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汉译英常见问题解析(论文文献综述)
曲臻禛[1](2021)在《改革后英语专八考试翻译策略浅析》文中认为翻译是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英汉双语综合能力运用的考查。学生在专八考试汉译英部分经常出现几类典型问题。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并结合真题提出一些翻译策略以期帮助学生提升专八考试中汉英翻译质量。
梁鹏程[2](2020)在《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学习者翻译能力的培养成为我国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当今,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翻译能力等级量表已被纳入《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作为评估学习者英语语言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一直存在师资短缺、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学和学习资源不足等问题,这些现实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这其中,面向翻译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建设亟待加强。双语学习词典是二语学习的重要辅助工具,而翻译学习词典对翻译学习者的帮助更具针对性。为更好地满足翻译学习者的需求,双语翻译学习词典应具备辅助翻译过程中的语言理解与产出的双重功能。然而,就国内外双语词典编纂情况而言,专门面向翻译学习者设计的专项类汉英翻译学习词典并不多见。因此,我国翻译学习者大多使用的是通用型汉英语文词典,而它们在适用性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首先,我国汉英词典编纂实践大多是依据汉语单语词典为蓝本,以汉英词汇单位之间的语义译释为主,未能充分考虑用户翻译学习的特殊需求。其次,我国汉英词典编纂与出版多限于传统纸质媒介,未能充分对接当下信息时代学习者词典使用电子化的新需求。这些问题的背后是双语电子词典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滞后。事实上,国内有关汉英电子词典或汉英词典电子化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更不用说是面向翻译学习者的汉英翻译电子词典方面的研究。因此,研究如何设计一款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对于翻译学习者的能力发展和双语词典编纂设计模式创新,都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研究就面向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的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创新编纂设计做初步探索,旨在探索目标词典的设计原则,具体包括三个研究问题,设计什么样的词典?这样的词典如何设计?词典设计效用如何?针对研究问题,本研究采用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路径。理论研究法主要用来厘清目标词典的设计特征,构建目标词典的设计框架及设计原则,实证研究主要用来测试词典设计效用。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发现为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设计特征、设计框架及设计原则,和设计效用的测试方法。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设计特征主要体现在其编纂设计的关键要素,主要涉及词典类型定位、媒介功能和用户需求三个方面。其中,类型定位明确了词典类型特征,媒介分析有助于确定词典媒介在存储和呈现信息方面的特殊性,用户需求探讨可帮助确定词典内容选择和结构设计特征。我们的探讨结论是目标词典在类型上属于专项类学习词典,服务于非英语专业翻译学习者,应具备翻译学习过程中的解码与编码双重功能。作为电子词典,该类词典具有储存空间大、呈现界面灵活、交互性强的特点,以及便于其他学习工具进行集成的特性,能够形成一部集成多类词典的翻译学习系统或学习工具箱。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框架及原则是本研究的最主要研究发现,这方面的探讨主要基于设计学的场景化设计理论,词典功能论和词典交际论。本研究的结论是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必须采用场景融合设计路径,即词典使用场景和设计场景进行融合的设计路径。具体而言,本研究认为,目标词典设计要以词典应有设计特征和现有类型相近的词典为起点,设计一个初始词典并对该词典在翻译过程中的使用场景进行调查和分析。在分析词典使用场景的基础上,归纳翻译学习场景中的词典使用过程模型。