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枇杷保鲜技术”通过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周滟晴[1](2021)在《高产酸醋酸菌的耐受性研究及其在李子醋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果醋产业主要以勾兑的饮料型果醋为主,国外市场前景广阔的酿造法生产的果醋在国内较少。菌种选育和工艺优化是果醋工业的核心,本研究旨在筛选具有耐高温和耐乙醇的高产酸醋酸菌菌株,探究其在高温和高乙醇下的发酵特性和酶学特性,并将其应用于高温和高乙醇下发酵李子醋,以期为该优良醋酸菌株应用于非严格控制条件发酵果醋工业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高产酸醋酸菌的筛选鉴定及耐受性初探。以多种类型的水果样品(李子、水蜜桃、芒果、香蕉和枇杷)为研究对象,通过富集培养、钙平板法、醋酸定性试验筛选出产醋酸菌40株,对比40株菌与工业醋酸菌AS1.41(Acetobacter pasteurianus AS1.41)的5天产酸量,仅9株产酸量高于AS1.41的高产酸醋酸菌。对9株高产醋酸菌进行产酸曲线、生长曲线和耐受性初探,其中LO2菌株不仅产酸量高于AS1.41,而且37℃或11%乙醇条件下均具有良好长势,其OD600分别达0.56和0.61,对其进行形态学和16S r DNA鉴定,最终鉴定为Acetobacter sp.LO2(Genbank序列号MN602472)。2)点样法探究9株高产酸醋酸菌生长的耐受性。30℃,乙醇浓度超过13%时,仅LO2和AS1.41生长;乙醇浓度为15%时,仅LO2生长。37℃,乙醇浓度超过11%时,仅LO2和AS1.41生长;乙醇浓度超过13%时,仅LO2生长。40℃,仅LO2菌株能在13%乙醇浓度下生长。因此,LO2菌株具有良好的耐乙醇和耐温性。3)初始乙醇浓度和温度对高产酸醋酸菌的影响。第5天后,LO2和AS1.41的产酸量和生长量均趋于稳定,30℃和5%乙醇浓度时,LO2菌株表现出最佳的生长和最佳乙酸产量(约41.85 g/L)。初始乙醇浓度:当3%~10%的初始乙醇浓度时,LO2和AS1.41菌株的产酸量和生长量先上升后下降,在5%乙醇浓度达峰值。发酵温度:当30℃~40℃的温度时,随着发酵温度的上升,菌株生长的延滞期增加,其中,LO2菌株的产酸量和生长量逐渐降低,而AS1.41菌株的降速急剧至不生长。初始乙醇浓度和发酵温度组合:当30℃~40℃和3%~10%的初始乙醇浓度的组合条件时,各组合条件下,LO2菌株的生长和产酸量优于AS1.41,且能耐受37℃和10%乙醇组合或40℃和8%乙醇组合条件。4)初始乙醇浓度和温度对醋酸菌的产酸关键酶的影响初探。随着初始乙醇浓度的上升,粗酶液中,LO2和AS1.41菌株的乙酸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活性在5%乙醇和3%乙醇达峰值;随着发酵温度的上升,LO2和AS1.41菌株的ADH和ALDH分别在35℃和30℃达峰值。其中,ADH酶活性高于ALDH酶活性,且LO2菌株的酶活性高于AS1.41。LO2菌株的ADH和ALDH的最佳耐温和耐醇是37℃和10%乙醇,而AS1.41的分别是30℃和5%乙醇。5)LO2和AS1.41菌株在高温和高乙醇条件发酵李子醋的发酵过程监测。两株菌在适宜条件(30℃,5%乙醇)的李子醋发酵生长和产酸性能相似,LO2菌株生产的李子醋的最大产酸量(53.88 g/L)高于AS1.41菌株(51.64 g/L);高乙醇条件(30℃,8%乙醇)延长醋酸菌的延滞期,LO2菌株生产的李子醋的最大产酸量(59.80 g/L)高于AS1.41(47.78 g/L);高温条件(37℃,5%乙醇),LO2菌株生产的李子醋产酸量(46.64 g/L)是AS1.41(25.92 g/L)的1.79倍;高温高乙醇条件(37℃,8%乙醇),AS1.41几乎不生长,LO2菌株仍保持发酵,但产酸量降低。6)LO2菌株和AS1.41菌株在高温和高乙醇条件发酵李子醋的产品质量分析。在3种发酵条件[高温(37℃,5%乙醇)、高乙醇(30℃,8%乙醇)和高温高乙醇(37℃,8%乙醇)]下,LO2(AS1.41)菌株发酵的李子醋的有机酸含量分别比适宜条件(35℃,5%乙醇)下降8.37%(13.49%)、16.73%(47.03%)和8.16%(71.06%)。各胁迫条件下,与AS1.41相比,LO2菌株发酵的李子醋的挥发性成分数量更多(2~10种);对李子醋整体风味贡献最大的酯类和醇类成分相对含量更高(1.47%~14.16%);特征挥发性风味成分更丰富,其中李子醋的ROAV值最大的是醋酸异戊酯;同时,主成分分析能将8种李子醋有效区分。LO2菌株发酵的李子醋的感官评价优于AS1.41菌株,同时具备独特的李子颜色、浓厚的李子果香和醋香,有发酵醋的典型特征。
王瀚博[2](2021)在《茉莉酸甲酯对蓝莓果实采后品质及抗病性调控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蓝莓果实酸甜可口,质地细嫩,除了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之外,还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如酚类、黄酮类、花青素等,对人体具有极高的保健价值。蓝莓多采收于高温多雨的夏季,加之自身代谢旺盛,采后衰老迅速,极大的降低了蓝莓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此外,由于缺乏坚硬外果皮的保护,蓝莓在采摘和储运阶段极易受到机械损伤和病原菌侵染,导致其腐烂变质。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引发的灰霉病是蓝莓采后最主要的真菌性病害之一。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是一种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其在植物生长发育,果实成熟以及植物对各种生物或非生物胁迫的防御响应中起重要调控作用。然而,关于MeJA对采后蓝莓果实品质和灰霉病的调控作用未被深入研究。因此,本研究以采后蓝莓果实为实验材料,探究外源MeJA处理对蓝莓果实内营养物质含量、抗氧化体系、细胞壁降解以及能量代谢的影响,考察MeJA处理过的蓝莓果实在灰葡萄孢菌侵染下果实内生理生化、酶学、基因、信号转导以及代谢水平的变化,旨在揭示MeJA对采后蓝莓果实的调控机制,为MeJA在蓝莓保鲜的应用方面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展示如下:1.考察了MeJA处理对采后蓝莓抗氧化系统及果实品质的影响。MeJA处理能够延缓蓝莓果实内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以及L*值下降,抑制失重率增加,维持了蓝莓采后品质。MeJA还明显促进了酚类物质、黄酮类物质、花青素、抗坏血酸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在果实中的积累,同时诱导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CAT)以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升高。这增强了贮藏期间蓝莓果实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抑制了过氧化氢(H2O2)在贮藏后期的积累,减轻了膜脂过氧化程度,抑制了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这些结果表明,MeJA通过维持贮藏期间蓝莓果实的抗氧化能力,降低氧化损伤,延缓衰老,从而保持果实品质。2.探讨了MeJA处理对采后蓝莓果实细胞壁和能量代谢的影响。50μM MeJA能够维持蓝莓果实采后硬度。MeJA处理抑制了纤维素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甲酯酶和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和转录丰度,抑制水溶性果胶的增加,减缓CDTA可溶性果胶、碳酸钠可溶性果胶、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下降趋势,从而延缓贮藏期间蓝莓果实细胞壁的降解进程。此外,MeJA还诱导了能量代谢相关酶如H+-ATP酶、Ca2+-ATP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和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增加,促进ATP和ADP在果实中的积累,为细胞壁修复和加固提供充足的能量供给。这些结果表明,MeJA能够通过调控细胞壁降解和能量代谢,延缓蓝莓果实采后软化。3.分析了MeJA处理对蓝莓采后灰霉病的调控作用。MeJA处理后,蓝莓果实的发病指数明显降低,这表明MeJA能够增强蓝莓果实对灰葡萄孢菌的防御反应。体外抑菌实验结果显示,MeJA对灰葡萄孢菌的萌发和生长没有显着影响。MeJA处理增加了蓝莓果实内NO和H2O2在贮藏早期的合成,抑制了H2O2在贮藏后期的积累。MeJA还诱导了蓝莓果实中SOD、CAT、APX、CHI、GLU、PAL、C4H和4CL酶活性的增加,提高酚类物质和黄酮类物质的含量,抑制MDA含量升高,从而降低了蓝莓果实对灰葡萄孢菌的敏感性。这些结果表明,MeJA能够通过诱导蓝莓果实抗病性,抑制采后灰霉病的发生。4.采用代谢组学的方法,研究了在灰葡萄孢菌侵染下,MeJA对蓝莓果实代谢水平的影响。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MeJA处理导致蓝莓果实内代谢谱发生明显改变。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对照组和MeJA处理组之间差异代谢物数量明显降低。MeJA处理激活了苯丙烷代谢途径,促进了蓝莓果实中芦丁、槲皮素、阿魏酸、原儿茶酸、没食子酸、芥子酸和金丝桃苷的积累。此外,MeJA还增强了不饱和脂肪酸的代谢,诱导油酸、亚麻酸和γ-亚麻酸的合成。这种增强作用可能与MeJA诱导蓝莓果实内糖酵解途径和TCA循环以提供充足的能量和碳骨架有关。5.探究NO和H2O2在MeJA对蓝莓抗病性调控过程中的作用。cPTIO处理不仅废除了MeJA对NO和H2O2的诱导作用,还显着抑制了NADPH氧化酶、SOD、CAT、APX、CHI、GLU、PAL、C4H和4CL的活性,下调了苯丙烷代谢途径关键基因VPAL、VaCHS、VaCHI、VaF3H、VaFLS和VaDFR的表达水平,导致蓝莓果实对灰葡萄孢菌的敏感性大幅增加。DPI处理能够削弱MeJA对蓝莓果实内防御相关酶以及苯丙烷代谢途径的促进作用,降低了蓝莓的抗病性,但对于MeJA所诱导的NOS活性升高和早期NO积累没有显着影响。这些结果表明,在MeJA介导蓝莓抵抗灰葡萄孢菌侵染的过程中NO位于H2O2上游发挥作用。
