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3数据库重大专项专家组”考察华工大梦公司

“863数据库重大专项专家组”考察华工大梦公司

一、“863数据库重大专项专家组”考察华工达梦公司(论文文献综述)

刘湘淼[1](2019)在《湖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认为2008年,在党的十七大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引导下,我国颁布《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充分认识到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集聚产业技术创新资源、保障科研与生产紧密衔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深化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意义。湖北省响应国家要求,充分发挥自身科教资源优势,着力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建设。截至2018年,湖北省成立省级以上(含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2家。近年湖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缓慢,新增联盟数量呈下降趋势。因此,需深入剖析湖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现状,进行联盟创新绩效评价,以保证联盟健康、稳定发展。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相关理论为基础,以湖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对象,对联盟创新绩效进行评价。首先,本文概述了开放式创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绩效评价研究等相关理论;其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框架法、专家咨询法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和10个二级指标,23个三级指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再次,运用G1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湖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绩效评价结果;最后,通过评价结果分析湖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对策建议。本文以提升湖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绩效水平为目标,构建了一套具有普适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湖北省联盟的创新绩效做出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当前研究。

罗发龙[2](2018)在《参与与影响:1978年以来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今中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需要创新驱动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创新驱动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原始创新的能力和拥有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数量。高校在其中起着非常关键作用。中国高等教育虽然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存在较大的差距。在美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有大批在学术科技界有重要影响力的华人学者。如何利用美国华人学者推动中国高校的体制机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是本论文探讨的主题。本文基于详实的资料、准确的数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纵向与横向相结合,重点分析了四方面的内容:首先梳理了美国华人专业技术人才的历史发展、美国华人学者的现状以及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的互动情况;接着分析了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以及美国华人学者对中国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影响;再次从美国、中国、个人三个层面总结了影响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互动的原因及回国华人学者发挥作用的原因;最后在前几章的基础上梳理论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我国利用海外华人智力资源的政策建议,建构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互动的理论框架。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美国聚集了数量众多的华人学者,高端人才的数量甚至超过大陆本土,是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智力资源。(2)美国华人学者以各种方式参与中国高等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的理念革新和制度变革上充当破局者,在科学研究上担任急先锋。有些华人学者回国直接参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具体实践,有些华人学者则在美国通过科研合作、短期授课、参加学术会议、作为项目评审专家等方式来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3)美国华人学者的回国受到美国、中国以及个人等多方因素的影响。是否回国的核心问题在于华人学者的个人价值是否能实现。虽然中国的科教和生活环境在改进。但相比之下,美国依然是大多数华人学者实现科研理想和满足家庭需求的地方。华人的爱国主义也并非只有通过回国来体现。(4)随着中国科教环境的改善以及科技实力、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吸引了不少华人学者回国,但是回归中国的华人学者数量仍然较少,顶尖华人学者回国人数更加少,回归的华人学者也以兼职为主并保留了在海外机构的职位。(5)归国华人学者要发挥作用,文化上的逆向适应至为关键,建立符合现代学术和科研规律的行政支持和激励机制以及所在机构高层的大力支持有利于他们更好开展工作。美国华人学者参与中国高等教育的程度取决于美国、中国和个人三方面的因素。其中美国华人学者对个人价值的界定起决定性作用,美国和中国方面的因素只是为美国华人学者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条件。但是美国华人学者的个人价值在学术生涯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所以他们在不同时期对外在环境的需求也不一样。近年来中国科教学术环境的持续改善对美国华人学者参与中国高等教育始终是一种引力。这种参与不一定要以全职回国为最终目的。因为多种影响因素的叠加决定了美国华人学者参与中国高等教育方式途径的多样性。中国高校和研究机构引进美国华人学者的方式也可以多样。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由于中美之间在科技领域的竞争,美国政府加大了华人学者与中国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监控力度,甚至对有关华人学者进行指控。如果这一趋势进一步加强的话,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将受到严重的影响,中国政府和高校要对这种情况予以重视。同时,要充分发挥所引进的美国华人学者的作用,必须在微观和实践层面营造符合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规律的环境,并且正确处理好引进人才和本土人才的关系。

