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商直接投资对大陆沿海地区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永斌[1](2021)在《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关键内容,也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外资首先弥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双缺口”,发挥了经济增长“催化剂”的作用,然后通过产业关联产生投资带动和乘数效应,间接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此间,外资通过技术和管理溢出、出口促进、就业吸纳和竞争效应等机制,直接或间接提升了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带来诸多效益。目前,中国已经从政策型开放进入制度型开放的新阶段,从重点区域开放进入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在利用外资方面,进入了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的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阶段。在此背景下,内陆地区引进外资,提升利用外资效益,对于支撑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山西省作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中部省份,经济外向度较低,发展水平不高,如不加强引进外资,提高利用外资效益和经济开放度,势必造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中部“梗阻”。目前,山西省利用外资存在三方面的挑战:一是逆全球化抬头、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引资竞争等因素,导致来晋投资流量有减少的风险;二是中国长期对外开放政策的区域异质性,使山西省在新时代利用外资面临“马太效应”;三是外商投资的资源型经济路径依赖可能降低利用外资的效益。在上述背景下,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利用外资,提升综合效益,变“马太效应”为“后发优势”,成为山西省推动制度型开放,支撑中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需要解答的重大命题。而解答此命题,必须首先梳理利用外资的变迁历程、总结规律、评价效益并剖析影响因素,据此提出针对性强的政策建议,才能鉴往知来,解答上述命题。目前,全国层面对内陆资源型地区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的研究比较少,已有的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研究,也因缺乏对史实的把握而解释力不足。山西省作为内陆资源型地区,内陆区位特征和资源型经济特征决定了其在利用外资上具有独特的逻辑和规律。从这两个特征出发,研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变迁与效益问题,具有典型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基于此,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利用外资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阶段性主导因素等,将研究时段分为1978-1991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1992-2001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2002-2012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2013-2018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四个阶段。其次采用史料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历史制度分析和归纳演绎等分析方法,对每个阶段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和规律进行梳理总结,评价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并剖析其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山西省当下利用外资的内外部环境,提出政策建议,以鉴未来。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和观点如下:一、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总体规模较小,但呈现上升趋势,到现阶段已经与其经济规模相适应。外商直接投资自2006年之后成为主要投资方式。港澳台资项目比例始终占有绝对优势;欧美澳等发达国家投资份额先增后减,但高于全国水平。影响外资来源国别结构的主要因素是金融危机、地缘经济等。在投资方式上,外商独资企业比例持续低于全国,营商环境差、交易成本高和资源型行业股权比例限制使然。外商投资行业上,入世之前以工业为主,入世后服务业逐步增加,工业内部“煤焦冶电”等传统领域投资比例经历了“增-减-增”的过程。外商投资区域上,省会太原引资居多,但投资区域协调性逐渐增加,开发区、综改区等渐成主要载体。二、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规律总结(1)资源禀赋是山西省吸引外商投资的独特条件,也是导致山西省引资特征、使用效益与全国不同的根源,直到现阶段,该条件仍是吸引外商来晋投资的主要因素。(2)内陆特征与资源型经济特征在引资主导地位上彼此制衡。内陆特征下,交通成本约束形成了高附加值、非运输成本敏感型引资偏好,而资源型经济发展形成了初级资源产品(低附加值、高运输成本)引资偏好。交通条件改善的情况下,后者在“资源诅咒”下取得引资主导地位,倾向于降低外资效益,需要政策予以引导和规制。(3)围绕资源型经济的两面(加强优势、补齐短板)不断调整,是山西省利用外资40年政策变迁的主线,导致利用外资的出发点过度聚焦于资源型经济,而忽视其综合效益的释放。(4)外商选择何种方式在晋投资,是其竞争优势内部化成本和经营收益权衡的结果,也是反映山西省市场化程度和营商环境优劣的指标。(5)资本增殖的本性决定了无论是直接外资还是间接外资,盈利性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借用外国贷款用途的盈利性不应被公益性完全覆盖。三、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总体上升,港澳台资的综合效益高于其他外资,主要是在创新和协调两方面具有优势,其他外资则在共享效益上更胜一筹。到现阶段,创新效益和绿色效益是利用外资亟待提升的两个方面。四、关于影响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因素分析(1)山西省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长度不足、创新吸收能力较低,不利于吸收外资的创新溢出;合资企业管理“国内化”降低了外资管理经验的溢出。(2)鼓励外商投资于“煤焦冶电”等资源型、高退出门槛的行业,降低了外资在晋的协调效益,而且这种降低是持续性的。(3)投资行业高碳化和低环境规制,降低外商投资的绿色效益。(4)资源型经济下,资源收益追逐型外资挤出外向型外资;汇率缺口消失下,创汇动机减弱,引进外资的外向度降低,影响外商投资的开放效益。(5)成本敏感型外资对劳动力的技术要求低、可替代性强,且多投资于低附加值领域,在房地产过热推动土地价格上升的情况下,外资倾向于削减员工工资,从而降低了收入带动效益。上述因素也是山西省提升利用外资效益的切入点。最后,本文基于上述事实梳理、规律总结和原因分析,结合当下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际、国内、省内环境,从6个方面提出了15条针对性、可行性较高的建议。这6个方面是:(1)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大局下,加大绿色外资的引进力度和规模。(2)在RCEP、CIA等新型区域投资贸易协定中,立足关键领域和对象开展精准招商引资。(3)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双循环”发展格局中,主动承接和引进相对先进和高效益的外资企业。(4)在“煤炭生产向资源富集地区集中”的煤炭生产布局调整下,既要提升外商投资的协调性,又要在煤炭清洁生产、运输和加工领域发挥外资的绿色效益。(5)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提升外资的创新效益,加大生产性服务业引资力度。(6)构建优质引资环境,重引增量更重稳存量,进一步释放既有外资企业的综合效益。
