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引导 合理规划 加速宣威马铃薯产业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费泽丹[1](2021)在《加快推进信阳市乡村产业振兴的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主要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其中,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和关键环节,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更好的物质基础。信阳市大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在振兴乡村产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信阳市乡村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因此,对如何加快推进信阳市乡村产业振兴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以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重点对信阳市乡村产业振兴的成效、问题以及对策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信阳市乡村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了信阳市在乡村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效,即一二三产业稳步发展、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产业融合发展初见成效,产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找出了信阳市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过程中还存在发展盲目跟风、产业同质化问题突出,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高、整体实力较弱,农村专业人才缺乏、劳动力素质偏低,产业发展环境亟需进一步优化的问题。其次,选取了同属于欠发达地区的甘肃省定西市、贵州省凯里市、日本大分县乡村产业发展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得出了重要启示,即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品牌建设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高素质劳动力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政府的支持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最后,对如何加快推进信阳市乡村产业振兴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四点对策,即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乡村特色产业质量、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优化乡村产业发展环境。
郭鹏鹏[2](2021)在《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机制研究 ——基于陇中李村农业结构变迁的田野考察》文中指出孟德拉斯曾直言,在任何时候,农业问题始终都是一个无法消除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因此,农业成为政策对象被顶层设计者关注是国家实现公共治理的目标之一。而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地方政府农业治理领域中的行政任务,被认为是农政转型研究中最重要的主题。本文以拓展的个案研究方法为工具,以农业结构政策演变为主线,主要回答“中国农业结构转型的过程与动力机制”问题。在深度的田野调研中,作者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是,以农业结构调整政策为切入点,研究地方政府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治理行为;二是,以家户为视角,研究农民基于家户利益考量,在农业转型实践中的行动逻辑。在结构安排上,基于研究主题的需要,作者主要从四个层面展开论文的叙事:一是,首先以全国农业的宏观数据梳理了中国农业结构调整和变迁的历史进程,其次选取陇中A区作为田野调研点,系统介绍了中观层面的农业结构变迁背景,最后以李村为案例点深入地考察了推动当地农业结构转型的动力机制(第四章);二是,论文以粮食作物马铃薯为例,探讨了地方政府在农业治理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总结出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政策动力(第五章);三是,以经济作物芹菜为例,揭示了小农户在推动农业结构转型中的阶层动力(第六章);四是,从具有公共价值的“多功能性农业”出发,对发展工业化资本主义农业进行了反思(第七章)。应该说,这对于农政研究中的转型过程、动力机制和地方性知识的理解都是有意义的。在深入的田野研究基础上,作者得出如下结论:(1)基于田野点的地方性经验证据发现,当地的农业结构已然发生了转型,即资本进入农业,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关系,实现了农业的资本化转型。(2)基于田野点的实证研究,证实了农业政治经济学关于国家农业政策在驱动农业结构转型中的作用。在李村,基于项目制的规模化农业,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农业结构转型现象。这种追求规模化、统一化的农业,是受政策驱动在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下形成的。(3)田野点的实证研究也揭示了更加彻底的农业结构转型。受家庭资源库的约束,农户在实现家庭积累的过程中所采用的生计策略存在明显的差异,成为推动农业资本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这种由小农户驱动的作物繁荣为我们深入认识农业的资本化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微观视角。(4)论文进一步得出农业结构转型所表现出的两种进路:一种是以规模化、统一化为特征,通过政策工具的干预而完成的简单的农业转型;另一种是以资本化为本质特征,同时兼具规模化与专业化,由小农户因经济分化而推动的农业转型。本文将农业结构变迁的外在动力总结为政策动力,将农业结构变迁的内在动力总结为阶层动力。农业结构的变迁是受政策与农户双重动力驱动的结果。作者认为,在农业现代化的转型过程中,政府作为重要的参与主体,对农业的扶持和引导不可或缺,但是其干预不宜过多越界。农户作为农业实践活动的真正承担者,要发挥其能动性,不断培养调整农业行为的能力,以便应对市场和自然风险,成为繁荣乡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农业资本化转型造成的后果是多面向的。乐观地讲,农业作为一切生产活动的基础,发展现代化农业不仅对于农业产量的持续增长,对于消解全球饥荒,对于提升农村社区及农民群体的福利,以及在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均功不可没。但同时又面临诸多问题:首先,于农业生产本身而言,从本质上来讲农业是多种生命形式互动的过程,而单一作物的规模种植将逐渐丧失“传统农业”所蕴含的多功能性,使得农业变得不可持续。一个纵容浪费和污染从而破坏地力的农业体系,不可遏制地损耗着全球的环境公地;其次,土地是创造财富的源泉之一,在没有国家福利规划的情况下,对于农民家庭来说,即使是很小的一块土地,也是至关重要的安全网;第三,对于农民而言,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商品化程度加剧,各类经营主体和资本进入农业,使得小农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和竞争压力;最后,传统村庄被认为是由共同体成员居住的家园村落,是一种具有特殊文化价值、互惠原则、个人关系的的固定场域。农业、农地和农民作为一个互动共生的体系,都依托村庄这样一个地理空间而发生各种关系。然而,在过去几十年,世界范围内的农村地区已经被市场化进程和实质性的商品化所改变。
