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T-2萃取Zn(Ⅱ)的性能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林陈想[1](2021)在《卟啉基和D-A型框架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化石燃料过度依赖带来的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迫切需要一种可持续的清洁能源技术来解决。光催化被认为是解决上述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虽然无机半导体材料在光催化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由于无机半导体本身固有的缺陷,仍然需要开发新型材料以提升光催化性能。金属有机框架(MOFs)和共价有机框架(COFs)具有明确的晶态多孔结构,都可通过化学方法进行合成和修饰,易于从分子水平调节能级结构、电子效应和表面动力学特征,从而为阐明其构效关系和进一步性能优化提供了基础。本论文以可见光催化产氢及CO2还原为功能导向,围绕金属有机框架(MOFs)和共价有机框架(COFs)材料进行结构设计和性能调控,通过对卟啉基和D-A型框架材料的活性位点、能带和电子结构以及表/界面效应进行调节而使光催化活性得到了显着优化。主要内容如下:(1)卟啉基MOFs的设计合成和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采用溶剂热法将不同摩尔比的5,10,15,20-四(4-羧基苯基)卟啉(H2TCPP)和5,10,15,20-四(4-羧基苯基)铂卟啉(PtTCPP)通过Zr6节点连接,构筑了四例光敏-催化双功能的卟啉基MOF材料(PCN-H2/Ptx:y,x:y=4:1,3:2,2:3,0:1;x:y为H2TCPP与PtTCPP的摩尔比)。可见光催化产氢研究表明,随着框架材料中PtTCPP含量的增加,其产氢速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其中PCN-H2/Pt0:1具有最优的产氢活性(351.08 μmol h-1 g-1)。结合稳态、瞬态荧光光谱及光电化学研究发现,更多的催化活性中心(Pt2+)均匀分布于PCN-H2/Pt0:1框架是其光催化性能得以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Pt2+离子的均匀分布促进了光敏单元(卟啉)向催化中心(Pt2+)的电荷转移,有助于MOFs材料中光生电荷的高效分离。(2)2D D-A型COFs的合成及其可见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以均苯三甲醛(BT)为电子供体,4,4’-(苯并[c]-1,2,5-噻二唑-4,7-二基)二苯胺(BTDA)为电子受体,通过席夫碱缩聚反应构筑了具有D-A效应的BT-COF。为进行对比研究,采用2-羟基苯-1,3,5-三甲醛(HBT)为电子给体,获得了具有增强D-A效应和亲水性的HBT-COF。结构研究发现BT-COF和HBT-COF都是AA重叠堆积的介孔(3.7nm)材料。光催化产氢测试表明,在可见光照射下HBT-COF 的产氢活性(19.00μmol h-1)比 BT-COF(3.40μmol h-1)提高了 5 倍。光谱及能级结构研究发现,相较于BT-COF,HBT-COF的导带降低了 0.14 V,价带降低了 0.42 V,带隙减小了 0.28 eV,相应的吸收边由559 nm(BT-COF)红移到640nm(HBT-COF),红移值达到81 nm。此外,水接触角测试表明HBT-COF(46.45°)比BT-COF(87.85°)具有更强的亲水性。由此可见,通过合理的化学修饰可以对COF材料的能级、电子结构及表/界面性质进行调控,使其可见光吸收性能、电荷分离及传输特性、界面效应等得以优化,从而使其光催化活性显着提高。(3)卟啉基COFs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在溶剂热条件下将5,10,15,20-四(4-醛基苯基)卟啉(M1TFPP,M1=H2,Co,Zn)和5,10,1 5,20-四(4-氨基苯基)卟啉(M2TAPP,M2=H2,(Co,Zn)进行席夫碱缩聚,合成了一系列卟啉基共价有机框架材料Por-M1M2(M1M2=HH,HZn,ZnZn,CoH,CoZn,CoCo)。将其中三例(Por-HH,Por-HZn,Por-ZnZn)用于光催化产氢研究,发现在可见光(λ≥420nm)照射下,Por-ZnZn的产氢速率最高(23.71 mmol h-1 g-1),其余依次为 Por-HZn(6.06 mmol h-1 g-1)和 Por-HH(1.93 mmol h-1 g-1)。与Por-HH相比,Por-ZnZn和Por-HZn的可见光催化产氢活性分别提高了 12倍和3倍。结合电子吸收、稳态及瞬态发射光谱和光电化学研究发现,Por-ZnZn优异的光催化产氢活性可以归因于:1)锌卟啉较自由卟啉单元呈现较低的荧光量子产率和较短的荧光寿命,所以具有较高的光致电荷分离能力和光敏化能力;2)锌卟啉单元相比自由卟啉刚性较大,所以具有较小的重组能;3)所述COFs均采取AA重叠堆积模式,电子在层间可以通过Zn--Zn作用传输,而空穴可以在大环之间传输,有利于提高电荷分离及传输效率。将含有Co2+的三例Por-CoH,Por-CoZn和Por-CoCo用于光催化还原CO2研究。以[Ru(bpy)3]Cl2为光敏剂,在可见光照射下(λ≥ 420 nm)三例卟啉基COFs还原CO2的产物均为CO,伴随有少量H2生成。其中Por-CoCo的CO生成速率最高,为4983 μmol h-1 g-1,选择性为80%;其余依次为Por-CoZn(4005μmol h-1 g-1,82%)和 Por-CoH(1566 μmol h-1 g-1,79%)。推断造成它们催化效率差异的原因在于:1)Por-CoCo相比于Por-CoZn和Por-CoH能提供更多的活性中心(Co2+),所以催化效率最高;2)Por-CoZn与Por-CoH相比,前者能够吸附更多的CO2,从而增加了催化剂与反应底物的接触,因此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效率;3)相比于自由卟啉,金属卟啉单元有利于提高COFs的电荷分离及传输效率。
张健[2](2021)在《赤泥协同多源固废制备注浆材料组成设计、水化机理与性能调控》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蓬勃发展,公路铁路、水利水电、城市地下空间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工程投入建设,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规模及难度最大的国家。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遭遇断层、破碎岩体、软弱地层、岩溶等不良地质,极易诱发围岩塌方、突水突泥、涌水溃砂等地质灾害,突发性的地质灾害对施工人员、机具造成巨大损失,也严重威胁着隧址区水文、生态环境。注浆材料作为对不良地质体进行治理的主体,在注浆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硅酸盐水泥基注浆材料应用最为广泛,但随着地下工程灾害治理难度的提升,水泥基注浆材料凝结时间长、早期强度增长率低等工程性能缺陷日益突出,并且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加,水泥制备原料不可再生,制备过程能耗高、污染重等环境问题也日益显现,因此,研发一种高性低价的新型注浆材料,成为保证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安全的重要课题。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每年将产生高达数十亿吨的工业及城市固体废弃物,目前这些固废大多以堆存为主,综合利用没有根本突破,堆积日增,环境社会压力巨大。然而固废化学组成虽各不相同,但其主要成分均为SiO2、CaO、Al2O3、Fe2O3等,具有潜在胶凝活性,利用固废制备注浆材料,不但能够实现隧道与地下工程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控,推动我国地下工程建设发展;同时也符合环保行业和绿色建筑业的发展需求,是“生态文明”和社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固废制备注浆材料时存在组成波动性大、胶凝活性差、污染环境等问题,如何利用固废制备绿色高性低价的注浆材料已成为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以注浆工程性能需求为导向,以典型难利用工业固废赤泥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固废制备注浆材料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展开研究,建立了多类型固废协同利用的赤泥基注浆材料的制备理论,分析了赤泥基注浆材料水化机理,探究了其水化动力学模型,形成了赤泥基注浆材料性能调控方法,确保了新型注浆材料的服役安全特性及环保特性,并实现了赤泥基注浆材料节能减排降耗容量分析,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1)针对赤泥胶凝活性低,组成复杂多变的利用难题,揭示了赤泥胶凝活性提升机制,确定了赤泥协同多类型固废胶凝体系不同类型水化产物的形成规律,提出了赤泥基注浆材料制备过程中的配比设计方法,建立了基于多类型固废协同利用的赤泥基注浆材料制备理论;(2)探究了赤泥基注浆材料水化硬化过程中浆体流变动力学特征、自由水赋存状态变化规律、微观形貌变化特征以及水化放热量变化规律。确定了赤泥基注浆材料的水化动力学特征,揭示了赤泥基注浆材料的水化机理,依托Krstulovic-Dabic模型分析了赤泥基注浆材料的水化动力学特征;(3)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的岩土工程对注浆材料提出了不同的性能要求,揭示了赤泥原料粒径、水灰比、外加剂等制备参数对赤泥基注浆材料工作性能的作用机制,提出了赤泥基注浆材料性能的动态调控方法,并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建立了赤泥基注浆材料凝结时间和力学强度的动态预测方法;(4)分析了赤泥基注浆材料在离子侵蚀、应力荷载等服役环境下力学性能的演化规律,根据Weibull函数分布和Lemaitre应变等效原理提出了赤泥基注浆材料结石体失稳破坏的数学关系;(5)针对赤泥碱性组分、重金属等污染因子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阐明了赤泥基注浆材料结石体中碱性组分和重金属元素的浸出规律,揭示了污染因子的固化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固化方法,实现了赤泥基注浆材料在岩土工程应用过程中的绿色环保特性,并基于eBalance全寿命周期方法实现了赤泥基注浆材料在岩土工程中应用的节能减排降耗容量分析。
