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扫描仪标准扫描原稿的制作及应用(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周明华,张辉[1](2020)在《提高档案图像扫描质量的方法》文中研究说明从原稿评估、扫描仪使用、分辨率选择、扫描参数设置等方面介绍影响图像扫描效果的因素,以及用photoshop提高图像质量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赵美奇[2](2020)在《数码复印机扫描控制器的设计实现》文中认为数码复印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科研中不可缺少的自动化办公设备,这类设备集光、机、电于一体,机械结构及数字控制较为复杂,使得国内市场上几乎是清一色的国外品牌产品或基于国外技术的组装产品,不仅抢占了国内庞大的市场,而且严重影响了国家信息安全。因此,国家启动了相关设备的国产化替代研究工作。本文针对数码复印机的扫描模组,提出了一种基于MCU+FPGA+DDR2的扫描控制系统设计方案,通过软硬件自主设计,实现了数码复印机的扫描控制器。本文从系统方案设计、硬件电路设计、控制器固件实现及上位机扫描控制软件开发四个方面对扫描控制器的设计实现进行了详细的论述:(1)根据系统总体设计要求,分析了扫描控制系统的功能需求,确定了一种基于MCU+FPGA+DDR2的扫描控制方案,选择了经济适用的STM32F429芯片作为扫描主控制器,并对控制系统结构进行了设计。(2)通过对MCU系统、FPGA系统、设备接口等模块的电路设计,实现了扫描控制器的原理图,并在开发板上对MCU子系统、USB接口、网络接口、U盘存储、LCD触摸显示、MCU与FPGA通信等电路模块进行了验证。(3)采用μC/OS-Ⅱ嵌入式操作系统作为扫描控制器的软件运行平台,通过移植USB固件库和LWIP网络协议栈,编程实现了扫描控制器与主机设备的网络通信和USB通信接口控制;根据总体设计要求,对扫描控制程序的结构、LCD触摸屏的人机交互、U盘的扫描图像存储、扫描过程的流程控制等模块进行了功能设计,并通过嵌入式编程实现了扫描控制器的控制固件。(4)基于MFC开发了上位机扫描控制程序,采用多线程技术设计实现了具有扫描参数设置、扫描图像接收保存等功能的交互式扫描控制软件;设计了上位机与底层扫描设备的数据传输协议;通过图像设备TWAIN协议编程,实现了上位机扫描控制软件的标准化TWAIN接口。最后搭建试验环境对扫描控制系统进行了软硬件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达到设计要求,对数码复印机中基于MCU+FPGA+DDR2的扫描控制方案进行了可行性与有效性验证。研究成果对数码复印机国产化替代工作的后续研究提供了一种选择,同时该成果也可直接作为国产扫描仪控制系统的一种成熟解决方案。
王伟[3](2020)在《《哈利·波特》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文中认为英国作家J.K.罗琳创作的Harry Potter风靡全世界,被翻译成80种语言,所有版本的总销量超过5亿册,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小说之一。本研究依据译介学理论、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操纵”和“重写”理论、接受理论和副文本理论对Harry Potter在中国的译介展开全面、系统的描述性个案研究,探讨了该作品是如何被译介到中国以及在进入中国后该作品在中国普通读者和专业研究者群体中的传播、接受现状,分析了《哈利·波特》中译本在中国的定位和目标读者群体的接受错位问题,并从副文本与文本转换过程分析了《哈利·波特》中译本中的翻译问题。通过对《哈利·波特》中译本在中国出版发行的历时性描述分析,本研究发现Harry Potter这部通俗文学作品能够进入中国主要是与当时的社会接受环境紧密相关。通俗文学,又称之为大众文学,一直处在中国文学系统的边缘。长期以来,通俗文学的娱乐消遣功能与中国传统的“文以载道”文学观念相悖,通俗文学往往被视为严肃文学、纯文学的对立面。而在改革开放之后,国内开始大规模地译介外国通俗文学作品,通俗文学开始从文学系统的边缘向中心运动,长期被压抑和禁锢的文学娱乐消遣功能终于得到释放。随着中国1992年成为《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的成员国,中国对外版权贸易得到迅速发展,开始不断从国外引进通俗文学作品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国内不少出版社开始摆脱行政化束缚,以市场为导向追求利润最大化。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人民文学出版社积极转变观念,从国外获取最新商业出版资讯,Harry Potter就这样走进了人文社的编辑眼中。2000年8月底,人民文学出版社鏖战数月后赢得了《哈利·波特》中文版权。Harry Potter被引进到中国之后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销售成绩,成为一部非常畅销的流行读物。Harry Potter进入中文世界后,普通读者和专业研究者对该作品的接受各自呈现出不同的接受特征。中国奇幻文学读者群体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对《哈利·波特》这部作品的接受经历了“文本—影像—文本”和“影像—文本”两种文学接受过程。在Harry Potter进入中国之前,中国大陆的普通读者对于奇幻文学还是比较陌生,即使有奇幻文学作品的存在,在当时也是被当成童话被译介到中国。在新世纪开始之前的这段时间,中国大陆并不存在奇幻文学所能接受的土壤或环境,因此也就没有奇幻文学读者群体的存在。