由此,结合词典设计视角和词典使用视角提炼出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场景使用特征,即该类词典功能的过程复杂性和词典交际的人机交互性。目标词典的场景使用特征则进一步催生了词典内容设计和结构设计中的基本原则,即词典内容设计方面的可学性、适用性和系统性原则,以及词典结构设计方面的灵活性、层次性和交互性原则。在这个设计框架中,词典设计始于翻译学习场景中目标用户词典使用过程之初,词典使用场景观察阶段就有了设计的介入,是一种过程性融合设计。在词典设计效用测试过程中,设计场景和使用场景的融合保证了词典设计评价的完整性。词典效用测试方法是本研究的第三个研究发现。根据场景融合设计框架,本研究提出词典原型的形成及词典设计可用性细则的确定要采用迭代设计方法,即设计-测试-再设计-再测试的过程。因此,效用测试包括了词典使用过程和结果的观察与分析,来自用户的外部评价与来自编者的词典设计主体知识,这就保证了效用评价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本研究的多重启示体现在理论、实践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在理论方面,本研究引进了设计学中的场景化设计理论,对词典用户研究、词典功能理论和交际理论进行了有机整合,提出了一个基于词典设计场景和词典使用场景融合的创新设计框架,对于丰富(双语)词典设计研究理论有积极贡献。在实践方面,本研究确立了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场景融合设计原则,具有鲜明的应用指向。本研究针对设计原则的效用测试为词典编纂实践应用提供了一种可操作路径,而代表性样条设计则对电子词典编纂实践中的词典结构和内容设计也有直接的参考价值。在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将基于设计者视角的“自上而下”的设计路径和基于词典使用场景的“自下而上”的设计路径相结合,两种设计路径扬长避短、有效互补,具有设计方法创新优势。本研究还借鉴了设计学、词典学和翻译教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这种跨学科和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将对其他类型词典设计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易桐栎[3](2019)在《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以东北石油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翻译是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语言和种族之间沟通的桥梁。这样的交流不仅能够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向世界传播,也向中国介绍其他区域的文化。因此,翻译在今天变得越来越重要。翻译活动要取得好的效果需要专业的翻译人才,但是我国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专业翻译人才数量较少且质量较低,这些都不利于我国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英语专业本科生作为翻译人才队伍的储备力量,在严重缺乏专业翻译人才的情况下,对他们翻译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且必要。论文基于PACTE翻译能力模型对地方高水平高校东北石油大学英语专业本科生2015级4个班的学生进行翻译能力的研究,通过专业八级翻译真题和问卷调查分析他们翻译能力中欠缺哪些子能力和分别存在的问题。根据对测试文本和问卷的整体分析和归纳总结,并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对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翻译能力现状论文得出以下结论:1)英语专业学生的双语能力较低,特别是词汇和语法知识在语境中的翻译能力不足;2)语言外能力较低,尤其欠缺文化知识;3)策略能力低下,不能很好地解决翻译中出现的问题;4)英语专业本科生在翻译过程中具备工具能力,但是使用的翻译工具的类别单一;5)翻译专业知识能力严重不足;6)心理-生理因素能力存在不自信的心理,但是积极好学。基于研究结果,论文针对翻译能力的培养提出一些建议,分别从明确翻译教学目标、改进翻译教学方法、完善翻译教学内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翻译教师素质、增加翻译实践活动和建构翻译教学评价体系等,去更好地实现翻译能力的培养,进而引起社会和学者更多的关注,加深对翻译能力的研究,提高培养翻译人才的水平,建设高质量的翻译队伍,加快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
