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电影代表——彼得·威尔

澳大利亚电影代表——彼得·威尔

一、澳洲电影代表人物——彼得·威尔(论文文献综述)

刘绍勇[1](2020)在《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文中认为品牌因其在市场营销与传播方面的优势,正在跨越商业与产品领域广泛应用于众多生产与服务领域,很多品牌都通过视觉识别设计系统来体现自身的理念和个性,一个品牌的颜值则从视觉形象识别开始。视觉识别设计系统是品牌形象最直观的视觉表达形式,作为最广泛的视觉语言,它涵盖了品牌每一个与受众接触点的设计,为品牌形象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更宽阔、更立体的空间。因此,视觉识别设计已为品牌战略的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它是展示品牌文化和传播品牌信息价值的最重要载体,在品牌形象塑造和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面对美学经济条件下的消费市场,品牌的视觉识别设计所要谋求的不再是“认识”而是“认知”、“认可”,在审美营销条件下,美学在设计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美学的作用提升了视觉识别设计的表现力、识别力,能够让品牌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与受众完全沟通交流,并因此最大限度的获得竞争力与传播力。构建一套完美有效的视觉识别系统已成为一个品牌增加附加值,并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近些年在我国,虽然视觉识别设计在社会实践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可喜的成绩,但对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研究则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积极倡导在营销与传播中进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从品牌与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关系层面看,品牌与设计美学的相关理论是研究基础,视觉识别是研究对象,而设计美学是研究的视角。何为视觉识别设计美?视觉识别设计美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创造视觉识别设计的美,以及视觉识别设计美的如何应用?如何提高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在品牌塑造和传播信息价值方面的作用等等,是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必须研究的命题。绪论部分是对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并对相关概念作进一步解析和说明;第二章在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框架搭建上,着重从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构成、视觉识别设计的审美属性及其美学价值方面进行阐述;第三章回溯了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主要梳理艺术风格流派对视觉识别设计的影响,视觉识别设计产生的历史渊源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视觉识别设计发展的演进因素;第四章主要从视觉识别设计的审美基础要素入手,分别阐述了图形、色彩和文字等设计要素美以及规范美的表达;第五章着重探讨了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应用,概括总结出视觉识别设计审美的判断依据,提炼出原创与多维表现传达的个性美、系统性与灵活应用构筑的整体美、持久性和多元文化呈现的时代美等三方面的创新观点,并列举设计案例进行具体论述和解读。结论与展望部分对本文研究所得的成果观点以及现实意义进行了总结,并对本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设想做出说明。本文是笔者基于自身20多年的设计实践积累与感悟出发,以视觉识别设计与美学的关系为切入点,全方位探究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生成机制,提出具有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价值的命题。希望能为视觉识别设计找寻新的设计方法和思路,为品牌形象建设及视觉识别设计带来新的思考。

夏翔[2](2020)在《创新实验与特质构建 ——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基础课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00年以来,英国建筑联盟学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下文以AA学院简称)如同横空出世般闯进我们的视野,它以一系列骄人成就与独特方式,激发了我们的研究热情:一大批AA学院的毕业生与教师,如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1950-2016)、丹尼尔·里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伯纳德·屈米(Bernard Tschumi)、彼得·库克(Peter Cook)、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尼古拉斯·格雷姆肖(Nicholas Grimshaw)、史蒂芬·霍尔(Steven Holl)、沃尔夫·狄·普瑞克斯(Wolf D.Prix.)……成为世界级的明星建筑师,他(她)们设计落成的具有先锋色彩及实验价值的建筑物在很大程度上改写了当今世界的空间景观,他们主导的“建筑电讯派”、解构主义建筑、数字化-参数化建筑等推动着当代建筑思潮及流派的发展。我们进一步发现AA学院一系列具有传奇色彩的方方面面,如它独立于大学体制之外的建筑教育模式;如以“工作单元”替代课程,教师给出的主题成为教学内容;如基础教学以装置、身体及行为、影像、拼贴等当代实验艺术方式作为练习手法,避开了功能、构造、制图等一般建筑入门教学内容;如以创新性、实验性、交叉性、艺术性的教学面貌等,引起了我们很大的学术兴趣。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在经过手工、图案、工艺美术等形态之后,在新时期转型为现代形态的艺术设计,而进入新世纪之后又逐渐进入数字化设计阶段。与多变相随的是同质化、程式化、职业化的教学景观,及千篇一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题作业与教材模式。同时,引起设计教育界极大关注、无数院校试图进行改革的设计基础课程,由于诸多原因整体上至今仍陷于“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模式而不能自拔。于是,在这种情境中的设计基础改革把视线转向了建筑教育,而AA学院的基础课程无疑为设计基础教学的突围带来了示范性意义,通过课题的研究与论文的写作,从各个层面进行解读,寻找可以参照借鉴、改写的路径,寻找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到作业手法的演绎之路。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作为AA学院独特面貌生成的背景与基础,包括了实验性建筑艺术的基础形态,建筑教育的实验性教学与基础教学的情境,2.AA学院的教育特质,包括发展历程、课程体系及着名教师,3.AA学院教学的工作单元设置与教师的主题教学,4.AA学院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学主题设计途径,学生对单元主题的二次设计、作业创意的多种路径等,5.AA学院基础教学作业的表现手法与视觉图式,包括对现当代艺术的借用与演绎,作业的形式手法及视觉表现等。附录部分整理了历年来AA学院基础教学的主要课题。

李慧晓[3](2018)在《翻译为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指导下旅游指南英汉翻译实践 ——以《孤独星球·荷兰》翻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国际经济的发展与交通环境的改善、国内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出境游以期扩宽视野和放松身心。出境游旅客渴望了解更多有关海外旅游目的地的信息,而旅游翻译在为出境游旅客提供高质量的海外旅游资料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使旅客的出境游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因此,旅游翻译应该受到重视和关注。本报告以克里斯蒂安·诺德的翻译为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为指导,对作者的翻译实践即旅游指南《孤独星球·荷兰》英汉翻译中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工具型翻译方法,初步探讨旅游指南《孤独星球·荷兰》的英汉翻译方法。具体来说,(1)为专有名词和术语添加注释以扫清阅读障碍;(2)调整英文景物描写的语言风格以迎合中国游客审美;(3)采用汉语的四字格和叠词以减小英语习语翻译损失的修辞效果;(4)作者需提高跨文化意识,适应汉语的文化表达,可以采用中国传统宗教表达、四字格、习语和诗句。通过上述解决办法,译文满足了中国读者的认知、审美和文化心理,实现了翻译说明中的要求。作者期望本实践报告为以后从事相关翻译工作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林立勇[4](2017)在《功能区块论 ——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级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进行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继批准设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之后,中央为推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发展而采取的又一重大举措。国家级新区一经诞生,就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创新政策的试验田,成为推动我国开发开放热潮的国家级增长极和其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格局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本论文以国家级新区为研究对象,从制度创新这一影响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的主要因素入手,结合所在工作单位重庆两江新区的设立背景和开发建设实际,对1992年第一个国家级新区设立近25年来,上海浦东、天津滨海两个建设时间相对较长的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历程和重庆两江新区头几年的城市空间规划及其实施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研究,总结提炼出了在制度创新背景下国家级新区的空间发展理论。本论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历程、国家级新区设立的背景和目的,结合制度创新的经济学原理,认为制度创新是国家级新区的基本特征,确立了判断国家级新区开发建设成败的四条评价标准。对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的空间规划及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度创新对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的综合影响,探索提出“功能区块”论是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理论,明确了功能区块理论的内涵和空间结构模型,并详细阐述了在功能区块理论指导下,国家级新区在空间结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和交通空间等方面应采取的发展策略。在实证研究部分,以功能区块理论在重庆两江新区的规划实践为例,介绍了功能区块论在重庆两江新区申报和规划阶段的探索应用,运用功能区块论,对两江新区今后在空间结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和交通空间等方面的发展策略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最后,根据功能区块理论,结合国家级新区发展要求,对构建适应功能区块论的国家级新区规划编制工作机制的创新思路进行了研究探讨。

