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一性:妇女的天生能力以及她们正在如何改变世界(论文文献综述)
霍虹[1](2021)在《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1917年开始的文学革命到1949年7月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召开,是中国文学史上通常所定义的现代文学时期,本论文把这一时间段内批评主体对当时女性作家及其创作的作品的共时性批评作为研究对象。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间的历史与现实语境中,论文先是全面梳理并整体观照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然后从批评主体的身份特征入手,进一步探究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主要理念、模式和方法,分析其价值与局限,以期在推进完善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整体性与主体性研究的基础上,促进中国本土的女性文学批评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当代文学批评的发展。全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界定论文的研究对象并介绍研究缘起,然后爬梳至今为止学术界对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研究的概况,发现还比较欠缺整体性与主体性研究成果,从而确定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思路、方法与意义等。第二章,对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进行文学史的梳理,勾勒出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创作与批评的整体脉络。文学革命到大革命失败时期,中国第一批现代女作家及其文学创作兴起,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随之诞生,并表现出发生期的特征,即批评主要集中于冰心等个别女作家、批评视角较单一、批评主要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期,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繁荣发展,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也随之发展,表现为批评主体更加职业化、现代批评意识更加成熟、批评的理论性与系统性更强、批评视角更加开阔、形式多样的专业性批评成果大量涌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第一次文代会召开时期,女作家及批评家被战争分割在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三大政治区域内,文学创作和批评都表现出各自区域的特征,国统区与解放区的批评与第二个十年相比略显单薄,而沦陷区的批评大多避开了战争和政治现实,更关注作品本身。第三章,考察了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的身份特征。第一个十年,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形成了核心相对稳定的较一致的现代知识分子身份认同,批评主体以现代知识分子身份进行的女作家作品批评,虽然立场不同、风格各异,但无不洋溢着改造现实的激情,以真诚的声音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落潮,第二个十年的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身份逐渐发生分化,主要分为革命者批评主体身份、左翼批评主体身份、自由主义批评主体身份,并在批评中表现出各自的身份意识;第三个十年受战争影响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被分割在不同的政治区域内,国统区批评主体生活颠沛流离、解放区批评主体接受知识分子身份改造、沦陷区批评主体的知识分子身份被压抑,五四时期所形成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在总体上趋于弱化;而三十年间,始终不变的是性别主体身份,男性性别身份的批评主体具有隐含的性别文化身份的权威地位,而处于边缘地位的女性性别身份的批评主体在面对同为女性的作家及其作品时则或是表现出深刻的共情或是表现出剧烈的排斥,暗含着女性性别身份的焦虑。第四章,进一步研究批评主体在以不同的身份经验对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进行积极主动的批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批评理念。第一个十年,批评主体以较一致的现代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现实问题充满挑战的勇气与改造的激情,对追求“人”的全面解放、实现“人”的外在和内在的全面自由本质表现出十分的热情,大量引进国外各种文艺理论,其中的现实主义批评理念和浪漫主义批评理念被有不同身份意识倾向的批评主体所青睐,而现代女性文学批评理念却处于缺失的地位;第二个十年,随着批评主体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分化,五四时期基本达成共识的新文学观念发生瓦解,革命者和左翼批评主体秉持的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念,自由主义批评主体是以自由主义文艺批评理念为指导。新文学阵营被持有不同文学理念的知识分子们分裂成若干派系,各派系在对女作家作品争相阐释的过程中得以更深入地探求女作家作品的性别特征,女性作家及女性批评主体成长后也注意到自身性别与文学的关系,使得女性文学批评理论进入酝酿期;第三个十年,批评主体被分割在不同的政治区域,不同区域内不同身份特征的批评主体形成各自的文学批评理念,国统区主要是“宣传抗战”批评观、解放区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影响下的批评理念、沦陷区出现了中国本土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萌芽。第五章,研究在不同文学理念的指导下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所形成的语境论和体验性两大批评模式。语境论批评模式关注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与“种族”“环境”“时代”因素之间的密切关系,体验性批评模式关注批评者面对现代女作家作品时内心的体验。在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理念中,强调文学对社会历史的反映与推动价值的批评理念更多地采用了语境论批评模式,强调文学表现内心、追求自由审美的浪漫主义、自由主义批评理念更多地采用了体验性批评模式;倾向于宏大批评话语的男性批评主体更多地采用了语境论批评模式,倾向于私人化批评话语的女性批评主体则更偏爱于体验性批评模式。在具体批评过程中,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要运用了“知人论世”、感悟式“诗化”和“比较分析”等批评方法。第六章,论述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价值与局限。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深刻影响了现代女作家们的创作方向,并在客观上推动了现代女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中的经典化进程;批评中张扬了具有身份特征的“主体性”,始终保持一种主体“在场”的批评状态,以及在此过程中体现出的实践性、体验性等多方面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特征,这些特征作为批评的“中国经验”对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有着重要启示和借鉴价值;批评中产生了中国本土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萌芽,可作为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理论体系建构的根基。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一些男性批评主体的男权主义思想以及其在批评中对女性性别体验的隔阂,阻碍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及批评理论的生长。
