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向完全住区——关于我国城市住宅发展新特征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雅[1](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认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彭路[2](2021)在《社会意识形态视角下东西柏林居住区设计思想探究(1950S-1980S)》文中认为结合建筑历史在宏观趋同设计层面的研究现状,探讨不同社会意识形态会催生出差异性的设计思潮与范式的热议课题。论文择取被誉为“世界住宅设计之窗”的柏林为研究对象的地域范畴,分析东西柏林处于“分裂”与“冷战”转型期间,其各自城市居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差异性与趋同性,探讨不同社会意识形态与地域性建筑历史发展的互为影响关系,绘制东西柏林城市居住区设计思想的发展图谱,同时研究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建筑历史学科的学习维度。论文选取东西柏林城市居住区设计思想演变的差异性与趋同性为研究对象,从社会意识形态的视角切入,通过田野调查、图解分析、归纳总结、对比研究以及跨学科等研究方法,探讨社会意识形态与地域性建筑历史设计思潮发展的互为影响关系,并厘清其对居住区设计思想发展的具体制约过程与特征。论文研究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首先,社会意识形态与城市居住区设计的关联性分析:从东西柏林政治体制的宏观影响,意识形态的主导规划,社会问题的客观应对,及地域认同的回归四个层面展开研究;其次,东西柏林城市居住区发展概况的纵向比较研究:通过对柏林城市起源的梳理,明晰柏林城市居住区肌理的演变轨迹,并提炼50年代、60-70年代与80年代东西柏林居住区的核心设计指导思想,即分别为权力纪念的方向性空间规划、人居空间权利平等性问题及回归地域城市记忆的地域认同与归属;最后,东西柏林居住区的经典案例横向比较研究:通过图解深入剖析东西柏林经典居住区的指导思想与设计范式的差异性与共性,总结社会意识形态与其地域建筑历史思想发展的互为影响关系,并明确其影响机制、过程与特点。研究最后绘制了东西柏林转型期间其居住区规划思想与设计范式的历史演变图谱,明确了宏观趋同的建筑历史维度之下,不同社会意识形态对其地域建筑设计思想演变的差异性影响;进而提出社会意识形态对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制约机制、制约过程与特点,明确居住区所承载的多重社会伦理等功能性意义,以此丰富与补充既有建筑历史学科的基础教学资料与研究成果;同时,也为具有相似政治体制更替的城市居住区的“存量”更新与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推动了学科研究向更高层级的跃迁。
边雨[3](2021)在《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文中指出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自1949年发展至今,涌现了大量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为了今后更好的前进,对这一段时期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动态的审视总结必不可少。众多反映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理论及实践演进印记的视角中,建筑类期刊是折射和管窥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的一个独特窗口。本文先对1949至今的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然后利用CKNI数据库,以建筑类期刊为主要检索文献来源,收集1949年至2019年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相关文献,进行去重等整理,最后一共筛选收集论文3091篇。基于建筑类期刊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情况分析研究,确定本文的期刊统计范围。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依托Noteexpress等软件进行文献管理和相关数据整理,主要通过对发表年份、关键词的词频进行统计,从时间分布、期刊分布、研究类型、研究主题与热点等方面对中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重点对主要时间段的内容进行信息与历史事件结合的整理,使用Citespace软件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的聚焦点,掌握当前研究现状,总结出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全文以阶段划分及特征描述的方式对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主要分为三个时期:1949-1977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年的住房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以及1998年至今的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通过对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及相关政策、建筑类期刊中各个时期相关论文的记载情况的研究,总结出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的演变历程,总结其发展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以期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杜海龙[4](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侯旭娇[5](2020)在《三原县中心城区居住空间演变及其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居住空间作为城市中最基础与最重要的功能空间,与城市中各项功能空间具有强烈的联动发展关系,城市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居住空间合理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当前我国城市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的关键时期,城市发展急需转向以品质提升为主的内涵式发展阶段,对居住空间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城市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三原县中心城区居住空间为研究对象,在明确居住空间发展包含的丰富内涵与相关基础理论之后,首先,通过对城市发展历程的研究,划定居住空间发展变化的阶段,在此基础上,通过定性与定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包括居住空间拓展变化、居住空间构成类型变化、居住空间关联要素变化在内的三大类要素演变情况分析,明晰了居住空间在拓展规模、拓展形态、拓展模式等方面表现出的拓展特征、居住空间在各个阶段的构成类型以及组织方式等变化特征、以人群分布结构、相关功能空间、配建设施以及对居住空间控制引导为主的关联要素演变特征,全面解析了三原县中心城区居住空间的发展变化历程。其次,分析了多年来对于三原县中心城区居住空间发展变化起到影响作用的外部调控与引导和内部诱导与制约因素,并探析了居住空间在发展演变历程中表现出的问题。最后,通过剖析新的背景与机遇、新的发展发展动向、新的发展理念以及先发展城市居住空间发展的经验教训,以三原县居住空间表现出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新动态为导向,提出了包括居住空间的拓展引导、居住与人口发展的匹配、适宜方式下的更新、混合住区下的人口融合、与相关功能空间的协调以及居住空间设施的合理配给在内的居住空间发展策略,以期为三原县未来居住空间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为城市发展走向良性循环以及建设和谐人居助益。
赵斌[6](2020)在《Garden City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文中研究指明霍华德的Garden City理论及其着作《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是城市规划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思想之一,他的理论与实践至今仍然对世界范围内的规划理论与城市产生深远的影响。理论虽极具前瞻性、科学性,在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在理论与实践上产生了丰富的成果。由于很多主观与客观的因素导致Garden City理论的内涵不够清晰,导致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中往往只注重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特征。故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系统性的归纳和哲学性的思辨,探求Garden City理论在国内外继承与发展中的变化及其缘由,并提出Garden City理论继承与发展中需遵循的原则。为此展开了以下研究:首先系统性研究Garden City的理论体系,主要内容包含理论背景、指导思想、布局模型和社会城市等方面,发掘出Garden City理论的真正核心其实就是:职住平衡、规模控制、花园体系和城乡融合。其次,本文依托理论中的四个核心特征,将Garden City理论在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归纳整理,梳理每类观点下衍生出的主要代表理论与城市的特征。一方面,通过将这些变化后理论与原有理论对比分析其中的联系与区别。另一方面通过分层解读这些实践,分析实践中继承了哪些特征,哪些特征随着实践发生变化,并寻找出导致变化的内因与外因。第三,Garden City理论在国外的传承主要体现前三个核心特征,在我国继承中重点凸显城乡关系,并根据原有理论、现代城市思想和我国当下国情提出了现代田园城市理论。本文将分析现代田园城市理论及其相关思想与原有思想的联系与区别,并按照规划特点归纳我国的实践案例,分析Garden City理论在我国理论与实践变化的实质。本研究提出的观点与内容是对目前已有Garden City理论体系与实践的再发掘,基于Garden City理论四大核心特征,通过对衍生理论与本源理论的研究、实践与本源的差异研究与探讨,更能有效指导Garden City理论在规划理论的体系构建与我国未来的城市建设。
