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安高中建设全面提速(论文文献综述)
李滨洋[1](2021)在《基于多源大数据的明城区西南片区生活性街道空间品质测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主动推进全国工业化提速,在此背景下,城镇化进程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至2020年初,城镇化水平已经跨过了60%的门槛。但是快速发展城镇化所付出的代价就是与可持续发展相悖的粗放开发模式,自然环境恶化、街道交通拥堵、公共空间旁落等问题随之而来,最终导致空间品质不足、活力下降等城市问题。当前,我国的城市发展趋势已经发生了改变,从以往单纯追求高速的“增量发展”逐渐转为了中高速的“存量提质”发展模式,甚至出现了“减量提质”的发展趋势,品质成为了新的追求目标,传统的土地扩张式增量发展模式也已经转向了品质提升式发展,城市发展的转型势在必行。在城市建设的转型期,关注“人”的感受成为了新的学科焦点,生活空间的品味和质量成为了引领城市发展方向的主导因素,“存量”的开发模式可以预留出充足的时间发掘现有城市空间价值,“提质”的建设模式可以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城市空间,二者共同促使城市可持续更新成为新的社会焦点,而生活性街道也是打造高品质空间、展现城市风貌的重要场所。本研究基于上述背景,以西安明城区西南片区生活性街道空间为研究对象,针对街道空间品质进行量化研究,利用线上数据(空间设施分布、现状道路网络、网络街景图片)和线下数据(人工打分、实地照片)共同建立本次研究的数据库;此外,从主观和客观两个维度同时构建本研究的生活性街道空间品质评价体系,其中主观感知层面的指标有空间舒适性、场所社交性、色彩丰富性和步行安全性四项,客观物质空间层面的指标有功能多样性、设施便利性、路网通达性和路面可行性四项,共计八项二级评价指标,为了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对部分指标进行再分类,从而形成了共计十二项的三级评价指标,从而形成了本研究的评价体系;然后,通过对西南片区生活性街道空间品质测度结果的总结和探究,从外部环境影响因子和内部评价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开始剖析,依据不同因子的主导特性形成四种基本生活性街道品质构成模式;最终,本研究将理论模式反馈至西南片区中,从微观视角出发,探究四类模式下的街道空间本体,并对生活性街道的空间品质提升提出相应策略。
刘聪慧[2](2020)在《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开发 ——以呼和浩特市交通运输资源为例》文中指出2016年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提出应当关注地方以及地方尺度下具有地理维度的问题,地理教学要基于人们的自身经验,地理学习可以帮助人们清楚地表达问题,发展智力,培养技能,并对影响他们生活的问题予以应对。我国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加强地理课程资源建设,合理挖掘和使用地理课程资源,构建以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资源体系。如此,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就尤为重要,而且迫切。从地理教学的原则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通过乡土地理案例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用途,培养他们关注生活,勤于动脑,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质疑,勇于寻找方法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和习惯。帮助学生在熟悉的案例情境中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区域分析方法,逐渐形成科学的人地观念,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家乡,关注身边的地理事物。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交通运输、教学案例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归纳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开发的理论依据;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教学案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对四个版本高中地理必修2教材(实验教科书和2019版教科书)中交通运输内容的54个案例的内容和案例形式进行分析,归纳出案例作用和案例对应的设计意图;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课堂观察法对收集的16个运用了交通运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视频进行分析。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交通运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的6个开发步骤;依据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的筛选原则,开发出21个呼和浩特市交通运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以呼和浩特市交通运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为例设计了3个教学案例。对开发的案例进行了实施、反思和改进,归纳得出本文结论。得出了以下三点结论:1.开发交通运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的六个步骤:课标与教材分析,预设培养目标,乡土地理案例收集选取,案例内容运用方式选择,迁移应用与评价,案例开发呈现;2.开发出呼和浩特市交通运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二十一个,开发这些课程资源时,采取了重视乡土性、获取方法的多样性、内容的情感性等策略;3.本文开发设计的三个交通运输教学方案可以为一线地理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陈群芳[3](2020)在《浅探文本速读法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时代的快速进步,速读成为当代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只有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快速高效地阅读并掌握网络化背景下的海量信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自然就要关注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文本阅读能力的养成与高中阅读教学息息相关,而通过运用相应的文本速读法来培养高中生的阅读能力便成为学校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考察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也将成为以后高考语文的命题趋势。但从目前的高中阅读教学现状来看,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一般且缺乏主动性,教师对阅读能力的培养缺少行之有效的文本速读方法,这十分不利于学生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笔者在论文中所提出的几种文本速读法,有的是前人研究经验的总结与补充,有的是笔者基于自身教学实践所提出的新方法。通过文本速读法的运用来提高高中生的阅读能力,从而体现文本速读法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算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希望能借此引导学生发挥积极主动性,切实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也希望能对教学一线教师有所启发,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供一些有效的思路和方法。论文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与文献综述,主要阐述研究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研究的创新之处,综述国内外关于文本速读法和高中阅读教学的研究,和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调研法,从而确定本文研究的目的以及研究可能带来的意义。第二部分是文本速读法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的研究依据,主要包括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为下文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是分析高中生的快速阅读现状和探索文本速读法的价值,从而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和更准确地确定文本速读法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第四部分重点探究文本速读法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策略,这也是本文的核心所在。