杨慧慧[3](2020)在《枇杷灰斑病拮抗酵母菌的筛选、生防制剂应用及其生防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枇杷是我国东南部的特色水果,在采收和运输中极易遭受病原菌的侵染,从而导致果实腐烂。大量文献证实拮抗酵母菌能够有效防治果蔬采后病害。本课题筛到一株能有效抑制枇杷灰斑病的拮抗酵母菌,并对其生防机制进行初步探究,之后将其制成冻干粉并应用于枇杷的贮藏保鲜。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腐烂的枇杷果实上分离出一株镇江地区枇杷灰斑病的致病菌P2,经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认定为韦司梅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vismiae);从枇杷枝叶和土壤中筛到一株可有效抑制该病原菌的酵母菌E1,经形态学特征、生理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认定为美极梅奇酵母菌(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通过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证明该酵母菌属于实际无毒级;对该酵母菌抗菌谱研究,发现其具有广谱抑菌能力;对该酵母菌抗逆性研究,发现其抗逆能力较强,能耐低温、较耐高温、耐氧化、耐酸和较耐渗透压等逆境胁迫。(2)通过对M.pulcherrima E1控制枇杷采后灰斑病的生理机制的研究,发现:M.pulcherrima E1抑制P.vismiae的最佳浓度为1×108 cells/mL;M.pulcherrima E1能抑制P.vismiae孢子的萌发;M.pulcherrima E1能在枇杷果实伤口和表面快速生长和定殖;M.pulcherrima E1能与P.vismiae竞争铁离子,且能在果实伤口形成生物膜,抑制病原菌的入侵;M.pulcherrima E1能产生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抑制P.vismiae生长,CG-MS分析VOCs的主要成分包括醇类和酯类,并证实正己醇和苯乙醇等单成分的抗菌活性;M.pulcherrima E1能诱导提高果实抗性相关酶,如PPO、POD、APX、CAT和PAL的活性。(3)通过转录组学研究M.pulcherrima E1诱导枇杷果实抗病性的分子机制,发现:M.pulcherrima E1处理的枇杷果实共有1444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1111个,下调333个。对其进行GO和KEGG分析表明,M.pulcherrima E1通过影响植物-病原菌互作途径中重要基因的表达,诱导枇杷果实发生超敏反应,增强细胞壁和影响气孔关闭过程等防御反应;诱导枇杷果实木质素和类黄酮等抗性物质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诱导枇杷果实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油菜素甾醇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诱导果实谷胱甘肽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提高枇杷果实的抗病能力。(4)通过代谢组学研究M.pulcherrima E1诱导枇杷果实抗病性的分子机制,发现:在正负离子模式下的分别鉴定得到25和23个显着差异代谢物,主要分为糖类、有机酸及其衍生物、脂质和类脂质分子和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等,涉及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萜类化合物和类固醇的生物合成、植物激素的生物合成和苯丙烷的生物合成等与植物抗性相关的代谢途径。(5)对M.pulcherrima E1菌液的离心参数优化发现,6000 rpm,10 min条件下酵母菌离心得率最高;对M.pulcherrima E1冻干保护剂的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各保护剂的适宜浓度,通过PB设计找出对酵母菌存活率影响显着的4个因素,然后通过最陡爬坡试验确定最佳响应值范围,之后采用中心组合试验得到保护剂最佳配方为乳糖3.13g/100mL,谷氨酸钠5.97g/100mL,山梨醇0.94g/100mL和菊粉5.95g/100mL,此条件下酵母菌存活率为95.02%;冻干粉生防效力评价和最适贮藏温度研究表明,冻干粉仍保留较高的生防效力,且冻干粉更适合贮藏于-20℃。(6)将M.pulcherrima E1活性冻干粉以浸泡和喷洒两种方式处理枇杷果实,研究其对枇杷采后贮藏保鲜的影响。结果表明,冻干粉的两种处理方式均能有效抑制果实贮藏期间腐烂的发生,减少果实的水分流失,对果实的硬度、TSS含量、T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果皮细胞膜的完整性具有一定的保护和维持作用,对枇杷果实采后的贮藏保鲜存在积极作用,具有潜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高姗[4](2020)在《脱氧包装对冷藏枇杷冷害发生和生理代谢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枇杷果实柔软多汁,酸甜可口,广受消费者喜爱。枇杷果实的水分含量高,采后衰老较快,在运输过程中极易腐烂变质,采后损失率较高。此外,枇杷在采后很容易发生各种生理病害,从而严重影响其采后品质。本文以“大五星”枇杷为试材,通过研究脱氧包装对冷藏枇杷冷害发生及生理代谢的影响,以探索一种经济、便捷的枇杷保鲜方式。得出的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响应面法,以铁粉添加量、硅藻土添加量、氯化钠添加量为影响因素,得到以氧气减少量为响应值的回归方程为:Y=7.48+0.6375 A+0.075 B-0.0875 C+0.975 AB+1.05 AC+0.725 BC-2.115 A2-1.34 B2-2.265 C2。根据响应面分析建立的数学模型,得到最优条件是:铁粉添加量1.1 g、硅藻土添加量0.3 g、氯化钠添加量0.2g。在此条件下得到的脱氧剂脱氧效果良好。(2)缓释脱氧剂能够实现持续脱氧的目标。2.0%聚乙二醇组的氧气减少量增长多于其余浓度的处理组,脱氧效果优于其他组别。2.6%海藻酸钠处理组的持续脱氧能力较强。交联溶液中铁粉比例越高,前期速效脱氧的效果越好。活化铁粉与缓释铁粉的比例不同,能持续脱氧的天数不同。考虑不同的方面,确定缓释脱氧剂的配方为:铁粉添加量1.1 g(其中活化铁粉与缓释铁粉比例为3:1,缓释铁粉制作过程中的聚乙二醇浓度为2.0%、海藻酸钠浓度为2.6%、铁粉添加比例为10%)、硅藻土添加量0.3 g、氯化钠添加量0.2 g。.(3)研究脱氧包装对冷藏枇杷品质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分析脱氧包装对枇杷冷害发生的影响。自发气调和脱氧包装都能够有效抑制枇杷的颜色改变,抑制失重率、相对电导率的升高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质、可滴定酸含量的降低,延长可溶性糖的积累期,减轻果实的冷害症状,其中脱氧包装与对照组差异显着,保鲜效果良好。枇杷果实中共检出18种主要挥发性成分,其中酯类5种、醇类4种、醛类4种、酮类2种、烯类2种、酚类1种。代表性挥发性物质2-己烯醛的含量在各时期的含量均为最高。(4)长时低温冷藏会破坏果实的生理代谢平衡,导致活性氧自由基大量积累,果实组织氧化胁迫加剧,进而导致细胞膜功能损伤。脱氧包装显着抑制了枇杷果实过氧化氢(H2O2)含量、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及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酶的活性,减少了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AsA)含量的降低,抑制了活性氧对枇杷果实的损伤,减少了冷害对枇杷果实的伤害,维持了果实的品质。(5)呼吸作用是果蔬采后最重要生命活动,与其成熟衰老密切相关。脱氧包装的枇杷果实在无氧呼吸的同时,保持了一定的有氧呼吸。脱氧包装抑制了枇杷丙酮酸含量的升高,增强了无氧呼吸关键酶丙酮酸脱羧酶(PDC)和乙醇脱氢酶(ADH)的活性,降低了枇杷果实的呼吸速率,抑制了苹果酸脱氢酶(MDH)、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活性的降低,使得枇杷果实在贮藏后仍旧拥有良好的商业价值。
许琳琳[5](2020)在《枯草芽孢杆菌环脂肽对海藻酸钠成膜性能以及蓝莓保鲜效果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鉴于目前的蓝莓保鲜技术还没有彻底解决我国鲜食蓝莓在贮运过程中表面破损以及发霉的问题,结合海藻酸钠(SA)具有良好的成膜性以及枯草芽孢杆菌中环脂肽类化合物(CL)是具有抗菌作用的双亲物质,本研究提出将环脂肽与海藻酸钠制成一种更易清洗的浆果涂膜,探究其对蓝莓保鲜的作用效果以及环脂肽对海藻酸钠成膜性能的影响。将不同浓度(0%、1%、3%)环脂肽的海藻酸钠膜(SA-CL,SA-CL1,SA-CL3)溶液涂覆在蓝莓表面,对蓝莓在贮藏期间的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并将不同浓度的膜溶液制备为成品膜进行膜的相关理化性质(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水蒸气透过性、接触角和水溶解度)的测定。具体结果如下:(1)环脂肽/海藻酸钠复合膜对采后蓝莓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在贮藏期间,经过海藻酸钠/环脂肽复合膜处理的蓝莓的生理指标显着优于对照组蓝莓,并且随着环脂肽类化合物浓度的增加,保鲜效果更加显着。在贮藏的第20 d,对照组和SA-CL3组的蓝莓表面菌落总数分别为5.5×104和2.5×103CFU/g,这一结果主要是由于环脂肽类化合物具有显着的抑菌作用,与海藻酸钠复配后可大大降低蓝莓表面的菌落总数。SA-CL3组的蓝莓失重率为4.4±0.16%,显着低于对照组12.7±1.07%的失重率。经过涂膜处理可以延缓蓝莓果实在贮藏期间的变软,呼吸速率相较于对照组也有显着降低。(2)通过SEM研究了涂膜处理对蓝莓表面气孔的影响。经海藻酸钠/环脂肽复合膜处理后,蓝莓果实表面的气孔被覆盖,从而抑制了蓝莓果实的呼吸作用与水分流失,有效降低了呼吸速率和失重率,从而延缓果实变软。(3)环脂肽能对海藻酸钠成膜特性产生影响。随着环脂肽类化合物浓度的增加,膜的机械特性(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被削弱,水蒸气透过性由684.22±0.87 g/m2/day(SA-CL)降低到398.10±0.87 g/m2/day(SA-CL3),接触角和水溶解度分别增加到33.79±1.49°、28.92±1.48%。这一结果主要是由于环脂肽含有疏水性的脂基,环脂肽的加入降低了膜的表面亲水性,更低的水蒸气透过性可以减少水分在蓝莓表面和空气之间的转移。(4)通过热重分析(TGA)、X射线晶体衍射(XRD)以及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环脂肽与海藻酸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随着环脂肽浓度的增加,膜的热稳定性下降,13.4°的特征峰消失,21.6°和41.1°的峰强度降低,主要是由于膜中环脂肽的脂肪酸部分更容易燃烧,并且由于环脂肽特殊的两亲结构,对海藻酸钠原有致密有序的结晶结构产生破坏。综上所述,环脂肽/海藻酸钠复合膜对于蓝莓的保鲜具有一定的效果,并且随着环脂肽浓度的提高,膜的机械性能、水蒸气透过率和热稳定性下降,接触角和水溶解度增加。同时,环脂肽特殊的两亲结构会破坏海藻酸钠的结晶特性,从而降低复合膜的机械强度,使得复合膜更容易在蓝莓表面被清洗。因此,本研究首次将环脂肽与海藻酸钠复配制备一种适用于表面脆弱的浆果保鲜涂膜,为浆果保鲜提供了新方法,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吴志亮[6](2020)在《草菇冷害生理学与蛋白质组学研究》文中认为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是一种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高温型食用菌。