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部大开发中的文化价值哲学之透视(论文文献综述)
王帅[1](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坚持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开启新征程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青年是标志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1)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大学生以独特的社会角色参与其中,社会发展的每一次重大变革,无不强烈撞击着大学生之思想,影响其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的时代风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全面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热点及形成变化过程,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现实样态、时代特质,全面了解他们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进而更深刻地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变化发展规律,对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聚焦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热点,系统回顾和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发展的历程,研究其现实样态、发展特点和变化规律,分析其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并以此为基础,研究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进一步增强其针对性和有效性。人的思想与时代环境密不可分。思想热点因其带有的价值反映、对立和冲突,是个体观念在一定社会条件下集中突显的部分,是日常生活中不同主体意图、动机相互作用的结果。(2)人的思想和行为受所处时代条件的影响、制约甚至支配。同时,思想热点和行为倾向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可以通过人的劳动实践,或者通过影响和指导人的实践而改造现实世界,甚至创造时代主题。作为大学生价值观集中反映的大学生思想热点,其变化发展特点更深刻地反映出这一作用规律。当前,国际形势瞬息万变,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影响不断增强;改革开放持续深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大学生代际特征愈加明显,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不断显现。“赢得青年,赢得未来”,从社会历史发展中描绘青年大学生思想热点图景,从时代变迁过程中把握青年大学生思想变化轨迹,从青年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规律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这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该承担的使命和责任。党的十九大描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了新时代“两步走”的战略安排(3)。从时间发展上看,当前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使命的主要担当者。高等教育要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历史使命,要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复杂时代课题,这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否实现,关系到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能否后继有人这一重大而根本性的问题,也是本论文研究的重大意义之所在。论文内容由六个部分构成:第一章对思想热点的基础性问题进行解析。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为出发点,阐释思想热点的涵义、形成特点和表现样态。分析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形成过程,从主体、介体、场域等要素入手,论述大学生思想热点“萌芽、汇聚、成型、释放、沉寂”的发展过程,探索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机理。思想热点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社会思潮和风气的前沿,正因如此,研究大学生思想热点问题才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一个重要课题。第二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历史图景。将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以启动和探索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新时代以来为划分,具体梳理各个历史阶段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基本状况,并进一步分析其主要变化脉络和发展轨迹,描绘其在大学生政治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感体验、文化认知等方面的基本样态。第三章阐释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影响因素。影响、制约甚至支配人们思想热点和行为倾向的因素各种各样,既有外部客观因素,也有内部主观因素。本章主要对大学生思想热点形成变化的动因进行时代背景分析,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入手,从社会宏观环境、文化发展、教育改革、主体特征四个方面,追寻大学生思想热点变化的根源和动力。第四章凝练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特征规律。总体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变化发展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规律,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热点是社会发展变化的集中反映,彰显出最为明显的时代特征。具体而言,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变化和演进体现出与社会环境相适应、与主体需求相一致、与价值形态变迁相协同、并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等规律和特征。第五章从网络大数据分析和问卷调查两方面开展实证研究,印证大学生思想热点形成特点和演进规律,并以此分析研判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主要趋势。网络大数据调查的优势在于能处理海量网络文本数据,数据量大、较为客观;问卷调查的优势在于便于调查设计,易于开展交叉因素分析。两者互相配合,能更全面、真实地反映出大学生的思想热点状况,为实证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综合方法。第六章重点研究探讨增强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思想热点针对性实效性的策略。基于对大学生思想热点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出应重视和积极回应大学生思想热点问题关切,科学研判大学生思想热点发展趋势,强化理论武装打牢大学生的科学思想基础,改进方式方法,把握重点环节,提升思想热点的引导能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因而,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背景中深刻把握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规律,并以此来进一步研究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对于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论文正是立足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演进,关照思想热点研究的多学科视角,基于对大学生思想热点研究的历史性梳理和对当下大学生思想热点样态和特质的实证分析,着力描述大学生思想热点的现象特征,着力探究大学生思想热点的本质核心,着力分析大学生思想热点发展演进的历史特点及制约其发展变化的主客观要素,着力把握大学生思想热点发展的演变规律和内在机理,最后落脚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现实目标上,从而深刻彰显出大学生思想热点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形成论文研究分析的逻辑闭环。
尹红领[2](2019)在《习近平生活价值论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为基本出发点,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丰富人民生活的内涵。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习近平眼中的生活就是老百姓的美好生活,生活的改善就是向往和追求美好生活。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人民的生活价值来自哪里、走向何方,生活价值在于什么、如何保障和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一系列问题,形成了习近平生活价值论,指引人们创造和实现美好生活的生活实践。习近平生活价值论,具有深厚的理论来源和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等“生活价值观”系列论述,为习近平生活价值论提供了根本的理论源泉。推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人民“生活价值观”的系列论述,为习近平生活价值论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提供了现实的最初的实践基础。七年的知青生活使习近平坚定了个人在生活中的角色定位:“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铸就了生活中“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擦亮了生活的根源底色:“懂得了什么叫实际”,找到了生活价值的实现密码:“团结”与“奋斗”。习近平生活价值论的实践基础,还直接体现在习近平正定从政以后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所作的种种努力和奋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和现实的实践基础,凸显了习近平生活价值论所具有的人民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全面性的理论特质。价值目的就是价值活动所要追求和实现的目的。习近平生活价值论的目标追求,揭示了习近平生活价值论的价值目的,是马克思主义生活价值目标在中国人民生活价值实践的逐步展开和集中体现,是一个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价值目标体系。这个价值目标体系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活价值观的一般的根本性要求,又符合新时代发展的实践,还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习近平生活价值论目标追求的生动的集中表达,它蕴含着聚焦保障民生,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它还包含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它还指引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追求。科学的理论,其价值性是确定的明晰的,包含有特定的内涵。习近平生活价值论的丰富内容,揭示习近平生活价值论的价值内涵,体现在它是现实生活实践的丰富与展开,这就是“充实无忧”的物质生活,坚定“政治自信”的政治生活,“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道德生活,塑造“美好心灵”的家庭生活,营造“清朗”空间的网络生活。这些丰富内容构成一幅新时代人们创造、实现美好生活的壮丽场景,丰富着人的全面发展内涵,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伟大历史进程。习近平生活价值论的保障系统,揭示了习近平生活价值论的价值维系,维系着新时代中国人民创造、实现美好生活的客观实践,它包含应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这个根本政治保障,这是因为没有政治局面的稳定就没有美好生活的可能,坚持党的领导本质上就是坚持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坚持党的领导就应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它还包含坚定理想信念这个强大引领动力,这是因为近14亿中国人需要在理想信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只有马克思主义真理才能正确地引领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理想信念,用马克思主义才能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造新性发展。它还包含了维护保障人民美好生活的法律制度底线以及道德规范支撑,这就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习近平生活价值论的实践面向,揭示习近平生活价值论的价值实现方式,就在于指引人们在崇尚创新中创造生活价值,这就应把握实践的创新性特质,提高创新性实践的本领。在不懈奋斗中实现生活价值,这就应充分认识实践的奋斗性,在艰苦奋斗中创造、实现美好生活。在倡导绿色化中变革生产、生活方式,这就应树立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于春滨[3](2018)在《云南白族价值观当代适应性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云南白族价值观为研究对象,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依据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理论,采用多学科结合的办法,从建构价值观研究的学理基础入手,通过对云南剑川白族的实证调研,对白族居民的经济、政治、法律、婚姻、信仰价值观等进行研究。从共时性的视角,研究当今白族价值观的实际状况,发现白族价值观的特点,寻找需要加强建设的方面;从历时性的视角,研究价值观的发展脉络,探索白族价值观的发展规律和传承机制,提出白族价值观当代适应性建设的措施和建议。新中国成立后,白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白族群众的经济生活结构和特点发生了很多变化,价值观也随之变迁,既有原有传统价值观的传承问题,也有新价值观的建构问题。新价值观的建构,既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作用发挥,又关系民族地区团结和谐稳定,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本文在实证研究基础上分析现时白族价值观,并与白族传统价值观、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比较,探讨当今白族价值观和传统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与融合,探讨白族价值观当代适应性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最后讨论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推进白族地区的价值观建设。本文内容包括七个部分。绪论,阐明本论文研究的背景、缘由、要解决的问题和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概念界定,梳理了国内外研究,同时总结了研究的重点和方法。第一章,主要阐述价值观思想的脉络。分别从西方价值观思想、我国价值观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思想三个方面来分析价值观研究的历史脉络。第二章,详细的梳理了云南白族传统价值观的历史演变过程,总结了其特点,对历史嬗变进行了详细阐述。第三章,调查了当代云南白族价值观现状,主要是以云南剑川白族为案例,通过量表编制、施测、汇总、分析和实地访谈,对白族价值观进行实证分析,把握白族价值观的现实状况。重点结合文献搜集、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掌握的材料,从经济、政治、法律、婚姻、信仰、幸福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分析。第四章,主要是分析云南白族价值观在当代适应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五章,主要是提出云南白族价值观的当代调适路径。明确提出,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才能不断增强白族的价值观自我调适能力,在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中促进白族价值观的当代调适,并在调适中实现国家认同。结语部分,分析白族价值观建设的目标是促进白族人民对国家主导价值观的认同,使白族民众能充分融入到国家主导下的现代生活中,使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等能有一整套相对稳定的价值观进行指导。同时阐释改善白族地区群众生活对于白族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出白族价值观建设的实质就是白族现代生活的建构,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实现对白族民众主观世界的改造,为边疆繁荣稳定和民族团结进步发展创造条件。文末总结了探索和创新之处。