一般来说,教学方法的运用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将文本速读法运用于高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阅读感知力和阅读理解力。这部分是将具体的文本速读法运用于高中阅读教学之中,通过教学设计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开展运用相关文本速读法的阅读教学,从而验证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本文通过限时阅读法、固定程序阅读法和联想阅读法三种文本速读法的运用,较为扎实地实现了高中现代文快速阅读训练从理论到实践的回归,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相应文本速读法的运用不仅让学生对速读和文本速读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而且让他们养成了一定的速读习惯,提高了他们的快速阅读兴趣与积极性、阅读速度、阅读效率、阅读感知力和阅读理解力。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广大一线高中语文教师的现代文阅读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韩汛[4](2020)在《城市更新中政企利益平衡的机制研究 ——以深圳市龙华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空间由“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转型,城市更新逐渐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城市更新作为城市土地二次开发的手段,是产权与空间重构的过程,其得以顺利推进取决于多主体间空间发展权的分配与调整[1]。其中,政府、开发企业与居民是主要的利益群体,互相之间针对利益分配展开着激烈的博弈行为,尤其以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制度性冲突表现得最为复杂。深圳对城市更新工作的探索和实践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核心特征,在利益调控方面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清晰的政策体系。自1980年特区成立以来,相继出台了近二百多项城市更新政策,这种频繁“打补丁”式的政策调整,反应出了政企利益的平衡过程的变化规律。因此,本文基于“政策工具”理论对深圳城市更新中的政策进行解读,剖析影响政企利益平衡的关键因素,探讨政企利益平衡的机制。同时,引入政策变迁理论,为未来政策制定的方向做出预判,期望为深圳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首先,本研究基于“政策工具”理论对深圳城市更新政策进行分析,按照城市更新的关键时间节点,将其分为三个阶段:政策探索期(1980-2008);政策形成期(2009-2015);政策完善期(2016-至今)。并通过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对每一个阶段城市更新的外部条件、导致利益失衡的原因以及为实现利益平衡的政策响应进行解析。其次,结合对政策内容、政策评价的分析,提取出每个时间阶段影响政企利益平衡的关键因素,并对该阶段为实现政企利益平衡的机制进行分析。接着,综合三个时间阶段对关键影响因素与实现利益平衡的机制的分析,总结因素变化的规律,提取出完善的政企利益平衡的机制内容。最后,本研究基于政策变迁理论对未来政策制定的方向做出预判。研究结果显示,深圳城市更新政企利益的博弈是围绕政策展开的,政企利益的平衡点随着政策在不断地变化,借由政策的驱动由一种平衡格局转变为另一种平衡格局。政企利益的博弈可以通过关键影响因素反应出来,包括地价、容积率、用地贡献等,政府对某一因素的调整,通过城市更新项目的实施实现向企业取利(或让利)的目的,以此来推动城市更新市场的平稳运作。其次,总结了影响政企利益平衡的关键影响因素的阶段变化特点,从政策探索期(1980-2008)至政策完善期(2016-至今)调控手段实现了由单因素调控到多因素综合调控的转变;调控内容实现了由直接针对原因进行调控到针对原因背后的规律进行研究以制定对策;调控方式实现了由明确的数值到设定量化的调节系数实现调控。再次,借由政策提取了政企利益平衡的机制:1)多因素联动进行利益协调;2)以准入限制因素形成约束;3)引导进行公益住房的配建;4)有效奖励与补偿进行引导。最后,针对目前面临的新冠疫情突发、5G+物联网时代到来的机遇与挑战,借由政策变迁理论分析了“问题之窗、政策之窗、政治之窗”的内容,并提出未来政策制定的方向。
陈硕[5](2020)在《区域和国家尺度下中原城市群网络结构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城市网络研究的兴起和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基于铁路联系视角探讨城市群网络结构演化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中原城市群作为黄河流域沿线重要的城市群之一,其一体化发展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近些年,中原城市群着力打造“米”字型高速铁路网络,促进城市群内部各省城市互联互通。然而,由于铁路建设的阶段性,基于铁路视角下的不同时期城市群网络结构呈现出不一样的特征。如何剖析中原城市群城市节点特征及其网络结构演变,确定影响城际联系的因素,成为中原城市群未来空间、铁路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应用1997、2007、2017年三个时间截面的铁路班次数据,本文划定区域和国家两个尺度的中原城市群铁路联系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中的度中心性分析、位序-规模法则、变异系数和相关性分析,基于城市节点中心性,从铁路流视角实证探究不同尺度下中原城市群城市职能特征及网络结构演变。同时,研究尝试利用地方蜂鸣和全球管道概念理解城市在不同尺度上的职能特征,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探究影响中原城市群网络结构的主要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中原城市群城市职能在不同尺度上表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在国家尺度上拥有较高中心性的城市更易促使自身区域尺度中心性的提升。(1)在区域尺度上,中原城市群城市中心性的廊道效应显着。主干铁路城市往往与沿线其他城市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在中原城市群铁路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有利于获取更多的蜂鸣促进自身知识创造。(2)在国家尺度上,中原城市群核心和边界城市拥有更高的中心性。这些城市往往与中原城市群外部更多的城市建立并保持铁路联系,更多的管道意味着这些城市能够获取更多的外部知识,从而提升自身在网络中的重要性。(3)不同铁路对中原城市群城市中心性的提升作用不同。其中京广铁路对区域尺度城市中心性的影响更大,陇海铁路显着影响国家尺度的城市中心性。(4)在国家尺度上拥有较高中心性的城市更易促使自身区域尺度中心性的提升。这些城市通过与中原城市群外部信息来源建立系统且密切的联系,保障了新技术和新知识能够及时引入城市群内部,从而相应提升自身区域职能。2.中原城市群网络结构在不同尺度上均表现出更加扁平化的发展趋势。(1)从城市群整体网络结构的发展现状来看,中原城市群在区域和国家尺度上表现出相反的网络结构特征。在区域尺度上,城市群网络结构呈现扁平特征,城市中心性的规模等级呈现幂律分布;在国家尺度上,城市群网络结构的层级特征显着,城市中心性的规模等级仍为首位分布。(2)从城市群整体网络结构演变来看,在区域尺度和国家尺度上中原城市群网络结构均朝向更加扁平化的方向发展,但缩小空间差异的途径各不相同。在区域尺度上,中原城市群网络结构扁平化的发展得益于中小城市的差距减少。越来越多中小城市开始绕过核心城市进行知识、信息等要素的交流和合作。在国家尺度上,中原城市群网络结构扁平化发展更多体现在大城市间的均衡发展。信阳作为铁路枢纽城市逐渐在中原城市群铁路网络中占据主要位置,逐渐与郑州共同形成双核结构,一定程度减少了空间差异。(3)从城市群局部网络结构的现状和演变综合来看,中原城市群网络结构扁平化的发展特征在部分区域表现更加明显。其中,在中原城市群内部,中部、东部和南部地区在不同尺度上均呈现出层级特征,空间差异逐渐拉大;而西部地区表现为扁平特征,空间差异逐渐缩小。此外,北部地区在区域和国家尺度上呈现出截然相反的发展态势。其中在区域尺度上子区域网络结构更加扁平,空间发展更加均衡;在国家尺度上网络结构的层级特征更为明显,空间差异逐步扩大。3.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联系在区域尺度上主要受历史铁路联系、车站数量和省级边界影响,在国家尺度上主要受历史铁路联系、距离、文化一致性影响。(1)车站数量和历史铁路联系均对不同尺度下的城际铁路联系产生正面影响。其中历史铁路联系是塑造中原城市群不同尺度城际联系最主要的影响因素。(2)省级边界对区域尺度城际联系产生了负面影响,体现了中原城市群内部行政壁垒仍是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关键因素之一。(3)GDP、距离、行政等级和文化一致性对国家尺度城际联系产生了正面影响。结果一方面验证了重力模型模拟城际联系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表明了省会城市和文化(特指方言)对塑造城市群网络结构的积极作用。综上研究结论,论文从发挥铁路枢纽城市的区位优势、有针对性的加强铁路网络建设和多位一体促进城际要素自由流动三方面对中原城市群发展提出初步政策建议。
