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致不再担任中央委员的同志的信(论文文献综述)
陈竺[1](2021)在《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六届中央常务委员会2020年工作报告》文中提出(2020年11月24日)各位委员、各位同志:我受中央常务委员会委托,向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报告工作,请予审议。2020年工作回顾2020年是新中国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击疫情伟大斗争,
万永彪[2](2020)在《李大钊建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第一个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李大钊主张向十月革命学习,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主动学习和运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建党思想,聚焦“建立什么样的党、怎样建立党、建党为了什么”等问题,形成了其建党思想。因此,深入探究李大钊建党思想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深刻内涵、鲜明特点以及当代价值,不仅有助于全面揭示李大钊建党思想的理论体系,而且也为深入领悟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长期以来,学界对李大钊从事的事业、思想的起源、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地位与作用、思想等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但是仍有可以拓宽和挖掘的领域,尤其是在其建党思想领域,截止目前此方面尚没有系统性的论着问世。因此,借鉴学界同仁已有的成果,采用逻辑分析、概念史研究、新文化史研究等方法,力图在对李大钊原着深度解读、阐释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李大钊建党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当代价值,总结李大钊着作、论述、实践活动中带有规律性、个性化的建党思想结构及鲜明特点,更为全面地把握李大钊建党思想内涵和体系,以求对当前加强党的建设有所指导,是本论文的主旨。李大钊以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建党思想为指导,借鉴俄国布尔什维克政党建设经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建党思想,从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基本纲领等层面,系统阐述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这样的党、建党为了什么”等问题,提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建立工人阶级的、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强固、精密的组织是无产阶级政党战斗力的坚实保障,工农大众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中国社会革命变革的根本力量”“无产阶级政党革命的方向是社会主义,其崇高目标是挽救民族和振奋国群”等一系列重要主张、论断和观点。伟大时代产生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斗争形成伟大的实践。李大钊不仅在理论上阐明在中国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原则,而且积极主导参与中国工人阶级政党的建设。五四运动以后,李大钊不仅参与了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社会思想的论辩,而且积极领导、指导和参与北京、天津、唐山、内蒙等地方党团的建设,积累丰富的建党经验,成为指导中国共产党建立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深邃宽广的思想视野和亲力亲为的党团建设,展现李大钊建党思想历史的继承性、鲜明的时代性、非凡的实践性、卓越的预见性等鲜明特点。李大钊建党思想对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升华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农民同盟军思想、武装斗争思想的认识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作用,也为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李大钊建党思想是时代的产物、革命的产物,不仅在当时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即使放之于今天的中国,也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新时代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有着重要而积极的影响。新时代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指导思想,必须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际有机结合,必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孙曈[3](2020)在《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政党在现代民主政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政党认同是政治主体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对政党所产生的一种思想、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是其对政党做出的一种肯定性的心理反映和行为表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根植于中国特有的国情,淬炼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这种新型的政党关系主要特征就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在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框架下,存在着执政党认同与参政党认同的两个维度,由于参政党与执政党在目标、利益和使命上的一致性,因此,中国的执政党与参政党携手形成了“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认同关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政治发展道路,构建了新型的中国政党制度。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参政党的建设,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方针和政策,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这一历史性文件中,将中国八个民主党派定性为“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①由此可见,中国参政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到信任,同时所肩负的使命也更加重大。但是,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中国参政党认同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参政党在领导班子建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党协商、自身建设等还存在诸多不足,进而影响了参政党的认同度。因此,从政党认同的视角来把握我国多党合作的历史脉络,总结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经验,探索今后参政党认同的路径,对新时代参政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通过对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进行梳理,总结了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脉络,论证了各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探讨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认同中国共产党、发挥参政党政党功能、与执政党一道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基础。通过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基于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参政党认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参政党在意识形态领域、队伍建设、履职绩效、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认同路径,为今后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参政党的认同度、提升中国参政党的履职能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论文内容由以下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中国参政党认同的理论阐述。对与本研究相关的政党认同理论概念问题,如:认同、政治认同、政党认同进行界定与解读;对参政党认同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政党认同思想进行梳理和阐释,为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和理论指导。第二部分是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主党派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建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保障,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参政党认同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实践成果,对中国参政党认同经验进行了概括与总结。第三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认同的空间、认同的平台、自我认同层面阐明新时代参政党认同的机遇;从意识形态、信息技术、大统战工作格局、参政党履职能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层面阐述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挑战;通过对参政党认同的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揭示出当前参政党认同面临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新时代推进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发展路径。根据参政党认同理论,分别从政党意识形态认同、参政党队伍认同、参政党履职绩效认同、参政党自身建设认同、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发展路径及对策。
