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麦粉清液酒精发酵工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永恒,苏云,崔春生,李海浪,胡子超,孙成龙,唐青青,秦宏韬[1](2021)在《木薯小麦混合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研究》文中指出木薯作为非粮淀粉质原料,其含淀粉高、出酒率高、原料单耗低,是酒精生产的主要原料之一,但木薯酒精生产的DDGS饲料,蛋白含量低、饲料附加值低、总体生产成本较高。国家政策性销售的陈化粮小麦也是燃料乙醇生产的主要原料,小麦的淀粉含量较高、蛋白含量高、出酒率高,DDGS饲料蛋白含量高;广西中粮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在年产20万t木薯燃料乙醇装置基础上,开发多元化原料共线制备燃料乙醇关键技术,研究木薯小麦混合发酵生产燃料乙醇,降低原料成本,提高DDGS饲料的蛋白含量,增加DDGS附加值,提高企业效益。
徐晨雅[2](2021)在《麸皮发酵对全麦半干面品质特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麦食品营养丰富,符合消费者对营养健康膳食的需求,半干面口感劲道爽滑,因此全麦半干面的发展前景广阔。但是,麸皮的引入降低了全麦半干面的食用品质,且水分含量相对较高导致其货架期较短。因此本课题将麸皮发酵用于全麦半干面的制作,在半干面已有的加工工艺基础上,使用酒曲和酵母对麸皮进行发酵,然后将麸皮与面粉混合,和面、压延成型后进行面条发酵、干燥脱水,得到全麦半干面,旨在改善全麦半干面的食用品质、营养风味及贮藏特性。首先,研究了全麦半干面制作参数(酵母添加量、酒曲添加量、麸皮发酵时间、面条成型发酵时间)对全麦半干面表观状态、蒸煮品质、质构特性的影响,在1.0%酵母添加量、1.5%酒曲添加量、210 min麸皮发酵时间、180 min成型发酵时间下,全麦半干面的食用品质明显改善。与未添加酒曲酵母发酵组相比,上述制作参数下全麦半干面的截面出现明显孔隙,面条轻微膨胀且表观色泽改善,最佳蒸煮时间显着降低,从533 s降至377 s,同时蒸煮损失率明显降低了22%(p<0.05)。其次,研究了麸皮发酵方式(未发酵、自然发酵、酒曲发酵、酵母发酵、酒曲酵母发酵)对全麦面团及麸皮特性、全麦半干面主要组分(淀粉、蛋白)和面条截面微观结构的影响。低场核磁共振分析表明,比起空白未发酵组,酒曲酵母发酵组全麦面团的T21值增加,T22值降低(p<0.05),全麦面团的水分分布改变。动态流变学实验表明,酒曲酵母发酵麸皮后全麦面团的弹性模量G′和黏性模量G″低于未发酵组,成型发酵后全麦面团的弹性模量G′和黏性模量G″高于成型发酵前,面团黏弹性改善。同时,经酒曲酵母发酵后麸皮中可溶性阿拉伯木聚糖的含量从1.01%(未发酵麸皮)显着增加至6.15%(p<0.05),麸皮的持水力下降,这与面团特性的研究结果一致。另外,进一步研究了全麦半干面的淀粉、蛋白组分的变化,发现经酒曲酵母发酵后,全麦半干面中淀粉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膨胀势比未发酵组显着增加(p<0.05)。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体积排阻液相色谱结果表明,酒曲酵母发酵后部分蛋白发生了轻微降解。SEM和CLSM对面条截面的微观结构观察表明,酒曲酵母发酵后面条截面出现明显的孔隙,内部结构较为疏松,蛋白均匀包裹淀粉且连续分布,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全麦半干面的内部结构。然后,研究了麸皮发酵方式对全麦半干面营养与风味特性的影响。与未发酵组相比,经酒曲酵母发酵,全麦半干面中的植酸含量显着降低,游离酚含量显着增加,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显着降低(p<0.05);同时,与未发酵组相比,酒曲酵母发酵组全麦半干面中游离氨基酸总量从149.94 mg/100 g增加至399.39 mg/100 g,必需氨基酸含量从32.14mg/100 g增加至121.28 mg/100 g,改善了氨基酸的组成。淀粉体外消化实验表明,酒曲酵母发酵组的全麦半干面消化过程中的葡萄糖释放量高于未发酵组。GC-MS分析结果表明,酒曲酵母发酵后全麦半干面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总相对含量和种类比未发酵组多,乙醇、异戊醇、乙酸乙酯、己酸乙酯、棕榈酸乙酯等风味物质的相对含量增加,全麦半干面风味特性改善。最后,研究了麸皮发酵对全麦半干面贮藏特性的影响。在25°C下,酒曲酵母发酵全麦半干面的货架期比未发酵组延长了4天,p H值显着低于未发酵组(p<0.05);气相色谱分析表明,贮藏过程中酒曲酵母发酵组的乙醇含量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在酒曲酵母发酵方式的基础上,选用了合适的包装材料并结合脱氧剂对全麦半干面进行综合保鲜,货架期有效延长至两个月以上。
汤焘[3](2021)在《一种苦荞复配白酒的开发研制》文中研究指明苦荞中淀粉含量较高,且富含黄酮类醇溶性功能因子,是用于发酵酿造的理想原料,但目前苦荞白酒存在适口性不佳、风味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苦荞酒业的进一步发展。多粮组合发酵是目前清香型白酒发展的新趋势,通过增加原粮种类、蛋白质含量,及优化碳氮结构比等,有助于提升原酒的口感和品质。本文以苦荞、高粱和玉米为主要原料进行多粮发酵,着重研究了原料的复配比和分批糊化条件,进一步对苦荞复配白酒的发酵工艺和酒糟中功能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苦荞复配白酒的品质进行了分析评价,所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苦荞复配白酒的各原料配比,苦荞、高粱和玉米的最佳质量配比为4∶4∶3,在该条件下,所得苦荞白酒的感官评分为90分,原酒酒精度达45.9 vol;针对3种原料不同的糊化特性,采用分批糊化的方式,确定了三种原料各自的最佳糊化条件,苦荞糊化条件为:润料时间7 h、润料温度40℃、蒸料时间40 min,糊化度达80.04%,总酚含量达12.57 mg/g;高粱糊化条件为:润料时间6 h、润料温度80℃、蒸料时间80 min,糊化度达80.11%,总酚含量达10.69 mg/g;玉米糊化条件为:润料时间6h、润料温度80℃、蒸料时间180 min,糊化度达80.91%,总酚含量达1.19 mg/g。2、对现有3种酒曲的发酵能力进行初步评价,发现酒曲1的发酵能力及酯化能力最高,而液化能力和糖化能力要稍弱于酒曲3,但是在发酵过程中采用酒曲1酿出的白酒感官评分达87分,原酒酒精度50.8 vol,均优于其余两组酒曲酿出的白酒;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酒曲1中的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得出酒曲1中微生物的有效序列共计65393条,OTU为44种,预估种群丰度(Chao1)为50种,该菌群主要包含3个门,8个纲,6个目,25个科,27个属和26个种,其中以嗜杀酵母属相对丰度最高,其次为曲霉属,表明该酒曲的发酵能力及酯化能力较好。3、通过对苦荞复配白酒发酵工艺的筛选优化,确定了最佳发酵参数为:酒曲添加量0.3%、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11 d,在该条件下,复配白酒原酒酒精度达到52.8 vol,感官评分达到91分。在发酵周期内,酒醅中各理化指标均呈现相应的递增或递减规律,且在第9d时趋于稳定;酒醅中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分别可高达14.74 mg/g和13.03 mg/g,芦丁和槲皮素的最高含量分别为8.83 mg/g和0.53 mg/g,相应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可达92.04%,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72.99%;此外,进一步研究表明该酒醅还具有一定的降糖和降脂作用,其对α-淀粉酶活的抑制率最高达43.99%,对脂肪酶的酶活可降低19.44%。4、通过正交试验对酒糟中功能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酒糟与食用酒精料液比为1/10(m/v),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120 min,此条件下酒糟提取液中黄酮含量最高可达8.21 mg/m L;此外,以色度、感官、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等指标综合筛选出酒糟提取物添加到苦荞复配白酒中的最适量为5.0 mg/m L;最后对苦荞复配白酒的各理化指标进行了分析评定,得出苦荞复配白酒:总酸0.672 g/L、总酯1.461 g/L、固形物0.36%,其中特征性酯类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分别为1.181 g/L、0.050 g/L,各项理化指标和功能活性均要优于纯苦荞白酒,其达到了优级清香白酒的国家标准。本研究结果为高品质苦荞酒的开发生产提供了重要依据,进而有助于促进我国苦荞加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曾雪晴[4](2020)在《豆瓣酱发酵过程中生物胺及理化指标的变化研究》文中提出川菜以色香味形俱佳而作为中国名菜之一,这与其制作过程中使用的调味品郫县豆瓣酱的调味作用分不开。郫县豆瓣酱具有“黏稠绒实、酱香浓郁、辣而不燥”等优点广受消费者青睐,具有“川菜之魂”的美称。郫县豆瓣酱主要以蚕豆和二荆条红辣椒为主要原料,加入相应的辅料如盐、小麦粉,经一定时间发酵而成的半流动或半固态黏稠状的调味产品。目前关于郫县豆瓣酱的研究主要涉及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自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及微生物共培养强化技术以缩短发酵时间等,对郫县豆瓣酱中的生物胺种类及含量、可能影响生物胺生成的因素和发酵过程生物胺含量及种类的变化研究的较少。微量的生物胺可调节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摄入过量则会引发人体健康问题。