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资本外流制约信用社发展空间——山东省日照市农村资本外流调查

农村资本外流制约信用社发展空间——山东省日照市农村资本外流调查

一、农村资金外流制约信用社发展空间——对山东省日照市农村资金外流情况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杨宗洁[1](2021)在《日照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三农问题始终是国家关心的重点问题,党和政府着力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广大人民的获得感、满足感与幸福感。2017年召开了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金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核心,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农村金融是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其逐渐成为服务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深入调研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踊跃探寻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对策,具有深远意义。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日照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发展与实践,探索出提升日照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有效对策。首先,论文界定了乡村振兴、农村金融、金融服务的有关概念,并在国内外研究视角上简要阐释了其相关理论。其次,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分析了日照市农村金融与乡村振兴的发展近况,研究发现日照市乡村产业与农业生态发展良好,农业现代化水平显着增强,涉农金融机构的网点数与从业人员数稳中有增,农业信贷和农业保险规模亦有所提升,人民生活富裕,产业兴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取得了显着成效。通过问卷调研的形式,了解了日照市绿茶产业这一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典型案例的实践情况,并通过走访调研了解了以农商行为代表的涉农金融机构为服务乡村振兴所采取的措施。根据调研所了解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日照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发展现状,发现其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如涉农金融机构数量少、金融构成体系不完善、金融服务效率不高、金融供需不均衡等。最后,通过分析日照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论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建议:一是拓宽农业融资渠道,引导各类资金助力乡村振兴;二是加快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创新;三是优化农村金融服务环境;四是引进金融人才,为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人才资源;五是加强农业征信与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深入发展。

于海鹏[2](2021)在《河北农村合作金融研究(1996~2015)》文中研究表明古人云:民以食为天。过去、现在、将来均如此。农业自古以来就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至今农村经济依然比较落后和三农问题仍然很严峻。资金缺乏是困扰新农村建设的最大难题,就目前中国的体制和小农经济形态来说,合作经济才是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成功之路。发展好合作经济根源在于发展农村合作金融,中国农村拥有合作金融存在和发展的土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农村金融仍然是个老大难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在体制机制顶层设计上下功夫,鼓励开展农民合作金融试点,建立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金融体系”。农村合作金融道路现在已经成为世界很多国家普遍存在且发展很成功的选择。河北是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祥地,建国以来河北地区乃至全中国一直为农村合作金融事业而探索,目的就是解决三农问题。但是,河北乃至全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事业发展一直很缓慢,农村合作金融背离合作制发展方向,指导思想存在偏差,名不副实,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和新型农村合作金融都出现了异化,这并不能证明我国不需要合作金融和没有合作金融发展的条件,而是各种其他因素限制了其发展。河北省是农业大省,河北省三农问题关乎精准扶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农村合作金融问题已经成为河北乃至全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难点、热点,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势在必行。直到1996年,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农业银行脱钩,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走向独立发展道路,也标志着河北农村合作金融进入了独立发展的新阶段。农村合作基金会曾作为农村信用合作社的重要补充、填补了农村金融空白。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不断进行改革深化,从名称中删除了“合作”二字,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兴起。到2015年,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初步完成了股份制改革,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逐步走向商业化和股份制,成为向农村商业银行和股份制联社方向发展的走向异化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村金融体系中,商业性金融成为主体,政策性金融发展不足,合作性金融逐步消失。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兴起,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大量存在,形成了以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多样化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共同发展的局面。首先对农村合作金融进行了概念的界定,把河北农村合作金融分为独立发展、探索发展和快速发展三个历史阶段,探讨了河北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历程,进行了正面和负面分析,分析了存在问题及原因和发展特点等问题。

惠钰婷[3](2020)在《山东省农村金融市场效率空间差异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其南北、东西跨度大,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地理资源优势,且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数42.65%,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其重点难点均在农业经济发展上。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入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度重视“三农”产业经济发展,并号召加强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不断提升对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的支撑力度,而在金融市场发展研究中,农村金融效率是衡量农村金融市场运行的重要标志。因此,研究农村金融市场效率水平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贡献。其次,山东省位于华北平原上及黄河下游耕地面积大,水系发达,是我国的主要的农业大省,其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水平均在国内前列,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典型。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山东省农村金融市场效率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这一课题,对目前山东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新型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基于国内外学者对金融市场效率的研究以及相关理论基础,首先以山东省农村金融市场为研究对象,对其信贷市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使得对山东省农村金融市场有了初步认知;其次,通过选取山东省农村人均信贷余额和农村金融机构数量为投入指标,山东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产值为产出指标,建立DEA模型对山东省农村金融市场效率水平进行测度,并基于山东省各地级市的的农村金融市场效率测算数据,对山东省区域划分为鲁东地区、鲁中地区和鲁西地区,分析其农村金融市场效率的空间差异性;然后,本文选取了农村居民人均产值、农村金融机构规模、农村储蓄动员率等解释变量对山东省农村金融市场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多重共线性检验、异方差检验和序列自相关性检验构建了山东省农村金融市场效率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最后,依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通过健全农村金融市场风险管理机制,发挥农村金融市场主体作用;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加大金融政策支农力度,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化发展等方面的建议提升山东省农村金融市场效率,促进山东省农村经济向好发展。

聂长昊[4](2019)在《山东省农村金融供需失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农问题”是关系山东省经济体制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党和人民深切关注的焦点。农村金融供需的平衡,尤其是资金方面的支持是实现增加农民收入,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战略目标的前提。虽然中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村金融供需结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机构改革的深入,目前的山东省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发生了巨变:农业银行在农村地区大量撤出营业网点;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支持功能逐渐缩小;农村信用社商业化运作模式使得区域性金融垄断严重。当前的农村金融供需体系严重阻碍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金融的进步[1]。因此,建立分工明确、功能互补、金融实体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对于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有效供给,平衡深层粗、多维度生活需求,加快农村实体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同时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内在要求[2]。本文以山东省农村金融供求现状为研究对象,选取山东省内重点乡镇泰安市肥城市王瓜店镇进行实地调查,对其农户生产贷款需求和金融组织体系进行了数据分析整理。在金融发展理论、现代金融理论和宏观经济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系统考察了山东省农村金融供需两端的现状。探讨了农村金融供需失衡问题及其存在的根源,参考国外农村金融体系研究的理论和经验,结合当前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要求,提出了改善山东省农村金融供求不平衡的政策建议和措施[3]。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包括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是金融发展的概念和理论,通过系统的理论指导分析目前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规律。第三部分分析了山东省农村金融供求现状,通过对山东省农村经济生活的分析,理解到山东省农村金融供求现状,包括需求主体和供给主体的特征及类型等,并进行逐层分析,提出金融供需的问题和不足。第四部分从农村金融供需问题分析出发,找出了问题的根本原因。第五部分通过前期调查分析,借鉴国外农村金融供求平衡经验,结合中国农村经济生活现状,从山东省农村金融供求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毛德敏[5](2017)在《目标价格试点背景下新疆棉花种植业信贷支持研究》文中提出2014年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试点后,棉农资金回流期限加长,植棉风险增大,面对棉花价格下降和棉花种植成本上升,棉农意识到只有改变棉花种植生产方式才能提高植棉收益。然而生产方式的改变离不开信贷资金的支持,因此,棉花目标价格试点后金融机构如何满足棉农不断上升的植棉资金需求?金融机构能为棉花种植提供哪些支持?金融机构如何适应棉花种植业对资金需求的变化,并对其服务模式和支棉政策做出调整?这是目前新疆棉花种植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本研究以棉花种植主体和涉农金融机构为研究对象,以推动信贷支持棉花种植业为目的,以完善金融服务模式为重点,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探索棉花目标价格试点背景下信贷支持新疆棉花种植业发展路径与对策,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提高植棉收益的根本途径是通过规模化种植降低棉花生产成本。因此,改变棉花种植模式走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的生产之路是大势所趋。这需要信贷资金从棉花良种培育、节水灌溉、信息化田间管理、机械化采收、残膜处理等各个环节进行支持。第二,对新疆棉花种植业与信贷支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信贷支持有利于新疆棉花种植业的发展,应该加大信贷支持棉花种植业的力度。第三,棉农信贷需求呈现借贷意愿强、借贷金额大额化、借贷需求多样化等特征。面对棉花价格下降和种植成本增加,传统信贷产品已不能满足棉农的信贷需求,需要金融机构及时创新信贷产品与服务。而棉农所在地区的金融环境特征对棉农借贷意愿影响最大,因此,金融机构有必要尽快改善农村金融环境。第四,信贷供给总量下降、信贷风险上升、信贷产品创新不足、农村资金外流严重是信贷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棉花目标价格试点后,涉农金融机构没有及时调整其对棉花种植业的信贷供给产品与服务,造成了棉花种植业信贷需求与信贷供给的错位。因此,为支持新疆棉花种植业可持续发展,涉农金融机构有必要对其金融服务模式进行调整,实现精准支持棉花种植业。第五,认为棉花种植模式的改变、高产棉田示范区建设、绿色农业生产的实现等离不开信贷支持。因此,从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三个层面提出适应于棉花目标价格试点的信贷服务模式。认为不同类型金融机构支持棉花种植业的服务模式应有所差异。第六,认为准确定位目标市场和服务对象、积极创新新产品,提供多方位服务、建立农业贷款担保基金和风险预警机制、合理制定信贷政策和加快农村金融立法建设是当前较为有效的政策。本研究深度分析了目标价格试点后棉农信贷变化和信贷供给变化,揭示了棉花种植业信贷需求和信贷供给错位的原因。从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角度,创造性地构建立体的信贷服务模式及其适用对象。提出了棉花信贷产品的创新方向,构造了农业贷款风险预警机制,为信贷支持棉花种植业提供改革路径。