杜俊奇[4](2020)在《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外公职人员中一直存在着腐败现象,而且党外公职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其腐败问题也开始空前凸显,在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域中,腐败问题还表现的相当严重。党外公职人员分布在各领域、各层级,在各级政府、各个岗位充当重要角色,有职有权,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因此,如何加强对行使公权力的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已经成为我们无法回避而必须直面和破解的一个重要课题。虽然相关部门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由于监督机制与现实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监督问题仍然处于薄弱状态。学术界对此也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但总体上说,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全面系统的研究尚不充分,对这一群体的腐败程度、形式、原因等实证研究非常不足,具有建设性和应用性的对策建议更是不多。从我国反腐败和廉政建设这一时代的宏伟大业来看,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问题的研究,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共产党(即执政党)和各民主党派(即参政党)互相监督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更是将全面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的迫切需要。本文主体内容分为逻辑紧密关联的五章。逻辑起点首先在理论层面阐发了关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必须厘清的几个基础性问题,介绍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体内容、制度基础、法理依据和监督的必要性;然后运用历史和比较的方法追溯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发展历程,分析目前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继而用实证研究、尤其是案例分析的方法,剖析了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现状、成因和特征;论证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强化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和显着成效;最后,就如何强化、细化、实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特别是政治敏感度和政策性比较强的宗教界、工商联、村委会三个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从理论性和应用性两个维度提出的若干对策建议。本文的意义在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这一事关我国反腐败成效而迄今很少受到关注的问题做了初步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内调外研获得了翔实的一手数据;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尤其是对特殊群体的监督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从而对国家监察机制改革和推进反腐败事业整体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李勇[5](2019)在《《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早期探索》文中提出《中央政治通讯》是中共中央在1926至1929年间所办的机关刊。它作为中共中央的喉舌与中国革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道路早期探索的伟大历程。它呈现了在转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方面所进行的早期探索的艰辛、曲折与反复。它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道路早期探索上的分歧、争论。《中央政治通讯》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方针的确立,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对武装斗争所依靠力量、从举国民党旗帜到举红旗、关于土匪会党问题的探索。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手段;暴动队伍是党的宣传队、播种机,扩大了党的影响,促进了党组织的发展;武装起义后保留的队伍是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的重要力量和保证。这一阶段的武装斗争体现出中共中央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认识不足,过分强调农民的暴动,忽略军事力量。土地革命前,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些对土地问题的纲领。《中央政治通讯》刊载了中国共产党对八七会议前土地政策的批判和土地革命方针的确定,记录了中共共产党关于土地没收对象、大地主划分标准、土地分配方式等问题的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的发展;激发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热情;扩大了党的影响;为创造性地开展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土地革命奠定了基础。但是也存在过早实行“土地国有”、“没收一切土地”和“禁止买卖土地”等政策。暴动后武装力量或转向大城市,或转向农村,但最终转入了农村,成了工农革命军和工农红军的基础。它记录了中国共产党探索建立中心城市苏维埃的情况,记录了海陆丰、井冈山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中共中央过分强调在大城市建立苏维埃,对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中央政治通讯》刊载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转折时期对中国革命道路早期探索的情况。这种探索有成就也存在不全面、不完善等问题。但这恰恰反映出转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特点。这一阶段的早期探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起点。
杨宇[6](2019)在《新时代我国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研究》文中指出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座谈会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多党合作要有新气象,思想共识要有新提高,履职尽责要有新作为,参政党要有新面貌,引导广大成员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使新时代多党合作展现出勃勃生机。”①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2019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指出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②,并要将此作为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中心环节。对此,我们能充分认识到新时代加强对党外人士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民主党派作为“同心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习总书记的指示和要求,新时代各民主党派首要政治任务就是要学习中共十九大会议精神并加以贯彻和落实,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新时代民主党派成员要将自身的思想和行动相结合,统一到中国共产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要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并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断深化历史传统教育,丰富政治交接时代内涵。用好政党协商这个民主形式和制度渠道,通过协商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好“同心圆”。回望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多年,伴随着对外开放的进程以及电子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信息的网络化和全球化致使西方各种社会思潮不断冲击着我国政治制度及政党制度,对我国的各项事业造成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这便要求我们要提高警惕,对其不良思想及社会思潮要加以高度重视,防范其对我国意识形态及我国各民主党派产生的不良影响。深入研究及大力推进新时代我国民主党派的政治共识培育,不仅是保障社会和谐发展稳定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如何引领民主党派进行政治共识培育,民主党派自身如何开展其成员政治共识培育,民主党派如何达到政治共识培育的目标效果,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者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对新时代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研究进行了多学科辨析,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中心,将政治学、统计学、社会学等各学科理论及方法综合运用到论文的相关研究分析中,动态研究了新时代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理论渊源、历史沿革;认真梳理新时代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核心内容、主要特征与基本原则;深刻总结新时代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历史成就及经验;针对当前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状况进行了调研,利用spss 22.0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对1400份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基本把握了当前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状况及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相关状况,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当前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现实问题及成因;结合十八大、十九大的新思想新理念新精神,从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两方面深入探索了新时代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方法策略。