随着人们对安全食品的需求增加以及意识到传统发酵食品中可能存在过量的生物胺,高效检测郫县豆瓣酱中生物胺含量与种类是确有必要的。本文以丹磺酰氯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郫县豆瓣酱中的生物胺,通过优化影响生物胺提取和衍生的条件来确定最佳的样品前处理方法。然后对市售2类21个不同品牌和不同发酵时间的郫县豆瓣酱商品进行检测分析,以评估市售产品的生物胺食用安全性。最后研究了豆瓣酱在自然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和生物胺的动态变化。主要结论如下:1.建立了丹磺酰氯衍生-HPLC法检测郫县豆瓣酱中色胺、β-苯乙胺、腐胺、尸胺、组胺、酪胺、亚精胺及精胺的方法,该方法较为精准,精密度较高。同时对前处理进行提取优化,采用了不同酸性提取溶剂如HClO4、TCA、HCl溶液,采用不同提取次数如1、2、3、4次,之后采用不同试剂提取浓度如0.3、0.4、0.5、0.6、0.7 mol/L的酸性溶剂对郫县豆瓣酱中生物胺进行提取优化。然后采用不同衍生时间10、25、40、55、70 min,不同衍生温度10、25、40、60、80℃,添加不同衍生剂丹磺酰氯溶液的体积1、1.5、2、2.5、3 mL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样品提取方法为选用浓度为0.4 mol/L的HClO4溶液对郫县豆瓣酱中生物胺提取2次;最适的生物胺衍生条件为加入10 mg/mL的丹磺酰氯溶液2.5 m L,在40℃条件下衍生40 min即可获得较好的衍生效果,在此条件下可较准确高效的检测郫县豆瓣酱中的生物胺。2.对市售21种2大类不同品牌不同发酵时间的红油豆瓣酱和传统郫县豆瓣酱中8种生物胺及品质指标总酸、pH、盐分及AN进行检测,并评估产品的生物胺食用安全性。结果表明,郫县豆瓣酱中生物胺的总量范围于(86.85±1.99)~(611.83±7.16)mg/kg之间,腐胺、尸胺、组胺及酪胺是豆瓣酱中主要的生物胺,个别样品中的组胺、酪胺及β-苯乙胺的含量较高超过了建议值范围,特别是组胺和酪胺毒性较强,表明市售个别豆瓣酱不完全在人类食用的安全水平内。其中,红油豆瓣酱的生物胺总量231.82 mg/kg,高于传统郫县豆瓣酱中生物胺含量190.19mg/kg。3.检测得出21种商品豆瓣酱pH在(4.29±0.01)~(5.02±0.01),盐分含量在(11.9±0.00)~(24.2±0.29)%,AN于(0.56±0.01)~(0.88±0.006)g/100g之间,AN含量符合郫县豆瓣酱的标准。其中,郫县豆瓣酱中生物胺总量只与pH呈现较弱相关性,但21个郫县豆瓣酱样品中组胺与酪胺的含量呈现显着相关性。4.研究豆瓣酱自然发酵过程中第0、5、10、15、20、30、40、50、70、90天的生物胺含量及相关品质指标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豆瓣酱的品质指标总酸、AN、盐含量逐渐增加,而pH、水分含量、Aw、L*及a*值逐渐降低,发酵90天的豆瓣酱成品色泽呈现深红褐色,形态粘稠绒实,香气较为浓郁。5.自然发酵豆瓣酱中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呈现动态变化,盐渍辣椒中细菌种类更加丰富。随着发酵时间延长,菌落总数、芽孢杆菌及酵母菌的菌落数量显着下降(P<0.05),乳酸菌、霉菌、肠杆菌在发酵50天、30天及5天左右不能通过培养基检出。微生物的活动影响豆瓣酱体系中生物胺的含量及种类,除精胺在发酵3个月内整体略微降低,色胺、β-苯乙胺、腐胺、尸胺、组胺、酪胺及亚精胺均呈现缓慢增加的趋势。β-苯乙胺、腐胺、尸胺为豆瓣酱中主要的生物胺,豆瓣酱中总生物胺含量为129.56±4.44 mg/kg,所有生物胺含量均未超过建议值及相关标准。6.在自然发酵90天成熟的豆瓣酱中共检测出59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其中酯类20种,醇类11种,醛类化合物5种,酸类化合物8种,酮类化合物7种,酚类化合物2种,其他6种。
周琳[5](2020)在《浓香型高色度甜面酱加工技术及其新产品的开发》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面粉、大豆、黑米为原料,对传统的甜面酱酿造过程进行改进,旨在提高甜面酱的色度和风味,得到一款浓香型高色度的甜面酱,并在此基础上,研发了一款以甜面酱为基料的酱肉调料。1.通过对两种霉菌制曲工艺中制曲时间、制曲温度、制曲湿度等工艺参数探讨,分别优化两种霉菌制面糕曲的工艺。通过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了米曲霉A3-U8最适培养条件为:接种量5×106个/g,制曲时间47h,制曲温度32℃,湿度90%,此条件下米曲霉面糕曲糖化酶活953U/g干基、中性蛋白酶活215U/g干基。通过正交优化实验,确定黑曲霉的最佳培养条件是:接种量6×106个/g、湿度90%,30℃培养42h,此条件下黑曲霉面糕曲的糖化酶活635/g干基、酸性蛋白酶活1097U/g干基。2.通过面糕曲复配试验、保温水解工艺正交优化实验,结合还原糖、氨基酸态氮、感官等指标,探讨甜面酱保温水解工艺。结果表明:在米曲霉面糕曲中加入2.0%的红曲米前提下,米曲霉面糕曲与黑曲霉的最佳配比为10:1。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保温发酵的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的保温条件为:16%的盐水,50℃的条件下水解9d,得到的酱醪还原糖含量25.62%,氨基酸态氮含量0.36%。并且在保温前2d进行磨浆,能提升大分子物质的水解程度,还原糖和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分别高出0.79%、0.02%。3.通过阳光房试验,结合总酯、红色指数、风味物质、氨基酸组成、感官等指标,探讨甜面酱生香工艺。结果表明:在半透阳光房中酱的质量最好,测得其还原糖含量为28.56%,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48%,红色指数为4.21,总酯含量0.38%。利用固相微萃取GC-MS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浓香型高色度甜面酱和传统甜面酱的风味和氨基酸组成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甜面酱检测出65种香味物质,对照组传统甜面检测出67种香味物质,而试验组酯类丰富,比对照组甜面酱更具有酯香。试验组甜面酱氨基酸含量为6.25g/100g,比对照组高0.76g/100g。4.通过对酱肉调料基础配方进行设计,并对甜面酱、烟熏液、双椒粉、秘制香料粉四种特色调料的添加量进行试验,探究其对酱肉风味的影响。得出甜面酱型酱肉调料四种特色调料的最优含量分别为:甜面酱40.00%、山楂核烟熏液1.00%、双椒粉3.50%、秘制香料粉1.50%。
孙祥祥[6](2020)在《米酒老面馒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米酒作为传统发酵剂,其含有丰富的菌种,而菌种的来源主要是甜酒曲的带入的。不同品牌的甜酒曲所制作的米酒,也会影响米酒的品质,进一步影响到所蒸制的米酒馒头。本文首先探究了不同品牌甜酒曲对米酒和馒头品质的影响,其次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米酒老面发酵工艺,同时研究了米酒面团和酵母面团发酵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最后通过研究米酒老面添加量、碱添加量、搅拌时间分别对面团品质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米酒老面馒头制作工艺,得到更适合用于米酒老面馒头的制作工艺,并与一次发酵酵母馒头进行对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东北糯米为原料,选用西王、苏州蜂蜜、双龙、尚川、安琪甜酒曲5种甜酒曲制作米酒,并将米酒作为发酵剂制作馒头。对5种米酒的还原糖、总糖、pH值、总酸、蛋白酶活性和淀粉酶活性、酵母菌和乳酸菌总数进行测定,并对馒头的比容、硬度、白度和感官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琪米酒还原糖、总糖含量较高,分别为19.08 mg/g、3.67%。安琪米酒馒头比容、白度及感官评分较高,馒头的感官评分为85.2分。通过综合性分析选取了安琪甜酒曲制作米酒。(2)通过3,5-二硝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面筋指数测定仪、pH计等方法,研究了发酵时间、发酵温度、米酒添加量分别对米酒老面pH、还原糖含量、湿面筋和面筋指数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选取发酵时间(A)、发酵温度(B)、米酒添加量(C)3个因素,利用响应面分析对米酒老面发酵工艺进行优化。校正后最佳条件为:发酵时间10 h、发酵温度27℃、米酒添加量10%。(3)采用米酒作为发酵剂制作面团,并将酵母面团作为对照。对制作的面团的体积、巯基、二硫键、水分分布、面团二级结构、拉伸距离、拉伸断裂力和蛋白质分子量分布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米酒、酵母面团中二硫键含量、拉伸断裂力都呈现降低的趋势,巯基含量呈现上升的趋势,拉伸距离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总体来说米酒面团比酵母面团最终的弱结合水多,而且整个发酵过程比较稳定。米酒发酵活力低于酵母菌。发酵过程中米酒面团中麦谷蛋白大聚体(GMP)破坏程度远远大于酵母面团。酵母面团的筋力高于米酒面团,而米酒面团的延伸性好于酵母面团。(4)研究了米酒老面对面团的pH、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游离巯基、水分分布、GMP含量、电镜扫描、蠕变恢复、糊化粘度和发酵流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米酒老面添加量与pH呈线性关系。米酒老面可以降低面团中GMP含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缩短峰值时间,提高淀粉的回升值、面团的稳定性、面团的最大产气速率H′m、面团最大高度Hm、T22和T23峰值时间。米酒老面对面团的抗性和弹性有显着影响。