于杨[7](2020)在《中国特色的居住地产景观设计风格流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的持续推进正逐步改变中国的人居版图,而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之一的房地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房地产建设迄今为止发展已近三十年,与之密切相关的地产景观也经历了一系列发展阶段。从全盘盲目吸收外来文化的粗放式发展,到传统文化的回归、正视中国人本土的居住文化,再至当下逐步成熟理性、对中国特色进行有选择性的取舍与扬弃。具有中国特色的居住地产景观风格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地产楼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文化自信、增加居民幸福感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地产企业及相关设计公司关于营造本土化的人居景观环境实践,楼盘项目遍布全国,并通过网络及大量项目成册对成果进行推广与宣传,但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且大多成果仍以个案的方式从单一视角进行介绍。笔者针对全国范围内主要的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相关项目展开调研分析研究,从历时性的角度梳理发展进程中地产景观风格类型及设计思路的流变,将大量片段式信息整合并系统化。论文整体共为七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及缘起,对研究对象及时间、空间范围作了清晰界定,并就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进行综述与总结,明确研究目标及意义,从而确立了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主要梳理了居住地产景观发展背景及“中国特色”的产生原因,并以此为基础对发展阶段进行划分,共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三章至第五章为平行章节,梳理不同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并深入挖掘其特点及成因,动态式呈现中国特色居住地产景观设计风格的类型演化,并就定位、空间、造型、装饰、材料等层面进行景观设计思路及共性特点的深入剖析。第六章对中国特色的地产景观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未来方向进行探讨。最后为对全文的总结章节,概述主要结论及不足之处,为中国特色的居住地产景观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翁敏[8](2020)在《基于生态环境优先的绿色住区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性高速发展,我国城镇化率也不断地提高,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将其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住区作为城市和建筑之间的中间层,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绿色住区更是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不断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绿色住区的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对提升生活质量、减少城市热岛、降低建筑能耗、保护自然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达到环境效益和经济相统一的目标,要求我们在考虑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更要看重经济发展的质量。为加速推动绿色住区建设,倡导人居环境向更高质量建设和绿色发展方向转变,本文针对目前住区生态环境设计及建设方面面临的问题,研究阐述了国内及国外针对绿色住区的发展理论与实践,系统介绍国内外与绿色住区相关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并进行对比,为绿色住区的规划设计研究提供标准及依据。通过分析国内外优秀绿色住区案例,总结案例中以生态环境优先的规划设计策略,并在实际绿色住区案例中开展项目实践,进行绿色住区的规划设计策略研究。从当地的气候条件入手,以住区的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从空间布局、建筑布局优化、室外绿化景观环境、海绵住区、可再生能源利用与资源回收利用五个方面对绿色住区的规划布局进行探讨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规划设计策略并进行分析与概述。
鱼晓惠[9](2020)在《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以来,全球各地生态环境恶化使人居环境建设面临挑战,探索兼顾生活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及经济社会效益的绿色发展道路,是21世纪的重要课题。秦巴山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具有多样的生态类型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是中国内陆地区生态系统安全的坚实基础。但是,伴随快速城市化发展带来的人口规模增加和城市用地范围的扩展,人居活动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一区域中的一些重要城市如商洛,尽管人均生态足迹尚处于生态盈余状况,但城市发展中资源能源消耗增加,生物多样性水平逐渐降低,环境污染逼近临界,社会经济效益增长与生态环境效益增长不匹配,城市物质空间拓展与功能空间产生矛盾,这一系列问题都聚焦于城市空间的建设发展。面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需求,解析城市空间的系统、要素与所在的生态、产业经济系统的内在关系及相互作用规律,探求这一生态敏感区城市的绿色发展目标,并构建稳定、持续、动态趋向绿色发展目标的城市空间模式成为应对上述问题的重要切入点之一。本文依据绿色发展目标体系下城市空间模式为核心构建研究框架。结合陕南秦岭地区城市空间建设的存在问题,以商洛城市空间为主体研究对象,对人居环境建设的绿色发展评价因子、指标权重、评价标准与城市空间结构因素的关联等内容,进行推导和确定,确立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以此目标为导向,分析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选取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市集群区域、商洛城区、商洛城市住区三个空间尺度,分别从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等视角,剖析不同空间尺度下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构建绿色发展目标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组织原则,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模式。宏观尺度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乡空间一体多元模式,着重在于地区的生态空间与产业经济要素的循环运行,在城市集群区域的尺度下,建立系统的空间结构,促进城市流强度的提升,增进城市的外向功能量,使城市集群区域的空间联系逐渐紧密,一体化程度持续加强。中观尺度商洛城区空间复合流动模式,建立城市自然生态空间山水格局的城市“绿色支撑基底”,保障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维护城市基本生态格局,进行交通-土地复合化的城市建设用地开发,以基质连通形成“以点带面、以线带片”的流动空间效应,促进物质流、能量流的循环,形成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的互相协调。微观尺度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紧凑宜居模式,围绕“个体栖居空间”,“生态循环空间”、“经济循环空间”和“社会化空间”相互结合,与城市经济系统产生互动,通过自然要素的生态调节、资源利用与物质循环的紧凑节能、社会化空间的圈层关联,实现生活空间中的节能降耗和物质循环。在此基础上,建构多层次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框架,为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组织提供新的思路。首先,基于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现状分析,提出商洛城市面临空间拓展导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性,山地川道地形制约下城市空间发展的受限性,城市建设用地带状蔓延的危害性,城市土地粗放扩张的低效性等问题。其次,基于城市空间价值维度和主体维度的分析,对当前绿色发展目标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对商洛城市空间要素与绿色发展要素进行提取,剖析二者的协同关系,确立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空间模式的目标体系。