郝若诗[3](2020)在《云南省马铃薯绿色生产技术采用行为与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铃薯是一种粮食、蔬菜、饲料和加工原料兼用的重要作物,在中国分布广、能周年生产、经济效益好。马铃薯本身是高水肥作物,伴随其商品化生产程度的不断提高,生产者通过追求产量来实现效益,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单位面积水肥药等投入越来越多,在农业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研究其绿色生产技术意义突显。云南省是我国马铃薯栽培类型最多的区域,可以覆盖我国绝大多数马铃薯栽培类型,本文利用云南省3个马铃薯主产区509份马铃薯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计量模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影响马铃薯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技术采用的经济效果进行了评价,形成以下研究结论:第一,马铃薯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的采用率普遍不高,不同绿色生产技术的采用率也存在较大差异。具体来看,在所有509个调查对象中,使用了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绿色生产技术的用户一共有168户,只占调研总样本的33.01%。其中,节水灌溉技术占比达到了64.88%,有机肥技术为42.86%,水肥一体化技术为8.33%,可见不同绿色生产技术,农户采用程度差别较大。第二,提高马铃薯种植户受教育程度、种植规模、专业化程度、组织程度、技术培训次数、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感知和绿色生产技术认知水平,可以对马铃薯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用产生显着正向影响;随着种植户年龄的增加,马铃薯绿色生产技术的采用行为受到明显抑制;而户主性别、健康状况、种植年限、人均耕地面积等因素对绿色生产技术采用行为没有显着影响。第三,马铃薯绿色生产技术产生的边际效益主要取决于当地的关键限制因素。云南省干旱发生频次对绿色生产技术的采用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且节水灌溉技术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采用比例和效果均明显好于有机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使马铃薯亩均产量增加了21.34%,亩净收益提高了24.9%;水肥一体化技术使马铃薯亩均产值增加了11.31%,亩净收益提高了21.48%;而有机肥技术,未对农户的增产和增收产生显着的影响。为了提升云南省马铃薯绿色生产技术的应用水平,需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农户选择科学合理的绿色种植模式,为年轻人从事农业劳动和在乡村创业创造有利条件,努力提高马铃薯生产的经营规模、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程度,通过强培训指导普及绿色技术应用知识,拓宽种植户农村生态环境和绿色生产技术的认知渠道。
张卫[4](2020)在《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西地处亚热带地区,是我国典型的马铃薯冬作区,开发冬闲田发展马铃薯产业空间大。近几年,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迅速,但与其它先进省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大力推进广西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提高马铃薯总体单产水平,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补足、补齐产业短板,提升马铃薯附加值,对优化广西粮食生产结构、加快精准扶贫助农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与专家访谈等方法,从国家宏观政策和马铃薯主粮化的大背景出发,针对广西马铃薯产业现状,包括种植区域布局、生产状况、脱毒种薯繁育、品种推广、栽培技术、栽培模式、加工、贸易、消费状况等方面,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全面、系统地分析广西马铃薯的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化经营各环节以及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发现存在的问题及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推进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广西有适宜的气候条件、耕地资源、区位优势、栽培技术,但区域分布不平衡,加工发展滞后、种薯繁育不足,不易发展规模化种植以及易发生自然灾害与病虫害等。广西应该抓住机遇,精确布局各产业带。以满足春季鲜薯供应淡季需求、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和发展马铃薯深加工为目标,升级产业规模、水平,补足、补齐产业条,创建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和机械化、规模化种植,加强自然灾害及病虫害防控,完善全产业链扶持政策,推进产业标准化、信息化、品牌化,促进一二三产产业融合,构建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马铃薯产业。
李铁锁[5](2020)在《主粮化背景下商洛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于2015年被国家提上了议事日程,2016年国家出台了《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由此马铃薯成为我国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拥有生长适应范围广、周期短、产量大和营养丰富等优点,发展马铃薯产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对人多地少的中国尤为重要。本研究在大量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采用调查问卷和SWOT方法分析了主粮化背景下商洛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未来10年推进商洛马铃薯产业和主粮化发展的基本思路、目标和对策。多年来,商洛市种植马铃薯资源优势显着。截至2018年,种植面积达4.3万hm2,产量13.59万t,产值近7.95亿元。种植马铃薯较其他农作物增收明显,成为商洛市贫困户脱贫的主导产业。商洛种植马铃薯优势是:2005年开始建立种薯繁育体系,目前已形成了完善的种薯繁育产业链;生产条件优越,拥有天然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适宜;品质认可优势,品质好,富含多种营养元素;经济效益明显,较其它作物收益高,群众认可度高。商洛发展马铃薯机遇是:随着主粮化推进,各级马铃薯扶持政策相继出台,外部市场需求潜力大,深加工增值空间大。商洛市马铃薯产业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品种类型单一,结构不合理,生产方式落后,仓储能力和条件差,产业链条短,营销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制约了产业健康发展,阻碍了商洛马铃薯产业开发进程。商洛种植马铃薯劣势是:深加工企业较少导致附加值较高深加工品种薯较少;当地市场规模小,马铃薯贮藏多以农户自建土窖为主,贮藏设施落后。商洛种植马铃薯威胁是:近年来,周边多地马铃薯产业在各项政策刺激下,同质化导致竞争加剧;地块分散,农用机械价格相对较高,致使机械推广进展缓慢。针对存在问题,建议商洛市马铃薯产业发展应从政策方面、生产环节和企业参与三个方面进行剖析,并对马铃薯主粮化存在问题逐项分析,结合种植、加工、储运和销售等环节,巩固优势,补齐短板,让马铃薯进一步承担起主粮地位。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6](2020)在《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年农业重点产业工作安排的通知》文中提出张政办函[2020]19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及省属驻张有关单位: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面完成重点农业产业任务,对确保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现将2020年全市戈壁农业、循环农业、四个百万工程
