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起职工上访事件的审计处理始末(论文文献综述)
詹华[1](2013)在《建国以来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历史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老年社会经济保障是整个社会保障体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为了保障步入老年期的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面对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人口赡养比率的日益提高,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的重要性不断显现,改革、健全、完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已经成为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的政府官员、工商实业界人士、专家学者们等共同关注与讨论的热点与焦点民生问题之一。在国内外有关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的研究方面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名家辈出、着述颇丰。丰富、充实的研究文献资料对于开展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的历史研究而言是大有裨益的,为研究的有效进行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物质条件,也提供了比较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线索,使本研究能够充分借鉴前人的学术成果,站在较高的理论视角上,对福建城镇社会基木养老保险金体制的历史沿革以及在此历史进程中所反映出来的体制运行的机制性问题做一番比较全面、客观、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对于中国而言,特别是对处于东南沿海的主要省份福建而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较低的历史条件下,面临较快的社会转型与经济体制转轨,面对社会人口日益老龄化的现实,构建一套符合现阶段国情与省情的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制度,是一项重大的历史使命与严肃的政治任务。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的改革与实践,基本上没有完整、现成的范例可以充分效仿,它是一个需要不断试验和探索的长期过程,在这一进程中,学术理论的先行先试,即学术理论方面的先行性探索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的改革与实践是国家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地区化管理和运作的重要内容。探索与研究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的改革与实践问题必须要引入本土化的视角,立足于福建省的具体省情,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言之有据。建国以来建立和不断健全、完善的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的历史发展进程是福建省情的重要体现,不同历史阶段的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的发展是由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福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运行状况所决定的。每个历史阶段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的发展都有着包涵时代特色的鲜明特征。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社会民生领域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其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中,既体现了一定程度的体制优越性和积极因素,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和负面因素。对于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运行的历史性评价,应当要有一个全面、客观、辩证、理性的认识。因此,要充分地理解和认识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的改革与实践问题的实质,必须对其整个历史沿革的概况和历史演变的基本脉络做一个全方位、详细、深入的考察,由此可见,开展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的相关历史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客观必要性。本论文着重于从历史学的视角,对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演变情况进行研究。考虑到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的历史研究有着较强的现实针对性与应用性,由此,本论文将采取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资料调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并用的方法进行课题研究。本文以“建国以来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历史演变研究”为题,围绕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运行发展的基本线索,充分结合史料,理论联系实际,介绍了社会养老保险金制度的主要概念和基本内涵以及社会养老保险金制度构建的主要思想理论依据与制度建立、发展的历史渊源,论述了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的发展历程,对各个历史阶段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运行的主要特征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归纳和分析,从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等角度入手,对不同历史时期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运行的社会历史背景做了较为详细、深入地剖析与说明,就不同历史阶段的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运行状况进行了全面、具体、客观的评价,重点分析了其运行机制的历史积极作用和历史局限性,最后论述了现阶段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发展的主要改进思路。
