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穿刺在显微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腰椎穿刺在显微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一、腰穿针在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田建[1](2019)在《微创锁扣阻挡改良Krackow法修复跟腱断裂的生物力学研究和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 采用模拟早期康复方案比较锁扣阻挡改良Krackow和其他三种缝合技术修复跟腱断裂的生物力学研究目的:采用模拟早期康复方案比较锁扣阻挡改良Krackow(Locking Block Modified Krackow,LBMK)与 Giftbox、Kessler、PARS(percutaneous Achilles repair system)缝合技术修复跟腱断裂的生物力学强度。方法:40个新鲜牛跟腱标本,给予随机分配成LBMK组、Giftbox组、Kessler组和PARS组,每组10个标本:LBMK组和Giftbox组采用LBMK和Giftbox作为主体缝合装置,再加用一股横穿线作为次要缝合装置;Kessler组采用3个Kessler缝合;PARS采用2股横穿线和一股带锁扣的组合。每个标本都经过2个阶段的循环加载方案,20~100N和20~190N各500个周期,然后测量每个阶段的断端间隙。最后以25mm/s的速率拉伸至失效,测量最大失效载荷,并计算刚度。结果:在第一阶段20~100N的500次循环负荷后,LBMK组的断端间隙最小(0.76±0.44mm),与 Giftbox 组(0.86±0.47mm)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低于与Kessler组和PARS组(p<0.05),所有标本的的断端间隙均小于5mm:前10个周期的拉长占到了整个第一阶段拉长的50%以上。在第二个阶段20~190N的500次循环负荷后,LBMK组的断端间隙平均为3.68±1.08mm,Giftbox断端间隙为4.07±1.28mm(p>0.05),但明显低于与Kessler组和PAR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BMK组有2例断端间隙超过5mm,Giftbox组有3例,Kessler组有8例,PARS组全部超过5mm,其余断端间隙均在2-5mm范围内。在25mm/s的速度拉伸下,LBMK最大失败负荷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LBMK组的刚度高于Kessler 组和 PARS 组(p<0.05),与 Giftbox 相比没有差异(p>0.05)。结论:LBMK缝合法的生物力学强度明显高于Giftbox、Kessler和PARS,但4种缝合法均能够满足跟腱断裂术后的早期踝关节活动。其中LBMK和Giftbox的缝合技术可以允许术后即刻全负重。第二部分 双微创切口行锁扣阻挡改良Krackow和开放行Giftbox修复跟腱断裂结合早期康复的前瞻性研究背景 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探讨微创行锁扣阻挡改良Krackow(Minimally Invasive-Locking Block Modified Krackow,MI-LBMK)和开放行 Giftbox(Open-Giftbox,Open-GB)修复跟腱断裂结合早期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3月-2018年01月,38例符合入组标准,22例行MI-LBMK修复,16例行Open-GB修复。MI-LBMK组采用2个2~3cm微创切口,行LBMK缝合。Open-GB组采用后内侧8~10cm左右手术切口行Giftbox缝合。两组均给予加用一股横穿线加固缝合。术后采用早期康复方案,减少固定时间。采用手术并发症、MRI图像显示的断端间隙和跟腱横截面积(CSA)、跟腱休息角(ATRA)、提踵能力、踝关节活动范围(ROM)、小腿周径、跟腱断裂总评分(ATRS)和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学会评分(AOFAS)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MI-LBMK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1%,Open-GB组并发症为25%,均无再断裂。两组在术后6周MRI矢状位T2相跟腱间隙分别为1.32±1.01mm和1.02±0.66(p>0.05),术后3月MRI检查显示两组跟腱连续性均完好,未见明显间隙。术后3月MI-LBMK组跟腱横截面比Open-GB组要高(p<0.05)。两组的相对跟腱休息角在术后每个随访时间段对比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3月时,跟腱休息角最高,术后12月仍未降至正常。两组单足提踵次数比、提踵高度比、小腿周径、ATRS评分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MI-LBMK的踝关节背伸活动度在术后3月较Open-GB更高(p<0.05),但在术后6月和12月没有差异。在术后前6月内,MI-LBMK得到AOFAS评分明显高于Open-GB,但术后12月两组基本都接近正常,而ATRS评分仍未达到正常。结论1.MI-LBMK和Open-GB都是修复跟腱断裂安全有效的方法,但MI-LBMK具有更低的手术切口的并发症发生率。2.MI-LBMK修复术后的跟腱断端间隙较小,并不会影响跟腱的愈合。3.术后的ATRA与跟腱的跖屈功能存在相关性。4.MI-LBMK修复对患者术后6月内的日常生活影响较小,但术后12月时两组AOFAS评分基本趋于一致。第三部分 内镜辅助下行锁扣阻挡改良Krackow结合V-Y推进或肌腱转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行锁扣阻挡改良Krackow结合V-Y推进或肌腱转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07月至2018年05月收治8例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全部为男性。其中羽毛球损伤4例,篮球3例,徒步摔伤1例;受伤至手术9.1w(4~30w),采用MRI测量断端间隙为4.2±0.7cm(3.0~5.6cm)。在跟腱断端的远近端取2个内镜入路,行内镜下清理断端瘢痕组织及机化的血肿,在距离断端2.5cm处各做2个纵行纵行切口,彻底松解腓肠肌比目鱼肌复合体,行锁扣阻挡改良Krackow缝合(LBMK),然后采用V-Y推进或FHL转位加固,术后采用早期康复方案进行康复。结果8例患者中6例行V-Y推进,1例单独行FHL转位,1例行V-Y推进结合FHL转位。所有患者门诊随访至术后9~13个月(平均11.2月)。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3月行MRI检查提示跟腱连续性均完好,未见明显间隙。末次随访时相对跟腱休息角-5.51±0.36°,患侧提踵高度比为0.82±0.05,仍恢复到健侧水平。提踵次数比为0.96±0.04,接近健侧水平。AOFAS踝与后足评分由术前55.6±7.95恢复到93.13±3.04分,ATRS评分为89.50±2.62,与术前相比明显改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内镜辅助下行锁扣阻挡改良Krackow结合V-Y推进或肌腱转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具有微创,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但需要有关节镜技术的支持。