蔡青辰[2](2021)在《应然的人生:西方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研究》文中提出乌托邦是西方文学、美学、哲学的重要母题,其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理想国》,“乌托邦”的真正提出者是16世纪英国着名学者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莫尔。乌托邦不仅仅是一种对终极完美社会的设想,更是对完美人性及人生幸福的理想追求,对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对理解东西方文学文化的发展、反思乌托邦冲动本身所具有的集权虚无思想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本课题从乌托邦理论的基本问题出发,以经典的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着作为对象,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展开深度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和分析的代表性作品包括前乌托邦时期的着作,文艺复兴背景下现代乌托邦肇始初期的着作,工业革命背景下深受社会主义工人运动实践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的作品,20世纪以来反思乌托邦主义弊端的作品,具有鲜明后现代思想的乌托邦作品。本课题共分为五章。绪论主要讨论: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的内容及创新之处,研究思路和方法。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及其理论着作,如柏拉图的《理想国》、莫尔的《乌托邦》、卢梭的《爱弥儿》、詹姆逊的《未来考古学:乌托邦欲望及其他科幻小说》等,阐明乌托邦文学的范畴及其内涵,厘清乌托邦文学及研究发展的历程,指出乌托邦文学及理论当前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与框架。第一章为乌托邦文学建构与经典化进程,主要讨论:乌托邦文学对象的流变,从古希腊作品关注完美的国家转向近代作品关注完美的人;分析乌托邦思想的萌芽,在《乌托邦》《基督城》《太阳城》《新大西岛》等近代乌托邦文学作品中展开比较研究,说明乌托邦文学经典化的进程,并阐述乌托邦文学美学体系政治维度的建构。第二章为乌托邦文学传统的意象建构及其文学意义的生成,主要讨论:生态乌托邦、技术乌托邦、审美乌托邦等新文学主题,阐释工业革命时期乌托邦文学的审美意象与意义;展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比较分析;揭示特定历史时期乌托邦小说对劳动异化、工业化、商业化、自然主义等问题的独到见解与态度。第三章为反乌托邦文学批评的主题及其文化意义,主要讨论:作为现代主义乌托邦文学体裁之一的反乌托邦文学,回顾其关注的新文学主题;阐释极权主义、工具理性、女性主义、空间问题等新文学批评主题与乌托邦文学的渊源;阐述反乌托邦文学的历史语境、意象隐喻、叙事空间、文化逻辑等理论问题。第四章为共同体理论视域下后现代乌托邦文学的瓦解与重建,主要讨论:传统乌托邦模式在后现代社会状态中的转迁;分析其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原因;概述新美学共同体的形成,及科幻小说“逆托邦”模型的建构;分析新型与传统乌托邦文学的共同体差异,总结新乌托邦模型的特色。第五章为余论:关于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的再思考,主要讨论:反乌托邦文学与乌托邦文学的关联性,阐明反乌托邦对乌托邦思想的承继及其乌托邦冲动;探究乌托邦共同体在后现代理论中遭遇的危机,指出新时代中乌托邦文学的出路等。
胡贝克[3](2020)在《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的伦理取向研究》文中指出伦理是人际关系的产物,伦理学是研究人的道德行为的学问,而文学伦理学批评则是伦理学视角下进行文学批评的方法。文学和伦理学对人的共同关注构成了两个学科的交叉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新模式。以伦理为批评视角的维多利亚时期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研究,旨在通过文本中道德人物面对利益采取的道德行为及其后果,折射出个体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对伦理的认知和道德行为的选择,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文学的“德治”支持,并在为惊悚小说正名的同时促进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通俗文学的学术研究。维多利亚时期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探讨惊悚小说如何通过基于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人际关系及其利益不受侵害的伦理叙事形成其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取向。该选题研究重在小说人物的善恶行为及其相应后果所体现出来的人道主义伦理学“趋利避害”的人的本质论观点和以人的行为后果论善恶的功利主义伦理学观点,阐释其揭露和抨击维多利亚时期社会阴暗面的社会批判和人的本质弱点批判精神,探讨其伦理取向对当代和谐社会构建的德治借鉴意义及其对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通俗小说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促进作用。该选题研究以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为认知视角,将惊悚小说置于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背景下,从相关伦理学观点出发,探讨人的善恶行为根源和善恶评价准则,论证了维多利亚惊悚小说以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为伦理叙事对象而形成的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取向,将小说人物置于具体社会环境中分析其伦理取向以及人在本质上存在的弱点;既肯定了惊悚小说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积极意义,同时又找出了其存在的局限性。论文除绪论和结论部分外,在主体部分对维多利亚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的总体论述基础上,分别从基于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利益形成的人际伦理、性别伦理、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三个层面论述了惊悚小说的伦理取向,并借助相关文学理论分析了惊悚小说作品形式的创新和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的生成机制。绪论分别对研究问题的缘起、国内外研究现况、研究内容及其意义与方法、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框架做了陈述与论证。选题研究认为,惊悚小说的兴起与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背景、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形成、大众读者和专业作家群体的形成、西方伦理学发展史及其现代转向、其他类型小说对惊悚小说的影响具有直接关系。该选题研究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论出发,探讨了惊悚小说作品中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人物的人性和以“反主流伦理”思维模式下惊悚小说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取向,在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探讨了该选题研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教诲意义和促进当代大众文化时代通俗文学发展与批评的学术意义。第一章分别从贵族阶级伦理和中产阶级的焦虑、性别伦理与职业精英伦理叙事、惊悚小说伦理取向与和谐社会构建三个方面入手,从总体上论述了惊悚小说的基本伦理取向。研究结果发现,惊悚小说的“反主流”伦理叙事体现出马基雅维里“趋利避害”的人的本质论和英国功利主义伦理学以后果论善恶的价值判断准则,而惊悚小说作品中崇尚的“善”仅聚焦于特定社会阶层的范畴内,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人类幸福论”的伦理学观相去甚远。第二章分别从财产与伦理、惊悚小说的利益关系叙事、小说的私有财产观三个方面论证了维多利亚惊悚小说基于新贵族和中产阶级所崇尚的伦理价值观。研究结果表明,惊悚小说通过不同作品、从不同角度、以“悬疑”和“惊悚”为主要艺术形式,揭示出新贵族和中产阶级对财产和地位的文化焦虑;小说对人物基于贵族财产的道德行为书写形象化地表达出惊悚小说对善恶的判断,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第三章从性别伦理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层面论述了惊悚小说性别伦理取向对维持贵族阶级伦理秩序的意义。在分析性别伦理起源的基础上,该议题研究以作品中不同类型的性别人物为例,揭示出贵族阶级男性至上的传统性别伦理取向,论述了男权社会中性别伦理的非公平性,结论是:“性”的差异位于生理的自然属性层面,“性别”则属于社会文化范畴,后者是惊悚小说性别伦理叙事所关注的主要层面;对女性的性别歧视既有神学伦理学的根源,又有历史和经济的影响因素;作品中男性人物的身份决定家庭财产所有权的性别伦理叙事印证了恩格斯基于家庭关系的性别伦理观;而性别越界现象的性别伦理叙事则体现出惊悚小说的“反传统”态度,表达出惊悚小说倡导男女平等的性别伦理取向。第四章分析了维多利亚时期崇尚法治和崇尚科学背景下惊悚小说对法律精英和医学精英维护社会公正的职业伦理取向。惊悚小说既从正面肯定了其维护社会公正的积极作用,又从反面讽刺和抨击了其违背职业伦理及其对社会公正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而以逆向思维的方式批判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所谓的“崇尚法治”和“崇尚科学”的理念,进而构建起惊悚小说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取向。第五章从惊悚小说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层面论述了惊悚小说在形式层面的创新及其逆主流传统的伦理取向内涵创新。研究中发现,“悬疑”和“惊悚”是维多利亚惊悚小说在形式层面创新的集中体现。