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工挖孔桩在不利地质条件下施工浅谈(论文文献综述)
凡家恒[1](2021)在《深填黄土场地既有高层建筑物纠偏加固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文中指出随着城市用地紧张,填土场地上的建筑物日益增多,其上建筑物发生病害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如能通过纠偏加固等技术措施恢复其安全及使用功能,不但可以节约投资,减少资源浪费,且对建筑业发展具有重大工程意义。故本文以西宁某深填黄土场地既有高层建筑物倾斜事故为研究背景,提出一种适用于深填黄土场地的综合纠偏加固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诸多已完成的纠偏加固工程案例分析总结,从场地勘察、设计、施工、使用及维护等多个方面对造成建筑物倾斜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了目前常用纠偏方法以及不同纠偏方法适用条件与相关技术特点,并对掏土迫降纠偏法的掏土成孔过程进行分析,给出了掏土孔的弹塑性解。(2)以西宁某深填黄土场地既有高层建筑物倾斜事故为研究背景,通过对该高层建筑物的地质条件、使用及维护等方面的分析,得出该高层建筑物发生倾斜的原因,并结合地层岩性与该建筑物结构形式提出了一种综合纠偏加固方法,即“微型桩快速止沉+人工挖孔桩止沉加固+掏土迫降纠偏+堆载加压促沉”,该方法采用微型桩以及人工挖孔桩,对倾斜建筑物止沉加固,待建筑物稳定后,选取合适位置钻孔掏土并堆载加压,对倾斜建筑物进行迫降纠偏,最终使建筑物变形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达到纠偏目的。(3)采用本文提出的“微型桩快速止沉+人工挖孔桩止沉加固+掏土迫降纠偏+堆载加压促沉”综合纠偏加固方法对该高层建筑物进行合理纠偏加固设计、施工及动态监测,其最大倾斜率由10.95‰下降并稳定至2.13‰,满足规范相关要求。通过该工程实例证明了,该综合纠偏加固方法在深填黄土场地倾斜建筑物治理方面是可行的,为深填黄土场地纠偏加固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工程实践经验。(4)由于在“微型桩快速止沉+人工挖孔桩止沉加固+掏土迫降纠偏+堆载加压促沉”综合纠偏加固方法中微型桩对倾斜建筑物起到快速止沉的重要作用,故通过微型桩室内模型试验,对深填黄土场地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不同桩径的微型桩的单桩承载特性进行了研究,并采用FLAC3D软件对微型桩建立数值模型,探究了桩径以及桩长对单桩承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桩Q-s曲线呈陡降型;桩竖向承载力随着桩径增加而增大;桩身轴力随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桩侧摩阻力随深度的增加基本呈现出先增大而后逐渐减小的趋势;桩径越大,桩侧摩阻力与桩端阻力的荷载分担百分比越接近;微型桩具有较高的竖向承载力;增加微型桩桩长以及桩径都可以提高微型桩的竖向承载力。为该综合纠偏加固方法中微型桩的选取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武钰斌[2](2020)在《PBA工法地铁车站钻孔咬合桩围护结构止水效果及开挖变形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提高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经济实力及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措施。在以往的地铁暗挖施工中,为保证开挖面的无水施工,施工降水是控制开挖范围内地下水位的首选做法,但随着城市地下水资源逾显不足,开展不降水施工成为了地铁暗挖施工的新趋势。咬合桩是一种经济、快捷,并能够起到围护作用的桩墙结构,能够有效地达到工程所需要的止水效果。本文依托于北京地铁27号线二期(昌平线南延)工程西土城站,主要研究了以下几项内容:(1)素混凝土桩材料性能试验研究。对塑性混凝土进行配合比优化设计,共计10组,在养护结束后进行塑性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以及相对抗渗性试验。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水灰比、膨润土掺量以及砂率对塑性混凝土强度以及抗渗能力的影响,并总结其影响规律,最终挑选出塑性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最佳配合比为A-4组,具体配合比为水泥:水:砂:石:粉煤灰:膨润土=1:1.81:8.53:6.84:0.76:0.76,A-4组将作为西土城站试点工程素混凝土桩材料。(2)地层稳定性分析。本文以西土城站为研究对象,建立以咬合桩为边桩的PBA四导洞暗挖地铁车站有限元模型。按照实际施工步序,通过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对地铁车站进行有限元计算。揭示了在开挖过程中,各工况下咬合桩桩身变形规律、咬合桩整体性关系、以及暗挖车站周围地层沉降规律,并通过已有工程案例实测的监测数据对数值模拟模型准确性进行验证,最终建立了受限空间内咬合桩开挖变形预测模型。通过预测模型,发现围护桩变形曲线呈二次曲线形态。(3)咬合桩抗渗性分析。通过总结咬合桩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地层、设备等因素,出现的咬合桩几何缺陷规律,并根据咬合桩几何缺陷规律建立暗挖地铁车站渗流有限元模型。通过Midas gtsnx软件进行有限元计算。获取了在渗流作用下,地层总水头分布、咬合桩渗流量、渗流速度以及渗透坡降的变化特征,揭示了不同几何缺陷对于咬合桩抗渗性能的削弱作用,可为优化咬合桩设计提供参考。几何缺陷的存在会造成高水头占比、渗流速度和渗流坡降增大,从而造成水流渗透能量增大,最终造成围护桩渗流量增大,对咬合桩止水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张福友[3](2020)在《岩溶地区布袋桩成桩与承载特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基础建设高速发展,岩溶地区不断兴建公路、桥梁和码头等基础设施,钻孔灌注桩因其良好的场地适应性和较高的承载力广泛应用于上述基础设施的施工中。然而,现阶段普通钻孔灌注桩在具有连通溶洞的岩溶地基施工中存在混凝土流失、成桩质量不稳定等突出问题;同时,针对岩溶地区桩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溶洞顶板承载特性和稳定性分析等方面,对于新型桩基在岩溶地区的应用却鲜有研究,因此迫切需要研究一种适用于岩溶地质的新型桩基,旨在解决灌注桩在连通溶洞中浆液流失问题,并在保证成桩质量基础上提高桩基承载力。本文根据存在连通溶洞的岩溶地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异形灌注桩-布袋桩,并对其成桩与承载特性进行试验和理论的综合性研究。