戴建波[4](2017)在《地方高校教师流动的价值取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促进了我国社会结构变革,也推动了社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相对稳定、封闭的人事管理制度的缺陷日益明显,严重制约了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进而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为社会劳动力流动提供了制度依据,人力资源的流动提高了社会人力资源配置效率。高等学校和社会的其他行业一样,高校教师流动频繁。而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成为校际流动的主要输出地。地方高校教师无序、不合理流动进一步加剧了中央部委属高校与地方高校教师资源的非均衡。地方高校呈现出“优汰劣胜”恶性循环趋势,优秀的师资引进困难与不合格教师分流困难并存,地方高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处在亚健康状态。地方高校教师为什么“会”流动?又为什么“要”流动?如何流动?流动的效果又如何?地方高校组织如何引导教师合理流动?这一系列问题构成了地方高校教师流动的价值取向研究的主体。论文从流动的主体——地方高校教师着手,在对地方高校教师的流动现状进行考察的基础之上,分析地方高校教师流动的影响因素,从实践层面回答“为什么会流动”的问题——个体、组织、外部环境导致;探寻其流动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从认知层面回答“为什么要流动”的问题——实现某种价值;从人本层面探索地方高校教师流动价值取向的逻辑;审视教师流动过程中的现实困境、价值困境及冲突,结合个体、组织、系统三方利益相关体,提出地方高校教师流动的价值原则,探索其价值取向的调适路径,为地方高校制定合理的教师流动政策提供价值指引。本文以地方公立本科高校的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研究发现,教师流动在地方高校是一个常见现象,但整体流动率相对偏低;从流向上看,地方高校教师流动的“流出”特征较“流入”更加明显,且带有一定的区域特征,中、西部地方高校以“流出”为主,东部地区的“流入率”略高于“流出率”;流动类型上,当前地方高校教师流动主要表现为校际流动和职业间流动两种类型,地方高校成为高等教育系统中校际(包括科研院所)流动的主要“输出地”,校际流动较职业间流动有明显优势;流动路径上,从不发达或欠发达的经济外围地区向发达的经济中心地区流动,从位于政治外围的地级市向位于政治中心的省会城市、直辖市流动,从处于学术外围的地方高校向处于学术中心的中央部委所属高校流动;与中央部委属大学相比,地方高校教师流动体现出限于国内流动、学术性流动率偏低、流动频率不高等特征。影响地方高校教师流动的主要因素包括个体、组织、外部环境因素。个体因素层面,经济利益、家庭情感、自我价值实现这三个维度对地方高校教师流动的影响均十分显着,且是多元、动态变化的;经济因素对青年教师流动的影响最为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情感因素、自我价值实现的影响日益显着;虽然薪资不高,但地方高校教师的职业认同度却相对较高;子女的教育机会与环境、赡养老人、配偶的工作地点对教师流动的影响显着,亲属强关系是家庭成员发生职业流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个人成长机会与自我价值实现也显着影响地方高校教师流动,但受限于客观条件,两级分化严重。组织因素层面,正式组织的物理、技术环境对教师流动产生显性影响,与部委属高校的教育、科研经费的差距,较差的工作条件和环境等,对地方高校教师流动产生直接影响;非正式的组织文化因素对教师流动产生潜性、根深蒂固的影响,相比较于适应性与目的性的外部适应力,参与性与一致性的内部整合对教师流动的影响更加显着;组织文化对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的影响存在典型差异,且对教师流动的影响显着于行政人员;教师更注重授权、团队、创新、发展,教师更忠诚于学科,行政人员更忠诚于组织。外部环境层面,人际关系失调经常成为地方高校教师发生流动的直接原因,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已然上升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利的较量与制衡;自然、政治、经济等客观外部环境对教师流动影响显着,政治中心、经济发达区域、自然条件优越区域成为主要流入地。地方高校教师流动动机、目的中隐含三种价值取向:功利取向、文化认同取向、人际关系取向。功利取向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个体与组织的利益对立形成的价值冲突;个体的流动经常是以组织利益的牺牲为代价,地方高校组织在与教师的博弈过程中往往显得力不从心;二是个人短期物质利益与长期学术发展错位;地方高校教师往往为了眼前的物质利益,而放弃学术发展的机会。文化认同取向表现为组织内部文化协调与组织外部文化适应两方面。组织氛围正向影响组织绩效,提高教师的组织认同度;学术自由是大学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最高价值取向,但地方高校的学术自由经常被侵犯,学术秩序被打乱;组织声望对教师的组织认同有重要影响,较高的组织声望能降低教师的相对剥夺感,增强教师的组织归属感;大学自治是组织外部文化适应力的重要体现,但在地方高校,大学自主权得不到有效保障和大学行政化严重问题并存。人际关系取向表现为人际关系的“推力”和“拉力”以及两种力的相互作用。在以“礼”为规范的熟人社会中,推力只存在于组织内部,发生在人际关系失调时,而拉力存在于组织内、外部,发生在人际关系恢复过程中,一般来说,这两种力是单独发生作用的,但在特殊情况下,因内部推力与外部拉力具有同向作用,可以同时发生作用。地方高校教师流动的价值取向有其背后的人本逻辑。这种逻辑反过来又可以检验价值行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是否达到了价值主体的价值预期。研究发现,“经济人”、“文化人”、“社会人”契合了这三种价值取向的人性预设,工具理性、传统理性、情感理性分别是其行为类型,利益、价值观、人情则是其行动基础,这三种行动基础在很多场合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织的,导致教师在流动过程中表现出因情景变化而变化的权变取向,是一个“复杂人”。这些构成了地方高校教师流动价值取向的人本理论逻辑。基于此,利益机制、组织认同、人情法则构成了地方高校教师流动价值取向的人本实践逻辑。“留”与“流”的价值冲突经常使地方高校教师陷入利益、组织认同、人情困境。为了化解流动中的现实困境和价值困境,使教师个体的流动行为能够兼顾个体、组织、系统三方面利益。本文建议遵循人力资本合理配置原则、个人与组织价值契合原则、资源配置效率价值与公平价值兼顾原则,沿着三条路径:教师职业信念重塑与职业道德提升的自我调适、组织文化价值培育的组织调适、国家政策价值指引的系统调适,对地方高校教师流动的三种价值取向进行适当调适,实现教师的合理流动。
王谦[5](2016)在《改革开放以来民族教育政策价值取向演变研究 ——以民族预科教育政策为例》文中认为当代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一场急遽的社会变革,其基本特征就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的建立为核心的社会结构的转型。(1)这场社会变革引起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巨大变化,得到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的高度关注,当然,教育学家也不例外。在社会转型的论域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已成为各学科研究的趋势。社会转型必然引起政策主、客体价值观的重构,正是这些重构的价值观,为人类社会活动提供了基本的价值选择标准,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价值取向。当下,民族教育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民族教育政策是民族教育发展的指南,是判断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的根本依据,梳理其价值取向演变过程,意义重大。本文以民族预科教育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以民族教育政策价值取向演变特点为研究线索,将我国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分为1978年至1984年、1985年至1999年、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民族教育政策的演变与其价值取向密切相关,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并不是“价值无涉”的。只有透析民族教育政策不同时期所体现出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方能澄清民族教育的本质所在。同时,结合当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变化,才能分析民族教育政策价值取向演变之根本原因。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导论部分主要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提出研究问题,找准本研究立足之处。文章第一部分,厘清公共政策、教育政策、民族教育政策及民族预科教育政策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从民族教育政策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出发,构架价值取向具体分析框架。第二、三、四部分针对1978年至1984年、1985年至1999年、2000年至今的民族预科教育政策文本进行解读,在每一时期分析过程中,遵循政策发展概况、文本分析、价值取向、影响政策价值取向变化因素的分析框架。通过梳理发现,1978年至1984年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呈现出社会本位、优先与优惠发展的价值取向;1985年至1999年民族预科教育政策表现为社会本位兼顾个人本位、效率为主同时兼顾公平的取向;2000年至今的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则更趋向强调质量与差别化的价值取向。第五部分则在重点针对改革开放以来民族教育政策价值取向进行反思,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建议。在维护全球共同利益的前提下,尊重而不是否定多元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自主发展,保持彼此间的宽容、理解、合作与交流,保证民族教育发展由外推走向内生,这是民族发展、社会进步的根本途径,亦是民族教育政策价值取向根本旨归。
徐腾[6](201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主义价值问题的研究,为我们深入认识社会主义提供了一个新视角。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思想理论、一种实践运动、一种社会制度,也是一种价值理念。社会主义通过价值观理解其自身,形成自我意识。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内核,是社会主义运动的目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独有的,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理念,是支撑着社会主义运动长期发展的价值指向和价值准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建构,离不开对空想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批判和超越,对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国传统价值观与现代市场经济价值观的超越和扬弃。空想社会主义“平等”、“劳动”、“幸福”、“博爱”、“社会和谐”的价值理想;科学社会主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价值追求;中国传统价值观“和为达道”、“人为至贵”、“重义轻利”、“贵群舍己”、“生生口新”、“刚健自强”的价值资源:市场经济“自由竞争”、“平等互利”、“诚实守信”、“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的价值理念,都应该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理论来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在不断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党的历代领导核心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毛泽东看来,社会主义价值主体足人民群众: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是实现人人平等与全面自由发展;社会主义价值尺度是生产力标准和群众利益标准;社会主义价值实现路径是群众实践。邓小平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三个有利于”是社会主义价值标准;发展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价值手段。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三个文明”建设确立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表明了社会主义的价值主体。胡锦涛在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坚持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确立了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开创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实现路径:建构了四位一体的价值观念体系。