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2年《施工企业管理》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杨先贺[1](2020)在《产业集聚视角下特色小镇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特色小镇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自2014年时任浙江省省长李强在参观杭州云栖小镇时提出“特色小镇”的概念后,各省市也纷纷效仿学习浙江省特色小镇的创建经验,截至2019年12月,全国各地已经完成了1000余个产城融合模式的特色小镇建设工作。但是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特色小镇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市场定位同质化、产业链整合意识不强、融资渠道不畅、咨询服务碎片化等问题。传统工程咨询企业分阶段、碎片化的咨询服务模式难以满足委托人对特色小镇全过程管控、多目标发展的要求,特色小镇项目落地困难。在这种背景下,本研究站在传统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角度,从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专业人才、技术能力、咨询业绩等现状出发,对特色小镇项目的传统碎片化工程咨询模式进行再造,探索特色小镇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提出了基于产业链构建的特色小镇项目前期策划和基于组织管理的特色小镇项目实施阶段管控的两阶段咨询模式的全过程工程咨询。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产业链构建的特色小镇项目前期策划研究。本问题通过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文本分析法等方法对三方面内容进行详细研究。本研究首先对特色小镇项目产业链构建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特色小镇项目产业链基本构成、产业链构建原则,得出特色小镇项目产业链四种构建方法及产业链设计步骤,为特色小镇项目产业链构建提供理论及实践支撑;其次对特色小镇项目融资管理进行研究,通过梳理分析特色小镇项目融资需求与现状,提出可借鉴实施的特色小镇项目融资渠道、融资模式,得出具体可行的融资方案;最后对特色小镇项目规划设计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特色小镇项目规划设计创新理念,得出特色小镇项目规划设计要点及规划设计阶段的管控措施。(2)基于组织管理的特色小镇项目实施阶段管控研究。本问题通过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专家访谈法、WBS工作分解结构法等方法及参照相关咨询服务清单等文件条款,基于组织管理理论,针对特色小镇项目建设特征展开研究。本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特色小镇项目招标采购管理、施工管理、竣工管理、招商运营策划及组织管理等内容。依据特色小镇项目建设特征,梳理特色小镇项目各阶段各项工作内容,识别特色小镇项目各阶段咨询要点和核心内容,构建了特色小镇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各阶段工作框架。综上所述,本研究站在传统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角度,创新性系统梳理特色小镇项目基于前期策划和实施阶段管控的两阶段咨询模式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型,为工程咨询企业开展特色小镇咨询业务提供借鉴,为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在特色小镇项目的成功应用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同时能够更好地促进特色小镇项目落地实施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于溪[2](2019)在《HG公司设计管理改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HG公司是隶属于HE集团旗下专业从事电站工程成套设备供货的制造企业,公司经过60多年拼搏奋斗,逐步发展为中国最大的电站锅炉制造基地,同时其产业覆盖石油化工、核电、电站辅机及军事国防等多个领域,产品远销20余个国家。作为典型的设备制造类老牌央企,HG公司同样面临着优胜劣汰的市场大潮考验。随着近几年国内经济增速趋于平稳,社会用电量增速趋缓,而之前电力行业盲目的井喷式发展导致了国内电力行业整体呈现产能过剩态势。加之火电排放物污染环境,导致雾霾加剧,社会问题日益凸显,民众对火电的关注度也空前提高。一系列的原因导致火电市场不受欢迎进而呈现断崖式萎缩,各装备制造商面临着巨大生存压力。作为国内一流的电站设备制造商,HG公司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作为一种高效的管理手段,设计管理越来越受到各设备制造商重视。内部挖潜、外部争效,设计管理永远是企业的生命线。它关系到产品质量、产品成本、运营效率、创新能力等企业管理的诸多关键因素。摆在HG公司面前最为重要的课题正是如何提高自身的设计管理水平。本文以设计管理者角度,深入剖析HG公司现有设计管理方法,通过对产品设计整个流程的梳理,结合内、外部相关职能部门在设计流程中所起作用。寻找出HG公司现有设计管理方面的缺陷及其影响因素。进而通过先进的设计管理方法使设计流程精细化、系统化。运用有效的设计管理使产品质量得以提升,产品成本得以控制,设计流程更加顺畅,增强创新研发能力。从而能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谢璇[3](2011)在《1937-1949年重庆城市建设与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重庆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从古代的区域军事与政治堡垒,发展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从偏居西南一隅的内陆山城,发展成为抗战时期的中国战时首都,其城市发展历程独一无二。这座内陆山城曾因军事防御优势,在南宋晚期长达四十余年的抗蒙战争和近代的抗日战争中,两度闻名于世,在民族危急存亡之时担负起天下兴亡之重任,表现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两次战争改变了世界,同时也改变了重庆。南宋晚期,重庆不仅成为全国的抗敌中心,也开发了区域的经济优势,当时修筑的城池,初步奠定了重庆古城的大致范围;抗日战争更使得重庆从一个区域中心城市一跃成为中国以至全世界的焦点和世界反抗法西斯的中心。因为战争,重庆成为人类战争史上“无差别轰炸”战略的第一个受害城市。但同样源于抵抗战争的城市防御优势,在抗战的八年间,在内迁而来的外部动力作用下,城市得到跳跃式的发展。今天的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从改革开放、直辖到西部大开发,城市经历了几次重要的发展契机,追根溯源,今天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抗战时期形成的城市格局。本论文是在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框架中,力求从宏观走向微观精细化方向的典型个案;同时也是抗日战争期间,非占领地城市中发展最为重要和特殊的城市。论文以“中国古代城池选址和防御体系”、城市发展机制的“底波率”原理、近代西方城市功能分区思想、有机疏散、卫星城市等相关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指引。通过对现有的“陪都档案”、历史文献、地方志等第一手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深入挖掘,对实地进行调研和访谈,应用类比、归纳、推理、数理统计分析等多种方法,构建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本文以战争和城市防御为切入点,以战争形势变化为线索,研究对象范畴通过物质层面上的战时重庆城市防御建设(包括火巷建设和旧城区改造、兵工厂建筑、城市空间拓展等);文化层面的战时建筑思潮、建筑理论、建筑教育等;制度层面上对《陪都十年计划草案》的编制、战时城市管理和法规的制定等;以及建设者层面(包括城市管理者、城市规划、建筑的设计者等)等四个层面,全面构建出1937-1949年期间重庆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动力机制、发展轨迹以及运行规律等多方面特征。论文的创新点有四点,第一,首次以战争与城市防御角度,深入研究抗日战争期间重庆特殊的防御型城市建设;第二,通过分析战时出于城市安全以及生产建设的需要,城市向乡村疏散这一必然的“自救”过程,探寻战时重庆郊区的城市化发展,以及形成“大分散、小集中、梅花点状”城市雏形的动力机制。第三,通过战后《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与战前《首都计划》;战时重庆的分散式功能分区意向与战时西南其他城市计划等的对比,总结出中国近代由国人“自主”完成的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和针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城市所采取的不同规划策略。第四,通过分析抗战大后方的建筑思潮和理论特征,以及特殊时期的建筑教育的特殊发展特点,最终力图使本研究成果能进一步拓宽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范畴。
张云晓[4](2008)在《建筑装饰工厂化生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来,建筑装饰工厂化生产在建筑装饰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改变传统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为现代工业化生产是其基本的理念。本文以工业设计思想为指导,探索个性化的装饰装修设计与现代工业大批量生产之间的接合点,借鉴工业化设计理论、生产制造理论、企业管理理论以及信息化理论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来全方位地考察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实现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建筑装饰装修行业发展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建筑装饰工厂化生产理论研究的方向和实践的方法。通过对装饰企业、家具工厂的调研,对现有的工厂化生产经验和相关理论的分析等基本研究方法,归纳出标准化、部品集成、企业协同等与建筑装饰工厂化生产密切相关的理论要素。通过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整合提升,进而得出本文所提的装饰装修集成化运营理论体系。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对今后装饰行业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提供有益的参考。