过量或过少的米酒老面添加对面筋网络的形成是有破坏作用。(5)研究了碱对面团的pH、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游离巯基、水分分布、GMP含量、电镜扫描、蠕变恢复、糊化粘度和发酵流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添加量与pH的关系为线性关系。碱可以提高面团的GMP含量、面筋指数、气体总体积VT、气体保持系数RC、淀粉的峰值粘度、糊化温度,增加面团的弹力和延伸性,降低淀粉的热稳定性、面团柔软度。碱添加量为0.20%和0.25%,面筋蛋白网络结构更加均匀,面团更加细腻。(6)研究了搅拌时间对面团的pH、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游离巯基、水分分布、GMP含量、电镜扫描、蠕变恢复、糊化粘度和发酵流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搅拌时间的增加,面团中游离巯基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GMP含量、Hm、T22峰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Jmax、τk值呈现下降的趋势,η0呈现升高的趋势。12 min和14 min面团,内部结构更加致密、均匀,空隙较少、孔洞较小。(7)以二次发酵法制作米酒馒头,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设计,分析米酒老面添加量、碱添加量、搅拌时间对馒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校正后米酒老面馒头(RW)的最佳工艺为:米酒老面添加量70%、碱添加量0.25%,搅拌时间13 min。与一次发酵酵母馒头(JM)的质构、氨基酸组成、氨基酸评分和挥发性物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RW口感更加香甜,有嚼劲,回复性好。RW中总氨基酸、必须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总量均大于JM。RW能获得更适合的氨基酸配比。在RW和JM中分别检出21和14种挥发性香气物质,且RW的香气活性成分主要为醇类和酯类,JM的香气活性成分主要为醛类和醇类。说明上述条件制作的米酒老面馒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馒头的风味和品质。
孙振江,佟毅,梁坤国,罗虎,贾红娜,赖铭雪[7](2019)在《小麦发酵产酒精及酒糟蛋白饲料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小麦为原料进行酒精发酵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探究了小麦粉浆固形物含量、液化时间、糖化酶添加量、酸性蛋白酶添加量对发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粉浆固形物含量为28%,87~89℃液化1 h,糖化酶添加量1.1 kg/t原料,且酸性蛋白酶添加量0.03 kg/t粉时其发酵效果较好,最终发酵酒精度达(13.54±0.10)%vol,副产品小麦酒糟蛋白饲料粗蛋白含量达(38.58±2.00)%。
阿荣[8](2019)在《燕麦醪糟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其免疫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醪糟是我国的传统发酵食品,目前醪糟的种类日益丰富,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并且由于醪糟酒精度低、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等特点,极大地促进了醪糟行业的发展。燕麦醪糟中含有多糖等生物活性成分,免疫调节活性被公认为是多糖最重要的生物活性。本文系统研究了燕麦醪糟制作工艺的优化、多糖提取、脱蛋白工艺优化;结合两种多糖分离方法DEAE Sepharose-FF阴离子交换柱和Superdex G-100凝胶柱进行多糖分离纯化,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分子量,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单糖组成,FT-IR对多糖进行红外光谱扫描,通过一维、二维NMR解析了燕麦醪糟多糖的结构,同时评价了燕麦醪糟多糖的体外抗氧化、对结肠癌细胞Lovo细胞的生长影响以及体外免疫调节等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不同粒度的燕麦、黄米进行发酵制成醪糟产品,通过对其总糖、还原糖、多酚含量、总抗氧化性、pH值、感官评定的测定得出80 目的燕麦、黄米发酵醪糟为最佳。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的料液比为1:3、燕麦与黄米添加比例为3:7、加曲量为8%。2、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立了燕麦醪糟多糖的最佳醇沉工艺参数:乙醇浓度为85%、醇沉pH值为8、醇沉时间为20 h,此条件下多糖的提取量为 11.09 g/L。3、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立了燕麦醪糟粗多糖的Sevage法脱蛋白最佳工艺条件:Sevage试剂与多糖溶液的体积比为3:2,氯仿与正丁醇体积比为5:1,振摇时间为20 min,除蛋白次数2次。4、采用DEAE-Sepharose FF色谱柱和Superdex G-100凝胶对燕麦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其洗脱最佳流速为1.0mL/min、最佳洗脱浓度梯度为0→0.2mol/L→0.4 mol/L→>0.6 mol/L NaCl缓冲液进行冲洗,上样最佳浓度为10 mg/mL。在最终扩大缓冲液浓度至2.0 mol/LNaCl后得到三种白色的燕麦醪糟多糖组分LCPS-1、LCPS-2、LCPS-3;经过Superdex G-100凝胶再次纯化后只有LCPS-2的HPGPC洗脱峰呈单一、对称正态分布,并且测得多糖组分LCPS-2是分子量为49.99 KDa的高纯度多糖组分。通过单糖组成分析,阿拉伯糖、木糖、半乳糖是构成LCPS-2的主要组分,并含有少量葡萄糖和甘露糖。NMR 证明,LCPS-2 中含→5)-α-L-Araf-(l→α-L-Araf-(1→3,6)-β-D-Galp-(1→的多糖片段。5、燕麦醪糟多糖组分的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抗氧化性强弱顺序为:LCPS-2>LCPS-1>粗多糖。在实验范围内,随着燕麦醪糟多糖浓度的增加,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总抗氧化力逐渐增强,其中LCPS-2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当LCPS-2浓度达到600μg/mL时,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总抗氧化力分别达到90%、31%和20.6 U/mL。选择抗氧化能力最强的LCPS-2在体外与结肠癌细胞Lovo细胞共同培养后,发现LCPS-2对于Lovo细胞生长没有抑制作用。6、LCPS-2的免疫活性评价结果表明,LCPS-2在50~400 μg/mL范围内能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范围内均能增强对中性红吞噬能力,提高NO分泌含量(P<0.01)。LCPS-2各浓度组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L-2、IFN-y水平、NK细胞杀伤活性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LCPS-2浓度为200 μg/mL时,小鼠脾淋巴细胞上清液中的CD3+亚群水平明显升高(P<0.05),CD4+、CD8+亚群水平升高不显着。
张玉梅[9](2018)在《高黄酮苦荞饮料醋生产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黑苦荞为原料,检测发芽条件及物质变化规律,研究蛋白酶添加、黄酮和多糖提取对苦荞醋发酵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如下:(1)以黑苦荞为原料进行萌发,检测发芽条件及发芽过程中光照与否对苦荞芽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间和温度的浸泡降低苦荞发芽率,未经处理的苦荞发芽率为最高;秋收后的苦荞在一年的自然存放过程随着时间的延长发芽率从刚采收时96%的发芽率下降到第十二个月的20%;在10天的发芽周期中,光照和避光培养苦荞芽影响差异不大,水分和还原糖含量持续上升,淀粉含量持续下降;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均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光照培养黄酮含量高出避光培养14%;但避光培养的芽重、胚轴和根的长度都优于光照培养的苦荞芽。(2)研究了不同乙醇浓度对苦荞和苦荞芽的黄酮提取及水提苦荞多糖,根据单因素和正交优化,得出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提取苦荞黄酮最佳条件为:酒精浓度60%Vol、60℃,提取时间30 min,料液比1:50,提取率为21.06mg/g。乙醇提取苦荞芽黄酮最佳条件为:酒精浓度70%Vol、60℃,提取时间45 min,料液比1:35,提取率为41.13 mg/g。水提苦荞多糖的最佳因素水平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50 min,即料液比1:25,提取率为3.33%。(3)对比了蛋白酶的添加对已提黄酮和多糖的苦荞粉及原粉发酵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黄酮和多糖后的苦荞粉酒精发酵后酒精含量高于未提取黄酮和多糖的苦荞粉;选取40目以上粉碎度的苦荞粉用于苦荞醋的发酵更实际;提取黄酮和多糖的苦荞粉的产酒精量优于原粉;苦荞醋的醋酸发酵在第六天时总酸含量达最大值;蛋白酶的添加能有效提高苦荞醋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原粉在糖化后添加酸性蛋白酶的黄酮含量最高;醋酸发酵样品除糖化后添加中性蛋白酶外黄酮含量明显降低。(4)糊化过程对苦荞醋加工的必要性研究,分别对比了糊化对已提黄酮和多糖的苦荞粉及原粉发酵过程中各项指标,结果如下:糊化能够提高还原糖的含量,但对酒精含量无明显影响,对于提取黄酮和多糖的原料而言,不糊化的酒精发酵醪中酒精含量高于糊化后酒精发酵的样品;糊化过程大幅减少了原粉酒精发酵液自然沉降的澄清液体积,但对总酸含量的影响不大。结果表明糊化过程对于苦荞醋的发酵为非必要过程。在黄酮含量为5.21 mg/m L的醋中继续添加苦荞芽黄酮粗提物,可将苦荞醋的黄酮含量提高到8.15 mg/mL。