刘国华,周于凡,易何娟,程志刚[2](2019)在《开颅夹闭术联合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急性破裂期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急性破裂期颅内动脉瘤患者采取持续腰大池引流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我院接收的60例急性破裂期颅内动脉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采取单独开颅夹闭术)与观察组(n=30,采取开颅夹闭术联合持续腰大池引流辅助治疗),观察住院情况及并发症、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恢复良好率较对照组明显要高(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较对照组明显要少(P<0.05);此外,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脑积水后遗症发生率及再出血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要低(P<0.05)。结论急性破裂期颅内动脉瘤采取开颅夹闭术治疗,并辅以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能提高患者的预后,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治疗费用,具有推广价值。

张佳[3](2018)在《面向机器人辅助脊柱微创手术的神经电生理监测预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图像处理技术,医疗技术,以及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外科机器人的研究成为机器人领域前沿。机器人辅助脊柱微创手术,风险大,难度高,神经并发症是临床医师不可回避的问题。在手术中,引入神经电监测技术,可监测运动和感觉功能,降低医源性损伤。本课题基于Cadwell信号刺激仪器平台,利用Bio Radio生理信号多通道监测设备,构建一种利用无线蓝牙传输的神经电生理监测与预警系统,无线传输方式避免了手术环境中冗余的信号线对手术操作造成的干扰。为了准确分析神经电信号,设计数据预处理算法,通过傅里叶分析记录的原始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并且采用两次中值滤波消除肌电信号的基线漂移问题。对处理后的信号提取出信号特征值。获得信号的波峰和波谷,比较监测信号特征值和设置基线的特征值,将波幅比作为预警参考信息。根据功能需求设计MFC界面显示窗口,界面中包括信号监测和预警显示两部分内容。在现有实验条件下,完成了人体的诱发性肌电图和上肢的体感诱发电位实验监测,以及动物的自发性肌电图和上肢的体感诱发电位实验监测。分析实验监测的结果,记录模拟手术中机械介入时体感诱发电位波幅的变化,以及记录在不同麻醉程度下体感诱发电位信号,验证手术操作不同阶段体感诱发电位和麻醉剂对体感诱发电位监测有较大影响。最后人体诱发性肌电图监测获得预期效果,验证了整个课题研究方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冯雷[4](2012)在《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血管内超选择溶栓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VD)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死亡率占所有疾病的10%,是目前人类因疾病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在我国,每年死于脑卒中的人数超过100万,占我国人口死因的首位(占22.45%),50%-70%的存活者留有瘫痪、失语等严重后遗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脑血管疾病可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是目前最常见的,约占中风的80%-90%。缺血性卒中是以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血流量减少为特征的一种病变。据统计,缺血性中风70%以上是由颅内或颅外大血管的急性阻塞引起。因此,尽快恢复缺血区的血流灌注是急性缺血性中风治疗的基本原则,溶栓治疗正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传统观念认为早期主要采取溶栓治疗,时间窗为3小时以内,旨在使闭塞动脉再通来恢复缺血区的血流灌注,以拯救尚能存活的脑组织,改善病人预后。目前,以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为基础的急性溶栓治疗,是唯一通过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认证的方法,已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接受并应用于临床。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溶栓相关的问题,如颅内出血、再闭塞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并发症。静脉内溶栓治疗,颅内血管部分或完全再通率,颈内动脉仅10%,大脑中动脉约为25%。出血和血管再闭塞是影响溶栓治疗的主要原因。特别是症状性出血,有较高的发生率(6%)和严重的后果迫使医学工作者对这一方法重新审视。尽管试验结果再次证实了急性期溶栓治疗的疗效,但严格的治疗时间窗限制,却使临床上大多数病人不能从中受益,症状性出血成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应用的最大障碍。PROACT临床试验证实动脉内溶栓治疗对于改善预后有效,并且在血管再通方面有优势,但出血和再通血管的闭塞仍然是主要问题。近年来,随着病理生理过程的进一步认识及药物学、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血管内溶栓治疗日益受到重视,但仍存在许多不尽完善之处,包括材料的选择、治疗时间窗以及超选择血管内溶栓药物的选择、用量、速率等,都是亟待解决问题。人类缺血性卒中在病因、发病部位、临床表现上有很大变化,因此模拟临床疾病的发病过程,建立稳定、可靠、重复性好、费用低廉、方法简单,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类似于人类血栓栓塞性脑梗死,更适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学及溶栓药物的评价的模型,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课题。近年来随着实验动物科学的不断发展,该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自体血栓栓塞和溶栓治疗模型的建立有利于进一步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改变和治疗效果。