对商洛城市的空间结构进行定量与定位分析,通过生态网络分析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的特征,审视城市物质空间节点间的关系及其与整体结构的关系,揭示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与现状特征,为绿色发展导向的城市空间模式提供基础条件研判与发展规律认知。第三,针对“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层次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核心要素进行分析,提出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由地理空间单元系统、人居环境系统、区域经济系统与景观生态格局的系统要素耦合构建商洛“一体两翼”地区空间结构;由自然生态基底、交通-土地复合基面与产业及基础设施基质的系统要素耦合构建商洛城区空间结构;由个体栖居空间、生态循环空间、经济循环空间和社会化空间构建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第四,通过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系统关联特性,对城市功能空间与物质空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从空间层级组织、空间格局组织、功能空间组织、时空阶段组织四个方面提出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综合考虑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的层级性原则,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层次构成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体系;依据发展的绿色程度需求,构建“浅绿-中绿-深绿-全绿”差异性的绿色人居空间格局,依据“协调-发展-持续”三个目标阶段,构建空间模式的时序性。研究选取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市集群区域、商洛城区、商洛城市住区三个空间尺度,通过对传统人居空间单元模式和人类聚居的层级单元模式分析,提出绿色人居空间单元的基础构成,并阐述其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分别从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进行解析,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模式。并依据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构建原则,整合各个层级空间模式,建立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框架。综上所述,研究通过对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探讨,为生态资本地区城市空间绿色发展提供思路。目前以城乡规划学科为本体的绿色发展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通过确立城市空间的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建构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建立绿色发展理念与城乡规划之间的联系,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做进一步的探索,并提供更多的依据。
许霖峰[10](2020)在《开放视角下中国居住区设计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城市建设迎来由增量走向提质的新常态下,居住区广泛封闭化导致的城市问题日益凸显且亟待解决。如何应对居住区与城市间的隔离发展,使其由封闭走向开放,是居住区研究与实践长期关注却未能有效攻克的难题。已有研究不乏立足开放视角的探索,以针对居住区个体从设计层面展开的研究为主,但居住区在城市整体运作中至关重要的参与作用,和设计控制对设计及其产出过程的潜在影响均未受到应有重视。为此,从城市维度,立足开放视角展开居住区设计控制研究,在应对封闭问题并提升城市空间生活品质方面尤为关键。通过设计控制应对居住区封闭问题,需要从认识两者间的关联入手。借助梳理居住区设计控制发展历程,发现早期对国外理论的引荐,为设计控制植入脱离于城市“自体完善”的基因,其后施行长达25年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进一步面向全国普及了内向分级式的设计控制框架,基于此框架居住区逐步形成稳定的封闭姿态,由此证实居住区封闭化发展与设计控制密切相关。同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提出了全新的设计控制框架,标志着居住区与城市统筹融合发展的新开端。在明确关联的基础上,需进一步从设计控制方面挖掘封闭问题的症结。现存问题成因在于五方面:技术标准重容量轻空间,导致空间管控不足、缺乏内外协调、结构有失多样;规划管理重指标轻实效,造成居住区管控精度低、设计审查不到位、制衡机制不健全;开发商重利益轻效益,致使空间产出标准化、高度配比资本化、边界处理领地化;居住者重个人轻邻里,加剧交往意识减退和封闭认同;从业者重产出轻品质,引致在地观和整体观缺失。这些本质源于设计控制在技术标准上的单一,管理制度上的不足,以及分别对开发商、居住者、从业者在设计咨询、宣传教育和后职业教育上的欠缺。认知开放的关键是深入本土居住现实,从居住区与城市的关系入手。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全国16个居住区展开调研,发现从城市整体维度出发,单纯从交通、空间、资源各单一维度将居住区对外开放,无法重构居住区与城市隔离发展的二元化关系,更不能全面应对封闭问题。对居住区开放的认知需要以尊重本土居住国情为根本前提,迎合城市未来发展的价值取向,从物质空间、设施资源、建管环境和居住观念多个维度分层次解读与建构,挖掘出开放视角应包含“多维开放”和“相对开放”两层递进的内涵。以确立开放视角为基础,可进一步搭建居住区设计控制的理论框架,框架经对现行设计控制的适应性调整后得出。基于现行设计控制在运作中呈现出的过程局部化、主体分垒化、内容自体化特征,融入开放视角的设计控制需要向过程全程化、主体协同化、内容统筹化转变。由此,可建立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的框架,包含全程贯通的过程层、协同联动的主体层、统筹兼顾的要素层、刚弹兼备的保障层。设计控制框架构成层次的导控基于应用操作层面,从空间、过程维度入手。空间维度重点围绕要素层展开:通过居住区道路交通系统的复合化织补,增强与城市公共交通、慢行系统和道路网格的衔接渗透与有序融合;借助功能设施系统的整体化调配,融入城市整体功能结构,有层次地提升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居住生活多元性;借由公共空间系统的双向化营造,对外强化与城市公共空间网络的融合搭接,对内满足居民的交往活动与精神颐养;利用建筑组群系统的调和化塑形,在不失自身空间特色的前提下,达成与周边城市风貌和空间形态的共生。以此为基础,依托保障层,透过控制、激励、引导三种手段将设计要点转化为导控内容,形成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的“要素导控工具箱”。过程维度以保障层为支撑,围绕过程层和主体层展开。先透过国家和地方两级法规的搭建,为设计控制过程在开放视角下运作提供法制保障框架。再借助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四会议事机制和平台会审机制,强化多主体多专业在全过程中的共同决策与协同,并在增强程序的同时提高设计审查力度。还可采取面向开发商提供全过程设计咨询、针对管理者和从业者开展继续教育、面对居民进行宣传教育等多种弹性手段,加强对过程运作的支持。上述刚性与弹性手段的组合即为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的“过程管理工具箱”。两种工具箱双管齐下,将以应对居住区建设管理的现实困境为前提,从城市层面系统化地推动居住区与城市的统筹融合发展,在有效推进居住区开放进程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走向完全住区——关于我国城市住宅发展新特征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向完全住区——关于我国城市住宅发展新特征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2)社会意识形态视角下东西柏林居住区设计思想探究(1950S-1980S)(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与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综述与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综述与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相关界定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概念界定 |
1.4.3 研究范畴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田野调查 |
1.5.2 图解分析 |
1.5.3 归纳总结 |
1.5.4 对比研究 |
1.5.5 跨学科研究 |
1.6 创新点 |
1.7 研究框架 |
2 东西柏林社会意识形态与居住区设计的关联性 |
2.1 社会意识形态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 |
2.1.1 政治事件的宏观影响 |
2.1.2 意识形态的形式呈现 |
2.1.3 社会问题的客观应对 |
2.1.4 地域认同的主观回归 |
2.2 社会客观问题对城市居住区设计的影响 |
2.2.1 政治权力空间与城市居住区规划 |
2.2.2 居民空间权利与居住空间设计 |
2.2.3 城市历史文脉与旧居住街区修缮 |
2.3 建筑设计思想对居住区设计创作的影响 |
2.3.1 包豪斯学派与城市福利住宅 |
2.3.2 功能主义思潮与大板装配住宅 |