他们的这些探索和认识,为我们进一步提炼和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人为本、共同富裕、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自由平等这五组观念。这五句话,彰显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有机统一,表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价值意愿和价值选择,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精神层面和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和现实要求,凝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和要义。其中,以人为本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是科学社会主义价值理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表达,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的价值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首要价值。共同富裕、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自由平等既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现实要求,又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展开和实现手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践行,有着良好的现实基础和有利条件: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逐步形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物质成果,等等。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的契合度不高;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冲突;全球化带来的多样化社会思潮;干部队伍中存在着消极腐败现象,等等。在当代中国,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领导力量:各级政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责任主体;各类企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重要承担者;民间组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重要参与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干部群众思想实际出发,综合运用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手段,通过思想教育、舆论引导、文化熏陶、实践养成、政策支持和制度安排等路径来进行,使其逐步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赵金亮[7](201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研究》文中指出发展是人类历史演进的永恒主题,也是各民族和社会始终追求的目标。民族发展依托于一定的时代和空间环境,在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民族的科学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民族发展决定民族和国家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的稳定。综观世界各国,民族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要靠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是我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人口众多,地域广阔,边境线长,自然资源丰富,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和政府民族理论和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中国共产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不同时期,始终如一地从振兴中华民族的战略高度,从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探索,不断推动实践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处理民族发展问题的成功道路。在这90多年民族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其发展内容、发展目标、发展的价值标准、发展原则在不同历史阶段各有侧重。毛泽东民族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初步探索。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发展的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确立的思想基础和理论起点。毛泽东民族发展理论侧重于民族政治上层建筑的变革和社会制度的改造,把民族社会制度改造的完成作为民族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价值评价标准,引导中华各民族推翻了剥削压迫制度,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了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使各民族人民在政治上获得了自由解放,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邓小平民族发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创立与形成阶段,它主要回答和指导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统一多民族国家里,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加速推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尽快赶上先进民族的社会发展步划,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问题。邓小平首次把生产力标准引入民族工作,把民族地区能不能发展起来作为观察少数民族地区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客观标准,把发展问题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主题,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提出“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其主旨在于进一步加快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邓小平民族发展理论,为我们观察、思考和解决中国民族问题提供了一个实践基础和理论框架。江泽民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这主要体现在指导发展角度的根本转变上,它在实践中继承、发展了邓小平“两个大局”的发展战略,提出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步骤,坚持在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实践中,有重点、分步骤、有计划地先沿海后内陆的社会主义共富观,实施西部大开发,推进民族发展进程。江泽民的民族发展理论蕴含在其“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当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的丰富与发展阶段。时代进入新世纪,胡锦涛深刻把握前几任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民族发展问题的基本理论,全面总结我党几十年来民族工作的成就和经验,大胆突破,勇于创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民族工作的主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强调走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胡锦涛民族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的深化与成熟阶段。论文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的起点与基础一毛泽东民族发展理论的分析为契入点,通过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领导人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发展、建设的不同时期的民族发展理论创新的内容做详尽叙述,探寻他们民族发展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创新的路径及其及重要特征。这种研究对于我们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历程、规律、特点、方向、内容,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从而更科学、更协调、更全面地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论文分为三个部分,共六章。第一部分即是第一章,也是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阐述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和重点内容,包括四个章节的内容,分别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民族发展理论,具体阐述以上相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重要内容、基本特征,说明这些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它们各自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为整体意义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作出贡献,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体系。第三部分为结论,也是最后一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创新发展作出展望,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及其目标选择。
唐建兵[8](2012)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原理与中国民族结构特点相结合的产物,是历任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及其重要成员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的认识和根本看法,是被民族工作实践所证明的科学结论,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形成发展的社会动因包括: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危机的历史背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交织碰撞的思想基础;无产阶级力量不断成长壮大的阶级基础;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实践动力等四个主要方面。中国传统民族观念的肥沃土壤、马列主义民族观的优良种子、处理民族问题失误的借鉴素材、长期民族工作实践的验证平台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理论实践渊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分为:探索与酝酿(1917—1921年)、奠基与初创(1921—1978年)、形成与确立(1978—1989年)、成熟与完善(1989—)等四个阶段。马列主义民族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优良种子。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斯大林给出了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有民族就会有民族问题,民族问题实际上就是阶级剥削与阶级压迫问题。在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民族问题是社会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消灭私有制和剥削压迫制度,实现民族的自由解放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条件和基础。单一制共和国前提下的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政治结构的理想形式,联邦制仅是过渡形式。始终坚持民族自决、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民族纲领,并以此为基本依据,制定与各国民族实际相适应的民族政策,以调适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发展,缩小民族差距,实现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有效途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内容阐释是论文的重中之重。历任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观点和看法,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结合中国民族实际,对民族和民族问题内涵的界定、外延的分析;民族特征的综合描述,对中华民族的认识及民族问题“六大特性”,民族问题实质和表现形式的分析;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政治结构形式;民族关系、民族发展、民族文化和民族安全等系列问题的论述和阐释,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发展问题的分析;解决中国民族问题,必须坚持民族自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等民族纲领,制定切合中国民族实际的民族政策;民族工作实践中,认真贯彻民族纲领政策,不断发展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进一步推进民族发展,最终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走中国特色、各民族特点的民族发展道路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解决民族问题的智慧魅力,富有丰富哲理,其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对其进行逻辑总结以推广其主要经验、认识其历史地位、把握其基本规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主要特点,即“五个统一”: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统一、历史性和现实性相统一、阶段性和系统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科学性和人文性相统一。实践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动摇;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与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着力发展生产力,促进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切实贯彻和认真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充实和完善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内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观点、丰富和拓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