此外,故事人物同时又是故事叙述者的叙事方式、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独特性和小说开篇对主题思想的直白表述方式等也均为惊悚小说在作品形式层面的创新;与现实传统伦理观相悖的思维模式和叙事模式形成的深层内涵以及“行善者”与“作恶者”并非泾渭分明的“模糊地带”,体现出惊悚小说在人性反思的内容层面上的创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和皮亚杰的结构主义方法论是惊悚小说作品研究的有力支柱:前者揭示出小说文本与现实世界的伦理互映关系;后者从惊悚小说文本的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身调整性出发,阐释了该类型小说通过不同“类别”的小说人物划分开始,最终形成了惊悚小说文本与现实世界在伦理层面上的整体性。形式创新形成了该类型小说的文艺美学价值,而深刻的伦理思想内涵则构成了政治伦理的美学价值。新颖的文本形式与伦理内涵的独特表达方式相结合是形成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的决定性因素。结论部分在各章分别就不同层面的伦理取向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惊悚小说基于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的伦理取向虽然与主流伦理相悖,但在法制基础上构建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人与人和睦相处、稳定有序的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体现出惊悚小说对构建和谐社会而形成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教化作用。该结论从伦理层面推翻了早期批评界对惊悚小说的负面评价,形成了促进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通俗小说的发展与研究的学术意义,同时又对构建当代和谐社会形成了以史为鉴的社会实践意义。惊悚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中发现,艾布拉姆斯将“文本”与“世界”设定为单向关系是有一定缺陷的,在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两者的关系应是双向的,因而对其做了修正,其修正的意义在于惊悚小说创作源于维多利亚现实世界,而后又以作品的文本形式影响现实世界。该选题研究在充分肯定惊悚小说伦理取向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贡献时,发现惊悚小说又存在某些层面上的局限性:第一,对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视而不见,而仅将特定社会阶层作为其伦理反思的场域,其维护的也仅是这个特定社会阶层的伦理秩序和利益,对构建人类和谐社会而言具有一定局限性;第二,惊悚小说对贵族财产的来源描写甚少,似乎这个特定社会阶层的财产都是以合法手段获得的;第三,惊悚小说的幸福观并非出于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幸福,而是局限于特定的社会阶层内,这与亚里士多德的“最高善”幸福观相去甚远,因而在伦理的普遍性层面上形成了惊悚小说幸福观的局限性。尽管维多利亚惊悚小说存在这些局限性,但总体而论,惊悚小说中惩恶扬善、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取向的正向价值还是其主要层面。
李庭[4](2020)在《从“两性平等”到“两性和谐” ——人类解放视野下的女性主义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认为,权利平等作为人与人之间外在冰冷的连接,导致人与人之间相互疏离。与此相一致,近现代女性解放以“两性平等”为内容,反而使性别关系逐渐走向对立——“两性平等”是“启蒙运动”反对男权社会所造成的“现代性”,然而只有将女性主义研究纳入到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的视野中,才能真正实现两性和谐。人类文明史就是以男权控制为标志的社会史。男性把持着性别的至高点奴役着女性,使女性长期处于性别的“边缘”状态。这种严重不对等的两性关系,使女性的社会地位仅高于奴隶,她们在思想意识、性别身份和社会角色各方面依附于男性。无论社会形态如何更替,女性的这种“第二性”身份都实行严格的代际传递——两性之间的不平等是人类社会不平等的一个缩影,男权企图在思想意识、性别身份和社会角色各方面,以虚假的“存在即合理”理论依据压制女性的觉醒。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实中来看,不平等的两性关系不仅是对女性的压抑,也是对男性的异化。近代“启蒙运动”的勃兴,使女性主义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追求两性平等。然而,女性主义呈现出“女性”看齐“男性”,以为获得与男性同等的权利、地位等就会实现“两性平等”,这是“两性平等”的幻像。更为激进的女权主义者试图建立起“女权”推翻“男权”、“性别”取代“人性”的女权自信以获得解放,这不仅割裂了性别统一性,还将异化的男性群体排除在女性解放范畴之外。马克思对一个群体的自由以另一个群体不自由作为代价的现象进行了揭露,“由于这种共同体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因此对于被统治阶级来说,它不仅是完全虚幻的共同体,而是新的桎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19页)以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分析不同时期的女性主义理论与实践发现:女性的本质、身体行为、心理等方面在异化的女性主义指导下均呈现异化状态,直接导致女性对“两性平等”内涵的理解以及进行的女性解放也是异化的。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研究女性解放的根本目标、基本内容和现实要求应当是以人类解放为视野,实现两性和谐,即:消解性别差异、实现两性自由全面发展和两性共同生命理想。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阐明了选题原因以及选题意义。基于对当代社会的女性问题以及两性之间矛盾冲突的关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分析女性解放的工具,发现女性解放呈现异化态势,女性主义研究必须进行变革。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论述要求,女性解放纳入到人类解放之中,女性解放的异化才会被扬弃,而且实现的是一种真的人的解放,以及实现两性之间的和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女性主义研究的结合,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具有当代意义,同样对两性和谐的复归具有科学性的指导作用。第二章,两性不平等的产生与演变。男权社会从根本上否定了女性拥有天然自由平等的权利,从而剥夺了女性在世俗社会中的公民平等权利。女性长期受阶级社会以及父权制社会的双重压迫,直到“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对人类天然平等权利,即“人生而平等”的重新讨论使女权意识觉醒。第三章,两性不平等到两性平等的追求,即女性解放。女性开始从世俗中的公民平等权利以及伦理道德意识上的“人生而平等”为出发点,进行女性自由平等的复归。推翻父权制只是女性解放中的一部分,但是女性解放本末倒置,进行了一系列的激进解放运动以及一些激进的女权思想宣传,使整体的女性解放呈现为片面性的发展趋势,解放内容也多为权利解放。两性关系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女权激进的举措使两性关系矛盾冲突升级,取得限定胜利的同时伴随着许多新生女性问题的出现,例如,女性贫困化、女性就业歧视等。第四章,运用异化理论对女性解放进行分析。异化理论视阈下,女性的“类本质”、思想意识以及身体、行为等均被异化,这将直接导致女性对“两性平等”的认知具有偏差,以异化的意识去定义的“两性平等”内涵以及以异化的姿态去进行的女性解放必将是异化的“解放”以及失败的“解放”。女性对异化男性问题的忽视,对自身个体发展的漠视都将导致女性进行的解放是片面性的“解放”。所以,女性的解放思维必须进行变革,而马克思在异化理论中以及关于人的本质论述中都强调了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类才能实现异化的扬弃,实现最根本的人类解放,所以,女性解放必须纳入到人类解放之中,将两性平等解放目标上升至人类解放。第五章,人类解放视野下的两性和谐。马克思认为实现自由,就必需扬弃异化劳动,使人的类活动不再受到异己力量的支配,复归到自由的、有意识的类活动。所以,将女性解放置于人类解放之中,不仅会扬弃人的异化,同时也将片面的权利平等复归到人类解放,这将消除性别之间的对立矛盾,性别之间从相互否定到相互认同,从相互蔑视到相互欣赏,从相互对立到相互支撑。这样,两性之间拥有共同的生命理想,这就是人类解放视野下女性解放最终目标——两性和谐。