刘涛[2](2012)在《当代中国政法委员会研究 ——以X县政法委员会为参照》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党委政法委员会(简称政法委员会或政法委)是当代中国法治建设实践和法治理论论域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但同时也是一个没有得到充分解释的现象。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中国特色的法治建设道路,决定了作为党委职能部门的政法委在我国法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政法传统和法治传统、政法体制和法治体制交会对接中的矛盾和障碍造成了政法委在法治建设中的运行困境以及学术界关于政法委在法治建设中定位问题的诸多争议。基于这一问题的设定,笔者以L省Z市X县政法委为参照,着重考察了政法委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政治功能,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政治体系自身维持和发展的动态过程去理解政法委与中国法治建设的内在关系和政法委在法治建设中的改革趋向。政法委在中国法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它首先是一个政治机构。要想客观全面的理解政法委,就需要把它纳入到中国的政治体系和政治实践中来考量考察。只有弄清楚了政法委的结构和功能情况后,才能准确把握政法委与我国法治建设的内在关联。目前各级政法委已经成为县以上各级党委内部专门领导和管理政法工作的职能部门,同时借助综合治理网络延伸了自己的组织结构,在我国政治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政法委的运行过程是我国政治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法治建设、社会稳定和社会综合治理方面要求和支持的输入以及政治决策的作出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政治体系的维持和发展来看,政法委具有政治录用和政治社会化的功能。从政策层次来看,政法委的主要活动反映了我国政法政策由强制性向容纳性、由治安领域向社会管理领域、由运动式向常态式的发展变化。政法委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它在我国法治建设中的的推进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政法传统和政法体制的基础上建设中国法治,是我们不可能摆脱的“路径依赖”。但是当代中国的政法和法治两种传统并没有实现完全契合,两种传统的悖逆与冲突集中反映在了政法委的运作过程中。政法委在积极推进中国法治建设的同时,也面临着体制上的困境。为了充分发挥政法委在我国法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推动传统政法体制与现代法治框架的融合,政法委自身的改革就成为我国法治建设和政治体系自我完善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基于以上考虑,笔者将全文分为导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其中正文由“政法委员会的组织体制”、“政法委员会的运行机制”、“政法委员会的政治功能”、“政法委员会在中国法治建设中的推进作用”、“政法委员会在中国法治建设中的体制困境”和“法治建设中的政法委员会改革”六章组成。前三章主要是从政法委作为政治结构的属性出发,通过白描的手法对政法委的结构和功能状况进行勾画;后三章则是对政法委与中国法治建设关系以及政法委改革趋向的分析。第一章主要是根据政治社会学和组织社会学的理论,将政法委的组织结构作为描述的切入点,首先在政治体系的框架中明确政法委在县级以上党组织内部的结构定位,并从政法委的职能延伸和拓展中去把握其在社会治理网络中的结构关联。在此基础上结合政法委形成和运作的外在环境,分析了政法委组织结构的两个基本特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治理资源的集中运用。第二章借鉴比较政治学结构功能主义学派的研究框架,以政治体系的过程层次为视角,分析了政法委的运行机制以及其在政治运行中所担负的过程功能。结合对X县的实证考察,可以明确政法委的运行机制由输入机制和输出机制构成,对于政法、综治和维稳政策的形成和输出具有重要影响。政法委在执行输入和输出功能时与政治体系的其他结构以及政治体系的外在环境发生关联互动。第三章继续采用比较政治学结构功能主义学派的框架,对政法委的体系和政策功能进行分析。就体系功能而言,政法委在政法干警录用方面发挥着指导、协调、领导干部任用协管和激励功能,并通过政治忠诚教育、纪律作风教育和法治(制)观念教育推进政法干警角色社会化。就政策功能而言,政法委的主要活动反映了我国社会管制政策的发展变化,对此可以通过“严打”、“综治”和“维稳”三个关键词进行把握。第四章转入对政法委与中国法治建设内在关联分析的第一个方面,探讨政法委在中国法治建设中的推进作用。对此可以从法治认同、权力制约和权利救济三个视角去把握。政法传统中的宗旨观念和群众路线有助于弥补我国旧传统中“时间/经验维度”的缺失,奠定法律法律信仰培育的生活根基。国家功能的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监督思想构成了政法委执法监督的理论基础,政法委的执法监督中的实际作为可以为此提供实证支持。政法救济机制有效弥补了不完善法治状态下的权利救济漏洞,为转型时期我国的权利救济提供权威支撑、实质矫正和结构整合。第五章是政法委与中国法治建设内在关联分析的第二个方面,探讨政法委在中国法治建设中的体制困境。政法委在法治建设中的体制困境是我国政治现代化建设内在矛盾的综合反映。以亨廷顿的政治现代化理论为框架,对此可以从权威转型、结构分化和民众参与三个方面予以把握。权威重塑中的权威弱化、结构分化中的功能混同和法治动员中的参与拥堵共同构成政法委在中国法治建设中的体制困境。第六章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对政法委在法治建设中的改革问题予以探讨。从微观层面看,基本权利保障既是政法委改革中必须坚守的底线,也构成了政法委改革的有力支点。从中观层面看,政法委自身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的制度化建设是政法委改革的中介环节。从宏观层面来看,应当从我国法治建设的内在矛盾入手,积极主动地发挥政法委作为党委职能部门的宏观统筹和协调作用,化解我国法治建设的深层问题。
何景怡[3](2011)在《转型时期我国公共政策终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进入了急剧转型的时期。我国在转型期中,许多不适宜于新体制的政策亟待被终结。党和政府采取积极措施终结了一大批过时、失效的政策,促进了政策系统的优化,但是,政策终结这一环节在我国的政策过程中仍然没有被给予足够的重视,科学完善的政策终结程序的建立依然任重而道远。本文借鉴西方较为成熟的政策终结研究框架,立足我国实际国情,首先描述性地概括了我国在转型期以来政策终结的三次浪潮及取得的成绩。然后,对我国的政策终结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我国的政策终结正在逐步走向常态化,并且政策终结常常与政策的改革和创新相伴随。随后,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公共政策终结存在的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的主要立足点在于对政策终结的认识,推行力度,程序规范,组织机制以及终结成本等几个方面。分析过程中也进行了对政策终结典型案例的研究。最后,本文提出了关于我国公共政策终结的几点促进对策。促进对策主要涉及加强认识,建立定期审查制度,推进规范化进程,完善组织机制,妥善处理社会利益关系,合理控制成本,提高技术能力等七大方面,具体采取了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公开评估结果,建立政策终结的责任追究机制等多种手段以期能达到规范政策终结过程,节省政策资源、促进政策优化的最终目的。