2.3.3 IBA国际展览与开放性多元住宅 |
2.4 小结 |
3 东西柏林近代城市居住区设计发展概述 |
3.1 柏林城市文脉的居住区溯源(1300S-1800S) |
3.2 工业化时期和古典主义(1800-1862) |
3.3 战后居住区现代化尝试(1862-1914) |
3.3.1 扩张前期 |
3.3.2 扩张后期 |
3.4 东西柏林居住区建设的新方向(1914-1949) |
3.4.1 魏玛共和国时期的福利住宅 |
3.4.2 纳粹统治时期的新居住区建设 |
3.4.3 战后修复重建的既有居住街区 |
3.5 东西柏林近代居住区多元化设计 |
3.5.1 权力纪念性空间与居住区规划设计(1950S) |
3.5.2 人居空间问题与居住区空间设计(1960S-1970S) |
3.5.3 地域认同反思与居住区改造修缮(1980S) |
3.6 小结 |
4 东西柏林近代城市居住区经典案例对比研究 |
4.1 权力纪念空间与居住区指向性规划设计(1950S) |
4.1.1 主要设计思想及代表建筑师 |
4.1.2 指向性与自由式规划 |
4.1.3 纪念性与简洁式立面 |
4.1.4 密集型与开放式空间 |
4.1.5 材料建构及其他 |
4.2 人居空间优化与居住区开放性空间设计(1960S-1970S) |
4.2.1 重建型与修缮型街区更新 |
4.2.2 外向型与内向型规划设计 |
4.2.3 功能性与人性化空间组织 |
4.2.4 大板式与协作式建造范式 |
4.3 地域文脉认同与居住区“点带面式”修缮激活(1980S) |
4.3.1 东西柏林城市居住区建设发展 |
4.3.2 修建并行与谨慎修缮的建造范式 |
4.3.3 外向街道与内向庭院的空间激活 |
4.3.4 新旧置换与批判重建的形式设计 |
4.3.5 预制面板与粉刷饰面的立面更新 |
4.4 小结 |
5 社会意识形态对东西柏林城市居住区的制约关系 |
5.1 社会意识形态对居住区设计的制约机制 |
5.1.1 社会意识形态主导居住区设计 |
5.1.2 居住区伦理功能呈现意识形态特征 |
5.2 社会意识形态对居住区设计的制约过程 |
5.2.1 意识形态主导居住区的方向性规划 |
5.2.2 社会问题催发居住区的人性化设计 |
5.2.3 地域认同反思居住区的伦理功能 |
5.3 社会意识形态对居住区设计的制约特点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建筑室内体验空间图表 |
附录2:案例遴选图表 |
附录3:图录及表录 |
致谢 |
(3)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住区的演进历程记录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
1.1.2 国内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百花齐放,亟待梳理整合 |
1.1.3 专业期刊是学科发展轨迹记载和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演变的研究现状 |
1.3.2 建筑类期刊的研究现状 |
1.3.3 期刊文献统计的研究现状 |
1.3.4 小结 |
1.4 相关概念释义 |
1.4.1 住区及城市住区 |
1.4.2 住区规划设计 |
1.4.3 建筑类期刊 |
1.5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范围 |
1.6 研究框架 |
2 我国建筑类期刊及其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研究 |
2.1 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 |
2.1.1 建筑类期刊的产生 |
2.1.2 建筑类期刊的初步发展 |
2.1.3 建筑类期刊的繁荣发展 |
2.1.4 建筑类期刊的多元化发展 |
2.2 建筑类期刊对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记载情况分析研究 |
2.2.1 数据来源与筛选 |
2.2.2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选取标准 |
2.2.3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数量与分布 |
2.2.4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的分类与统计 |
2.2.5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研究主题的变化 |
2.2.6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研究范围 |
2.3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分析研究 |
2.3.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
2.3.2 我国城市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
2.3.3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时区图谱 |
2.3.4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分期 |
2.4 本章小结 |
3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49-1977) |
3.1 政府主导下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3.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3.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3.1.3 研究阶段划分 |
3.2 经济恢复与“一五”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引入与早期实践(1949-1957) |
3.2.1 工人住宅区的规划建设 |
3.2.2 居住建筑布置方式的讨论 |
3.2.3 居住小区规划思想的引入与实践 |
3.3 “大跃进”与调整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探索与发展(1958—1965) |
3.3.1 城市人民公社对城市住区发展的影响 |
3.3.2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
3.3.3 “成街成坊”的住区规划方法 |
3.3.4 住宅区的改建 |
3.4 “文革”及其影响阶段:住区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停滞与恢复(1966-1977) |
3.4.1 住宅标准的持续降低 |
3.4.2 市郊工厂生活区的建设 |
3.4.3 高层住宅的出现 |
3.5 特征总结 |
3.5.1 住区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初步形成 |
3.5.2 注重住区物质空间形态 |
3.5.3 为生产服务而配套建设 |
3.6 本章小结 |
4 住房制度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 |
4.1 “遍地开花”式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4.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4.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4.1.3 研究阶段划分 |
4.2 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
4.2.1 规划建设概况 |
4.2.2 规划结构与规模 |
4.2.3 规划布局特征 |
4.2.4 对节约用地和提高居住密度的强调 |
4.3 居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
4.3.1 综合开发模式 |
4.3.2 区位特征 |
4.3.3 规划结构与规模 |
4.3.4 规划布局特征 |
4.3.5 综合区的建设 |
4.4 旧城区改造与更新阶段 |
4.4.1 发展历程概述 |
4.4.2 改造方式 |
4.5 “试点工程”推动下的居住小区规划建设阶段 |
4.5.1 规划建设概况 |
4.5.2 规划布局特征 |
4.5.3 规划结构的模式化与突破 |
4.5.4 地方传统居住文化的借鉴 |
4.5.5 社区的营造与物业管理兴起 |
4.6 特征总结 |
4.6.1 住区的建设机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
4.6.2 住区规划布局手法的多样化 |
4.6.3 住区组织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
4.6.4 从人的需求出发营造居住环境 |
4.6.5 居住观念的改变促进了住区功能布局的更新 |
4.7 本章小结 |
5 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98 年至今) |
5.1 多元化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5.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5.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5.1.3 研究阶段划分 |
5.2 商品房住区的快速发展阶段 |
5.2.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2.2 商品房住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
5.2.3 商品房住区的开发规模特征 |
5.2.4 商品房住区的规划布局特征 |
5.2.5 商品房住区的特色和风格塑造 |
5.2.6 城市住区类型的多样化 |
5.3 城市住区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
5.3.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3.2 商品房住区的品质提升 |
5.3.3 保障房住区的规划建设 |
5.3.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探索与实践 |
