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语言与交往——马克思与哈贝马斯关于交往理论的历史关联与差异(论文文献综述)
国吉[1](2021)在《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研究》文中认为异化理论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尤其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的手稿》问世以来,异化理论开始系统性的得到学界的广泛的重视,它逐步走出马克思尤为关注的劳动领域,科技异化、文化异化、消费异化等理论层出不穷。这其中,尤以法兰克福学派所构建的异化理论影响力最大。总体而言,异化理论在当代依然被诸多学者所重视,其根本原因在于处在现代发达工业社会中的人们依然没能摆脱异化状态的困扰,尚未完全走向全面的自由和解放。无论是战争的创伤、工作的压迫、失业的压力、消费的诱惑,还是在科技飞速发展面前的无所适从、娱乐至死背后的精神空洞,异化如影随形得渗透在现实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中。法兰克福学派的异化理论本身正是对这种人类社会反常状态的总体写照和集中研究,并试图为人们摆脱异化困扰,走向彻底的自我解放而开具理论的药方。因此,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异化理论的构建本身就是延续并发扬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于是,重新审视和梳理法兰克福学派的异化理论,对于进一步丰富和拓展马克思的异化理论,逐步破解现实社会中的异化状态,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第一章绪论部分从总体上梳理了在法兰克福学派之前的异化理论的发展脉络,为后文的具体性研究做好铺垫,并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从学术的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两个方面论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在分析、归纳和总结国内外学者对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不同国别学者研究范式的区别,并进一步阐释无论是国内学者还是国外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都有长于具体人物、具体异化理论的研究而疏于系统性把握的研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阐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本文可能存在的理论创新点与理论缺失。本文第二章从总体上对法兰克福异化理论的诞生背景、思想渊源和主要内容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关论述。法兰克福学派成立于魏玛共和国时期,其后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一个包罗万象学术流派,法兰克福学派流行的时期,恰巧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活动福特主义化最为突出的时期,在技术主义与消费主义相互交织的作用下,多重社会危机频频凸显,这就为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凭据。其成员在吸收借鉴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卢卡奇的物化理论的基础之上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异化理论体系,这一体系本身包括对于异化概念的分析,对于异化成因的探讨以及构建消除异化的学术路径。本文第三章重点探讨法兰克福学派人的总体异化论。对精神分析的研究往往会受到法兰克福学派的偏爱,毕竟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名时期也正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大行其道的时期,再加之心理学的研究本来就是部分法兰克福学派成员的专长。因此,人与自我的异化问题一直是法兰克福学派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法兰克福学派的诸多理论家看来,人本身具有逃避自由的心理倾向,其原因则在于抽象生产本身的人格困境,如果想要摆脱这种状态就必须构建全方位的健全社会。人在自我异化的过程中势必带来人与他者的交往异化问题,正因为个人主义的极端偏执,导致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倾向于对他者施压,人与人的关系不再和谐统一而是走入了对抗境遇。本文第四章重点探讨法兰克福学派消费异化理论。二战之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逐步进入到稳定发展状态,然而一系列负面社会问题随之而来,消费异化就是其中之一。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人们在消费社会中已经逐步丧失了主动选择的能力和自由,为了虚假的需要,人们不断通过消费的方式来印证自我存在的意义,消费本身由满足人类基本物质生活的经济行为逐步转变为人们行动的终极目的——为了消费而消费,隐藏在消费过程背后的符号权力、景观社会、意识形态等问题,都是法兰克福学派关注的焦点。本文第五章重点探讨法兰克福学派科技异化理论。科技本应该是造福人类社会的工具之一,然而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科技水平越是提高,工具理性越是强烈,人类就越是陷入科技主义的樊笼难以自拔。科技本身已经逐步走出“中立”的状态,开始具有了意识形态的特质。因此,科技走向了人的对立面,成为压迫和奴役人类的异己性力量,与此同时,现代社会中的战争危机、生态危机的背后都可以显而易见得察觉到科技发展的推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兰克福学派深入探讨了科技发展背后的异化问题,并从工具理性、路径依赖、价值中立、意识形态等维度对科技异化展开了理论批判。本文第六章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异化理论进行了总体上评价。本文指出,作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镇之一,深入挖掘法兰克福学派的异化理论的发展脉络、内在逻辑以及批判性的力量,对于拓展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研究视角,关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加深对人与社会的现实问题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借鉴与启发意义。与此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也要保持清醒的认知,敢于揭示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内在缺失,指出其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歪曲性解读与创造,看清其对资本主义私有制问题的刻意回避,以及透彻辨析其实践指向的乌托邦事实。
骞真[2](2021)在《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当代阐释》文中研究表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无非是一部随着交往而展开一系列活动的历史。从早期氏族社会的形成到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交往始终是个体群体化和群体社会化的主要演进方式。面对全球一体化和大工业文明造成的技术理性、价值理性等不合理的合理性,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着名的“交往行为理论”,试图用合理和规范的交往方式达到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目的。然而由于缺乏现实的“武器的批判”,理论最终也不可避免得沦为历史的尘埃。当今世界虽不同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但交往全球化带来的问题依然灼目:国际秩序中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断威胁他国的独立与主权;恐怖主义、领土纷争、民族矛盾等安全性问题时刻挑战着“和平与发展”这个时代主题;发展中国家谋求自身经济转型时难以避免地会造成民族主体性削弱、产业升级乏力、增长停滞不前等经济现象;意识形态、道德准则、价值观念等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大国之间博弈的关键;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物多样破坏等生态性问题逐渐演化为全人类共同的挑战,交往理论亟需新的时代转向。交往理论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和探索人类历史进程的重要方法之一。虽未形成独立的着作,但“交往”始终贯穿于马克思一生的思想之中,甚至在晚年的着作中马克思也多次提及交往的概念。作为一种历时性理论资源,交往在不同的语境中都表现出不同的含义,分别体现着人与社会的结构、组织方式等基本构成。交往理论是马克思在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下,考察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他批判资本主义现实社会关系的理论前提,更是他构建未来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规范性价值基础,这三点共同构成了理解马克思交往理论的重要环节。马克思以实践为纽带,在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基础上,完成了对以往交往理论的继承与超越,创立了具有科学性的唯物史观义交往理论,从而打开了认识和研究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新世界大门。受传统教科书影响,国内曾一度认为马克思不存在交往理论。作为马克思解读社会历史的三个基本概念:经济因素、阶级分析和交往,以往的研究成果主要在前两者,而对交往的研究明显不够。实际上,马克思在构建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理论时,十分注重交往的作用。马克思认为,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私有制和旧的分工,交往才会摆脱异化的状态,从而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只有在这一前提下,世界历史中的个人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个人,共产主义才可以最终实现。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不仅是深刻剖析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理论武器,更是解开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我们必须站在历史发展的新方位,全面把握其理论的重要价值,从而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本文以马克思交往理论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问题分析、文本解读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对当今社会关系中仍旧存在的五种类型的交往问题进行科学的划分与总结,并进一步指出该问题的现实意义与当代发展方向。论文的结构突破了传统的梳理式研究模式,以问题陈列与理论梳理相结合的方式,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语境出发,力图把握从文本的部分剖析到理论的整体构建、从表象的社会观察到背后的原理总结、从问题的现实发现到意义的深层阐发,以便帮助我们在学习与探索马克思交往这一问题中找到解决当今交往问题的最佳方案。马克思曾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理论研究的目的不仅仅在于阐述理论本身,还在于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现存的社会问题。马克思交往理论也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问题,而是承载着马克思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未来社会的构想等多重因素的复杂心路历程。其中,物质生产、需求、现实的人都是其交往理论的重要构成因素。因此,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研究必须站在历史与时代、理论与实践、逻辑与思想的多重视角,方可全面把握其理论的真正内涵。全文可分为六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对全文的选题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做一个大致的介绍。第二部分是交往理论的相关概述,分别对交往概念以及相关内容进行初步的分析。第三部分对马克思交往理论作一个历史性梳理与文本性还原,力图以文本解读的方式还原理论的真实面貌。第四部分在前文基础上对马克思交往理论进行一般的抽象和概括,其中包括理论的历史演化、理论构建、辩证特征三个方面。第五部分则对马克思交往理论进行了一个综合的评价。第六部分着重探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当代交往的新理念,论证了马克思交往理论在当代的新发展。