邓文勇[6](2020)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成教”协同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实践,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关键举措。农村转移劳动力作为关涉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发展的核心主体,提升其素质,使其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融入发展,是促进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作为农村转移劳动力素质与能力提升的两种重要教育类型,在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化发展中协同共力,不仅迎合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诉求,也为职成教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契机。本研究立足新型城镇化核心主体“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化发展这一目标与要求,主要从协同的视角,对关涉这一目标任务建设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为何要进行协同、协同实践中面临什么问题、如何推进协同并实现协同发展等进行探索与研究。研究遵循“问题提出——文献述评——理论解析——现实审视——策略建构——总结展望”的基本逻辑与程序,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访谈研究法,在对前置(基础)性理论问题、主体理论问题进行充分分析基础上,深入探究并分析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成教协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障碍,进而探建职成教协同发展的路径与措施。研究内容共分为“三大模块,六个章节”。第一大模块为前置性理论问题的扫描与审析,即第一章的“绪论”。通过廓清研究背景、核心概念、理论基础等一些前置性理论问题,明确本研究的价值与重点所在。第二大模块为主体理论问题的厘定与澄明,包含第二章“协同发展的基础:职成教逻辑分殊与耦连”、第三章“新型城镇化:职成教共同聚焦的作用目标”等内容。通过分析职成教的本质内涵及逻辑分殊与耦连,识别可用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协同能力及协同发展关系;同时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目标任务与发展现状及与职成教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职成教协同辨明方向。第三大模块为“问题、对策及总结与展望”部分,分为第四章“问题”的考察与分析、第五章“对策”的建构和第六章的“总结与展望”。以文献分析为基础,以调查研究为支撑,依据协同共生理论的三维分析框架,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成教协同发展的问题进行探析:在“实然”推进职成教协同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协同单元异化、协同关系失范、协同环境困扰等生态之殇。因此,培育合格协同单元、建构适切协同关系、创建良好协同环境,是职成教在协同服务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实现互利共赢并走向深层次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与措施。
吴奕昕[7](2020)在《中学生西洋管弦乐队的教学实践研究 ——以南京市第一中学西洋管弦乐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各界对中小学素质教育中青少年综合实践活动的关注力度逐步提升,提出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人才质量的新要求。我国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出台了有关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新政策。其中,中学生西洋管弦乐队的组建与发展是进一步落实有关教育改革方针政策的有力体现。同时,中学生西洋管弦乐队的组建与发展是中学器乐实践活动中最高级的课程形式之一,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南京市第一中学西洋管弦乐队为研究对象,通过教学实习对本乐队进行教学实践研究。首先,介绍了本乐队的基本概况及组织形式。其中,基本概况包括:乐队组建与发展概况;乐队组建与发展的理论依据方面的内容。组织形式包括:乐团人员的组建;乐器声部的编制方面的内容。其次,以具体排练曲目《卡门序曲》为例,进行教学文案的设计及教学模式的实施。其中,教学文案的设计包括:教学对象与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工作设计与准备;教学实施步骤与方法以及教学案例分析与总结方面的内容。教学实施模式中包括:乐曲的背景及风格分析;各声部演奏技巧的练习;针对重、难点的解决方法;乐队整体的融合性训练以及综合演奏实践成果展示方面的内容。最后,具体分析、总结了本乐队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其中,本乐队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包括:音准练习的不稳定性;音头、音尾不统一性;独奏进入的不准确性;多连音合奏不细化性以及慢速练习的不巩固性方面的内容。相应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包括:长音练习稳定音准;指挥手势统筹协调;相互聆听准确进入;具体乐句细节划分以及慢速练习巩固乐曲方面的内容。通过对南京市第一中学西洋管弦乐队的观摩教学、实践研究、分析本乐队的组织形式、教学实践文案、教学实施模式和乐队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等方面内容的整合、梳理,形成具有可借鉴性的中学生西洋管弦乐队的教学实践案例,为今后西洋管弦乐等专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实现应用价值。同时,顺应时代的需要,希望学生、家长、学校乃至社会各界加强对中学生西洋管弦乐队组建与发展的重视程度,最大化发挥中学生西洋管弦乐队实践的意义与价值。
颜阿茵[8](2019)在《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以重庆涪陵高铁站为例》文中指出山城重庆因山水之城而独树一帜,却也因山水的阻隔造成城市交通发展的滞后。按照“十三五”规划的部署,重庆将于2024年完成“米”字型高铁线路网的修建,届时以高铁站点为依托的城市建设也将在重庆部分城市内逐步开展。其中重庆中小型高铁站占据了高铁站建设的一大部分,其建设也将对山地中小城市的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伴随着城镇化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口汇聚在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建设的城市新区域,这些区域将面临着如何解决城市的产业、交通、人口及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如何利用高铁建站的契机合理引导枢纽站所在城市片区的发展成为当前重庆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的重点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重庆地区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在大量收集调研重庆市已建成及规划的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资料的基础上,分析探讨重庆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空间发展的规律。通过对区域一体化城市群发展、上位规划、城市空间发展等方面探讨,明确山地条件对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的影响要素。基于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发展理论,通过对高铁站站前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深入研究探索山地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发展的规律与开发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城市设计策略。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在论述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研究理论基础,确定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与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是对重庆市高铁站的发展及高铁站站前区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与总结,并针对影响高铁站站前区发展前期所受到的城市群区域经济、上位规划、城市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进行探讨;第三部分是针对国外优秀实践案例和国内设计案例的分析与总结,探讨不同发展模式下的城市设计方法与规律;第四部分从城市设计角度探索高铁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宏观层面主要探讨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在区域城市空间中的城市发展方向,中观层面对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土地开发、功能定位、交通组织与空间形态设计进行策略研究,微观层面主要针对城市空间布局、城市风貌及公共空间等方面提出管控标准;第五部分是在前述规律总结的基础之上,结合实践项目进行城市设计策略的应用;第六部分是基于前面的研究,得出论文主要结论,不足与展望。