刘金梅[4](2011)在《鹏宇集团并购Q市自来水集团》文中指出民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国有体制改革中充当了很重要角色,对国企实施的并购活动也逐步地由“非垄断行业”向“垄断行业”扩展。随着市政公用领域的逐渐放开,鹏宇集团于2003年8月份,投资15000万元收购Q市自来水集团70%的国有股权,这是当时国家对管网放开后全国首例民营资本控股整个城市供水系统成功案例。鹏宇集团并购Q市自来水集团之后,虽然进行了一定的并购整合工作,但并未取得良好的效果,并购后的企业出现了职工对新企业极度不满、关键员工流失、政府干预经营、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不断发生矛盾等问题,本文以发生的一系列问题和冲突为研究对象,对存在的问题和冲突归纳并分析其成因,认为文化差异引起文化冲突、处理利益相关者关系不当及过分集权等等是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并购绩效,针对这一系列问题,运用企业文化管理、冲突管理、利益相关者等理论知识,提出整合再设计方案。本文意在通过对此案例研究,为企业并购快速整合、提高并购绩效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周春梅[5](2011)在《改制企业劳动关系的矛盾与化解研究 ——以江苏部分企业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我国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产权制度变革、资产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国有中小型企业(集体企业参照)通过兼并、重组,或者破产淘汰,企业竞争力增强,效益提高。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带来了所有制结构的重大变革,引发了劳动关系从比较单纯的形式转变为多种类型的复杂结构,劳动关系多样化。而新型企业组织的大量出现,产权关系、劳动关系和分配关系发生很大变化,劳动者与管理者的权利、地位也发生改变,收入差距拉大,工人下岗、失业或买断工龄、完成身份置换。工人与企业所有者、管理者或其代表在思想观念、情感和心理上产生隔阂,劳动关系的矛盾乃至冲突频频发生。企业改制时由于在职工身份置换、经济补偿金计算等方面出现侵害职工利益的问题,引起工人的不满,工人采取集体堵厂、堵路、静坐、上访等方式进行维权抗争,劳动关系矛盾和冲突形式多种多样,时有激化。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改制、破产等引起的劳动关系各方利益失衡;改制程序不规范、方案不透明,政府官员与企业管理者的腐败;缺乏平等的劳动协商、谈判制度,劳动关系双方信息不对称,沟通渠道不畅通,劳动者利益表达手段缺乏;或者是企业领导、政府官员的工作方法失当,激化了矛盾;因劳动立法不健全,处理劳动关系矛盾过程中有法不依等导致劳动关系矛盾和冲突加剧;或者职工思想观念更新迟缓与心理压力巨大引起劳动关系冲突。在处理和化解劳动关系矛盾和冲突时,工会作为国家法定的工人维权组织,其组织行政化,在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中没有充分发挥出应有的参与、沟通协调、纽带促进等重要作用,这与工会开展工作的外部大环境有关,也与工会职能定位不准确、工会组织覆盖面不够、工会维权能力不强等内在因素有关。公安机关和警察在维护社会安定、化解冲突、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方面起了积极有力的作用,但是在处理工人上访等问题时,由于受到政府领导过度维稳意识的影响,也采取了一些工人不能接受的方式方法,引起职工的不理解和不满。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一方面利用法律赋予的权力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方面又存在错位、越位、缺位等问题,化解矛盾的方式方法也有不妥之处。新闻媒体作为党和群众的喉舌、联系党和群众的桥梁等,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教育群众、维护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监督政府工作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新闻媒体的作用受到限制,在维护党、国家和群众利益时,也会力不从心,陷入无奈之境地。劳动关系的矛盾和冲突是正常的社会现象,对劳动关系矛盾的定位恰当与否关系到解决方式的合理与否,是否建立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谈判机制和沟通渠道影响劳动关系矛盾的解决;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是否作为公正的第三方是化解矛盾冲突的关键。
钱广贵[6](2010)在《中国传媒体制改革研究:从两分开到三分开》文中指出传媒体制改革是现在新闻传播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也被学界和实务界认为是中国传媒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但关于中国传媒应该如何进行体制改革和如何发展,不管是制度提供主体政府,还是学术界以及传媒实务界,则都比较缺乏一个整体的思考和设计。本论文采用系统论、嵌入与脱嵌理论和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范式,对中国传媒体制改革和中国传媒的未来的应然发展这个宏大命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论文的研究思路从两个方面相互呼应展开。一方面是从历时性角度,对中国的自1978年以来的开启的传媒体制变革进行了一个历史的考察和梳理。论文认为,以“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为起点的中国传媒市场化的体制改革到今天,基本上确定了传媒体制和组织层面的“混合型体制”的基本特征,并且遭遇了不可克服的现实和理论障碍。这种渐进式的改革方式的选择有其合理性,但这种“事业、企业混合型体制”也包括政府提出的“采编与经营两分开”的制度安排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层面的弊端,混合型体制本身又成为中国传媒进一步体制改革和传媒发展的最大的障碍。另一方面是从共时性角度,导入对传媒体制改革和传媒发展最具影响的三个场域即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博弈,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有的传媒体制变革的总体性特征。论文通过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变迁以及三者博弈分析,检视了在政府依然强势、市场制度基本确定但远未规范和社会虽然发育但非常弱小的现实条件下中国已有的传媒体制改革和“实然”状态。在三个利益主体即政府、传媒和社会的三角关系和相互博弈中,传媒自身的目标函数市场利润和政府控制传媒保障意识形态安全的目标函数都得到实现,但社会公众利益的保障和实现则出现了系统性缺失,社会在这种传媒发展形态中处于是被遗忘的对象。这种“实然”状态显然并非传媒发展和体制改革的理想状态。同时,传媒的基本功能和需要履行的当下中国社会断裂、利益博弈严重失衡和公共权力被滥用需要监督的历史性功能都没有得到实现。因此,在分析了政府、社会与市场的合理化关系即社会本位的确立的基础上,论文认为传媒的体制改革和发展在履行历史性功能的时候应该是以社会为本位,而这种社会本位的传媒“应然”发展和功能需求提出了传媒结构调整的客观需要。论文的核心观点认为,中国传媒体制改革应该从“两分开”向“三分开”发展,即国家传媒(指履行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目标和功能的传媒类型)、公共传媒和商业传媒的分开发展,进行传媒系统结构的重建。并且三种传媒各自定位,分别履行不同的社会功能和职责,进行不同的制度安排和体制设计,从而共同完成对社会公众利益的维护和保障。论文指出从“二分开”到“三分开”传媒体制改革遵循的路径应该是渐进式。一方面,论文认为我国的传媒发展和三分开体制改革必须遵循渐进式,另一方面,论文从渐进式本身的负面后果和对于渐进式认知的修正指出,传媒体制改革和传媒发展不仅遵循渐进式的路径,更关键的是彰显和实现从“形式渐进”到“本质正义”的传媒发展。传媒发展必须公平、正义,关涉和维护彰显各个社会群体和阶层的利益。在本质正义的核心要求下,传媒体制改革和传媒发展必须以社会公众利益作为基本价值基点。从两分开到三分开的传媒体制改革,在中国当下复杂的社会背景中,在与政府、社会和市场的理性关系的构建中,实现对社会公众利益的维护和张大,注定是一条曲折而漫长的道路。但是,这也是一条中国传媒体制改革和传媒发展必须遵循的道路。