5.3.5 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
5.4 城市住区的转型发展阶段 |
5.4.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4.2 城市住区在实践发展中的问题总结 |
5.4.3 城市住区规划新模式的探索 |
5.4.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
5.5 特征总结 |
5.5.1 从传统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
5.5.2 城市住区空间分布的郊区化 |
5.5.3 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集约化 |
5.5.4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多元化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统计分析 |
6.1.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 |
6.1.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 |
6.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特征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4)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5)三原县中心城区居住空间演变及其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居住空间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
1.1.2 城市发展面临转型 |
1.1.3 三原县自身特点面临侵蚀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概念辨析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概念辨析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居住空间发展相关理论 |
2.1.1 国外研究动态 |
2.1.2 国内研究动态 |
2.1.3 小结 |
2.2 城市形态演变与城市空间发展的基本规律 |
2.2.1 城市形态演变的基本规律 |
2.2.2 城市空间发展的基本理论 |
2.3 其他相关理论基础 |
2.4 本章小结 |
3 三原县中心城区居住空间演变及其特征 |
3.1 城市发展历程 |
3.1.1 古代及近代三原 |
3.1.2 建国后-1970 |
3.1.3 1970-2002 |
3.1.4 2002-2019 |
3.2 居住空间拓展演变及特征 |
3.2.1 居住空间扩展数量变化 |
3.2.2 居住空间扩展形态变化 |
3.2.3 居住空间拓展模式变化 |
3.2.4 小结 |
3.3 居住空间构成类型演变及特征 |
3.3.1 居住空间构成类型划分 |
3.3.2 建国以前 |
3.3.3 建国后-1970年 |
3.3.4 1970-2002 |
3.3.5 2000-2010 |
3.3.6 2010-2019 |
3.3.7 小结 |
3.4 居住空间关联要素演变及特征 |
3.4.1 居住人群分布结构演变特征 |
3.4.2 居住空间与相关功能空间关联性演变特征 |
3.4.3 居住空间配建设施演变特征 |
3.4.4 居住空间增长的引导控制演变特征 |
3.4.5 小结 |
3.5 本章小结 |
4 三原县中心城区居住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与发展导向 |
4.1 居住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 |
4.1.1 外部调控与引导因素 |
4.1.2 内部诱导与制约因素 |
4.2 居住空间演变的问题 |
4.2.1 居住空间人地发展不匹配 |
4.2.2 居住空间发展忽视更新 |
4.2.3 居住空间分异现象显现 |
4.2.4 居住空间整体品质不佳 |
4.2.5 居住空间与相关功能空间不协调 |
4.2.6 居住空间配建设施不匹配 |
4.3 居住空间未来发展导向 |
4.3.1 新的发展背景与机遇:居住空间发展注入新活力 |
4.3.2 新的城市发展动向:居住空间发展面临新协调 |
4.3.3 新的发展理念:居住空间发展急需新突破 |
4.4 未来发展需吸取的经验教训 |
4.4.1 居住空间发展的一般历程 |
4.4.2 居住空间演变出现的共性问题及对三原发展的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5 三原县中心城区居住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
5.1 进行新形势下居住空间拓展引导 |
5.1.1 拓展方向的引导 |
5.1.2 拓展模式的转变 |
5.2 构建和谐的人地匹配关系 |
5.2.1 客观确定城市人口规模 |
5.2.2 居住用地有序供给下的人地匹配 |
5.2.3 加强居住空间建设实施的监管 |
5.3 进行适宜方式下的更新发展 |
5.3.1 更新的模式与目标 |
5.3.2 差异化更新方式引导 |
5.3.3 更新时序的安排 |
5.4 发展小街区、密路网下的混合住区 |
5.4.1 多样化人口的混合 |
5.4.2 多样化设施的配置 |
5.4.3 多样化住房的供给 |
5.5 增强居住空间与相关功能空间的协调性 |
5.5.1 与工业空间:现状问题解决与未来发展融合 |
5.5.2 与历史文化空间:控制建筑高度、协调建筑风貌 |
5.5.3 与交通空间:梳理道路网,增大道路网密度 |
5.6 满足居住空间设施的合理配给 |
5.6.1 设施的均衡配置与提质升级 |
5.6.2 绿化空间织补 |
5.6.3 道路供给完善 |
6 结论与不足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 2002-2010三原县新建居住空间发展信息表 |
附录二 2010-2019三原县新建居住空间发展信息表 |
致谢 |
(6)Garden City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问题起源 |
1.2 研究背景 |
1.2.1 理论研究背景 |
1.2.2 实践发展背景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Garden City的理论体系 |
2.1 Garden City理论的背景溯源 |
2.1.1 孕育Garden City理论的环境 |
2.1.2 霍华德认为的城市核心问题 |
2.2 Garden City理论城市规模的控制 |
2.2.1 一座Garden City的城市规模 |
2.2.2 Garden City的城市增长原则 |
2.2.3 有序组织的社会城市 |
2.3 Garden City理论的城市布局 |
2.3.1 城市用地布局 |
2.3.2 农业用地布局 |
2.4 Garden City理论的城乡模式 |
2.4.1 改变目前城乡模式的“万能钥匙” |
2.4.2 霍华德的城乡观——“三磁铁”理论 |
2.5 Garden City的核心特征 |
2.5.1 职住平衡:Garden City的理论初衷 |
2.5.2 规模控制:Garden City的社会城市 |
2.5.3 花园体系:Garden City的城市布局 |
2.5.4 城乡融合:Garden City的理论核心 |
2.6 本章小结:Garden City理论继承之源 |
3.职住平衡:Garden City的理论初衷 |
3.1 职住平衡的理论演变 |
3.1.1 职住特征的研究综述 |
3.1.2 对Garden City理论的继承 |
3.1.3 与Garden City理论的差异 |
3.2 实践演变 |
3.2.1 “职住平衡”的两座Garden City |
3.2.2 职住明确的第一代新城——哈罗 |
3.2.3 职住综合的第三代新城——密尔顿·凯恩斯 |
3.2.4 职住失衡的伦敦老城与相关城市政策 |
3.3 职住实践对理论的分层解读 |
3.3.1 城市层面 |
3.3.2 区域层面 |
3.3.3 城市政策 |
3.4 Garden City理论与职住实践的差异对比 |
3.4.1 职住城乡平衡与城市平衡 |
3.4.2 职住单点平衡至多点平衡 |
3.4.3 职住空间联系步行至车行 |
3.5 影响Garden City职住实践差异的内因与外因 |
3.5.1 理论继承之变 |
3.5.2 实践发展之变 |
3.6 本章小结:Garden City理论在职住特征的发展之变 |
4.规模控制:Garden City的社会城市 |
4.1 社会城市的理论演变 |
4.1.1 社会城市的研究综述 |
4.1.2 对Garden City理论的继承 |
4.1.3 与Garden City理论的差异 |
4.2 实践演变 |
4.2.1 圈层疏解的大伦敦规划 |
4.2.2 郊区疏解的纽约大都市区规划 |
4.2.3 指状疏解的大哥本哈根地区规划 |
4.2.4 统筹控制的大莫斯科规划 |
4.3 社会城市实践对理论的分层解读 |
4.3.1 核心思想 |
4.3.2 区域层面 |
4.3.3 城市层面 |
4.4 Garden City理论与社会城市实践的差异对比 |
4.4.1 区域的集中与分散 |
4.4.2 规模控制与不控制 |
4.5 影响Garden City社会城市实践差异的内因与外因 |
4.5.1 理论继承之变 |
4.5.2 实践发展之变 |
4.6 本章小结:Garden City在规模控制特征的发展之变 |
5.花园体系:Garden City的城市布局 |
5.1 花园体系的理论演变 |
5.1.1 花园体系的研究综述 |
5.1.2 对Garden City理论的继承 |
5.1.3 与Garden City理论的差异 |
5.2 实践演变 |
5.2.1 两座Garden City的花园体系 |
5.2.2 “城郊新城”的花园体系——汉姆斯特德 |
5.2.3 光辉城市的花园体系——昌迪加尔 |
5.2.4 绿心城市的花园体系——兰斯塔德 |
5.3 花园体系实践对理论的分层解读 |
5.3.1 结构层面 |
5.3.2 功能层面 |
5.3.3 景观层面 |
5.4 Garden City理论与花园体系实践的差异对比 |
5.4.1 “花园核心”与核心“花园” |
5.4.2 花园体系与花园景观 |
5.4.3 城市花园与区域花园 |
5.5 影响Garden City花园体系实践差异的内因与外因 |
5.5.1 理论继承之变 |
5.5.2 实践发展之变 |
5.6 本章小结:Garden City在花园体系特征的发展之变 |
6.城乡融合:Garden City的理论核心 |
6.1 城乡特征的理论演变 |
6.1.1 城乡融合的理论综述 |