沈良峰[5](2007)在《房地产企业知识管理与支撑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具有善于捕捉市场机会的敏锐判断力;高超的资本运作能力;卓越的经营管理能力,表现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利润来源将从土地的价值开发转为对智力资本的利用,即知识管理的程度、能力和水平。论文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知识管理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战略规划、运行和支撑技术体系等问题,有利于推动和促进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管理科学与实践方面进入知识管理时代。论文采用文献阅读和相关调研、理论研究、案例研究、定性分析和微观分析等研究方法,主要对房地产企业知识管理规划体系和房地产企业知识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及其实现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在国内外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对房地产企业知识管理的现状、研究状况、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着重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规划体系的内容进行了分析。第2章在分析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内涵与要求的基础上,概括知识型房地产企业的组织特点,并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的组织结构设计提出了设想。第3章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知识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企业组织的竞争力与知识管理关系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基于房地产项目全寿命周期开发的业务流程,挖掘其知识内容,形成知识流程,进行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流程的重组。第4章分析知识地图和知识库的基本内容,并分析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核心业务,重点分析了房地产开发企业如何构建其知识库。第5章主要分析的内容包括房地产企业知识管理的文化建设、知识管理激励机制的制度设计以及知识管理能力综合评价的内容、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与模型等。第6章从知识管理的支撑环境、硬技术体系、软技术体系的新视角分析知识管理的技术支撑体系,并阐述应用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实施的架构和对其进行维护的相关问题。论文第7章则通过对大陆和香港的几个典型房地产企业开展知识管理活动的案例研究,分别得出了房地产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一些成功因素和启示。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论文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从房地产企业知识管理运行的角度,通过对知识管理组织、知识管理的知识资源和流程、房地产核心业务知识地图与知识库、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机制等4个关键环节进行系统和深入的分析,初步构建起基于知识管理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规划体系;提出了一个基于知识管理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组织结构模型;建立起由建构性知识、组件知识、环境知识构成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资源体系,反映了房地产企业知识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提炼了房地产企业开发的核心业务,提出了房地产开发企业面向流程的知识地图实现和知识管理框架,以及知识库的构建;将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纳入知识管理支撑环境的支撑体系中,提出了房地产开发企业基于知识管理的文化结构层次内涵及建设思路;以知识管理平台的搭建和知识管理技术软件应用为区分标准,划分硬技术体系和软技术体系这一全新视角,提出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支撑的技术体系等。通过本文的研究,努力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提供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思路和案例参考,对推动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建设和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胡沈健[6](2006)在《住宅装修产业化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住宅装修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以往的装修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需要,整个行业面临着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由于我们在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上的不足,使得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选择怎样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和主要内容。 本文首先对住宅装修产业化模式相关理论基础和国内外住宅装修实践模式进行了回顾,然后从住宅装修模式影响因素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对现有装修产业化模式实践的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做出我国住宅装修产业化模式的定位,并针对各种模式分别论述了不同的实施策论。最后,对住宅装修产业化模式的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黄芳[7](2005)在《中国第一本旅行类刊物 ——《旅行杂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旅行杂志》是中国现代第一本旅行类专业刊物,在其存在的23年多时间里,它遵循着“阐扬中国名胜,提倡旅行事业”的宗旨,向广大读者介绍了大量的旅游名胜,在提倡现代旅游,增强人们旅游意识,促进中国旅行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杂志中蕴涵的大量旅行信息忠实地记录了中国近现代旅行事业的发展历程,成为了研究中国近现代旅游史不可缺少的珍贵资料,在中国近现代旅游史的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 由于中国近现代旅游史尚未受到历史学界和旅游学界专家们的重视,至今还没有人对《旅行杂志》进行过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因此,为了丰富近现代旅游史的研究内容,拓展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领域,作者将《旅行杂志》研究定为自己毕业论文的选题,用上下两篇共八章的内容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介绍与分析。 论文第一章,主要探讨了《旅行杂志》创办的宏观与微观背景。文章认为20世纪初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旅行事业的发展,造就了《旅行杂志》产生的宏观社会背景;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与中国旅行社的发展及其管理理念则为创办《旅行杂志》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和思想基础,并直接影响到杂志今后的发展历程,是杂志创办的微观背景。 论文第二章分析了杂志的创办及发展简况。在第一章背景分析的
苗维亚[8](2004)在《房地产产业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目前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2003年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来,我国经济开始进入良性运行轨道。随着全球经济正在出现的逐渐复苏趋势,我国优势产业也正在快速发展,即我国产业发展正面临一个较好的环境。由于人们收入的增长,使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而正是这一消费结构的变化引起了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使得一些产业迅速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中房地产业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产业之一。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经济正在由过去的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人们从过去的吃穿型消费更侧重于住与行的消费方面,这是当前我国消费结构的重要变化。住房在迅速发展,汽车正在进入千家万户。毫无疑问,由消费结构带来的生产产业结构的变化是深刻的,尤其是房地产已经成为拉动我国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业成为了人们消费与投资的新热点。房地产业的崛起使得其产业化的问题不可避免地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产业的发展速度与产业投资的增长密不可分,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极大地刺激了房地产等相关产业投资的高速增长,成为了推动投资增长的内在动力。