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情绪治疗中的认识论问题

理性情绪治疗中的认识论问题

一、理性情绪疗法中的认识论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李雯静[1](2021)在《留守儿童线上学习能力提升实务探索 ——以哈尔滨市D村为例》文中认为2019年底新冠疫情爆发,教育部针对居家隔离延迟开学的现状发起了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停课不停学”的倡议。线上教学成为了最主要的教学方式,如何更好的进行线上教学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无论是疫情期间还是早些时候对留守儿童群体线上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硬件设备的建设和师资力量的培养方面,关于留守儿童线上学习能力的研究较少。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对D村留守儿童的线上学习现状进行了实地观察,得出以下结论:D村留守儿童在线上学习时缺乏父母陪伴和理解,难以获得优质的线上学习资源,线上学习能力较为薄弱。以上问题的产生是因为此次的线上学习是被迫进行的,无论家长、老师还是学生都对线上学习的突然开展没有充足的准备。笔者通过观察和访谈发现D村留守儿童缺乏线上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动机不强、自制力弱和社会交往差等方面。综上所述,留守儿童需要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动机、培养良好的线上学习习惯从而提升线上学习能力。本文在增能理论和在线协作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开展社会工作小组活动,招募8名小组组员,帮助他们提升线上学习能力。在小组过程中,基于增能理论,帮助组员树立自信,建立理性认知,帮助其增强线上学习和适应能力;让小组成员在观察、讨论和分享中掌握线上学习的能力。笔者在小组中还应用了在线协作学习理论,通过观察、讨论、情景模拟等环节,提升组员社会交往能力和在线协作学习的能力。小组结束后,笔者通过评估发现,小组组员的线上学习能力明显提升。主要体现在其线上学习动机增强、学习自主性提升、线上互动沟通活跃等方面。本文证明了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线上能力的提升是行之有效的。

蔡娟[2](2021)在《艺术疗愈视角下的“创造力疗愈”探究 ——基于阿瑞提“创造力”过程论》文中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从艺术疗愈的视角探索创造力疗愈,“疗愈”强调的不是解决某个具体的现实问题或治疗了某种疾病,而是从无意识层面看见被心灵困扰的真实自我;进而在认知和意识层面,获得一种提升与拓展,改变和更新看待事情的视角,从而解除内心冲突、恢复身心灵的平衡与健康,实现个性化成长。结合当下国民的心理健康现状问题,本文研究的疗愈受众定位在:压力环境下情绪情感易敏感,情绪困扰亟须疗愈的普通大众。研究思路如下:通过梳理心理学领域关于“创造力与疗愈”的相关理论研究,将“创造力疗愈”研究的任务及重点落脚在:阿瑞提的创造力过程理论与代表性的艺术疗法理论,围绕着“无意识—意识—审美升华”过程相关的心理治疗理论,阐述创造力疗愈的疗愈性、疗愈机制与疗愈作用。最后将理论落实到笔者研究生期间在做的案例研究中,呈现与总结创造力活动对案例人群的疗愈作用。综上所述,“创造力疗愈”论题的阐述,初步探究了创造力与疗愈的本质和关系;梳理和丰富了艺术治疗理论的研究和解读角度;论证了创造力的疗愈性、疗愈机制及疗愈作用,得出结论:在艺术治疗的过程中整合创造力的无意识过程、意识过程,能转化创伤,有效地治疗心理问题,实现疗愈,即创造力疗愈。论文的重要性体现在通过“创造力疗愈”的论述,能够倡导构建充满创造力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并指导艺术治疗临床实践工作。

胡玲[3](2020)在《斯宾诺莎幸福论哲学探析》文中研究表明斯宾诺莎的哲学思想在西方哲学史及伦理学史上有着重要历史地位。贺麟翻译的斯宾诺莎《伦理学》一书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出版,他在此书的“出版说明”中指出,斯宾诺莎的思想被誉为17世纪欧洲资产阶级思想的最高成就之一,主要是因为他的思想中包含着世界观上的无神论因素和认识论上的辩证法因素。这两点对斯宾诺莎思想成就的总结反映出了学界在很久以前研究斯宾诺莎所达到的理解和评价。但是相对于我们近些年来对斯宾诺莎更为丰富和深刻的研究来说,以上的理解和评价显然是极为简略而且也不够全面的,特别是对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和幸福论哲学的重要意义,还没有充分地揭示出来。而洪汉鼎在2012年出版的斯宾诺莎《神、人及其幸福简论》一书的“译序”中指出,用知识来制约情感,以期达到最高、最完满的幸福,是斯宾诺莎哲学思想最根本的宗旨。这段话表达出我们在最近时期研究斯宾诺莎理论的幸福论视角。据此,本文的主题就是去阐释斯宾诺莎哲学幸福论的理论成就,同时批判性地考察他的这个理论的一些缺失的困境。本论文通过对斯宾诺莎重要文本的梳理解读,通过对新近的关于斯宾诺莎的研究成果的吸取和升华,进一步看到了,斯宾诺莎的思想之所以能够在欧洲的人文主义复兴和理性启蒙的时代闪烁出耀眼的光辉,主要原因有三:第一,在那个时代,只有他的哲学思考真正把世俗的人生幸福问题主题化、世俗化和主体化了。第二,他把伦理学中的善归为福,并且在自然主义原则的基础上把伦理学和人生哲学与世界观本体论和方法学认识论内在地统一起来,使他的哲学幸福论有了更为完备的理论和逻辑基础。这也是洪汉鼎和姚大志已经指明了的东西。第三、他还发扬了启蒙时代的科学精神,用理性主义和几何学方法来构建描述自己的幸福论哲学,用来抵制把幸福和自由问题情感化和庸俗化的倾向。然而,任何伟大的思想家都有其时代的局限性。斯宾诺莎思想中包含着自然化的神与超自然的神的理论矛盾、包含着把人世俗化和迷信人的心灵不死的矛盾,包含着否定自由然后又肯定自由的矛盾,特别是他刻意用“几何学”理论方法来构建的理论体系,但是他对幸福论哲学一些基本概念的界定却有很多不准不清,他的从公理到命题的逻辑推演也常有牵强。当代西方语义、逻辑分析哲学的成果则恰恰可以用来克服他的这些问题,并能够为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人生幸福问题提供指引。本文由绪论、正文的四章、以及全文结语构成。