而随着The Lord of the Rings和Harry Potter等系列作品陆续被国内出版社引进译介,再加上国内义务教育的蓬勃发展和一系列的教育制度改革,新时期的中国读者在文化程度、知识深度、阅读广度上有很大幅度提高,国内逐渐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奇幻读者群体,他们热爱阅读和接受各种西方奇幻文学作品。同时,新世纪大众传媒尤其是由奇幻文学改编的同名电影在中国热映,使众多读者在欣赏奇幻大片的同时,感受到了奇幻文学作品的魅力,部分读者是看完纸质作品之后去电影院欣赏改编的同名电影(影像),然后再对该奇幻文学作品的纸质书籍(文本)进行深度阅读;也有不少读者是观看完奇幻文学作品改编的同名电影(影像)后购买纸质书籍(文本)阅读。“文本—影像—文本”和“影像—文本”构成了中国普通读者对外国奇幻文学作品的两种文学接受过程。而与普通读者对《哈利·波特》的接受不同的是,中国的专业研究者对《哈利·波特》并不是特别重视,在我国主流核心学术刊物上刊载有关“哈利·波特”研究的文章数量相对有限。尽管通俗文学开始从文学系统的边缘开始向中心运动,但是严肃的学院派研究者却并不十分关注《哈利·波特》这种通俗文学作品。究其缘由,一方面,纯文学或者说精英文学才是中国专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对文学作品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这更符合当下时代的主旋律,而外国通俗文学作品“走进来”的译介研究则很难引起他们的关注。与Harry Potter系列作品在英语世界的接受状况相比,《哈利·波特》中译本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在英语世界,Harry Potter系列一开始定位是儿童文学,面向儿童读者群体,但因为该作品深受青少年读者和成人读者的喜爱,英语世界的出版社很快就灵活地改变该作品目标读者群体定位,扩大其读者群体范围。而在中文世界,赞助人(人文社)从一开始就一直把该作品定位为儿童文学,并自始至终操纵着《哈利·波特》中译本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从副文本视角对《哈利·波特》中译本进行分析,无论是从书籍的开本设计、封面装帧、插图、书签还是内页版式设计,人文社都是按照儿童文学作品的定位进行设计和出版发行的,儿童才是其目标读者群体。因此,人文社对《哈利·波特》中译本的定位和中国读者对该作品的接受之间产生错位,部分中国读者对人文社的儿童文学定位和译文质量不满,三种新型读者群体出现:批评型读者、作为译者的读者和精英型读者。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新型读者群体在网络空间中对人文社《哈利·波特》中译本的翻译质量展开网络文学翻译批评,或者另起炉灶自己开始翻译并在网络空间中分享译文。随着《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和同名电影的完结,精英型读者群体开始涌现,他们从各个视角、细节、主题对这部作品展开全新的网络文学翻译批评,具有一定的学术素养和敏锐的批评意识。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发展使中国读者的角色从单一走向多重化,在文学文本选择和文本意义建构上由“失语者”变成了“建构者”。新型读者群体展开的网络文学翻译批评对人文社和译者形成了“良性监督”,加强了读者和出版社之间的互动,这些都构成了《哈利·波特》在中国的接受史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Harry Potter被译介到中文语境后,“显性”赞助人(人文社)的意识形态、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自始至终都对译者的翻译工作进行着操纵,同时“隐性”赞助人(儿童读者群体)也迫使译者适当调整翻译策略使译文符合儿童读者阅读。因此,人文社在对Harry Potter进行文本转换的过程中因为误译、漏译产生了一系列的偏差和变形。因为原文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原作者根本没有预料到的接受语境,作家J.K.罗琳精心创作的大量文化特色词汇、人物形象、“文字游戏”和习语在经过译者的翻译转换之后,原着中的人物形象、性格在中译本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扭曲和变形,大量“文字游戏”蕴含的预期效果没有被完美地呈现出来。同样地,原着中大量巧妙构思、精心创作的习语并没有被译者进行异化处理,这使得习语中独有的文化意象和语言特色在中译本中丢失,影响和阻碍了中国读者阅读的连贯性和好奇心。本研究推动《哈利·波特》进入更多学术界研究者的视野,进一步丰富了《哈利·波特》在中国的学术研究,让更多严肃学院派研究者认识到通俗文学翻译的影响和特殊研究价值,也为该作品走向经典做出了一定努力;同时基于该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过程中遇到的新型读者群体的网络文学翻译批评以及中译本在文本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偏差,本研究亦可为外国通俗文学作品的翻译以及中国通俗文学作品外译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和借鉴。