草菇对低温敏感,容易发生冷害,导致商品价值降低。本论文通过对不同贮藏温度下草菇生理指标的测定,了解草菇发生冷害的症状和品质变化。另外,利用蛋白质组学对草菇发生冷害前后蛋白量的变化进行分析,推测差异蛋白质与草菇冷害的关系。为草菇响应非生物胁迫的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基础,同时也为草菇的贮藏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生鲜草菇呼吸强度、失重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和CAT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6℃的贮藏条件可避免草菇发生冷害,降低呼吸强度和失重率,减缓营养物质的损失,维持较高的SOD和CAT活性,具有明显的保鲜效果。在4℃和10℃下贮藏的草菇出现冷害症状,呼吸强度异常升高,失重率迅速上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SOD迅速上升,CAT迅速下降,贮藏24 h后便失去商品价值。2、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鉴定到332个差异蛋白质,其中包含64个上调和268个下调的差异蛋白质。GO注释分析表明差异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细胞部分,主要参与细胞过程和代谢过程,主要与结合和催化活性等分子功能有关。KEGG分析表明差异蛋白质富集在57种KEGG代谢通路中。COG分析表明328个差异蛋白质获得注释并分为22种COG功能。这些差异蛋白质主要与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磷酸戊糖途径、呼吸链、ATP合成、蛋白质代谢、蛋白质生物合成、活性氧代谢、细胞壁物质代谢、海藻糖代谢、信号转导机制、膜脂代谢和热激蛋白有关。使用q PCR技术验证了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和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结果表明这2个蛋白质的转录水平表达变化与蛋白质水平一致,但仍需进一步验证。3、综合生理生化指标和i TRAQ蛋白质组学结果,推测生鲜草菇发生冷害有如下特点:(1)能量代谢紊乱。(2)膜脂代谢紊乱。(3)活性氧代谢紊乱。(4)蛋白质功能紊乱。(5)草菇子实体质地变软。(6)耐寒性下降。这些结果将为进一步研究草菇冷害机理提供新的线索。
温国[7](2020)在《基于SSR分子标记及qPCR枇杷非整倍体分子核型分析体系的建立》文中提出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2n=2x=34)属于蔷薇科枇杷属植物,是我国南方的主要果树之一,其中枇杷非整倍体对其遗传育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生物体中,不同基因剂量之间存在微妙而敏感的平衡。通常,整倍体不会改变染色体类型或基因的相对剂量。而非整倍体染色体之间的相对剂量是不平衡。非整倍体通常具有特定于分子核型的新表型。当前,检测植物非整倍体分子核型的技术较少,部分现有的技术成本较高,程序也较为繁琐。因此,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枇杷非整倍体分子核型检测技术十分必要。为此,基于非整倍体染色体之间相对剂量的不平衡,本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方法用于枇杷非整倍体分子核型的检测,命名为“基于SSR分子标记和qPCR组合(SSR-qPCR)的枇杷非整倍体检测方法”。该方法在三倍体枇杷后代中进行了应用,为枇杷非整倍体的快速检测和分子核型的构建提供了技术支撑。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qPCR引物的筛选(1)以23个不同倍性枇杷株系(品种)(包括22个整倍体和1个非整倍体H39)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对209对SSR引物进行PCR扩增,筛出无多态性且扩增稳定的SSR引物17对,该17对引物分别位于枇杷的17个连锁群(根据一个已知的枇杷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2)将17对SSR引物进行qPCR检测,发现17对SSR引物在22个整倍体枇杷材料中扩增效率相同,溶解曲线均为单一峰,CT值在15至25之间,均是特异性SSR引物,可用于本次试验研究。2、基于SSR-qPCR枇杷非整倍体分子核型分析体系的初步建立以前述筛选的17对SSR引物,利用qPCR对3个整倍体枇杷株系(‘软条白沙’(2x)、‘无核国玉’(3x)、H424(4x))和1个非整倍体枇杷株系H39(2n=39)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在qPCR扩增的指数增长阶段(Ct值在16至24之间)检测PCR扩增产物的量(ΔRn值),在3个整倍体枇杷株系中17个SSR标记的ΔRn比值相近,而H39在5个连锁群的ΔRn值均发生变化。H39在LG3、LG8、LG10、LG16、LG17的ΔRn均值比整倍体高出约41.8%。表明H39在LG3、LG8、LG10、LG16、LG17上分别比二倍体‘软条白沙’多一条染色体。H39的SSR-qPCR结果与染色体制片结果一致,均表明H39有39条染色体。可见,基于该17对SSR引物进行qPCR扩增能检测H39的分子核型。3、其他材料的分子核型鉴定三倍体株系能产生一些非整倍体后代,故本研究以三倍体枇杷株系(品种)的后代为材料,对上述方法进行验证和改进。(1)染色体计数通过染色体制片对部分三倍体自然结果的后代和三倍体与二倍体杂交的后代进行染色体计数。材料主要为:Q24(3x)ב华白1号’(2x)的9个杂交后代、三倍体枇杷A313的7个开放授粉后代和三倍体枇杷A322的9个开放授粉后代。结果显示:这些三倍体后代中22个为非整倍体,3个为四倍体。(2)SSR-qPCR检测(1)Q24(3x)ב华白1号’(2x)的后代为了量化SSR-qPCR准确率,使用SSR-qPCR对Q24ב华白1号’的9个杂交后代进行非整倍化检测,以4个整倍体枇杷株系‘华白1号’(2x)、‘常白1号’(2x)、Q24(3x)、‘华玉无核1号’(3x)为对照。对照材料的ΔRn值在0.84-1.08之间,8个杂交后代的SSR-qPCR结果与染色体制片结果一致,SSR-qPCR检测准确率为88.9%。在枇杷的17个连锁群中均发现三体,8个杂交后代的三体主要分布于LG1,LG2,LG7,LG10,LG13,LG14。(2)三倍体枇杷株系A313、A322的开放授粉后代使用SSR-qPCR对三倍体枇杷株系A313、A322的16个开放授粉后代进行非整倍化检测,以‘大五星’(2x)、A313(3x),A322(3x)等22个已知整倍体枇杷材料为对照。对照材料的ΔRn值在0.81-1.15之间,将SSR-qPCR检测结果与染色体制片结果进行比较,发现SSR-qPCR的检测准确率为62.5%。共检出2个四倍体,3个三体材料和5个五体材料。3个三体材料的三体主要分布于LG1、LG4、LG7、LG9、LG10、LG11、LG12、LG14。5个五体材料的五体主要分布于LG1、LG3、LG4、LG5、LG7、LG8、LG9、LG12、LG13、LG14、LG17。综上所述,本研究筛选出位于枇杷17个连锁群的17个特异性非多态SSR标记,并重新设计了其中6个SSR标记的引物,可用于检测枇杷染色体非整倍性。利用SSR-qPCR对三倍体枇杷的杂交后代和开放授粉后代分别进行分子核型检测,与染色体制片结果比较,SSR-qPCR检测准确率分别为88.9%和62.5%。由此可见,SSR-qPCR可用于建立枇杷非整倍体的完整分子核型分析体系,是植物非整倍性检测的新方法,但准确性有待提高,这可能与SSR标记的多态性有关,后续需继续筛选非多态性分子标记以对该方法进行改良。
曾丽萍,孟金明,樊爱萍,寸艳丹,宋桂兰,王藤[8](2020)在《外源NO联合壳聚糖/纳米TiO2涂膜复合处理对枇杷保鲜效果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外源NO联合壳聚糖/纳米TiO2涂膜处理对采后枇杷品质的影响,以期获得协同增效的枇杷保鲜方式。方法以蒙自"大叶子"枇杷为实验材料,分别采用蒸馏水(对照)、硝普钠(SNP,外源NO供体)处理、壳聚糖/纳米TiO2涂膜处理、外源NO联合壳聚糖/纳米TiO2涂膜处理观察枇杷在(4±1)℃下贮藏75 d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结果适宜浓度的外源NO(cSNP为0.05 mmol/L)能有效减缓采后冷藏枇杷果实的木质化进程,减少冷害的发生;适宜浓度的壳聚糖/纳米TiO2复合涂膜液(c纳米TiO2为0.5 g/L)能有效抑制枇杷表面微生物的增长,降低呼吸强度和腐烂率;复合处理(外源NO+壳聚糖/纳米TiO2)更为有效地降低了枇杷果实储存期间的菌落总数,减少了贮藏过程中水分的散失,有效地减缓了木质化败坏进程,更有利于枇杷的保鲜。结论相比于单一的外源NO或壳聚糖/纳米TiO2涂膜处理,外源NO联合壳聚糖/纳米TiO2涂膜处理对枇杷的保鲜效果更好。
朱金花[9](2019)在《海藻酸钠/纳米CaCO3复含材料涂膜对冷藏草莓风味的影响》文中指出草莓果实富含无机营养和氨基酸等有机营养物质,以及多种保健因子,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是由于草莓果皮贮藏性能不佳,极易腐败,影响果实的食用品质和商品价值,因此草莓采后保鲜技术一直是草莓产业的一个热点课题。本文通过实验分析,探索海藻酸钠/纳米CaCO3复合膜涂膜保鲜对采后草莓品质及风味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海藻酸钠/纳米CaCO3复合膜的配方,并测定优化膜对草莓呼吸强度、失重率、色差、硬度、可滴定酸、Vc、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草莓生理品质的影响。通过SPME-GC-MS及电子舌技术对新鲜草莓,及不同贮藏时间经涂膜处理、未涂膜处理的草莓果实中的风味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情况,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通过电子舌技术检测不同贮藏时间涂膜处理和未涂膜处理的草莓不可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响应面实验,优化海藻酸钠复合涂膜液中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纳米CaCO3的添加量,得到以复合膜透水蒸汽系数为响应值的回归方程为:Y=3.2+0.11A+0.086B+0.047C+0.065AB+0.012AC-0.1BC+0.4A2+0.43B2+0.46C2。根据响应面分析建立的数学模型,得到最佳工艺条件是:海藻酸钠1.6g,CMC 0.85g,纳米CaCO3 0.05g。得到优化的海藻酸钠/纳米CaCO3复合膜机械性能显着提高。(2)比较海藻酸钠膜、优化膜涂膜对冷藏草莓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发现,海藻酸钠涂膜与海藻酸钠/纳米CaCO3复合涂膜保鲜的草莓均能够有效缓解草莓生理品质的劣变,其中优化膜处理能够有效缓解草莓硬度、可滴定酸、Vc、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抑制草莓呼吸强度、色差、失重率的上升,缓解草莓衰老,延长保质期。