在绪论中,我们分别论证了论文选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介绍和讨论分析了国内外研究斯宾诺莎理论相关研究成果,以及自己如何从这些成果中升华和提炼出更进一步的思考,然后又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方法、整体思路和论文的初步结论。在论文的第1章,我们从宏观上回顾了古希腊哲学家及中世纪的哲学家们,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伊壁鸠鲁、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等人的伦理学及幸福论思想,并指出这些理论的根本性缺失在于,他们或者没有看到伦理与幸福问题在哲学应该占有的中心位置,或者是把伦理幸福问题和世界观、认识论问题在理论逻辑上割裂开来,或者是把幸福的主体加以神化和非人化。在论文的第2章,我们通过对斯宾诺莎主要着作的文本介绍和分析,呈现出斯宾诺莎斯以“实体”理论为核心概念的世界观本体论思考和他以“真观念”为核心概念的认识论思考,并指出他的这两方面思考最终都是为其哲学的最高主题——人之自由与幸福问题而进行的理论奠基,这就体现出斯宾诺莎从自然主义出发,把本体论、认识论与伦理学内在地统一起来的理论逻辑。论文第3章集中探讨了斯宾诺莎怎样在人性论、伦理学、自由和幸福问题的思考上,一方面坚持自然主义原则,另一方面又呈现出把自由观和幸福观理性化的意向。但是这并没有破坏其理论的内在一致性。论文的第4章揭示出,斯宾诺莎以几何学方法作为其方法论原则,虽然他对一些重要的概念界定不清,对一些重要命题的逻辑推论也不够严密,但这些问题可以从现代西方哲学中的语义、逻辑分析方法中得到解决,这就可以推进和深化我们对幸福问题的理解。在论文最后的全文结语部分,我们把整个论文的理论内容和研究性结论做了简要和鲜明的概括,同时对论文中论述不充分、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回答的问题进行了检讨和反省,以便为将来更深入的研究找出方向。

李海娟[4](2020)在《“绘本阅读+叙事”方法在儿童社会工作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叙事治疗倡导“去专家化”、“主体能动性”、“多元性”、“自我关切”,强调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系统的相互关系,在儿童社会工作中运用有很强的适用性。阅读疗法本身暗含着自我实现过程中康复和成长的潜能,且取材方便、方法灵活,是开展儿童服务时非常有效的方法。为了回应社会工作者在儿童社会工作中常常面临的挑战,让儿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让孩子及其家人积极地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充分激发孩子的创意和能力、让孩子没有负担地面对并解决问题,本研究将叙事治疗和阅读疗法(以绘本作为文献材料)两种工作方法进行结合,根据儿童心理社会发展特点构建出“绘本阅读+叙事”方法的实践框架,即创造安全的故事空间、遇见问题之外的孩子、丰富孩子的生命故事,并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运用各类资源。本文通过6个针对不同类型儿童的服务,呈现了“绘本阅读+叙事”方法作用于儿童社会工作实务的实际运用过程以及实践反思,主要展现了案主在接受服务时的态度和反应、对案主的后续追踪情况以及社工在整个服务过程中的思考,由此得出结论,认为“绘本阅读+叙事”的方法可以在儿童社会工作的实践中得到有效的发挥。这种方法有助于社工和案主建立信任的合作关系,让儿童放松地讲述自己的故事、表达自己的想法与需求,可以充分激发孩子的创意和才能去反思和应对问题,可以帮助他们找到喜欢的生命故事,重获自信和勇气,并通过见证持续巩固新故事的力量。同时,不同类型的儿童面临的困境是有差异的,社工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绘本+针对性的叙事方法来开展服务。“绘本阅读+叙事”的方法强调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改善各种关系,包括儿童与问题的关系、家庭与问题的关系,或者遭遇问题时孩子与他人的关系。因为减少对问题的关注,转而增加对改善这些关系的关注,可以削弱问题造成的消极影响。“绘本阅读+叙事”作为一种方法有它的独特性和服务范围,并且这种方法同时适用于团体辅导和个案干预的方式。不论是阅读疗法还是叙事疗法,都是非常具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工作方法,“绘本阅读+叙事”的方法同样如此,虽然有规律可循,但也充满了不确定性,这对社工的素质提出的很大的挑战。本文在最后进一步讨论了在社会工作服务中关于“尊重与信任”的话题,强调了在叙事实践中对于语言的重视和反思,并对“绘本阅读+叙事”方法在特殊儿童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王小双[5](2020)在《教师非理性信念现状调查及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教师面临各方面压力,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普遍,师生关系问题繁多,这不仅影响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开展还会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产生影响。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教师会出现完美主义倾向,认为自己必须时刻保持完美不能出现纸漏,必须赢得学生的尊重,这些是教师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如果教师拥有非理性信念并采取非理性行为指导教学活动,那么学生的身心健康会因为教师的非理性信念带来负面影响,主要是对学生的智力还是学生个性以及社会适应性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然而遭受非理性信念负面影响群体不仅是学生还有教师,会对教师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本论文将从真实教学场景出发,对教师非理性信念进行实践和理论探讨,对教师非理性信念现状进行探析,并论述教师做出非理性行为对学生的负性影响。设计教师非理性信念干预方案,为教师合理开展教学活动做贡献。