赵洪丹[6](2016)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区域经济的版图上,农村经济是重要的战略基点。中国经济发展的短板在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是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然而,中国的农村金融不仅落后于城市金融,而且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也不相称,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效果更是不尽人意。为什么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设想在城市及一些其他国家已经实现,而在中国农村却表现的十分迥异?不仅如此,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中国的农村表现的十分突出。发达地区农村与欠发达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发展状况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那么,农村金融发展差异是否会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差异,还是相反?当前,世界经济处于缓慢复苏和深度调整的过程中,中国经济步入增长速度放缓和结构转型的“新常态”。面对国际和国内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尤为引人瞩目。这是因为,农村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既符合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战略又能满足中国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的宏观经济要求;同时,国际贸易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加大,使原本脆弱的农村经济更是雪上加霜。被寄予厚望用于发展农村经济的农村金融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甚至在各种利益博弈下,农村金融发展状况令人堪忧,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体系残缺不全、农村金融创新动力匮乏和农村金融改革推进缓慢。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农村金融发展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并实现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中国经济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破解,首先要深刻认识中国的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的基本关系状态,并结合中国改革实际深入分析其原因;其次,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特征明显,即使在农村,发达地区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各自发展情况差异巨大,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难点和重点在于欠发达传统农业区,因此研究欠发达传统农业区的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研究具有特殊意义;第三,资金瓶颈始终困扰着农村经济发展,在市场化改革的各个阶段,中国的农村资金供给方式和状态具有各自的特点,那么理解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行为与作用则十分必要;第四,即使农村金融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也未必一定会增加农民的福利水平。消费水平一般可以代表福利水平,而提高农民福利水平既是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因此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巨大的情况下,讨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区域影响及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五,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学术界往往更加关注金融对经济的反作用,而较少顾及经济对金融的决定性作用,农村金融发展究竟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其中的决定性因素又是哪些,同时这些影响因素是否存在区域差异?这无疑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将围绕上述五个方面问题展开深入研究,试图揭开中国的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发展问题之谜。本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农村金融规模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显着的负面效应;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正面效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农村存款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不存在显着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规模和农村金融效率均具有负向影响。第二,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改革存在“路径依赖”;农村贷款和财政支农的相对比例较低,不利于农村经济和金融的发展;中央政府能够适时改变发展战略,愈加尊重市场的作用,使农村金融、财政支农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趋于协调。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农村金融和财政支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正向作用逐步显现,且作用的力度不断增强;只有农村金融和财政支农相互配合,破除阻碍市场功能发挥的体制性和行政性障碍,才能破解农村融资难题。第三,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对于农村居民消费具有重要影响。总体来看,农村金融能够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增长,尤其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农村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积极作用。农村金融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重点和难点在于西部地区。农村金融的发展不仅未能促进西部地区的农村居民消费,反而由于农村金融风险积累、农村小企业贷款和农村储蓄存款分流了农村金融资源,使西部地区的农村居民消费受到了极大的抑制。第四,政府和市场是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支出对农村金融发展的作用存在收入差异性特征,即在农村高收入地区,政府支出对农村金融发展具有负向效应,而在农村低收入地区,政府支出对农村金融发展具有正向效应;农村市场化对农村金融发展总体上表现为的正向效应,农村市场化进程的提升将有助于提高农村人均金融资产和农村人均贷款水平,同时会抑制农村金融流出,但是可能会加大农村金融风险。第五,欠发达地区是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薄弱点。通过对吉林省的案例分析表明,农村金融发展并不是表现为农村金融结构的优化和农村金融效率的提升,而是因为缺乏有效的金融供给而导致的强制性储蓄。国有商业银行撤出农村,以及农村信用合作社和邮政储蓄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滞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还未普遍设立,造成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足。农村资金外流问题突出,农村金融风险较大。农村贷款比率相对较低,农村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相对不足。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一是要坚持市场化方向,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二是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行政性和体制性障碍;三是要加快普惠金融实施步伐,增加农村金融供给;四是要健全农村公共财政体系,加强对欠发达农村地区的财政投入。本文共分为8章,分别是:第1章:绪论;第2章:文献综述;第3章: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第4章:农村金融、财政支农与农村经济发展;第5章: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第6章: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第7章: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分析——以吉林省为例;第8章:主要结论及政策含义。