孙颖[3](2021)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性作为一个辩证的总体,从历史阶段上经历现代性的潜意识、现代性意识觉醒、现代性批判自觉三个主要时期,从文明模式上并存有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两种基本模态。但由于现代性的后两个历史阶段公认的源发于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使现代性在批判意识中与资本主义文明同义,而其他文明类型处于从属地位。因此,要想冲破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类型,便需在批判反思中参证出超越的文明道路。西方马克思主义百年批判史可谓当代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史,其聚焦于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核心主题,有机融嵌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主张、方法,形成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批判的第三条道路。在多元话语批判中,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凝汇有三条主要路径:一是生产-消费路径。商品形式普遍化的逻辑结构构成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拜物教思想的人本主义承递,其关于经济领域的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重心从生产环节转向交换、分配、消费环节,基本遵循“某物化→物化物商品化→交换价值主体化、使用价值虚化→主体异化→异化主体复归”的批判逻辑与解放方案。其中,“某”可以指代实物、数字、情感、交往、语言等实在或虚在的社会存在或社会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批判大体未出离于上述逻辑路径,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实证批判在异化批判的语境与观念中愈发式微,造成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深化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过程中,从政治经济学批判转向文化意识批判的轴心错轨。二是个体-共同体路径。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一个指向在于寻找个体与共同体的和解之法。西方马克思主义从宏观对共同体意义上的制度虚假性批判转向当代对个体意义更为关注的生命政治批判,分析路径大体存在一条主线,即“社会元素权力化→权力集中化→权力集中化的理性合理化→共同体合法化、个体虚假化→共同体与个体和解”的批判思路与解放途径。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虚假共同体极权主义危机之隐匿性特征的同时,却逐渐消解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阶级对立、无产阶级社会历史主体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原则。虽然其在一定程度上揭批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与新问题,但就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而言,西方马克思主义偏离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中的政治实践原则立场,使其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思考不是陷于乌托邦的遐思,就是倒退回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调节与妥协。三是启蒙-再启蒙路径。启蒙理性是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精神内核与精神气质,因此也成为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焦点。现代性危机的表征之一在于,启蒙理性的观念机制塑就与巩固了资本与权力对主体的合理化控制。对于启蒙理性的这一自反性危机,西方马克思主义持辩证态度,认为对启蒙理性进行再启蒙是正确认知启蒙理性这一现代性之核,是打开资本主义现代性悖谬之钥。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百年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史中,形成回归总体性、否定辨证法、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三大阶段,为理性自反性危机带来从复归到破维到融建的路径。西方马克思主义始终秉持形而上精神在不断试错中为理性的退化寻找再启蒙的道路,尤其是当代提出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地理学、空间化融建的思想,其内涵着从时空观的基点上新解当代历史唯物主义的形而上意义。这一延续“后现代思潮”的新思路为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群像创造新的多元话语空间,但同时带来共识危机与隐忧。如果以“中西马”圆融为构建未来文明型社会的哲学文化语境及意识,西方马克思主义可谓沟通西方现代性模式与中国现代性模式的桥梁。从整体上与之展开理论对话,既有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理论资源,又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共同理论问题,亦有基于异质文化传统背景交流差异性经验的话语空间。基于规律性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的思想进路,本文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整体具有现象学方法意义上的存在论特征,反映出西方文明血缘孕育的西方文化基因特点。中国模式在回应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思维局限与实践困境等方面体现出独特智慧与卓越效力,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可见的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新人类文明型构建历史进程中,现代性的中国模式正在书写属于人类文明的新篇章。
漆飞[4](2021)在《审美共同体问题研究 ——以当代批判理论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以当代批判理论的共同体思想为研究对象,在当代美学的问题域中聚焦审美共同体的问题研究,在内容上呈现为生命政治与共同体的美学之维、审美共同体的共识与差异、主体化与去主体化、边界与去边界等具体问题,以及审美共同体的理论批判五个章节。审美共同体研究以生命政治作为总体性的研究进路。福柯的生命政治思想经由微观政治与感性生命场域的重返生成了对政治和美学的不同理解路径。当代批判理论家不同程度地改写、颠覆和超越福柯对于生命权力的后现代式考察,以生命经验的感性之维重构当代生命政治与感觉共同体之间的理论关联。朗西埃转换了福柯的生命政治论题,以对政治与治安的讨论激活对感性共同体分配机制、去身份化和异质感知构成等问题的阐发,经由感性领域的重构生成了不同于福柯的感性政治进路。阿甘本、奈格里、哈特、埃斯波西托等人则基于对生命感知潜能的总体性观照,重新思考感觉共同体与审美感知、主体经验之间的张力,建构了不同生命政治进路下的审美共同体批判思想。共识与差异是审美共同体的本体性问题。当代批判理论接续和吸收早期批判理论和后批判理论对于宏大叙事、总体性和同一性逻辑的解构,但其并不全然地消解差异,而是在尊重差异和异质性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感觉和情感共通的审美共同体范式。通过颠覆和超越存在论对于共在的反思,当代批判理论家将总体性问题视为一种新的本体论,以独一性、任意独一性、独一复多来重新规定审美共同体内部无法被化约的差异性,阿甘本以任意独一性来指认无法被表征的非本质差异性,埃斯波西托以疫责的空无属性来回应它与普遍性的关系,奈格里和哈特则将差异视为具有生成共同性的重要机制,赋予其生产性的潜能。感知、经验、语言和情感多维度地参与审美共同体的主体表达,基于差异的多元共同体形构出诸多不同类型的去主体化范式。对生命的伦理-美学诉求贯穿在当代批判理论关于审美共同体主体性问题的思考始终,通过秉承福柯晚年对于自我生存的去主体化思考,当代批判理论家以“去同一化”和“去身份化”来重新界定共同体内部感性生命存在的具体内涵。朗西埃以无分之分作为感觉共同体的解放主体,奈格里与哈特基于情感、认知和审美等感性系统来具有生产潜能的主体范式,以容纳差异的诸众来形塑审美共同体的发生,阿甘本则将纯粹潜能作为生命感知的触发机制,以语言和艺术的可交流性作为去主体化的具象呈现方式。“去身份化”是审美共同体的具有解放潜能的主体感性表达,其既没有返回到启蒙现代性时期被高扬的主体性,也未完全地落入后批判理论对于主体的全面批判和解构。基于审美共同体对于差异性和去主体化的内部构成,其外部存在形态呈现为从有边界的、实体的、稳定的向去边界的、非实体的、流动的等方面的转变。认同的危机与归属的困境是审美共同体存在形态问题的核心所指,埃斯波西托以免疫机制的否定性特征预设了一种非实体化感觉共同体的出现,作为边界机制的免疫范式彰显出对感性生命的纳入与排除逻辑,阿甘本以难民的现实问题激活了对生命政治边界的思考。媒介、信息和技术共同地参与着审美共同体的建构,传统基于血缘、宗族和地缘等自然关系纽带的共同体范型被松动,基于流动性的情感、感觉和意义的虚拟化审美共同体正在生成之中。审美共同体以情感和感性系统为内核建立起新的认同价值体系并延伸出诸多不同的表达范式,其自身也蕴藏着向审美乌托邦、异托邦、世界主义等诸多形态转变与对话的可能性。当代批判理论家经由共同体审美和感性维度的阐发,营构出一种基于容纳差异、去主体化的、无边界的、非实体的、流动生成的审美共同体范式,这一范式不仅构成了对于后现代以降总体性危机的重新反思和回应,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对当代美学与政治关系的思考。在回应后现代之后的总体性问题时,当代批判理论彰显出极强的现实介入品性和批判色彩,然而这一介入性常常体现为理论与思辨层面的介入性。在面向现实语境中的具体问题时,审美共同体思想呈现出其限度,一方面是在理论介入现实时存在转换的矛盾性和难以现实化,另一方面是理论自身的不可转换性。