张惟喻[5](2020)在《尤金·奥尼尔悲剧的酒神精神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尤金·奥尼尔的悲剧开创美国严肃戏剧之先河,他全方位地接受了古希腊悲剧和尼采“酒神精神”学说的影响,为这个推崇科学理性的乐观国家重新注入了悲剧精神。综观中国近二十年从“酒神精神”角度开展的奥尼尔研究,整体上侧重影响研究,欠缺文本细读;论点相对分散,总体把握不足。这就为本选题立足“情感第一性”和“原始趣味”两个原则,针对酒神精神、奥尼尔、悲剧三者间的内在关联进行深入探讨提供了学术空间。西方社会过分迷信“苏格拉底主义”,用理性压抑自我;“日神精神”导致现实中“个体化原则”横行,人人以经济利益为重,拒绝正视内在冲动,现代人的生命意志因此变得孱弱。后果是物质异化人性,摧毁了人类的精神家园,导致人际关系恶化,社会道德滑坡。奥尼尔继承希腊悲剧传统,借日神形式阐释“酒神精神”;同时结合时代需要,用普通人的经历模仿酒神受难、复活的过程,以现代心理悲剧驱逐盛行于美国社会的“肤浅乐观主义”。最终为现代人树立起审美层面的“新上帝”,实现了创作初衷,即酒神艺术对人生处境的关怀,生命意志对现实苦难的超越,神话思维对精神世界的救赎。包括绪论和结语,论文共由六部分构成。主要内容有四章,分别从奥尼尔悲剧的酒神精神探源、人物形象塑造、表现方法选取、审美与文化价值的角度,结合文学人类学理论、心理学理论、舞台叙事学理论和悲剧诗学,探讨奥尼尔别具一格的悲剧艺术。第一章阐述尼采的酒神精神学说与奥尼尔悲剧精神的深层契合。西方悲剧起源于古希腊时期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仪式。尼采用希腊神话中的“日神”和“酒神”代指艺术冲动中两种不同的心理经验,围绕二者产生了两种对立的艺术类型。早期希腊人从作为“酒神艺术”的悲剧中汲取“形而上的慰藉”,抵御现实中的痛苦体验。奥尼尔具有很强的悲剧意识,他从古希腊悲剧中传承了“酒神精神”,倡导内在冲动的自由宣泄,用艺术观照人的生命体验。奥尼尔的悲剧排斥理性戒律,向往“醉”的境界,肯定生命本体,呈现出显着的“非理性”价值取向,是“酒神状态的客观化”。第二章分析奥尼尔笔下具有酒神气质的悲剧人物。奥尼尔塑造的人物形象普遍带有自传性质,他让社会底层人士和女性群体登上了曾经由神和英雄支配的舞台。这些反传统的悲剧人物天性敏感、情感充沛,行动随心所欲、放浪不羁,具有原始悲剧主人公的特质。在现代社会,由于“苏格拉底主义”大行其道,他们被迫与自然和自我疏离,陷入“异化”的境地;为重返“乐园”,他们不惜以身犯禁,鱼死网破。很多时候,人们无力独自与异己力量对抗,只能依靠“迷狂”向总体生命寻求解脱。奥尼尔一般不直接批判社会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把思考结果寄托在悲剧人物身上,让他们代自己去言说、去行动。第三章论证酒神精神与奥尼尔悲剧艺术方法的深度关联。奥尼尔被认为是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表现主义反映“内在(心理)真实”的要求与酒神精神“非理性”的审美原则高度契合,奠定了奥尼尔悲剧的整体风格。他选择人的精神世界作为表现对象,“内观”指向对戏剧的表现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奥尼尔在“酒神精神”引领下博采众长,创造出多种具有“内倾”倾向的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成功刻画了人的生命意志受“理性”挤压所致的精神痛苦和心灵异变,其作品也因此被称为“现代人的精神悲剧”。第四章论述酒神精神赋予奥尼尔悲剧的审美与文化价值。尼采的美学体系以“生命意志”为根本前提,“酒神精神”是其最高表现形态。尼采认为悲剧的基本功能是引导个体生命意志充分宣泄,从而突破表象回归本体,肯定生命的价值。奥尼尔采纳了这一观点,他有意引入“酒神狂欢”概念,描写悲剧人物为追求崇高的目标陷入迷狂、走向毁灭,借此粉碎“个体化原则”,在审美层面实现人类精神的净化;或是将冲突转移到内部世界,唤醒“人”的感情,实现对“物”的超越。奥尼尔的一切努力都指向通过艺术找寻“灵魂得救”的途径,为现代人重建一种基于“生命本体”的信仰模式。尼采以“酒神哲学家”自居,奥尼尔则堪称“酒神戏剧家”,其一生创作的近五十部戏剧,既是为后上帝时代的西方人寻找出路的探索,也是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怀。他让现代人得以跳出思维惯性,从生命本身探求实现精神自由和人生幸福的路径。其悲剧艺术极富启发性和指向性。
占志燕[6](2020)在《简·奥斯丁小说中的日常生活叙事研究》文中认为奥斯丁的六部小说都是以描写乡村里的日常生活为主,看似简单琐碎没有意义,实则蕴含着浓厚的深意。一方面安静祥和的日常正是现代人所缺乏的,奥斯丁在小说中描绘的人与自然安静和谐的画面吸引着人们不断对其小说进行阅读;另一方面奥斯丁在日常中透露出的历史文学深度使她的小说更具研究价值。因此奥斯丁小说中的日常研究成为热门也是在情理之中。本文试图从哲学社会学的角度深入分析奥斯丁小说中的日常生活世界,探究在那简单的日常背后蕴含着怎样深厚的意义。从三个层面展开论述:首先追溯英国小说日常生活叙事的传统,奥斯丁正是在这一传统和自身环境的影响下选择日常题材进行创作;其次重点选取日常交往、情感和思维三个方面对奥斯丁笔下的日常生活进行全面分析,在日常中突出其深意;最后以多维视角看待奥斯丁小说的日常生活叙事意义。通过对奥斯丁笔下日常生活进行全面而深入地分析,帮助读者从多维角度看待奥斯丁的日常创作,也就更能理解她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
吕明洁[7](2020)在《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文中指出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派别,它是西方最重要的政治思潮之一,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者将女权主义理论融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妇女解放思想中,形成了自己流派独特的理论和主张。[1]该流派一直追问的是:在男女两性关系中,女人处于怎样的位置?她们是客体性的存在,还是主体性的存在?可以说性别不平等问题的存在由来己久,在人类历史文明的长河中女性一直以“他者”的身份存在着。由于女性长久处于被压迫的状态,因此她们一直在为争取自身权利的平等与自由而奔走疾呼,这也是一直以来世界范围内女性解放运动的初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因为它关乎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乃至全人类的解放。200多年前,德国的马克思、恩格斯曾以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观点,系统性的分析和阐述了女性地位、权益以及如何实现妇女解放等基本问题。而其后近一百年,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西蒙娜·德·波伏娃,在马克思主义对于女性问题分析研讨的基础上,立足于女性“他者”这一第二性的处境,探讨女性如何突破本体性困境,超越绝对“他者”的地位,实现自身的解放和独立。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相比,波伏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女性受压迫的复杂成因的分析,指出女性从他者走向主体,需要进行行为和观念上的升级。也就是说,她认为女性不仅要走出家庭参与社会生产活动,还要形成女性主体意识。可以说,时隔一百年,波伏娃的女权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立了空间对话。波伏娃的《第二性》可谓是其一生最久负盛名的代表作,曾被誉为西方女性的“圣经”,奠定了波伏娃在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该着作从生物、心理、历史乃至文学等多重视角,通过对女性生活和境况的详察,揭示出“女人是他者”的悲天悯人的命运,指出女性从古至今无法摆脱被凝视、被规范、被束缚的生活状态;深刻阐发了女性他者处境及女性气质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成因,指出其背后的驱动力乃是男权制的压制;唤醒了女性为争取自身解放的权利意识。正是《第二性》在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激发了笔者对于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兴趣,并由此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和写作。本文的撰写是笔者在掌握大量国内外研究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资料的基础上,从阐述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出发,以《第二性》为突破口,以其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关系为重点,来研究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具体来看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文章创新和不足之处,使读者了解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处的时代及理论背景以及本文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架构。第二章主要讨论了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渊源及思想来源。受波伏娃所处时代背景及文化思潮的影响,其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汲取了传统西方哲学和现代法国哲学的精华。具体主要受到以下四个哲人理论学说的影响:首先,来源于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其次,取自萨特的存在主义学说;再次结合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最后借鉴了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第三章重点介绍了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旨趣,主要围绕其“他者”理论及“女性气质”详述其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具体分为以下三个维度:其一阐发了其“他者”理论的主要内容、形成原因以及摆脱方式;其二将其他者思想与后现代哲人的“他者”观进行比较研究;其三从基本含义、形成机制及道德束缚三个层面论述男权视角下的“女性气质”。第四章阐述了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干特质,主要以《第二性》为例解读其女权观,继而介绍了其代表作《女宾》、《他人的血》及《名士风流》等,使读者了解到波伏娃不同时期的女权观的微妙变化。最后将波伏娃与其他女权主义思想进行比较评析,以从另一个角度深入阐述波伏娃的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五章主要论述了波伏娃女权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藕合联姻,从其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基础、理性结合及其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未来面向等几方面内容,论述了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借鉴和吸收、发掘和阐发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补充和丰富。