苏静[7](2015)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文中认为贫困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贫困在发展中国家的表现尤为突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里,持续保持了年均9%以上的经济增长率,创造了“中国奇迹”,但贫困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消除,贫困尤其是农村贫困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社会进步的突出障碍。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农村反贫困事业,并且将农村金融视为缓减农村贫困的主要力量和基本政策工具。为了促进农村金融有效地发挥减贫功能,政府先后对农村金融体制进行了多次改革和调整。特别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政府基于“改革存量,发展增量”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新思路,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农村金融“新政”,力图实现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贫困缓减的良性互动。为此,深入研究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及其特征,一方面不仅可以为检测、评价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政策效应提供现实依据,也可以为相关部门进一步挖掘农村金融减贫向纵深转型的内在动力机制进而推进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效农村金融减贫模式的形成提供理论与决策参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扩展金融发展与贫困缓减的研究理论,丰富相关研究成果。本文首先结合农村金融发展相关理论和贫困与贫困缓减相关理论,从理论上系统研究了中国农村金融作用于农村贫困缓减的机制;然后在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与农村多维贫困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借助前沿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及其特征;最后,结合国外典型国家农村金融减贫的实践与经验,就中国农村金融减贫的政策优化策略及其实现路径提出了相关建议。具体表现在如下六个方面:第一,在阐述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界定相关概念、提出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以及对农村金融发展与贫困缓减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贫困缓减的典型事实和农村金融发展相关理论、贫困与贫困缓减相关理论,构建了农村金融发展作用于农村贫困缓减的理论分析框架,就农村金融通过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作用于农村贫困缓减的间接机制以及通过金融服务作用于农村贫困缓减的直接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各机制作用于贫困减缓的传导路径进行了探讨。第二,在阐释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形成与发展逻辑的基础上,从需求与供给视角深入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利用参数模型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的收敛性。研究发现,伴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推行,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提高,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明显拓展,但是农村依然存在较强的信贷约束,并且不同程度的存在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结构上的“错配”。同时,各区域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和发展动态均存在显着差异。第三,分析了中国农村多维贫困现状及其成因,并利用fgt贫困指数就中国农村贫困程度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从经济、社会、环境与生态三个维度构建了中国农村贫困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综合指数分析方法就中国2001-2011年农村多维贫困程度进行了测度与评价。基于fgt贫困指数与面板数据的研究表明,中国农村贫困广度、深度、强度整体上呈现逐步缓减趋势,但地区差异显着;基于新构建的农村多维贫困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熵权综合指数分析方法以及面板数据的研究表明,中国农村同时存在经济、社会、环境与生态三大维度的贫困,且各维度贫困程度整体上呈现逐步下降趋势;经济贫困对农村总体贫困的影响占据主导地位,其次分别是社会贫困、环境与生态贫困;从贫困程度的地区分布来看,农村总体贫困程度以及各维度贫困程度均表现为东部低于中部,中部低于西部,各维度贫困程度均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且经济、社会维度的地区差异明显大于环境与生态维度的地区差异。第四,在比较分析框架下借助状态空间模型与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影响的直接效应与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缓减的总体效应显着,并且大体上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动态变化趋势;(2)中国农村金融在促进农村贫困缓减的过程中直接效应与中介效应并存,且两大效应在时间上均呈现结构性变动特征:农村金融缓减农村贫困的效应中平均有45.83%的比例来自于农村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平均有54.17%的比例来自于金融服务的直接效应;其中1986—1992年期间的中介效应占比为70.17%,直接效应占比为29.83%;1993—2010年期间的中介效应占比为38.14%,直接效应占比为61.86%。第五,借助pstr模型识别出了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影响的非线性结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多维贫困影响的pstr模型,并基于纵向贫困视角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对农村贫困广度、贫困深度与贫困强度的非线性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的影响都是非线性的,呈现鲜明的门槛特征:(1)对应于门槛值前后,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广度、贫困深度的影响由促进转变为抑制,并且抑制效应随着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而逐渐增强;对贫困强度的影响始终表现为抑制,跨过门槛值之后,其促进农村贫困强度降低的速度有所提升,但提升的幅度不明显;(2)对应于门槛值前后,农村正规金融对农村贫困广度的影响始终表现为抑制,跨越门槛值之后这种抑制效应得到进一步强化;对贫困深度的影响以门槛值之后的抑制效应为主;对贫困强度的影响由抑制转变为促进,但均不显着;(3)农村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对农村贫困广度、贫困深度、贫困强度的影响均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第六,采用PSTR模型和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多维纵向贫困视角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贫困、社会贫困的非线性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金融在促进农村贫困缓减的过程中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并存,只是在不同的发展水平上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贫困缓减的效应均存在差异:(1)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能有效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农村居民教育文化水平提高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并且这种促进效应随着自身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增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村非正规金融只有在自身发展的较高水平区间才能促进农村内部收入分配和农村医疗条件的改善;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有效带来了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但是这种改善效应随着自身发展水平的上升而下降;(2)农村正规金融发展在自身发展的较高水平区间同样能有效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农村居民教育文化水平提高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但无论处在哪种发展水平区间,都无益于农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以及农村居民生活与医疗条件的改善;(3)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村多维贫困的影响均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整体上看,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金融发展的多维减贫效应已经凸显,但是也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提升空间与潜力。

陆彩兰[8](2014)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现代化应当是包括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在内的全面现代化。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与发展呢?农村金融制度发展离不开农户、农村金融机构、政府等的参与。本文主要利用农村金融发展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等理论,对农村金融制度面临的供求障碍、农村金融市场主体的培育、正规金融支农有效性、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转型、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支持方面进行了研究。第一是农业现代化对农村金融制度的需求。对农村金融制度的需求衍生于对农村金融的需求,农业现代化对农村金融有着不断扩大的需求。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村金融需求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变化所引起的个别需求;二是农业现代化外在条件变化所引起的公共需求。无论是个别金融需求还是公共的金融需求,都与我国城镇化发展密切相关。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规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的农村金融体系为之提供服务。高投入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如果没有足够的金融支持,资本和智力之源都不能流动到相对落后的农村。金融发展通过储蓄效应、投资效应和资源配置(投资效率)效应,产生资本形成、资源配置和技术创新传导机制,对农业现代化发挥作用。第二是农村金融制度所面临的金融供求障碍。第一个障碍是农村金融供给约束。从目前来看,农村资金主要来源于农民的自筹资金和外部的资金注入。作为农村资金的供给者,传统农户主要通过储蓄方式提供资金,但难以有更多剩余资金留存于储蓄。在市场化经营目标下,现有金融中介体系对农村的资金供给明显不足。农村金融制度发展面临的第二个障碍是农村金融需求抑制。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农户总体借贷需求不高,即使有借贷需求,更希望向正规金融机构借贷,但实际上却难以获得正规借款。信贷需求的抑制导致农户生产经营方式比较保守,创业和改善生产的动力不足,因而始终难以走出贫困的低水平循环陷阱。为更好地分析农村金融供求对农村金融制度的影响,本文以农村金融制度发展的受益主体行为——农户借贷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通过数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第三是农村金融市场主体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视角。正确认识农业和农民,是探究农业发展缓慢和传统农户弱势的原因和出路的前提。长期以来,分散化经营模式造成了农户的市场弱势和组织弱势,但农业不是天然的弱质产业,农民是理性的生产者,也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能够按照价格信号调节自己的行为。本文据此推理得出结论,农业与其他行业一样,都是市场机制下的平等行业,都可以培育出有竞争实力的市场主体。传统农户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相距较远。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顺应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对农业经营方式进行选择,极大提高农业产业组织的竞争力,代表着我国农业经营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在现代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流通、加工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并在经营活动中显示出较强的农村金融资源聚集能力,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中间力量,能够胜任现代农业发展的重任。国内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经验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水平的提高,同时可以为农村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增强农民增收的实力,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第四是正规金融支农有效性分析。虽然我国正规金融在农村已逐步形成以农村信用社为主,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机构为辅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现阶段的正规金融却并没有真正体现出其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功能。从金融资源配置功能角度来看,判断一国或地区的正规金融制度是否完善和健全,可以用适应性标准、效率性标准和完备性标准来衡量。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发展现状与判断金融制度是否完善与健全的三个衡量标准相差很远。正规金融支农之所以有效性不足,有着显然的制度根源。对此,在我国经济转型期,应对正规金融支农功能进行重构与定位。信息不对称、抵押品缺乏、信用体系缺失等是我国农村信贷市场区别于城市金融市场的主要特征。而且,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传统农户也将逐步转型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此,本文认为,正规金融支农改革只有兼顾传统社会与现代科学技术之优势,不断拓展创新思路,才能探索出既符合我国农村实情又具有现代信息化特征的正规金融支农模式。第五是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转型分析。正规金融支农供给的不足,给农村非正规金融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存在是一把双刃剑,在发挥其优势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因此,对于农村非正规金融,我们绝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甚至取缔它,而应当以政府为主导,围绕“三农,”的金融服务需求,赋予非正规金融组织合法地位,并将其纳入金融监管体系,完善非正规金融并充分发挥其显着优势,以满足那些被正规金融排斥在外的需求者的需要。根据我国实情,构建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转型模式,使之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第六是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我国政府在经济金融发展过程中对政府与市场关系认识的深化,也是我国在经济发展与改革的新阶段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新定位。在我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论已被应用于各种问题的研究。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很不完善,单靠市场本身很难形成有效的机制。确定政府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角色,不仅是因为农村金融市场存在市场失灵的现象,还应该结合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历史,考察可能存在的政府失灵问题,另外也需要考虑我国制度文化和农村金融市场的特殊性产生的影响。现阶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全部作用,也不意味着市场是万能的。市场在微观领域的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政府职能则应该限制在宏观领域,更明确地定位为完善和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平竞争的生态环境、对市场主体和活动实施监管、做好“守夜人”的责任。