首先,对岩溶地区既有桩基的研究方法作了扼要的总结,明确了布袋桩的研究思路。然后,设计开展了9组模型试验,研究布袋桩成桩可行性与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布袋桩能在成桩过程减少浆液流失,成桩成桩质量良好,同时得到枝状体长度与注浆压力和注浆液水灰比呈正相关的影响规律;并且基于圆薄膜大挠度理论,推导了可用于布袋桩桩型推演的枝状体长度计算公式,并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其次,在布袋桩可成桩的基础上,开展了9组模型试验,通过模型布袋桩与模型等直径桩的对比,探究布袋桩承载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布袋桩极限承载力是普通等直径桩1.5倍,其荷载传递规律亦存在明显差异;并且根据假设条件对布袋桩模型进行受力分析,提出布袋桩极限承载力和沉降计算模型,结合与模型试验对比的结果,分析表明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然后进一步分析布袋桩承载力影响因素,探讨和细化布袋桩在岩溶地区的适用范围。
章宇[4](2020)在《抗滑桩加固某大型挡坝研究与工程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抗滑桩技术在国内外边坡、基坑、挡坝等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传统防治措施相比,如支挡、锚固、排水、坡顶减重和反压、滑坡体内部或表面的土体加固等,抗滑桩具有抗滑能力强、布置桩位灵活、适用范围广、施工简便、能够有效控制位移发展等优点。目前,已有大型边坡工程与挡坝工程运用三排抗滑桩群桩加固,因此,在抗滑桩加固大型边坡或挡坝时,研究其三排群桩结构的力学性能与变形特征,并验证其加固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工程实践意义。基于此,本文以深圳市下坪垃圾填埋场堆体挡坝为研究背景,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将工程现场取得的土样进行室内试验得到其物理力学参数,并开发研制一种室内抗滑桩加固挡坝模型试验系统,该系统可以进行不同抗滑桩加固方式的模型试验研究。(2)按照实际坝体1:100的比例进行筑坝。分别进行了无桩坝体、单排、双排和三排抗滑桩加固坝体的四组模型试验,研究了坝体在各级侧向荷载作用下,多排抗滑桩结构的力学性能与变形特征,分析不同抗滑桩方案对填埋场坝体稳定性的加固效果。结果表明,对比单、双排桩加固,三排桩对坝体变形和桩体位移与内力有更明显的改善,同时也反映出了某单桩在增多一排抗滑桩加固时的位移与内力变化规律。(3)以深圳市下坪垃圾填埋场堆体挡坝实际工程为背景,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通过高度还原工程地形条件建立三维模型,分析单排抗滑桩、双排抗滑桩和三排抗滑桩,三种加固方案下的桩结构内力与变形特征和挡坝薄弱区分析,并考虑了在地震荷载下的不同抗滑桩加固挡坝方案的稳定性安全系数。结果表明:三排桩加固不仅有效的增强挡坝的抗滑能力,而且结构内力与变形都得到明显改善,薄弱区主要位于挡坝上游区域,在地震荷载下仍具备一定的安全系数储备。(4)针对实际工程进行了三排抗滑桩施工工法的研究。在施工第二排和第三排抗滑桩时,选择人工挖孔桩并间隔施工分两次完成,期间分析了施工过程中不同上游水位对坝体的安全系数影响,结果表明:控制上游水位低于地下20m时,可保证分两次开挖施工坝体仍处于稳定状态,满足工期要求的同时坝体具备一定的稳定安全储备。
卢智[5](2020)在《圆形抗滑桩受力特性研究 ——以长玢旧城改造工程边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长玢旧城改造工程边坡位于屏南县,边坡岩土工程性质较差,采用传统的人工挖孔矩形桩治理该边坡,虽然其抗滑性能好,但是人工挖孔矩形桩施工时对不稳定边坡的扰动大、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施工周期较长等缺点,易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故,拟采用机械成孔的圆形抗滑桩对该边坡进行治理。随着机械工业化的发展,圆形抗滑桩桩径越来越大,其抗弯性得到显着提高,能够满足工程安全需求,同时圆形抗滑桩在施工时受环境影响较小、不需要进行锁口护臂、施工高效便捷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基坑工程、抢险救灾等工程中。圆形抗滑桩受力比矩形抗滑桩更为复杂,专家学者对其研究还不够深入,边滑坡治理中应用较少。加强圆形抗滑桩在边滑坡中的治理设计研究,对圆形抗滑桩的受力进行全面分析,使圆形抗滑桩广泛应用于边滑坡治理当中。其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本文以长玢旧城改造工程边坡为研究对象,运用Bishop法对边坡进行稳定性计算,并通过Midas/GTS数值模拟软件对边坡典型Ⅷ-Ⅷ’剖面进行数值计算,得到该边坡在强降雨条件下稳定性系数为1.028,处于欠稳定状态,与现场边坡变形基本一致,该边坡拟采用圆形抗滑桩治理;(2)通过对不同截面形状抗滑桩对比分析,得到圆形抗滑桩的施工效率性、施工安全性和经济性等方面优于矩形抗滑桩;(3)采用弹性地基梁法和弹性支点法分别对抗滑桩内力计算公式推导,得到桩身位移、弯矩和剪力的计算公式,分析不同截面形状抗滑桩作用下其内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桩身位移的大小对抗滑桩截面类型很敏感,弯矩与剪力的大小对抗滑桩截面类型敏感程度较低;(4)采用Midas/GTS对截面面积相等的圆形抗滑桩和矩形抗滑桩作用下边坡数值模拟,得到不同截面抗滑桩位移、弯矩和剪力云图,分析其内力之间的关系,得到数值计算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吕振[6](2019)在《边坡工程中抗滑桩的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铁路与高速公路建设不断发展,边坡工程中的各种问题开始凸显,边坡治理时常会遇到工期紧、项目多等问题,因此如何快速高效的将此类问题解决,是边坡治理工程中的首要工作。在地质环境恶劣的山区采用人工挖孔桩等传统手段治理边坡问题,虽然抗滑性能较好,但是也存在许多缺点:施工时间较长、对地质环境扰动较大,事故发生率较高,采用传统手段治理时常常出现边坡失稳的现象,危及工人生命安全,造成财产损失。本文针对贵州山区边坡治理工程,设计出一种安全、高效、经济的边坡治理方式。随着国家机械化进程加快,圆形抗滑桩的应用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其抗滑性能也有了大幅度提升,圆形桩施工时有以下优点:施工简单,效率高,省略了设置支承环节,无需支护工作面等。因此,其在边坡桩基等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对圆形抗滑桩使用过程中的受力变形分析较少。本文针对贵州某高速公路边坡治理工程,结合前人研究经验,使用理论分析、现场监测、数值模拟手段进行研究工作。