张学志[2](2020)在《台湾赴大陆投资对两岸在美国市场的出口绩效影响 ——基于竞争效应时间序列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中美贸易战的情势节节升高,对于海峡两岸经贸活动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台商赴大陆投资政策,是台湾当局海峡两岸往来政策的重点之一。台商赴大陆投资是否以及具有何种优势及其对出口绩效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海峡两岸的产业政策制定,对促进两岸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发挥双边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为弥补当前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多聚焦于单边维度,可能会得出偏颇性的结论。首先,通过将台湾地区产业的出口产品区分为农业与非农业两个部门,利用RCA与TSC探讨中国台湾两部门产品在美国市场的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测算台湾地区的农业与非农业部门的出口竞争力。其次,利用博弈理论,建构了两个出口地区同时出口至第三地区市场的竞争模型,探讨两者间直接投资对于出口市场绩效的影响。然后,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分析台商赴大陆进行投资(包含整体投资、农业投资及非农业投资)的金额对于两岸农工产品(包含整体出口、农业出口及非农业出口)在美国市场出口金额的相互影响。最后,针对两岸农工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包含整体产品、农业产品及非农业产品)出口金额,利用固定市场份额理论进行分解,再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分析台商赴大陆进行投资(包含整体、农业及非农业)的金额与中国台湾及中国产品(包含整体、农业及非农业)在主要国际市场(美国)的竞争效应的关联性。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有几项发现:首先,在RCA与TSC的竞争力分析上,在美国市场中,中国台湾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比较低的,历年间其TSC均处于负值的情况,而RCA则约仅有0.02,表示台湾地区农产品的绝对竞争力不足,不具备显示性比较优势。在非农产品出口方面,其TSC长期为正,其RCA皆大于1,表示台湾地区非农产品的出口上不仅较具备绝对竞争力,同时也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第二,台湾对大陆投资和对于中国出口美国市场的影响,从长期来看均有正向影响,但短期的相互影响并不显着。第三,中国整体产品出口美国市场的竞争效应会负向影响台湾地区整体产品对美国市场的竞争效应,台湾地区非农产品对美国市场出口的竞争效应会负向影响中国非农产品对美国出口的竞争效应,这隐含着两者间存在竞争关系。第四,在投资对出口竞争的影响上,台商赴大陆投资对两岸产品出口的竞争效应并不显着,这一结果反映了台湾地区与中国在美国市场竞争力的变动,并非仅有来自于台商赴大陆进行投资(整体投资、农业投资及非农业投资)的结果,还需要后续的更细致的研究分析来深入探讨。综上,台商赴大陆进行各项投资,不论是整体投资、农业投资或者是非农业投资,将能促进两岸产品对美国市场的长期出口,对台湾地区来说,可以改善资源分配效率,对大陆而言,则是获取投资外溢效果。然而,就竞争效应而言,海峡两岸产品在整体贸易与农产品上,似乎存在互相竞争的关系,这一点有待于海峡两岸进一步的深化产业合作与分工来解决。在中国对美非农产品竞争效应改善下,将进一步的吸引台商赴大陆进行非农投资。台湾地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适度给予各项优惠以吸引台商,达到海峡两岸互利、互惠的目标。
蔡丹婷[3](2019)在《台商直接投资与两岸贸易对两岸银行合作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大陆与台湾之间的经济往来的越加频繁,台商到大陆直接投资和两岸贸易更是迅速发展,双方之间的银行业合作也成为大势所趋。尤其是随着ECFA和MOU的签订,大陆与台湾之间关于金融方面的合作正式拉开序幕,双方之间的银行合作迎来了新的前进机会。2011年,国务院将“加强海峡两岸金融合作,推动以适当方式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写入“十二五”规划,更是体现出国家对于大陆与台湾之间的金融合作的重视。而银行合作作为金融合作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一环,很多学者认为两岸银行合作将是两岸金融合作的主体部分,对实现两岸金融合作快速又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研究台商直接投资和两岸贸易对两岸银行合作的影响。理论部分,首先对台商直接投资和两岸贸易的发展进行概述,分析了台商到大陆进行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目前还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投资区域分布不均,投资产业结构不平衡等;同时分析两岸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其次,分别介绍了台湾银行业和大陆银行业各自的发展历程,大陆银行业发展分为单一化——初步专业化——多元化——全面开放四个阶段,台湾银行业也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起步和恢复——起飞——中速发展——低速发展。再研究目前两岸银行合作存在的问题,最后分别对台商直接投资和两岸贸易对两岸银行合作的理论基础和影响机制进行分析。实证部分,本文采用SVAR模型,被解释变量为两岸银行合作,采用内地银行对台湾银行的债权债务合计(TDL)指标来表示,解释变量台商直接投资用台商直接投资额来表示,两岸贸易采用两岸进出口贸易总额来表示。先对台商直接投资和两岸贸易对两岸银行合作的影响建立SVAR模型,再对该模型中的变量进行ADF检验,检验其是否是稳定的时间序列,并明确模型滞后期数,最后对该SVAR模型做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得出实证结论:台商直接投资和两岸贸易对两岸银行合作具有促进作用,并随着时间而增强。本文最后根据上文所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得出台商直接投资和两岸贸易对两岸银行合作具有促进作用,两岸银行合作发展还不充分的结论,并提出鼓励台商对大陆进行直接投资,加强两岸贸易往来,进一步放宽两岸银行合作的政策限制,建立健全两岸银行合作法律法规等政策建议,以加强两岸银行合作,更好地实现两岸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谢国娥,许瑶佳,杨逢珉[4](2018)在《台商对大陆农业投资的贸易效应分析》文中认为本文首先基于1991-2015年台商对大陆的农业投资数据对台商农业投资规模、投资结构、投资区域进行了分析;其次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选取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通过建模重点分析了台商对大陆农业投资(TDI)对两岸贸易的效应,同时进行了时间序列稳定性检验、E-G协整检验以确保实证结论更加严谨准确。结果表明:台商农业投资扩大了台湾对大陆的农产品出口规模,而抑制了进口规模,对台湾呈现贸易顺差效应,对大陆则为逆差效应。综合考察,台商农业投资对两岸的效应是双赢、互利的。最后,基于实证结果提出新形势下利用台商农业投资提高大陆农业生产力及进一步优化台湾农业投资结构等相应对策建议。
吴林婧[5](2018)在《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讨论两个问题:其一,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包括了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机制、影响因素及投资动机;其二,基于上述分析,探讨新形势下两岸投资合作模式构建。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和运作机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展开。宏观层面:探讨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具体分析哪些因素在影响着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当前呈现出怎样的动机;中观层面:探讨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主要讨论台湾对外产业布局当前呈现出怎样的特征,这些特征与台湾本土的产业发展方向是否相适应;微观层面:探讨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选择。主要讨论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台资企业的行销布局、企业集群、人才结构、进入模式等。