付伟[7](2009)在《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控制研究 ——以瓮安事件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群体性事件是指由特定的事件所引发,以寻求共同利益的人为主体,针对政府等权力机关,以积极的方式来表达诉求的行为或活动。我国群体性事件在本质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也存在扰乱社会公共秩序、损毁党和政府形象和诱发严重刑事犯罪等种种弊端,具有相当的破坏性。在我国现阶段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已经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影响我国稳定的突出问题。公权力行使与公民权利主张的冲突激化往往会引发群体性事件。一方面,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失范的时代背景下,利益分化和对立加剧,弱势群体的权利和利益受到忽视或侵害,处境艰难。另一方面,我国民主监督机制尚不健全、执法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公权力滥用现象较为普遍,并且公民利益诉求渠道不畅通,以致积怨逐步加深。另外,公民法律意识淡薄也制约了民众通过正确途径解决争议的可能性。依法治国是我国根本的治国方略,群体性事件的治理也必须遵循法治的原则。将群体性事件纳入法律控制的范畴,不仅要求在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过程中,以政府为主导的有关公权力主体要杜绝滥用警力现象,以及采取妥善的现场应对方式避免事态升级;而且要求根据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规范公权力运作、坚持政府信息公开、扩大公众参与、畅通公民权利救济渠道以保障公民合法权利,从源头上铲除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诱因,防患于未然;此外,在群体性事件发生之后,依法对涉案问题和涉案人员进行妥善的处理,就案说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也尤为重要。亦即,实现对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控制,要以法律为基础,以法治理念为指引,从事前预防、事中应对、事后处理三个维度进行构建。
吴立果[8](2006)在《红顶富商与涉黑老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国人大代表、亿万富翁、国有企业老总、涉黑团伙老大——这几个关键词,分别代表迥然不同甚至是水火不容的社会阶层,有着泾渭分明、截然对立的价值取向;这四顶常人无法企及的“帽子”,有着对比鲜明的不同色彩,或红得发紫,或黑得透亮。然而,在桑粤春身上, 这多重身份竟像时下流行的儿童玩具变形金刚一样,奇妙地组合在了一起。只不过,他更像一个上帝之手炮制的龙首蛇身、非驴非马的“怪胎”,偶然现身人间兴妖作怪。
巴志鹏[9](2005)在《土地家庭承包制下的农民负担问题研究》文中指出20 世纪 80 年代末以后,我国农民负担渐趋沉重。农民负担过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当前,我国广大农村正在积极进行旨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农村税费改革。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在改革中会不断产生新问题。所以,对土地家庭承包制下农民负担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农民过重负担产生的原因、演变的规律,并积极探索减轻农民负担的新途径,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篇论文除了导言和结语之外,共分 8 章。第一章是对中国历史上农民负担问题进行回顾。在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饱受封建地租、徭役、兵役等沉重负担之苦。即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农民负担问题仍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是历代政权更迭的主要导火索之一。 第二章写土地家庭承包制下我国农民的负担状况,从整体上介绍 20 世纪 80年代以来我国农民诸多负担的全貌和演变情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土地家庭承包制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然而,新的土地经营模式也使得农民负担问题逐步显现,20 世纪 80 年代末以后,农民的税内税外负担到了难以承受的程度,农民负担遂演变成一个重大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 第三章剖析农民负担过重带来的不良后果。农民负担过重,不但影响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影响他们生产和再生产的能力。农民收入低,负担重,广大农村市场就启动不起来,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就会乏力。农民负担过重问题导致农村干群关系紧张,因农民负担引发的群体事件时有发生,对社会稳定构成了威胁。 第四章分析对土地家庭承包制下农民负担过重的经济、政治原因。农业税制的缺陷和弊端、分税制的不完善、乡镇机构臃肿人员过多等等都对农民负担造成很大影响,但农民负担过重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第五章写中国共产党减轻农民负担的种种努力。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相关部委制订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要求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赵婕[10](2004)在《国家审计风险研究》文中认为凡是审计就有风险,国家审计也不例外,而且由于国家审计在经济、政治中的特殊地位,使国家审计的风险问题呈现出许多特别之处,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以达到减少或避免国家审计风险的目的。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引言,简要阐述国家审计风险的研究依据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第二章国家审计风险的概念。在分析风险、审计风险的涵义、特征及审计风险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对国家审计风险涵义的不同观点加以评价,指出这些观点没有结合国家审计的特点,考虑有些偏颇。本文认为,国家审计是一种政府行为,其审计对象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法律等诸多领域,其审计风险不仅影响微观层面的政治、经济等问题,而且还影响宏观层面的政治、经济等问题,仅从承担责任或审计结论恰当与否的角度来定义国家审计风险太过狭隘。因此,应从广义方面理解国家审计风险的涵义。随后结合国家审计的特点分析了国家审计风险的特征。本章最后分析了国家审计风险与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等其它领域风险的关系。第三章国家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首先指出由于历史原因、国家审计自身的特点和法制的不健全等原因使国家审计风险长期被忽视。