现场监测主要是针对现场的实际工况进行监测分析工作,并对本次设计后的结果进行验证;数值分析采用FLAC3D进行模拟研究,通过调节各项设计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最优的设计方案。本文为边坡治理时采用大直径圆形抗滑桩的设计提供了经验,也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本文研究的主要成果为:(1)分析对比了人工挖孔桩与机械成孔桩的区别,发现机械成孔桩的优点明显:施工效率高、安全性好、成本较低、方便快捷,并且随着机械水平的进步与提高,圆形桩可实现大直径挖孔,在大型边坡治理工程中可广泛使用。(2)现场监测,其主要内容为在进行支护工作之后,进行抗滑桩数据的监测分析工作。分析其变形情况,并进行受力分析,同时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现场实测与数值计算的差异性,为后续的支护参数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3)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建立与现场工况相符的模型,并进行加固效果的分析,分析桩间距、锚固深度与桩径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分析采用单因素法。通过观察当桩身参数变化时,其受力与变形的改变规律,以选取出最优的参数。通过数值分析手段分析优化后的加固效果,并将优化后的方案与原支护加固方案对比,从而得出最优方案。
姚海国[7](2019)在《一般住宅项目桩基选型与经济效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桩基础是建筑结构中重要的受力构件,是成本、进度管控的重点部位,对于住宅项目的成本、工期管理意义重大。尤以成本为甚,桩基的成本往往可以达到毛坯项目成本的10%20%。如何能快速选定合理的桩基选型方案,在保证工程的质量、工期要求下达到成本的最优化,是地产商关注的重点事项。基于以上情况,本文选择将“桩基选型”作为研究一般住宅项目经济效益的切入点。本文先总结了桩基础的发展过程、发展方向、研究情况;然后分别从设计、施工、造价等角度出发,找出影响桩基工程选型的关键因素,理清选型的标准工作流程;之后,将前述梳理成果进行整合,并在多个实际项目中进行复盘,在实地分析钻孔灌注桩、预应力管桩、人工挖孔桩设计方案可行性的基础上,具体对比各方案的成本造价,从而找出经济效益最佳的桩基方案。通过方案比选后发现以下结论:1.同一项目不同桩型之间,经济效益差别明显,因此在实际启动桩基工程之前进行详尽的桩基方案经济性比选非常重要,能带来显着的成本节约;2.钻孔灌注桩、预应力管桩使用较为普遍,价格较低;人工挖孔桩使用较少,多用于较为恶劣的地质环境下,价格较高;3.钻孔灌注桩较预应力管桩而言一般承载力更大、能以较少的桩数满足承载力需求,同时二者的单价差距逐渐缩小,因此多数环境下钻孔灌注桩方案的经济性优于预应力管桩方案,可以在项目桩基设计时多考虑钻孔灌注桩方案;4.并非所有项目都可以进行经济性比选。当地质条件较为特殊、限制了可使用桩型时,应首先满足工程和设计的使用需求,在此基础上才能讨论经济效益的影响。
李建良[8](2019)在《超大直径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温度裂缝控制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关于超大直径桩的研究许多是停留在承载能力方面,然而在超大直径桩施工过程中对于自身温度裂缝的控制并未得到充分的研究与认识,因此有必要对超大直径人工挖孔灌注桩在从浇筑开始到养护结束的过程开展研究,探讨不同因素对于桩身温度裂缝的影响。本文结合南宁市某超高层建筑的超大直径人工挖孔灌注桩,对其从浇筑到养护过程进行有限元仿真模拟,对桩身内部的温度场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本文对导致超大直径桩温度裂缝产生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对温度场的理论基础和结合有限单元法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总结,为仿真模拟以及工程施工奠定了基础。(2)本文针对超大直径桩工程制定了温度控制措施方案以及温度监测方案,对监测结果制作了实测温度记录表格和变化曲线图。(3)本文进行了超大直径桩的热工计算,得出了龄期为3天至21天中的温度收缩应力。(4)本文对超大直径桩工程进行了ANSYS有限元分析,得出了超大直径桩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并且以工程模型作为参照物,通过改变控制温度的因素,如保温层的设立、冷却水管的管径和间距、浇筑方式进行对比,得出不同因素对于桩中心温度,桩侧表面温度与桩顶表面温度三个位置温度的影响,并且通过温度差值的大小进行排序,得出控制温度裂缝的最优措施,为本工程及类似工程提供科学控制温度裂缝的方法。
沈翔[9](2019)在《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基坑“吊脚桩”支护体系变形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沿海山地丘陵地区,部分地层基岩出露面较浅,当基坑深度较深时,考虑到经济和技术因素,桩体嵌岩深度是有限的,此时可以采用一种无嵌固状态的“吊脚桩”进行支护,其设计计算方法并未得到相应的理论支撑,是一种风险性较大的支护方法,但已有成果案例说明其支护效果和经济效益都比较好。因此,对这种较为特殊的支护形式的变形规律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二期基坑项目采用“吊脚桩”这种特殊支护结构的基坑变形规律作为分析对象展开如下研究。首先总结归纳了深基坑支护技术、深基坑变形研究现状及其基本理论与本文主要研究的“吊脚桩”支护结构的研究现状及其基本设计计算理论,并分析和整理实际工程案例相关资料与监测数据,为后续有限元建模工作提供依据。其次使用MIDAS/GTS NX有限元软件对“吊脚桩”支护基坑开挖进行数值模拟,先将单一土体有限元模型与灰色关联法相结合分析了在粘聚力、内摩擦角、锚索预应力、地面超载、支护桩桩长和支护桩直径改变时对基坑三种变形的敏感度;然后建立实际土层中金融中心B区基坑开挖模型,应用该模型分析了本项目中“吊脚桩”基坑在各个开挖工况中的变形情况,总结其规律并与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之后对“吊脚桩”支护体系设计中三个主要的影响参数包括嵌岩深度、预留岩肩宽度与锁脚锚索轴力进行单因素分析。最后在二维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本项目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得出计算结果后与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针对基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与周边地表沉降进行分析,找出监测数据中基坑局部出现位移过大的区域,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加固措施和施工方法,验证了“吊脚桩”支护体系在本工程中可行性,同时验证本文采用的本构模型与参数能较好模拟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变形趋势。