第一阶段,对教师信念、教师非理性信念和非理性行为进行概念界定,并对教师非理性信念和非理性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探析,发现非理性信念的错误及不符合现实的一面,阐明其如何影响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实践以及他们正常的情绪、行为和思想。不合理行为源于不合理信念,教师非理性信念会从教学活动和教学实践中一一体现。第二阶段,即研究一,针对223名教师进行线上和线下的问卷调查,研究工具为非理性信念问卷,梳理在教学活动中常见的非理性信念。并对10名教师和8名学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转录文字稿,用类属分析的方法汇总访谈资料归纳常见非理性行为,例如,直接伤害学生身体行为、侮辱学生行为等。结果显示教师非理性信念具有普遍性,而且非理性信念的产生具有无意识、短暂的且不易觉察等特点。通过现状调查并按照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将教师非理性信念进行分类,分为:自我贬低、极度权威、极度公平和低挫折容忍度。为接下来干预方案的设计奠定基础。第三阶段,即研究二,根据研究一对教师非理性信念现状调查结果加之运用理性情绪疗法作为理论基础,自行编制线上教师非理性信念练习题,采用线上答题训练的方式对初中10名教师进行线上干预。然后采取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自评指标即教师非理性信念量表、答题正确率和他评指标为教师非理性行为频次表的变化来验证教师非理性信念干预方案的有效性。验证结果为教师非理性信念线上干预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马志强,许鸿宇[6](2020)在《社会工作的实践智慧:概念构成与培养途径》文中指出实践智慧是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根据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的原初内涵,社会工作的实践智慧包含价值伦理、知识体系与心智机能三个维度,表现为价值伦理统领知识与能力的卓越表现。通过理论解析体会社会工作价值伦理、通过案例教学传习社会工作处方理论以及通过项目实习获得社会工作默会知识是培养社会工作实践智慧的适切途径。社会工作实践智慧问题不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中的一个问题,而是社会工作专业自身发展的全部问题的概括性表达。对社会工作实践智慧的探求将统领社会工作专业自身的全面发展。

张正晶,刘爱芹,王蓓,李荐中[7](2020)在《心理治疗流派的哲学基础、差异与整合》文中认为以精神分析、来访者中心疗法、认知行为疗法这三大当代主流心理治疗流派为对象,分析了其哲学基础,并对这三大流派的临床应用效果作出评价。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角度,对各流派理论的主要哲学基础进行简单的划分,发现有的偏向于唯心主义,有的则偏向于唯物主义,哲学取向上有着本质的不同,但各流派的临床适应证相似。总的说来,疗效无明显差异,均各有利弊,各流派应取长补短,走向心理治疗整合,以期提高心理治疗效果并缩短其疗程。

孙丹阳[8](2019)在《20世纪以来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理论演变与实践发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心理治疗的视角出发,以信念修正为研究对象,基于对信念修正思想在20世纪以来心理治疗领域内演变路径的梳理,结合对个体信念与信念系统特征的探究,反思心理治疗领域内信念修正理论与实践的现状与出路,进而为心理异常个体的信念修正进行理论建构与操作设计。研究内容涉及两大部分,一是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思想演变研究,意在为信念修正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可行性评估提供理论基础;二是在具体心理治疗理论下对信念修正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定位信念修正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角色,为信念修正的理论建构和操作设计提供策略导向。主要解决以下问题:1.厘清三大心理治疗流派中信念修正思想的孕育、发展过程;2.澄清信念在个体心理异常状态中所承担的角色;3.探讨信念修正在心理治疗整合趋向下的角色定位及作用模式;4.建构新的理论模型以完善信念修正的具体实践模式。利用文本分析与案例研究的方法,按照时间逻辑对精神分析、存在主义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的代表性理论进行研究发现:信念修正在精神分析的治疗实践当中尚未被明确提出,一直作为一项改变指标隐含其中;存在主义关注个体存在状态,存在状态决定个体的经验累积,信念是经验的析出,依据这一关系,信念修正的系统特征和核心信念被勾勒出来,但并未形成具体的理论;认知行为治疗将信念作为心理治疗核心的致病因素,并明确提出了信念修正的主张,在实践中将信念修正作为一个治疗环节。信念修正的思想演变路径可概括为:理念广为应用,概念不断凸显,理论并未成型。个体的信念以信念系统的形式存在,具有多样性、流动性、层级性、稳固性等特征,对行为具有预测和指导功能,其确信度受证据影响。当前心理治疗领域实证研究泛滥,理论建设萧索;对信念修正的跨学科研究成果未能向心理治疗领域进行有效注入。在精神分析对潜意识信念的处理、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对信念系统的塑造以及认知行为疗法提供的具体干预手段之上,以信念修正作为心理治疗的共同因素,建构专属理论与操作模型,实现基于个体信念的理论构建与应用评估。多元信念整合修正模型将个体信念的多元特征与各心理治疗理念进行融合,既符合整体论哲学的要求,也遵从了认知科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核心理念在于通过处理个体的不合理信念来改变或消除异常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在操作性上,覆盖心理干预的全程,并能够以短期治疗的形式进行临床实践,有效的节约经济成本和时间投入;从技术伦理学看,能够有效规避对个体主体性和同一性的损伤。

