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糖产品存在哪些质量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侯子腾[1](2021)在《普洱市白糖期货价格保险可持续性发展研究 ——基于对孟连、景谷的实践调查》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白糖的生产量和消费量都位居世界前列。白糖不仅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物资之一。生产白糖的原材料主要为甘蔗和甜菜。云南省普洱市甘蔗种植数量众多,蔗糖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型产业。多年来,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推进下,普洱市蔗糖产业不断发展,不仅实现了农民收入增长,同时带动了区域经济总量扩张,在许多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普洱市对于甘蔗采取统一的收购指导价。政府提供的收购指导价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蔗农的基本利益,对甘蔗种植与生产起到了稳定的作用,但政府定价存在周期冗长的特点,不能及时适应动态变化的市场趋势,会出现指导价与市场价脱钩的现象。近年来糖价波动较为频繁,导致白糖价格风险增加,这已经成为当地蔗农和糖厂无法回避的问题,影响了普洱市蔗糖产业的发展。我国一直致力于探索管理农产品风险的新途径,2016年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六年提出“保险+期货”模式。农产品价格事关社会稳定、国家粮食安全,因而我国政府对此十分重视。2021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发挥“保险+期货”在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还提到要提升重要农产品及粮食的供给保障能力,将农产品保障策略落到实处,确保粮、棉、油、糖、肉等供给安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保险不仅可以服务脱贫攻坚,更有助于预防返贫。目前普洱市孟连、景谷县已经实施了白糖期货价格保险县域全覆盖试点项目,该项目保障了蔗农的种植收益,促进了蔗糖产业的发展。试点现阶段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其可持续性发展存在问题,因此深入研究白糖期货价格保险可持续性发展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首先对普洱市蔗糖产业现状和困境进行分析,介绍普洱市白糖期货价格保险试点的背景。然后以普洱市孟连、景谷白糖期货价格保险县域全覆盖试点为例,分析白糖期货价格保险运行机制,总结试点成效,同时指出试点的可持续性存在问题:一方面,试点是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商所”)的扶贫项目,因此郑商所补贴大部分保费,并由当地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统一投保,蔗农缴纳的保费仅为5%,且蔗农自缴的保费大部分源于当地政府补贴。目前我国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郑商所也不能一直承担巨额保费。长远来看,白糖期货价格保险的可持续性发展不仅需要稳定的保费补贴,更需要蔗农有购买白糖期货价格保险的意愿。另一方面,白糖期货价格保险涉及到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两个参与主体在试点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影响了其参与的积极性,进而影响白糖期货价格保险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了深入分析以上问题,本人首先在普洱市孟连县、景谷县对当地蔗农进行问卷调查,通过Logistic模型分析了蔗农购买白糖期货价格保险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得出了蔗农种植甘蔗面积、期望得到的保费补贴比例、对白糖期货价格保险的了解程度、对当前甘蔗收购价的满意度、对白糖价格波动的关注度等因素显着影响其购买意愿。在调查中发现了蔗农对白糖期货价格保险认知度低、风险意识薄弱等问题。然后对参与试点的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进行访谈,了解它们参与白糖期货价格保险的动机及在参与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实践调查总结出白糖期货价格保险可持续性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国家财政支持力度不够、蔗农对白糖期货价格保险认知度低、监管体系不健全、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的权责划分不合理、缺乏信息共享机制、缺少对期货公司的税收优惠政策。最后针对问题,提出要建立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加大试点项目的宣传力度、拓展多主体的参与方、完善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的权责划分、建立资源信息共享系统、丰富项目运作模式的对策建议。
王璐[2](2020)在《N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经营成本日益高涨,国外制糖业企业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中国制糖业企业整体经营也陷入迷茫,N糖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广西本土知名上市制糖业企业,一路发展壮大,有过辉煌,也有过迷茫,如今作为中国制糖业重要一员,经营也陷入艰难的困境,因此高屋建瓴的企业战略管理分析有助于我们从发展的角度对企业做深入分析,深入有效的战略管理分析能让管理层做出最优战略选择,并为其带领企业走出困境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本论文主要通过深入分析N糖业有限股份有限公司日常经营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能力,找出影响其发展的关键环境因素,再科学地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N糖业有限股份有限公司内外的机会、威胁、优势、劣势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做出最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同时对企业提出发展的战略保障实施建议。优秀的战略管理系统是企业向前发展和持续盈利的重要保障体系,完整的管理系统一般会制定战略计划,再对企业的战略计划加以有效的分析、监督与控制,特别是对企业现有资源能力进行深入识别并规范业务发展方向,最终让企业实现中长期发展目标。本论文希望通过对企业进行合理的战略管理分析,让企业做出最优的战略发展规划,最终让企业走出困境。