申雯[9](2019)在《西安市商品住宅品质提升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指出:“中国梦的本质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安居是人民幸福和美好生活需要最基本的体现之一。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商品住宅的建设逐步进入发展快车道,住房严重短缺的现象得到了极大的缓解。201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6.9平方米,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居住水平显着提升,居民对商品住宅的诉求也逐步转向对居住品质的需求。然而商品住宅品质尚存在许多问题,提升住宅品质已成为商品住宅建设的最紧要任务之一。本文以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主要矛盾转化理论和供给侧改革理论为基础,以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6个一级指标及43个二级指标对西安市商品住宅的现状做了统计,并结合相关行业的专家对各级指标的权重,对西安市商品住宅的品质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西安市的商品住宅建设虽然取得了显着成就,但住宅品质仍然存在着突出问题:住宅的建筑设计、智能化技术装备和适老性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变化;小区的文化建设和物业服务意识差强人意;住房保障制度、市场秩序和购房经济负担等市场环境因素亟待改善;城市的宜居环境提升缓慢、公共配套设施供需矛盾愈加突出。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住宅品质的技术标准建设缺乏系统性、城市住宅区规划缺乏综合性全面考虑、市场管理及其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多渠道住房供应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城市的宜居水平继续快速提升。根据西安市商品住宅品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本文提出了更新建筑设计理念、加强配套设施建设、规范房地产市场、完善适老化与智能化设备及提升城市宜居水平的路径建议。
靳聪毅[10](2019)在《站城融合引导下的当代铁路客站规划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家“十三五”发展纲要、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等重要文件的出台,我国铁路交通实现快速发展。铁路客站作为城市交通节点与活动中心,与城市、民众的联系正日益紧密,客站的规划设计将影响到城市的建设发展与民众的出行活动;同时,伴随城市化发展带来的交通出行、环境治理、资源开发等问题,积极推动城市紧凑化建设并提高交通参与量成为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客站作为城市交通网络的关键节点,与城市的协同关系仍较为薄弱,站城协同效率有待提高。对此,本文立足当代城市紧凑化发展与高铁交通建设背景,以城市铁路客站为研究对象,以站城融合发展为研究主线,围绕站城融合引导下的客站规划设计展开研究,从交通、社会、环境等层面系统探讨了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的设计定位、规划建设及站城协同方式等重要内容,并对影响客站规划设计的关键要素展开详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法与优化建议。最后,结合对国内外客站案例的对比分析,探索了符合国情的新时代铁路客站的设计构想与发展方向。论文分四部分对站城融合引导下的客站规划设计展开研究:论文的第一部分包括1、2两章,为论文的研究基础与背景,其中第1章为绪论,第2章则分析了推动站城融合发展的现实背景与相关要素,明确了城市紧凑化发展对交通的迫切需求及铁路交通参与其中的重要意义。提出紧凑城市建设下的城区多元化发展、土地集约化利用、交通综合化建设、产业协调化布局是推动站城融合的现实背景;而交通技术的进步与铁路客站的更新,亦迎合了紧凑城市的发展策略,成为推动站城融合的基础要素;论文围绕铁路交通与城市发展、民众生活的紧密关系,系统论述了持续推进站城融合的重要性,结合绪论中的研究成果,共同为后续章节的展开做好研究基础。第二部分为第3章,围绕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的规划建设与协同方式展开研究,系统研究了客站的设计定位、选址规划、建设布局及站城协同方式等内容,明确了客站应以何种角色、通过何种方式介入城市并与之构建良好的协同关系。首先,客站的设计定位应考虑地区、城市及站域发展的综合需求,通过城市中心与城市边缘的不同选址来带动城市发展、改善交通环境、推动区域更新;其次,客站的建设布局应结合环境、交通等要素,以立体化或半立体化形态来完善客站的功能体系、提高站城协调能力;再者,推动站城融合亦要求二者在交通、社会、环境等层面建立多元化协同关系,通过构建客站枢纽协同城市交通建设、引导客站枢纽与民众生活良好协同、确保客站枢纽与城市环境整体协同等方式,形成客站与城市、民众的整体协同关系,构建起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规划设计的研究框架,为后文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第三部分为第4章,在明确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的角色定位及与城市协同方式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影响客站规划设计的关键要素展开研究。首先,对内外交通资源的吸纳与整合是巩固客站交通优势、强化站城交通协同的重要基础,通过站城道路衔接、全面引入综合交通并与客站形态良好结合,形成有序的客站交通组织,并利用换乘大厅与换乘单元的构建提高内外交通的衔接、换乘能力;其次,在站内空间的开发建设中应注重对纵向空间的高效利用,以协调站内各功能空间的构成关系,迎合客站空间的立体化、复合化趋势;再者,在站外空间设计中应通过“强-弱”协调方式来处理站前广场与客站建筑的规划设计,通过立体开发与功能整合使广场融入周边环境并提高站房建筑的主体地位,形成主次有序、和谐统一的站外环境;最后,还要结合使用者需求来指导客站空间设计,从环境营造、服务提升、设施改善等方面推动客站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第四部分为第5、6章,论文选取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客站案例展开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客站的发展模式及站城关系的差异性。围绕我国的交通节点型、日本的区域中心型、欧美的城市触媒型等客站发展模式,重点对其设计理念、规划布局及站城协同方式展开研究,总结出不同模式的成功经验与可鉴之处,形成对我国铁路客站发展现状及站城关系的清晰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前文研究,总结了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规划设计的理念、原则、流程及构建形态,对新时代我国铁路客站的规划设计策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与探索。综上所述,目前站城融合理念在我国铁路客站规划设计中的运用较为分散,缺乏整体认识与协调组织,但随着我国城市化推进与高铁交通发展,其实施条件已日渐成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通过站城融合理念全面引导铁路客站规划设计,是满足当下中国城市紧凑化发展、构建完善的城市交通体系、迎合高铁交通建设需求的重要举措。论文归纳、整理了有关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规划设计的研究内容,形成了相应的研究脉络与内容框架,并由此探索了新时代我国铁路客站的规划设计策略与发展方向,对当代铁路客站的更新发展及与城市协同关系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二、西安高中建设全面提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安高中建设全面提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源大数据的明城区西南片区生活性街道空间品质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学科背景 |
1.1.3 城市及地段发展背景 |
1.2 研究内容界定 |
1.2.1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1.2.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1 街道空间相关研究成果 |
1.4.2 生活性街道空间相关研究成果 |
1.4.3 街道空间品质相关研究成果 |
1.4.4 西安明城区西南片区相关研究成果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街道空间品质的系统性解读 |
2.1 街道空间品质的基本概念解读 |
2.1.1 城市街道空间 |
2.1.2 城市街道空间品质 |
2.1.3 街道空间品质的基础理论 |
2.2 街道空间品质的研究演变 |
2.2.1 诉求转变:街道空间品质需求的升华与演进 |
2.2.2 理论发展:街道空间品质理论的多维思考 |
2.2.3 实证探究:街道空间品质营造的各类要素 |
2.2.4 量化研究:街道空间品质的大数据量化测度与评价 |
2.3 街道空间品质的价值意义 |
2.3.1 社会价值 |
2.3.2 空间价值 |
2.3.3 管理价值 |
2.4 街道空间品质的理论研究框架 |
2.4.1 街道空间品质的客观空间质量 |
2.4.2 街道空间品质的主观感知认同 |
2.5 本章小结 |