第一章首先对政治共识及政治共识培育等相关概念进行概述,分析了新时代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内涵,阐明了新时代我国民主党派的发展方向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关系。之后又对新时代我国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意义进行了阐述,为论文后期展开奠定必要前提。第二章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政治共识的相关理论进行总结,还单独整理了民主党派重要人士的相关论述,突出政治共识双方面培育的重要性,为研究民主党派的政治共识做铺垫。接着将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发展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阐述了不同时期民主党派政治共识的达成。通过本章对重要理论及历史的梳理、经验的总结,将更好地为之后论述的民主党派政治共识的培育提供参考和启示,为本文提供重要支撑。第三章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到当前民主党派政治共识达成以及政治共识培育方面的现状,就目前培育的效果和成员的主流表现进行总结,接着通过统计学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出当前民主党派在政治共识方面出现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为后文民主党派政治共识的培育提供实践支撑。第四章分别从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两方面对新时代我国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要求进行阐述,首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析了各民主党派自身对于政治共识培育的要求,其次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在政治共识培育中的内容要求和目标要求,为本文重点部分民主党派政治共识的培育确立了目标和内容,构成政治共识培育整体的重要部分。第五章、第六章为本文的核心部分,从两个方面分析了新时代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对策措施及中国共产党如何引领民主党派进行政治共识培育的方法策略。先从民主党派自身角度切入,提出新时代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提出具体的对策。之后再在分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基本原则的同时,从中国共产党的角度对其进行策略指引、调正方向。根据以上研究,最终探索出一套较为合理化、科学化、有效化的新时代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路径。政治共识培育是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巩固和发展的一项创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前进发展的需要,是应对西方国家多党制度及西方社会思潮腐蚀、影响的有效路径。民主党派政治共识的培育,关乎国家、政治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关乎我国政党协商民主的发展,关乎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职能的发挥。同时,新时代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研究,也有助于确保民主党派在新时代的正确发展方向和新型参政党的建设,并能进一步增强各民主党派应对西方意识形态挑战和冲击的自信。
陈龙[7](2019)在《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文中研究指明五四以降,各种“主义”激荡角逐,孕育了以“共产主义”为旗帜的中国共产党。在此过程中,报刊作为凝聚早期共产党人与共产主义组织的精神核心,其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中共报刊工作发源于城市,但1948年中宣部发布的《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提出“我们城市办报的经验还不多,望将经验与问题电告”,似乎忽视了建党以来中共在“城市办报”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聚焦1942年的《为改造党报的通知》和1948年的《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发布的前因后果,不难激发对于中共办报模式整体转型的想象。这种转变的多次发生,揭示了中共办报模式主要不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线性发展,而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振荡过程。现有研究表明,意识形态的变迁、地理环境的形塑、中心工作的转换、政党地位的演变是影响中共办报模式发展的主要因素,报刊与党派的关系、报刊与受众的关系、报刊的技术形态、报刊的经营管理及其相互关联与影响的方式是中共办报模式的主要内核。本文拟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从“模式”的意涵出发,全面系统地对1921-1949年中共办报模式的演变历程进行研究,对中共办报模式作如下历史分期与类型划分:1921年至1927年是“报为机关:中共办报模式的初步探索”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上海模式”;1928年至1937年是“报为工具:中共办报模式的基本成型”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瑞金模式”;1938年至1949年是“城乡互动:中共办报模式的多元发展”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重庆模式”与“延安模式”。通过对以上模式的符号化描述发现,中共办报模式的发展轨迹基本是以“党报姓党”为中心线,以“城市办报”和“农村办报”为两级上下波动,其发展存在三种逻辑:作为党派工具的报刊、作为社会公器的报刊、作为生产事业的报刊。时代在变化,报刊的使命任务也应随之变化。《红旗日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当前报刊的主要使命是“以建设为自任”而非“炫众以导乱”,报刊发展必须兼顾三种逻辑,不可偏废。要解决“在新形势下办报党报,在保持党性的前提下不断增强党报的影响力”的问题,应当推动政治方向的引导、读者需求的满足、报刊事业的壮大的有机结合,这是中共办报模式在两级振荡中的曲折发展历程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指明了中共办报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
蔡佳[8](2019)在《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建设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合作是中国政党制度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研究可以丰富和发展这一时期中国政党合作的规律探索,总结经验教训,对于发展和完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结构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引言。阐明论题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介绍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历史背景。解放战争时期,民主党派支持中共领导的革命事业,与中共展开了紧密合作。随着全国局势的根本转变,民主党派放弃中间路线,接受中共领导并积极参加革命与建设。正是因为有解放战争时期的紧密合作这一重要背景,才有了新中国初期中共与民主党派合作的制度化形成与发展。第三部分: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内容。包括中共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统一战线性质的人民政权;民主党派在人大和政协中参政议政、支持和参加各项革命活动,以及中共帮助民主党派进步和发展。第四部分: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意义和历史经验。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合作有利于获得各界人民群众对新生政权的政治认同,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并推动各项革命运动的顺利进行,促进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新中国初期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合作为发展和完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在新时代发展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与正确认识民主党派的地位和作用相统一的原则,对民主党派要采取团结、教育和改造的政策,继续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以充分认识到新型政党制度体现出的中国智慧。第五部分:结语。回顾新中国初期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合作历程,阐明这段合作历程对于新时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的重要意义。
何辰波[9](2019)在《王枕心的乡村建设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民国时期,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涌现出一批乡村建设人物,他们所开展的乡村建设活动,对于缓解民国严峻的乡村问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933年7月13日,江西农村改进社万家埠实验区在安义县万家埠成立,以王枕心为首的乡村建设人员试图通过改良的方式解决当时江西农村贫、愚、弱、乱等问题。1937年8月20日因为抗日战争的爆发,王枕心辞职投身抗战,被迫停止他的乡村建设活动。本文以民国时期江西的乡村建设运动为背景,以王枕心为研究对象,对王枕心的生平进行梳理,并提炼王枕心的乡村建设思想,总结王枕心的乡村建设实践,评析其乡村建设思想与实践的成就与不足,探讨王枕心乡村建设思想与实践的意义,从而获取王枕心的乡村建设思想与实践活动对当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启示。首先为绪论,介绍了笔者的选题缘由、学术界的研究现状以及文章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接着将王枕心的生平分为研修农学、上下求索,五年乡建、躬身实践,抗战救国、迎接解放三部分,本文利用档案等材料对王枕心的生平经历进行介绍。随后提炼了王枕心的乡村建设思想。王枕心在借鉴他省经验的基础上,以恢复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完善农村组织、发展农村教育为两翼,针对当时中国农村普遍贫、愚、乱、弱的基本问题,以惠农、智农、聚农、强农为法宝结合自身乡村建设实践,逐渐形成了减税惠农,促进生产;办学智农,改进教育;培干聚农,推进自治;联众强农,增进合作的乡村建设思想。而后总结了王枕心的乡村建设实践。王枕心从乡村经济、乡村政治、乡村文化教育卫生三个方面推进他的乡村建设实践,采取了推广信用合作、成立群众组织、完善农村医疗等措施,改善了万家埠地区的乡村面貌。然后对王枕心乡村建设思想与实践进行评析。本文分析了王枕心的乡村建设思想与实践活动所具有的四大成就,也指出了其所存在的两大不足。最后为结语,探讨了王枕心乡村建设思想与实践活动的意义以及对当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启示,对于20世纪30年代的江西,王枕心的乡村建设思想与实践活动改善了万家埠地区乡村的面貌,培养了一批乡村建设人才,并在江西开创了一套乡村建设理论,为日后江西的乡村建设活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同时,王枕心所主张的从供给侧调整农村的生产;大力推行智识教育;完善保障措施,吸引人才主动下乡;经验与信息共享,放眼全国统一布局等策略可以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带来启示。