第六章是本文的最后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境遇及评价,首先陈述了我国妇女解放的历史溯源及现实建构,进而论述了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贡献,最后记叙了其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限性和困境。可以说波伏娃的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既吸收了西方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妇女解放思想,其全方位、多领域、跨学科、先进的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其后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流派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杨奇[8](2020)在《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女性短视频研究 ——以抖音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媒体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它的出现逐渐在较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媒体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除了承担为受众提供信息的责任之外,更多的则是带来了娱乐。自媒体的开放性、门槛低、把关弱等特性,使其一问世就自带“草根”特性。随着大量应用平台的出现与崛起,自媒体应用日益普及,其UGC模式正在颠覆传统媒体内容的生产、扩散与消费方式,进而造成更深层的影响。在性别和话语权方面,这种自媒体实践表现为它使得话语权不再牢牢掌握在传统上以男权制为中心的精英阶层,广大普通女性得以有机会通过自媒体为自己发声,表达各种诉求,甚至敢于为女性群体正名,驳斥男权制社会对自己的污名化、贴标签等不公平现象。同时借助新媒体强大的内容传播与关系构建功能,这些女性可以在线上找到大量与自己身处同一战线的“队友”。如此,新媒体时代相当一部分进步女性的话语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壮大,在一定程度上为女性群体赢得了相对的社会尊重,同时也促进了后进女性的性别角色的觉醒,总体上正在改变传统媒体时代女性被“误解”、被“忽视”甚至被“排斥”的劣势地位。近来年,短视频逐渐成为移动互联网的风口和自媒体的最新形式,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吸引了巨量的大众用户,它们凭借百变的滤镜、强大的美颜特效、可跟风使用的BGM等应用功能,吸引了无数的女性用户,在平台上展现自我,分享自己的工作、生活或家庭等内容。这是短视频时代我国女性话语的崭新实践,越来越多的矛盾也在日益显现。在很多短视频作品中,女性尽情表达自我,她们不再是传统观念里的“小女人”或“臣服”于男性的形象,其话题从美妆、穿搭到工作甚至两性关系,其身体本身不仅成为短视频叙述的载体,也成为最为重要的叙述方式,这些都与父权社会中“女性无才便是德”等落后观念格格不入,令男性意识到自己的“第一性”的传统地位遭到动摇,因而引起了不少“大男人”的批评、指责甚至辱骂。而随着新媒体女性表达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新的两性性别对立或将更加彰显。本文通过观察抖音平台中的女性短视频内容,来专门分析女性话语的实践程度及其矛盾现状,力求以一种缓和的方式来促进新时代的两性对话。本文意在使公众清楚地认识到,女性话语的崛起和女性主义思想的传播,其手段和目标并不是贬低男性或超越男性霸权,而是为了促进女性内在的性别觉醒和外部的性别对话,使她们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李慧琴[9](2020)在《萨拉·夏基的女性主义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女性主义哲学问题古已有之。这一问题既是一个社会问题,激起了西方女性主义社会运动的数波浪潮;同时,又是一个思想问题,催生了西方女性主义众多流派与理论的激烈争论,其焦点在于生物决定论和社会建构论的两个极端。然而,萨拉·夏基(Sarah Sharkey)的女性主义思想以传统形而上学为基础,批判和超越了这两个极端。她认为社会建构论忽略了两性先天客观存在差异的自然事实,生物决定论尚未考虑社会文化的交互与安排对人的塑造作用。故而这两种争论都将女性主义理论研究和实践置于非此即彼的窘境,无法真正助推女性能力的发展、实现女性的解放。鉴于此,夏基否定了极端的社会建构论和生物决定论,尝试性地提出了超出二者之争的一种女性主义思想框架。夏基提出的女性主义思想缘起于玛莎·纳斯鲍姆(Martha Nussbaum)能力进路(Capability Approach)下的女性思想,但比纳斯鲍姆走的更远。她着手于能力进路理论,吸收了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etaphysics)思想中的形式质料说(hylomorphism),为其女性主义论述夯实了理论基础。此外,这一思想还借鉴了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本主义和伦理学观点,对性别的生物决定论和社会建构论作出理论上的综合。这种女性主义主张在性别发展中既重视个体的生物差异性,又不能忽视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条件的影响。当然,这种女性主义的论述虽然有着深厚的古典哲学基础,但尚未形成系统完善的理论体系,在某些细节问题的论述上也不够完整。但笔者认为,这种主张既承认两性之间存在生物差异的自然事实,又充分考虑社会文化参与并影响人的发展的独特论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两个极端不恰当地限制女性主义的研究领域和思想争论的困境。同时,它也有助于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思想,为实现女性解放指出了新的可能路径。由此,本文主要分为四个章节进行论述。在第一章中对女性问题的提出和现代女性主义思想中的主要争论进行梳理和归纳,从中引出夏基为解决争论而提出的关于女性主义思想的初步构想;这一构想是以纳斯鲍姆的能力进路理论为起点,重新挖掘了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夯实女性主义之基。在第二章中,论述夏基女性主义思想内在的形而上学基础。在第三章中,详细阐释亚里士多德思想中质料和能力概念在夏基女性主义中的应用,尝试性地探析质料对能力发展的影响;在第四章中,对夏基女性主义思想作出整体评价和反思,既看到夏基女性主义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又要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从马克思主义的人类性视域论析夏基女性主义思想的局限性。也就是说,本文主要是从夏基女性主义思想的缘起、形而上学基础、具体应用以及对这一思想的深刻反思逐层剖析,将夏基的女性主义思想与亚里士多德的质料学说、马克思的女性思想之间的紧密联系展示出来。总之,夏基以宏大而深厚的形而上学理论为基础提出的女性主义思想,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和西方众多女性主义者所遵循的路径。这种理论试图找出真正消除压迫女性的根源,为实现女性解放和能力充分发展提出新的可能路径,以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融合、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传统中以及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女性主义理论。
徐颖[10](2020)在《波伏娃女性主义思想及其对我国女性解放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西蒙·波伏娃是法国二十世纪杰出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女性主义者,她是女性解放运动的领军人物。女性解放运动也称为第二次女性权利运动,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对世界女性权利的保护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波伏娃的女性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它为现代女权主义运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促进了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其代表作《第二性》被称为女性主义的“圣经”,从生物学、心理学、宗教学等角度描述了女性沦为“他者”地位的性别不平等现象,进而深刻地剖析女性受压迫的主要原因,最终得出结论“女人不是天生的,是后天造就的”。波伏娃女性主义思想受到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理论以及黑格尔、海德格尔、萨特等人的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是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框架下的女性主义。结合波伏娃女性主义理论的形成背景,以及我国当代女性权利保障面临的困境,本文探讨了波伏娃女性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合理性与局限性,揭示了波伏娃女性主义理论对我国妇女解放的启示。波伏娃女性主义理论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和保障我国女性的自由平等权利,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概述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澄清了父权制、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等概念的内涵,分析了波伏娃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关系,概述了波伏娃女性主义思想历程和哲学来源。第三章分析波伏娃女性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女性的依附性地位表现为“第二性”,即女性依附于男权制、父权制,失去或部分失去主观人格的人。第二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多个方面:在幼年时期,女性身体被视为低贱;在婚姻与生育中,婚姻成为女性的谋生手段,并且生儿育女成为女性的生理命运;在家务劳动中,女性耗费了大量精力,封闭在“家庭”中;在教育与文化中,女性受制于“女性气质”。第二性的根源于父权制文化及其残余。第四章简要评价了波伏娃女性主义思想的积极方面和局限性。在第五章中,论文主要分析了波伏娃女性主义思想对于解决我国妇女社会地位平等问题的启示与经验。作者认为,除了社会制度建设重视并充分保障妇女平等权利外,关键在于女性要自爱、自尊、自强;只有女性积极发展自己,勇于维护自身平等权利,才能实现女性的自由。