侯勇滨[3](2016)在《R公司通信网络优化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移动通信市场规模的不断壮大,通信技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网络的日常优化势在必行。通常,通信设备在正式交维后会面临无线环境、站点搬迁、用户行为、终端模式、设备扩减容等等外因影响,同时也会造成移动通信网络资源利用率的下降,给网络质量及用户感知带来一定负面影响。近年来,通信网络优化技术在核心网、无线网、传输网全网络层面得到了广泛实践。R公司主营为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商提供通信网络工程建设、网络维护、网络优化等技术服务,R公司的通信网络优化项目有别于其他类通信工程项目,项目实施中引入高性能移动信令采集设备,通过产品+服务的模式开展,从无线侧到核心侧进行全业务流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归类问题事件,最终为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R公司通信网络优化项目又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项目,其实施是一个周期长、投资多、内部结构复杂、外围涉及广泛的过程,实施中存在诸多风险因素。因此,R公司通信网络优化项目是高风险项目,迫切需要加强该类项目的风险管理。本文对R公司通信网络优化项目的风险管理进行深入探讨,针对通信网络优化项目的特点,结合参考文献及所学风险管理知识,对R公司通信网络优化项目提出了风险管理的具体方案。在风险识别与评价中运用层次分析法定量分析,围绕超高风险因素的应对,导入蒙特卡罗模拟。最终,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项目顺利得以实施。R公司通信网络优化项目风险管理的成功运用,为后期同类通信网络优化项目的风险管理提供了参考数据和管理经验,同时总结和反省了同类项目风险管理中的不足和优点,对R公司同类项目的风险管理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岳婷婷[4](2015)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847年,容闳、黄宽、黄胜三位中国少年在美国教师布朗的资助下,由香港马礼逊学校前往美国留学,掀开了中国近代留美教育的序幕。此后的百余年间,留美教育几经潮起潮落,绵延不断。近代留美生大多以潜心学习西方科技文化为己任,文化品位高、知识结构新,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产生了巨大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初,迫于当时的国际局势与中美关系,中国政府决定停止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留美教育被迫中断。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改革开放的启动与中美关系的改善,特别是邓小平做出“扩大派遣留学人员”的重要指示,留美教育得以恢复。1978年底首批公派访问学者启程赴美,标志着留美教育正式重启。改革开放以来,留美教育持续稳步发展,中国迎来了史上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新一轮留美热潮。伴随中美外交关系的变化与两国留学政策的演变,改革开放以来的留美教育大致经历了恢复与迅速发展(1978-1988年)、遭遇顿挫与回暖(1989-1997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1998-2006年)、深入发展与繁荣(2007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留美教育的发展虽偶有挫折,但总趋势是向上发展的。美国始终是中国学生首选的留学目的国,中国也逐渐成为美国国际学生的最大来源国之一。总体而言,留美教育的恢复和发展是中美两国政府与民间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留美教育恢复之初,两国间的学术联系因长期封闭而一时难以建立起来,为了解决留学生派遣渠道不畅的问题,两国政府、一批中美热心教育事业的科学家以及民间各种基金会组织,都承担起牵线搭桥的工作,发起实施了多个赴美留学项目,选送了数千名的中国学生和学者赴美深造,从而使赴美留学工作打开了局面。当代留美生的数量多、质量高、领域广。从留学规模看,1978年以来从中国大陆赴美留学的学生和学者已逾146万人,占同期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的近一半;从留学层次看,留美生中攻读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占多数,学历水平整体较高;从留学领域看,选择读科学、技术、工程、商科等专业的留美生人数最多。此外,中美两国趋向宽松的留学政策及中国国内出国留学热的持续升温,使留美生的队伍日益庞大,人员构成日益复杂,留美教育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和新趋势:留学不再是少数精英群体的专利,赴美留学成为许多学生毕业时的常规选择;留美本科生人数激增,留美中学生也显着增加;留美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更加注重从自身需求和兴趣出发;留学渠道从单一的国家选拔资助,发展为自行申请、校际合作、联合培养等多种选择。总之,留美教育正朝向大众化、低龄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伴随留美教育的持续发展、留美生人数的不断增多,二者与中美两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越来越紧密。一方面,留美生为美国提供了丰富而廉价的人力和智力资源,为推动美国科技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留美生的学费和日常消费促进了所在学校及当地经济的发展,对美国经济发展贡献良多;大量留美生毕业后留在美国创新创业,成为当今美国华人华侨专业人士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提升了华裔族群在美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另一方面,数量众多的留美回国人员凭借其在各行各业的杰出表现,无可争议地成为当代海归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奋战在中国教育、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和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作为沟通中美文化的桥梁和纽带,留美生已经成为推动两国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李占强[5](2014)在《中国制造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突破性技术创新是中国企业增强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发展日益依赖的技术创新方式,对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创新驱动型经济具有战略意义。突破性技术创新是以一套完全不同的科学原理或工程原理为主要基础和主要驱动力,大幅度提升产品性能或创造全新产品,深刻影响现有市场、产业,或创造新市场、新产业,更好满足顾客需求的长期高风险技术商业化过程。而渐进性技术创新是在现有技术轨道内和技术范式下,通过累积性的持续技术改进实现技术创新,它是大多数企业采用和最常见的技术创新方式。与渐进性技术创新相比,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特性是:创新难度大、投入高、创新周期长、高收益、高风险、低成功率。绝大多数企业视突破性技术创新为畏途、避而远之,主要原因在于对突破性技术创新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到位,未能构建体现该规律本质的有效的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因此,推动突破性技术创新成功商业化的有效机制就成为贯穿本研究的中心问题。本文系统研究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理论及相关理论,以制造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了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成功的主要因素及突破性技术创新成功商业化的有效机制,通过多案例研究及跨案例比较研究验证、完善、发展理论,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研究主要发现是:一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突破性技术、突破性营销、风险资本。突破性技术创新活动是企业系统、长期的整体协同活动,但上述三个因素更具战略性和决定性。突破性技术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基础和根本动力,突破性营销主要解决技术创新价值的市场方向和市场实现问题,它常与突破性技术协同发展,风险资本是主要投资高风险高收益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二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中介因素是突破性产品和商业模式。突破性产品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直接成果,通过向顾客成功销售它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价值,从而获得创新成功。商业模式是高效率地发现、创造、传递和回收突破性技术创新价值的商业系统。突破性产品主要承载突破性技术创新中隐含的技术开发逻辑链,商业模式主要承载突破性技术创新中隐含的商业逻辑链。突破性产品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物化中介,商业模式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商业化中介。突破性产品和商业模式在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中通过突破性技术开发逻辑链与商业逻辑链的互动、协同、冲突等推进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形成,从而促进突破性技术创新发展。三是在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中,突破性技术、突破性营销和风险资本推进突破性技术创新发展,并通过突破性产品及其商业模式的中介作用影响创新绩效,在它们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商业化机制,该机制是推动突破性技术创新成功发展的有效机制。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是:一是构建了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的整合逻辑框架,认为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中核心技术、支撑技术、互补技术共生发展,为深入研究和提高突破性技术创新商业化成功率提供了理论和行动指南。二是将商业模式解构为相互作用的内部价值创造系统模块、供应商价值创造系统模块、顾客价值创造系统模块、外部互补价值创造模块,商业模式是推动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重要中介机制之一。三是将突破性营销能力解构为领先用户开发能力、突破性价值传递能力和创新性市场开发能力,应重点发展此三种能力加速突破性营销能力成长。

