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2年水稻生产如何选用品种(论文文献综述)
邢钰媛[1](2021)在《施生物炭和硅肥对增温水稻生产及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夜间增温幅度大于白天是气候变暖的主要特征之一。夜间增温显着影响水稻生产及CH4和N2O排放,施生物炭和硅肥则促进作物生长发育,降低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但能否缓解夜间增温对水稻生产的影响,迄今尚不清楚。通过田间模拟试验,研究了夜间增温下施生物炭和硅肥对水稻生理特性、产量、品质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为促进区域水稻可持续生产及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参考依据。田间模拟试验于2019年6月至10月和2020年6月至10月,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业气象试验站试验田进行。供试土壤为潴育型水稻土,供试水稻为南粳5055,供试肥料为稻壳生物炭、钢渣粉和矿粉。稻田CH4和N2O排放通量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水稻生理指标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仪和植物效率分析仪测定。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夜间增温设常温对照(W0)、5 mm铝箔膜覆盖(W1)和11 mm铝箔膜覆盖(W2)3水平;生物炭设不施生物炭(B0)、施7.5 t·hm-2(B1)和施17.5 t·hm-2(B2)3水平;硅肥设不施硅(Si0)、钢渣粉(Si1,200 kg·hm-2)和矿粉(Si2,200 kg·hm-2)3水平。主要结果如下:(1)夜间增温效果、水稻光合参数和荧光特性在水稻关键生育期,5 mm和11 mm铝膜覆盖可分别使2019年5 cm土层夜间均温增加1.05℃和0.35℃,10 cm土层增加0.74℃和0.29℃;而2020年水稻冠层夜间均温的增温幅度分别为0.26℃和0.09℃,株高中部则为0.24℃和0.36℃。对于全生育期平均光合参数,夜间增温降低两年净光合速率(Pn)、气孔限制值(L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5 mm铝膜覆盖使两年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均增加,2019年蒸腾速率(Tr)增加,2020年蒸腾速率降低;11 mm铝膜覆盖使两年蒸腾速率增加,气孔导度降低,2019年胞间CO2浓度降低,2020年胞间CO2浓度增加。其中,对2019年Gs、Ci、Ls和2020年WUE影响显着(P<0.05),2020年Pn、Ci和Ls影响极显着(P<0.01)。夜间增温降低水稻灌浆期PSⅡ潜在活性、最大捕获量子产额、光合性能和推动力,使光热耗散增加。施生物炭和硅肥能增加水稻净光合速率、灌浆期光合性能和推动力,缓解夜间增温对光合作用的抑制,且使两年水稻光合作用及荧光特性最强的组合为W0B2Si2(常温对照、施17.5 t·hm-2生物炭和施200 kg·hm-2矿粉)。(2)水稻产量构成、产量及加工品质夜间增温增加千粒重、结实率和蛋白质含量,降低直链淀粉含量、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而导致产量降低,对两年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均达显着(P<0.05),2020年产量和每穗粒数的影响达显着(P<0.05)和极显着(P<0.01)水平。5 mm和11 mm铝膜覆盖可分别使2019年水稻减产27.49%和20.11%,2020年则为21.40%和25.88%,但对加工品质的影响不明显。施7.5 t·hm-2和17.5 t·hm-2生物炭可分别使2019年水稻增产15.84%和10.94%,2020年则增产15.76%和3.65%。不同施炭量基本增加营养品质,降低加工品质,对2020年产量影响显着(P<0.05)。硅肥则增加水稻加工品质和结实率,对2019年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影响显着(P<0.05)。钢渣粉和矿粉可分别使2019年水稻减产15.13%和18.94%,2020年则为增产8.45%和减产1.65%。使两年水稻产量及品质均最佳的组合为W2B2Si1(11 mm铝膜覆盖、施17.5 t·hm-2生物炭和200 kg·hm-2钢渣粉)。(3)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两年夜间增温均降低稻田CH4和N2O总累积排放量,使总增温潜势(SGWP)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降低。不同施炭量基本均降低两年CH4总累积排放量、SGWP和GHGI,增加N2O总累积排放量,2019年施7.5 t·hm-2生物炭的作用效果则相反;对2020年GHGI的影响可达显着水平(P<0.05)。施硅肥均降低两年CH4总累积排放量和SGWP,并使2019年N2O排放增加,2020年N2O排放降低。本研究中夜间增温、生物炭和硅肥均降低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使温室气体影响最弱的组合为W1B1Si1(5 mm铝膜覆盖、施7.5 t·hm-2生物炭和200 kg·hm-2钢渣粉)。综合考虑生理、产量、品质和温室气体排放等指标,在促进水稻生产同时实现稻田减排的最佳组合为W1B1Si1。研究认为,气候变暖背景下施7.5 t·hm-2生物炭与200 kg·hm-2钢渣粉可有效地缓解夜间增温对水稻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蔡宜响[2](2021)在《轮作休耕模式及氮肥减量运筹对土壤理化性质、氮素利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文中提出为积极快推进江苏省轮作休耕试点工作及化肥使用零增长行动,保护耕地资源及促进生态环境改善,本试验于2018~2020年开展了轮作休耕及氮肥减量运筹田间研究。设置两种主要轮作方式:水稻-小麦轮作及水稻-休耕轮作;并分别在两种轮作方式下设置不同的氮肥处理:(1)不施氮(N0)、(2)当地大面积常规施肥量(N1,300kg/ha),及4个氮肥减量运筹:(3)氮肥减量10%基蘖:穗肥=5:5(N2)、(4)氮肥减量10%基蘖:穗肥=6:4(N3)、(5)氮肥减量10%基蘖:穗肥=7:3(N4)、(6)氮肥减量10%基蘖:穗肥=8:2(N5),共12个处理,3次重复。各处理区磷、钾肥用量相等,分别为P2O5:75kg/ha、K2O:150kg/ha。通过分析土壤部分理化性质、水稻氮素吸收利用、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变化特征,探究轮作休耕与氮肥互作技术,以期为江苏省轮作休耕及氮肥减量运筹增效技术模式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理化性质:(1)与水稻-小麦轮作相比,水稻-休耕轮作使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 12.99%~16.87%、9.2%~10.48%、18.65%~33.75%、11.87%~21.40%,但降低了土壤NH4++NO3-含量;(3)在两种轮作模式下,在减氮10%的基础上,以基蘖:穗肥6:4或7:3 土壤NH4++NO3-含量较高。2.水稻生长发育(1)与水稻-小麦轮作相比,水稻-休耕轮作的叶片SPAD值及水稻成熟期干物质重分别增加了11.78%~21.16%、16.9%~19.4%;(2)减氮10%处理对水稻成熟期干物质重无显着影响;3.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1)与水稻-小麦轮作相比,水稻-休耕轮作的水稻籽粒产量、每公顷穗数,每穗粒数分别增加了 26.06%~28.71%、15.87%~21.18%、7.96%~18.80%。(2)减氮10%处理对水稻每公顷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无显着影响;(3)在两种轮作方式下,减氮10%基础上,与其他氮素运筹比例相比,基蘖:穗肥6:4更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及水稻每公顷穗数,分别增加了 5.17%~48.81%、2.12%~48.42%;不同氮肥运筹比对水稻每穗粒数的影响年度间无规律;不同氮肥运筹比间水稻千粒重无显着差异。4.水稻氮素吸收利用(1)与水稻-小麦轮作相比,水稻-休耕轮作的水稻成熟期氮素累积量、水稻氮肥表观利用率及水稻氮素偏生产力分别增加了 28.6%~48.9%、4.9%~10.9%、24.6%~27.1%;水稻氮素农学利用效率在两种轮作方式间无显着差异;两种轮作方式对水稻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的影响年度间不一致;(2)减氮10%处理的水稻成熟期氮素累积量、水稻氮肥表观利用率较常规施肥并不会降低;且提高了水稻籽粒生产率、氮素生理利用效率、氮素农学利用效率及氮素偏生产力;(3)在两种轮作下,在减氮10%基础上,与其他氮素运筹比例相比,均以基蘖肥:穗肥6:4更有利于提高氮素累积量、水稻氮肥表观利用率、水稻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素生理利用效率、氮素农学利用效率及氮素偏生产力,分别增加了 2.37%~12.05%、6.01%~33.67%、0.15%~31.99%、6.64%~111.7%、12.08%~155.76%、5.12%~48.76%。综上所述,在江苏省地区推广水稻-休耕轮作有利于培肥土壤、提高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率,在常规施氮量基础上,减氮10%不会显着降低土壤养分含量、氮素累积及氮肥利用率,反而提高了水稻籽粒、生理、农学效率及氮素偏生产力,从而不会导致水稻减产。在轮作方式与氮肥减量运筹互作上,水稻-休耕+减氮10%+基蘖:穗肥6:4是可以在江苏省推广试点的技术模式。
周宁[3](2020)在《开放式空气中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粳稻生长和光合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持续攀升的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对作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大气CO2浓度升高促进水稻光合和生长,进而使产量提高,但这些影响是否以及如何受到环境温度的调节尚不清楚,特别是在自然农田环境下。利用稻田温度-开放式空气中 CO2浓度增高(Temperature-Free Air CO2 Enrichment,T-FACE)系统,以高产优质粳稻武运粳23为供试材料,设置两个CO2浓度(环境CO2浓度和高CO2浓度)和两个温度(环境温度和高温)处理,系统研究高CO2浓度和高温对粳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物质生产、光合作用和生理以及矿质营养的影响,评估CO2浓度和温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影响因子,旨在为未来稻作生产的预测模拟和制订应对策略提供依据。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与Ambient相比,大气CO2浓度增加200 μmol·mol-1使武运粳23抽穗和成熟期提前2 d左右,温度增加1℃亦使抽穗和成熟期提前约0.5 d。高CO2浓度使水稻籽粒产量平均增加13.6%,其中2013年常温和高温下分别增加23.2%*和7.6%,2014年常温和高温下分别增加9.9%*和13.4%。高CO2浓度使每m2穗数、每m2颖花数、饱粒重、秕粒率和所有籽粒平均粒重平均分别增加13.2%**、14.6%**、2.6%**、47.5%**和1.5%**,而饱粒率平均降低3.5%*。高温处理使最终产量显着下降7.9%,但对产量构成因子影响较小。CO2×温度互作对穗数有显着影响,C02×年度对产量和穗数的影响分别达0.01和0.1显着水平,CO2×温度×年度对产量、穗数和粒重亦有不程度的交互作用。2.高CO2浓度使水稻拔节、抽穗、穗后24d和成熟期地上部干重分别增加8.7%*、9.8%*、3.9%和1 1.8%**。相似地,高CO2浓度环境下各测定时期叶片、茎鞘和稻穗干重均呈增加趋势。高CO2浓度对叶片、茎鞘占地上部干重的比例均无显着影响,但使稻穗占比显着增加。高温处理使地上部干重显着增加(+4.8%);高温处理对水稻叶片、茎鞘干重及其占地上部总干重的比例影响较小,但使稻穗干重及其占比显着增加。CO2或温度处理与生育期之间的互作对地上部、稻穗干重和稻穗占比均有显着影响,CO2处理与生育期互作对茎鞘占比的影响亦达显着水平。