由于房地产业与经济的关联度高,在本身的投资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动了其上游产业如钢材、化工、冶金、水泥、电力等一大批相关产业投资的增长和下游产业家电、家具及各类消费品的发展。不仅是人们住进了新房就要购置一系列的生活必需品,而且整个生活方式往往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许多新的生产领域将被开辟出来。尤其是在住宅商品化之后,现在风起云涌的各种住宅小区的兴建,导致比如像物业管理之类出现在现实生活之中,相应的立法也被提到了日程。可以说,整个社会生活以及社会关系也因之产生了相应的巨大变化。过去我国有房地产,但却没有产业化。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相关产业的拉动越来越突出,甚至有的产业已经明显跟不上其发展的需求。各个生产行业间的供求关系发生较大变化,这就不可避免地引起了新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的是钢材、水泥、电力等部分原材料供应出现紧张,这种状况的发生本质上就是消费结构变化带来的结果。这说明,将房地产从产业化的角度来研究,并由此分析论述其与相关产业的联系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所在。本文运用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从产业组织、结构以及政策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对房地产产业化进程中产前、产中以及产后的相关产业进行分析。文章中运用了大量实际及国家权威机关预测的数据,以此对房地产产业化发展趋势进行<WP=4>总结和预测,同时说明房地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及对就业的吸纳。采用了直观的图、表对相关数据归纳汇总,并用文字加以说明、提炼。整篇文章以房地产产业链为线,以产业组织、结构、政策为脉,通过国内状况对比国外现状,找出差距,对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索解决办法,从而得到提出房地产产业化政策建议的思路。文章从我国房地产业状况入手,通过国内外房地产产业化的对比,分别从基础原材料产业、能源类产业、机电产业、一般消费类产业及产生的新兴行业以及房地产业与其它相关产业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着重剖析了房地产业对上游产业的推动和下游产业的拉动,对就业的吸纳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并特别分析了对房地产产业化有重大影响的建筑业及房地产业发展中各产业组成者对产业发展承担的分量分析。通过分析中国的房地产产业化特点及约束条件,并且特别对经营性房产投资热问题进行了关注,包括将住宅作为一种资产看待,视其为经营性房产,对出现投资热问题进行了探索;同时提出了激活我国闲置房市的办法之一—发展分时度假房产,在拓展房地产产业链,解决关键结点中存在的问题方面作出了尝试。文章最后研究提出了我国房地产产业化的政策建议,中国的小康生活与房地产产业化。期望通过房地产产业化的研究,为相关企业提供切实的指导;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政府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性的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在于较系统地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产业化的状况,重点研究了房地产产业化进程中对产前、产中、产后相关产业的带动,将住宅作为经营性房产看待,分析其投资性与保值、增值的特征,提出激活闲置房市的办法——发展分时度假房产,并对我国房地产产业化提出了政策建议。全文共分6章,各章的主要内容简介如下:引言 介绍目前我国的经济状况,产业结构状况及发展趋势,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研究的必要性,概要介绍本文所运用的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知识、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目的并简要介绍本文的创新点。第一章 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五十多年中我国的房地产业的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在房地产产业化发展的历程中,发生了许多变化。主要体现为:建房主体的变化,购房主体的变化,以及第三主体的出现。同时,本章作为本文的开篇,介绍了房地产产业化研究所使用的基本概念,房地产产业化的内涵,房地产发展的周期,房地产产业化发展的评价。第二章 国内外房地产产业化对比分析。本章先介绍了北美、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国房地产产业化的发展及其特点,然
郝胜梅[9](2004)在《住宅产业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提出住宅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之一,住宅产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重要的支柱产业,通过住宅产业来扩大内需、激励经济的增长,在我国具有战略意义。而我国住宅产业作为当前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我国取消了福利化分房,实行货币化政策以后,焕发了无限生机。为了加快传统的住宅产业,实现住宅建设的标准化、集约化,全面推行住宅产业化已成为解决住宅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学术界和政府主管部门对住宅产业化的综合状况的评价仅是从定性的角度来评估,缺乏量化、客观、实际的评价理论和方法。因此,通过对组成住宅产业化的要素分析及其支持环境的研究,并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构建一套较为系统、完整的住宅产业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加以评价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本文首先剖析了住宅产业及住宅产业化的概念及内涵,对于涉及住宅产业化的各个因子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做了归纳和总结。然后提出了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并建立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随后建立了住宅产业化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确定了住宅产业化综合评价的程序和方法,并将这一模型应用到一个实际案例中,证明了这一模型在实践中的实用性。
孙向红[10](2003)在《中国住宅产业发展探析》文中研究表明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我国住宅产业在量上的增长已毋庸质疑。然而倘若考察质的方面的改善,却不容乐观。前些年产业发展的大起大落、产业投资的一放即乱和一收即死等等,都表明了我国住宅产业缺乏良性的自增长机制。加之,近些年来,得益于一系列利好政策包括长期低利率的刺激,激发了旺盛的住宅需求。一些开发企业便放松了对产品品质的追求,用户意识、创新意识淡薄,“惜售”、炒卖“楼花”、产品粗制滥造甚至欺瞒消费者等等现象层出不穷,不仅危害了住宅购买者预期效用的实现,也危害着住宅产业的健康发展。一旦银根收紧、利率调高,住宅市场的危机不容忽视。本文运用经济学原理,在对该产业发展作深入细致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对策和建议,试图化解潜在风险,促使住宅产业走上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我国住宅产业发展的过程正是住宅市场形成和成长的过程。因此,建立完善的住宅市场,理顺住宅的投资机制,是奠定住宅产业良性自增长机制的关键。本文紧紧抓住培育和完善住宅市场这一关键,围绕促进住宅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这个主题,着重从住宅市场角度剖析了我国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同时在借鉴了国外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住宅市场、促进住宅产业发展的设想和建议。 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一章:对我国住宅产业发展历程进行简要回顾,阐述住房制度改革以及住房分配货币化推动了现阶段产业的空前快速发展;第二章:从国民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居民消费结构变化、住房制度改革与市场发展等角度,考察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展望产业发展前景;第三章:在对住房制度改革以来的产业发展作一阶段性总结后,着重从住宅市场角度剖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四章:通过恩格尔系数变化与居民居住消费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找寻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以美国、联邦德国和日本为例,探寻产业发展政策的演变轨迹;在明确我国住宅产业发展所处阶段的基础上,提出可借鉴的成熟经验。第五章:提出健全和完善我国住宅市场以及提高住宅有效供给的对策和建议:从制度建设入手,加强产权及法律基础设施建设;从土地、住宅开发、住宅流转、住宅金融、专业服务等子市场入手,构建与完善住宅市场体系;在尽量让市场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建立和完善住宅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并逐步完善我国的分层次住房政策;充分重视城市规划对产业发展模式、基础设施配套的引导作用;大力发展住宅产业化。 基于对当前住宅市场突出问题的深入思考,以及较为广泛地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使得本文体现出一些新意,比如:应用博弈论,提出消除住宅开发市场中存在的信息障碍,变一次博弈为重复博弈,建议建立开发商信用档案,改变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减低道德风险;引用Burgess的“过滤理论”对住宅市场的流转模式进行了分析,找出我国住宅流转市场存在的缺陷,建议激活存量住宅市场,疏通住宅流转“栓塞”,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三条建议;在理性借鉴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经验后,提出要坚持市场机制为主、政府产业政策措施为附的指导思想,要理顺和完善住宅产业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机制,充分考虑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应用经济学方法,对住房供给者补贴与住房需求者补贴的不同经济效应进行了分析,比较出需求者补贴是优于供给者补贴的一种政策选择。进而提出经济适用房政策不宜成为住房政策的主流;在分析因住宅金融因素制约当前产业发展时,从人的生命周期的角度,探讨了住房抵押贷款的效应,分析了住房抵押贷款成为现代市场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之一的深刻内涵。这些都在结束语部分进行了说明。