蔡莉[3](2020)在《我国商品期货期权推出对标的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影响》文中认为规避风险和价格发现是成熟期货市场的两大基本功能,而其中价格发现功能尤为重要。20世纪80年代期权开始蓬勃发展,众多国家利用期权来管理风险,丰富资本市场。我国商品期权市场起步时间较晚,但发展迅速,期权种类不断丰富,交易规模不断扩大。那么以商品期货为标的的期权市场的推出,对我国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产生了哪些影响?对该问题进行研究,需将国内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国外先进经验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综合分析。因此,本文以豆粕期货、白糖期货和铜期货市场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我国商品期权推出对标的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影响。首先,基于均值回归下的价格发现理论,以对三种商品期货价格均值回归现象的检验为依据,确定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强弱。以商品期货期权推出日为分割点,选取期权推出前后三种期货市场的六组样本数据,构建非线性STAR模型;其次,估计模型参数,对实证结果进行纵向和横向对比。发现期权推出后,标的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向好;而由于交易量、上市时间、投资者情绪和交易制度等原因,农产品期货和金属期货价格发现功能也有所不同;最后,在本文得出结论的基础上,给出推动产品创新、合理分配政府与市场角色、提高社会参与度以及加强投资者教育的政策建议。
徐媛媛[4](2020)在《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流动性的测量、传导及风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流动性是现代金融市场体系的生命力,是市场运作与资源配置的润滑剂。新世纪以来,我国期货合约交易种类、覆盖范围不断扩展,成交量加快增长,商品期货市场的流动池也不断加深。近年来,随着农产品金融投资属性增强,市场流动性波动剧烈,风险加深,已经成为我国农产品市场稳定与粮食安全的潜在威胁。在越来越开放的交易系统中,订单交叉、策略性投资组合有助于实现市场间流动性的良性互动,但也构建了流动性风险“跨市场”传染的桥梁。在此背景下,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流动性现状及效应如何?市场流动性经历了怎样的历史演变?是否呈现“跨品种”及“跨板块”的关联效应?一个市场的流动性风险会在多大程度上贡献系统风险或传递至关联市场?论文围绕上述问题,开展对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流动性测量、传导及风险研究,为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流动性监测与风险防控提供政策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论文针对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流动性问题,从实时交易记录入手,在全面了解期货市场的价差、深度、即时性、弹性并探析流动性效应的基础上,以“价差”的视角,引入流动性代理对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流动性的历史演进和传导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同时,基于价差波动的VaR理论,构建起农产品期货流动性风险评估框架以实证探讨流动性风险源并绘制风险传递网络。论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了一套基于“流动性测量、流动性传导和流动性风险”系统性研究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流动性问题的分析思路、模型方法和研究框架。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发现如下:一、基于高频数据的农产品期货市场流动性测量及效应分析。论文依据2016-2018年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实时交易记录,从“价差”、“深度”、“即时性”和“弹性”4个维度,以大豆、豆粕、豆油、棕榈油、橡胶、玉米、棉花和白糖为样本,对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流动性进行全面的测度;同时,基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与“流动性溢价”理论,分别应用带有“日内效应”及“周内效应”的量价回归模型、资产定价模型,分析知情交易与流动性溢价在期货定价机制的作用,进而对流动性分布的(倒)U-型日内效应及(倒)V-型周内效应进行深度解析。研究发现:①交易规模在市场流动性水平的综合评价中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大型交易通常会拉大价差、加深市场、降低即时性并减弱弹性。②基于流动性的高维测量与综合考量,交易规模较小的白糖、大豆等可被归为高流动性市场,而交易规模较大的玉米、橡胶等为低流动性市场。③农产品期货市场普遍存在知情交易且具有显着的开盘/收盘效应;在周一,农产品期货出现明显的“流动性溢价”现象及交易的“规模效应”。二、低频流动性代理的选择及农产品期货市场流动性历史演变的度量。论文引入国际通行的低频流动性代理(Roll、Gibbs、Effective Tick、Zeros、FHT、High-Low Spread、Amihud、Amivest等)检验其在中国商品期货市场的适用性,以买卖价差为基准,通过相应的拟合度分析及稳健性检验找出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最佳流动性代理。同时,利用日度交易信息并基于最优流动性代理捕捉农产品期货合约自上市以来流动性变化的历史趋势,绘制出农产品期货市场流动性长期演变的概略图,以直观展现市场流动性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及历史事件下的变化。研究发现:①在中国商品期货市场,FHT价差在拟合流动性基准方面表现最佳,被认为是度量流动性历史演变的最优代理。②不同农产品期货品种间流动性变动呈现“同涨共跌”的态势,其中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进口导向型农产品(橡胶、棕榈油及豆类)的流动性冲击较大,而2016年中国金融危机对实施市场定价后的棉花、玉米的流动性冲击有所加强。③农产品板块的综合流动性与工业品、金属板块流动性具有高度一致的变动趋势,但相对后两者其波动程度略低。三、农产品期货市场流动性在板块内及板块间的传导效应研究。论文基于时变视角,利用滚动时间窗口技术通过协整、误差修正分析,探讨流动性在板块内及板块间传导效应及其时变特征,并运用Bai-Perron检验识别了传导效应中的多重结构性断点。同时,针对可能存在的非线性、重尾及非对称等特征,通过时变Normal Copula和SJC Copula模型对一般与极端情况下的“跨市场”流动性依赖展开研究,以突出农产品期货市场流动性在板块内及板块间的尾部依赖及其非对称性。研究发现:①豆油、棕榈油是影响系统及其它品种流动性水平的主导品种,其次为豆粕、大豆、橡胶。②农产品与工业品板块间流动性的传导效应大于农产品与金属板块间的传导效应,其中2008年“危机前”以农产品向工业品传导为主,流动性的尾部依赖程度较低;“危机后”以工业品向农产品传导为主,尾部依赖程度增强。③极端事件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市场间流动性依赖偏离常态,其中负冲击作用下市场间流动性的联合下跌是一种更为“常态化”事件。四、农产品期货市场流动性风险测量及流动性风险在板块内与板块间传递效应研究。论文根据商品期货市场流动性风险的定义,构建了强调“价差上尾波动”的VaR风险测度模型,实时检测了农产品期货组合内各品种及综合流动性风险水平的动态演化。同时,基于Copula-GARCH与GJR-GARCH-DCC的ΔCoVaR模型,识别农产品期货市场流动性的潜在“风险源”,并描绘出系统内流动性风险的传递网络,以及农产品与工业品、金属板块间流动性风险传递的阶段性特征。结果显示:①流动性水平较低的品种更容易遭遇流动性风险,并且品种间条件风险值CoVaR系统性高于品种本身风险水平。②农产品期货市场不存在单一的流动性“风险源”,呈现出一幅以油脂类期货(棕榈油、豆油、大豆、豆粕)为骨架的风险传递网络图。③农产品板块的流动性风险水平低于工业品、金属板块的风险水平,其中工业品板块因较强的风险传递效应成为农产品市场重要的“外源”性风险因子。论文主要创新:一是基于多指标、高维度测量实现了对农产品期货市场流动性水平的综合考量与评级,并形成了一套“从高频基准到低频代理”完整的流动性指标选取模式。二是在流动性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信息不对称与流动性溢价等理论深入探析并理清了流动性对其它经济变量如投资者行为、期货定价等的影响机制。三是根据价差的属性定义了商品期货市场中的流动性风险,识别出农产品期货市场多重流动性“风险源”并全景式展现了流动性风险的传递网络。四是构建了一套独特的、不同频率的活跃且连续时间序列,既为流动性的高维测量提供了充足的数据支持,又有效平滑了合约结点中变量的跳变。