王海波[9](2014)在《山东省村镇银行市场定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村镇银行的设立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一次创举,是金融监管部门着眼于农村经济的长期可协调发展做出的一次新制度安排。村镇银行自诞生那天起,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依据市场定位理论,在对全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等方法,基于山东省村镇银行市场定位现状,探究了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可能的影响决定因素,并进一步对村镇银行目前市场定位战略下的经营绩效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村镇银行目前的市场定位,能否实现其商业可持续发展。全文共分五部分:一是村镇银行市场定位的一般分析(第1、2章),包括导论,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阐释;二是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分析(第3章),主要分析了村镇银行产生的背景及发展历程,并从四个方面对全国范围内的村镇银行进行了比较;三是村镇银行市场定位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第4、5章),主要依据市场定位理论,从目标客户、经营区域、业务产品等三个方面,对市场定位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然后采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村镇银行市场定位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四是村镇银行经营绩效分析(第6章),主要从效益和效率两个方面对村镇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五是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第7章),在基于前文分析基础上,进一步提炼观点,对论文进行总结。通过研究,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村镇银行市场定位战略符合设立的政策初衷,且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截止2011年底,山东村镇银行涉农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为74%,58.06%的村镇银行该比重超过了90%,村镇银行通过发放涉农贷款实现了服务当地农村经济建设,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政策目标。通过对村镇银行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发现,村镇银行经营的安全性较高,但由于贷款的集中度较高,存贷比较高,使其面临一定的经营风险。村镇银行的整体盈利水平处于上升趋势,表现出较强的后续发展能力,而且成立时间较长的村镇银行已为股东带来了“超额利润”。通过对村镇银行进行X效率的实证分析发现,由于商业化经营,村镇银行的配置效率普遍较高,且村镇银行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2)村镇银行的目标客户定位于农户和中小微型企业。作为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村镇银行,村镇银行基于农村金融供需现状,结合自身特点,按照商业经营逻辑,将服务对象主要定位于农业大户、中小微型企业。同时,基于金融共生理论分析认为,作为“小”银行的村镇银行与同样属于“小”客户的农户、中小微型企业存在较强的金融共生度,至于农户户均贷款余额较大一方面是由于农户大额的生产性资金需求引起的,另一方面是由于村镇银行的注册资本金额越来越大,对同一借款人的最大贷款余额随之变得越来越大。(3)村镇银行经营区域出现一定的政策偏离。从全国范围看,41.04%的村镇银行位于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就山东而言,48.57%的村镇银行位于东部发达县市,且村镇银行76.76%的营业网点位于县城的城区或地级市的市辖区,位于乡镇一级的营业网点全部为村镇银行的分支机构,村镇银行的主发起人在进行网点选址布局时,更倾向于经济较发达地区,65.71%的村镇银行法人经营区域的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市场竞争程度强的县市已经成立村镇银行,竞争程度弱的县市大部分尚未成立村镇银行,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先欠发达县、后发达县的村镇银行组建原则,与通过组建村镇银行解决农村地区金融网点覆盖率低、金融市场竞争不充分的目的相背离。(4)村镇银行业务产品种类少,同业存放业务功能异化,资金来源渠道有限。村镇银行的资金主要用于发放贷款和存放其他银行同业,贴现、投资等其他业务开展较少。贷款以保证贷款为主,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较少,针对农户的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更少。以方便资金清算为目的的同业存放业务,在村镇银行的业务实践中出现异化。同业存放业务已成为村镇银行解决资金流动性,获取盈利,实现资金收益最大化的主要手段之一。村镇银行由于自身支付结算系统不畅,不能加入同业拆借市场,支农再贷款的限制条件较多,资金来源渠道有限,主要依靠吸收的存款,在出现资金紧缺时,唯一能依靠的只有主发起人。村镇银行中间业务的开展受到诸多限制,业务量很少。(5)村镇银行的主发起人将村镇银行作为风险转移的工具。在村镇银行开办的返售金融资产的买卖、转贴现业务中,村镇银行的主发起人均充当了重要“角色”,主发起人利用控制村镇银行的便利性,通过开展以上业务将承担的风险转移给村镇银行,同时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村镇银行主发起人的持股比重越来越高,处于绝对控股地位,甚至完全控股,危急了村镇银行的独立性,使村镇银行成为主发起人的“工具”。