脑血管造影、核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和脑梗死体积在脑缺血和溶栓治疗模型中保证实验成功率和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作用。血小板在急性缺血性脑病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是基本措施。对于血管再通后的再闭塞问题,通过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能够解决,但最佳药物的选择、剂量、用药时间和方式等问题一直存在争议。75%的脑血栓栓子是“白血栓”,即富含血小板和纤维蛋白。急性新鲜的血小板血栓(白色血栓)使用传统的抗凝药(肝素)和溶栓剂(尿激酶等)是无效的。在心血管领域已有大量的临床循证医学证据表明,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抗栓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是一类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它通过抑制纤维蛋白原(Fg)与GPⅡb/Ⅲa特异性结合,这是引起血小板聚集的最后共同通路,有效地阻止各种途径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从而达到最大程度的抗血小板作用。近年来,国外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已经单独或联合纤溶药物静脉注射用于急性脑缺血疾病改善溶栓治疗效果和防止血管再闭塞,减少溶栓并发症的的发生。临床试验研究证明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急性缺血性卒中中使用无明显增加颅内出血的几率,甚至在心肺旁路手术中使用替罗非班都是安全的。溶栓不可避免的要激活凝血系统,导致缺血性脑卒中溶栓病人血栓再形成,使脑组织灌注不完全或延迟再灌注,微循环功能紊乱,甚至血管再通后闭塞,出现神经功能恶化。有研究发现替罗非班可以抑制微循环血栓形成,减少溶栓后组织无复流现象的发生。在急性大脑中阻塞病人中rtPA联合替罗非班静脉输注可使68%病人阻塞的大脑中动脉再通,随访脑组织缺血性损伤明显减小,神经功能明显改善,症状性出血率大约7%-8%。替罗非班已经常规用于尿激酶动脉内溶栓和机械性取栓的辅助治疗。早期的一项研究使用阿昔单抗,肝素和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病人,发现能提高梗塞血管的血流。推测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通过使聚集的血小板解聚,改变了血栓的结构,使血栓发生了内源性的溶栓过程。在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治疗过程中血栓栓塞的发生率为3-10%,永久性神经功能损伤的发生率为3-5%。在这类病人溶栓是一个棘手的难题,尤其是在出血性疾病,例如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病人。替罗非班是非肽类小分子,特异性强,生物半衰期短,反复使用不易发生免疫反应。并且其起效快,给药后5分钟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可达96%,停药后4小时内作用消失,血小板功能恢复。Li ebeskind DS等曾静脉内单独使用替罗非班成功治疗一例椎基底动脉急性栓塞rtPA溶栓效果不理想的病人。韩国医生Tae Jin Song在颈内动脉狭窄放置支架后因血栓形成引起颈动脉再阻塞,使用纤溶药物效果不理想,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后很快血栓溶解,血管再通。最近,有病例报道在破裂或未破裂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发生急性缺血性并发症,动脉内超选择注射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取得满意效果。以上研究均支持替罗非班有抗血栓形成的功能,动脉内注射安全。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但仅是个案探索,需要进一步的证明效果和安全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为生物体内天然的蛋白分子,具有防止神经元死亡功能的一种蛋白质,主要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产生,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的重要成员。研究表明,在脑损伤后,除了存在一种主动性的程序性细胞凋亡过程,在耐受细胞内还存在一种平行的主动性神经元存活过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就参与了这种主动性神经元存活过程。动物实验研究表明BDNF反应性增强是机体早期神经元对缺血、缺氧的自我保护。脑缺血损伤时,BDNF在梗死灶周围的“半暗区”甚至远隔区域均有显着表达,梗死灶核心BDNF永久性降低;缺血后12h梗死灶边界的内侧BDNF免疫反应性暂时性升高。国内此类报道亦较不一致,但大多集中在12-24h为其表达高峰,48h开始下降,表明BDNF在神经元损伤修复与再生中起重要作用。如果我们针对脑组织局灶性缺血损伤后,早期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改善缺血区脑组织的血液循环,防止脑组织缺血区神经元继续变性坏死,提高内源性BDNF表达水平,对脑缺血损伤后神经元的保护有重要意义。目前,缺血性脑病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基本是静脉用药,关于动脉内用药的效果、安全性,以及使用剂量,国内外鲜有报道。盐酸替罗非班作为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的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作用机制新颖、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是一种极有发展前途的治疗药物。本课题分二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为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超选择动脉内溶栓的动物实验研究,实验分二步进行:实验一研究了血管内介入技术制作兔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的方法,并评价其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实验二研究了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超选择动脉内溶栓治疗兔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的疗效和安全性。采用X线数字减影(DSA)观察动脉内超选择溶栓的血管再通率、核磁共振弥散成像观察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ADC)、改良Bederson评分法观察神经功能缺损。24h后处死动物,经氯化—2,3,5—三苯基四氯唑染色,作光镜病理形态学检查。