张然[5](2020)在《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制糖技术改良研究(1937-1945)》文中提出蔗糖业,是将甘蔗作为原料,经过压榨、熬煮、分蜜等一系列手续后制成液体或晶体红糖、白糖、桔糖等糖品的行业。中国是传统的产糖大国,具有悠久的甘蔗种植和手工制造糖品的历史;明清时期,中国的手工制糖技术得到突破性发展,其技术水平几乎已达世界高度。但随着近代科学技术与工业革命的发展,机械制糖技术使快速生产出大量优质的白糖成为可能,世界糖品市场也因此风云变幻。而此时中国的大部分制糖场坊仍固守数百年前的手工制糖技术,虽有少数有识之士试图全面“移植”机械化制糖技术,但他们屡遭失败,使中国这一手工制糖大国陷入了转型之危机中。其中,四川省作为近代中国三大产糖大省之一,在20世纪初即已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蔗糖经济”,制糖业在四川省经济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亦有数位致力于改良手工制糖业的先进人士将机械制糖工具引进四川省,但悉数失败。正值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新型酒精液体燃料对制糖副产品——糖蜜之需求陡增,而两广地区与福建省等传统产糖重镇又相继沦陷,四川省制糖业的发展和制糖技术改良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在四川省甘蔗试验场、中央工业试验所制糖试验室、川康区食糖专卖局等多个科研机构与糖政机关的合作与努力下,战时四川省制糖技术的改良与推广事业取得了重大突破。各技术人员遵循科学原理,运用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验仪器,进行了一系列标准化、精确化的科学实验。面对战时的艰苦环境,他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最终在优良蔗种的引种、先进蔗作技术的引进、传统手工制糖技术的改良,及小型制糖机械——手摇离心机的仿制与改造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技术层面的突破。与此同时,各科研机构和糖政机关联合金融机构,针对优良蔗种和手摇离心机在四川省、甚至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推广体系,使科研成果的规模化转化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其实际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在各方的合作与努力下,全面抗战时期四川省制糖技术的改良与推广事业几乎可以代表同时段中国大陆的最高水平。随着以中国联合炼糖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全机械化制糖工厂在战时四川省的建立,以及手摇离心机等小型制糖机械逐渐引进部分手工制糖场坊,战时四川省制糖业呈现出了多种生产手段和经营方式并行的手工业“多元结构”。本文在中国近代手工业转型的理论与研究基础上,通过横向比较近代中国的其他手工行业,认为战时四川省制糖行业呈现出的“多元结构”,实际上是伴随着传统手工业生产的“维持”与机械化生产的“突破”。“维持”的具体表现是高度发达的手工制糖技术,固定的生产关系与融资关系,再加之贫困化趋势,使得战时四川省的多数手工制糖场坊只得维持手工生产,或对制糖机械接受能力不强。而“突破”的表现则是得益于政府在战时特殊背景下的支持,三座全机械的制糖工厂得以屹立于四川。因此本文认为战时四川省制糖业呈现的“多元结构”一方面符合近代手工业转型的内在机理,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制糖行业和抗战背景的特殊性。不仅如此,这一现象还象征着战时四川省制糖业“急进”与“缓进”并行的改良路径,这一路径与此前机械技术的全面“移植”相异,经过实践证明,是更适合于中国制糖业工业化的新路径。虽然战时四川省制糖技术的改良与推广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但从甘蔗产量与糖产量的数据变化看,战时四川省制糖业的发展呈现“徘徊不前”的形势。战时四川省制糖业之所以会出现发展“悖论”,本文通过对比20世纪30年代广东,以及日据台湾制糖技术的革新与制糖业发展,认为在战时的艰难且多变的政治经济环境下,政府对于制糖技术改良与推广事业的支持无法是长期的、深入的;而四川省本已呈现贫困化趋势的蔗农经济在战时更是颇为分散且不稳定,无法为改良制糖技术的推广提供好的环境。在种种限制下,战时四川省制糖技术的改良成果远未及“革新”水平,优良蔗种和小型制糖机械的推广也寸步难行,再加之战时的特殊背景,共同造就了制糖技术改良取得突破、而糖业发展却徘徊不前的发展“悖论”。
何波[6](2019)在《H公司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平台构建研究》文中提出2017年10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将供应链创新与应用上升为国家战略。大宗商品如原油、有色金属、钢铁、农产品、铁矿石、煤炭、食糖等,被广泛且大批量地作为工业基础原材料应用工农业生产与消费中,供应链的建设更为重要。本研究从相关文献查阅和整理入手,通过对H公司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平台构建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分析,发现H公司面临构建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平台的机遇,具备构建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平台的资源和条件,可以从云仓储、云物流和云金融三个模块构建供应链服务平台。最后,本研究从组织、人员、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构建的保障措施。本研究认为,H公司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平台为大宗商品产业链提供信息、交易、物流、金融、仓储一体化的大宗商品产业价值链生态服务系统,能有效融合社会存量资本推动产业资产流通,从而实现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和商流的闭环运作,降低流通成本,提升流通效率,确保交易安全,优化产业链生产力结构。希望本文的探索能为H公司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平台构建提供参考,使此供应链服务平台早日实现业务对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挥战略协同效应。