王希群[10](2018)在《汪振儒年谱——纪念汪振儒先生诞辰110周年》文中提出汪振儒先生作为北京林业大学资深教授,不仅是我国着名的林业教育家、植物学家、树木生理学家,而且是我国树木生理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树木生理和森林生态学领域造诣深厚。他不仅学术上享有崇高的声誉,而且还是北京林业大学建校的创始人之一,深受几代北林人的爱戴。他以101岁高龄仙逝,以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见证了中国林业科学从近代到现代的曲折发展过程,同时也伴随着北京林业大学从无到有,从艰苦创业到外迁解散,再到复校发展并迎来新世纪的全部事件,为北京林业大学从零开始发展壮大并能够在国内外拥有今天的学术地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可以说,他的个人历史就是中国林业科学发展近现代史的缩影,总结整理汪先生的人生经历,尤其是他在林业科学研究和教育方面的事迹,对研究中国林业发展史具有很重要的价值。他1908年生于北京,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是清华大学第一届毕业生,之后在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工作和清华大学、广西大学任教,1935年赴美留学,1936年和1939年先后获得康奈尔大学森林学硕士和杜克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9年回国后,他一直从事高等院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担任广西大学农学院、北京大学农学院、北京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编写了中国第一部林业专业适用的《植物生理学讲义》,精通英、德、俄、日、拉丁语并编译和审定了《德汉林业名词》《英汉林业科技词典》《日汉林业科技词典》和《林学名词》,翻译了有影响的植物生理学方面论着《树木生理学》《木本植物生理学》,他是我国林学专业第一个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博士生导师,并培养了我国林业界自己培养的第一位博士何平;担任《中国植物学杂志》(复刊)主编,《生物学通报》《北京林学院学报》《森林与人类》首任主编和《林业科学》副主编。汪振儒在我国林学、森林生态学、植物生理学领域具有极高的学术威望,他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见证了从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巨变,见证了中国植物学、树木生理学、森林生态学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中国高等林业教育的发展。
二、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致不再担任中央委员的同志的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致不再担任中央委员的同志的信(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六届中央常务委员会2020年工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2020年工作回顾 |
一、积极投身抗疫斗争,在同心战疫中彰显新担当 |
二、凝心聚力履职尽责,在建言资政中展现新作为 |
三、全面实施“五大战略”,在自身建设中展示新面貌 |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形势与任务 |
2021年工作部署 |
一、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断夯实多党合作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
二、着力提升履职工作实效,积极助力“十四五”规划体系制定与落实 |
三、全面落实自身建设部署,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水平 |
(2)李大钊建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本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2.1 李大钊建党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
2.1.1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中国 |
2.1.2 十月革命的胜利 |
2.1.3 民国初年政党建设的实践 |
2.1.4 中国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 |
2.2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基本理论来源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建党思想 |
2.2.2 列宁建党思想 |
2.3 李大钊的自身文化背景 |
2.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
2.3.2 日本留学经历 |
2.4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发展历程 |
2.4.1 民国初年超政党思想的政党观的形成 |
2.4.2 “府院之争”时期政党观的提高与变迁 |
2.4.3 十月革命后创建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思想的形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 党的性质:建立什么样的党 |
3.1.1 建立无产阶级政党 |
3.1.2 建立工人阶级的、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 |
3.2 党的指导思想和组织原则:怎样建立党 |
3.2.1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 |
3.2.2 强固、精密的组织是无产阶级政党战斗力的坚实保障 |
3.3 党的基本纲领:建党为了什么 |
3.3.1 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革命的方向 |
3.3.2 挽救民族、振奋国群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崇高目标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实践 |
4.1 李大钊与北京、天津党团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4.1.1 李大钊与北京党团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4.1.2 李大钊与天津党团组织的创建与发展 |
4.2 李大钊与唐山党团组织的创建及工人运动的开展 |
4.2.1 李大钊与唐山党团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4.2.2 李大钊与唐山工农运动的开展 |
4.3 李大钊与其他地区中共党组织的创建 |
4.3.1 李大钊与内蒙古、东北地区党组织的创建 |
4.3.2 李大钊与晋、豫、陕、甘等地党组织的创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特点及地位 |
5.1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特点 |
5.1.1 历史的继承性 |
5.1.2 鲜明的时代性 |
5.1.3 非凡的实践性 |
5.1.4 卓越的预见性 |
5.2 李大钊建党思想对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影响 |
5.2.1 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认识 |
5.2.2 对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的认识 |
5.2.3 对农民同盟军思想的认识 |
5.2.4 对武装斗争思想的认识 |
5.3 李大钊与中国共产党其他早期领导人建党思想 |
5.3.1 李大钊建党思想与陈独秀建党思想 |
5.3.2 李大钊建党思想与蔡和森建党思想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当代价值 |
6.1 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指导思想 |
6.1.1 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这个“拯救中国的导星”不动摇 |
6.1.2 不断增强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 |
6.2 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具体实际有机结合 |
6.2.1 必须研究中国的“政治经济的情状”和“实境” |
6.2.2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 |
6.3 必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
6.3.1 强固、精密的组织是无产阶级政党战斗力的保障 |
6.3.2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
6.4 必须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
6.4.1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
6.4.2 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
6.5 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
6.5.1 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革命的目标 |
6.5.2 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1. 有助于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
2. 有助于提高我国参政党的政党生命力 |
3. 对中国参政党的政党社会形象塑造具有推动意义 |
4. 对参政党理论建设具有一定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1. 关于参政党研究 |
2. 政党认同理论研究 |
3. 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研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1. 政党认同理论在西方 |
2. 西方学者关于中国政党认同研究 |
(三) 文献述评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主要研究方法 |