陶玮彤[3](2021)在《基于2-苯基吡啶衍生物的铂(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铂(Ⅱ)配合物因具有较高的磷光量子产率、较长的发光寿命及丰富的发光性质,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氧敏感探针和生物成像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铂(Ⅱ)配合物具有平面四边形几何构型,通常易受分子内和分子间Pt···Pt及π-π相互作用的影响,这些相互作用对溶剂组分和配合物的浓度具有很高的敏感性。这为创制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性质的铂(Ⅱ)配合物提供了思路。铂(Ⅱ)配合物的配体结构与其发光性质关系密切,配体上取代基的种类和取代位置以及供电子或吸电子能力都是影响其发光性质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设计合成了六个以三氟甲基修饰的2-苯基吡啶衍生物为环金属配体、乙酰丙酮为辅助配体的环金属铂(Ⅱ)配合物Pt1-Pt6,系统研究了配合物Pt1-Pt6的光物理性质及其在四氢呋喃/水体系中的发光性质。结果表明,与Pt(ppy)(acac)对比,在吡啶环上的3位、4位和5位分别引入三氟甲基的环金属铂(Ⅱ)配合物Pt1-Pt3的最大发射波长红移、磷光寿命延长。Pt1-Pt6在四氢呋喃/水体系中均具有明显的AIE性质,且在2-苯基吡啶的吡啶环或苯环的对称位置引入三氟甲基时,相应铂(Ⅱ)配合物展现的AIE性质相似。2.在2-苯基吡啶的吡啶环上引入甲基且在苯环的4位引入二苯氨基合成了三个2-苯基吡啶衍生物,以其为环金属配体、乙酰丙酮为辅助配体合成了三个环金属铂(Ⅱ)配合物Pt8-Pt10。以吡啶环上不带甲基的配合物Pt7作为对比,研究了Pt8-Pt10在四氢呋喃/水体系中的发光性质。结果表明,Pt7-Pt10在该体系中均具有AIE性质。其中,不含甲基的Pt7和在吡啶环的5位引入甲基的Pt9展示了优异的AIE性质。3.合成了以三氟甲基和二苯氨基修饰的2-苯基吡啶衍生物为环金属配体、乙酰丙酮为辅助配体的铂(Ⅱ)配合物Pt11。以Pt(ppy)(acac)和Pt3为对比,系统研究了Pt11分别在四氢呋喃/水体系和二氯甲烷/正己烷体系中的发光性质。结果表明,Pt11在两类体系中均表现出比Pt3更为优异的AIE性质。单晶结构分析表明,这是由于Pt11比Pt3存在更为丰富的分子间氢键(C-H···F)所致。
付闪闪[4](2021)在《纳米团簇@卟啉MOFs复合光催化体系的构建并用于有机合成》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光催化体系将太阳能转换为可利用的化学能,进而得到高附加值的化学品或能源燃料,有望同时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开发高效的人工光合成药物活性有机物的光催化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因具有分子结构明确、结构易于修饰、多孔、稳定等特点,使其在光催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基于卟啉基MOF(PCN-221和PCN-222)限域金属团簇和单点催化活性中心,利用其各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实现精细化学品的高效光合成,具体内容如下:(1)(异)喹啉酮类化合物因自身的生物活性而引起制药工业的广泛关注。鉴于此,我们通过原位光还原策略,将超小的Pt NCs限域于具有强可见光吸收能力的卟啉基MOFs(PCN-221)中,制备得到一系列Ptx@PCN-221复合光催化剂(x=0.9、1.6、2.2和3.0 nm)。其中,在不使用任何电子牺牲剂的情况下,Pt0.9@PCN-221展现出极高的催化活性和催化稳定性,光照2 h喹啉酮的产率可达到90.0%以上,并且循环催化10次其催化活性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此外,克级氧化1-甲基-5-硝基异喹啉碘6 h内的产率可达到175.8 g·g-1cat,活性比PCN-221提升了22倍。此实验结果表明亚纳米级复合材料能显着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以及1O2的生成,在光催化体系中实现三重协同效应,进而使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得以提高。此项工作为实现MOFs材料光催化合成生物活性杂环分子提供了一种新策略。(2)目前,羰基化反应普遍以CO为C1源,同时需要高温高压等严苛的反应条件。然而以CO2为C1源实现光催化羰基化反应现在仍极具挑战性。基于此,首先在卟啉配体中心引入单点催化剂Co合成PCN-222(Co),再利用双溶剂法将金属纳米簇(CuPd NCs)封装到MOFs孔道中,成功构建了CuPdx@PCN-222(Co)(x=1.3、2.0和3.0 nm)复合光催化剂。然后将其用于光催化羰基化Suzuki偶联反应,并以CO2为C1源,且在温和条件下展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以CuPd1.3@PCN-222(Co)为催化剂,反应5 h二苯甲酮的产率达到了90.0%以上。此外,还通过了13CO2标记实验证明了羰基化中的碳是来源于光催化CO2还原。(3)进一步以CuPd1.3@PCN-222(Co)为催化剂,首次在CO2的氛围下实现一锅法可见光驱动的羰基化Suzuki/Sonogashira反应。对MOF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与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该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底物兼容性,对大多数底物的产率均可达到80%以上。并且循环5次后,其催化活性仍可达到90.0%。另外,我们对该复合材料参与光催化反应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因MOFs复合材料中的卟啉配体受光激发导致其电子-空穴分离。LUMO上的电子可以同时转移至Co中心和CuPd NCs表面,而HOMO上的空穴被TEA补偿。在CO2氛围中,卟啉Co(II)可以促使CO2光还原为CO,进而扩散到CuPd NCs表面插入到苯基-Pd-I中间体中,从而得到苯基(CO)-Pd-I中间体。最后通过渡金属化和还原消除得到对应的羰基化合物。因此MOFs复合材料中的单活性位点(Co),CuPd NCs和卟啉配体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其在光催化体系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及循环稳定性。该工作指出了单催化剂位点、金属纳米簇和吸光材料之间的协同作用为光催化CO2转化为附加值更高的化学品提供了新方向。
苏志一[5](2021)在《含咔唑基苯并吡嗪梯形共轭聚合物的设计合成》文中研究指明梯形共轭聚合物其独特之处在于它们的主链结构由稠环构成,相邻的环共用两个或多个原子。刚性梯形聚合物中键旋转的限制极大地限制了它们的构象自由度,导致梯形共轭聚合物具有独特且优异的性能。因此梯形共轭聚合物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梯形聚合物可分为非共轭(具有扭结构型)和共轭(具有平面构型)结构。它们的合成可大致分为两种一般策略:直接梯式聚合和线性前体聚合物的拉链。梯形共轭聚合物已被广泛用于各种应用中,例如发光二极管(OLED)和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可见其在未来存在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的内容为设计和合成含咔唑基苯并吡嗪梯形共轭聚合物,为梯形聚合物的设计合成提供了一种新的路线,证实实验路线的可行性,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本文主要通过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氧化反应和Suzuki偶联反应等一系列常见有机反应利用咔唑类单体制备共轭聚合物及相应的小分子模型化合物,将小分子模型化合物进行分子内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分子内成环有较高产率,之后与苯二胺进行Maillard反应生成苯并吡嗪仍具有很高的收率。因此,利用分子内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和Maillard反应再分子间成环反应制备得到全共轭梯形苯并吡嗪桥连接的杂环聚合物。第二章和第三章均以2,7-二溴咔唑为原料,通过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氧化反应,酯化反应和Suzuki偶联反应,得到全共轭梯形苯并吡嗪桥连接的杂环聚合物。2.由于2,7-溴咔唑类衍生物在进行分子内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时,可能出现邻位取代的副产物,这一问题可能严重影响聚合物梯形共轭聚合物结构的规整性,从而影响材料的性能。第四章使用2,7-二溴咔唑和2-溴咔唑为原料,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加成、分子内成环和柔性侧链的修饰等一系列反应制备模型化合物,同前两章类似,需要将酰基氧化得到带有α-羰基酸基团的化合物,然后通过脱水反应生成酯基再与2-硼酸咔唑偶联,最终成环制备目标化合物。通过NMR判断关环位点问题。为证实合成单体、小分子化合物和聚合物的正确性,三章合成出的目标化合物及聚合物均通过NMR、MS、GPC和紫外-荧光光谱等手段进行表征。利用DSC、TGA和电化学工作站等仪器对测试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在梯形共轭聚合物的制备过程中发现其溶解性较差的性质,为增强其溶解性,对咔唑单元侧链进行修饰,修饰后的小分子化合物及聚合物在常见的有机溶剂中均具良好的溶解性。