代斌[5](2021)在《交往理性视域下师生关系的审视与构建》文中提出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实践中最为基本的关系形式,伴随着教育事业的出现而产生,贯穿于教育发展的全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工具理性等社会异化理性的侵蚀下,谋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逐渐演变成为社会主体的重要行为准则。在此背景下,师生关系的发展也在工具理性的主导下产生了单向度、主体间性缺失、间离性以及功利化等一系列异化问题。然而,师生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其存在和发展的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此,如何解决师生关系在工具理性导向下的异化问题,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已成为全社会对教育事业未来发展的共同心声。当代西方着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主要代表人物尤尔根·哈贝马斯,针对晚期资本主义出现的社会危机,在工具理性的膨胀、意识哲学的式微、传统理论的滋养等背景来源的基础上,提出了着名的交往理性。交往理性本质上作为一种主体间的交往合理性,意在使人类的社会行为在遵循或符合交往理性的基础上,实现交往行为的合理化,进而逐渐摆脱生活世界的殖民化,解决社会的合理化危机,回归交往的生活世界。同时,交往理性是哈贝马斯现代性理论的基础,在其整个理论体系中都占据着核心位置,例如,语言学中的普遍语用学、哲学上的交往哲学、社会学领域的社会生活的合理化等等,都或多或少的蕴含有交往理性的影子。本研究将主要围绕主体间的理性本质、作为交往理性经验场所的“生活世界”以及实施载体的“交往行为”等实质内涵,与包含普遍语用学、商谈伦理学等在内的交往理性的主要生成条件,对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加以详细阐述,进而对交往理性获得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通过对哈贝马斯交往理性的了解以及对当前师生关系问题的审视,为了解决当下的师生关系问题,可以将工具理性导向下的师生关系转向交往理性的指引。然而,交往理性视域下是否存有师生关系合理性转向的适切性,则需对其加以探讨。通过研究发现,交往理性可分别从言语对话层面、关系规范层面、主体交往层面以及场域背景层面为师生关系的合理性转向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使得在交往理性转向下的师生关系构建的适用性问题得以保障。因此,基于交往理性转向的师生关系构建的合理性,在交往理性视域下探讨解决师生关系问题的有效路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将单向的教育灌输转变为双向的师生对话;在发展师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建立主体间关系;开展基于师生主体间的教育交往活动;构建师生关系赖以依存的教育生活世界。
刘健[6](2021)在《实践哲学视域下的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公共领域”作为哈贝马斯最为关注的现代性社会问题贯穿其每个思想阶段,作为后形而上学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置身于实践哲学传统之中不断发展和深化对公共领域问题的理解。阿伦特最初提出“公共领域”这一概念,受阿伦特的影响,哈贝马斯回溯了各历史阶段的公共生活,可以说,他的整个理论体系都是以实践哲学为分析框架而展开。众所周知,亚里士多德首先将实践概念提升为哲学问题。亚氏总体上将人的全部活动分为三种:理论、实践和创制。在亚氏看来实践是作为最为“属人”的知识而存在,近神的理论知识是较高的实践,奴隶意义上的创制知识是较低的实践。“实践就是人类活动的全部形式的总称。他试图把人类的全部活动归结为一种终极性的‘善’的统摄。”(1)在这一基础性区分之上,亚氏建构起两套问题关系框架:一是在其整体知识论中,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和创制知识之间的关系问题,一般来说,批判理论所指向的一切危机形式都可以在三种知识的不和谐状态中所显露;二是在其实践知识内部,道德伦理学与政治学之间的关系问题。康德后来又按照自然原则和自由原则对行为因果决定关系的不同,将实践哲学再做处理,划分为技术实践论和伦理政治实践论,而伦理政治实践论是他们共认的正统实践哲学。实践哲学一直以来都兼具这两条演进路线,一条是以伽利略、培根为代表的技术实践论,本文以技术实践论为视域对公共领域危机的根源进行了学理上的分析;另一条是以洛克、卢梭为代表的伦理-政治实践论传统,本文以伦理-政治实践论为视域对公共领域的重建进行相应指导。其中不乏技术实践与伦理政治实践的交叉视域,比如可以再分为两条进路:一条是以马基雅维利、莫尔为代表的政治技术论(政治技术化)和后期以马尔库塞、弗洛姆、阿多诺为代表的技术政治论(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化)。以上的实践哲学传统都是以亚氏的知识论为基础在各条实践哲学进路上的延伸,可以说,亚氏的实践哲学成为哈贝马斯分析现代性问题的元实践哲学视域,他同时也汲取了马克思、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伽达默尔、阿伦特等宝贵的思想资源。哈贝马斯将其“公共领域”思想纳入到这一实践哲学框架中考察。首先,公共领域问题作为政治哲学问题是被归为实践知识当中的,哈贝马斯的实践哲学就是以“公共领域”为实践场域而展开,也就是说政治公共领域是相对于理论知识和创制知识而出现的;其次,哈贝马斯在实践哲学这一整体框架之下深刻批判了公共领域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危机形态。他认为理论知识、创制知识以及二者之间的非理性结合是导致政治公共领域异化的外因所在;再次,他通过对实践知识内在的分析发现,政治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最终是由于公共政治脱离了道德伦理这一基础性根基而导致,而对公共领域的重建就是将政治学重新复归到道德伦理学之中。作为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哈贝马斯庞大的思想体系其实可以看作是对“公共领域”危机的分析与重建,无论从哪个单一视角都无法掌握其思想精髓。所以,只有以哈贝马斯的整个思想体系为考察标的,以实践哲学为分析框架,才能透视出公共领域危机的机理,从而指导公共领域的重建工作。这样,才有可能对“公共领域”这一宏大的现代社会问题进行相应的把握,进而在现代社会中重建“公共领域”,这充分显现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的民主政治理想与实践价值。
王贺[7](2020)在《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从伦理的视角剖析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有助于全面、深刻理解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以及马克思学说的阶级立场和道德追求。马克思没有系统阐述过自己的伦理思想,马克思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批判以及关于共产主义道德只言片语的阐释当中。马克思生活的时代正值人类交往的空间结构由分散孤立的地域交往向整体的世界交往发展。马克思在针对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以及对社会各种思想的批判和继承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交往观,主张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和方法去分析、阐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深入研究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分工、交换问题,吸收了康德实践理性的合理内核,批判继承了黑格尔的交往观和费尔巴哈的交往观,形成了以实践为基础的交往理论。马克思的“交往”范畴涵盖了一切社会关系以及在这种社会关系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主体性、客体性、客观性、能动性以及社会历史性的特征。从交往的基本属性、交往的社会结构以及交往的范围分别可以把交往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经济交往、政治交往和文化交往;地域交往和世界交往。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出发,对在此基础上形成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的经济交往、政治交往以及文化交往中的主体异化、虚假意识、抽象道德以及强制性交往做出了深刻道德批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批判揭开了资本主义社会交往所谓自由、民主、平等的虚伪面纱,剖析了资本主义罪恶的根源,集中彰显了共产主义的伦理导向和道德目标,为人类的解放事业指明了正确道路。马克思提出了人类交往的三大历史形态理论,并通过分析生产力的变化以及交往形式、范围的变化展示了人类交往发展的一般历史过程。以交往为线索,人类社会历史形态的演进分别是“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和“自由个性”阶段。马克思基于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原则,对基于不同社会形态下物质生产和交往方式而产生的伦理道德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一个阶段的交往是完全自发的,在这个阶段上,人受自然力的影响,不得不结合成团体与自然对抗,人是在狭窄的范围内活动和孤立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也是狭隘的,故而形成的交往伦理带有一定的依附性。而第二个阶段形成了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人的社会关系也不断丰富,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们的交往活动不断扩展,所形成的伦理道德是完全物化、依附于资本的。第三个阶段中在马克思看来是人的自由个性基础上的全面发展的最高阶段,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朝着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不断展开的,因而所呈现的交往伦理是积极、自我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伦理目标,是在现实社会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从伦理的维度对马克思的交往理论进行理论研究集中彰显了马克思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的主体维度和伦理旨趣。马克思的交往理论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交往、政治交往、文化交往的道德批判,展现了马克思独特的交往伦理观。这种观念的确立对经济伦理和政治伦理的研究提供了价值选择和道德目标。同时,在批判资本主义交往活动的过程中,马克思也指出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制度的不合理性和非正义性,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制度伦理的评价标准。在人与自然的交往过程中,马克思提出“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让人与自然和解,这一理念的形成为生态伦理的研究提供了指导原则,即既符合人的目的性,又符合自然的规律性的伦理目标。人类交往向着普遍交往发展,世界联系成一个整体。在世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中,人类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马克思的交往理论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认识和把握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提供了理论视角.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是资本扩张在当代世界历史中最突出的体现。而用来度过危机的方式依旧是通过加强对国内、发展中国家和相对落后国家劳动人民的财富掠夺来实现的,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没有变、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没有变、资本主义社会追逐剩余价值的目的未变、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的趋势未变。即使现在资本主义国家造成的问题较以往来看更加复杂多样,但依旧改不了资本的扩张、侵略的本性,以及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世界范围内的对抗。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实现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平等、自由依旧是无产阶级劳动者最深切的祈盼。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蕴含为处理和解决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科学方法和思想指引。国际关系的要求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核心,这一内容既道出了中国渴望和平发展思想,也摆明了中国建设美好世界的崇高理想。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出的新型国际关系思想是马克思交往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彰显了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诉求。