王彩印[4](2017)在《面向保真印刷的彩色图像鲁棒水印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网络技术和图像复制技术的发展,使得图像的传播和再复制过程更方便和快捷。通过多种数字处理软件和高质量的图形图像输入输出设备,可以轻易地对原作品进行任意编辑、修改并非法再复制和盗版的事件越来越多,因此迫切需要有效的印刷图像版权保护、取证和防伪的技术方法。数字水印技术作为用于数字媒体的版权保护、取证和防伪的解决手段之一,已经开展多年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对印刷再复制图像的版权保护研究刚开始起步。本文针对保真印刷的彩色图像版权保护,从典型的印刷图像保真复制原理和流程特点入手,开展面向保真印刷的彩色图像鲁棒水印方法研究,主要包括基于ICC色彩管理的保真印刷复制流程、未使用ICC色彩管理的保真复制流程(如:高保真印刷技术)和专色印刷流程的鲁棒水印技术研究。本文的主要创新工作如下:(1)针对使用ICC色彩管理技术的印刷流程,本文提出了基于ICC色彩空间转换的彩色印刷图像数字水印方法。首先提出在与设备无关颜色空间CIEL*a*b*的色度分量中嵌入水印信息,在黄-蓝分量中嵌入有意义的水印信息,在红-绿分量中嵌入了水印同步模板信号;然后使用调幅加网技术对水印图像进行半色调化处理,使用胶印印刷方式输出;在水印检测时,对印刷-扫描图像进行了去网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针对彩色印刷图像具有很好的水印透明性,对印刷过程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对常规的图像处理和几何变换攻击均具有鲁棒性,该算法可以用于彩色数字图像和印刷图像版权的同步保护。(2)针对未使用ICC色彩管理技术的印刷流程,现有彩色图像水印方法在RGB颜色空间中嵌入水印信息,存在RGB颜色模式和CMYK颜色空间转换导致水印信息和颜色失真。本文提出面向CMYK图像的鲁棒水印方法,首先在图像的Y色和K色信息通道中分别嵌入有意义水印和结构模板信号;为了提高印刷图像的颜色保真度,建立了视觉蒙版,并在图像的空间域中对水印信号进行重塑,以胶版印刷为工业应用背景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测试。为了提高水印鲁棒性,提出使用网点扩大校正模型,减小印刷图像的像素失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适用于以胶版印刷方式为应用背景的CMYK图像保真复制。(3)针对专色印刷时,颜色通道少、水印容量低的问题,本文基于专色印刷中颜色空间的转换原理,结合整数小波转换(IWT)和奇异值分解(SVD),提出了一种可用于专色图像印刷的鲁棒水印算法。首先,提出在专色分色通道中嵌入水印信息的策略,将专色图像进行专色分色后进行IWT转换,将水印信息直接嵌入一级IWT各子带的奇异值S中,为了防止水印提取时的高虚警率,在嵌入水印的图像中嵌入一个数字签名进行提取验证;其次,在扫描灰度图中提取水印信息,为了提高水印鲁棒性,提出使用专色梯尺建立专色印刷-扫描图像网点转移曲线,获得专色阶调校正曲线,对扫描图像进行阶调校正。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本文选用胶版印刷方式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应用于专色具有很好的视觉不可见性,且可以抵抗胶版印刷过程。
汪菲[5](2017)在《基于UV数码喷印技术的家具与木制品表面装饰图案研究》文中提出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各种新型印刷手段层出不穷,传统意义上的印刷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创新发展,印刷产业所涉及的领域正在持续扩张,这些行业特征在大幅面喷墨印刷方向体现得特别明显。而UV数码喷印技术以无需制版、数字成像的技术特征,已经成为宽幅面印刷领域的代表。UV数码喷印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已从前期的广告行业,开始向家具装饰制造、纺织业、包装、陶瓷、标签打印等其他领域延伸扩展。显然,UV数码喷印技术对于家具与木制品行业的发展来说,是一次很大的机遇。家具与木制品行业已经相当成熟,但是大部分传统装饰工艺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且不能满足个性化市场、绿色环保、快速生产的需求。而UV数码喷印技术恰巧可以填补这方面的空白。现如今,大量文献只有UV数码喷印技术在纺织品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而对于UV数码喷印在家具与木制品行业的应用则缺乏较深入的理论指导。由于装饰图案是解决UV数码喷印技术在家具与木制品行业中应用的关键性难点,本文基于UV数码喷印技术的特点,对家具与木制品表面装饰图案进行研究,并结合两者探索数码喷印图案的设计方法,对UV数码技术在家具与木制品中的推广与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与传统家具与木制品表面装饰工艺对比,UV数码喷印技术具有适用材料广、无需制版、直接喷印、喷绘图案质量好、细节表现强的特点,在家具与木制品的应用中具有很大优势,目前已经在家具、木地板、木门、装饰画等行业中开始崭露头角。(2)从装饰图案的位置、形状、布置三个方面总结出家具与木制品表面装饰图案的基本规律,详细分析了艺术类喷印、模拟工艺效果、模拟肌理效果这三类数码喷印图案的设计方法。(3)以UV数码喷印基本流程为基础,总结了UV数码喷印技术应用于家具与木制品的具体流程:木纹肌理数码信息采集、建立木纹图库的步骤、木纹图像处理技术、喷印前基材处理、UV数码喷印过程、后期处理。(4)以模拟3D木纹肌理数码喷绘样品制作为实际操作案例,论述了UV数码技术应用于家具及木制品装饰中模拟木纹肌理的具体方法。最后通过实验论证,测试不同喷印模式下木制品表面UV数码喷绘图层的性能,分析论证该技术的应用符合国家标准。
傅师伟[6](2015)在《基于中国书画特征颜色的专用色标设计与制作》文中指出为提高中国书画作品的数字化采集精度,对中国书画创作的各种主要原材料(包括颜料、印泥和宣纸等)进行实样采集和颜色测量,建立中国书画特征颜色数据集,并据此设计与制作中国书画专用色标。实验结果表明,专用色标可用于扫描仪的色度特征化、创建扫描仪的ICC颜色描述文件,对中国书画原材料颜色样品的数字化采集精度优于IT8.7/2标准色标。