基于台资全球布局探讨两岸投资合作模式构建。评析“新南向政策”,梳理台湾“南向政策”的演变、动因与成效,分析“新南向政策”的“新”与局限性;探讨大陆与台湾在对外经济布局上的合作空间,充分考虑两岸政治经济实力对比的动态变化,根据双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务实地挖掘合作契机;探讨产业合作与企业合作,考察投资产业结构上的替代性与互补性,探讨企业的合作意愿、人才交流、风险规避。本文得出如下基本结论:首先,结合特征事实提出假说解释台湾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机制,指出台湾对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投资模式存在差异;其次,对台湾对外直接投资进行投资引力模型检验的结果显示:距离因素现阶段对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整体区位选择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制度因素方面,台湾看重安全稳定的投资环境,倾向于投资与自身制度安排接近的地区;最后,新形势下台商全球区位布局合作模式是要将现有区域合作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更加高效地整合起来,以突破既有环境和距离带来的制约。
陈艳华[6](2018)在《大陆台资企业空间格局及跨界生产网络的空间组织研究》文中提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劳动分工的层次和水平日益深化。全球生产网络因其在更广泛的研究体系下解释了以工序、区段、环节为对象的全球产品产业内分工格局以及世界生产组织的新变化,成为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研究热点。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两岸在经济、社会、文化领域交流日益频繁,尤其是以台资企业为载体,通过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而产生的空间关联网络,在促进两岸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其进行系统研究不仅为研究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在后进国家(或地区)自主构建的跨界生产网络提供了良好契机,而且由于台海局势不断变化,这一研究在体现跨界生产网络一般性特点的同时,又将凸显其特殊性。同时,进行大陆台资企业空间格局及跨界生产网络的组织模式、机理的研究,是将全球生产网络理论、区位论、企业空间组织理论、价值链理论、关系经济地理学理论、复杂模型理论等进行融合与发展的有益尝试,可拓展全球生产网络地域性集聚的研究范畴,进一步丰富这一领域的理论构筑和实证分析方法,具有较好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亦可为我国实现由融入全球生产网络到自主构建次级全球生产网络的相关战略提供经验借鉴。本研究从经济地理学视角出发,延续地理学空间研究的理论优势与传统,基于时间维、空间维、结构维等多种尺度,分析了大陆台资企业空间格局及跨界生产网络的空间组织模式。文章首先从全球维度上定量界定了台商投资大陆在两岸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提出研究大陆台商投资的问题确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其次,分别选取在大陆台资制造业比重居前三位的电子信息、机械、石化产业以及台资服务业中占比最大的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宏观统计数据与微观企业数据,尤其是收集整理了 11853家台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变异系数、ESDA、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面板数据模型等方法系统全面地刻画了台资电子信息、机械和石化等三大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在大陆的时空演化格局及其驱动机制。在此基础上,采用924家两岸母子联系企业、518家上市(上柜)大陆台资电子信息企业、12家福建台资典型企业等数据,结合复杂网络模型、典型案例分析、深度调研与访谈等方法,从企业母子联系、制造业价值链、价值链-生产性服务业融合视角切入,揭示了大陆台资跨界生产网络的空间组织特征、模式及其关联规律。
吴艺[7](2017)在《台商在祖国大陆地区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变动趋势分析》文中提出台商在祖国大陆地区投资对于加强海峡两岸合作,密切海峡两岸联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大陆地区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价格不断攀升,生态环境约束增强;与此同时,台商在祖国大陆地区的投资趋势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从规模上看,2010年前台商在祖国大陆地区的投资呈稳步上升的趋势,2010后的投资则呈现下降与徘徊状态;从区位上看,台商在祖国大陆地区的投资出现了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扩散的迹象。在这种新的情况下,祖国大陆地区未来如何持续保持对台资的吸引力这一问题值得探讨。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选取了代表成本、市场、集聚、政策、投资环境因素的指标,采用25个大陆地区省市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总体回归的结果显示:劳动力工资水平、市场规模、地区开放水平、工业化程度、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台商在祖国大陆地区的投资正相关;土地使用成本、台商累计投资额与台商在祖国大陆地区的投资负相关。中西部分组回归结果显示:市场规模在东部地区显着促进了台商的投资,而在中西部地区则不显着,表明中西部地区市场潜力有待挖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中西部地区显着促进了台商的投资,在东部地区的影响不显着;开放程度在东部地区与台商投资显着正相关,而在中西部地区则显着负相关,表明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出口降低了该地区对台资的吸引力;台商累计投资额在东部地区与台商投资显着负相关,在中西部则影响不显着,这与台商投资向中西部蔓延的现象相符合;工业化水平在东部地区影响不显着,而在中西部与台商投资显着正相关,因而提高中西部工业化水平有利于该地区吸引台资;虽然总体上看劳动力工资水平与台商投资正相关,但劳动力工资水平对台商投资的影响在不同省份间差异较大,部分中西部地区的省市已经越过"拐点",抑制了台商在该地区的投资,其他省市虽然未抑制但也已接近"拐点",这一检验结果与近年来要素成本上涨给台资企业带来生产经营压力的现象相吻合。劳动力成本和市场规模在吸引台资的共同作用中存在替代效应。市场规模的扩大会降低廉价劳动力优势在吸引台资方面的相对重要性,不断扩大的市场规模会促进台资以更快的速度流入。廉价劳动力优势消失后,祖国大陆地区充满巨大潜力的内部市场将成为未来吸引台商在祖国大陆地区投资的主要因素,是未来祖国大陆地区保持对台资持续吸引力的关键。最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就持续吸引台商在祖国大陆地区投资提出政策建议。
吴振永[8](2017)在《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不同所有制企业间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进外商直接投资(IFDI)一直是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中国吸引外资规模屡创新高,并在2015年达到了 1356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全球第三大吸引外资国。中国吸引外资一直是专家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引进外资对中国不同行业劳动力工资差距方面的研究屡见不鲜。本文从内外资企业劳动力价格所有制差异这一独特的研究视角出发,重点分析引进外资对中国不同所有制企业工资差距的影响。全篇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两部分。在理论研究层面,本文首先介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工资决定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对跨国投资和企业工资问题的研究成果;其次列举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内外资企业工资差距和工资溢出效应问题研究的不同观点;接下来对中国引进外资实践工作与分所有制类型内外资企业工资水平差距进行回顾与分析;最后根据已有文献对变量选取与条件假设建立指导内外资企业工资差距实证检验的理论模型。