张金伟[6](2013)在《中国重庆抗战书画作品数据库建设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抗战书画文献资源是极其宝贵的财富,具有重要的研究和保护价值。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多媒体处理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艺术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提供了条件,使得艺术文献资源可以更妥善的保存、更便捷的传播和更有效的利用。本文通过对重庆抗战书画艺术作品文献收集整理,从艺术史学的角度对文献进行梳理,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预编辑处理,并运用MY SQL为开发工具,以PHP为编程语言,以Linux为操作系统设计开发中国重庆抗战书画艺术作品数据库系统,建立中国重庆抗战书画艺术作品专题数据库与管理系统。建立专题数据库系统可以对中国抗日战争这一特殊时期的传统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进行有效存储、再生性保护以及合理利用,为现代艺术研究和艺术教育提供一定的文献信息支持,为艺术文献资源网络化共享提供服务。将重庆抗战时期书画艺术作品与数据库技术相结合,使数据库系统完成对图片信息的储存、查询。建成后数据库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1)中国重庆抗战书画艺术作品基本信息查询。针对重庆抗战时期书画艺术作品的作品类别、作者、作品年代等进行查询。(2)中国重庆抗战书画艺术作品相关文章查询。更加具体地提供从事艺术研究人员的相关论着,方便用户借鉴与学习。(3)中国重庆抗战书画艺术作品图片资料。本系统包含多种抗战时期重庆地区留存的艺术图片,为用户提供识别依据与参照。用户可以方便的查询、导出指定图片及详细文字说明等信息。

朱永东[7](2012)在《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的演化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由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各种要素组成,其获得时间、空间和功能的有序复杂结构的过程具备自组织特征。本论文基于系统科学思想和自组织理论视角维度,对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的结构功能、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等进行深入研究,全面总结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发展的成功经验,从而为我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借鉴。论文首先对国内外有关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指出目前基于单一学科领域视角和运用传统教育理论对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进行研究的不足,进而提出论文分析的理论基础——自组织理论,并分别从产生背景、主要思想、分析角度和分析结论等方面对自组织理论体系中的代表性理论及其关联性进行简要概述。论文接着对认证、评估、认可与许可等核心概念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并对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的要素和功能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是一个由法律子系统、组织子系统、标准子系统和操作子系统构成的、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复杂系统,并发挥了独特的质量保障、信息服务和沟通协调功能,呈现出专业化、标准化、多元化等特征。其次,论文主要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理论对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演化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研究,探讨其结构复杂性和自组织特性。研究认为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熵的变化是其呈现耗散结构的前提条件,子系统间的竞争和协同则是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演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正是这种内在机制的作用才使得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的演变过程呈现出从无序到有序,无序和有序相统一的自组织演化特性。论文接着对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的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美国政府、社会和高校三种力量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使得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运行有序。最后,论文对新中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的发展过程及特征进行了概述,并运用德尔菲法就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认证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明确发展方向。论文接着从发展过程、结构要素和运行机制三方面对中美两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的演化和发展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体系的对策建议。研究指出加强制度环境建设和发挥子系统的竞争协同作用,有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不断朝更高级的有序结构演化发展。

赖继年[8](2012)在《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877年3月,清政府向英国派出了海军留学生,中国近代留英教育正式起步。民国时期,留英人数增多,规模也不断地扩大,“海军留英”及“庚款留英”是这一时期的特色。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制定了吸引留学生回国的政策,许多留英生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回国。建国初期,因为英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始终与美国一致,所以中国没有与英国建立外交关系,两国之间也没有教育交流活动。1954年6月,中英两国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1956年,中国向英国派出了3名留学生,新中国的留英教育正式起步。“文革”爆发后,留英教育工作中止。1972年3月,中英两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留英教育得以恢复。这一年年底,中国向英国派出了16名留学生。此后,中国每年向英国派出少量留学生,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前。1979年4月17日,31名留学生赴英学习,这标志着改革开放后的留英教育工作正式启动。此后,留英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80年代初,国家通过各种渠道向英国派遣留学生,“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也应时而生。“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运行十年,不但为中国培养了人才,而且也改善了中英关系。1986年,国家调整了留学政策,留英生的层次愈加高了,质量得到了保证。1990年代,国家继续向英国派遣留学生,并确立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工作方针。这一时期,留英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进入21世纪后,自费留英生越来越多,成为留英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赴英国学习相对应的是留英生回国。留英生回国后参与了社会建设,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留英生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学科建设方面,他们对传统的专业进行改造,并引进了新的专业,建立了新型实验室和研究所。在高校教学方面,他们编写了新教材,开设了新课程,并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在学术研究方面,他们不断地开拓进取,取得了优异的学术成绩。一些留英生还担任了中国重点大学的校长,他们在各自的学校进行了改革。留英生还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1980年代,中国的经济、教育、文化等正处在恢复发展阶段,科研条件较差,留英生开始了艰苦的科技创业。他们从组建实验室开始,将西方的先进知识引入中国,并发展之。中国的科技水平也逐渐恢复并有所提高。1990年代后,中国的科研条件有所改善,极大地方便了留英生的科技创业。留英生进一步引进新知识、新学科,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在这一时期,中国科学院推出了“百人计划”,入选“百人计划”的留英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留英生还在“863”计划、“973”计划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科技精英群体——留英院士群体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与自然科学领域的留英生一样,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留英生也积极向上、开拓进取。他们在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领域做出了贡献,推动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自主创业的留英生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1980年代,一些留英生转变了观念,开始自主创业。1990年代,回国创业的留英生逐渐增多,他们从事的行业多种多样。进入21世纪后,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政策不断完善,自主创业的留英生也越来越多。在政府的引导下,留英生创办了许多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大多集中在留学生创业园。社会各界与政府部门对留英生的创业行为进行了评价。留英生在参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问题。主要的问题是:人际关系问题、自主创新环境问题、学术环境问题、创业园融资问题,创业园建设问题、子女上学问题。留英生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刘雪凤[9](2011)在《知识产权全球治理视角下NGO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结构功能主义为分析框架,研究知识产权全球治理背景下知识产权NGO功能问题,以探索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推动力和作用机制。全球知识产权领域作为一个政治系统,为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自身结构发生相应的改变,以维护整个知识产权系统的均衡。这些新兴结构承担着与以往结构不一致的功能,结构的变化表现为非国家行为体在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制定与执行中的兴起,包括跨国公司及其行业协会及以NGO(包含跨国NGO)为表现形式的全球公民社会。本选题研究知识产权NGO的功能,主要观点表现如下:第一,在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产权NGO参与全球知识产权公共产品供给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并具现实可行性。随着经济、政治、文化和法律的全球化,知识产权议题由于其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并最终被纳入国际组织重要谈判的日程。由于政府失灵、市场失灵以及国际组织失灵的存在,知识产权NGO日趋活跃于全球知识产权领域、参与提供知识产权公共产品,主要表现为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制定、执行与调整。知识产权NGO参与国际事务,目前在经济上、政治上、法律上和技术上具有可行性。第二,知识产权NGO从三个层面上发挥着功能:系统层次、过程层次和结果层次。系统功能是指知识产权NGO能促进政治结构分化、推动政治社会化以及实施政治交流,使得知识产权全球治理这一政治系统的维持和适应功能得到实现。过程功能是指NGO向主权国家政府或国际组织进行利益表达和整合,提出政策议题;提供政策备选方式,影响方案选择;推动或阻碍政策执行;促使政策调整与修改;启动新一轮知识产权国际造法运动。结果功能是指知识产权NGO的行为对整个知识产权系统产生的影响,可以分为正负两个方面:它们在维持系统的均衡、保护基本人权、提高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合法性、提高发展中国家福利的同时,增加了社会冲突、侵蚀了主权国家的概念。第三,目前我国知识产权NGO发挥着一定积极功能,但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尽管我国知识产权NGO与跨国知识产权NGO在影响力、发展程度、自治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我国知识产权NGO有了一定的发展并起着积极作用。以行业协会为例。他们实施行业知识产权自律、向公众进行知识产权宣传、向政府提供建议、应对知识产权国际纠纷等领域发挥了独特的功能。由于存在制度、管理方面的缺陷,我国知识产权NGO面临着进行制度建设、淡化行政色彩、加强自治能力、提高应对知识产权国际纠纷的能力等方而的问题。最后,结论和展望。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知识产权NGO是知识产权全球治理中重要参与力量,要正确对待知识产权NGO的角色定位问题,他们是咨询者、参谋者,而非决策者。他们拥有发言权,但不是决策权。决策权始终掌握在受成员国驱动的国际组织手中;知识产权全球治理中NGO的功能是两面性的,正功能和负功能并存,在维护全球知识产权系统均衡、促进其适应环境变化的同时,增加了系统内要素的冲突、带来了不安定因素;NGO发挥进程中必须克服内在缺陷,如正当性、合法性、代表性等方而的问题,必须寻找有效策略才能通向善治之道,应该从知识产权NGO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构建有效策略。本文创新点在于:其一,引入一种新的分析框架——政治科学中的结构功能主义——来研究全球知识产权系统,探索知识产权国际规则背后的运作规律,分析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推动力及其运作机理;其二,推进交叉学科研究,引入政治学、政策分析、行政管理等学科内容,拓展知识产权领域的研究范围。从知识产权NGO功能一角度,研究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制定与执行中的权力分配与运作;其三,对知识产权NGO这一新兴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索了其功能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对策。

