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声乐教学中的歌唱心理和教学语言(论文文献综述)
张小燕[1](2022)在《声乐教学语言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声乐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有:声乐教学语言的重要性虽然被广泛关注,但系统性研究不足;忽视对基础术语的准确阐释,学生难以实现自主学习;过分关注声音效果或情感表达,缺乏整体性思维;倾向主观感受语言,忽视让学生"唱自己"。声乐教学语言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对声乐教学语言研究的高要求使声乐教学语言系统性研究不足,歌唱发声器官的非可视性使声乐教学语言缺乏基础术语的准确阐释,歌唱运动的特性使声乐教学语言缺乏整体性思维,歌唱的个体差异性使声乐教学语言倾向主观感受。声乐教学语言改进措施是:构建整体性思维是声乐教学语言改进的前提;遵循心理学原理是声乐教学语言改进的基础;以学生的认知结构为起点,重视学生个体差异性;基于歌唱原理准确选择并完整阐释教学词汇;强化教学语言的逻辑性,提高指导效果;应用可视化新型语言手段。
刘源[2](2021)在《“声乐心理学”在演唱和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文中指出声乐心理学属于音乐心理学的分支,是声乐艺术和心理学的交叉研究,也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应用性的新型学科。声乐演唱以有思想、有意识的人作为乐器,那必然是由心理支配生理,靠大脑指挥歌唱肌肉的运动与发声器官的协调。本论文旨在探究声乐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在声乐演唱和教学中的应用体现,解释演唱活动中各种心理现象的产生及发展,揭示各项心理因素的作用和意义,给演唱者提供心理方面的理论依据,正确认识歌唱发声内在心理的科学规律。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五章,首先在绪论中阐明了声乐心理学和声乐演唱、声乐教学的密切关系,介绍声乐心理学研究的历史基础和发展趋势、声乐心理学研究对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以及声乐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思路等。第一章对声乐心理学中“知”“情”“意”的心理过程在声乐演唱中的具体应用展开详细论述,重点从歌唱的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和意志等多角度进行阐述。第二章是声乐心理学研究的又一重要内容,即人的个性心理在声乐演唱中的应用,个性心理全部的活动面貌由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共同构成。第三章内容是介绍声乐心理学的教学运用,详细梳理了前人探索声乐心理教学的研究历程,演唱者兼具“老师”和“学生”的双重身份,根据自己从事演唱学习的体悟和参与教学实习的经历,对声乐演唱中教与学的统一性做了客观的论述和归纳。第四章重点是心理调控分别在声乐演唱和声乐教学中实践的调查与分析,采用了心理学研究中被广泛运用的问卷法和个案法进行调查,最终给出研究评定的解释和结果。第五章总结学习声乐心理学的价值意义及个人影响,再一次以自己多年来演唱学习的变化和感受充分肯定学习了声乐心理学的重要性,了解并运用声乐心理学能帮助我们在学习声乐艺术的道路上日益精进。本论文研究证明声乐演唱的心理和生理是既统一又配合的协调关系,声乐演唱不仅要有成熟的技术水平作支撑,更需要积极的心理引导,正确的心理调控下才会产生科学的歌唱理念。所以声乐演唱和教学不只是针对生理技巧的机能训练,还需要学习掌握声乐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最终能在实践中熟练运用声乐心理调控,让生理技能和心理活动得到统一和发展,建构起全面科学的歌唱体系。
谭辕[3](2019)在《21世纪以来中美两国声乐教育文献计量及原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美声(bel canto)对于中国和美国来说都算是舶来品。由于历史、地域等原因,美声在中、美各自的土壤也产生了不同的变化。因此在声乐教育领域,也诞生了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手段。本文将以中、美声乐教育文献为基础,通过文献计量的方式探索与比较两国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及理论架构,以期指出两者之间的瑕疵与不足,并提出建议。全文由绪论、四个章节和结语构成。第一章是对两国的样本文献进行分类统计;第二章分别对中、美两国各自的热点领域进行的探析并作出评论;第三章将对两国声乐研究文献进行横向比较,讨论其异同。同时从呼吸、共鸣、声区三个层面对两国发声技术领域的文献进行归纳与评析;第四章将从中国声乐工作者的角度讨论声乐学科建设的框架以及遇到的问题。同时以美国声乐教学法课程为例,讨论这一课程对于中国声乐学科课程建设的意义。
