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版国际标准分类法第二版出版(论文文献综述)
杨渝[1](2019)在《基于范畴理论的《黄帝内经》情志术语翻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在中医药对外交流和传播高速发展的时代,确立系统的术语翻译标准尤其重要。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基于古代中医典籍,尤以《黄帝内经》(下文称《内经》)为圭臬。《内经》是一部“形”、“神”医学着作,所提出的情志理论是后世中医心理学的根基,也是《内经》最大的贡献之一。对《内经》情志术语进行分类翻译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情志术语体系翻译研究,也有助于进一步确立中医典籍术语翻译标准和术语体系。然而,情志术语往往抽象、感性、形而上,分散在《内经》129个篇章中,在各译本中的译法大相径庭,几份国标中也都存在严重的缺漏,亟待进行全面的整理、分类和翻译研究。本研究采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理论建立《内经》情志术语范畴模型,通过观察96个情志术语在“上位范畴——基本层次范畴——下位范畴”中所处的位置和相互关系探讨如何建立系统化的翻译原则、策略和方法。这不仅为建立中医典籍术语翻译体系提供借鉴,也为新兴学科认知翻译学的理论构建和完善提供翻译批评实践范例。方法:在范畴理论框架下对《内经》情志术语进行范畴化分类,用“情志”概念框定术语研究的边界,确立“七情”和“五神”两个与“情志”相关的主要范畴,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分,确立以“神”、“喜”、“怒”、“忧”、“思”、“悲”、“恐”、“惊”为基本层次范畴词的8个次范畴,并继续向纵深方向分化多层次子范畴。通过观察每一个范畴内部的术语相似结构,拟定可能采用的翻译研究方法。在进行术语翻译研究之前,通过向海内外专家发放问卷,调查译本和术语的接受度、译者对翻译的态度与译本选择的相关性两个角度进行调查,最终选择倪茂新(1995)、吴奇、吴连胜(1997)、李照国译本(2005《素问》、2008《灵枢》)及文树德(Paul Unschuld)译本(2011《素问》、2015《灵枢》)四个全译本为主要参考译本,必要时参考罗希文节译本(2009)、Ilza Veith节译本(1949)、WHO西太区《中医药名词标准化》、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和几本《内经》汉英词典,采用文献学、范畴学、翻译学和历史学研究方法,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参考问卷调查结果,提出各范畴中情志术语的最佳译文及范畴化翻译方法。结果:通过范畴化分类建立情志术语范畴模型,对8个子范畴中的基本层次范畴术语的译法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下位范畴术语系统化的翻译原则、策略和方法。可知:(1)“五神”范畴是与《内经》“情志”相关的一个外围范畴,其基本范畴词是“神”,向上隶属于“五神”,向下囊括“神明”、“精神”、“神气”、“神脏”等一系列术语。当基本范畴词“神”的翻译策略和译词得到确定以后,下位范畴词“神明”、“精神”、“神气”、“神藏”等及上位范畴词“五神”、“神志”的翻译策略也随之而确定。(2)“七情”范畴是《内经》“情志”核心范畴,其基本范畴词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向上隶属于“喜怒”及“九气”范畴(后世中医学提出“五志”、“七情”、“情志”等高度概括的上位范畴词),向下囊括多层级范畴。以“怒”为例,“怒”包含了至少4个(也可视为5个)次范畴。第一层次范畴是以基本层级范畴词为原型形成的术语范畴,如“暴怒”类、“怒则气上”类术语等;第二层包含疾病范畴如“癫”、“狂”、“厥”、“风”等,其中第三层范畴为疾病核心术语所包含的具体病证,如“厥”所包含的“骭厥”、“煎厥”等;第四层范畴为治法治则范畴,包含两个平行层次,第一为情志相胜疗法,如“怒胜思”等;第二为心理疗法,如“移精变气”、“祝由”等。“七情”范畴强调基本层次范畴词的重要性,基本范畴词影响或决定下位范畴词的译法。(3)在6个重要译本、两份国标和几本词典的基础上进行译文分析,结合海内外专家问卷分析结果,针对8个子范畴中共96个术语进行疏义和翻译研究,提出术语的最佳译法和以范畴为单位的翻译体系。结论:通过对《内经》情志术语范畴化分类英译研究可知:(1)范畴分类是解决中医典籍术语翻译的前提条件。(2)《黄帝内经》情志术语范畴模型是以八个基本层次词为核心的“上位范畴词——基本层次词——下位范畴词”多层级结构(3)《黄帝内经》情志术语可通过范畴分类建立系统的翻译原则、策略、方法,这是中医典籍术语翻译研究的新视角,也能为中医术语标准化研究提供借鉴。(4)范畴理论对于传统文化典籍核心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有一定的普适意义。(5)基于范畴理论的《黄帝内经》情志术语翻译研究也是认知语言学的新学科,认知翻译学理论在中医典籍术语翻译中的创新性实践,可为该理论的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提供方法学借鉴。(6)《黄帝内经》情志术语专题研究可促进中、西方心理学对话。
邓小华[2](2018)在《国家资格分级的技术逻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资格框架是体现国家意志的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的基础性制度,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的分级和融通构成它的“结构—功能”体系。资格分级是国家资格框架建设的起点,从技术复杂性的视角探讨国家资格分级的内在逻辑是保证资格等级体系合理性与贯通性的理论前提。本研究坚持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辩证逻辑以及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在复杂性范式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哲学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实地调研法。首先,通过经验归纳、批判反思和理论演绎相结合的方式论证技术逻辑作为国家资格分级内在根据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其次,分别探讨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分级所遵循的技术逻辑;最后,分析技术逻辑规制下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融通的中介与条件,提出基于技术逻辑的国家资格等级描述标准。规律是从经验和历史之中构建的。通过对国内外资格分级经验的比较与个案剖析,发现我国国家资格分级存在经验主义路径依赖现象,具体表现在国际资格分级经验的简单借鉴、国家教育体系等级的简单移植和国家职业资格分级的简单代入等三个方面。对经验依赖现象的全面审视促使国家资格分级内在逻辑研究的理论自觉。技术逻辑作为国家资格分级的内在逻辑之所以成立,是因为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具有同质性,其本源在于两类资格共同的技术本体。在大技术观的前提下,本研究探讨了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中技术图景展现的逻辑范畴:现代技术与现代科学的整合,通用技术与专用技术的贯通,技术知识与技术活动的互动。与国家资格层级的相对恒定、技术复杂性的三维向度以及国家资格融通的技能中介等三个理论预设一起,共同构成了本研究的分析框架。教育资格分级遵循技术知识复杂性逻辑。技术知识是由技术原理知识、技术事理知识和技术伦理知识构成的开放自组织系统,它既与技术活动相互作用,也与纯粹科学知识相联系,其复杂性沿着“通用—专用”、“成熟—创新”相互交织的路径演化。普通教育资格分级体现技术原理知识逻辑、职业教育资格分级体现技术事理知识逻辑,非正规教育与非正式学习资格分级则取决于碎片化技术知识的结构化程度。在技术知识逻辑支配下,初中教育资格应成为教育资格分级的起点,职业教育资格等级的拓展遵循与普通教育资格相衔接的串行路径,教育资格等级描述可采用技术知识标准的“4x2”框架。职业资格分级遵循技术活动复杂性逻辑。专业性分工的深化和技术知识的创新导致了技术活动的复杂性,其复杂性程度可以用“递进—并行”模型来表达。生产、服务、维护、开发、设计、创新和管理等技术活动既是递进的,也是并行的,而且各技术活动自身还有从生疏到熟练的层级变化,它们与技术知识、工作情境和信息共享等条件性要素一起,构成了具有层次性、回归性、联通性和统一性特点的复杂系统。遵循技术活动复杂性逻辑,应把先前工作经历纳入职业资格分级,旨在贯通职业技术实践和工程技术实践的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要对接职业资格分级,而职业资格等级标准的描述也应围绕技术活动复杂性展开。在技术逻辑规制下,以具身认知为取向的技能积累是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融通的逻辑中介。资格融通作为国家资格框架的功能负载决定了资格分级的目标和方向,也决定了国家资格等级描述标准。以技能为核心要素,融合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等级描述标准,国家资格等级描述标准可标识为技术知识、技能和技术活动三个维度,它们相互影响,使国家资格分级充分体现技术复杂性的内在逻辑,同时,也可与国际资格等级描述标准接轨。
程军毅[3](2014)在《《国际标准分类法》(第六版)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首次全面研究了英文第六版《国际标准分类法》的变化,为中文版《国际标准分类法》的修订提供参考。