郎波[10](2013)在《农村金融与担保机制研究 ——基于专业农牧担保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农村金融是世界难题,主要困扰来自于农村金融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的特点和商业化运作要求实现可持续之间的矛盾。为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一直都在积极探索适合各国特点的本土化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尽管各个国家通过扩张农村金融网点、建立政策银行、提供财政补贴、进行利率管制、发放政策性贷款等一系列方式,试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并且也确实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总体来看,农村金融抑制仍然十分严重,金融对“三农”排斥现象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仍然是困扰“三农”发展主要的问题。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金融更是中国的难题,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金融服务尤其是信贷服务的缺乏已经成为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逐渐加深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影响也正逐渐显现出来,大量的农民工失业返乡,对于创业资金的需求更加凸显了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矛盾。而我国扩大内需、实现外需型经济结果的转型,其落脚点,还是要在我国庞大的农村市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能否解决“三农”问题,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战略转型能否实现的关键。不可否认,农民贷款难有客观原因。一方面,农民数量大,高度分散,经营规模小;农业生产季节性强,周期长,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农民收入水平远低于城市,缺乏合格的抵押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交通通讯条件差,信用环境欠佳,等等,这些因素决定了对农民的信贷服务往往具有高成本、低收益和高风险的特点。另一方面,农民贷款难也与缺乏相应的制度安排有很大关系。现有的制度安排既没有落实金融机构服务农民的义务和责任,也没有形成有利于金融机构服务农民的政策环境。因此,各家金融机构直接服务农民的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即使是以服务农民为主的金融机构,为增强盈利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客户层次。农村金融有效供给不足,已被公认为制约“三农”发展的一大瓶烦。笔者认为,在贷款市场上,银行和农户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为了缓解银农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针对农村普遍缺乏抵押品的现状1,如何发展抵押品替代机制,通过产业链支持,提高投资者的可保证收入,增强单个农户的融资可得性和有效性,是农村融资机制设计的关键。借助现代农村转型中的组织化资源,通过农民自组织(合作化)以及他组织(中介化),利用农村各类金融资本(或新型金融机构)和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在资本提供、监督或技术咨询和担保上的优势,可以设计出有效的融资监督结构来改善农民融资条件,尤其是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利用其产业链优势设立的专业农牧担保公司是农村有效融资监督结构和帮助农户持续增产的突破口。本文从新希望专业农牧担保公司多年的实践出发,以真实宝贵的一线数据为研究基础,分析论证了在有专业农牧担保公司做担保授信的关系型贷款技术融资模式2下,银行通过担保公司,产业链龙头公司获得定性信息,而这种信息本身在组织内部和组织间无法传递,是银行难以获得的“软信息”3,从而解决银农信息不对称,农户融资难、农业产业无法获得金融支持发展等综合性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文章的导论部分,主要包括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内容结构安排、主要贡献与创新以及论文不足之处及其他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二部分研究了国内外农村金融体系模式,文章首先分析了国外农村金融体系的模式,其中主要包括美国-复合信用型农村金融制度、德国-合作金融组织模式、法国-国家控制式的金融模式、日本-合作金融和政府金融并存的模式、印度-挂钩制度和政府参与的模式和孟加拉-农村微型金融组织;其次分析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市场体系、监管体系及其他面临的风险;最后文章总结了从国外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借鉴经验,一是支农政策的基本目标要明确,二是要加大政策性金融的建设力度,三是要发挥农村合作金融左右,四是要有完善的农村金融法律制度,五是要建立健全的农业保险制度,六是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完善我国农村金融的金融产品体系。第三部分解析了中国农村转型阶段:农村新型经济组织与融资结构。文章首先对我国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农业产业化主要经营组织形式-“公司+农户”模式、农村经济组织作用和当前我国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存在的缺陷进行了阐述;其次文章论述了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的主要供给模式、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促进融资方面的特点以及影响农村金融信贷供给的主要因素;最后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与融资结构,考虑事后道德风险和由监督者提供担保时的融资结构。第四部分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破题:担保品与监督(中介)功能的实现。文章首先介绍了一些基本概念及逻辑关系,主要包括信息不对称理论简介以及信息不对称在金融领域主要表现、担保品概念以及我国农村主要抵押品资产及其现状和监督及其类型;其次文章分析了最低抵押品要求和基于三种基本监督方式下的融资;最后文章阐述了不同监督方式向的融资与融资条件。第五部分为文章的主要部分-基于监督机制下的担保中介模式的实证研究。首先文章对研究背景进行了回顾,其主要包括对相关研究文献的回顾以及我国农业担保公司的产生和发展;其次文章对龙头企业担保融资模式的效率进行了分析,主要是从无担保和有担保的两种情况来分析说明的;再次是文章的实证部分,分析了基于担保授信的农户供应链融资实证分析,主要包括相关理论及假说、供应链治理下的博弈分析和担保授信模式下农户信用水平检验;最后介绍了在产业链背景下农牧担保公司的相关案例,主要分析了新希望农牧担保公司-“八位一体”模式和通威担保模式。第六部分为相关政策讨论。本文认为一是要健全我国农村信用体系,二是引导国家完善农业补贴的方向和对象,实现补贴的价值和意义,三是要完善我国农村信用环境,四是要完善农村土地政策,推动农村土地资源进入资本市场,五是要加强农业担保公司担保能力建设,六是要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健全风险控制和分散机制。第七部分是主要结论及政策含义,最后为参考文献。通过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分析,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1)借助现代农村转型中的组织化资源,通过农民自组织(合作化)以及他组织(中介化),利用农村各类金融资本(或新型金融机构)和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在资本提供、监督或技术咨询和担保上的优势,可以设计出有效的融资监督结构来解决银农信息不对称的技术难题,将原来本应由银行生产制造的信息渠道及手段,改由担保公司和产业链龙头企业提供,从而解决因农户无法提供抵质押等硬担保措施而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以农业龙头公司利用其产业链优势设立的专业农牧担保公司是农村有效融资监督结构的突破口。(2)从融资效率来看,在有龙头企业作担保时可以使得银行的信贷交易规模扩大,提高银行利润,而且能够解决贷款过程中出现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降低项目成本和催还贷款困难等,同时有助于扩大龙头企业生产规模,降低农户合作经济门槛,从而能让龙头企业和农户获得更多期望利润。(3)基于产业链背景下的供应链融资能够将上下游的交易关系所产生的动态信用转化为银行信用,由此可以提高主体信用等级。尽管农户会受到自身条件限制存在融资困难,但在供应链网络背景下可以通过授信准入、信用捆绑等授信管理机制以及相关的负债履约机制等将主体之间的动态信用转化为银行信用,从而提高信用评级,达到授信额度提高的目标。(4)在有专业农牧担保公司担保授信农户供应链融资模式明显提高了农户的授信水平。与无担保的授信模式相比,在有担保授信的情况下,借款主体的授信额度和信用能力都有显着性的提高,同时信用风险下降显着。本文在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破解我国农村金融短板进行了研究,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分析验证了基于产业链背景下担保授信融资模式的可行性以及应用效果,本文可能在下述几个方面对相关研究作出了贡献:(1)从选题上来看,目前国内关于产业链背景下担保融资研究文献较少,特别是对于龙头企业所设专业担保公司的研究更是很少涉及。文章从新希望集团在农牧担保方面的实践出发,以农业龙头公司利用其产业链优势设立的专业农牧担保公司作为农村有效融资监督结构的突破口,提供了崭新的渠道为银行提供其难以获得的信息,从而为解决农村“授信难,贷款难”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2)目前国内对于龙头企业担保融资研究较少,而随着龙头企业在产业链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家开始不断重视。2012年国家农业部在原温总理的指示下,联系七部委专门下发了如何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升级发展的文件,因此客观上要求学术界加大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龙头企业担保融资的相关理论,在政策上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政府对产业链背景下担保融资相关问题的重视。(3)从研究思路上看,文章认为借助现代农村转型中的组织化资源,通过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在资本提供、监督或技术咨询和担保上的优势,设计出有效的融资监督结构来改善农民融资条件。因此,文章以农业龙头公司利用其产业链优势设立的专业农牧担保公司出发,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并结合相关案例分析论证了农业龙头企业所设的专业农牧担保公司有助于破解农村金融短板问题。(4)文章认为在产业链背景下的供应链视角可以有效解决农户借贷中的激励相容问题,在产业链背景下,供应链的网络治理机制能够代替农户的自我约束,同时也可以把产业链中的交易伙伴的动态信用转化成银行信用,再加之有担保公司参与的情况下,从而能够显着地增加银行信贷配给并降低贷款风险。(5)从文章所选取资料来看,相关数据资料皆来自于新希望集团农牧担保公司的第一手资料,而问卷调查数据来自于专业农牧担保公司及银行等的相关人员,数据有效性和可靠性都能够得到保证。

二、农村资金外流制约信用社发展空间——对山东省日照市农村资金外流情况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资金外流制约信用社发展空间——对山东省日照市农村资金外流情况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日照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
        1.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2.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3.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发展研究
        4.文献评述
    (四)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一)相关概念
        1.乡村振兴战略
        2.金融服务
        3.农村金融
    (二)相关理论
        1.乡村振兴战略理论
        2.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3.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4.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日照市乡村振兴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发展现状
    (一)日照市乡村振兴的发展概况
        1.日照市产业方面发展概况
        2.日照市农业生态发展概况
        3.日照市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发展概况
    (二)日照市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
        1.日照市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
        2.日照市农村信贷规模
        3.日照市农业保险规模
    (三)日照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基本成效
        1.银行类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措施与成效
        2.整体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基本成效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日照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典型案例研究
    (一)农户调研
        1.农户基本情况
        2.农户金融服务需求情况
        3.农户金融服务评价分析
    (二)银行调研
        1.银行选取的背景
        2.岚山农商行金融服务绿茶产业概况
        3.金融服务绿茶产业的实施效果
    (三)金融服务绿茶产业存在的问题
        1.贷款供需不均衡,贷款需求量低
        2.贷款投放风险大、回报率低
        3.金融知识宣传不到位
        4.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数量少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日照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日照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
        1.金融机构数量少,资源配置不足
        2.农村金融供需失衡,金融服务供给不足
        3.金融服务效率低下
        4.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
    (二)日照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出现问题的原因
        1.政府宏观调控不足
        2.金融机构职能定位不明确
        3.金融服务机制不健全
    (三)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农户调查问卷(绿茶产业)
附录B 日照市金融机构产品与服务调研(银行机构)
致谢