黄胜[9](2011)在《从“逃学”到“向学” ——瑶山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研究》文中指出瑶山是中国有名的贫困地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瑶山白裤瑶经历了从“逃学”到“向学”的转变,这种转变反映了白裤瑶群体对学校教育的需求发生变化,并由此导致白裤瑶群体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在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背景下,在田野考察和文献查阅分析之后,研究者对此突出现象进行了追问和思考:为什么白裤瑶历史上长期回避学校教育?又为什么会逐步重视学校教育?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了这种价值取向的转变?这种价值取向转变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特点及原理是什么?这一典型个案对于我们思考民族地区学校教育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因此,需要我们加强对少数民族学校教育发展历史和现状的系统挖掘和考究,更需要从纵向角度、从少数民族对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角度进行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重新审视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价值定位问题。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本研究运用文献法对白裤瑶的历史文化、学校教育、社会变迁等现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运用历史分析法从纵向角度对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作了探讨,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同时期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状况进行了考察。本研究以社会变迁理论、价值哲学理论等为指导,对瑶山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历程、变迁的原因、变迁的原理及引导策略进行了深入考究,在此基础上对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合理价值定位作了理性思考。瑶山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其变迁的情况和变迁的原因如下: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白裤瑶的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总体偏低,巩固率也低;白裤瑶社区与学校之间没有建立起交流关系,学校在瑶山长期“孤立”存在;白裤瑶群体接受学校教育的意愿具有明显的消极性、被动性。这一阶段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总体上是“逃学”,即白裤瑶学生“逃学”问题突出、白裤瑶家长群体明显逃避学校教育。这种教育价值取向形成的主观因素是:白裤瑶传统婚姻观及价值观念的影响,从游耕到定居农耕过渡中白裤瑶对学校教育不适应、没有需求。其客观原因是特定的经济、政治与教育实践的影响,即:长期贫困的影响;“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学校办学目的与白裤瑶的实际需要偏离甚远;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育质量差;教育中的“文化中断”问题突出。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白裤瑶的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较前一阶段有所增长,但明显低于荔波县和全国同期平均水平,且初中生辍学率偏高;白裤瑶社区与学校开始有所交流,但是交流形式相对单一、松散;白裤瑶家长、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意愿与前一阶段相比,已经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性、主动性。这一阶段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总体是“逃学”与“向学”交织的价值取向,即有白裤瑶学生“逃学”的情况,也有白裤瑶家长群体“向学”的情况。引发这一阶段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转变的主观原因是:白裤瑶的教育价值观念渐渐发生变化。其教育实践的客观原因是:扶贫力度加大,办学条件有所改善;《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教育质量逐步提高。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白裤瑶的中小学入学率不断提高,而辍学率在不断降低;白裤瑶社区与学校交流增多;白裤瑶群体的学校教育意愿积极性更加明显。这一阶段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总体上是“向学”,即学生“逃学”问题已基本消除,白裤瑶群体“向学”倾向明显。引发这一阶段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转变的主观原因是:白裤瑶的思想观念逐步开放,在文化交融中重教求变;“谢家成式”榜样的激励作用。其教育实践的综合影响是:白裤瑶的生活及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国家教育政策的持续影响;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教育中的“文化连续性”得以加强。在上述考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揭示出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的主要原理,即:生产实践是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形成和变迁的基础。国家制度和政策是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的主导力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变化是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的重要因素。文化变迁是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的深层因素。主体需要和观念的变化是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的内在动力。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为进一步强化和引导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本研究提出的策略是:需要充分发挥政策的教育价值导向作用,加强宣传媒介的教育价值倡导作用,充分挖掘与利用白裤瑶的传统文化价值资源。在对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问题作了深入探究的基础上,本研究从哲学依据和现实依据两方面对“教育是什么”进行了理论反思和讨论,并由此提出教育是满足人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必须的生命活动,其目的是提升人生存和发展的生命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全面进步。基于对瑶山白裤瑶个案的研究及对“教育是什么”的理性认识,本研究对学校教育合理价值定位的衡量依据作了讨论,并由此对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合理价值定位进行了探讨,认为: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是满足当地人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必须的生命活动: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应当切实定位于满足当地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提升当地人生存和发展的生命质量,增强学校教育自身的生命活力,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全面进步。通过上述研讨,本研究提出实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合理价值定位的理性思路是:树立整体发展观,促进民族地区教育、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发展;学校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需要建立起双向适应、双向滋养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明确政府在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发展中的责任。本研究有助于人们清楚地认识和理解瑶山白裤瑶及其类似的少数民族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学校教育需求和教育价值取向状况,为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寻求合理的价值论基础。从理论上对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合理价值定位问题进行反思,可以促使人们进一步思考教育的本质、教育的价值、政府的教育责任以及民族地区学校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合理关系,激起人们重新认识教育对于个体、民族乃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向帮华[10](2011)在《符号哲学视野中土家族敬祖习俗育人价值研究 ——以偏岩土家族村寨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认识自我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作为促进受教育者个体和谐共生自由发展之教育学的研究宗旨亦然,亦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起点。为此,本论文研究土家族敬祖习俗文化符号的育人价值。研究主要基于以下背景:首先,学生需要符合其发展的教育内容。教育资源非常丰富,除了学校课堂知识,学生自身所处的良性社会环境,比如与之时常伴随的社会习俗文化符号就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其次,民族地区社会教育资源符号富有重要价值。特色鲜明的民族及其成员之所以存在而明显区别于他民族的原因便是其民族特有的社会教育资源的独特存在。同时,民族形态文化符号同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有本质联系。懂得了起源便懂得了本质,厘清这些少数民族的特征,挖掘其育人价值内涵本质,让民族文化形态符号在民族文化传承中起到更大的作用。同时,西南地区民族形态文化符号在当下统筹城乡、均衡教育、新课程改革及国家相关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大背景下有着重要意义。最后,育人价值问题是教育思想中的核心问题。研究育人价值相关问题,应是教育研究的基本课题。基于上述五个方面的缘由,民族地区社会习俗文化符号的育人价值内涵无疑是一个核心关键的问题。这进而吸引笔者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基于此,主要依托卡西尔的符号哲学、相关教育理论及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理论,把民族特征鲜明的西部少数民族土家族作为本研究的民族对象,利用相关哲学理论内容的合理性及方法论启示,以土家族典型习俗文化符号——敬祖习俗为切入点,从内涵上深入分析其育人价值,探究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得出相应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应思考。为了实现研究目的,笔者通过运用文献法、田野考察法及解释学方法等研究方法,从2006年9月至2011年2月,历经五年之五个阶段的田野考察并进行相关研究及论文写作。论文共分六章。论文以偏岩土家族典型村寨为个案,首先对土家族文化符号地域生态系统及土家族敬祖习俗文化符号本体进行阐述。主体部分紧紧围绕“社会习俗文化符号对社会成员如何体现育人价值并内化给民族成员”这一追问为出发点,重点在第四章分析了上家族敬祖习俗的育人价值内涵:首先在理论上从土家族敬祖习俗文化符号育人价值的个体原始发生及其价值现代发生进行了合理探究;而后融土家族敬祖习俗的育人价值内涵于其中,以一个土家人出生到年老为个例加以分析,提出了土家族敬祖习俗在土家人成长经历中的四大类育人价值内涵,即在土家成员儿童少年时代侧重表现的“快乐环境育人内涵”、青年时代侧重表现的的“道德品行育人内涵”、中年时代侧重表现的“责任意识育人内涵”、老年时代侧重表现的“反思意识育人内涵”,对每个阶段的育人价值内涵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归类阐释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从价值发生学的角度研究看正是土家人自己创造了自己。具体观点体现如下:儿童少年时代的“快乐环境育人内涵”之教育表演内涵;仪礼育人内涵。青年时代的“道德品行育人内涵”之强烈的交流与向心力内涵;制度约束内涵;部分具备习惯法特征敬祖习俗的约束价值内涵。中年时代的“责任意识育人内涵”之艺术育人价值深化个体文化内涵;丰富的文化场域育人价值内涵。老年时代的“反思意识育人内涵”之动态发展育人价值内涵:图腾符号育人价值内涵。论文第五章结合土家族敬祖习俗文化符号育人价值启示,引出其对当下学校教育,尤其是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启示,以“反观当下学校教育,达到迁移研究之目的”。提出了土家族敬祖习俗这样的民间习俗文化符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传承民族文化传统教育与学校教育合理可行的七点对接策略,即在意识方面,将民族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在机制方面,完善各级学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制;在途径方面,相关政府部门及学校多途径传承民族文化;在措施方面,多种措施因地制宜传承民俗文化;在切入点方面,以民族文化符号为突破口创建特色学校;在外部资源方面,通过资源共享、对口支援及民办教育等方式寻求外围改变;在科研促进方面,强调提升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水平以反哺社会促进教育。同时,论文第六章结论部分认为当下的教育研究落脚点还是学校教育并为之服务。教育是“内生和谐”发展的教育、自在与自为有机结合的教育,教育的理想便是实现自由的教育。相关教育实践、民族地区教育政策法规的修订或制定及教育研究亦应该以此为旨归。以下几点应该是教育所追求的:首先,要在学校教育中让受教育者快乐学习。其次,提高民族地区教育水平的手段不仅仅通过学校教育,应站在全局的高度看待这一问题,应该注意民族地区的所处的大教育环境的改善,比如提高民族地区的经济基础、教育意识及改进相关教育体制等。同时,认为应有选择的让好的教育内容进入学校,让学生个性人格得以积极全面和谐发展。最后指出:学校教育宜从学生的文化存在出发构建良性的教育生态环境;学校教育理念可从符号哲学出发归于文化符号域哲学,重视人的文化符号的系统性、层级性与人的整体性;从人与土家族敬祖习俗关系的角度对西南民族地区教育的科学发展提出建议,强调应促进受教育者个体或民族集体内部的内生发展及与外部环境的和谐发展;关注重视民族地区良性且合理的像土家族敬祖习俗文化符号这样的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符号的育人价值,从以自我价值实现为核心的角度制定或修订相关民族地区教育政策法规。