彭金戈[4](2017)在《浅析良好歌唱心理的培养》文中认为对于歌唱学习者而言,学习声乐的过程,就是结合声乐技巧、歌唱心理、思想素质等为一体的综合过程,也是从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一方面,歌唱需要各器官相互协调运动才能发声;另一方面,在歌唱的时候,歌唱者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又需要心理作为精神保障。但是在许多声乐教学中,更多重视的是歌唱技巧,往往却忽略了歌唱心理的作用。但是歌唱心理对于歌唱生理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歌唱者如果有良好的歌唱心理,则能够有效提高歌唱的效果。本文第一章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的文献,列举了国内外学者关于歌唱心理的一些观点。第二章介绍了歌唱心理的概念,论述了歌唱艺术、歌唱心理的概念和特征。第三章介绍了常见的紧张心理,有记忆丢失、情绪紧张和紧张过度等,并进行了分析,也列举了自卑心理、先天素质差和过度兴奋等。第四章介绍了培养了良好心理的意义,并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五章则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培养良好歌唱心理的方法,分别是提高歌唱者自身的素质、培养歌唱感觉、加强舞台艺术实践、克服紧张心理、启发和丰富想象力等。通过本文的论述,详细的论述了如何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对声乐教学有着比较实际的参考价值。
刘翠英[5](2016)在《论声乐教学中生理与心理间的相互关系》文中提出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老师应积极认识到歌唱活动的双重性。一方面,歌唱活动需要歌唱生理技巧为基础;另外,在歌唱过程中,还要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因此,作为声乐教学老师来说,应该认识到歌唱活动需要生理与心理的相互结合,重视心理因素对学生声乐训练的重要性。因此,本课题主要针对当前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歌唱生理与歌唱心理的关系,并且针对这两者的关系,对声乐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以此希望能够对声乐教学提供积极的帮助,促进学生声乐学习水平的提升。
李艳[6](2015)在《浅谈声乐教学中歌唱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文中研究说明歌唱艺术的表现手段是声音、感情和动作。但这些因素的核心问题往往是歌者的心理调控能力,即歌唱时对自己心理的调节与控制。本文从歌唱中学生产生心理失控的原因以及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歌唱心理调控能力等方面做粗浅的探讨。
樊娅娅[7](2014)在《论声乐教学中歌唱心理的重要性》文中认为歌唱本身就是一种心理活动,在声乐学习和教学中,心理素质、声乐技巧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掌握好学生的心理状态、心理作用,对学生歌唱心理素质的培养有非常大的帮助,同时在提高声乐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罗中一[8](2014)在《从我国30多年美声唱法研究文献看声乐教学理论之构建》文中提出本文以改革开放后“我国30多年美声唱法理论文献”为研究对象,在对声乐着作、期刊2大类研究文献进行数据统计与整体梳理的基础上,着重对文献所隐含的部分研究论述问题予以指出与评述。本文包括引言、结语以及3个章节。第一章,对我国30多年来声乐文献的数量进行统计,并根据文献的主旨与内容进行分类及量化,从整体上呈现文献的主要研究范畴与所做贡献。第二章,在分类统计的基础上,对文献相关研究领域以及学科关键环节进行深入比对与分析,从而就文献的学科定位等问题提出疑问与评述。第三章,对声乐发声技术的几大核心领域进行研究分析,在对观点分类与综述的基础上,引申出其研究方式的问题与缺失。声乐研究文献作为该学科的理论支持与学术阵地,在指导教学实践的同时,对于本学科的核心价值与整体定位理应具有更高的前瞻与把握。所以本文是建立在文献基础之上,通过综合比对与研究分析后所得出结论,以期从不同的角度透过文献表面找出研究论述问题的实质,并作出相关评价与建议。
辛茹[9](2013)在《声乐教学心得》文中提出如何通过声乐教学,使学生在歌唱中能够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情感,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美好印象,是声乐教学中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学的艺术性自始至终都应贯穿于声乐教学的全过程。