马丽娜[7](2015)在《计算机输入设备与显示设备色彩一致性研究》文中认为本课题主要是为了实现计算机输入设备与显示设备色彩一致性,使颜色在输入设备和显示设备之间进行颜色传递时色彩信息损失最少,精确地复制再现色彩,实现所见即所得的效果,也就是显示设备上显示的颜色和原稿的颜色一致。针对不同的输入设备和显示设备进行系统的色彩管理。本文输入设备分别采用扫描仪和数码相机,采用两套不同色靶IT8.7/2色靶和自定义色靶,分别对扫描仪和数码相机进行建模,获得扫描仪和数码相机RGB->Lab各自两套不同色靶建模数据,然后针对不同色靶,采用单元多项式回归法分别实现扫描仪和数码相机的RGB->Lab颜色空间转换。计算机显示设备本课题采用的是LCD显示器,借助Eye-one设备获取显示器的Lab->RGB建模数据,分别采用单元多项式回归、分区多项式回归以及构造立方体中心点替代法实现显示器的Lab->RGB颜色空间转换。采用OpenGL库函数实现色域的三维可视化,比较输入设备和显示设备色域大小,对于超过显示设备色域的点采用相对色度法进行色域映射。将输入设备和显示设备放在一起进行系统色彩管理,首先将纸质彩色原稿经过输入设备的输入,获得RGB颜色模式的图片,对图片中的每个像素点实现输入设备的RGB->Lab转换。其次,实现不同设备的色域三维可视化,判断经输入设备转换得到的Lab值是否在显示器色域范围内,判断是否需要色域映射。再次,实现显示设备的颜色空间转换Lab->RGB,获得的RGB值最终在显示器上驱动显示。最后,评价颜色一致性时,采用人眼主观评价以及计算色差客观评价结合法,通过在显示器上比较直接经过输入设备输入的图片和色彩管理后的图片哪个更加接近于原稿,实验表明,色彩管理后的彩色图片颜色更加的接近纸质彩色原稿,实现了计算机输入设备和显示设备色彩一致性。本课题是在Windows 7环境下,基于VC++6.0编写出“计算机输入与显示设备色彩一致性”管理程序,结果表明,本程序可以有效的实现输入设备和显示设备色彩一致性,为今后色彩管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给出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经验,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姚海根[8](2012)在《扫描仪光电转换函数的测量及应用》文中提出光电转换函数体现扫描仪最基本的性能特征,是测量其他性能指标的基础。本文测量了平板扫描仪和平台式扫描仪的光电转换函数。测量数据表明,参与测试的扫描仪存在明显的非线性效应。考虑到扫描仪线性化处理的需要,在基于明度的光电转换函数的基础上得到了两种扫描仪的二次拟合曲线,可用于扫描仪非线性效应的补偿。
姚海根[9](2011)在《RAW数据捕获》文中指出计算机成为印刷业的主要生产工具之一后,彩色复制工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此也提出了不少新问题,除仍然要求保证颜色在传递和变换过程的一致性外,也要求计算机屏幕显示颜色与最终印刷品颜色尽可能保持一致。幸运的是,模拟原稿数字化发生在复制工艺的前端,这固然有利于印刷从业人员有充分的时间掌握和熟悉新的工作方式,但同时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课题,其中包括如何合理地获取图像数据。
吕茹茹[10](2011)在《数码复印机原稿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办公自动化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数码复印机已经成为了当前不可或缺的办公设备。然而,数码复印机的数字部分为决定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鉴于此,本课题将重点研究复印机的数字模块,即原稿信号采集与处理模块,此系统包括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硬件系统中,采用彩色线阵CCD完成对原稿的图像扫描,CCD输出的模拟信号先经过模拟信号电路处理,然后进入ADC进行模数转换,再由FPGA采集AD转换之后的数字信号。CCD与ADC的正常工作需要严谨的驱动信号来维持,这些驱动信号均由FPGA提供。接着,由主处理器DSP与协处理器FPGA构成的数字信号处理电路对采集到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为了实现数据的快速采集及在FPGA与DSP之间快速传输,使用SDRAM与专用FIFO芯片作为数据暂存与传输芯片。软件系统中,在QuartusⅡ软件中使用VHDL硬件描述语言进行CCD与ADC驱动程序的开发,在仿真通过之后,将编译综合之后的可执行文件烧录到FPGA的配置芯片中。使用C语言编写DSP中的数字信号处理程序,并根据DSP硬件使用情况编写相应配置文件。在完成原稿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的硬件原理设计与软件设计之后,制作PCB板,搭建实验平台,进行系统的调试工作。经过多次修改与完善,实现了硬件与软件的完美配合。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用示波器采集到一组CCD输出信号波形图,完成了系统的功能性验证。本系统在硬件与软件相互配合的情况下实现数码复印机原稿信息采集与处理,调试结果达到预期要求。
二、扫描仪标准扫描原稿的制作及应用(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扫描仪标准扫描原稿的制作及应用(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提高档案图像扫描质量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扫描基本原理 |