二、西部大开发中的文化价值哲学之透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大开发中的文化价值哲学之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目的 |
二、研究综述 |
(一)研究现状概览 |
(二)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大学生思想热点研究的基础性问题解析 |
一、思想热点相关概念释义 |
(一)思想热点的基本涵义 |
(二)思想热点的主要特征 |
(三)思想热点的表现形态 |
二、思想热点研究的理论资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及相关问题的基本观点 |
(二)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关于思想及相关问题的主要论述 |
(三)思想热点研究的多学科理论借鉴 |
三、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形成及演进 |
(一)大学生思想热点形成的主要条件 |
(二)大学生思想热点形成和运行过程 |
(三)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价值蕴涵 |
(四)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与时代发展的协同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历史图景 |
一、改革开放启动和全面推进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热点(1978 年-1992 年) |
(一)改革开放启动和全面推进时期的阶段性特征 |
(二)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 |
(三)这一时期大学生思想热点及特征 |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热点(1992 年-2002 年) |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阶段性特征 |
(二)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 |
(三)这一时期大学生思想热点及特征 |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热点(2002 年-2012 年) |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阶段性特征 |
(二)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 |
(三)这一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热点 |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大学生思想热点(2012 年至今) |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时代特征 |
(二)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 |
(三)这一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热点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影响因素 |
一、社会宏观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
(一)政治建设与主流意识形态引领 |
(二)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建设成就 |
(三)利益结构调整与社会阶层分化 |
(四)国际格局变化和国际地位提升 |
二、文化发展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文化传播 |
(二)经济全球化带来思想文化冲击 |
(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繁荣 |
三、教育改革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
(一)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对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影响 |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引导 |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思想热点的涵育 |
四、主体自我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
(一)知识结构变化速度加快 |
(二)心理因素复杂特征突出 |
(三)价值取向多元化构成明显 |
(四)社会角色多样性转变衍生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规律性表征 |
一、时代环境是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逻辑起点 |
(一)社会经济发展决定思想热点演进样态 |
(二)社会意识形态主导思想热点演进方向 |
(三)科学技术进步改变思想热点演进速率 |
二、发展需求是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内在动因 |
(一)大学生成长诉求在思想热点演进中的反映 |
(二)大学生个性特征在思想热点演进中的体现 |
三、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与价值观形态变迁的协同效应 |
(一)价值目标务实化与思想热点内容的通俗化 |
(二)价值标准多维化与思想热点评价的差异化 |
(三)价值取向多样化与思想热点类型的多层次化 |
四、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差异发展的反作用 |
(一)大学生思想热点的不同步变化 |
(二)大学生思想热点的非线性变化 |
(三)大学生思想热点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 |
第五章 当前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实证研究 |
一、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大学生思想热点实证研究 |
(一)互联网大数据调查的方法概述 |
(二)互联网大数据调查的样本情况 |
(三)基于互联网大数据调查的数据描述与分析 |
二、基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思想热点实证研究 |
(一)本研究问卷调查的方法概述 |
(二)问卷调查的样本情况 |
(三)基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思想热点数据描述与分析 |
三、调查反映的大学生思想热点的主要特征 |
(一)思想热点的多样主题中凸显情感内核 |
(二)思想热点的态度价值总体积极向上 |
(三)思想热点的表达方式深受网络亚文化影响 |
(四)思想热点集中反映大学生现阶段的发展需要 |
四、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发展趋向 |
(一)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性更加突出 |
(二)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影响更加深刻 |
(三)文化融合创新的影响更加广泛 |
第六章 增强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思想热点的针对性实效性 |
一、积极回应大学生思想热点的问题关切 |
(一)理解和尊重大学生个性特征 |
(二)把握和满足思想热点的合理性需求 |
(三)正视和应对思想热点的非理性表达 |
二、科学研判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发展趋势 |
(一)增强大学生思想热点趋向研判的科学性 |
(二)建立大学生思想热点趋向研判的联动机制 |
三、打牢学生成长发展的科学思想基础 |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 |
(二)坚持以优秀中华文化增强自信 |
(三)坚持以“四个正确认识”为培养导向 |
四、把握提升思想热点引导能力的关键环节 |
(一)遵循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
(二)在增强课堂内外协同中加强引导 |
(三)在强化网络主旋律传播中加强引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习近平生活价值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 问题缘起 |
二 问题依据 |
三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问题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重点 |
三 框架方法 |
第一章 价值依据:习近平生活价值论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 |
第一节 习近平生活价值论的理论来源 |
一 “生活”的现实前提和立体呈现 |
二 “生活”的“意识形态”和未来美好场景 |
三 “生活”的动力本质和时间维度 |
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活价值观 |
五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生活观”的坚守与创新 |
第二节 习近平生活价值论的实践基础 |
一 坚守“生活”的角色定位 |
二 熔铸“生活”的不变信念 |
三 擦亮“生活”的根源底色 |
四 彰显“生活”的价值密码 |
五 正定以后直接的实践基础 |
第三节 习近平生活价值论的理论特质 |
一 习近平生活价值论的人民性 |
二 习近平生活价值论的实践性 |
三 习近平生活价值论的科学性 |
四 习近平生活价值论的全面性 |
第二章 价值目的:习近平生活价值论的目标追求 |
第一节 “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
一 “好日子”目标的坚守 |
二 “十一个更”的“好日子” |
三 “需要日益广泛”的“好日子” |
四 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好日子” |
第二节 “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
一 坚守“人生出彩的机会” |
二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
三 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 |
第三节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
一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的始终坚守 |
二 共同富裕是社会规律和中国实践的统一 |
三 新发展理念引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
第三章 价值内涵:习近平生活价值论的丰富内容 |
第一节 “充实无忧”的物质生活 |
一 走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 |
二 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 |
三 激发人们生活内生动力 |
第二节 坚定“政治自信”的政治生活 |
一 坚定政治制度自信 |
二 “协商就要真协商”的政治生活 |
三 “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 |
第三节 “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 |
一 “更富有内涵的精神生活” |
二 中国精神激发中国力量 |
三 理想信念凝聚民族意志 |
第四节 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道德生活 |
一 “道德生活”有超越物质特性 |
二 向往和追求“讲道德”的生活 |
三 向往和追求“尊道德”的生活 |
四 向往和追求“守道德”的生活 |
第五节 塑造“美好心灵”的家庭生活 |
一 倡导向上的家庭追求 |
二 塑造“美好心灵”的家教 |
三 传承弘扬优良家风 |
第六节 营造“清朗”空间的网络生活 |
一 网络空间越来越重要 |
二 网上网下形成同心圆 |
三 培育积极健康网络文化 |
四 构建维护良好网络秩序 |
第四章 价值维系:习近平生活价值论的保障系统 |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根本保障 |
一 没有政治局面的稳定就没有美好生活的可能 |
二 坚持党的领导是不断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
三 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完善党的全面领导 |
第二节 理想信念提供引领动力 |
一 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
二 真理指引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理想信念 |
三 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 |
第三节 法律道德是准绳基石 |
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
二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
第五章 价值实现:习近平生活价值论的实践面向 |
第一节 创新性实践创造价值 |
一 把握实践的创新性品质 |
二 提高创新性实践的本领 |
第二节 奋斗性实践实现价值 |
一 认识实践的奋斗性品质 |
二 美好生活靠奋斗来创造 |
第三节 绿色化实践推动实践方式变革 |
一 树立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 |
二 形成绿色发展方式 |
三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3)云南白族价值观当代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评述 |
第三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价值 |
二、价值观 |
三、白族价值观 |
四、当代适应性 |
第四节 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重点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价值观思想的脉络 |
第一节 西方价值观思想的脉络 |
一、西方古代价值观思想 |
二、西方近现代价值观思想 |
第二节 我国价值观思想的历史脉络 |
一、我国古代价值观思想 |
二、我国近现代价值观思想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研究的脉络 |
一、国外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研究 |
二、我国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研究 |
第二章 云南白族传统价值观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云南白族传统价值观的特点 |
第二节 云南白族传统价值观的嬗变 |
一、社会转型中的白族价值观 |
二、传统与现代交互中的白族价值观 |
三、复杂嬗变中的白族价值观 |
第三章 当代云南白族价值观现状调查 |
第一节 云南白族价值观现状调查的方式 |
一、样本选择 |
二、量表编制 |
三、实地访谈 |
第二节 云南白族价值观现状调查结果 |
一、白族政治价值观 |
二、白族经济价值观 |
三、白族法律价值观 |