桓琼莎[10](2017)在《添加木薯粉提高甘蔗汁酒精发酵酒度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甘蔗汁糖浓度低(约120 g·L-1),发酵所得酒精度(v/v)只有7-8%。本课题在甘蔗汁中添加木薯粉提高甘蔗汁发酵培养基初总糖浓度,达到提高发酵酒度的目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混合酵母菌株酒精发酵过程中对葡萄糖和果糖利用的差异性。研究了酿酒酵母GJ2008和酿酒酵母GGSF16不同接种比例(v/v)在酒精发酵过程中葡萄糖和果糖利用的差异性,为蔗汁木薯粉酒精发酵提供研究基础。以等质量浓度的葡萄糖与果糖(总糖220 g/L)混合作为发酵培养基,以10%的接种量将酿酒酵母GJ2008与酿酒酵母GGSF16以不同比例(10:0﹑9:1、8:2﹑7:3、6:4﹑5:5、4:6﹑3:7、2:8﹑1:9、0:10)进行混合。结果表明,发酵前中期果糖的利用速率小于葡萄糖的利用速率,随着酵母菌株GGSF16接种量的增加,葡萄糖利用速率加快,整个发酵过程中,混合酵母菌株对果糖代谢的影响程度高于其对葡萄糖的影响程度;两种酵母菌株的接种比例对乙醇产量无明显影响;相比较之下,0:10组总糖发酵效率和耗糖发酵效率均较高。因此,本文后面的研究将选用酿酒酵母GGSF16作为试验菌种。2.甘蔗汁与木薯粉混合液化液酒精发酵试验。将甘蔗汁与木薯粉以不同比例混合(L:kg,15:1、9:1、6:1、4:1),加入耐高温α-淀粉酶(以10 U/g木薯粉计),水浴升温至85℃,液化1 h。按照150 U/g木薯粉的量加入糖化酶(即α-1,4-葡萄糖水解酶),将过滤除菌的尿素以6 g/L量加入不同初始总糖浓度的发酵培养基中,p H 4.5,32℃、120 r/min进行酒精发酵。以纯蔗汁(总糖浓度为121.30g/L)酒精发酵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当初始总糖浓度分别为149.6 g·L-1、180.1g·L-1、211.3 g·L-1、241.8 g·L-1时,最终发酵酒度分别为8.03%(v/v)、9.82%(v/v)、11.60%(v/v)、12.04%(v/v),与对照组相比,其发酵酒度分别提高8.37%、32.52%、56.55%、62.48%。此外,初始总糖浓度分别为149.6 g·L-1、180.1 g·L-1、211.3 g·L-1、241.8 g·L-1的试验组最终残总糖浓度分别为14.00 g·L-1、18.33 g·L-1、22.12 g·L-1、48.71 g·L-1,发酵周期分别为24 h、30 h、36 h、42 h,说明残总糖浓度和发酵周期与初始总糖浓度的大小有关,初始总糖浓度越高,发酵结束时残总糖浓度越高,发酵周期越长,初始总糖浓度越低,发酵结束时残总糖浓度越低,发酵周期越短。3.甘蔗汁与木薯粉混合液化滤液酒精发酵试验。将甘蔗汁与木薯粉以不同比例混合(L:kg,15:1、9:1、6:1、4:1),加入耐高温α-淀粉酶(以10 U/g木薯粉计),水浴升温至85℃,液化1 h,对液化液进行过滤除渣得到滤液。按照150 U/g木薯粉的量加入糖化酶(即α-1,4-葡萄糖水解酶),将过滤除菌的尿素以6 g/L量加入不同初始总糖浓度的发酵培养基中,p H 4.5,32℃、120 r/min进行酒精发酵。结果表明:甘蔗汁与木薯粉不同比例(L:kg,15:1、9:1、6:1、4:1)的混合液化滤液进行酒精发酵,发酵周期分别为24 h、30 h、36 h、42 h,总糖发酵效率分别为84.50%、84.94%、87.50%、78.16%,耗糖发酵效率分别为91.48%、94.94%、96.67%、98.73%,最终发酵酒度(v/v)分别为8.23%、9.87%、11.90%、12.20%。与同比例(L:kg,15:1、9:1、6:1、4:1)的混合液化液酒精发酵试验相比较,发酵周期相同,总糖发酵效率分别高1.87%、0.34%、2.59%、1.27%,提高并不明显。因此,综合考虑各发酵参数,甘蔗汁与木薯粉以6:1(L:kg)混合液化液酒精发酵,不但能够提高以甘蔗汁为主要原料酒精发酵最终酒度,而且能够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设备利用率。4.甘蔗汁添加木薯粉5 L罐酒精发酵试验。在甘蔗汁与木薯粉混合酒精发酵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发酵参数(残糖量、发酵酒度、发酵周期、发酵效率等),确定甘蔗汁与木薯粉最佳混合比例(L:kg)为6:1,并将混合物进行液化后采用Braun5L发酵罐进行酒精发酵。结果表明:初总糖为210.3 g·L-1的甘蔗汁与木薯粉6:1(L:kg)混合液化液,在搅拌转速200 rpm,自然p H,32℃,通氧量为80 m L/min条件下发酵42 h,最终发酵酒度可达11.4%(v/v),残糖21.00 g·L-1,总糖发酵效率为83.69%,耗糖发酵效率为92.98%。
二、小麦粉清液酒精发酵工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麦粉清液酒精发酵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木薯小麦混合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剂与材料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试验方法 |
1.3.1 木薯小麦混合液化、糖化发酵工艺流程 |
1.3.2 调浆 |
1.3.3 液化 |
1.3.4 发酵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液化试验结果 |
2.2 发酵试验结果 |
2.3 木薯与小麦混合发酵废醪液研究 |
3 结论 |
(2)麸皮发酵对全麦半干面品质特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1 绪论 |
1.1 全麦粉 |
1.2 麸皮处理在全麦食品中的应用 |
1.2.1 物理方式 |
1.2.2 生物方式 |
1.3 半干面的研究现状 |
1.3.1 半干面的保鲜研究 |
1.3.2 半干面的品质研究 |
1.4 发酵工艺在面条中的应用 |
1.5 立题背景及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原料及试剂 |
2.2 仪器与设备 |
2.3 方法 |
2.3.1 基本成分测定 |
2.3.2 全麦半干面的制作 |
2.3.3 全麦半干面的蒸煮品质测定 |
2.3.4 全麦半干面的质构特性测定 |
2.3.5 全麦半干面的感官评定 |
2.3.6 麸皮持水力的测定 |
2.3.7 麸皮可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 |
2.3.8 全麦面团水分分布状态的测定 |
2.3.9 全麦面团的流变学特性测定 |
2.3.10 全麦半干面淀粉特性的测定 |
2.3.11 全麦半干面蛋白特性的测定 |
2.3.12 全麦半干面的游离氨基酸分析 |
2.3.13 全麦半干面的截面微观结构观察 |
2.3.14 全麦半干面中游离酚含量的测定 |
2.3.15 全麦半干面中植酸含量的测定 |
2.3.16 全麦半干面中膳食纤维含量的测定 |
2.3.17 全麦半干面的淀粉消化特性测定 |
2.3.18 全麦半干面的风味特性分析 |
2.3.19 全麦半干面贮藏过程的微生物测定 |
2.3.20 全麦半干面贮藏过程中乙醇含量的测定 |
2.3.21 全麦半干面贮藏过程中p H和TTA的测定 |
2.3.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制作工艺对全麦半干面食用品质的影响 |
3.1.1 不同酵母添加量对全麦半干面食用品质的影响 |
3.1.2 不同酒曲添加量对全麦半干面食用品质的影响 |
3.1.3 不同麸皮发酵时间对全麦半干面食用品质的影响 |
3.1.4 不同面条发酵时间对全麦半干面食用品质的影响 |
3.2 麸皮发酵方式对全麦面团及全麦半干面特性的影响 |
3.2.1 麸皮发酵方式对全麦面团水分分布的影响 |
3.2.2 麸皮发酵方式对全麦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
3.2.3 麸皮持水力的变化 |
3.2.4 麸皮的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变化 |
3.2.5 全麦半干面中淀粉特性的变化 |
3.2.6 全麦半干面中蛋白特性的变化 |
3.2.7 全麦半干面截面微观结构的变化 |
3.3 麸皮发酵方式对全麦半干面营养与风味特性的影响 |
3.3.1 全麦半干面中植酸含量的变化 |
3.3.2 全麦半干面中游离酚含量的变化 |
3.3.3 全麦半干面中膳食纤维含量的变化 |
3.3.4 全麦半干面中游离氨基酸组成的变化 |
3.3.5 全麦半干面淀粉消化特性的变化 |
3.3.6 全麦半干面的风味分析 |
3.3.7 全麦半干面的感官特性 |
3.4 麸皮发酵方式对全麦半干面贮藏特性的影响 |
3.4.1 全麦半干面贮藏过程中菌落总数的变化 |
3.4.2 全麦半干面贮藏过程中霉菌和酵母总数的变化 |
3.4.3 全麦半干面贮藏过程中的p H和TTA变化 |
3.4.4 全麦半干面贮藏过程中的乙醇含量变化 |
3.4.5 全麦半干面的综合保鲜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B:详细图表 |
(3)一种苦荞复配白酒的开发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1 前言 |
1.1 苦荞的概述 |
1.1.1 苦荞的营养价值 |
1.1.2 苦荞的保健功能 |
1.2 白酒的概述 |
1.2.1 白酒的研究现状 |
1.2.2 白酒的营养成分及功效 |