肖超[4](2014)在《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研究(1897-2012)》文中研究说明晚清以来,中西文化交流进一步加深,翻译出版业成为近代文化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西方学术着作的译介,使中国人摒弃了过去狭隘的观点,以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世界。商务印书馆是传播新文化的先行者。译介西学经典、出版学术着作等工作,使商务印书馆成为20世纪中最着名的出版社,并被誉为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端。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地理学科对于中国起着先行学科的作用。通过世界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国人打破了传统的天下观念,产生向西方学习的愿望,进而引发了一个多世纪的思想革命历程。自1897年建馆以来,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大量的地理学着作。其中,地理学译着是商务印书馆地理学图书出版中的重要部分。由于商务印书馆和地理学科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对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史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这一研究能够从侧面窥视商务印书馆西学翻译出版的历程,发现商务印书馆在翻译出版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这对于商务印书馆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引入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利用《商务印书馆图书目录(1897-1949)》、《商务印书馆图书目录(1949-1980)》和《商务印书馆地理学图书目录(1949-1990)》等书日,对商务印书馆建馆以来出版的地理学译着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在研究中,借鉴了西方书籍史的研究理念,运用了西方社会学“共同体”理论,以及“副文本”研究的思路。在运用传统书目文献学方法的基础上,也运用了计量学的方法,对着作出版年、作者国别、书籍印刷数量等方面进行计量分析,从书籍史的角度对地理学译着出版做微观研究。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翻译出版经历了晚清、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期。无论是在学科内容的选择,还是在着作山版国别的倾向上,这些地理学译着都强烈地打上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烙印。因而,在整理1897-2012年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书目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对地理学译着的统计分析,本文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划分成晚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阶段。这样,本文将地理学译着置于于不同时代的背景下,分析晚清以来国内地理学界对地理学译着的接受史和西方地理学思潮的变迁。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进行研究。首先,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丛书收录、版本变迁、市场销售三个层面,探讨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流通情况。本文借助版本学的知识,系统考察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版本源流,分析了地理学译着版本变迁的四种情形,论述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版本变迁的原因,认为地理学译着版本变迁是由商务印书馆、译者、译着学术影响三方面所引起的。接下来,笔者以49种地理学译着为研究样本,利用重印再版次数和销售比率两个指标评价了地理学译着的销售情况。通过数据,可以发现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在市场上销售状况很好,具有旺盛的学术生命力。此外,本文也对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影响力作了评估。在对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统计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重印再版、丛书收录、引用及书评情况,认为影响力高的地理学译着通常具备重印再版率高,多种丛书收录,被引频次多、书评数量多等特点。最后,对高影响力地理学译着进行了案例分析,并总结了高影响力地理学译着的特征。其次,在对地理学译着的着者、译者、读者群体身份进行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对译着着者、译者、编者、地理学者之间的交流的分析,探讨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和地理学共同体形成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地理学译着出版中,商务印书馆是地理学者之间沟通和交流的中心。地理学者通过合作翻译西方地理学着作,或者合作编纂教材,在学术上得到交流。通过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者联系在一起,结合成紧密的交流网络,从而促进了地理学共同体的形成。再次,从着作出版年、作者国别等方面对地理学译着进行计量分析,探讨产生结果的原因和历史背景,分析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与地理学学术发展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地理学译着反映了西方地理学的发展脉络。另一方面,地理学译着推动了中国地理学的发展。西方地理学思想经由地理学翻译出版传入中国。西方地理学着作的译介,在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程军毅[5](2014)在《《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与《国际标准分类法》在我国标准文献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本文论述了《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和《国际标准分类法》在我国标准文献中的应用现状,各自的局限性,并对两种分类法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付天松[6](2013)在《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及其被引研究》文中认为图书馆学理论和图书馆工作,是学术性和实践性都很突出的一个领域。而图书馆学则既要有深厚的专业学术造诣,还要有勇于实践、善于探索的精神。图书馆学家的思想将会带动着图书馆学的发展趋势,对于图书馆的学科发展和事业发展,更有着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推动性。本文依据《现代图书馆学理论》关于图书馆学家年代的划分情况,通过了解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的生平,基于中国知网、国家数字图书馆和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平台检索出每位图书馆学家的论着及其被引情况,进而梳理出三代图书馆学家对学科理论和实践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李敏[7](2012)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兼容化研究》文中指出一直以来,图书馆和情报领域的专家学者,都在关注各类检索语言共同应用于同一检索系统或不同检索系统,而导致检索策略多样化,进而影响到系统内信息资源共享的问题,并积极探讨解决方法。检索语言标准化应是最理想的方法,但难度太大。通过人工或自动方式,在异构检索语言词汇之间建立语义映射关系,以此实现它们的兼容转换,最终让各种检索语言集成,这是较为现实和可行的办法。在我国,《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是影响最大、用户群最多的综合性图书分类法,如何与中外其他检索语言兼容受到了更多关注,只有融入到检索语言这个大系统中去,《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才能继续保持其在知识组织系统中的优势地位。本文为此分五部分展开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第一部分,概述检索语言兼容的相关基础问题。首先是概念的辨析,在追溯检索语言兼容、兼容性、兼容化、兼容转换、互操作、映射及映射转换等概念的基础上,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而归纳整理出狭义和广义的检索语言兼容概念。其次,从检索语言基本原理的一致性和检索语言构成方法上的互补性两个角度论述了检索语言兼容的理论基础。最后分析了影响检索语言兼容的因素:检索语言编制原则,类表词汇(类目概念)主题范畴、专指度、先组度,类表结构相似程度等。第二部分,《中图法》兼容化的历程。具体研究了《中图法》编制之初对国内外分类法的借鉴和吸收、基于手工研制的《中图法》的系列化类表和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中图法》的互操作研制、《中图法》与其他知识组织系统的集成。第三部分,《中图法》兼容的范围与模式。在全面调查和分析《中图法》与其他检索语言兼容的成果、研究项目和计划的基础上,指出《中图法》目前成型的兼容成果主要集中在与其系列化类表、与《汉语主题词表》兼容,同时在《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基础上也开始了与自然语言的兼容研究,与国外分类语言、主题语言的兼容大多局限于部分领域或主题,并还需进一步论证。针对以上兼容范围总结了《中图法》在实现兼容化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兼容模式的特点和技术性能。第四部分,网络环境下《中图法》兼容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国外的一些着名分类语言兼容范围扩大,检索语言兼容化发展趋势愈加突出:组织对象扩大化和进一步细化,组织工具的用途多元化,概念体系范围扩大化,结合或强化传统的知识分类和词汇控制的手段,知识组织工具多元化存在,越来越明显跨学科发展特征等。《中图法》要成为汉语界通用性的检索语言并与国外其他检索语言兼容,还面临一系列问题:已有成果的优化、单语种出版、网络化水平、类目体系问题等。除了依靠技术支撑之外,《中图法》本身还应积极采取对应措施:优化主类表结构、进一步修订复分表、规范类目描述、发行多种译本、继续推进《中图法》标准化等。第五部分,语义Web环境中KOS语义互操作与《中图法》SKOS描述转化。KOS要以数据关联形式在网络上发布和检索,实现语义互操作,必须采用标准的描述语言重新描述。SKOS语言是W3C设计的一种标准的编码语言,专门针对传统知识组织系统的计算机表示和机器可处理。KOS的现代化改革一直坚持以类表结构少改动的原则,这与SKOS的定位完全吻合,即只描述不改动。但在《中图法》等传统类表的SKOS语言全描述转化研究中,伴随概念框架完美设计的同时,类表的一些细节和一些特性却无法实现语义最低损耗的描述转换。既要保证SKOS的独立性,又要让类表的语义损耗最低、数据交互性最强大,办法之一是只转化类表前三级类目体系,以构建传统类表的顶层表示模型。之二,用SKOS全描述转化各类表,同时归纳各类表概念构建出顶层本体,在顶层本体数据与SKOS数据间建立联系。如此,在未来智能化的网络环境中提供真正的一站式网络检索服务的理想才能实现。