四、白族婚姻价值观 |
五、白族信仰价值观 |
六、白族幸福价值观 |
第四章 云南白族价值观在当代适应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云南白族价值观在当代适应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白族价值观民族特性存在弱化趋向 |
二、白族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摩擦 |
三、白族民众价值观变迁速率的不平衡性 |
第二节 云南白族价值观在当代适应性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白族传统文化传承乏力 |
二、白族人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
三、多重差异导致的不平衡 |
第五章 云南白族价值观的当代调适路径 |
第一节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白族价值观调适 |
一、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白族价值观的关系 |
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白族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
第二节 增强白族价值观的自我调适能力 |
一、增强自我意识,提升白族价值观的自我调适能力 |
二、引导个体或群体需要,提升白族价值观自我调适能力 |
三、加大宣传教育,提升白族价值观的自我调适能力 |
第三节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促进白族价值观的当代调适 |
一、在社会实践中调适价值观 |
二、在法律规范中调适价值观 |
第四节 在价值观调适中实现国家认同 |
一、价值观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 |
二、政策调控对促进国家认同发挥重要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地方高校教师流动的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地方高校教师流动的价值之难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5 概念界定 |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7 创新与不足 |
2 地方高校教师流动的现状考察 |
2.1 地方高校教师流动的现状分析 |
2.1.1 地方高校教师流动现状 |
2.1.2 地方高校教师流动的两种主要类型 |
2.1.3 地方高校教师的流动路径 |
2.2 地方高校教师流动的特殊性分析 |
2.2.1 地方高校的特性 |
2.2.2 地方高校与中央部委所属高校教师流动的对比分析 |
2.3 主要结论 |
3 地方高校教师流动的影响因素 |
3.1 个体因素引起的教师流动 |
3.1.1 经济利益的驱动 |
3.1.2 家庭情感需求的满足 |
3.1.3 自我价值的实现 |
3.2 组织因素引起的教师流动 |
3.2.1 正式组织:物理、技术环境的显性影响 |
3.2.2 非正式组织:文化环境的潜在影响 |
3.3 外部环境因素引起的教师流动 |
3.3.1 社会因素:人际关系的影响 |
3.3.2 外部客观环境因素 |
3.4 主要结论 |
4 地方高校教师流动的三种价值取向 |
4.1 功利取向 |
4.1.1 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的价值冲突 |
4.1.2 短期物质利益与长期学术发展的错位 |
4.2 文化认同取向 |
4.2.1 组织外部文化适应与教师认同 |
4.2.2 组织内部文化协调与教师认同 |
4.3 人际关系取向 |
4.3.1 人际关系的“推力”与教师流动 |
4.3.2 人际关系的“拉力”与教师流动 |
5 地方高校教师流动价值取向的人本逻辑 |
5.1 地方高校教师流动价值取向的人本理论逻辑 |
5.1.1 地方高校教师流动价值取向的人性假设 |
5.1.2 地方高校教师流动价值取向的理论分析 |
5.2 地方高校教师流动价值取向的人本实践逻辑 |
5.2.1 利益机制:功利取向的逻辑 |
5.2.2 组织认同:文化认同取向的逻辑 |
5.2.3 人情法则:人际关系取向的逻辑 |
6 地方高校教师流动的现实困境与价值困境 |
6.1 地方高校教师流动的现实困境 |
6.1.1 利益困境 |
6.1.2 组织认同困境 |
6.1.3 人情困境 |
6.2 地方高校教师流动的价值困境 |
6.2.1 利益与组织认同的价值冲突 |
6.2.2 利益与人情的价值对立 |
6.2.3 人情与组织认同的价值两难 |
7 地方高校教师流动的价值取向调适 |
7.1 地方高校教师流动的价值取向调适原则 |
7.1.1 人力资本合理配置原则 |
7.1.2 个人与组织价值契合原则 |
7.1.3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价值与公平价值兼顾原则 |
7.2 地方高校教师流动的价值取向调适路径 |
7.2.1 自我调适:教师的职业信念重塑与职业道德提升 |
7.2.2 组织调适:组织文化的价值培育 |
7.2.3 系统调适:国家政策的价值指引 |
结语:地方高校教师流动的价值追寻——合理流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改革开放以来民族教育政策价值取向演变研究 ——以民族预科教育政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选择、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重点与难点 |
一、民族教育政策及其价值取向 |
(一)公共政策、教育政策、民族教育政策 |
(二)民族教育政策价值取向 |
二、优惠与优先:1978 年至1984年政策价值取向 |
(一)1978 年至1984政策发展概况 |
(二)1978 年至1984年政策文本主要内容 |
(三)1978 年至1984年政策价值取向 |
(四)影响民族预科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环境分析 |
三、公平与效率:1985 年至1999年政策价值取向 |
(一)1985 年至1999年政策发展概况 |
(二)1985 年至1999年政策文本主要内容 |
(三)1985 年至1999年政策价值取向 |
(四)影响民族预科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环境分析 |
四、质量与差别化:2000 年至今政策价值取向 |
(一)2000 年至今政策发展概况 |
(二)2000 年至今政策文本主要内容 |
(三)2000 年至今政策价值取向 |
(四)影响民族预科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环境分析 |
五、对我国民族教育政策价值取向演变的反思及未来趋势的展望 |
(一)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教育政策价值取向演变的反思 |
(二)对民族教育政策价值取向未来趋势的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 选题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
三、 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四、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逻辑起点 |
第一节 价值问题的基本概念 |
一、 价值的本质、特征与类型 |
二、 价值观的含义、特性和功能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理论、运动、制度与价值观 |
一、 社会主义是一种思想理论 |
二、 社会主义是一种实践运动 |
三、 社会主义是一种制度体系 |
四、 社会主义是一种价值观念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价值问题 |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探源 |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 |
一、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 |
二、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诉求 |
三、 空想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理论贡献和历史局限 |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 |
一、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
二、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内涵和实现路径 |
三、 科学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基本特征与当代价值 |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资源 |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 |
二、 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合理性及历史局限 |
第四节 市场经济蕴涵的价值理念 |
一、 市场经济价值观念的主要内容 |
二、 市场经济价值观念的合理性及其局限性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追踪 |
第一节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与认识 |
一、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理想的价值追求 |
二、 毛泽东社会主义价值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三、 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得与失 |
第二节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与认识 |
一、 邓小平社会主义理想的价值选择 |
二、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科学建构 |
三、 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思想的总体特征 |
第三节 江泽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与认识 |
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 |
二、 “三个文明”建设确立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
三、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 |
四、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表明了社会主义的价值主体 |
第四节 胡锦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与认识 |
一、 坚持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
二、 确立了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 |
三、 开创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实现路径 |
四、 建构了四位一体的价值观念体系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建构 |
第一节 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论 |
一、 以科学社会主义价值思想指导,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
二、 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凝聚现阶段人民群众的价值诉求 |
三、 扎根民族文化土壤,弘扬中国传统价值观精华 |
四、 具有世界眼光和全球视野,与人类文明发展潮流相承接 |
五、 彰显国家、社会层面的价值导向,体现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
六、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依托,反映其精神内核和根本原则 |
七、 具有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语言形式,便于传播与认同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
一、 以人为本 |
二、 共同富裕 |
三、 民主法治 |
四、 公平正义 |
五、 自由平等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践行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现实境遇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有利条件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制约因素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主体力量 |
一、 执政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领导力量 |
二、 政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责任主体 |
三、 企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重要承担者 |
四、 民间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重要参与者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基本路径 |
一、 思想教育 |
二、 舆论引导 |
三、 文化熏陶 |
四、 实践养成 |
五、 政策支持 |
六、 制度安排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的研究 |
1.2.2 国内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的研究 |
1.3 论文研究的方法 |
1.3.1 唯物主义的方法 |
1.3.2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
1.3.3 多学科综合创新的方法 |
1.3.4 历史分析和结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4 两个基本概念的界定 |
1.4.1 发展与民族发展 |
1.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 |
第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的起点与基础-毛泽东民族发展理论 |
2.1 毛泽东民族发展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
2.1.2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本形成 |
2.1.3 国内民族地区复杂的政治经济格局 |
2.2 毛泽东民族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
2.2.1 确立并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2.2.2 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
2.2.3 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事业 |
2.2.4 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
2.2.5 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
2.2.6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做好民族工作 |
2.3 毛泽东民族发展理论的重要特征 |
2.3.1 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统一 |