(2)河北农村合作金融研究(1996~201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理论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四 研究对象的基本说明
第一章 农村合作金融概念的界定
    第一节 合作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一 现代合作思想的发展
        二 现代合作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 合作金融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现代中国的农村合作金融
第二章 河北农村合作金融独立发展阶段
    第一节 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
        一 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背景
        二 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走向独立发展
        三 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独立发展阶段分析
    第二节 农村合作基金会
        一 农村合作基金会产生背景
        二 农村合作基金会发展历程
        三 农村合作基金会发展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河北农村合作金融探索发展阶段
    第一节 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全面深化改革
        一 正面分析
        二 发展问题分析
    第二节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
        一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背景
        二 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开展的资金互助
        三 其他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河北农村合作金融快速发展阶段
    第一节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制
        一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
        二 河北省农村商业银行
        三 石家庄汇融农村合作银行
        四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正面分析
        五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问题分析
    第二节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
        一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快速发展
        二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整顿规范
第五章 河北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分析
    第一节 正面分析
        一 肩负了三农的历史责任和支持三农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 推动了河北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三 推动了城市化和工业化,为河北省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 促进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储蓄动员
        五 做出了很大的社会贡献
    第二节 发展问题分析
        一 正规农村合作金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二 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畸形发展
        三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难以承担三农历史重任
        四 农村合作金融历史问题复杂
        五 农村合作金融供给不足
    第三节 发展特点分析
        一 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二 政府在其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
        三 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占主要地位
        四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特点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山东省农村金融市场效率空间差异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论文的创新之处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2 研究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诠释
        2.1.1 金融效率
        2.1.2 农村金融市场效率
    2.2 农村金融市场效率相关理论基础
        2.2.1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
        2.2.2 有效市场理论
        2.2.3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理论
3 山东省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3.1 山东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3.1.1 山东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3.1.2 山东省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3.2 山东省农村金融市场状况分析
        3.2.1 山东省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现状
        3.2.2 山东省农村金融市场存在问题
4 山东省农村金融市场效率及其空间差异性测度分析
    4.1 样本数据来源
    4.2 变量选取
    4.3 DEA模型
    4.4 山东省农村金融市场效率实证过程及结果分析
    4.5 山东省农村金融市场效率空间差异性实证分析
        4.5.1 山东省农村金融市场效率空间差异性分析
        4.5.2 山东省农村金融市场效率空间差异性原因分析
5 山东省农村金融市场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1 数据来源
    5.2 变量选择
    5.3 模型构建
    5.4 实证过程及分析
        5.4.1 模型估计及经济意义分析
        5.4.2 多重共线性检验
        5.4.3 逐步回归法修正模型
        5.4.4 异方差检验
        5.4.5 序列自相关检验
    5.5 结果分析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提升山东省农村金融市场效率的对策建议
        6.2.1 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发挥农村金融主体作用
        6.2.2 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量
        6.2.3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6.2.4 加大金融政策支农力度,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化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山东省农村金融供需失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农村金融供需失衡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农村金融供需失衡相关理论概述
    2.1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2.1.1 农村金融供需失衡相关概念
        2.1.2 农村金融供需关系相关理论观点
        2.1.3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观点
        2.1.4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观点
    2.2 农村金融支撑性理论
        2.2.1 金融结构理论
        2.2.2 金融抑制理论
        2.2.3 金融约束理论
第三章 山东省农村金融的供需失衡特征及现象
    3.1 山东农村金融的供需现状特征
        3.1.1 农村金融供需具有普遍性
        3.1.2 农村金融供需的层次性
        3.1.3 形成小额为主大额为辅的信贷结构
        3.1.4 农村资金供求在时间上的不确定性
    3.2 山东农村金融供需端存在的失衡现象
        3.2.1 农村地区资金大量流失
        3.2.2 金融产品不符合农村需求
        3.2.3 相关政策及机构引导机制不健全
        3.2.4 民间借贷未能发挥其积极效用
        3.2.5 征信体系不健全问题突出
        3.2.6 农村地区贷款抵质押困难
        3.2.7 乡村保险发展遇到瓶颈
第四章 山东省农村金融供需失衡原因分析
    4.1 山东农村金融需求侧原因
        4.1.1 农户偿还能力限制了真实金融需求
        4.1.2 高昂成本限制了农村地区征信体系建设
        4.1.3 农村土地确权困难导致贷款抵押受阻
    4.2 山东农村金融供给侧原因
        4.2.1 农村地区金融机构职能弱化导致资金外流
        4.2.2 农业生产风险性质导致金融产品单调
        4.2.3 现有政策引导与法律制度难以保障农村金融活动
        4.2.4 民间金融标准化程度低
        4.2.5 保险对于农业的支撑投入不足
第五章 解决山东农村金融供需失衡问题的对策思考
    5.1 山东农村金融需求侧对策
        5.1.1 增强偿债能力良性循环
        5.1.2 建立健全乡村个人征信体系
        5.1.3 完善农村金融法律法规
        5.1.4 加快农民土地房产确权工作落实
    5.2 山东农村金融供给侧对策
        5.2.1 建立农村金融回流机制
        5.2.2 建立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
        5.2.3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有效满足农民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5.2.4 推进贷款产品“涉农”化发展
        5.2.5 鼓励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增加对农村金融的投入
        5.2.6 农村金融需求体系的改革要兼顾空间和时间差别
        5.2.7 要逐步规范民间金融运营标准
        5.2.8 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完善“三农”保险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附录

(5)目标价格试点背景下新疆棉花种植业信贷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3 研究目标与思路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之处
    1.5 相关说明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
        2.1.1 金融深化理论
        2.1.2 金融约束理论
    2.2 农村金融理论
        2.2.1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2.2.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2.2.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第3章 新疆棉花种植业与信贷支持关系分析
    3.1 新疆棉花种植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3.1.1 棉花种植面积
        3.1.2 棉花产量
        3.1.3 棉花种植主体
        3.1.4 棉花种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3.2 新疆棉花种植业面临的困境
        3.2.1 成本困境
        3.2.2 品质困境
        3.2.3 资金困境
        3.2.4 政策困境
        3.2.5 信息困境
    3.3 棉花种植与信贷支持关系分析
        3.3.1 时间序列分析
        3.3.2 面板数据分析
第4章 目标价格试点背景下棉农信贷需求及分析
    4.1 临时收储政策与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分析
        4.1.1 临时收储政策
        4.1.2 目标价格补贴政策
        4.1.3 临时收储政策与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比较分析
    4.2 目标价格政策对棉花种植业信贷需求的影响
        4.2.1 棉花种植成本变化对信贷需求的影响
        4.2.2 棉花种植收益变化对信贷需求的影响
        4.2.3 棉花种植风险变化对信贷需求的影响
    4.3 棉农信贷需求及特征
        4.3.1 棉农基本情况分析
        4.3.2 棉农信贷需求的一般分析
        4.3.3 棉农信贷需求基本特征
    4.4 棉农信贷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4.1 模型构建及指标选取
        4.4.2 理论假设
        4.4.3 影响棉农借贷意愿的交叉列联表分析
        4.4.4 实证分析
第5章 目标价格试点背景下棉花种植业信贷供给及分析
    5.1 棉花种植业信贷供给主体分析
        5.1.1 商业性金融机构
        5.1.2 政策性金融机构
        5.1.3 合作性金融机构
    5.2 棉花种植业信贷供给产品分析
        5.2.1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5.2.2 农户保证贷款
        5.2.3 农户抵押贷款
        5.2.4 六个棉花主产区棉花贷款供给情况
    5.3 棉花种植业金融服务分析
        5.3.1 信贷服务
        5.3.2 支付结算服务
        5.3.3 其他服务
    5.4 目标价格试点后棉花种植业信贷供给变化及分析
        5.4.1 信贷供给总量的变化
        5.4.2 信贷供给风险的变化
        5.4.3 信贷供给产品的变化
        5.4.4 信贷供给服务的变化
        5.4.5 信贷供给政策的变化
    5.5 棉花种植业信贷供给不足原因分析
        5.5.1 信贷供给不足的直接原因
        5.5.2 信贷供给不足的间接原因
        5.5.3 信贷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
第6章 目标价格试点背景下的信贷服务模式探析
    6.1 信贷支持棉花种植业的主要方向
        6.1.1 优良棉花新品种选育需要信贷支持
        6.1.2 棉花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需要信贷支持
        6.1.3 棉花种植模式的改变需要信贷支持
        6.1.4 高产棉田示范区建设需要信贷支持
        6.1.5 绿色农业生产的实现需要信贷支持
    6.2 信贷服务模式探析
        6.2.1 商业性金融服务模式
        6.2.2 政策性金融服务模式
        6.2.3 合作性金融服务模式
第7章 信贷支持新疆棉花种植业发展路径与对策
    7.1 国外信贷支持农业发展经验与启示
        7.1.1 美国信贷支持农业发展的经验
        7.1.2 印度信贷支持农业发展的经验
        7.1.3 巴西信贷支持农业发展的经验
    7.2 信贷支持棉花种植业发展路径与对策
        7.2.1 明确市场定位,建立优势互补的农村信贷服务体系
        7.2.2 积极创新新产品,提供多方位服务
        7.2.3 建立农业贷款担保基金和农业贷款风险预警机制
        7.2.4 合理制定信贷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入
        7.2.5 加快农村金融立法建设,促进农村金融健康发展
第8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金融(信贷)支持棉花种植业的调查问卷
附录2:玛纳斯、呼图壁调研纪实
附录3:阿克苏、巴州地区调研纪实
附录4:农户调研纪实
案例1:阿瓦提县丰收三场”鲁泰”模式
案例2:尉犁县众望棉花合作社
致谢
作者简历