6.1.2 对Garden City理论的继承 |
6.1.3 与Garden City理论的差异 |
6.2 实践演变 |
6.2.1 “城乡统筹”的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
6.2.2 “凸显田园”的西咸新区现代田园城市 |
6.2.3 “融合生态”的遂宁现代生态田园城市 |
6.2.4 “乡村特色”的三星田园小镇 |
6.3 我国城乡实践的分层解读 |
6.3.1 核心思想 |
6.3.2 空间层面 |
6.3.3 政策层面 |
6.4 Garden City理论与我国城乡实践的差异对比 |
6.4.1 “城乡融合”与“城乡”融合 |
6.4.2 “花园体系”与“田园体系” |
6.4.3 “规模控制”与“增量发展” |
6.4.4 “职住平衡”与“空间平衡” |
6.5 影响Garden City理论城乡融合实践差异的内因与外因 |
6.5.1 理论继承之变 |
6.5.2 实践发展之变 |
6.6 本章小结:Garden City在城乡融合特征的发展之变 |
7.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一:Garden City理论在我国继承的若干原则 |
7.1.1 整体与部分原则 |
7.1.2 本质与现象原则 |
7.1.3 偶然与必然原则 |
7.2 结论二:我国Garden City的实践继承与发展的原则 |
7.2.1 职住平衡—职住择优选址,提升交通效率 |
7.2.2 规模控制—强化中心城市,完善城镇体系 |
7.2.3 花园体系—注重以人为本,塑造良好空间 |
7.2.4 城乡融合—均衡社会结构,城乡共同发展 |
7.3 展望 |
7.4 研究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7)中国特色的居住地产景观设计风格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2.1 概念界定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综述 |
1.3.1 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国外相关研究 |
1.3.4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4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框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的居住地产景观设计风格发展概述及阶段划分 |
2.1 中国特色的居住地产景观设计风格产生背景 |
2.1.1 房地产市场启动的政策背景 |
2.1.2 “欧陆风”在国内的复制与传播 |
2.1.3 中式古典园林技艺的局限与继承发展 |
2.2 中国特色的居住地产景观设计风格产生原因 |
2.2.1 中国传统文脉与思想根源的影响 |
2.2.2 居住空间风格需求的多样化 |
2.2.3 国内专业景观设计机构队伍不断壮大 |
2.3 中国特色的居住地产景观设计风格流变阶段划分 |
2.3.1 中式元素萌芽期(1998年~2004年) |
2.3.2 “新中式”风盛期(2005年~2013年) |
2.3.3 文化内涵探索期(2014年~2020年)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式元素萌芽期(1998年~2004年)的中国特色居住地产景观 |
3.1 中式元素萌芽期时代背景分析 |
3.1.1 房地产业全面进入“零售时代” |
3.1.2 全球化浪潮的社会背景 |
3.1.3 售楼处建设成为房地产营销标配 |
3.2 .中式元素萌芽期国内相关实践主要类型 |
3.2.1 中国古典园林的模仿继承 |
3.2.2 传统中式风格的语汇拼贴 |
3.2.3 中式韵味的隐含与点缀 |
3.2.4 东、西方风格的混搭 |
3.3 中式元素萌芽期主要景观特征及设计思路 |
3.3.1 规整严谨的总体布局 |
3.3.2 景观空间追求自然形态 |
3.3.3 对于传统装饰元素的借鉴描摹 |
3.3.4 色彩材质高度还原古典建筑 |
3.4 中式元素萌芽期中国特色居住地产景观设计风格成因 |
3.4.1 传统居住生活方式的变革 |
3.4.2 传统美学思潮回归下的审美雏形 |
3.4.3 低层别墅与传统住宅的结构相似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中式”风盛期(2005年~2013年)的中国特色居住地产景观 |
4.1 “新中式”风盛期时代背景分析 |
4.1.1 房地产开发增速放缓 |
4.1.2 “低碳经济”引领“低碳居住”时代 |
4.1.3 地产景观品系标准化 |
4.2 “新中式”风盛期国内相关实践主要类型 |
4.2.1 重符号的高层中式风格 |
4.2.2 重院落的简约中式风格 |
4.2.3 重礼制的精致王府风格 |
4.3 “新中式”风盛期主要景观特征及设计思路 |
4.3.1 定位兼具主题系列与地域特色 |
4.3.2 内向型空间布局,注重院落塑造 |
4.3.3 传统元素的抽象简化与精致化 |
4.3.4 强调以绿化配置为主的软景营造 |
4.4 “新中式”风盛期中国特色居住地产景观设计风格成因 |
4.4.1 密度提升的城市栖居环境 |
4.4.2 大众审美的新一轮回归 |
4.4.3 徽派民居的天然兼容性 |
4.4.4 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发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化内涵探索期(2014年~2020年)的中国特色居住地产景观 |
5.1 文化内涵探索期时代背景分析 |
5.1.1 新型城镇化下的房地产发展 |
5.1.2 “互联网+”与房地产业融合 |
5.1.3 景观设计行业进入转型期 |
5.2 文化内涵探索期国内相关实践主要类型 |
5.2.1 线条感现代极简风格 |
5.2.2 山水田园式写意风格 |
5.2.3 雅风轻奢中式风格 |
5.2.4 精致诗意园林风格 |
5.3 文化内涵探索期主要景观特征及设计思路 |
5.3.1 中西方文化的合和与再生 |
5.3.2 强调仪式感的空间塑造 |
5.3.3 传统元素的当代诠释与轻盈化设计 |
5.3.4 多元化未来社区代替强主题风格 |
5.4 文化内涵探索期中国特色居住地产景观设计风格成因 |
5.4.1 中产阶层形成规模 |
5.4.2 全球化与在地化的辩证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特色的居住地产景观发展评述 |
6.1 中国特色的居住地产景观发展问题总结 |
6.1.1 示范区与大区重点混淆 |
6.1.2 过度的包装式景观 |
6.1.3 设计理念与落地衔接脱节 |
6.2 中国特色的居住地产景观发展方向 |
6.2.1 以问题解决为主的去风格化设计 |
6.2.2 向精神主导的体验式景观转变 |
6.2.3 标准化不断创新升级 |
6.2.4 跨学科的未来住区建设 |
6.3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研究中的不足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文中涉及各阶段居住地产景观相关实践楼盘 |
(8)基于生态环境优先的绿色住区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概念界定 |
1.2.1 人居环境 |
1.2.2 生态环境 |
1.2.3 绿色住区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4 绿色住区的内涵 |
1.4.1 低环境冲击性 |
1.4.2 高自然亲和性 |
1.4.3 舒适、健康性 |
1.4.4 经济高效性 |
1.4.5 社会和谐性 |
1.5 现有国内外研究述评 |
1.5.1 现有研究优势 |
1.5.2 现有研究不足 |
1.6 绿色住区的内涵 |
1.7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的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第2章 绿色住区评价体系 |
2.1 国外评价体系的特点及内容 |
2.1.1 特点 |
2.1.2 内容 |
2.2 国内评价体系特点及内容 |
2.2.1 特点 |
2.2.2 内容 |
2.3 绿色住区体系指标比较 |
2.4 国外指标体系对我国指标体系的借鉴性 |
2.5 研究绿色指标体系的意义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内外绿色住区案例解析 |
3.1 英国Bed ZED社区 |
3.1.1 项目概况 |
3.1.2 利用绿色能源 |
3.1.3 水资源节约策略 |
3.1.4 零能耗采暖系统 |
3.2 德国沃邦社区 |
3.2.1 以太阳为经济要素 |
3.2.2 推行“沃邦可持续模式” |
3.2.3 沃邦大道 |
3.2.4 垃圾处理 |
3.3 上海安亭新镇 |
3.3.1 项目背景 |
3.3.2 规划理念 |
3.3.3 设计模式 |
3.3.4 绿地系统 |
3.3.5 绿色规划手段 |
3.4 天津生态城美林园 |
3.4.1 项目概况 |
3.4.2 合理确定规划布局,创造良好室外环境 |
3.4.3 .加强建筑节能,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
3.4.4 建筑设计中加强建筑节水,充分利用非传统水源 |
3.4.5 加强建筑运行管理,实行垃圾分类收集 |
3.4.6 美林园绿色设计策略总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绿色住区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
4.1 空间布局 |
4.1.1 空间组织 |
4.1.2 功能布局 |
4.2 建筑布局优化研究 |
4.2.1 室外风环境模拟研究 |
4.2.2 热环境分析研究 |
4.2.3 声环境分析研究 |
4.2.4 建筑布局优化策略总结 |
4.3 绿化景观 |
4.3.1 住区绿地 |
4.3.2 绿色住区景观规划案例研究 |
4.3.3 住区绿化规划面临问题 |
4.3.4 结合地形 |
4.3.5 植物配置 |
4.4 海绵住区 |
4.4.1 技术单元“渗” |
4.4.2 技术单元“蓄” |
4.4.3 技术单元“滞” |
4.5 可再生能源利用与资源回收利用 |
4.5.1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
4.5.2 废水处理再利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邯郸绿色住区规划研究 |
5.1 项目背景 |
5.1.1 邯郸城市背景 |
5.1.2 项目概况 |
5.2 研究手段及评价依据 |
5.2.1 相关软件介绍 |