何为东[10](2010)在《省部科技会商制度的运行研究》文中认为在当代全球新公共管理运动背景下,在我国科技管理实践领域,省部科技会商制度正在快速发展。省部科技会商制度是在新的时代特征、社会背景及科技管理实践基础上出现的新的管理方式、运作机制。这是一种管理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体现了我国行政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新时期,省部科技会商制度不管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有重要意义。从理论角度看,省部科技会商制度是发展府际关系理论、拓展协商民主范畴、创新科技政策范式、构建科技治理模式的有效举措。同时,省部科技会商制度对区域科技经济进步、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以及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日益发挥出重要作用。省部科技会商制度的运行主要涉及到会商制度的运行现状、影响因子、动力依据、运作流程、均衡状态以及完善策略等六个方面。基于不同的视角,可以将省部科技会商制度视为政策工具、制度安排或治理模式等不同内涵。从现实来看,省部科技会商制度经历了发起期、发展期与成熟期三个阶段。在会商制度运行中,这一制度正显示出会商主体日益多元化、会商机制进一步柔性化、顶层设计不断受到重视的趋势。当前,会商制度最显着的特征就是地方政府主动性、双向互动互适性、内容突出区域性和系统创新的协同性。在省部科技会商制度运行中,会商议题受到相关影响因子的影响和制约。影响和制约会商议题的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八个影响因子,即经济实力与科技投入、地缘条件与资源状况、科技基础与产业优势、发展战略与科技计划。这些影响因子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省部科技会商制度是影响因子之间相互藕合的结果。省部科技会商制度的形成有其内在动力。基于政策与制度本质上的一致性,省部科技会商制度的动力要素如同公共科技政策一样,有其整合型内生要素框架。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省部科技会商制度形成的动力要素主要有社会制度环境供给、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需要、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府际关系转型、科技管理体制机制的内在演进以及资源优化配置的迫切要求。省部科技会商制度就是由这些多源动力要素汇集而成。省部科技会商制度的运作流程相对可划分为会商工作基础的累积、会商信息汇集与诊断、会商决策与分解执行以及绩效反馈与互动跃进等四个阶段。同时,不同阶段包含有相应内容与环节。在第一阶段,主要包括地方经济实力与科技投入、地方科技基础与科技进步、地方科技规划与政策措施等内容。在第二阶段,主要包括会商信息类型、会商信息来源、信息汇集与诊断等内容。在第三阶段,主要包括会商议题确定、会商平台决策、会商协议分解、会商合作执行等环节。在第四阶段,主要包括会商制度评估、会商制度绩效反馈与会商互动路线图等环节。省部科技会商制度的运行存在非均衡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制度安排的非均衡与制度结构的非均衡。而其主要根源在于供需因素与利益因素。为实现会商制度均衡,应采取国家引导性会商路线图、区域对接性会商路线图、部门协作性会商路线图、企业主体性会商路线图、第三部门服务性会商路线图等相互对接的系统路线图这一政策工具。当前,省部科技会商制度的运行还存在不足,这一创新型制度还需要完善。而完善的主要策略就是建立健全多元参与的会商网络系统、新型的府际民主会商程序,最终走向府际网络科技治理。府际网络科技治理,是省部科技会商制度经过制度学习与复合路径选择后从合作走向治理的完善模式。其主要内涵有多元的参与主体、网络的府际关系、民主的协商过程、系统的治理结构以及共治的治理目标。