宁淑娟[9](2019)在《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庭亲子关系调适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 ——以成都市X区H家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增加经济收入、提高家庭生活品质而选择进城务工。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生活的初期,他们的生活重心都放在如何在城市中生存和立足,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经济条件去照顾子女,于是选择将子女放在老家,由祖辈进行隔代抚养。长期的隔代抚养使得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对祖辈更加亲密和依赖,对父母双亲反而比较疏离。当在城市中工作的父母生活条件有所改善时,会选择将子女接到城市中一起生活,重新开始亲子照顾。由于父母角色的长期缺失,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往往容易产生不良亲子问题,比如:亲子互动频率低、难以沟通等等,都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随迁子女的身心健康以及家庭和睦。本文从社会工作的专业视角出发,研究隔代教育向亲子教育过渡的背景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重新与父母双亲共同生活、重新接受亲子教育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亲子关系问题。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法梳理了国内外关于隔代教育背景下随迁子女家庭的亲子关系的研究现状,以认知行为理论与家庭系统理论为指导,运用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之一的个案工作法,以H家庭为个案对象,分析H家庭目前的具体问题及需求,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通用服务过程,为案主家庭制定出符合其自身需求的服务计划,通过运用理性情绪疗法探寻诱发其家庭成员之间及家庭系统内部发生冲突的事件,帮助家庭成员辨识、驳斥非理性信念并重建认知,加强家庭内部解决问题和决策的能力,从而改善案主家庭的亲子沟通现状及方式,加强亲子之间的良性互动,建立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

唐雅欣[10](2019)在《个案工作对乳腺癌患者抑郁情绪的干预研究 ——基于叙事治疗理论》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乳腺癌发病率正以3%——4%的速度逐年上升,作为现代女性发病率最高恶性肿瘤,乳腺癌的发病年龄段也逐渐呈年轻化趋势。尽管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乳腺癌的治愈率越来越高,但是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需求尚未得到足够关注。经调查,女性乳腺癌患者在治疗期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且术后抑郁情绪的发生率远高于术前,抑郁情绪得产生不仅不利于患者的康复,而且也会影响其生活质量。如何降低乳腺癌患者的抑郁水平,帮助其重塑自信,对于中国社会工作实务领域来说也是一大挑战。叙事治疗是当前社会工作实践的一种新范式,它摆脱了传统心理治疗“问题视角”的干预观念,运用问题外化和寻找例外事件等技巧,将案主从人生故事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重新书写积极的、有尊严的、充满价值的人生故事,从而改善患者对自我以及疾病的负性认识,降低抑郁水平,更好的面对未来生活的挑战。本研究以叙事治疗理论为基础,对Y医院一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个案介入,旨在探讨社会工作者运用叙事治疗理论降低女性乳腺癌患者抑郁水平的服务策略。本研究以抑郁自评量表为测量工具,分别从六个阶段对案主进行干预。通过分析探讨案主的旧有自我叙事和主流叙事之间的冲突,帮助案主对自我人生故事进行新的思考;将问题和个体分开,充分发挥个体的自主选择性和主观能动性,引导其发现例外事件,从薄到厚,重新帮助案主建构新的人生故事;此外也通过局外人的见证,帮助案主巩固新的人生故事。本研究通过量表前后测数据分析、结构式访谈、观察等对服务的成效进行分析,得出叙事治疗在降低女性乳腺癌患者抑郁情绪方面确有成效。此外,笔者也对叙事疗法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应的讨论和展望。

二、理性情绪疗法中的认识论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理性情绪疗法中的认识论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留守儿童线上学习能力提升实务探索 ——以哈尔滨市D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与目的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综述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一、概念界定
        二、相关理论
    第四节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D村留守儿童线上学习的实地观察
    第一节 D村留守儿童线上学习现状调查
        一、D村基本概况
        二、D村留守儿童线上学习基本现状
    第二节 D村留守儿童缺乏线上学习能力的成因分析
        一、线上学习动机不足
        二、线上学习认知偏差
        三、线上学习经验匮乏
    第三节 D村留守儿童提升线上学习能力的需求分析
        一、增强学习动机的需求
        二、改变学习认知的需求
        三、培养学习习惯的需求
        四、学习线上社交的需求
        五、拓展网络知识的需求
第三章 小组工作在留守儿童线上学习能力提升中的介入
    第一节 小组工作介入的可行性分析