(6)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方法
    1.4 结构安排
    1.5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早期思想:20 世纪之前
    2.2 20 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
    2.3 20 世纪50年至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
    2.4 20 世纪90年代以来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
    2.5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
    2.6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第3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3.1 引言
    3.2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3.2.1 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的作用机制
        3.2.2 内生增长理论中的作用机制
        3.2.3 帕特里克理论中的作用机制
    3.3 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
        3.3.1 模型设定
        3.3.2 变量与数据说明
    3.4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3.4.1 单位根检验
        3.4.2 协整检验
        3.4.3 格兰杰因果检验
    3.5 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4章 农村金融、财政支农与农村经济发展
    4.1 引言
    4.2 文献回顾
    4.3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历程回顾
        4.3.1 第一阶段:农村金融体系初建阶段(1952-1977) 50
        4.3.2 第二阶段:农村金融体系恢复与发展阶段(1978-1993)
        4.3.3 第三阶段:农村金融体系完善与创新阶段(1994-2012)
    4.4 农村金融、财政支农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4.4.1 农村金融、财政支农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分析
        4.4.2 农村金融、财政支农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结构分析
    4.5 农村金融、财政支农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4.5.1 模型设定、变量释义和数据说明
        4.5.2 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4.5.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4.5.4 方差分解分析
    4.6 实证检验结果的进一步讨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视角
    4.7 基本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5章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增长
    5.1 引言
    5.2 文献评述
    5.3 模型设定、变量数据说明与数据描述统计
        5.3.1 模型设定
        5.3.2 变量数据说明
        5.3.3 数据描述统计
    5.4 计量分析与讨论
        5.4.1 基于全国的计量分析
        5.4.2 基于东部地区的计量分析
        5.4.3 基于中部地区的计量分析
        5.4.4 基于西部地区的计量分析
    5.5 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比较分析
    5.6 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6章 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
    6.1 引言
    6.2 文献回顾
    6.3 模型设定、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6.3.1 模型设定
        6.3.2 变量说明
        6.3.3 数据来源
    6.4 计量分析与讨论
        6.4.1 基于农村人均金融资产为因变量的全样本的计量分析
        6.4.2 基于三个因变量的全样本计量分析
        6.4.3 基于四个因变量的农村高收入地区和农村低收入地区样本的计量分析
    6.5 结论与政策含义
第7章 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分析——以吉林省为例
    7.1 吉林省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
        7.1.1 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7.1.2 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状况
    7.2 吉林省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7.2.1 引言
        7.2.2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7.2.3 实证检验结果及原因分析
        7.2.4 结论及政策含义
    7.3 长春市农村金融支持农村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7.3.1 前言
        7.3.2 模型设定、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7.3.3 实证检验结果
        7.3.4 原因分析
        7.3.5 基本结论与对策
    7.4 四平市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7.4.1 引言
        7.4.2 理论分析
        7.4.3 实证模型构建
        7.4.4 回归分析
        7.4.5 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8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含义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含义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7)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
        1.2.2 贫困的内涵与外延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3.1 国外研究述评
        1.3.2 国内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农村金融发展与贫困缓减的相关理论
    2.1 农村金融发展的相关理论
        2.1.1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理论
        2.1.2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2.2 贫困与贫困缓减的相关理论
        2.2.1 贫困理论
        2.2.2 贫困缓减相关理论
第3章 农村金融作用于农村贫困缓减的机制分析
    3.1 农村金融作用于农村贫困缓减的间接机制
        3.1.1 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3.1.2 收入分配的作用机制
    3.2 农村金融作用于农村贫困缓减的直接机制
        3.2.1 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不同合作关系对农村金融服务的影响
        3.2.2 正规金融服务的作用机制
        3.2.3 非正规金融服务的作用机制
第4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4.1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4.1.1 农村金融组织机构的创建与反复( 1949-1978)
        4.1.2 单一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979-1992)
        4.1.3“三位一体”农村金融体系的初步形成(1993-2002)
        4.1.4“三位一体”农村金融体系的深化(2003—)
    4.2 中国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4.2.1 农户的资金需求分析
        4.2.2 农村企业和其他非企业组织的资金需求分析
        4.2.3 农村公共物品的资金需求分析
    4.3 中国农村金融供给分析
        4.3.1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规模与结构
        4.3.2 农村非正规金融供给规模与结构
    4.4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收敛性分析
        4.4.1 计量模型与指标数据
        4.4.2 实证结果分析
        4.4.3 结论与启示
    4.5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探讨
        4.5.1 农村金融生态难以有效承载农村金融健康发展
        4.5.2 农村金融体系内部组织机构之间存在矛盾冲突
        4.5.3 农村金融供需规模失衡与供需结构“错配”并存
第5章 中国农村贫困测度与评价
    5.1 中国农村贫困及其成因的多维透视
        5.1.1 中国农村贫困现状考察
        5.1.2 中国农村贫困的成因分析
    5.2 基于FGT贫困指数的中国农村贫困测度
        5.2.1 模型、方法与数据
        5.2.2 中国农村贫困广度、深度与强度分析
    5.3 中国农村多维贫困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5.3.1 经济贫困程度的评价指标
        5.3.2 社会贫困程度的评价指标
        5.3.3 环境与生态贫困程度的评价指标
        5.3.4 中国农村多维贫困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
    5.4 基于熵权综合指数法的中国农村多维贫困程度测算与评价
        5.4.1 熵权综合指数法的原理与思路
        5.4.2 指标与数据
        5.4.3 2001-2011年中国农村多维贫困程度测度与评价
    5.5 中国农村金融反贫困政策及其评价
        5.5.1 农村金融反贫困政策变迁及其成效
        5.5.2 农村金融反贫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6章 中国农村金融减贫效应分析
    6.1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的影响:直接效应与中介效应
        6.1.1 状态空间模型及其实证模型设立
        6.1.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6.1.3 估计结果与结论分析
    6.2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的影响:线性效应与非线性效应
        6.2.1 PSTR模型估计原理与实证模型构建
        6.2.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6.2.3 估计结果与结论分析
    6.3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的影响: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
        6.3.1 实证模型构建
        6.3.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6.3.3 估计结果与结论分析
第7章 农村金融减贫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7.1 发达国家农村金融发展与减贫的实践
        7.1.1 美国“复合信用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与减贫实践
        7.1.2 日本以合作金融为主体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与减贫实践
    7.2 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发展与减贫的实践
        7.2.1 孟加拉国的乡村银行
        7.2.2 印度“银行—自助小组”联接下的小额信贷
    7.3 典型国家农村金融发展与减贫的经验
        7.3.1 政府引导与扶持是农村金融发展与减贫的重要保障
        7.3.2 正确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7.3.3 重视服务特定群体的小额信贷的发育与成长
        7.3.4 正视非正规金融组织“正规化”的趋势与诉求
        7.3.5 有相对稳定的资金来源与商业利益保证
        7.3.6 不断推进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农村金融服务创新
        7.3.7 建立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有效机制
第8章 提升中国农村金融减贫效应的政策研究
    8.1 进一步完善普惠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
        8.1.1 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增强金融服务协同效应
        8.1.2 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8.1.3 加强农村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
        8.1.4 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促进金融资源在农村地区有效配置
    8.2 强化农村金融的减贫功能,提升金融减贫的深度与强度
        8.2.1 规范信贷投向,优化信贷结构
        8.2.2 完善小微企业多维金融支持体系
        8.2.3 增加服务特定贫困群体的小额信贷产品供给
        8.2.4 引导和推进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之间的有效衔接
        8.2.5 加快推进贫困农户信用信息工程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与的课题