二、2002年《施工企业管理》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施工企业管理》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产业集聚视角下特色小镇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流动人口规模显着增加,城镇化建设水平明显提高 |
1.1.2 特色小镇建设方兴未艾,有效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
1.1.3 全过程工程咨询迎东风,特色小镇咨询服务面难题 |
1.1.4 产业链整合意识不强,急需构建特色小镇产业链 |
1.2 问题提出 |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2 现实问题的提出 |
1.2.3 科学问题的凝练 |
1.2.4 关键问题的解构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1 研究内容安排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研究 |
2.1 特色小镇文献研究 |
2.1.1 特色小镇发展脉络 |
2.1.2 特色小镇建设现状 |
2.1.3 特色小镇建设意义 |
2.1.4 特色小镇政策文件梳理 |
2.2 产业链文献研究 |
2.2.1 产业链理论文献研究 |
2.2.2 特色小镇产业链文献研究 |
2.2.3 产业集聚文献研究 |
2.2.4 产业集聚与特色小镇融合研究 |
2.3 全过程工程咨询文献研究 |
2.3.1 全过程工程咨询是传统工程咨询企业必走之路 |
2.3.2 全过程工程咨询组织管理 |
2.3.3 两阶段咨询模式 |
2.3.4 全过程工程咨询总咨询师 |
2.4 特色小镇全过程工程咨询文献研究 |
2.4.1 特色小镇项目招商运维策划研究 |
2.4.2 特色小镇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研究 |
2.5 文献分析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逻辑 |
3.2 基于产业链构建的特色小镇项目前期策划研究 |
3.2.1 研究逻辑 |
3.2.2 研究方法 |
3.3 基于组织管理的特色小镇项目实施阶段管控研究 |
3.3.1 研究逻辑 |
3.3.2 研究方法 |
第四章 基于产业链构建的特色小镇项目前期策划研究 |
4.1 特色小镇项目产业链构建 |
4.1.1 特色小镇项目产业链构建策划 |
4.1.2 特色小镇项目产业链基本构成 |
4.1.3 特色小镇项目产业链构建原则 |
4.1.4 特色小镇项目产业链构建方法 |
4.2 特色小镇项目融资管理研究 |
4.2.1 特色小镇项目融资管理策划 |
4.2.2 特色小镇项目融资需求分析 |
4.2.3 特色小镇项目融资渠道分析 |
4.2.4 特色小镇项目融资模式分析 |
4.2.5 特色小镇项目融资方式选择 |
4.3 特色小镇项目规划设计管理研究 |
4.3.1 特色小镇项目规划设计策划 |
4.3.2 特色小镇项目规划设计创新 |
4.3.3 特色小镇项目规划设计要点 |
4.3.4 特色小镇项目规划设计管控 |
第五章 基于组织管理的特色小镇项目实施阶段管控研究 |
5.1 特色小镇项目招标采购管理研究 |
5.1.1 特色小镇项目招标采购策划 |
5.1.2 落实招标采购前提条件 |
5.1.3 调研潜在供方市场 |
5.1.4 编制工程量清单与招标控制价 |
5.1.5 加强合同管理 |
5.2 特色小镇项目施工管理研究 |
5.2.1 特色小镇项目施工管理策划 |
5.2.2 特色小镇项目成本管理 |
5.2.3 特色小镇项目进度管理 |
5.2.4 特色小镇项目质量管理 |
5.3 特色小镇项目竣工管理研究 |
5.4 特色小镇项目招商运维管理研究 |
5.4.1 特色小镇项目招商策划 |
5.4.2 特色小镇项目运维策划 |
5.5 特色小镇项目组织管理研究 |
5.5.1 特色小镇项目组织策划 |
5.5.2 特色小镇项目组织机构设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HG公司设计管理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1.3 研究的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设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结构 |
第2章 HG公司设计管理现状及问题 |
2.1 HG公司基本情况 |
2.2 HG公司设计管理现状 |
2.2.1 设计管理模式 |
2.2.2 设计管理目的 |
2.2.3 设计管理流程 |
2.2.4 设计管理特点 |
2.3 HG公司设计管理存在问题及其分析 |
2.3.1 产品设计导致成本居高不下 |
2.3.2 产品设计质量问题频发 |
2.3.3 新产品技术研发缓慢 |
2.3.4 设计手段及管理平台落后导致效率低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HG公司设计管理改进方案 |
3.1 成功企业设计管理经验借鉴 |
3.1.1 设计成本控制 |
3.1.2 设计质量控制 |
3.1.3 新技术新产品研发 |
3.1.4 设计手段及管理平台改进 |
3.2 设计管理改进的总体思路 |
3.2.1 设计管理改进的目的 |
3.2.2 设计管理改进的原则 |
3.2.3 设计管理改进影响因素 |
3.2.4 设计管理方法 |
3.3 HG公司设计管理改进方案 |
3.3.1 管理组织改进 |
3.3.2 设计策划管理 |
3.3.3 设计流程管理 |
3.3.4 设计反馈改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HG公司设计管理改进的实施保障 |
4.1 成立设计管理改进推进小组 |
4.2 设计管理改进责任制度 |
4.2.1 内部设计管理改进责任制 |
4.2.2 外部设计管理改进责任制 |
4.3 完善经济考核制度 |
4.3.1 设计管理改进考核原则 |
4.3.2 考核内容及方式 |
4.4 奖励与培训制度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HG公司设计管理优化实例方案 |
5.1 前期设计管理 |
5.1.1 编制产品设计开发计划 |
5.1.2 公司外部组织和技术接口 |
5.1.3 公司内部组织和技术接口 |
5.1.4 工程项目责任人任命 |
5.2 中期设计管理 |
5.2.1 设计开发评审 |
5.2.2 设计和开发输入评审 |
5.2.3 设计开发评审结论 |
5.2.4 产品目标成本设计评审 |
5.2.5 产品节能项目辨识 |
5.2.6 设计开发评审结论执行反馈 |
5.2.7 设计质量提示 |
5.3 后期设计管理 |
5.3.1 设计和开发验证 |
5.3.2 设计更改 |
5.3.3 设计质量评定 |
5.4 设计管理改进方案有效性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3)1937-1949年重庆城市建设与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
1.1.1 缘起 |
1.1.2 意义 |
1.2 研究状况 |
1.2.1 国内外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 |
1.2.2 抗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研究 |
1.2.3 近代重庆城市史的研究 |
1.2.4 抗战时期重庆城市史的研究 |
1.3 研究范畴与理论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空间范畴和时间跨度 |
1.3.3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基于战时防御安全的抗战首都的选择 |
2.1 战争与城市防御 |
2.1.1 战争与城市的关系 |
2.1.2 中国古代的城池防御 |
2.2 南宋晚期的山地城市防御体系 |
2.2.1 山地城池防御体系的构筑 |
2.2.2 作为防御中心的重庆城 |
2.2.3 具有山地特色的要塞式城池 |
2.2.4 要塞式山地城池的典例──合川钓鱼城 |
2.3 抗日战争与国府迁都 |
2.3.1 防御战争的都城迁移 |
2.3.2 抗战初期的迁都预演 |
2.3.3 抗战大后方与国防中心区的形成 |
2.4 中国的战时首都重庆 |
2.4.1 从军事城邑到区域商贸中心的重庆古城 |
2.4.2 近代立体战争下的重庆城市防御优势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战时重庆城市御灾防卫与市区重建 |
3.1 战时首都重庆面临的城市安全问题 |
3.1.1 日军的“无差别轰炸”战略 |
3.1.2 重庆应对空袭轰炸的现实问题 |
3.1.3 空袭轰炸对重庆城市的破坏 |
3.2 临战应急型防空体系的建立 |
3.2.1 战时城市的消极防空体系 |
3.2.2 构筑战时城市防空设施 |
3.2.3 战时城市的其他御灾形式 |
3.3 开辟火巷与战时城市御灾 |
3.3.1 火巷是城市预防火灾的重要措施 |
3.3.2 开辟火巷的组织与实施过程 |
3.3.3 火巷带动的旧市区道路改造 |
3.4 战时重庆旧市区城市空间改造 |
3.4.1 抗战前重庆市区的改造和拓展 |
3.4.2 战时重庆市区的道路系统改造 |
3.4.3 战时防空下的房屋布局特点 |
3.4.4 体现战时象征意义的空间改造 |
3.4.5 旧市区城市新中心的形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战时重庆城市防空疏散与乡村建设 |
4.1 战争空袭与城市向乡村疏散 |
4.1.1 城市成为空袭轰炸的主要目标 |
4.1.2 疏散是乡村建设的特殊机遇 |
4.2 战时首都重庆城市向乡村疏散 |
4.2.1 战时安全疏散的组织 |
4.2.2 市民疏散原则与地点的确定 |
4.2.3 疏散促进重庆近远郊乡村的发展 |
4.2.4 国民政府中枢和主要机构的疏散 |
4.3 疏散与开发并存的战时歌乐山建设 |
4.3.1 山洞疏散区 |
4.3.2 歌乐山战时医疗卫生中心 |
4.3.3 战时歌乐山区的开发 |
4.3.4 歌乐山风景区的建设 |
4.4 作为迁建区建设典范的北碚 |
4.4.1 战前北碚的乡村现代化试验 |
4.4.2 战时防空要求下北碚市区改造 |
4.5 市民疏散与郊外市场的营建 |
4.5.1 郊外市场营建委员会的成立及任务 |
4.5.2 郊外市场的选址与建设 |
4.6 战时重庆的平民住宅建设 |