梁小燕[7](2019)在《基于GARCH-Copula模型的物流企业供应链金融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一些资金短缺的中小企业受到成本的制约难以发展,影响了供应链的稳定,在这一背景下供应链研究的重心开始向提高资金流效率转变。而物流领域的供应链金融是当前学术界实践探索的比较多的一个领域。在物流企业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第三方物流企业除了需要提供现代化的物流服务,还需要提供部分金融业务。物流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的风险控制关键就在真实交易背景下质押物商品或者质押物组合的现金流控制。本文选取VaR(Value at Risk,金融产品在一定持有期内的最大可能损失)作为风险度量函数,结合GARCH模型和Copula模型,构建了基于VaR-GARCH-Copula模型的组合风险度量模型,并用其来计算农产品质押物组合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供应链金融风险。论文的第一部分介绍了构建质押物组合风险度量所需要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概述包括VaR模型、Copula函数模型、ARMA模型和GARCH模型。第二部分,研究农产品质押物组合的边缘分布,基于金融序列波动集群性等特性,并选取大豆和白糖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根据数据统计结果,选取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模型对大豆和白糖质押物组合的边缘分布进行刻画,构建了 AR-GARCH-正态模型,并对参数估计结果的显着性和模型结果进行了检验。第三部分,对质押物组合的相关性关系进行了分析,以大豆和白糖质押物组合为例,选取适应的Gumbel-Copula函数对质押物组合的相关性关系进行描述,并对模型参数的估计和检验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研究质押物组合的风险度量模型的选择和参数计算方法。本部分根据第三章和第四章的计算结果,构建Gumbel-Copula-GARCH-正态模型,并用Monte Carlo模拟方法计算得到大豆和白糖质押物组合的VaR值,并对计算得出的VaR值进行失败率检验,最后得出基于Gumbel-Copula-GARCH-正态模型和Monte Carlo模拟方法计算出的大豆和白糖的农产品质押物组合风险可以通过检验。本文为研究物流企业供应链金融农产品类质押物组合风险的度量提供了模型和方法。通过研究发现,本文提出的Gumbel-Copula-GARCH-正态模型计算方法能较好地模拟以大豆和白糖为质押物的组合风险,为以大宗商品为质押物的物流企业的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为风险度量模型的构建和质押物的选取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程度的理论和实际价值。
程钢[8](2019)在《BQ公司食糖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制糖业是中国的基础产业。食糖不仅是城市和农村居民的必需品,也是医药,饮料和食品等行业必不可少的原料,它是与国民经济和民生有关的重要战略物资。中国的食糖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市场上糖产品的同质化是严重的。糖业公司的竞争实际上是成本的竞争,价格竞争仍是重要的竞争手段。新形势下,出现了一些对食糖生产和价格冲击的非传统因素,资本也逐步加入到食糖市场中进行炒作。如果制糖企业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制定和实施适合企业的营销策略,增强市场竞争力。本文以BQ公司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介绍了食糖行业市场的基本情况,对国际及国内食糖市场的营销情况进行分析。其中,通过数据描述全球食糖产量及消费量,具体分析影响食糖价格的各种因素,研究国内食糖进口情况。分析了BQ公司营销现状及存在问题,阐述了营销手段等具体问题。通过对BQ公司食糖营销的PEST环境分析,以及分析企业的竞争情况,最终为公司制定营销策略。应用STP理论,提出基于4Ps营销策略理论和当前糖市竞争以及公司自身情况的可行营销策略组合。最后,在企业已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上,通过营销团队建设,建立战略协同机制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建立BQ公司营销策略的保障措施。
寇义[9](2019)在《互联网搜索对证券交易市场价格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国的证券市场也正处于高度发展的进程之中。我国证券市场独特的个人投资者深度参与的特征也使得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成分与其他市场具有显着差异。由此,我国的证券市场也呈现出了自己的特征。在行为金融的研究中投资者关注长期以来一直被研究人员所青睐,尤其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更为针对投资者关注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保障。大量的研究认为来自搜索引擎的互联网搜索数据可以作为个人投资者关注的代理变量。但是目前对搜索量指数作为个人投资者关注的研究仍然存在很多局限,大量的研究均集中在以股票为代表的非对称交易市场中。并且对于不同的样本,其结论也并非完全统一。因此本文将对来自互联网的搜索量指数对证券交易市场的影响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从互联网搜索数据的角度,本研究将其细分为可以作为消费者关注的产品搜索数据,来自不同搜索终端的代表个人投资者关注的搜索数据等多种的数据类型。从证券交易市场特征的角度,本研究将其细分为非对称交易市场和对称交易市场两种特征。从对证券交易市场的影响角度,本研究将这种影响划分为了收益和风险两个维度。并由其分别研究了不同类型的互联网搜索数据在其对应市场中的不同影响。本研究分别以谷歌和百度搜索作为搜索量数据来源,并使用来自美国股票市场、中国商品期货市场、中国股票指数期货市场等多个证券市场,使用多种不同的模型就互联网对证券交易市场的研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投资者关注理论、期货定价理论、噪声交易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合理的假设并就每一种不同特征的搜索量数据在对应市场中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详细内容如下:(1)研究了消费者关注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这部分研究利用不同的搜索关键词将互联网搜索数据从投资者关注的代理变量拓展至了消费者关注。一方面为研究互联网搜索数据对股票市场的长期影响提供了新的证据和思路,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之前研究中,不能观测到高噪声关键词对市场的影响和理论上应该存在这种影响的矛盾。(2)研究了互联网搜索在对称交易市场上的影响。之前的研究大都集中在非对称交易市场中,并利用个人投资者关注在股票市场中是净买入者这一前提假设得出结论。本文的研究移除了这一前提假设,将证券交易市场的研究对象从非对称交易市场扩展到了对称交易市场上。并探索了互联网搜索在在非对称交易市场中的对资产收益率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变化方式。本文不仅探明了来自互联网的投资者关注在不同对称性市场中的影响的差异,更进一步指出了使用来自互联网搜索的投资者关注对期货市场收益产生确定影响的方式。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分研究中利用中国股票指数期货市场中存在的特殊事件提供的天然实验机会,在同一期货市场上分别验证了搜索量指数对对称交易市场和非对称交易市场的不同影响。这为来自互联网的搜索量指数在不同对称性市场中的影响差异提供了有力的证据。(3)研究了来自不同搜索终端的搜索量指数的异质性。这部分研究利用来自不同搜索终端的搜索量指数这一中国市场中独有的数据源对其异质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搜索量指数对期货市场收益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来自PC端的搜索量指数,而来自移动端的搜索量指数更多的表现出了噪声交易的特征。(4)研究了搜索量指数对期货市场波动率的影响。这部分研究讨论了搜索量指数在不同波动率度量方式,不同日夜盘交易时段内搜索量指数对期货市场波动率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搜索终端上的异质性。研究发现,来自互联网的搜索量指数对期货市场波动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中来自移动端的搜索量指数比来自PC端的搜索量指数更为重要。这种影响在不同的不同波动率度量方式,不同日夜盘交易时段内均表现出一致的特征。这部分研究的结论可以为证券交易市场中的实践者在刻画市场特征、衡量市场风险、完善衍生品定价等方面提供有效的建议。