3.光合日变化数据表明,高CO2浓度使移栽后61 d各测定时刻的净光合速率(Pn)均大幅增加(+38.8%),但随时间推移增幅明显变小,至灌浆末期接近对照水平,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响应趋势一致。高CO2浓度使移栽后75、92和109 d不同时刻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多呈一致的下降趋势,最高降幅分别为14.2%和4.9%。高CO2浓度对水稻生长前期叶片胞间与周围空气CO2浓度之比(Ci/Ca)和气孔限制值(Ls)多无显着影响,但使最后三个测定时期Ci/Ca明显增加,Ls因此大幅下降。高温处理使水稻生长前期各时刻叶片Pn、Gs、Tr和WUE多呈增加趋势,但至生长末期多呈相反趋势。高CO2浓度和高温对移栽后61 d叶片Pn有微弱的正向互作,但对其他时期以及对其他光合参数多无交互作用。从Pn响应的日变化看,11:00、13:00和15:00叶片Pn对CO2的相对响应比较接近,但与9:00和17:00叶片Pn的响应差异较大。4.叶片荧光数据表明,高CO2浓度使叶片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实际光量子产量(ΦPS Ⅱ)、光化学猝灭(qP)在移栽后32、47、76、91和108 d多呈增加趋势,但移栽后118 d均下降。高CO2浓度使移栽后47 d非光化学荧光淬灭系数(NPQ)显着降低(-28.3%),其他时期多呈增加趋势。高温处理对叶片Fv/Fm、ΦPSⅡ、qP和NPQ的影响与高CO2浓度下基本一致。CO2×生育期间互作对各参数均有显着影响,CO2×温度对Fv/Fm、ΦPS Ⅱ的影响均达0.1显着水平,CO2×温度×时期对qP亦达0.1显着水平。5.高CO2浓度使移栽后41、77、94 d叶绿素a,b和a+b含量多显着增加,但使移栽后110、119 d均显着减少;叶绿素a/b值对CO2的时间响应趋势相反。高CO2浓度对水稻生长前、中期叶片SPAD值的影响较小,但使移栽后1 10和119 d分别下降3.5%+和19.1%**。高温处理使各期叶绿素a、b以及a+b含量多呈增加趋势,叶绿素a/b值表现相反;高温对水稻前、中期叶片SPAD影响较小,但使最后两期显着下降7-15%。对上述参数而言,但CO2、温度处理与生育期之间多有明显的互作效应。6.高CO2浓度使移栽后59d叶片Rubisco最大羧化速率(Vc,max)、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和磷酸丙糖的利用速率(TPU)分别显着增加56.3%、49.3%和21.2%,移栽后77、93、108和119 d各参数多显着降低。高温处理使各测定时期叶片Vc,max、Jmax和TPU多呈降低趋势,其中移栽后119 d叶片Vc,max和Jmax分别显着降低13.8%和12.1%。CO2与生育期互作对上述参数的影响均达极显着水平。7.高CO2浓度使移栽后77、94、110和119 d叶片Rubisco活性平均分别降低23.4%、30.2%、17.0%和13.0%,使Rubisco活化酶活性(RCA)对应各期分别降低14.2%、9.1%、17.2%和21.5%,多达显着水平。高CO2浓度使各期叶片Rubisco大小亚基(rbcL、rbcS)和RCA基因(CsRCA)相对表达量亦多显着降低。高温处理对各期叶片Rubisco和RCA活性多无显着影响,但使rbcL、rbcS和CsRCA相对表达量多显着增加。CO2与温度间互作对叶片rbcL相对表达量有显着影响,CO2与生育期间互作对Rubisco活性、rbcL相对表达量亦有显着影响。8.高CO2浓度使不同生育期叶片、茎鞘和稻穗及全株的元素浓度(N、P、K、Ca、Mg、Mn、Fe、Cu和Zn)多呈不显着的下降趋势。全生育期平均,高CO2浓度使全株Ca浓度显着增加9.2%,其他元素均表现为下降或不变的趋势。元素浓度对CO2的响应大小因不同器官而异,多数情形下茎鞘的降幅最大。高CO2浓度使各期地上部元素累积量多略有增加。高CO2浓度使茎鞘N和Ca元素累积量占全株的比例分别显着降低7.3%和11.4%,使稻穗N占比显着增加12.2%,对其他元素在水稻各器官中分配比例均无显着影响。多数情况下,高温处理及其与CO2或生育期的互作对上述参数多没有显着影响。综上所述,大气CO2浓度升高使粳型水稻生育期略有缩短,但生长和光合速率增强,最终产量提高。叶片光合和荧光参数均表明高CO2浓度环境下水稻出现光合适应现象,这主要与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Rubisco和RCA活性及其基因表达下调等非气孔限制有关。总体上,增温1℃对上述参数的影响明显小于高CO2浓度的影响;尽管CO2与温度处理对生长、产量和光合参数多无交互作用,但两者之间的互作一定程度上受生育期(如部分光合参数)以及生长季温度的影响(如产量)。
王玉鲁[4](2020)在《吉林省西部盐碱地水稻生产状况与对策分析 ——以嘎什根乡为例》文中提出镇赉县嘎什根乡水稻种植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97%以上,是嫩江之畔重要的粮食产地,具有病虫害发生的种类相对较少等生产优质稻米的重要优势,但存在产量与品质不高等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水稻种植中品种选择、育苗、施肥、用药等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筛选出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措施加以验证,以期为提高当地水稻种植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当前嘎什根乡水稻种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种植规模小,98%以上的农户种植面积在10公顷以下;二是种植技术受传统种植习惯影响,单方面追求高产量,不重视科学种田,致土壤质量下降,水稻病虫害发生率提高;三是中低产田面积大(31.7%),水稻单产低,但改良进度慢。2.采用钵盘一体化育苗基质进行育苗,较常规育苗方式可减少20%的投入,提高分蘖总量10%以上;在钵盘一体化基质育苗的基础上应用“三推两早”水稻种植技术,有效提前育苗和插秧的时间15d左右,并提高水稻产量5%以上。3.增施生物菌肥和有机肥及中微量元素,可有效保持和提高地力,并提高水稻产量6.5%以上。同时,使用预防为主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降低因病虫害造成的减产20%以上。
樊代佳[5](2020)在《氮肥深施对免耕稻田土壤有机质特性、甲烷排放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机制》文中认为水稻是我国的三大主粮之一,而免耕作为一种新型保护性耕作措施被广泛运用于我国的水稻生产。为了提高免耕稻田的氮肥利用率,近年来氮肥深施措施在我国得到推广。相对于传统表施,氮肥深施可以在增加作物产量的同时减少氮素流失,但其对土壤有机质特性、甲烷排放及相关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仍不明确。本研究于2013–2016年在湖北省武穴市花桥镇试验基地进行水稻-油菜免耕复种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深度氮肥深施措施下免耕稻田中土壤有机质特性、甲烷排放及微生物群落的响应差异与机制。试验处理包括不施氮肥空白对照(CK)、氮肥表施(SB)、氮肥深施5 cm(5D)、氮肥深施10 cm(10D)和氮肥深施20 cm(20D)。本试验通过磷脂脂肪酸法和实时定量PCR等方法研究土壤中微生物群落丰度和组成的变化,通过湿筛法和密度筛分法研究土壤有机质各组分的有机碳含量和物理结构,通过核磁共振和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研究土壤有机质的化学组成和性质,通过主成分分析、冗余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分析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与传统表施相比,氮肥深施10 cm改良了免耕稻田土壤的物理结构特性和团聚体稳定性,改变了大团聚体中有机碳的累积量和分布以及各微生物群落的丰度:氮肥深施下土壤容重降低16.4%–16.7%,土壤孔隙度显着提高25.5%–35.1%,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增加3.9%–4.2%;大团聚体中的总有机碳含量以及游离态和闭蓄态颗粒有机质的有机碳含量分别提高9.7%–18.7%、13.3%–20.7%和9.0%–13.7%;大团聚体中的总微生物量以及细菌、放线菌、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群落丰度分别升高15.4%–40.0%、18.9%–49.6%、37.9%–38.6%、25.7%–46.9%和33.9%–115.1%,真菌群落丰度则降低26.4%–59.9%。(2)与传统表施相比,氮肥深施尤其是深施10 cm提高了免耕稻田土壤腐殖质的品质和稳定性,提高了土壤活性有机质的有机碳含量并改变了活性有机质的化学组成,以及改变了土壤中各胞外酶的活性:氮肥深施下土壤腐殖质中胡敏酸的有机碳含量升高10.5%–30.7%,胡敏酸/富里酸的比例升高22.2%–33.1%,胡敏酸的烷基碳/烷氧碳比例以及疏水性分别增加2.3%–27.8%和1.3%–11.6%;土壤活性有机质的有机碳含量增加31.7%–53.5%,活性有机质中多糖和脂质的含量分别提高9.0%–24.1%和43.4%–68.3%,含氮化合物的含量则降低31.1%–32.8%;土壤中β-葡糖苷酶和β-N-乙酰氨基葡糖苷酶的活性分别降低22.2%–48.9%和32.7%–40.4%,L-亮氨酸氨基肽酶和酚氧化酶的活性分别提高37.1%–38.5%和11.0%–16.0%。(3)与传统表施相比,氮肥深施尤其是深施10 cm促进了免耕稻田水稻的生长,提高了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含量,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总量及各微生物群落的丰度,但降低了土壤的甲烷排放量:氮肥深施下作物的C和N累积量分别提高20.6%–57.8%和24.4%–59.2%,微生物量碳和可溶性碳的含量分别提高12.0%–56.0%和19.5%–53.7%,微生物总量和细菌群落生物量分别增加12.2%–70.0%和14.5%–81.6%,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的丰度分别提高27.1%–41.0%和23.3%–184.8%,但同时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的比例下降3.3%–50.0%,土壤剖面甲烷浓度、地表甲烷排放通量和甲烷季节累积排放量则分别减少9.2%–53.7%、6.8%–38.6%和6.4%–38.7%。(4)氮肥深施10 cm通过提高大团聚体中颗粒态有机质的有机碳含量和微生物群落的丰度来直接或间接改变大团聚体有机碳的含量、分布和有效性,进而提高土壤的孔隙度和团聚体稳定性,最终达到改良土壤物理结构特性和有机质品质的效果;此外,一方面氮肥深施尤其是深施10 cm通过对作物生长和微生物群落丰度的促进来提高胡敏酸和活性有机质的有机碳含量,通过对土壤中β-葡糖苷酶、β-N-乙酰氨基葡糖苷酶和酚氧化酶活性的调控来改变胡敏酸和活性有机质的化学组成与性质,从而在促进土壤惰性有机质稳定性的同时提高活性有机质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氮肥深施尤其是深施10 cm时土壤活性有机质中多糖的累积又会对团聚体稳定性和土壤孔隙度等物理结构特性起到改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土壤肥力和质量的作用;最后,氮肥深施直接或间接通过对作物生长、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和活性有机碳含量的提高以及对土壤中多糖水解酶活性的抑制来降低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的丰度比例,从而最终达到有效抑制免耕稻田甲烷排放的效果,氮肥深施10 cm则由于其土壤中mmo X群落的丰度最高而成为最能有效降低免耕稻田甲烷排放量的氮肥深施措施。综上所述,相对于传统表施,氮肥深施措施能在促进作物生长、提高氮肥利用率的同时有效抑制免耕稻田土壤的甲烷排放,可以通过对土壤有机质物理和化学特性的调控提高土壤的质量和肥力,且在氮肥施用深度为10 cm时效果最佳,因此应该在免耕稻田农业生产中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发展。