吕晓轩[4](2018)在《翻译专业八级考试笔译能力测试开发及效度验证》文中研究说明截至2018年1月,已有252所高等院校经教育部批准开设了外国语言文学类翻译本科专业,多数院校均开设笔译研究方向,语种以汉英为主,其他语种为辅。翻译本科专业毕业生的笔译能力检测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同时,笔译能力测试则是翻译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翻译本科专业毕业生能力水平的评价依据“全国翻译资格考试”(三级)的成绩作为参考,尚未开发具有针对性的学业测试。虽然“全国翻译资格考试”(三级)也是能够检验应试者的口笔译能力,但是其资格考试的能力构念与《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定的翻译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缺乏一致性。因此,开发一项能够检验本科翻译教学质量和有效衡量学生笔译能力的测试是必要的。本研究将立足于提高专业教学有效性,促进翻译专业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进而开发“翻译专业八级考试笔译能力测试”,并开展效度验证。测试开发的首要任务是确立测试构念,对于笔译测试而言,就是界定笔译能力。本研究基于《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定的本科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梳理国内外翻译能力模型,并借鉴其他学科在能力研究方面的现有成果,参考现有国内外的翻译能力模型,提出了翻译专业学生笔译能力的体系框架。并且,根据测试构念的可操作化原则,确立翻译专业应届毕业生学业测试背景下的笔译能力构念。确立测试构念后,本研究进一步明确测试对象,考试面向翻译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根据测试类型的要求,明确该考试的性质为标准参照性学业测试。本研究基于国外考试开发机构的大量优秀的实践经验,设计笔译能力测试开发流程,保障开发的合理性以及测试的信度、效度和公平性。为了保证笔译能力测试充分发挥其对本科翻译教学的检测和保障作用,那么测试效度的验证是关键。在测试学、心理学和翻译学的相关理论指导下,构建社会认知框架下的测试效度验证框架,基于整体效度观,运用访谈、试测、问卷等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不同方面采集效度证据,并对收集的语境效度、理论效度、效标关联效度、评分效度以及后效效度的证据加以分析,证明“翻译专业八级考试笔译能力测试”具有较高的效度。翻译专业八级笔译能力测试是本科翻译专业教学检测的重要工具,其测试结果代表本科翻译专业学生的笔译能力水平。该测试结果既能够反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为职场工作招聘提供参考。本研究的结果和结论将为其他语种的笔译能力测试开发提供参考。
白玲[5](2017)在《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国内外学者们提出的翻译能力模式建构研究大多是从理论角度进行的,对基于能力的翻译测试实证研究比较少见。现有的翻译能力研究方向主要从外语翻译到母语,且多适用于源语和目的语语法差异较小的语对,因而并不完全适用于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在翻译测试研究领域更未引起重视。本研究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汉英翻译能力的构成成分是什么?这些单项成分具体包括哪些内容?(2)如何设计与开发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3)本研究所开发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信度和效度如何?基于国内外有关翻译能力的相关研究成果,本研究侧重翻译教学中可测试的核心翻译能力,提出汉英翻译能力模式,将汉英翻译能力分解为双语能力、翻译策略能力、翻译专业知识、语言外能力、工具使用与研究能力及译者生理心理主体因素等子能力。这些子能力互为补充,整合作用于整个翻译过程。根据此汉英翻译能力模式和交际语言测试理论,本研究基于翻译课堂教学实践,将翻译测试与诊断测试相结合,运用诊断测试、访谈和调查问卷等方法,设计出一套实验用汉英语段翻译能力诊断测试题目,制定出相应的评分标准,并对该测试的信度和效度加以检验。研究发现,本文提出的汉英翻译能力模式是合理的。从语段的角度设计汉英翻译诊断测试是有优势的。语段翻译不仅长度适宜,还能提供一定的语境,切合翻译教学的需要,在翻译测试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本研究能有效诊断出受试者汉英翻译能力中的弱项。测试材料题材、体裁适宜;难度、长度适中;内容符合翻译专业笔译课程;试卷信度、效度均达到标准;测试报告能够呈现受试汉英翻译能力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依据诊断报告,结合细致的评分量表,受试者可以自主判断检查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加强翻译练习以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本研究的设计理念以及对翻译测试评分方法与评分标准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可对今后的翻译测试的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有助于翻译测试的公平、科学与规范,推进翻译测试领域的深入发展。此外,本研究对国家教育部正在研制的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中的翻译专业硕士学生的笔译能力描述语和能力定级有借鉴价值。