彭琰[7](2019)在《产业融合背景下榆林市马铃薯产业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铃薯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对我国农业结构优化转型与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保障意义。榆林是我国马铃薯五大优生区之一、全国马铃薯三大主产市之一。榆林的马铃薯产业目前存在着大而不强、产业链短、发展动力弱化等问题,因此研究榆林市产业结构、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提出榆林市产业融合发展与马铃薯产业融合发展建议对策,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产业融合理论、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等理论为基础,以榆林市产业结构优化转型为背景,以榆林市产业融合程度评价与马铃薯产业融合发展为研究对象,采用指标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榆林市产业结构进行剖析,进而详细分析榆林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提出马铃薯产业融合发展对策建议。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榆林市近四十年间生产总值与人均生产总值有了大幅增加,三产结构由“一三二”(58.7:20.0:21.3)演变为“二三一”(5:62:33),2011年以来榆林市第二产业贡献率保持在75%左右,长期由第二产业驱动经济发展。榆林市农业总产值近年来有了大幅增加,但增加值率却持续下降,农产品生产总量大幅增加。榆林市三产融合度表现为中高度融合,但近年来有所下降,榆林市农林牧渔与其服务业融合度表现为中高度融合,近年来有小幅度下降。2、榆林市产业融合发展仍存在系列问题,如:宏观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产业结构单一、市场主体活力不强;规模经营化程度低,新型经营主体占比不高;要素支撑短缺,改革创新不足;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瓶颈制约突出的系列问题,提出未来榆林市产业发展应科学布局,整体规划榆林产业融合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重构榆林产业结构;强化产业园区科技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加强区域品牌培育,打造知名产业融合示范区;以产业重构为契机,促进产业多功能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建议。3、榆林市马铃薯产业近四十年种植面积扩大了6万公顷,总产增加了40万吨,稳居全省第一马铃薯种植市,马铃薯产业已基本形成了从良种繁育、种植、加工全产业链模式,但总体来看仍存在着“产业大而不强,农民不富”的困境。研究发现榆林市马铃薯产业存在着单产水平整体较低,产业发展不强;加工水平大多仍停留着初级阶段;产业化程度低、融合度低;马铃薯产业融合发展较慢等系列问题。针对此,提出未来榆林马铃薯产业应加强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的建设;建立多级分层加工体系;强化马铃薯市场营销体系;建立健全产学研科技生产体系;加强政策引导马铃薯产业融合发展;深度挖掘深耕马铃薯文化特色;强化榆林马铃薯品牌建设的一系列政策建议。
陈玉章[8](2019)在《覆盖模式对旱地马铃薯田水热环境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马铃薯是我国西北雨养寒旱区的主要作物,地膜覆盖是该区广泛使用的抗旱保墒栽培技术,但地膜覆盖存在土壤累积性污染和增加成本问题,急需研发地膜替代或减量使用技术。秸秆覆盖是一种生态环保、种养结合、可实现秸秆资源化循环利用的可持续绿色生产技术。西北寒旱区玉米秸秆资源丰富,若采取传统全地面秸秆碎段覆盖方式,存在粉碎玉米秸秆耗能费力、机收玉米残膜难以清除、影响马铃薯机播机收等诸多问题。为此,本研究在西北雨养寒旱条件下,于2016(干旱年)和2017(平水年)在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旱作马铃薯主产区,以传统裸地平作种植(CK)为主对照、生产上主推的黑色地膜全地面覆盖(简称全膜覆盖:FM)为副对照,设置了4种玉米整秆带状覆盖模式,分别为:沟覆垄播双行(RT)、沟覆垄播单行(RS)、平覆双行(PT)和平覆单行(PS)。研究了不同覆盖模式对马铃薯的生长发育状况、土壤水分、土壤温度、植株水分及叶片光合生理、块茎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秸秆整秆覆盖马铃薯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覆盖较裸地种植(CK)能显着提高旱地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以全膜覆盖(FM)和沟覆垄播双行(RT)增产最显着,FM和RT两年分别平均较CK增产(干薯)53.8%、52.0%,但两年度RT和FM间产量均无显着差异(P<0.05),表明适宜的秸秆覆盖模式可达到全膜覆盖的产量水平。不同秸秆带状覆盖模式间产量比较,总体来讲,覆秆双行>覆秆单行、秸秆沟覆>秸秆平覆。分析覆盖增产机制原因,无论干旱年还是平水年,在密度相同情况下,从产量结构因素角度主要是显着提高了单薯重(r=0.883**0.980**),覆盖两年平均较CK单薯重提高42%,以RT和FM提高幅度最大(56%62%),而单株结薯数覆盖反而较CK略有降低,后期形成的单薯重对前期结薯数不足有较强的补偿效应(r=-0.618**-0.725**);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角度分析,覆盖增产原因主要是显着促进了营养生长,覆盖处理的单株生长量较CK两年平均提高38%,仍以RT和FM提高幅度最大(58%59%),产量与单株生长量高度正相关(r=0.946**0.989**),而收获指数处理间相对较稳定;同时覆盖也显着提高了大薯率和商品薯率,其中RT大薯率和商品薯率均最高,RT大薯率分别高出CK和FM 15.7和7.4个百分点,商品薯率分别高出CK和FM 21.2和5.8个百分点。2.覆盖显着影响马铃薯田土壤温度。与CK相比,覆膜具有普遍的增温效应,而秸秆覆盖具有普遍的降温效应。比较全生育期525 cm平均温度,FM高出CK 1.03(干旱年)和1.51℃(平水年),而4个秸秆覆盖处理平均较CK降温1.68℃(干旱年)和1.46℃(平水年),秸秆覆盖模式间土壤温度差异不大。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生育时期和土层的不同,秸秆覆盖和覆膜均不同程度的较CK出现增温和降温的“双重效应”,但覆膜增温效应大于降温效应,秸秆覆盖则相反,在干旱年和平水年,覆膜增温点(次)比例分别为82.9%、85.7%,而4种秸秆覆盖模式的降温点(次)比例为95.0%、90.0%。覆膜的降温效应主要在块茎形成期,而秸秆覆盖的增温效应主要在出苗期。地膜覆盖也明显增加了生育期土壤积温,在干旱年和平水年,覆膜较CK分别增加全生育期有效积温122.0、179.9℃,致使生育期缩短约6 d,而秸秆覆盖较CK分别降低积温208.9℃和156.1℃,生育期延长712 d。相关分析表明,降低土壤温度可显着改善植株水分状况,块茎形成期土壤温度对结薯数影响不大,但块茎膨大期土壤温度显着影响单薯重,降温效应是秸秆覆盖大薯率和单薯重提高的主要原因。3.覆盖能显着提高土壤供水能力,以秸秆沟覆垄播双行(RT)的02 m土壤水分状况最好。比较覆盖较CK在全生育期2 m土体的增墒效果,总体来讲,秸秆覆盖>全膜覆盖,平水年>干旱年,秸秆带状覆盖双行与单行相近,秸秆沟覆与平覆在年际间差异不尽一致。秸秆局部带状覆盖较全膜覆盖显着提高了降水入渗率,秸秆覆盖的降水入渗率平均高出覆膜43.3个百分点,秸秆无论沟覆还是平覆,其降水入渗率与CK无显着差异,均高达90.0%以上。秸秆带状覆盖属于局部覆盖,保墒效果肯定不如覆膜,但由于秸秆覆盖具有提高降水入渗率和降温抑蒸的明显优势,这是其土壤水分状况好于地膜覆盖的主要原因。但同时也发现,随着生育时期和土层不同,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也都程度不等的出现较CK增墒和降墒的双重效应。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是覆盖增产的主要原因。土壤水分与植株及各器官水分状况、植株营养生长量、单薯重一般呈明显正相关,土壤水分以块茎形成膨大期对单薯重和产量影响最显着。同时发现深层供水在旱地马铃薯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马铃薯生长和产量形成对40 cm以下深层供水的依赖度显着大于40 cm以上土层。覆盖也明显改变了耗水结构。与CK相比,覆盖显着降低前期(出苗块茎形成)耗水比例,增加中后期(块茎形成成熟)耗水比例,这是覆盖显着提高单薯重、进而提高产量的主要原因;土壤贮水消耗主要集中在01.2 m范围,但覆盖和降水会明显降低1.2m以下土壤耗水。4.土壤水温存在明显互作调控效应。025 cm耕层温度与040、40120、120200、0200 cm土层含水量呈负相关,但负相关程度随土层深度增加逐渐加强,这一方面表明,耕层温度会明显影响深层水分的迁移和调用,另一方面与上层土壤受降水、气温影响较大有关。5.覆盖可显着提高马铃薯叶片净光合速率(Pn)。在块茎形成期,覆盖处理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L)、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表观电子传递效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显着高于CK,而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差异不明显;但进入块茎膨大期,秸秆覆盖的Pn、WUEL、ΦPSⅡ、ETR和qP显着高于地膜覆盖和CK。叶片SPAD值、叶片N含量(LN)、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随生育时期不同差异不尽一致。在块茎膨大与增重的产量形成关键阶段,维持较高的ΦPSⅡ、ETR、qP、SPAD、Ci、LN、WUEL、Tr和气孔导度(Gs)、尤其是提高叶绿素荧光反应参数值(ΦPSⅡ、ETR、qP),是叶片保持较高光合速率(Pn)的直接生理原因,而秸秆覆盖降温引起的叶片延迟衰老,是薯重形成期秸秆覆盖保持较高Pn的间接外因。