四、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 研究的创新点 |
1. 研究观点的创新 |
2. 研究视角创新 |
(二) 论文不足之处 |
1. 对原始资料的研究不足 |
2. 理论阐述中还存在不够深入、透彻的问题 |
3. 调查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
第一章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理论阐释 |
一、 政党认同相关概念 |
(一) 认同 |
(二) 政治认同 |
(三) 政党认同 |
二、 参政党认同 |
(一) 参政党认同的主体和客体 |
1. 参政党认同的主体与客体界定 |
2. 主体对客体认同内容界定 |
(二) 参政党认同层次 |
1. 参政党的情感认同 |
2. 参政党的认知认同 |
3. 参政党的评价认同 |
4. 参政党的行为认同 |
三、 参政党认同与执政党认同的区别与联系 |
(一) 二者认同的联系:具有一致性 |
(二) 二者认同的区别:具有多样性 |
四、 参政党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 |
(一) 意识形态影响因素 |
(二) 参政党形象(组织、领导人)影响因素 |
(三) 参政党绩效影响因素 |
(四) 信息技术革命影响因素 |
五、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认同思想 |
(一) 关于人民群众认同的思想 |
(二) 关于意识形态认同的思想 |
(三) 关于政党组织认同的思想 |
(四) 关于执政党治理能力认同的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 |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主党派认同的历史构建 |
(一) 在救亡图存中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
(二) 在历史性抉择中不断构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
1. 高举“和平、民主、团结”的旗帜,促进了各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
2. 在爱国民主运动中,各民主党派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治纲领 |
3. 积极响应“五一口号”,各民主党派坚定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
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保障构建 |
(一) 《共同纲领》在制度上培育参政党政治认同 |
(二) 参与国家建设和管理打下参政党认同基础 |
(三) “八字方针”构筑参政党认同的制度根基 |
1. “八字方针”提供了参政党认同制度保障 |
2. “八字方针”坚定了民主党派成员政党认同的信心 |
3. 在各种政治考验中不忘对中国共产党认同的初衷 |
三、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完善 |
(一) 拨乱反正参政党认同进入新时期 |
1. 召开政协会议,明确民主党派政党认同基调 |
2. 巩固政治联盟地位,凝聚参政党认同共识 |
3. 出台“十六字方针”,巩固参政党认同基础 |
(二) 建章立制完善参政党认同体系 |
(三) 提升绩效塑造参政党认同形象 |
1. 发挥人才优势,提升参政党绩效 |
2. 发挥参政党职能,突显履职成效 |
(四) 强化自身建设提升参政党认同质量 |
1. 政治参与体现参政党价值认同 |
2. 政治交接传承参政党认同传统 |
3. 强化参政党成员认同主体作用 |
4. 创新履职方式,增强参政党认同评价 |
(五) 出台重要法规文件为参政党认同保驾护航 |
四、 中国参政党认同进入新时代 |
(一) 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新论断 |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概念的提出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科学内涵 |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论断的重大意义 |
(二) 参政党认同迈上新台阶 |
1. 召开中央统战会议,参政党认同的一个里程碑 |
2. 出台系列法规性文件,从理论、政策上加大对参政党认同 |
(三) 参政党认同实践步入新境界 |
1. 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参政党政治认同 |
2. 强化组织建设构建参政党认同根基 |
3. 履职尽责强化参政党绩效认同 |
4. 提升社会服务水平赢得民众认同 |
5. 在促进祖国统一中,增进海内外同胞对参政党认同 |
五、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经验 |
(一) 参政党认同的根基是与执政党永葆政治共识 |
(二) 参政党认同的基础是不断提升履职绩效 |
(三) 参政党认同的优势是“人才兴党”战略 |
(四) 参政党认同的源动力是不断创新与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一、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 |
(一) 新时代拓宽了参政党认同的空间 |
(二) 新时代搭建了参政党认同的平台 |
(三) 新时代为参政党自我认同带来机遇 |
二、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挑战 |
(一) 意识形态复杂化的挑战 |
1. 西方各种敌对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不断渗透的挑战 |
2. 社会主流价值遭遇市场逐利性的挑战 |
3. 媒体格局与舆论生态发生变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 |
(二)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挑战 |
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网络党建 |
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大党建”网络平台的成功构建 |
3. 参政党信息网络技术平台的滞后性 |
(三) 大统战工作格局的挑战 |
(四) 参政党履职能力的挑战 |
(五)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挑战 |
三、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情况调查与分析——以XX省部分参政党成员为例 |
(一)调查基本情况 |
(二) 调查基本内容 |
1. 对参政党认知情况 |
2. 对我国多党合作制度认知情况 |
3. 参政党与意识形态 |
4. 对参政党领导班子及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评价 |
5. 对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评价 |
6. 对参政党自身建设认同情况 |
7. 互联网与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 |
8. 对参政党认同有什么建议 |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代推进中国参政党认同的路径选择 |
一、 参政党认同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路径选择 |
(一)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坚信者 |
1. 要坚定信仰,树牢价值自信 |
2. 要不断增进多党合作的政治共识 |
(二)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守护者 |
(三)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践行者 |
1.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 要在思想道德建设上身体力行 |
3. 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
4. 在网络意识形态中释放最大正能量 |
二、 推动中国参政党队伍建设认同的路径 |
(一) 对中国参政党领导班子的认同 |
(二) 对中国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认同 |
(三) 对中国参政党成员的认同 |
三、 推动中国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认同路径 |
(一) 参政议政绩效认同路径 |
(二) 民主监督绩效认同路径 |
(三) 政党协商绩效认同路径 |
(四) 社会服务绩效认同路径 |
四、 推动中国参政党自身建设的认同路径 |
(一) 参政党思想理论建设的认同路径 |
(二) 参政党特色建设认同路径 |
1. 在参政党思想建设上,在坚持政治共识的基础上要保持“求同存异” |
2. 在组织建设上注重界别特色与组织结构优势 |
3. 各民主党派要在自己重点分工领域做出成绩,推出经典和品牌 |
(三) 参政党基层组织建设认同路径 |
(四) 参政党作风建设认同路径 |
(五) 参政党制度建设认同路经 |
(六) 参政党机关建设认同路径 |
五、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中国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路径 |
(一) 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对参政党建设的重要性 |
1. 促进了参政党领导班子作用的发挥 |
2. 思想建设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
3. 参政党监督机制更加完善 |
4. 参政党的特色更加突出 |
5. 参政党基层组织更加活跃 |
6. 组织管理更加精准 |
(二) 参政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参政党互联网平台技术的滞后性 |
2. 参政党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的匮乏 |
3. 参政党成员政党网络意识的弱化性 |
4. 参政党网络安全的危险性 |
(三) 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提升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路径 |
1. 构建“智慧参政党”网络大数据管理平台 |
2. 建立参政党大数据中心 |
3. 培养参政党网络技术人才,不断增强参政党成员政党网络意识 |
4.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参政党网络安全 |
5. 只有线上线下联动才能取得参政党建设的双赢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参政党认同情况问卷调查 |
第一部分 个人基本情况 |
第二部分 参政党认知 |
第三部分 关于我国多党合作制度 |
第四部分 关于参政党在意识形态的作用 |
第五部分 关于对参政党领导班子及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评价 |
第六部分 关于对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评价 |
第七部分 关于参政党自身建设的评价 |
第八部分 互联网与参政党治理能力 |
第九部分 (开放题)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一)实践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学界研究状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三)对决策层关于统一战线相关文献的解读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实证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五、内容与框架 |