(8)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5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 农业现代化对农村金融制度的需求
    2.1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理论
    2.2 农业现代化对农村金融的需求
    2.3 农村金融制度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机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村金融制度发展的供求障碍分析
    3.1 农村金融供给约束分析
    3.2 农村金融需求抑制分析
    3.3 实证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村金融市场主体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视角
    4.1 对农业和农民的正确认识
    4.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形成及其主要形式
    4.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市场优势和融资优势
    4.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国内外案例及借鉴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正规金融支农有效性分析
    5.1 正规金融对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作用
    5.2 正规金融制度是否有效的衡量标准
    5.3 正规金融支农有效性的表现与影响
    5.4 正规金融支农有效性不足的根源
    5.5 正规金融支农功能定位
    5.6 正规金融支农改革与创新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转型分析
    6.1 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转型的动因
    6.2 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转型的条件
    6.3 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转型的路径
    6.4 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转型的经验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支持
    7.1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7.2 农村金融市场中的政府功能定位
    7.3 国外政府支持农村金融的经验与启示
    7.4 政府支持农村金融的主要方式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基本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9)山东省村镇银行市场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支农”评价标准
    2.4 数据主要来源
3 村镇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3.1 村镇银行的产生背景
    3.2 村镇银行的发展历程
    3.3 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
    3.4 小结
4 山东省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
    4.1 村镇银行的目标客户选择
    4.2 村镇银行的经营区域
    4.3 村镇银行的业务产品
    4.4 小结
5 山东省村镇银行市场定位的决定因素
    5.1 目标客户选择的决定因素
    5.2 经营区域的决定因素
    5.3 业务产品的决定因素
    5.4 小结
6 山东省村镇银行的绩效分析
    6.1 村镇银行的经营效益分析
    6.2 村镇银行的经营效率分析
    6.3 小结
7 结论及对策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有关对策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10)农村金融与担保机制研究 ——基于专业农牧担保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2.1 文献综述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结构安排
        1.3.1 研究思路
        1.3.2 内容结构安排
    1.4 主要贡献与创新
    1.5 论文不足之处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 国内外农村金融体系模式
    2.1 国外农村金融体系的模式
        2.1.1 美国——复合信用型农村金融制度
        2.1.2 德国——合作金融组织模式
        2.1.3 法国——国家控制式的金融模式
        2.1.4 日本——合作金融和政府金融并存
        2.1.5 印度—挂钩制度和政府参与的模式
        2.1.6 孟加拉——农村微型金融组织
    2.2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2.1 历史沿革
        2.2.2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总体概述
        2.2.3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存在的缺陷
        2.2.4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存在的缺陷
        2.2.5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缺陷
        2.2.6 农村金融的风险
    2.3 国外农村金融体系的借鉴经验
        2.3.1 支农政策的基本目标明确
        2.3.2 加大政策性金融的建设力度
        2.3.3 发挥农村合作金融作用
        2.3.4 完善的农村金融法律制度
        2.3.5 建立健全的农业保险制度
        2.3.6 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完善农村金融的金融产品体系
3. 解析中国农村转型阶段:农村新型经济组织与融资结构
    3.1 农村经济组织概述
        3.1.1 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
        3.1.2 农业产业化主要经营组织形式——公司+农户模式
        3.1.3 农村经济组织作用
        3.1.4 当前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存在的缺陷
    3.2 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主要供给模式及特点
        3.2.1 主要供给模式
        3.2.2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促进融资方面的特点
        3.2.3 当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金融信贷供给的主要影响因素
    3.3 一种新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与融资结构
        3.3.1 监督、提议与融资结构比较
        3.3.2 考虑事后道德风险时的融资结构
        3.3.3 由监督者提供担保时的融资结构
4. 我国农村金融破题:担保品与监督(中介)功能的实现
    4.1 引言:基本概念及逻辑关系
        4.1.1 信息不对称理论简介以及信息不对称在金融领域主要表现
        4.1.2 担保品概念以及我国农村主要抵押品资产及其现状
        4.1.3 监督机制及其类型
    4.2 最低抵押担保品要求和基于监督方式下的融资机制
        4.2.1 最低抵押品要求(投资者无监督时的情况)
        4.2.2 三种基本监督方式下的融资
        4.2.3 监督中存在代理问题和合谋问题
    4.3 不同监督方式下的组织化与融资条件
5. 基于监督机制下的担保中介模式实证研究
    5.1 研究背景
        5.1.1 文献回顾
        5.1.2 农业担保公司的产生和发展
    5.2 龙头企业担保模式效率分析
        5.2.1 假设及运作模式
        5.2.2 无担保时的融资效率分析
        5.2.3 有担保时的融资效率分析
        5.2.4 结论
    5.3 基于担保授信的农户供应链融资实证分析
        5.3.1 相关理论及假说
        5.3.2 供应链治理下的博弈分析
        5.3.3 担保授信模式下农户信用水平检验
    5.4 相关案例分析
        5.4.1 新希望农牧担保公司——“八位一体”模式
        5.4.2 通威担保模式
6. 相关政策讨论
    6.1 健全我国农村信用担保体系
        6.1.1 目前我国关于农村信贷担保机构的相关文件
        6.1.2 建立我国农村信用担保体系
        6.1.3 改变补贴方式,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扶持力度
    6.2 完善我国农村信用环境
        6.2.1 加快征信立法进程,提供征信法律保障
        6.2.2 加强我国农村信用环境建设
    6.3 完善农村土地政策,推动土地资源进入资本市场
        6.3.1 明晰农村土地产权职能,确认农村土地经营权物权属性
        6.3.2 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为土地融资提供良好融资环境
        6.3.3 积极推动土地资源进入资本市场
    6.4 加强农业担保公司担保能力建设
        6.4.1 扩大担保公司资金规模,提高可担保金额
        6.4.2 加强反担保方式的创新,扩大反担保资产范畴
        6.4.3 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6.5 加大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6.5.1 进一步提高农户集约经营水平
        6.5.2 大力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组织
        6.5.3 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6.6 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健全风险控制和分散机制
        6.6.1 逐步完善担保公司担保风险内部控制制度
        6.6.2 健全担保风险转移机制
7. 主要结论及政策含义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含义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四、农村资金外流制约信用社发展空间——对山东省日照市农村资金外流情况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日照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对策研究[D]. 杨宗洁.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河北农村合作金融研究(1996~2015)[D]. 于海鹏.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山东省农村金融市场效率空间差异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 惠钰婷.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2)
  • [4]山东省农村金融供需失衡问题研究[D]. 聂长昊. 浙江海洋大学, 2019(02)
  • [5]目标价格试点背景下新疆棉花种植业信贷支持研究[D]. 毛德敏. 新疆农业大学, 2017
  • [6]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赵洪丹. 吉林大学, 2016(08)
  • [7]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D]. 苏静. 湖南大学, 2015(02)
  • [8]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制度研究[D]. 陆彩兰. 南京大学, 2014(05)
  • [9]山东省村镇银行市场定位研究[D]. 王海波. 山东农业大学, 2014(11)
  • [10]农村金融与担保机制研究 ——基于专业农牧担保的实证分析[D]. 郎波.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1)

标签:;  ;  ;  ;  ;  

农村资本外流制约信用社发展空间——山东省日照市农村资本外流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