秦毅[6](2015)在《英语专八汉译英测试常见错误及教学启示》文中认为本文对内蒙古民族大学外语学院英语专业学生从2000年2015年在英语专业八级汉译英翻译测试题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同时,陈述相关问题的解决策略以及对民族院校英语专业本科阶段汉译英翻译教学的启示。
张冬梅[7](2015)在《汉译英能力研究:现状与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译英能力问题是汉译英人才培养中的核心问题,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献回顾表明,我国汉译英能力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总体上存在着实证研究不足、研究方法单一、研究范围狭窄等问题,需要从西方翻译能力研究的实证传统中寻求借鉴,从研究方法、取样方式、研究范围等方面寻求突破,切实加强对我国以汉语为母语、以英语为第一外语的翻译专业学习者汉译英能力发展规律的实证研究,为汉译英人才培养和中国文化走出去做出应有的贡献。
王文宇,王凌,何宁[8](2014)在《从“八级口语与口译考试”看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译能力培养》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分析了73633名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在2004至2012年度"八级口语与口译考试"中的口译成绩及其中两个年度(2007,2010)共369名考生的口译语料,以考察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译能力。分析显示:1)总体而言,考生的口译能力(特别是英译汉能力)不够令人满意,约三分之一考生的口译水平未达到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2)具体来说,考生在英译汉任务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词语理解、要点捕捉及数字传达上;在汉译英任务中,考生的问题包括套话不熟悉、热点词缺乏、语句混乱及用词不当。基于以上结果,笔者对进一步加强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提出了相关建议。
徐倩[9](2014)在《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反拨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测试,尤其是大规模、高风险的测试,往往会对教与学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就是反拨作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TEM)是针对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进行的英语水平测试,作为一门全国性的重要考试,它必然会对本科英语专业的教与学产生一定影响。本研究采用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分步骤分阶段地研究TEM的反拨作用。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访谈等多种研究手段对英语高等教育领域的专家、参考院校的学科负责人、教师和考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TEM的熟悉程度、评价,对TEM反拨作用的认识,以及TEM对他们的英语教学产生了何种影响。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第一,引起TEM反拨作用的因素有哪些?第二,TEM的反拨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三,对TEM反拨作用的研究会为TEM改革和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哪些建议?本研究借鉴了以往的反拨作用研究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TEM反拨作用模型,用来指导本研究。根据此模型,本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文献回顾,对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TEM考试大纲以及其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已有的TEM以及反拨作用研究成果,对TEM可能产生的反拨作用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第二阶段,设计问卷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对专家、学科负责人、教师和学生的调查,了解他们对TEM的认识及评价,以及TEM对他们的影响。通过这些大规模的问卷调查,笔者对TEM的反拨作用的有了一个整体印象。