        一、小组工作功能与问题的契合性
        二、小组工作理论的支撑作用
        三、小组工作技术方法的运用
    第二节 小组工作活动设计方案
        一、小组基本信息
        二、小组目标
        三、小组成员招募
        四、小组介入活动方案
    第三节 小组工作开展过程
        一、第一节活动:调节情绪:小组相约
        二、第二节活动:构建网络:紧密相连
        三、第三节活动:改变认知:正向引导
        四、第四节活动:提升能力:强化巩固
        五、第五节活动:养成习惯:积极参与
        六、第六节活动:分享感悟:重新出发
    第四节 小组评估
        一、小组工作的过程评估
        二、小组工作的效果评估
第四章 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艺术疗愈视角下的“创造力疗愈”探究 ——基于阿瑞提“创造力”过程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意义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从“艺术疗愈”到“创造力疗愈”
    第一节 大众的“疗愈”需求和应对形式
        一、国民心理现状及疗愈需求
        二、不同层级的疗愈形式
    第二节 艺术疗愈的本质
        一、艺术疗愈的特性
        二、艺术疗愈核心疗法
        三、艺术疗愈的本质
    第三节 “创造力”与“疗愈”的关系
        一、 “创造力”与“疗愈”
        二、创造力疗愈
第二章 艺术疗愈视角下的“创造力疗愈”
    第一节 “创造力疗愈”的疗愈性
        一、从创造力过程论阐释创造力疗愈性
        二、从绘画艺术疗法阐释创造力疗愈性
    第二节 “创造力疗愈”的疗愈机制
        一、 “无意识”的揭示和转化
        二、 “意识”的拓展和更新
        三、 “审美升华”的整合
    第三节 “创造力疗愈”的疗愈作用
        一、 “无意识”疗愈作用
        二、 “意识”疗愈作用
        三、 “审美升华”的整合作用
第三章 儿童创造力疗愈案例探究
    第一节 儿童创造力绘画活动的疗愈作用
        一、“情绪”疗愈作用
        二、“自我”疗愈作用
    第二节 儿童创造力绘画活动设置
        一、确定表达主题
        二、创作引导
    第三节 儿童创造力绘画活动疗愈案例呈现
        一、“情绪”疗愈案例总结
        二、“自我”疗愈案例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3)斯宾诺莎幸福论哲学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为什么要回到斯宾诺莎?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初步结论
第1章 斯宾诺莎之前幸福论的非主题化与非人化
    1.1 古希腊时期幸福论的非主题化和边缘化
    1.2 古罗马和中世纪时期幸福论的非主体化和非人化
    1.3 斯宾诺莎之前近现代哲学幸福论的酿育
    1.4 幸福本质问题上的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斯宾诺莎幸福论的世界观和认识论基础
    2.1 斯宾诺莎幸福论构建的时代语境
    2.2 斯宾诺莎幸福论构建的思想进程
    2.3 斯宾诺莎幸福论的自然主义本体论基础
    2.4 斯宾诺莎幸福论的客观主义认识论基础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斯宾诺莎的幸福论
    3.1 斯宾诺莎伦理学和人性论中的自然主义原则
    3.2 斯宾诺莎幸福论中的理性化的自由观
    3.3 斯宾诺莎幸福论中的理性化的幸福观
    3.4 斯宾诺莎幸福论中理性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内在一致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斯宾诺莎幸福论核心命题的概念与逻辑分析
    4.1 斯宾诺莎幸福哲学的几何学方法论
    4.2 斯宾诺莎幸福论核心概念的语义分析
    4.3 宾诺莎幸福论核心命题的逻辑分析
    4.4 斯宾诺莎幸福命题语言逻辑分析的意义
    4.5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绘本阅读+叙事”方法在儿童社会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设计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过程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叙事治疗
        2.1.1 叙事治疗的缘起
        2.1.2 叙事治疗在中国的发展
        2.1.3 叙事治疗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2.2 阅读疗法
        2.2.1 阅读疗法起源与发展
        2.2.2 作为阅读材料的绘本
    2.3 文献评述
第3章 “绘本阅读+叙事”的合作框架
    3.1 儿童心理社会发展特点
    3.2 “绘本阅读+叙事”结合的可行性
        3.2.1 价值与理念的相合
        3.2.2 相似的隐喻表达
    3.3 “绘本阅读+叙事”方法的实践框架
        3.3.1 创造安全的故事空间
        3.3.2 遇见问题之外的孩子
        3.3.3 丰富孩子的生命故事
        3.3.4 可充分利用的资源
第4章 “绘本阅读+叙事”方法在儿童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4.1 做我自己的主人
        4.1.1 “问题学生”的介入
        4.1.2 案例:“特殊”的小洪
        4.1.3 案例:“愤怒”的小涵
    4.2 完美家庭的谎言
        4.2.1 父母离婚的适应
        4.2.2 案例:羊之家的新故事
    4.3 美好就在相聚时
        4.3.1 同伴友谊的困扰
        4.3.2 案例:相聚的新故事