第二部分研究了替罗非班在临床溶栓治疗中的应用、疗效和安全性,试验分二部分进行:试验一研究了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应用电解弹微簧圈栓塞治疗破裂动脉瘤中并发急性血栓形成经血管内介入溶栓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试验二研究了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实验研究一介入技术制作兔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的研究目的建立一种家兔大脑中动脉闭塞动物模型并经影像学诊断证实,而后行动脉内超选择接触性溶栓治疗,并评价其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方法用改良腰穿针穿刺并搔刮兔耳动脉内膜形成自体血栓,用眼科手术刀将其切为0.5mm×0.4mm大小备用。分离麻醉固定后的家兔股动脉,将微导管经股动脉插入,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透射下插入颈内动脉,经微导管注射兔自体动脉血栓建立兔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采用DSA观察脑血管阻塞情况、MRI观察脑梗死部位、范围、改良Bederson评分法观察神经功能缺损。24h后处死动物,光学显微镜与透射电了显微镜观察病理改变。结果所有家兔成功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脑梗死灶均位于同侧大脑半球,局限于顶叶皮质、皮层下及基底节区,栓塞后的动物均存活24h。24h处死时测量脑梗死体积占对侧大脑半球的(44.08±5.13)%。TCI检查造模前平均流速(Vm)与造模后2h Vm和造模后5h Vm之间均存在显着差异(P=0.000和P=0.000)。造模后2h和造模后5h之间Vm无显着差异(P=0.908)。TTC染色、病理及MRI检查均发现脑组织脑梗死病灶部位一致。结论血管内介入技术制作兔大脑中动脉自体血栓栓塞模型具有创伤小、易存活、栓塞可靠、脑梗死体积适中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和可控性,可用于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及药物溶栓研究。实验研究二兔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超选择动脉内溶栓的实验研究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健康雄性成年日本大白兔60只,体重2.5-3.Okg,采用自体血栓栓塞大脑中动脉制成急性脑梗塞模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T组)、尿激酶组(UK组)、替罗非班+尿激酶组(T+UK组)和对照组(C组),共四组。每组又随即分为两组即A(10只)、B组(5只),T组:在脑缺血后2h通过颈内动脉内微导管,缓慢推入生理盐水30mL+替罗非班5u g/kg,30min内推完;UK组:在脑缺血后2h通过颈内动脉内微导管,缓慢推入生理盐水30mL+尿激酶20000U/kg,30min内推完;T+UK组:脑缺血后2h通过颈内动脉内微导管,生理盐水15mL+替罗非班3u g/kg及生理盐水15mL+尿激酶10000U/kg交替缓慢推入,30min内推完;CG组:脑缺血后2h经微导管缓慢推入生理盐水30mL,30min内推完。A组采用X线数字减影(DSA)观察动脉内超选择溶栓的血管再通率、核磁共振弥散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观察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elative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rADC)、改良Bederson评分法观察神经功能缺损。24h后处死动物,A组经氯化—2,3,5—三苯基四氯唑(TTC)染色测量脑梗死灶的体积,B组行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免疫组化病理学检查。结果替罗非班+尿激酶组(T+UK组)血管再通率为90%,病理检查未见明显出血。替罗非班+尿激酶组(T+UK组)rADC值与对照组、替罗非班组和尿激酶组之间均存在显着差异(P=0.000,P=0.000和P=0.01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替罗非班+尿激酶组与对照组、替罗非班组和尿激酶组之间均存在显着差异(P=0.000,P=0.000和P=0.029);脑梗死面积百分率替罗非班+尿激酶组与对照组、替罗非班组和尿激酶组之间均存在显着差异(P=0.000,P=0.029和P=0.002)。均优于尿激酶组(UK组)、替罗非班组(T组)和对照组(CG组)。免疫组化BDNF显示:替罗非班+尿激酶组(T+UK组)BDNF表达较对照组(C组)、替罗非班组(T组)尿激酶组(UK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和P=0.001)。电镜结果显示替罗非班+尿激酶组(T+UK组)神经元核形态基本正常,线粒体轻度肿胀,嵴增大。替罗非班组(T组)、尿激酶组(UK组)均显示神经元变性,细胞器中度肿胀,线粒体中度肿胀,嵴增大,数目减少,个别线粒体嵴断裂、消失。对照组(C组)可见神经元核固缩、核染色质溶解,细胞结构消失。结论早期使用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对兔超早期脑缺血模型给予动脉内溶栓治疗,其疗效肯定、安全,能完全或部分恢复脑动脉再通,明显减少脑梗塞体积,改善微循环并减少脑出血的发生率,优于单纯尿激酶动脉内溶栓。临床研究一颅内动脉急性血栓形成时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超选择动脉内溶栓的临床研究目的研究在颅内破裂动脉瘤行弹簧圈栓塞过程中并发血栓形成,应用替罗非斑联合尿激酶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5月至2012年2月有12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行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过程中并发急性血栓形成,完成动脉瘤栓塞后。于血栓形成1小时内,在DSA监视下,12例患者均给予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动脉内超选择溶栓,以及机械性碎栓治疗。每10min行造影观察血管溶通情况,直至血管完全或部分再通。结果本组病人除1例为椎动脉系外,其余均为颈内动脉系统闭塞。溶栓后即刻完全再通9例,术后48h头颅CT无颅内出血,1例轻度神经功能障碍,其余无明显神经功能缺失;1例血管部分再通,少量斑块残留,术后24h头颅CT无颅内出血,有轻度神经功能障碍,恢复期因心肌梗死死亡;1例血管完全再通,术后立即头颅CT示右侧额叶脑出血,左侧肢体瘫痪,保守治疗3月症状改善后出院;1例大部分血管再通,术后24h头颅CT示脑梗塞、急性脑水肿,行去骨瓣减压,术后3月残留右侧肢体偏瘫。