魏振华[6](2020)在《环金属铱/铂的液晶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液晶发光材料由于其同时具有独特的光物理性能和液晶的流动性,在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所报道的液晶发光材料多为液晶荧光材料,其效率较低,理论内量子效率仅为25%。与荧光材料相比,基于环金属铱和环金属铂配合物磷光材料的理论内量子效率高达100%,因此设计合成基于环金属配合物的液晶磷光材料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本论文工作从分子构筑入手,围绕含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磷光液晶材料进行研究,设计合成系列新型环金属铱/铂配合物,探讨分子的结构-性能关系。论文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设计合成了一类以没食子酸衍生物为液晶基元、酰胺和酯基为连接单元、环金属铱/铂配合物为发光内核的金属液晶发光材料Ir1、Ir2、Pt1和Pt2,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时间飞行质谱对其分子结构进行确认;利用紫外-可见光光度计,荧光光谱、循环伏安法、热失重、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偏光显微镜对该类环金属铱/铂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能、电化学性能、热力学性能和液晶性能进行研究;以这类环金属配合物为发光层掺杂剂,制备溶液加工型器件,初步探讨材料的电致发光性能。结果表明,连接基团为酰胺的配合物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和相转变温度,且其紫外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都呈现出一定的红移;配合物Ir1、Ir2、Pt1和Pt2在溶液中的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513、544、521和541 nm;其电致发光器件的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508、521、516和539 nm,色坐标分别为(0.26,0.62)、(0.30,0.64)、(0.26,0.50)和(0.32,0.58),归属于绿光发射。2、在主配体2-苯基吡啶中分别引入四苯乙烯单元和烷基链,在辅助配体乙酰丙酮中引入带烷基链的联苯液晶基团,构筑系列基于环金属铂配合物的新型液晶发光材料Pt1、Pt2和Pt3,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时间飞行质谱对其分子结构进行确认;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光谱、循环伏安法、热失重、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偏光显微镜对该类环金属铂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能、电化学性能、热力学性能和液晶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烷基链长度主要对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相转变温度影响较大,对于其光物理性能影响较小;配合物Pt1、Pt2和Pt3在溶液中的最大发射波长分别536、534和536 nm;基于Pt2和Pt3的溶液加工型器件电致发光器件最大发射波长均为530nm,其色坐标分别为(0.30,0.41)和(0.33,0.50),归属于绿光发射。器件的最大外量子效率分别为0.15%和0.50%。
贺亚妮[7](2020)在《新型高效近红外发光Ir3+/Pt2+-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光电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有机近红外电致发光二极管(NIR-OLED)在光通讯、国防、信息安全和夜视显示等领域的深入应用,基于合成简单和稳定性好的环金属铱(Ⅲ)配合物具有独特的光物理性能如发光颜色易调、量子产率高及磷光寿命较短等决定了其在电致近红外发光领域存在极大的发展潜力,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虽然基于环金属铱(Ⅲ)配合物开发的NIR-OLED/PLED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近红外发光色纯度低和器件电致发光性能差等不足,成为制约NIR-OLED/PLED发展的“瓶颈”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科学难题,本论文首先尝试从分子设计角度出发,通过刚性的主配体以及具有推拉电子效应的辅助配体等的利用而开发出既能够发射高色纯度近红外光又具有较高磷光量子产率的新型环金属铱(Ⅲ)配合物;并结合密度泛函理论计算(TD-DFT),对其光物理性能、热稳定性及电化学性能等进行了研究。同时,通过合理的器件结构设计,将筛选出的具有优良光致近红外发光性能的环金属铱(Ⅲ)配合物应用于电致发光器件创制而实现了高性能表现的NIR-OLED/PLED,并深入研究了材料分子结构和电致发光性能的构效关系。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强共轭性的Hdpbq(2,3-diphenylbenzo[g]quinoxaline)作为C^N主配体的环金属铱(Ⅲ)配合物构筑。鉴于[Ir(C^N)2(O^O)]-构型环金属铱(Ⅲ)配合物的合成相对成熟,分别选用β-二酮Hdbm((Z)-3-hydroxy-1,3-diphenylprop-2-en-1-one)或咪唑二酮Htfhe-pmp(4-(2,2,2-trifluoroacetyl)-1-phenyl-3-methyl-1H-pyrazol-5(4H)-one)及Hdmb-pmp(4-(3,3-dimethylbutanoyl)-1-phenyl-3-methyl-1H-pyrazol-5(4H)-one)作为O^O螯合辅助配体。通过主配体、辅助配体及IrCl3·nH2O在一定条件下的反应,成功开发了系列具有光致近红外发光特性的环金属铱(Ⅲ)配合物[Ir(dpbq)2(O^O)](1-3)。研究表明:配合物1-3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其中,配合物1-3的最大发射波长均为lPL=780 nm且近红外光色纯度均大于99.5%,配合物1-3的量子产率(37)PL=1.82-2.50%,磷光寿命t=0.28-0.32ms。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TD-DFT)出配合物1-3的紫外吸收主要为1,3LLCT和1,3MLCT的混合态跃迁,三重态的特性(T1)3MLC T占主体还有少量的3LC。2)利用具有更共轭大刚性的C^N主配体Htpbz(tribenzo[a,c,i]phenazine)及具有推/拉电子效应的N^O席呋碱辅助配体与IrCl3·nH2O进行配位反应,得到系列六配位八面体几何构型的环金属铱(Ⅲ)配合物[Ir(tpbz)2(N^O)](4-7)。通过对配合物的结构和光物理性能的研究表明:配合物4-7光致发光的最大发射波长lPL=835 nm,相比于上一系列的配合物1-3实现了发光波长的明显红移,并且近红外光色纯度可以达到100%。同时,配合物4-7的量子效率(37)PL=1.14-2.08%,磷光寿命t=0.18-0.25ms。并且,配合物4-7也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利用TD-DFT理论计算得到环金属铱(Ⅲ)配合物[Ir(tpbz)2(N^O)](4-7)的紫外吸收的主要跃迁方式为1,3LLC T和1,3MLCT的混合态跃迁,三重态的特性主要为3MLCT。3)分别选用两个在深红光至近红外光区具有良好光物理性能表现的典型C^N配体Hdpqx(2,3-diphenylquinoxaline)和Hiqbt(1-(benzo[b]thiophen-2-yl)-isoquinoline)作为主配体,同时采用功能性的N^N辅助配体HPBI(2-(pyridin-2-yl)-1H-benzo[d]imidazole)与IrCl3·nH2O进行配位反应,得到两个单核环金属铱(Ⅲ)配合物[Ir(dpqx)2(PBI)](8)和[Ir(iqbt)2(PBI)](9)。光物理性能研究表明:配合物8能够发射深红光(lPL=640 nm,(37)PL=0.86%),而配合物9发射出近红外光(lPL=690 nm,(37)PL=0.69%)。再分别基于单核铱(Ⅲ)配合物8或9而引入Pt2+与乙酰丙酮(Hacac),分别得到两个Ir3+-Pt2+异二核金属配合物[Ir(dpqx)2(PBI)Pt(acac)](10)和[Ir(iqbt)2(PBI)Pt(acac)](11)。研究表明:配合物10和11光致发光的最大波长分别位于693 nm和682 nm,发光量子产率分别为8.37%和6.34%;故在单核铱(Ⅲ)配合物中引入另一种高能态的金属Pt(II)后可以有效地改善材料的发光性能。同样,通过TD-DFT理论计算出配合物8-11的紫外吸收主要来源于1,3LLCT和1,3MLCT的混合态跃迁,三重态的特性主要为3MLC T。4)基于材料性能并结合能量匹配方面着手设计合理的器件结构,分别将配合物8-11作为器件发光层的客体材料,制备结构为ITO/PEDOT:PSS(40 nm)/PVK(30%):complexes 8/9/10/11(40%):OXD-7(30%)(80 nm)/TPBi(30 nm)/LiF(1 nm)/Al(120 nm)的发光器件PLED-I、NIR-PLED-II、NIR-PLED-Ⅲ、NIR-PLED-IV。电致发光性能研究表明:除光色恒定外,器件I-IV的发光亮度(Lem ax)或辐照度(Rmax)分别为42.88 cd/m2、9.62 W/sr·cm2、47.84 W/sr·cm2及18.01 W/sr·cm2,最大外量子效率(ηEQEmax)分别为5.51%、2.33%、6.80%和8.11%。因此,基于单核Ir3+配合物8和9后修饰的Ir3+-Pt2+的异二核金属配合物10和11,电致发光的各项性能明显优于单核Ir3+配合物8和9而首次实现了基于Ir3+-Pt2+异二核金属配合物的高性能近红外发光器件NIR-PLEDs。