第三阶段,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选择英语专业教学课堂进行课堂观察,调查TEM对课堂教学的影响,这有助于笔者了解TEM反拨作用在课堂上的真实体现。第四阶段,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有针对性地选择研究对象进行访谈,通过访谈找到研究过程中出现问题和疑点的答案。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可总结如下。首先,大部分受访者对TEM的熟悉程度都很高,但是对TEM口试以及TEM评分标准的熟悉程度相对较低。第二,受访者对TEM的评价以正面为主,正面评价远多于负面评价,尤其是对TEM考试内容和方法的评价,相比较而言,TEM的施考和TEM的成绩报告满意度较低。第三, TEM反拨作用的评价正面大于负面,多数受访者认为TEM实现了考试大纲中提出的测试目标。第四,TEM成绩的使用多数符合考试大纲中的规定,但是考试成绩的误用仍然存在,如通过考试成绩来给院校排名、考核教师、授予学位和招聘员工。受访者对这些误用的态度模棱两可,有近半数受访者赞同使用TEM成绩来做出这些决策。第五,TEM对参考院校的课程设置产生了一定的反拨作用,主要体现在TEM备考课程的开设和TEM相关课程的设置上,但是TEM对参考院校的课程设置影响不大,多数TEM备考课程不超过半学期。第六,TEM对英语专业课堂教学有一定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教学内容往往以TEM考试内容为主;二是课堂教学形式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三是课堂交流更多采用中文,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是如此。第七,尽管TEM对高校英语教学产生了反拨作用,TEM并没有主导英语教学效果,与教师素质、学生努力程度等因素相比,TEM对英语专业教学效果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最后,笔者通过对本研究结果的分析阐述,提出了对TEM改革以及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如对TEM的考试内容、考试手段以及施考方式进行改进;加强命题者与考试使用者之间的交流;充分利用TEM的反馈信息,为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建议等。
朱玉彬[10](2013)在《双语对应语料库与学生译者翻译能力培养 ——对双语对应语料库介入下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变化情况的计算机辅助实验研究》文中指出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后,瑞典翻译研究者就已经利用瑞典语语料库开展了“翻译腔”的研究,同期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者发现语料库在统计和基于实例的机器翻译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随后经过近30年的发展,语料库方法现已在翻译普遍项、翻译语言特征、译者风格、翻译教学、口译研究和机器翻译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给翻译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迄今为止,语料库翻译教学研究大多仍停留在对语料库的教学功能以及语料库翻译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的理论探讨与试点研究层面。具体而言,一些研究者从教学理论或翻译理论的角度出发,提出语料库翻译教学的理论框架和具体实施原则;另外一些研究者采用仅有几个受试对象参与的实验研究方法,探究译者使用语料库资源后所产出的译文的质量;还有一些研究者通过向学生译者呈现语料库的检索结果,研究他们学习和阅读双语对齐语料例证的心得。然而,针对语料库本身对译者翻译能力外在表现的影响以及译者查询语料库资源时思维活动情况的研究,研究者却很少触及。本论文研究双语对应语料库(也称双语平行语料库)介入下,学生译者翻译能力在不同翻译方向和不同文本类型的翻译活动中的表现及相关思维活动情况。具体而言,本研究完成了对以下两大问题的探索:1.参考使用双语对应语料库进行翻译的学生译者是否比不参考使用这一资源进行翻译的学生译者翻译质量要高(对双语对应语料库介入下学生译者翻译能力外在表现的研究);2.学生译者查询双语对应语料库时的思维活动是否呈现出一些规律性的特点(对双语对应语料库介入下学生译者思维活动的研究)。在探索这两大问题时,研究者提出了两组相应的研究问题:第一组研究问题聚焦于双语对应语料库介入下学生译者翻译能力的外在表现:(1)在不同的翻译方向上,双语对应语料库是否明显有助于提高学生译者翻译能力的外在表现水平?(2)在不同语域类文本的翻译中,双语语料库是否也明显有助于提高学生译者翻译能力的外在表现水平?(3)对母语水平和外语水平高低不同的学生译者,双语语料库是否明显有助于提高他们在不同翻译方向和不同文本类型的翻译活动中翻译能力的外在表现水平?第二组研究问题主要涉及双语对应语料库介入下学生译者的思维活动情况:(4)在原文理解和译文生成两个阶段,双语对应语料库对学生译者的思维活动有何影响?