(3)通过SPME-GC-MS在草莓果实中共鉴定和定量了 55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24种是酯,占草莓果实挥发性风味物质总量的44%;其次是酮类和醇类,约各占挥发物总量的20%;检测到醛类、呋喃酮的种类相对较少。酯类主要是乙酸甲酯、丁酸甲酯、丁酸乙酯、乙酸乙酯、十二内酯等,酮类主要是丙酮、2-己酮、2-戊酮、2-庚酮、甲基酮等,醇类包括乙醇、芳樟醇、1-丁醇、2-甲基丁醇等。涂膜处理和未涂膜处理的草莓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表明,乙酸乙酯、丁酸乙酯、己酸甲酯和己酸乙酯等呈香物质的浓度升高,海藻酸钠/纳米CaCO3复合涂膜具有延缓风味发展和延长草莓保质期的作用。(4)采用电子舌技术检测不同贮藏时间涂膜处理和未涂膜处理的草莓不可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通过味觉雷达图对不同贮藏时间草莓不可挥发风味物质定性分析发现,草莓鲜味的响应值在减小,而苦味、酸味的响应值在增加。通过电子鼻技术检测草莓在不同冷藏期可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显示,涂膜组草莓在冷藏期间风味物质较类似,而对照组草莓冷藏期间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较大,表明涂膜处理能够保持草莓的风味品质,从而延长草莓的贮藏期。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海藻酸钠/纳米CaCO3复合膜涂膜保持了草莓的风味口感,延长了草莓果实的保鲜期及货架期,为草莓采后保鲜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王潇冉[10](2019)在《洋葱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contaminans)对草莓采后灰霉病的生物防治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草莓果实色泽诱人,营养丰富,多年来以其独特的口感、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我国草莓种植面积达130万亩,年产草莓130万吨,居世界首位。但是,由于草莓组织柔嫩,呼吸作用强,极不耐挤压,极易引起腐烂造成经济损失。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减少经济损失,草莓的防腐保鲜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目前,控制草莓采后病害最有效的措施是低温贮藏结合化学杀菌剂。但化学药剂容易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对人体健康及环境和人们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寻求生物防治的方法来替代传统的化学杀菌剂。本研究从草莓果实采后的主要病害出发,研究拮抗菌洋葱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contaminans B-1对其贮藏效果及其抑制机理,并进行菌剂研制及探讨其诱导果肉差异表达蛋白,为草莓采后的新型生物保鲜方法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传统形态鉴定和分子鉴定方法相结合的方法,明确了导致草莓采后腐烂的主要致腐病原菌为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和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2)进行了洋葱伯克氏菌B.contaminans B-1对草莓采后病原菌Botrytis cinerea体外抑制效果研究,表明该拮抗菌不仅可以有效抑制灰葡萄孢霉的菌丝生长,而且具有广谱性,对果蔬采后其它病原真也有抑制作用。(3)研究了采前喷施洋葱伯克氏菌B.contaminans B-1对草莓采后腐烂及果实品质的影响,发现采前喷施拮抗菌,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白粉病的发生率,而且可以促进草莓植株的生长。与对照相比,采前喷施生防菌剂的植株采收以后在贮藏过程中,品质更佳。(4)研究了拮抗菌洋葱伯克氏菌B.contaminans B-1对草莓果实采后病害的抑制情况。表明该拮抗菌可以有效抑制草莓采后病害的发生,无论是自然腐烂病害,还是伤口接种的病害,其抑制效果都很明显。从6种辅助因子中筛选出了可以有效提高拮抗效力的辅助因子壳聚糖和氯化钙。证明了先接种拮抗菌而后接种病原菌的接种方式更利于对病害的控制,说明对果实采后病害防治作用更重要。(5)进行了拮抗菌对果实病害抑制机理研究:首先,拮抗菌处理可以导致灰葡萄孢霉结构的变化,使得菌丝生长畸形,亚细胞结构模糊,原生质外流;而且,拮抗菌在果实伤口处具有很强的定殖能力,可以与病原菌进行空间与营养竞争;最后,拮抗菌可以诱导果实抗性,参与果实抗病性的苯丙烷代谢途径和活性氧代谢途径过程,还可以引起果实抗病相关物质的变化。(6)进行洋葱伯克氏菌可湿性粉剂的载体、助剂、稳定剂等的筛选,得研制出洋葱伯克氏菌的最佳配方为拮抗菌发酵液70%,羧甲基纤维素钠4%,净洗剂LS4%,PEG8000 5%,硅藻土补足100%。(7)采用Lable free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草莓果肉组织中抗灰霉病的差异表达蛋白,结果显示,在草莓组织中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568个(FC=1.5时),其中上调表达189个,下调表达379个;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差异蛋白主要富集在结合蛋白(binding)、催化活性蛋白(catalytic activity)、细胞组分(cell part)、膜蛋白(membrane)、细胞过程蛋白(cellular process)、代谢过程蛋白(metabolic process)。推测显着上调表达的蛋白参与氨基酸代谢和核糖体代谢。
二、“枇杷保鲜技术”通过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枇杷保鲜技术”通过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高产酸醋酸菌的耐受性研究及其在李子醋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果醋 |
1.1.1 概述 |
1.1.2 影响果醋质量的主要因素 |
1.1.3 果醋质量评价指标——挥发性化合物和有机酸 |
1.1.4 果醋产品市场现状 |
1.1.5 果醋产品——李子醋研究现状 |
1.1.5.1 李子概述 |
1.1.5.2 李子销售及深加工研究现状 |
1.1.5.3 李子醋研究现状 |
1.2 醋酸菌 |
1.2.1 概述 |
1.2.2 影响醋酸菌生长和代谢的因素 |
1.2.3 高耐受醋酸菌的研究 |
1.2.3.1 耐热性 |
1.2.3.2 耐酸性 |
1.2.3.3 耐醇性 |
1.2.4 醋酸菌的发酵机理 |
1.3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高产酸醋酸菌的筛选鉴定及耐受性初探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原料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仪器与设备 |
2.2.4 培养基 |
2.3 实验方法 |
2.3.1 高产酸醋酸菌的筛选 |
2.3.1.1 醋酸菌的初筛 |
2.3.1.2 产酸定性实验 |
2.3.1.3 高产酸醋酸菌的复筛 |
2.3.2 高产酸醋酸菌菌株产酸曲线测定 |
2.3.3 高产酸醋酸菌菌株的生长曲线测定 |
2.3.4 高产酸醋酸菌耐受性初探 |
2.3.5 菌株的鉴定 |
2.3.6 数据分析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高产醋酸菌株的筛选 |
2.4.1.1 初筛 |
2.4.1.2 复筛 |
2.4.2 高产酸醋酸菌产酸曲线 |
2.4.3 高产酸醋酸菌生长曲线 |
2.4.4 高产酸醋酸菌耐受性初探 |
2.4.5 高产醋酸菌株的鉴定 |
2.4.5.1 细胞形态、菌落形态 |
2.4.5.2 16S rDNA鉴定 |
2.4.5.3 系统发育树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产酸醋酸菌的耐受性及相关酶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原料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仪器与设备 |
3.2.4 培养基 |
3.3 实验方法 |
3.3.1 高产酸醋酸菌的耐受性研究 |
3.3.1.1 30℃下高产酸醋酸菌的耐醇性 |
3.3.1.2 37℃下高产酸醋酸菌的耐醇性 |
3.3.1.3 40℃下高产酸醋酸菌的耐醇性 |
3.3.2 温度和乙醇对高耐受性菌株的影响 |
3.3.2.1 温度和乙醇对高耐受性菌株的生长量的影响 |
3.3.2.2 温度和乙醇对高耐受性菌株的产酸量的影响 |
3.3.3 高耐受性菌株的耐受性与酶活的关系 |
3.3.3.1 培养方法 |
3.3.3.2 蛋白含量的测定 |
3.3.3.3 ADH/ALDH活性测定 |
3.3.4 数据分析处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点样法研究高产酸醋酸菌的耐受性 |
3.4.1.1 30℃下高产酸醋酸菌的耐醇性 |
3.4.1.2 37℃下高产酸醋酸菌的耐醇性 |
3.4.1.3 40℃下高产酸醋酸菌的耐醇性 |
3.4.2 高耐受性的高产酸菌株的特性研究 |
3.4.2.1 30℃下菌株的生长曲线及产酸曲线 |
3.4.2.2 35℃下菌株的生长曲线及产酸曲线 |
3.4.2.3 37℃下菌株的生长曲线及产酸曲线 |
3.4.2.4 40℃下菌株的生长曲线及产酸曲线 |
3.4.3 胁迫环境对酶活的影响 |
3.4.3.1 不同发酵温度对酶活的影响 |
3.4.3.2 不同初始乙醇对酶活的影响 |
3.4.4 酶稳定性 |
3.4.4.1 酶的热稳定性 |
3.4.4.2 酶的醇稳定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温和高乙醇发酵李子醋工艺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原料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菌种活化及种子液制备 |
4.3.2 李子醋发酵工艺 |
4.3.2.1 发酵工艺流程 |
4.3.2.2 李子汁的制备 |
4.3.2.3 酒精发酵工艺 |
4.3.2.4 醋酸发酵工艺 |
4.3.3 主要理化指标测定方法 |
4.3.4 HPLC测定李子醋的有机酸 |
4.3.5 GC-MS测定风味化合物的变化 |
4.3.5.1 样品预处理 |
4.3.5.2 GC/MS条件 |
4.3.5.3 定性定量分析 |
4.3.5.4 特征风味物质分析-ROAV值 |
4.3.6 感官评价 |
