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追忆非洲公园的“活人展览”(论文文献综述)
闫慈[1](2021)在《艺术运动社研究(1920-30年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艺术运动社既是一个以林风眠为首、由留法艺术家群体主导的现代社团组织,同时又有着乡缘、学缘等中国传统人际网络成分。它的崛起离不开蔡元培的支持,而“艺术运动”正是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具体化实践。与同时代众多艺术团体一样,作为集体势力它昙花一现,但其高扬的艺术为人类思想以及人道主义艺术观下的形式语言探索却为中国美术现代化发展开拓了一条极有意义的路。本文采用艺术社会史和文化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文献史料扒梳和图像考证基础上,运用交叉比较研究的方式,将社团整体的实践活动与艺术观点作为基本研究对象,并侧重于艺术思想的文化史研究和阐释,构建艺术风格与社会时代诸因素之间的深切关联。文章整体结构共分五个部分,除绪论和结语外,论文主体由五章节构成。第一章从民国艺坛之变的角度切入,在纵向上,考察新文化运动前后艺坛思潮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带给艺术运动社成员的潜在影响。在这个转捩多变的时代,有三个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一是“美术革命”具有的时代意义。作为旨在彻底改造中国社会的新文化运动中的一环,在“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思想浪潮下,“美术革命”以激进的战斗式标语强调西方写实主义艺术的价值优势,它象征着一个时代对西方文明的科学主义信仰,更为中国艺术界带来了不可小觑的思想文化冲击,开启了中国艺术大传统由写意走向写实、由精英走向大众、由超轶走向现实的现代之路。二是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口号的提出。在蔡氏的人道主义德育观、以德育为中心的美育观与“审美不涉及功利”的现代美学观之间,这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正是中国早期启蒙主义美学的一种重要特征。这种启蒙主义美学观及其中西文化调和论的立场,为艺术运动社成员艺术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参照和理论依据,其“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更是艺术运动社开展社会化“艺术运动”的直接动力来源。三是勤工俭学运动与欧洲艺术留学浪潮的兴起。它不仅为美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人员基础,同时改变了早期留日学人统领艺坛的格局,为中国美术现代化探索吸纳了更为理性系统的西方资源。所有这些因素的书写,皆从文化史的角度,为我们解读艺术运动社的活动、艺术思想的特征与实质、艺术风格的隐喻及其命运走向提供了重要的场域参照。第二章围绕艺术运动社群体活动展开书写。首先,阐述自清末至民初中国社会转型时代下的集群结社现象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进而概述在这一大背景下生成的现代艺术团体“艺术运动社”,论其起源、发展和变迁,针对社团人员的结构性分析,确定其中最具代表性和特殊性的人物个案:林风眠、林文铮、吴大羽和李金发。其次,艺术运动社创建的首要目的和全部努力皆在促成一场社会性的“艺术运动”。这项艺术改革事业具体包括:新时代的新艺术创作、艺术理论研究与宣传、报刊丛书出版、开设研讨会和艺术展览会、建立专业化的艺术学校、组织美术馆、博物院、音乐院、戏剧院等众多方面。因此,本节选取出版、教育、展览三个具有系统性的角度,详细考察该团体的实践活动,把握其主要特征。再次,艺术运动社自其前身霍普斯会时期就是一个目标明确的团体,以“研究和介绍世界艺术,整理中国古代艺术,创造新艺术”为宗旨,而这种艺术立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未曾改变。这就是说,团体成员之间具有较为一致的艺术观念。通过对史料文本的原境考察,概而述之为“创造民族时代艺术”,具体又包含艺术本体论和艺术价值论两方面内容。第三、四、五章,分别以林风眠、吴大羽和李金发三位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艺术家个案为切入点,透视艺术运动社的多角度色彩及其具有的时代价值。林风眠以创作和文论的双向实践,成为艺术运动社推动“艺术运动”的一面旗帜。在他的带领下,旨在用艺术改造社会、启蒙大众、以艺术培养具有“人本”精神之现代国民的“艺术运动”得以全方位实施。“艺术运动”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虽然发生时间上略显滞后,但从社会学角度看,在“运动”的生成条件和范式上具有结构的相似性,更重要的是,二者在艺术精神和文化精神上具有的共同价值取向。这一点,尤其鲜明地体现在林风眠所持的现代人道主义艺术观上。林风眠的早期艺术理想,是包含着艺术社会属性和艺术本体论两个方面内容的:一是,从伦理学上界定艺术的社会属性和艺术家的社会责任;二是,关于艺术本质和艺术创作的艺术思想。这两方面恰恰同构共生于他作为人道主义思想立场的知识分子文化眼光之中,反映在创作实践上就是——把对人类生存命运和普遍人性的关怀融入作品思想内涵,并与艺术的社会文化功能相贯通;将自然人性中的自由等个体性价值追求转化为艺术创作上的个性标准,由此与艺术价值独立和形式语言创新相链接。而这种特点也不为林风眠所独有,可以说是艺术运动社成员的普遍精神诉求,尤其在吴大羽、林文铮、李树化等人的艺术创作中时时流露,只不过他们以各有侧重的不同方式分别实践。以启蒙大众为目标的“艺术运动”虽然湮灭在革命洪流之中,但这场运动所张扬的艺术为人类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与新文化运动高倡的“人本”精神交相辉映,将“人类”和“个人”视为鹄的的特殊人道主义思想成为这群艺术家的新文化理想。由此,他们将艺术的内容与探索人性表达联系起来,以艺术家的视角展现出有关“人”的现代性观念思考。一方面,“艺术”超越了隶属宗教、政治或某种意识形态的工具论层面而获得现代本体论意义。另一方面,身处中华民族由王朝共同体向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转型的现实情境,“艺术”又超越了自身“技”的革新层面而突出“道”的建构功能。艺术运动社群体以“人类”和“个人”为鹄的,给予艺术特定的社会功能属性和本体论内涵,将西方现代主义的形式语言叠合启蒙大众的思想关怀,它建构出有别于“五四”科学主义思潮介入美术的另一种艺术现代化方案,并为其后坚持不懈的形式创新、东西方艺术融合等造型语言探索奠定了学理基础。这种艺术观既体现了中国美术观念的现代之变,更映射着中华民族在迈向现代民族国家过程中文化认同的多项选择,展现了中国美术在现代转型中所面临的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复杂交织的独特现代性面貌,其意义也已超出现代主义艺术史叙事的解释框架。