2 扫描仪的技术指标 |
3 扫描仪的维护 |
4 原稿评估 |
5 原稿分类 |
6 扫描仪的选择 |
7 设置扫描参数 |
(1)设定扫描分辨率 |
(2)选择扫描色彩模式 |
(3)黑场与白场定标 |
(4)文件存储格式 |
(5)去网纹扫描功能 |
8 数字图像处理 |
8.1 USM锐化 |
8.2 专色校正 |
8.3 曲线调节 |
8.4 高斯模糊 |
9 结语 |
(2)数码复印机扫描控制器的设计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扫描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功能需求分析 |
2.2 扫描控制系统架构 |
2.2.1 总体架构 |
2.2.2 硬件平台选择 |
2.2.3 通信方式选择 |
2.2.4 软件开发环境选择 |
2.3 扫描控制流程介绍 |
2.3.1 PC扫描流程 |
2.3.2 U盘扫描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扫描控制器硬件电路设计实现 |
3.1 硬件系统总体结构 |
3.2 STM32 MCU子系统电路设计 |
3.2.1 MCU最小系统 |
3.2.2 联机接口模块 |
3.2.3 外扩存储器模块 |
3.2.4 人机交互模块 |
3.3 FPGA扫描控制电路设计 |
3.4 扫描电机控制电路设计 |
3.5 扫描台面接口电路设计 |
3.6 CIS扫描头接口电路设计 |
3.7 AFE模拟前端电路设计 |
3.8 系统电源电路设计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μC/OS-Ⅱ的扫描控制器固件设计实现 |
4.1 扫描控制器固件架构设计 |
4.2 基于μC/OS-Ⅱ的多任务设计 |
4.2.1 任务划分 |
4.2.2 多任务通信设计 |
4.2.3 多任务调度设计 |
4.3 μC/OS-Ⅱ下 USB通信设计实现 |
4.3.1 USB通信基础 |
4.3.2 USB设备的配置 |
4.3.3 USB通信的设计实现 |
4.4 μC/OS-Ⅱ下网络通信设计实现 |
4.4.1 网络通信基础 |
4.4.2 网络通信的设计实现 |
4.5 基于FPGA的图像扫描流程控制 |
4.5.1 FPGA的 FMC总线接口 |
4.5.2 原复印机的扫描控制逻辑 |
4.5.3 基于FPGA逻辑的扫描控制流程 |
4.6 扫描功能的设计实现 |
4.6.1 PC扫描设计实现 |
4.6.2 U盘扫描设计实现 |
4.7 人机交互的设计实现 |
4.7.1 触摸控制及LCD显示的实现 |
4.7.2 触摸屏界面设计 |
4.7.3 其他人机交互方式的设计 |
4.8 异常处理的设计实现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TWAIN的扫描控制软件设计实现 |
5.1 扫描控制软件架构设计 |
5.1.1 需求分析 |
5.1.2 功能模块划分 |
5.1.3 整体架构 |
5.1.4 软件工作流程 |
5.2 与底层设备通信及接口传输协议设计 |
5.2.1 USB和网络通信的实现 |
5.2.2 接口传输协议的设计 |
5.3 扫描控制软件设计实现 |
5.3.1 基于MFC的交互界面设计 |
5.3.2 多线程的设计 |
5.3.3 扫描图像数据接收显示与保存的实现 |
5.3.4 图像处理功能的实现 |
5.3.5 状态栏的实现 |
5.4 Twain接口协议及封装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扫描控制系统集成与测试 |
6.1 系统集成 |
6.2 系统测试 |
6.2.1 USB和网络通信测试 |
6.2.2 U盘存储测试 |
6.2.3 扫描测试 |
6.2.4 人机交互模块测试 |
6.2.5 上位机扫描控制软件测试 |
6.2.6 TWAIN接口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哈利·波特》在中国的译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Harry Potter及其作者J.K.罗琳简介 |
二、研究缘起、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Harry Potter在中国的翻译史 |
一、Harry Potter在中国的出版概况 |
二、《哈利·波特》中译史 |
三、小结 |
第三章 《哈利·波特》在普通读者和专业研究者中的接受 |
一、接受土壤的形成和奇幻文学读者群体的勃兴 |
二、《哈利·波特》中译本评介史 |
三、小结 |
第四章 赞助人对译本的操纵和目标读者接受错位——新型读者群体出现 |
一、赞助人对《哈利·波特》中译本生产和流通过程的操纵 |
二、Harry Potter和《哈利·波特》中译本的读者群定位 |
三、新型读者群体出现 |
四、小结 |
第五章 从副文本视角与文本转换过程看《哈利·波特》中译本的偏差 |
一、副文本视角下的《哈利·波特》:儿童文学定位导向引发部分读者不满 |
二、误译、漏译导致《哈利·波特》中人物形象的扭曲和变形 |
三、“文字游戏”在转换过程中出现偏差:预期效果缺失,影响读者理解 |
四、《哈利·波特》中的习语翻译:适度异化才可保留异域文化意象 |
五、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4)面向保真印刷的彩色图像鲁棒水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国际抗打印-扫描数字水印相关研究 |
1.2.2 国内抗打印-扫描数字水印相关研究 |
1.2.3 国内外抗印刷-扫描数字水印相关研究 |
1.2.4 技术应用和商业产品 |