3 城市生活性街道空间品质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
3.1 生活性街道空间品质测度数据来源及处理 |
3.1.1 线上数据的来源与内容 |
3.1.2 线下数据的来源与内容 |
3.1.3 街道空间数据与图片数据的处理方法 |
3.2 生活性街道空间品质的测度指标提取及量化方法研究 |
3.2.1 客观物质空间维度的指标提取及量化 |
3.2.2 主观感知认同维度的指标提取及量化 |
3.3 生活性街道空间品质测度模型构建 |
3.3.1 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整合 |
3.3.2 评价指标的权重赋值 |
3.4 本章小结 |
4 西安明城区西南片区生活性街道现状分析 |
4.1 西南片区街道空间背景分析 |
4.1.1 西南片区地理区位 |
4.1.2 西南片区街道演变 |
4.1.3 西南片区生活性街道概况 |
4.2 西南片区生活性街道空间使用分析 |
4.2.1 西南片区生活性街道使用人群构成分析 |
4.2.2 西南片区生活性街道使用人群生活方式 |
4.2.3 西南片区业态构成分析 |
4.3 西南片区生活性街道空间形态分析 |
4.3.1 街道肌理分析 |
4.3.2 街道尺度分析 |
4.3.3 街道界面分析 |
4.3.4 街道交通分析 |
4.3.5 街道状态分析 |
4.4 西南片区生活性街道空间界定与分布特征 |
4.4.1 西南片区生活性街道空间界定 |
4.4.2 生活性街道类型与分布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5 西安明城区西南片区生活性街道空间品质测度指标评价 |
5.1 西南片区生活性街道空间基本特征 |
5.1.1 西南片区生活性街道基本情况分析 |
5.1.2 西南片区生活性街道类型解析 |
5.2 西南片区生活性街道空间品质的双重维度测度指标分析 |
5.2.1 客观物质空间维度的指标测度分析 |
5.2.2 主观感知认同维度的指标特征分析 |
5.3 西南片区生活性街道空间品质的总体特征 |
5.3.1 总体量化特征 |
5.3.2 各类型街道空间品质分布特征 |
5.4 生活性街道空间品质的外部环境因子影响剖析 |
5.4.1 生活性街道空间品质的外部环境因子量化分析 |
5.4.2 生活性街道空间品质与外部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5.4.3 生活性街道空间品质的外部影响机制解析 |
5.5 生活性街道空间品质的内部评价因子影响剖析 |
5.5.1 生活性街道空间品质与内部评价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5.5.2 生活性街道空间品质的内在驱动机制分析 |
5.5.3 生活性街道空间品质的组合模式解析 |
5.6 本章小结 |
6 街道空间品质特征的构成模式归纳与解析 |
6.1 生活性街道空间品质构成模式归纳 |
6.1.1 四类模式综合解析 |
6.1.2 模式的空间形态图解 |
6.2 生活性街道空间的高质量街道更新模式 |
6.2.1 舒适生活模式的街道更新模式分析 |
6.2.2 服务生活模式的街道更新模式分析 |
6.2.3 日常生活模式的典型街道分析 |
6.2.4 均衡生活模式的典型街道分析 |
6.3 生活性街道空间品质提升策略 |
6.3.1 指标分级调控策略 |
6.3.2 构成模式提升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成果的归纳与总结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2)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开发 ——以呼和浩特市交通运输资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乡土地理 |
2.课程资源 |
3.交通运输 |
4.教学案例 |
(二)理论基础 |
1.协调论 |
2.可持续发展理论 |
3.情境学习理论 |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地理教材中交通运输课程资源案例分析 |
(一)教材知识点组成部分 |
(二)教材知识点对应案例统计分析 |
(三)教材案例分析 |
1.案例设计分析 |
2.案例特点分析 |
三、课堂视频与教学设计中交通运输部分内容案例分析 |
(一)课堂视频与教学设计中交通运输案例统计 |
(二)交通运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
1.交通运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作用分析 |
2.交通运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运用方式分析 |
四、交通运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开发与实施 |
(一)开发步骤 |
(二)交通运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案例 |
1.呼和浩特市交通运输类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
2.开发的教学设计案例 |
(三)交通运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实施 |
1.实施准备 |
2.实施过程与实施启示 |
五、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四个版本地理必修二交通运输部分案例统计分析表 |
附录2 :四个版本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交通运输部分案例统计分析表 |
附录3 :视频类交通运输部分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分析表(4个) |
附录4 :交通运输部分教学设计案例分析表(12个) |
附录5 :呼和浩特市交通运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表 |
附录6 :呼和浩特市交通运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教学设计案例 |
致谢 |
(3)浅探文本速读法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与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文本速读法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的研究依据 |
第一节 文本速读法的概念界说及其分类 |
一、文本速读法的概念界说 |
二、文本速读法的主要类型 |
(一)限时阅读法 |
(二)固定程序阅读法 |
(三)联想阅读法 |
第二节 理论依据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学生思维发展理论 |
三、“定势”原理 |
四、语言学基础 |
第三节 现实依据 |
一、新课标对高中生阅读能力培养的要求 |
二、课改实践的现实需求 |
三、教师现代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 |
第二章 高中生快速阅读现状及文本速读法的价值探索 |
第一节 高中生快速阅读现状 |
一、快速阅读兴趣不浓且缺乏良好阅读习惯 |
二、快速阅读实践效果较差 |
三、缺乏有效快速阅读训练素材和文本速读法 |
第二节 文本速读法的价值探索 |
一、“眼脑直映”高速阅读的发展价值 |
二、信息时代海量阅读的实用价值 |
三、一脉相承优化阅读的提升价值 |
四、高考语文加量阅读的功利价值 |
第三章 文本速读法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
第一节 限时阅读法的运用策略 |
一、策略设计明提速方法 |
二、教学实践练提速方法 |
第二节 固定程序阅读法的运用策略 |
一、策略设计明速读顺序 |
二、教学实践练速读顺序 |
第三节 联想阅读法的运用策略 |
一、策略设计明速读材料陌生化的熟悉方式 |
二、教学实践练速读材料陌生化的熟悉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高中生快速阅读现状的问卷调查 |
致谢 |
(4)城市更新中政企利益平衡的机制研究 ——以深圳市龙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思路 |
2.1 相关理论阐述 |
2.1.1 博弈论 |
2.1.2 机制设计理论 |
2.1.3 政策工具理论 |
2.2 相关概念解析 |
2.2.1 政企利益的主体 |
2.2.2 政企博弈的产生 |
2.2.3 利益平衡的手段 |
2.3 研究思路构建 |
2.3.1 基于PSR模型的纵向思路 |
2.3.2 基于时间维度的横向思路 |
2.3.3 实证对象:深圳市龙华区 |
2.4 本章小结 |
3 政策探索期(1980-2008):摸石过河,鼓励改造 |
3.1 城市更新的外部条件 |
3.1.1 特区成立,市场化之门打开 |
3.1.2 制度改革,破除发展的桎梏 |
3.2 导致利益失衡的原因分析 |
3.2.1 房价激增,多头供地炒地 |
3.2.2 “种房保地”,旧村抢建高潮 |
3.2.3 快速扩张,土地粗放利用 |
3.3 为实现利益平衡的政策响应 |
3.3.1 政策内容 |
3.3.2 政策评价 |
3.3.3 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3.3.4 实现利益平衡的机制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政策形成期(2009-2015):建章立制,引导更新 |
4.1 城市更新的外部条件 |
4.1.1 特区扩容,规划建设互联互通 |
4.1.2 制度支持,推进“三旧”改造 |
4.2 导致利益失衡的原因分析 |
4.2.1 房市发酵,违规投机行为增加 |
4.2.2 历史遗留,繁荣与城市问题并存 |
4.2.3 制度缺失,市场主体讨价还价 |
4.3 为实现利益平衡的政策响应 |
4.3.1 政策内容 |
4.3.2 政策评价 |
4.3.3 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4.3.4 实现利益平衡的机制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政策完善期(2016-至今):放管结合,限定更新 |