杜未未[2](2020)在《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文中指出海外华文文学因创作者经历和书写对象与生俱来的跨域属性,与空间视角有着极强的适配性,受“空间转向”思潮与国内文艺研究理论热点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者开始以空间视野介入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北美华文文学作为海外华文创作版图中活跃且高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华工书写发展至当代新移民写作,创作实践始终与空间位移带来的意义表征相关联,但相关研究大多停留于对作家、作品的微观解读,缺少系统化、全局性的体系建构与理论梳理。因此需要借鉴空间理论与空间批评路径,对创作文本进行文本细读,结合史实史料,综合观照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在内容层面和表达层面的特质与互动,整体关注近代以来文本空间中典型空间意象的更迭,以及空间表征模式的流变,挖掘北美华文文学以空间维度对各时代话语、社会场域做出的文学回应。国内外丰富多元的空间理论资源在拓展思维路径的同时,也容易形成新的结构性制约,面对广袤的理论来源我们既需保持开放的视野广度积极吸纳,也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对理论过度依赖而造成文本阐释的偏移。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的建构基点,仍应是立足于文学创作实践的理论融合。故而在绪论部分,从国外20世纪中后期人文社会思想领域的“空间转向”、文学研究中的空间理论方面综合梳理理论成果,关注国内对空间理论的译介、再阐发与文学批评领域的化用现状,在理论观点不断解构、碰撞、融合的过程中,结合北美华文文学创作实况选择用“乌托邦/异托邦/恶托邦”角度进行空间书写类型的结构性呈现,一方面突破现有空间理论模型的思维制约,一方面从北美华文文学以现实主义叙事型创作为主的实用精神中,提纯出典型空间感知与构建意图,作为进一步观照文学生产所表达的空间关系、精神变迁的重要端口。第一章从北美华文文学作家在空间书写中寄予的“乌托邦愿景”出发,探讨诗性空间定位的“立”与“破”。西方乌托邦概念的空间性与中国原生的桃源式空间发生交叠,并在现代性审美、寓言化言说、以历史僭越现实等创作技艺的加持下,创造出不同时代人类精神冲动的空间想象。不仅早期华工书写中的乌托邦建构,体现出现实层面的生存空间逐利需求与话语层面的异域想象,北美华文文学中也出现过以对异国乡土建立怀旧式乌托邦的方法,在书写家族与寻根故事中铺展代际冲突间的理想化社会诉求,同时新移民创作从全球性反殖民话语体系出发,对革命理想进行乌托邦空间化呈现。此外也有作家选择了截然相反的乌托邦路径,即用私人化的存在空间、割裂于历史的寓言式空间等游移于主流话语之外的封闭性场域,抗衡历史与社会的空间收编。第二章借鉴福柯的“异托邦”理论,分析空间书写对现实空间再建构的文化意义。异托邦视角不仅代表文学研究范式从历史视角向空间视角转变,更督促着文学批评对知识型的建构、文学秩序的形成、空间并置的认知变奏等进程化问题加以关注。从早期移民经历与留学生叙事中的离散空间来看,唐人街空间由最初被迫他者化的族裔聚落,演变为主动他者化的景观性空间符码,地下室意象则日趋超越离散叙事中的边缘空间定位,见证、演绎着移民群体性地位的提升;从游离于当下的异质空间来看,博物馆、纪念馆、墓地等带有时间超越性的异托邦形态,与危机异托邦所呈现的庇护、排他与悖反属性,在不同层面上展现着异托邦的独特话语模式;从内向审视的心理空间来看,心理诊所、抽屉等空间意象,也具有审视自我救赎、时代省思,考察秩序与隐私感知等价值指向。第三章由恶托邦入手观察极端场景下人的异化与人性省思,北美华文文学发展过程受到近现代时期中国被西方列强侵略殖民、文化压榨,与西方20世纪经济、战争危机两种恶托邦空间感受的共同影响,展现出更为暴虐复杂的空间属性。早期华人移民遭遇“排华”事件的险恶生存处境、战争时期的罪恶城市镜像、恐怖事件阴影下的当代都市空间,以及因愚昧、贫穷、灾难等原因形成的极端封闭场景中的伦理孤岛,在展现群体苦难屈辱、无畏挣扎的过程中体现出人性与天性的博弈与沉沦。第四章聚焦于北美华文文学对空间关系的呈现。作为对空间书写类型及其转型的归纳与演绎的补充,空间的流通、割裂、争夺乃至无序,展现着科技跃迁带来的世界性空间碰撞,与空间激变对国际关系提出的新思考:如何定位空间流通与全球化体系建构中的地方性存在,如何正视社会发展节奏差异导致的空间割裂与认知错位,如何解读人类社会中多种形态的空间争夺行为,这些均是跨域书写需要加以深度思考的即时性问题。第五章集中剖解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的叙事策略,思考表达层面的空间叙事和内容层面的空间表征,如何通过叙事艺术实现共融。综合选择北美华文文学创作中特色较为突出、使用频率较高,且围绕空间元素展开的空间叙事手段,鉴于创作现状与研究视野,在对群体性创作策略的整合和对个体书写经验的凝视下,主要从空间并置主导下的复线结构、以典型空间为原点的桔瓣式结构,以及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的时空嵌套三方面入手。最后总结北美华文文学空间想象流变中的精神史变迁与创作转型,在书写范畴从“区域”到“全球”的转向中,去边界化的地志空间书写与世界化文化症候相互表征;身份感知从“缺失”与“追寻”,到形成多元复合的文化认同,隐形身份认同与日常空间审美化成为新移民作家群拓展书写主题的意识底色;职业叙事原型由“经济”过渡到“科技”,故事空间场域由纽约过渡到硅谷,表象转变的背后实则蕴藏着空间认知结构的跃迁与价值基点的当代重塑。
赵苓岑[3](2020)在《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文中提出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作为二十世纪法国本土的“先驱”作家、批评家,针对其作品、公共参与的批评及“历史现场”的还原却明显地滞后,但这一错位却恰逢法国社会运动及理论走向外的热潮,积极影响了二十世纪思想史的进程:宏大叙事的形而上的传统被后现代所质疑、清算。后现代思潮中的两股主流后马克思主义与解构主义同属否定性批判,却在批判后是否建制的问题上走向了两条不同的道路。近来的研究却揭示了另一种可能:解构主义中“书写”这一概念与马克思主义中“实践”这一概念有所对话,而且能够继续对话,以回应后现代的现实。深刻影响了解构主义“书写”概念的布朗肖的“中性”思想,实际上已经预示了这一异质性对话,或者说铺垫了这一对话的可能。布朗肖的中性思想如何借由否定性批判作用于后现代思潮,这一问题又具体地分为以下几个问题:中性何时又如何走向否定性批判,在批判的理论坐标上留下“中性批判”的轨迹,中性批判又如何以非连续性、匿名、复多性等特征实现“书写”与实践、文学与哲学、文学与政治的对话,中性批判如何又是否能够建立“文学的共通体”,“文学的共通体”又是否为另一种建制,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及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拓展布朗肖研究、理解后现代思潮的互动,并探索进一步深化对话的可能,但在国内布朗肖研究中却属于缺位的状态。本论文以“布朗肖中性批判”为研究对象,旨在文化、社会、历史的典型现象中还原“中性批判”的生成,并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中性批判的生成关键在于与他者的异质性对话,集中展现了上世纪思想史“非连续性”的转向、尊重他异性的伦理转向以及回归日常的走向。论文将结合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与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再现布朗肖中性思想与法国典型文学、文化符号、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德国早期浪漫派、新小说代表作家阿兰·罗伯-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的对话,试图阐明中性如何借由否定性批判逐步地走向文学的共通体,实现一种新的共通体与生活方式。论文分绪论、正文与结论三部分,正文共有五章。绪论部分在阐明选题动机及意义的基础上,分析布朗肖中性思想如何与法兰克福学派及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对话,创造性地提出思想史三段论、日常的三层公开性、三种关系,以构建中性批判的话语。