5.2.2 气候条件分析 |
5.3 空间布局 |
5.4 建筑布局优化 |
5.4.1 室外风环境 |
5.4.2 室外声环境 |
5.4.3 室外热环境 |
5.5 绿化景观 |
5.6 海绵住区 |
5.7 可再生能源利用与资源回收利用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6.2.1 我国绿色住区发展面临的挑战 |
6.2.2 绿色住区相关研究未来发展潜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美国LEED-ND评价体系 |
附录B 英国BREEAM Community评价体系 |
附录C 中国《绿色住区标准》 |
致谢 |
(9)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绿色发展的全球共识 |
1.1.2 秦巴山地区的生态战略意义 |
1.1.3 城市空间的无序扩张导致生态环境结构失衡 |
1.1.4 城市空间建设缺乏对绿色发展目标的深入关注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绿色发展相关研究进展 |
1.3.2 绿色城市相关研究进展 |
1.3.3 空间模式相关研究进展 |
1.3.4 秦巴山地区城乡人居环境研究进展 |
1.3.5 国内外研究趋势与述评 |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 |
1.4.1 研究范围界定 |
1.4.2 研究内容 |
1.5 论文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技术路线 |
2 相关基础理论与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
2.1 研究相关的科学基础 |
2.1.1 系统论基础 |
2.1.2 生态学基础 |
2.1.3 生态经济学原理 |
2.2 绿色发展理论 |
2.2.1 绿色发展的缘起 |
2.2.2 绿色发展的理论模型 |
2.3 绿色发展的建设实践 |
2.3.1 欧洲国家的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
2.3.2 日本的生态城镇群及循环型社会建设 |
2.3.3 中国的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
2.3.4 绿色发展建设实践的经验与不足 |
2.4 绿色空间的建设实践 |
2.5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内涵 |
2.5.1 基本概念解析 |
2.5.2 城市空间结构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
2.5.3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内涵 |
2.5.4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原则 |
2.6 本章小结 |
3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现状及其问题 |
3.1 陕南地区人居环境特征 |
3.1.1 地理位置居于秦巴山地区核心地段 |
3.1.2 自然生态条件优势明显 |
3.1.3 人居环境建设受自然环境影响明显 |
3.2 商洛城市环境状况 |
3.2.1 商洛城市生态环境优越 |
3.2.2 商洛城市产业经济具有转型潜力 |
3.2.3 商洛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率不高 |
3.3 商洛城市建设用地拓展及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
3.3.1 1990-2015年商洛城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拓展 |
3.3.2 商洛城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
3.4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问题 |
3.4.1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态势及空间效能 |
3.4.2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问题 |
3.4.3 论文研究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
4.1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价值取向 |
4.1.1 “绿色增长”导向的城市空间扩展 |
4.1.2 空间环境效能导向的城市生态安全 |
4.2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
4.2.1 现有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 |
4.2.2 现有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不足与缺失 |
4.2.3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
4.3 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定量分析 |
4.3.1 定量分析模型方法 |
4.3.2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状况评价 |
4.3.3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
4.3.4 基于定量分析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趋势 |
4.4 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定位分析 |
4.4.1 空间句法分析法 |
4.4.2 商洛城市重点功能用地空间的定位分析 |
4.4.3 基于定位分析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趋势 |
4.5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分析 |
4.5.1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分析的前提条件 |
4.5.2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模型构建 |
4.5.3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评价 |
4.5.4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生态关系分析 |
4.5.5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的空间结构分析 |
4.6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下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总结 |
4.6.1 “绿色协调度”的城市生态空间建设均衡性 |
4.6.2 “绿色发展度”的城市经济产业空间建设集约性 |
4.6.3 “绿色持续度”的物质循环再利用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覆盖共享性 |
4.7 城市空间的再组织——具有绿色发展内涵的空间模式 |
4.8 本章小结 |
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体系 |
5.1 商洛“一体两翼”地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
5.1.1 垂直分异明显的地理空间系统 |
5.1.2 沿水系与交通趋向分布的人居环境系统 |
5.1.3 典型的“弱单核”要素流与区域经济系统 |
5.1.4 “基质-廊道-斑块”楔形环拥的景观生态格局 |
5.1.5 “水平+垂直”维度的绿色发展区域空间结构 |
5.2 商洛城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
5.2.1 自然生态空间——城区空间结构基底 |
5.2.2 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方式——城区空间结构基面 |
5.2.3 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城区空间结构基质 |
5.2.4 “基底-基面-基质”的绿色发展城区空间结构 |
5.3 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
5.3.1 “微气候-水系统-居住用地资源”构成的本底要素 |
5.3.2 “生态循环-经济循环-社会化”的功能协同要素 |
5.3.3 “节能降耗-物质循环”的绿色发展住区空间结构 |
5.4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体系 |
5.4.1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组成 |
5.4.2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研究 |
5.4.3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组织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6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 |
6.1 绿色发展目标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 |
6.1.1 传统的城市空间模式 |
6.1.2 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与空间模式 |
6.1.3 “宏观-中观-微观”的层级性原则 |
6.1.4 “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的差异性原则 |
6.1.5 “自然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的整体性原则 |