张欣[10](2019)在《银耳焙烤食品配方工艺优化》文中指出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又名白木耳、雪耳、银耳子等,是一种大型真菌,有“菌中之冠”之称,是世界上公认的珍贵食用菌和药用菌。我国是银耳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深受广大人民的青睐。银耳具有极为丰富的营养价值,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制药工业当中,但是银耳产品结构相对单一,加工率低,深加工应用薄弱。将银耳应用到焙烤食品中,不仅可以增加银耳的食用量,还可以丰富焙烤食品的种类以及提高产品营养价值。本文采用高温高压技术对银耳浆进行处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其处理方法和生产工艺等进行研究,确定最佳的配比和生产工艺参数。将采用高温高压处理后的银耳浆添加到焙烤食品制作当中,研制出银耳面包、银耳蛋糕、银耳饼干,并对其理化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如下:1以银耳浆为试验原料,以加工特性(膨胀度、持水性、溶解度)为考核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确定最佳高温高压处理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处理条件为:温度120℃、压力1.5 MPa(外加氮气压力)、时间30 min、料水比1:2 g/mL。在此条件下得到的银耳浆加工特性(膨胀度、持水性、溶解度)最优。2将高温高压处理后的银耳浆添加到面包当中,以感官评分和弹性为考核指标,通过正交分析得到银耳面包的最佳配方为:银耳浆添加量为9%、白糖添加量为14%、酵母添加量为2.5%、改良剂添加量为0.6%,此时,银耳面包松软香甜,蓬松细腻,香味浓郁。3将高温高压处理后的银耳浆添加到蛋糕当中,以感官评分和弹性为考核指标,通过正交分析得出银耳蛋糕的最佳配方为:银耳浆添加量为14%、白糖添加量为55%、鸡蛋添加量为90%、泡打粉添加量为0.1%。得到的银耳蛋糕绵软爽口,香甜软糯,口感细腻。4将高温高压处理后的银耳浆添加到饼干当中,以感官评分为考核指标,通过正交分析得到银耳饼干的最优配方为:银耳浆添加量为10%、白糖添加量为25%、黄油添加量为40%、盐添加量为1.0%。以此配方生产的银耳饼干酥脆可口,色味俱佳。
二、白糖产品存在哪些质量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糖产品存在哪些质量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普洱市白糖期货价格保险可持续性发展研究 ——基于对孟连、景谷的实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简要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农产品期货 |
二、农产品期货价格保险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风险对冲理论 |
二、准公共产品理论 |
三、农户购买期货价格保险意愿的理论分析 |
四、行为决策理论 |
第三节 农产品期货价格保险运行机制及优势 |
一、农产品期货价格保险运行机制 |
二、农产品期货价格保险的优势 |
第三章 普洱市白糖期货价格保险试点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普洱市蔗糖产业发展情况 |
一、普洱市蔗糖产业现状 |
二、普洱市蔗糖产业发展困境 |
第二节 普洱市白糖期货价格保险试点运行模式 |
一、试点背景及概况 |
二、试点项目参与主体 |
三、试点项目具体内容 |
第三节 试点成效及问题 |
一、创新设计保险产品和期权方案 |
二、保障了普洱市蔗农收益 |
三、探索县域全覆盖试点新模式 |
四、试点的可持续性存在问题 |
第四章 普洱市白糖期货价格保险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孟连、景谷蔗农购买白糖期货价格保险的意愿分析 |
一、数据来源 |
二、样本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三、蔗农购买白糖期货价格保险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二节 对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的调查分析 |
一、对保险公司的调查分析 |
二、对期货公司的调查分析 |
第三节 白糖期货价格保险可持续性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国家财政支持力度不够 |
二、蔗农对白糖期货价格保险认知度低 |
三、监管体系不健全 |
四、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的权责划分不合理 |
五、缺乏信息共享机制 |
六、缺少对期货公司的税收优惠政策 |
第五章 白糖期货价格保险可持续性发展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总体思路和总体原则 |
一、总体思路 |
二、总体原则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建立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 |
二、加大试点项目的宣传力度 |
三、拓展多主体的参与方 |
四、完善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的权责划分 |
五、建立资源信息共享系统 |
六、丰富项目运作模式 |
参考文献 |
附录 孟连县、景谷县白糖期货价格保险试点蔗农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2)N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1.6 文献综述 |
1.7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N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外部环境分析 |
2.1 宏观环境分析 |
2.1.1 政策环境 |
2.1.2 经济环境 |
2.1.3 社会环境 |
2.1.4 技术环境 |
2.2 中国制糖业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2.2.1 中国制糖业行业发展趋势 |
2.3 竞争环境分析 |
2.3.1 广西制糖业行业内竞争分析 |
2.3.2 供应商议价的能力 |
2.3.3 购买者议价的能力 |
2.3.4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2.3.5 替代产品的威胁 |
2.4 企业外部EFE矩阵分析 |
第三章 N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内部资源分析 |
3.1 企业发展概况 |
3.2 企业资源能力 |
3.2.1 企业生产能力分析 |
3.2.2 企业产品研发能力分析 |
3.2.3 企业仓储物流能力分析 |
3.2.4 企业渠道营销能力分析 |
3.2.5 企业人力资源分析 |
3.2.6 企业品牌资源分析 |
3.2.7 企业客户资源分析 |
3.2.8 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
3.3 企业内部IFE矩阵分析 |
第四章 N糖业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战略选择与构建 |
4.1 企业战略SWOT分析 |
4.1.1 优势分析 |
4.1.2 劣势分析 |
4.1.3 机会分析 |