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针对中性批判的实践研究较为缺乏的现状,选择在正文部分提供较为详实的史料,综合分析中性批判的来龙去脉。论文第一章将聚焦中性批判生成的土壤。二十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的批评史避不开布朗肖与萨特,因为他们,法国“话语”因而可能。布朗肖、法国、二十世纪是相互成就的。法国的首都、文学之都、布朗肖文学生涯的起点及场域——巴黎——某种程度上构成了文学空间:既为布朗肖所描述,又为其提供中性的条件,也构成中性的接受。本章将分析布朗肖为何批判以科学与进步为标准的现代性:首先享受科学与进步成果的巴黎充斥着以新闻为代表的专制语言,以街垒运动为代表的自下而上的暴力,反犹现象所表现出的对他者的排斥,促使布朗肖反思自法国大革命以来享有过大权力的启蒙以及启蒙所过度推崇的理性。具化了现代性的现代化城市巴黎,作为文学与革命、文学与政治互动最为频繁与最为集中的场域,为中性批判提供了丰富的语料及恰当的喻体。后续章节则回应中性批判的两个关注:生存与审美,也就是如何与他者共存的伦理与如何合乎尺度的表达。同时,第二章、第三章及第四章也对应着布朗肖不同的创作阶段,按时序呈现中性批判的发展。首先,以政论式写作开启文学生涯的30年代,布朗肖如何以中性意识突破知识分子民族主义的重围,不仅刺破了两次世界大战间“和平欧洲”的假象,而且借德占区巴黎与巴黎人无以识别的民族面貌强调了中性的必要性:以批判实现自知,但这一阶段的写作更多地倾向于文化自觉,属于中性走向否定性批判的探索初期。第三章则通过与具体的他者——巴特——的比较(对中性的不同态度、定义及定位),以50年代末期至60年代末期反戴高乐威权、反对对阿尔及利亚战争、五月风暴及这一社会活动高潮期的宣言与自治组织为观察对象,分析二者的不同反应及表述,凸显布朗肖中性批判基于日常的现实粘度与“实践性”,中性批判也正是因为作用于自发性意识的可能,具有实践性。60年代社会运动热潮渐冷,包括布朗肖在内的法国知识分子将注意力转移到对语言的思考上来,认为权力的讨论不能仅限于国家机构、政治的视域,应回溯至语言,对语言进行反思。第四章以布朗肖对德国早期浪漫派的批判为切入点,布朗肖批判其“反思自我”的极端主义的可能,提出并实践以断裂、复多性语言为特征的断片书写。但也正因为断片书写,中性批判走向了不同于哲学与传统文学的道路:以写作而非建制作用于意识,而非推翻制度,打造不断生成的文学的共通体。文学的共通体或许过于理想,但中性批判对新小说、80年代城市日常书写乃至二十世纪文学艺术的影响至今可见,这样一种跨时空的差异性互动或许一定程度上呼应了共通体的生成性,因此,论文最后一章将具体地以布朗肖代表性虚构作品《死刑判决》为例,辅以新小说理论旗手阿兰·罗伯-格里耶的代表性虚构作品《窥视者》,分析中性批判留给我们的丰富遗产:如何调动图文互动,实现一种基于日常又与文学艺术共谋的新的生活方式。论文结论部分就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路径、考察重点与核心观点进行了简要总结,最后指出,通过考察布朗肖半个多世纪以来中性批判的流变及其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与思想碰撞,其实践的价值、精神的内涵、思想的前瞻性与独特性可得到合理的解释与充分的揭示。在这个意义上,本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对布朗肖中性批判的定义、阶段的划分、特征的梳理、历史定位与思想溯源的追溯,更在于将其当做已经实践过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案例,帮助我们探索新时期的批判路径。
王蒙[4](2020)在《笑的风》文中研究指明致读者二○一九年七月八月,我写完中篇小说《笑的风》近八万字。同年十二月发表于《人民文学》杂志。杂志卷首语特别提到,此作"是一篇显然具有长篇容量的中篇小说"。二○二○年一月、二月,《笑的风》分别被《小说选刊》与《小说月报》选载。同时出现了一个在我写作史上前所未有的情况,发表与选载后的小说,把我自己迷上了,抓住了。我从发表出来的文本中,发现了那么多蕴藏
周莹[5](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指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魏巍[6](2020)在《国家和社会之间的沪剧(1949~197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沪剧作为上海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从清代中期到民国期间,大致经历了从民间小调到花鼓戏、滩簧、申曲和沪剧的发展历程。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沪剧以演出“西装旗袍戏”而闻名上海滩。西装旗袍戏以表现现代都市生活为主要内容,部分剧目是由时事新闻和外国电影改编而来,因此深受上海市民的欢迎。在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沪剧同其他戏曲一道参与了由政府发起的“戏曲改造”运动。国家通过“戏改”的实施以及社会运动的发起,对沪剧生态进行整顿,沪剧剧团和艺人对此积极回应。在过渡时期,政府对剧场、影院的改造极大地改变了戏曲演出市场,上海戏曲界出现危机。在危机中,民间剧团纷纷加入国营,从而确立了剧团的国营体制。自1957年初至1958年夏,在经历了剧团交区、县管理和整顿清理中小剧团以及成立戏曲学校等一系列措施后,沪剧剧团和艺人的整体面貌发生了重大改变。之后随着大跃进运动的发起,剧团参加“六边”活动,艺人观念得以重塑,同时剧团群众创作了大量质量低下的业余作品。在工厂和农村地区,群众业余文化活动在经历了建国初期的发展后,进入到“浮夸风”阶段,并出现了生产与宣传之间的矛盾。在调整时期,沪剧演出剧目和艺人观念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反复,群众业余活动演出和生产之间的矛盾得到较好解决,但整体依然具有贴近政治、反映现实和不平衡性的发展特征。在1963年、1964年“两个文艺批示”发出后,文艺政策较前期斗争气氛明显加强。在文艺大批判下,沪剧积极演出现代戏,同时组成小分队下乡、下厂演出,江青选中沪剧《芦荡火种》和《红灯记》推出了革命样板戏,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动。在文革前期,沪剧剧团、艺人、演出活动受到“文艺黑线专政论”的冲击,演出停止、剧团撤销、艺人受到批判,红卫兵运动兴起。在文革后期,由余下的专业剧团人员和业余创作力量一起创作演出的少数沪剧小戏,成为这一时期沪剧演出的主体。