王建文[10](2019)在《基于FLAC3D的混凝土护壁人工挖孔施工对既有结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首先介绍了混凝土护壁人工开挖基坑的变形机理,之后介绍了西三环皂河桥混凝土护壁人工挖孔破废弃桥桩工程监测的方案,并对人工挖孔施工引起的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和既有桥梁结构桩基沉降变形的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然后使用FLAC3D软件对混凝土护壁人工挖孔破除废弃桥桩工程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将不同工况下的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分析了混凝土护壁人工开挖基坑的变形机理、并对本文使用的数值分析软件FLAC3D进行了介绍。(2)详细介绍了混凝土护壁人工开挖基坑施工对基坑周边地表沉降、既有结构物桩基的沉降变形监测方案。(3)对现场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发现,随着混凝土护壁人工挖孔开挖深度的增加,桥梁桩基础沉降变形逐渐加大;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变形逐渐由“凹槽形”分布过渡到“三角形”分布。(4)运用FLAC3D软件对混凝土护壁人工深基坑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显示既有结构物沉降值与实测结构的沉降值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趋势相同。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实测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的比值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数值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的比值与施工阶段与结构所在位置无关。修正后的FLAC3D软件模拟用于对工程施工中预测基坑周边地表变形、构筑物基础沉降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以作为工程施工前对沉降变形进行预测的参考手段。
二、人工挖孔桩在不利地质条件下施工浅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工挖孔桩在不利地质条件下施工浅谈(论文提纲范文)
(1)深填黄土场地既有高层建筑物纠偏加固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纠偏加固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纠偏加固研究现状 |
1.3 纠偏加固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本文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既有建筑物纠偏技术研究 |
2.1 引言 |
2.2 既有建筑物倾斜原因分析 |
2.2.1 场地勘察原因 |
2.2.2 设计原因 |
2.2.3 施工原因 |
2.2.4 使用及维护原因 |
2.2.5 其他原因 |
2.3 既有建筑物纠偏控制标准 |
2.4 既有建筑物纠偏方法 |
2.4.1 迫降法 |
2.4.2 抬升法 |
2.4.3 综合法 |
2.5 掏土迫降纠偏 |
2.6 掏土孔的弹塑性变形分析 |
2.6.1 掏土土孔成孔过程分析 |
2.6.2 圆筒形孔扩张理论 |
2.6.3 圆筒形孔扩张问题的弹性解 |
2.6.4 Tresca材料圆筒形扩张问题弹塑性解 |
2.6.5 Coulomb材料圆筒形孔扩张问题弹塑性解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某高层建筑物纠偏加固案例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2 工程地质条件 |
3.2.1 地层岩性 |
3.2.2 地下水 |
3.2.3 地基土腐蚀性 |
3.3 建筑物倾斜变形情况 |
3.4 建筑物倾斜变形原因分析 |
3.5 纠偏加固方案设计 |
3.5.1 纠偏加固目标 |
3.5.2 纠偏加固总思路 |
3.5.3 纠偏加固方案 |
3.6 监测方案设计 |
3.6.1 沉降监测 |
3.6.2 倾斜监测 |
3.7 纠偏加固施工 |
3.7.1 建筑物止沉加固 |
3.7.2 建筑物纠偏 |
3.7.3 地面设施及上部结构维修 |
3.8 纠偏加固效果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型桩室内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室内模型试验 |
4.2.1 试验目的 |
4.2.2 试验方案 |
4.2.3 试验准备工作 |
4.2.4 试验过程 |
4.3 试验数据处理计算 |
4.4 室内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4.4.1 荷载沉降特性 |
4.4.2 桩身轴力特性 |
4.4.3 桩侧摩阻力特性 |
4.4.4 桩侧摩阻力与桩端阻力荷载分担特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竖向荷载下微型桩承载特性的数值模拟分析 |
5.1 FLAC~(3D)简介 |
5.2 数值模型建立 |
5.3 数值模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基金及项目 |
(2)PBA工法地铁车站钻孔咬合桩围护结构止水效果及开挖变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工程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咬合桩施工工艺 |
1.2.2 塑性混凝土材料性能 |
1.2.3 受限空间内钻孔咬合桩成孔及质量检测技术 |
1.2.4 车站基坑稳定性分析 |
1.2.5 当前研究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素桩材料性能实验 |
2.1 试验背景 |
2.2 试验材料 |
2.3 抗压强度试验方法与步骤 |
2.3.1 抗压强度试验方案 |
2.3.2 抗压强度试验步骤 |
2.4 抗渗试验方法与步骤 |
2.4.1 塑性混凝土渗透性试验方案 |
2.4.2 渗透性试验步骤 |
2.5 抗压试验结果及分析 |
2.5.1 水灰比对强度影响 |
2.5.2 膨润土掺量对强度影响 |
2.5.3 砂率对强度影响 |