邝兵[8](2011)在《标准化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标准化战略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也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问题,选择研究标准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经济全球化将标准化推到了国际市场竞争的前沿。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主要特征。经济全球化增加了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程度,同时也加剧了各国之间的竞争。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标准已被推向国际市场竞争的前沿。它已成为国际贸易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各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重要依据。为了占领国际经济竞争中的技术制高点,各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其实质体现为创新能力的竞争,并进一步表现为将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的竞争。在高新技术领域企业的经济利益更多地取决于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和标准。占有知识产权和具有竞争力的标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衡量企业乃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世界范围内的标准竞争日趋激烈,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条约在促进国家间技术转移的同时,也使发达国家将标准、知识产权作为保持其技术垄断地位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加大了发展中国家获取技术的成本。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也步入了关键时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与繁荣发展成为迫切任务。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对中国标准化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战略需求。标准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外贸易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具有竞争力的标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高水平的标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适应市场的标准,建立新型的消费价值观需要更为适用的标准。在这种形势下,研究标准化战略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选择这一课题,一方面是因为深圳的标准化战略在全国起步较早,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有研究的基础;另一方面要深入推进中国标准化战略的实施,亟需理论的支撑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从而使标准化战略由自发转向自觉。同时,选择这一课题,也是秉承经济学的重要传统,从鲜活的实践需求出发,以经济学理论为依据,研究最现实的经济学问题,希望对中国标准化领域的理论提升和实践创新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学习借鉴国内外已有的标准化研究成果,系统地论述了标准化的基本理论:根据标准化的发展历程,应用经济学原理,分析了标准化从传统的基础工作发展成为战略的必然性及其战略作用的具体体现,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阐述了标准化的战略作用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应用战略管理理论阐明了标准化战略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应用经济学和战略管理理论,从企业微观层面分析了标准化在企业创造价值全过程的重要作用,并从国家宏观层面论述了实施标准化战略的重要性。分析了国际“标准化战略热”的背景、特点,通过对国外标准化战略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其共性特点和个性特征。研究了中国标准化工作的现状、与国外先进国家的差距及成因,提出了中国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发展目标、努力方向和对策建议。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对部分国家标准化战略的剖析和中国实施标准化战略先行地区——深圳实践经验的总结,研究了标准化战略的内在规律,总结了相关工作经验。论文的结论是:(一)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标准化已必然性地从基础走向战略,成为企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国际发达国家(区域)已率先认识到这一趋势,纷纷制定本国(区域)的标准化战略,运用标准化手段抢占国际国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这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国际产业竞争的世界潮流。(三)中国在标准化的理论和实践上与发达国家相比已显滞后,但可以发挥制度优势和后发优势迎头赶上,关键是要深刻认识标准化的发展规律,及早制定并大力实施中国的标准化战略。(四)中国实施标准化战略要建立起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中介支撑、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发挥好政府、企业、技术机构、社会组织四位一体的作用,以完善中国的标准体系为目标,以经济发达地区为带动,以在优势领域参与国际竞争为突破口,在国际标准竞争中赢得主动。本文分为八章。首先,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其次,研究了标准及标准化的基本理论以及标准化从基础走向战略的发展过程,并从经济学角度对标准化的战略作用进行了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的分析。第三,运用战略管理理论阐述了标准化战略的特点。第四,根据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研究了企业标准化战略和国家标准化战略。第五,分析了中国标准化工作的进展、问题及成因,进而提出了中国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对策。最后,研究了深圳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实践,总结了其主要经验。
袁曦临[9](2011)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建立与发展,是与清末民初的社会变革及知识转型分不开的。本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学为政本”的理念,晚清及民国学人借助于现代大学制度的确立、现代文献分类法的编制,对中国传统知识系统按照西方学科分类体系进行了重组。在现代西方强势的政治经济实力的冲击之下,辅之以弱势文化的自我心理认同,晚清以来的知识分子不可能以批判的眼光去审视、移植现代西方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体系,更不可能以理性的态度、按照严格的程序和步骤去检验引进的西方知识体系。1949年后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基本照搬苏联模式,对西方人文社会科学采取否定的态度,这使得20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不仅脱离了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谱系,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袭割断了联系;1978年后人文社会科学虽得以重建,但相对于西方人文社会科学,不仅依然缺乏必要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土壤,而且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分类体系也陷入长期的模糊不清。学科体系是一种知识制度,是一种对知识加以分类的“学科分类制度”。近年来,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科建设实践中的许多问题,如学科专业目录修订调整、学科基金资助、重点学科点设置、学科发展不平衡、学术评价问题,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缺乏国际影响等等,追根溯源均可归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分类体系问题。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新的历史转型期,亟需建立能够反映中国国情和历史深度,指导中国现实发展,并具有世界学术视野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思维与独立研究。因此,重构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使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真正本土化,用自己的理论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正日益成为学术界研究和关注的焦点。而要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繁荣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重构无疑是出发点和先决条件。本文采用语境分析方法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变迁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剖析,从“民国学制改革”和“近代文献分类法演化”2个途径对近代中国传统学术谱系的演变过程进行了阐述,并试图厘清“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以及“哲学社会科学”这3个概念在近现代中国的语境中是如何产生以及被混淆的;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分析了国内现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比国外主要的学科分类体系的设置情况,提出重构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出发点应由政府、政治导向转变为以学科、知识为导向,同时建立起开放的、多元化的学科准入模式,重建中国古典学术体系。