二、“863数据库重大专项专家组”考察华工达梦公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863数据库重大专项专家组”考察华工达梦公司(论文提纲范文)

(1)湖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SAITI及其创新绩效定义的研究
        1.2.2 关于SAITI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
        1.2.3 关于SAITI创新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
        1.2.4 关于SAITI创新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
        1.2.5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SAITI创新绩效相关概念及界定
        2.1.1 SAITI的内涵
        2.1.2 SAITI的特征
        2.1.3 SAITI创新绩效
    2.2 SAITI创新绩效评价研究的相关理论
        2.2.1 开放式创新理论
        2.2.2 资源依赖理论
        2.2.3 交易费用理论
第3章 SAITI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
    3.1 SAITI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和方法
        3.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1.2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3.2 SAITI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SAITI创新绩效评价指标层次结构模型
        3.2.2 SAITI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
        3.2.3 SAITI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检验
    3.3 SAITI创新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3.3.1 G1 法确定指标权重
        3.3.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第4章 湖北省SAITI创新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4.1 湖北省SAITI发展现状
        4.1.1 湖北省SAITI的发展概况
        4.1.2 湖北省SAITI的发展政策
        4.1.3 湖北省SAITI的运行机制
    4.2 湖北省SAITI创新绩效评价
        4.2.1 数据收集与处理
        4.2.2 确定指标权重
        4.2.3 模糊综合评价
    4.3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第5章 湖北省SAITI创新绩效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5.1 湖北省SAITI创新绩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5.1.1 联盟创新投入
        5.1.2 联盟创新过程
        5.1.3 联盟创新产出
        5.1.4 联盟创新影响
    5.2 提高湖北省SAITI创新绩效的建议
        5.2.1 加大联盟资源投入
        5.2.2 加强联盟运行管理
        5.2.3 谋求联盟协作共生
        5.2.4 提高科技中介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5.2.5 加强联盟监督管理
第6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A 湖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基本情况
附录B 湖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平台建设与活动情况
附录C 湖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调研问卷
附录D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绩效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附录E 湖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绩效评价表