2.5.4 强度增长速度 |
2.6 抗渗性试验结果及分析 |
2.6.1 水灰比对渗透系数的影响 |
2.6.2 膨润土掺量对渗透系数的影响 |
2.6.3 强度与渗透系数的关系 |
2.7 最佳配合比 |
2.8 小结 |
3 咬合桩围护结构稳定性研究 |
3.1 FLAC~(3D)软件简介 |
3.2 工程背景 |
3.2.1 工程总体概况 |
3.2.2 场边周围环境介绍 |
3.2.3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
3.3 西土城站车站数值模拟 |
3.3.1 咬合桩几何模型建立 |
3.3.2 计算参数 |
3.3.3 本构参数 |
3.3.4 边界条件 |
3.3.5 监测点设置 |
3.4 计算过程 |
3.5 数值模拟结果 |
3.5.1 围护桩水平位移 |
3.5.2 “荤素”桩整体性分析 |
3.5.3 地层沉降分析 |
3.5.4 地表沉降槽分析 |
3.6 小结 |
4 咬合桩围护结构抗渗性能研究 |
4.1 |
4.1.1 渗流基本定律 |
4.1.2 渗流基本微分方程 |
4.1.3 稳定流基本方程 |
4.2 咬合桩几何缺陷规律 |
4.2.1 盾构井基坑工程概况 |
4.2.2 咬合桩几何缺陷检测 |
4.2.3 咬合桩几何缺陷检测结果分析 |
4.2.4 咬合桩桩径分析 |
4.2.5 咬合桩成孔倾斜度分析 |
4.3 咬合桩抗渗性能数值模拟 |
4.3.1 几何模型建立 |
4.3.2 计算参数选择 |
4.3.3 本构模型 |
4.3.4 边界条件 |
4.4 计算过程 |
4.5 咬合桩边墙渗流分析 |
4.5.1 总水头分布 |
4.5.2 渗流量分析 |
4.5.3 渗流分析 |
4.6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岩溶地区布袋桩成桩与承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岩溶地区桩基础发展概况 |
1.2.1 桩基础分类及适用范围 |
1.2.2 岩溶地区桩基础选型 |
1.3 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岩溶地区桩基承载力确定方法 |
1.3.2 岩溶地区灌注桩施工处理措施 |
1.3.3 岩溶地区嵌岩桩承载性能研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技术路线 |
1.4.2 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布袋桩的设计构造与工作原理 |
2.1 概述 |
2.2 支盘桩技术及其适用范围 |
2.3 布袋桩的设计构造与工作原理 |
2.4 岩溶地区单桩极限承载力确定方法 |
2.4.1 静力学计算法 |
2.4.2 静载荷试验法 |
2.4.3 经验公式法 |
2.5 岩溶地区桩基承载力影响因素 |
2.5.1 岩石性质 |
2.5.2 桩体几何特征与强度 |
2.5.3 桩岩(土)界面特征 |
2.5.4 时间效应 |
2.5.5 软弱下卧层 |
2.5.6 其他因素 |
2.6 岩溶地区竖向荷载下单桩荷载传递特性 |
2.6.1 桩-土(岩)体系的荷载传递 |
2.6.2 荷载传递性状影响因素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布袋桩成桩可行性与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
3.1 试验目的与意义 |
3.2 试验设计与方案 |
3.2.1 试验模型的简化 |
3.2.2 岩溶模拟基岩的制作 |
3.2.3 模型布袋桩的制作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成桩效果与分析 |
3.3.2 成桩影响因素分析 |
3.4 布袋桩枝状体长度计算研究 |
3.4.1 Hencky问题 |
3.4.2 布袋桩枝状体结构长度计算 |
3.4.3 布袋桩包覆件材料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测试 |
3.5 布袋桩桩型推演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布袋桩承载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
4.1 试验原理 |
4.2 承载特性模型试验方案 |
4.2.1 相似原理以及相似比的确定 |
4.2.2 模型桩及基岩的制作 |
4.2.3 试验系统及模型桩的埋设 |
4.2.4 试验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 |
4.3 布袋桩承载特性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1 承载力与沉降分析 |
4.3.2 荷载传递规律 |
4.3.3 桩侧摩阻力性状分析 |
4.3.4 枝状体阻力和桩端阻力性状分析 |
4.3.5 侧摩阻力、枝状体阻力和端阻力综合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布袋桩极限承载力与沉降计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5.1 竖向承载力与沉降计算公式推导 |
5.1.1 计算模型假定 |
5.1.2 计算公式推导 |
5.2 理论与试验对比分析 |
5.3 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
5.3.1 枝状体长度 |
5.3.2 枝状体数量 |
5.3.3 枝状体分布 |
5.3.4 桩端溶洞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4)抗滑桩加固某大型挡坝研究与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抗滑桩加固模型试验方面 |
1.2.2 抗滑桩加固数值模拟方面 |
1.2.3 抗滑桩理论研究方面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力学参数试验及室内模型试验装置的制作 |
2.1 引言 |
2.2 土力学试验 |
2.2.1 颗粒级配试验 |
2.2.2 击实试验 |
2.2.3 塑限和液限 |
2.2.4 直接剪切试验 |
2.2.5 固结试验 |
2.3 室内模型试验装置的设计与制作 |
2.3.1 模型箱设计 |
2.3.2 加载装置与传力装置 |
2.3.3 数据采集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抗滑桩加固挡坝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模型试验的相似性设计 |
3.3 模型试验的内容 |
3.3.1 试验材料特性 |
3.3.2 测试元件布置 |
3.3.3 试验方案 |
3.3.4 试验步骤 |
3.4 模型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1 桩体位移结果与分析 |
3.4.2 桩体弯矩结果与分析 |
3.4.3 整体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抗滑桩加固挡坝的数值分析研究 |