本文所提出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包括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和应用性软科学这三大领域,并设计通过“通识”和“桥梁”教育把上述三大学科领域,在学科交叉或跨学科层面重新聚合起来,使之既保持与国外主流学科体系如CIP、ISCED、JACS基本一致,又兼顾到与台湾的学科分类体系以及文献分类法的衔接,以期体现人文社会科学整体化、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而后,从微观的角度,选择图书馆学、情报学这一具有学科交叉性质的具体学科进行个案研究,以期将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本文的研究路径可以概括为:(1)在西方语境中去理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概念及话语体系。(2)在中国语境中对西方学术体系进行剖析和反思,而后提出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问题;(3)通过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的比较研究和案例研究,形成能够解决中国问题,同时与西方学术对应交流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框架。相比于20世纪初的激烈的学术转型,一个多世纪之后的今天虽已不再有救亡图存的危险,但寻求发展和创新的紧迫感,以及世界的多元变化较之20世纪初更为剧烈。在新的环境下,对历史的梳理正是反思的前提,也是理论得以重新建构的先决条件。目前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对于各个具体学科的研究已经比较丰富,对于学科体系整体性的陈述却比较欠缺,而整体性陈述恰恰是认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历史和现实的框架性工具。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2个方面:首先,本文提出了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应用性软科学三分法,而后通过“通识”和“桥梁”教育,在交叉学科或跨学科层面聚合的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通用框架。在理论层面,为厘清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的知识谱系,洞悉其构成,明晰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把握其研究范围,并预测学科发展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理论框架;在实践层面上,可以引领和指导国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学科管理、学术评价和文献分类,乃至学术出版和学术知识的传播,具有现实参考价值。其次,从“学术史”的角度,深入探究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与近代中国学术转型的关系及其内在理路;在研究方法上,摒弃了将学术史与社会史割裂开来的作法,而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问题同经济、政治、社会背景相关联,从而能更清楚的认识学术发展的脉络,获得更为全面和宏观的把握。
彭艳[10](2010)在《港版动漫图书编目方法的探析》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港版动漫图书与普通中文图书在印刷文字、国际标准书号、出版发行项等不一致的问题,参照《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二版)中的规定,给出了在实际的着录过程中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机读着录格式。
二、中文版国际标准分类法第二版出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文版国际标准分类法第二版出版(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范畴理论的《黄帝内经》情志术语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相关概念 |
1.1 情志 |
1.2 术语 |
1.3 翻译策略 |
2.研究方法 |
2.1 文献学研究法 |
2.2 范畴学研究法 |
2.3 翻译学研究法 |
2.4 历史学研究法 |
2.5 问卷调查法 |
3.情志术语研究范围 |
4.《内经》译本评述及遴选 |
4.1 《内经》翻译本概况 |
4.2 《内经》译本分类研究 |
4.3 采纳译本的原则与范围 |
5.《内经》情志术语范畴化分类研究 |
5.1 范畴化与范畴理论 |
5.1.1 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理论 |
5.1.2 从经典范畴理论到原型范畴理论 |
5.1.3 原型范畴理论的核心内容:层次、意象图式、隐喻、转喻 |
5.1.4 原型范畴理论在国内翻译学界的应用 |
5.1.5 原型范畴翻译等值观—术语翻译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
5.2 《内经》情志术语范畴化研究 |
6.《内经》情志术语范畴化翻译研究 |
6.1 “五神”范畴 |
6.1.1 基本层次范畴词“神” |
6.1.2 “神”的下位范畴词 |
6.1.3 小结 |
6.2 七情范畴 |
6.2.1 “喜” |
6.2.2 “怒” |
6.2.3 “忧” |
6.2.4 “思” |
6.2.5 “悲” |
6.2.6 “恐” |
6.2.7 “惊” |
6.2.8 “七情”范畴共同上位范畴词 |
6.2.9 “七情”范畴共同下位范畴词 |
6.2.10 相同构式多字格术语 |
6.2.11 小结 |
7.讨论 |
7.1 《黄帝内经》术语翻译的特殊性及术语分类的重要性 |
7.2 范畴理论与《黄帝内经》情志术语翻译研究的高度契合 |
7.3 《黄帝内经》情志术语的范畴化翻译原则、策略和方法 |
7.3.1 范畴化翻译原则 |
7.3.2 范畴化翻译策略 |
7.3.3 范畴化翻译方法 |
7.4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及认知翻译学理论的形成、构建和完善 |
7.4.1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
7.4.2 认知翻译学理论的形成、构建和完善 |
创新点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文献综述 基于翻译策略的《黄帝内经》翻译研究述评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发表论文 |
附录三:参编着作 |
附录四:参加课题相关学术会议 |
附录五:核心情志术语翻译列表 |
附录六:关于《黄帝内经》术语翻译的海内外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
附录七:问卷 |
(2)国家资格分级的技术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分析 |
一、国家资格分级研究的政策引领 |
二、国家资格分级研究的实践驱动 |
三、国家资格分级研究的国际参照 |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
一、问题提出的双重视角 |
二、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
三、问题的研究取向与价值 |
四、基于问题的研究内容框架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本研究的核心概念及其逻辑关系 |
二、国家资格框架 |
三、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 |
四、国家资格分级 |
五、技术逻辑 |
六、技术及其复杂性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资格及其等级划分:国家资格框架的要素构成 |
二、多元化趋同:国家资格分级的特点与依据 |
三、技术复杂性:本体论和认识论视角的学理考察 |
四、技术知识与技术活动的复杂性:一种初步研究 |
五、已有研究述评与本研究的理论空间 |
第五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整体思路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三、研究的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国家资格分级的经验及其反思 |
第一节 国家资格分级的国际经验分析 |
一、域外国家资格框架发展的三种模式 |
二、社会性与历史性交织的资格分级特点 |
三、完全国家资格框架中分级的个案剖析 |
第二节 我国国家资格分级的经验积累 |
一、聚焦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资格框架探索 |
二、政府推动、“开大”主导的资格分级实践 |
三、国际化与本土化紧密结合的资格分级特征 |
第三节 国家资格分级的路径依赖现象及其消解 |
一、国家资格分级的经验主义路径依赖现象 |
二、全面反映国家资格分级经验的文化自觉 |
三、深层透视国家资格分级规律的理论自省 |
第三章 国家资格分级的技术逻辑证成 |
第一节 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的同质性 |
一、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的外在效用相当 |
二、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的内在属性一致 |
三、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的学习量可比 |
第二节 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的技术本体 |
一、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同质性的技术本源 |
二、阐释两类资格技术本体的三项理论原则 |
三、两类资格技术本体展现的三对逻辑范畴 |
第三节 国家资格分级的技术复杂性逻辑 |
一、国家资格分级的技术复杂性逻辑假设 |
二、基于技术复杂性逻辑假设的理论预设 |
三、规约国家资格分级的技术复杂性测度 |
第四章 教育资格分级的技术知识逻辑 |
第一节 教育资格的认识论根源 |
一、教育资格授予的教育课程依据 |
二、国家资格框架中教育课程的技术知识本质 |
三、技术知识复杂性的开放自组织模型 |
第二节 不同类型教育资格分级的技术知识向度 |
一、技术原理知识主导的普通教育资格分级 |
二、技术事理知识主导的职业教育资格分级 |
三、非正规教育与非正式学习资格分级的复杂性阐释 |
第三节 遵循技术知识逻辑的教育资格分级设想 |
一、国家资格框架中教育资格分级的开放性诉求 |
二、初中教育作为教育资格分级的起点 |
三、职业教育资格等级拓展的串行路径 |