4.3.7 数据分析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酒精发酵过程监测结果 |
4.4.2 醋酸发酵过程监测 |
4.4.2.1 适宜条件发酵李子醋 |
4.4.2.2 高温条件发酵李子醋 |
4.4.2.3 高乙醇条件发酵李子醋 |
4.4.2.4 高温和高乙醇条件发酵李子醋 |
4.4.3 不同发酵条件下的8 种李子醋感官评价分析 |
4.4.4 不同发酵条件下的8 种李子醋有机酸分析 |
4.4.4.1 有机酸标准曲线 |
4.4.4.2 有机酸含量对比 |
4.4.5 不同发酵条件下8 种李子醋风味物质分析 |
4.4.5.1 8 种李子醋主要挥发性成分分析 |
4.4.5.2 8 种李子醋特征挥发性成分分析 |
4.4.5.3 8 种李子醋特征挥发性成分的主成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茉莉酸甲酯对蓝莓果实采后品质及抗病性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文献综述 |
1.1.1 蓝莓简介 |
1.1.2 蓝莓果实在储运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3 采后蓝莓保鲜研究进展 |
1.1.4 茉莉酸甲酯简介 |
1.1.5 茉莉酸甲酯简在果蔬采后中的应用 |
1.1.6 信号分子在茉莉酸甲酯所介导的抗性中的作用 |
1.2 本研究的立题背景与意义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MeJA对采后蓝莓抗氧化系统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处理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2.1.5 失重率、TSS、TA和色度的测定 |
2.1.6 茉莉酸甲酯含量测定 |
2.1.7 总酚、总黄酮和花青素含量测定 |
2.1.8 AsA和GSH含量的测定 |
2.1.9 H_2O_2、MDA和 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2.1.10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
2.1.11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茉莉酸甲酯对采后蓝莓失重率、TSS、TA和色泽的影响 |
2.2.2 茉莉酸甲酯对采后蓝莓TPC、TFC和 TAC的影响 |
2.2.3 茉莉酸甲酯对采后蓝莓AsA和GSH含量的影响 |
2.2.4 茉莉酸甲酯对采后蓝莓H_2O_2、MDA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 |
2.2.5 茉莉酸甲酯对采后蓝莓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2.6 茉莉酸甲酯对采后蓝莓内MeJA含量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eJA处理对采后蓝莓果实细胞壁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1.4 实验处理 |
3.1.5 采后蓝莓果实硬度的测定 |
3.1.6 采后蓝莓果实失重率的测定 |
3.1.7 采后蓝莓细胞壁分组的提取与测定 |
3.1.8 采后蓝莓细胞壁降解相关酶活性测定 |
3.1.9 采后蓝莓ATP、ADP、AMP和能荷的测定 |
3.1.10 采后蓝莓能量代谢相关酶活性测定 |
3.1.11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 |
3.1.12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MeJA处理对采后蓝莓果实硬度的影响 |
3.2.2 MeJA处理对采后蓝莓失重率的影响 |
3.2.3 MeJA处理对采后蓝莓细胞壁组分的影响 |
3.2.4 MeJA处理对采后蓝莓细胞壁降解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3.2.5 MeJA处理对采后蓝莓ATP、ADP、AMP和能荷的影响 |
3.2.6 MeJA处理对采后蓝莓能量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3.2.7 MeJA处理对采后蓝莓细胞壁降解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3.2.8 MeJA处理对采后蓝莓能量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eJA处理对蓝莓采后灰霉病的调控机制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主要仪器设备 |
4.1.4 实验处理 |
4.1.5 MeJA对灰葡萄孢菌体外抑菌效果研究 |
4.1.6 采后蓝莓果实发病指数的测定 |
4.1.7 采后蓝莓果实内NO和H_2O_2含量测定 |
4.1.8 采后蓝莓果实内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4.1.9 采后蓝莓果实内MDA含量的测定 |
4.1.10 采后蓝莓果实内防御酶活性的测定 |
4.1.11 采后蓝莓果实内TPC和TFC的测定 |
4.1.12 采后蓝莓果实内苯丙烷途径相关酶活性的测定 |
4.1.13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MeJA处理对采后蓝莓果实发病指数的影响 |
4.2.2 MeJA对灰葡萄孢菌离体生长的影响 |
4.2.3 MeJA处理对采后蓝莓果实中NO和H_2O_2含量的影响 |
4.2.4 MeJA处理对采后蓝莓果实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2.5 MeJA处理对采后蓝莓果实中MDA含量的影响 |
4.2.6 MeJA处理对采后蓝莓果实中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
4.2.7 MeJA处理对采后蓝莓果实中TPC和TFC的影响 |
4.2.8 MeJA处理对采后蓝莓果实中苯丙烷途径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MeJA处理对采后蓝莓抵抗灰霉病侵染的代谢组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主要试剂 |
5.1.3 主要仪器设备 |
5.1.4 实验处理 |
5.1.5 代谢物提取 |
5.1.6 液相色谱条件 |
5.1.7 质谱条件 |
5.1.8 数据预处理 |
5.1.9 多元统计分析 |
5.1.10 差异代谢物分析 |
5.1.11 差异代谢物通路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质控分析 |
5.2.2 PCA分析 |
5.2.3 PLS-DA分析 |
5.2.4 代谢物分析 |
5.2.5 代谢物KEGG注释 |
5.2.6 差异代谢物分析 |
5.2.7 差异代谢物KEGG通路富集分析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NO和H_2O_2在MeJA诱导蓝莓对灰霉病抗性中的作用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材料 |
6.1.2 主要试剂 |
6.1.3 主要仪器设备 |
6.1.4 实验处理 |
6.1.5 采后蓝莓果实发病指数的测定 |
6.1.6 采后蓝莓果实内NO和H_2O_2含量测定 |
6.1.7 采后蓝莓果实内NO代谢相关酶活性的测定 |
6.1.8 采后蓝莓果实内H_2O_2代谢相关酶活性的测定 |
6.1.9 采后蓝莓果实内防御酶活性的测定 |
6.1.10 采后蓝莓果实内TPC和TFC的测定 |
6.1.11 采后蓝莓果实内苯丙烷代谢途径相关酶活性的测定 |
6.1.12 qRT-PCR分析 |
6.1.13 统计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浓度cPTIO和DPI处理对采后蓝莓发病指数、NO和H_2O_2的影响 |
6.2.2 不同蓝莓果实处理组发病指数的变化 |
6.2.3 不同蓝莓果实处理组NO和H_2O_2含量的变化 |
6.2.4 不同蓝莓果实处理组NO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
6.2.5 不同蓝莓果实处理组H_2O_2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
6.2.6 不同蓝莓果实处理组防御酶活性的变化 |
6.2.7 不同蓝莓果实处理组TPC和 TFC的变化 |
6.2.8 不同蓝莓果实处理组苯丙烷代谢途径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
6.2.9 不同蓝莓果实处理组苯丙烷代谢途径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 |
6.3 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结论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枇杷灰斑病拮抗酵母菌的筛选、生防制剂应用及其生防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枇杷概述 |
1.1.1 枇杷简介 |
1.1.2 枇杷主要采后病害 |
1.2 枇杷采后病害主要防治方法 |
1.2.1 物理方法 |
1.2.2 化学方法 |
1.2.3 生物方法 |
1.3 拮抗酵母菌概述 |
1.3.1 拮抗酵母菌的特点和种类 |
1.3.2 拮抗酵母菌主要生防机理 |
1.4 拮抗菌生防制剂 |
1.4.1 液体制剂 |
1.4.2 固体制剂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枇杷灰斑病病原菌及其拮抗酵母菌的筛选和鉴定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枇杷灰斑病病原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
2.3.2 枇杷灰斑病拮抗酵母菌的分离与筛选 |
2.3.3 拮抗酵母菌的鉴定 |
2.3.4 拮抗酵母菌的安全性试验 |
2.3.5 拮抗酵母菌的抗菌谱试验 |
2.3.6 拮抗酵母菌的抗逆性试验 |
2.3.7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
2.4.2 拮抗酵母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
2.4.3 拮抗酵母菌的安全性 |
2.4.4 拮抗酵母菌的抗菌谱分析 |
2.4.5 拮抗酵母菌的抗逆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pulcherrima E1 抑制枇杷采后灰斑病机理初探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M.pulcherrima E1 最佳生防浓度及其生长动态确定 |
3.3.2 M.pulcherrima E1 生物膜形成能力的确定 |
3.3.3 铁对M.pulcherrima E1 色素产生及拮抗效果的影响作用的确定 |
3.3.4 M.pulcherrima E1 寄生作用的试验 |