4.1 引言 |
4.2 工程简介 |
4.3 建立数值分析模型 |
4.3.1 建立模型划分网格 |
4.3.2 结构单元和接触单元 |
4.3.3 本构模型和材料参数 |
4.3.4 模拟方案 |
4.4 计算结果分析 |
4.4.1 桩身水平位移分析 |
4.4.2 弯矩分析 |
4.4.3 挡坝薄弱区分析 |
4.5 考虑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坝体稳定性分析 |
4.5.1 计算模型 |
4.5.2 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下坪填埋场垃圾坝抗滑桩施工方法与安全验算 |
5.1 引言 |
5.2 下坪填埋场垃圾挡坝工程背景 |
5.2.1 工程地质情况 |
5.2.2 地下水 |
5.2.3 工程重难点 |
5.3 施工方法和施工计划的确定 |
5.3.1 施工方法 |
5.3.2 施工计划 |
5.3.3 边坡监测 |
5.4 施工期间安全稳定验算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圆形抗滑桩受力特性研究 ——以长玢旧城改造工程边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2 边坡治理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3 抗滑桩作用于边坡机理研究现状 |
1.2.4 圆形抗滑桩受力特性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背景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气象与水文 |
2.2.1 气象 |
2.2.2 水文 |
2.3 地形地貌 |
2.4 地层岩性 |
2.5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6 水文地质 |
第三章 边坡工程概况及稳定性分析 |
3.1 边坡基本特征 |
3.2 边坡与周围建筑关系 |
3.3 边坡稳定性分析 |
3.3.1 定性分析 |
3.3.2 定量分析 |
3.4 基于有限元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
3.4.1 数值分析(Midas/GTS)简介及原理 |
3.4.2 材料的赋值 |
3.4.3 建立数值模拟模型 |
3.4.4 边坡模拟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圆形抗滑桩受力特性研究 |
4.1 桩后土压力计算 |
4.2 圆形抗滑桩内力分析 |
4.2.1 抗滑桩内力计算方法 |
4.2.2 桩的截面及计算宽度 |
4.2.3 圆形抗滑桩内力计算 |
4.3 不同截面形状抗滑桩综合对比研究 |
4.3.1 不同截面形状的抗滑桩综合对比分析 |
4.3.2 边坡治理工程中不同抗滑桩受力对比分析 |
4.4 圆形抗滑桩配筋分析 |
4.4.1 圆形抗滑桩受拉纵筋屈服区范围 |
4.4.2 截面承载力计算 |
4.4.3 圆形抗滑桩配筋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圆形与矩形抗滑桩作用下边坡数值模拟分析 |
5.1 数值模拟基本假定 |
5.2 几何模型及网格划分 |
5.3 抗滑桩和坡体参数 |
5.4 数值模拟计算方案设计 |
5.5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5.5.1 圆形抗滑桩作用效果分析 |
5.5.2 圆形抗滑桩与矩形抗滑桩作用效果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边坡工程中抗滑桩的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抗滑桩的主要发展情况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抗滑桩基本理论 |
2.1 抗滑桩概述 |
2.2 抗滑桩设计要求和设计内容 |
2.3 抗滑桩计算方法 |
2.4 抗滑桩施工方案概况 |
第三章 抗滑桩工程特点分析 |
3.1 引言 |
3.2 分析两种抗滑桩的优缺点 |
3.2.1 分析截面形式的不同 |
3.2.2 对比分析工作 |
3.3 圆形截面抗滑桩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方法 |
3.3.1 抗滑桩施工要点 |
3.3.2 抗滑桩施工质量控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某高速公路边坡工程中抗滑桩设计及现场监测 |
4.1 工程概况 |
4.1.1 前言 |
4.1.2 工程地质条件 |
4.1.3 边坡变形特征 |
4.2 抗滑桩设计 |
4.2.1 滑坡稳定性及滑坡推力计算 |
4.2.2 地基侧向应力复核 |
4.3 本章现场监测 |
4.3.1 监测目的 |
4.3.2 现场监测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
4.3.3 现场监测具体方案 |
4.3.4 原设计计算与现场监测数据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据分析及模型建立 |
5.1 FLAC3D软件 |
5.1.1 FALC3D软件介绍 |
5.1.2 主要的原理分析 |
5.2 构建合适的模型 |
5.2.1 尺寸大小的选择 |
5.2.2 合适的参数选择 |
5.2.3 建模工作的进行 |
5.3 针对间距不同进行分析 |
5.3.1 模拟中位移的变化量 |
5.3.2 桩的内部受力情况 |
5.3.3 数值分析与实际监测值对比分析 |
5.4 不同桩径下抗滑桩受力变形分析 |
5.4.1 桩直径不同时的位移变化 |
5.4.2 不同桩径下桩身受力变形特征 |
5.5 进行对照分析 |
5.5.1 分析优化后的各项结果 |
5.5.2 与原方案进行对照比较 |
5.5.3 优化后的结果分析 |
5.5.4 原方案的结果 |
5.5.5 不同方案经济性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一般住宅项目桩基选型与经济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住宅项目中的桩基础 |
1.2 桩基础技术发展简述 |
1.2.1 桩基础的发展历程 |
1.2.2 桩基础研究现状 |
1.2.3 桩基础发展方向 |
1.3 桩基础选型及经济效益研究现状 |
1.3.1 对桩基础选型的研究 |
1.3.2 对桩基础经济效益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设计影响因素分析 |
2.1 设计原则及流程 |
2.1.1 桩基承载机理 |
2.1.2 桩基设计基本原则 |
2.1.3 设计流程 |
2.2 桩基设计计算 |
2.2.1 桩基计算原则 |
2.2.2 桩基尺寸设计 |
2.2.3 承载力验算 |
2.2.4 桩身强度验算 |
2.3 桩数计算 |
2.3.1 桩基布置基本条件 |
2.3.2 桩数取值 |
2.4 沉降验算 |
2.4.1 沉降变形允许值 |
2.4.2 沉降计算方法 |