朱亚楠[10](2013)在《论歌唱心理在声乐教学及表演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歌唱心理是声乐教学领域新出现的一种通过歌唱者有意识和潜意识调节身体的各个发声器官,使其能够良好的协调运作来更好的表现和诠释作品的一种有效的声乐学习方法;它是影响声乐教学效率与成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日常的声乐教学中建立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是声乐学习者演绎声乐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能力。积极向上的情绪是歌唱的前提,坚强的意念是歌唱的保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歌唱的关键,在声乐教学中广泛关注和应用歌唱心理能增强学生的歌唱的心理调控能力,激发学习声乐的热情,树立歌唱自信心,提高歌唱水平,促使声乐教学顺利有效进行。
二、浅谈声乐教学中的歌唱心理和教学语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声乐教学中的歌唱心理和教学语言(论文提纲范文)
(1)声乐教学语言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声乐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 |
(一)声乐教学语言的重要性被广泛关注,但缺乏系统性研究 |
(二)忽视对基础术语的准确阐释,学生难以实现自主学习 |
(三)过分关注声音效果或情感表达,缺乏整体性思维 |
(四)倾向主观感受的语言,忽视让学生“唱自己” |
二、声乐教学语言问题产生的原因 |
(一)对声乐教学语言研究的高要求使声乐教学语言系统性研究不足 |
(二)歌唱发声器官的非可视性使声乐教学语言缺乏对基础术语的准确阐释 |
(三)歌唱运动的特性使声乐教学语言缺乏整体性思维 |
(四)歌唱的个体差异性使声乐教学语言倾向于主观感受 |
三、声乐教学语言改进措施 |
(一)构建整体性思维是声乐教学语言改进的前提 |
(二)遵循心理学原理是声乐教学语言改进的基础 |
(三)以学生的认知结构为起点,重视学生个体差异性 |
(四)基于歌唱原理准确选择并完整阐释教学词汇 |
(五)强化教学语言的逻辑性,提高指导效果 |
(六)可视化新型语言手段的应用 |
(2)“声乐心理学”在演唱和教学中的应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声乐心理学相关概述 |
1.声乐心理学与声乐演唱 |
2.声乐心理学与声乐教学 |
(二)声乐心理学研究综述 |
1.历史基础 |
2.发展趋势 |
(三)声乐心理学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四)声乐心理学研究内容 |
1.心理过程 |
2.个性心理 |
(五)声乐心理学研究方法 |
一、“知”“情”“意”的心理过程 |
(一)声乐演唱中的认知过程 |
1.声乐艺术的感知觉 |
2.声乐学习的记忆 |
3.演唱活动的思维 |
4.歌唱发声的想象 |
(二)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过程 |
1.情绪和情感 |
2.声乐演唱情感的特征 |
(三)声乐演唱中的意志过程 |
1.意志与歌唱 |
2.声乐演唱意志的特征 |
二、演唱者的个性心理 |
(一)声乐演唱中的个性倾向性 |
1.歌唱形式的具体层面 |
2.演唱行为的概括层面 |
(二)声乐演唱中的个性心理特征 |
1.演唱实践的生理基础 |
2.声乐艺术的内在修养 |
(三)声乐演唱中的自我意识 |
1.演唱的自我认识 |
2.演唱的自我体验 |
3.演唱的自我控制 |
三、声乐心理学的教学运用 |
(一)声乐心理教学发展历程 |
1.国外声乐心理教学概况 |
2.国内声乐心理教学概况 |
(二)声乐心理学中的“教”与“学” |
1.教师主导 |
2.学生主体 |
四、心理调控的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研究的方案 |
1.个案调查 |
2.问卷调查 |
(二)调查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
1.信度检验 |
2.效度检验 |
(三)声乐教学中的心理调控 |
1.个案研究任务的设计与过程 |
2.个案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 |
(四)声乐演唱中的心理调控 |
1.问卷研究任务的检测与实施 |
2.问卷测试结果的初步解释 |
五、学习声乐心理学的价值及影响 |
(一)认识声乐才能 |
1.由快渐慢-“进步期” |
2.起伏波动-“形成期” |
3.停滞不前-“高原期” |
4.相对稳定-“上升期” |
(二)重视歌唱习惯 |
1.习惯对于歌唱的影响 |
2.歌唱习惯的培养 |
(三)完善艺术人格 |
1.人格在歌唱中的表现 |