4.1.4 威胁分析 |
4.1.5 企业SWOT矩阵 |
4.2 N糖业股份有限公司总体发展战略 |
4.2.1 N糖业股份有限公司战略选择 |
4.2.2 N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思路 |
4.2.3 N糖业股份有限公司战略目标 |
4.3 N糖业股份有限公司竞争战略 |
第五章 N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健全完善管理机制 |
5.1.1 调整组织架构,优化运营效率 |
5.1.2 完善财务管理机制,强化内部财务管理 |
5.2 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
5.3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 |
5.4 丰富营销渠道 |
5.4.1 拓宽销售渠道,强化营销管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
5.4.2 选择合适的物流配送模式 |
5.4.3 推崇价值服务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3)我国商品期货期权推出对标的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 |
2.1 商品期货、期权市场发展 |
2.2 价格发现与有效市场假说的关系 |
2.3 价格发现与均值回归的关系 |
2.4 STAR模型(平滑转化自回归模型) |
第三章 价格发现模型的构建 |
3.1 实证样本选取与数据处理 |
3.2 平滑转换自回归模型的构建 |
第四章 价格发现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
4.1 模型参数的估计 |
4.2 纵向比较分析 |
4.3 横向比较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3 研究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流动性的测量、传导及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文献综述 |
1.4.1 市场流动性测量研究 |
1.4.2 市场流动性溢价研究 |
1.4.3 市场流动性传递研究 |
1.4.4 市场流动性风险研究 |
1.4.5 文献评述 |
1.5 研究创新和不足 |
1.5.1 研究创新 |
1.5.2 研究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主要计量模型 |
2.1 概念界定 |
2.1.1 流动性 |
2.1.2 流动性风险 |
2.2 理论基础 |
2.2.1 有效市场理论 |
2.2.2 市场微观结构理论 |
2.2.3 流动性溢价理论 |
2.2.4 风险测度理论 |
2.3 主要计量模型 |
2.3.1 流动性测量模型 |
2.3.2 流动性传导模型 |
2.3.3 流动性风险模型 |
第3章 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概况与市场深度演化 |
3.1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及主要特征 |
3.1.1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 |
3.1.2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主要特征 |
3.2 农产品期货品系的多元结构及样本选择 |
3.2.1 农产品期货品系的多元结构 |
3.2.2 农产品期货品系的样本选择 |
3.3 农产品期货交易状况的历史演化 |
3.3.1 交易量的历史演化 |
3.3.2 持仓量的历史演化 |
3.4 农产品期货市场深度的历史演化 |
3.4.1 “交易量/收益”的历史演化 |
3.4.2 “收益/交易量”的历史演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高频数据的农产品期货市场流动性度量及效应分析 |
4.1 期货市场流动性与价格形成机制 |
4.1.1 市场流动性形成机制 |
4.1.2 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
4.2 农产品期货市场流动性的高维测量 |
4.2.1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差与深度 |
4.2.2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即时性与弹性 |
4.3 农产品期货交易的价格效应研究 |
4.3.1 回归模型的构建及样本说明 |
4.3.2 农产品期货市场知情交易的日内效应 |
4.4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流动性定价研究 |
4.4.1 期货定价模型构建及指标说明 |
4.4.2 农产品期货市场流动性溢价的周内效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低频数据的农产品期货市场流动性的长期演化 |
5.1 低频流动性代理的介绍与应用 |
5.1.1 低频流动性代理介绍 |
5.1.2 低频流动性代理的应用 |
5.2 基于低频数据的流动性代理的选择与稳健性检验 |
5.2.1 最优周度频率的流动性代理 |
5.2.2 最优月度频率的流动性代理 |
5.3 农产品期货市场流动性测量及特征研究 |
5.3.1 农产品期货主要品种流动性测量和特征研究 |
5.3.2 农产品期货市场综合流动性测度和特征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产品期货板块内及板块间的流动性传导研究 |
6.1 农产品期货市场在板块内的流动性溢出效应 |
6.1.1 基于全样本静态的均值溢出效应分析 |
6.1.2 基于子样本滚动的均值溢出效应分析 |
6.2 农产品期货市场在板块内的流动性尾部依赖 |
6.2.1 农产品期货板块内流动性的尾部依赖分析 |
6.2.2 农产品期货品种间流动性的尾部依赖分析 |
6.3 农产品期货市场在板块间的流动性传导效应 |
6.3.1 基于全样本静态的均值溢出效应分析 |
6.3.2 基于子样本滚动的均值溢出效应分析 |
6.3.3 基于时变Copula模型的流动性依赖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农产品期货市场流动性风险的监测及传递研究 |
7.1 农产品期货市场流动性风险测度 |
7.1.1 农产品期货主要品种流动性风险测度 |
7.1.2 农产品期货市场综合流动性风险测度 |
7.2 农产品期货市场板块内的流动性风险传递效应 |
7.2.1 农产品期货品种与系统间流动性风险传递效应分析 |
7.2.2 农产品期货主要品种间流动性风险传递效应分析 |
7.3 农产品期货市场在板块间的流动性风险传递效应 |
7.3.1 农产品与工业品板块的流动性风险传递效应分析 |
7.3.2 农产品与金属板块的流动性风险传递效应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主要Copulas模型的设定 |
附录2: 不同规模的大豆交易量对价格的影响 |
附录3: 不同规模的豆油交易量对价格的影响 |
附录4: 不同规模的豆粕交易量对价格的影响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相关课题及科研论文 |
致谢 |
(5)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制糖技术改良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近代中国农业、手工业科技改良研究 |
(二)中国糖业史研究 |
(三)中国近现代制糖技术史研究 |
三、本文主旨与结构安排 |
四、相关问题说明 |
(一)资料来源 |
(二)研究方法 |
(三)概念界定 |
第一章 近代以来中国制糖业与制糖技术发展概况 |
一、近代中国甘蔗制糖业概况与蔗糖经济区 |
二、中国手工制糖技术及在近代的发展困局 |
(一)蔗作技术 |
(二)手工制糖技术 |
三、全面抗战爆发前机械制糖厂在近代中国的移植尝试与失败 |
(一)民国建立之初的振兴糖业措施 |
(二)全面抗战爆发前的近代中国制糖工业 |