2.4.3 等效分层总和法计算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施工影响因素分析 |
3.1 桩的分类 |
3.2 预应力管桩 |
3.2.1 类别定义 |
3.2.2 类别特点 |
3.2.3 施工方法 |
3.2.4 常见问题 |
3.3 人工挖孔桩 |
3.3.1 类别定义 |
3.3.2 类别特点 |
3.3.3 施工方法 |
3.3.4 常见问题 |
3.4 钻孔灌注桩 |
3.4.1 类别定义 |
3.4.2 类别特点 |
3.4.3 施工方法 |
3.4.4 常见问题 |
3.5 复合桩基 |
3.5.1 类别定义 |
3.5.2 类别特点 |
3.5.3 设计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
4.1 造价费用组成 |
4.2 人、材、机比重分析 |
4.2.1 工艺差别分析 |
4.2.2 成本差别分析 |
4.3 工程变更签证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桩基工程案例分析 |
5.1 沈阳苏家屯某住宅项目案例 |
5.1.1 工程概况 |
5.1.2 工程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 |
5.1.3 基础方案 |
5.1.4 灌注桩方案测算 |
5.1.5 管桩方案测算 |
5.1.6 桩基造价对比 |
5.1.7 工程方案 |
5.1.8 桩基检测 |
5.1.9 沉降观测 |
5.2 六安市舒城县杭埠镇某住宅项目案例 |
5.2.1 工程概况 |
5.2.2 工程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 |
5.2.3 桩基设计 |
5.2.4 管桩方案测算 |
5.2.5 灌注桩方案测算 |
5.2.6 桩基造价对比 |
5.2.7 工程方案 |
5.2.8 桩基检测、沉降观测 |
5.3 南京市溧水区某住宅项目案例 |
5.3.1 工程概况 |
5.3.2 工程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 |
5.3.3 桩基设计 |
5.3.4 人工挖孔桩方案测算 |
5.3.5 桩基造价核算 |
5.3.6 工程方案 |
5.3.7 桩基检测、沉降观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超大直径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温度裂缝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温度裂缝研究现状 |
1.2.1 温度裂缝国外研究现状 |
1.2.2 温度裂缝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工作 |
第二章 超大直径人工挖孔灌注桩温度裂缝形成的原因分析 |
2.1 超大直径人工挖孔灌注桩的定义与特点 |
2.1.1 桩的发展以及超大直径桩的定义 |
2.1.2 灌注桩的分类 |
2.1.3 人工挖孔灌注桩的优缺点以及特点 |
2.2 裂缝产生的机理 |
2.2.1 混凝土裂缝的界定 |
2.2.2 裂缝的形成因素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大直径桩温度场和温度应力计算理论 |
3.1 温度应力的概念 |
3.2 混凝土温度场理论推导 |
3.3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的确定 |
3.4 混凝土浇筑温度和水化热温度计算 |
3.4.1 混凝土的机口温度 |
3.4.2 混凝土的入仓温度 |
3.4.3 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
3.5 三维稳定温度场计算 |
3.6 不稳定温度场计算 |
3.6.1 不稳定温度场的显式解法 |
3.6.2 不稳定温度场的隐式解法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程实例分析 |
4.1 工程概况和控制措施 |
4.1.1 工程概况以及施工流程 |
4.1.2 水管冷却系统的布置 |
4.1.3 桩身混凝土浇筑控制措施 |
4.1.4 桩身混凝土养护措施 |
4.1.5 降温措施 |
4.2 温度监测方案 |
4.2.1 温度监测措施 |
4.2.2 超大直径人工挖孔桩温度监测表 |
4.3 桩身大体积混凝土热工计算 |
4.3.1 混凝土绝热温升计算 |
4.3.2 各龄期混凝土收缩变形值 |
4.3.3 各龄期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 |
4.3.4 混凝土各龄期弹性模量 |
4.3.5 各龄期混凝土最大综合温差 |
4.3.6 混凝土的温度收缩应力计算 |
4.3.7 抗裂度验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ANSYS的温度场模拟分析 |
5.1 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 |
5.2 ANSYS瞬态热分析 |
5.3 超大直径人工挖孔灌注桩仿真模拟计算 |
5.3.1 边界条件的设定 |
5.3.2 模型的建立和材料参数的确定 |
5.3.3 超大直径人工挖孔灌注桩温度场模拟结果 |
5.4 温度裂缝防治措施有限元分析 |
5.4.1 保温层的影响 |
5.4.2 冷却水管管径的影响 |
5.4.3 冷却水管间距的影响 |
5.4.4 浇筑方式的影响 |
5.4.5 不采取控温措施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温度裂缝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
6.1 温度裂缝的预防措施 |
6.1.1 优化温度调控措施 |
6.1.2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
6.1.3 优化施工技术 |
6.1.4 优化温度监测措施 |
6.2 温度裂缝的处理方法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基坑“吊脚桩”支护体系变形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2 深基坑支护技术研究现状 |
1.3 深基坑变形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吊脚桩支护体系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主要创新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坑变形及吊脚桩计算基本理论 |
2.1 基坑变形基本理论 |
2.1.1 支护结构变形 |
2.1.2 坑顶地表沉降 |
2.1.3 坑底土体隆起 |
2.2 基坑变形计算方法 |
2.2.1 估算法 |
2.2.2 地层损失法 |
2.2.3 有限单元法 |
2.3 吊脚桩设计计算基本理论 |
2.3.1 吊脚桩概述 |
2.3.2 吊脚桩上部桩锚体系计算 |