2.艺术人格的养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21世纪以来中美两国声乐教育文献计量及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中、美两国声乐教育期刊类文献量化分析 |
第一节 背景介绍 |
第二节 中、美两国声乐教育领域期刊类文献量化分析 |
一、样本信度及效度 |
二、中国期刊类文献量化分析 |
三、美国期刊类文献量化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美两国声乐教育研究热点领域分析 |
第一节 中国期刊类文献研究热点领域 |
一、样本文献分类统计 |
二、热点研究领域评述 |
第二节 美国期刊类文献研究热点领域 |
一、样本文献分类统计 |
二、热点研究领域评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从文献看中、美两国声乐教育研究异同 |
第一节 中、美两国声乐教育研究热点领域比较 |
一、声乐基础理论部分 |
二、声乐教学部分 |
第二节 中、美两国发声技术领域对比分析 |
一、呼吸 |
二、共鸣 |
三、声区 |
四、颤音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中美两国研究文献看声乐学科与课程建设 |
第一节 声乐学科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
一、从文献看中美两国声乐学科建设 |
二、中国声乐学科建设中的问题与争议 |
第二节 声乐课程建设——以声乐教学法课程为例 |
一、两所音乐学院声乐教学法课程概述 |
二、两所音乐学院声乐教学法课程共性讨论 |
三、美国声乐课程设置对于中国的借鉴意义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录:样本文献汇总 |
(4)浅析良好歌唱心理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二章 歌唱心理的基本概述 |
2.1 相关理论概述 |
2.1.1 人本主义心理学 |
2.1.2 马斯洛和罗杰斯的理论 |
2.2 歌唱艺术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
2.2.1 歌唱艺术的概念 |
2.2.2 基本特征 |
2.3 歌唱心理的概念及歌唱心理的基本特征 |
2.3.1 歌唱心理的概念 |
2.3.2 良好歌唱心理的基本特征 |
2.4 歌唱心理与歌唱生理的关系 |
第三章 培养良好歌唱心理的意义 |
3.1 国内外主要歌唱心理教育理论对歌唱心理重要性的阐述 |
3.2 歌唱心理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
3.3 良好歌唱心理培养是声乐教学主要内容之一 |
3.4 培养歌唱心理对演唱实践极具指导作用 |
第四章 歌唱心理问卷调查及原因分析 |
4.1 歌唱心理问卷设计 |
4.1.1 问卷设计 |
4.1.2 调查样本 |
4.1.3 问卷统计和分析方法 |
4.2 歌唱心理问卷调查情况 |
4.2.1 调查情况 |
4.2.2 调查结论 |
4.3 歌唱心理紧张的情况分析 |
4.3.1 临场忘词 |
4.3.2 自制力降低 |
4.3.3 紧张过度 |
4.4 歌唱心理紧张的原因分析 |
4.4.1 自卑心理 |
4.4.2 先天素质差 |
4.4.3 过度兴奋 |
第五章 如何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 |
5.1 提高歌唱者自身的素质 |
5.1.1 加强思想素质修养 |
5.1.2 加强音乐素质修养 |
5.1.3 加强文化素质修养 |
5.2 培养歌唱感觉 |
5.3 加强舞台艺术实践 |
5.4 克服紧张心理 |
5.4.1 自我暗示 |
5.4.2 平时准备 |
5.4.3 放松 |
5.4.4 控制紧张 |
5.4.5 心理疏导法 |
5.5 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歌唱心理的实践研究 |
5.5.1 教学目标 |
5.5.2 教学过程设计 |
5.5.3 实践研究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学生类调查问卷 |
致谢 |
(5)论声乐教学中生理与心理间的相互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
二、歌唱生理与歌唱心理 |
(一)歌唱生理 |
(二)歌唱心理 |
三、生理与心理间的关系在声乐教学中的表现 |
四、声乐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
五、结语 |
(6)浅谈声乐教学中歌唱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声乐教学中歌唱心理的作用 |
二、歌唱中产生心理失控的原因 |
(一)自信心缺失 |
(二)紧张,过于追求技术 |
(三)过于看重得失感 |
三、声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歌唱心理调控能力 |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 |