刘静北[9](2019)在《黑龙江省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进程中政府职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明确要求我国粮食自给率要达到95%的目标,确保粮食的充分供给。但现阶段,我国粮食自给率只有83%。积极开发新的粮食品种、提高粮食自给率是构建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重中之重。2015年1月,我国农业部开始正式提出实施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确立马铃薯的主粮地位,以期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作为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重要推动力量——政府,其职能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实施进程。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需要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自马铃薯主食化战略提出以来,黑龙江省积极落实国家战略,在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仍有改进之处。本文基于政府干预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治理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分析法、归纳总结法以及经验分析法,对黑龙江省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发展现状以及政府职能履行情况的分析,指出黑龙江省在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进程中出现政府职能缺位的现象及原因,结合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实践经验,立足黑龙江省的实际省情,提出优化政府职能的策略及具体措施。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明确政府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意义以及政府在马铃薯主食化战略推进过程中的职能定位。政府是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主要推动者。在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过程中,政府应发挥规划、协调、服务、监管等职能。(2)通过对黑龙江省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发展现状、政府职能表现与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进程中的政府职能定位相对标,指出黑龙江省在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进程中,政府职能出现缺位的现象,主要表现在缺少战略发展规划、政策扶持力度有待提高、宣传倡导工作相对滞后以及缺乏完善的监督评估机制等,并分析出由于政府职能定位模糊、缺乏协调联动机制、政府重视程度以及行政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黑龙江省在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进程中出现政府职能缺位。(3)通过对黑龙江省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现状、政府职能缺位情况以及原因的分析,结合其他省份在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中的经验,明确黑龙江省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加快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实施,充分确保马铃薯主食化战略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薯农、马铃薯加工企业、消费者以及其他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使各个参与者发挥出整体合力,实现效用最大化。(4)根据黑龙江省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明确优化政府职能的具体措施。主要有:制定马铃薯主食化战略发展规划、完善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相关扶持政策、积极倡导马铃薯主食消费观、建立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监督评估机制、加强马铃薯主食化战略支持体系建设等。
雷晓宇[10](2019)在《工商银行定西分行“蓝天模式”供应链金融实施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按时脱贫。”但是,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普遍面临着金融支持匮乏,经济基础薄弱以及农业生产融资困难等问题,对此,中央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扶贫开发的金融支持,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扶贫形式,能有效解决农村地区资金缺乏、融资风险较大、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研究供应链金融在精准扶贫领域内的运用对我国的金融扶贫工作来说意义重大。本文以工商银行定西分行针对当地马铃薯产业特点,围绕甘肃蓝天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中心所设计的“蓝天模式”供应链金融方案为典型,对该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与评价。文章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写作重点、创新点和不足。第二部分概述“蓝天模式”供应链金融实施现状,包括实施背景、方案内容、进展情况以及实施特点。第三部分基于实地调研结果和博弈理论对实施效果进行全方位研究。最后,对上述实施效果分析得出的问题进行优化与改进,并提出推广建议。通过研究,“蓝天模式”供应链金融对当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一、种植农户主要得到了贷款支持和生产技术指导,成品外销渠道也有所拓展,但在理财规划增收、金融知识普及和风险赔付方面获益较少。二、该方案对当地的人均产业增收有促进作用,但作用有限。三、该方案基本解决了被调查种植农户在马铃薯生产种植过程中的问题,对其基本持满意态度。但是,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宣传推广力度不足,帮扶补贴措施和风控手段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四、蓝天公司的经营状况得到一定改善,但公司对贷款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财务效果改善缺乏长效性。五、通过博弈分析,“蓝天模式”供应链金融降低了马铃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金融风险,保证了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解决了农村产业融资难题。六、“蓝天模式”供应链金融这一合作形式,使得种植农户、蓝天公司和工商银行定西分行均产生了比单独经营时更大的收益,并且通过Shapley值的计算,各个主体也有效地获得了供应链金融所产生的整体收益,但处于弱势的种植农户收益占比较小。针对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本文也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及保障措施,为今后将“蓝天模式”应用于其他产业和地区的金融扶贫工作做出指导和借鉴。