(5)学生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使用双语对应语料库资源解决翻译困难、做出翻译决策时,其思维活动是否呈现出一些规律性的特点?(6)学生译者在使用双语对应语料库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和问题?(7)双语对应语料库如何运用才能对学生译者的翻译思维决策过程产生最为积极有效的影响?本研究采取实验研究的路径,选取安徽大学外语学院英语专业三年级两个自然班的学生作为受试对象,在自建的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平台基础上,利用自建、购买和免费在线使用的双语对应语料库,通过为期一学年的实验研究,采用四次翻译测试与回顾式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借助Excel、GoldWave和SPSS等工具软件,对所获取的多种数据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藉以弄清双语对应语料库对学生译者译文质量的影响以及学生译者使用这一资源时的思维活动特点。具体而言,本实验研究将双语对应语料库资源作为自变量,在实验组受试者使用这一资源、对照组受试者不使用这一资源的实验条件下,探究学生译者翻译能力这一因变量的变化情况,即学生译者翻译能力的外在表现水平是否有显着变化以及实验组受试者在使用双语对应语料库资源进行翻译时的思维活动情况。为了能够具体测量学生译者翻译能力的外在表现,本研究推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基于翻译过程的翻译能力理论模型,将翻译能力这一抽象概念具体化为原文理解能力和译文生成能力,然后用对应的“信息传达”六级量表和“风格表达”四级量表作为评测指标对学生译者的译文进行评估。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可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学生译者翻译能力的外在表现:(1)在英译汉和汉译英两个不同的翻译方向上,双语对应语料库的介入对学生译者译文质量的某些方面(如一些常用词汇和专业术语翻译的准确程度以及译文中搭配结构符合目标语规范的程度)能够产生较明显的积极影响。(2)就普通语言语域类文本的翻译而言,双语对应语料库对提高学生译者的英译汉能力有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但对学生译者汉译英能力的提高未表现出积极作用;在特殊语言语域类文本英汉与汉英两个不同方向的翻译中,双语语料库的介入对学生译者翻译能力的积极影响都只限于译文篇章结构的某些地方,如一些专业词语的恰当翻译。(3)就母语水平较高的学生译者而言,在不同的翻译方向和不同语言语域类文本的翻译活动中,查询双语对应语料库资源和不查询这一资源的学生译者在翻译能力的外在表现水平上并没有表现出显着差异;但在特殊语言语域类文本汉译英的某些方面(如专业术语的准确翻译与专业语言的地道使用等),双语语料库的介入对提高学生译者翻译能力的外在表现水平可以发挥较明显的积极作用;母语水平较低的学生译者也呈现出类似情况。另一方面,外语水平高的学生译者在进行汉译英时,使用双语对应语料库有时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这是因为他们在运用质量良莠不齐的双语语料时可能会出现误判,导致译文质量下降;而外语水平较低的学生译者在进行汉译英时,可从双语对应语料库提供的语料中得到一些有意义的参考,但从整体来看,借鉴双语语料并不能明显提高他们译文的质量。第二方面,学生译者翻译时的思维活动方面:(4)翻译普通语言语域类文本时,双语对应语料库可在原文理解阶段帮助学生译者更深刻地理解英语原文。翻译汉语中的一些古旧词语时,学生译者也可以通过双语语料库提供的英语对译表达方式深入理解此类词语的意义。在普通语言语域类文本的译文生成阶段,双语对应语料库可以为学生译者提供更多的可选二语表达式,因而有助于提高学生译者的外语表达水平,从而使他们的译文更加符合二语使用规范。翻译特殊语言语域类文本时,双语语料库中对齐语料所提供的相对完整的词语语境,可在原文理解阶段帮助学生译者更好地了解术语及相关专业词语的实际使用情况。在特殊语言语域类文本的译文生成阶段,双语语料库能够帮助译者生成地道准确的专业译文,达到或接近具备专业背景知识的职业译者的翻译水平。(5)学生译者随着双语语料库提供的丰富语料在思维活动方面呈现出发散性的趋势,即双语例证可以帮助他们在双语心理词库中扩散激活更多的节点(对译词条或表达式),然后他们根据激活了的节点(对译词条),再适当调用双语心理词库中的相关语义、句法与语用信息和知识对该词条进行验证或引申,最终形成适合语境的目标语表达方式。(6)在查询双语对应语料库完成翻译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译者主要遇到四类问题:①查不到可资参考的双语例证;②相同或相类似的对译例证集中在前几页,冗余信息过多;③在双语语料的对齐处理中未能做到词汇或短语级对齐,不方便查询;④因缺乏再次查询某个待译结构的机会,学生译者很快会忘记该结构的具体翻译处理方法,因此学生译者感觉到无法真正将查询双语对应语料库习得的翻译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知识。(7)在运用双语语料库训练学生译者的翻译思维方面,本研究发现让学生译者查询双语对应语料库、抄译例证进行翻译不如让其在不使用双语对应语料库的条件下进行翻译、待翻译完成后再让其核查双语语料库例证修订自己的译文效果好,即教师和培训人员在课堂上采取“后验”式的翻译教学方法,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译者个人的主动性,强化其对双语例证中包含的翻译知识的认知与学习。