汝雅娟[8](2020)在《马克思与哈贝马斯交往理论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自古以来就以交往方式和交往活动作为存在方式,离开交往,人类不可能从事生产,也不可能把文明绵延至今。现代社会尤其如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人类日益结为命运共同体,交往普遍化成为世界趋势。然而目前矛盾冲突、地区争端、民族歧视、各种制裁等大量存在,因交往带来的问题困扰人类发展。克服交往的异化现象,寻求交往的合理性,促进国家、地区、人们之间的和谐共处,是世界各国普遍追求的目标。马克思和哈贝马斯都关注交往问题,都对交往的内涵、社会功能、异化现象、动力机制等问题做了哲学反思,但由于时代不同、历史条件不同、认识问题的立场和方法也不同,所以产生了不同的交往观,二者既有相似点也有重大分歧。本文将对马克思和哈贝马斯交往理论做比较研究,深化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认识,借鉴西方交往理论的合理思想,为更好地分析和审视当代全球化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交往问题提供理论根据。本文除引言和结论外,从四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阐述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形成过程和主要思想。根据历史逻辑,以史料和文献作支撑,系统梳理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形成脉络,对马克思交往理论有个总体上的说明。第二部分,论述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形成背景、哲学基础、基本内容三个方面加以阐释。第三部分,对马克思交往理论与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主要内容做比较研究。从概念、主体、动力、实现目标等四个层面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它们的内在关联与主要分歧。第四部分,是对马克思与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评析以及在现实社会实践中的启示。肯定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积极意义,剖析他的理论缺陷。坚持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交往理论。在现实层面主要围绕网络交往问题、文化冲突问题、国际争端问题阐述交往理论的实践启示。
陶倩倩[9](2020)在《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众多流派中影响力最大的一个学派。1931年,霍克海默在题为《社会哲学的现状与社会研究所的任务》的就职演讲报告中,明确将社会哲学确定为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研究方向。在以往对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中主要有文化理论或者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等几种研究模式。我们不能否认,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理解法兰克福学派,但是仔细梳理文献后会发现不同的解读模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与矛盾。我们必须面对理论上的难题:法兰克福学派作为一个学派,其内部是否具有一个内在的逻辑联系?他们之间在批判模式上有没有历史继承关系?如果没有这种内在的联系和继承关系,为什么他们还被看作是同一个学派?如果有,那么他们所共同传承的是什么?这个所传承的东西在法兰克福学派的几代学者之间是怎样传承和变革的?这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现有的研究着作多将霍克海默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背景性人物,而本文则回归霍克海默就任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所长时所提的“建立一种社会哲学理论”的研究设想,采取一种“社会哲学”的研究范式对法兰克福学派进行系统性研究。本文的第二章对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思想的理论渊源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渊源是多元的,他们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哲学家们思想的启发,例如康德哲学的批判理性、黑格尔的辩证法、马克思对传统哲学的颠覆和批判以及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卢卡奇等人的影响。法兰克福学派是一个包罗万象、纷繁复杂的学派,其内部理论既有脉络可循又各有千秋。正如马尔库塞在谈到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特点时,他很赞同霍克海默的看法,认为它是“用交叉学科的方法探讨了当时重大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打破了学术分工,将社会学、心理学和哲学运用于认识和提出当时的各种社会问题”。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哲学思想既是一种哲学,又是一种社会理论,二者紧密融合。他们的社会哲学思想主要是分析社会现象,但是这些内容又渗透着许多哲学中的重要范畴。本文的第三章对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根本问题和主要特点进行了研究。社会批判理论和异化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与早期的社会批判理论不同,早期的社会批判理论算是一种价值批判理论,本质上是以“应该”这一价值悬设为理论基点。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受到马克思的“资本逻辑”批判思想的影响,他们对经济的研究不是单纯地描述社会经济现象以及内部关系,而是力求揭示人本身在经济关系的中的社会地位,从而为改变人们现有的生存状态指明出路。异化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另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异化出现在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法兰克福学派将异化主要表现领域划分为:科技异化、文化异化、交往异化、日常生活异化等。本文的第四章对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研究。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对社会哲学的架构进行了最初探索,他们拒斥康德和黑格尔的传统古典哲学的“形而上学”。霍克海默认为“形而上学理论家通常对人类痛苦熟视无睹”,哲学研究要深入现实。在他们看来,社会哲学的最终目标不是仅仅针对个人,而是对共同成员的人的命运进行哲学阐释。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哲学思想在哲学层面,涉及认识论、本体论和价值论三个哲学基本领域。法兰克福学派最终确立了跨学科的总体性研究方法,并对实证主义进行了批判。在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看来,实证主义强调高度的抽象性,它们把研究对象作为一种符号将其纳入一种逻辑语境中,但并未真正触及或解决实际存在的社会问题的根源本身。在传统认识论中,向来存在“实证化”和“人文化”两种不同的研究思路。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对社会的研究应该更注重其解释性与批判性。文章的第五章对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思想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分析,按照时间序列划分,具体分为三个部分,即早期对德国社会现状的分析、中期对美国社会现状的分析以及转型时期对美国交往社会的研究。不同时期社会本体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上都呈现异质性。奥斯维辛事件让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认为这是对人类历史理性的巨大嘲讽,而这种弊端是由启蒙理性造成的。在这一部分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对启蒙理性进行了猛烈批判。二战后,随着美国社会的繁荣,法兰克福学派对美国“工业社会”进行了研究,展开了对科技理性、资本逻辑和文化困境的研究。不同于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对现代社会的猛烈批判,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悲观设想,哈贝马斯提出“现代性未尽”的观点,开始实现交往理性范式的转向。文章的最后一章对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思想的贡献与当代启示进行了分析。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两种不同视角下的社会转型,即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法兰克福学派对社会主客体的现代性问题的分析,可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思路。例如彰显科学技术的人文关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以及坚持与完善政治协商制度等。回到刚开始的问题,究竟是什么贯穿了整个学派?即法兰克福学派秉承了马克思的价值立场,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思想是对现存社会批判与超越的革命理论,它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