王静[6](2020)在《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及农艺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面源污染是引起受纳水体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威胁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安全。但因其排放时间及频率的不确定性、排放区域的广泛性、发生机理的复杂性以及模拟与控制的困难性等特征,而难以得到有效的治理。如何科学地认识并有效地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与应用问题。巢湖是我国富营养化程度最为严重的淡水湖泊之一,农业面源污染是引起其水质恶化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已严重制约了该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有效控制巢湖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源解析技术研究并筛选出适域性的控制技术,是当前最现实和最迫切的任务。本研究以巢湖流域为研究单元,通过综合运用野外区域调研、氮氧同位素示踪技术(δ15N和δ18O)、室内化验分析和模型计算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巢湖典型支流店埠河水系中各形态氮浓度及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特征值的时空变化特征,引入稳定同位素源解析模型(SIAR)识别并定量评价了各污染源对硝酸盐的贡献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各污染源在源头-沟渠-河道迁移过程中的变化特征。同时,依托农业面源污染长期定位观测基地,系统研究了巢湖流域典型种植模式下农田(坡耕地及水旱轮作田)的水土及不同形态的氮磷迁移特征,明确了其迁移转化规律,深入探讨了不同农艺措施(植物篱、秸秆还田、等高垄作和优化施肥等)对农田氮磷流失的控制效应,并评价了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稳定氮氧同位素(δ15N和δ18O)的定性识别结合同位素源解析模型(SIAR)的定量计算表明,巢湖典型支流店埠河水体硝酸盐主要来源于粪肥污水、化肥以及土壤有机氮的矿化。不同水期河流氮的主要来源具有差异性。丰水期时,上游水体硝酸盐主要来源于化肥的施用(贡献率30%)和粪肥污水的排放(贡献率28%),而中下游则主要来源于粪肥污水的排放(36%)和土壤有机氮的矿化(27%);枯水期时,粪肥污水的排放是整个店埠河硝酸盐的主要污染源(上游贡献率38%,中下游则为48%)。综合而言,4类污染源贡献率分别为:大气沉降源7%~18%,土壤源24%~29%,化肥源18%~30%,粪肥污水源28%~48%。(2)巢湖典型支流店埠河水体各形态氮浓度及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特征值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异性。上游区域水体总氮(TN)、硝态氮(NO3--N)在丰水期的平均浓度(4.87 mg/L和2.73 mg/L)显着高于枯水期(3.09 mg/L和1.17 mg/L),铵态氮(NH4+-N)平均浓度则是枯水期(1.10 mg/L)较丰水期高(0.52 mg/L);中下游区域水体TN、NO3--N和NH4+-N在丰水期的平均浓度(6.62 mg/L、3.23 mg/L和1.57 mg/L)显着低于枯水期(10.52 mg/L、4.26 mg/L和3.66 mg/L)。水体无机氮主要以NO3--N形态存在,而污水则以NH4+-N为主。δ15N-NO3-值丰水期(平均值5.02‰)较枯水期(平均值6.38‰)低,而δ18O-NO3-值则是丰水期(平均值9.17‰)高于枯水期(平均值4.50‰)。(3)植物篱(PH)、植物篱+秸秆覆盖(PHS)和等高垄作(CR)3种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巢湖流域坡耕地地表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在当地常规顺坡耕作条件下(CK),年地表径流量及土壤侵蚀量分别为76.55 mm/a和767.10kg/(hm2.a)。与CK相比,PH、PHS和CR可分别减少24.5%、36.5%和19.7%的径流流失和31.0%、45.6%和25.4%的土壤流失,表现出显着的水土保持作用,且减沙效果大于减流效果。PH、PHS和CR3种水土保持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坡耕地TN、PN(颗粒态氮)和NH4+-N的径流损失。CK条件下,径流TN浓度范围是0.73~22.82 mg/L,其中PN和溶解态总氮(DTN)所占TN的比例基本相当,在DTN中,以NO3--N为主,约占DTN的54.0%~63.7%,DON约占DTN的22.6%~31.3%,NH4+-N仅占12.2%~18.7%。PH、PHS和CR3种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显着地降低径流PN的浓度,但却提高了DTN、NO3--N、DON(可溶态有机氮)的浓度,而对TN、NH4+-N的浓度无显着影响。CK条件下,氮素地表径流流失负荷为9.35 kg/(hm2.a),占当年作物施氮量的2.83%,其中PN、DTN、NO3--N、NH4+-N和DON的流失负荷分别占TN的50.3%、49.7%、28.6%、8.6%和12.5%。与CK相比,PH、PHS和CR的TN径流损失量分别降低了28.3%、40.7%和21.2%(P<0.05),PN的降低幅度则分别为58.4%、71.1%和44.5%(P<0.05),NH4+-N的降低幅度则分别为32.8%、48.6%和28.3%(P<0.05)。3种水土保持措施对氮素输出的控制效应主要通过减少径流量和降低颗粒态氮的浓度来实现的。PH、PHS和CR3种水土保持措施也显着减少了坡耕地TP(总磷)和PP(颗粒态磷)的径流损失。CK条件下,径流TP的浓度范围是0.61~1.22 mg/L,其中PP约占TP的71.5%~81.7%,PP是磷地表径流迁移的主要形态。在DTP(溶解态总磷)中,D-Ortho-P(溶解态正磷酸盐)所占比例较大,为87.4%~90.7%,DOP所占比例较小,仅占9.3%~12.6%。与CK相比,PHS、PH、CR3种农艺措施显着降低了径流PP和TP的浓度(P<0.05),但与此同时却不同程度的提高了DTP和D-Ortho-P的浓度,而对DOP(溶解态有机磷)的浓度无显着影响(P>0.05)。CK条件下,磷素地表径流流失负荷为706.29 g/(hm2.a),占当年作物施磷量的0.98%。PP、DTP、D-Ortho-P和DOP的流失负荷分别占TP的75.0%、25.0%、22.3%和2.8%。与CK相比,PH、PHS和CR3种水土保持措施TP的径流流失负荷分别降低了38.4%、53.8%和33.4%(P<0.05),PP的降低幅度则分别为49.0%、67.6%和41.0%(P<0.05),同时也不同程度降低了DTP、D-Ortho-P和DOP的径流损失量。与氮相似,3种水土保持措施对磷素输出的控制效应主要通过减少径流量和降低颗粒态磷的浓度来实现的。(4)肥料施用后8-10 d内是控制巢湖流域水旱轮作田水稻季氮磷流失的关键时期。连续两年的秸秆还田条件下稻田田面水氮磷动态变化试验研究表明,稻田施肥后(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第2天或第4天田面水的TN、DTN、NH4+-N和TP的浓度达到峰值,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迅速下降,至8~10 d后趋于稳定,其中TN、DTN和TP浓度随时间下降的最优拟合回归方程为:Y=C0×e-kt。翻耕条件下秸秆还田能有效降低这一时期田面水较高的TN、DTN、NH4+-N和TP的浓度,有利于消减整个生育期的氮磷损失,从而能够降低氮磷流失的风险。(5)巢湖流域水旱轮作田氮磷径流损失在水稻季和旱作季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连续7季(3季水稻,2季小麦和2季油菜)的农田氮磷流失监测试验表明,水稻季氮磷径流损失风险远高于旱作季。当地常规耕作条件下(CK),水稻季径流TN和TP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73~15.33 mg/L和0.07~0.50 mg/L,旱作季则分别为2.12~4.01 mg/L和0.11~0.30 mg/L,几次高浓度的氮磷损失均发生在水稻季。氮主要以DTN的形式进行迁移,PP却是磷迁移的主要方式。NH4+-N和NO3--N所占DTN比例在水稻季的差异比较大,主要与径流-施肥时间间隔以及水稻的生育期有关,而在旱作季DTN则以NO3--N为主,NH4+-N所占比例则较小。巢湖流域水旱轮作田TN和TP径流损失量分别为3.07~7.29 kg/hm2和238.08~376.48 g/hm2,分别占施氮量的0.9%~2.2%和施磷量的0.36%~0.57%,氮磷的径流损失主要发生在水稻季。由于降雨事件的偶然性以及追肥采用表施的方式,优化施肥对氮素径流损失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径流流失风险难以控制,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磷的损失。秸秆还田在翻耕和免耕条件下均可有效降低氮素流失负荷,使得氮素流失潜能大大减小。免耕条件下秸秆还田尽管可以减少旱作季磷的流失,但却显着增加了稻季磷的流失风险。因此,从控制水旱轮作田氮磷养分流失的角度来看,在巢湖流域,秸秆还田与翻耕相结合更能有效地降低氮磷养分的损失风险。整体而言,本研究利用稳定氮氧同位素的定性识别结合SIAR模型的定量计算,较为精确地解析了河道氮素的来源。农田氮素面源污染是河流氮素的主要污染源,从源头上采取不同的农艺措施控制污染物的产生是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关键和最有效的策略。巢湖流域的坡耕地采取植物篱结合秸秆还田,水旱轮作田采取翻耕结合秸秆还田的农艺措施对农田面源污染物具有显着地控制效应,可在研究区域及类似流域进行推广利用。
袁金华[7](2020)在《延边地区气象因子变化规律及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文中认为为了阐明延边州气象因子变化规律以及气候变化对水稻产量影响,论文调研了 1961-2019年延边州气象资料数据和1994-2018年延边州水稻产量数据,通过Microsoft Excel 2010、Fortran、ArgGIS 10.0 和 SPSS13.0 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分别分析了延边州8个县(市)水稻全生育期和4个主产区不同生育期热量资源、水资源、光资源的变化特征,研究了气候变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并以此建立了水稻产量模型,水稻产量模型可以用来指导生产实践,具有应用价值,研究结果具体如下:(1)1961-2019年延边州水稻生长季内热量资源呈增加趋势,热量资源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同县(市)水稻不同生育期热量条件存在差异,水稻生育期内年降水量变异性较大且空间分布不均、区域差异明显。延边州水稻生育期内平均日照时数呈缓慢减少的趋势,空间分布总体呈现西部多东部少的特征。(2)1994-2018年延边州水稻平均播种面积呈波动下降趋势,25年间延边州水稻总产量超过五百万吨,25年间水稻单产变幅较大。(3)1994-2018年延边州水稻相邻两年单产增减百分率与生长季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日照时数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二者是影响水稻产量丰歉的重要因素。论文选择1994-2015年5-9月的逐月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的平均值、最低气温平均值、月降水量、月日照时数25个主要气象指标,运用相关分析。最终确定了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及关键时期,建立回归方程并进行检验,验证结果显示水稻产量模型较理想。