结论颅内动脉急性血栓形成,甚至是破裂动脉瘤栓塞过程中急性血栓形成,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超选择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研究二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超选择静脉窦内溶栓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替罗非斑联合尿激酶超选择颅内静脉窦内溶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9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行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性超选择静脉窦内溶栓、机械性破栓治疗。结果8例患者的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其中头痛消失7例,1例症状改善,死亡1例;出院前8例患者测脑脊液压力正常,血管造影检查证实7例患者静脉窦主干通畅,皮层静脉和深静脉恢复正常;1例部分再通。结论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超选择颅内静脉窦内溶栓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陈曙光[5](2012)在《微创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特发性偏侧面肌痉挛及并发症的防治》文中指出目的:比较微创显微血管减压术与传统显微血管减压术对特发性面肌痉挛的治愈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探讨微创显微血管减压术在特发性偏侧面肌痉挛疾病中的有效性及微创作用。方法:本研究收集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4月至2012年3月由钱涛教授连续收治的特发性面肌痉挛患者80例,其中行微创显微血管减压术的面肌痉挛患者40例(微创组),行传统显微血管减压术的面肌痉挛患者40例(对照组),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治愈率、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骨窗大小、切口大小、枕部疼痛的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1.微创组手术切口平均为4cm,骨窗平均为2cm,术中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无需扩大切口及骨窗;对照组手术切口平均6cm,骨窗平均为3cm。2.微创组40例患者均发现责任血管,常规组39例患者发现责任血管;3.微创组:治愈率:97.5%(39例)、并发症的发生率:12.5%(5例)、枕部疼痛的发生率:2.5%(1例);对照组:治愈率90%(36例)、并发症的发生率:17.5%(7例)、枕部疼痛的发生率:15%(6例);两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4.微创组术后1例患者出现枕部疼痛,对照组6例患者出现枕部疼痛情况。5.术后疗效及随访:微创组术后6月内症状完全缓解者39例,其中2例患者延迟治愈;对照组术后6月内症状完全缓解者36例,其中2例患者延迟治愈。8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最短1个月,最长35个月,平均随访12个月,未见复发患者。6.微创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7天,最短为6天,最长为14天;对照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2天,最短为8天,最长为21天。结论:1.微创显微血管减压术在神经内镜的辅助下利用锁孔技术,弥补了显微镜管状视野的不足,改善了术野显露可减少责任血管遗漏,减少了组织牵拉,其治疗特发性偏侧面肌痉挛具有治愈率高、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枕部疼痛的发生率低、手术切口及骨窗小、明显缩短术后住院时间等优点.2.微创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特发性面肌痉挛术后主要并发症是:(1)颅神经损害,其主要原因是神经损伤、滋养血管损伤、滋养血管痉挛,(2)脑损害,其主要原因过度牵拉引起脑挫伤、穿支血管损伤致脑干出血、岩静脉损伤致脑梗塞或出血。微创显微血管减压术通过锁孔技术联合神经内镜的应用避免了过度牵拉颅神经及脑组织,在轻度牵拉下使术区暴露清楚,避免反复骚扰颅神经、血管及脑组织,从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3.微创显微血管减压术即在锁孔下联合神经内镜应用的显微血管减压术在特发性面肌痉挛中有明显的微创作用,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魏雨[6](2010)在《腰俞穴麻醉配合静脉麻醉运用于痔术中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比观察腰俞穴麻醉配合静脉麻醉和腰俞穴麻醉在肛肠科痔术中的应用,指出两种麻醉方式各自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完善肛肠科手术的麻醉方式,以更加安全有效舒适的手段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方法:将236例来自成都肛肠专科医院的病人随机分入腰俞穴麻醉配合静脉麻醉组(以下称试验组)和腰俞穴麻醉组(以下称对照组),其中试验组118例,对照组118例。进行前瞻性的临床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例术中及术后一日相关的评价指标(肛门松弛、牵拉反射、麻醉药物不良反应、紧张度、术后情绪状况、术中疼痛、紧张感、舒适度、总体满意度),应用医学统计学软件SPSS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当P>0.05时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表示差异有显着性意义。结果:试验组病例术中VAS平均分值为(2.06±0.11)与对照组VAS平均分值(3.77±6.45)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在牵拉反射、紧张度、舒适度、满意度及术后情绪状况等方面也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两组在肛门松弛、麻醉药物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俞穴麻醉配合静脉麻醉在肛肠科术中的应用,相较于单纯的腰俞穴麻醉具有起效苏醒快、麻醉完全、术中舒适无不良记忆、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等优势,在有效缓解病人术中紧张感并提高手术舒适度的同时,也保证了临床医生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患者在睡眠状态下完成手术,全程处于安静、舒适、无痛状态,满意度高,是能令病人和手术医生均满意的一种麻醉方式,也是肛肠手术操作中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及较高的推广价值。