然后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指出由于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行为缺乏有效监督及审计人员的处境尴尬等原因导致审计风险的发生。再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国家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即长期以来养成的官僚思想和作风使审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领导的暗示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使他们放弃原则而产生风险,以及“中庸”、“以和为贵”等传统思想的影响使他们不自觉地埋下风险的隐患。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再从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环境等方面具体分析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从审计主体、审计客体、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我国的国际声誉方面阐述国家审计风险的危害。最后引入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经验。第四章国家审计风险的管理。首先介绍了专家意见法、筛选——监测——诊断法和故障树三种方法对国家审计风险进行定性的识别、估测和评价。然后进行定量分析,在借鉴独立审计风险模型的基础上,将审计风险分为两个阶段,并加入处理处罚风险因素。最后对国家审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主要从制度设计、提高人员素质、程序安排和技术进步等方面进行论述,着重指出国家审计的程序是有法律规定的,必须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审计程序以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本文的创新之处是:提出从广义的角度定义国家审计风险;与其它领域风险的关系进行分析;始终围绕着国家审计的特点分析国家审计风险的特征,从制度经济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解释国家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结合案例分析风险的成因;提出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国家审计风险进行识别、估测和评价,并改进独立审计风险模型,加入处理处罚风险,对国家审计风险进行定量分析。
二、一起职工上访事件的审计处理始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起职工上访事件的审计处理始末(论文提纲范文)
(1)建国以来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历史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制度的主要概念、基本内涵、思想理论来源及历史渊源 |
第一节 制度的主要概念 |
一、社会保险的定义和显着特征 |
二、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制度与社会养老保险的定义 |
三、制度的一般特点 |
第二节 制度的基本内涵 |
一、制度的基本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 |
二、制度构建的理念与原则 |
三、制度的筹资模式 |
第三节 制度的思想理论来源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有关社会养老保障的思想简述 |
二、西方社会养老保障理论简述 |
第四节 制度的历史渊源 |
一、国际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制度的历史渊源 |
二、中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制度的历史渊源 |
第二章 建国后至文革时期的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研究 |
第一节 体制的发展概况 |
一、体制的管理机构沿革 |
二、企业退休职工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制度 |
三、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退休社会养老保险金待遇制度 |
四、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退休社会养老保险金待遇制度 |
五、企业退休职工出国及出境定居的社会养老保险金待遇制度 |
六、企业退职人员的社会养老保险金待遇制度 |
第二节 体制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一、建国后至文革前体制适度参照了苏联的国家保险模式 |
二、文革前在城镇企业职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方面实行全国统筹制度 |
三、重视对社会特定群体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待遇政策的制定 |
四、文革期间国营企业基本成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运行的责任主体 |
第三节 体制运行的社会历史背景 |
一、建国后至文革期间体制运行的社会政治背景 |
二、建国后至文革期间体制运行的社会经济背景 |
第四节 体制运行的主要社会历史作用 |
一、建国后至文革期间体制运行的历史积极作用 |
二、建国后至文革期间体制运行的历史局限性 |
第三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研究 |
第一节 体制的发展概况 |
一、体制管理机构沿革、相关管理职能的变化以及管理队伍的建设概况 |
二、企业职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制度的发展概况 |
三、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制度的建立、发展概况 |
四、福建省城镇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制度的建立、发展概况 |
五、特殊社会群体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制度(以宗教教职人员为例) |
六、体制的信息化建设 |
七、基金的监督管理工作 |
第二节 体制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一、逐步实行“统帐结合”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模式 |
二、不同行业间及同一行业内部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制度差异 |
三、体制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保人数不断增加 |
四、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的征收和支付水平不断提高,收支平衡且略有结余 |
五、重视对特定社会群体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基本养老保险金待遇等政策的制定 |
六、政府成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运行的责任主体 |
第三节 体制运行的社会历史背景 |