(2)参与与影响:1978年以来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六、创新之处
    七、主要内容
第一章 美国华人学者的现状分析
    1.1 美国华人专业技术人才的状况
    1.2 美国华人学者的现状
    1.3 小结
第二章 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
    2.1 归国留学人员对中国高等教育和科研的推动作用
    2.2 美国华人学者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参与
    2.3 从美国回来的华人学者的特征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美国华人学者对高等教育和科研体制的影响
    3.1 美国华人学者影响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机制的可能性
    3.2 美国华人学者推动学院或研究机构的改革
    3.3 推进大学的整体改革
    3.4 影响国家科教制度的出台和科研环境的改善
    3.5 小结
第四章 美国华人学者对中国科学研究的影响
    4.1 中国的科学研究在世界的影响力显着增强
    4.2 从美国回来的华人学者在科学研究上的成就
    4.3 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的科研合作
    4.4 小结
第五章 影响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互动的因素分析
    5.1 影响美国华人学者返迁、环流的因素分析
    5.2 影响回国美国华人学者发挥作用的因素分析
    5.3 小结
结语
    一、主要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互动的理论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3)R公司通信网络优化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项目风险管理
        1.2.2 通信网络优化项目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线路及章节安排
        1.4.1 技术线路
        1.4.2 章节安排
第二章 R公司通信网络优化项目背景及问题分析
    2.1 R公司概况
        2.1.1 R公司基本情况
        2.1.2 R公司的组织结构
    2.2 R公司通信网络优化项目概况
        2.2.1 R公司通信网络优化项目背景及现状
        2.2.2 R公司通信网络优化项目的总体思路
        2.2.3 R公司通信网络优化项目的难点分析
    2.3 通信网络优化项目风险管理的现状
        2.3.1 通信网络优化项目与传统的工程项目的不同
        2.3.2 通信网络优化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过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R公司通信网络优化项目风险识别、评价
    3.1 R公司通信网络优化项目的风险识别
        3.1.1 风险识别的主要方法
        3.1.2 本项目风险识别实施
    3.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风险评价分析
        3.2.1 风险评价的主要方法
        3.2.2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简介
        3.2.3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步骤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R公司通信网络优化项目风险应对及措施研究
    4.1 R公司通信网络优化项目的具体风险应对
        4.1.1 项目风险应对的基本方法
        4.1.2 本项目风险应对具体措施
        4.1.3 移动信令采集设备导入必要性及介绍
    4.2 针对高风险因素运用蒙特卡罗模拟分析
        4.2.1 导入蒙特卡罗模拟法
        4.2.3 蒙特卡罗模拟法的仿真运用
        4.2.4 风险策略的实现结果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R公司通信网络优化项目风险控制与实施
    5.1 通信网络优化项目风险控制
    5.2 本项目风险监控的具体实施
    5.3 项目风险管理反省和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回声——改革开放之前的留美教育概述
    一、近代留美教育发展概况(1847-1949)
    二、近代留美教育和留美生的特点
    三、建国初期的归国留美生与留美教育的中断
第三章 复兴——改革开放以后留美教育的重启
    第一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动因
        一、大时代背景:中美关系的改善与中美建交
        二、中国决定恢复派遣留美生的内驱力
        三、美国愿意接纳中国留学生的内驱力
    第二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过程
        一、邓小平关于留学问题的若干重要指示
        二、扩大派遣留学人员政策的出台
        三、中美会谈与两国教育交流文件的签署
    第三节 首批公派留美人员的派遣及意义
        一、选派过程
        二、留学实践
        三、历史影响
第四章 轨迹——留学政策与留美教育发展历程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出国留学政策沿革
        一、1978-1985 年:恢复与起步阶段
        二、1986-1991 年:调整与完善阶段
        三、1992 年至今:规范与加速发展阶段
    第二节 赴美留学相关政策的变革与发展
        一、在华举办“赴美留学考试”政策及其实施
        二、美国留学政策演变及其对留美教育的影响
    第三节 新时期留美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一、1978-1988 年:恢复与快速发展时期
        二、1989-1997 年:遭遇顿挫与回暖时期
        三、1998-2006 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
        四、2007 年至今:深入发展与繁荣时期
第五章 拓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项目留学
    第一节 政府留学项目——富布赖特项目的恢复
    第二节 学科留学项目
        一、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
        二、中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招生项目(CUSBEA)
        三、中美化学研究生项目(CGP)
        四、数学与经济学留学项目
        五、学科留学项目的影响
    第三节 基金留学项目
        一、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留美项目
        二、包兆龙包玉刚中国留学生奖学金
第六章 数据——留美学人的规模与结构之分析
    第一节 留美学人的规模
        一、中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二、美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第二节 留美学人的内部构成
        一、留学性质
        二、经费财源
        三、个人情况——性别、年龄、来源城市、婚姻状况
    第三节 留美学人的文化结构
        一、研习科系
        二、留学层次与学术水平
        三、地域分布
    第四节 精英群体—留美博士
        一、规模
        二、内部构成
        三、毕业去向
第七章 调适——跨文化留学实践的酸甜苦辣咸
    第一节 最初的美国印象
    第二节 文化碰撞下的留学实践
        一、语言关
        二、生活关
        三、学业关
        四、社交关
        五、情感关
第八章 抉择——新时期留美学人的滞留与回归
    第一节 田园将芜胡不归?
        一、留美人员的滞留概况
        二、滞留原因及影响分析
    第二节 异邦之龙——从留学生到新移民
        一、以留美学人为主的专业团体
        二、风云人物——海外留美学子杰出代表
    第三节 留学回国政策与归国留美生
        一、1978 年后留学归国政策的建立与完善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概况
        三、留美回国人员对国内环境的认知与适应情况调查分析
第九章 互动——留美归国学人与当代中国发展
    第一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高等教育
        一、高等院校的归国留美学人概况
        二、留美学人与高校发展
        三、留美学人与大学管理
    第二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科技
        一、留美学人的科技创业
        二、留美学人的科技角色
        三、留美精英与两院院士
    第三节 留美学人与创业中国
        一、漫漫归国创业路
        二、创业园中的留美学人
        三、留美学人归国创业的评价
    第四节 留美学人与人文社会科学
        一、部分优秀留美学人分析
        二、留美学人的角色定位——部分学科统计
        三、留美学人与当代艺术
结论
附录A
附录B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中国制造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现实背景
        二、理论背景
    第二节 研究问题和研究价值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价值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主要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技术路线和总体结构
        一、研究的技术路线
        二、总体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创新理论
        一、宏观创新理论
        二、创新网络理论
        三、开放式创新理论
    第二节 技术创新基础理论
        一、技术创新定义
        二、技术创新动因
        三、技术创新过程理论
        四、技术创新链理论
        五、研发(R&D)理论
    第三节 技术创新理论的新发展
        一、突破性技术创新概念
        二、外围创新理论
        三、技术创新商业化理论
    第四节 突破性技术创新相关理论
        一、突破性营销理论
        二、风险资本理论
        三、商业模式理论
        四、产品创新理论
    第五节 理论述评及展望
        一、创新理论述评与展望
        二、技术创新基础理论述评与展望
        三、技术创新理论核心一外围发展阶段述评与展望
第三章 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的理论模型构建
    第一节 机制及机制功能
        一、机制的涵义
        二、机制的特点和功能
    第二节 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构建
        一、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驱动机制
        二、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中介机制
        三、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绩效机制
        四、产业环境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五、国家创新系统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第三节 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的运作及功能
        一、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的形成
        二、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的主要机能
第四章 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驱动机制
    第一节 突破性技术机能
        一、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
        二、自主技术开发
        三、外部获取技术
        四、突破性技术开发管理
        五、突破性技术机能的作用机制
    第二节 突破性营销机能
        一、突破性营销及其机能
        二、突破性营销的主要任务
        三、突破性营销管理
        四、突破性营销机能的作用机制
    第三节 风险资本及其机制
        一、风险资本及其特点
        二、风险资本机制
第五章 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中介机制
    第一节 突破性产品的中介机制
        一、突破性产品及其开发
        二、突破性技术影响突破性产品的机制
        三、突破性营销影响突破性产品的机制
        四、风险资本影响突破性产品的机制
        五、商业模式影响突破性产品的机制
        六、突破性产品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第二节 商业模式的中介机制
        一、商业模式的构建及功能
        二、突破性技术影响商业模式的机制
        三、突破性营销影响商业模式的机制
        四、风险资本影响商业模式的机制
        五、突破性产品影响商业模式的机制
        六、商业模式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第六章 案例研究设计
    第一节 案例研究方法理论
        一、案例研究法起源及发展概述
        二、案例研究法在管理学中的应用
        三、案例研究法的基本理论原则
    第二节 案例研究部署
        一、本案例研究方法论及研究流程
        二、案例研究背景和案例企业选择的主要标准
第七章 天士力突破性技术创新案例研究
    第一节 复方丹参滴丸突破性技术创新背景
        一、中药现代化的时代背景
        二、中药现代化的含义及进展
    第二节 复方丹参滴丸突破性技术创新
        一、复方丹参滴丸概况
        二、复方丹参滴丸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
    第三节 复方丹参滴丸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机制
        一、突破性技术影响复方丹参滴丸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二、突破性营销影响复方丹参滴丸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三、风险资本影响复方丹参滴丸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四、复方丹参滴丸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中的中介机制
        五、商业模式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中的中介机制
第八章 三一重工突破性技术创新案例研究
    第一节 拖泵和泵车突破性技术创新背景
    第二节 拖泵和泵车突破性技术创新
        一、混凝土泵送技术及其产品
        二、拖泵和泵车的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
    第三节 拖泵和泵车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机制
        一、突破性技术影响拖泵和泵车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二、突破性营销影响拖泵和泵车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三、风险资本影响拖泵和泵车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四、拖泵和泵车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中的中介机制
        五、商业模式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中的中介机制
第九章 大族激光突破性技术创新案例研究
    第一节 激光打标机突破性技术创新背景
        一、激光技术及激光加工技术
        二、世界及中国激光加工设备产业发展
        三、国家政策支持
    第二节 激光打标机突破性技术创新
        一、激光打标技术及产品
        二、激光打标机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
    第三节 激光打标机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机制
        一、突破性技术影响激光打标机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二、突破性营销影响激光打标机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三、风险资本影响激光打标机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四、激光打标机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中的中介机制