1.2.3 白酒的香味成分 |
1.3 苦荞酒的研究现状 |
1.3.1 苦荞配制酒 |
1.3.2 苦荞白酒 |
1.3.3 苦荞米酒 |
1.3.4 苦荞黄酒 |
1.3.5 苦荞啤酒 |
1.3.6 其他苦荞酒 |
1.4 苦荞酒市场调研及前景分析 |
1.4.1 苦荞酒市场调研 |
1.4.2 苦荞酒前景分析 |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 论文创新点 |
1.7 技术路线 |
2 原料复配比及糊化工艺的研究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原料 |
2.1.2 试剂 |
2.1.3 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工艺流程 |
2.2.2 酒精度的测定 |
2.2.3 感官评定 |
2.2.4 糊化度的检测 |
2.2.5 总酚含量的测定 |
2.3 原料复配比及糊化工艺研究试验设计 |
2.3.1 原料复配比的确定 |
2.3.2 原料糊化工艺的确定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原料复配比的确定 |
2.4.2 润料时间的确定 |
2.4.3 润料温度的确定 |
2.4.4 蒸料时间的确定 |
2.4.5 原料糊化工艺正交优化试验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酒曲的发酵特性比较及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3.1 材料与试剂 |
3.1.1 原料 |
3.1.2 试剂 |
3.1.3 仪器与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酒曲液化能力的测定 |
3.2.2 酒曲糖化能力的测定 |
3.2.3 酒曲发酵能力的测定 |
3.2.4 酒曲酯化能力的测定 |
3.2.5 酒曲微生物多样性检测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酒曲发酵能力的比较分析 |
3.3.2 不同酒曲发酵所得白酒感官比较 |
3.3.3 酒曲中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酒醅发酵工艺研究及质量活性动态分析 |
4.1 材料与试剂 |
4.1.1 原料 |
4.1.2 试剂 |
4.1.3 仪器与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酒精度的测量 |
4.2.2 感官评定 |
4.2.3 酒醅理化成分的测定 |
4.2.4 酒醅功能成分的测定 |
4.2.5 酒醅抗氧化及降糖降脂活性的测定 |
4.3 发酵工艺的研究 |
4.3.1 酒曲添加量的确定 |
4.3.2 发酵温度的确定 |
4.3.3 发酵时间的确定 |
4.3.4 发酵工艺正交优化试验 |
4.4 酒醅发酵过程中质量活性动态研究 |
4.4.1 酒醅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变化 |
4.4.2 酒醅发酵过程中功能成分变化 |
4.4.3 酒醅发酵过程中抗氧化及降糖降脂活性变化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酒曲添加量的确定 |
4.5.2 发酵时间的确定 |
4.5.3 发酵温度的确定 |
4.5.4 发酵工艺正交优化结果分析 |
4.5.5 酒醅发酵过程中中理化成分变化趋势 |
4.5.6 酒醅发酵过程中功能成分变化趋势 |
4.5.7 酒醅发酵过程中抗氧化及降糖降脂活性变化趋势 |
4.6 本章小结 |
5 苦荞复配白酒功能活性强化研究及品质分析 |
5.1 材料与试剂 |
5.1.1 原料 |
5.1.2 试剂 |
5.1.3 仪器与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2.1 酒糟的提取工艺 |
5.2.2 白酒质量标准 |
5.2.3 白酒中理化指标测定 |
5.2.4 苦荞复配白酒中功能成分的测定 |
5.2.5 苦荞复配白酒中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5.3 酒糟提取工艺研究 |
5.3.1 料水比的确定 |
5.3.2 提取时间的确定 |
5.3.3 提取温度的确定 |
5.3.4 酒糟提取工艺正交优化试验 |
5.4 苦荞复配白酒强化处理及品质分析 |
5.4.1 酒糟提取物添加量的确定 |
5.4.2 苦荞复配白酒的品质分析 |
5.5 结果与分析 |
5.5.1 酒糟提取料水比的确定 |
5.5.2 酒糟提取时间的确定 |
5.5.3 酒糟提取温度的确定 |
5.5.4 酒糟提取工艺正交优化试验结果分析 |
5.5.5 苦荞复配白酒强化处理分析 |
5.5.6 苦荞复配白酒的品质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及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7 攻读硕士学位所取得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豆瓣酱发酵过程中生物胺及理化指标的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郫县豆瓣酱简介 |
1.1.1 郫县豆瓣酱来源与发展现状 |
1.1.2 郫县豆瓣酱的等级分类 |
1.1.3 郫县豆瓣酱生产工艺流程 |
1.1.4 郫县豆瓣酱的营养价值及生理活性成分 |
1.2 郫县豆瓣酱的微生物 |
1.2.1 霉菌 |
1.2.2 酵母菌 |
1.2.3 细菌 |
1.3 郫县豆瓣酱的风味 |
1.4 郫县豆瓣酱中主要食品安全问题 |
1.4.1 农药及重金属残留 |
1.4.2 黄曲霉毒素 |
1.5 生物胺 |
1.5.1 生物胺简介 |
1.5.2 食品中常见的生物胺 |
1.5.3 生物胺的生理和毒害作用 |
1.5.4 生物胺的限量标准 |
1.6 食品中生物胺的分析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1.6.1 样品前处理 |
1.6.2 丹磺酰氯衍生条件研究 |
1.6.3 食品中生物胺的检测方法的比较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2.1 HPLC检测生物胺方法的建立及前处理方法优化 |
2.2.2 市售郫县豆瓣酱中生物胺的含量和种类 |
2.2.3 豆瓣酱发酵过程中生物胺及理化指标的变化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HPLC检测生物胺方法的建立及前处理方法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八种生物胺单标定性分析 |
3.2.2 混合生物胺色谱图 |
3.2.3 生物胺线性回归方程 |
3.2.4 检测方法精密度试验 |
3.2.5 样品加标回收率 |
3.2.6 样品提取优化 |
3.2.7 衍生条件优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市售郫县豆瓣酱中生物胺的含量和种类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郫县豆瓣酱中生物胺的含量与种类分析 |
4.2.2 郫县豆瓣酱中生物胺的分布特点及食用安全性 |
4.2.3 传统郫县豆瓣酱与红油豆瓣酱中生物胺的对比 |
4.2.4 郫县豆瓣酱中组胺与酪胺关系 |
4.2.5 市售郫县豆瓣酱的品质指标与生物胺的关系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豆瓣酱发酵过程中生物胺及理化指标的变化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发酵过程中豆瓣酱pH和总酸变化 |
5.2.2 发酵过程中豆瓣酱AN变化 |
5.2.3 发酵过程中豆瓣酱盐含量变化 |
5.2.4 发酵过程中豆瓣酱水分含量变化 |
5.2.5 发酵过程中豆瓣酱水分活度变化 |
5.2.6 发酵过程中豆瓣酱L*及a*的变化 |
5.2.7 发酵过程中豆瓣酱中微生物变化 |
5.2.8 发酵过程中豆瓣酱生物胺变化 |
5.2.9 发酵成熟豆瓣酱的感官评分 |
5.2.10 发酵成熟豆瓣酱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5)浓香型高色度甜面酱加工技术及其新产品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1 绪论 |
1.1 甜面酱原料使用现状 |
1.1.1 酿造原料的选择 |
1.1.2 酿造菌种的选择 |
1.2 甜面酱的制曲现状 |
1.2.1 米曲霉制曲 |
1.2.2 多菌种制曲 |
1.3 甜面酱酿造现状 |
1.3.1 自然发酵 |
1.3.2 保温发酵 |
1.3.3 酶制剂水解发酵 |
1.4 甜面酱加工存在问题 |
1.4.1 菌种酶系不稳定 |
1.4.2 气候环境影响大 |
1.4.3 酿造周期长 |
1.4.4 特征风味不足 |
1.4.5 质量标准不完善 |
1.4.6 市场消费面窄小 |
1.4.7 二次开发滞后 |
1.5 甜面酱加工技术发展趋势 |
1.5.1 开发多菌种分开制曲工艺 |
1.5.2 增香酵母的产业化应用 |
1.5.3 推广两段式发酵工艺 |
1.5.4 推广阳光房后熟发酵 |
1.5.5 甜面酱产品标准的完善 |
1.5.6 甜面酱的二次开发 |
1.6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2 多菌种面糕曲制备工艺的试验 |
2.1 材料与仪器设备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与设计 |
2.2.1 种曲的制备 |
2.2.2 面糕曲制备工艺 |
2.2.3 米曲霉面糕曲制备工艺的确定 |
2.2.4 黑曲霉面糕曲制备工艺的确定 |
2.3 分析检测方法 |
2.3.1 指标测定 |
2.3.2 数据处理与作图 |
2.4 结果分析 |
2.4.1 制曲条件对米曲霉面糕曲酶活的影响 |
2.4.2 响应面优化米曲霉制曲工艺 |
2.4.3 制曲条件对黑曲霉面糕曲酶活的影响 |
2.4.4 正交优化黑曲霉制曲工艺 |
2.5 本章小结 |
3 保温发酵酶解工艺的研究 |
3.1 材料与仪器设备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装置与设备 |
3.2 试验方法设计 |