王曼利[7](2019)在《长安画派艺术价值:基于艺术品价格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安画派萌发至今已约一甲子,但关于画派艺术品价格的研究既少且浅,艺术价值研究又多忽略艺术界的建构作用。我们以画派基本问题为研究起点,以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为指导,在画派艺术品价格的考察中分析它与艺术价值的关系,从艺术社会学视角探究画派艺术价值的建构途径与方式,挖掘出画派多元的艺术价值。论文具体分为六部分:第一章:绪论。简要回顾国内外艺术市场的历史与我国艺术市场的发展现状,梳理和分析了长安画派艺术品价格和艺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与可借鉴的理论资源,指出:在经济繁荣的今天,艺术经济学和艺术社会学的理论观照是该画派研究的应有之义。第二章:长安画派:概念、构成和风格。我们从艺术地理学视角对画派名称进行解读,认为此名与长安地理及文化所积淀成的心理原型有关。我们从广义和狭义上对画派构成进行概括,以1961年参加“西安美协中国画研究室习作展”的6人作为文本的研究对象,因篇幅所限,重点放在赵望云、石鲁、何海霞和方济众4人上。画派艺术思想深受延安文艺理论影响,作品多表现人民生活,具有强烈的地域艺术风格。第三章:长安画派绘画价格:基于访谈、文献与画廊。我们通过访谈和文献分析补充了画派从萌芽期到2000年的作品价格,通过市场调查和深度访谈获取了画廊价格。长安画派作品价格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同步,价格受宏观经济和居民购买力影响直接,作品的艺术水准、传播和营销得力与否同样影响画派价格。陕西地区画廊中画派作品数量少、价格低,艺术家市场地位不同,作品价格已产生分层。第四章:长安画派绘画价格:基于拍卖机构数据。通过对雅昌艺术网中长安画派作品拍卖价格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分析,我们对赵望云、石鲁、何海霞和方济众个人国画作品拍卖价格指数和画派整体拍卖价格态势及其中的规律性问题进行了探究。画派艺术品拍卖成交数量少、成交额和均价普遍较低,市场有一定认可度,但与着名画派和画家相比作品价格不高,价值与价格发生了较大偏离。第五章:艺术生产: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的建构。本章借鉴丹托和迪基的“艺术界”和“艺术体制”、贝克尔的“艺术界”和布尔迪厄的“资本”、“场”等概念,糅合惯常的艺术界概念,将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置于艺术体制网络中,从博物馆和美术馆(收藏与定位)、艺术展览(展示与传播)、艺术批评(评论与阐释)和艺术营销中介(宣传与销售)等方面分析画派艺术价值建构的途径与方式。作品离开画家之手后其艺术价值由艺术界共同赋予,艺术价值的认定、传播与阐释有益于艺术品价格的提高。第六章:多元复合: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研究。本章以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为出发点和依据,从思想价值、审美价值和启示价值三方面研究了长安画派的艺术价值。画派创作表现了“人”的母题和大地情怀,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体现了艺术家对文艺思想时代最强音的积极响应、既破又立的艺术超越精神,以及艺术家巨大的人格魅力,这些都是长安画派值得被传播的价值,也是决定艺术品价格的强大内驱力。结论:在长安画派的不同阶段,其艺术品价格与艺术价值呈现出时而吻合时而背离的复杂关系,这是正常的,但背离也是有原因的。我们要加大对画派学术价值的深度研究和科学传播,辅以时间条件,画派艺术品价格仍首先取决于其艺术价值。这也符合马克思对价值与价格关系的科学总结。
董晓霞[8](2019)在《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文中指出从“现代文学”如何建构和想象“现代中国”这一思考维度出发,探讨在滇缅抗战的特定历史情境中,传统中国的边缘地带如何在“现代文学”中融入了“现代中国”的同一进程。在“现代中国”的国家感情中,对抗战建国有自豪、兴奋之一面的在滇缅抗战中比较明显。围绕旅行、考察者,云南边地作家以及远征将士、随军记者这三类观看和建构主体的相关书写,我们可以探讨滇缅抗战之中的“边地中国”是如何被“现代文学”叙述而同质化为“现代中国”的。第一章是以抗战时期的滇缅、滇越边地旅行记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如何体现了地理现代性和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在战时的融合。这些以纪实、致用为目标的游记不是流于印象的闲情逸致式的写作,不再是传统游记只记录山水风物的写法。在特定的地域空间,旅行、考察者以战时语境所促成的知识、话语来观看已处于国际战局前线的云南边地,把之前作为想象的“图像符号”式的边地构建成了自己实地体验后的真实世界。我们可以借此思考时人在抗战中是怎么来看边地山河的,具有空间流动性的铁路、公路旅行的风景叙事与民族国家认同的关系是怎样展开的;他们带着去发现丰富之处的认识装置看边地人事时,是如何把边地民族塑造成抗战中的同胞的,边境城市在他们的笔下又呈现出何种风貌;将滇缅、滇越边地纳入现代中国的同一性后,去思考边地在抗战中之于现代民族国家的意义的同时,也会发现边地所存在的问题。旅行、考察者是从内地、中央进入边地,以“外边”人的视角主动认识云南这边。那原本生活在这些边缘地带的本土作者如何回应时代,书写和思考自己栖身其中的边地与现代民族国家关系的问题,就是第二章所要讨论的,这与第一章构成了观看、书写边地的内外视角。作为“文化持有者”,云南边地作家把抗战当作是提高边地重要性以及加强边地民族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以充满强烈地方色彩的创作把战争对边地的影响“介绍”给人们。他们贴近实情,拨开边地民族被异化的模糊面纱,发掘滇缅边地的历史隐痛,思考边地与国家的关系。笔者选择集中书写滇缅抗战中不同地域的代表性作家,在凸显“地方性”的视野中来探讨边地作家的国家观念。第三章以远征将士和随军记者所建构的“烽火边地”形象,探讨现代民族国家与战争暴力的问题。从出征到前线战场,从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后的撤退到第二次反攻胜利后的凯旋,将士们和随军记者在往返征战中,把滇缅战场上的亲历见闻一一写下。这些诞生于战地,来自前线参战或是观战的作品,带有最真切的生命体验和对战争最为直观的表达。叙述者为战士,既在感同身受中来呈现抗战中的同袍、同胞所承担的共同命运,又有作为保家卫国的士兵的特殊使命感,所以在他们笔下呈现出了烽火硝烟中的边地真实且复杂的处境。出征的兴奋、撤退的忧患以及凯旋的自豪,都会给予滇缅边地不同的观看角度,我们也因此可以思考他们作为保卫者是如何看待战争以及怎样认识边地的。在“边地中国”形象的建构中,三类观看主体对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和野人山的书写是比较独特的。作为在抗战中诞生的现代交通,滇缅公路与中印公路不仅把云南边地与中国腹地联结成了亲密的整体,而且也成为了边地进入世界秩序的通道。围绕滇缅公路的相关书写,既在强调这条现代公路会使滇缅边地“向新世纪跃进”,也在赞颂着公路的凝聚力,因为它使原本地图上“孤立的地方”变得彼此熟悉起来。对中印公路的书写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一是1941年中印公路测勘队队员的记述,是“中央人”对沿线民族的主动认识;一是随军记者和驻印军的书写,为亲历者对现代化工程的颂赞。现代知识分子的实地考察和亲历士兵的生死体验,让野人山成为一个体现人们思考边地与国家,边陲与边界之关系的地方。第四章以此作为个案分析,以地图中延伸至印缅的两条国际公路线和一个与边界点,来思考与其相关的作品所体现出的国家共同感。旅行、考察者,云南边地作家以及远征将士、随军记者所认同的国家是一个兼有天下帝国历史和有限国家形态的现代中国。为了抗战时期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的建构,他们把“想象”的对象变成了一个彼此密切关联的感知对象,以亲历亲闻后的创作建立起边地与内地之间共同历史回忆的认同基础和文化认同空间。让我们看到在早已形成的历史文化共同体这个不言而喻的“国家”基础上,滇缅抗战激发了云南边地融入“现代中国”的进程。