在实证研究层面,本文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2001年至2015年中国大陆地区29省市面板经济数据进行总体检验和分样本检验,首先研究外资企业投资对中国不同所有制企业工资水平影响;其次将外资企业分为港澳台企业和外商企业两个研究方向,深入对比两者对中国企业所有制工资差异的不同影响。由于中国引进外资区域空间分布多倾向于东部沿海地区,而地域广阔的中、西部地区外资投入所占比重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所以外资引入地域分布不均的突出特点也会对企业工资水平造成差异影响。因此在分样本讨论中,又按照中国区域类型将研究样本划分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运用Geoda软件分别对两类地区进行截面数据空间计量检验。实证研究主要结论表明:随着外资投入规模不断增加,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工资差距会不断缩小。无论是外商企业投资还是港澳台企业投资,其对内资非国有企业工资影响程度均大于国有企业。引进外资对中国东部地区省市内资企业工资影响程度大于对应的中西部地区。根据实证检验主要结论,本文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首先是确保引资规模的同时应更加注重提升引资质量和结构;其次是适当扩大外资企业就业规模,使中国更多劳动力参与到外资企业先进技术水平、先进企业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的学习;第三要更加完善内资非国有企业员工福利保障制度,企业快速发展离不开内部制度不断完善与升级;第四要提高中国广大中西部地区引资能力,引进外资对东部地区内资企业工资溢出效应在持续减弱,中西部地区可以借此机会扩大引资带动当地内资企业发展;第五要打破中国企业所有制结构制度枷锁,实现由企业双轨并行发展向企业双轨合作共赢发展转变。
杨异[9](2014)在《台商直接投资对大陆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经过近三十年的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中国大陆已成为台湾最大对外投资地,截至2013年底,大陆累计实际使用台资达591.3亿美元,占实际吸收FDI总额的4.2%,台商投资构成大陆引进吸收FDI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0年6月两岸ECFA签订以来,进一步深化两岸产业合作是推动两岸经济关系持续发展的重大政策课题。深化两岸产业合作意味着需要产业结构和合作领域及方式的调整,因此,对台商直接投资的特点及对大陆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尤其是对台商直接投资与大陆的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提升的关系分析,将有助于更加客观地评价大陆利用台资的质量,为进一步深化两岸产业合作、促进两岸经济关系发展提供政策理论参考。本论文通过搜集大量客观数据,赴台资最密集地区昆山进行实地调研,并且参考台湾经济主管部门的相关文献资料,对台商对大陆投资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总结了台商投资在投资动机、产业分布、地区分布、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计量分析模型,通过对2002-2011年全国22个地区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检验台商直接投资是否对大陆的技术创新水平产生了正向的影响。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台商投资并未对大陆的技术创新产出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主要依靠当地的研发人员投入和研发资本投入。其中,研发人员投入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研发资本投入对三种专利申请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台商投资对大陆技术创新影响不显着的原因进行了定性分析,主要包括:台资企业多为加工制造业,自身的技术水平较低,在台湾当局政策阻碍下,台资企业的研发环节大多放在岛内;另一方面,部分内资企业吸收能力较弱,两岸之间的产业关联不强;再者,大陆地方政府在过去相当长时期内,招商引资主要基于“短平快”的理念,忽视投资项目的技术含量,等等。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笔者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进一步消除两岸之间经贸往来的政策阻碍;搭建两岸产业合作交流平台;转变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观念;提高内资企业产业配套能力;提高内资企业吸收能力。
陈恩,张婷,石程[10](2013)在《台商投资大陆对内资企业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仅以大陆台资集中区为例》文中指出基于大陆台资集中区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阐述台资溢出效应实现机制的基础上,运用新经济增长理论构建考察溢出效应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表明,台资流入对内资企业发展的影响轨迹呈倒U型曲线:不断增长的台资流入确实对内资企业的产出有正溢出效应,但当台资企业所占当地市场份额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台资对内资企业的溢出效应可能就会随其投资额的增加逐渐递减,甚至变为负溢出效应。
二、台商直接投资对大陆沿海地区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商直接投资对大陆沿海地区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标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标 |
1.1.3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利用外资 |
1.2.2 利用外资效益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利用外资变迁的断代研究与本文的研究阶段划分 |
1.3.2 利用外资效益及机制研究 |
1.3.3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进展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基础与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
2.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一般理论解释 |
2.1.1 发展中国家(地区)利用外资的动因解释 |
2.1.2 外商向发展中国家(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
2.2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特性分析 |
2.2.1 内陆地区资源型省份利用外资动因解释 |
2.2.2 外商向内陆资源型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
2.3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
2.3.1 评价体系构建依据和思路 |
2.3.2 评价体系构建过程 |
2.3.3 评价体系权重设置和得分计算方法 |
2.4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预评价 |
2.4.1 综合效益预评价 |
2.4.2 综合效益预分解 |
第三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1991 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 |
3.1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3.1.1 国际环境:全球产业转移与后石油危机下的能源投资逻辑 |
3.1.2 国内环境:“双缺口”下的重点区域开放 |
3.1.3 省内环境:消除内陆区位劣势的投资硬环境建设加速 |
3.1.4 政策环境:超国民待遇引资规模导向与山西省的资源型产业产能培育倾向 |
3.2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3.2.1 主要历程:零星引资转向集中引资,随机引资转向能源重化工重点引资 |