徐乐[8](2020)在《双季稻双直播模式的高产生理机制与栽培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双季稻是提高中国作物复种指数、挖掘耕地集约化利用潜力的重要种植模式。近年来,由于劳动强度大、种植效益低,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面积的双季稻被改种为单季稻,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通过直播替代早、晚稻育秧移栽发展双季稻双直播种植模式,能够大幅度减少劳动力投入,扭转农民种植双季稻意愿降低的局面。由于该区域全年温光资源有限,发展双季稻双直播需要生育期为90-100天的高产水稻品种。然而,目前缺少短生育期高产品种限制了双季稻双直播技术的推广。此外,关于短生育期水稻品种的高产生理机制以及双季稻双直播的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仍不明确。为此,本研究于2015-2016年早、晚季在湖北省武穴市开展田间试验,在2015年以12个短生育期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旨在从生育期、产量、抗倒伏特性的角度初步筛选适宜于双季稻双直播生产的品种;在2016年早、晚季均使用经过初步筛选的6个短生育期品种为材料,并在晚季设置3个不同播种期处理(7月20日、7月25日和7月30日),旨在确定适合双季稻双直播的品种及播期搭配,并综合2015-2016年数据探究短生育期品种的高产形成机理。另外,在2017-2018年开展田间试验,设置双季稻双直播(DDRA和DDRB)和传统移栽双季稻模式(TDRB和TDRHY)处理,其中DDRA和DDRB分别选择最短生育期品种和产量潜力相对较高的品种搭配,TDRB的品种搭配与DDRB相同,而TDRHY则选择当地主推的高产早稻品种,并用这些品种做晚稻种植;同时设置零氮(N0)、60 kg N ha-1(N1)和每周施用15 kg N ha-1(N2)三个氮肥处理。主要目的是评价双季稻双直播与传统移栽双季稻模式之间周年产量、氮肥利用效率、温室气体排放的差异;比较两种模式在农艺性状、光能拦截与利用、氮肥吸收与利用等生理特性方面的差异,并阐明双季稻双直播实现高产高效的生理机制,以期为短生育期水稻高产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为双季稻轻简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从生育期、产量、抗倒伏能力等角度,筛选了湘早籼6号、早珍珠、早籼615、特早2961和杂株,共6个适宜于双季稻双直播的品种。为保证该模式安全生产,早稻适宜播种期在4月10日左右,晚稻播种期不能晚于7月25日。在双季稻双直播模式下,晚季播种期延后会在抽穗灌浆期遭遇低温胁迫,导致结实率降低16.8%-22.8%,减产9.1%-11.9%。湘早籼6号耐低温能力强,其在晚季所有播种期间的结实率和产量无明显差异,可用作早稻收获期延后的晚稻生产补救品种。总计有12种适宜的品种和播期搭配,这些品种和播期搭配的周年生育期为186-198天,周年总产达到13.3-14.7 t ha-1。(2)通过对2015-2016年试验中共同种植的5个短生育期品种的分析发现,不同水稻品种产量的变异范围为6.4-9.9 t ha-1,生育期为89-105天。短生育期水稻高产主要归因于每穗颖花数和成熟期生物量,而与生育期长短、其他产量构成因子和收获指数均无关。在超短的生育周期内,高产品种主要依赖于苗期分蘖和叶面积快速生长、生殖生长期光合净同化速率高以及灌浆期叶片衰老缓慢来提高成熟期的生物量。(3)在2017-2018年,双季稻双直播的周年生育期平均比移栽双季稻短28天。DDRB在所有氮肥水平下的产量都显着高于TDRB,说明在同一品种搭配下作物建成方式由移栽改为直播并不会导致水稻减产。在低氮条件下(N0和N1),DDRA和DDRB的产量相比TDRHY平均降低11.7%。增加氮肥施用量显着提高了水稻产量,N1和N2的产量相比于N0分别增加了6.4%和7.4%。同时,增加氮肥施用量也缩小了双季稻双直播与传统移栽双季稻模式间的产量差异。在高氮条件下(N2),DDRA和DDRB的平均产量达到7.5 t ha-1,仅比TDRHY降低4.3%。在高氮条件下(N2),DDRA和DDRB的平均周年产量为15.0 t ha-1,要比TDRB高1.2 t ha-1,而仅比TDRHY低0.6 t ha-1。(4)不同种植模式以及不同氮肥管理之间的产量差异主要归因于单位面积颖花数和成熟期生物量。DDRA和DDRB得益于较高茎蘖数和叶面积指数使得齐穗前辐射拦截量要比TDRB和TDRHY高28%,促使其同期的作物生长速率和干物质积累显着高于移栽双季稻。然而,DDRA和DDRB在灌浆期的干物质积累则显着低于TDRB和TDRHY,这主要是因为该阶段前两者的光能利用效率平均比TDRB和TDRHY降低16.7%。(5)在N1和N2,所有种植模式的氮肥回收利用率均高于50%,且氮肥农学利用效率超过17 kg kg-1。DDRA和DDRB的氮肥回收利用率要比TDRB和TDRHY平均提高25.1%,然而其氮肥生理利用率却相比TDRB和TDRHY降低27.6%。总体而言,不同种植模式之间的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无显着差异。(6)DDRA和DDRB的稻田周年甲烷排放量相比TDRB和TDRHY降低了39%。然而,不同模式之间的氧化亚氮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则无明显差异。综合三种气体的温室效应,双季稻双直播模式单位面积增温潜势相比传统移栽双季稻下降了29%,而单位水稻产量增温潜势也比移栽双季稻降低31%。综上所述,通过选择适宜的短生育期水稻品种并合理安排播种期,能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成功进行双季稻双直播生产。双季稻双直播的周年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可以达到甚至超过传统移栽双季稻的水平,同时还明显降低了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因此,双季稻双直播可以作为一种轻简、绿色的种植方式替代传统移栽双季稻。
邵在胜[9](2020)在《臭氧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文中研究指明近地层不断增高的臭氧浓度已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造成严重影响,但产量损失和抗倒性变化的原因、基因型差异及其生理机制尚不清楚。利用人工智能气候室,2016和2017年连续两个水稻生长季,以Y两优900、Y两优1998、甬优538、甬优15、南粳9108、武运粳27、淮稻5号和扬稻6号为供试品种,设置室内对照(10 nLL-1)-和臭氧浓度增高(100 nL L-1)处理,系统研究臭氧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生长、产量形成、物质生产与分配、叶片形态与生理、元素吸收与利用以及茎秆抗倒性的影响,阐明臭氧胁迫下水稻产量响应的基因型差异及其生理机制,旨在为地表臭氧浓度升高情形下水稻耐性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臭氧胁迫下YL900、YL1998和Y15抽穗期提前0.5~4.0天,而其他5个品种则延长1.5~6.5天。臭氧胁迫使不同测定时期株高和分蘖数均下降,降幅随时间推移呈增加趋势,最大降幅分别为7.0%和12.4%。臭氧与品种或年度互作对株高均有显着影响,而对分蘖数基本无显着影响。2.臭氧胁迫使所有供试品种穗数、每穗颖花数、饱粒率和饱粒重平均分别下降10.0%**、15.3%**、13.0%**和5.7%**,而使空粒率和秕率粒分别增加70.7%*和79.5%+。臭氧与年度、品种(穗数除外)或籽粒着生部位(饱粒率和秕粒率除外)间互作对上述参数的影响均达显着水平,响应值多表现为2016年>2017年、稻穗下部>中部>上部。3.臭氧胁迫使所有供试品种籽粒产量平均下降36.0%**(变幅28.8%~48.8%),其中2016和2017年分别下降40.6%**和31.5%**,稻穗上、中和下部产量分别下降22.9%**、35.3%**和54.7%**,臭氧与年度、品种或部位对产量的互作效应均达显着水平。4.臭氧胁迫使所有品种分蘖期、抽穗期、穗后20天和成熟期地上部干重平均分别下降14.2%+、22.6%**、22.0%**和29.2%**,其中叶片干重的降幅均明显小于茎秆或稻穗部位;从物质分配看,臭氧胁迫使分蘖期、抽穗期、穗后20天和成熟期叶片占地上部干重的比例平均分别增加7.6%+、18.2%**、34.4**和35.0%**,而使各期茎秆或稻穗所占比例均呈下降趋势。臭氧×年度对以上参数多有显着影响,臭氧×品种对各期物质分配以及末期物质生产均有显着影响。5.臭氧胁迫下水稻上部叶片出现明显的伤害症状,并使所有品种上三叶叶片SPAD值和叶绿素含量下降,降幅均随生育进程的推移或叶位的下移呈逐渐增加趋势;臭氧胁迫对抽穗期、穗后20天和成熟期上三叶叶片面积、干重、长度以及单位面积干重均无显着影响(2017年)。臭氧与年度、品种或叶位(上三叶SPAD值)对穗后20天上部叶片叶色值和形态性状多有显着互作效应。6.臭氧胁迫使所有品种拔节期、抽穗期和穗后20天叶片净光合速率平均分别下降24.1%**、24.8%*和30.1%**,气孔导度分别下降23.9%、38.0%**和38.5%**,而对各期叶片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基本无显着影响。臭氧与年度、品种互作对水稻抽穗期和穗后20天剑叶光合参数多有显着影响。7.臭氧胁迫使所有品种分蘖期、抽穗期和穗后20天叶片丙二醛含量平均分别增加23.4%**、21.5%**和36.1%**,抗坏血酸和总酚含量亦均呈增加趋势,而使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下降12.9%**、5.2%+和16.5%*;臭氧胁迫对叶片抗氧化酶活性(SOD、POD和CAT)的影响随生育期推移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臭氧与年度或品种对各期叶片丙二醛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有一定的互作效应。8.臭氧胁迫使两年所有品种成熟期田间原位单株和单茎抗折力平均分别下降39.0%**和31.4%**,使单茎基部倒3、倒4和倒5节间抗折力平均分别下降22.5%**、24.0%*和32.6%**;对节间性状而言,臭氧胁迫使成熟期单茎基部倒3、倒4和倒5节间横截面积平均分别下降16.0%*、22.7%*和23.3%+,节间单位长度干重和茎壁厚亦均呈下降趋势,穗后20天节间性状对臭氧胁迫的响应与成熟期相似。臭氧×年度互作对茎秆抗折力和节间性状多无显着影响,而臭氧×品种间均存在显着互作效应。臭氧胁迫下水稻茎秆抗折力的减弱与基部节间性状均下降特别是节间变细和充实不良密切相关。9.臭氧胁迫使所有品种成熟期稻草中N、P、K、Ca、Mg、Mn、Fe、Cu和Zn元素浓度平均分别增加 28.7%、11.6%、8.3%、2.6%、27.4%、20.7%、8.8%、27.6%和 9.9%,而使对应元素吸收量分别下降 3.3%、15.9%、18.5%、21.8%、4.4%、6.9%、17.6%、2.5%和16.9%,叶片中多数元素的浓度和吸收量对臭氧胁迫的响应小于茎秆部位;除Ca和Cu外,臭氧胁迫下叶片中其他元素吸收量占稻草中的比例增幅为9.6%~34.9%,而使茎秆中各元素占比下降8.1%~16.0%。臭氧×品种间互作对成熟期稻草及其组分中各元素浓度、吸收以及分配多有显着影响。10.从产量构成因素看,臭氧胁迫下水稻产量的下降幅度主要与每穗颖花数的减少(特别是稻穗中、下部)有关,其次是穗数和结实能力的下降;从物质生产与分配看,臭氧胁迫下地上部生物产量显着下降的同时,使其中更多的干物质分配至叶片部位,而非叶器官(茎和穗)同化物的分配比下降,进而导致产量大幅下降同时增加潜在倒伏风险;从叶片性状看,水稻叶片在防御臭氧伤害过程中不仅消耗大量的物质能量,而且臭氧对叶片光合反应和同化物转运系统造成明显伤害,使叶片光合能力下调的同时还产生光合反馈抑制,随臭氧暴露时间的延长进而加剧膜脂过氧化,并使叶片失绿黄化,以致提前衰老,进而导致最终生物和籽粒产量显着下降。臭氧胁迫下水稻结实中期上部叶片叶色值(SPAD值和叶绿素)、形态性状(面积、长度和干重)、净光合速率以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与不同品种产量对臭氧胁迫的响应密切相关,可作为耐性品种选育的参考依据。综上所述,100 nLL-1臭氧浓度使水稻生长严重受抑,表现在叶片黄化、光合能力下降、膜脂过氧化以及茎秆机械强度减弱,最终生物和籽粒产量大幅下降。水稻生长和生理参数对臭氧胁迫的响应多受年度(温光)、品种以及籽粒着生部位的影响(穗部性状),总体上籼型品种(特别是YD6)响应大于粳型,2016年大于2017年。臭氧胁迫下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减产幅度主要与颖花形成(特别是弱势花)和结实期上部叶片性状的变化密切相关。未来近地层臭氧浓度不断升高条件下,选用优质的耐性水稻品种(粳型),同时配合适宜的栽培措施以减少臭氧胁迫对生育中期颖花形成的伤害和维持生长后期上部叶片的活力,以最小化臭氧污染对水稻生产力的影响。