Yoo Jeong A(柳贞娥)[9](2019)在《迪迪-于贝尔曼的残存图像与当代艺术展览》文中认为本论文以法国艺术史学者乔治·迪迪-于贝尔曼的“残存与症状”美学为中心,试图梳理当代亚洲艺术的历史记忆。为此,本论文选定了台北和首尔双年展作为案例分析,原因是因为21世纪10年代同时期开幕的这两场展览都提出关于亚洲的冷战、殖民和现代性的共同命题,同时向我们提供了重新思考被遗忘历史的平台。迪迪-于贝尔曼提倡以“残存与症状”为主的图像研究理论去重新探讨艺术作品跟记忆、痕迹、症状、梦幻、历史之间的多重关系。此时,目前需要的不是单纯的图像学而是跨学制间的复合接近法。本论文经由他的图像理论,反思对于时间的一般性理解,同时设定对历史时间概念的异质性。我们通过过去被遗忘的废弃物,寻找未来的种种可能性。最后,我将深层研究这种图像的残存与症状之间的辩证运作原理,进一步探讨把这种原理从他的策划实践中具体表现出的方式。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引言对当代艺术中“寻找记忆”的趋势进行梳理并概括出简要的文献综述。第一章梳理迪迪-于贝尔曼的残存与症状概念,同时观察他的美学概念能否由“展览策划”的实践活动变为现实。第二章通过对台北双年展的分析,思考在亚洲现代史背景下“残存”的含义,重点在于研究以理性名义发动的国家暴力、集体与私人记忆、以时间和空间的蒙太奇以及可想象的别类历史。第三章通过对首尔媒体城市双年展的分析,探讨作为残存图像的鬼神所代表的现代政治社会其蕴含的意义、女性所代表的边缘历史的残像。第四章将阐释残存概念在亚洲当代场景上应用时需要进一步思考的地方,紧接着提出作为策展人的本研究者有关残存的策划方案。综上所述,我希望本论文可以将亚洲历史的碎片图像从黑暗中重新解放,并用新的眼睛去解读它,展望其具有未来意义的萤火虫之光。
孟夏韵[10](2016)在《拉美生态文学研究 ——以荷马·阿里德希斯与路易斯·塞普尔维达生态小说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自然环境恶化,生态危机愈演愈烈。生态文学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学思潮,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文学通过创作对现实生态危机的一种回应,旨在考察、表现自然生态环境、人类社会和精神环境,注重探究生态危机的根源,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生态文学作品的不断涌现推动了“生态批评”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生态批评的着述逐渐丰富,生态批评的研究规模扩大。生态批评通过对不同理论的借鉴和交叉整合,逐渐成为一种跨学科、跨文化、跨文明的国际化新的文艺理论研究领域,从不同视角探讨文学、文化、社会、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解决文学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深层关系问题。21世纪,对生态批评的理论研究更是如火如茶,学界相继出版了许多论着。在世界文化语境下,拉美文学生态作家以文学书写来树立人类的生态保护意识,批判破坏自然和社会生态的各种恶行,倡导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世界和谐、平等相处的新世界,并以各种文学手段表达各自的生态思想。本论文在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生态批评的跨学科、多视角、多文化为理论基础,从更广的文化、宗教、哲学、神话视角,结合生态女性主义和后殖民生态主义理论,运用文化批评、文本实证分析、归纳和推理、比较等方法,以拉丁美洲“文学爆炸后”小说发展进程中生态文学代表作家——墨西哥的荷马·阿里德希斯和智利的路易斯·塞普尔维达的作品为对象,对拉美生态文学进行研究。并且试图梳理和总结拉丁美洲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的产生、发展和现状,研究拉美生态文学的总体主题和特点。具体而言,本文将分别对荷马·阿里德希斯的小说《太阳的传说》和《做爱时你在想着谁?》,以及路易斯·塞普尔维达的小说《读爱情小说的老人》和《世界尽头的世界》的生态主题和生态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在创作中,荷马·阿里德希斯戏仿墨西哥的古老神话传说,运用“时代错乱”和“时空交错”以及奇幻意象的艺术手法,塑造了生态女权环保卫士和大自然的护卫女神等形象,创造出一部具有奇幻现实主义色彩的环境启示录文本:末日图景中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类的精神异化,并以末日后重生寄托希望。在作品中作者表达了自己的生态思想:展示、揭露和抨击墨西哥现实社会的弊端——极端恶化的自然生态、黑暗腐败的社会生态、因道德伦理沦丧而陷入危机的人类精神生态,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警示人类,让人类思考自身生存与自然环境恶化的因果关系。路易斯·塞普尔维达以文学想象中的乌托邦、隐喻和象征的艺术手法,塑造了生态抗争的斗士——自然守护者“老人”和生态保护者的形象。以“文明与野蛮”倒置、自然的报复、种族主义和物种主义以及殖民生态扩张文本的展示,描绘了后殖民语境下拉丁美洲的生态状况:智利和厄瓜多尔原始自然和独特的印第安文化与西方殖民统治的冲突以及造成的恶果。同时表达了作者的生态思想:密切关注当下地球生态环境、反对肆意破坏自然生态和虐杀动物的行为,唤醒人们保护自然生态的意识,倡导人与动物、人与社会、人与世界平等和谐相处。通过对以上两位代表作家生态创作的共性与个性的分析,本文还对拉美生态文学作家的两种创作趋势作如下归纳:一种植根于本国生态,忠实再现本国的生态危机;另一种放眼于世界,透过虚构、假想之地的反乌托邦,反映整个人类社会的生态问题。同时,两位作家都以各自独特的文学想象表达对未来美好世界的希冀。本研究成果力图置身于世界文学生态批评发展前沿,对丰富和深化拉丁美洲“文学爆炸后”小说研究有推进意义;对世界生态文学研究和拉丁美洲生态文学研究作必要的补白;对中国文论家、译者以及拉丁美洲文学研究者多角度、多思维地理解和解读拉美文学作品有借鉴和启发意义;对当下中国提出发展生态文明、生态和谐理念具有启示意义;对破坏自然环境、残害动植物而导致社会精神双重异化和人类毁灭自身的行为,起到重大的警示作用。
二、追忆非洲公园的“活人展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追忆非洲公园的“活人展览”(论文提纲范文)
(1)艺术运动社研究(1920-30年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论题缘起 |
1.2 研究概况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转捩的时代 |
1.1 “美术革命”的文化冲击 |
1.2 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影响 |
1.3 艺术留学浪潮和海归 |
第二章 艺术运动社发展始末 |
2.1 集群结社与美术新青年 |
2.1.1 转型时代的集群结社现象 |
2.1.2 艺术运动社的创立与发展 |
2.2 艺术运动社的群体探索 |
2.2.1 “理性”精神:学理研究与思想传播 |
2.2.2 艺术创作联动的美术教育事业 |
2.2.3 现代美术展览会与艺术社会化探索 |
2.3 “艺术运动社”理念:创造民族时代艺术 |
2.3.1 艺术本体论:个性与创造 |
2.3.2 艺术价值论:情感表达与社会美育 |
第三章 “艺术运动”旗帜:林风眠 |
3.1 东方与西方:两种不同的艺术现代性 |
3.2 一个全盘性的启蒙方案:艺术运动 |
3.2.1 艺术运动与“人”的培养 |
3.2.2 艺术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范式比较 |
3.3 艺术运动学理:林风眠的艺术价值观 |
3.3.1 艺术社会属性论 |
3.3.2 艺术本质论 |
3.4 “人类”与“个人”:艺术创作的两个关注点 |
3.4.1 早期绘画语言的演变 |
3.4.2 现代主义的视觉表征 |
3.4.3 人道主义的思想内核 |
第四章 “艺术运动”先锋:吴大羽 |