3.3.5 M.pulcherrima E1对P.vismiae孢子萌发的影响作用的确定 |
3.3.6 M.pulcherrima E1 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研究 |
3.3.7 M.pulcherrima E1 对枇杷果实抗性酶活性的影响 |
3.3.8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M.pulcherrima E1 最佳生防浓度及其生长动态分析 |
3.4.2 M.pulcherrima E1 生物膜形成能力 |
3.4.3 铁对M.pulcherrima E1 色素产生及拮抗效果的影响 |
3.4.4 M.pulcherrima E1 的寄生作用 |
3.4.5 M.pulcherrima E1对P.vismiae孢子萌发的影响 |
3.4.6 M.pulcherrima E1 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分析 |
3.4.7 M.pulcherrima E1 对枇杷果实抗性酶活性的影响作用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pulcherrima E1 诱导提高枇杷果实抗病性的转录组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枇杷果实组织样品RNA的提取及检测 |
4.3.2 枇杷果实转录组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4.3.3 差异表达基因的RT-qPCR验证 |
4.3.4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测序数据及其质量控制 |
4.4.2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4.4.3 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
4.4.4 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 |
4.4.5 差异表达基因RT-q PCR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M.pulcherrima E1 诱导提高枇杷果实抗病性的代谢组学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枇杷果实组织样品代谢物的提取 |
5.3.2 代谢物LC-MS检测 |
5.3.3 代谢组分析方法 |
5.3.4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主成分分析(PCA) |
5.4.2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 |
5.4.3 差异代谢物筛选和鉴定 |
5.4.4 差异代谢物的代谢通路分析 |
5.4.5 转录组与代谢组的联合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M.pulcherrima E1 活性冻干粉的制备及其评价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仪器 |
6.2.1 实验材料 |
6.2.2 仪器与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生防制剂制备技术路线 |
6.3.2 M.pulcherrima E1 菌悬液离心参数的选择 |
6.3.3 单因素试验 |
6.3.4 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与最陡爬坡试验 |
6.3.5 响应面优化设计 |
6.3.6 冻干粉生防效力的评价 |
6.3.7 冻干粉贮藏期间活性的变化 |
6.3.8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M.pulcherrima E1 菌悬液离心参数的确定 |
6.4.2 单因素试验分析 |
6.4.3 Plackett-Burman试验分析 |
6.4.4 最陡爬坡试验分析 |
6.4.5 响应面优化分析 |
6.4.6 冻干粉的生防效力 |
6.4.7 冻干粉贮藏期间的酵母菌细胞活性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酵母菌生防制剂对枇杷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仪器 |
7.2.1 实验材料 |
7.2.2 仪器与设备 |
7.3 实验方法 |
7.3.1 对贮藏枇杷果实的不同处理 |
7.3.2 贮藏期间枇杷果实品质的测定 |
7.3.3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7.4 结果与讨论 |
7.4.1 贮藏期间枇杷果实的腐烂情况 |
7.4.2 贮藏期间枇杷果实品质的变化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4)脱氧包装对冷藏枇杷冷害发生和生理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枇杷简介 |
1.2 枇杷采后主要品质变化 |
1.3 枇杷保鲜技术 |
1.3.1 低温贮藏保鲜 |
1.3.2 NO处理 |
1.3.3 气调包装 |
1.4 脱氧剂在食品保鲜中的机理及应用研究 |
1.4.1 脱氧剂的除氧机理及成分组成 |
1.4.2 脱氧剂的研究概况及其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 |
1.5 气调保鲜在果蔬保鲜中的机理及应用研究 |
1.6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7 研究主要内容 |
第2章 枇杷冷藏保鲜最适脱氧剂配方优化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2.1 试验材料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脱氧剂的制备 |
2.3.2 样品处理 |
2.3.3 脱氧剂配方优化 |
2.3.4 缓释脱氧剂的制备 |
2.3.5 氧气减少量 |
2.3.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脱氧剂优化单因素实验 |
2.4.2 脱氧剂响应面法优化实验 |
2.4.3 缓释脱氧剂的开发 |
2.5 讨论与小结 |
2.5.1 讨论 |
2.5.2 本章小结 |
第3章 脱氧包装对枇杷品质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3.2.1 试验材料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样品处理 |
3.3.2 氧气含量 |
3.3.3 感官评价 |
3.3.4 硬度 |
3.3.5 色差值 |
3.3.6 失重率 |
3.3.7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
3.3.8 可溶性蛋白含量 |
3.3.9 相对电导率 |
3.3.10 可溶性糖含量 |
3.3.11 可滴定酸含量 |
3.3.12 挥发性风味物质 |
3.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脱氧包装对包装内氧气含量的影响 |
3.4.2 脱氧包装对枇杷感官评价的影响 |
3.4.3 脱氧包装对枇杷硬度的影响 |
3.4.4 脱氧包装对枇杷色差值的影响 |
3.4.5 脱氧包装对枇杷失重率的影响 |
3.4.6 脱氧包装对枇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3.4.7 脱氧包装对枇杷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4.8 脱氧包装对枇杷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3.4.9 脱氧包装对枇杷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4.10 脱氧包装对枇杷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
3.4.11 脱氧包装对枇杷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
3.5 讨论与小结 |
3.5.1 讨论 |
3.5.2 本章小结 |
第4章 脱氧包装对枇杷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4.2.1 试验材料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仪器与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样品处理 |
4.3.2 过氧化氢含量(H_2O_2) |
4.3.3 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 |
4.3.4 丙二醛含量(MDA) |
4.3.5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
4.3.6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 |
4.3.7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 |
4.3.8 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 |
4.3.9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 |
4.3.10 抗坏血酸(AsA)含量 |
4.3.11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脱氧包装对枇杷H_2O_2含量的影响 |
4.4.2 脱氧包装对枇杷O_2~-产生速率的影响 |
4.4.3 脱氧包装对枇杷MDA含量的影响 |
4.4.4 脱氧包装对枇杷SOD活性的影响 |
4.4.5 脱氧包装对枇杷CAT活性的影响 |
4.4.6 脱氧包装对枇杷APX活性的影响 |
4.4.7 脱氧包装对枇杷GR活性的影响 |
4.4.8 脱氧包装对枇杷GSH含量的影响 |
4.4.9 脱氧包装对枇杷AsA含量的影响 |
4.5 讨论与小结 |
4.5.1 讨论 |
4.5.2 本章小结 |
第5章 脱氧包装对枇杷呼吸代谢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5.2.1 试验材料 |
5.2.2 主要试剂 |
5.2.3 仪器与设备 |
5.3 试验方法 |
5.3.1 样品处理 |
5.3.2 呼吸速率 |
5.3.3 丙酮酸含量 |
5.3.4 丙酮酸脱羧酶(PDC)活性 |
5.3.5 乙醇脱氢酶(ADH)活性 |
5.3.6 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 |
5.3.7 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 |
5.3.8 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活性 |
5.3.9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脱氧包装对枇杷呼吸速率的影响 |