二、第一性:妇女的天生能力以及她们正在如何改变世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一性:妇女的天生能力以及她们正在如何改变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本文研究缘起 |
1.2 研究综述与问题求索 |
1.3 本文研究思路、方法与意义 |
1.4 本文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发生与发展 |
2.1 发生期(1917—1927 年)——从文学革命到大革命失败 |
2.1.1 第一个十年女作家创作概况 |
2.1.2 以冰心批评为主的稚嫩果实 |
2.2 发展期(1928—1937 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战全面爆发 |
2.2.1 第二个十年女作家创作概况 |
2.2.2 形式多样的专业性批评硕果累累 |
2.3 延续期(1937—1949 年)——从抗战全面爆发到第一次文代会召开 |
2.3.1 第三个十年女作家创作概况 |
2.3.2 三大政治区域内批评的不同成果 |
第3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的身份 |
3.1 “传统”与“现代”之间:批评主体的“知识分子”身份 |
3.1.1 批评主体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形成 |
3.1.2 批评主体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分化 |
3.1.3 批评主体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弱化 |
3.2 “隐含的权威”与“身份的焦虑”:批评主体的“性别”身份 |
3.2.1 男性批评主体的“催生” |
3.2.2 男性批评主体的“建构” |
3.2.3 女性批评主体的“焦虑” |
第4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主要理念 |
4.1 第一个十年:理论的“喧哗”与“缺失” |
4.1.1 现实主义批评观与对女作家“问题小说”的聚焦 |
4.1.2 浪漫主义批评观与对女作家“自我”及“表现”的提倡 |
4.1.3 性别理论的缺失与女性特征批评实践的初探 |
4.2 第二个十年:理论的“多元化”与“酝酿” |
4.2.1 马克思主义批评观与对女作家“阶级性”的强调 |
4.2.2 自由主义批评观与对作品“人性”及“审美”的关注 |
4.2.3 性别理论的酝酿与女性特征批评实践的深入 |
4.3 第三个十年:理论的“政治化”与“萌芽” |
4.3.1 国统区“宣传抗战”批评观与对作品“抗战主题”的倡导 |
4.3.2 解放区“新民主主义”文化观与对女作家“政治立场”的要求 |
4.3.3 沦陷区中国本土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萌芽 |
第5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基本模式与方法 |
5.1 两大类批评模式 |
5.1.1 语境论批评模式 |
5.1.2 体验性批评模式 |
5.2 常用的批评方法 |
5.2.1 “知人论世”批评法 |
5.2.2 感悟式“诗化”批评法 |
5.2.3 “比较分析”批评法 |
第6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价值与局限 |
6.1 “主体精神”的介入与“在场”的批评 |
6.2 “实践性”与“体验性”批评的当代启示 |
6.3 “理论基点”的价值与“本土理论”的建构 |
6.4 “男权”的幽灵与“性别体验”的局限 |
结语 |
附录: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要文章、着述索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2)应然的人生:西方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本选题的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乌托邦文学建构与经典化进程 |
第一节 从完美的国家到完美的人——乌托邦文学对象的流变 |
第二节 前乌托邦时代的思想萌芽到近代乌托邦文学的经典化进程 |
第三节 乌托邦文学美学体系政治维度的建构 |
第二章 乌托邦文学传统的意象建构及其文学意义的生成 |
第一节 生态乌托邦 |
一 生态审美视角对“手工业复归”趋向的解读 |
二 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细节描写的叙事功能 |
第二节 技术乌托邦 |
一 异化理论与机器文明的反思 |
二 去商业化的文学想象及其叙述 |
第三节 审美乌托邦 |
一 道德伦理与乌托邦审美 |
二 乌托邦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美育观 |
第三章 反乌托邦文学批评的主题及其文化意义 |
第一节 极权主义 |
一 监视和规训——反乌托邦文学的叙事空间 |
二 为谎言狂欢——死亡意象的叙事隐喻 |
三 双重颠倒空间里的整体主义批判 |
第二节 工具理性 |
一 工具理性历史语境的文学叙事 |
二 官僚主义社会想象的文化逻辑 |
第三节 女性主义 |
一 自由劳动叙事中的女权主义理论 |
二 女性乌托邦写作实践中的平权诉求 |
第四节 空间隔离 |
一 乌托邦文学中“墙”的符号学解读 |
二 反乌托邦作品中“墙”的复归 |
三 后现代乌托邦文学中“墙”的崩塌 |
第四章 共同体理论视域下后现代乌托邦文学的瓦解与重建 |
第一节 乌托邦美学共同体的社会学渊源及内涵变迁 |
一 传统乌托邦共同体的社会学理论渊源 |
二 后现代与乌托邦美学共同体的构建 |
第二节 传统乌托邦文学模式的转迁 |
一 全球化浪潮与失业、社会福利和歧视链 |
二 全社会确定性与自由主义向往的悖谬 |
第三节 怀旧的乌托邦——科幻小说“逆托邦”模型的构建 |
一 后现代视域中怀旧病的隐喻 |
二 生态诗学与共同体的危机 |
第四节 重建乌托邦——新乌托邦文学的特征 |
一 新身份认同共同体的建构 |
二 美学共同体的生成和分类 |
第五章 余论:关于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的再思考 |
第一节 反乌托邦文学对乌托邦文学的承继与反叛 |
第二节 乌托邦、反乌托邦与现代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语境中的新乌托邦共同体 |
第四节 永恒的乌托邦冲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的伦理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缘起 |
第二节 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节 选题研究的内容、意义与方法 |
第四节 理论框架:文学伦理学批评 |
第一章 惊悚小说的总体伦理取向 |
第一节 贵族伦理秩序与中产阶级的焦虑 |
第二节 性别伦理和职业精英伦理叙事 |
第三节 小说伦理取向与和谐社会构建 |
第二章 贵族阶级财产引发的伦理取向 |
第一节 贵族财产的伦理叙事 |
第二节 贵族阶级的私有财产伦理观 |
第三节 贵族财产层面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
第三章 惊悚小说的性别伦理取向 |
第一节 贵族家庭成员的性别伦理观 |
第二节 男性人物的性别伦理取向 |
第三节 性别伦理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
第四章 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取向 |
第一节 法律精英的职业伦理取向 |
第二节 医学精英的职业伦理取向 |
第三节 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反思 |
第五章 作品形式与伦理取向的关系 |
第一节 伦理叙事的形式美学创新 |
第二节 政治伦理美学价值的生成 |
第三节 艺术创新与伦理取向的形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4)从“两性平等”到“两性和谐” ——人类解放视野下的女性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原因及意义 |
1.1.1 选题原因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创新不足与方法 |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3.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2章 两性不平等的产生与演变 |
2.1 两性原初平等状态 |
2.1.1 两性平等的宗教渊源 |
2.1.2 两性平等的进化论渊源 |
2.2 两性不平等的状态 |
2.2.1 母系崇拜 |
2.2.2 父权控制 |
2.2.3 性别歧视 |
2.3 女权运动兴起 |
2.3.1 女性平等意识的启蒙 |
2.3.2 女性权利意识的觉醒 |
2.3.3 性别对立的形成 |