蔺晓林[5](2016)在《非美活动委员会的缘起与变迁(1938-1975) ——基于新解密美国档案的研究》文中提出在三权分立的美国政坛中,国会与选民的联系最为直接,也最能反映不同派别、群体及社会舆论的风向变动。而作为美国历史上少数几个以调查为主职的国会常设委员会之一,众议院非美活动委员会自1938年至1975年间陆续调査了境内各时期的重要社会运动与思潮,其所引领的"非美"调查以独特的方式见证了美国近40年的社会变迁。"非美"调查是典型的美国主流意识形态与现实政治相结合的产物,也是美国式道路在从孤立主义走向全球推广的过程中不断进行重塑和整合的表现。非美活动委员会长期以管控"颠覆宣传和活动"为目标,对美国社会各时期"威胁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因素进行调查和评估,客观上推动了多种力量的整合。正如"非美"一词所喻,该委员会实质是美国保守派正统和权威的象征,委员会的历史也是保守派抵制"非美因素"、维护传统社会秩序的过程,是美国基本政治文化保守性与反革命性的体现。本文主要以美国国家档案馆新解密的非美活动委员会专题档案为依据,以时间顺序作为叙事的基本轴线,综合考察非美活动委员会在各主要历史时期的兴衰变化、及其所主导"非美"调查的时代内涵,进而探讨美国保守派在"美国身份"的塑造和变迁过程中的作用,并思考散发着威尔逊式理想气息的"美国文明"与冷战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非美因素"在20世纪的滋长空间和外在表现。除绪论和余论外,正文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介绍了国内外关于"非美"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前景、档案材料情况、以及本研究的立意和创新之处。第一章追溯"非美"调查出现的历史缘由。在梳理费诗委员会、迪克施泰因委员会、戴斯委员会之间关系的同时,着重介绍马丁·戴斯及戴斯委员会对本土纳粹活动、美国共产党、"新政"、二战时的日裔美国人群体的调查活动,探讨1930年代左翼思潮对"美国主义"的冲击、以及"非美"调查由此出现的时代氛围。第二章阐述冷战爆发与"非美"调查兴起之间的内在逻辑及其相互作用。非美活动委员会自二战末期升级为国会常设机构,在战后又因调查共产党间谍案件使委员会的影响力达致巅峰,推动了国内反共共识的凝聚和美国身份认同的整合;其在国会中推动一系列反共立法的通过,也为随后数年间美国社会的反共高潮提供了制度基础。第三章在分析麦卡锡主义与"非美"调査内在关系的同时,综合比较两者的异同。麦卡锡主义是对美国一个特定历史时期最简洁的笼统概括,其本质是一种走向极端的社会性情绪发泄,并非正常的社会行为模式;而非美活动委员会及其"非美"调查则受到美国政治体制的约束与制衡,并因其规程的不断完善而在麦卡锡淡出政坛后仍能长期维继。此外,由于美苏冷战政策的调整,双方开始了更加重视自身制度吸引力的"人心之争",也为沃尔特主席改变非美活动委员会的工作重心、在麦卡锡主义衰落后重振"非美"调查提供了契机。第四章考察1960年代美国出现的泛左翼思潮对"非美’"调查的消释作用。在这个十年中,声势浩大的激进运动中混淆着各式青年运动、民权斗争、反主流文化运动、反战运动等,几乎颠覆了美国在20世纪上半期已臻于成熟的社会文化传统;同时,以戈德华特为代表的极端保守派、以三K党为典型的极端保守组织等也有所抬头;以维护美国宪政体制和传统秩序为己任的非美活动委员会,则在"左"与"右"的激荡中举步维艰。第五章讲述非美活动委员会的更名及其废除过程,并对"非美"调查的历史特性进行回顾与总结。在尼克松时期的冷战转型中,新任主席艾科德试图以更名来重振委员会的生机,但却因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而在反对者的持续攻击中猝然收场。余论部分延展讨论非美活动委员会及其浓缩的"非美意识’"对20世纪美国社会的变迁所产生的影响,并思考美国社会对自身信条的笃信在其处理恐怖主义等当代"非美因素"时可能产生的影响。