(二)运用恰当的教学语言和形象的生活比喻 |
(三)运用美好的事物激发情绪,启发学生的感情 |
(四)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
(五)注重平时的点滴练习 |
(六)大大加强舞合实践,培养自信心 |
四、总结 |
(7)论声乐教学中歌唱心理的重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声乐教学中歌唱心理的重要性 |
二、歌唱心理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
(一) 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培养 |
(二) 对学生的心理和感觉进行引导 |
(三) 在演唱前、考试前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
三、结语 |
(8)从我国30多年美声唱法研究文献看声乐教学理论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我国30多年美声唱法研究文献统计与量化分析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第二节 着作类文献统计 |
第三节 期刊类文献统计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文献中的学科定义研究 |
第一节 学科定义概述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文献中的学科定义概述 |
二、学科定义的问题提出 |
第二节 学科定义问题的研究分析 |
一、相关研究领域的雷同、比重问题 |
二、关键词条的解释、论述方式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文献中发声技术几大领域研究 |
第一节 呼吸技术领域 |
第二节 声区技术领域 |
第三节 共鸣技术领域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声乐教学心得(论文提纲范文)
一、注重声乐教学中歌曲的选材 |
(一) 曲目的选择应根据歌唱程度来决定 |
(二) 曲目的选择应根据学生自身的声音条件特点来决定 |
二、注重声乐教学中的语言性 |
(一) 教学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
(二) 教学语言的生动性与形象性 |
三、注意培养学生歌唱时的心理调控能力 |
(一) 积极学习情绪的引导 |
(二) 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应从平时练习做起 |
(三) 激发对美好事物的情绪 |
(四) 采用竞争形式激发学习动力 |
(五) 加强舞台实践, 培养自信心 |
(10)论歌唱心理在声乐教学及表演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歌唱心理的产生与发展 |
(一) 歌唱心理的产生 |
(二) 歌唱心理的发展 |
二、歌唱心理在声乐教学中的影响和作用 |
(一) 能够激发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热情 |
(二) 能培养学生充足的自信心 |
(三) 能提高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
三、如何在声乐教学及演唱中更好的运用歌唱心理 |
(一) 歌唱过程中大脑的“有意识”控制 |
(二) 歌唱心理在声乐教学及演唱中的运用 |
四、浅谈声乐教学中的歌唱心理和教学语言(论文参考文献)
- [1]声乐教学语言问题研究[J]. 张小燕.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2(01)
- [2]“声乐心理学”在演唱和教学中的应用探究[D]. 刘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3]21世纪以来中美两国声乐教育文献计量及原因分析[D]. 谭辕. 中国音乐学院, 2019(09)
- [4]浅析良好歌唱心理的培养[D]. 彭金戈.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1)
- [5]论声乐教学中生理与心理间的相互关系[J]. 刘翠英. 音乐时空, 2016(08)
- [6]浅谈声乐教学中歌唱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J]. 李艳. 北方音乐, 2015(04)
- [7]论声乐教学中歌唱心理的重要性[J]. 樊娅娅. 音乐时空, 2014(23)
- [8]从我国30多年美声唱法研究文献看声乐教学理论之构建[D]. 罗中一. 上海音乐学院, 2014(02)
- [9]声乐教学心得[J]. 辛茹.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 [10]论歌唱心理在声乐教学及表演中的作用[J]. 朱亚楠. 音乐时空,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