第3章 两性平等的内容与实践 |
3.1 “男女平等”的诉求 |
3.1.1 政治平等 |
3.1.2 教育平等 |
3.1.3 文化平等 |
3.1.4 家庭地位平等 |
3.2 “两性差异”的认可 |
3.2.1 两性平等 |
3.2.2 两性差异 |
3.2.3 多元差异 |
3.3 两性的对象性解放 |
3.3.1 “女性”看齐“男性” |
3.3.2 “女权”推翻“男权” |
3.3.3 “性别”取代“人性” |
第4章 两性平等的异化与变革 |
4.1 异化理论 |
4.1.1 异化劳动理论背景 |
4.1.2 异化劳动的内容 |
4.1.3 异化理论发展 |
4.2 异化理论下的女性现状 |
4.2.1 女性“类本质”异化 |
4.2.2 女性身体行为异化 |
4.2.3 女性心理异化 |
4.3 女性解放思维方式变革 |
4.3.1 “两性平等”观念的异化 |
4.3.2 “女性解放”实践的异化 |
4.3.3 女性解放到人类解放 |
第5章 人类解放:两性平等的实现 |
5.1 人的解放 |
5.1.1 人自由意志的表达 |
5.1.2 人的独立性的实现 |
5.1.3 “类本质”的复归 |
5.2 女性解放 |
5.2.1 女性“思想意识”的解放 |
5.2.2 女性“性别身份”的解放 |
5.2.3 女性“社会角色”的解放 |
5.3 两性和谐 |
5.3.1 性别对立的消解 |
5.3.2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 |
5.3.3 两性共同生命理想的实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其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尤金·奥尼尔悲剧的酒神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奥尼尔悲剧中的酒神精神探源 |
第一节 尼采悲剧观的核心——“酒神精神”学说 |
一、狄奥尼索斯是一切悲剧的主角:酒神仪式向悲剧艺术的位移 |
二、对立与统一:悲剧艺术中的酒神冲动与日神冲动 |
三、希腊悲剧的消亡:苏格拉底主义与酒神精神的根本对立 |
第二节 酒神精神与奥尼尔悲剧精神的深层契合 |
一、奥尼尔悲剧对古希腊悲剧文化的继承 |
二、奥尼尔悲剧内涵的“非理性”取向 |
三、奥尼尔的悲剧主题对“人”的关怀 |
第二章 酒神气质与奥尼尔悲剧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
第一节 奥尼尔悲剧中的社会底层人物群像 |
一、奥尼尔的“萨蒂尔”们 |
二、酒神气质在“水手”形象上的反映 |
三、酒神气质在“农夫”“工人”形象上的反映 |
四、酒神气质在“酒徒”形象上的反映 |
第二节 奥尼尔悲剧中的女性形象 |
一、奥尼尔的“酒神狂女”们 |
二、酒神气质在“地母”形象上的反映 |
三、酒神气质在“妓女”形象上的反映 |
四、酒神气质在“家庭主妇”形象上的反映 |
第三章 酒神倾向与奥尼尔悲剧的表现方法 |
第一节 酒神倾向与精神分析方法之互通 |
一、奥尼尔悲剧中隐含的恋父/恋母情结 |
二、奥尼尔悲剧中反复出现的人格分裂 |
三、奥尼尔悲剧中频繁穿插的白日梦 |
第二节 酒神倾向与表现主义方法之实践 |
一、情感第一:奥尼尔悲剧中的内心独白 |
二、逆向演化:酒神影响下扬克的变形表现 |
三、逃亡之路:《琼斯皇帝》具有酒神意味的布景 |
第三节 酒神倾向与象征主义方法之运用 |
一、从“海洋”意象分析酒神倾向 |
二、从“月光”意象分析酒神倾向 |
三、从“面具”意象分析酒神倾向 |
第四章 酒神精神影响下奥尼尔悲剧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 |
第一节 从酒神艺术看奥尼尔悲剧对“生命”价值的审视 |
一、悲剧精神:个体毁灭后生存价值的实现 |
二、情感净化:郁结于胸的痛苦得以宣泄 |
三、艺术救赎:新信仰模式下精神人格的提升 |
第二节 从酒神狂欢看奥尼尔悲剧对“人”的价值的审视 |
一、回归“自然”后人类感情的复苏 |
二、呼唤“醉境”的现代家庭伦理文化 |
三、“迷狂”状态下人文主义对物质主义的超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简·奥斯丁小说中的日常生活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2.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二)日常生活叙事概论 |
一、日常生活叙事的书写传统 |
(一)英国小说的日常生活叙事传统 |
1.日常生活的传奇书写 |
2.日常生活的现实书写 |
3.女性笔下的日常生活 |
(二)奥斯丁对日常生活叙事传统的坚守 |
1.熟悉的家庭环境 |
2.女性特有的优势 |
3.社会规约 |
二、奥斯丁小说中的日常生活世界 |
(一)日常交往的书写 |
1.种种闲谈 |
2.思想冲突 |
3.游戏 |
(二)日常人伦情感的呈现 |
1.不足的亲情 |
2.幸与不幸的爱情 |
3.复杂的友情 |
(三)日常思维 |
1.常识经验指导下的日常思维 |
2.习俗规约指导下的日常思维 |
三、多维视域下奥斯丁小说的日常生活叙事 |
(一)日常叙事的历史维度 |
1.社会结构发生改变 |
2.出现职业分层的现象 |
3.殖民化的加深 |
(二)日常叙事的伦理维度 |
1.向往和谐的家庭伦理关系 |
2.先进的女性伦理意识 |
3.流露出对生态伦理的关怀 |
(三)日常叙事的文学维度 |
1.肯定日常生活的文学叙述价值 |
2.推动英国小说日常写实传统的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7)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渊源及思想来源 |
2.1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渊源 |
2.1.1 女权主义理论的概念界定及其主要特征 |
2.1.2 男权制的压迫和统治 |
2.1.3 女权主义理论的主要流派及其主张 |
2.2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 |
2.2.1 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
2.2.2 萨特的存在主义学说 |
2.2.3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 |
2.2.4 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 |
第3章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旨趣 |
3.1 丧失主体地位的“他者” |
3.1.1 “他者”理论的主要内容 |
3.1.2 “他者”地位的形成原因 |
3.1.3 “他者”困境的摆脱方式 |
3.2 与后现代“他者”理论的比较研究 |
3.2.1 与列维纳斯他者观的比较 |
3.2.2 与德里达他者观的比较 |
3.2.3 与拉康他者观的比较 |
3.3 男权视角下的“女性气质” |
3.3.1 “女性气质”的基本含义 |
3.3.2 “女性气质”的生成机制 |
3.3.3 “女性气质”的道德束缚 |
第4章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干特质 |
4.1 从《第二性》看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
4.1.1 对精神分析学的批判 |
4.1.2 对“女人神话”的批判 |
4.1.3 对女性处境的分析 |
4.1.4 对性关系的解读 |
4.2 从文学作品看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
4.2.1 “三人之恋”—《女宾》 |
4.2.2 实现我的存在—《他人的血》 |
4.2.3 上流社会的爱情—《名士风流》 |
4.3 波伏娃与其他女权主义思想的比较评析 |
4.3.1 与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权主义思想的异同 |
4.3.2 与露西·伊利格瑞女权主义思想的比较 |
4.3.3 与朱迪斯·巴特勒女权主义思想的比较 |
第5章 波伏娃女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藕合联姻 |
5.1 波伏娃女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合基础 |
5.1.1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女性问题成因 |
5.1.2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女性解放思想 |
5.1.3 女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前提基础 |
5.2 波伏娃女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性结合 |
5.2.1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借鉴和吸收 |
5.2.2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掘和阐发 |
5.2.3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补充和丰富 |
5.3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未来面向 |
5.3.1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5.3.2 新媒体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
第6章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境遇及评价 |
6.1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妇女解放 |
6.1.1 中国妇女解放的历史溯源 |
6.1.2 中国妇女解放的现实建构 |
6.1.3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构建妇女解放的维度 |
6.2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贡献 |
6.2.1 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推动作用 |