金朝强[10](2020)在《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及其后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指出劳动力日益短缺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水稻直播是一种适宜于轻简化和机械化的栽培技术,具有节省劳力和节本增效的优势。当前,关于直播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机械直播、养分管理、生育进程和物质积累与分配等方面,关于不同水稻种植方式对稻麦轮作生产体系的研究较少。因此,本试验设置旱直播、湿直播和移栽三种水稻种植方式,选用4个水稻品种黄华占(HHZ)、沪旱15号(HH15)、两优6326(LY6326)和旱优73(HY73)以及1个小麦品种郑麦9023(ZM9023)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及其后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1)湿直播和移栽水稻的产量分别比旱直播水稻高8.89%-24.03%和7.11%-32.86%,这主要是因为湿直播和移栽水稻的单位面积有效穗较多,旱直播水稻的水分生产力效率、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素收获指数分别比湿直播和移栽水稻高83.84%-120.73%、8.54%-29.32%、4.92%-16.98%和44.44%-98.90%、6.86%-28.13%、1.59%-10.17%;(2)旱直播稻田土壤的脲酶活性和NO3﹣-N含量明显高于湿直播和移栽稻田土壤,湿直播和移栽稻田土壤的NH4﹢-N含量高于旱直播稻田土壤,移栽稻田土壤中的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高于直播稻田土壤,旱直播和湿直播稻田土壤中的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的含量没有显着差异,旱直播稻田土壤中的有效磷的含量低于湿直播和移栽稻田土壤;(3)旱直播水稻后茬小麦的产量分别比湿直播和移栽水稻后茬小麦高9.84%-23.33%和1.93%-7.65%。在三种稻麦轮作系统中,旱直播水稻-小麦轮作系统和移栽水稻-小麦轮作系统的经济效益分别比湿直播水稻-小麦轮作系统高10.22%-35.20%和5.50%-56.39%。结论:旱直播水稻-小麦轮作系统和移栽水稻-小麦轮作系统的经济效益高于湿直播水稻-小麦轮作系统,且旱直播水稻-小麦轮作系统的水氮利用效率高于湿直播水稻-小麦轮作系统和移栽水稻-小麦轮作系统,稻麦生产过程中的人工投入也较少。因此,综合各方面的结果来看,旱直播水稻-小麦轮作系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整体较高,更适合进行大面积推广。
二、2002年水稻生产如何选用品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水稻生产如何选用品种(论文提纲范文)
(1)施生物炭和硅肥对增温水稻生产及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夜间增温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夜间增温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
1.2.2 夜间增温对水稻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1.3 国内外生物炭相关研究进展 |
1.3.1 施生物炭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
1.3.2 施生物炭对水稻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1.4 国内外硅肥相关研究进展 |
1.4.1 施硅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
1.4.2 施硅对水稻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1.5 施硅、施生物炭和夜间增温对水稻的交互影响 |
1.6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正交试验 |
2.2.2 试验装置与田间管理 |
2.3 研究方法 |
2.3.1 水稻叶片光合及荧光的测定 |
2.3.2 水稻产量与品质的测定 |
2.3.3 稻田CH_4和N_2O排放通量的测定 |
2.3.4 持续变化的全球增温/冷却潜势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估算 |
2.3.5 环境因子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施生物炭和硅肥对增温水稻光合和荧光特性的影响 |
3.1 水稻关键生育期增温效果 |
3.2 施生物炭和硅肥对增温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 |
3.2.1 净光合速率(Pn) |
3.2.2 气孔导度(Gs) |
3.2.3 胞间CO_2浓度(Ci) |
3.2.4 蒸腾速率(Tr) |
3.2.5 气孔限制值(Ls) |
3.2.6 水分利用效率(WUE) |
3.2.7 光合参数的方差分析 |
3.2.8 光合参数的极差分析 |
3.3 施生物炭和硅肥对增温水稻荧光特性的影响 |
3.3.1 OJIP曲线 |
3.3.2 荧光参数 |
3.3.3 荧光参数的方差分析 |
3.3.4 荧光参数的极差分析 |
3.4 讨论和小结 |
第四章 施生物炭和硅肥对增温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4.1 施生物炭和硅肥对增温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4.1.1 两年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 |
4.1.2 产量及产量构成的方差和极差分析 |
4.2 施生物炭和硅肥对增温水稻加工品质与营养品质的影响 |
4.2.1 两年水稻加工品质与营养品质 |
4.2.2 加工品质与营养品质的方差和极差分析 |
4.3 讨论和小结 |
第五章 施生物炭和硅肥对增温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 |
5.1 试验期间气温和降水特征 |
5.2 稻田CH_4和N_2O排放通量季节性变化 |
5.2.1 稻田CH_4排放通量季节性变化 |
5.2.2 稻田N_2O排放通量季节性变化 |
5.3 稻田CH_4和N_2O的累积排放量 |
5.3.1 稻田CH_4累积排放量 |
5.3.2 稻田N_2O累积排放量 |
5.3.3 稻田CH_4和N_2O总累积排放量的极差分析 |
5.4 稻田CH_4和 N_2O的SGWP/SGCP和GHGI |
5.4.1 SGWP/SGCP和GHGI |
5.4.2 稻田SGWP/SGCP和GHGI的极差分析 |
5.5 讨论和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之处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轮作休耕模式及氮肥减量运筹对土壤理化性质、氮素利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概述 |
1.2 研究现状 |
1.2.1 轮作休耕内涵及意义 |
1.2.2 轮作制度的研究 |
1.2.3 氮肥利用研究 |
1.2.4 轮作和氮肥运筹互作的研究 |
1.3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点概况 |
2.2 供试水稻品种 |
2.3 供试肥料品种 |
2.4 试验设计 |
2.5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5.1 土壤取样 |
2.5.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2.5.3 水稻相关性状测定 |
2.5.4 氮素利用相关性状测定 |
2.6 数据分析和方法 |
第三章 轮作休耕及氮肥运筹对土壤部分理化性质的影响 |
3.1 结果分析 |
3.1.1 轮作休耕及氮肥减量运筹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3.1.2 轮作休耕及氮肥减量运筹对土壤NH_4~++NO_3~-含量的影响 |
3.1.3 轮作休耕及氮肥减量运筹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
3.1.4 轮作休耕及氮肥减量运筹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
3.2. 讨论 |
3.2.1 轮作休耕及氮肥运筹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3.2.2 轮作休耕及氮肥运筹对土壤速效氮含量的影响 |
3.2.3 轮作休耕及氮肥运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
3.2.4 轮作休耕及氮肥运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四章 轮作休耕及氮肥运筹对不同时期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4.1 结果与分析 |
4.1.1 轮轮作休耕及氮肥减量运筹对不同时期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1.2 轮作模式及氮肥运筹对水稻干物质重的影响 |
4.1.3 轮作休耕及氮肥减量运筹对水稻籽粒产量的影响 |
4.1.4 轮作休耕及氮肥减量运筹对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4.2 讨论 |
4.2.1 轮作休耕及氮肥减量运筹对SPAD值的影响 |
4.2.2 轮作休耕及氮肥减量运筹对水稻成熟期干物质重的影响 |
4.2.3 轮作休耕及氮肥减量运筹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轮作休耕模式及氮肥减量运筹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5.1 结果与分析 |
5.1.1 轮作休耕模式及氮肥减量运筹对成熟期水稻氮素累积量的影响 |
5.1.2 轮作休耕模式及氮肥减量运筹对成熟期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5.2 讨论 |
5.2.1 轮作休耕及氮肥减量运筹对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
5.2.2 轮作休耕及氮肥减量运筹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5.2.3 轮作休耕及氮肥减量运筹对氮肥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
5.2.4 轮作休耕及氮肥减量运筹对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的影响 |
5.2.5 轮作休耕及氮肥减量运筹对氮素生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2.6 轮作休耕及氮肥减量运筹对氮素农学利用效率的影响 |
5.2.7 轮作休耕及氮肥减量运筹对氮素偏生产力的影响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七章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开放式空气中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粳稻生长和光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实验平台的演变 |
2 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2.1 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 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物质生产和分配的影响 |
2.3 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2.4 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水稻养分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背景 |
2.2 试验平台 |
2.3 供试品种与材料培育 |
2.4 试验处理 |
2.5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6 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生育进程的影响 |
3.2 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株高动态的影响 |
3.3 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单位面积穗数的影响 |
3.4 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每穗颖花数的影响 |
3.5 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单位面积颖花数的影响 |