5.1 城市更新的外部条件 |
5.1.1 湾区经济,打造区域增长极 |
5.1.2 “强区放权”,资源配置向下沉 |
5.2 导致利益失衡的原因分析 |
5.2.1 潜力有限,企业“挑肥拣瘦” |
5.2.2 经济导向,忽略公共利益 |
5.2.3 工业旧改,产业空间难保障 |
5.3 为实现利益平衡的政策响应 |
5.3.1 政策内容 |
5.3.2 政策评价 |
5.3.3 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5.3.4 实现利益平衡的机制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利益平衡的机制提取及政策趋势研判 |
6.1 政策响应的多阶段特征分析 |
6.1.1 政策总体特征分析 |
6.1.2 关键影响因素特征 |
6.2 利益平衡的机制提取 |
6.2.1 多因素联动进行利益协调 |
6.2.2 以准入限制因素形成约束 |
6.2.3 引导进行公益住房的配建 |
6.2.4 有效奖励与补偿进行引导 |
6.3 对未来政策制定方向的研判 |
6.3.1 政策变迁动力分析 |
6.3.2 当前阶段的机遇与挑战 |
6.3.3 政策制定方向的预判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附录1:深圳城市更新政策收集表录 |
附录2:关键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图谱 |
致谢 |
(5)区域和国家尺度下中原城市群网络结构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城市网络研究 |
1.2.2 网络结构研究 |
1.2.3 中原城市群相关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区域 |
1.3.2 数据来源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主要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市群和城市-区域 |
2.1.2 城市网络和城市群网络结构 |
2.1.3 尺度依赖性 |
2.1.4 地方蜂鸣与全球管道 |
2.2 主要基础理论 |
2.2.1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
2.2.2 流空间理论 |
2.2.3 中心地理论 |
3 不同尺度下中原城市群城市中心性的特征与演变 |
3.1 城市中心性计算 |
3.2 区域尺度下中原城市群城市中心性特征及其演变 |
3.2.1 总体特征分析 |
3.2.2 层级特征分析 |
3.3 国家尺度下中原城市群城市中心性特征及其演变 |
3.3.1 总体特征分析 |
3.3.2 层级特征分析 |
3.4 区域和国家尺度下中原城市群城市职能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4 不同尺度下中原城市群网络结构的特征与演变 |
4.1 位序-规模法则 |
4.2 城市群整体网络结构及其演变特征 |
4.2.1 区域尺度 |
4.2.2 国家尺度 |
4.3 城市群局部网络结构及其演变特征 |
4.3.1 区域尺度 |
4.3.2 国家尺度 |
4.4 区域和国家尺度下城市群网络结构的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原城市群网络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
5.1 多元回归分析 |
5.1.1 选取变量解释 |
5.1.2 模型构建 |
5.1.3 稳健性检验和回归结果 |
5.2 区域尺度下影响因素分析 |
5.3 国家尺度下影响因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创新之处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成教”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一、时代境域:新型城镇化对职成教协同的实然诉求 |
二、协同发展:关乎职成教学科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 |
三、研究现状:丰富职成教发展相关理论的现实需要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城镇化及新型城镇化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关系的研究 |
三、关于新型城镇化与职成教发展的研究 |
四、对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的述评与反思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新型城镇化 |
二、职业教育 |
三、成人教育 |
四、协同发展 |
第五节 理论基础阐释 |
一、协同共生理论 |
二、人力资本理论 |
第六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内容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 |
第二章 协同发展的基础:职成教逻辑分殊与耦连 |
第一节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本质内涵 |
一、职业教育本质内涵的特异性解析 |
二、成人教育本质内涵的特异性解析 |
第二节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逻辑分殊 |
一、内涵特质的差异 |
二、外延边界的不同 |
三、实践运行的区别 |
第三节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逻辑耦连 |
一、职业性内容:职成教历史发展的逻辑交织 |
二、职后教育域:职成教实践范畴的逻辑交叠 |
三、教育性使命:职成教追求的本真价值选择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职成教共同聚焦的作用目标 |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的历史渊源与内涵解读 |
一、新型城镇化的历史渊源简述 |
二、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内涵 |
三、教育学视域中的新型城镇化 |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任务及发展现状 |
一、新型城镇化的总体目标任务及发展现状 |
二、核心主体城镇化的目标任务及发展现状 |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与职成教间的关系探析 |
一、新型城镇化对职成教的影响分析 |
二、职成教对新型城镇化的作用审视 |
三、新型城镇化与职成教的关系逻辑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成教协同发展的问题 |
第一节 协同单元异化:职成教角色的迷失与错位 |
一、协同单元异化之职业教育维度 |
二、协同单元异化之成人教育维度 |
第二节 协同关系失范:职成教间协同欠缺与不足 |
一、职成教协同合作意识不强 |
二、职成教协同内在机制欠缺 |
三、职成教协同育人平台不足 |
第三节 协同环境困扰:职成教协同保障环境缺失 |
一、物质基础薄弱,“硬性”环境亟待改善 |
二、政策制度缺失,“软性”环境保障不足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成教协同发展的推进 |
第一节 培育合格协同单元:明确职成教的角色与定位 |
一、职业教育需巩固“技术培育”之价值基础 |
二、成人教育需强化“生命关怀”之价值立场 |
第二节 建构适切协同关系:推进职成教间的互通对接 |
一、理念支撑:树立协同的思想观念 |
二、机制联接:构建协同的内在机制 |
三、载体助力:搭建协同的育人平台 |
第三节 创建良好协同环境:营建“软硬性”保障环境 |
一、营建“硬性”保障环境:加强物力与财力资本源保障 |
二、营建“软性”保障环境:强化体制、治理与质量建设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非教育行政机构管理人员”访谈卷 |
附录B:“教育行政机构管理人员”访谈卷 |
附录C:“职成教机构管理人员”访谈卷 |
附录D:“农村转移劳动力”访谈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中学生西洋管弦乐队的教学实践研究 ——以南京市第一中学西洋管弦乐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五、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南京一中西洋管弦乐队的基本概况及组织形式 |
第一节 南京一中西洋管弦乐队的基本概况 |
一、乐队组建与发展概况 |
二、乐队组建与发展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南京一中西洋管弦乐队的组织形式 |
一、乐队人员的组建 |
二、乐器声部的编制 |
第二章 南京一中西洋管弦乐队的教学实践 |
第一节 南京一中西洋管弦乐队的教学文案设计——以《卡门序曲》为例 |
一、教学对象与目标 |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三、教学工作设计与准备 |
四、教学实施步骤与方法 |
五、教学案例分析与总结 |
第二节 南京一中西洋管弦乐队的教学实施模式——以《卡门序曲》为例 |
一、乐曲的背景及风格分析 |
二、各声部演奏技巧的练习 |
三、针对重难点的解决方法 |
四、乐队整体的融合性训练 |
五、综合演奏实践成果展示 |
第三章 南京一中西洋管弦乐队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
第一节 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一、音准练习的不稳定性 |
二、音头、音尾不统一性 |
三、独奏进入的不准确性 |
四、多连音合奏不细化性 |
五、慢速练习的不巩固性 |
第二节 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