4.1 艺术思想中的“人本”精神 |
4.1.1 早期艺术活动及其艺术观的形成 |
4.1.2 “表现性”艺术思想与“人本”精神 |
4.2 多样化的风格探索 |
4.2.1 充满张力的色彩表现 |
4.2.2 写实性主题创作与表现性人体、风景画 |
第五章 “艺术运动”游离者:李金发 |
5.1 功利与情感并重的艺术观 |
5.1.1 家庭与人生观 |
5.1.2 “艺术家”:一种文化精英身份的选择 |
5.1.3 “诗”:走向个体的内心世界 |
5.2 个人化的象征主义诗歌创作 |
5.3 寻求社会机会的写实雕塑 |
5.3.1 雕塑学习与实践经历 |
5.3.2 写实雕塑与个性表现 |
结语:“艺术运动”启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致谢 |
(2)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空间”概念的厘清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乌托邦愿景:诗化空间定位的“立”与“破” |
第一节 桃源式空间的现代性衍生 |
一、早期华人书写中的乌托邦想象 |
二、家族与寻根:异国的怀旧乌托邦 |
三、革命理想的乌托邦空间化 |
第二节 作为媒介的文物:传统人文元素的空间重塑 |
第三节 存在空间与寓言化空间:抗衡历史的封闭性场域 |
第二章 异托邦:现实空间再建构的文化意义 |
第一节 早期移民经历与留学生叙事中的离散空间 |
一、唐人街:从族裔聚落到景观化的空间符码 |
二、地下室:超越离散的边缘空间再定位 |
第二节 游离于当下的异质空间 |
一、博物馆/纪念馆/墓地:异托时与异托邦的叠加 |
二、庇护/排他/悖反:危机异托邦的存在方式 |
三、妓院/舞会/社交媒体:日常秩序的“补偿性异位” |
第三节 内向审视的心理空间 |
一、心理诊所:自我救赎的通道与时代省思的边界 |
二、抽屉:秩序与隐私的空间感杂糅 |
第三章 恶托邦:极端场景下人的异化与人性省思 |
第一节 天使岛:早期移民经历与排他空间 |
第二节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视域下的罪恶城市镜像 |
第三节 恐怖事件阴影下的当代都市空间 |
第四节 愚昧/贫穷/灾难:极端封闭场景中的伦理孤岛 |
第四章 北美华文文学对空间关系的“拓扑化”呈现 |
第一节 空间的流通:全球化体系下的地方性存在 |
第二节 空间的割裂:社会发展节奏差异导致的认知错位 |
第三节 空间的争夺:根植于人类本能的社会行为 |
第五章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北美华文文学的空间叙事结构 |
一、空间并置主导下的复线结构 |
二、以典型空间为原点的桔瓣式结构 |
三、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的时空嵌套 |
第二节 作家创作历程中的文本空间搭建 |
一、续写:作家对成名作的补充与再消费 |
二、重写:改写旧作行为下的文本空间重构 |
三、超越互文:由生命体验出发的主题共鸣与书写革新 |
结语 |
一、从“区域”到“全球”:去边界地志空间书写中的文化症候 |
二、从“身份缺失”到“在地化认同”:隐形身份与日常空间审美化 |
三、从“经济”到“科技”:职业叙事原型中的空间认知结构跃迁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国外空间理论着述汉译版本辑录 |
附录2 国内空间与文学研究专着辑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法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中性批判的土壤——文学与革命 |
1.1 新闻与死亡的权利 |
1.1.1 新闻的景观与文学的自知 |
1.1.2 捧杀、棒杀与回归日常 |
1.1.3 照片、疾病与日常的过渡及匿名 |
1.2 暴力与日常 |
1.2.1 暴力与日常三难 |
1.2.2 四百多年街垒史与中性批判的调性 |
1.2.3 精神街垒与知识分子的拒绝 |
1.3 批判与日常 |
1.3.1 《国际杂志》与跨界的“世界” |
1.3.2 批判的根基与尺度——语言栅栏 |
1.4 写作与日常 |
1.4.1 中间人以及跨界的中性关系 |
1.4.2 反犹与为了纪念及警示的批判 |
1.4.3 奥斯维辛之后共通体的写作 |
1.4.4 流亡、外边与写作的受难、救赎 |
小结:拱廊街、拱廊街计划 |
第二章 中性批判的萌芽——文化自觉与理论探索 |
2.1 象征或者象征性 |
2.1.1 “不设防”与象征的逃逸 |
2.1.2 象征的“理性组织”与政治激情 |
2.1.3 分裂式政论写作 |
2.1.3.1 异见者的呼唤——中性的身份 |
2.1.3.2 游击、断裂的批判与时代病的诊断 |
2.1.3.3 疾病的隐喻、纳粹与虚假的联盟 |
2.1.3.4 非暴力不合作的批判与“和平欧洲”的假象 |
2.2 虚构与象征 |
2.2.1 虚设的门与无形的门 |
2.2.2 落空的手与中性的“念头” |
2.3 同时代的颜色 |
2.3.1 德占区巴黎与无法识别的民族面貌 |
2.3.2 不可能者的思想:他异的关系 |
2.3.3 拉斯科的野兽与文学的起源 |
小结:以文学扞卫象征 |
第三章 中性批判的发展——布朗肖与巴特的中性 |
3.1 模糊的中性与中性的不同态度、定义及定位 |
3.1.1 “服务的中性”与“为中性服务” |
3.1.2 巴特的中性与符号结构 |
3.2 中性的不同实践——白板书写与白色书写 |
3.2.1 “意识”的自由而非“功效”的自由 |
3.2.2 中性的不同程度:意识的缺席或者行动的自杀 |
3.3 写作的生成与想象的变形 |
3.3.1 作家应有的属性:反复自杀的耐心 |
3.3.2 先知之言——神性的受难 |
3.4 中性批判的“我” |
3.4.1 “我可以是谁”的疑问与文学的开端 |
3.4.2 反复接近原初的白板书写 |
3.5 走出文本的行动:宣言及自治组织 |
3.5.1 “走出”、“别处”与文学的本质、作家身份及写作的需求 |
3.5.2 拒绝直接而急迫的行动与文学的娱乐性、匿名性 |
3.5.3 词与物的中性或者行动的中性 |
3.5.3.1 结构主义与政治冷感的原因 |
3.5.3.2 无法匿名的戴高乐与知识分子纳粹化的可能 |
3.5.4 巴特与词语的“象牙塔” |
3.5.5 为了玫瑰的战役——签名与自治组织 |
3.5.5.1 与宣言合一及签名的集体性 |
3.5.5.2 启蒙、批判与自治组织 |
小结:文本的欢愉与共通体的狂欢 |
第四章 中性批判的成熟——布朗肖与德国浪漫派 |
4.1 德国早期浪漫派的危机与文学的良机 |
4.1.1 “反思”与写作的镜子 |
4.1.2 “无动于衷”的布朗肖与“脱轨”的浪漫派 |
4.2 “反思语言”对“反思自我”的批判 |
4.2.1 “反思自我”的弊端与语言的自治 |
4.2.2 断片的60 年代与布朗肖的断片 |
4.2.2.1 独白的交流——断片的花环 |
4.2.2.2 言语的群岛与断裂的必然 |
4.3 中性语言的特征:“欧几里得几何到黎曼几何” |
4.3.1 中性——言语关系 |
4.3.2 等待,遗忘——无尽的谈话 |
4.3.2.1 等待匿名与复多的言语 |
4.3.2.2 “遗忘的回忆”——断片的起点 |
4.3.3 作为第三类关系的断片 |
4.3.3.1 玩弄切分的解构 |
4.3.3.2 断片的三种距离 |
小结:如果批判成为一种起源 |
第五章 中性批判的装置艺术——布朗肖与罗伯-格里耶的日常 |
5.1 日常与现实 |
5.1.1 结构主义模型与中性批判 |
5.1.2 日常、批判及闲暇 |
5.1.3 “闲暇”的品格与约减的翻译 |
5.1.4 “远”和“空”的旅行 |
5.2 中性的图文互动与作为开关的玛德莱娜蛋糕 |
5.2.1 “重现的镜子”以及小说之光 |
5.2.2 死亡作为文学的权利 |
5.2.3 死亡之眼与作品的诞生 |
5.2.4 《死刑判决》的核心意象:都灵裹尸布 |
5.2.4.1 《死刑判决》与叙事的叠层 |
5.2.4.2 《窥视者》与移动摄影机 |