        4.3.2.1 绘本与我们的故事
        4.3.2.2 美好相聚的新经验
    4.4 生活总有暴风雨
        4.4.1 复杂问题的应对
        4.4.2 案例:茁壮的生命之树
    4.5 找回遗失的美好
        4.5.1 特殊话题的教育
        4.5.2 案例:给去世爷爷的信
第5章 总结与反思
    5.1 研究结论
        5.1.1 “绘本阅读+叙事”方法的有效性
        5.1.2 “绘本阅读+叙事”方法的特殊性
        5.1.3 在不同类型儿童问题中的应用
    5.2 研究反思
    5.3 进一步讨论
        5.3.1 充分的尊重和信任
        5.3.2 语言和反思
        5.3.3 在特殊儿童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5)教师非理性信念现状调查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
2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非理性信念的含义
        2.1.2 非理性信念主要内容和形式
        2.1.3 非理性信念和非理性行为
        2.1.4 教师非理性行为对学生的影响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国外非理性信念研究现状
        2.2.2 国内非理性信念研究现状
3 研究一:教师非理性信念现状调查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问卷调查
        3.2.1 研究目的
        3.2.2 研究对象
        3.2.3 研究工具
        3.2.4 研究过程
        3.2.5 研究结果
    3.3 教师访谈
        3.3.0 访谈目的
        3.3.1 访谈对象
        3.3.2 访谈形式
        3.3.3 访谈过程
        3.3.4 结果与分析
    3.4 学生访谈
        3.4.1 访谈目的
        3.4.2 访谈对象
        3.4.3 访谈形式
        3.4.4 访谈过程
        3.4.5 结果与分析
    3.5 总结论
4 研究二: 教师非理性信念的干预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
        4.2.1 干预对象
        4.2.2 他评对象
    4.3 研究评估工具
        4.3.1 线上干预试题
        4.3.2 自评指标
        4.3.3 他评指标
    4.4 研究理论基础
    4.5 干预过程
        4.5.1 预干预阶段
        4.5.2 正式干预阶段
    4.6 数据处理
    4.7 干预结果评估
        4.7.1 自评指标
        4.7.2 他评指标
    4.8 干预效果
    4.9 讨论
        4.9.1 教师非理性信念典型性问题
        4.9.2 教师非理性行为横向比较
        4.9.3 教师通常在无意识状态下产生非理性信念
5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之处
        5.2.1 线上练习干预对认知程度的改变
        5.2.2 研究结论是否具有广泛代表性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教师非理性信念量表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3: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4: 教师非理性行为频次表
    附录5: 教师非理性信念线上干预题目(节选)
致谢

(6)社会工作的实践智慧:概念构成与培养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工作实践智慧的概念构成
    (一)“实践智慧”原初概念的核心构件
    (二)社会工作实践智慧的概念框架
    (三)社会工作实践智慧的概念构成
二、社会工作实践智慧的培养途径
    (一)通过理论解析体会社会工作价值伦理
    (二)通过案例教学传习社会工作处方理论
    (三)通过项目实习培养社会工作默会知识
三、总结与讨论

(7)心理治疗流派的哲学基础、差异与整合(论文提纲范文)

1 当代主流心理治疗流派的哲学基础解析
    1.1 精神分析
    1.2 来访者中心疗法
    1.3 认知行为疗法
2 当代主流心理治疗流派的效果评价
    2.1 精神分析
    2.2 来访者中心疗法
    2.3 CBT
3 哲学取向视角下心理治疗流派的差异与整合
    3.1 当代主流心理治疗流派的哲学取向
    3.2 各流派哲学取向上的差异与临床实际效果
    3.3 心理治疗整合的兴起
4 结语

(8)20世纪以来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理论演变与实践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心理健康是个体、家庭、社会的共同追求
        1.1.2 心理异常应对的范式转化拓宽心理治疗技术的作用领域
        1.1.3 心理治疗技术的范式整合趋向
        1.1.4 哲学咨询的方法论困境推动信念修正的理论构建与实践取向
        1.1.5 心理治疗技术中的“信念修正”具有研究空间
    1.2 研究现状
        1.2.1 当前心理治疗领域研究内容概述
        1.2.2 “信念修正”研究现状
    1.3 研究视角、方法与目标
        1.3.1 研究视角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范围、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范围的界定
        1.4.2 文章架构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1.4.3 创新点
第二章 信念与信念修正
    2.1 信念的本质
        2.1.1 信念的解释
        2.1.2 信念的来源
        2.1.3 信念形成的途径