张涛[7](2008)在《SPR配合矫形及康复治疗下肢痉挛性脑瘫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伴有下肢畸形的痉挛性脑性瘫痪者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lomy,SPR)+腘绳肌前置术并配合康复训练的疗效分析,探索治疗痉挛性脑瘫的有效途径,及分析矫形手术在该治疗体系中的必要性。方法:采用的随机方法选择下肢痉挛型脑瘫患儿60例,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3-16岁,分成观察组:SPR手术配合康复治疗组(A)30例,SPR手术+腘绳肌前置配合康复治疗组(B)30例,平均随访1年~1.5年。采用刘小林等的脑瘫疗效评估标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脑瘫分项功能及其下肢运动功能。结果:SPR手术配合康复治疗组(A)与SPR手术+腘绳肌前置配合康复治疗组(B)治疗后在脑瘫分项功能评分方面有显着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疗效有明显差异(P<0.05),并且在kernig症阳性治愈情况、膝关节活动等方面有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临床疗效有显着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结合腘绳肌前置术及功能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是治疗伴有下肢畸形的痉挛性脑瘫的有效途径。

杨云龙[8](2008)在《PMMA局部注射对兔股骨头正常组织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利用动物实验研究分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注入股骨头后骨水泥-骨组织形态。了解股骨头穿刺术及股骨头内骨水泥注入对正常股骨头组织的组织学影响,从而探索在股骨头内注入骨水泥治疗FicatⅡ、Ⅲ期股骨头坏死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1.实验前准备及实验动物的分组:实验用所有动物提前一周饲养以适应环境及观察确定无疾病。术前一天禁食水,双侧腹股沟区用脱毛剂脱毛。35只白色纯种中国大白兔随机分成A、B2组,A组5只为空白对照组,B组30只左侧为股骨头穿刺注射PMMA组(实验组),B组30只右侧为单纯股骨头穿刺组(阴性对照组)。B组动物分别于术后4周、术后8周、术后12周各处死10只。2.实验动物的手术方法:B组动物双侧股骨头均参加实验。取仰卧位,40mg/kg硫贲妥钠做腹腔注射麻醉。常规消毒铺单,取髋关节前侧切口,从股动脉外侧进入,分开髂腰肌,显露股骨头颈交界处,不切断圆韧带,髋关节不脱位,保护周围组织,把腰穿针经股骨头颈交界处锤入股骨头内,阴性对照组至此逐层缝合切口。实验组调制骨水泥,骨水泥液相和固相比为3:2,致其性状如“稀浆糊”状,经腰穿针注入股骨头,注射时间大约在60-90秒。逐层缝合。3.股骨头标本的墨汁灌注及采集方法:空白对照组直接进行墨汁灌注及股骨头标本采集,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于术后4周、术后8周、术后12周各进行10只动物的墨汁灌注及股骨头标本采集。术前一天禁食水,腹部皮肤用脱毛剂脱毛。取中华墨汁100ml,明胶3g,隔水加温,使明胶溶解于墨汁中。首先兔耳缘静脉注射肝素抗凝剂(2.5-3.0mg/200-300g体重)。白兔取仰卧位,40mg/kg硫贲妥钠做腹腔注射麻醉。常规消毒,腹正中切口,牵开小肠,显露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插入含肝素抗凝剂的聚乙烯管;先生理盐水灌洗,下腔静脉插管内先流出红色血液,渐渐颜色变淡至淡红色液体即可停止。行墨汁灌注,动物的眼、舌、尾和四肢颜色由暗变黑,全身出现均匀浓黑色时可停止灌注。动物自然死亡,取双侧股骨头做标本。4.H.E染色:取出10%福尔马林中保存的股骨头标本,从股骨颈基底锯断,将标本作标记后放入8%甲酸溶液中换液三次,共脱钙两周。脱水。透明。浸蜡。修块,做5μm切片,水浴,铺片,烤片。然后行H.E染色:熔蜡,酒精梯度水化,亚甲兰染色,酸化,返兰,伊红染色,再酒精梯度脱水,透明。然后光学树脂封片。5.组织学观察:显微镜下观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注射后股骨头内骨水泥-骨组织学形态;每个标本切片取10个低倍视野,对空陷细胞数、成骨细胞数、破骨细胞数及微血管数分别计数。6.统计分析:采用SPSS12.0软件做统计分析。各组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各组间的两两比较。结果:骨水泥形态学观察:大体观察所有股骨头外形圆而光滑,关节软骨无剥脱及变性,股骨颈断面可见骨水泥嵌入骨小梁之间。X线下对照组股骨头外形圆,密度无明显变化,骨小梁结构正常,实验组股骨头外形圆,密度有所增加,均匀一致,骨小梁结构完整。在显微镜下,见骨小梁之间充满不染色的均匀一致物质,该物质在切片刀的作用下呈现细细的切纹。该物质内部无正常骨组织内结构。该物质即为注入的骨水泥。骨水泥注入后沿骨髓腔浸润,挤占骨髓腔内空间,骨水泥与正常骨小梁组织成为一种嵌合状态。股骨头内骨组织形态学观察:骨水泥注入股骨头后挤占骨髓腔内空间,术后4周与骨水泥相接触的骨小梁边缘出现骨质破坏,破骨细胞数目增多,同时骨修复过程启动,成骨细胞亦增多,出现新生的类骨质,但在骨小梁内部及与骨水泥接触不甚紧密的骨小梁,结构完整,骨小梁内的骨陷窝未见明显的空虚。位于骨髓腔内的微血管由于与骨水泥接触密切,数目明显减少。术后8周骨小梁边缘的骨质破坏仍然存在,破骨细胞数目继续增多,同时骨修复过程亦同时加强,成骨细胞亦继续增多,但在骨小梁内部及与骨水泥接触不甚紧密的骨小梁依然结构完整,骨小梁内的骨陷窝依然未见明显的空虚。位于骨髓腔内的微血管数目开始逐渐恢复。术后12周骨小梁边缘的骨质破坏明显减少,破骨细胞数目较前两组明显减少,而骨修复过程继续加强,成骨细胞明显增多,骨质增生活跃,骨小梁内部仍旧结构完整,骨小梁内的骨陷窝仍旧未见明显的空虚。位于骨髓腔内的微血管数目明显增多。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股骨头软骨面形态、骨小梁结构基本相同,在4周、8周、12周对照组标本中未见到破骨细胞及成骨细胞增多的现象,微血管数目也未见到明显的变化。统计学处理: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4周、8周、12周及实验组4周、8周、12周每低倍视野空陷细胞数两两比较均无差异(P>0.05)。实验组4周、8周、12周每低倍视野成骨细胞数与对照组、阴性对照组4周、8周、12周每低倍视野成骨细胞数之间比较有差异(P<0.05),而对照组、阴性对照组4周、8周、12周成骨细胞数组内两两比较均无差异(P>0.05)。实验组4周、8周的破骨细胞数均与对照组各组及实验组12周的破骨细胞数有差异(P<0.05),而对照组、阴性对照组4周、8周、12周、实验组12周破骨细胞数组内两两比较均无差异(P>0.05)。实验组各时间段的微血管数均与对照组各组的微血管数有差异(P<0.05),而对照组、阴性对照组4周、8周、12周微血管数组内两两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1.骨水泥注入股骨头后沿骨髓腔浸润,挤占骨髓腔内空间,骨水泥与正常骨小梁组织成为一种嵌合状态。最终形成骨小梁与骨水泥共存的组织学状态。2.股骨头穿刺术对正常股骨头组织无明显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及微创的手术方法。3.骨水泥注入股骨头后由于化学及热烧伤作用,初期对股骨头内骨髓腔及骨小梁表面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伤,导致微血管数减少,影响了股骨头血供,但对骨小梁内部的骨细胞无直接杀伤作用,随着时间的延续,骨水泥所造成的损伤被修复,微血管数目恢复,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也得到了恢复。