二、加强引导 合理规划 加速宣威马铃薯产业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引导 合理规划 加速宣威马铃薯产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加快推进信阳市乡村产业振兴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乡村产业振兴的相关理论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产业 |
(二)产业融合 |
(三)乡村产业振兴 |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论 |
(一)农业、农民地位的思想 |
(二)农业合作化理论 |
(三)农业现代化理论 |
三、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论 |
(一)毛泽东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论 |
(二)邓小平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论 |
(三)江泽民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论 |
(四)胡锦涛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论 |
(五)习近平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论 |
四、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及作用 |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意义 |
(二)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 |
(三)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
第三章 信阳市乡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一、信阳市乡村概况 |
二、信阳市乡村产业发展成效 |
(一)一二三产业稳步发展,产业结构趋向合理 |
(二)产业融合发展初见成效 |
(三)产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
三、信阳市乡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发展盲目跟风,产业同质化问题突出 |
(二)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高,整体实力较弱 |
(三)农村专业人才缺乏,劳动力素质偏低 |
(四)产业发展环境亟需进一步优化 |
第四章 乡村产业发展典型案例分析及启示 |
一、乡村产业发展典型案例分析 |
(一)甘肃省定西市的乡村产业发展 |
(二)贵州省凯里市的乡村产业发展 |
(三)日本大分县的乡村产业发展 |
二、乡村产业发展典型案例的启示 |
(一)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 |
(二)品牌建设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
(三)高素质劳动力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
(四)政府的支持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
第五章 加快推进信阳市乡村产业振兴的对策建议 |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
(一)坚持科技兴农,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
(二)推行土地流转政策,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 |
(三)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障农业健康发展 |
二、提高乡村特色产业质量 |
(一)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
(二)突出产品特色,降低同质化竞争 |
(三)加强品牌建设,培育知名品牌 |
(四)壮大企业规模,培育龙头企业 |
三、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
(一)强化顶层设计,坚持政府指导 |
(二)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 |
(三)提升第三产业服务一二产业的能力 |
四、优化乡村产业发展环境 |
(一)加强政府引导,制定落实相关政策 |
(二)加强人才培养,壮大乡村产业人才队伍 |
(三)金融合作扶持,拓宽农业融资渠道 |
(四)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2)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机制研究 ——基于陇中李村农业结构变迁的田野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农业转型研究 |
1.3.2 中国的农业转型研究 |
1.3.3 农业转型的驱动力研究 |
1.3.4 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研究 |
1.3.5 农作物种植结构变迁的研究 |
1.3.6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4.1 核心概念界定 |
1.4.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方法 |
2.2 研究思路 |
2.2.1 数据获取 |
2.2.2 数据分析 |
2.3 “地方政府与农户”动态分析框架构建 |
2.3.1 农业结构专业化转型的外部动力:农业政策 |
2.3.2 农作结构专业化转型的内生动力:阶层分化 |
2.3.3 农业结构专业化转型的内外动力及运作机制 |
第三章 田野点概况 |
3.1 A区概况 |
3.2 A区农业生态与作物种植概况 |
3.2.1 A区农业生态环境 |
3.2.2 A区传统农作物种植 |
3.2.3 A区旱作农业耕作制度 |
3.3 研究的村庄 |
3.4 村庄家庭的生计策略与经济分化 |
3.5 样本农户的聚类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农业结构及经营主体的变迁与地方经验 |
4.1 中国的食物安全与农业结构 |
4.2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演化路径及阶段特征 |
4.2.1 以粮为纲阶段(1978~1984) |
4.2.2 农业单一结构调整阶段(1985~1999) |
4.2.3 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阶段(2000~2014) |
4.2.4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5~至今) |
4.3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意图 |
4.3.1 对粮食的关注贯穿于整个农业结构调整的变迁 |
4.3.2 增加农民收入始终是政策关注的焦点 |
4.3.3 居民膳食结构的改善得到回应 |
4.3.4 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得到强调 |
4.4 中国农业经营主体变迁的政策意图及其演变路径 |
4.4.1 中央一号文件的地位及作用 |
4.4.2 文本分析方法 |
4.4.3 农业经营主体的变迁过程 |
4.4.4 研究发现 |
4.4.5 农业经营主体关注点变迁的政策意图 |
4.5 田野点农业结构变迁 |
4.5.1 田野点农业结构的演变过程 |
4.5.2 三种不同的农业模式 |
4.6 小结 |
第五章 农业结构转型的外部动力:农业政策 |
5.1 农业政策影响农业结构演变的实现机制 |
5.1.1 农业政策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
5.1.2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经营主体 |
5.2 案例介绍 |
5.2.1 农业产业化背景描述 |
5.2.2 李村马铃薯“千亩”示范基地项目 |
5.3 成为一种治理现象的李村马铃薯产业 |
5.3.1 地方政府行为面临的结构约束 |
5.3.2 镇政府在马铃薯产业中的行政协调 |
5.3.3 村干部在马铃薯产业中的嵌入式表达 |
5.4 农户参与马铃薯示范项目的行动逻辑 |
5.4.1 家户制传统与生计策略选择 |
5.4.2 农户的理性顺从 |
5.5 小结 |
第六章 农业结构转型的内生动力:阶层分化 |
6.1 农业资本化转型的国际经验 |
6.2 农业资本化转型的地方经验:李村的芹菜种植 |
6.3 农业资本化转型的阶层动力 |
6.4 农业资本化转型的实现机制 |
6.4.1 作物繁荣的参与主体:芹菜种植农户 |
6.4.2 对土地的控制:土地流转 |