叶灵龙[8](2020)在《基于氯代聚合物及非富勒烯小分子的合成和光伏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对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的工作原理与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对该类电池中最具代表性的高性能聚合物给体与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NFA)材料的发展与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在OSCs中,最为重要的是光活性层,它是光生伏打效应的发生地。典型的光活性层由给/受体材料混合而成,该类材料对于光子的吸收能力、其自身的前线轨道(FMO)能级、溶解性及在溶液中的聚集方式以及它们加工后形成的结构等均对其器件的光电转化效率/能量转化效率(PCE)有着显着的影响。因此,本论文从调控光活性层中的给/受体材料的吸收光谱、FMO能级、在溶液中的聚集态以及共混时的微相分离等方面出发,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含氯代噻吩π桥的聚合物给体与末端、侧链修饰的NFAs,并通过核磁共振氢/碳谱、气质联用、飞行时间质谱、凝胶渗透色谱等检测手段对所合成的中间体与目标分子进行了表征。同时,也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循环伏安法(CV)、掠入射广角X射线衍射(GIWAXS)、原子力显微镜(AF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分析技术对给受体材料及光活性层的光物理、电化学性质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制备了基于此材料的OSCs以衡量其光伏性能,研究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聚合物给体PBT1-C为基础,以降低该聚合物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能级为首要目的,通过将氯原子引入至该分子的π桥上,设计并合成了新型氯代聚合物给体PBT1-C-2Cl。通过CV测试发现氯原子的引入有效降低了该聚合物的HOMO能级,变温UV-Vis、GIWAXS、AFM、TEM表征发现该聚合物的聚集、有序度明显增强,其结果导致了高的空穴迁移率。PBT1-C和PBT1-C-2Cl二者与高性能NFA材料IT-4F共混制备的OSCs分别取得了10.9%和12.7%的PCEs,对比于含PBT1-C的OSC,含PBT1-C-2Cl的OSC的开路电压(Voc)与填充因子(FF)有显着的提高。利用AFM、TEM、GIWAXS、接触角等物理手段对光活性层进行测试,我们发现有序的分子聚集和给/受体较小的互溶性有利于其FF的提升。此工作展示了一种含氯原子的π桥聚合物给体的制备方法,并对其光电转化性质做出了细致的研究,表明氯原子的引入对于光电材料有着极大的潜力。2.根据上述研究所表明的PBT1-C和PBT1-C-2Cl两个聚合物给体在聚集程度上的明显差异,我们以这两个聚合物的单体为原料,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不同氯化程度的无规共聚物PT1、PT2和PT3。通过UV-Vis与CV测试可以发现这五个聚合物的吸收光谱、聚集效应与能级结构有着规律性的变化,空间电荷限制电流法(SCLC)测试所得到的空穴迁移率也是依次升高的。我们选取不对称NFA TTPTTT-4F与其共混形成二元光活性层并制备OSCs,其中以PT2为给体材料的OSC可得到13.45%的PCE,为该体系中的最高值,该OSC的短路电流密度(Jsc)与FF也是其中最高的。SCLC测试反映出最高效的OSC有着平衡的空穴/电子迁移率。通过AFM测试发现它们的纤维半径、聚集程度随着氯化程度的升高有着明显的增加,其中,最高效的OSC展示出了合适的微相分离、互穿网络结构,其对于Jsc与FF的提升有重大的意义。我们在此提出了一种利用氯原子含量来调节聚合物材料的聚集态结构的策略,并应用在OSC中以考察聚集态结构与OSC性能参数间的相关性,为研究分子结构-器件性能的关系做出了明显的贡献。3.基于呋喃来源丰富、生物可降解、可再生的特点与上述研究基础,我们设计合成了两个基于苯并[1,2-b:4,5-b′]二呋喃(BDF)和苯并[1,2-c:4,5-c′]二噻吩二酮(BDD)的给体-受体(D-A)共聚物PBF1-C和PBF1-C-2Cl。通过DFT计算、变温UV-Vis、GIWAXS、SCLC测试,我们发现这两个聚合物均具有很好的平面性与聚集作用,且形成了有序的堆积,提供了高的空穴迁移率。PBF1-C和PBF1-C-2Cl分别与高性能NFA材料Y6搭配所制备的OSCs取得了12.31%和13.10%的PCEs,其中13.10%为当时BDF聚合物中最高效率之一,其主要原因为氯原子对于其器件的Voc给予了很大贡献(从0.74 V提升至0.83 V)。我们通过AFM、TEM、GIWAXS等物理手段对其共混膜进行了表征,分析了PBF1-C-2Cl:Y6器件Jsc较低的原因。此工作的研究表明,对于OSC而言,BDD与BDF单元的交替排布是一种极具潜力的D-A共聚物搭配方式,以及氯原子的引入对于Voc的提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4.非对称概念的引入大大拓宽了NFA的种类,而且在NFAs中,末端基的堆积能显着影响分子的排布、有序性。因此,我们利用典型的引达省并二噻吩并噻吩(IDTT)为中间核,设计并合成了末端非对称NFA IDTT-2F-Th以及参比末端对称的小分子受体ITCPTC。较于噻吩而言,二氟苯较强的相互作用与吸电子能力,导致了IDTT-2F-Th分子的吸收光谱红移和FMO能级下降。当与PBT1-C-2Cl共混制备OSC器件时,含IDTT-2F-Th分子的OSC可获得12%的PCE,而含ITCPTC分子的OSC仅显示出10.31%的PCE。通过EQE测试发现,IDTT-2F-Th对于长波长方向的光电流转化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导致了Jsc的提升。由于高的电荷收集概率、低的双分子复合概率以及更为平衡的空穴/电子迁移率,致使其器件可同时获得较高的Jsc和FF。此工作呈现了一种利用含不对称末端基的NFA来提升OSC的PCE的策略,也提供了一种含不对称末端基的NFA的制备手段,便于分析与理解NFA的末端基对于分子堆积、排布以及器件形貌、效率等方面造成的影响。5.侧链对于NFA的溶解性与聚集态有显着的影响,但是其种类与性质并未被充分挖掘。我们以含IDTT中间核的高性能NFA IT-4F为基础,利用苄基侧链取代其原有的苯基侧链,设计并合成了一个新型NFA IT-Bn C6-4F。经UV-Vis与CV测试发现,由于侧链上小体积亚甲基的引入减小了大体积苯基与中间核的位阻作用,导致了吸收光谱的红移与电化学带隙的缩小。当其与聚合物给体材料PT2共混制备OSC时,获得了13.35%的PCE,略高于PT2:IT-4F的OSC所得到的12.85%的PCE,其中Voc与Jsc均有明显的增加。此工作的结果表明了,以苄基侧链取代苯基侧链的策略对于NFA的光物理、电化学性质的调控十分有效,为NFA的侧链修饰方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方案。
徐建兴[9](2020)在《含N、O配位点的四苯乙烯类探针的合成与发光性能研究》文中认为传统的发色团在聚集态下表现出聚集荧光猝灭现象(Aggregation-Caused Quenching,ACQ),使发光材料应用受到极大限制。所以,高效固态发光材料的发展与研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直至聚集诱导发光现象(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的发现,克服了传统材料光学性能的缺陷,也推动了高效率发光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因此AIE材料的发展受到了专家的高度关注。其中典型AIE性质的四苯乙烯(TPE)分子在聚集态下有较好的发光性能,且易于合成并易实现功能修饰,方便与其他发色团结合得到性能优异的发光材料。本文主要基于TPE基团设计合成了两类具有AIE性质的分子,并深入研究了光物理性能以及在化学传感中的应用及机理,主要内容如下:1.以二苯甲酮衍生物为核心,构建四苯乙烯/三苯乙烯衍生物后进一步和2-甲基-8羟基喹啉反应得到了一系列的金属探针TPE(OH)-8HQ、Tri PE(OH)-8HQ和TPE(OCH3)-8HQ,探究了它们在不同含水量下的AIE性质,表明了分子具有聚集发光增强(AIEE)的性质。荧光光谱研究结果表明TPE(OH)-8HQ、Tri PE(OH)-8HQ能特异性识别出Zn2+,可作为出色的比率性红光传感器,并且检测中发现探针具有大的斯托克斯位移(289 nm),能够有效地避免测试过程中激发光的干扰,其中TPE(OH)-8HQ相比于Tri PE(OH)-8HQ具有更好的AIE性质,荧光增强效果更加出色,对Zn2+具有更低的检测限1.64×10-7M。TPE(OH)-8HQ的离子干扰测试过程中发现除了Co2+,Cu2+离子之外受其他离子的干扰较小(对生命体中的Zn2+识别无影响),并且能在p H范围6~13中稳定工作;之后通过荧光/紫外滴定检测了与金属离子的结合过程,发现荧光光谱与吸收光谱强度随着Zn2+浓度的增加而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Job’s作图法以及1H NMR滴定确定了探针分子与Zn2+的结合方式且结合比为2:1;从探针TPE(OH)-8HQ细胞成像结果来看,随着Zn2+浓度的增高表现出细胞内红色荧光明显逐渐增强,说明了探针作为红光化学传感器能够很好的检测细胞内的Zn2+。2.利用不同的二胺分子(1,3-丙二胺,1,2-环己二胺,邻苯二胺)为桥联基团,设计并合成了三个具有[O,N,N,O]结合位点的四苯乙烯类席夫碱配体1a,2a,3a,探究不同扭曲程度的桥联基团的对分子整体结构以及光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配体在不同含水量下的荧光强度,表明了分子具有AIEE性质。发现桥联基团对配体整体扭曲程度的影响逐渐减小从而减弱了AIE效应。其中,3a中的苯环基限制了分子内运动,使得AIE效应最不明显。通过溶剂挥发法得到3a单晶结构,研究了晶体的排列方式和分子间作用力,特别的是3a的[O,N,N,O]结合位点位于同一平面上,这样的配位环境使其能够更好地与Pt2+络合,进一步研究表明,3a可作为Pt2+专一识别的荧光/磷光传感器,实现由黄绿色荧光向红色磷光的转变且发光具有出色的抗干扰性,裸眼能够很好地观察到溶液由浅黄色转变为桃红色。通过配体与阴离子结合实验,配体能够有效的从其他阴离子中区分出OH-,产生强烈的黄绿色发光,进一步的机理研究证明了荧光增强的原因不同于AIE现象的是配体与OH-之间形成了新的氢键。最后将金属铂配合物进行了光物理性能的初步研究,发现其具有一定的聚集诱导磷光性质。