3.6 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饱粒率、秕粒率和空粒率的影响 |
3.7 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饱粒重、所有籽粒平均粒重的影响 |
3.8 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籽粒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生育期和株高 |
4.2 单位面积穗数 |
4.3 单穗和单位面积库容量 |
4.4 饱粒率和饱粒重 |
4.5 产量 |
5 结论 |
第三章 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水稻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背景 |
2.2 试验平台 |
2.3 供试品种与材料培育 |
2.4 试验处理 |
2.5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6 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干物质生产量的影响 |
3.2 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物质分配的影响 |
3.3 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茎鞘蔗糖、可溶性糖、淀粉和NSC浓度影响 |
3.4 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茎鞘蔗糖、可溶性糖、淀粉和NSC含量影响 |
4 讨论 |
4.1 物质生产 |
4.2 物质分配 |
4.3 茎鞘蔗糖、可溶性糖、淀粉和NSC |
5 结论 |
第四章 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动态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背景 |
2.2 试验平台 |
2.3 供试品种与材料培育 |
2.4 试验处理 |
2.5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6 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3.2 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光合日变化的影响 |
3.3 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光合作用 |
4.2 光合作用日变化 |
4.3 叶绿素荧光参数 |
5 结论 |
第五章 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水稻光合生理的动态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背景 |
2.2 试验平台 |
2.3 供试品种与材料培育 |
2.4 试验处理 |
2.5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6 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 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SPAD值的影响 |
3.3 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4 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CO_2浓度响应曲线相关参数的影响 |
3.5 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光合关键酶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 |
4.2 CO_2浓度响应曲线相关参数 |
4.3 光合关键酶 |
5 结论 |
第六章 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水稻养分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背景 |
2.2 试验平台 |
2.3 供试品种与材料培育 |
2.4 试验处理 |
2.5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6 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元素浓度的影响 |
3.2 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元素累积量的影响 |
3.3 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元素分配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元素浓度 |
4.2 元素累积量 |
4.3 元素分配 |
5 结论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1 生长与产量形成 |
2 叶片光合作用 |
2.1 叶片气体交换参数 |
2.2 叶绿素荧光参数 |
3 叶片光合生理 |
3.1 叶绿素和SPAD值 |
3.2 CO_2浓度响应曲线相关参数 |
3.3 光合关键酶 |
4 养分元素吸收与分配 |
5 结论 |
6 创新点 |
7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吉林省西部盐碱地水稻生产状况与对策分析 ——以嘎什根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线路 |
第二章 水稻生产研究情况 |
2.1 盐碱地水稻生产历史 |
2.2 水稻育种技术研究 |
2.3 水稻育苗技术研究 |
2.4 水稻施肥技术研究 |
2.5 水稻病虫害防治 |
第三章 嘎什根乡水稻生产现状 |
3.1 水稻品种的更新 |
3.2 育苗技术的发展 |
3.3 施肥技术的发展 |
3.4 农药的不断更新 |
第四章 嘎什根乡水稻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4.1 水稻品种繁杂,产业化程度低 |
4.2 科技应用能力不足,思想观念转变慢 |
4.2.1 育苗技术发展缓慢 |
4.2.2 施用肥料不均衡导致土壤板结化 |
4.2.3 农药施用以应对为主 |
4.3 水稻种植基础设施不健全 |
第五章 嘎什根乡水稻生产发展建议 |
5.1 转变农户生产方式,发展规模化经营 |
5.2 发展适合当地条件的育苗方法 |
5.3 运用水稻田间平衡施肥技术 |
5.4 提高农药施用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
5.4.1 水稻除草药物的施用 |
5.4.2 水稻病害的防治 |
5.4.3 水稻虫害的防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氮肥深施对免耕稻田土壤有机质特性、甲烷排放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施用氮肥及施肥模式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1.2.1 土壤有机质及其作用 |
1.2.2 土壤有机质的物理特性与化学组分 |
1.2.3 土壤有机质对农田管理措施的响应 |
1.2.4 施用氮肥及施肥模式对稻田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1.3 施用氮肥及施肥模式对土壤甲烷排放的影响 |
1.3.1 温室气体甲烷及其在稻田中的排放 |
1.3.2 稻田土壤中甲烷的产生、氧化与传输 |
1.3.3 影响稻田甲烷排放的因素 |
1.3.4 施用氮肥及施肥模式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
1.4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5.1 研究假设与思路 |
1.5.2 技术路线 |
1.5.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点情况 |
2.3 试验设计与大田管理 |
2.4 土壤与作物样本采集 |
2.5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5.1 土壤与作物基本理化性质 |
2.5.2 甲烷排放量 |
2.5.3 土壤有机质特性 |
2.5.4 土壤微生物群落 |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氮肥深施对免耕稻田土壤结构及有机质物理特性的影响 |
3.1 结果与分析 |
3.1.1 土壤容重和孔隙度 |
3.1.2 团聚体干重比重及平均重量直径(MWD) |
3.1.3 原状土和各粒级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 |
3.1.4 团聚体中不同形态有机质组分的有机碳含量 |
3.1.5 土壤物理结构与各有机质组分之间的关系 |
3.1.6 微生物群落在团聚体中的丰度与组成 |
3.1.7 团聚体中各有机质组分与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 |
3.1.8 土壤物理结构、各有机质组分和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 |
3.2 讨论 |
3.2.1 氮肥深施对土壤物理结构特性的影响 |
3.2.2 氮肥深施对各有机质组分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3.2.3 氮肥深施对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3.2.4 氮肥深施10cm改良土壤物理结构特性的机制 |
3.3 小结 |
第四章 氮肥深施对免耕稻田土壤有机质化学特性的影响 |
4.1 结果与分析 |
4.1.1 腐殖质各组分的有机碳含量 |
4.1.2 土壤活性有机质的有机碳含量 |
4.1.3 胡敏酸(HA)的化学组成与性质 |
4.1.4 活性有机质的化学组成 |
4.1.5 土壤中各胞外酶的活性 |
4.1.6 土壤有机质化学特性与胞外酶活性之间的关系 |
4.2 讨论 |
4.2.1 氮肥深施对土壤腐殖质有机碳含量及其化学性质的影响 |
4.2.2 氮肥深施对土壤活性有机质的有机碳含量及化学组成的影响 |
4.2.3 氮肥深施对土壤酶活的影响 |
4.2.4 土壤有机质物理特性与化学特性之间的关系 |
4.3 小结 |
第五章 氮肥深施对免耕稻田土壤甲烷排放的影响 |
5.1 结果与分析 |
5.1.1 甲烷排放通量 |
5.1.2 甲烷累积排放量 |
5.1.3 土壤剖面的甲烷浓度 |
5.1.4 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群落的丰度与组成 |
5.1.5 产甲烷菌与甲烷氧化菌丰度的比例 |
5.1.6 甲烷排放量与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群落丰度之间的关系 |
5.1.7 主要微生物群落的丰度与组成 |
5.1.8 微生物量碳(MBC)和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 |
5.1.9 活性有机碳含量、甲烷排放量及相关微生物丰度之间的关系 |
5.1.10 水稻植株碳/氮累积量 |
5.1.11 作物生长、活性有机碳、微生物群落与甲烷排放之间的关系 |
5.2 讨论 |
5.2.1 氮肥深施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5.2.2 氮肥深施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5.2.3 氮肥深施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5.2.4 氮肥深施对土壤甲烷排放以及相关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5.2.5 氮肥深施10cm有效减少甲烷排放量的机制 |
5.3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6.3 本研究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及农艺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农业面源污染概况 |
1.2.2 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研究 |
1.2.3 农业面源污染物迁移转化机理研究进展 |