(三)从技术史角度看全面抗战爆发前的近代中国制糖工业 |
第二章 战时四川甘蔗引种与蔗作技术改良 |
一、科学论证的基础:蔗糖业改良机构与蔗糖经济调查 |
(一)蔗糖业改良机构——四川省甘蔗试验场的设立 |
(二)蔗糖业改良之准备——蔗糖经济调查的进行 |
二、蔗作试验:甘蔗种植的现代化 |
(一)优良蔗种引种试验 |
(二)优良蔗种栽种试验 |
(三)甘蔗宿根技术、秋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试验 |
三、优良蔗种与相关试验成果的推广 |
(一)第一阶段(1937-1942年):由甘蔗试验场主导进行的四川省优良蔗种推广 |
(二)第二阶段(1943-1945年):由川康区食糖专卖局主导、甘蔗试验场辅助开展的优良蔗种推广 |
(三)战时四川省优良蔗种推广的成果与困难 |
第三章 战时四川省手工制糖技术改良与推广 |
一、改良四川省手工制糖业之考量与计划 |
(一)改良四川省手工制糖业的必要性 |
(二)商议与制定改良四川省手工制糖业之方针 |
二、手工制糖技术的改良 |
(一)压榨 |
(二)熬煮 |
(三)分蜜 |
(四)红糖包装 |
(五)蔗汁澄清 |
(六)糖清脱色 |
三、离心机制糖法的引进与推广 |
(一)离心机制糖技术与黄泥漏钵分蜜法的对比试验 |
(二)手摇离心机的自制与使用法研究 |
(三)离心机制糖技术的推广 |
第四章 战时四川省制糖业的机械制糖技术引进与发展 |
一、半机械化的小型改良糖厂 |
(一)华农糖厂 |
(二)华原糖厂 |
二、机械制糖技术的全面移植:中国联合炼糖公司的建立 |
(一)中国联合炼糖公司概况 |
(二)中炼司的精糖生产与机械设备 |
三、“维持”与“突破”:由制糖技术发展看战时四川省制糖业的特殊性 |
(一)传统手工生产的“维持”——近代手工行业发展的内在机理 |
(二)制糖工业的“突破”——非常态战时经济下的四川省制糖业新发展 |
(三)与其他近代中国手工行业的结合思考 |
第五章 战时四川省制糖技术改良困境与蔗糖业的发展悖论 |
一、政策支持的缺乏 |
二、四川省蔗农经济的分散性与不稳定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H公司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平台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2 国内文献综述 |
1.4.3 对现有研究的述评 |
第二章 服务平台构建的外部环境分析 |
2.1 政治环境 |
2.2 经济环境 |
2.3 技术环境 |
2.4 社会环境 |
2.5 产业环境 |
2.5.1 白糖产业状况 |
2.5.2 白糖供应链 |
2.6 竞争环境 |
第三章 服务平台构建的内部条件分析 |
3.1 H公司基本情况 |
3.1.1 公司简介 |
3.1.2 相关资质及获得的荣誉 |
3.1.3 公司业务范围和财务情况 |
3.2 H公司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平台构建的资源和能力 |
3.2.1 H公司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平台构建的资源 |
3.2.2 H公司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平台构建的能力 |
3.3 H公司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平台构建的基础 |
3.3.1 技术基础 |
3.3.2 市场基础 |
3.3.3 硬件基础 |
第四章 服务平台构建目标、原则、框架和内容 |
4.1 H公司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平台构建目标 |
4.2 H公司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平台构建原则 |
4.3 H公司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平台构建总体框架 |
4.4 云仓储体系建设 |
4.4.1 云仓储体系建设框架 |
4.4.2 白糖仓储行业的标准 |
4.4.3 云仓储建设规模及布局 |
4.4.4 云仓储IT系统建设方案 |
4.4.5 仓单交易服务平台 |
4.5 云物流平台建设 |
4.5.1 物流服务平台建设 |
4.5.2 物流金融 |
4.5.3 后勤与团购服务 |
4.6 云金融平台建设 |
4.6.1 金融服务的内容 |
4.6.2 金融产品设计 |
4.7 平台的治理 |
4.7.1 治理原则 |
4.7.2 建立5S内控体系 |
4.7.3 风控体系 |
第五章 服务平台构建的保障措施 |
5.1 组织保障 |
5.2 制度保障 |
5.3 人力资源保障 |
5.4 资金保障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GARCH-Copula模型的物流企业供应链金融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论文内容和结构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概述 |
2.1 物流企业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及风险分析 |
2.1.1 物流企业主导的供应链金融的优势 |
2.1.2 供应链金融的模式 |
2.1.3 供应链金融三种模式的特点 |
2.1.4 供应链金融三种模式对应的风险来源 |
2.1.5 物流企业主导的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分析及风险的核算方式 |
2.2 VaR理论概述 |
2.2.1 VaR的概念 |
2.2.2 VaR计算方法简介 |
2.2.3 VaR的检验 |
2.3 Copula理论概述 |
2.3.1 二元Copula函数的定义 |
2.3.2 相关定理 |
2.3.3 常用的Copula函数简介 |
2.4 ARMA模型 |
2.4.1 简单自回归模型 |
2.4.2 简单移动平均模型 |
2.4.3 ARMA模型 |
2.5 ARCH模型 |
2.5.1 ARCH模型的形式 |
2.5.2 ARCH效应检验方法 |
2.5.3 GARCH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质押物组合边缘分布分析 |
3.1 基于AR-GARCH模型的质押物边缘分布模型构建 |
3.1.1 质押物收益率计算方法 |
3.1.2 样本的选择和分析 |
3.1.3 模型的选择和参数估计 |
3.1.4 模型的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质押物组合相关性研究 |
4.1 基于Copula函数的相关性测度 |
4.2 常用的Copula函数与相关性分析 |
4.3 实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质押物组合风险度量模型构建 |
5.1 Copula函数质押物组合风险度量模型的构建与计算 |
5.2 实证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BQ公司食糖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背景 |
1.1.2 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及研究重点 |
第二章 食糖行业市场营销及营销策略研究概述 |
2.1 食糖行业市场概况 |
2.1.1 国际食糖市场概况 |
2.1.2 国内食糖市场概况 |
2.2 食糖行业市场营销情况概述 |
2.2.1 国际食糖市场营销概况 |
2.2.2 国内食糖市场营销概况 |
2.3 食糖行业市场营销策略概述 |
2.3.1 产品策略现状概述 |
2.3.2 价格策略现状概述 |
2.3.3 渠道策略现状概述 |
2.3.4 促销策略现状概述 |
第三章 BQ公司营销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BQ公司简介 |
3.2 BQ公司市场营销现状 |
3.2.1 BQ公司营销团队简介 |
3.2.2 BQ公司营销政策及业绩概述 |
3.2.3 BQ公司营销策略概述 |
3.3 BQ公司食糖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