        五、商业模式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中的中介机制
第十章 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的跨案例比较
    第一节 案例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背景及外部环境比较
        一、突破性技术创新背景比较
        二、外部环境比较
    第二节 案例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比较
        一、主要驱动机制比较
        二、主要中介机制比较
        三、绩效机制比较
    第三节 跨案例研究结论及案例研究新发现
        一、跨案例研究结论
        二、案例研究新发现
    第四节 案例研究评估
        一、建构效度评估
        二、内在效度评估
        三、外在效度评估
        四、信度评估
第十一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主要创新点和研究意义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一、研究的主要局限
        二、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
    附录A 沪深A股上市公司突破性产品概览
    附录B 案例研究方案
    附录C 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中国重庆抗战书画作品数据库建设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本文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数据库与管理系统研究现状综述
    2.2 数据库管理系统主流产品的发展现状
    2.3 国内艺术作品数字化建设文献综述
    2.4 国外艺术作品数字化建设文献综述
3 相关理论和技术
    3.1 数据库
        3.1.1 关系型数据库 My SQL
        3.1.2 My SQL 数据库优势性对比
    3.2 编程语言
        3.2.1 编程语言的对比分析
        3.2.2 PHP5.0
        3.2.3 PHP5.0 访问数据库的方法
    3.3 WEB 服务器
    3.4 操作系统
4 中国重庆抗战书画艺术作品数据库系统设计
    4.1 重庆抗战书画艺术作品的文献收集方法
    4.2 基于艺术史学角度的抗战书画作品文献梳理
    4.3 中国重庆抗战书画艺术作品文献整理准则
    4.4 重庆抗战书画艺术作品数字化建设目标
        4.4.1 再生性保护
        4.4.2 有效存储
        4.4.3 合理利用
    4.5 数据库功能模块设计
    4.6 数据库系统框架设计
5 中国重庆抗战书画艺术作品数据库的实现
    5.1 数据库技术的实现
    5.2 数据库性能优化
        5.2.1 数据冗余
        5.2.2 数据库性能优化方法
    5.3 图片数字化处理及查询技术
        5.3.1 图片资源数字化处理
        5.3.2 图片的分类标引
        5.3.3 存储模式索引的几种方式
        5.3.4 确定关系模型的存取方法
    5.4 数据库系统的应用
        5.4.1 主界面介绍
        5.4.2 数据库系统的初步应用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一、已发表的论文
    二、参与的科研项目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的演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相关研究
        1.2.2 国外相关研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复杂系统的基本理论
        2.1.1 一般系统的内涵
        2.1.2 复杂系统的内涵
        2.1.3 复杂系统理论的基本内容
    2.2 自组织的基本理论
        2.2.1 自组织理论的内涵
        2.2.2 自组织理论体系概述
        2.2.3 自组织理论的核心内容
    2.3 高等教育元评估理论
        2.3.1 元评估的内涵
        2.3.2 元评估理论的基本内容
        2.3.3 元评估理论的应用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3.1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的内涵
        3.1.1 评估与认证
        3.1.2 认可与许可
        3.1.3 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
        3.1.4 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
    3.2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的结构分析
        3.2.1 法律子系统
        3.2.2 组织子系统
        3.2.3 标准子系统
        3.2.4 操作子系统
    3.3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的功能分析
        3.3.1 质量监督
        3.3.2 信息咨询
        3.3.3 沟通协调
    3.4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的特征分析
        3.4.1 结构网络化
        3.4.2 运作规则化
        3.4.3 控制标准化
        3.4.4 队伍专业化
        3.4.5 影响全球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的动力机制
    4.1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的结构耗散性
        4.1.1 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判据
        4.1.2 系统熵流分析及模型构建
    4.2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的自组织协同
        4.2.1 系统的协同学描述
        4.2.2 系统的非平衡相变
        4.2.3 系统的演化过程分析
        4.2.4 系统的演化特征分析
    4.3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的自组织机制
        4.3.1 各子系统间存在竞争
        4.3.2 各子系统间存在协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的运行机制
    5.1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运行机制的涵义
        5.1.1 机制
        5.1.2 运行机制
        5.1.3 系统运行机制
    5.2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运行机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5.2.2 美国政治体制和政治文化
    5.3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运行机制的主体要素分析
        5.3.1 主体要素
        5.3.2 相互关系
    5.4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运行机制的具体存在形式
        5.4.1 组织机制
        5.4.2 协调机制
        5.4.3 监督机制
        5.4.4 信息服务机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美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演化发展比较
    6.1 中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演化的历史及特征
        6.1.1 系统演化的历史
        6.1.2 系统演化的特征
    6.2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认证的德尔菲调查
        6.2.1 第一阶段调查
        6.2.2 第二阶段调查
    6.3 中美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的比较分析
        6.3.1 发展过程比较
        6.3.2 系统结构比较
        6.3.3 运行机制比较
    6.4 启示与借鉴
        6.4.1 大力加强相关法律和制度建设
        6.4.2 全面推进多元化评估体系建设
        6.4.3 着力构建系统自组织演化机制
        6.4.4 积极搭建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系统演化方程组系数矩阵特征根及奇点计算程序
附录2: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机构网址
附录3:高等教育质量认证问卷调查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四节 概念辨析与界定
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的留英教育
    第一节 晚清时期的留英教育
        一、 海军留英教育
        二、 其他留英教育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留英教育
        一、 北洋政府时期的留英教育
        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留英教育
    第三节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留英教育
        一、 建国初期留英生回国
        二、 留英教育的基本情况
        三、 留英生群体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的留英教育
    第一节 留英教育工作的启动
        一、 邓小平的指示及新时期留学工作的启动
        二、 首批留英生的派遣
    第二节 留学政策的演变
        一、 中国公派留学政策的演变及中英教育交流与合作政策的演变
        二、 英国的外国留学生政策及吸引留学生的措施
    第三节 留英教育的基本情况
        一、 留英教育的演变
        二、 留英学生统计
        三、 留英生的学习与生活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执行——兼述典型的留英生群体
    第一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
        一、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背景
        二、 包玉刚与“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
    第二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实施
        一、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留英生的选派
        二、 留英生群体分析
        三、 留英生的留学生涯
    第三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影响
        一、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正是这些人才提高了中国的科研水平,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留学教育模式(为以后留英教育提供了经验,加强了华人华侨的联系,发展了中英关系)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留英生与中国的高等教育
    第一节 高等院校留英生群体分析
        一、 高等院校留英生回国原因分析
        二、 高等院校留英生情况介绍及其专业分析
        三、 高等院校留英生的群体特征
    第二节 留英生群体与高校发展
        一、 留英生与学科建设
        二、 留英生与高校教学
        三、 留英生与学术研究
    第三节 留英生与大学管理
        一、 留英回国的大学领导
        二、 留英校长与高校改革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留英生与中国科技
    第一节 留英生群体的科技创业
        一、 1980 年代的科技创业
        二、 1990 年代以后的科技创业
    第二节 留英生的重要科技角色
        一、 留英生与“863”计划
        二、 留英生与“973”计划
        三、 留英生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第三节 两院院士中的留英生
        一、 具有留英背景的院士群体统计
        二、 留英院士的科技贡献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留英生与人文社会科学
    第一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留英生
        一、 留英生学科统计分析——以学科排名靠前的大学为中心
        二、 部份优秀留英生分析
    第二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留英生的成就
        一、 经济学与法学
        二、 历史学与社会学
        三、 哲学、文学及其它学科
        四、 留英生与当代艺术
    第三节 小结
第八章 留英生创业
    第一节 留英生的创业轨迹
        一、 留英生的早期创业
        二、 留英生创业的新时期
    第二节 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一、 深圳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二、 中关村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三、 其它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第三节 三个典型的留英创业者
        一、 张欣:优秀的留英创业人员
        二、 沈锟:回国卖鸡的留英双硕士
        三、 隋涛:一般的留英创业者
    第四节 留英生创业的评价
        一、 社会评价
        二、 政府评价
    第五节 小结
第九章 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第一节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人际关系问题及其对策
        二、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自主创新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三、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学术腐败问题及其对策
    第二节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融资问题及其对策
        二、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创业园建设问题及其对策
    第三节 留英生面临的其它重要问题及其对策
        一、 留英生子女就学问题及其对策
        二、 留英生待业问题及其对策
    第四节 小结
第十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9)知识产权全球治理视角下NGO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文献述评
    1.3 基本概念
    1.4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2 知识产权NGO发挥功能的背景分析
    2.1 知识产权NGO发挥功能的时代背景:全球化
    2.2 知识产权NGO兴起的缘由:知识产权全球治理的产生
    2.3 知识产权NGO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的必要性
    2.4 知识产权NGO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的可行性
3 知识产权NGO的系统功能
    3.1 促进政治结构分化
    3.2 推动政治社会化
    3.3 实施政治交流
4 知识产权NGO的过程功能
    4.1 促进政策制定
    4.2 影响政策执行
    4.3 推动政策调整
    4.4 开启新一轮造法运动
5 知识产权NGO的反馈功能
    5.1 正面反馈功能
    5.2 负面反馈功能
6 中国知识产权NGO的功能、存在问题及其改善
    6.1 中国知识产权NGO的功能
    6.2 中国知识产权NGO发展存在的问题
    6.3 中国知识产权NGO发展对策:以行业协会为例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基本结论
    7.2 研究展望
    7.3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所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加和主持的科研项目