        2.1.4 信念的特性
        2.1.5 信念的功能
    2.2 信念系统的基本问题
        2.2.1 内隐信念与外显信念
        2.2.2 信念系统的解释模型:“中心-外周”模型
        2.2.3 信念系统的解释模型:“真-善-美”模型
        2.2.4 信念在系统中的存在形式
    2.3 信念修正的科学基础
        2.3.1 “4E+S”理论模型
        2.3.2 神经可塑性
        2.3.3 镜像神经元
    2.4 信念修正的原则与策略
        2.4.1 一致性维护
        2.4.2 信息经济原则
        2.4.3 置信度消减
        2.4.4 稀释与降低权重
    2.5 小结
第三章 信念修正的精神分析进路(1900-1950 年)
    3.1 精神分析的思想内核
        3.1.1 心理地形学说
        3.1.2 人格结构理论
        3.1.3 防御机制
        3.1.4 心理动力
    3.2 精神分析对“信念”的关涉
        3.2.1 早期经验与信念塑造
        3.2.2 记忆缺失与潜意识信念
        3.2.3 病理性观念与不合理信念
        3.2.4 情感负载与情绪性信念
        3.2.5 过度联想与信念的衍生
    3.3 精神分析治疗实践对信念修正的启示
        3.3.1 破除象征与转换:不合理信念的识别
        3.3.2 宣泄:信念的情感卸载
        3.3.3 移情:信念传递的基础
        3.3.4 暗示:信念修正的方式
    3.4 案例分析:精神分析对强迫症的信念修正
        3.4.1 强迫症的界定及其特征
        3.4.2 强迫症的潜意识内容解析
        3.4.3 基于信念修正对强迫症的治疗
    3.5 小结
第四章 信念修正的存在主义进路(1940-1980 年)
    4.1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思想基础
    4.2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
        4.2.1 罗洛·梅的存在分析治疗
        4.2.2 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学
        4.2.3 欧文·亚隆存在主义心理动力学
    4.3 存在主义对个体信念系统的构建
        4.3.1 “自我-人际-外周”模型的基本特征
        4.3.2 “自我-人际-外周”模型在实践中的价值
    4.4 案例分析:信念系统重塑对厌倦的应对
        4.4.1 厌倦的产生与界定
        4.4.2 存在主义哲学对厌倦的研究
        4.4.3 异化实存下的信念系统特征
        4.4.4 存在主义进路下对厌倦患者的信念修正
    4.5 小结
第五章 信念修正的认知行为进路(1960-2000 年)
    5.1 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与应用
        5.1.1 核心预设与特征
        5.1.2 认知行为治疗的行为主义基础
        5.1.3 认知行为治疗的认知理论支撑
        5.1.4 临床适用性及其应用
    5.2 认知行为治疗中的“信念修正”研究
        5.2.1 艾利斯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5.2.2 贝克的标准认知治疗
        5.2.3 认知行为治疗下的信念加工与表征
    5.3 案例分析:信念修正与抑郁症治疗
        5.3.1 抑郁症的产生、界定与治疗实践
        5.3.2 基于信念修正AGM理论对抑郁症的治疗
        5.3.3 抑郁症的行为激活与反向信念修正
    5.4 案例分析:从幻觉干预看信念修正
        5.4.1 幻觉的界定及其特征
        5.4.2 幻觉的解释与表征问题
        5.4.3 信念修正对幻觉的干预要点
    5.5 小结
第六章 整合范式下的信念修正模型构建
    6.1 心理障碍应对的整合趋势
    6.2 心理治疗的整合取向
        6.2.1 治疗理论的整合
        6.2.2 技术折衷主义
        6.2.3 共同因素研究
    6.3 多元信念整合修正模型
        6.3.1 MBIRM的核心理念
        6.3.2 MBIRM的基本要件
        6.3.3 MBIRM的操作流程
    6.4 多元信念整合修正模型的可行性评估
        6.4.1 心理治疗技术的评估要点
        6.4.2 MBIRM的技术可操作性
        6.4.3 MBIRM的经济可行性
        6.4.4 MBIRM的伦理可行性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思想到技术: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发展路径
    7.2 对立向整合:信念修正作为共同因素的角色定位
    7.3 技术与心灵:信念修正的效用价值
    7.4 科学与社会:心理治疗的未来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9)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庭亲子关系调适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 ——以成都市X区H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
        1.3.2 国内研究
        1.3.3 研究述评
    1.4 概念界定
        1.4.1 随迁子女
        1.4.2 亲子关系
        1.4.3 隔代教育
    1.5 理论基础
        1.5.1 认知行为理论
        1.5.2 家庭系统理论
    1.6 研究思路
    1.7 研究方法
第2章 案主家庭亲子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案主家庭的背景资料
        2.1.1 案主家庭情况介绍
        2.1.2 案主家庭H父母的夫妻关系现状