段宇波[6](2014)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理论研究述评》文中指出新制度主义在西方社会科学领域全面兴起的同时,也逐步发展成为政治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理论范式。事实上,目前学界对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讨论并不充分,尽管在操作中有一定困难,但对政治学中的新制度主义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论梳理非常必要。本文从政治学的角度,基于对新制度主义在政治学中发展的三阶段划分:20世纪50-70年代的萌芽或重新发现、20世纪80-90年代的分化与范式确立、2000年以来的理论发展与整合,试图对来源广泛、构成复杂的新制度主义的重要研究文献和学术观点作一些回顾和整理。本文主要回顾了政治学研究中的新制度主义发展与范式确立,总结了20世纪80-90年代形成的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范式的基本理论与主要应用,以及由此引发的分歧与整合、评价与质疑;并对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最新进展进行跟踪研究,特别是制度变迁、制度设计、制度多样性等问题的最新发展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张勇[7](2013)在《话语、性别、身体:库切的后殖民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J.M.库切是南非当代着名小说家,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其创作中,话语、性别、身体构成其后殖民创作的三个基本维度,从三个维度出发,库切建构起自己的文学大厦。从当前的库切研究来看,研究者虽然对这三个维度都有所涉及,但均未形成系统、深入的研究。本选题主要借鉴话语理论、叙事学理论、性别理论和身体理论,从文本出发,采取理论分析与文本细读相结合的原则,从库切所处的南非后殖民语境谈起,围绕历史、性别、身体三个维度,对库切后殖民创作展开论述。因此,论文弥补了国内库切相关研究的空白,拓展了库切研究的学术范围,丰富了库切研究的内容。小说是叙事的艺术,对于库切而言,小说叙事形式成为其表达反殖民主义主题的重要策略。因此,在写作过程中,笔者兼顾小说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性,试图将作品内容分析与叙事技巧融合起来进行分析,以弥补先前评论重内容、轻形式的不足。本文意在说明:库切通过话语、性别、身体三个维度的书写,揭示出殖民史运作的话语机制、哲学和历史伦理基础,探讨了解构殖民主义的话语、性别和身体策略,建构了自己的小说话语理论,倡导构建一种多元化的话语存在模式,表达了对不同性别、种族、文化间关系的主体间性追求,并探讨了一种自然和谐、多元共存的新型历史伦理规范。库切的小说创作和理论建构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后殖民主义理论体系,其作品表达出的一些思想不仅对解决南非问题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同时对解决全球化背景下种族、民族、文化冲突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包括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和结语。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库切本人及其创作,对库切本人及作品的国内外研究做了介绍,阐述了本课题的选题缘由、研究方法及各章节的研究内容。论文第一章第一节分析了“南非神话”缔造的基础,认为殖民者利用历史的虚构性,强行把自己的意识形态植入到历史叙述之中,利用自己的话语优势建构起了“南非神话”,并通过凝视和想象殖民地他者等话语压制手段,一方面树立起自己的权威,另一方面将这种压制机制内化成文化的心理压迫模式,成为利于殖民统治的重要工具。第二节讨论了库切对历史和小说关系的理论建构。库切认为,文学作为一种话语形态,在“南非神话”的建构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建构和推动殖民历史向前发展的重要“帮凶”。按照库切的说法,文学被殖民史“殖民化”了。基于这种认识,库切反对小说成为历史的附庸,认为小说是一种话语,历史也是一种话语,小说应该按照自己的方式建构自己的运行方式,建构自己的神话,并且成为对抗历史话语的重要载体。而针对南非文学中现实主义成为政治呐喊的工具这一现象,库切在创作中有意摒弃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式,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叙事技巧方面都与南非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形成鲜明对照,从而印证了他本人历史和小说是独立的话语体系的论断。第三节从解构宏大历史叙事的角度,分析了库切后殖民叙事中的话语解构策略。在库切的创作中,其立足于对当下南非和整个人类历史境遇的忧虑,从一名流散作家的多元视角,通过寓言式书写、经典改写、虚构历史叙述、边缘叙事等方式解构了殖民文学中的宏大叙事。第四节阐述了库切通过建构一种对话式的没有权威的叙事,打破了历史话语的独语形态,试图建立一种多元的、对话性的话语存在形态。第二章结合性别理论讨论了库切后殖民创作中的性别书写。首先库切通过颠覆性别形象(包括男性和女性形象)实现了对帝国权威的否定。库切清醒地认识到殖民体系的建构与性别关系建构的同质性。在创作中,他通过对帝国男性形象的解构和女性形象的建构,对殖民体制中的性别形象控制机制进行了质疑和颠覆,对帝国的性别压制机制进行了批判性的揭露。同时,库切在《国家心脏》、《福》等作品中,从空间的性别修辞入手,颠覆了殖民主义在空间方面的性别压制机制。其次,叙事技巧的运用也成为库切性别书写的重要策略。在库切的相当一部分作品中,他使用女性作为故事的叙事者,并且有意识地利用一些边缘性的女性文体作为女性叙事的载体,从而使殖民叙事的沉默声音得到复现,打破了以男性为性别特征的理性叙事的历史呈现模式。但是,与女性主义者所希望的叙事效果不同,在库切的这些叙事中,女性叙事的声音是不稳定的,甚至最终是被淹没的。库切呈现的不是性别主义的声音压制,而是呈现出女性的声音在历史中被消匿、被淹没的过程,从而使读者明白殖民体系的性别话语运作机制。再次,库切从性别角度表现了殖民语境下人们之间的交际困境,探讨了女性突破这种孤独困境的途径。作品中的主人公通过性别越界、建构跨种族的姐妹情谊等方式,试图打破人际交往的困境。然而,库切对她们的这些尝试并没有给予肯定,而是质疑了在种族隔离背景下跨种族的性别“联姻”的作用和现实可能性,探索了产生这种困境的哲学根源,批判了西方主体理性哲学所导致的二元对立矛盾,表达出库切对不同人际、性别、种族、文化间关系的主体间性追求。第三章结合身体理论探讨了库切后殖民创作中的身体书写。首先,库切关注到殖民史与身体的关联。身体的生理性特征在殖民史中被赋予了强加的社会和文化内涵,从而呈现出特殊的肤色政治。同时,库切注意到,殖民史也是一部身体的暴力性规训史,殖民者实行文化同化的同时,利用身体性的规训机制,达到使被殖民者他者化的目的。然而身体的征服史也意味着身体的反抗史,库切在许多作品中探究了这一主题,并且赋予身体权威的言说位置。其次,在库切作品中,身体成为一种隐喻,与帝国形象、白人个体的生活状态形成映射关系。一方面,在库切作品中,他通过身体视角,特别是性的视角,揭示出殖民史中帝国的衰败历程。另一方面,库切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白人作家,他深刻体会到自己与令人耻辱的殖民体系的血缘联系。那么作为帝国体系的一分子,能否从殖民历史中逃脱出去?在许多作品中,库切通过身体视角探索了这一问题,揭示出在种族隔离背景下,有良知的白人的“历史逃逸”情结,并以一种博弈的形式得出一个否定性的结论。最后,库切对暴力给予了道德伦理层面的关注。库切通过身体视角,特别是通过动物身体隐喻,对殖民暴力给殖民地人民造成的伤害给予了人性关注,反映出殖民暴力下有良知的殖民者人性的觉醒,探讨了文学创作中对于暴力的书写伦理,批判了历史暴力循环现象及其背后的历史伦理危机,倡导建立一种自然和谐、多元共生的新型历史伦理规范,体现出库切对身体和历史的伦理关照。

孙宇[8](2012)在《当代西方生态城市设计理论的演变与启示研究》文中指出生态城市设计是城市设计实现城市物质空间向生态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人类环境的改善起着关键作用。它的产生并非偶然,而是有其内在的逻辑和思想基础。可以说,理想城市、有机疏散论、城市美化思想、城市社会学、人类生态学乃至人类聚居学的思想,都为生态城市设计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从古至今,人类聚落的建设行为可谓是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其生态思想变迁的过程,显示了人对自然的态度由尊重顺应到对立征服再到和谐共生的过程,也是人类对自然认识、利用和共处不断呈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反映了人与自然在更高层次上的协同。生态城市设计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并发展的。20世纪50、60年代以来是西方生态城市设计发展的黄金年代。由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加强。人们在已经觉醒的生态思想驱动下,对生态城市设计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综合分析当前西方相关的理论和主张,主要呈现三种不同侧重的生态城市设计理论类型:注重改善城市物质空间环境、注重环境承载力分析和综合思考人工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论类型。纵观西方生态城市设计这几十年来的发展,其相关理论研究在关注的领域、思考的角度和支撑的体系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扩展和完善。探究其背后的原因,是由于相关价值维度发生了重要转变,体现在自然观、美学观、系统观、技术观和经济观等方面。而技术手段在相关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也呈现了一些明显的特点和趋向,在目标、原则和策略等方面都有所体现,但由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以及研究发展的阶段所限,对于城市生态的量化指标还有待明确和系统。城市设计作为一门学科从上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理论研究一直以借鉴西方为主。在城市设计向生态化发展的今天,借鉴西方相关成熟理论对于促进我国生态城市设计发展显得尤为必要。通过对当代西方相关理论的归纳分析,结合我国发展的现状,可以得出以下四条启示:第一,多学科交叉的理论研究;第二,理论的广谱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第三,理论研究与适宜技术发展同行;第四,理论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并进。