一、改革开放新时期体制运行的社会政治背景 |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体制运行的社会经济背景 |
第四节 体制运行的主要社会历史作用 |
一、改革开放新时期体制运行的历史积极作用 |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体制运行的历史局限性 |
第五节 体制的主要改进思路 |
第四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2)当代中国政法委员会研究 ——以X县政法委员会为参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1章 政法委员会的组织体制 |
1.1 政法委员会的组织结构体系 |
1.1.1 党委职能部门中的政法委员会 |
1.1.2 综治维稳网络中的政法委员会 |
1.2 政法委员会的组织结构特征 |
1.2.1 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 |
1.2.2 治理资源的集中运用 |
第2章 政法委员会的运行机制 |
2.1 政法委员会的输入机制 |
2.1.1 政法委员会的直接输入机制 |
2.1.2 政法委员会的间接输入机制 |
2.2 政法委员会的输出机制 |
2.2.1 政法委员会的决策目标传输机制 |
2.2.2 政法委员会的决策执行督导机制 |
2.2.3 政法委员会的输出效果评估机制 |
第3章 政法委员会的政治功能 |
3.1 政法委员会的政治体系维护功能 |
3.1.1 政法委员会在政法干警录用中的导向功能 |
3.1.2 政法委员会的角色社会化功能 |
3.2 政法委员会的政策功能 |
3.2.1 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 |
3.2.2 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3.2.3 维护社会持续和谐稳定 |
第4章 政法委员会在中国法治建设中的推进作用 |
4.1 政法委员会引领下的法律信仰塑造 |
4.1.1 法律信仰的生活立场还原 |
4.1.2 政法传统对法律信仰的支撑 |
4.2 政法委员会的执法监督功能 |
4.2.1 政法委员会执法监督的理论基础 |
4.2.2 政法委员会执法监督的实际作为 |
4.3 政法委员会在权利救济中的协调功能 |
4.3.1 政法委员会的协调对司法救济的支撑 |
4.3.2 政法委员会的协调对程序主义救济弊端的矫正 |
4.3.3 政法委员会的协调对权利救济资源的整合 |
第5章 政法委员会在中国法治建设中的体制困境 |
5.1 政法委员会在推进权威转换中的权威重塑困境 |
5.1.1 我国政治现代化中的权威转换 |
5.1.2 权威转换中的权力效能衰减 |
5.1.3 权威弱化中的法律权威塑造困境 |
5.2 政法委员会在推进结构分化中的功能混同困境 |
5.2.1 我国政治现化中的结构分化 |
5.2.2 结构分化中的组织协调压力 |
5.2.3 政法委员会协调中的功能混同困境 |
5.3 政法委员会在推进法治动员中的参与疏导困境 |
5.3.1 我国政治现代化中的法治动员 |
5.3.2 法治动员中的参与拥堵 |
5.3.3 政法委员会在法治动员中的民意疏导压力 |
第6章 法治建设中的政法委员会改革 |
6.1 政法委员会改革的微观层面:坚守基本权利保障的底线 |
6.1.1 基本权利在政治体系中的道德评价功能 |
6.1.2 基本权利保障在政法委员会改革中的底线意义 |
6.1.3 基本权利保障在政法委员会改革中的支点意义 |
6.2 政法委员会改革的中观层面:推进自身制度化建设 |
6.2.1 政法委员会制度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6.2.2 政法委员会组织制度的完善 |
6.2.3 政法委员会运行制度的完善 |
6.3 政法委员会改革的宏观层面:强化总体统筹协调功能 |
6.3.1 强化政法委员会在法律实施中的配套协调功能 |
6.3.2 强化政法委员会在社会管理中的整合协调功能 |
6.3.3 强化政法委员会在社会自治中的指导协调功能 |
结语:政治现代化中的法治建设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3)转型时期我国公共政策终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政策终结概念的界定 |
1.2.2 国外公共政策终结的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公共政策终结的研究现状 |
1.2.4 对国内外公共政策终结研究的评价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 |
1.3.2 系统分析方法 |
1.3.3 案例研究法 |
1.4 创新点 |
1.4.1 提出建立政策终结定期审查制度的对策 |
1.4.2 提出建立政策终结责任追究机制的对策 |
第2章 公共政策终结概述 |
2.1 政策终结的定义与特征 |
2.1.1 政策终结的定义 |
2.1.2 政策终结的特征 |
2.2 政策终结的原因、类型与方式 |
2.2.1 政策终结的原因 |
2.2.2 政策终结的类型 |
2.2.3 政策终结的一般方式 |
2.3 狄龙、克帕特里、伯恩等人政策终结的分析模式 |
2.3.1 狄龙的政策终结障碍分析框架 |
2.3.2 克帕特里等人的影响政策终结的客观变量模型 |
2.3.3 伯恩的十二点终结策略 |
第3章 转型时期我国公共政策终结的发展历程及成效 |
3.1 转型时期我国公共政策终结的背景 |
3.1.1 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出 |
3.1.2 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
3.1.3 全球化与中国入世 |
3.2 转型时期我国公共政策终结的三次浪潮 |
3.2.1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
3.2.2 20世纪90年代初期 |
3.2.3 21世纪初期中国入世 |
3.3 转型时期我国公共政策终结的成效 |
3.3.1 政策终结提高了政府的工作绩效 |
3.3.2 政策终结节省了政策资源 |
3.3.3 政策终结促进了政策的优化 |
3.3.4 政策终结促使了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 |
第4章 转型时期我国公共政策终结的现状分析 |
4.1 转型时期我国公共政策终结的现状 |
4.1.1 政策终结顺应时代发展需要 |
4.1.2 政策终结逐渐常态化 |
4.1.3 政策终结与政策改革和政策创新相伴随 |
4.2 转型时期我国公共政策终结的问题 |
4.2.1 政策终结不及时 |
4.2.2 政策终结不当造成政策冲突 |
4.2.3 政策终结力度不够 |
4.2.4 政策终结的程序不规范 |
4.2.5 政策终结的组织机制不健全 |
4.2.6 政策终结的成本高昂 |
4.3 转型时期我国公共政策终结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政府部门对政策终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4.3.2 终结措施缺少可操作性的程序和监督惩罚机制 |
4.3.3 组织机构的特性限制政策终结 |
4.3.4 利益冲突是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
第5章 转型时期我国公共政策终结的促进对策 |
5.1 提高对政策终结的认识 |
5.1.1 加强宣传解释 |
5.1.2 恰当运用媒体舆论工具 |
5.1.3 把握政策终结的时机 |
5.2 建立政策终结的定期审查制度 |
5.2.1 确立公共政策终结定期审查的主体和范围 |
5.2.2 明确行政法规类公共政策终结定期审查的时间周期 |
5.2.3 建立一般性公共政策终结的年度审查机制 |
5.3 大力推进公共政策终结的规范化进程 |
5.3.1 广泛征求各方意见 |
5.3.2 公开政策评估的结果 |
5.3.3 坚持政策终结的法制化程序 |
5.3.4 建立政策终结的监控机制 |
5.3.5 建立政策终结的责任追究机制 |
5.4 完善政策终结的组织机制 |
5.4.1 克服组织的惯性作用 |
5.4.2 科学设计组织结构 |
5.5 政策终结要妥善处理社会利益关系 |
5.5.1 建立利益补偿机制 |
5.5.2 实现合理的利益结构重置 |
5.6 合理控制政策终结的成本 |