刘顺刚[10](2020)在《基于六元环桥的小分子受体的合成及光伏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自从非富勒烯稠环电子受体材料ITIC发现以来,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得到了快速提升,光活性小分子受体材料是影响有机太阳能电池能量转换效率的重要因素。在受体-给体-受体(A-D-A)结构的小分子稠环受体的设计和合成中,主要围绕给体核(D)、吸电子端基(A)以及侧链工程三个方向进行。本论文基于给体核的设计,合成了六元环桥稠合的芘核小分子和己氧基萘核小分子受体材料。通过核磁共振谱等表征了有机中间体和小分子受体的分子结构;利用热重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小分子受体的热稳定性能、光物理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等;以合成的小分子为受体材料制备本体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了小分子受体光伏性能等。研究结果表明:1、合成了六元环桥芘核小分子受体FPIC6,FPIC6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从溶液到薄膜,FPIC6表现出62 nm的红移,表明在固态时分子间相互作用很强。相较于异构体分子FPIC5,FPIC6具有更有效的共轭途径,因而薄膜吸收峰红移了119 nm,光学带隙也从1.63 e V降低至1.42 e V。FPIC6与常用的聚合物给体材料PTB7-Th表现出良好的光谱匹配。基于PTB7-Th:FPIC6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达到11.55%,开路电压为0.79 V,短路电流为21.50 m A cm-2。而基于PTB7-Th:FPIC5的有机太阳能电池能量转换效率仅为8.45%,短路电流为15.3 m A cm-2。2、合成了己氧基萘核六元环桥小分子受体PT-2H和PT-2F,两个分子都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良好的溶解性。PT-2H和PT-2F的光学带隙分别为1.66 e V和1.58 e V。从溶液到薄膜,PT-2F显示更加红移的吸收,表明其分子间作用更强,这归因于氟原子的加入增强了分子间相互作用。小分子受体PT-2H和PT-2F的HOMO能级分别为-5.56 e V和-5.57 e V,LUMO能级分别为-3.76 e V和-3.89 e V。PT-2H和PT-2F与PBDB-T制备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分别为5.11%和11.15%。与常见的五元环桥小分子受体相比,六元环桥小分子受体往往具有更加红移的吸收光谱,有潜力成为一类新型高效的小分子受体。
二、PT-2萃取Zn(Ⅱ)的性能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T-2萃取Zn(Ⅱ)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卟啉基和D-A型框架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和符号清单 |
1 引言 |
1.1 光催化的基本机理 |
1.1.1 光催化产氢机理 |
1.1.2 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机理 |
1.2 提高光催化效率的研究策略 |
1.2.1 可见光吸收 |
1.2.2 电荷分离和传递 |
1.2.3 表面动力学 |
1.2.4 D-A体系提高光催化效率 |
1.3 框架材料的光催化应用研究 |
1.3.1 金属有机框架(MOFs) |
1.3.2 共价有机框架(COFs) |
1.4 选题意义和目的 |
2 卟啉基MOFs的设计合成和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及仪器 |
2.2.2 表征和测试方法 |
2.2.3 化合物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H_2TCPP和PtTCPP的结构表征 |
2.3.2 MOFs的晶相和微观结构分析 |
2.3.3 MOFs的能级结构分析 |
2.3.4 MOFs的光催产氢性能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2D D-A型COFs的合成及其可见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 |
3.1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及仪器 |
3.2.2 表征和测试方法 |
3.2.3 化合物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OFs的晶相和微观结构分析 |
3.3.2 COFs的能带结构分析 |
3.3.3 COFs的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卟啉基COFs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及仪器 |
4.2.2 表征和测试方法 |
4.2.3 化合物的合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M_1TFPP和M_2TAPP的结构和光谱表征 |
4.3.2 COFs晶相和微观结构分析 |
4.3.3 COFs的能带结构分析 |
4.3.4 Por-ZnZn, Por-HZn, Por-HH的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 |
4.3.5 Por-CoCo,Por-CoZn, Por-CoH的光催化还原CO_2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赤泥协同多源固废制备注浆材料组成设计、水化机理与性能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注浆材料研究现状 |
1.2.1 颗粒型注浆材料 |
1.2.2 无颗粒型注浆材料 |
1.3 赤泥概况 |
1.3.1 赤泥产生及分类 |
1.3.2 赤泥应用领域 |
1.4 赤泥制备胶凝材料研究现状 |
1.4.1 赤泥制备水泥基胶凝材料 |
1.4.2 赤泥制备地聚物类胶凝材料 |
1.5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6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1.6.3 创新点 |
第二章 基于多源固废协同的赤泥基胶凝材料制备理论 |
2.1 典型工业固废物化特性 |
2.1.1 物理特性 |
2.1.2 化学组成 |
2.1.3 矿相组成 |
2.2 典型工业固废基础胶凝活性 |
2.2.1 单一固废胶凝活性 |
2.2.2 多源固废复合体系胶凝活性 |
2.3 赤泥胶凝活性提升方法 |
2.3.1 物理活化 |
2.3.2 热处置 |
2.4 赤泥基胶凝材料协同机制 |
2.4.1 多源固废协同利用基本原则 |
2.4.2 低钙型赤泥基胶凝材料 |
2.4.3 高钙型赤泥基胶凝材料 |
2.4.4 赤泥基胶凝材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赤泥基胶凝材料水化机理 |
3.1 赤泥基胶凝材料水化历程 |
3.1.1 水化过程中水赋存状态 |
3.1.2 浆体粘度经时变化规律 |
3.1.3 赤泥基胶凝材料水化历程微观结构 |
3.2 赤泥基胶凝材料水化动力学 |
3.2.1 水泥类胶凝材料水化动力学模型简介 |
3.2.2 高钙型赤泥基胶凝材料水化动力学 |
3.2.3 低钙型赤泥基胶凝材料水化动力学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赤泥基注浆材料性能调控方法 |
4.1 水灰比对赤泥基注浆材料性能的作用机制 |
4.1.1 浆体流动特性 |
4.1.2 水化历程 |
4.1.3 抗压强度 |
4.2 粒径特征对赤泥基注浆材料性能的影响 |
4.2.1 浆体流动特性 |
4.2.2 水化历程 |
4.2.3 浆体稳定性 |
4.2.4 抗压强度 |
4.2.5 微观结构 |
4.3 超细掺合料对赤泥基注浆材料性能的影响 |
4.3.1 抗压强度 |
4.3.2 浆体流动特性 |
4.3.3 水化历程 |
4.3.4 基于孔隙结构的宏观工作性能作用机制 |
4.4 外加剂对赤泥基注浆材料性能调控机制 |
4.4.1 高效减水剂的吸附能力 |
4.4.2 高效减水剂在碱性环境中的稳定性 |
4.4.3 减水剂对赤泥基注浆材料工作性能的影响 |
4.4.4 抗压强度 |
4.4.5 微观结构 |
4.5 保水剂对赤泥基浆体性能的影响 |
4.5.1 浆体稳定性 |
4.5.2 浆体流动特性 |
4.5.3 抗压强度 |
4.5.4 微观结构 |
4.6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性能动态调控方法 |
4.6.1 初凝时间 |
4.6.2 抗压强度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赤泥基注浆材料耐久性与环境相容性研究 |
5.1 赤泥基注浆材料抗离子侵蚀性能 |
5.1.1 化学侵蚀机理分析 |
5.1.2 SO_4~(2-)、Cl~-对赤泥基注浆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5.1.3 膨润土对抗侵蚀作用的影响 |
5.1.4 超细集料对抗侵蚀作用的影响 |
5.2 赤泥基注浆材料失稳破坏本构关系 |
5.2.1 超细集料失稳破坏模式的影响 |
5.2.2 离子侵蚀对失稳破坏模式的影响 |
5.3 赤泥基注浆材料碱性组分固化机制 |
5.3.1 赤泥基注浆材料碱浸出特性 |
5.3.2 碱性组分固化方法 |
5.4 赤泥基注浆材料重金属固化机制 |
5.4.1 赤泥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 |
5.4.2 赤泥基注浆材料对重金属的固化机制 |
5.4.3 离子侵蚀作用对重金属固化效率的影响 |
5.5 赤泥基注浆材料节能降耗容量 |
5.5.1 模型介绍 |
5.5.2 赤泥基注浆材料环境影响计算模型 |
5.5.3 节能降耗容量计算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塑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傅士期间授权专利 |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博士期间获得奖励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基于2-苯基吡啶衍生物的铂(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铂(Ⅱ)配合物简介 |
1.1.1 铂(Ⅱ)配合物的概述及分类 |
1.1.2 铂(Ⅱ)配合物的应用简介 |
1.2 聚集诱导发光铂(Ⅱ)配合物研究进展 |
1.2.1 聚集诱导发光的概念及机理 |
1.2.2 聚集诱导发光铂(Ⅱ)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3 不同取代基修饰的金属配合物 |
1.3.1 三氟甲基修饰的金属配合物 |
1.3.2 二苯氨基修饰的金属配合物 |
1.3.3 甲基修饰的金属配合物 |
1.4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2 三氟甲基修饰的环金属铂(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 |
2.2.3 环金属配体及环金属铂(Ⅱ)配合物Pt1-Pt6 的合成与表征 |
2.2.4 铂(Ⅱ)配合物Pt1-Pt6 的光物理性质测试 |
2.2.5 铂(Ⅱ)配合物Pt1-Pt6 在四氢呋喃/水中的发光性质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铂(Ⅱ)配合物Pt(ppy)(acac)和Pt1-Pt6 的光物理性质 |
2.3.2 铂(Ⅱ)配合物Pt1-Pt6 在四氢呋喃/水中的发光性质 |