3.2.2 总体情况:外资项目数和规模逐渐增大,投资行业快速拓展 |
3.2.3 阶段性问题:内陆劣势和营商环境短板导致引资规模小且资金到位率低 |
3.2.4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资绝对主导和美资占比较大 |
3.2.5 投资形式特征:高交易成本下的合资主导阶段 |
3.2.6 投资行业特征:以轻工业为主并逐渐向能源重化工倾斜 |
3.2.7 投资区域特征:省会太原“一家独大”和地市引资各具优势 |
3.3 1978-1991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3.3.1 变迁历程: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占主导地位 |
3.3.2 间接利用外资特征:政府主导的开发型引资,兼容公益性和盈利性 |
3.4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3.5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3.5.1 经济规模效益:对新增投资依赖较大且产出不稳定 |
3.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创新水平显着高于内资企业 |
3.5.3 协调效益:“煤焦冶电”四大部门投资比例趋增 |
3.5.4 绿色效益:外资企业碳生产率高于内资企业 |
3.5.5 开放效益:外向型外资企业引进偏少 |
3.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规模小但工资水平相对高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92-2001 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 |
4.1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4.1.1 国际环境:冷战结束、金融危机与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国际资本流向 |
4.1.2 国内环境:改革开放政策稳定性确立与“双缺口”缓解 |
4.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产业转型和国企脱困外资需求量大 |
4.1.4 政策环境:投资规则向WTO并轨的主基调与山西省引资导向嬗变 |
4.2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4.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4.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消彼长 |
4.2.3 投资形式特征:合资比例下降与合作比例上升 |
4.2.4 投资行业特征:投资行业趋向重型化 |
4.2.5 投资区域特征: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与开发区引资功能增强 |
4.3 1992-200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4.3.1 变迁历程:注重公益性但限制盈利性,引资面向公共产品和工业设备 |
4.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4.4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4.5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4.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持续上升 |
4.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的创新优势持续扩大 |
4.5.3 协调效益:产出协调性下降,投资继续向“煤焦冶电”集中 |
4.5.4 绿色效益:外资工业的绿色生产水平优势继续扩大 |
4.5.5 开放效益:对经济开放度的促进作用先增后减 |
4.5.6 共享效益:小规模就业吸纳,高水平工资示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02-2012 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 |
5.1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5.1.1 国际环境:利用外资全球竞争加剧与能源价格驱动的煤炭投资旺盛 |
5.1.2 国内环境:吸引外资优势转换和利用外资目标转变 |
5.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改善与资源型经济对外资的“排斥” |
5.1.4 政策环境:开放领域渐广、准入前国民待遇与山西省能源原材料引资导向 |
5.2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5.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5.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长彼消 |
5.2.3 投资形式特征:各类投资方式比例保持相对稳定 |
5.2.4 投资行业特征:“煤焦冶电”项目偏多而服务业整体偏少 |
5.2.5 投资区域特征:区域协调性提升但开发区引资不稳定 |
5.3 2002-201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5.3.1 变迁历程:援助性国际贷款减少,投资性国际银行商业贷主导 |
5.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5.4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5.5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5.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相对稳定 |
5.5.2 创新效益:外资创新水平总体较高但内部出现分化 |
5.5.3 协调效益:总体协调下,前期投资重型化导致本阶段产出协调度低 |
5.5.4 绿色效益:外资绿色生产水平继续优于内资但优势开始缩小 |
5.5.5 开放效益:外企在出口总额中的贡献增加但外企的外向度下降 |
5.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能力迅速提高但工资低于平均水平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13-2018 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 |
6.1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6.1.1 国际环境: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和引资竞争加剧 |
6.1.2 国内环境:经济新常态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构建 |
6.1.3 省内环境:资源型经济转型、营商环境修复和引资便利化条件打造 |
6.1.4 政策环境: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体系建设与区域开放政策一致性提升 |
6.2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6.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6.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既有外商增资和跨国公司国内转移成为重要来源 |
6.2.3 投资方式特征:独资比例提高但仍然较低 |
6.2.4 投资行业特征:资源型经济转型催生独特的行业引资结构 |
6.2.5 投资区域特征:开发区的引资载体功能增强推动外商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 |
6.3 2013-2018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6.3.1 变迁历程:投资性国际商业贷款主导与挖掘山西特色争取援助性贷款 |
6.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6.4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6.5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6.5.1 经济规模效益:港澳台资规模扩张推动外资整体规模提升 |
6.5.2 创新效益:内外资创新水平差距逐步缩小 |
6.5.3 协调效益:产出相对协调但投资再次开始偏向“煤焦冶电” |
6.5.4 绿色效益:碳生产率保持稳定甚至略有降低 |
6.5.5 开放效益:外资企业的外向度和外贸贡献度同步上升 |