2.3.3 吊脚桩下部岩石锚杆墙部分计算 |
第三章 金融中心基坑实例与监测数据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1.1 工程概述 |
3.1.2 周边环境概况 |
3.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
3.2.1 工程地质情况 |
3.2.2 水文地质条件 |
3.3 基坑支护总体设计方案 |
3.3.1 A区基坑支护设计 |
3.3.2 B区基坑支护设计 |
3.3.3 C区基坑支护设计 |
3.4 监测方案概述 |
3.4.1 监测目的 |
3.4.2 监测项目 |
3.4.3 监测频率 |
3.4.4 监测项目报警值 |
3.5 监测结果统计及分析 |
3.5.1 桩(坡)顶水平位移监测 |
3.5.2 支护结构测斜监测 |
3.5.3 A区支撑轴力监测 |
3.5.4 锚索应力监测 |
3.5.5 A区立柱变形监测 |
3.5.6 地下水位监测 |
3.5.7 周边路面(桥柱)沉降监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吊脚桩”支护体系变形规律分析 |
4.1 有限元法 |
4.1.1 MIDAS/GTS NX软件介绍 |
4.1.2 本构模型选取 |
4.1.3 修正莫尔-库伦本构的屈服准则 |
4.1.4 本构模型的参数选取 |
4.2 灰色关联法 |
4.3 “吊脚桩”支护体系变形敏感度分析 |
4.3.1 工程案例支护结构设计方案 |
4.3.2 有限元计算模型 |
4.3.3 敏感度分析 |
4.4 “吊脚桩”支护体系变形规律分析 |
4.4.1 有限元计算模型 |
4.4.2 计算结果分析 |
4.4.3 变形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 |
4.5 “吊脚桩”支护体系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4.5.1 支护桩嵌岩深度影响分析 |
4.5.2 预留岩肩宽度影响分析 |
4.5.3 预留岩肩宽度对锁脚锚索轴力影响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融中心基坑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
5.1 几何模型的建立与网格划分 |
5.1.1 模型建立假设条件 |
5.1.2 模型本构及土体参数选取 |
5.1.3 几何模型的建立 |
5.2 基坑开挖方案工况模拟 |
5.3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5.3.1 A区基坑支护结构变形分析 |
5.3.2 B区基坑支护结构变形分析 |
5.3.3 C区基坑支护结构变形分析 |
5.3.4 A区周边地表沉降对比分析 |
5.3.5 A区支撑轴力对比分析 |
5.3.6 B区锚索应力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FLAC3D的混凝土护壁人工挖孔施工对既有结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施工对既有结构影响研究现状 |
1.2.2 桩基托换施工影响研究现状 |
1.2.3 人工挖孔施工研究现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二章 人工挖孔施工的变形机理及数值模拟介绍 |
2.1 人工挖孔施工变形机理 |
2.2 人工挖孔施工地表沉降变形的基本规律 |
2.3 地表沉降变形的影响因素 |
2.4 有限差分软件FLAC~(3D)介绍 |
2.4.1 FLAC~(3D)介绍 |
2.4.2 FLAC~(3D)与有限元法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混凝土护壁人工挖孔施工和监测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1.1 工程简介 |
3.1.2 皂河桥桩基托换现状 |
3.2 桩基托换方案 |
3.3 混凝土护壁人工深挖孔破除废弃桥桩施工方案 |
3.4 工程地质条件 |
3.5 混凝土护壁人工深挖孔破废弃桥桩施工监测方案设计 |
3.5.1 监测目的 |
3.5.2 监测内容 |
3.5.3 监测实施 |
3.5.4 监测频率及警戒值 |
3.5.5 地表沉降数据分析与处理 |
3.6 混凝土护壁人工挖孔监测概况及成果分析 |
3.6.1 桥桩沉降监测 |
3.6.2 基坑周边地面监测 |
3.6.3 托换梁与箱梁应力监测 |
3.6.4 水位监测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凝土护壁人工挖孔施工数值模拟 |
4.1 FLAC~(3D)的本构模型与结构单元 |
4.2 数值分析基本假定 |
4.3 数值模型建立 |
4.3.1 数值模型建立尺寸选取 |
4.3.2 数值分析边界条件选取 |
4.3.3 模型初始应力状态 |
4.3.4 计算工况和施工过程选取 |
4.4 既有桩基础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及分析 |
4.5 施工阶段和既有结构物位置对于数值模拟偏差比例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论文主要结论 |
5.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人工挖孔桩在不利地质条件下施工浅谈(论文参考文献)
- [1]深填黄土场地既有高层建筑物纠偏加固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D]. 凡家恒.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2]PBA工法地铁车站钻孔咬合桩围护结构止水效果及开挖变形研究[D]. 武钰斌.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岩溶地区布袋桩成桩与承载特性研究[D]. 张福友. 广西大学, 2020(02)
- [4]抗滑桩加固某大型挡坝研究与工程应用[D]. 章宇. 深圳大学, 2020
- [5]圆形抗滑桩受力特性研究 ——以长玢旧城改造工程边坡为例[D]. 卢智. 长安大学, 2020(06)
- [6]边坡工程中抗滑桩的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D]. 吕振. 江苏大学, 2019(05)
- [7]一般住宅项目桩基选型与经济效益分析[D]. 姚海国. 清华大学, 2019(01)
- [8]超大直径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温度裂缝控制研究[D]. 李建良. 广州大学, 2019(01)
- [9]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基坑“吊脚桩”支护体系变形规律研究[D]. 沈翔. 广州大学, 2019(01)
- [10]基于FLAC3D的混凝土护壁人工挖孔施工对既有结构影响研究[D]. 王建文. 长安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