(10)省部科技会商制度的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
2 省部科技会商国内外相关研究
    2.1 国外相关研究
    2.2 国内相关研究
3 省部科技会商制度的界定及运行现状
    3.1 省部科技会商制度的界定
    3.2 省部科技会商制度运行历程与趋势
    3.3 省部科技会商制度运行的主要特征
    3.4 省部科技会商制度运行的初步效果
4 省部科技会商制度运行的影响因子
    4.1 会商运行区域的时空分布
    4.2 会商运行影响因子的识别分析
    4.3 影响因子与会商运行的关系分析
5 省部科技会商制度运行的动力
    5.1 科技管理政策运行的内生要素
    5.2 会商制度运行的动力要素分析
    5.3 会商制度形成的多源动力模型
6 省部科技会商制度运行的流程
    6.1 会商工作基础的累积
    6.2 会商信息汇集与诊断
    6.3 会商决策与分解执行
    6.4 绩效反馈与互动跃进
7 省部科技会商制度运行的均衡
    7.1 制度运行均衡与非均衡
    7.2 省部科技会商制度运行的均衡现状
    7.3 省部科技会商制度运行非均衡的因素分析
    7.4 实现会商运行均衡的系统路线图
8 省部科技会商制度运行的完善
    8.1 构建多元参与的会商运行网络系统
    8.2 确立新型的府际民主会商运行程序
    8.3 制度学习与走向府际网络科技治理
9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内容总结
    9.2 主要研究结论
    9.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863数据库重大专项专家组”考察华工达梦公司(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绩效评价研究[D]. 刘湘淼.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2]参与与影响:1978年以来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研究[D]. 罗发龙. 暨南大学, 2018(06)
  • [3]R公司通信网络优化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D]. 侯勇滨.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5)
  • [4]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D]. 岳婷婷. 南开大学, 2015(01)
  • [5]中国制造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案例研究[D]. 李占强. 南开大学, 2014(04)
  • [6]中国重庆抗战书画作品数据库建设与应用研究[D]. 张金伟. 重庆大学, 2013(03)
  • [7]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的演化机制研究[D]. 朱永东.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5)
  • [8]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D]. 赖继年. 南开大学, 2012(06)
  • [9]知识产权全球治理视角下NGO功能研究[D]. 刘雪凤. 华中科技大学, 2011(12)
  • [10]省部科技会商制度的运行研究[D]. 何为东.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1)

标签:;  ;  ;  ;  ;  

“863数据库重大专项专家组”考察华工大梦公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