1.2.4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与策略研究进展 |
1.3 巢湖水环境研究现状 |
1.3.1 巢湖流域概况 |
1.3.2 巢湖水环境现状 |
1.3.3 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 |
1.4 问题的提出 |
2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3 基于稳定氮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区概况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样品采集 |
3.2.4 样品分析 |
3.2.5 同位素源解析模型(SIAR)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调查 |
3.3.2 店埠河潜在硝酸盐污染源氮氧同位素特征值 |
3.3.3 店埠河水体的水化学特征 |
3.3.4 店埠河硝酸盐来源的定性解析 |
3.3.5 店埠河水体硝酸盐来源的定量解析 |
3.3.6 不同污染源不同形态氮及氮氧同位素特征值沿沟渠的迁移转化特征 |
3.4 讨论 |
3.4.1 店埠河水体氮素的时空特征 |
3.4.2 利用SIAR模型定量解析面源氮素各污染源贡献率 |
3.5 小结 |
4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巢湖流域坡耕地水土及氮磷流失的调控效应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区概况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样品的采集 |
4.2.4 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 |
4.2.5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耕地径流的防控效果 |
4.3.2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耕地土壤流失的防控效果 |
4.3.3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各形态氮浓度的影响 |
4.3.4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各形态磷浓度的影响 |
4.3.5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氮磷流失的防控效果 |
4.3.6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的作物产量分析 |
4.4 讨论 |
4.4.1 巢湖流域坡耕地氮磷径流流失现状 |
4.4.2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控制作用 |
4.4.3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耕地氮磷径流损失的调控作用 |
4.5 小结 |
5 保护性耕作和优化施肥对巢湖流域水旱轮作田氮磷流失的调控效应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研究区概况 |
5.2.2 试验设计 |
5.2.3 试验方法 |
5.2.4 样品采集 |
5.2.5 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 |
5.2.6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监测期间的降雨产流情况 |
5.3.2 秸秆还田条件下稻田田面水氮磷动态变化特征 |
5.3.3 保护性耕作与优化施肥条件下径流氮素浓度及形态分析 |
5.3.4 保护性耕作与优化施肥条件下径流磷素浓度及形态分析 |
5.3.5 保护性耕作与优化施肥条件下氮素径流损失负荷 |
5.3.6 保护性耕作与优化施肥条件下磷径流损失负荷 |
5.3.7 保护性耕作与优化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稻田田面水氮、磷动态变化规律与控制关键期 |
5.4.2 保护性耕作对水旱轮作田氮磷流失的影响 |
5.4.3 优化施肥对水旱轮作田氮磷径流流失的影响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基于稳定氮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研究 |
6.1.2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耕地水土及养分流失的调控效应 |
6.1.3 保护性耕作和优化施肥对巢湖流域水旱轮作田养分流失的调控效应 |
6.2 特色与创新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学研究情况 |
致谢 |
(7)延边地区气象因子变化规律及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气候变暖对农业种植制度、区域及农作物种类的影响 |
1.2.2 气象因子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1.2.3 粮食产量预测 |
1.3 研究内容 |
2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处理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2.1 水稻数据 |
2.2.2 气象数据 |
2.3 统计分析 |
2.3.1 农作物气象产量 |
2.3.2 气候突变分析 |
2.3.3 皮尔森相关分析 |
2.3.4 滑动平均法 |
2.3.5 指数平滑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水稻生育期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
3.1.1 水稻生育期热量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
3.1.1.1 水稻全生育期平均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3.1.1.2 水稻不同生育期平均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
3.1.1.3 水稻全生育期≥10℃活动积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3.1.1.4 水稻全生育期无霜期变化特征分析 |
3.1.2 水稻生育期水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
3.1.2.1 水稻全生育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3.1.2.2 水稻不同生育期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
3.1.3 水稻生育期光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
3.1.3.1 水稻全生育期日照时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3.1.3.2 水稻不同生育期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 |
3.1.4 小结 |
3.2 水稻种植面积及生产力特征分析 |
3.2.1 水稻播种面积变化特征分析 |
3.2.2 水稻总产量变化特征分析 |
3.2.3 水稻单产变化特征分析 |
3.2.4 小结 |
3.3 气象因子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产量模型建立 |
3.3.1 水稻产量的丰歉与气象因子变化的关系 |
3.3.2 水稻产量及趋势产量、气候产量 |
3.3.3 气象产量与各气象要素相关性分析 |
3.3.4 水稻产量模型 |
3.3.5 结果检验 |
3.3.6 小结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8)双季稻双直播模式的高产生理机制与栽培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我国水稻生产现状 |
1.1.1 水稻生产对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
1.1.2 当前水稻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
1.1.3 水稻总产增加的主要途径 |
1.1.4 轻简化双季稻种植模式的发展 |
1.2 水稻直播技术的发展 |
1.2.1 水稻直播的技术特点 |
1.2.2 我国直播稻的生产现状 |
1.2.3 直播稻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 |
1.3 双季稻双直播模式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
1.4 完善双季稻双直播的栽培管理措施 |
1.4.1 符合双季稻双直播模式要求的品种特性 |
1.4.2 确定双季稻双直播合理的播种期 |
1.4.3 优化氮肥管理方式 |
1.4.4 降低稻田温室气体排放 |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适合双季稻双直播模式的水稻品种筛选及播期搭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田间试验条件 |
2.1.2 试验设计 |
2.1.3 田间管理 |
2.1.4 气象数据 |
2.1.5 生育进程及田间倒伏的观测 |
2.1.6 植物样本采集及测定 |
2.1.7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2015和2016年气象条件 |
2.2.2 2015年供试品种的生育期表现 |
2.2.3 2015年供试品种的产量表现 |
2.2.4 供试品种在2016年早、晚季的生育期表现 |
2.2.5 供试品种在2016年早、晚季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 |
2.2.6 双季稻双直播的品种及播种期推荐搭配 |
2.2.7 短生育期水稻品种的高产农艺特性 |
2.2.8 2015和2016年份间产量差异的原因 |
2.3 讨论 |
2.3.1 在早、晚季直播条件下短生育期水稻品种的生育期及产量表现 |
2.3.2 短生育期水稻高产的生理基础及农艺特性 |
2.3.3 从品种和播期角度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实行双季稻双直播模式的可行性 |
2.3.4 双季稻双直播配套的杂草及水分管理 |
2.4 结论 |
第三章 双季稻双直播与传统移栽双季稻在产量、资源利用效率及温室气体排放特征方面的差异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田间试验条件 |
3.1.2 试验设计 |
3.1.3 田间管理 |
3.1.4 气象数据 |
3.1.5 生育进程观测 |
3.1.6 植物样本采集及测定 |
3.1.7 冠层光能拦截及利用效率测定 |
3.1.8 稻田温室气体排放测定 |
3.1.9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2017-2018年气象条件 |
3.2.2 不同氮肥管理和种植模式对水稻物候期的影响 |
3.2.3 不同氮肥管理和种植模式下水稻地上部生物量、收获指数和产量 |
3.2.4 不同氮肥管理和种植模式下双季稻的周年产量 |
3.2.5 不同氮肥管理和种植模式下水稻的产量构成因子 |
3.2.6 不同种植模式和氮肥管理间的干物质生产特性差异 |
3.2.7 不同种植模式和氮肥管理间的光照辐射拦截及利用特性差异 |
3.2.8 不同氮肥管理和种植模式下水稻的株高、最大茎蘖数和叶面积指数 |
3.2.9 不同氮肥管理和种植模式下水稻的氮素吸收和利用特性 |
3.2.10 不同种植模式的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
3.3 讨论 |
3.3.1 双季稻双直播与传统移栽双季稻的产量表现及干物质生产特性差异 |
3.3.2 双季稻双直播与传统移栽双季稻的氮肥吸收与利用特性差异 |
3.3.3 双季稻双直播与传统移栽双季稻的温室气体排放差异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臭氧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近地层大气臭氧来源与变化趋势 |
2 臭氧胁迫对植物影响的研究方法 |
2.1 密闭式气候室 |