4.6.1 战前全国的平民住宅试验 |
4.6.2 战时重庆的居住危机 |
4.6.3 战时重庆的平民住宅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战时重庆近郊分散式工业区建设 |
5.1 国民政府内迁工厂计划与实施 |
5.1.1 兵工厂的内迁 |
5.1.2 民营厂的内迁 |
5.2 迁渝工厂的选址与布局 |
5.2.1 近代中国城市工业区布局的普遍形式 |
5.2.2 防空要求和现实条件下的战时工厂选址 |
5.2.3 内迁工矿厂区建设 |
5.3 作为内迁工厂建设典例的第50 兵工厂 |
5.3.1 从广东潖江炮厂到广东第二兵器厂 |
5.3.2 内迁后第50 兵工厂的建设 |
5.4 战时重庆工业区与城市近代化 |
5.4.1 战时分散式工业区(点)的形成 |
5.4.2 战时工厂建设促进的乡村城市化 |
5.4.3 战时工厂影响下的城市空间变化 |
5.4.4 战时工业区的发展及现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战时重庆教育文化区的形成 |
6.1 抗日战争与学府西迁 |
6.1.1 战前重庆的教育建筑 |
6.1.2 战争改变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轨迹 |
6.2 抗战期间全国教育中心的形成 |
6.2.1 战时重庆的教育 |
6.2.2 结合疏散的内迁学校分布 |
6.2.3 内迁学校的校舍建设 |
6.2.4 校中之校的中央大学 |
6.2.5 内迁北碚的复旦大学 |
6.3 内迁先驱南开中学 |
6.3.1 建校经过 |
6.3.2 校园建设概况 |
6.3.3 教育理念与校园规划 |
6.3.4 现代主义风格的校园建筑 |
6.4 在战争中发展壮大的重庆大学 |
6.4.1 战前的重庆大学 |
6.4.2 战时重庆大学的发展 |
6.5 “沙磁文化区”的形成与城市发展 |
6.5.1 战前沙坪坝的初步城市化 |
6.5.2 战时的“沙磁文化区” |
6.5.3 战时教育促进了重庆城市发展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战时重庆的建筑思潮与建筑教育 |
7.1 战时重庆的设计与营建机构 |
7.1.1 战时在渝的营造厂 |
7.1.2 馥记与嘉陵新村的建设 |
7.1.3 战时在渝的设计机构与建筑师 |
7.2 战时的建筑学术研究 |
7.2.1 战时防空的重视 |
7.2.2 新建筑运动的继续 |
7.2.3 对“古典样式”建筑的反思 |
7.3 战时重庆的新建筑 |
7.3.1 现代主义建筑的实践 |
7.3.2 现代山地建筑的探索 |
7.3.3 杨廷宝先生设计作品剖析 |
7.4 战时首都的建筑教育 |
7.4.1 战前中国的建筑教育 |
7.4.2 战时的中大建筑系 |
7.5 战时创立的重庆大学建筑系 |
7.5.1 成立与发展 |
7.5.2 教学体系的形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抗战背景下重庆的城市管理与计划实施 |
8.1 战时重庆城市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 |
8.1.1 战前重庆城市管理 |
8.1.2 战时国民政府对重庆的经营 |
8.1.3 战时重庆市政府的城市管理职能机构 |
8.2 现代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导入与传播 |
8.2.1 现代城市“功能分区”思想 |
8.2.2 城市分散理论在战时中国的运用 |
8.3 “重庆市建设方案”与陪都功能分区计划 |
8.3.1 “重庆市建设方案”内容 |
8.3.2 战时陪都分散式的城市功能分区 |
8.3.3 战时城市功能分区计划的意义 |
8.3.4 嘉陵江三峡实验区战时计划纲要 |
8.4 战后《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 |
8.4.1 编制背景 |
8.4.2 组成与框架 |
8.4.3 主要内容 |
8.4.4 实施情况 |
8.4.5 评价与总结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歌乐山陪都主要军政要员及社会名流住宅建设概况一览表 |
附录2 抗战时期山洞建筑一览表 |
附录3 重庆市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注:在本论文研究时域空间范围内 |
附录4 重庆市部分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注:在本论文研究时域空间范围内 |
附录5 重庆市城区部分厂区工业遗产调查表(以解放前建设为主) |
附录6 重庆市工务局1941 年登记甲等营造厂一览表 |
插图总目录 |
表格总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建筑装饰工厂化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1 绪论 |
1.1 装饰行业的发展历程 |
1.2 装饰装修行业的工业革命—建筑装饰工厂化生产 |
1.2.1 装饰装修行业发展现状 |
1.2.2 建筑装饰工厂化生产方式的兴起 |
1.2.3 建筑装饰工厂化发展中的问题 |
1.2.4 建筑装饰工厂化发展问题的解决途径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2 建筑装饰工厂化生产研究综述 |
2.1 建筑装饰工厂化生产的认知度 |
2.2 建筑装饰工厂化生产的概念及内涵 |
2.3 实施建筑装饰工厂化生产的意义 |
2.3.1 建筑装饰工厂化生产与工程质量 |
2.3.2 建筑装饰工厂化与企业竞争力 |
2.3.3 建筑装饰工厂化与装饰产业链的构建 |
2.4 建筑装饰工厂化生产研究的理论体系组成 |
2.5 本章小结 |
3 标准化基础 |
3.1 标准化的基本理论 |
3.1.1 概念 |
3.1.2 标准化的意义 |
3.2 标准化与建筑装饰工厂化生产的关系 |
3.3 建筑装饰工厂化生产中有关标准化的问题 |
3.4 标准化的内容 |
3.4.1 设计的标准化 |
3.4.2 原材料的标准化 |
3.4.3 产品零部件的标准化 |
3.4.4 生产工艺以及装备的标准化 |
3.4.5 安装装配技术的标准化 |
3.4.6 工程质量验收的标准化 |
3.4.7 业务流程的标准化 |
3.4.8 信息流的标准化 |
3.4.9 文件格式的标准化 |
3.5 建筑模数协调对标准化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装饰装修部品集成系统 |
4.1 部品集成系统框架图 |
4.2 模块化理论 |
4.2.1 模块的定义 |
4.2.2 装饰产品模块的确定 |
4.2.3 模块组合 |
4.3 装饰装修部品集成系统 |
4.3.1 装修部品概念 |
4.3.2 装修部品集成系统构成以及部品分类 |
4.3.3 部品发展现状 |
4.3.4 部品集成主要内容 |
4.3.5 部品集成特点和优点 |
4.4 本章小结 |
5 跨企业协同管理 |
5.1 协同的定义 |
5.1.1 概念 |
5.1.2 协同提高企业效能 |
5.2 对装饰企业有关“协同”的调研 |
5.2.1 我省装饰企业的调研情况 |
5.2.2 调研分析 |
5.3 跨企业协同管理的信息化基础 |
5.3.1 信息化降低协同成本 |
5.3.2 信息化固化并优化协同流程 |
5.3.3 标准化是实现信息协同的前提 |
5.4 跨企业协同信息管理 |
5.4.1 跨企业协同管理平台 |
5.4.2 跨企业协同管理模型 |
5.4.3 跨企业协同业务标准 |
5.5 本章小结 |
6 装饰装修集成化运营体系 |
6.1 概念 |
6.1.1 集成化的定义 |
6.1.2 集成化运营(integrated operation)的定义 |
6.1.3 集成化运营的特点 |
6.2 集成化运营模式体系构成 |
6.2.1 集成化运营的内容—五大集成体系 |
6.2.2 集成化运营模式结构 |
6.3 敏捷快速的装修设计体系—设计集成 |
6.3.1 基于模块的集成化装修设计 |
6.3.2 利用计算机技术构建快速敏捷化装修设计平台探讨 |
6.4 物流中心材料采购供应体系—材料集成 |
6.4.1 现代物流的定义 |
6.4.2 装饰工程材料采购现状和物流配送中心的建立 |
6.4.3 物流中心材料采购供应体系 |
6.5 现代工业化生产模式—生产集成 |
6.5.1 大批量定制设计 |
6.5.2 大批量定制设计方法 |
6.5.3 成组技术 |
6.5.4 大批量定制在国内的实践 |
6.5.5 集成化生产系统组成 |
6.6 现场装配化施工—施工集成 |
6.6.1 集成化施工的原则 |
6.6.2 集成化施工管理系统组成 |
6.7 本章小结 |
7 有关装饰装修企业的实践分析 |
7.1 家装企业—江苏旭日装饰企业的“集成化、产业化”运营模式 |
7.1.1 旭日装饰的工厂配套及部品生产 |
7.1.2 “集成化、产业化”模式 |
7.1.3 信息化—“集成化、产业化”变革的方法 |
7.1.4 专业化工人队伍建设 |
7.1.5 预约集成装修 |
7.1.6 旭日模式经验总结 |
7.2 公装企业—南京建发装饰企业的“工程项目纵向一体化完整产品服务链” |
7.2.1 “工程项目产业纵向一体化的完整产品服务链”含义 |
7.2.2 “工程项目产业纵向一体化的完整产品服务链”特点 |
7.2.3 基于工业化理念的纵向一体化运营模式 |
7.2.4 建发模式经验总结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和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建议和展望 |
8.3.1 制定建筑模数协调标准和建筑装饰部品工业化规范 |
8.3.2 推行全装修房,充分发挥建筑装饰工厂化生产优势 |
8.3.3 制定有关优惠政策,鼓励装饰企业探索工厂化装修模式 |
8.3.4 加强科研攻关,研制出适合各种装修部品生产的机械设备 |
8.3.5 制订和实施部品认证政策 |
8.3.6 调整建筑装饰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 |
致谢 |
附录 A |
调研企业名单 |
“建筑装饰工厂化生产研究”调研提纲问答汇总 |
建筑装饰工厂化生产情况调查表 |
建筑装饰工厂化生产调查表数据汇总 |
建筑装饰工厂化生产有关数据分析图表 |
附录B |
研究生阶段的成果 |
关于本论文的有关说明 |
参考文献 |
(5)房地产企业知识管理与支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房地产企业知识管理现状诊断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知识管理的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的研究状况 |
1.2.3 对房地产业/建筑业知识管理的研究 |
1.2.4 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评述 |
1.3 研究视角 |
1.3.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2 研究的基本内容架构及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与立足点 |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组织 |
2.1 现代企业组织的内涵与要求 |
2.1.1 组织的定义 |
2.1.2 企业组织理论对组织结构设计的要求 |
2.1.3 企业组织结构形式和选择 |
2.1.4 现代企业组织的演变方向 |