1.3 面向保真印刷的彩色图像鲁棒水印技术框架 |
1.3.1 技术框架 |
1.3.2 技术优势 |
1.3.3 技术指标 |
1.4 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
2 面向保真印刷的图像复制系统分析 |
2.1 颜色和人眼视觉系统 |
2.1.1 颜色感知和描述 |
2.1.2 颜色空间 |
2.1.3 印刷颜色 |
2.2 彩色图像保真印刷复制技术 |
2.2.1 彩色图像保真印刷工艺流程和印刷方式 |
2.2.2 彩色图像半色调技术 |
2.2.3 彩色图像保真技术 |
2.3 印刷扫描图像失真分析 |
2.3.1 印刷扫描过程对图像的影响 |
2.3.2 印刷扫描图像几何失真分析 |
2.3.3 印刷扫描图像像素失真分析 |
2.3.4 印刷扫描图像颜色失真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ICC颜色空间转换的印刷图像数字水印方法 |
3.1 引言 |
3.2 基于ICC色彩管理技术保真印刷图像特征分析 |
3.2.1 基于ICC色彩管理的颜色转换分析 |
3.2.2 颜色空间特征和水印的嵌入分析 |
3.2.3 半色调化和去网(Descreening)模型分析 |
3.3 水印信息预处理技术 |
3.4 基于ICC颜色空间转换的鲁棒水印算法 |
3.4.1 嵌入算法 |
3.4.2 检测算法 |
3.5 性能评价指标 |
3.6 实验及结果 |
3.6.1 水印透明性评价 |
3.6.2 抵抗印刷-扫描过程的鲁棒性评价 |
3.6.3 抵抗其他图像失真及几何变换的鲁棒性评价 |
3.6.4 与在亮度分量中嵌入水印信息的比较 |
3.6.5 与现有算法的比较 |
3.7 本章小结 |
4 面向保真印刷的CMYK图像数字水印方法 |
4.1 引言 |
4.2 CMYK印刷图像特征分析 |
4.2.1 CMYK颜色空间 |
4.2.2 CMYK印刷图像特征分析 |
4.3 CMYK图像水印嵌入通道分析 |
4.4 面向保真印刷的鲁棒水印算法 |
4.4.1 嵌入算法 |
4.4.2 提取算法 |
4.5 空间域视觉蒙版和印刷网点扩大校正模型 |
4.5.1 空间域视觉蒙版(Spatial Visual Masking) |
4.5.2 网点扩大校正模型(Dot Gain Correction) |
4.6 性能评价指标 |
4.7 实验及结果 |
4.7.1 视觉蒙版性能评价 |
4.7.2 网点扩大校正模型性能评价 |
4.7.3 水印鲁棒性评价 |
4.7.4 与现有算法的比较 |
4.8 算法优化 |
4.9 本章小结 |
5 专色印刷图像数字水印方法 |
5.1 引言 |
5.2 专色印刷和扫描过程图像特征分析 |
5.2.1 专色印刷 |
5.2.2 专色印刷图像扫描特征 |
5.3 本文提出的专色印刷水印框架 |
5.4 整数小波转换(IWT)和奇异值分解(SVD) |
5.4.1 整数小波转换(IWT) |
5.4.2 奇异值分解(SVD) |
5.5 专色印刷鲁棒水印算法 |
5.5.1 水印嵌入算法 |
5.5.2 水印提取算法 |
5.5.3 数字签名机制 |
5.6 扫描图像校正模型 |
5.7 性能评价指标 |
5.8 实验及结果 |
5.8.1 实验环境和参数设置 |
5.8.2 水印透明性评价 |
5.8.3 数字签名认证测试 |
5.8.4 抵抗印刷-扫描过程的鲁棒性评价 |
5.9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基于UV数码喷印技术的家具与木制品表面装饰图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1.5 课题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课题研究方法 |
1.5.2 课题技术路线 |
第二章 UV数码喷印技术概述 |
2.1 UV数码喷印技术原理 |
2.2 UV数码喷印技术特点 |
2.3 UV数码喷印技术条件 |
2.3.1 UV固化喷墨墨水 |
2.3.2 数码喷印设备 |
2.4 在家具与木制品中的应用分析 |
2.4.1 与其他家具与木制品表面装饰手法对比 |
2.4.2 在家具与木制品中的应用优势 |
2.4.3 在家具与木制品中的应用条件 |
2.4.4 在家具与木制品中的应用概况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家具与木制品表面装饰图案研究 |
3.1 装饰图案的含义 |
3.2 装饰图案的分类 |
3.3 家具与木制品装饰图案的基本规律 |
3.3.1 家具与木制品表面装饰图案位置 |
3.3.2 家具与木制品表面装饰图案形状 |
3.3.3 家具与木制品表面装饰图案布置 |
3.4 家具与木制品数码喷印图案类型 |
3.4.1 数码喷印装饰图案资料搜集 |
3.4.2 数码喷印装饰图案分类和整理 |
3.5 不同风格的数码喷印图案设计分析 |
3.5.1 艺术类喷印图案 |
3.5.2 模拟拼花效果图案 |
3.5.3 模拟漆艺彩绘图案 |
3.5.4 模拟肌理图案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UV数码喷印基本流程 |
4.1 数码喷印图案原稿设计与制作 |
4.2 数码喷印图案的数字化处理 |
4.2.1 图像原稿扫描 |
4.2.2 数码相机拍摄 |
4.2.3 计算机制作 |
4.3 数码喷印图案的色彩管理 |
4.3.1 色彩管理的作用 |
4.3.2 色彩管理系统 |
4.3.3 色彩管理的方法 |
4.4 数码喷印输出 |
4.5 家具及木制品数码喷绘流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码喷印图案的实际应用 |
5.1 应用方法 |
5.1.1 从材料角度分析 |
5.1.2 从工件角度分析 |
5.1.3 从设计角度分析 |
5.1.4 从工艺角度分析 |
5.2 应用效果 |
5.2.1 平面效果 |
5.2.2 3D效果 |