杜海涛[10](2020)在《西方正义论的伦理精神形态》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旨在研究“伦理”理念下的正义形态,及其之于西方正义论诸形态演进的关联线索。在黑格尔概念体系中,“伦理”被定义为个体与普遍物的统一。但当用伦理作为现代性诊断的工具时,黑格尔赋予它更为丰富的含义。伦理正义是指诸伦理实体中的正义实践要求,它既体现为伦理实体维持自身所需要的诸美德,也体现为个体与伦理实体中的伦常或美德统一的精神,前者是个人德性的正义,后者是伦理实体的正义。伦理正义既体现在家庭、社团等私人共同体领域,也体现为政治共同体中公民伦理认同的参与精神。在私人领域它对应的是包含着多元善观念的实践要求;在政治领域它体现为伦理精神与公共生活的统一,以完成社会伦理整合与制度系统的统一。以“伦理”看待西方正义论史诸形态,旨在考察在正义论的自我演进中,当正义与伦理对立会否产生一种时代自我诊断的精神自觉。因此,以“伦理正义”作为西方正义论诸形态的关联线索去考察便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正义论的传统形态包括希腊传统的德性正义形态与基督教传统的神学正义形态,传统正义论具有明显的“伦理性”与“本质主义”特点。希腊伦理世界的正义以个体德性与共同体本质的同一性为基本特质,柏拉图据此概括出“理性—灵魂和谐—个人正义”与“伦理精神—城邦正义—美德正义”两种正义范式,后者就体现出早期共同体社会伦理正义的一般形态。亚里士多德对政治正义和具体正义的德性主义建构,以及对政治与共同体至善同一性理解,也都保留着希腊世界的伦理正义气质。但在基督教神学世界中,世俗共同体不再是人的本质,人在超越层面上获得平等的身份。而在神圣关系中,个体通过信仰向上帝“称义”,“义人”的确认来自于一个外在本质,因而伦理正义又体现个体为回归本质实体的神学诸德性。就“现世”的伦理实体而言,教会和国家虽有不同的世俗正义形式,但它们的正义终极依据都来自于向上帝的称义。政教合一的异化促使正义论转向神圣与世俗相对独立的正义理解。而新教的神学个人主义此世化也为现代正义精神奠定了开端。古今正义论之别的辨证在于德性、城邦、上帝与财产、利益何者为根本善的问题。现代正义以契约论为开端,它一方面体现为个人权利的平等要求,一方面体现为政治体的合法性。契约主义虽然完成了对人的自由的论证,但它同时也将现代世界带进了一种原子化状态,自我利益与消极自由成为社会最高善理想。而且,就精神发展而言,启蒙把效用性当作人的本质,不可避免地导向时代伦理精神的失落。这为契约主义与黑格尔主义的当代分歧奠定了基础。但以契约主义为主的现代正义论在自由、权利取得的成就,为现代政治文明开辟了发展的根基。在当代分配正义以及正义与伦理的论证上,启蒙无疑都扮演着过渡作用。当代正义论的伦理形态可区分为自由主义政治正义、共同体主义多元正义、互主体的程序正义。当代正义论开端于对分配正义原则的进一步论证,自由主义分配正义的共同点是自由权利为分配基础,它总体上要求普遍正义优先于伦理生活。社群主义代表了时代精神的自我诊断与自觉,即纯粹将正义对立于良善生活,只会产生抽象的、个人主义的社会精神。由此,社群主义主张共同体、善较正义更具优先性。在自由主义者的回应中,罗尔斯和德沃金提出一种政治社会的“伦理共同体”,它要求个体认同自由主义政治正义原则的伦理价值,并愿意为其付出“德性努力”与“生活理想”。而一种偏社群主义的主张则认为社会伦理性体现在个人认真对待自己的幸福理想,也能在社会多元的共同事业中形成包含着不同价值内容的共同体。虽然两者在个人善与共同善统一的观点上不同,但就社会伦理正义精神而言,它们都是一种克服消极、包含精神与崇高的当代探索。交往理论下的程序正义形态与承认正义形态,是当代正义论的又一重要形态。哈贝马斯将正义、伦理、道德的规范合理性表现在互主体理想的话语环境中,正义体现为形式性、合法性、程序性,伦理认同的本真性也要遵循“伦理商谈”原则。在霍耐特看来,哈贝马斯互主体理论没有考量主体之间的情感和道德态度问题,他主张以主体间“承认”作为伦理生活与政治生活中的正义标准,“承认”作为一个规范标尺,具有爱、团结等互主体的规范要求,社会正义和伦理生活的正义性都将以此为诊断标准。由此,他在承认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作为社会分析的正义”等理念,在“横向”上重建了一种伦理性正义的标尺。一种“合伦理”的正义包含着基于伦理关系、具体生活的境遇性正义要求。伦理的理念提出是为诊断现代伦理学诸问题,它要求一种“处境式”的实践理念,这对于注重抽象正义和消极正义的现代正义理解是有针对作用的。正是基于此,伦理在正义论的自我演进中,以一种精神自觉的形式在正义诸形态中起到关联或辨证作用。
二、生产、语言与交往——马克思与哈贝马斯关于交往理论的历史关联与差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产、语言与交往——马克思与哈贝马斯关于交往理论的历史关联与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1)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概述 |
2.1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诞生背景 |
2.1.1 生产活动福特主义化倾向 |
2.1.2 技术主义与消费主义交织 |
2.1.3 多重社会危机的频繁突显 |
2.2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思想渊源 |
2.2.1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
2.2.2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
2.3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内容梳理 |
2.3.1 异化的基本内涵 |
2.3.2 异化的形成机制 |
2.3.3 消弭异化的途径 |
第3章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总轴:人的总体异化 |
3.1 自我异化的三重表象 |
3.1.1 逃避自由的心理选择 |
3.1.2 抽象生产的人格困境 |
3.1.3 病态社会的被动接受 |
3.2 人与他者交往异化的具体表征 |
3.2.1 交往的疏离 |
3.2.2 偏执的个体 |
3.2.3 他者的掌控 |
第4章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左翼支点:消费异化 |
4.1 消费社会中的异化形态 |
4.1.1 非理性的消费机器 |
4.1.2 被符号化的商品 |
4.1.3 主体的弱化 |
4.2 异化的符号政治经济学 |
4.2.1 物体系中的隐匿强权 |
4.2.2 意识形态的符号压迫 |
4.2.3 虚假的自我认同 |
第5章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右翼支点:科技异化 |
5.1 科技发展的反向之路 |
5.1.1 科技异化的基本范畴 |
5.1.2 科技异化的生成逻辑 |
5.1.3 科技异化的负面效用 |
5.2 新科技异化的诞生 |
5.2.1 数字技术深入发展与科技异化新形态 |
5.2.2 科技新异化推动下社会发展的再加速 |
5.2.3 科技革新与隐私保护的冲突加剧 |
第6章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总体评判 |
6.1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有益向度 |
6.1.1 对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的深化 |
6.1.2 对马克思主义研究视角的补充 |
6.1.3 对个人主体价值的深入挖掘 |
6.2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内在缺失 |
6.2.1 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严重误解 |
6.2.2 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忽视 |
6.2.3 脱离异化道路的乌托邦式困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理论成果 |
后记 |
(2)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当代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重难点 |
(二)创新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基本问题 |
一、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历史渊源 |
(一)古代西方哲学交往观 |
(二)英国经验哲学交往观 |
(三)法国启蒙主义交往观 |
(四)德国古典哲学交往观 |
二、马克思交往理论“最广泛的意义” |
(一)交往范畴的界定 |
(二)交往与生产关系的辨析 |
(三)交往相关性范畴的理解 |
三、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社会机理 |
(一)交往是社会产生的重要前提 |
(二)交往是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 |
(三)交往是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实现途径 |
注释 |
第三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生成脉络 |
一、早期探索:从“天上的云雾”到“尘世的生活” |
(一)人与自然的交往:《博士论文》中的自由意志 |
(二)人与社会的交往:《莱茵报》时期的社会实践 |
(三)交往关系的产生:《巴黎手稿》中的劳动异化理论 |
(四)交往关系的异化:《穆勒摘要》中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
二、中期考察:“新世界观”视域中的交往理论 |
(一)实践中的交往关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
(二)实践中的交往的人——《德意志意识形态》 |
(三)交往中的社会产物——《致安年科夫的信》 |
(四)交往中的阶级划分——《共产党宣言》 |
三、晚期审理:社会不平等的交往关系 |
(一)商品拜物教——《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 |
(二)虚幻的社会关系——《资本论》 |
注释 |
第四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内容阐释 |
一、不同历史形态下交往的衍生样式 |
(一)渔猎社会形态下的交往形式及特征 |
(二)农业社会形态下的交往形式及特征 |
(三)工业社会形态下的交往形式及特征 |
(四)信息社会形态下的交往形式及特征 |
二、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唯物史观建构模型 |
(一)交往与人 |
(二)交往与生产 |
(三)交往与需要 |
(四)交往与交换 |
三、马克思交往理论的辩证特征 |
(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 |
(二)实践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 |
(三)历史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 |
(四)科学性与价值性的辩证统一 |
注释 |
第五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价值述评 |
一、认识领域:主体间性问题的双重整合 |
(一)从个人的交往到交往的个人 |
(二)从交往的社会到社会的交往 |
二、方法指南:从理论哲学到实践哲学 |
(一)交往理论哲学范式的式微 |
(二)交往实践哲学范式的崛起 |
三、现实批判:两种不同制度间的交往 |
(一)资本主义交往的理性审视 |
(二)社会主义交往的科学审理 |
四、未来构想:人类的自由与解放 |
(一)面向过去的反思——世界历史 |
(二)面向未来的建构——共产主义 |
注释 |
第六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当代发展 |
一、当代交往关系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
(一)政治:完美世界的“暗流” |
(二)安全:和平上空的“乌云” |
(三)经济:中等收入的“陷阱” |
(四)文化:话语领域的“围城” |
(五)生态:自然法则的“黑洞” |
二、一种新的交往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一)政治:平等相待、互商互量的伙伴关系 |
(二)安全: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 |
(三)经济: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
(四)文化: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
(五)生态: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跨越:“认识-实践-认识”的二次飞跃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整体目标:“自然-人-社会”的和谐互动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诉求:“真-善-美”的辩证统一 |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旨归: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3)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时代背景:资本主义批判与两种现代性模式 |