6.4.3 对劳动过程的控制:工资支付方式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经验语境下农业结构转型的动力机制 |
7.2 主要结论 |
7.3 讨论 |
7.3.1 农业的多功能性与公共价值 |
7.3.2 农地的商品化与安全网功能 |
7.3.3 小农的前景与农业现代化 |
7.3.4 村庄的活力与乡村振兴 |
7.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云南省马铃薯绿色生产技术采用行为与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业技术 |
2.1.2 绿色农业 |
2.1.3 绿色农业生产技术 |
2.1.4 农户技术采用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农业技术扩散理论 |
2.2.3 技术采用理论 |
第三章 云南省马铃薯产业概况及技术应用情况分析 |
3.1 云南省马铃薯生产现状 |
3.1.1 总体情况 |
3.1.2 春马铃薯生产概况 |
3.1.3 秋马铃薯生产概况 |
3.1.4 冬马铃薯生产概况 |
3.2 云南省马铃薯生产技术应用情况分析 |
3.2.1 马铃薯生产技术供给特点分析 |
3.2.2 马铃薯生产技术需求特点分析 |
3.2.3 马铃薯绿色生产技术采用概况分析 |
第四章 马铃薯绿色生产技术采用影响因素研究 |
4.1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布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样本分布 |
4.2 样本基本特征描述统计分析 |
4.2.1 户主个体特征 |
4.2.2 生产经营特征 |
4.2.3 外部环境特征 |
4.2.4 绿色认知特征 |
4.3 实证研究 |
4.3.1 模型形式 |
4.3.2 变量选取与测量 |
4.3.3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第五章 马铃薯绿色生产技术应用经济效果评价 |
5.1 指标选择与描述性分析 |
5.2 基于投入产出的经济效果评价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马铃薯与马铃薯产业概述 |
1.2.2 世界马铃薯产业研究概况 |
1.2.3 中国马铃薯产业研究概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国内外及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2.1 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2.1.1 生产 |
2.1.2 消费 |
2.1.3 贸易与加工 |
2.2 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2.2.1 生产 |
2.2.2 消费 |
2.2.3 贸易与加工 |
2.3 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2.3.1 生产 |
2.3.2 加工、贮藏及贸易 |
2.3.3 育种与栽培 |
2.3.4 消费 |
2.4 马铃薯种植意愿与消费意愿调查 |
2.4.1 调查方法 |
2.4.2 种植意愿调查 |
2.4.3 消费意愿调查 |
第三章 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劣势分析 |
3.1 主粮化对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新要求 |
3.2 主粮化背景下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2.1 缺乏种薯繁育基地,脱毒种薯应用率低 |
3.2.2 优良品种少,缺乏加工型品种 |
3.2.3 机械化、规模化程度不高 |
3.2.4 高产栽培新技术推广不够 |
3.2.5 科研条件薄弱 |
3.2.6 缺乏精深加工 |
3.2.7 冷链物流设施缺乏,贮藏调控能力弱 |
3.2.8 缺少大型专业市场 |
3.2.9 效益不稳定,影响马铃薯的发展规模 |
3.2.10 自然灾害频发 |
3.3 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优势 |
3.3.1 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
3.3.2 具备良好的栽培基础 |
3.3.3 节令优势 |
3.3.4 气候优势 |
3.3.5 区位优势 |
3.3.6 土地资源优势 |
3.4 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劣势 |
3.4.1 种薯繁育先天条件不足 |
3.4.2 规模化种植推进有难度 |
3.4.3 自然灾害威胁 |
3.4.4 易发生病虫害 |
3.4.5 外部竞争压力大 |
3.4.6 种植成本较高 |
3.4.7 加工发展严重滞后 |
第四章 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4.1 做好顶层设计,精准定位,精确布局 |
4.1.1 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涉农部门协同合作 |
4.1.2 精准定位、精确布局 |
4.1.3 抓好优势区建设 |
4.1.4 抓种植面积扩增 |
4.1.5 多元发展,多方发力 |
4.1.6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
4.2 加强基础研究,加速品种选育 |
4.2.1 加强基础研究 |
4.2.2 根据不同产业带进行品种选育 |
4.3 合理布局,扩展加工产业链 |
4.3.1 合理布局,填补空档 |
4.3.2 扩大加工型马铃薯种植 |
4.3.3 实现初加工 |
4.3.4 大力推进精深加工 |
4.3.5 推动广西特色马铃薯主食产品研发 |
4.3.6 建设绿色加工体系 |
4.4 健全脱毒种薯良种繁育体系,扩大脱毒种薯覆盖率 |
4.4.1 加强脱毒种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
4.4.2 建立种薯质量监测和检测体系 |
4.4.3 建设脱毒良种繁育基地 |
4.4.4 扩大脱毒种薯覆盖率 |
4.5 科技引领,多种形式推广先进栽培技术 |
4.5.1 科技引领,健全栽培技术体系 |
4.5.2 大力推广先进技术 |
4.5.3 强化技术培训 |
4.5.4 示范带动 |
4.6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机械化的投入力度 |
4.7 提高自然灾害及病虫害防控能力 |
4.7.1 抓好防霜抗冻工作 |
4.7.2 做好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治 |
4.7.3 建立病虫害预警系统 |
4.8 产业扶持全覆盖,保障薯农收益 |
4.8.1 财政扶持全面覆盖 |
4.8.2 普及农业保险,降低生产风险 |
4.8.3 试点马铃薯目标价格保险,保障农民收益 |
4.9 健全销售网络 |
4.9.1 建立东盟营销网络 |
4.9.2 利用节令优势大力拓展外省市场 |
4.9.3 积极推广订单式、合同式生产 |
4.9.4 推进信息大数据平台建设 |
4.9.5 抓好农民营销队伍建设 |
4.10 强化马铃薯主粮化消费宣传引导 |
第五章 结论与不足 |
5.1 结论 |
5.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马铃薯种植意愿调查表 |
附录2 马铃薯消费意愿调查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主粮化背景下商洛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国内外马铃薯产业研究现状 |
1.1.1 国外马铃薯产业现状 |
1.1.2 国内马铃薯产业现状 |
1.1.3 陕西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1.2 我国提出马铃薯主粮化的意义 |
1.2.1 有助于减轻资源环境压力 |
1.2.2 有效提高种植者收入水平 |
1.2.3 有利于确保粮食安全 |
1.2.4 马铃薯营养价值丰富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
1.3.1 目的意义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商洛市农业生产条件及马铃薯产业适宜性分析 |
2.1 商洛市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方面 |
2.1.3 水文方面 |
2.1.4 交通方面 |
2.1.5 适宜区及评价 |
2.2 商洛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
第三章 商洛市马铃薯产业及主粮化发展现状分析 |
3.1 商洛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3.2 商洛市马铃薯产业及主粮化调查问卷分析 |
3.2.1 种植户的调查结果 |
3.2.2 从业人员的调查结果 |
3.2.3 农技推广人员的调查结果 |
3.2.4 管理人员的调查结果 |
3.3 商洛市主粮化马铃薯产业发展 SWOT 分析 |
3.3.1 优势 |
3.3.2 劣势 |