2.3.3 铂(Ⅱ)配合物Pt2和Pt3 的单晶结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二苯氨基修饰的环金属铂(Ⅱ)配合物的发光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2 环金属配体及环金属铂(Ⅱ)配合物Pt7-Pt10 的合成与表征 |
3.2.3 铂(Ⅱ)配合物Pt7-Pt10 的光物理性质测试 |
3.2.4 铂(Ⅱ)配合物Pt7-Pt10 在四氢呋喃/水中的发光性质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铂(Ⅱ)配合物Pt(ppy)(acac)和Pt7-Pt10 的光物理性质 |
3.3.2 铂(Ⅱ)配合物Pt7-Pt10 在四氢呋喃/水中的发光性质 |
3.3.3 铂(Ⅱ)配合物Pt7-Pt10 的单晶结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三氟甲基和二苯氨基修饰的环金属铂(Ⅱ)配合物的发光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2.2 环金属配体及环金属铂(Ⅱ)配合物Pt11 的合成与表征 |
4.2.3 铂(Ⅱ)配合物Pt11 的光物理性质测试 |
4.2.4 铂(Ⅱ)配合物Pt3和Pt11 的发光性质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铂(Ⅱ)配合物Pt(ppy)(acac)、Pt3和Pt11 的光物理性质 |
4.3.2 铂(Ⅱ)配合物Pt3和Pt11 在四氢呋喃/水中的发光性质 |
4.3.3 铂(Ⅱ)配合物Pt3和Pt11 在二氯甲烷/正己烷中的发光性质 |
4.3.4 铂(Ⅱ)配合物Pt3和Pt11 的单晶结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部分环金属铂(Ⅱ)配合物结构表征谱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纳米团簇@卟啉MOFs复合光催化体系的构建并用于有机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金属有机框架的简介 |
1.3 常见的MOFs的类型 |
1.3.1 IRMOFs系列材料 |
1.3.2 ZIFs系列材料 |
1.3.3 MIL系列材料 |
1.3.4 UiO系列材料 |
1.3.5 PCN系列材料 |
1.4 MOFs复合材料的概述 |
1.4.1 金属纳米粒子/簇-MOF复合材料 |
1.4.2 金属化合物-MOF复合材料 |
1.4.3 多金属氧酸盐-MOF复合材料 |
1.4.4 量子点(QDs)-MOF复合材料 |
1.4.5 有机分子-MOF复合材料 |
1.4.6 生物大分子(酶)-MOF复合材料 |
1.5 MOFs及其复合材料的应用 |
1.5.1 在光催化中的应用 |
1.5.2 在吸附与分离中的应用 |
1.5.3 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
1.5.4 在传感中的应用 |
1.6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及研究内容 |
1.6.1 选题思路 |
1.6.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亚纳米Pt NCs@MOFs协同催化光氧化N-烷基(异)喹啉类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催化剂的制备 |
2.3 结果与表征 |
2.3.1 结构表征 |
2.3.2 光谱表征 |
2.3.3 光催化氧化性能的研究 |
2.3.4 光催化机理研究 |
2.3.5 底物扩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uPd NCs@卟啉MOFs复合材料的构建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催化剂的制备 |
3.2.4 电化学的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结构表征 |
3.3.2 光电性能表征 |
3.3.3 光催化性能的探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uPd NCs@PCN-222(Co)中多组分协同促进光催化羰基化反应及机理探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 |
4.2.2 实验仪器 |
4.2.3 有机底物的合成 |
4.2.4 光催化羰基化Suzuki偶联反应的过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羰基化反应性能的研究 |
4.3.2 羰基化反应的机理研究 |
4.3.3 底物扩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含咔唑基苯并吡嗪梯形共轭聚合物的设计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共轭发光聚合物 |
1.2.1 共轭发光聚合物简介 |
1.2.2 共轭发光聚合物原理 |
1.2.3 共轭发光聚合物材料 |
1.2.2.1 聚乙炔类(PA)共轭聚合物 |
1.2.2.2 聚苯撑乙烯(PPV)类共轭聚合物 |
1.2.2.3 聚噻吩类共轭聚合物 |
1.2.2.4 聚咔唑(PCz)类共轭聚合物 |
1.3 梯形共轭聚合物 |
1.3.1 梯形共轭聚合物研究概况 |
1.3.2 梯形共轭聚合物合成 |
1.3.3 梯型共轭聚合物的应用 |
1.3.3.1 梯形共轭聚合物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 |
1.3.3.2 梯形共轭聚合物在有机光伏器件中的应用 |
1.4 D-A型发光材料 |
1.4.1 D-A型发光材料简介 |
1.4.2 D-A型发光材料的设计方法 |
1.4.3 D-A型发光材料分类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含咔唑基苯并吡嗪梯形共轭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2.2 小分子化合物的合成 |
2.2.2.1 小分子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2.2.2.2 小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实验 |
2.2.3 聚合物的合成 |
2.2.3.1 聚合物的合成路线 |
2.2.3.2 聚合物的合成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化合物 a6、a7 与聚合物 PC1、PC2、PC3 红外光谱表征 |
2.3.2 聚合物PC1、PC2和PC3的GPC表征 |
2.3.3 化合物 a6、a7 与聚合物 PC1、PC2、PC3 光学性能分析 |
2.3.4 聚合物PC1 和PC3 的热性能分析 |
2.3.5 化合物 a6、a7 与聚合物 PC2、PC3 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2.4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含咔唑噻吩基苯并吡嗪梯形共轭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3.2.2 单体的合成 |
3.2.2.1 单体的合成路线 |
3.2.2.2 单体的合成实验 |
3.2.3 聚合物的合成 |
3.2.3.1 聚合物PT1、PT2、PT3 的合成路线 |
3.2.3.2 聚合物PT1、PT2、PT3 的合成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2 化合物 b2、b3 和聚合物 PT1、PT2和PT3 红外光谱表征 |
3.3.3 聚合物PT1、PT2和PT3的GPC表征 |
3.3.4 聚合物PT1、PT2和PT3 光学性能分析 |
3.3.5 聚合物PT2 和PT3 的热性能分析 |
3.3.6 聚合物PT2 和PT3 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3.4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咔唑单元分子内Friedel-Crafts反应位点探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4.2.1.1 主要试剂与规格 |
4.2.1.2 实验仪器及型号 |
4.2.2 单体及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4.2.2.1 单体的合成路线 |
4.2.2.2 单体的合成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6)环金属铱/铂的液晶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液晶 |
1.1.1 液晶材料的简介与分类 |
1.1.2 液晶的光学特性及应用 |
1.2 液晶发光材料 |
1.2.1 荧光液晶发光材料 |
1.2.2 聚合物液晶发光材料 |
1.2.3 金属液晶发光材料 |
1.2.4 聚集诱导液晶发光材料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2章 基于2-苯基吡啶乙酰丙酮的环金属铱/铂配合液晶发光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与测试方法 |
2.2.3 实验合成路线 |
2.2.4 实验合成步骤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配合物Ir1、Ir2、Pt1和Pt2 的合成 |
2.3.2 液晶性能 |
2.3.3 光物理性能 |
2.3.4 电化学性能 |
2.3.5 电致发光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四苯乙烯的环金属铂液晶发光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与测试方法 |
3.2.3 实验合成路线 |
3.2.4 实验合成步骤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配合物Pt1、Pt2和Pt3 的合成 |
3.3.2 液晶性能 |
3.3.3 光物理性能 |
3.3.4 电化学性能 |
3.3.5 电致发光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B 目标化合物的核磁图图谱 |
(7)新型高效近红外发光Ir3+/Pt2+-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光电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有机磷光环金属铱(Ⅲ)配合物 |