5.6.1 尽量降低政策终结需要付出的新成本 |
5.6.2 及时监控政策终结的成本 |
5.7 提高政策终结的技术能力 |
5.7.1 坚持废旧立新并举 |
5.7.2 理性选择传播试探性信息 |
5.7.3 做出必要妥协以减少终结代价 |
5.7.4 适当运用强制力推行终结程序 |
第6章 结论 |
6.1 论文研究的主要成果 |
6.1.1 总结了转型时期我国公共政策终结的三次浪潮 |
6.1.2 指出了转型时期我国公共政策终结的成绩与不足共存 |
6.1.3 完善我国公共政策终结工作的重点是推进政策终结的规范化进程 |
6.1.4 提高政策终结的技术能力是完善我国政策终结工作的有力措施 |
6.2 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
6.2.1 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6.2.2 下一步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
(4)鹏宇集团并购Q市自来水集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部份案例 |
1.1 并购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行业背景 |
1.2 并购双方的基本情况 |
1.2.1 并购方鹏宇集团的基本情况 |
1.2.2 被并购方Q市自来水集团基本情况 |
1.3 并购动因 |
1.3.1 鹏宇集团并购动因 |
1.3.2 Q市自来水集团并购动因 |
1.4 并购过程 |
1.5 并购整合 |
1.5.1 人力资源整合 |
1.5.2 组织制度整合 |
1.5.3 资产整合 |
1.6 并购整合之后 |
1.6.1 并购整合后企业状况 |
1.6.2 职工上访事件 |
1.6.3 中层干部竞聘的始末 |
1.6.4 股东会议上的争议 |
1.6.5 大宗采购的背后 |
第2部份案例分析 |
2.1 并购Q市自来水集团之后存在的问题 |
2.1.1 并购后职工表现出极度不满 |
2.1.2 并购后核心员工流失 |
2.1.3 政府干预 |
2.1.4 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出现分歧 |
2.2 并购后Q市自来水集团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2.2.1 企业文化间差异产生文化冲突 |
2.2.2 利益相关方关系处理不当 |
2.2.3 并购后鹏宇集团过分集权 |
2.3 整合方案再设计 |
2.3.1 整合方案设计原则和流程 |
2.3.2 整合方案的思路框架 |
2.3.3 组织结构整合 |
2.3.4 人力资源整合 |
2.3.5 企业文化整合 |
2.4 整合方案的保障措施 |
2.4.1 组织保障 |
2.4.2 制度保障 |
2.4.3 经费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改制企业劳动关系的矛盾与化解研究 ——以江苏部分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意义 |
二、研究状况和理论借鉴 |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与劳动关系的变化 |
一、企业改制的背景 |
二、企业改制的目标和进程 |
三、我国劳动关系内涵的变化 |
第二章 企业改制中劳动关系矛盾和冲突状况 |
一、企业改制引起的劳动关系的矛盾和冲突 |
二、劳动关系矛盾冲突的过程和结果 |
三、企业改制过程中劳动关系的矛盾和冲突的主要特征 |
第三章 改制企业劳动关系矛盾和冲突的原因 |
一、企业改制引起劳动关系利益失衡与劳动者社会保障不足 |
二、改制程序不规范、方案不透明 |
三、政府官员与企业管理者的腐败 |
四、沟通渠道不畅通,缺乏平等的劳动协商谈判制度 |
五、因法制不健全,导致处理改制问题时劳动关系矛盾冲突 |
第四章 劳动关系矛盾和冲突的化解 |
一、工会组织在化解劳动关系矛盾中的作用 |
二、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在化解劳动关系矛盾中的作用 |
(一)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化解劳动关系矛盾中的做法 |
(二) 各类信访部门在化解劳动关系矛盾中的作用 |
(三) 劳动监察部门在化解劳动关系矛盾中的作用 |
(四) 劳动仲裁部门在化解劳动关系矛盾中的作用 |
三、公安机关和警察的介入对劳动关系矛盾化解的作用 |
四、媒体在化解劳动关系矛盾中的监督作用与无奈 |
第五章 建立化解劳动关系矛盾的长效机制 |
一、正确认识劳动关系的矛盾 |
二、建立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 |
三、建立多方面多层次的利益协调和均衡机制 |
四、政府应成为公正的第三方保护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传媒体制改革研究:从两分开到三分开(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界定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界定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理论范式与基本分析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理论范式 |
三、基本分析框架 |
第三节 研究重点、难点和研究目标 |
一、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二、研究目标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体制、制度 |
二、传媒、传媒体制的界定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传媒业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
二、传媒体制改革文献综述 |
三、多元传媒发展改革与单一市场化取向的传媒产权改革文献综述 |
第三章 中国传媒混合型体制的建立与"两分开"改革的困境 |
第一节 中国传媒发展的三次重大体制变革 |
一、事业型单位、企业化管理:第一次传媒体制变革 |
二、采编与经营相分离:中国传媒第二次体制变革 |
三、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两分开:中国传媒的第三次体制变革 |
第二节 已有传媒体制变革历程的总体反思与混合型体制弊端 |
一、中国经济体制变革的历程与启示 |
二、已有传媒体制变革历程的总体反思与混合型体制弊端 |
第三节 "采编与经营"剥离的理论与实践困境 |
一、采编与经营的关系:基于价值链的理论 |
二、采编与经营剥离的悖论 |
第四节 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的传媒两分开的困境 |
第四章 政府、社会和与市场关系中的中国传媒发展检视与结构调整需求 |
第一节 政府、社会与市场关系中的传媒发展的"实然"检视 |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政府、社会与市场的变迁 |
二、政府、社会与市场三者关系中的传媒发展 |
三、三者博弈的中国传媒体制改革"实然"检视:公众利益的缺失 |
第二节 社会分层、结构断裂和利益博弈的中国现实与传媒功能承担 |
一、社会分层、中国社会分层与结构断裂 |
二、社会断裂中的利益博弈的失衡 |
三、社会断裂与利益博弈失衡中的传媒的功能承担 |
第三节 历史性功能承担下的传媒的"应然"发展与结构调整需求 |
一、政府、社会与市场的合理化关系建构 |
二、合理化关系与功能承担下的中国传媒"应然"发展 |
三、"应然"发展与多种目标函数需求下的结构调整需求 |
第五章 从两分开到三分开:中国传媒体制改革系统结构的合理建构 |
第一节 从两分开到三分开:中国传媒体制改革系统结构的理性构建 |
一、传媒体制改革中的传媒属性争论与反思 |
二、发达国家广电传媒系统构成与启示 |
三、三分开:含义、合理性与公众利益的结构性保障 |
四、三分开下的"党管传媒"再思考 |
第二节 国家传媒的制度设计与安排 |
一. 政治、中国政治和当代政治文明 |