3.3.3 机遇 |
3.3.4 威胁 |
3.4 商洛市马铃薯产业及主粮化现状分析 |
3.4.1 马铃薯产业现状分析 |
3.4.2 马铃薯主粮化现状分析 |
第四章 对推进商洛市主粮化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建议 |
4.1 对推进商洛市马铃薯产业的建议 |
4.1.1 对政策方面的建议 |
4.1.2 对生产环节的建议 |
4.1.3 对企业参与的建议 |
4.2 对推进商洛市马铃薯主粮化的建议 |
4.2.1 转变饮食观念,驱动马铃薯主食消费 |
4.2.2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马铃薯购买意愿 |
4.2.3 提升营养结构,促进主粮化开发进程 |
4.2.4 加大销售补贴,提升马铃薯消费份额 |
4.2.5 加强转化模式,保障主粮化市场稳定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产业融合背景下榆林市马铃薯产业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马铃薯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数据收集方法 |
1.5.2 分析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产业融合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2.1 产业融合相关概念 |
2.1.1 产业 |
2.1.2 产业融合 |
2.2 产业融合相关理论框架 |
2.2.1 产业融合理论 |
2.2.2 产业链与价值链理论 |
2.2.3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2.4 产业转型理论 |
2.3 产业融合度评价方法 |
第三章 榆林市产业融合发展分析 |
3.1 榆林市概况 |
3.1.1 地理环境 |
3.1.2 自然资源 |
3.1.3 社会经济资源 |
3.2 榆林市产业结构分析 |
3.2.1 榆林生产总值分析 |
3.2.2 榆林三产结构分析 |
3.2.3 榆林三次产业贡献率分析 |
3.2.4 产业结构对比分析 |
3.3 榆林市农业产业发展分析 |
3.3.1 榆林农业总产值分析 |
3.3.2 主要农产品生产情况分析 |
3.3.3 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分析 |
3.4 榆林产业融合度评价 |
3.4.1 榆林市一二三产融合度 |
3.4.2 农林牧渔与其他产业融合度评价 |
第四章 榆林市产业结构存在问题与优化对策分析 |
4.1 榆林市农业产业融合存在问题分析 |
4.1.1 宏观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
4.1.2 产业结构单一市场主体活力不强 |
4.1.3 生产模式传统分散,规模经营化程度低 |
4.1.4 要素支撑短缺改革创新不足 |
4.1.5 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瓶颈制约突出 |
4.2 榆林市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对策建议 |
4.2.1 科学布局,整体规划榆林产业融合发展 |
4.2.2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重构榆林产业结构 |
4.2.3 强化产业园区科技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
4.2.4 加强区域品牌培育,打造知名产业融合示范区 |
4.2.5 以产业重构为契机,促进产业多功能发展 |
第五章 榆林市马铃薯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问题 |
5.1 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5.1.1 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状况 |
5.1.2 陕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状况 |
5.2 榆林发展马铃薯产业优势 |
5.3 榆林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5.3.1 种植规模 |
5.3.2 生产情况 |
5.3.3 加工情况 |
第六章 榆林马铃薯产业融合存在问题及优化对策分析 |
6.1 榆林马铃薯产业融合方面存在问题 |
6.1.1 单产水平整体较低,产业发展不强 |
6.1.2 马铃薯缺乏精深加工 |
6.1.3 产业化程度低、融合度低 |
6.1.4 马铃薯产业融合发展较慢 |
6.2 榆林马铃薯产业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
6.2.1 加强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的建设 |
6.2.2 建立多级分层加工体系 |
6.2.3 强化马铃薯市场营销体系 |
6.2.4 建立健全产学研科技生产体系 |
6.2.5 加强政策引导马铃薯产业融合发展 |
6.2.6 深度挖掘马铃薯文化特色 |
6.2.7 强化榆林马铃薯品牌建设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覆盖模式对旱地马铃薯田水热环境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4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覆盖模式对马铃薯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3.1 覆盖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
3.2 覆盖对马铃薯主要农艺指标的影响 |
3.3 覆盖增产机制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覆盖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4.1 覆盖对土壤温度时空动态的影响 |
4.2 覆盖对土壤温度稳定性的影响 |
4.3 覆盖对土壤热量传导的影响 |
4.4 覆盖对马铃薯生育期有效积温的影响 |
4.5 覆盖条件下土壤温度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
4.6 小结 |
第五章 覆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5.1 覆盖对土壤水分时空动态的影响 |
5.2 覆盖对农田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3 土壤水分与土壤温度的关系 |
5.4 覆盖对马铃薯植株水分状况的影响 |
5.5 覆盖对降水24 h后耕作层土壤水分的影响 |
5.6 覆盖条件下土壤水分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
5.7 小结 |
第六章 覆盖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光合生理的影响 |
6.1 覆盖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
6.2 覆盖对叶片SPAD值及叶片N含量(LN)的影响 |
6.3 覆盖对马铃薯叶片光合气体交换的影响 |
6.4 覆盖对叶片叶绿素荧光反应的影响 |
6.5 覆盖提高净光合速率的相关机制 |
6.6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和结论 |
7.1 讨论 |
7.2 结论 |
7.3 主要创新点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9)黑龙江省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进程中政府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的动态和趋势 |
1.3.1 关于政府职能的研究动态和趋势 |
1.3.2 关于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研究动态和趋势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5 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5.1 技术路线 |
1.5.2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主食 |
2.1.2 马铃薯主食化 |
2.1.3 马铃薯主食化战略 |
2.1.4 政府职能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政府干预理论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3 治理理论 |
3 政府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目的及职能定位 |