全伟[9](2006)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的预测及其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章 犬蛛网膜下腔出血性脑血管痉挛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成功的犬蛛网膜下腔出血性脑血管痉挛模型,为下一步实验提供稳定、良好的动物模型。 方法:应用自体动脉血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对3只犬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性脑血管痉挛模型,并从进食量、神经功能、病理组织学以及脑血管造影等方面于后1d、3d、7d、14d时间点对模型进行评估。 结果:3只犬2只进食量<50%,1只犬>50%但<100%;2只犬神经功能障碍为2级,1只犬为3级。大体解剖见大量血液沉积基底池、桥池的大动脉周围,脑底部蛛网膜轻度增厚、黄变,基底池见暗红色的小凝血块,基底动脉管壁变细、变硬,血管壁有炎性反应,周围见增厚的蛛网膜束、丝。病理组织学检查见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脑组织水肿。DSA显示脑血管发生显着痉挛,以椎基底动脉系统为着。 结论:应用自体动脉血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可以建立犬蛛网膜下腔出血性脑血管痉挛模型,为下一步实验打下了良好、可靠的动物模型基础。

冯舟[10](2005)在《iNOS对移植大鼠小肠运动功能及排斥反应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探讨实验性小肠移植术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对移植肠运动功能的影响及在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并观察L-N6-(1-亚氨乙基)-赖氨酸(L-NIL)、青藤碱(sinomenine, SIN)对iNOS的阻断作用。 第一部分 大鼠小肠移植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稳定的原位及异位大鼠小肠移植模型。方法:利用显微外科技术,构建大鼠小肠移植模型。结果:实验阶段施行原位小肠移植47次,异位移植55次,手术成功率分别为85.10%(40/47)、87.27%(48/55)。结论:经过短期的显微外科训练,可建立稳定的原位及异位大鼠小肠移植模型,为进一步研究移植免疫反应、移植肠功能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部分 iNOS在同系大鼠移植肠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检测同系大鼠异位小肠移植手术不同时段移植肠iNOS的表达。方法:按实验过程分为8组,包括正常小肠组(开腹后切取)、冷保存供肠组以及行移植术后0h、1d、2d、3d、4d、7d组。取各组小肠肠段采用半定量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分析iNOS mRNA及iNOS蛋白表达的变化,并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1.冷保存供肠炎性损伤病理分级较正常小肠组织高(P<0.05),至术后1d病理分级最高(P<0.05),然后渐降低,至术后7d病理分级与正常组织相近(P>0.05)。2.iNOS mRNA及蛋白在正常小肠组织只有极微量表达,冷保存供肠iNOS表达迅速上调(P<0.05),术后1d移植肠iNOS表达水平达到高峰(P<0.05),然后迅速下调,术后7d移植肠iNOS表达水平接近正常小肠组织(P>0.05)。3.免疫组化检测发现移植肠肌层及

二、腰穿针在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腰穿针在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微创锁扣阻挡改良Krackow法修复跟腱断裂的生物力学研究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采用模拟早期康复方案比较锁扣阻挡改良Krackow和其他三种缝合技术修复跟腱断裂的生物力学研究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双微创切口行锁扣阻挡改良Krackow和开放行Giftbox修复跟腱断裂结合早期康复的前瞻性研究
    1 前言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内镜辅助下行锁扣阻挡改良Krackow结合V-Y推进或肌腱转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立项
致谢

(2)开颅夹闭术联合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急性破裂期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预后情况比较
    2.2 两组住院情况比较
    2.3 两组并发症比较
3 讨论