1.2.1 有机磷光环金属铱(Ⅲ)配合物概述 |
1.2.2 有机磷光环金属铱(Ⅲ)配合物的合成 |
1.2.3 有机磷光环金属铱(Ⅲ)配合物的分类 |
1.2.4 有机磷光环金属铱(Ⅲ)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机理 |
1.3 调节环金属铱(Ⅲ)配合物至近红外光区的方法 |
1.3.1 配体π共轭长度的影响 |
1.3.2 配体取代基的影响 |
1.3.3 配体中的D-A体系 |
1.4 有机磷光NIR-Ir(Ⅲ)配合物的器件化(NIR-OLED/PLED)应用 |
1.4.1 基于磷光NIR-Ir(Ⅲ)配合物的NIR-OLED/PLED的电致发光原理 |
1.4.2 基于磷光NIR-Ir(Ⅲ)配合物的NIR-OLED/PLED的研究现状 |
1.4.3 基于NIR-Ir(Ⅲ)配合物的NIR-OLED/PLED面临的挑战 |
1.5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5.1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1.5.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5.3 本论文的创新点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刚性主配体(Hdpbq)的近红外磷光铱(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光物理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原料及仪器 |
2.2.1 实验试剂与原料 |
2.2.2 实验涉及仪器 |
2.2.3 表征与测试方法 |
2.3 实验部分 |
2.3.1 C |
N主配体Hdpbq及桥连中间体[(dpbq)_2Ir(m-Cl)]_2的合成与表征 |
2.3.2 二酮辅助配体的合成 |
2.3.3 基于β-二酮辅助配体的配合物[Ir(dpbq)_2(dbm)](1)的合成 |
2.3.4 配合物[Ir(dpbq)_2(tfhe-pmp)](2)和[Ir(dpbq)_2(dmb-pmp)](3)的合成与表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环金属配合物[Ir(dpbq)_2(O |
O)](1-3)的结构表征分析 |
2.4.2 配合物[Ir(dpbq)_2(O |
O)](1-3)的光物理性能分析 |
2.4.3 配合物[Ir(dpbq)_2(O |
O)](1-3)的时间相关密度泛函理论计算(TD-DFT) |
2.4.4 配合物[Ir(dpbq)_2(O |
O)](1-3)的电化学性能 |
2.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附件 |
第三章 基于刚性主配体(Htpbz)的近红外磷光铱(Ⅲ)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光物理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原料及仪器 |
3.2.1 实验试剂与原料 |
3.2.2 实验涉及仪器 |
3.2.3 表征与测试方法 |
3.3 实验部分 |
3.3.1 C |
N主配体Htpbz及桥连中间体[(tpbz)_2Ir(m-C l)]_2的合成与表征 |
3.3.2 席呋碱辅助配体HL~n(n = 4-7)的合成与表征 |
3.3.3 基于铱(Ⅲ)配合物[Ir(tpbz)_2(L~n)](n = 4-7)的合成与表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配合物[Ir(tpbz)_2(L~n)] (n = 4-7)的结构表征分析 |
3.4.2 配合物[Ir(tpbz)_2(L~n)](n = 4-7)的光物理性能分析 |
3.4.3 配合物[Ir(tpbz)_2(L~n)](n = 4-7)时间相关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TD-DFT) |
3.4.4 配合物[Ir(tpbz)_2(L~n)](n = 4-7)的电化学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四章 Ir~(3+)-Pt~(2+)异二核有机配合物深红及近红外磷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光物理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原料及仪器 |
4.2.1 实验试剂与原料 |
4.2.2 实验涉及仪器 |
4.2.3 表征与测试方法 |
4.3 实验部分 |
4.3.1 C |
N主配体Hdpqx及桥连中间体[(dpqx)_2Ir(m-Cl)]_2的合成 |
4.3.2 C |
N主配体Hiqbt及桥连中间体[(iqbt)_2Ir(m-Cl)]_2的合成 |
4.3.3 N |
N辅助配体HPBI的合成 |
4.3.4 环金属铱(Ⅲ)配合物[Ir(dpqx)_2(PBI)](8)和[Ir(iqbt)_2(PBI)](9)的合成 |
4.3.5 配合物[Ir(dpqx)_2(PBI)Pt(acac) ](10)和[Ir(iqbt)_2(PBI)Pt(acac)](11)的合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配合物 8-11的结构表征分析 |
4.4.2 配合物 8-11的光物理性能分析 |
4.4.3 配合物 8-11 的时间相关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TD-DFT) |
4.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附件 |
第五章 基于Ir~(3+)-Pt~(2+)异二核金属配合物的器件化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试剂、原料及仪器 |
5.2.1 实验试剂与原料 |
5.2.2 实验涉及仪器 |
5.2.3 表征与测试方法 |
5.3 实验部分 |
5.3.1 单核和异二核金属配合物 8-11 的电化学性质 |
5.3.2 基于单核和异二核配合物 8-11 的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有机器件PLED-Ⅰ的性能分析 |
5.4.2 有机器件PLED-Ⅱ的性能分析 |
5.4.3 有机器件PLED-Ⅲ的性能分析 |
5.4.4 有机器件PLED-Ⅳ的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基于氯代聚合物及非富勒烯小分子的合成和光伏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概述 |
1.2.1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发展简史 |
1.2.2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 |
1.2.3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参数 |
1.2.4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
1.3 有机太阳能电池中光活性层的分类 |
1.3.1 聚合物给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2 小分子受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 论文的设计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含氯代噻吩π桥的苯并[1,2-c:4,5-c']二噻吩-4,8-二酮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药品及测试方法 |
2.2.2 中间体及聚合物和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中间体及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3.2 聚合物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
2.3.3 聚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
2.3.4 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能 |
2.3.5 共混膜的光伏器件性能及载流子迁移率研究 |
2.3.6 共混膜的形貌表征 |
2.3.7 共混膜中分子堆积行为的表征 |
2.3.8 聚合物的接触角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不同氯原子含量的无规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药品及测试方法 |
3.2.2 聚合物和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3.2 聚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
3.3.3 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能 |
3.3.4 共混膜的光伏器件性能及载流子迁移率研究 |
3.3.5 共混膜的形貌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含氯代噻吩π桥的苯并[1,2-b:4,5-b']二呋喃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药品及测试方法 |
4.2.2 中间体及聚合物和合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中间体及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4.3.2 聚合物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
4.3.3 聚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
4.3.4 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能 |
4.3.5 共混膜的光伏器件性能及载流子迁移率研究 |
4.3.6 共混膜的形貌表征 |
4.3.7 共混膜中分子堆积行为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含不同末端基的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药品及测试方法 |