2.2 知识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组织特点 |
2.2.1 知识及其分类 |
2.2.2 知识型企业组织结构 |
2.2.3 知识型房地产开发企业组织特征 |
2.3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组织设计 |
2.3.1 一般房地产开发企业组织结构组成 |
2.3.2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组织结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知识资源和流程 |
3.1 企业资源与知识资源 |
3.1.1 企业资源 |
3.1.2 知识资源 |
3.1.3 知识资源的种类与共享 |
3.2 知识资源与企业的竞争力 |
3.2.1 企业的竞争力 |
3.2.2 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
3.2.3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3.3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资源和知识流程 |
3.3.1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资源框架 |
3.3.2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知识流程 |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房地产开发企业核心业务知识地图与知识库的描绘 |
4.1 知识地图 |
4.1.1 知识地图的内容与类型 |
4.1.2 知识地图的功能 |
4.1.3 企业内部知识地图的表示及其过程 |
4.2 房地产开发企业核心业务知识地图的构建 |
4.2.1 房地产开发企业核心业务知识地图的描绘 |
4.2.2 房地产企业知识地图构建的一个应用示例 |
4.3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库构建 |
4.3.1 企业知识库概述 |
4.3.2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库的内容 |
4.3.3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库的构建 |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机制 |
5.1 知识管理文化 |
5.1.1 现代企业文化 |
5.1.2 基于知识管理的现代房地产开发企业文化建设 |
5.2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激励机制与制度设计 |
5.2.1 企业知识管理激励机制的基本原理 |
5.2.2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激励制度设计 |
5.3 房地产开发企业实施知识管理能力的综合评价 |
5.3.1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问卷调查和访谈提纲 |
5.3.2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综合评价模型 |
5.3.3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贡献率的测度 |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支撑技术体系及其实现 |
6.1 支撑环境 |
6.1.1 战略领导层的支持 |
6.1.2 实现了业务流程的重组和构建了必要的资源系统 |
6.1.3 完善的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 |
6.2 支撑硬技术体系 |
6.2.1 知识管理基础技术 |
6.2.2 知识分析技术(Knowledge Analysis Technology) |
6.2.3 知识转移技术(Knowledge Transfer Technology) |
6.3 支撑软技术体系 |
6.4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系统设计 |
6.4.1 知识管理系统的架构 |
6.4.2 知识管理系统的维护 |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房地产企业知识管理案例研究 |
7.1 基于信息技术的知识管理 |
7.1.1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信息化知识管理 |
7.1.2 上海金丰易居的知识管理——业务流程重组的信息平台建设 |
7.2 香港沿海地产公司集中式的知识管理 |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研究工作的总结 |
8.2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
8.3 本章小结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知识管理研究资源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6)住宅装修产业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实践背景 |
1.1.2 理论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住宅装修产业化与全装修住宅 |
1.2.2 住宅装修产业与住宅产业 |
1.3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基本出发点 |
1.3.1.1 从人的生活需求方面 |
1.3.1.2 装修行业作为一个产业的角度 |
1.3.1.3 金融环境以及房地产开发 |
1.3.1.4 政府行为与决策 |
1.3.1.5 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
1.3.2 研究方法 |
1.3.2.1 理论与实证 |
1.3.2.2 分析与综合 |
1.4 内容的组织与研究框架 |
1.4.1 内容组织 |
1.4.2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装修产业化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分析 |
2.1.1 产业 |
2.1.2 产业化 |
2.1.3 住宅产业 |
2.1.4 住宅产业化 |
2.1.5 住宅装修产业 |
2.2 住宅产业与产业化构成及其特点 |
2.2.1 住宅产业的构成 |
2.2.2 住宅产业的特点 |
2.2.2.1 住宅产业是“创造人生”的产业 |
2.2.2.2 住宅产业涉及面广,具有很强的带动性 |
2.2.2.3 住宅产业投入大、周期长、手工操作、技术落后 |
2.2.2.4 住宅产业是需要调动大量金融资本的产业 |
2.2.2.5 住宅产业区域性很强 |
2.2.2.6 住宅产业发展受土地和环境的影响大 |
2.2.2.7 住宅产业是以住宅及相关政策为后盾的产业 |
2.3 住宅装修产业化的内涵 |
2.3.1 住宅装修产业的构成 |
2.3.2 住宅装修产业化的特点 |
2.3.2.1 住宅装修产业化的特征 |
2.3.2.2 住宅装修产业是否具备实行产业化的条件 |
2.3.2.3 住宅装修行业进行产业化调整的难度 |
2.3.3 实现住宅装修产业化的目的 |
2.3.3.1 提高住宅装修的质量和功能,相对降低成本 |
2.3.3.2 提高住宅装修的劳动生产率 |
2.3.3.3 减少对熟练技术工人的依赖 |
2.3.4 实现住宅装修产业化的意义 |
2.3.4.1 提高住宅装修的速度和质量 |
2.3.4.2 以社会化大生产方式进行住宅装修 |
2.3.4.3 有助于住宅装修成为经济增长点 |
2.3.4.4 促进住宅装修相关领域技术与管理水平的提高 |
2.3.5 发展住宅装修产业化的制约因素 |
2.3.5.1 住宅尚未成为居民真正的消费热点 |
2.3.5.2 住宅装修科技水平不高 |
2.3.5.3 标准化、工业化体系尚未形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住宅装修产业化模式借鉴 |
3.1 世界主要国家住宅装修模式借鉴 |
3.1.1 北欧—标准化与模数化 |
3.1.1.1 基本情况 |
3.1.1.2 瑞典 |
3.1.1.3 丹麦 |
3.1.2 法国—多种构造体系 |
3.1.2.1 基本情况 |
3.1.2.2 室内环境 |
3.1.3 日本—住宅部品质量审定制度 BL制度 |
3.1.3.1 基本情况 |
3.1.3.2 室内环境设计的特点 |
3.1.3.3 改建、扩建的住宅室内装修产业(DIY) |
3.1.3.4 KJ制度与 BL制度 |
3.1.4 美国—走体系化道路 |
3.1.4.1 基本情况 |
3.1.4.2 建筑材料 |
3.1.4.3 发展的趋势 |
3.1.4.4 走上体系化道路 |
3.2 我国室内装修模式的历史回顾 |
3.2.1 中国古建筑中的住宅装修模式 |
3.2.2 1949年前的住宅装修概况 |
3.2.3 计划经济时期住宅装修概况 |
3.2.4 市场经济时期住宅装修的发展 |
3.3 主要发展模式的启示 |
3.3.1 科技进步是住宅装修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
3.3.2 质量、功能、价格是住宅装修产业的生命力 |
3.3.3 规模效益和社会分工是装修产业化的集中体现 |
3.3.4 市场是住宅装修产业化的先决条件 |
3.3.5 政策是住宅装修产业化的根本保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住宅装修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
4.1 个性化需求对住宅装修的影响 |
4.1.1 个性化需求产生的背景 |
4.1.1.1 从个性到个性化 |
4.1.1.2 个性化源于对多元化的肯定 |
4.1.2 个性化导致市场的多元化 |
4.1.2.1 个性化需求导致市场微型化 |
4.1.2.2 需求的流行化趋势 |
4.1.2.3 消费预期的不断上升 |
4.2 经济社会因素对住宅装修的影响 |
4.2.1 经济发展水平对住宅装修的影响 |
4.2.1.1 住宅装修模式演化的一般规律 |
4.2.1.2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4.2.2 社会结构多元化的影响 |
4.2.2.1 社会阶层的产生及结构的多元化 |
4.2.2.2 各社会阶层的社会经济特征及其地位变化 |
4.2.3 住宅装修发展的阶段性 |
4.2.3.1 住宅装修发展阶段与定位分析 |
4.2.3.2 住宅装修的发展目标定位分析 |
4.2.3.3 把握我国住宅装修的发展阶段 |
4.3 住宅产业化发展对住宅装修的影响 |
4.3.1 住宅产业滞后于住宅装修的发展 |
4.3.1.1 本世纪初的探索性实践 |
4.3.1.2 中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历程和现状 |
4.3.1.3 影响住宅产业化的体制因素 |
4.3.2 住宅装修是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切入点 |
4.4 设计思想的演变对住宅装修的影响 |
4.4.1 设计理念和方法的误区 |
4.4.2 西方国家集合住宅个性化产生的根源 |