国萃[9](2012)在《论工艺技术对建筑品质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凡高品质建筑一定是精湛的工艺技术的产物,因而工艺技术是塑造建筑品质的必要条件。论文从建筑师的视角讨论了工艺技术对建筑品质的作用。笔者从中国建筑“重形式轻工艺”的现象出发,引出了中国当前建筑审美判断内在逻辑(工艺技术逻辑)缺失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中国建筑审美理论需要关注以物质实践为基础的审美判断,即建筑品质。论文以历史唯物主义、自然经验主义美学、系统论思想为理论指导,以案例分析、数据分析、历史研究、人物访谈为主要研究方法。论文从词源学出发,明晰了“品质”概念的确切含义;从实证主义视角出发,强调了工艺技术在形成建筑审美过程中的作用,完善了以工艺技术为主线的建筑历史理论研究脉络。笔者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系统化地阐释工艺表现在塑造高品质建筑过程中的必要性,唤起实践建筑师对于工艺表现的关注。论文沿着以工具断代法划分的纵向时间轴线和以自然经验主义审美理论为基础展开的横向理论轴线两条线索展开,通过对建筑品质的基本理论研究,明确了建筑品质是工艺经验与判断经验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审美判断。建筑师判断建筑品质的基本原则是在特定的媒介条件下,工艺经验的圆满完成及其与判断经验的耦合,其中工艺经验的圆满完成以精度为主要衡量标准,判断经验则与文化背景息息相关。论文结合历史背景、文化环境、技术条件等因素对建筑活动中影响建筑品质的主客观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主客观影响因素协同工作、能动性得到极致发挥是塑造高品质建筑的必要条件的观点。最后,论文通过案例调研、人物访谈等方法从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对中国建筑“重形式轻工艺”的现象进行了详细解读,针对现状问题提出了提升中国当代建筑品质的几点建议。论文从宏观上建构了以物质实践为基础的建筑审美判断理论,明确了粗放型发展过后中国建筑实践将转向以高品质为目标的发展趋势,为中国建筑工艺技术体系的理论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

王舒扬[10](2011)在《我国华北寒冷地区农村可持续住宅建设与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基于“寒冷气候区住宅节能技术标准与专题论证研究”课题(2008BAJ08B12-02),对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等地18个镇42户农宅进行实地调研。调研对象在建筑设计、能源利用、营建方式、用能设备、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导致农宅建设问题的直接诱因来自政策、经济、人力资源、思想观念多个层面,而我国城乡二元的结构矛盾与人地关系紧张的国情矛盾是导致农宅建设问题的根本原因。在此背景下,华北地区农村可持续住宅建设和设计的宏观定位是以农村居民的利益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使可持续农宅的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生态复合循环系统中发挥积极作用。研究分析了国家政策、民众参与、经济发展、规划定位在可持续农宅建设中的作用,提出创建支持可持续农宅建设与设计外部宏观环境的构想,即“欲支农,功夫在宅外”。研究从“适居”与“宜居”两个角度探讨了可持续农宅建筑设计与环境设计的手段。可持续农宅对于“适居”的追求,体现在运用适应性空间设计手段,通过住宅构件部品化、支撑体与可分体分离、弹性空间设计,颠覆预设农宅布局静止不变的传统思想,使农宅在空间上具有灵活性和包容性,以适应家庭生活横向的差异性和纵向的动态性;可持续农宅对于“宜居”的追求,体现在对农宅内外环境的设计中,提出以视觉设计、听觉设计、触觉设计、嗅觉设计作为自然美的表达途径,挖潜农村生活亲近自然的独特魅力。研究从“开源、节流”两方面探讨了可持续农宅的能源利用手段。“开源”即“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探讨了华北地区农宅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的手段;“节流”即“高效利用能源”,借鉴城市住宅的设计经验,结合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建材资源特色,通过墙体、地面、地下构件、屋面、门窗、热桥处理的设计,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二、澳洲电影代表人物——彼得·威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澳洲电影代表人物——彼得·威尔(论文提纲范文)