6.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保持稳定,收入带动效益有所好转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
7.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总结 |
7.2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反思 |
7.3 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荣誉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台湾赴大陆投资对两岸在美国市场的出口绩效影响 ——基于竞争效应时间序列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围 |
1.3 研究创新点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对外投资的研究进展与分析 |
2.1.1 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 |
2.1.2 对外直接投资对当地以及技术输出地的影响 |
2.2 对外投资与贸易之相关文献回顾 |
2.3 台湾对大陆投资与贸易研究的相关文献回顾 |
2.4 固定市场份额的相关文献回顾 |
2.5 贸易竞争力相关实证文献回顾 |
第三章 相关理论基础 |
3.1 固定市场份额模型理论基础 |
3.2 时间序列分析的理论基础 |
3.2.1 单位根检定(Unit Root Test) |
3.2.2 协整检定(Co-integration) |
3.2.3 向量自我回归模型(VAR) |
3.2.4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 |
3.3 贸易竞争力指标的相关理论基础 |
3.3.1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3.3.2 贸易专业化系数 |
第四章 台湾对大陆投资与产品出口现况分析 |
4.1 台湾农工产业发展过程 |
4.2 台商赴大陆投资分析 |
4.2.1 投资区域分析 |
4.2.2 投资行业别分析 |
4.3 台湾产品主要出口市场变化分析 |
4.4 美国市场中台湾地区农工产品的竞争力分析 |
第五章 赴大陆投资与两岸产品出口美国市场的关联分析 |
5.1 对外投资对出口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 |
5.1.1 模型设定 |
5.1.2 无对外投资之均衡分析 |
5.1.3 存在对外投资之均衡分析 |
5.1.4 比较静态均衡分析 |
5.2 数据源说明 |
5.3 单位根与协整检定 |
5.3.1 台商赴大陆投资之单位根检定 |
5.3.2 协整检定 |
5.4 向量自我回归、误差校正模型与因果关系分析 |
5.4.1 台商赴大陆整体投资金额与两岸整体产品出口美国市场金额 |
5.4.2 台商赴大陆农业投资金额与两岸农产品出口美国市场 |
5.4.3 台商赴大陆非农业投资金额与两岸非农产品出口美国市场金额 |
5.5 讨论 |
第六章 赴大陆投资与产品出口竞争效应关联分析 |
6.1 资料说明 |
6.2 两岸在美国市场出口金额竞争效应的分解与单位根检定 |
6.2.1 两岸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出口金额的竞争效应 |
6.2.2 两岸整体产品竞争效应与规模效应的单位根检验 |
6.2.3 两岸农产品竞争效应与规模效应的单位根检定 |
6.2.4 两岸非农产品竞争效应与规模效应的单位根检验 |
6.3 两岸竞争效应的向量自回归分析 |
6.3.1 两岸在美国市场整体出口竞争效应的VAR分析 |
6.3.2 两岸农产品出口竞争效应的向量自回归分析 |
6.3.3 两岸非农产品出口竞争效应的向量自回归分析 |
6.4 对陆投资与两岸竞争效应的向量自回归分析 |
6.4.1 赴陆整体投资与两岸出口竞争效应的向量自回归分析 |
6.4.2 赴大陆农业投资与两岸农产品出口竞争效应的向量自回归分析 |
6.4.3 赴大陆非农投资与两岸非农产品出口竞争效应的向量自回归分析 |
6.5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建议与对策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台商直接投资与两岸贸易对两岸银行合作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的内容 |
1.2.2 研究的方法 |
1.3 研究框架图 |
1.4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1.4.2 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1 台商直接投资方面的文献综述 |
2.1.2 两岸贸易发展方面的文献综述 |
2.1.3 两岸银行合作方面的文献综述 |
2.2 文献评述 |
第3章 台商直接投资和两岸贸易的发展概述 |
3.1 台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
3.2 台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 |
3.2.1 投资区域分布不均 |
3.2.2 投资产业结构不合理 |
3.3 两岸贸易发展现状 |
3.3.1 两岸贸易规模逐步扩大 |
3.3.2 两岸贸易结构逐渐优化 |
3.4 两岸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两岸银行合作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1 发展现状 |
4.1.1 大陆银行业发展历程 |
4.1.2 台湾银行业发展历程 |
4.1.3 大陆银行业与台湾银行业的合作现状 |
4.2 存在的问题 |
4.2.1 两岸银行合作的法律制度不完善 |
4.2.2 两岸分支机构互设的单向不对称性 |
4.2.3 货币清算机制的通用性不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台商直接投资和两岸贸易对两岸银行合作的理论基础与影响机制 |
5.1 理论基础 |
5.1.1 规模经济理论 |
5.1.2 交易费用理论 |
5.1.3 网络经济增长理论 |
5.1.4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5.2 台商直接投资和两岸贸易对两岸银行合作的影响机制 |
5.2.1 台商直接投资对两岸银行合作的影响机制 |
5.2.2 两岸贸易对两岸银行合作的影响机制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证分析 |
6.1 实证模型与变量选择 |
6.2 平稳性检验 |
6.3 确定滞后阶数 |
6.4 基于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 |
6.5 方差分解 |
6.6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1.1 台商直接投资可以促进两岸银行合作 |
7.1.2 两岸贸易可以促进两岸银行合作 |
7.1.3 两岸银行合作发展并不充分 |
7.2 政策建议 |
7.2.1 从台商直接投资入手加强两岸银行合作 |
7.2.2 从两岸贸易入手加强两岸银行合作 |
7.2.3 加强两岸银行合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台商对大陆农业投资的贸易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台商对大陆农业投资的现状分析 |
1. 农业投资波动幅度大, 投资规模偏小 |
2. 农业投资项目平均规模上升相对迟缓 |
3. 农业投资结构偏重于农产品加工业 |
4. 农业投资区域分布集中, 逐渐扩散 |
三、台商农业投资对两岸农产品贸易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
1. 台商对大陆农业投资的贸易效应的理论分析 |
2. 模型及变量解释 |
3. 台湾对大陆农业投资对两岸农产品贸易影响的实证结果及检验 |
(1) 模型拟合结果 |
(2) 自相关检验 |
(3) ADF检验 |
(4) 协整检验 |
4. 台商大陆农业投资对两岸农产品贸易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
1. 优化大陆投资环境, 提升台商农业投资深度。 |
2. 引导台商农业投资的结构性调整。 |
3. 各地因地制宜引进不同的台商农业投资项目。 |
(5)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理论相关研究 |
第二节 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区位文献综述 |
第三章 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第二节 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机制假说 |
第三节 基于投资引力模型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与投资动机分析 |