2.3.2 灵活性与原则性的统一 |
第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的创立与形成-邓小平民族发展理论 |
3.1 邓小平民族发展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3.1.1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
3.1.2 中国各民族发展不平衡的实际状况 |
3.2 邓小平民族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
3.2.1 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3.2.2 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
3.2.3 解放和发展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 |
3.2.4 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
3.2.5 制定“两个大局”和“共同富裕“的战略发展方针 |
3.2.6 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素质过硬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
3.2.7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文化事业 |
3.3 邓小平民族发展理论的重要特征 |
3.3.1 时代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
3.3.2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
3.3.3 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江泽民民族发展理论 |
4.1 江泽民民族发展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4.1.1 影响和谐民族关系发展的因素增多 |
4.1.2 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的兴起 |
4.1.3 全球化社会历史下的复杂局势 |
4.2 江泽民民族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
4.2.1 继续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4.2.2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
4.2.3 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
4.2.4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
4.2.5 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
4.2.6 继续推进民族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
4.3 江泽民民族发展理论的重要特征 |
4.3.1 时代性 |
4.3.2 战略性 |
4.3.3 创新性 |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的深化与成熟-胡锦涛民族发展理论 |
5.1 胡锦涛民族发展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5.1.1 境内外敌对民族势力破坏活动猖獗 |
5.1.2 民族地区的人民内部矛盾突出 |
5.2 胡锦涛民族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
5.2.1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动摇 |
5.2.2 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
5.2.3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
5.2.4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
5.2.5 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和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 |
5.2.6 推动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 |
5.2.7 促进民族地区各项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
5.3 胡锦涛民族发展理论的重要特征 |
5.3.1 实现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
5.3.2 突出民族发展的全面性 |
5.3.3 坚持民族发展的协调性与可持续性 |
第6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创新发展的后续展望 |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 |
6.1.1 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地位 |
6.1.2 坚持民族发展理论与民族地区实践相结合 |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创新发展的目标选择 |
6.2.1 加强对民族发展权问题的研究 |
6.2.2 加强对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问题的研究 |
6.2.3 加强对构建和谐民族关系问题的研究 |
6.2.4 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发展问题的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完成的科研项目 |
(8)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导论 |
一、论文选题依据 |
二、写作总体构想 |
三、论文框架结构 |
四、需阐释的问题 |
第一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形成的社会动因 |
一、历史背景: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 |
二、思想基础: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交织碰撞 |
三、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力量的不断成长壮大 |
四、实践动力:汹涌澎湃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 |
第二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探源 |
一、中国传统民族观念: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肥沃土壤 |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优良种子 |
三、处理民族问题的失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借鉴素材 |
四、长期的民族工作实践: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验证平台 |
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
一、酝酿时期(1917—1921年) |
二、奠基时期(1921—1978年) |
三、确立时期(1978—1989年) |
四、成熟时期(1989— ) |
第二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和民族问题观 |
第一节 前人对民族和民族问题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 |
一、古时关于民族概念的使用及其内涵 |
二、近代资产阶级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规律的初步探讨 |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民族和民族问题及其发展规律的看法和观点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人对民族和民族问题及其规律的认识 |
一、中国共产党人对民族及其发展规律的看法 |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民族问题及其发展规律的看法 |
1、中国民族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决的问题之一 |
2、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目标:实现各民族的繁荣发展 |
3、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路径: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
第三节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
二、中华民族的基本状况和特点 |
三、中华民族发趋势:共同因素不断增多,民族差异也将长期存在 |
第三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观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解决民族问题的政治制度形式 |
一、民族自决(分离制) |
二、联邦制是向单一制国家的过渡形式 |
三、单一制共和国前提下的区域自治 |
第二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观的艰难抉择 |
一、人民群众的心里天平:大一统思想与崇“和”尚“中”的处事哲学 |
二、马列主义者的分析与预想:联邦制亦或民族区域自治制 |
三、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与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 |
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观的实践历程 |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初步发展时期 |
二、民族区域自治的严重破坏时期 |
三、民族区域自治的恢复发展时期 |
第四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观的基本内容 |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与内容 |
二、民族区域自治的显着特点 |
三、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 |
第五节 不断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观制度化 |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自治法制建设 |
二、以民族自治地方为依托,加强自治机关自身建设 |
三、领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精神实质,做到“三个不容” |
第四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观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关系观 |
一、生产力对民族关系发展具有决定意义 |
二、各民族的兄弟友爱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具有纯粹的社会意义 |
三、各民族彼此团结、相互合作、共同进步 |
第二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观的发展历程 |
一、执政以前,营造构建良好民族关系的氛围 |
二、执政初期及曲折时期,民族关系总体改善与局部恶化交替 |
三、改革开放以来,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形成与发展 |
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观的基本内容 |
一、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及其基本内容 |
二、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实质和本质特征 |
三、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 |
四、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变化的特点 |
五、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路径 |
第四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观与和谐社会构建 |
一、民族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 |
二、民族和谐是衡量社会和谐程度的最重要指标 |
三、民族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 |
第五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观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发展观 |
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民族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
二、关心民族利益,注重经济发展 |
三、民族发展是逐步消除民族之间事实上存在的不平等 |
第二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观的发展历程 |
一、执政之前,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 |
二、执政初期及曲折时期,各民族初步发展与徘徊待进 |
三、改革开放以来,努力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繁荣 |
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
一、民族发展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
二、民族发展问题关键是经济发展问题 |
三、民族发展的根本途径: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
四、民族发展科学道路:走中国特色的民族发展之路 |
第四节 民族发展观实践的个案分析——以西藏跨越发展为例 |
一、立足西藏实际认识西藏特点 |
二、发挥西藏优势突出特色产业 |
三、坚持科学发展推进跨越发展 |
第六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文化观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文化观 |
一、公民权利“决不以无条件地彻底地废除宗教为前提” |
二、从各民族实际出发,“考虑各民族文化上和生活上的特点” |
三、研究落后民族和部族的“生活习惯和文化“,提倡发展民族文化 |
第二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文化观的发展历程 |
一、执政以前,“帮助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尊重其宗教信仰” |
二、执政初期至反“右倾”运动以前,大力提倡尊重民族文化 |
三、反“右倾”运动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否认民族差别、无视民族文化 |
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族文化愈来愈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
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文化观的基本内容 |
一、少数民族在演进发展的进程中,创造了承载自己民族特点的文化 |