四、教育资格等级描述的技术知识标准 |
第五章 职业资格分级的技术活动逻辑 |
第一节 职业资格的实践论视域 |
一、职业资格的技术实践论意蕴 |
二、职业技术与工程技术的实践形态 |
三、回归技术实践的职业资格制度改革 |
第二节 职业资格分级的技术活动向度 |
一、职业资格分级的技术活动复杂性依据 |
二、技术活动复杂性生成的分工与知识诱因 |
三、技术活动复杂性的“递进—并行”模型 |
第三节 遵循技术活动逻辑的职业资格分级原则 |
一、职业教育等级证书的分级逻辑及其局限 |
二、先前工作经历认定融入职业资格分级 |
三、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对接职业资格分级 |
四、职业资格等级描述的技术活动标准 |
第六章 技术逻辑规制的国家资格融通 |
第一节 资格分级与资格融通的“结构—功能”关系 |
一、国家资格分级的结构生成 |
二、国家资格融通的功能负载 |
三、资格分级与资格融通的相互规定 |
第二节 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融通的技能积累逻辑 |
一、“心智化”与“具身化”融合的技能本质观 |
二、技能横向与纵向积累遵循的技术复杂性逻辑 |
三、教育资格和职业资格中技能积累条件的相似性 |
第三节 技术知识与技术活动双向建构的技能积累机制 |
一、教育资格中技能积累的“实践性反思”机制 |
二、职业资格中技能积累的“反思性实践”机制 |
三、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中技能积累程度的等效性 |
四、整合技术知识与技术活动的国家资格等级描述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图表 |
学习期间发表论文和参研课题情况 |
致谢 |
(3)《国际标准分类法》(第六版)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不同版本的比较 |
1. 体系结构 |
2. 新增类目 |
3. 修改类目 |
4. 范畴注释变更 |
三、中文版的修订 |
(4)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研究(1897-201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的传统 |
1.1.2 地理学译着出版的长远历史 |
1.1.3 研究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原因 |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地理学译着的概念界定及检索途径 |
1.3.1 地理学译着的概念界定 |
1.3.2 地理学译着的检索途径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综述 |
1.4.2 国外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结构安排 |
1.5.3 研究方法 |
1.5.4 创新点 |
1.6 与本文相关的理论 |
1.6.1 副文本理论 |
1.6.2 共同体理论 |
第二章 晚清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 |
2.1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 |
2.1.1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数量分析 |
2.1.2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概况 |
2.1.3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与其他出版机构地理学译着之比较 |
2.1.4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兴起的原因 |
2.1.5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翻译出版的意义 |
2.2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 |
2.2.1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的地理学编辑部门 |
2.2.2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概况 |
2.2.3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与其他出版机构地理学译着之比较 |
2.2.4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副文本的特征和用意 |
2.2.5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翻译出版兴盛的原因 |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 |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编辑部门 |
3.1.1 商务印书馆地理编辑室的沿革 |
3.1.2 商务印书馆地理编辑室人员构成 |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概况 |
3.2.1 改革开放前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概况 |
3.2.2 改革开放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概况 |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与其他出版社地理学译着之比较 |
3.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特点 |
3.4.1 地理学译着多为内部发行 |
3.4.2 地理学译着以集体翻译为主 |
3.4.3 地理学译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
第四章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流通与影响 |
4.1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丛书收录情况 |
4.1.1 商务印书馆丛书出版概况 |
4.1.2 《万有文库》中的地理学译着 |
4.1.3 《汉译世界名着》及《汉译世界学术名着丛书》收录的地理学译着 |
4.1.4 地理学专业丛书收录的地理学译着 |
4.1.5 其他综合性丛书收录的地理学译着 |
4.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版本变迁 |
4.2.1 地理学译着版本变迁的四种情形 |
4.2.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版本变迁的原因 |
4.3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市场销售状况 |
4.3.1 地理学译着的重印再版次数 |
4.3.2 地理学译着的销售比率 |
4.4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影响力 |
4.4.1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重印再版和丛书收录情况 |
4.4.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被引用情况 |
4.4.3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书评情况 |
4.4.4 对商务印书馆高影响力地理学译着的分析 |
第五章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着者、译者、读者群体 |
5.1 地理学译着的着者群体 |
5.1.1 晚清民国时期的地理学译着作者 |
5.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地理学译着作者 |
5.2 地理学译着的译者群体 |
5.2.1 商务印书馆编者担任译者 |
5.2.2 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学缘的译者 |
5.2.3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学缘的译者 |
5.2.4 中央大学、北京大学学缘之外的译者 |
5.3 地理学译着的读者群体 |
5.4 着者与译者、编者、学者之间的交流 |
5.4.1 着者与译者的交流 |
5.4.2 译者与编者的交流 |
5.4.3 译者与学者的交流 |
5.5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与地理学共同体的形成 |
5.5.1 地理学共同体 |
5.5.2 商务印书馆促成了地理学共同体的形成 |
5.5.3 商务印书馆和地理学共同体的认同和交流 |
第六章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与地理学学术发展 |
6.1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学科特征 |
6.1.1 地理学分支学科译着数量概观 |
6.1.2 区域地理译着 |
6.1.3 人文地理译着 |
6.1.4 自然地理译着 |
6.1.5 经济地理译着 |
6.1.6 地理学理论与方法译着 |
6.1.7 游记类译着 |
6.1.8 地理学史译着 |
6.1.9 技术地理译着 |
6.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国别特征 |
6.3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时间特征 |
6.4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与地理学学术发展 |
6.4.1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选题立足于学科发展需要 |
6.4.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呈现了西方地理学的学术成果 |
6.4.3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推进了我国地理学的发展 |
6.4.4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时间间隔体现了中外地理学的交融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翻译出版的贡献 |
7.1.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翻译出版的启示 |
7.2 研究贡献与展望 |
7.2.1 研究贡献 |
7.2.2 研究局限 |
7.2.3 研究展望 |
附录一: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统计表(1897-2012) |