4.4.2.1 社会经济根源 |
4.4.2.2 思想根源 |
4.4.2.3 文化价值观 |
4.4.3 从“研究住户需求”到“居民参与设计” |
4.4.3.1 研究住户需求 |
4.4.3.2 居民参与设计 |
4.4.4 关于灵活性、适应性的研究 |
4.4.4.1 荷兰的支撑体系研究 |
4.4.4.2 阿塞纳-汉里住宅灵活性研究 |
4.4.4.3 黑川纪章的“新陈代谢”理论 |
4.4.4.4 C·亚历山大在墨西哥的实践 |
4.5 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
4.5.1 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背景 |
4.5.2 住宅装修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意义 |
4.5.3 住宅装修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探索 |
4.5.4 住宅装修的生态环保策略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住宅装修模式选择与定位 |
5.1 已经出现的住宅装修模式 |
5.1.1 初装修 |
5.1.2 毛坯房 |
5.1.3 全装修房 |
5.1.3.1 全装修房的产生 |
5.1.3.2 全装修房的适用范围和含义 |
5.1.3.3 实行住宅装修一次到位的理论根据 |
5.1.3.4 全装修房的优越性 |
5.2 现有装修模式的分析 |
5.2.1 传统装修模式的分析 |
5.2.1.1 传统装修模式的历史背景 |
5.2.1.2 传统装修模式的优势分析 |
5.2.1.3 传统装修模式的主要问题 |
5.2.2 全装修模式的分析 |
5.2.2.1 住宅全装修的历史背景 |
5.2.2.2 全装修模式的优势分析 |
5.2.2.3 住宅全装修模式遇到的问题 |
5.3 我国住宅装修的模式定位 |
5.3.1 全装修将是新建住宅的主要模式 |
5.3.2 传统装修模式仍将占主导地位 |
5.3.2.1 传统装修模式应用范围 |
5.3.2.2 完善二次装修的几个重点 |
5.3.3 装配式装修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
5.3.3.1 装配式住宅装修的概念 |
5.3.3.2 装配式住宅装修的优点及其意义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住宅装修模式的实施策略 |
6.1 传统装修模式的实施策略 |
6.1.1 个性化是传统住宅装修模式的核心 |
6.1.1.1 落后的经济、技术条件是重要的制约因素 |
6.1.1.2 居民的整体素质还较低 |
6.1.1.3 住宅装修研究不够 |
6.1.1.4 设计机制落后 |
6.1.2 住宅装修个性化的发展方向展望 |
6.1.2.1 室内空间类型更加多样 |
6.1.2.2 住宅内部功能扩展更趋多元化 |
6.1.2.3 住宅装修风格越来越重视地域文化 |
6.1.2.4 住宅室内的空间形态将日益丰富 |
6.1.2.5 住宅细部形态更加多样 |
6.1.2.6 满足普通居民的个性化需求将成为主流 |
6.1.2.7 引入住户参与将成为发展趋势 |
6.1.3 适应个性化需求的设计方式 |
6.1.3.1 针对特定人群的设计方式 |
6.1.3.2 住户全过程参与的设计方式 |
6.1.4 住宅室内设计内容 |
6.1.4.1 室内环境的内容和感受 |
6.1.4.2 住宅室内设计的内容和相关因素 |
6.1.4.3 住宅室内设计基本方法 |
6.1.5 设计研究与产业化的发展协调 |
6.1.5.1 建筑与室内装修一体化模数协调系统 |
6.1.5.2 产品标准化系统 |
6.1.5.3 室内空间再限定系统 |
6.1.5.4 设备管线系统 |
6.1.5.5 界面装修部件系统 |
6.1.5.6 装修装饰材料与设备系统 |
6.1.5.7 室内设计系统化成套化系统 |
6.1.5.8 绿色生态产品系统 |
6.1.5.9 质量保障系统 |
6.2 全装修模式的实施策略 |
6.2.1 住宅全装修的建设要求 |
6.2.1.1 住宅全装修的定义 |
6.2.1.2 住宅全装修模式 |
6.2.2 住宅全装修的实施现状和制约因素分析 |
6.2.2.1 市场环境因素 |
6.2.2.2 项目运作流程中亟待优化的因素 |
6.2.3 实施住宅全装修的要点 |
6.2.3.1 家居设计的完善性和超前性 |
6.2.3.2 加强管理保证购房者的合法权利 |
6.2.3.3 设计、施工方案审定的科学性 |
6.2.4 工业化全装修住宅的发展 |
6.2.4.1 工业化全装修住宅发展的经济背景 |
6.2.4.2 住宅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与国际借鉴 |
6.2.4.3 住宅工业化的内涵与观念 |
6.2.4.4 工业化全装修住宅的生产体系 |
6.2.4.5 工业化全装修住宅建设需要具备的条件 |
6.2.4.6 住宅产业化与工业化的几点分析 |
6.2.5 工业化与个性化的结合—规模定制的市场开发策略 |
6.2.5.1 规模定制的三个内涵 |
6.2.5.2 规模定制的四个优势 |
6.2.5.3 规模定制的四个步骤 |
6.3 装配式装修的实施策略 |
6.3.1 装配式住宅装修的模式 |
6.3.1.1 装配式住宅的装配式住宅装修 |
6.3.1.2 传统建造住宅的装配式住宅装修 |
6.3.2 装配式装修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
6.3.2.1 标准化和灵活性之间的矛盾 |
6.3.2.2 专业化和协作生产间的矛盾 |
6.3.2.3 机械化生产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矛盾 |
6.3.3 装配式住宅装修的展望 |
6.3.3.1 装配式住宅装修在发达国家的发展状况 |
6.3.3.2 装配式住宅装修的发展趋势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住宅装修产业化设计与反思 |
7.1 室内设计师的工作 |
7.1.1 户型设计 |
7.1.2 建筑施工图调整 |
7.1.3 样板间设计及装修菜单的制作 |
7.1.4 装修施工标准图的设计 |
7.2 遇到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 |
7.2.1 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之间的矛盾 |
7.2.2 个性化需求与产业化装修之间的矛盾 |
7.2.3 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01 大有恬园户型图 |
附表-02 装修菜单编码对照表 |
附表-03 产业花装修施工工序时间表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已发表论文 |
(7)中国第一本旅行类刊物 ——《旅行杂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一、研究概况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资料情况 |
四、研究思路 |
上篇 |
第一章 《旅行杂志》创办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旅行杂志》创办的社会背景 |
第二节 《旅行杂志》的创办的直接背景 |
第二章 《旅行杂志》的创办与发展简况 |
第一节 《旅行杂志》创办的原因 |
第二节 《旅行杂志》的发展变化过程 |
第三章 《旅行杂志》的编辑 |
第一节 基本情况 |
第二节 杂志的篇幅 |
第三节 杂志的封面 |
第四节 杂志的纸张 |
第五节 《旅行杂志》的专号与特辑 |
第四章 《旅行杂志》的作者与稿源 |
第一节 《旅行杂志》的作者 |
第二节 《旅行杂志》的稿源 |
第五章 《旅行杂志》的发行与读者 |
第一节 《旅行杂志》的发行 |
第二节 《旅行杂志》的读者 |
下篇 |
第六章 《旅行杂志》的内容 |
第一节 游记 |
第二节 旅行企业介绍 |
第三节 旅行理论知识介绍 |
第四节 近代世界旅行事业介绍 |
第五节 其他 |
第七章 《旅光》和《旅行便览》概述 |
第一节 《旅光》 |
第二节 旅行信息及《旅行便览》 |
第八章 《旅行杂志》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
一、在近代报刊史上具有的独特地位 |
二、普及旅行,增强旅行意识 |
三、介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了人们的爱国之心 |
四、推进了近代旅游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建设 |
五、奠定了中国旅游理论研究的基础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原创性声明 |
(8)房地产产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第一章 我国房地产业 |
1.1 我国房地产业发展阶段 |
1.2 房地产业发展的变化 |
1.2.1 建房主体的变化 |
1.2.2 购房主体的变化 |
1.2.3 两个主体变化的关系 |
1.2.4 第三主体的出现 |
1.3 房地产产业化发展的评判依据 |
1.4 我国房地产产业化发展的分析 |
1.4.1 房地产产业化研究所使用的基本概念 |
1.4.2 房地产产业化的内涵 |
1.4.3 房地产发展的周期性 |
1.4.4 房地产产业化发展的评价 |
1.4.5 房地产业具有很强关联性,促进和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
第二章 国内外房地产产业化对比 |
2.1 国外房地产产业化的发展 |
2.1.1 国外房地产及其产业化发展模式 |
2.1.2 国外房地产产业化的特点 |
2.2 中国的房地产业及其产业化状况 |
2.2.1 中国的房地产产业化现状 |
2.2.2 中国房地产产业化特点及解决途径 |
第三章 房地产业与相关产业 |
3.1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
3.1.1 经济增长率居世界前列,国内生产总值上升到世界第6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步入世界中下收入国家行列 |
3.1.2 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
3.1.3 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总体上达到了小康,住房建设快速发展 |
3.2 房地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关系 |
3.2.1 基础原材料产业 |
3.2.2 能源类产业 |
3.2.3 机电产业 |
3.2.4 一般消费类产业 |
3.2.5 新兴行业的产生和劳动力的吸纳 |
3.3 房地产业的相关产业分析 |
3.3.1 钢铁行业较快发展 |
3.3.2 能源类行业供需矛盾突出 |
3.3.3 高技术在中国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
3.3.4 汽车业的迅速发展 |
3.3.5 中国家电制造业正在成为世界制造基地 |
3.4 房地产产业化与劳动就业 |
3.4.1 就业供求总量矛盾突出 |
3.4.2 就业结构矛盾交织 |
3.4.3 房地产产业化对就业矛盾的缓解 |
第四章 房地产产业化与建筑业 |
4.1 国际和国内建筑市场的基本状况 |