(1)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及意义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评述
    1.3 研究进路及方法
    1.4 概念辨析
        1.4.1 品牌形象
        1.4.2 视觉识别设计
        1.4.3 区别与联系
第2章 视觉识别设计美学框架
    2.1 视觉识别设计美学构成
        2.1.1 学科归属及定义
        2.1.2 理论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2.1.3 历史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2.1.4 实践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2.2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属性
        2.2.1 信息传达的功能美
        2.2.2 感知效应的形式美
        2.2.3 媒介感官的体验美
    2.3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价值
        2.3.1 经营价值
        2.3.2 消费价值
        2.3.3 传播价值
第3章 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与演进
    3.1 艺术流派与设计风格的变迁
        3.1.1 现代艺术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3.1.2 国际主义平面设计
        3.1.3 纽约平面设计派
        3.1.4 后现代主义风格
    3.2 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渊源
        3.2.1 欧美视觉识别设计史述
        3.2.2 日本CI设计模式的形成
        3.2.3 中国视觉识别设计历史与现状
    3.3 视觉识别设计的演进要素
        3.3.1 技术进步与媒介变革
        3.3.2 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
        3.3.3 风格与审美观念更迭
第4章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基础要素
    4.1 视觉识别设计的开发
        4.1.1 视觉识别设计目的
        4.1.2 品牌形象与视觉识别构成
        4.1.3 设计概念的设定
    4.2 视觉识别设计的要素美
        4.2.1 图形的视觉语言美
        4.2.2 色彩的情感认知美
        4.2.3 文字的视觉表征美
    4.3 视觉识别设计的规范美
        4.3.1 形态缜密与多样美
        4.3.2 要素组合秩序之美
        4.3.3 标准化应用与管理
第5章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判断基准
    5.1 原创性与多维表现传达个性美
        5.1.1 追求创新精神
        5.1.2 差异化的体现
        5.1.3 多维视觉表达
    5.2 系统性与灵活应用构筑整体美
        5.2.1 系统构成的整体性
        5.2.2 系统化思维与整体设计
        5.2.3 适用性的表达
        5.2.4 灵活应用与多样统一
    5.3 持久性与多元文化体现时代美
        5.3.1 时尚性与持久性
        5.3.2 设计提升与更新
        5.3.3 多元文化的交融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创新实验与特质构建 ——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基础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背景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确立
    二.课题研究目的、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一)研究目的
        (二)理论意义
        (三)应用价值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一)相关概念解读
        1.关于基础课程
        2.关于“建筑学”、“设计学”、“纯艺术(美术学)”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学科演绎与AA学院的历程——建筑教育实验与AA学院发展研究
    第一节 建筑教育的学科演绎
        一.从美术学院到理工院校
        二.学科发展与多元实验
    第二节 基础课程的多元教学
        一.从空间生成入手
        二.从建构与建造入手
        三.从艺术形式入手
    第三节 AA学院的发展与特质
        一.第一阶段:非学院派的开端之路
        二.第二阶段:艰难变革的现代主义之路
        三.第三阶段:桀骜传奇的先锋之路
    第四节 AA学院的基本特质
        一.独特性:体制之外
        二.开放性:教师背景的多元化
        三.创新性:课程结构中的“工作单元”与“主题教学”
        四.研究性:教学情境中的学理探求与实验色彩
        五.先锋性:作业中的当代艺术与前卫色彩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多元演绎与前卫色彩——现当代建筑及AA学院实验研究
    第一节 “AA人”的现当代建筑书写史
        一.游牧与插件:建筑电讯派的纸上建筑
        二.机器与结构:高技术主义建筑设计
        三.“分延”与“差异”:解构主义建筑艺术
        四.“非线”与“生态”:参数化建筑艺术
    第二节 “AA人”的知识背景与研究性实验
        一.叙事与空间:屈米的理论与实验
        (一)叙事与时间
        (二)叙事与空间
        二.乐思与空间:里伯斯金的理论与实验
        (一)音乐体验
        (二)符号语言中的建筑与音乐
        三.建筑与电影:舒宁的理论与实验
        (一)实验与理论建构
        (二)相关课题教学案例
        四.绘画与现实:哈迪德的理念与建筑艺术
        (一)构成主义绘画
        (二)碎片与建筑实验
        (三)流体与建筑艺术的世界
        五.建筑师与哲匠:库哈斯的多元面貌
        (一)“反引力”:作为建筑师
        (二)三本书:作为理论家与批评家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课程体系与工作单位——AA学院基础课程的教学结构
    第一节 AA学院的课程体系
        一.AA学院基础课程
        (一)预科课程
        (二)一年级课程
        二.AA学院核心课程
        (一)中级学院课程
        (二)专业学院课程
        三.AA学院研究生课程
        (一)硕士课程
        (二)博士课程
        四.AA学院公共课程
        (一)媒体研究课程
        (二)历史与理论研究课程
        (三)技术课程
        五.相关教学项目与课程活动
        (一)海外游学
        (二)讲座
        (三)评图
        (四)作业发布与展示
    第二节 AA学院的教学结构
        一.关于教学结构的几种模式
        二.工作单元与课程设置
        (一)学年模式与课程群
        (二)工作室模式与工作单元的选择
        (三)主题性模式与工作单元的内容
        (四)教学主题与作业二次设计
        三.双轨制课程结构
    第三节 AA学院课程教学的比较研究
        一.思路拓展阶段
        二.专业知识建立阶段
        三.意识的提升阶段
        四.领域前沿与学科发展
        五.理论与技术支持
        (一)表现
        (二)思维
        (三)建造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预科教学的主题设定与作业设计——因素、方法、特征与案例研究
    第一节 教学主题设定的因素与方法
        一.教师层面:职业素质与工作方式
        二.主题的基本策略
        (一)身体与空间
        (二)城市与景观
        (三)衍生与延伸
    第二节 作业二次设计的因素与方法
        一.学生层面:个性因素与寻找切入点
        二.案例分析
        (一)2000年主题“空间与体验”
        (二)2002年主题“外来文化研究”
        (三)2008年主题“剖析环境”
        (四)2009年主题“模糊边界”
        (五)2010年主题“比例、场景和身体”
        (六)2011年主题“观察、想象与转化”
        (七)2015年主题“瞄准现场”
        (八)2016年主题“文本与片段”
        (九)2017年主题“材料的趣味”
        (十)2018年主题“精确切割和误差范围”
    第三节 预科教学作业二次设计的基本方法
        一.资源素材的广泛性与奇特性
        二.概念图式的隐喻性与观念性
        三.实验展开的游戏性与多解性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一年级教学的主题设定与作业设计——因素、方法、特征与案例研究
    第一节 教学主题设定的因素与方法
        一.教师层面:建筑师与学者
        二.主题设定的基本策略
        (一)意义与趣味
        (二)案例与学理
        (三)考察与体验
    第二节 作业二次设计的因素与方法
        一.学生层面:专业因素与学习兴趣
        二.案例分析
        (一)2000年主题“身体与重力”
        (二)2002年主题“环境与身体”
        (三)2008年主题“泰晤士河”
        (四)2009年主题“比例与模型”
        (五)2010年主题“对立与交叉”
        (六)2011年主题“设计方法与写作”
        (七)2015年主题“居住世界”、“女神与复仇者”、“体验当下”
        (八)2016年主题“栖息地、城市与城市呈现、空间组织、反项目、形式及其它”
        (九)2017年主题“比较:伦敦与美国城镇”
        (十)2018年主题“人、建筑、环境”
    第三节 一年级教学作业二次设计的基本方法
        一.知识方法的多元化与反思性
        二.叙事语言的意象性与戏谑性
        三.设计方案的功能性与形式化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表现形式与视觉图式——AA学院基础课程的作业手法研究
    第一节 主题表现与现当代艺术
        一.解读:现当代艺术的表现特征
        二.实验:当代艺术与现当代建筑
        三.挪用:作业手法与现当代艺术
        (一)装置艺术
        (二)身体与行为艺术
        (三)影像艺术
        (四)数字媒体艺术
        (五)概念艺术
    第二节 图式与视觉表现
        一.库克《绘画:建筑的原动力》
        二.非制图与非建筑画
        三.综合媒介与拼贴图像
    第三节 模型与空间体验
        一.模型制作:概念与意象表现
        二.空间建造:体验与1:1建造
        三.数媒表现:虚拟——无限幻境
    小结与讨论
结论
    一.研究思路与脉络总结:现象到本质
    二.研究与分析方法总结:经验与解释
    三.研究主要发现与成果:特质与同构
    四.对设计教育基础课程的建议
    五.研究的主要学术贡献与影响力
附录一 AA学院基础课程1999-2018学生作业原始资料
附录二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翻译为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指导下旅游指南英汉翻译实践 ——以《孤独星球·荷兰》翻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Ⅰ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Report
    1.2 Project Description
    1.3 Objective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port
    1.4 Outline of the Report
CHAPTER Ⅱ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ORETICAL SUPPORT
    2.1 Studies on Tourism Translation
    2.2 Theoretical Support
        2.2.1 Overview of Translation-oriented Text Analysis Model
        2.2.2 Instrumental Translation
CHAPTER Ⅲ TEXT ANALYSIS OF THE TOUR GUIDEBOOK
    3.1 Extratextual Factors Analysis
        3.1.1 Sender’s Intention
        3.1.2 Audience
        3.1.3 Text Function
    3.2 Intratextual Factors Analysis
        3.2.1 Presupposition
        3.2.2 Lexis
CHAPTER Ⅳ TRANSLATION PROBLEMS AND CORRESPONDINGSOLUTIONS
    4.1 Translation Problems
        4.1.1 Inadequate Information for Proper Noun and Term Translations
        4.1.2 Inconsistent with Language Style of Chinese Scenic Description
        4.1.3 Loss of Rhetorical Effects in Idioms Translation
        4.1.4 Lack of Chinese Cultural Awareness
    4.2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Guided by Instrumental Translation
        4.2.1 Annotating Proper Nouns and Terms
        4.2.2 Adjusting Language Style
        4.2.3 Applying Chinese Four-character Words and Reduplication
        4.2.4 Adapting to Chinese Cultural Expressions
CHAPTER Ⅴ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and Prospects
BIBLIOGRAPHY
APPENDIX 1: Source Text (Excerpts)
APPENDIX 2: Target Translation