六、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创新之处 |
(二)研究难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若干基本问题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与构成 |
一、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阐释 |
(一)“公职人员”的概念 |
(二)“党外”的概念 |
二、党外公职人员来源与构成 |
(一)我国政治体制中“党外公职人员”的来源 |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分类构成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培养选拔、任用与管理 |
一、党外公职人员培养选拔政策 |
二、党外公职人员任用政策的历史沿革 |
(一)建国初期的任用政策 |
(二)改革开放后的任用政策 |
(三)进入21世纪后的任用政策 |
(四)新时代选拔任用的政策 |
三、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管理 |
(一)对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引导 |
(二)优化党外干部管理结构。 |
(三)选好配强民主党派领导班子 |
(四)选好选准主委。 |
四、党外公职人员从政优势 |
(一)政治优势 |
(二)智力资源优势 |
(三)利益表达优势 |
(四)社会活动优势 |
五、党外公职人员不同时期在体制内的作用 |
(一)建国初期 |
(二)改革开放初期 |
(三)新时期 |
六、党外公职人员使用现状 |
(一)中央越来越重视,阵营越来越壮大 |
(二)实职正职比例增大,切实保障有职有权 |
七、制约党外公职人员培养使用的因素 |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内容 |
一、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二、社会公众与媒体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三、民主党派对担任公职的党内成员内部监督 |
四、各级监察委员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第四节 民主党派党内监督概述与成效分析 |
一、内部监督内容 |
二、内部监督实践 |
三、内部监督成效 |
四、在内部监督中对腐败问题的处置 |
五、内部监督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制度基础和法理依据 |
一、制度基础 |
(一)人民代表大会政体制度 |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政党制度 |
二、法理依据 |
(一)根本法依据 |
(二)专门法依据 |
(三)行业法依据 |
(四)有关法规依据 |
第六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重要意义 |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必然要求 |
二、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我国民主监督的重要补充 |
三、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要求 |
四、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执政要求 |
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国家监察法的内在要求 |
第二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与主要问题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 |
一、民主革命时期,监督雏形显现 |
二、建国初期,监督方针确立 |
三、整风反右时期,监督出现挫折 |
四、“文革”时期,监督遭受破坏 |
五、改革开放时期,监督恢复完善 |
六、“十八大”后,监督成熟定型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成效 |
一、思想认识不断深化 |
二、监督机制逐步完善 |
三、监督效果初步显现 |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问题 |
(一)监督意识不够清晰,监督观念亟待提高 |
(二)监督机制存在缺陷,监督体系亟待完善 |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特殊性给监督带来的难点 |
(一)党外公职人员界别分布具有特殊性 |
(二)党外公职人员管理体制具有特殊性 |
(三)党外公职人员任职情况具有特殊性 |
(四)党外公职人员廉政意识具有特殊性 |
(五)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倾向具有特殊性 |
(六)政治参与呈现多元化、差异性 |
三、特殊领域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难点 |
(一)宗教界 |
(二)工商联 |
(三)村委会 |
第三章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与特点分析 |
一、不同层级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特点的异同分析 |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共同点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不同点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异同分析 |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共同点 |
(一)个人私欲恶性膨胀 |
(二)公共权力发生异化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不同点 |
(一)内外监督不力 |
(二)外部环境影响 |
第四章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意义与成效 |
第一节 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意义 |
一、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反腐败斗争的现实意义 |
(一)为反腐彻底性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证 |
(二)为反腐高效性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机制保证 |
(三)为反腐持续性提供了有力的法理机制保证 |
二、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 |
(一)强化了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领导 |
(二)实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全面覆盖 |
(三)法定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权力来源 |
(四)创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方法路径 |
三、国家监察委员会尚需进一步强化和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 |
(一)提升政治站位,以大作为彰显监督的权威性 |
(二)遵循五条原则,以科学性增强监督的实效性 |
第二节 监察法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和惩治的效用 |
一、监察法对全面深入开展反腐败的积极意义 |
(一)保证了监察机关的独立性 |
(二)实现了监察范围的全覆盖 |
(三)界定了监察职能和监察权限 |
(四)创新了以“留置”措施取代“两规”、“两指”措施 |
(五)强化了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 |
二、监察法对于预防和惩治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特殊作用 |
(一)统领推进作用 |
(二)警示威慑作用 |
(三)法治保障作用 |
三、监察法尚需进一步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与惩处的操作性 |
第五章 加强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性思考 |
第一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
二、坚持问题导向 |
三、坚持立体监督 |
四、坚持务实管用 |
五、坚持理论创新 |
六、坚持用权公开 |
第二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路径 |
一、加强民主党派队伍建设 |
二、加强廉政宣传教育 |
三、加强制度机制建设 |
四、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
五、加强党派本体内部监督 |
六、加强反腐统筹协调 |
七、加强社会舆论制约 |
第三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工作机制 |
一、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机制 |
二、专项巡察监督机制 |
三、谈心谈话机制 |
四、失察责任追究机制 |
五、廉政诫勉机制 |
六、重要情况报告与通报机制 |
七、法治制约权力机制 |
八、自律约束权力机制 |
第四节 对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对村委会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加大学习宣传监察法力度,形成“不敢腐”的强大法律震慑 |
(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关紧“不能腐”的权力制约制度笼子 |
(三)注重思想政治建设,营造“不想腐”的廉政勤政氛围 |
二、对宗教界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依法进行政治监督,精准贯彻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 |
(二)依法进行财务监督,对宗教界财务实行规范化管理 |
(三)依法进行组织监督,确保各宗教团体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高素质宗教界代表人士手中 |
(四)依法进行思想监督,增进宗教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
三、对工商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加强私企腐败监督,填补党和国家反腐综治体系空白点 |
(二)精准做好考察评价,把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入口关节点 |
(三)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聚焦严控政商交往活动廉政风险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正文数据表格 |
附录二 关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情况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关于对民主党派内部监督专题调研提纲 |
附录四 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
后记 |
(5)《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早期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央政治通讯》概况 |