    2.2 案主家庭亲子关系现状
        2.2.1 案主家庭的父子关系
        2.2.2 案主家庭的母子关系
        2.2.3 案主家庭中H与父母的交往现状
    2.3 案主家庭亲子关系存在的问题
        2.3.1 亲子间互动频率低
        2.3.2 亲子沟通方式简单粗暴,亲子间冲突频繁
        2.3.3 亲子互动内容单一
    2.4 案主家庭亲子关系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
        2.4.1 亲子相处时间过少,影响亲子互动频率
        2.4.2 亲子教育知识匮乏,导致亲子沟通方式不当、互动内容单一
        2.4.3 H的学习问题是案主家庭亲子冲突频发的直接原因
        2.4.4 夫妻关系不和睦,导致亲子关系受影响
        2.4.5 隔代教育与亲子教育两种不同家庭教育模式带来的冲突
第3章 案主家庭亲子关系调适的个案工作介入过程
    3.1 接案
    3.2 预估
    3.3 介入目标与服务计划
        3.3.1 介入目标
        3.3.2 服务计划
    3.4 实施过程
        3.4.1 建立关系阶段
        3.4.2 初期阶段
        3.4.3 中期阶段
        3.4.4 后期阶段
    3.5 评估
        3.5.1 过程评估
        3.5.2 结果评估
    3.6 结案
第4章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4.2 相关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亲子关系自评量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10)个案工作对乳腺癌患者抑郁情绪的干预研究 ——基于叙事治疗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目标
2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乳腺癌
        2.1.2 抑郁
        2.1.3 叙事治疗
    2.2 乳腺癌患者抑郁情绪国内外文献综述
        2.2.1 乳腺癌患者抑郁情绪国外研究
        2.2.2 乳腺癌患者抑郁情绪国内研究
    2.3 叙事治疗国内外文献综述
        2.3.1 叙事治疗国外研究
        2.3.2 叙事治疗国内研究
    2.4 文献述评
3 研究思路
    3.1 研究对象的选择
    3.2 研究方法的选取
        3.2.1 个案调查
        3.2.2 参与式观察法
        3.2.3 深度访谈法
    3.3 介入方法的选择
    3.4 研究工具的选择
4 叙事治疗实务干预过程
    4.1 个案基本情况
        4.1.1 案主的基本资料
        4.1.2 需求评估
        4.1.3 服务目标
        4.1.4 介入流程
    4.2 案主的自我叙事
        4.2.1 成长篇——忍让的女孩子
        4.2.2 嫁人篇——委屈的儿媳妇
        4.2.3 患病篇——处于焦虑与矛盾之中的乳腺癌患者
    4.3 寻找主流叙事的压制
        4.3.1 女性消极的自我意识:男女不平等
        4.3.2 疾病隐喻:乳腺癌患者的身份标签
        4.3.3 双重角色的扮演
    4.4 主流叙事对自我叙事的压迫
    4.5 问题外化
        4.5.1 为问题命名
        4.5.2 解构旧有叙事,寻找例外事件
        4.5.3 由薄到厚,丰富新故事
        4.5.4 巩固新故事,延展新人生
        4.5.5 见证的力量
5 评估
    5.1 过程评估
    5.2 成效评估
6 研究总结和反思
    6.1 研究总结
        6.1.1 阶段性总结
        6.1.2 整体性总结
    6.2 研究反思
        6.2.1 叙事治疗的优势
        6.2.2 叙事治疗的局限性
        6.2.3 对于叙事治疗理论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理性情绪疗法中的认识论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留守儿童线上学习能力提升实务探索 ——以哈尔滨市D村为例[D]. 李雯静. 甘肃政法大学, 2021
  • [2]艺术疗愈视角下的“创造力疗愈”探究 ——基于阿瑞提“创造力”过程论[D]. 蔡娟.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9)
  • [3]斯宾诺莎幸福论哲学探析[D]. 胡玲. 吉林大学, 2020(12)
  • [4]“绘本阅读+叙事”方法在儿童社会工作中的应用研究[D]. 李海娟. 西南大学, 2020(01)
  • [5]教师非理性信念现状调查及干预研究[D]. 王小双.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社会工作的实践智慧:概念构成与培养途径[J]. 马志强,许鸿宇. 社会福利(理论版), 2020(03)
  • [7]心理治疗流派的哲学基础、差异与整合[J]. 张正晶,刘爱芹,王蓓,李荐中. 医学与哲学, 2020(04)
  • [8]20世纪以来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理论演变与实践发展[D]. 孙丹阳.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9]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庭亲子关系调适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 ——以成都市X区H家为例[D]. 宁淑娟.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10]个案工作对乳腺癌患者抑郁情绪的干预研究 ——基于叙事治疗理论[D]. 唐雅欣.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理性情绪治疗中的认识论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