(3)面向机器人辅助脊柱微创手术的神经电生理监测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分析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神经电生理信号监测与预警系统硬件搭建
    2.1 方案技术原则和系统框图设计
    2.2 硬件系统的设计方案
        2.2.1 神经电生理信号刺激采集设计方案
        2.2.2 刺激与采集方案的详细介绍
    2.3 实验验证设备
    2.4 本章总结
第3章 神经电生理信号监测与预警算法
    3.1 神经电生理信号预处理
        3.1.1 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3.1.2 中值滤波的使用
    3.2 神经电生理信号特征提取
    3.3 神经电生理信号预警机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神经电生理信号监测与预警系统软件设计
    4.1 软件流程设计
    4.2 软件界面开发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术中神经电生理信号监测与预警的结果
    5.1 神经电生理信号监测方案的原则
    5.2 神经电生理信号监测的人体实验
        5.2.1 人体神经电生理信号监测方案
        5.2.2 人体神经电生理信号监测结果
    5.3 神经电生理信号监测的动物实验
        5.3.1 动物神经电生理信号监测方案
        5.3.2 动物实验神经电生理信号监测结果
    5.4 动物监测信号模拟不同阶段实验
        5.4.1 动物实验过程模拟方案
        5.4.2 动物机械针模拟前后结果对比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4)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血管内超选择溶栓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超选择动脉内溶栓的动物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一 介入技术制作兔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实验研究二 兔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超选择动脉内溶栓的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二章 替罗非班在临床溶栓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临床研究一 颅内动脉急性血栓形成时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超选择动脉内溶栓的临床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2 疗效评定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临床研究二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超选择静脉窦内溶栓的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治疗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主要符号和缩略语说明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件

(5)微创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特发性偏侧面肌痉挛及并发症的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一 神经内镜在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腰俞穴麻醉配合静脉麻醉运用于痔术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一般资料
    2.1 性别构成
    2.2 年龄分布
    2.3 病程分布
    2.4 症状体征比较
3. 诊断标准
    3.1 诊断依据
    3.2 病例选择与排除标准
4. 治疗方法
    4.1 腰俞穴加静脉麻醉(试验)组
    4.2 腰俞穴(对照)组
    4.3 观察方法及指标
    4.4 疗效评定标准
5. 统计学方法
6. 临床观察结果及分析
    6.1 临床观察结果
    6.2 结果分析
7. 讨论
    7.1 关于术中镇痛的伦理学问题
    7.2 关于腰俞穴麻醉
    7.3 关于丙泊酚静脉麻醉
8. 问题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附录:综述
    参考文献

(7)SPR配合矫形及康复治疗下肢痉挛性脑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语表
前言
文献综述
    1. 流行病学研究
    2. 对脑瘫的认识
        2.1 传统医学对脑瘫的认识
        2.2 现代医学对脑瘫的认识
临床观察
    1. 研究对象
        1.1 研究对象来源
        1.2 基线指标比较情况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剔除和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指标检测与评定
    3.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两组各项观察指标的变化与比较
        4.2 不良反应记录情况
讨论
    1. 痉挛性脑瘫发病的神经病学基础
    2. SPR解痉机理
    3. SPR手术可能出现的问题
    4. Kernig征阳性可能的发生机制
    5. Kernig征阳性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关系
    6. 矫形手术的必要性
    7. 康复治疗
    8. 存在问题和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1
附表2

(8)PMMA局部注射对兔股骨头正常组织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研究论文 PMMA 局部注射对兔股骨头正常组织影响的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股骨头坏死头内支撑手术治疗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9)蛛网膜下腔出血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的预测及其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狗蛛网膜下腔出血性脑血管痉挛模型的建立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1H MRS在预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性脑血管痉挛发生中的作用评价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脑血管痉挛发生时的分子作用机制探讨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综述(一)
综述(二)
综述(三)
缩写词表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原创声明、论文授权书

(10)iNOS对移植大鼠小肠运动功能及排斥反应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大鼠小肠移植模型的建立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iNOS在同系大鼠移植肠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iNOS对术后早期移植小肠运动功能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四部分 iNOS在小肠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五部分 青藤碱在小肠移植中的抗排斥作用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四、腰穿针在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微创锁扣阻挡改良Krackow法修复跟腱断裂的生物力学研究和临床研究[D]. 田建. 苏州大学, 2019(04)
  • [2]开颅夹闭术联合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急性破裂期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J]. 刘国华,周于凡,易何娟,程志刚. 中国现代医生, 2019(02)
  • [3]面向机器人辅助脊柱微创手术的神经电生理监测预警研究[D]. 张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4]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血管内超选择溶栓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 冯雷. 南方医科大学, 2012(04)
  • [5]微创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特发性偏侧面肌痉挛及并发症的防治[D]. 陈曙光. 承德医学院, 2012(02)
  • [6]腰俞穴麻醉配合静脉麻醉运用于痔术中的临床研究[D]. 魏雨.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0(02)
  • [7]SPR配合矫形及康复治疗下肢痉挛性脑瘫的临床研究[D]. 张涛.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8(01)
  • [8]PMMA局部注射对兔股骨头正常组织影响的实验研究[D]. 杨云龙. 河北医科大学, 2008(01)
  • [9]蛛网膜下腔出血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的预测及其干预研究[D]. 全伟. 第一军医大学, 2006(01)
  • [10]iNOS对移植大鼠小肠运动功能及排斥反应作用的研究[D]. 冯舟. 天津医科大学, 2005(07)

标签:;  ;  ;  ;  ;  

腰椎穿刺在显微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