3.2.1 保温发酵酶解工艺流程与操作要点 |
3.2.2 面糕曲复配比例对感官品质的影响 |
3.2.3 保温发酵酶解工艺参数优化试验 |
3.2.4 磨酱操作对保温酶解的影响 |
3.2.5 保温发酵酶解优化工艺的效果验证 |
3.3 分析检测方法 |
3.3.1 理化指标测定 |
3.3.2 感官评价体系的建立 |
3.3.3 数据处理与作图 |
3.4 结果分析 |
3.4.1 面糕曲复配比例对感官品质的影响 |
3.4.2 保温发酵工艺单因素试验 |
3.4.3 保温发酵工艺的正交优化试验 |
3.4.4 磨酱后对保温发酵的影响 |
3.4.5 保温发酵酶解优化工艺的效果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4 后熟发酵生香工艺的研究 |
4.1 材料与仪器设备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试验仪器 |
4.2 试验方法设计 |
4.2.1 酵母的接种 |
4.2.2 阳光房对甜面酱品质的影响 |
4.2.3 产品检验 |
4.3. 分析检测方法 |
4.3.1 指标测定 |
4.3.2 感官评价 |
4.4 结果分析 |
4.4.1 不同阳光房中温度的比较 |
4.4.2 不同环境下甜面酱品质的变化 |
4.4.3 浓香型甜面酱指标常规检测 |
4.4.4 浓香型甜面酱高端品质检测 |
4.5 本章小结 |
5 甜面酱型风味酱肉调料的开发 |
5.1 材料与设备 |
5.1.1 试验材料 |
5.1.2 仪器与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2.1 酱肉调料的基础配方设计 |
5.2.2 酱肉调料的配方优化 |
5.2.3 调料制作酱肉方法 |
5.3 酱肉调料评价方法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酱肉调料单因素优化 |
5.4.2 酱肉调料的正交优化 |
5.4.3 酱肉调料最终配方的确定 |
5.5 本章小结 |
6 浓香型高色度甜面酱产业化工艺规程——以 100kg为准 |
6.1 原料选择 |
6.2 操作方法 |
6.2.1 面糕曲的制作 |
6.2.2 保温发酵 |
6.2.3 后熟发酵 |
6.3 产品标准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及成果 |
致谢 |
(6)米酒老面馒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米酒 |
1.1.1 米酒简介 |
1.2 馒头发酵剂 |
1.3 老面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同甜酒曲对米酒和米酒老面馒头品质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研究内容 |
2.3 材料与设备 |
2.3.1 实验材料 |
2.3.2 实验试剂 |
2.3.3 实验设备 |
2.3.4 培养基 |
2.4 实验方法 |
2.4.1 面粉基本理化指标测定 |
2.4.2 米酒制作 |
2.4.3 米酒老面馒头制作 |
2.4.4 待测液的制备 |
2.4.5 米酒理化指标的测定 |
2.4.6 米酒淀粉酶及蛋白酶活性的测定 |
2.4.7 米酒中酵母菌和乳酸菌总数的测定 |
2.4.8 馒头的白度、硬度、比容、感官测定 |
2.4.9 数据处理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甜酒曲对米酒品质的影响 |
2.5.1.1 不同甜酒曲对米酒还原糖和总糖的影响 |
2.5.1.2 不同甜酒曲对米酒pH和TTA(总酸度)的影响 |
2.5.1.3 不同甜酒曲对米酒淀粉酶活和蛋白酶活的影响 |
2.5.1.4 不同甜酒曲对米酒中酵母菌和乳酸菌总数的影响 |
2.5.2 甜酒曲制作的米酒对馒头品质的影响 |
2.5.2.1 不同甜酒曲制作的米酒对馒头硬度和比容影响 |
2.5.2.2 不同甜酒曲制作的米酒对米酒馒头白度和感官评分的影响 |
2.6 小结 |
第三章 米酒老面发酵工艺对米酒老面和馒头品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研究内容 |
3.3 材料与设备 |
3.3.1 实验材料 |
3.3.2 实验试剂 |
3.3.3 实验设备 |
3.4 实验方法 |
3.4.1 米酒制作 |
3.4.2 米酒老面及其馒头制作 |
3.4.3 待测液的制备 |
3.4.4 米酒老面还原糖测定 |
3.4.5 米酒老面pH测定 |
3.4.6 米酒老面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的测定 |
3.4.7 米酒老面工艺优化单因素试验 |
3.4.8 响应面优化 |
3.4.9 馒头的白度、硬度、比容、感官测定 |
3.4.10 数据处理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不同因素对米酒老面的影响 |
3.5.1.1 发酵时间对米酒老面pH和还原糖的影响 |
3.5.1.2 发酵时间对米酒老面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的影响 |
3.5.1.3 发酵温度对米酒老面pH和还原糖的影响 |
3.5.1.4 发酵温度对米酒老面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的影响 |
3.5.1.5 米酒添加量对米酒老面pH和还原糖的影响 |
3.5.1.6 米酒添加量对米酒老面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的影响 |
3.5.2 米酒老面馒头单因素实验 |
3.5.2.1 发酵时间对米酒老面馒头品质的影响 |
3.5.2.2 发酵温度对米酒老面馒头品质的影响 |
3.5.2.3 米酒添加量对米酒老面馒头品质的影响 |
3.5.3 Box-Behnken法优化米酒老面工艺条件 |
3.5.3.1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3.2 响应面交互作用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米酒面团发酵过程的面团性能变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研究内容 |
4.3 材料与设备 |
4.3.1 实验材料 |
4.3.2 实验试剂 |
4.3.3 实验设备 |
4.4 实验方法 |
4.4.1 米酒制作 |
4.4.2 面团制作及发酵 |
4.4.3 面团体积测定 |
4.4.4 面团中巯基和二硫键的测定 |
4.4.5 麦谷蛋白大聚体(GMP)含量的测定 |
4.4.6 水分分布变化的测定 |
4.4.7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的测定 |
4.4.8 面团拉伸特性的测定 |
4.4.9 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 |
4.4.10 数据处理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发酵过程面团体积的变化 |
4.5.2 发酵过程面团中游离巯基和二硫键的变化 |
4.5.3 发酵过程中面团中GMP的变化 |
4.5.4 发酵过程面团中水分分布的变化 |
4.5.5 发酵过程面团中蛋白二级结构的变化 |
4.5.6 发酵过程面团拉伸距离和拉伸断裂力的变化 |
4.5.7 发酵过程面团中蛋白质分子量分布的变化 |
4.6 小结 |
第五章 米酒老面馒头制作工艺研究 |
5.1 引言 |
5.2 研究内容 |
5.3 材料与设备 |
5.3.1 实验材料 |
5.3.2 实验试剂 |
5.3.3 实验设备 |
5.4 实验方法 |
5.4.1 米酒制作 |
5.4.2 米酒老面馒头制作 |
5.4.3 一次发酵酵母馒头制作[109] |
5.4.4 面团制作 |
5.4.5 面团pH的测定 |
5.4.6 面团中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的测定 |
5.4.7 面团中巯基的测定 |
5.4.8 水分分布 |
5.4.9 GMP含量测定 |
5.4.10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5.4.11 频率扫描 |
5.4.12 蠕变恢复性 |
5.4.13 糊化粘度(RVA) |
5.4.14 发酵流变 |
5.4.15 馒头的白度、硬度、比容、感官 |
5.4.16 二次发酵法制作米酒馒头工艺优化单因素试验 |
5.4.17 响应面优化 |
5.4.18 馒头质构的测定 |
5.4.19 馒头氨基酸(AA)组成和氨基酸评分(AAS) |
5.4.20 顶空-固相微萃取分析 |
5.4.21 挥发性成分的定性与定量方法[12] |
5.4.22 OAV法确定馒头主体风味成分[13] |
5.5 结果与分析 |
5.5.1 米酒老面对面团的影响 |
5.5.1.1 米酒老面对面团pH的影响 |
5.5.1.2 米酒老面对面团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的影响 |
5.5.1.3 米酒老面对面团中游离巯基的影响 |
5.5.1.4 米酒老面对面团中GMP的影响 |
5.5.1.5 米酒老面对面团中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5.5.1.6 米酒老面对面团蠕变恢复的影响 |
5.5.1.7 米酒老面对面团流变特性的影响 |
5.5.1.8 米酒老面对面团发酵特性的影响 |
5.5.1.9 米酒老面对面团水分分布的影响 |
5.5.1.10 米酒老面对面团微观结构的影响 |
5.5.2 碱对面团的影响 |
5.5.2.1 碱对面团pH的影响 |
5.5.2.2 碱对面团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的影响 |
5.5.2.3 碱对面团中游离巯基的影响 |
5.5.2.4 碱对面团中GMP的影响 |
5.5.2.5 碱对面团中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5.5.2.6 碱对面团蠕变恢复的影响 |
5.5.2.7 碱对面团流变特性的影响 |
5.5.2.8 碱对面团发酵特性的影响 |
5.5.2.9 碱对面团水分分布的影响 |
5.5.2.10 碱对面团微观结构的影响 |
5.5.3 搅拌时间对面团的影响 |
5.5.3.1 搅拌时间对面团pH的影响 |