5.3 应用案例-模拟3D木纹肌理数码喷绘样品设计制作 |
5.3.1 木纹肌理数码信息采集 |
5.3.2 建立木纹图库 |
5.3.3 木纹图像处理技术研究 |
5.3.4 喷印前基材处理 |
5.3.5 UV数码喷印 |
5.3.6 后期处理 |
5.4 不同喷印模式下木材表面UV喷绘图层性能研究 |
5.4.1 实验目的 |
5.4.2 实验设计 |
5.4.3 实验步骤 |
5.4.4 实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基于中国书画特征颜色的专用色标设计与制作(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书画作品数字化采集原理 |
1.1 中国书画作品数字化采集方法 |
1.2 输入设备的色度特征化 |
1.3 ICC标准色标简介 |
2 中国书画特征颜色的收集与测量 |
2.1 国画颜料特征颜色样品数据集 |
2.2 印泥和宣纸(绢)特征颜色样品数据集 |
3 专用色标的设计与制作 |
3.1 专用色标设计 |
3.2 专用色标制作 |
3.2.1 专用色标数字图像文件的制作 |
3.2.2 专用色标硬拷贝物理原稿的制作 |
3.2.3 专用色标描述文件(TDF)的制作 |
4 专用色标与标准色标的比较测试 |
5 结论 |
(7)计算机输入设备与显示设备色彩一致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色彩管理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任务 |
1.4 课题章节安排以及创新点 |
1.5 课题所使用的实验器材 |
2 色彩理论与色彩管理系统 |
2.1 色度学基础 |
2.1.1 光源 |
2.1.2 颜色物体和观察者 |
2.2 颜色空间 |
2.2.1 RGB颜色空间 |
2.2.2 CIE Lab颜色空间 |
2.3 色彩管理系统结构图 |
2.4 本章小结 |
3 彩色输入设备的颜色空间转换 |
3.1 色靶数据的获取 |
3.1.1 IT8.7/2色靶数据获取 |
3.1.2 自定义色靶数据获取 |
3.2 颜色空间转换常用方法 |
3.2.1 三维插值法 |
3.2.2 多项式回归 |
3.2.3 BP神经网络 |
3.3 扫描仪的颜色空间转换 |
3.3.1 彩色扫描仪的成色原理 |
Lab颜色空间转换'>3.3.2 扫描仪RGB->Lab颜色空间转换 |
3.4 数码相机的颜色空间转换 |
3.4.1 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 |
Lab颜色空间转换'>3.4.2 数码相机RGB->Lab颜色空间转换 |
3.5 本章小结 |
4 显示设备LCD显示器的颜色空间转换 |
4.1 LCD显示器工作原理 |
4.2 显示器数据的获取 |
Lab颜色空间转换'>4.3 显示器RGB->Lab颜色空间转换 |
RGB反向颜色空间转换'>4.4 显示器Lab->RGB反向颜色空间转换 |
4.4.1 单元多项式回归法 |
4.4.2 分区多项式回归 |
4.4.3 构造立方体中心点替代法 |
4.5 本章小结 |
5 设备色域三维可视化 |
5.1 IT8.7/2色靶和显示器色域比较 |
5.2 自定义色靶和显示器色域比较 |
5.3 色彩匹配 |
6 输入与显示设备色彩管理系统 |
6.1 输入设备与显示设备色彩管理结构图 |
6.2 系统色彩管理过程 |
6.3 系统色彩管理功能实现 |
6.3.1 实现单点输入到显示色彩管理 |
6.3.2 IT8.7/2色靶彩色图像色彩管理 |
6.3.3 自定义色靶彩色图像色彩管理 |
7 色彩管理质量评价 |
7.1 色彩评价标准 |
7.2 实验色彩评价方法 |
7.3 IT8.7/2色靶颜色一致性评价 |
7.3.1 输入设备为扫描仪时颜色评价 |
7.3.2 输入设备为数码相机时颜色评价 |
7.3.3 IT8.7/2色靶颜色一致性实验分析 |
7.4 自定义色靶颜色一致性评价 |
7.4.1 输入设备为扫描仪时颜色评价 |
7.4.2 输入设备为数码相机颜色评价 |
7.4.3 自定义色靶颜色一致性实验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获奖及社会评价等 |
(9)RAW数据捕获(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述 |
二、关于RAW数据 |
三、照相机原始数据转换 |
四、扫描仪RAW数据 |
五、扫描仪RAW数据捕获的重要性 |
六、RAW数据扫描要点 |
(10)数码复印机原稿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选题依据 |
1.1.1 数码复印机背景介绍 |
1.1.2 国内外复印机技术发展与现状 |
1.2 数码复印机各组成部分的工作过程 |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3.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3.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数码复印机数字部分关键参数与原理介绍 |
2.1 数码复印机数字部分关键参数 |
2.1.1 原稿信息扫描系统的分辨率 |
2.1.2 模/数转换器(ADC)的分辨率 |
2.2 数码复印机数字部分工作原理介绍 |
2.2.1 图像扫描 |
2.2.2 图像扫描输出 |
2.2.3 模拟信号处理 |
2.2.4 模数转换 |
2.2.5 数字信号处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码复印机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分析与解决方案 |
3.1 数码复印机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分析与模型建立 |