二、中国国家传媒的归位 |
三、国家传媒的独特优势和制度设计与安排 |
第三节 公共传媒的制度设计与安排 |
一、公共传媒的国外发展与启示 |
二、中国公共传媒的制度设计与安排 |
第四节 商业传媒的制度设计与安排 |
一、网络传媒的发展:现实和启示 |
二、出版发行领域传媒的市场化发展改革与启示 |
三、商业传媒的制度安排与设计 |
第六章 三分开传媒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思考 |
第一节 中国改革的渐进式路径选择及传媒体制改革路径模仿 |
一、渐进式改革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 |
二、传媒体制改革的路径模仿:渐进式改革 |
第二节 渐进式改革的反思:从形式差别到本质正义 |
一、渐进式改革的负面后果与再认识 |
二、从形式差别到本质正义:改革的本质评价 |
第三节 传媒渐进式体制改革的价值源点和归属:公众利益至上 |
结语:中国传媒体制改革和发展:公共利益的维护与张大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的相关成果 |
后记 |
(7)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控制研究 ——以瓮安事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群体性事件概述 |
(一) 群体性事件的概念与特点 |
1、群体性事件概念的界定 |
2、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
(二) 群体性事件的负面影响 |
二、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成因 |
(一) 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社会失范 |
(二) 利益分化弱势群体处境艰难 |
(三) 公权力缺乏监督运行不规范 |
(四) 公民权利救济途径不畅 |
(五) 公民法律意识淡薄 |
三、依法控制群体性事件的构建 |
(一) 事前预防 |
1、规范公权力运行 |
2、政府信息公开避免矛盾激化 |
3、扩大公众参与保障公民权利 |
4、疏通公民权利救济渠道 |
(二) 事中应对 |
1、杜绝滥用警力现象 |
2、妥善应对避免事态升级 |
(三) 事后处理 |
1、区别对待依法追究责任 |
2、就案说法加强法制教育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土地家庭承包制下的农民负担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一、对土地家庭承包制下农民负担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
二、国内外关于土地家庭承包制下中国农民负担研究状况述评 |
三、本人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及框架结构 |
第一章 中国农民负担的历史回顾 |
一、秦汉时期的农民负担 |
二、隋唐时期的农民负担 |
三、宋元时期的农民负担 |
四、明清时期的农民负担 |
五、民国时期及革命根据地的农民负担 |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农民负担 |
第二章 土地家庭承包制下我国农民负担的状况 |
一、土地家庭承包制与农民负担 |
二、土地家庭承包制下我国农民的农业各税负担 |
三、土地家庭承包制推行以后我国农民承担的税外负担 |
四、土地家庭承包制下农民负担发展的几个阶段 |
五、土地家庭承包制下农民负担的区域差别 |
第三章 土地家庭承包制下农民负担过重的现实危害 |
一、农民负担过重对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
二、农民负担过重对扩大内需政策绩效的影响 |
三、农民负担过重对党和政府在农民心目中形象以及对农村和整个社会稳定的影响 |
第四章 土地家庭承包制下农民负担过重的症结 |
一、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与我国农民负担 |
二、我国的农业税制与农民负担 |
三、分税制对我国农民负担的影响 |
四、乡镇行政、财政体制缺陷对农民负担的影响 |
第五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减轻农民负担的实践 |
一、20 世纪80 年代和90 年代初期:制止“三乱”、规范农民负担 |
二、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遏制恶性案件发生,强化领导干部责任 |
三、世纪之交:费改税、理顺税费关系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减轻农民负担实践的绩效分析 |
一、“三令五申”减农负绩效不佳现象分析 |
二、关于农村税费改革的思考 |
第七章 中国历史上及国外涉农税制借鉴 |
一、中国历史上的农业税制考察 |
二、我国历史上农业税制沿革的启示 |
三、国外涉农税制概述 |
四、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
第八章 解决农民负担问题的路径探讨 |
一、统筹城乡发展,早日完成从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到一元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变 |
二、乡镇机构改革:农村税费改革绕不过去的坎儿 |
三、增收是减负的关键一环: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国家审计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 言 |
一、 研究依据和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国家审计风险的概念 |
一、 风险与审计风险的涵义 |
二、 国家审计风险的涵义 |
三、 国家审计风险的特征 |
四、 国家审计风险与其它领域风险的关系 |
第三章 国家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
一、 国家审计风险长期被忽视的原因 |
二、 国家审计风险成因的理论分析 |
三、 国家审计风险成因的具体分析 |
四、 国家审计风险的危害 |
五、 结合案例对国家审计风险作进一步的说明 |
第四章 国家审计风险的管理 |
一、 国家审计风险的评估 |
二、 国家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一起职工上访事件的审计处理始末(论文参考文献)
- [1]建国以来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历史演变研究[D]. 詹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1)
- [2]当代中国政法委员会研究 ——以X县政法委员会为参照[D]. 刘涛. 吉林大学, 2012(09)
- [3]转型时期我国公共政策终结研究[D]. 何景怡. 东北大学, 2011(05)
- [4]鹏宇集团并购Q市自来水集团[D]. 刘金梅.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05)
- [5]改制企业劳动关系的矛盾与化解研究 ——以江苏部分企业为例[D]. 周春梅. 南京大学, 2011(09)
- [6]中国传媒体制改革研究:从两分开到三分开[D]. 钱广贵. 武汉大学, 2010(10)
- [7]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控制研究 ——以瓮安事件为例[D]. 付伟. 兰州大学, 2009(01)
- [8]红顶富商与涉黑老大[J]. 吴立果. 报告文学, 2006(02)
- [9]土地家庭承包制下的农民负担问题研究[D]. 巴志鹏.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5)
- [10]国家审计风险研究[D]. 赵婕. 福州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