(二)现实背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总批判的现实任务 |
(三)理论背景: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批判研究的范式转型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
(三)总结评析 |
三、研究重心与创新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四、研究意义与方法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主要方法 |
第一章 地图与模型: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批判观探思 |
一、图示:资本主义现代性 |
(一)核心词:再释“现代性” |
(二)耦合因:缘何以资本主义划界 |
(三)时空观:资本主义现代性特质 |
(四)辩证法: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 |
二、图鉴: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 |
(一)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对资本主义的破解 |
(二)现代西方哲学的现代性批判:对理性主义的反叛 |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双向融嵌中对主体的勘辨 |
三、图例: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三条路径 |
(一)资本的症候:经济现象的异化批判路径 |
(二)理性的滥觞:政治哲学的自由解放路径 |
(三)主体的困境:文化观念的再启蒙路径 |
第二章 生产-消费路径:从经济现象揭批到哲学文化批判 |
一、震源:商品拜物教 |
(一)现代性的细胞繁殖:从商品到商品化 |
(二)现代性的运行系统:拜物教机制 |
(三)现代性的机体病症:物化与异化 |
二、纵波:资本剥削形式的变迁 |
(一)劳动新形式:非物质劳动条件下的主体异化 |
(二)生产新态势:智能化生产转型中的“新奴隶主义” |
(三)消费新观念:符号政治经济学与大众文化批判 |
三、横波:资本剥削关系的扩张 |
(一)从实体到虚体:物化逻辑下的“数字异化” |
(二)从时间到空间:空间生产的异化之意 |
(三)商品全景的“景观社会”:当代资本主义的幻象与梦魇 |
第三章 个体-共同体路径:从宏观制度批判到微观生命政治批判 |
一、共同体对个体的压迫:“新控制形式” |
(一)技术合理化:资本的技术化运作 |
(二)媒介合理化:资本对媒介的虚伪化利用 |
(三)合理化危机:隐身的资本霸权构筑起新帝国 |
二、个体向共同体的依附:“生命政治” |
(一)消极自由无以承受的生命之重:“规训与惩罚” |
(二)积极自由无法超拔的生命之轻:“逃避自由” |
(三)毁灭还是创生:新治理体系的可能性 |
三、个体与共同体的间性关系:“重建公共领域” |
(一)间性关系的认知基础:交往理性 |
(二)组建合法共同体的主渠道:参与式民主 |
(三)重建公共领域:卓越个体基础上的乌托邦 |
第四章 启蒙-再启蒙路径:从解构形而上学到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
一、返本:回归总体性及其失败 |
(一)问题:碎片化现象的理性方案 |
(二)方法:历史总体性辩证法 |
(三)结果:落于空想的总体替代方案 |
二、破维:否定辩证法及其自我解构 |
(一)对否定的新解:辩证法的哥白尼革命 |
(二)对否定的否定:“反体系的体系” |
(三)对否定的扬弃:对“后学”与启蒙的重思 |
三、开新: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及效应 |
(一)新境遇:从时间基质的线性发展观到空间基质的谱系认识论 |
(二)新范式: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融建 |
(三)新道路:形而上学终结后的意义之归 |
第五章 超越-文明型路径:中国特色现代性方案 |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检视 |
(一)问题洞察力有余,但实践能力有限 |
(二)突破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旨趣鲜明,但理论立场妥协性较强 |
(三)交互性研究范式的范例,但社会历史观共识不足 |
二、中国方案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有效回应 |
(一)破解资本逻辑困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
(二)回应理性滥觞危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优势 |
(三)祛除中心主义魔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远站位与宏伟格局 |
三、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中国智慧 |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 |
(二)融通“中西马”: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哲学文化理念 |
(三)“新轴心时代”的创生: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新型文明体系 |
结语:未竟的解放事业与未来的中国故事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后记 |
(4)审美共同体问题研究 ——以当代批判理论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生命政治与共同体的审美之维 |
第一节 生命政治的批判理论进路 |
一、微观政治与生命政治 |
二、生命权力与生命政治 |
三、治理术与生命政治 |
第二节 生命政治与感性共同体 |
一、感觉共同体的分配机制 |
二、感觉共同体的去身份化 |
三、感觉共同体的异质感知构成 |
第三节 作为否定性范式的感觉共同体 |
一、感性生命的原初典范 |
二、例外状态与共同体的界槛 |
三、朝向死亡政治的生命感知形式 |
第四节 作为肯定性范式的感觉共同体 |
一、以情感为核心的生命政治生产 |
二、超越生命政治的免疫式共同体 |
三、感知潜能与人类共在的张力 |
第二章 共识与差异:审美共同体的本体性问题 |
第一节 总体性问题的批判理论进路 |
一、非同一的星丛共同体 |
二、超越总体的绝对差异 |
第二节 歧感共同体与差异性感知的重组 |
一、重返感性经验的社会场域 |
二、可感性分配与审美感知的重构 |
三、制造差异的美学异托邦 |
第三节 容纳差异的多元共同体 |
一、超越存在的非同一共同体 |
二、无法被化约的差异性 |
三、共同性与差异的生成潜能 |
第三章 主体化与去主体化:审美共同体的主体性问题 |
第一节 主体性问题的批判理论进路 |
一、从先验主体到实践的主体 |
二、被建构的非中心化主体 |
三、人民作为去身份化的主体表达 |
第二节 生成性的诸众与艺术的生产 |
一、诸众与主体性的生产 |
二、非物质生产的感性装置 |
三、爱的政治与情感劳动 |
第三节 生命主体的感知潜能与语言经验 |
一、空无属性的赤裸生命 |
二、生命经验的纯粹表达 |
三、多元叠合时间中的潜能主体 |
第四章 边界与去边界:审美共同体的存在形态 |
第一节 从实体的/边界的向非实体的/去边界的转换 |
一、从共同体到共通体:感觉的共通 |
二、免疫范式的边界机制 |
三、难民与生命政治边界 |
第二节 从稳定的到流动的共同体 |
一、认同的危机与归属的困境 |
二、流动-生成中的情感纽带 |
第三节 审美共同体的形态转换与价值功能 |
一、审美乌托邦、敌托邦、异托邦 |
二、虚拟的感知远托邦 |
三、包容与对话的美学世界主义 |
第五章 审美共同体理论的限度 |
第一节 难以现实化的形式共通 |
一、作为规范性的生命-形式 |
二、感知潜能的非现实性 |
三、介于反乌托邦与虚无主义之间 |
第二节 主体性生产的转换困境 |
一、浪漫主义式的构成性力量 |
二、爱的政治是否可行? |
三、理想主义者的革命式乌托邦 |
第三节 想象式的边界机制 |
一、边界转换的有限性 |
二、归属的结构性难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人名索引 |
附录二 概念索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5)交往理性视域下师生关系的审视与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 |
1.师生关系对教育活动的开展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
2.当前学校师生关系在工具理性影响下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
3.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对解决当前师生关系问题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
4.目前在交往理性视域下对师生关系的系统研究较为匮乏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辨析 |
1.交往 |
2.理性与合理性 |
3.工具理性与交往理性 |
4.师生关系与师生交往 |
(四)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2.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3.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五)研究方法及思路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思路 |
(六)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研究的重点 |
2.研究的难点 |
3.研究的创新点 |
一、交往理性的缘起、实质与生成条件 |
(一)交往理性的缘起 |
1.工具理性的膨胀——人的主体性旁落 |
2.意识哲学的式微——语言哲学的转向 |
3.传统理论的滋养——理性体系的奠基 |
(二)交往理性的实质 |
1.主体间的理性本质——交往合理性 |
2.交往理性的实施载体——交往行为 |
3.交往理性的经验场所——生活世界 |
(三)交往理性的生成条件 |
1.交往行为发生的普遍语用学基础 |
2.交往理性实践转换的商谈伦理学基础 |
二、当下师生关系问题审视——工具理性导向 |
(一)当下师生关系问题的主要面向 |
1.师生关系的单向度 |
2.师生关系的主体间性缺失 |
3.师生关系的间离性 |
4.师生关系的功利化 |
(二)当下师生关系问题的工具理性导向归因 |
1.片面化了的教育思维 |
2.工具化了的教育对象 |
3.冷漠化了的教育情感 |
4.物质化了的教育实践 |
三、交往理性转向的师生关系构建的合理性 |
(一)师生关系是一种以言行事的对话关系 |
1.师生关系是一种对话关系 |
2.以言行事是师生对话关系形成的重要指引 |
3.“以言行事”是主体间言语行为的唯一目的 |
4.交往理性是从言语对话层面构建师生关系的重要基础 |
(二)师生关系是一种主体间性的人际关系 |
1.师生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 |
2.主体间性是师生人际关系建立的基本规约 |
3.交往理性本质上是一种“主体间”的理性 |
4.交往理性是从关系规范层面构建师生关系的重要基础 |
(三)师生关系是一种基于交往行为的交往关系 |
1.师生关系是一种交往关系 |
2.交往行为是师生交往关系产生的理想行为 |
3.交往理性是“交往行为”的指导核心 |
4.交往理性是在主体交往层面构建师生关系的重要基础 |
(四)师生关系是一种回归生活世界的本真关系 |
1.师生关系是一种本真关系 |
2.生活世界是师生本真关系依存的必要场所 |
3.交往理性是回归“生活世界”的重要指导思想 |
4.交往理性是从场域背景层面构建师生关系的重要基础 |
四、基于交往理性的师生关系构建路径思考 |
(一)将单向的教育灌输转变为双向的师生对话 |
1.提升师生的教育商谈意识 |
2.营造理想的教育话语环境 |
(二)在发展师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建立主体间关系 |
1.确保教育主体职责的有效履行 |
2.加强师生间的主体协调与合作 |
(三)开展基于师生主体间的教育交往活动 |
1.转变传统的教育身份定位 |
2.把握基本的教育交往要求 |
(四)构建师生关系赖以依存的教育生活世界 |