4.2 国外和国内建筑企业的基本状况 |
4.2.1 国外建筑企业基本状况 |
4.2.2 国内建筑企业基本状况 |
4.3 经济增长给建筑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
4.3.1 刺激建设投资增长,为建筑企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 |
4.3.2 促进中国建筑企业更大范围内平等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
4.3.3 促进中国建筑业结构的改变 |
4.3.4 加速中国企业在管理和技术上的革命 |
4.3.5 有利于中国建筑业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健全 |
4.4 提升中国建筑业的竞争力 |
4.4.1 全面开放建筑市场,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机制 |
4.4.2 扶持工程咨询服务,发挥专业人士组织作用 |
4.4.3 加快国有企业改制步伐,实施建筑企业专业化改组与改造 |
4.4.4 鼓励技术创新,提升人才素质 |
4.4.5 提升企业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
4.4.6 重视信息技术的手段,利用当代先进的技术手段 |
第五章 房地产业发展中各组成者对产业发展承担的分量分析 |
5.1 房地产的资产特点 |
5.1.1 物理特征 |
5.1.2 经济特征 |
5.2 房地产产业化的定位 |
5.2.1 目标定位 |
5.2.2 技术定位 |
5.2.3 组织定位 |
5.2.4 产品定位 |
5.2.5 市场定位 |
5.3 房地产业中的各组成者 |
5.3.1 房地产市场的参与者 |
5.3.2 房地产空间的形成与经营者 |
5.3.3 房地产业化进程的考虑 |
5.3.4 分时度假与激活我国闲置房市 |
第六章 对中国房地产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
6.1 房地产业化的发展前景 |
6.2 当前房地产业发展的特点 |
6.2.1 处于重要的转变时期 |
6.2.2 住房制度改革仍是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
6.2.3 房地产市场已具雏形 |
6.2.4 商品住宅发展的新时期 |
6.2.5 对经营性用房投资热的关注 |
6.3 进一步发展房地产产业化的有利因素 |
6.3.1 国家的重视 |
6.3.2 房地产业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一致 |
6.3.3 国家政策的支持 |
6.3.4 人们住房观念上的认可 |
6.3.5 房地产业已逐渐走向规范 |
6.3.6 房地产开发商的调整已基本到位 |
6.3.7 社会配套条件基本具备 |
6.3.8 我国已加入WTO,各种条款的逐步实施,将促使房地产业按国际准则运作和发展,税收等方面国民待遇实施之后,将会有更多的境外资金进入我国的房地产业 |
6.3.9 我国将进入住房消费为热点的消费阶段 |
6.4 制约房地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
6.4.1 缺乏人才,特别是合格的经纪人才 |
6.4.2 缺乏合格的物业管理队伍 |
6.4.3 与房地产业发展配套的交易市场、中介机构等还远没有达到健全和令人满意的程度 |
6.4.4 缺少房屋租赁市场 |
6.4.5 法律建设滞后 |
6.4.6 房屋建设的科技含量低 |
6.5 发展房地产产业化的政策取向 |
6.6 中国的小康生活及房地产产业化 |
6.6.1 中国小康生活展望 |
6.6.2 我国的经济走势展望 |
6.6.3 我国的房地产业展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 记 |
致 谢 |
(9)住宅产业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建立住宅产业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和目的意义 |
1.2.1 必要性 |
1.2.2 目的意义 |
1.3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1.3.2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住宅产业化发展状况 |
2.1 住宅产业的概念和特点 |
2.1.1 住宅产业的概念 |
2.1.2 住宅产业的特点 |
2.2 住宅产业化的概念和内涵 |
2.3 国外住宅产业化发展现状 |
2.3.1 国外住宅发展现状 |
2.3.2 国外住宅产业化的发展状况 |
2.3.3 国外住宅产业化的主要特点 |
2.4 国内住宅产业化发展现状 |
2.4.1 国内住宅产业发展的历程 |
2.4.2 国内住宅产业化的发展现状 |
3 住宅产业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 设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3.2 住宅产业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1 住宅产业地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2 住宅产业现代化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3 住宅市场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4 住宅产业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4 指标权重的确定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4.1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 |
4.1.1 构造层次结构模型 |
4.1.2 构造判断矩阵计算权重 |
4.1.3 一致性检验 |
4.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与模型 |
4.2.1 模糊指标值概念 |
4.2.2 评价等级与隶属函数 |
4.2.3 确定隶属函数及子目标的模糊评价矩阵 |
4.2.4 确定单因素模糊评价矩阵及综合评价结果 |
5 实例分析-西安市住宅产业化综合评价 |
5.1 西安市住宅基本状况 |
5.1.1 住宅产业状况 |
5.1.2 住宅产业化技术状况 |
5.1.3 住宅市场状况 |
5.2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
5.2.1 三级子目标综合评价 |
5.2.2 二级子目标综合评价 |
5.2.3 综合评价 |
6 结束语 |
6.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6.2 本文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专家咨询结果汇总表 |
(10)中国住宅产业发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中国住宅产业发展的历程 |
1.1 中国住宅产业发展的历程回顾 |
1.2 中国住宅产业发展的现阶段主要推动因素 |
2 中国住宅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 |
2.1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将要求和带动住宅产业的发展 |
2.2 城市化进程加快对住房形成巨大需求 |
2.3 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形成对住宅的极大需求 |
2.4 住房制度改革与市场发展将加大对住宅的需求 |
3 中国住宅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住宅产业取得的成绩及发展现状 |
3.2 住宅产业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
3.2.1 供给方面的因素 |
3.2.2 需求方面的因素 |
4 国外住宅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借鉴 |
4.1 世界各国住宅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
4.2 发达国家住宅产业发展政策的演变 |
4.2.1 住宅产业的数量型发展阶段 |
4.2.2 住宅产业的数量和质量并重发展阶段 |
4.2.3 住宅产业的成熟发展阶段 |
4.3 我国住宅产业发展可借鉴的经验 |
4.3.1 明确住宅产业发展政策面临的阶段性主要问题 |
4.3.2 住宅产业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 |
4.3.3 分层次解决住房问题 |
4.3.4 促进住宅产业实现产业化和现代化 |
5 我国住宅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5.1 从制度建设入手,加强产权及法律基础设施建设 |
5.2 构建与完善住宅市场体系 |
5.2.1 土地市场 |
5.2.2 开发市场 |
5.2.3 流转市场 |
5.2.4 金融市场 |
5.2.5 专业服务市场 |
5.3 进一步完善住宅产业政策体系,分层次解决住房问题 |
5.4 将住宅建设与城市发展联系起来,充分重视城市规划的引导作用 |
5.5 大力发展住宅产业化,实现住宅建设的规模化和现代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2002年《施工企业管理》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产业集聚视角下特色小镇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研究[D]. 杨先贺.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5)
- [2]HG公司设计管理改进研究[D]. 于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3]1937-1949年重庆城市建设与规划研究[D]. 谢璇.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
- [4]建筑装饰工厂化生产研究[D]. 张云晓. 南京理工大学, 2008(11)
- [5]房地产企业知识管理与支撑技术研究[D]. 沈良峰. 东南大学, 2007(06)
- [6]住宅装修产业化模式研究[D]. 胡沈健. 同济大学, 2006(08)
- [7]中国第一本旅行类刊物 ——《旅行杂志》研究[D]. 黄芳. 湖南师范大学, 2005(07)
- [8]房地产产业化研究[D]. 苗维亚. 西南财经大学, 2004(04)
- [9]住宅产业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D]. 郝胜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4(03)
- [10]中国住宅产业发展探析[D]. 孙向红. 浙江大学,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