二、民族文化为中华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是中华文化缺一不可的因素 |
三、坚持“一元”,弘扬“多样”,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第四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文化观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筑 |
一、正视民族文化对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意义 |
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夯实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根基 |
三、推展少数民族文化,彰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活力 |
第七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观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观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纲领观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政策观 |
第二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纲领观 |
一、民族平等原则 |
二、民族自主原则 |
三、民族团结原则 |
四、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
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政策观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 |
二、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民族政策 |
三、新世纪新阶段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政策的理性思考 |
第八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主要特点、实践经验和历史地位 |
第一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主要特点 |
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
二、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
三、阶段性与系统性的统一 |
四、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五、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
第二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实践经验 |
一、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
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与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 |
三、必须坚持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四、必须着力发展生产力,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
五、必须切实贯彻和认真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纲领政策 |
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历史地位 |
一、充实和完善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内容 |
二、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观点 |
三、丰富和拓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 |
结语 |
参考书目 |
一、着作类 |
二、论文类 |
(一) 期刊论文 |
(二) 博士论文 |
三、外文类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一、部分学术论文 |
二、相关科研项目 |
(9)从“逃学”到“向学” ——瑶山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瑶山白裤瑶群体长期"逃学"转变为近年来"向学"现象的动因是什么 |
(二) 这一典型个案对于我们思考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有什么意义和价值 |
(三) 在教育优先发展背景下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应如何进行价值定位 |
二、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一) 研究对象 |
(二) 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一) 教育价值研究现状 |
(二) 教育价值取向研究现状 |
(三) 白裤瑶文化及其学校教育研究现状 |
(四) 研究现状评析 |
四、研究设计 |
(一)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 理论基础 |
(三) 研究思路 |
(四) 研究方法 |
五、瑶山白裤瑶及其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简介 |
(一) 瑶山白裤瑶简介 |
(二) 瑶山白裤瑶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简介 |
第一章 瑶山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历程考究 |
一、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考究 |
(一) 白裤瑶学生的就学情况 |
(二) 白裤瑶社区与学校交流情况 |
(三) 白裤瑶群体接受学校教育的意愿 |
(四) 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概括 |
二、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考究 |
(一) 白裤瑶学生的就学情况 |
(二) 白裤瑶社区与学校交流情况 |
(三) 白裤瑶群体接受学校教育的意愿 |
(四) 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概括 |
三、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考究 |
(一) 白裤瑶学生的就学情况 |
(二) 白裤瑶社区与学校交流情况 |
(三) 白裤瑶群体接受学校教育的意愿 |
(四) 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概括 |
四、小结 |
第二章 瑶山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的原因分析 |
一、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形成之原因分析 |
(一) 白裤瑶的主观性因素的影响 |
(二) 特定的经济、政治与教育实践的影响 |
二、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转变之原因分析 |
(一) 白裤瑶的教育价值观念渐渐发生变化 |
(二) 教育实践的客观影响 |
三、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转变之原因分析 |
(一) 在文化交融中白裤瑶逐步认可了学校教育的价值 |
(二) 教育实践的综合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章 瑶山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的原理及引导策略探析 |
一、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的原理探析 |
(一) 生产实践是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形成和变迁的基础 |
(二) 国家制度和政策是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的主导力量 |
(三)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变化是自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的重要因素 |
(四) 文化变迁是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的深层因素 |
(五) 主体需要和观念的变化是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的内在动力 |
(六) 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
二、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进一步强化和引导的策略探讨 |
(一) 充分发挥政策的教育价值导向作用 |
(二) 加强宣传媒介的教育价值倡导作用 |
(三) 挖掘与利用白裤瑶的传统文化价值资源 |
三、小结 |
第四章 从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反思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价值定位 |
一、教育是什么 |
(一) 理解教育的哲学依据 |
(二) 理解教育的现实依据 |
二、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合理价值定位是什么 |
(一) 学校教育价值定位合理性的衡量依据 |
(二) 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价值定位合理性的衡量依据 |
三、实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合理价值定位的理性思路 |
(一) 树立整体发展观,促进民族地区教育、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发展 |
(二) 学校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建立起双向适应、双向滋养的关系 |
(三) 进一步明确政府在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发展中的责任 |
四、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一、结论 |
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一) 白裤瑶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有何异同 |
(二) 是什么阻碍了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对当地人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满足 |
(三) 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走向何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符号哲学视野中土家族敬祖习俗育人价值研究 ——以偏岩土家族村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
1.1.2 民族地区社会教育的文化符号资源价值何在 |
1.1.3 民族形态文化符号同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有什么关系 |
1.1.4 西南民族形态文化符号在当下统筹城乡及均衡教育大背景下意义何在 |
1.2 研究述评 |
1.2.1 土家族研究述评 |
1.2.2 土家族敬祖习俗文化符号相关研究述评 |
1.2.3 育人价值研究述评 |
1.2.4 与偏岩土家村寨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概念界定 |
1.3.3 选点说明 |
1.3.4 研究意义 |
1.3.5 主要研究方法 |
1.3.6 主要依托理论 |
1.3.7 研究过程 |
第2章 土家族文化符号地域生态系统分析 |
2.1 偏岩土家村寨的历史渊源 |
2.2 偏岩土家村寨文化符号地域生态系统 |
2.2.1 自然环境 |
2.2.2 社会环境 |
2.2.3 人文精神环境 |
第3章 土家族敬祖习俗文化符号本体的田野考察 |
3.1 概念阐释 |
3.2 历史演变 |
3.3 组织人员 |
3.4 组织形式 |
3.5 主要活动类型 |
3.6 土家族敬祖习俗文化符号与其他民族相关文化符号比较 |
3.7 土家族敬祖习俗文化符号地位 |
第4章 土家族敬祖习俗文化符号的育人价值内涵分析 |
4.1 敬祖习俗文化符号育人价值发生内涵 |
4.1.1 育人价值发生内涵的引出 |
4.1.2 土家族敬祖习俗文化符号育人价值的个体原始发生 |
4.1.3 土家族敬祖习俗文化符号价值的现代发生 |
4.2 敬祖习俗文化符号内蕴于土家人的育人价值内涵 |
4.2.1 儿童少年时代的快乐环境育人内涵 |
4.2.2 青年时代的道德品行育人内涵 |
4.2.3 中年时代的责任意识育人内涵 |
4.2.4 老年时代的反思意识育人内涵 |
第5章 土家族敬祖习俗文化符号育人价值启示 |
5.1 民族地区学校民俗文化教育现状及背景 |
5.2 民俗文化符号育人价值启示 |
5.2.1 将民族教育放在重要地位(意识应对) |
5.2.2 完善各级学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制(机制健全) |
5.2.3 相关政府部门及学校多途径宣传传承民族文化(途径完善) |
5.2.4 多种措施因地制宜传承民俗文化(措施丰富) |
5.2.5 以民族文化符号为突破口创建特色学校(特色突破) |
5.2.6 资源共享、对口支援及民办教育促民族教育发展(外围求变) |
5.2.7 提升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水平以反哺社会促进教育(科研反哺) |
第6章 结论与思考 |
6.1 结论 |
6.2 思考 |
6.2.1 学校教育宜从学生的文化存在出发构建良性的教育生态环境 |
6.2.2 学校教育理念可从符号哲学出发归于文化符号域哲学 |
6.2.3 从土家人与其敬祖习俗关系看西南民族地区教育的"内生和谐"科学发展 |
6.2.4 从以自我价值实现为核心的民族教育政策法规思考开去 |
6.3 需继续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西部大开发中的文化价值哲学之透视(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研究[D]. 王帅.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2]习近平生活价值论研究[D]. 尹红领. 郑州大学, 2019(07)
- [3]云南白族价值观当代适应性研究[D]. 于春滨. 云南大学, 2018(01)
- [4]地方高校教师流动的价值取向研究[D]. 戴建波.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4)
- [5]改革开放以来民族教育政策价值取向演变研究 ——以民族预科教育政策为例[D]. 王谦. 西南大学, 2016(02)
-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 徐腾. 扬州大学, 2013(04)
-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研究[D]. 赵金亮. 西南交通大学, 2012(02)
- [8]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研究[D]. 唐建兵. 安徽大学, 2012(09)
- [9]从“逃学”到“向学” ——瑶山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研究[D]. 黄胜. 西南大学, 2011(06)
- [10]符号哲学视野中土家族敬祖习俗育人价值研究 ——以偏岩土家族村寨为例[D]. 向帮华. 西南大学,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