1.扭转教育实践中的功利化倾向 |
2.促进教育反思基础上的师德养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实践哲学视域下的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三、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四、研究过程中的主要问题、难点和解决方法 |
五、论文的独创性、新颖性 |
第一章 理论背景——公共领域思想溯源 |
第一节 理论兴趣与政治实践的关联 |
一、海德格尔事件之思 |
二、法兰克福学派的启示 |
三、对社会运动的反思 |
第二节 古希腊城邦中的公共生活 |
一、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基本解读 |
二、城邦生活——从伦理学到政治学 |
第三节 近现代公共生活的理论形态 |
一、契约精神——卢梭的非程序性政治理想 |
二、启蒙精神——康德的“大写主体”政治 |
三、相互作用——早期黑格尔主体间性思维 |
四、行动场域——阿伦特对公共领域的察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公”与“私”关系的历史类型学重释——伦理与政治间的张力 |
第一节 私人领域——公共领域之伦理基础 |
一、规范伦理学回望德性伦理学 |
二、德性即理论知识还是实践知识 |
三、“德性是否可教”的题域转换 |
四、私人领域:道德伦理学的出场 |
第二节 公域与私域关系的历史类型学重释 |
一、中世纪——道德伦理与政治的分离 |
二、代表型——“公”对“私”的统摄 |
三、文学公共领域:重构“公”与“私” |
四、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公私”平衡 |
五、政治公共领域的若干基本规定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公共领域危机的底层逻辑渐探——以技术实践论为视域 |
第一节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危机的初级阶段 |
一、“国家”与“社会”界限的模糊 |
二、“公众”向“大众”方向的转化 |
三、福利国家:转型中的技术性补偿手段 |
第二节 科学、技术与政治公共领域 |
一、技术实践论:理论与创制的重叠 |
二、技术政治论:科技的意识形态化 |
三、政治技术论:科学化的政治与公共领域 |
第三节 公共领域危机的现象学分析 |
一、社会系统:“专业化”的困境 |
二、生活世界:原初公共领域预设 |
三、合法化危机:文化认同的虚无 |
四、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理论新形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共领域的规范性重建——以伦理政治实践论为视域 |
第一节 语言交往——公共领域的实践要素 |
一、交往理性:拯救现代性 |
二、言语:语言的实践向度 |
三、言语行为与交往实践 |
第二节 道德规范——公共领域的交往背景 |
一、真与善:“共认”的两种表达 |
二、道德意识的形成与自我同一 |
三、哈贝马斯对伦理与道德的区分 |
第三节 商谈伦理——公共领域的伦理架构 |
第四节 话语民主——公共领域的政治实现 |
一、法律:伦理——道德通向伦理——政治 |
二、审议民主:人权与人民主权的兼容 |
三、双轨制:强公共领域与弱公共领域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与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的对勘 |
第一节 市民社会决定国家:马克思与哈贝马斯的两种批判 |
一、国家决定市民社会: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 |
二、市民社会决定国家: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 |
三、“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 |
第二节 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的两种实践规范基础之比较 |
一、马克思:劳动实践决定市民社会 |
二、哈贝马斯:交往实践决定公共领域 |
三、评哈贝马斯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的批判 |
第三节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对历史唯物主义与实践哲学的发展 |
一、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 |
二、简评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对实践哲学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缘起 |
1.2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目的 |
1.2.2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3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现状分析 |
1.3.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3.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4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1.4.1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思路 |
1.4.2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方法 |
1.5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5.1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 |
2.1 马克思交往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
2.1.2 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凸显 |
2.1.3 近代工人运动的发展 |
2.2 马克思交往理论形成的理论来源 |
2.2.1 亚当·斯密的交换以及分工理论 |
2.2.2 康德的实践理性基础 |
2.2.3 黑格尔的交往观 |
2.2.4 费尔巴哈的交往观 |
第三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哲学基础 |
3.1 马克思的“交往”范畴 |
3.1.1 交往概念的界定 |
3.1.2 交往形式的划分 |
3.1.3 交往的特征 |
3.1.4 对唯物史观形成的作用 |
3.2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人性论基础 |
3.2.1 交往的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 |
3.2.2 交往表征着人的社会本质 |
3.2.3 交往自由是类本质的应然规定 |
3.2.4 “交往异化”的道德判断 |
3.3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实践论基础 |
3.3.1 马克思对“实践”的理解 |
3.3.2 基于在实践基础上的交往 |
3.3.3 唯物史观视域下交往的功能 |
3.4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价值论基础 |
3.4.1 劳动价值论基础 |
3.4.2 “两个和解”的伦理诉求 |
3.4.3 实现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道德理想 |
3.4.4 坚持经济尺度与伦理尺度相统一 |
第四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意蕴:基于历史发展向度 |
4.1 “人的依赖关系”阶段的交往伦理 |
4.1.1 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人的依赖性”交往 |
4.1.2 “人的依赖性”阶段中的伦理主体分析 |
4.1.3 基于“人的依赖关系”的交往伦理 |
4.2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的交往伦理 |
4.2.1 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物的依赖性”交往 |
4.2.2 世界交往的价值分析 |
4.2.3 基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交往伦理 |
4.3 “自由个性”阶段的交往伦理 |
4.3.1 实现“自由个性”的现实条件 |
4.3.2 马克思理想的交往形式——真正的共同体 |
4.3.3 基于“自由个性”的交往伦理 |
第五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意蕴:基于社会结构向度 |
5.1 马克思的经济交往伦理思想 |
5.1.1 对资本主义经济交往中伦理主体异化的批判 |
5.1.2 对资本主义拜物教的批判 |
5.1.3 对资本主义经济交往中虚假性自由与平等的批判 |
5.2 马克思的政治交往伦理思想 |
5.2.1 马克思政治交往伦理的主体承载 |
5.2.2 对资本主义政治关系的批判 |
5.2.3 马克思政治理想的道德内涵 |
5.3 马克思的文化交往伦理思想 |
5.3.1 文化交往同经济交往、政治交往的关系 |
5.3.2 对资本主义形成的世界性文化交往的价值分析 |
5.3.3 对资本主义文化交往的批判 |
第六章 马克思交往伦理思想的贡献 |
6.1 马克思交往伦理思想的理论贡献 |
6.1.1 对哈贝马斯交往伦理思想的影响 |
6.1.2 对经济伦理、政治伦理、生态伦理研究的意义 |
6.1.3 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贡献 |
6.2 马克思交往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
6.2.1 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适用性 |
6.2.2 为人的发展提供了价值选择 |
6.2.3 为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价值指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马克思与哈贝马斯交往理论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论文研究问题、目标及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国内研究述评 |
二、国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一)比较分析法 |
(二)理论联系实际法 |
(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四)文献资料法 |
第一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概述 |
第一节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期交往理论的唯物主义视域 |
第二节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交往理论的实践基础 |
第三节 《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交往理论的基本框架 |
一、“现实的个人”的提出确定了交往的主体 |
二、阐述了交往的基本形式和交往范畴的含义 |
三、论述了交往的社会功能 |
四、指出交往发展的必然趋势 |
第四节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之后时期交往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
第二章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概述 |
第一节 交往行为理论的社会背景 |
第二节 交往行为理论的哲学基础 |
一、“三个世界”理论 |
二、社会的双层结构:生活世界和系统 |
第三节 交往行为理论的基本内容 |
一、交往行为内涵 |
二、交往行为的规范基础-普遍语用学 |
三、交往理性理论 |
第三章 马克思与哈贝马斯交往理论比较 |
第一节 交往概念比较 |
一、马克思的交往概念 |