5.5.3.2 搅拌时间对面团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的影响 |
5.5.3.3 搅拌时间对面团中游离巯基的影响 |
5.5.3.4 搅拌时间对面团中GMP的影响 |
5.5.3.5 搅拌时间对面团中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5.5.3.6 搅拌时间对面团蠕变恢复的影响 |
5.5.3.7 搅拌时间对面团流变特性的影响 |
5.5.3.8 搅拌时间面团发酵特性的影响 |
5.5.3.9 搅拌时间对面团水分分布的影响 |
5.5.3.10 搅拌时间对面团微观结构的影响 |
5.5.4 馒头制作单因素试验 |
5.5.4.1 米酒老面添加量对馒头品质的影响 |
5.5.4.2 碱添加量对馒头品质的影响 |
5.5.4.3 搅拌时间对馒头品质的影响 |
5.5.5 Box-Behnken法优化米酒老面工艺条件 |
5.5.5.1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5.5.2 响应面交互作用分析 |
5.5.6 米酒老面馒头(RW)与一次发酵酵母馒头(JM)质构比较 |
5.5.7 RW与JM氨基酸组成和氨基酸评分比较 |
5.5.8 RW与JM挥发性物质比较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小麦发酵产酒精及酒糟蛋白饲料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方法 |
1.3.1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
1.3.2 试验方法 |
1.3.3 分析检测方法 |
1.3.4 计算公式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小麦成分分析结果 |
2.2 液化试验结果 |
2.3 不同粉浆固形物含量发酵效果实验 |
2.4 糖化酶与酸性蛋白酶组合应用研究 |
2.5 废醪液及滤渣成分分析 |
3 结论 |
(8)燕麦醪糟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其免疫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燕麦的营养价值和功能 |
1.2 醪糟 |
1.2.1 醪糟的营养成分 |
1.2.2 醪糟的功能 |
1.2.3 醪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多糖 |
1.3.1 多糖的分离纯化 |
1.3.2 多糖的生物活性 |
1.3.3 多糖的结构鉴定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燕麦醪糟制作工艺条件优化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工艺流程 |
2.2.2 谷物曲制作要点 |
2.2.3 原料不同目数设计 |
2.2.4 燕麦醪糟原料添加量的确定 |
2.2.5 多酚含量的测定 |
2.2.6 还原糖和总糖含量的测定 |
2.2.7 总抗氧化性的测定 |
2.2.8 感官评定 |
2.2.9 主要营养成分测定方法 |
2.2.10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原料营养成分的测定结果 |
2.3.2 原料粒度对醪糟品质的影响 |
2.3.3 燕麦、黄米添加比例的确定 |
2.3.4 料液比的确定 |
2.3.5 加曲量的确定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燕麦醪糟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 |
3.1 材料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燕麦醪糟样品的前处理 |
3.2.2 乙醇沉淀法提取样品中的多糖成分 |
3.2.3 乙醇浓度的选择 |
3.2.4 醇沉pH的选择 |
3.2.5 醇沉时间的选择 |
3.2.6 正交试验 |
3.2.7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乙醇浓度对提取多糖产量的影响 |
3.3.2 醇沉pH值对提取多糖产量的影响 |
3.3.3 醇沉时间对提取多糖产量的影响 |
3.3.4 多糖提取正交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燕麦醪糟多糖蛋白质清除工艺的研究 |
4.1 材料与设备 |
4.1.1 材料 |
4.1.2 实验试剂 |
4.1.3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蛋白质含量测定 |
4.2.2 Sevage法除粗多糖溶液中蛋白质 |
4.2.3 正交试验设计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单因素实验的影响结果 |
4.3.2 Sevage法除蛋白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燕麦醪糟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
5.1 实验材料 |
5.1.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5.1.2 主要仪器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DEAE Sepharose FF离子交换柱分离纯化 |
5.2.2 燕麦醪糟粗多糖的分离纯化单因素试验 |
5.2.3 燕麦醪糟多糖DEAE离子交换柱分离方法 |
5.2.4 多糖凝胶纯化系统纯化 |
5.2.5 多糖纯度和相对分子量测定 |
5.2.6 LCPS-2多糖的凝胶纯化 |
5.2.7 单糖组成分析 |
5.2.8 燕麦醪糟多糖红外光谱分析 |
5.2.9 燕麦醪糟多糖核磁共振分析 |
5.2.10 燕麦醪糟多糖的甲基化 |
5.2.11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DEAE-sepharose凝胶对燕麦醪糟粗多糖的分离纯化 |
5.3.2 高效液相凝胶渗透色谱法分析相对分子量 |
5.3.3 燕麦醪糟多糖的Superdex G-100凝胶分离纯化 |
5.3.4 LCPS-2的红外光谱分析 |
5.3.5 单糖组成分析 |
5.3.6 多糖甲基化分析结果 |
5.3.7 LCPS-2的核磁分析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燕麦醪糟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性与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
6.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6.1.1 材料 |
6.1.2 试剂与耗材 |
6.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6.2 实验方法 |
6.2.1 燕麦醪糟多糖的抗氧化性测定 |
6.2.2 燕麦醪糟多糖的体外抑制肿瘤细胞活性的测定 |
6.2.3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燕麦醪糟多糖清除DPPH·能力 |
6.3.2 燕麦醪糟多糖总抗氧化力 |
6.3.3 燕麦醪糟多糖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 |
6.3.4 燕麦醪糟多糖组分体外抗肿瘤活性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燕麦醪糟多糖对小鼠免疫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体外激活作用 |
7.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7.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7.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7.2 实验方法 |
7.2.1 NO释放实验法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
7.2.2 小鼠淋巴细胞的制取 |
7.2.3 LCPS-2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7.2.4 LCPS-2对小鼠NK细胞活性测定 |
7.2.5 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2、INF-γ水平 |
7.2.6 LCPS-2对体外培养小鼠脾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
7.2.7 数据处理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LCPS-2对NO含量以及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
7.3.2 LCPS-2对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活性的影响 |
7.3.3 LCPS-2对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
7.3.4 LCPS-2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IL-2和IFN-γ的影响 |
7.3.5 LCPS-2对小鼠脾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
7.4 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论文创新点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 |
(9)高黄酮苦荞饮料醋生产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黄酮类化合物概述 |
1.1.1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