附录二: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国内外出版时间间隔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5)《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与《国际标准分类法》在我国标准文献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应用现状 |
1.《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 |
2.《国际标准分类法》 |
二、两种标准分类法的局限性 |
三、发展方向 |
(6)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及其被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2 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
2.1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
2.1.1 沈祖荣的论着 |
2.1.2 胡庆生的论着 |
2.1.3 刘国钧的论着 |
2.1.4 洪有丰的论着 |
2.1.5 戴志骞的论着 |
2.1.6 袁同礼的论着 |
2.1.7 李小缘的论着 |
2.1.8 杜定友的论着 |
2.1.9 杨昭惁的论着 |
2.2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
2.2.1 桂质柏的论着 |
2.2.2 裘开明的论着 |
2.2.3 马宗荣的论着 |
2.2.4 查修的论着 |
2.2.5 皮高品的论着 |
2.2.6 周连宽的论着 |
2.2.7 吕绍虞的论着 |
2.2.8 张遵俭的论着 |
2.2.9 严文郁的论着 |
2.2.10 毛坤的论着 |
2.2.11 汪应文的论着 |
2.2.12 汪长炳的论着 |
2.2.13 钱亚新的论着 |
2.2.14 柳诒徵的论着 |
2.2.15 万国鼎的论着 |
2.2.16 王云五的论着 |
2.2.17 王献唐的论着 |
2.2.18 王重民的论着 |
2.2.19 张秀民的论着 |
2.3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
2.3.1 彭斐章的论着 |
2.3.2 佟曾功的论着 |
2.3.3 鲍振西的论着 |
2.3.4 赵世良的论着 |
2.3.5 郑莉莉的论着 |
2.3.6 赵琦的论着 |
2.3.7 孙云畴的论着 |
2.3.8 陈誉的论着 |
2.3.9 周文骏的论着 |
2.3.10 朱天俊的论着 |
2.3.11 张琪玉的论着 |
2.3.12 黄宗忠的论着 |
2.3.13 谢灼华的论着 |
2.3.14 白国应的论着 |
2.3.15 陈光祚的着作 |
2.3.16 倪波的论着 |
2.3.17 金恩晖的论着 |
2.3.18 吴慰慈的论着 |
2.3.19 肖自力的论着 |
2.3.20 谭祥金的论着 |
2.3.21 杜克的论着 |
2.3.22 黄俊贵的论着 |
2.3.23 辛希孟的论着 |
2.3.24 沈迪飞的论着 |
2.3.25 张德芳的论着 |
2.3.26 钟守真的论着 |
2.3.27 侯汉清的论着 |
2.3.28 徐引篪的论着 |
2.3.29 左恭的论着 |
2.3.30 胡耀辉的论着 |
2.3.31 丁志刚的论着 |
2.3.32 杨威理的论着 |
2.3.33 阎立中的论着 |
2.3.34 孟广均的论着 |
2.3.35 黄长着的论着 |
2.3.36 刘湘生的论着 |
本章小结 |
3 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
3.1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
3.1.1 沈祖荣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2 胡庆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3 刘国钧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4 洪有丰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5 戴志骞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6 袁同礼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7 李小缘的论着被引情况 |
3.1.8 杜定友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9 杨昭惁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10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着作被引数排名 |
3.1.11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论文被引数排名 |
3.1.12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总数排名 |
3.2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
3.2.1 桂质柏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2 裘开明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3 马宗荣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4 查修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5 皮高品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6 周连宽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7 吕绍虞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8 张遵俭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9 严文郁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0 毛坤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1 汪应文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2 汪长炳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3 钱亚新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4 柳诒徵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5 万国鼎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6 王云五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7 王献唐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8 王重民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9 张秀民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20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着作被引数排名 |
3.2.21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论文被引数排名 |
3.2.22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总数排名 |
3.3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
3.3.1 彭斐章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 佟曾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 鲍振西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4 赵世良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5 郑莉莉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6 赵琦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7 孙云畴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8 陈誉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9 周文骏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0 朱天俊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1 张琪玉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2 黄宗忠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3 谢灼华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4 白国应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5 陈光祚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6 倪波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7 金恩晖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8 吴慰慈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9 肖自力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0 谭祥金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1 杜克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2 黄俊贵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3 辛希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4 沈迪飞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5 张德芳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6 钟守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7 侯汉清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8 徐引篪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9 左恭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0 胡耀辉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1 丁志刚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2 杨威理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3 阎立中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4 孟广均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5 黄长着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6 刘湘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7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着作被引数排名 |