5.3 窥视内外 |
5.3.1 内部窥视 |
5.3.2 蒙太奇的外部窥视 |
5.4 牧神的迷宫——《窥视者》与《死刑判决》的装置艺术 |
5.4.1 牧神与现代性 |
5.4.2 《窥视者》与造浪的人工海岸 |
5.4.3 《死刑判决》与拱廊街 |
小结:创造一种日常 |
结论:成为我们自己的传承人 |
参考文献 |
附录A:布朗肖发表文章、序言、后记、集体宣言、公开信、手册总览(按时间顺序排列) |
附录B:布朗肖私人书信(按时间顺序排列) |
致谢 |
(4)笑的风(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春风飘扬“喜”从天降 |
第二章大媳妇的力量与风景 |
第三章暖和的小家家 |
第四章动荡年代的平安与幸福 |
第五章啊!北京 |
第六章患病见真情 |
第七章一曲温柔《乡恋》痴 |
第八章嘛事儿啊,他妹子 |
第九章大上海、《小街》、蓬拆拆 |
第十章火星、仙女、窑子货 |
第十一章只不过是想念你 |
第十二章一九八五年西柏林地平线上 |
第十三章洲际饭店梦幻曲 |
第十四章滚石击打爱情生猛 |
第十五章枪杀了也是爱了 |
第十六章离婚过堂 |
第十七章拳打脚踢目标清 |
第十八章为妇女出气“哈勒绍” |
第十九章要不,你还是回去吧 |
第二十章快意咏新歌 |
第二十一章神秘的烤箱究竟要烤什么呢 |
第二十二章幸福总是携带着一点尴尬 |
第二十三章至人无梦 |
第二十四章神童现身满乾坤 |
第二十五章谁为这些无端被休的人妻洒泪立碑 |
第二十六章田园将芜胡不归 |
第二十七章玉堂春暖餐厅 |
第二十八章金丝雀与外语桥 |
第二十九章不哭 |
(5)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国家和社会之间的沪剧(1949~197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沪剧剧团的国营运动(1949-1956) |
第一节 沪剧的“戏曲改造” |
一、“戏改”的背景 |
二、“戏改”下的沪剧生态 |
三、“戏改”中的沪剧演出 |
第二节 剧团国营体制的确立 |
一、剧场改制前的沪剧 |
二、戏曲危机中的国营 |
小结 |
第二章 群众路线下的沪剧(1957-1963) |
第一节 文艺政策摇摆中的沪剧 |
一、沪剧剧团的交区管理与整顿 |
二、沪剧艺人观念的重塑 |
三、政策摇摆中的剧目 |
第二节 群众业余文化活动中的沪剧 |
一、业余沪剧活动的发展概况 |
二、业余沪剧活动的特征 |
小结 |
第三章 走向样板戏的沪剧(1963-1976) |
第一节 文革前的沪剧 |
一、文艺大批判下的沪剧演出 |
二、从《芦荡火种》到《沙家浜》 |
第二节 文革中的沪剧 |
一、“文艺黑线专政论”下的剧团和艺人 |
二、样板戏时期的沪剧演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长安画派艺术价值:基于艺术品价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基于艺术与市场结合的客观历史 |
1.1.2 基于我国艺术市场的发展现状 |
1.1.3 基于长安画派绘画价格现状——从赵望云说起 |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价值 |
1.5 概念界定及数据来源 |
1.5.1 本文的“艺术品价格” |
1.5.2 数据来源 |
第二章 长安画派:概念、构成与风格 |
2.1 画派形成条件分析 |
2.1.1 经济因素 |
2.1.2 政治环境与时代精神 |
2.1.3 环境因素 |
2.1.4 艺术赞助 |
2.1.5 艺术观念与艺术风格 |
2.2 艺术地理学视域中的“长安画派” |
2.2.1 艺术地理学阐释“长安画派”名称的可能性 |
2.2.2 “长安画派”名称的艺术地理学追问 |
2.3 长安画派的构成 |
2.3.1 长安画派:艺术观念与理想的层次 |
2.3.3 长安画派:网络组织凝聚的层次 |
2.3.4 本文研究的长安画派 |
2.4 长安画派的艺术风格 |
2.4.1 赵望云的艺术风格 |
2.4.2 石鲁的艺术风格 |
2.4.3 何海霞的艺术风格 |
2.4.4 方济众的艺术风格 |
第三章 长安画派绘画价格:基于访谈、文献与画廊 |
3.1 长安画派绘画价格:基于访谈与文献分析 |
3.1.1 赵望云绘画价格 |
3.1.2 石鲁绘画价格 |
3.1.3 何海霞绘画价格 |
3.2 长安画派绘画价格:基于画廊的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 |
3.2.1 长安画派绘画价格问卷调查 |
3.2.2 经营长安画派作品画廊的深度访谈 |
3.2.3 经营长安画派画廊的价格地图 |
第四章 长安画派绘画价格:基于拍卖机构数据 |
4.1 赵望云国画价格 |
4.2 石鲁国画价格 |
4.3 何海霞国画价格 |
4.4 方济众国画价格 |
4.5 长安画派国画作品价格整体态势 |
第五章 艺术生产: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的建构 |
5.1 艺术界相关理论回溯 |
5.2 博物馆和美术馆对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的阐释 |
5.3 艺术展览对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的阐释 |
5.4 文艺批评者对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的阐释 |
5.5 营销中介对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的阐释 |
第六章 多元复合:长安画派艺术价值研究 |
6.1 求索创新的思想价值 |
6.1.1 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 |
6.1.2 探索,探索,再三探索 |
6.1.3 文艺思想最强音的响应者 |
6.1.4 艺术思想的根性意义 |
6.2 深厚绵长的审美价值 |
6.2.1 “人”的母题与深沉的大地情怀 |
6.2.2 艺术创作既破又立的超越精神 |
6.2.3 对西北地域美术元素的开拓表现 |
6.3 生命深度的启示价值 |
6.3.1 为艺的赤子之心 |
6.3.2 为人的傲人风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8)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一)滇缅抗战文学研究现状 |
(二)“边地文学”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和论题思路 |
第一章 走入边地——战时滇缅、滇越边地旅行记 |
第一节 战时的边地河山 |
一、滇越道上 |
(一)殖民符号的“消隐” |
(二)抗战流亡中的“车窗山水” |
(三)“祖国形势的天险” |
二、滇缅路纪行 |
(一)从“神秘区域”到“有关整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地域” |
(二)“看出云南高原的伟大” |
(三)风景之“似” |
第二节 发现边地丰富之处 |
一、从“边夷”到抗战中的同胞 |
(一)“古风”犹存 |
(二)“孔明传说”与边地民族认同 |
(三)“野蛮的可爱” |
二、边城风貌 |
(一)芒市:从“蛮烟瘴雨”到静穆祥和 |
(二)保山:滇西重镇的“中原”气息 |
(三)车里:“揭开了神秘之幕” |
第三节 战时边地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介绍边地——云南边地作家的地方经验与国家观念 |
第一节 彭桂萼:澜沧江畔“保卫南方”的史诗 |
一、主动汇入“抗战总流”的家乡边地 |
二、自觉担起“号兵”的启蒙责任 |
三、呈现边地由“牧歌”转向“战歌”的进程 |
第二节 白平阶:跨过横断山脉见到古树繁花 |
一、国家话语的传达 |
二、边民主体身份的觉醒 |