5.4.2 脱氧包装对枇杷丙酮酸含量的影响 |
5.4.3 脱氧包装对枇杷PDC活性的影响 |
5.4.4 脱氧包装对枇杷ADH活性的影响 |
5.4.5 脱氧包装对枇杷MDH活性的影响 |
5.4.6 脱氧包装对枇杷SDH活性的影响 |
5.4.7 脱氧包装对枇杷CCO活性的影响 |
5.5 讨论与小结 |
5.5.1 讨论 |
5.5.2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一 全文总结 |
二 创新点 |
三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枯草芽孢杆菌环脂肽对海藻酸钠成膜性能以及蓝莓保鲜效果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1 引言 |
1.1 蓝莓概述 |
1.1.1 蓝莓简介 |
1.1.2 蓝莓的营养价值 |
1.1.3 蓝莓保鲜技术现状 |
1.2 涂膜保鲜方法在水果保鲜中的研究进展 |
1.2.1 涂膜基质研究进展 |
1.2.1.1 纤维素 |
1.2.1.2 壳聚糖 |
1.2.1.3 魔芋葡甘露聚糖 |
1.2.1.4 明胶 |
1.2.1.5 海藻酸钠 |
1.2.2 功能性成分概述 |
1.2.2.1 芳香物质 |
1.2.2.2 抗氧化成分 |
1.2.2.3 抑菌成分 |
1.3 枯草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 |
1.3.1 枯草芽孢杆菌环脂肽类化合物概述 |
1.3.2 枯草芽孢杆菌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进展 |
1.3.3 枯草芽孢杆菌在果蔬保鲜中的研究进展 |
1.4 课题立题依据及主要内容 |
1.4.1 立题依据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环脂肽/海藻酸钠复合膜对蓝莓的保鲜效果研究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枯草芽孢杆菌环脂肽的提取 |
2.2.2 复合膜的制备 |
2.2.3 蓝莓涂膜保鲜实验 |
2.2.4 复合膜对蓝莓的抑菌活性 |
2.2.5 复合膜的体外抑菌活性 |
2.2.6 硬度 |
2.2.7 失重率 |
2.2.8 呼吸速率 |
2.2.9 扫描电镜对蓝莓表面气孔的观察 |
2.2.10 数据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CL的提取得率 |
2.3.2 复合膜对蓝莓的抑菌活性 |
2.3.3 体外抑菌活性 |
2.3.4 硬度 |
2.3.5 失重率 |
2.3.6 呼吸速率 |
2.3.7 扫描电镜对蓝莓表面气孔的观察 |
2.4 本章小结 |
3 环脂肽对海藻酸钠成膜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机械特性 |
3.2.2 水蒸气透过率(WVP) |
3.2.3 接触角(CA) |
3.2.4 水溶解度(WS) |
3.2.5 热重分析(TGA) |
3.2.6 X-射线晶体衍射(XRD) |
3.2.7 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3.2.8 数据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机械特性 |
3.3.2 水蒸气透过率 |
3.3.3 接触角 |
3.3.4 水溶解度 |
3.3.5 复合膜的TGA特征 |
3.3.6 复合膜的XRD特征 |
3.3.7 复合膜的FT-IR光谱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草菇冷害生理学与蛋白质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草菇研究现状 |
1.1.1 草菇概述 |
1.1.2 草菇采后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
1.1.3 草菇冷害研究现状 |
1.2 果蔬冷害 |
1.2.1 果蔬冷害症状 |
1.2.2 冷害对膜脂代谢的影响 |
1.2.3 冷害对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
1.2.4 冷害对能量代谢的影响 |
1.2.5 冷害对细胞壁物质代谢的影响 |
1.3 本研究的背景、意义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2 仪器与设备 |
2.3 生理生化指标 |
2.3.1 呼吸强度的测定 |
2.3.2 失重率的测定 |
2.3.3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2.3.4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2.3.5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
2.3.6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 |
2.4 蛋白质组学分析 |
2.4.1 蛋白质提取 |
2.4.2 蛋白质浓度测定 |
2.4.3 SDS-聚苯酰胺凝胶电泳 |
2.4.4 胰蛋白酶酶解及标记 |
2.4.5 高效液相反相色谱分离 |
2.4.6 液相二级质谱 |
2.4.7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5 RNA提取、逆转录和q PCR |
2.6 数据的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草菇的冷害症状 |
3.2 贮藏温度对草菇冷害及品质的影响 |
3.2.1 贮藏温度对草菇呼吸强度的影响 |
3.2.2 贮藏温度对草菇失重率的影响 |
3.2.3 贮藏温度对草菇可溶性糖的影响 |
3.2.4 贮藏温度对草菇可溶性蛋白质的影响 |
3.2.5 贮藏温度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 |
3.2.6 贮藏温度对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 |
3.3 草菇发生冷害前后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 |
3.3.1 差异蛋白质分离与鉴定 |
3.3.2 功能分析和聚类 |
3.3.3 差异蛋白质参与的代谢过程 |
3.3.4 qPCR验证分析 |
4 讨论 |
4.1 冷害对草菇能量代谢的影响 |
4.2 冷害对草菇膜脂代谢的影响 |
4.3 冷害对草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
4.4 冷害对草菇蛋白质合成代谢的影响 |
4.5 冷害对草菇细胞壁物质代谢的影响 |
4.6 冷害对草菇的其他影响 |
5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SSR分子标记及qPCR枇杷非整倍体分子核型分析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枇杷研究进展 |
1.1.1 枇杷的研究概况 |
1.1.2 枇杷的倍性研究进展 |
1.2 非整倍体的研究概况 |
1.2.1 非整倍体及其生产、进化意义 |
1.2.2 非整倍体的鉴定方法 |
1.3 SSR分子标记的研究 |
1.3.1 SSR标记原理 |
1.3.2 SSR标记特点 |
1.3.3 SSR标记开发方法 |
1.3.4 SSR标记在果树上的应用 |
1.4 qPCR技术研究 |
1.4.1 qPCR技术的理论依据 |
1.4.2 qPCR的类型 |
1.4.3 qPCR技术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2.1 qPCR引物的筛选 |
2.2.2 基于SSR-q PCR枇杷非整倍体分子核型分析体系的初步建立 |
2.2.3 其他材料的分子核型鉴定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主要试剂 |
3.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4 试验方法 |
3.4.1 枇杷基因组DNA的提取 |
3.4.2 SSR引物 |
3.4.3 SSR-PCR体系 |
3.4.4 DNA检测和稀释 |
3.4.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 |
3.4.6 染色体制片观察 |
3.4.7 qPCR反应体系和程序 |
3.4.8 qPCR数据分析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基因组DNA检测与浓度调整(22个整倍体和1个非整倍体H39) |
4.2 qPCR引物筛选 |
4.2.1 SSR引物扩增情况 |
4.2.2 SSR引物筛选 |
4.2.3 SSR引物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
4.2.4 qPCR引物特异性检测 |
4.3 基于SSR-q PCR枇杷非整倍体检测体系在H39 中的初步建立 |
4.4 三倍体枇杷Q24、A313和A322后代的染色体制片 |
4.5 三倍体枇杷Q24、A313和A322 后代的基因组DNA检测与浓度调整 |
4.6 SSR-q PCR应用 |
4.6.1 SSR-q PCR在三倍体枇杷Q24、A313和A322 后代中的应用 |
4.6.2 SSR-q PCR在 Q24ב华白1 号’的杂交后代中的非整倍性水平检测 |
4.6.3 SSR-q PCR在 A313和A322 的开放授粉后代中的非整倍性水平检测 |
第5章 讨论 |
5.1 SSR-q PCR的特点 |
5.2 SSR-q PCR在杂合基因型和纯合基因型中的适用性 |
5.3 SSR-q PCR能使非整倍体分子核型应用于更多物种 |
5.4 非整倍体化在植物物种形成和进化中的影响 |
第6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获奖及参研课题 |
(8)外源NO联合壳聚糖/纳米TiO2涂膜复合处理对枇杷保鲜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方法 |
1.2.1 实验材料 |
1.2.2 实验处理 |
1.2.3 适宜浓度壳聚糖/纳米Ti O2复合膜的制备及筛选 |
1.2.4 保鲜指标测定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软件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适宜浓度壳聚糖/纳米Ti O2复合膜的筛选 |
2.2 呼吸强度 |
2.3 菌落总数 |
2.4 木质素含量 |
2.5 果实腐烂率 |
2.6 质量损失率 |
3 结语 |
(9)海藻酸钠/纳米CaCO3复含材料涂膜对冷藏草莓风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草莓概述 |
1.2 果蔬涂膜保鲜 |
1.2.1 壳聚糖涂膜 |
1.2.2 蜂胶涂膜 |
1.2.3 纳米材料涂膜 |
1.2.4 纤维素膜 |
1.2.5 海藻酸钠涂膜 |
1.3 草莓风味形成机理及研究现状 |
1.3.1 草莓风味形成机理 |
1.3.2 草莓风味研究现状 |
1.4 风味物质的提取方法 |
1.4.1 蒸馏提取法 |
1.4.2 溶剂萃取法 |