第四章 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特征事实 |
第一节 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性特征 |
第二节 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布局 |
第三节 基于区位选择的产业分布特征 |
第四节 基于区位选择的企业主体概况 |
第五章 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检验 |
第一节 理论假设 |
第二节 投资引力模型设定和数据说明 |
第三节 模型检验 |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布局演进新态势 |
第一节 台资全球区位布局总体演进态势 |
第二节 “南向政策”的演变 |
第三节 新形势下两岸投资合作 |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6)大陆台资企业空间格局及跨界生产网络的空间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2 研究意义 |
2.1 理论意义 |
2.2 实践意义 |
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3.1 研究内容 |
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3.3 技术路线 |
4 研究数据与方法 |
4.1 研究数据 |
4.2 研究方法 |
5 研究创新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1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1 概念界定与辨析 |
1.2 理论基础 |
2 文献综述 |
2.1 全球生产网络的相关研究 |
2.2 台商投资大陆的时空分布与格局演化的相关研究 |
2.3 大陆台资跨界生产网络空间组织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述评 |
第二章 全球背景下台商投资大陆在两岸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 |
1 数据与样本 |
1.1 样本选择 |
1.2 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
2 模型构建与检验 |
2.1 VAR模型构建 |
2.2 变量序列的协整检验 |
3 台湾在大陆外商投资中的地位 |
3.1 TDI与大陆经济增长波动之脉冲响应函数的国际比较与分析 |
3.2 全球背景下TDI在大陆外商直接投资中的经济贡献地位 |
4 大陆在台湾对外投资中的地位 |
4.1 台湾OFDI与台湾经济增长波动之脉冲响应函数的国际比较与分析 |
4.2 大陆在台湾对外投资中的经济贡献地位 |
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陆台资企业的时空分布与格局演变特征 |
1 数据与方法 |
1.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1.2 方法与模型 |
2 台资企业的时间序列演变阶段及特征 |
2.1 台资制造业企业的时间序列演变 |
2.2 台资服务企业的时间序列演变 |
3 台资企业的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3.1 台资企业的总体分布特征 |
3.2 台资三大类型制造业企业的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3.3 台资服务企业、生产性服务企业的空间分布 |
4 大陆台资企业的空间格局演变 |
4.1 台资企业空间格局总体特征 |
4.2 台资企业热点区域的演变 |
5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大陆台资企业空间格局演化的驱动机制 |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1.1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1.2 研究假设 |
2 数据 |
2.1 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
2.2 数据来源 |
3 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
3.1 变量结构效度检验 |
3.2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 |
3.3 面板数据回归模型 |
4 面板数据模型估计结果 |
4.1 台资电子信息企业驱动机制之面板模型估计 |
4.2 台资机械企业驱动机制模型之面板模型估计 |
4.3 台资石化企业驱动机制之面板模型估计 |
4.4 台资生产性服务企业驱动机制之面板模型估计 |
5 讨论 |
5.1 基于行业的大陆台资企业空间分布驱动机制对比 |
5.2 与以往研究进行对比及其理论解释 |
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企业母子联系视角的大陆台资跨界生产网络空间组织特征 |
1 数据与方法 |
1.1 数据与空间化处理 |
1.2 研究方法 |
2 台商千大企业在大陆的时空演变特征 |
2.1 总体分布 |
2.2 行业分布 |
3 大陆台资跨界生产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 |
3.1 网络联系覆盖地域广泛 |
3.2 网络联系呈三轴放射状的空间结构 |
3.3 网络联系键的空间异质性显着 |
4 大陆台资跨界生产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其复杂性的实证分析 |
4.1 度及强度分布特征:无标度网络过渡期 |
4.2 网络整体结构特征:小世界网络 |
5 讨论 |
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制造业价值链视角的大陆台资跨界生产网络空间组织模式 |
1 跨国企业价值链“切割”及其组织模式 |
2 上市(上柜)大陆台资电子信息企业价值链的”切割”与组织模式 |
2.1 数据与空间化处理 |
2.2 大陆台资电子信息企业价值链的”切割” |
2.3 大陆台资电子信息企业价值链的组织模式 |
3 大陆台资电子信息企业价值链的时空分布与空间组织 |
3.1 大陆台资电子信息企业价值链的时空分布特征 |
3.2 研究案例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制造业价值链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视角的大陆台资跨界生产网络空间组织模式及驱动机制 |
1 基于制造业价值链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的全球生产网络 |
2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
2.1 案例企业的典型性 |
2.2 访谈与问卷设计 |
3 台资制造业与本地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 |
3.1 价值链嵌入式融合模式 |
3.2 价值链延伸和嵌入式共存的融合模式 |
4 台资生产性服务业与本地制造业的融合 |
4.1 以本地台资制造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融合模式 |
4.2 以本地外资制造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融合模式 |
5 讨论 |
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
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2 研究启示及政策建议 |
2.1 宏观层面:台商投资在两岸 |
2.2 微观层面:台商投资在福建 |
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1: 大陆地区相关区域政策 |
附录2: 关于台资制造业企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状况的访谈提纲 |
附录3: 福建台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状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4: 福建台资金融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发展状况的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台商在祖国大陆地区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变动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直接投资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直接投资理论简介 |