3.3.38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论文被引数排名 |
3.3.39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总数排名 |
本章小结 |
4 总结 |
4.1 三代图书馆学家思想的异同点 |
4.2 三代图书馆学家对后人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兼容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和图目录 |
1 引言 |
1.1 选题缘起与意义 |
1.2 前人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主要内容与创新 |
2 检索语言兼容概述 |
2.1 检索语言兼容及相关概念的解析 |
2.2 检索语言兼容的基础 |
2.2.1 检索语言基本原理的一致性 |
2.2.2 检索语言构成方法上的互补性 |
2.3 影响检索语言兼容的因素 |
2.3.1 检索语言编制原则 |
2.3.2 词汇(类目概念)因素 |
2.3.3 类(词)表结构因素 |
2.3.4 其他因素 |
3 《中图法》兼容化的历程 |
3.1 《中图法》编制之初对国内外分类法的借鉴和吸收 |
3.1.1 体系结构方面 |
3.1.2 标记符号方面 |
3.1.3 标记制度方面 |
3.2 基于手工研制的《中图法》的系列化版本 |
3.2.1 系列化类表的编制缘起及成果 |
3.2.2 一体化词表的理论研究和编制实践 |
3.3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中图法》互操作研制 |
3.4 《中图法》与其他知识组织系统的集成 |
3.4.1 集成表构建中的映射技术 |
3.4.2 较有影响的项目 |
4 《中图法》兼容的范围与模式 |
4.1 兼容范围 |
4.1.1 与国内分类语言的兼容 |
4.1.2 与国内主题语言的兼容 |
4.1.3 与国内多种检索语言的兼容 |
4.1.4 与国外分类语言的兼容 |
4.1.5 与国外多种检索语言的兼容 |
4.2 兼容模式 |
4.2.1 微类表模式 |
4.2.2 中介词典 |
4.2.3 集成词表 |
4.2.4 映射 |
5 网络环境下《中图法》兼容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5.1 网络环境下知识组织系统的兼容化趋势 |
5.2 《中图法》兼容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2.1 《中图法》兼容成果推广不理想 |
5.2.2 《中图法》出版语种单一 |
5.2.3 《中图法》的网络化水平问题 |
5.2.4 《中图法》类目体系设置上的问题 |
5.3 《中图法》的应对措施 |
5.3.1 加强与国内其他知识组织系统的兼容 |
5.3.2 主类表结构的优化 |
5.3.3 复分表的进一步修订 |
5.3.4 完善类目描述 |
5.3.5 发行多种译本 |
5.3.6 继续推进《中图法》标准化 |
6 语义Web环境中KOS语义互操作与《中图法》SKOS描述转化 |
6.1 KOS采用SKOS描述转化实现语义互操作的可行性 |
6.1.1 SKOS的定位 |
6.1.2 KOS的发展需求 |
6.2 《中图法》SKOS描述相关研究及评价 |
6.2.1 《中图法》SKOS描述转化的相关研究 |
6.2.2 《中图法》SKOS描述转化中的问题 |
6.2.3 《中图法》SKOS描述转化过程中的部分解决方案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标准化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表目次 |
图目次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国内外研究进展 |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五、研究方法 |
六、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标准及标准化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标准及标准化的概念 |
一、标准 |
二、标准化 |
第二节 标准的种类与标准体系 |
一、标准的种类 |
二、标准的级别 |
三、标准体系 |
第三节 标准化基本原理 |
一、关于标准化原理的研究概况 |
二、标准化的方法原理 |
三、标准系统的管理原理 |
第二章 标准化的发展:从基础走向战略 |
第一节 标准化的发展简史 |
一、远古时代标准化 |
二、古代标准化 |
三、近代标准化 |
四、现代标准化 |
第二节 标准化的特点 |
一、标准化的共同特点 |
二、现代标准化的新特点 |
第三节 对标准化作用的传统理解 |
一、从标准化的定义看标准化作用的传统理解 |
二、对标准化传统理解的局限性 |
第四节 从经济学角度对标准化作用的再认识 |
一、标准化是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平台 |
二、标准化是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途径 |
三、标准化是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手段 |
四、标准化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 |
第五节 对标准化作用的定量评价 |
一、德国的实证研究 |
二、英国的实证研究 |
三、中国的实证研究 |
四、对上述实证研究的述评 |
第三章 基于战略管理理论的标准化战略 |
第一节 战略及标准化战略的涵义 |
一、战略的涵义 |
二、战略的作用与本质 |
三、战略的特性 |
四、标准化战略的涵义 |
第二节 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 |
一、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 |
二、战略管理理论演变的基本规律 |
三、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战略管理理论视角下的标准化战略 |
一、标准化是企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对标准化作用的认识过程符合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规律 |
三、标准化是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
四、标准化是以客户价值为核心的规则体系 |
第四章 企业标准化战略研究 |
第一节 企业价值链理论 |
一、企业价值链的概念 |
二、企业价值链的内涵 |
三、对企业价值链理论的评价 |
第二节 创造价值基本活动中标准的作用 |
一、"内部物流"中标准的作用 |
二、"生产经营"中标准的作用 |
三、"外部物流"中标准的作用 |
四、"市场销售"中标准的作用 |
五、"服务"中标准的作用 |
第三节 创造价值辅助活动中标准的作用 |
一、"采购"中标准的作用 |
二、"技术开发"中标准的作用 |
三、"人力资源管理"中标准的作用 |
四、"企业基础设施"中标准的作用 |
第四节 标准化对企业的战略作用 |
一、标准构成企业进入壁垒的一部分 |
二、掌握标准使企业成为行业规则的制定者 |
三、通过标准可以有效建立企业战略联盟 |
四、加强标准化能够大大促进企业实施自主创新战略 |
五、实施标准化战略可以大幅降低企业成本 |
第五章 国家标准化战略研究 |
第一节 国家在实施标准化战略中的作用 |
一、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内涵 |
二、标准化在国家竞争优势中的作用 |
第二节 国外实施国家标准化战略的背景 |
一、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决定了标准化的重要性 |
二、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凸显了标准化的重要性 |
三、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升了标准化的重要性 |
四、建立新的消费价值观体现了标准化的重要性 |
第三节 国外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措施 |
一、各国标准化战略的共同点 |
二、各国标准化战略的不同点 |
第四节 部分国家(区域)标准化战略 |
一、国际标准化机构的标准化战略 |
二、欧洲标准化发展战略 |
三、部分国家的标准化战略 |
第五节 国外实施标准化战略对中国的启示 |
一、确立标准化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更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
二、加大政府的引导、扶持力度 |
三、建立以自愿性标准为主体的标准体制 |
四、加强标准化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
五、加快培育标准化人才队伍 |
六、加大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标准化意识 |
第六章 中国标准化工作进展、问题及成因 |
第一节 中国标准化工作的现状 |
一、中国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发展历程 |
二、中国标准的总体状况 |
三、中国国家标准的发展状况 |
四、中国国家标准类型变化的趋势 |
五、中国国家标准的属性状况 |
第二节 中国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
一、大部分国家标准落后于国际标准 |
二、中国技术标准被国际市场认可的为数不多 |
三、按照中国标准生产的产品附加值低 |
四、中国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的比例过低 |
五、中国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十分有限 |
六、企业标准化人才明显不足 |
第三节 中国标准化问题的成因 |
一、标准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
二、标准研制体系与技术创新体系存在脱节的矛盾 |
三、对国外标准的跟踪机制不完善 |
四、缺乏标准创新机制 |
五、与主要利益相关国家没有建立起战略伙伴关系 |