1.4.3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
1.5 风味物质的鉴定方法 |
1.5.1 色谱法 |
1.5.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
1.6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7 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海藻酸钠/纳米CaCO_3复合膜最佳配方优化以及保鲜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试剂 |
2.2.3 试验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纳米CaCO_3的改性 |
2.3.2 海藻酸钠涂膜液制备 |
2.3.3 海藻酸钠-纳米CaCO_3复合膜制备 |
2.3.4 复合膜参数的选定 |
2.3.5 海藻酸钠膜与优化膜机械性能的测定 |
2.3.6 草莓样品处理 |
2.3.7 呼吸强度测定 |
2.3.8 失重率 |
2.3.9 色差 |
2.3.10 硬度的测定 |
2.3.11 可滴定酸 |
2.3.12 Vc含量 |
2.3.13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
2.3.14 还原糖含量 |
2.3.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1 单因素实验 |
2.4.2 响应面实验结果 |
2.4.3 海藻酸钠膜与优化膜机械性能 |
2.4.4 海藻酸钠膜与优化膜处理对草莓呼吸强度影响 |
2.4.5 海藻酸钠膜与优化膜处理处理对草莓失重率影响 |
2.4.6 海藻酸钠膜与优化膜处理对草莓色差影响 |
2.4.7 海藻酸钠膜与优化膜处理对草莓硬度影响 |
2.4.8 海藻酸钠膜与优化膜处理对草莓可滴定酸含量影响 |
2.4.9 海藻酸钠膜与优化膜处理对草莓Vc含量的影响 |
2.4.10 海藻酸钠膜与优化膜处理对草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2.4.11 海藻酸钠膜与优化膜处理对草莓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
2.5 讨论与总结 |
2.5.1 讨论 |
2.5.2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藻酸钠/纳米CaCO_3复合涂膜处理对采后草莓可挥发性风味物质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 |
3.2.2 试剂 |
3.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3 方法 |
3.3.1 样品前处理 |
3.3.2 芳香物质测定方法 |
3.3.3 醇酰基转移酶(ATT)活性测定 |
3.3.4 醌氧化还原酶(QR)活性测定 |
3.3.5 丙二酰辅酶A脱羧酶(GI)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 |
3.3.6 定性定量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海藻酸钠/纳米CaCO_3复合涂膜处理草莓中各芳香物质的相对含量 |
3.4.2 GC-MS对不同贮藏时间草莓的检测结果分析 |
3.4.3 海藻酸钠/纳米CaCO_3复合涂膜处理对草莓ATT酶活力的影响 |
3.4.4 海藻酸钠/纳米CaCO_3复合涂膜处理对草莓QR酶活力的影响 |
3.4.5 海藻酸钠/纳米CaCO_3复合涂膜处理对草莓GI和ACC酶活力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藻酸钠/纳米CaCO_3复合膜涂膜保鲜对采后草莓不可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和仪器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仪器 |
4.3 试验方法 |
4.3.1 电子舌测定 |
4.3.2 电子鼻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电子舌传感器的响应特性分析 |
4.4.2 电子舌测定结果 |
4.4.3 电子舌对不同贮藏时间草莓的定性分析 |
4.4.4 电子鼻对不同贮藏时间草莓的定性分析 |
4.5 讨论与总结 |
4.6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洋葱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contaminans)对草莓采后灰霉病的生物防治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果蔬采后保鲜方法与应用现状 |
1.1 物理保鲜方法 |
1.2 保鲜剂的应用 |
2 果蔬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 |
2.1 拮抗菌的筛选途径 |
2.2 拮抗菌的不同来源及其应用 |
2.3 拮抗菌的作用机制 |
2.4 提高拮抗菌生防效力的途径 |
2.5 果蔬采后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
3 灰霉病的研究概述 |
3.1 灰霉病的危害及症状 |
3.2 灰霉病的病害循环及流行 |
3.3 病原生物学特征 |
3.4 灰霉病的防治 |
第二章 草莓果实采后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原物分离与纯化 |
1.2 病原物致病性测定 |
1.3 病原物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病原菌的分离比率及致病性 |
2.2 病原菌形态学特征 |
2.3 rDNA-ITS分子鉴定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拮抗菌B.contaminans B-1 对草莓采后病原菌体外抑制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时间对拮抗菌拮抗能力的影响 |
2.2 不同处理液的拮抗菌对灰葡萄孢霉的抑制作用 |
2.3 拮抗菌与病原菌平板对峙作用 |
2.4 不同温度条件对拮抗菌抑菌效果的影响 |
2.5 不同p H对拮抗菌抑菌效果的影响 |
2.6 拮抗菌对病原菌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的影响 |
2.7 拮抗菌B-1 对几种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拮抗菌B.contaminans B-1 对果实的生物防治作用 |
1 采前喷施拮抗菌对草莓采后腐烂和品质的影响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3 结论与讨论 |
2 拮抗菌B-1对草莓采后生物防治作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拮抗菌B.contaminans B-1 对草莓病害的拮抗机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拮抗菌B.contaminans对 B.cinerea菌丝生长形态的影响 |
1.2 拮抗菌B.contaminans对 B.cinerea菌丝内部结构的影响 |
1.3 拮抗菌对病原菌菌丝细胞的生理学影响 |
1.4 拮抗菌和病原菌在果实伤口的生长动态 |
1.5 拮抗菌B.contaminans对果实抗性诱导机理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拮抗菌对B.cinerea菌丝生长形态影响 |
2.2 拮抗菌B.contaminans对 B.cinerea菌丝内部结构的影响 |
2.3 拮抗菌对病原菌菌丝细胞的影响 |
2.4 拮抗菌和B.cinerea在果实伤口上的生长动态 |
2.5 拮抗菌对草莓果实采后诱导抗性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拮抗菌B.contaminans B-1 可湿性粉保鲜剂制备工艺及保鲜效果 |
1.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培养基及主要试剂 |
1.3 菌株活化 |
1.4 洋葱伯克氏菌B-1 发酵培养 |
1.5 洋葱伯克氏菌B-1 可湿性粉剂制备 |
1.6 洋葱伯克氏菌B-1 可湿性粉剂对B.cinerea的抑菌活性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最佳载体筛选结果 |
2.2 助剂生物相容性及其对制剂物理特性的影响 |
2.3 助剂最佳组合及添加量 |
2.4 最佳稳定剂筛选结果 |
2.5 可湿性粉剂稳定性 |
2.6 可湿性粉剂抑菌效果测定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拮抗菌B.contaminans B-1 对草莓果实抗灰霉病差异蛋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及处理 |
1.2 蛋白提取和定量质检 |
1.3 蛋白Trypsin酶解 |
1.4 质谱分析 |
1.5 差异蛋白数据分析 |
1.6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蛋白质鉴定与定量 |
2.2 鉴定结果及差异蛋白统计 |
2.3 拮抗菌对草莓果实抗灰霉病差异表达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枇杷保鲜技术”通过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产酸醋酸菌的耐受性研究及其在李子醋的应用[D]. 周滟晴.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2]茉莉酸甲酯对蓝莓果实采后品质及抗病性调控机制研究[D]. 王瀚博. 南京林业大学, 2021(02)
- [3]枇杷灰斑病拮抗酵母菌的筛选、生防制剂应用及其生防机理[D]. 杨慧慧. 江苏大学, 2020(02)
- [4]脱氧包装对冷藏枇杷冷害发生和生理代谢的影响[D]. 高姗. 扬州大学, 2020(05)
- [5]枯草芽孢杆菌环脂肽对海藻酸钠成膜性能以及蓝莓保鲜效果影响研究[D]. 许琳琳.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草菇冷害生理学与蛋白质组学研究[D]. 吴志亮.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7]基于SSR分子标记及qPCR枇杷非整倍体分子核型分析体系的建立[D]. 温国. 西南大学, 2020
- [8]外源NO联合壳聚糖/纳米TiO2涂膜复合处理对枇杷保鲜效果的影响[J]. 曾丽萍,孟金明,樊爱萍,寸艳丹,宋桂兰,王藤. 包装工程, 2020(03)
- [9]海藻酸钠/纳米CaCO3复含材料涂膜对冷藏草莓风味的影响[D]. 朱金花. 扬州大学, 2019(02)
- [10]洋葱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contaminans)对草莓采后灰霉病的生物防治及机理研究[D]. 王潇冉.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