.1 问题教学理论
        2.2.2 奥苏伯尔问题解决模式
        2.2.3 最近发展区理论
        2.2.4 “问题链教学”
    2.3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的必要性
        2.3.1 有利于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2.3.2 有利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2.3.3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现状调查及分析
    3.1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现状调查
        3.1.1 学生问卷调查设计及说明
        3.1.2 教师问卷调查设计及说明
    3.2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现状分析
        3.2.1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取得的成效
        3.2.2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存在的问题
4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策略思考
    4.1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原则
        4.1.1 整体性与逻辑性相结合
        4.1.2 适度性原则与启发性相结合
        4.1.3 情境有效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4.2 高中思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对策
        4.2.1 设置核心问题,明确教学内容
        4.2.2 细化“子问题链”,引发深入思考
        4.2.3 优化问题情境,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4.2.4 适时追问,培养问题意识
5.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的运用——以《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一课为例
    5.1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学设计
    5.2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学实施
    5.3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学评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基于变构学习模型的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复习课在数学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1.1.2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1.3 变构学习模型与复习课本质的契合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变构学习模型
        1.2.2 数学单元复习课
        1.2.3 教学模式
    1.3 研究现状
        1.3.1 数学单元复习课的研究现状
        1.3.2 变构学习模型的研究现状
        1.3.3 已有文献述评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意义
        1.4.3 研究内容
        1.4.4 研究方法
        1.4.5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2 基于变构学习模型的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2.1 变构学习模型的内涵
        2.1.1 问题是学习的开端
        2.1.2 学习者的原有概念体是学习的基础
        2.1.3 学习者概念体的转化是学习的核心
        2.1.4 知识炼制是学习的机制
        2.1.5 变构教学环境是学习的关键
    2.2 变构学习模型的维度
        2.2.1 认知维度
        2.2.2 意向维度
        2.2.3 情绪维度
        2.2.4 元认知维度
        2.2.5 潜层认知维度
        2.2.6 感知维度
    2.3 变构学习模型与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的契合点
        2.3.1 变构学习模型与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本质的契合
        2.3.2 变构学习模型与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师教学的契合
        2.3.3 变构学习模型与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学生学习的契合
3 概念转化:基于变构学习模型的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模式的达成目标
    3.1 课程标准中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的教学目标
        3.1.1 知识技能目标
        3.1.2 数学思考目标
        3.1.3 问题解决目标
        3.1.4 情感态度目标
    3.2 基于变构学习模型的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模式的达成目标
        3.2.1 总目标:概念转化
        3.2.2 子目标:四维发展
4 知识炼制:基于变构学习模型的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4.1 基础:明晰学生的原有概念体
        4.1.1 学生原有概念体的作用
        4.1.2 明晰学生原有概念体的方法
    4.2 关键:设计相应的变构教学环境
        4.2.1 变构教学环境的参数
        4.2.2 设计变构教学环境的框架
    4.3 要点:评价反思学生的概念体转化情况
        4.3.1 评价反思学生概念体转化情况的作用
        4.3.2 检验学生概念体转化情况的方法
    4.4 保障:具备教学实施的基本条件
        4.4.1 教师需具备的基本条件
        4.4.2 学生需具备的基本条件
5 基于变构学习模型的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模式及其有效性验证
    5.1 基于变构学习模型的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模式构建
        5.1.1 教学模式图示
        5.1.2 教学模式操作要领
    5.2 基于变构学习模型的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模式的有效性验证
        5.2.1 研究设计
        5.2.2 研究实施
        5.2.3 研究结果与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提高非重点中学高中数学教学水平的一点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大纲)和教科书中的数学史[J]. 曹一鸣,代钦.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1(04)
  • [2]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D]. 吴秉旭.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现状及教学策略研究[D]. 林思琪.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衔接高等教育的中学解析几何教学研究[D]. 罗帆. 海南师范大学, 2021
  • [5]高中数学美育教育的现状调查及教学策略研究[D]. 王兴玉.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6]高效益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与实践[D]. 黄倩. 西南大学, 2021
  • [7]高中数学探究活动设计研究[D]. 薛蕾.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8]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研究[D]. 张心怡.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9]MPCK视域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D]. 周彬. 石河子大学, 2021
  • [10]基于变构学习模型的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模式研究[D]. 汤子煣.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标签:;  ;  ;  ;  ;  

提高非重点中学和高中数学教学水平的一点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