第二节 区位选择理论简介 |
第三节 台商在祖国大陆地区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相关研究综述 |
第四节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台商在祖国大陆地区直接投资特点分析 |
第一节 台商在祖国大陆地区直接投资主体分析 |
第二节 台商在祖国大陆地区直接投资区位分析 |
第三节 台商在祖国大陆地区直接投资产业分析 |
一、台商在祖国大陆地区直接投资产业分布现状 |
二、台商在祖国大陆地区直接投资产业变化特点 |
三、台商投资产业在祖国大陆地区分布变化(2009~2015年) |
第四章 台商在祖国大陆地区投资影响因素及变动趋势分析 |
第一节 成本因素 |
第二节 市场因素 |
第三节 集聚因素 |
第四节 政策因素 |
第五节 投资环境因素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台商在祖国大陆地区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指标选取、定义与数据来源说明 |
一、成本因素 |
二、市场规模 |
三、集聚因素 |
四、政策因素 |
五、投资环境因素 |
第二节 计量模型与分析 |
第六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不同所有制企业间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
1.1.2 论文的选题意义 |
1.2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1.2.1 研究方法 |
1.2.2 主要内容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现状论述与理论基础构建 |
2.1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
2.1.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1.3 研究现状评价 |
2.2 外资进入与工资决定理论基础 |
2.2.1 基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分析 |
2.2.2 基于工资决定理论的分析 |
2.2.3 基于要素禀赋理论的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引进外资概况与不同所有制企业工资差距 |
3.1 中国引进外资概况 |
3.1.1 中国引进外资规模不断提高 |
3.1.2 外资来源地结构变化 |
3.1.3 中国不同地区引资差异 |
3.2 中国不同所有制企业工资水平概况 |
3.2.1 内外资企业工资水平差距 |
3.2.2 引进外资与中国不同所有制企业工资差距的关系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引进外资对中国不同所有制企业工资差距的实证检验 |
4.1 理论模型构建 |
4.1.1 假设提出 |
4.1.2 理论模型设定 |
4.2 变量选取与实证模型构建 |
4.2.1 变量选取 |
4.2.2 全样本模型设定 |
4.2.3 以投资来源地划分子样本模型设定 |
4.2.4 以中国不同引资地区划分子样本模型设定 |
4.3 计量检验与实证分析 |
4.3.1 面板数据模型F检验 |
4.3.2 全样本模型检验分析 |
4.3.3 以投资来源地划分子样本模型检验分析 |
4.3.4 以中国不同引资地区划分子样本模型检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9)台商直接投资对大陆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及意义 |
1.1.2 理论意义 |
1.2 研究问题及方法 |
1.2.1 问题的提出 |
1.2.2 概念的界定 |
1.2.3 研究方法及内容安排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FDI 技术溢出效应理论研究 |
2.2 FDI 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 |
2.2.1 国外文献回顾 |
2.2.2 国内文献回顾 |
2.3 台商投资对大陆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
2.3.1 定性研究 |
2.3.2 定量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台商对大陆直接投资的特点分析 |
3.1 台商对大陆投资概况 |
3.2 台商对大陆投资的发展历程 |
3.3 台商对大陆投资的动机分析 |
3.4 台商对大陆投资的区位选择 |
3.5 台商对大陆投资的行业分布 |
3.5.1 不同时期的产业布局 |
3.5.2 不同地区的产业布局 |
3.6 大陆台资企业的经营管理特点 |
3.6.1 人员雇佣 |
3.6.2 采购 |
3.6.3 产品销售 |
3.6.4 研发活动 |
3.6.5 融资渠道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台商直接投资对大陆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经典模型 |
4.2 本文采用的计量模型 |
4.3 数据来源 |
4.4 回归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台商投资对大陆技术创新影响不显着的原因分析 |
5.1 台资企业自身技术水平和两岸产业分工模式 |
5.2 内资企业吸收能力问题 |
5.3 两岸企业之间产业关联问题 |
5.4 台湾当局的政策阻碍 |
5.5 大陆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观念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价值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原始数据 |
附录B 实地调研情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台商投资大陆对内资企业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仅以大陆台资集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台商投资大陆的现状特征 |
(一)台商对大陆投资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台湾对外投资中的地位 |
(二)台商投资与地域分异 |
三、台商投资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 |
(一)理论与假设 |
(二)模型、变量与数据来源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四、结论与建议 |
(一)主要结论 |
(二)相关的建议 |
四、台商直接投资对大陆沿海地区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D]. 赵永斌. 山西大学, 2021(02)
- [2]台湾赴大陆投资对两岸在美国市场的出口绩效影响 ——基于竞争效应时间序列的实证分析[D]. 张学志.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3]台商直接投资与两岸贸易对两岸银行合作的影响研究[D]. 蔡丹婷. 华侨大学, 2019(01)
- [4]台商对大陆农业投资的贸易效应分析[J]. 谢国娥,许瑶佳,杨逢珉.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 [5]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D]. 吴林婧. 厦门大学, 2018(07)
- [6]大陆台资企业空间格局及跨界生产网络的空间组织研究[D]. 陈艳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7]台商在祖国大陆地区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变动趋势分析[D]. 吴艺.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01)
- [8]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不同所有制企业间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D]. 吴振永.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1)
- [9]台商直接投资对大陆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 杨异. 清华大学, 2014(09)
- [10]台商投资大陆对内资企业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仅以大陆台资集中区为例[J]. 陈恩,张婷,石程. 经济与管理,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