(4)功能区块论 ——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领域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领域
    1.3 国内外研究理论及实践研究进展
        1.3.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进展
        1.3.2 国内相关研究及理论进展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内容和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2 国家级新区发展历程和空间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国家级新区发展的基本概况
        2.1.1 改革开放战略的总体推进历程
        2.1.2 国家级新区设立的背景和目的
        2.1.3 已批国家级新区主要类型划分
    2.2 主要国家级新区空间规划建设历程
        2.2.1 上海浦东新区
        2.2.2 天津滨海新区
    2.3 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的主要特征
        2.3.1 空间结构均主要由若干个产业功能区构成
        2.3.2 空间拓展均主要以多支点跳跃式同步推进
        2.3.3 开发建设指导思想均越来越注重产城融合
        2.3.4 空间发展历程均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2.4 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4.1 新区空间发展缺乏成熟理论的有效指导
        2.4.2 产业空间发展基地化布局和集群化不足
        2.4.3 产城分离导致新区宜居性不足难聚人气
        2.4.4 新区城市公共服务功能不完善层级不清
        2.4.5 城市空间规划建设品质不高且特色不彰
    2.5 小结
3 国家级新区发展的制度创新动力研究
    3.1 制度创新的经济学原理
        3.1.1 制度的经济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1.2 制度创新是保障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
    3.2 制度创新是国家级新区的基本特征
        3.2.1 国家级新区的功能定位和模式要求
        3.2.2 制度创新是国家级新区发展的根本要求
        3.2.3 国家级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
        3.2.4 国家级新区制度创新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3.2.5 制度创新对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的主要影响
    3.3 国家级新区发展绩效评价
        3.3.1 国家级新区的评价标准建议
        3.3.2 国家级新区的发展绩效评判
    3.4 小结
4 “功能区块”论——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理论创新
    4.1 现行城市空间发展理论
        4.1.1 城市空间结构三大传统经典理论
        4.1.2 其它城市空间发展理论
        4.1.3 现行城市空间发展理论的适应性
    4.2 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的新特点
        4.2.1 空间拓展跳跃化
        4.2.2 产业布局基地化
        4.2.3 功能管控精细化
        4.2.4 公共服务均等化
        4.2.5 市政配套精确化
    4.3 “功能区块”论的探索提出
        4.3.1 功能区块的形成与概念
        4.3.2 功能区块理论及其内涵
        4.3.3 功能区块论的空间结构模型
        4.3.4 功能区块论在国家级新区的实践验证
        4.3.5 功能区块论的发展动力基础
        4.3.6 功能区块论与传统相关理论的异同
    4.4 小结
5 功能区块理论指导下的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5.1 国家级新区空间结构发展
        5.1.1 传统的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
        5.1.2 国家级新区空间结构发展特点
        5.1.3 国家级新区空间结构发展策略
    5.2 国家级新区生产空间发展
        5.2.1 传统的城市生产空间发展模式
        5.2.2 国家级新区生产空间发展特点
        5.2.3 国家级新区生产空间发展策略
    5.3 国家级新区生活空间发展
        5.3.1 传统的城市生活空间发展模式
        5.3.2 国家级新区生活空间发展特点
        5.3.3 国家级新区生活空间发展策略
    5.4 国家级新区生态空间发展
        5.4.1 传统的城市生态空间建设模式
        5.4.2 国家级新区生态空间发展特点
        5.4.3 国家级新区生态空间发展策略
    5.5 国家级新区交通空间发展
        5.5.1 传统的城市交通空间发展模式
        5.5.2 国家级新区交通空间发展特点
        5.5.3 国家级新区交通空间发展策略
    5.6 小结
6 功能区块论的规划实践——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
    6.1 重庆两江新区的发展概况
        6.1.1 地理区位基本概况
        6.1.2 经济社会发展历程
        6.1.3 城市空间发展历程
    6.2 功能区块理论的探索应用
        6.2.1 申请报批阶段
        6.2.2 总规制定阶段
        6.2.3 控规制定阶段
    6.3 重庆两江新区空间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6.3.1 空间结构:部分片区功能不明确空间拓展太零散
        6.3.2 生产空间: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多基地化坚持不够
        6.3.3 生活空间: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公共服务配套不足
        6.3.4 生态空间:体系尚未构建对资源保护与利用不足
        6.3.5 交通空间:通勤时间过长未实现快慢和客货分离
    6.4 重庆两江新区空间发展建议
        6.4.1 空间结构发展建议
        6.4.2 生产空间发展建议
        6.4.3 生活空间发展建议
        6.4.4 生态空间发展建议
        6.4.5 交通空间发展建议
    6.5 小结
7 构建适应功能区块论的国家级新区规划编制工作机制
    7.1 现行的国家级新区规划编制工作机制
        7.1.1 现行的主要规划编制体系
        7.1.2 现行规划制定的主要技术思路
        7.1.3 现行规划编制工作机制对功能区块理论的主要不适应性
    7.2 国家级新区规划编制工作特点
        7.2.1 规划制定与实施速度快
        7.2.2 规划成果的质量要求高
    7.3 创新适应功能区块论的规划编制体系和技术思路
        7.3.1 创新国家级新区规划编制体系
        7.3.2 创新国家级新区总体规划制定的技术思路
        7.3.3 创新功能区块规划制定的技术思路
        7.3.4 创新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的技术思路
    7.4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8.2 论文的主要创新
    8.3 未来主要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非美活动委员会的缘起与变迁(1938-1975) ——基于新解密美国档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由来
    二、研究现状
    三、新档案与论文立意
第一章 非美调查的缘起(1938-1944)
    第一节 法西斯的兴起与国会非美调查
    第二节 非美活动特别调查委员会
    第三节 三十年代的左翼思潮与"美国主义"的危机
    小结
第二章 冷战爆发与非美调查的高潮(1945-1950)
    第一节 冷战兴起:国家安全与意识形态的双重对抗
    第二节 非美活动委员会的活跃时期
    第三节 非美活动委员会的立法活动
    小结
第三章 麦卡锡主义与非美调查(1950-1959)
    第一节 麦卡锡与"麦卡锡主义"
    第二节 麦卡锡时期的非美活动委员会
    第三节 沃尔特时期的新方向:来自铁幕国家的证人
    小结
第四章 六十年代的泛左翼思潮与非美调查(1960-1968)
    第一节 旧金山听证与电影《废除行动》
    第二节 反抗运动与民权运动
    第三节 对国内颠覆组织和暴力活动的关注
    小结
第五章 非美调查的终结(1969-1975)
    第一节 冷战转型与非美调查的终结
    第二节 非美调查的历史回顾及其特性
余论: 并未终结的"非美"意识
参考文献
附录
    一、非美活动委员会历任主席一览表
    二、美国宪法修正案(摘录)
    三、译名表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7)话语、性别、身体:库切的后殖民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库切创作的后殖民语境及其创作简介
    二、 库切及其作品研究现状及本课题的选题缘由
    三、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挑战历史权威:库切后殖民创作中的话语操作
    第一节 “南非神话”的缔造和话语压抑机制
        一、 “南非神话”的缔造前提:历史话语的虚构性
        二、 “南非神话”的缔造手段:凝视和想象殖民地他者的话语压抑机制
    第二节 历史与小说话语之争:库切后殖民创作中的话语理论建构
        一、 文学与殖民史的共谋关系
        二、 库切的历史和小说话语观
    第三节 库切后殖民创作中的话语解构策略:解构宏大的历史叙事
        一、 寓言式书写
        二、 经典改写
        三、 虚构历史叙述
        四、 从边缘审视历史:库切的边缘叙事