二、哈贝马斯的交往概念 |
三、马克思交往概念与哈贝马斯交往概念的相关性与差异 |
第二节 交往主体比较 |
一、马克思的交往主体 |
二、哈贝马斯的交往主体 |
三、马克思交往主体与哈贝马斯交往主体的相关性与差异 |
第三节 交往动力比较 |
一、马克思的交往动力 |
二、哈贝马斯的交往动力 |
三、马克思交往动力与哈贝马斯交往动力的相关性与差异 |
第四节 交往目标比较 |
一、马克思的交往目标 |
二、哈贝马斯的交往目标 |
三、马克思交往目标与哈贝马斯交往目标的相关性与差异 |
第四章 马克思与哈贝马斯交往理论评价与实践启示 |
第一节 马克思与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评价 |
一、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当代价值 |
二、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主要缺陷 |
三、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永恒魅力与不断发展 |
第二节 马克思与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实践启示 |
一、引导网络交往的有序发展 |
二、促进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共享 |
三、构建互利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的基本观点、主要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的基本观点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3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思想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 |
2.1 社会哲学的基本内涵 |
2.1.1 “社会”的概念演进 |
2.1.2 社会哲学的概念 |
2.2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2.2.1 法兰克福学派创立时期(1930-1939) |
2.2.2 法兰克福学派发展时期(1940-1969) |
2.2.3 法兰克福学派衰落时期(1970-) |
2.3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思想的理论渊源 |
2.3.1 从康德批判哲学中提取合理内核 |
2.3.2 从黑格尔辩证哲学中吸取养分 |
2.3.3 从马克思社会哲学中继承精髓 |
2.3.4 从卢卡奇社会存在哲学中借鉴方法 |
第3章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根本问题和主要特点 |
3.1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
3.1.1 社会批判理论 |
3.1.2 异化理论 |
3.2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思想的根本问题 |
3.2.1 社会认识论的问题 |
3.2.2 社会本体论的问题 |
3.2.3 社会价值论的问题 |
3.3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思想的主要特点 |
3.3.1 社会批判与社会建构相统一 |
3.3.2 事实与价值相统一 |
3.3.3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
第4章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4.1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思想的最初探索 |
4.1.1 确立社会哲学的研究方向 |
4.1.2 确定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
4.1.3 提出总体性反思与批判 |
4.2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思想的整体架构 |
4.2.1 波洛克的政治经济学模式 |
4.2.2 马尔库塞与弗洛姆的社会心理学模式 |
4.2.3 霍克海默与阿多诺的文化理论模式 |
4.3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思想的转向 |
4.3.1 哈贝马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 |
4.3.2 哈贝马斯对交往理性的建立 |
第5章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思想的内容 |
5.1 极权社会 |
5.1.1 社会存在:“国家资本主义” |
5.1.2 人的存在:奥斯维辛之后不再写诗 |
5.1.3 哲学反思:对“同一性”的批判 |
5.2 工业社会 |
5.2.1 社会存在:“发达工业社会” |
5.2.2 人的存在:“物化”与“被驯化” |
5.2.3 哲学反思:对“科技理性”和“文化工业”的批判 |
5.3 交往社会 |
5.3.1 社会存在:“现代性未尽” |
5.3.2 人的存在:“交往与商谈” |
5.3.3 哲学反思:对交往理性的确立 |
第6章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思想的贡献与当代启示 |
6.1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思想的贡献 |
6.1.1 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 |
6.1.2 寻找扬弃异化生活的新路径 |
6.1.3 唤起人的主体性总体复归 |
6.1.4 重新树立价值理性的正确指向 |
6.2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思想的当代启示 |
6.2.1 考量中国现代化建设与现代性问题 |
6.2.2 建立以人为本的当代社会发展观 |
6.2.3 推进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事业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西方正义论的伦理精神形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主要论题及相关文献综述 |
(1)西方正义论的古今分异 |
(2)关于“伦理”理念的正义论研究 |
(3)现代正义论发展中的伦理性关涉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伦理”与“正义”关系的道德哲学辨析 |
第一节 “伦理”与“伦理精神” |
一、“伦理” |
二、“伦理”的精神本性 |
三、伦理与政治 |
第二节 “伦理”是何种“正义” |
一、正义的语义窄化及其阐释性特征 |
二、“伦理”作为一种正义的依据 |
三、一种参照“伦理世界”的正义理念 |
第三节 伦理正义与西方正义论史 |
一、伦理正义的性质 |
二、伦理正义以伦理共体的同一性为目的 |
三、伦理正义之于西方正义论诸形态 |
第二章 传统正义论的伦理形态(一):希腊世界的德性主义正义形态 |
第一节 “伦理世界“及其正义形态 |
一、“伦理世界”的现象学还原 |
二、伦理世界中的个体与伦理实体 |
三、伦理实体中的正义 |
第二节 德性主义的正义论样态 |
一、德性正义与古代正义论的基本进路 |
二、理性、灵魂和谐与正义的“内圣”范式 |
三、“伦理精神—城邦正义—美德正义”的正义范式 |
第三节 正义诸向度的德性主义建构 |
一、亚里士多德论正义的德性之维 |
二、个体德性、政治正义与城邦至善 |
三、城邦教化与伦理正义品质的养成 |
第四节 古典正义论的特质及局限 |
一、古典正义论的特质 |
二、实体性的消亡与自然平等意识的悲怆 |
第三章 传统正义论的伦理形态(二):基督教传统的神学正义形态 |
第一节 基督教神学正义的精神特质 |
一、基督教世界观与正义的神学本质 |
二、神学正义的伦理性 |
第二节 “现世”伦理正义的神学架构 |
一、神学正义的“此世”困境 |
二、神圣社团中的正义形态 |
三、政教一体中神学正义异化 |
四、神学法理正义的探寻 |
第三节 新教正义观与向现代正义的过渡 |
一、宗教正义与世俗正义分离 |
二、“称义”新解与神学个人主义 |
三、从神学正义到现代正义 |
第四章 启蒙开启的现代正义论形态 |
第一节 启蒙世界观及其正义事业 |
一、“公开运用理性”的启蒙 |
二、启蒙个人主义的世界观 |
三、人、社会和国家的分立 |
四、现代正义与伦理的分离 |
第二节 契约主义正义论形态 |
一、自然状态、家庭与自然正义 |
二、个体权利的先验主义论证 |
三、契约的喻证 |
四、契约主义的社会客观精神样态 |
第三节 现代正义形态中的个体善与社会善 |
一、权利、道德与个体善 |
二、一种功利最大化的善的理解方式 |
三、以启蒙为标识的现代正义特质 |
第五章 当代正义论的伦理形态(一):善多元论下的自由主义政治正义形态 |
第一节 自由主义的分配正义论 |
一、三种自由主义分配正义思想 |
二、正义优先的个人主义基础 |
三、一场围绕“伦理”问题的论争 |
第二节 “政治自由主义”对“伦理”的有限承认 |
一、罗尔斯对黑格尔“伦理”的理解 |
二、私人性的伦理多元与政治社会中的伦理感 |
三、政治生活中的公民伦理理想 |
第三节 个体善与共体善统一的两种取向 |
一、德沃金论自由主义政治的伦理共同体 |
二、至善主义多元共同体的伦理建构 |
三、自由主义伦理共同体的有限性 |
第六章 当代正义论的伦理形态(二):社群主义的社会多元正义形态 |
第一节 社群主义的精神样态 |
一、“社群”的伦理性 |
二、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 |
三、三种社群主义的共同体理念 |
第二节 社群主义的正义论 |
一、对自由主义正义原则的批判 |
二、社群主义的分配正义观 |
三、突出伦理正义精神的分配正义 |
第三节 伦理正义之于共同体主义的社会理想 |
一、共和主义与社群主义 |
二、共同体主义对时代精神的洞见 |
三、社群主义理论的局限及现实主张的空泛 |
第七章 当代正义论的伦理形态(三):互主体理论的程序正义与承认正义 |
第一节 互主体交往与现代伦理的形而上学基础 |
一、交往理论对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调和 |
二、互主体理论的精神特质 |
三、互主体理论对伦理生活的“横向”理解 |
第二节 哈贝马斯商谈理论中的道德、伦理与正义 |
一、“后习俗”的道德正义与具体伦理 |
二、道德商谈与合法性正义 |
三、伦理商谈与伦理认同的本真性 |
第三节 形式伦理构想与正义的承认范式 |
一、非正义的诊断——从交往病理到承认病理 |
二、承认正义与作为社会分析的正义 |
三、以承认重建正义的现代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后记 |
四、生产、语言与交往——马克思与哈贝马斯关于交往理论的历史关联与差异(论文参考文献)
- [1]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研究[D]. 国吉. 吉林大学, 2021(01)
- [2]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当代阐释[D]. 骞真.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D]. 孙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审美共同体问题研究 ——以当代批判理论为中心的考察[D]. 漆飞. 兰州大学, 2021(09)
- [5]交往理性视域下师生关系的审视与构建[D]. 代斌.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6]实践哲学视域下的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研究[D]. 刘健.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7]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研究[D]. 王贺. 河北大学, 2020(03)
- [8]马克思与哈贝马斯交往理论比较研究[D]. 汝雅娟.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 2020(11)
- [9]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哲学思想研究[D]. 陶倩倩.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10]西方正义论的伦理精神形态[D]. 杜海涛. 东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