一、长音练习稳定音准 |
二、指挥手势统筹协调 |
三、相互聆听准确进入 |
四、具体乐句细节划分 |
五、慢速练习巩固乐曲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以重庆涪陵高铁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1.3 学科背景与发展趋势 |
1.1.4 论文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范围 |
1.4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
1.4.3 小结 |
1.5 研究的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调查研究法 |
1.5.3 学科交叉法 |
1.5.4 抽象思维法 |
1.5.5 研究框架 |
2 高铁站站前区的城市设计影响要素 |
2.1 国内高铁片区发展的现状 |
2.2 重庆市高铁站站前区的发展 |
2.2.1 重庆高铁站站前区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
2.2.2 重庆高铁站站前区的城市设计现状 |
2.2.3 重庆市高铁站区城市设计类型分析 |
2.3 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影响要素 |
2.3.1 城市群与高铁建设同步发展战略 |
2.3.2 上位规划要素对城市设计的指导影响 |
2.3.3 城市的经济发展 |
2.3.4 城市文化的传承 |
2.3.5 地理条件的限制 |
2.4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与借鉴 |
3.1 国外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实例研究 |
3.1.1 新干线上的新起之秀——新横滨车站(Shin Yokohama Station) |
3.1.2 高铁带来的转型典范——里尔欧洲站(Gare de Lille-Europe) |
3.1.3 TOD模式主导的站城一体化——多摩广场中心站 |
3.1.4 国外高铁新城建设的启示 |
3.2 国内高铁站区发展实践 |
3.2.1 山地旅游带来的的城市发展——凯里高铁中心城市设计 |
3.2.2 城市群推动城市一体化——昆山开发区站前商务区城市设计 |
3.2.3 国内高铁新城建设的启示 |
3.3 本章小结 |
4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 |
4.1 宏观视角下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 |
4.1.1 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 |
4.1.2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
4.1.3 遵从上位规划的规划控制 |
4.2 中观视角下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 |
4.2.1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土地开发利用策略研究 |
4.2.2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的城市功能定位 |
4.2.3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的交通组织设计 |
4.2.4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空间形态设计 |
4.3 微观视角下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 |
4.3.1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空间设计策略 |
4.3.2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街道空间设计策略 |
4.3.3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建筑风貌控制 |
4.3.4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
4.3.5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照明设计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5 涪陵区李渡组团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 |
5.1 宏观涪陵区李渡组团泛CBD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条件 |
5.1.1 长江经济带与成渝城市群的提出为涪陵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
5.1.2 李渡片区与涪陵区其他城市区域的空间关系探讨 |
5.2 涪陵北站站前区城市设计问题提出与分析 |
5.2.1 城市设计前期对涪陵城市区的调查研究 |
5.2.2 机遇与挑战并存:从上位规划解读李渡组团泛CBD区域 |
5.2.3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城市设计前期场地调查研究 |
5.2.4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城市设计相关设计问题的提出 |
5.3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城市设计定位目标 |
5.3.1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的定位分析 |
5.3.2 涪陵高铁站站前区的功能定位 |
5.3.3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的形象定位 |
5.4 问题与目标并行的李渡组团泛CBD区域的城市设计 |
5.4.1 城市设计理念 |
5.4.2 城市设计策略 |
5.4.3 城市设计方案 |
5.4.4 城市设计总体控制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6.2.1 不足 |
6.2.2 展望 |
6.3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参与工程实践项目 |
C.涪陵李渡组团高铁站站前区部分图则 |
D.学位论文数据采集 |
致谢 |
(9)西安市商品住宅品质提升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居住品质的内涵的研究 |
1.3.2 关于住房品质影响因素的研究 |
1.3.3 商品住宅市场的供需研究 |
1.3.4 商品住宅品质研究方法回顾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 |
2 与商品住宅品质提升的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商品房与商品住宅 |
2.1.2 商品住宅品质 |
2.2 商品住宅品质提升的意义 |
2.3 商品住宅品质标准及其建立的原则 |
2.3.1 商品住宅的品质标准 |
2.3.2 商品住宅品质标准的建立原则 |
2.4 居住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构架 |
3 与本研究相关理论政策依据 |
3.1 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 |
3.1.1 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实质是供求平衡 |
3.1.2 供求总量平衡 |
3.1.3 供求结构平衡 |
3.2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理论 |
3.3 供给侧改革理论 |
4 西安市商品住宅品质现状的调研与分析 |
4.1 调查问卷的信度检验 |
4.2 被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分析 |
4.3 专家对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4.3.1 专家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4.3.2 专家权重系数计算 |
4.3.3 居民居住品质评价值的计算 |
4.4 居民对商品住宅品质的总体评价 |
4.5 居民对商品住宅品质分项评价 |
4.5.1 住宅的建筑设计落后于需求变化 |
4.5.2 住宅的智能化技术装备配套明显滞后 |
4.5.3 小区软件建设是小区环境的软肋 |
4.5.4 养老配套设施不能满足住宅适老性要求 |
4.5.5 市场环境是住宅品质提升的最大短板 |
4.5.6 城市环境拖累城市宜居程度 |
5 西安市商品住宅品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5.1 住宅的建筑设计 |
5.1.1 厨卫面积、布局和设施及洗衣空间不合理 |
5.1.2 住宅建筑面积总体偏小 |
5.1.3 居民对住宅建筑风格和外观的满意度偏低 |
5.2 住宅的智能化技术装备 |
5.2.1 老旧住宅智能化技术装备滞后 |
5.2.2 忽视老年人对住宅智能化技术装备的需求 |
5.3 小区环境 |
5.3.1 社区文化建设是小区服务的最薄弱环节 |
5.3.2 物业服务质量难以令人满意 |
5.3.3 部分小区设施配套不到位 |
5.4 住宅适老性滞后于发展需要 |
5.5 商品住宅市场环境 |
5.5.1 购房成为家庭的主要经济负担 |
5.5.2 房地产市场管理有待加强 |
5.5.3 住房保障制度实施尚需加强 |
5.6 城市环境 |
5.6.1 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亟待提升 |
5.6.2 路状和生活成本是困扰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因素 |
5.6.3 教育和公共医疗配套供需矛盾较大 |