3.1 政府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目的分析 |
3.1.1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
3.1.2 促进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
3.1.3 助力精准脱贫 |
3.1.4 改善国民膳食结构 |
3.2 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政府职能定位 |
3.2.1 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参与者 |
3.2.2 政府在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进程中的职能定位 |
4 黑龙江省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现状分析 |
4.1 黑龙江省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基本情况分析 |
4.1.1 马铃薯种植情况 |
4.1.2 马铃薯产量情况 |
4.1.3 马铃薯销售情况 |
4.1.4 马铃薯主食项目情况 |
4.2 黑龙江省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政府职能表现 |
4.2.1 认真落实国家战略,出台相关办法 |
4.2.2 重视马铃薯主食开发,扶持马铃薯加工企业 |
4.2.3 组织开展宣传活动,促进马铃薯主食消费 |
4.3 黑龙江省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swot分析 |
4.3.1 黑龙江省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内部优势分析 |
4.3.2 黑龙江省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内部劣势分析 |
4.3.3 黑龙江省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外部机遇分析 |
4.3.4 黑龙江省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外部威胁分析 |
4.3.5 黑龙江省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swot组合矩阵 |
5 黑龙江省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进程中政府职能缺位及原因分析 |
5.1 黑龙江省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进程中政府职能缺位的现象 |
5.1.1 缺少马铃薯主食化战略发展规划 |
5.1.2 政策扶持力度有待提高 |
5.1.3 宣传倡导工作相对滞后 |
5.1.4 缺乏完善的监督评估机制 |
5.2 黑龙江省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进程中政府职能缺位原因分析 |
5.2.1 政府职能定位模糊 |
5.2.2 缺乏协调联动机制 |
5.2.3 政府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
5.2.4 行政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
6 国内其他省份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经验及启示 |
6.1 国内其他省份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经验 |
6.1.1 甘肃省的经验 |
6.1.2 内蒙古自治区的经验 |
6.2 国内其他省份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启示 |
6.2.1 坚持政府主导地位 |
6.2.2 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
6.2.3 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 |
7 黑龙江省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进程中的政府职能优化策略及具体措施 |
7.1 黑龙江省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进程中的政府职能优化策略 |
7.1.1 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总体思路 |
7.1.2 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基本原则 |
7.1.3 政府需要处理的几种关系 |
7.2 优化马铃薯主食化战略进程中政府职能的具体措施 |
7.2.1 制定马铃薯主食化战略发展规划 |
7.2.2 完善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相关扶持政策 |
7.2.3 积极倡导马铃薯主食消费观 |
7.2.4 建立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监督评估机制 |
7.2.5 加强马铃薯主食化战略支持体系建设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工商银行定西分行“蓝天模式”供应链金融实施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重点、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论文的重点 |
1.4.2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1.4.3 论文存在的不足 |
2 工商银行定西分行“蓝天模式”供应链金融实施现状 |
2.1 实施背景 |
2.2 实施方案 |
2.3 实施进展 |
2.4 实施特点 |
3 工商银行定西分行“蓝天模式”供应链金融实施效果分析 |
3.1 “蓝天模式”供应链金融实施效果调查统计分析 |
3.1.1 种植农户收益状况调查 |
3.1.2 蓝天公司经营状况分析 |
3.2 基于博弈理论的“蓝天模式”供应链金融实施效果分析 |
3.2.1 “蓝天模式”供应链金融实施效果博弈分析 |
3.2.2 Shapley值法计算供应链金融收益原理 |
3.2.3 Shapley值法对“蓝天模式”供应链金融收益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4 工商银行定西分行“蓝天模式”供应链金融优化推广 |
4.1 优化及保障措施 |
4.1.1 优化方案 |
4.1.2 保障措施 |
4.2 推广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加强引导 合理规划 加速宣威马铃薯产业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快推进信阳市乡村产业振兴的对策研究[D]. 费泽丹.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2]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机制研究 ——基于陇中李村农业结构变迁的田野考察[D]. 郭鹏鹏. 兰州大学, 2021(12)
- [3]云南省马铃薯绿色生产技术采用行为与效果研究[D]. 郝若诗.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4]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张卫. 广西大学, 2020(07)
- [5]主粮化背景下商洛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研究[D]. 李铁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6]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年农业重点产业工作安排的通知[J].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张掖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0(Z1)
- [7]产业融合背景下榆林市马铃薯产业提升研究[D]. 彭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8]覆盖模式对旱地马铃薯田水热环境及产量形成的影响[D]. 陈玉章.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
- [9]黑龙江省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进程中政府职能研究[D]. 刘静北. 东北农业大学, 2019(03)
- [10]工商银行定西分行“蓝天模式”供应链金融实施效果研究[D]. 雷晓宇.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