六、缺乏国际型标准化人才 |
七、标准化活动缺乏必要的经费保证 |
八、中国的标准化法制建设亟待加强 |
九、中国标准化战略实施非常滞后 |
第七章 中国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对策 |
第一节 中国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指导思想 |
一、提高标准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
二、增强标准的适应性和创新性 |
三、完善标准化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
四、促进中国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发展取向 |
一、将标准研制与科技研发紧密结合起来 |
二、将政府引导与企业主体作用的发挥紧密结合起来 |
三、将有效采用国际标准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紧密结合起来 |
四、将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标准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
第三节 中国实施标准化战略的主要措施 |
一、实施标准化战略引领工程 |
二、实施标准化水平提升工程 |
三、实施国际标准化突破工程 |
四、实施标准化项目示范工程 |
五、实施标准化人才培养工程 |
六、实施标准化基础强化工程 |
第八章 深圳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实践 |
第一节 深圳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概况 |
一、深圳实施标准化战略的过程 |
二、深圳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原则与目标任务 |
三、深圳实施标准化战略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
第二节 深圳开展国家标准化试点项目的成效 |
一、深圳开展国家高新技术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成效 |
二、深圳开展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成效 |
第三节 深圳实施标准化战略的经验总结 |
一、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中介支撑、社会参与"的标准化工作机制 |
二、将试点工作和全市实施标准化战略相结合 |
三、积极推动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 |
四、将标准化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研究结合起来 |
五、积极探索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结合的有效机制 |
六、全方位推动企业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
七、充分利用国家资源推动深圳标准化事业的发展 |
八、敢于借鉴国外先进的标准化工作经验和模式 |
九、注重抓好标准化的薄弱和关键环节 |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后记 |
(9)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领域的选择 |
1.2 选题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概念界定 |
1.5 研究构想 |
1.5.1 分析视角 |
1.5.2 研究路径 |
1.5.3 研究方法 |
1.5.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构建的理论根据 |
2.1 “学科”本质的涵义解析 |
2.2 学科分类的相关理论 |
2.3 人文学科的形成与特性 |
2.4 社会科学的制度化过程 |
2.5 “学科”的知识权力结构 |
第三章 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 |
3.1 以“七艺”为核心的西方传统学术体系 |
3.2 西方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 |
3.3 西方主流的学科分类标准与系统 |
3.4 西方主流的文献分类标准与系统 |
3.5 其他的学科分类标准与系统 |
3.6 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的趋势 |
第四章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初建 |
4.1 中国传统学术的体系结构 |
4.1.1 六艺分科 |
4.1.2 四部分类 |
4.2 中国传统学术制度变迁的驱动力 |
4.2.1 佛教的传入 |
4.2.2 明末清初西学的传入 |
4.3 近代中国学科体系的初步建立 |
4.3.1 壬寅学制 |
4.3.2 癸卯学制 |
4.3.3 壬子癸丑学制 |
4.3.4 壬戌学制 |
4.4 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出现 |
4.5 20世纪80年代后人文社会科学的重建 |
4.6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立的语境分析 |
第五章 中国文献分类体系的演化及其经验启示 |
5.1 民国时期图书分类法的演化 |
5.1.1 对于经部的处理 |
5.1.2 对于史部的处理 |
5.1.3 对于子部与集部的处理 |
5.2 现行的文献分类标准与系统 |
5.2.1 赖永祥《中国图书分类法》 |
5.2.2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
5.2.3 《社会科学检索词表》 |
5.2.4 《中文新闻信息分类》 |
5.3 我国文献分类学研究成果及其经验启示 |
5.3.1 知识组织理论研究成果 |
5.3.2 文献分类学提供的可借鉴经验 |
第六章 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的重构 |
6.1 国内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
6.1.1 现行主要人文社会科学指导性标准 |
6.1.2 主要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6.2 重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的出发点 |
6.2.1 由政府主导转向学科主导 |
6.2.2 多元发展的学科准入模式 |
6.2.3 重建中国古典文明学术体系 |
6.3 重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基本原则 |
6.3.1 基层化原则 |
6.3.2 形式逻辑原则 |
6.3.3 变化发展原则 |
6.3.4 本土化原则与国际化原则 |
6.3.5 实用性原则 |
6.3.6 历史性原则 |
6.4 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逻辑框架 |
6.4.1 人文学科群 |
6.4.2 社会科学学科群 |
6.4.3 应用软科学群 |
6.4.4 交叉/跨学科 |
6.4.5 中国传统学术——国学的当代形态 |
6.5 实例分析:LIS学科体系的重构 |
6.5.1 国外对LIS学科的认识与观点 |
6.5.2 国内对于LIS学科体系的研究 |
6.5.3 LIS学科体系结构分析 |
第七章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实现与应用展望 |
7.1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实现的制度保障 |
7.1.1 不成文制度的建设 |
7.1.2 成文制度的建设 |
7.2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框架的应用展望 |
7.2.1 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教育的影响 |
7.2.2 学科分类与文献分类的映射与连接 |
7.2.3 基于学科分类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 |
第八章 结语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与不足 |
文后引文及参考文献 |
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港版动漫图书编目方法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港版动漫图书的特点 |
1.1 印刷文字方面的特点 |
1.2 国际标准书号的特点 |
1.3 出版年的特点 |
1.4 主要信息源不规范、不完整 |
2 港版动漫图书编目方法 |
2.1 着录标引使用的文字 |
2.2 010字段的着录问题 |
2.3 100通用处理数据 |
2.4 丛书项文字录入与检索问题 |
2.5 其他项的着录问题 |
2.6 540字段的使用 |
四、中文版国际标准分类法第二版出版(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范畴理论的《黄帝内经》情志术语翻译研究[D]. 杨渝.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2]国家资格分级的技术逻辑研究[D]. 邓小华. 天津大学, 2018(06)
- [3]《国际标准分类法》(第六版)应用研究[J]. 程军毅. 中国标准导报, 2014(07)
- [4]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研究(1897-2012)[D]. 肖超. 南京大学, 2014(07)
- [5]《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与《国际标准分类法》在我国标准文献中的应用[J]. 程军毅. 中国标准导报, 2014(05)
- [6]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及其被引研究[D]. 付天松. 黑龙江大学, 2013(S1)
- [7]《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兼容化研究[D]. 李敏. 郑州大学, 2012(09)
- [8]标准化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邝兵. 武汉大学, 2011(07)
- [9]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 袁曦临. 南京大学, 2011(07)
- [10]港版动漫图书编目方法的探析[J]. 彭艳. 图书馆杂志, 2010(06)
标签:地理学论文;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论文; 语言翻译论文; 逻辑框架论文; 语言描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