3.1.1 系统分析 |
3.1.2 模型建立 |
3.2 信号采集部分方案论证 |
3.2.1 图像传感器方案 |
3.2.2 模拟信号处理与AD转换方案 |
3.3 数字信号处理方案论证 |
3.4 CCD图像传感器与ADC驱动方案论证 |
3.5 数据暂存与传输方案论证 |
3.5.1 数据暂存方案 |
3.5.2 数据传输方案 |
3.6 其他芯片选型 |
3.6.1 DSP配置芯片选型 |
3.6.2 FPGA配置芯片选型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原稿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4.1 数码复印机原稿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的采集模块 |
4.1.1 线阵CCD传感器外围电路 |
4.1.2 模拟信号处理电路 |
4.1.3 模数转换外围电路 |
4.2 数码复印机原稿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的驱动与协处理器模块 |
4.2.1 芯片EP3C25Q240C8N的PLL时钟与配置电路 |
4.2.2 芯片EP3C25Q240C8N的引脚分配 |
4.3 数码复印机原稿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的数字信号传输与处理模块 |
4.3.1 芯片TMS320C6713的PLL时钟与配置电路 |
4.3.2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引脚分配 |
4.3.3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与协处理器FPGA之间的数据传输电路 |
4.3.4 数据暂存电路 |
4.4 数码复印机原稿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的电源模块 |
4.4.1 系统电源电路 |
4.4.2 系统电源监控与复位电路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原稿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软件设计 |
5.1 开发软件简介 |
5.1.1 FPGA开发软件Quartus Ⅱ简介 |
5.1.2 DSP开发软件CCS 3.1简介 |
5.2 时钟选择与PLL配置 |
5.2.1 FPGA的PLL时钟配置 |
5.2.2 DSP的PLL时钟配置 |
5.3 FPGA的VHDL语言设计 |
5.3.1 CCD驱动信号生成 |
5.3.2 AD9822的寄存器填写与驱动信号生成 |
5.4 DSP配置与内部信号处理程序 |
5.4.1 初步图像增强 |
5.4.2 原稿图像滤波 |
5.4.3 RGB图像与CMYK图像的转换 |
5.4.4 DSP配置文件编写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原稿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硬件与软件调试 |
6.1 原稿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PCB板制作与调试 |
6.2 原稿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软件调试 |
6.3 原稿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实验台搭建与整机调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FPGA与DSP的内部PLL模块电路图 |
附录2:硬件原理图文件贴图 |
附录3:DSP配置文件 |
附录4:FPGA内程序仿真原理图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四、扫描仪标准扫描原稿的制作及应用(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提高档案图像扫描质量的方法[J]. 周明华,张辉. 数字与缩微影像, 2020(04)
- [2]数码复印机扫描控制器的设计实现[D]. 赵美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3]《哈利·波特》在中国的译介研究[D]. 王伟.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7)
- [4]面向保真印刷的彩色图像鲁棒水印方法研究[D]. 王彩印. 大连理工大学, 2017(08)
- [5]基于UV数码喷印技术的家具与木制品表面装饰图案研究[D]. 汪菲. 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6]基于中国书画特征颜色的专用色标设计与制作[J]. 傅师伟.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5(12)
- [7]计算机输入设备与显示设备色彩一致性研究[D]. 马丽娜. 西安理工大学, 2015(01)
- [8]扫描仪光电转换函数的测量及应用[J]. 姚海根.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2012(02)
- [9]RAW数据捕获[J]. 姚海根. 印刷杂志, 2011(08)
- [10]数码复印机原稿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研究[D]. 吕茹茹.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