6 西安商品住宅品质提升路径建议 |
6.1 更新商品住宅设计理念,提升建筑居住品质 |
6.2 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生活便利程度 |
6.3 建立住宅适老化设计标准,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基本国情 |
6.4 抑制房价非理性上涨,降低居民生活成本 |
6.5 规范房地产市场,营造诚信市场环境 |
6.6 加强社区软环境建设,创建文明、和谐小区 |
6.7 完善智能化设施,提高物业服务水平 |
6.8 优化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的局限性和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站城融合引导下的当代铁路客站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城市化问题日益严峻 |
1.1.2 我国铁路交通步入快速发展期 |
1.1.3 铁路客站与城市发展的协同效率不足 |
1.2 相关概念解析 |
1.2.1 紧凑城市(Compact city) |
1.2.2 站城融合(Integration of station and city) |
1.2.3 铁路客站(Railway station) |
1.2.4 协同方式(Cooperative mode)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紧凑城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关于站城一体开发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关于铁路客站规划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框架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5.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推动站城融合的现实背景及相关要素分析 |
2.1 城市空间的变革发展 |
2.1.1 城市发展理念的转变 |
2.1.2 城市产业结构的布局 |
2.1.3 城市交通系统的完善 |
2.2 城市铁路客站的沿革 |
2.2.1 萌芽阶段:以功能需求为主 |
2.2.2 成长阶段:彰显多样的风格 |
2.2.3 更新阶段:体现实用的价值 |
2.2.4 成熟阶段:建立高效的协同 |
2.3 我国铁路交通的全面发展与铁路站点的更新建设 |
2.3.1 普铁网络的优化 |
2.3.2 高铁网络的普及 |
2.3.3 铁路客站的更新 |
2.4 铁路交通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
2.4.1 铁路交通是城市交通体系的完善环节 |
2.4.2 铁路客站是城市交通网络的支撑节点 |
2.4.3 客站枢纽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助力引擎 |
2.5 持续推进站城融合与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
2.5.1 符合紧凑城市的建设需求 |
2.5.2 迎合公交都市战略的实施 |
2.5.3 贴合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的规划建设及协同方式研究 |
3.1 客站的设计定位分析 |
3.1.1 客站的区域定位 |
3.1.2 客站的城市定位 |
3.1.3 客站的站域定位 |
3.2 客站的选址规划分析 |
3.2.1 客站选址的影响因素 |
3.2.2 客站的选址规划模式 |
3.2.3 客站的选址规划原则 |
3.3 客站的建设布局研究 |
3.3.1 影响客站建设布局的各类空间要素 |
3.3.2 客站的建设布局模式 |
3.3.3 客站的建设布局原则 |
3.4 多元化的站城协同方式分析 |
3.4.1 交通层面:依托客站枢纽协同城市交通体系建设 |
3.4.2 社会层面:引导客站枢纽与民众生活良好协同 |
3.4.3 环境层面:确保客站枢纽与城市环境的整体协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的规划设计关键要素研究 |
4.1 日益紧密的站城关系推动铁路客站变革发展 |
4.1.1 影响客站变革发展的主导要素 |
4.1.2 站城关系的强化对客站发展的影响 |
4.2 对内外交通资源的吸纳与整合 |
4.2.1 与城市道路系统的有效衔接 |
4.2.2 全面引入城市公交系统 |
4.2.3 与客站空间形态的良好结合 |
4.2.4 协调有序的客站交通组织 |
4.2.5 换乘大厅与换乘单元的引入 |
4.3 客站交通流线的一体化组织 |
4.3.1 客站交通流线的构成 |
4.3.2 客站交通流线的组织方式 |
4.3.3 客站交通流线的组织理念 |
4.4 对站内空间的集中开发与综合利用 |
4.4.1 高效、快捷的交通空间 |
4.4.2 便利、舒适的服务空间 |
4.4.3 对纵向空间的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 |
4.5 融入城市环境的站外空间设计 |
4.5.1 满足城市需求的站前广场建设 |
4.5.2 站前广场的规划布局原则 |
4.5.3 站前广场的规划布局模式 |
4.5.4 协调城市环境的客站建筑设计 |
4.5.5 站城融合发展下的客站建筑设计策略 |
4.5.6 “强-弱”协调设计概念的引入 |
4.6 基于使用者需求的客站空间设计 |
4.6.1 高效、协调的外部空间设计 |
4.6.2 动态、灵活的内部空间设计 |
4.6.3 客站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原则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代铁路客站的发展模式及站城关系研究 |
5.1 我国铁路客站的“交通节点”发展模式及特点分析 |
5.1.1 我国铁路客站的发展现状 |
5.1.2 “交通节点”模式的实例分析 |
5.1.3 “交通节点”模式的特点分析 |
5.2 日本铁路客站的“区域中心”发展模式及特点分析 |
5.2.1 日本铁路客站的发展现状 |
5.2.2 “区域中心”模式的实例分析 |
5.2.3 “区域中心”模式的特点分析 |
5.3 欧美铁路客站的“城市触媒”发展模式及特点分析 |
5.3.1 欧美铁路客站的发展现状 |
5.3.2 “城市触媒”模式的实例分析 |
5.3.3 “城市触媒”模式的特点分析 |
5.4 不同客站的规划设计特点及站城关系的差异性分析 |
5.5 不同的客站发展经验所带来的启示 |
5.5.1 构建完善的城市公交系统并良好衔接客站枢纽 |
5.5.2 强调客站功能的综合开发及与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 |
5.5.3 注重对客站空间立体化、集约化、高效化的开发与使用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时代的铁路客站规划设计策略及发展方向 |
6.1 新时代的铁路客站规划设计理念 |
6.1.1 可持续理念 |
6.1.2 协同理念 |
6.1.3 以人为本理念 |
6.2 新时代的铁路客站规划设计原则 |
6.2.1 以协调城市环境为基础 |
6.2.2 以助力城市发展为目标 |
6.2.3 以满足民众需求为保障 |
6.3 新时代的铁路客站规划设计构想 |
6.3.1 前期策划:基于城市需求引导客站设计定位 |
6.3.2 初期方案:依托设计草案体现站城协同关系 |
6.3.3 设计优化:推动客站各功能要素协调、整合 |
6.3.4 工程建设:降低对城市环境、民众生活的影响 |
6.3.5 运营管理与使用后评价:多方合作保障客站平稳运作 |
6.3.6 改造与更新:立足时代发展确保站城动态协同 |
6.4 新时代的铁路客站功能结构关系 |
6.4.1 交通功能的强化与完善 |
6.4.2 客站空间的立体开发与综合利用 |
6.4.3 客站内外空间的开放式设计 |
6.4.4 城市功能的引入与整合 |
6.4.5 打造与生活接轨、与时代同步的客站空间环境 |
6.5 新时代的铁路客站发展方向 |
6.5.1 城市中心的既有铁路客站 |
6.5.2 城市周边的新建高铁客站 |
6.5.3 串联城区的城际铁路客站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西安高中建设全面提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源大数据的明城区西南片区生活性街道空间品质测度研究[D]. 李滨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开发 ——以呼和浩特市交通运输资源为例[D]. 刘聪慧.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浅探文本速读法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D]. 陈群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城市更新中政企利益平衡的机制研究 ——以深圳市龙华区为例[D]. 韩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区域和国家尺度下中原城市群网络结构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D]. 陈硕. 河南大学, 2020(02)
- [6]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成教”协同发展研究[D]. 邓文勇. 天津大学, 2020(01)
- [7]中学生西洋管弦乐队的教学实践研究 ——以南京市第一中学西洋管弦乐队为例[D]. 吴奕昕.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8]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以重庆涪陵高铁站为例[D]. 颜阿茵. 重庆大学, 2019(02)
- [9]西安市商品住宅品质提升问题研究[D]. 申雯.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10]站城融合引导下的当代铁路客站规划设计研究[D]. 靳聪毅.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