第三节 马子华:陷入战火的滇南边地 |
一、边民的国家认同危机 |
二、抗战中的觉醒 |
三、“夷方地”在战火中的苦难 |
四、“漂亮的说词”背后的事实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保卫边地——诞生于滇缅抗战前线的作品 |
第一节 “扬威异域” |
一、远征壮志——出征时的畅想 |
(一)强调远征之正义 |
(二)“寄征友”诗作中的豪迈想象 |
(三)士兵出征感怀 |
二、远征人语——反攻时期的豪情 |
(一)抒写反攻复仇的信念 |
(二)记录战地亲历的血与火 |
第二节 保卫的边地 |
一、“地图上的一条红线” |
(一)出征时对边地风光的赞美 |
(二)战地中描摹所要守卫的国土 |
(三)败退后踏入国境的感怀 |
(四)反攻胜利归国所见 |
二、飞机上看边地河山 |
三、远征士兵笔下的边地同胞 |
(一)战火中边民的处境 |
(二)“一致抗日”的边地民族 |
第三节 战争与边地国土之关系 |
一、“处在同一命运里” |
二、牺牲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线”与“点”联结起的国家共同感 |
第一节 滇缅公路——歌颂路的现代化与凝聚力 |
一、“向新世纪跃进” |
(一)“与世隔绝”的边民修筑着“现代交通” |
(二)路带来的“现代文明” |
二、路的凝聚力 |
(一)参与筑路的边地民族 |
(二)筑路民工的奉献精神 |
(三)滇缅路上的华侨机工 |
第二节 中印公路——现代化的胜利之路 |
一、勘路记——“中央人”对沿线民族的主动认识 |
二、通车记——亲历士兵对现代化工程的颂赞 |
(一)“机械的能” |
(二)战士的血 |
第三节 “野人山”书写与民族国家观念表达 |
一、对空白区域的认识 |
(一)从“未定界”到“国土” |
(二)从“野人”到“边胞” |
二、“野人山的新主人” |
(一)战火的“标识” |
(二)征服野人山 |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迪迪-于贝尔曼的残存图像与当代艺术展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当代艺术的人类学转换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迪迪-于贝尔曼的残存美学 |
1.基本图像理论 |
2.萤火虫之光 |
2.1 残存 |
2.2 症状 |
3.展览:美学实践的战略 |
3.1 图集:如何背负着地球? |
3.2 新幽灵故事:漫步在图像的历史 |
3.3 社会历史的扩张:起义 |
第二章 死而复生:2012年台北双年展 |
1.再谈现代性:怪兽的辩证法 |
1.1 主题分析:想象的死而复生 |
1.2 展览架构 |
2.集体记忆与私人记忆 |
2.1 理性与暴力 |
2.2 现代性的残骸 |
3.瞥见另类历史 |
3.1 时间的变奏 |
3.2 空间的变奏 |
3.2.1 想象的地理学 |
3.2.2 神话的地形学 |
第三章 历史的痕迹:2014年首尔媒体城市双年展 |
1.怪力乱神的世界 |
1.1 主题分析:鬼神、间谍、奶奶 |
1.2 展览架构 |
2.给成人的鬼神故事 |
2.1 鬼神的社会政治学 |
2.2 残存时间与生命力 |
3.最微弱存在的抵抗性 |
3.1 亚洲与女性 |
3.2 老奶奶的降低声音 |
第四章 身体,历史的残迹:一个策划提案 |
1.亚洲现代史的痕迹 |
1.1 时代的地震仪 |
1.2 传统·残存·翻译 |
2.展览策划案例:历史的皮肤 |
2.1 主题:历史像皮肤一样被一层层撕开! |
2.2 身体,记忆的残迹 |
2.2.1 历史的皮肤 |
2.2.2 姿态·节奏 |
2.2.3 感觉的扩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拉美生态文学研究 ——以荷马·阿里德希斯与路易斯·塞普尔维达生态小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拉丁美洲生态文学的历史文化语境 |
1.1 世界生态批评概述 |
1.1.1 生态批评术语的界定 |
1.1.2 生态批评研究成果及其主要观点 |
1.1.3 生态批评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
1.2 拉丁美洲生态文学发展概述 |
1.2.1 拉丁美洲生态文学的渊源与发展 |
1.2.2 当代拉美生态文学作品概论 |
1.3 拉丁美洲生态批评现状 |
第二章 荷马·阿里德希斯的两部生态小说解析 |
2.1 荷马·阿里德希斯的绿色人生和生态创作 |
2.1.1 荷马·阿里德希斯的绿色成长道路 |
2.1.1.1 荷马·阿里德希斯与大自然的渊源 |
2.1.1.2 环境保护运动的先锋 |
2.1.2 荷马·阿里德希斯的生态创作 |
2.1.2.1 诗歌创作中的生态思想 |
2.1.2.2 小说创作中的生态思想 |
2.2 环境启示录与反乌托邦 |
2.2.1 末日图景中的自然环境 |
2.2.2 末日图景中的社会环境 |
2.2.3 人类精神异化 |
2.2.4 末日后的重生 |
2.3 神话生态的文学表述 |
2.3.1 戏仿阿兹特克文明的神话传说 |
2.3.2 时代错乱与时空交错 |
2.3.3 奇幻意象 |
2.4 生态女性主义中的女性与自然 |
2.4.1 生态女权环保卫士 |
2.4.2 大自然的护卫女神 |
第三章 路易斯·塞普尔维达的两部生态小说解析 |
3.1 后殖民生态批评视野下路易斯·塞普尔维达的生态召唤 |
3.1.1 后殖民生态批评和生态扩张主义 |
3.1.2 路易斯·塞普尔维达的创作与生态思想 |
3.1.3 两部生态小说:《读爱情小说的老人》和《世界尽头的世界》 |
3.2 后殖民生态文本的展示 |
3.2.1 殖民生态扩张主义的文本展示 |
3.2.2 种族主义和物种主义的文本展示 |
3.2.3 “文明与野蛮”的倒置 |
3.2.4 自然的报复 |
3.3 生态抗争的斗士形象及文学想象 |
3.3.1 保护自然的卫士形象 |
3.3.1.1 自然守护者——“老人” |
3.3.1.2 生态环保者 |
3.3.2 文学想象中的乌托邦 |
3.3.3 象征与隐喻的文学抗争形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追忆非洲公园的“活人展览”(论文参考文献)
- [1]艺术运动社研究(1920-30年代)[D]. 闫慈. 上海大学, 2021
- [2]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D]. 杜未未. 吉林大学, 2020(03)
- [3]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D]. 赵苓岑. 南京大学, 2020(12)
- [4]笑的风[J]. 王蒙.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0(03)
- [5]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6]国家和社会之间的沪剧(1949~1976)[D]. 魏巍.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长安画派艺术价值:基于艺术品价格的研究[D]. 王曼利. 西北大学, 2019(04)
- [8]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D]. 董晓霞.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8)
- [9]迪迪-于贝尔曼的残存图像与当代艺术展览[D]. Yoo Jeong A(柳贞娥).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10]拉美生态文学研究 ——以荷马·阿里德希斯与路易斯·塞普尔维达生态小说为例[D]. 孟夏韵.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