2.2 开顶式气室 |
2.3 开放式气体浓度增加系统 |
3 臭氧胁迫对水稻影响的研究进展 |
3.1 生长和产量形成 |
3.1.1 生长发育 |
3.1.2 产量 |
3.1.3 产量构成因子 |
3.2 物质生产与分配 |
3.2.1 物质生产 |
3.2.2 物质分配 |
3.3 叶片性状 |
3.3.1 叶片伤害症状 |
3.3.2 叶绿素含量 |
3.3.3 叶片形态性状 |
3.4 叶片光合及抗氧化生理 |
3.4.1 光合作用 |
3.4.2 抗氧化生理 |
3.5 茎秆抗倒能力 |
3.6 营养元素吸收与分配 |
4 本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4.1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4.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臭氧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和臭氧熏蒸平台 |
2.2 试验平台 |
2.3 供试品种及培育 |
2.4 测定内容和方法 |
2.5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平台控制 |
3.2 生育期 |
3.3 株高、分蘖动态 |
3.4 产量因子 |
3.4.1 穗数、最高分蘖数、分蘖成穗率 |
3.4.2 每穗颖花数、单株颖花数 |
3.4.3 饱粒率、空粒率、秕粒率 |
3.4.4 饱粒重 |
3.5 产量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章 臭氧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和臭氧熏蒸平台 |
2.2 试验平台及控制 |
2.3 供试品种及培育 |
2.4 测定内容和方法 |
2.5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物质生产 |
3.1.1 分蘖期 |
3.1.2 抽穗期 |
3.1.3 穗后20天 |
3.1.4 成熟期 |
3.2 物质分配 |
3.2.1 分蘖期 |
3.2.2 抽穗期 |
3.2.3 穗后20天 |
3.2.4 成熟期 |
3.3 相关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四章 臭氧胁迫下不同水稻品种叶片性状的比较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和臭氧熏蒸平台 |
2.2 试验平台及控制 |
2.3 供试品种及培育 |
2.4 测定内容和方法 |
2.5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叶片伤害症状 |
3.2 叶片SPAD值 |
3.2.1 分蘖期 |
3.2.2 拔节期 |
3.2.3 抽穗期 |
3.2.4 穗后20天 |
3.3 叶片叶绿素含量 |
3.3.1 叶绿素a+b |
3.3.2 叶绿素a |
3.3.3 叶绿素b |
3.3.4 叶绿素a/b |
3.4 叶片形态性状 |
3.4.1 叶片面积 |
3.4.2 叶片长度 |
3.4.3 叶片干重 |
3.4.4 叶片单位面积干重 |
3.5 相关分析 |
3.5.1 叶片伤害指数和SPAD值 |
3.5.2 叶片叶绿素含量 |
3.5.3 叶片形态性状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五章 臭氧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叶片光合抗氧化生理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和臭氧熏蒸平台 |
2.2 试验平台及控制 |
2.3 供试品种及培育 |
2.4 测定内容和方法 |
2.5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叶片光合参数 |
3.1.1 净光合速率 |
3.1.2 气孔导度 |
3.1.3 胞间CO_2浓度 |
3.1.4 蒸腾速率 |
3.2 抗坏血酸 |
3.3 类胡萝卜素 |
3.4 丙二醛 |
3.5 总酚 |
3.6 抗氧化酶 |
3.6.1 SOD酶 |
3.6.2 POD酶 |
3.6.3 CAT酶 |
3.7 相关分析 |
3.7.1 光合参数 |
3.7.2 抗氧化参数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六章 臭氧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茎秆抗倒性状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和臭氧熏蒸平台 |
2.2 试验平台及控制 |
2.3 供试品种及培育 |
2.4 测定内容和方法 |
2.5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田间抗折力 |
3.1.1 单株抗折力 |
3.1.2 单茎抗折力 |
3.2 节间抗折力 |
3.2.1 穗后20天 |
3.2.2 成熟期 |
3.3 节间横截面积 |
3.3.1 穗后20天 |
3.3.2 成熟期 |
3.4 节间长直径和短直径 |
3.4.1 穗后20天 |
3.4.2 成熟期 |
3.5 节间茎壁厚 |
3.6 节间单位长度干重 |
3.6.1 穗后20天 |
3.6.2 成熟期 |
3.7 节间长度和干重 |
3.7.1 穗后20天 |
3.7.2 成熟期 |
3.8 相关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七章 臭氧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元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和臭氧熏蒸平台 |
2.2 试验平台及控制 |
2.3 供试品种及培育 |
2.4 测定内容和方法 |
2.5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元素浓度 |
3.1.1 叶片 |
3.1.2 茎秆 |
3.1.3 稻草 |
3.2 元素吸收量 |
3.2.1 叶片 |
3.2.2 茎秆 |
3.2.3 稻草 |
3.3 元素分配 |
3.3.1 N、P、K |
3.3.2 Ca、Mg、Mn |
3.3.3 Fe、Cu、Zn |
3.4 相关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八章 结语 |
1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
2 物质生产与分配 |
3 叶片性状 |
4 茎秆抗倒性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成果 |
致谢 |
(10)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及其后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前言 |
1.1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1.1 常见的水稻栽培方式 |
1.1.2 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1.1.3 不同水稻种植方式对后茬麦作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 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2.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品种 |
2.2 试验设置 |
2.3 田间管理 |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4.1 气象数据 |
2.4.2 土壤样品采集 |
2.4.3 土壤样品测定项目及方法 |
2.4.4 植物样品采集 |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结果与分析 |
3.1 水稻生育期内的温度、太阳辐射和降雨量 |
3.2 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的群体结构特征 |
3.2.1 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的株高 |
3.2.2 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的分蘖数 |
3.2.3 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的叶面积指数 |
3.2.4 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的地上部干物重 |
3.2.5 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的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 |
3.3 不同水稻种植方式下的水分生产效率 |
3.4 不同水稻种植方式下的氮肥利用效率 |
3.5 不同水稻种植方式稻田土壤的生物学和化学特性 |
3.5.1 不同水稻种植方式下稻田土壤脲酶活性 |
3.5.2 不同水稻种植方式稻田土壤养分含量 |
3.6 不同水稻种植方式后茬小麦的群体结构特征 |
3.6.1 不同水稻种植方式后茬小麦的株高 |
3.6.2 不同水稻种植方式后茬小麦的分蘖数 |
3.6.3 不同水稻种植方式后茬小麦的叶面积指数 |
3.6.4 不同水稻种植方式后茬小麦的地上部干物重 |
3.6.5 不同水稻种植方式后茬小麦的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 |
3.7 不同稻麦轮作系统的经济效益 |
4.讨论 |
4.1 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的群体结构特征 |
4.2 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的水氮利用效率 |
4.3 不同水稻种植方式对土壤生物学和化学特性的影响 |
4.4 不同水稻种植方式对后茬小麦群体结构特征的影响 |
4.5 不同水稻种植方式对稻麦轮作系统经济效益的影响 |
4.6 不同稻麦轮作系统的比较及推广的可行性探讨 |
5.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四、2002年水稻生产如何选用品种(论文参考文献)
- [1]施生物炭和硅肥对增温水稻生产及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 邢钰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轮作休耕模式及氮肥减量运筹对土壤理化性质、氮素利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D]. 蔡宜响. 扬州大学, 2021(09)
- [3]开放式空气中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粳稻生长和光合的影响[D]. 周宁. 扬州大学, 2020
- [4]吉林省西部盐碱地水稻生产状况与对策分析 ——以嘎什根乡为例[D]. 王玉鲁. 吉林大学, 2020(03)
- [5]氮肥深施对免耕稻田土壤有机质特性、甲烷排放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机制[D]. 樊代佳.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6]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及农艺控制技术研究[D]. 王静.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7]延边地区气象因子变化规律及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D]. 袁金华. 延边大学, 2020(06)
- [8]双季稻双直播模式的高产生理机制与栽培调控研究[D]. 徐乐.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9]臭氧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D]. 邵在胜. 扬州大学, 2020
- [10]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及其后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D]. 金朝强.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