第一节 大革命时期的《中央政治通讯》概况 |
一、《中央政治通讯》的创刊背景 |
二、《中央政治通讯》的特点 |
三、《中央政治通讯》主要内容 |
第二节 八七会议至中共六大间的《中央政治通讯》 |
一、《中央通讯》的复刊背景 |
二、《中央通讯》的复刊目的 |
三、《中央通讯》的出版与发行 |
四、《中央通讯》的主要内容 |
五、《中央通讯》的主要作用 |
第三节 中共六大后的《中央通讯》概况 |
一、第二次复刊的背景 |
二、第三阶段《中央通讯》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武装斗争的早期探索 |
第一节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武装斗争的早期探索 |
一、发展工人运动,建立有着一定武装力量的工人武装组织 |
二、发展农民运动,建立农民协会,建立农民武装 |
三、在国民政府的军队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军事干部,为独立创建军队,奠定政治基础和储备军事人才 |
第二节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武装斗争的早期探索 |
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方针的确立 |
二、武装斗争依靠的力量的探索 |
三、从举国民党左派旗帜到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帜 |
四、关于对土匪会党的政策的探索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进行武装斗争探索的意义及不足 |
一、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的新方式 |
二、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 |
第三章 《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土地革命的早期探索 |
第一节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
第二节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土地革命的早期探索 |
一、对土地革命前的中共土地政策的批判与土地革命方针的确定 |
二、对于土地没收对象的规定 |
三、对大地主拥有土地的标准划分问题的探索 |
四、关于土地分配的探索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革命早期探索的意义及不足 |
一、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革命早期探索的伟大意义 |
二、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革命早期探索的不足 |
第四章 《中央政治通讯》与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
第一节 暴动后武装力量的转移和发展 |
一、中国共产党日益重视工农武装力量的发展 |
二、暴动后武装力量从向城市进攻转向向农村进军 |
第二节 苏维埃的建立与根据地的开创 |
一、中共中央决定在各地成立苏维埃 |
二、苏维埃的建立与根据地的开创 |
第三节 开创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意义及不足 |
一、开创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意义 |
二、开创革命根据地的不足 |
结语 |
一、《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早期探索的历史贡献 |
二、《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早期探索的历史局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新时代我国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方法、难点、创新点 |
(一) 本文研究思路 |
(二) 本文研究方法 |
(三) 本文研究重点和难点 |
(四) 本文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新时代我国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概述 |
一、基本概念释义 |
(一) 政治共识 |
(二) 政治共识培育 |
(三) 新时代我国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内涵 |
二、新时代我国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意义 |
(一)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需要 |
(二) 保持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
(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 |
第二章 我国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理论资源和历史经验 |
一、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理论资源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治共识培育的论述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政治共识培育的发展 |
(三) 习近平关于政治共识培育的论述 |
(四) 各民主党派重要人士关于政治共识培育的论述 |
二、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历史经验 |
(一) 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历史沿革 |
(二) 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经验总结 |
第三章 新时代我国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及培育的现状 |
一、新时代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及培育的现状调查 |
(一) 调查设计 |
(二) 调查统计与分析 |
(三) 调研结论 |
二、新时代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及培育中的主流积极表现 |
(一) 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 |
(二) 具有强烈的参政议政愿望 |
(三) 具有较强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
三、新时代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及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
(一) 个别民主党派成员政治热情和凝聚力不足 |
(二) 个别民主党派成员思想意识淡薄 |
(三) 个别民主党派成员政治素养不足 |
(四) 民主党派在政治共识培育过程中渠道较为单一 |
(五) 民主党派在政治共识培育过程中载体较为单一 |
(六) 中国共产党关于政治共识培育的体系有待完善 |
四、新时代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及培育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 敌对势力借社会思潮影响民主党派成员政治立场 |
(二) 网络负面舆论干扰民主党派成员思想意识 |
(三) 部分民主党派成员政治理论学习不够 |
(四) 民主党派在培育渠道拓展上重视程度不高 |
(五) 民主党派在政治共识培育过程中缺乏创新精神 |
(六) 中国共产党对其培育引领未跟上新时代我国政治发展需要 |
第四章 新时代我国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要求 |
一、新时代民主党派自身对政治共识培育的要求 |
(一) 民主党派自身对政治共识培育的理论要求 |
(二) 民主党派自身对政治共识培育的实践要求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要求 |
(一)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在思想上的要求 |
(二)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在目标上的要求 |
(三)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在内容上的要求 |
(四)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在行动上的要求 |
第五章 新时代我国民主党派自身加强政治共识培育的对策 |
一、新时代民主党派自身加强政治共识培育的方法 |
(一) 从“单兵作战”到“协同配合” |
(二) 从“单向引导”到“双向互动” |
(三) 从“整体实施”到“分层突破” |
(四) “理论灌输”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
二、新时代民主党派自身加强政治共识培育的途径 |
(一) 准确把握新时代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特点和心理特点 |
(二) 强化民主党派领导班子思想建设 |
(三) 提高民主党派成员履职能力 |
(四) 深化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内容 |
(五) 拓展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渠道 |
(六) 创新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载体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引领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基本原则 |
(一) 正确导向性原则 |
(二) 主体性原则 |
(三) 层次渗透性原则 |
(四) 灌输引导原则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途径 |
(一) 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 |
(二) 提高执政党领导能力 |
(三) 进一步完善教育培训体系 |
(四) 完善党际沟通机制 |
(五) 加强统一战线高端智库建设 |
(六) 巩固和发展政治协商制度 |
结语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学术回顾与梳理 |
一、国外学界的相关研究梳理 |
(一)对中共宣传工作研究的关键词及启示 |
(二)有关办报模式与中共整体转型的研究 |
二、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梳理 |
(一)对于中共办报模式演变的两种认知 |
(二)对于中共党报理论发展的主流观念 |
(三)对于中共领袖办报思想的充分总结 |
(四)对于中共办报模式内涵的初步归纳 |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界定 |
一、模式的基本概念 |
二、模式的主要功能 |
三、模式的思维缺陷 |
四、中共办报模式的概念阐释 |
第四节 基本思路与框架 |
一、勾连学术网络、形成想象空间 |
二、引入多学科的视角与研究方法 |
三、进行历史分期,凸显模式差异 |
四、明晰构成要素,描绘模式全景 |
五、形成研究问题,彰显研究意义 |
第五节 章节结构与内容 |
第一章 报为机关:中共办报模式的初步探索(1921-1927) |
第一节 中共办报实践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中共党报理论的基本轮廓 |
一、陈独秀:早期中共党报理论的奠基者 |
二、机关论:早期中共党报理论的主核心 |
(一)党管党报 |
(二)全党办报 |