6.1.6 “协调-发展-持续”的时序性原则 |
6.1.7 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体系构建 |
6.2 商洛“一体两翼”地区一体多元空间模式 |
6.2.1 自然生态空间的一体有序 |
6.2.2 产业经济空间的一体循环 |
6.2.3 “水平+垂直”维度的自然生态空间与产业空间立体融合 |
6.2.4 “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类型的城乡空间一体多元 |
6.3 商洛城区复合流动空间模式 |
6.3.1 自然空间结构的生态互动 |
6.3.2 经济空间结构的复合连通 |
6.3.3 社会空间结构的包容稳定 |
6.3.4 “功能联结-交错弹性”的城区空间复合流动 |
6.4 商洛城市住区紧凑宜居空间模式 |
6.4.1 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的理论基础 |
6.4.2 绿色人居空间单元的构成与特征 |
6.4.3 1 5.0hm2规模的商洛城市住区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 |
6.4.4 自然要素维持的生态调节 |
6.4.5 资源利用与经济循环的紧凑节能 |
6.4.6 “邻里-基层”社会化空间的圈层关联 |
6.4.7 代谢共生的住区空间紧凑宜居 |
6.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 |
6.6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启示 |
6.6.1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哲学内涵 |
6.6.2 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的组织机制 |
6.6.3 生态资本地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适宜模式 |
6.7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1.1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 |
7.1.2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
7.1.3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核心要素 |
7.1.4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 |
7.1.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 |
7.2 论文创新点 |
7.2.1 通过“绿色协调度”、“绿色发展度”、“绿色持续度”内涵的量化指标建立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 |
7.2.2 依据绿色发展程度构建“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的人居空间格局 |
7.2.3 商洛城市15hm2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 |
7.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 |
(10)开放视角下中国居住区设计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拟解决的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设计控制的相关研究 |
1.3.2 开放视角下居住区的相关研究 |
1.3.3 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我国居住区的设计控制历程 |
2.1 1950年代理论引导下的居住区设计控制 |
2.1.1 内向向心功能布局的启蒙 |
2.1.2 大尺度街区单元模式缘起 |
2.1.3 组团与分级式结构的雏形 |
2.1.4 中国特色三级结构的形成 |
2.2 1980-90年代标准化主导的居住区设计控制 |
2.2.1 标准定额首度出现 |
2.2.2 标准化倾向的显现 |
2.2.3 标准化实践的推广 |
2.2.4 国家规范首次确立 |
2.3 2000年初十年标准化基础上的细化深化 |
2.3.1 国家规范更新调整 |
2.3.2 因地制宜的标准化 |
2.3.3 国家级标准的新增 |
2.4 2010年后趋向多元化的居住区设计控制 |
2.4.1 国家级标准全面丰富 |
2.4.2 居住区规范二次修订 |
2.4.3 居住区设计标准更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居住区建设管理的现存问题与成因 |
3.1 技术标准重容量轻空间 |
3.1.1 控制要素欠缺空间管控 |
3.1.2 界内约束有失内外协调 |
3.1.3 内容模板化流失多样性 |
3.2 规划管理重指标轻实效 |
3.2.1 控规管控定位低精度 |
3.2.2 空间设计审查不到位 |
3.2.3 管理制衡机制不健全 |
3.3 开发企业重利益轻效益 |
3.3.1 固化品类标准化产出 |
3.3.2 以利润决定高度形态 |
3.3.3 推崇封闭边界领地化 |
3.4 城市居民重个人轻邻里 |
3.4.1 邻里间交往意识减退 |
3.4.2 对封闭认同日渐加固 |
3.5 从业人员重产出轻品质 |
3.5.1 程式化取代在地创作 |
3.5.2 欠缺设计整体观培养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居住区开放的误区与再认知 |
4.1 对居住区开放的现状解读 |
4.1.1 居住区开放热议对开放的认识解析 |
4.1.2 对居住区开放认识的实证研究检验 |
4.2 关于居住区开放的认识误区 |
4.2.1 采取小街区将获得开放 |
4.2.2 无边界隔离能实现开放 |
4.2.3 设施共享即可达成开放 |
4.3 城市发展趋势预判下居住区开放的价值观转变 |
4.3.1 品质提升转型下开放的融合观 |
4.3.2 社会公平导向下开放的共赢观 |
4.3.3 社会共治格局下开放的协作观 |
4.3.4 智慧升级推动下开放的安居观 |
4.4 全新价值体系下开放视角的再解读 |
4.4.1 多维的开放 |
4.4.2 相对的开放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框架 |
5.1 我国居住区设计控制的承载体系探析 |
5.1.1 规划管理体系 |
5.1.2 规划管理程序 |
5.1.3 规划管理手段 |
5.2 我国居住区现行设计控制的解读 |
5.2.1 控制过程局部化 |
5.2.2 控制主体分垒化 |
5.2.3 控制内容自体化 |
5.3 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框架的构成 |
5.3.1 全程贯通的过程层 |
5.3.2 协同联动的主体层 |
5.3.3 统筹兼顾的要素层 |
5.3.4 刚弹兼备的保障层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要素建构与导控 |
6.1 兼具渗透性与有序性的道路交通复合化织补 |
6.1.1 小尺度街区编织细致网格 |
6.1.2 级配结构组织层进式交通 |
6.1.3 一体同构叠织化慢行网络 |
6.2 多元性与层次性并重的功能设施整体化调配 |
6.2.1 混合组配复合型功能布局 |
6.2.2 分权调理轴带式设施布局 |
6.3 融合性与特异性共存的公共空间双向化营建 |
6.3.1 逆向拓展外联内嵌式布局 |
6.3.2 双轨合塑内源生长型景观 |
6.3.3 分梯度渐进活化街道空间 |
6.4 共生性与丰富性兼并的建筑组群调和化塑形 |
6.4.1 内外协调过渡式建筑肌理 |
6.4.2 区间化错落调配高度形态 |
6.4.3 分步塑造特色化立面造型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过程运作与管理 |
7.1 两级法规搭建法制保障框架 |
7.1.1 法规层面为开放赋予依据的定位解析 |
7.1.2 规范性文件明确开放指向与实施要求 |
7.1.3 技术标准强化空间引导以及运作质量 |
7.2 三级机制合力强化共同决策 |
7.2.1 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牢固多元参与基础 |
7.2.2 四会议事机制增强程序与贯彻共识并举 |
7.2.3 平台会审机制强化专业协同和空间审查 |
7.3 弹性手段复合加强过程支持 |
7.3.1 多途径面向开发企业提供全程设计咨询 |
7.3.2 多层次针对管理及从业者开展继续教育 |
7.3.3 多形式面对居住者展开宣传引导与推广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走向完全住区——关于我国城市住宅发展新特征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社会意识形态视角下东西柏林居住区设计思想探究(1950S-1980S)[D]. 彭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D]. 边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4]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5]三原县中心城区居住空间演变及其发展策略研究[D]. 侯旭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Garden City理论的继承与发展[D]. 赵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中国特色的居住地产景观设计风格流变研究[D]. 于杨. 江南大学, 2020(01)
- [8]基于生态环境优先的绿色住区规划研究[D]. 翁敏. 天津大学, 2020(02)
- [9]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D]. 鱼晓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开放视角下中国居住区设计控制研究[D]. 许霖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标签: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论文; 居住区道路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