1.1.2 黄酮类化合物的简介 |
1.2 苦荞的研究 |
1.3 苦荞芽 |
1.3.1 苦荞芽的营养价值 |
1.3.2 苦荞芽产品的研究现状 |
1.4 醋的分类及保健功能 |
1.4.1 醋的分类 |
1.4.2 醋的保健功能 |
1.5 苦荞醋概述 |
1.6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6.1 研究背景 |
1.6.2 研究意义 |
1.7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苦荞发芽研究 |
2.1 试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2.1.1 原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浸泡条件对发芽率的影响 |
2.2.2 苦荞收后发芽率变化 |
2.2.3 苦荞芽培养条件 |
2.2.4 水分含量的测定 |
2.2.5 黄酮的测定 |
2.2.6 总多酚含量的测定 |
2.2.7 淀粉的变化 |
2.2.8 蛋白酶含量的变化 |
2.2.9 还原糖含量的变化 |
2.2.10 蛋白质含量测定 |
2.2.11 粗脂肪含量测定 |
2.2.12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浸泡条件对发芽率的影响 |
2.3.2 不同贮存时间的发芽率比较 |
2.3.3 苦荞发芽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 |
2.3.4 苦荞及苦荞芽基本组成成分测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苦荞(芽)黄酮和苦荞多糖的提取 |
3.1 试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3.1.1 原料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 |
3.2 实验方法 |
3.2.1 溶液中黄酮含量的测定 |
3.2.2 多糖含量的测定 |
3.2.3 黄酮提取单因素试验设计 |
3.2.4 多糖提取单因素试验设计 |
3.2.5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提取苦荞中黄酮 |
3.3.2 提取苦荞芽中黄酮 |
3.3.3 提取苦荞多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黄酮苦荞醋的研发 |
4.1 试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4.1.1 原料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主要仪器 |
4.2 工艺流程图 |
4.3 实验方法 |
4.3.1 蛋白质含量测定 |
4.3.2 苦荞淀粉含量测定 |
4.3.3 粗脂肪含量测定 |
4.3.4 蛋白酶糖化效果的影响 |
4.3.5 苦荞粉提多糖和黄酮后对发酵的影响 |
4.3.6 酶活的测定 |
4.3.7 还原糖含量测定 |
4.3.8 乙醇含量的测定 |
4.3.9 发酵液中黄酮含量的测定 |
4.3.10 发酵液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
4.3.11 总酸、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 |
4.3.12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破碎度对糖化效果的影响 |
4.4.2 添加蛋白酶对发酵的影响 |
4.4.3 糊化对发酵的影响 |
4.4.4 黄酮的添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添加木薯粉提高甘蔗汁酒精发酵酒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发展生物能源乙醇的意义 |
1.2 国内外燃料乙醇的发展状况 |
1.2.1 巴西燃料乙醇的发展状况 |
1.2.2 美国燃料乙醇的发展状况 |
1.2.3 中国燃料乙醇的发展状况 |
1.3 国内外甘蔗酒精发酵的研究现状 |
1.4 国内外木薯酒精发酵的研究现状 |
1.5 高浓度酒精发酵的研究现状 |
1.6 乙醇发酵技术与工艺 |
1.6.1 生料发酵 |
1.6.2 同步糖化发酵法 |
1.6.3 固定化发酵 |
1.6.4 连续发酵 |
1.7 本论文研究意义 |
1.8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8.1 主要内容 |
1.8.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混合酵母菌株利用葡萄糖和果糖的差异性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试验菌株与原料 |
2.1.2 药品与试剂 |
2.1.3 仪器与设备 |
2.1.4 溶液配制 |
2.1.5 培养基 |
2.2 试验方法 |
2.2.1 种子培养方法 |
2.2.2 发酵方法 |
2.2.3 检测方法 |
2.2.4 发酵过程曲线制作 |
2.2.5 计算发酵结果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糖代谢时间法分析葡萄糖与果糖利用差异 |
2.3.2 糖代谢曲线下面积法分析葡萄糖与果糖利用差异 |
2.3.3 dGF/dG法分析葡萄糖与果糖利用差异 |
2.3.4 混合酵母菌株不同接种比例条件下酒精发酵参数的比较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甘蔗汁与木薯粉混合液化液酒精发酵试验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试验菌株与原料 |
3.1.2 药品与试剂 |
3.1.3 仪器与设备 |
3.1.4 培养基 |
3.2 试验方法 |
3.2.1 种子培养方法 |
3.2.2 摇瓶分批发酵方法 |
3.2.3 检测方法 |
3.2.4 发酵过程曲线制作 |
3.2.5 发酵结果计算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混合液化液酒精发酵过程糖消耗分析 |
3.3.2 混合液化液酒精发酵过程乙醇生成分析 |
3.3.3 混合液化液酒精发酵参数的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甘蔗汁与木薯粉混合液化滤液酒精发酵试验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试验菌株与原料 |
4.1.2 试验主要药品及试剂 |
4.1.3 试验主要仪器和设备 |
4.1.4 培养基 |
4.2 试验方法 |
4.2.1 种子培养方法 |
4.2.2 发酵方法 |
4.2.3 检测方法 |
4.2.4 发酵过程曲线制作 |
4.2.5 发酵结果计算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混合液化滤液酒精发酵过程曲线 |
4.3.2 混合液化滤液酒精发酵过程总糖变化 |
4.3.3 混合液化滤液酒精发酵过程果糖、葡萄糖、蔗糖变化 |
4.3.4 混合液化滤液酒精发酵过程乙醇生成分析 |
4.3.5 混合液化滤液酒精发酵主要参数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甘蔗汁添加木薯粉5L罐酒精发酵试验 |
5.1 材料与试剂 |
5.1.1 试验菌株与原料 |
5.1.2 试验主要药品及试剂 |
5.1.3 试验主要仪器和设备 |
5.1.4 培养基 |
5.2 试验方法 |
5.2.1 种子培养方法 |
5.2.2 发酵方法 |
5.2.3 检测方法 |
5.2.4 发酵过程曲线制作 |
5.2.5 发酵结果的计算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甘蔗汁添加木薯粉5L罐酒精发酵过程曲线 |
5.3.2 甘蔗汁添加木薯粉 5L 罐酒精发酵过程糖消耗及乙醇生成速率 |
5.3.3 5L 罐酒精发酵与摇瓶分批酒精发酵结果分析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混合酵母菌株利用葡萄糖和果糖的差异性 |
6.1.2 甘蔗汁与木薯粉混合液化液酒精发酵试验 |
6.1.3 甘蔗汁与木薯粉混合液化滤液酒精发酵试验 |
6.1.4 甘蔗汁添加木薯粉5L罐酒精发酵试验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小麦粉清液酒精发酵工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木薯小麦混合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研究[J]. 李永恒,苏云,崔春生,李海浪,胡子超,孙成龙,唐青青,秦宏韬.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1(10)
- [2]麸皮发酵对全麦半干面品质特性的影响研究[D]. 徐晨雅. 江南大学, 2021(01)
- [3]一种苦荞复配白酒的开发研制[D]. 汤焘. 成都大学, 2021(07)
- [4]豆瓣酱发酵过程中生物胺及理化指标的变化研究[D]. 曾雪晴. 西南大学, 2020(01)
- [5]浓香型高色度甜面酱加工技术及其新产品的开发[D]. 周琳. 成都大学, 2020(08)
- [6]米酒老面馒头研究[D]. 孙祥祥.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2)
- [7]小麦发酵产酒精及酒糟蛋白饲料工艺的研究[J]. 孙振江,佟毅,梁坤国,罗虎,贾红娜,赖铭雪. 中国酿造, 2019(06)
- [8]燕麦醪糟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其免疫活性的研究[D]. 阿荣.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9]高黄酮苦荞饮料醋生产工艺研究[D]. 张玉梅. 贵州大学, 2018(04)
- [10]添加木薯粉提高甘蔗汁酒精发酵酒度的研究[D]. 桓琼莎. 广西科技大学,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