(三)上层宣传、下层鼓动 |
第三节 中共办报“上海模式”的探索 |
一、《新青年》:中共报刊的初始范本 |
(一)报为主业,宣传建党 |
(二)生产符号权力的报刊 |
(三)凝聚政党组织的报刊 |
二、“上海模式”的基本内涵 |
(一)党性原则:“一人之报”到“一党之报” |
(二)内容策略:“知识气质”与“两级传播” |
(三)技术形态:“编印分离”与“全党办报” |
(四)经营管理:拨款制对报刊经济属性的消解 |
第四节 “上海模式”的开创意义与不足 |
第二章 报为工具:中共办报模式的基本成型(1928-1937) |
第一节 中国革命环境的剧烈变化 |
(一)中共组织遭受严重破坏 |
(二)领导层进入不稳定时期 |
(三)党内路线斗争接连不断 |
第二节 中共党报思想的体系建构 |
一、继承与突破:瞿秋白之于陈独秀的党报思想 |
二、向上走与向下走:中共党报理论的发展趋向 |
(一)向上走:“党报姓党”与“全党办报” |
(二)向下走:“群众办报”思想的初步形成 |
第三节 中共办报“瑞金模式”的形成 |
一、党性原则:党报与党“同频共振” |
二、内容策略:斗争性与建设性并存 |
(一)“工具论”催生“斗争性” |
(二)执政党办报孕育“建设性” |
三、技术形态:公开刊物“内刊化” |
四、经营管理:普遍采取战时拨款制 |
第四节 “瑞金模式”的历史贡献与不足 |
第三章 城乡互动:中共办报模式的多元发展(1938-1949) |
第一节 中共办报内外环境的变化 |
(一)国共两党的相互形塑 |
(二)白区与红区路线之争 |
第二节 中共党报理论的基本成熟 |
一、一以贯之:毛泽东办报思想的深厚积淀 |
(一)求学时期:我所愿做的工作是新闻记者 |
(二)大革命时期:报刊是一种阶级斗争的工具 |
(三)土地革命时期:报刊内容应“由远及近” |
(四)抗日战争时期:务使我们的宣传增强党性 |
二、定于一尊:中共党报理论的内涵深化 |
(一)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路线确立 |
(二)推动全党办报的组织化运作 |
(三)明晰报刊的基本内容与策略 |
第三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分化并立 |
一、夹缝生长:中共办报“重庆模式”另辟蹊径 |
(一)党性原则:坚守阵地与增强党性相统一 |
(二)内容策略: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
(三)技术形态:以独立面目开展合法斗争 |
(四)经营管理:广告业务与多种经营铺开 |
二、重庆模式”的历史意义与深远影响 |
三、完全党报:中共办报“延安模式”推向全党 |
(一)党性原则:党对报刊的高度控制 |
(二)内容策略:联系群众的改版路径 |
(三)技术特征:政治第一、技术第二 |
(四)经营管理:“工具论”下力求自给 |
四、“延安模式”的重要地位与历史缺陷 |
第四章 两极分化:中共办报模式的差异根源 |
第一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环境差异 |
(一)办报业态的差异 |
(二)传播对象的差异 |
(三)经济来源的差异 |
第二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路径差异 |
(一)“农村办报”的发展路径 |
(二)“城市办报”的发展路径 |
余论 |
(一)“工具论”决定了中共报刊面貌 |
(二)“工具论”存在以我为主的缺陷 |
(三)报刊发展的三种逻辑不可偏废 |
(四)推动报刊发展逻辑的殊途同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向导》篇目一览表 |
附录2 :《布尔塞维克》篇目一览表 |
附录3 :《红旗周报》篇目一览表 |
在学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8)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历史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民主党派支持中共领导的革命事业 |
一、中共与民主党派在旧政协的合作 |
二、民主党派反对内战与美国援助 |
三、民主党派反对参加伪国民大会 |
第二节 民主党派接受中共领导 |
一、民主党派响应“五一”号召 |
二、民主党派公开反对美国白皮书 |
三、民主党派支持解放战争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需要民主党派继续发挥作用 |
一、民主党派帮助孤立反革命势力 |
二、民主党派是中共联系民族资产阶级的桥梁 |
三、发挥民主党派成员的知识专长 |
四、民主党派监督中共保持先进性 |
第二章 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内容 |
第一节 合作建立统一战线性质的人民政权 |
一、民主党派参与新政协的筹备和召开 |
二、民主党派参与中央人民政府的建立 |
三、民主党派参与各级地方政权 |
第二节 民主党派积极在人大和政协中参政议政 |
一、民主党派在人大参政议政 |
二、民主党派在政协参政议政 |
第三节 民主党派支持和参加各项革命运动 |
一、民主党派参加和支持三大运动 |
二、民主党派支持和参加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
三、民主党派参加和支持“三反”、“五反”运动 |
四、民主党派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 |
第四节 中共帮助民主党派进步和发展 |
一、中共帮助民主党派发展组织 |
二、中共帮助民主党派学习改造 |
三、中共帮助民主党派解决实际困难 |
四、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 |
第三章 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历史意义和基本经验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历史意义 |
一、有利于获得各界人民群众对新生人民政权的政治认同 |
二、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三、有利于推动各项革命运动的顺利进行 |
四、促进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与进一步确立 |
第二节 中共与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与正确认识民主党派的地位和作用相统一 |
二、对民主党派采取团结、教育和改造的政策 |
三、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
四、发挥中国新型政党的制度优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王枕心的乡村建设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文献资料 |
1.2.2 学术史回顾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基本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王枕心的生平 |
2.1 研修农学上下求索(1897-1932 年) |
2.2 五年乡建躬身实践(1932-1937 年) |
2.3 抗战救国迎接解放(1937-1967 年) |
第3章 王枕心的乡村建设思想 |
3.1 减税惠农,促进生产——缓解农村之贫 |
3.2 办学智农,改进教育——化解农村之愚 |
3.3 培干聚农,推进自治——疏解农村之乱 |
3.4 联众强农,增进合作——破解农村之弱 |
第4章 王枕心的乡村建设实践 |
4.1 乡村经济建设 |
4.1.1 进行农事实验 |
4.1.2 推广信用合作 |
4.2 乡村政治与社会建设 |
4.2.1 提升公共服务 |
4.2.2 恢复乡村秩序 |
4.2.3 开展民众运动 |
4.3 乡村文化、教育与卫生建设 |
4.3.1 举行文娱活动 |
4.3.2 普及基础教育 |
4.3.3 培训乡建人才 |
4.3.4 建设医疗体系 |
第5章 王枕心乡村建设思想与实践评析 |
5.1 王枕心乡村建设思想与实践的成就 |
5.1.1 政学合作的乡村建设模式 |
5.1.2 全面覆盖的乡村建设方式 |
5.1.3 博采众长的乡村建设思路 |
5.1.4 详细完备的乡村建设计划 |
5.2 王枕心乡村建设思想与实践的不足 |
5.2.1 没有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
5.2.2 没有因地制宜地采取对策 |
第6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王枕心简谱 |
附录B 王枕心的着述 |
附录C 《农村》各期目录一览表 |
(10)汪振儒年谱——纪念汪振儒先生诞辰11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1908年 (清光绪三十四年) |
1909年 (清宣统元年) |
1914年 (民国三年) |
1919年 (民国八年) |
1921年 (民国十年) |
1925年 (民国十四年) |
1926年 (民国十五年) |
1927年 (民国十六年) |
1928年 (民国十七年) |
1929年 (民国十八年) |
1930年 (民国十九年) |
1931年 (民国二十年) |
1932年 (民国二十一年) |
1933年 (民国二十二年) |
1934年 (民国二十三年) |
1935年 (民国二十四年) |
1936年 (民国二十五年) |
1939年 (民国二十八年) |
1940年 (民国二十九年) |
1941年 (民国三十年) |
1942年 (民国三十一年) |
1943年 (民国三十二年) |
1944年 (民国三十三年) |
1945年 (民国三十四年) |
1946年 (民国三十五年) |
1947年 (民国三十六年) |
1948年 (民国三十七年) |
1949年 (民国三十八年) |
1950年 |
1951年 |
1952年 |
1953年 |
1954年 |
1955年 |
1956年 |
1957年 |
1958年 |
1959年 |
1960年 |
1961年 |
1962年 |
1963年 |
1965年 |
1969年 |
1973年 |
1974年 |
1975年 |
1976年 |
1977年 |
1978年 |
1979年 |
1980年 |
1981年 |
1982年 |
1983年 |
1984年 |
1985年 |
1986年 |
1987年 |
1988年 |
1989年 |
1990年 |
1991年 |
1992年 |
1993年 |
1994年 |
1995年 |
1998年 |
1999年 |
2000年 |
2002年 |
2008年 |
2012年 |
2018年 |
四、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致不再担任中央委员的同志的信(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六届中央常务委员会2020年工作报告[J]. 陈竺. 前进论坛, 2021(01)
- [2]李大钊建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万永彪. 河北大学, 2020(02)
- [3]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D]. 孙曈.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D]. 杜俊奇.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5]《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早期探索[D]. 李勇. 湘潭大学, 2019(12)
- [6]新时代我国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研究[D]. 杨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4)
- [7]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D]. 陈龙. 暨南大学, 2019(08)
- [8]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研究[D]. 蔡佳.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9]王枕心的乡村建设思想与实践研究[D]. 何辰波. 南昌大学, 2019(02)
- [10]汪振儒年谱——纪念汪振儒先生诞辰110周年[J]. 王希群.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