3.3.1 BQ公司食糖营销问题的阐述 |
3.3.2 BQ公司食糖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归纳 |
第四章 BQ公司食糖营销策略制定的前提条件 |
4.1 BQ公司营销的PEST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2 BQ公司的竞争情况分析 |
4.2.1 现有竞争者分析 |
4.2.2 潜在进入者分析 |
4.2.3 买方议价能力分析 |
4.2.4 供方议价能力分析 |
4.2.5 替代品分析 |
4.3 BQ公司的总体战略及目标 |
4.3.1 BQ公司内部条件分析 |
4.3.2 BQ公司总体战略概述 |
4.3.3 BQ公司的战略目标 |
4.3.4 BQ公司营销战略选择 |
第五章 BQ公司食糖营销策略的制定 |
5.1 BQ公司市场细分 |
5.1.1 市场细分 |
5.1.2 目标市场及市场定位 |
5.2 BQ公司食糖营销策略制定的总体思路 |
5.3 BQ公司食糖营销的产品策略 |
5.3.1 市场对食糖产品及品种的需求 |
5.3.2 BQ公司的品种组合策略 |
5.3.3 BQ公司的品牌及经营策略 |
5.4 BQ公司食糖营销的价格策略 |
5.5 BQ公司食糖营销的渠道策略 |
5.6 BQ公司食糖营销的促销策略 |
第六章 BQ公司营销策略保障 |
6.1 营销团队建设 |
6.1.1 优化营销组织结构 |
6.1.2 营销管理层的选拔和培养 |
6.1.3 加强对营销人员的培训 |
6.1.4 营销业务管理 |
6.1.5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
6.2 建立战略协同机制 |
6.3 人力资源管理 |
6.4 企业营销文化建设 |
第七章 研究总结及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互联网搜索对证券交易市场价格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投资者关注相关研究现状 |
1.2.2 搜索引擎终端差异相关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结构安排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样本 |
2.1 投资者关注相关理论 |
2.1.1 投资者关注理论 |
2.1.2 投资者情绪对证券交易市场的影响 |
2.2 证券交易市场相关理论 |
2.2.1 期货市场相关理论 |
2.2.2 噪声交易 |
2.2.3 波动率相关理论 |
2.3 研究数据 |
2.3.1 谷歌搜索量指数 |
2.3.2 美国酒店行业股票市场 |
2.3.3 百度搜索量指数 |
2.3.4 中国商品期货市场 |
2.3.5 中国股票指数期货市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消费者关注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 |
3.1 问题描述 |
3.2 研究假设 |
3.3 实证研究数据和方法 |
3.3.1 模型变量 |
3.3.2 实证模型 |
3.4 实证分析结果 |
3.5 分析结果讨论 |
3.5.1 理论贡献 |
3.5.2 实践意义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互联网搜索对对称交易市场的影响 |
4.1 问题描述 |
4.2 研究假设 |
4.2.1 个人投资者关注在对称交易市场与非对称交易市场的差异 |
4.2.2 个人投资者情绪在对称交易市场中的影响 |
4.2.3 股指期货市场限制政策前后投资者关注对对称交易市场影响的比较 |
4.3 数据和实证研究方法 |
4.3.1 研究样本选取 |
4.3.1.1 搜索量样本选取 |
4.3.1.2 期货样本选取 |
4.3.2 模型变量选取 |
4.3.3 实证模型 |
4.4 实证研究结果 |
4.4.1 商品期货市场实证检验结果 |
4.4.2 股指期货市场实证检验结果 |
4.5 分析结果讨论 |
4.5.1 理论贡献 |
4.5.2 实践意义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搜索终端对期货市场收益率的影响 |
5.1 问题描述 |
5.2 研究假设 |
5.3 实证研究方法和数据 |
5.3.1 来自不同终端的搜索量指数 |
5.3.2 模型变量 |
5.3.3 实证模型 |
5.4 实证研究结果 |
5.5 分析结果讨论 |
5.5.1 理论贡献 |
5.5.2 实践意义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互联网搜索对期货市场波动率的影响 |
6.1 问题描述 |
6.2 研究假设 |
6.2.1 搜索量指数对期货市场同期波动率的影响 |
6.2.2 搜索量指数对期货市场未来波动率的影响 |
6.2.3 搜索量指数与期货市场波动率的内生性 |
6.3 样本数据和实证研究方法 |
6.3.1 样本数据 |
6.3.2 实证模型 |
6.4 实证研究结果 |
6.4.1 搜索量指数对期货市场同期波动率的影响 |
6.4.2 搜索量指数对期货市场未来波动率的影响 |
6.4.3 搜索量指数与期货市场波动率的内生性 |
6.5 分析结果讨论 |
6.5.1 理论贡献 |
6.5.2 实践意义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银耳焙烤食品配方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银耳概况 |
1.2 焙烤食品概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论文研究的基本内容 |
1.6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基础成分测定方法 |
2.3 银耳浆高温高压处理工艺优化 |
2.4 银耳面包生产工艺的优化 |
2.5 银耳蛋糕生产工艺的优化 |
2.6 银耳饼干生产工艺的优化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原料基础成分分析 |
3.2 银耳浆处理工艺优化试验结果 |
3.3 银耳面包最佳配方工艺试验结果 |
3.4 银耳蛋糕最佳配方工艺试验结果 |
3.5 银耳饼干最佳配方工艺试验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白糖产品存在哪些质量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普洱市白糖期货价格保险可持续性发展研究 ——基于对孟连、景谷的实践调查[D]. 侯子腾.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N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王璐. 广西大学, 2020(07)
- [3]我国商品期货期权推出对标的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影响[D]. 蔡莉. 苏州大学, 2020(03)
- [4]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流动性的测量、传导及风险研究[D]. 徐媛媛.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5]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制糖技术改良研究(1937-1945)[D]. 张然. 西南大学, 2020(02)
- [6]H公司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平台构建研究[D]. 何波. 广西大学, 2019(06)
- [7]基于GARCH-Copula模型的物流企业供应链金融风险研究[D]. 梁小燕. 大连交通大学, 2019(08)
- [8]BQ公司食糖营销策略研究[D]. 程钢. 广西大学, 2019(01)
- [9]互联网搜索对证券交易市场价格的影响研究[D]. 寇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10]银耳焙烤食品配方工艺优化[D]. 张欣.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