        五、 叙事现在时态的运用
        六、 对帝国话语的媒介——帝国语言的质疑
    第四节 没有权威的叙事:库切对话语形态的多元建构
        一、 作品间的互文性对话
        二、 叙事者之间及叙事者内部的对话
        三、 作家与作品人物之间的对话
        四、 情节间的对话
        五、 文体间的对话
第二章 库切后殖民创作中的性别书写
    第一节 库切与“性别”书写
        一、 关于“性别”
        二、 库切后殖民创作中的性别书写
    第二节 性别形象的解构与建构
        一、 库切性别书写中的白人男性形象解构
        二、 库切性别书写中的女性形象建构
    第三节 库切性别书写的空间策略
        一、 《福》中的荒岛空间:殖民空间性别形象的解构
        二、 家园空间政治:《内陆深处》中的性别—空间解构
    第四节 库切性别书写中的话语和文体策略
        一、 性别叙事与话语控制
        二、 性别表述与文体形态
    第五节 南非“孤独”困境下的女性书写与主体间性追求
        一、 殖民语境下的孤独困境
        二、 孤独困境下的性别与种族越界
        三、 种族隔离制度下的跨种族“姐妹情谊”
        四、 南非“孤独”困境的历史哲学根源与库切的主体间性追求
第三章 库切后殖民创作的身体书写
    第一节 库切与“身体”书写
        一、 关于“身体”
        二、 库切的后殖民“身体”叙事
    第二节 殖民主义的身体压迫与他者的身体反抗策略
        一、 殖民主义的身体压迫
        二、 被殖民者的身体反抗策略
    第三节 式微的帝国隐喻与帝国遗民的身体诉求
        一、 病患的身体:式微的帝国隐喻
        二、 降格的身体:帝国遗民的历史“逃离”情结与身体书写
    第四节 身体与暴力:库切对身体的道德伦理关注
        一、 殖民暴力的承受者:库切人性关注的身体视角
        二、 暴力的书写伦理:库切对暴力书写的道德关注
        三、 循环的罪恶:库切对历史循环暴力的伦理关注
        四、 库切对新历史伦理规范的探索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库切创作年表
在校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当代西方生态城市设计理论的演变与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工业化与城市化带来的问题
        1.1.2 城市生态化成为城市发展的趋势
        1.1.3 我国生态城市设计的兴盛与困惑
        1.1.4 理论认知对生态城市设计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范围
    1.4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和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及框架
第2章 生态城市设计的基础研究
    2.1 生态城市设计与城市
        2.1.1 生态城市设计与城市环境
        2.1.2 生态城市设计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2.2 生态城市设计与生态设计
        2.2.1 对生态设计的理解
        2.2.2 生态城市设计与生态设计的关系
    2.3 西方生态城市设计的理论渊源
        2.3.1 理想城市
        2.3.2 有机疏散理论
        2.3.3 城市公园运动与城市美化运动
        2.3.4 城市社会学与芝加哥社会学派
        2.3.5 人类聚居学与普世城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西方生态城市设计发展的思想演变
    3.1 20 世纪中叶以前生态思想曲折发展
        3.1.1 工业革命以前的自然敬畏
        3.1.2 工业革命期间的技术至上
        3.1.3 20 世纪初开始的技术反思
    3.2 20 世纪 50-70 年代生态思想的觉醒
        3.2.1 世界相对和平后遇到发展瓶颈
        3.2.2 自觉状态下的生态主动意识
        3.2.3 对助推发展的理论与运动分析
    3.3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生态思想的热潮
        3.3.1 全球化背景下对可持续发展的热议
        3.3.2 追求状态下的生态主导思想
        3.3.3 对影响深远的议题与运动分析
    3.4 21 世纪生态系统思想的发展趋势
        3.4.1 热潮中系统思想与城市生态紧密结合
        3.4.2 城市生态系统相关理论的发展概述
        3.4.3 城市生态规模等级的分类研究
        3.4.4 城市生态系统实现路径的探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当代西方生态城市设计理论分类解析
    4.1 分类解析的目的及方法
        4.1.1 分类解析的目的
        4.1.2 分类解析的方法
    4.2 注重城市物质空间改善的理论
        4.2.1 注重城市模式的改善
        4.2.2 注重资源能源的消耗
        4.2.3 注重气候条件的考虑
        4.2.4 我国此类理论的发展
    4.3 注重自然承载力分析的理论
        4.3.1 注重生态格局的分析
        4.3.2 强调技术手段的应用
        4.3.3 追求方法步骤的完善
        4.3.4 我国此类理论的发展
    4.4 综合思考人工—自然相协调的理论
        4.4.1 从物质环境向自然生态的努力
        4.4.2 把城市生态结合物质要素的尝试
        4.4.3 为人类生态系统而设计的探讨
        4.4.4 我国此类理论的发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当代西方生态城市设计理论思辨与启示
    5.1 当代西方生态城市设计理论发展特征
        5.1.1 关注领域趋于广泛
        5.1.2 思考角度趋于合理
        5.1.3 支撑体系趋于多元
    5.2 当代西方生态城市设计价值维度转变
        5.2.1 向追求和谐的自然观转变
        5.2.2 向注重生态的美学观转变
        5.2.3 向整体联动的系统观转变
        5.2.4 向适宜利用的技术观转变
        5.2.5 向循环低耗的经济观转变
    5.3 当代西方生态城市设计技术手段发展
        5.3.1 设计目标明确化
        5.3.2 设计原则清晰化
        5.3.3 设计策略系统化
        5.3.4 分析手段科学化
        5.3.5 量化指标有待体系化
    5.4 对我国生态城市设计发展的启示
        5.4.1 多学科交叉的理论研究
        5.4.2 理论的广谱性与特殊性结合
        5.4.3 理论发展与适宜技术进步同行
        5.4.4 理论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并进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论工艺技术对建筑品质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序言
    1.1 研究起源:中国当代建筑现象
        1.1.1 大屋顶现象
        1.1.2 广州歌剧院现象
        1.1.3 央视新楼现象
        1.1.4 中国建筑呼唤“高品质”
    1.2 论文主题:建筑“品质”
        1.2.1 研究内容
        1.2.2 关键词解析
        1.2.3 核心问题与线索
        1.2.4 研究目标与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4 研究方法:质的研究方法
        1.4.1 资料库整理
        1.4.2 现象分析法
        1.4.3 案例研究
        1.4.4 人物访谈
    1.5 论文框架
第一部分 基础理论
    第2章 建筑品质的基本概念研究
        2.1 建筑品质的词源学考察
        2.1.1 何为“品质”
        2.1.2 何为“建筑品质”
        2.1.3 举例说明建筑品质的研究对象
        2.2 建筑品质的生成
        2.2.1 作为开端的需求
        2.2.2 作为过程的经验
        2.2.3 工艺经验与表现对象
        2.2.4 判断经验与感知对象
        2.2.5 作为媒介的人和工法
        2.3 建筑品质的影响因素
        2.3.1 工艺经验的影响因素
        2.3.2 判断经验的影响因素
        2.4 小结
    第3章 建筑品质的经验特征与表达
        3.1 建筑品质的经验特征
        3.1.1 前工业社会的经验特征
        3.1.2 工业时代的经验特征
        3.1.3 后工业时代的经验特征
        3.2 建筑品质的表达
        3.2.1 材料表达
        3.2.2 工法表达
        3.2.3 细部设计
        3.2.4 整体意境
        3.3 以科伦巴博物馆为例分析高品质建筑的特征
        3.3.1 建筑概况
        3.3.2 建筑师:彼得·卒姆托
        3.3.3 建筑材料:科伦巴砖
        3.3.4 工法特征:砖砌筑的诗意
        3.3.5 细部设计:大象无形的细部
        3.3.6 整体意境:历史遗迹的新生
        3.4 小结
    第4章 建筑品质的核心问题与判断
        4.1 建筑品质的核心问题
        4.1.1 建筑精度
        4.1.2 物理精度
        4.1.3 人体感知精度
        4.1.4 当代技术体系下的精度问题
        4.2 建筑品质的判断
        4.2.1 品质判断的特征
        4.2.2 建筑品质判断的依据
        4.2.3 品质判断的原则
        4.2.4 品质判断的方法
        4.3 建筑品质的理想模型
        4.4 小结
第二部分 影响因素分析
    第5章 影响建筑品质的客观因素分析
        5.1 材料因素
        5.1.1 自然材料
        5.1.2 人工材料
        5.2 动力因素
        5.2.1 自然动力
        5.2.2 机械动力
        5.3 工具因素
        5.3.1 手工工具