6.2.2 对补充和拓展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的指引作用 |
6.2.3 对深化和完善中国特色妇女解放理论的启思 |
6.3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限性和困境 |
6.3.1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限性 |
6.3.2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困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女性短视频研究 ——以抖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案例分析法 |
1.4.3 参与观察法 |
1.5 相关理论与概念 |
1.5.1 女性主义理论概述 |
1.5.2 女性短视频概念界定 |
第2章 我国女性话语权的基本现状 |
2.1 传统的整体性制约强势存在 |
2.1.1 性别文化中男权制仍为主流 |
2.1.2 社会公共领域仍排斥女性 |
2.2 女性自身性别意识加强觉醒 |
2.3 新媒体技术为女性话语赋权 |
2.3.1 网络与新媒体技术为女性个体赋权 |
2.3.2 社交媒体实践使女性个体获得群体性力量 |
第3章 从女性主义看抖音平台女性短视频实践 |
3.1 抖音短视频APP及其个人化应用 |
3.2 抖音平台实现女性话语权的可能性 |
3.3 抖音短视频作品中的女性群像 |
3.4 抖音短视频作品中女性主义的四种体现 |
第4章 抖音平台女性话语实践存在的问题 |
4.1 过于关注自身,仍较少深入思考公共事务 |
4.2 身体叙事搏眼球,大量女性账号内容缺乏营养 |
4.3 受消费主义侵蚀,头部盈利性KOL堕入伪女权 |
4.4 以超越男性为目标,存在性别二元对立局面 |
第5章 构建积极健康的女性短视频文化 |
5.1 正确认识“女权主义” |
5.2 鼓励女性发声,打破“失语症” |
5.3 提升网络用户的媒介素养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萨拉·夏基的女性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对象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夏基女性主义思想的缘起 |
第一节 现代女性主义思想的基本争论 |
一、生物决定论与社会建构论之争 |
二、夏基超出二者之争的初步构想 |
第二节 夏基女性主义思想的理论起点 |
一、纳斯鲍姆的能力进路理论 |
二、能力进路理论的主要贡献 |
三、能力进路理论对女性生物特征的忽视 |
第三节 夏基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重新挖掘 |
一、亚里士多德女性思想的狭隘性及其缘由 |
二、夏基对亚里士多德质料因内涵的挖掘 |
三、夏基对亚里士多德认识论经验主义的修正 |
第二章 夏基女性主义思想的形而上学基础 |
第一节 夏基论亚里士多德的形式质料说 |
一、作为普遍统一的形式 |
二、作为发展条件的质料 |
三、作为形式质料复合统一实体的生成 |
第二节 夏基论亚里士多德的潜能与现实理论 |
一、潜能和现实的关系问题 |
二、由潜能发展到能力的问题 |
三、有关人的能力发展的理想图景 |
第三节 夏基论亚里士多德质料学说与能力发展的关系 |
一、亚里士多德思想中质料的分层与分类 |
二、亚里士多德思想中质料与能力的关系 |
三、质料和能力概念运用于女性主义思想的可能性 |
第三章 质料和能力概念在夏基女性主义思想中的应用 |
第一节 女性的社会质料对女性能力发展的影响 |
一、女性主义思想中女性社会质料的内涵 |
二、能力进路下女性能力的发展 |
三、女性能力运作的社会性条件 |
第二节 女性的生物质料对女性能力发展的影响 |
一、女性主义思想中女性生物质料的内涵 |
二、女性主义思想中女性生物质料的作用 |
三、生物质料对女性能力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生物质料和社会质料在女性能力发展中的融合 |
一、肯定生物性别的差异性 |
二、创造适宜女性能力发展的社会条件 |
三、构建以质料和能力概念为基础的女性主义思想 |
第四章 对夏基女性主义思想的评价和反思 |
第一节 夏基女性主义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一、为解决当前女性主义基本争论提供了思路 |
二、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作出了补充 |
三、为实现女性解放指出了新的可能路径 |
第二节 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对夏基女性主义思想的反思 |
一、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思想的基本特征 |
二、夏基女性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人本主义思想的契合 |
三、从马克思主义的人类性视域看夏基女性主义的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10)波伏娃女性主义思想及其对我国女性解放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三、本选题研究重难点与研究方法 |
(一)课题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二)课题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解析 |
一、女性主义的相关基本概念 |
(一)父权制 |
(二)女性主义 |
(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 |
二、波伏娃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关系 |
(一)波伏娃对于马克思女性主义思想的借鉴 |
(二)波伏娃对于马克思女性主义思想的超越 |
三、波伏娃女性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 |
(一)思想形成时期:个性独立 |
(二)思想发展时期:女性权利意识的深化 |
(三)思想成熟时期:揭开女性受压迫的秘密 |
四、波伏娃女性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 |
(一)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思想 |
(二)海德格尔的“非本真状态”理论 |
(三)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 |
第三章 波伏娃女性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 |
一、女性的悲剧——沦为“第二性” |
(一)“第二性”的提出 |
(二)“第二性”的含义 |
(三)“第二性”的特征 |
二、“第二性”的处境 |
(一)成长过程中的女性 |
(二)婚姻与生育中的女性 |
(三)家务劳动中的女性 |
(四)教育与社会文化中的女性 |
三、沦为“第二性”的原因 |
(一)经济地位的不平等 |
(二)婚姻制度与生理因素 |
(三)父权制文化是女性受压迫的根源 |
(四)女性缺乏自我意识 |
四、摆脱“第二性”的主要途径 |
(一)女性保持经济独立 |
(二)男女两性互惠合作 |
(三)女性丰富自己的文化世界 |
第四章 对波伏娃女性主义思想的评价 |
一、波伏娃女性主义思想的合理性 |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
(二)为中国女性运动开辟了新篇章 |
二、波伏娃女性主义思想的局限性 |
(一)将男性视为剥削阶级 |
(二)否认了女性的本能及其对历史贡献 |
(三)忽略了女性的生理优势 |
第五章 波伏娃女性主义思想对我国女性问题的启示 |
一、我国妇女问题面临的困境 |
(一)家暴对女性的危害 |
(二)女性面临生育困境 |
(三)女性面临就业困境 |
(四)女性在家务劳动中的困境 |
二、新时期我国妇女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
(一)文化因素:封建文化与男权文化 |
(二)女性自身因素:缺乏主体意识 |
(三)社会因素:法律制度不健全 |
三、波伏娃女性主义思想背景下新时期解决我国女性问题的途径 |
(一)发展生产力,提升女性经济能力 |
(二)走出他者,谋划女性个体未来 |
(三)加强立法,为女性提供法律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四、第一性:妇女的天生能力以及她们正在如何改变世界(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研究[D]. 霍虹. 辽宁大学, 2021(02)
- [2]应然的人生:西方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研究[D]. 蔡青辰. 浙江大学, 2021(02)
- [3]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的伦理取向研究[D]. 胡贝克.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从“两性平等”到“两性和谐” ——人类解放视野下的女性主义研究[D]. 李庭. 吉林大学, 2020(01)
- [5]尤金·奥尼尔悲剧的酒神精神研究[D]. 张惟喻.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1)
- [6]简·奥斯丁小说中的日常生活叙事研究[D]. 占志燕.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7]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D]. 吕明洁. 吉林大学, 2020(08)
- [8]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女性短视频研究 ——以抖音为例[D]. 杨奇. 南昌大学, 2020(01)
- [9]萨拉·夏基的女性主义思想研究[D]. 李慧琴. 西南大学, 2020(01)
- [10]波伏娃女性主义思想及其对我国女性解放的启示[D]. 徐颖.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