5.2.2 含不同末端基的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的合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含不同末端基的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的合成与表征 |
5.3.2 含不同末端基的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的光物理性质 |
5.3.3 含不同末端基的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的电化学性能 |
5.3.4 共混膜的光伏器件性能及载流子迁移率研究 |
5.3.5 共混膜的形貌表征 |
5.3.6 共混膜中分子堆积行为表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含苄基侧链的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试剂、药品及测试方法 |
6.2.2 中间体及含苄基侧链的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的合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含苄基侧链的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的合成与表征 |
6.3.2 含苄基侧链的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的光物理性质 |
6.3.3 含苄基侧链的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的电化学性能 |
6.3.4 共混膜的光伏器件性能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试剂、药品及其纯化方法 |
附录B 仪器设备及其检测条件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含N、O配位点的四苯乙烯类探针的合成与发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以及依据 |
1.3 具有聚集诱导性质材料的分类 |
1.3.1 杂环体系 |
1.3.2 纯碳氢化合物 |
1.3.3 乙烯基衍生物 |
1.3.4 金属配合物 |
1.4 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机理 |
1.4.1 分子内旋转受限 |
1.4.2 J-聚集体的形成 |
1.4.3 分子内共平面 |
1.5 四苯乙烯类材料的研究进展 |
1.5.1 有机发光二极管 |
1.5.2 金属探针 |
1.6 论文的选题依据以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四苯乙烯-喹啉类荧光探针的合成以及用于Zn~(2+)检测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以及试剂 |
2.2.2 主要测试仪器 |
2.3 探针的合成 |
2.3.1 中间体1的合成 |
2.3.2 中间体2的合成 |
2.3.3 中间体3的合成 |
2.3.4 中间体5的合成 |
2.3.5 Tri PE(OH)-8HQ的合成 |
2.4 测试方法 |
2.4.1 溶液的制备 |
2.4.2 金属离子选择性以及荧光干扰性测试 |
2.4.3 金属离子的紫外/荧光滴定测试 |
2.4.4 不同酸碱度下荧光稳定性测试 |
2.4.5 细胞成像实验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聚集诱导发光性质分析 |
2.5.2 金属离子选择性分析 |
2.5.3 荧光滴定分析 |
2.5.4 紫外滴定分析 |
2.5.5 金属离子以及阴离子的竞争性测试 |
2.5.6 Job’s Plot测定探针与Zn~(2+)结合比 |
2.5.7 探针TPE(OH)-8HQ的核磁滴定测试 |
2.5.8 探针在不同pH环境下对Zn~(2+)响应实验 |
2.5.9 TPE(OH)-8HQ在检测试纸方面的应用 |
2.5.10 TPE(OH)-8HQ在细胞成像方面的应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四苯乙烯类席夫碱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以及试剂 |
3.2.2 主要测试仪器 |
3.2.3 配体的合成 |
3.2.4 配合物的合成 |
3.3 测试方法 |
3.3.1 配体阴离子响应 |
3.3.2 配体阳离子感应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配体的阴离子感应 |
3.4.2 与阴离子作用的机理 |
3.4.3 配体的聚集诱导性质分析 |
3.4.4 3a单晶结构分析 |
3.4.5 配体与不同金属离子感应分析 |
3.4.6 吸收光谱分析 |
3.4.7 配体3a的金属干扰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附录 |
(10)基于六元环桥的小分子受体的合成及光伏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有机太阳能电池 |
1.2.1 有机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 |
1.2.2 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参数 |
1.3 非富勒烯受体材料 |
1.3.1 聚合物受体材料 |
1.3.1.1 基于NDI的聚合物受体材料 |
1.3.1.2 2,1,3-苯并噻二唑基聚合物受体材料 |
1.3.1.3 吡咯并[3,4-c]吡咯-1,4-二酮或异靛蓝聚合物受体材料 |
1.3.1.4 双B←N桥联双吡啶基聚合物受体材料 |
1.3.1.5 基于PDI的聚合物受体材料 |
1.3.2 小分子受体材料 |
1.3.2.1 基于PDI的小分子受体材料 |
1.3.2.2 基于稠环芳族化合物的小分子受体材料 |
1.3.2.3 基于一维线性结构的小分子受体材料 |
1.3.2.4 基于BFI受体单元的小分子受体 |
1.3.2.5 基于3D结构的小分子受体材料 |
1.3.2.6 基于DPP小分子受体材料 |
1.3.2.7 A-D-A型小分子受体材料 |
1.4 论文的设计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六元环桥芘核小分子受体材料的合成及其光伏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试剂及测试仪器和条件 |
2.2.1.1 原料与试剂 |
2.2.1.2 测试仪器及测试条件 |
2.2.2 基于六元环桥芘核小分子受体材料的合成 |
2.2.2.1 实验合成路线 |
2.2.2.2 实验步骤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中间体及小分子FPIC6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2.3.2 小分子FPIC6的热性能 |
2.3.3 小分子FPIC6的光学性能 |
2.3.4 小分子FPIC6的电化学性能 |
2.3.5 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 |
2.3.6 小分子FPIC6的光伏性能 |
2.3.7 小分子FPIC6的分子取向和结晶度 |
2.3.8 小分子FPIC6的PL淬灭 |
2.3.9 小分子FPIC6的载流子迁移率和形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六元环桥萘核小分子受体材料的合成及其光伏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试剂及测试仪器和条件 |
3.2.1.1 原料和试剂 |
3.2.1.2 测试仪器及条件 |
3.2.2 六元环桥萘核小分子受体材料PT-2H和 PT-2F的合成 |
3.2.2.1 实验合成路线 |
3.2.2.2 实验步骤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中间体和小分子受体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
3.3.2 小分子PT-2H和 PT-2F的热性能 |
3.3.3 小分子PT-2H和 PT-2F的光学性能 |
3.3.4 小分子PT-2H和 PT-2F的电化学性能 |
3.3.5 小分子PT-2H和 PT-2F的光伏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附录 重要中间体和目标受体分子的核磁谱图 |
四、PT-2萃取Zn(Ⅱ)的性能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卟啉基和D-A型框架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研究[D]. 林陈想.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2]赤泥协同多源固废制备注浆材料组成设计、水化机理与性能调控[D]. 张健. 山东大学, 2021
- [3]基于2-苯基吡啶衍生物的铂(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陶玮彤.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纳米团簇@卟啉MOFs复合光催化体系的构建并用于有机合成[D]. 付闪闪.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2)
- [5]含咔唑基苯并吡嗪梯形共轭聚合物的设计合成[D]. 苏志一. 河北大学, 2021(09)
- [6]环金属铱/铂的液晶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 魏振华. 湘潭大学, 2020(02)
- [7]新型高效近红外发光Ir3+/Pt2+-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光电性能研究[D]. 贺亚妮. 西北大学, 2020
- [8]基于氯代聚合物及非富勒烯小分子的合成和光伏性能研究[D]. 叶灵龙. 湘潭大学, 2020
- [9]含N、O配位点的四苯乙烯类探针的合成与发光性能研究[D]. 徐建兴.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6)
- [10]基于六元环桥的小分子受体的合成及光伏性能研究[D]. 刘顺刚.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