        5.3.2 机械工具
        5.3.3 数字工具
        5.4 小结
    第6章 影响建筑品质的主观因素分析
        6.1 社会因素
        6.1.1 建筑活动中的社会角色
        6.1.2 市民文化与大众审美
        6.1.3 国家意志与政策引导
        6.2 行业因素
        6.2.1 职业精神
        6.2.2 素质培养
        6.2.3 行业运营机制
        6.3 个人因素
        6.4 其他因素
        6.4.1 经济规律
        6.4.2 环境能源
        6.4.3 工作流程与管理
        6.5 结论
第三部分 社会观察
    第7章 历史演进过程中的中国近现代建筑品质研究
        7.1 以清华园建筑为例研究中国近现代建筑演进中的品质问题
        7.1.1 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轨迹的缩影
        7.1.2 具有工艺连续性的发展进程
        7.1.3 各个发展阶段的典型建筑案例选择
        7.2 建筑案例调研及分析
        7.2.1 图书馆一期、二期工程
        7.2.2 主楼建筑群工程
        7.2.3 逸夫图书馆工程
        7.2.4 医学院工程
        7.3 中国近现代建筑演进过程中影响建筑品质的问题
        7.3.1 工艺表达缺失
        7.3.2 工艺延续性弱
        7.3.3 政治因素影响
        7.3.4 建筑技术体系单一
        7.4 关于中国近现代建筑的两点思考
        7.4.1 完善中的现代主义进程
        7.4.2 满足审美需求的工艺表现
        7.5 小结
    第8章 当代中国建筑品质问题调查
        8.1 十位职业建筑师的访谈
        8.1.1 访谈对象与内容的确定
        8.1.2 十位职业建筑师简介
        8.1.3 访谈的核心问题
        8.2 当代中国建筑品质现状
        8.2.1 关键词 1:提升期
        8.2.2 关键词 2:非技术性
        8.2.3 关键词 3:差异性
        8.3 当代中国建筑实践中影响建筑品质的主要因素
        8.3.1 建筑师的技术展开与工程控制能力有待于提高
        8.3.2 建筑行业验收与反馈机制有待于完善
        8.3.3 施工队伍的管理与培训机制亟待改进
        8.3.4 市场对于建筑精致性的需求不明显
        8.3.5 先进制造技术与技术发达国家存在差距
        8.3.6 建筑产业链需要进一步系统化
        8.3.7 其他因素
        8.4 提高中国建筑品质的几点建议
        8.4.1 工艺系统架构
        8.4.2 工艺设计
        8.4.3 适宜性技术调整
        8.4.4 产业链整合
        8.5 小结
    第9章 结语
        9.1 论文研究结论和成果
        9.1.1 论文研究总结
        9.1.2 研究成果及现实意义
        9.2 后续研究
        9.2.1 有待深化的问题
        9.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建筑师访谈实录
附录 B 建筑材料与工艺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我国华北寒冷地区农村可持续住宅建设与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1.2.1 国内外有关可持续住宅的研究成果
        1.2.2 国内外有关农村可持续住宅的研究成果
    1.3 研究对象的范围界定
        1.3.1 有关"华北地区"的界定
        1.3.2 有关"寒冷地区"的界定
        1.3.3 有关"农村"的界定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框架与内容
    1.6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问题探查——实地调研现状剖析
    2.1 调研测试基本情况
        2.1.1 调研目的
        2.1.2 调研对象与时间
        2.1.3 调研内容
    2.2 农宅设计问题探析
        2.2.1 农宅建设规模超标
        2.2.2 空间设计使用不便
        2.2.3 建筑形式缺少美感
        2.2.4 缺少节能意识
    2.3 农宅能源利用问题探析
        2.3.1 太阳能利用现状
        2.3.2 沼气利用现状
        2.3.3 秸秆利用现状
        2.3.4 生土利用现状
    2.4 与农宅相关其它问题探析
        2.4.1 农宅的营建方式
        2.4.2 农宅用能设备
        2.4.3 家庭人口构成
        2.4.4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
        2.4.5 土地利用与景观环境
    2.5 小结
第三章 追本探源——农宅问题产生的根源与可持续农宅的宏观定位
    3.1 农宅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3.1.1 历史政策与未到位的农村改革
        3.1.2 农村经济发展不充分
        3.1.3 就地就业不成功
        3.1.4 村民对本土文化无信心
    3.2 农宅问题背后潜藏的深层次矛盾
        3.2.1 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
        3.2.2 人地关系紧张的国情矛盾
    3.3 华北地区可持续农宅的宏观定位
        3.3.1 经济效益——创新型产业,显乘积增值效应
        3.3.2 社会效益——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3.3.3 生态效益——应万物顺天时的基层村落细胞
    3.4 小结
第四章 功夫在宅外——创建可持续农宅的外部宏观环境
    4.1 行政支持
        4.1.1 政策倾斜,加强监管
        4.1.2 绿色奖罚,引导市场
        4.1.3 依托法律,倡导节约型消费文化
        4.1.4 政府示范工程引导
    4.2 民众参与
        4.2.1 挖潜本土组织资源
        4.2.2 "参与型"设计
        4.2.3 建立村民利害共同体
    4.3 经济可行
        4.3.1 多渠道筹集建房资金
        4.3.2 降低农宅建设成本
        4.3.3 赢取远期增值效益
    4.4 规划先导
        4.4.1 整治旧村环境
        4.4.2 慎选新村址
        4.4.3 适度超前规划基础设施
        4.4.4 空间整复维系自然伦理秩序
    4.5 小结
第五章 适居与宜居——可持续农宅的建筑与环境设计
    5.1 适居——可持续农宅的建筑设计
        5.1.1 适应性住宅设计的发展历程
        5.1.2 可持续农宅的适应性设计手段
    5.2 宜居——可持续农宅的环境设计
        5.2.1 环境设计的策略
        5.2.2 环境设计的手段
    5.3 小结
第六章 开源节流——可持续农宅的能源利用
    6.1 开源——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6.1.1 太阳能的利用
        6.1.2 地热能利用
        6.1.3 风能利用
        6.1.4 生物质能利用
    6.2 节流——高效用能,减少能源损失
        6.2.1 墙体设计
        6.2.2 地面与地下构件设计
        6.2.3 屋面设计
        6.2.4 门窗设计
        6.2.5 热桥处理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论文研究的难点
        7.1.1 地理位置限定带来的难度和复杂性
        7.1.2 住宅研究类型限定带来的难度和复杂性
    7.2 论文研究成果
        7.2.1 第一、二章的研究成果
        7.2.2 第三章的研究成果
        7.2.3 第四章的研究成果
        7.2.4 第五章的研究成果
        7.2.5 第六章的研究成果
    7.3 小结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附录

四、澳洲电影代表人物——彼得·威尔(论文参考文献)

  • [1]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D]. 刘绍勇. 吉林大学, 2020(08)
  • [2]创新实验与特质构建 ——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基础课程研究[D]. 夏翔.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3]翻译为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指导下旅游指南英汉翻译实践 ——以《孤独星球·荷兰》翻译为例[D]. 李慧晓.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8(12)
  • [4]功能区块论 ——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研究[D]. 林立勇. 重庆大学, 2017(12)
  • [5]非美活动委员会的缘起与变迁(1938-1975) ——基于新解密美国档案的研究[D]. 蔺晓林.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2)
  • [6]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理论研究述评[J]. 段宇波. 比较政治学研究, 2014(02)
  • [7]话语、性别、身体:库切的后殖民创作研究[D]. 张勇. 山东大学, 2013(10)
  • [8]当代西方生态城市设计理论的演变与启示研究[D]. 孙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04)
  • [9]论工艺技术对建筑品质的作用[D]. 国萃. 清华大学, 2012(07)
  • [10]我国华北寒冷地区农村可持续住宅建设与设计研究[D]. 王舒扬. 天津大学, 2011(06)

标签:;  ;  ;  ;  

澳大利亚电影代表——彼得·威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