在课外,教师和培训人员可提倡学生译者彼此分享查询语料库解决翻译问题的决策过程,即学生译者采取“分享”式的翻译学习方法,这样有助于学生译者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彼此互相启发,运用双语语料库资源共同进步。这两种运用语料库的教学方法互相结合,可充分发挥双语语料库资源对学生译者翻译思维训练的积极作用。虽然语料库在翻译研究领域已被证明是强有力的研究工具,它作为翻译参考资源也吸引了众多研究者思考如何将这一工具和资源更好地融入到翻译教学中,但本研究的发现表明:对尚处于初级阶段的学生译者而言,双语对应语料库作为翻译参考资源并不能明显提高他们翻译能力的外在表现水平,即不能显着提高其译文的总体质量。因此,在初级阶段的翻译教学中,训练学生译者的源语分析能力和目标语表达能力才是教师和培训人员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教师或培训人员不需要处处以语料库资源或方法作为学生译者培训的核心要素。语料库作为辅助翻译教学的工具或资源,可以为学生译者提供更多的可选对译表达式,拓展其解决翻译问题的思路,但由于语料库的规模限制和语料质量的良莠不齐等问题,它不能成为解决学生译者所有翻译问题的“万能灵药”。
二、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汉译英常见问题解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汉译英常见问题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后英语专八考试翻译策略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专八考试中汉英翻译常见问题 |
三、专八考试中提升汉英翻译质量的策略 |
(一)词汇层面 |
(二)句子层面 |
(三)语篇层面 |
四、结语 |
(2)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术语界定 |
2.1.1 词典设计 |
2.1.2 场景融合 |
2.1.3 电子词典 |
2.1.4 翻译学习者 |
2.2 电子词典研究述评 |
2.3 翻译学习词典研究述评 |
2.4 汉英词典研究述评 |
2.5 学习者翻译能力研究述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关键要素 |
3.1 词典类型的场景化定位 |
3.1.1 词典类型定位的复杂性 |
3.1.2 词典目标定位与场景融合设计 |
3.1.3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类型定位 |
3.2 词典媒介功能的场景化实现 |
3.2.1 存储功能与场景化的信息集成 |
3.2.2 动态特征与场景化的交互界面设计 |
3.2.3 媒介功能与场景化设计的挑战 |
3.3 词典用户需求的场景化锚定 |
3.3.1 使用场景中的用户需求 |
3.3.2 设计场景中的用户需求 |
3.3.3 场景融合设计中的用户需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框架 |
4.1 场景化设计理论概述 |
4.1.1 场景化设计的概念及优点 |
4.1.2 场景化设计的理论框架 |
4.2 汉英翻译学习场景的特殊性 |
4.2.1 汉英翻译学习场景考察 |
4.2.2 汉英翻译学习场景相关分析 |
4.3 汉英翻译学习场景中的词典使用特征 |
4.3.1 翻译学习场景中词典功能的过程复杂性 |
4.3.2 翻译学习场景中词典交际的人机交互性 |
4.4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场景融合设计框架构建 |
4.4.1 场景化设计理论对词典学理论研究的意义 |
4.4.2 词典场景化设计的实践可行性 |
4.4.3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场景融合设计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的内容设计 |
5.1 场景融合的内容设计之适用性原则 |
5.1.1 语言知识的适用性 |
5.1.2 翻译知识的适用性 |
5.1.3 帮助信息的适用性 |
5.2 场景融合的内容设计之可学性原则 |
5.2.1 语言知识的可学性 |
5.2.2 翻译知识的可学性 |
5.2.3 语言和翻译知识的整合 |
5.3 场景融合的内容设计之系统性原则 |
5.3.1 语言知识的系统性 |
5.3.2 翻译知识的系统性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的结构设计 |
6.1 场景融合的结构设计之灵活性原则 |
6.1.1 检索结构的灵活性 |
6.1.2 存储结构的灵活性 |
6.1.3 呈现结构的灵活性 |
6.2 场景融合的结构设计之层次性原则 |
6.2.1 检索结构的层次性 |
6.2.2 存储结构的层次性 |
6.2.3 呈现结构的层次性 |
6.3 场景融合的结构设计之交互性原则 |
6.3.1 检索结构的交互性 |
6.3.2 存储结构的交互性 |
6.3.3 呈现结构的交互性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的效用测试 |
7.1 场景融合设计的电子词典样条示例 |
7.1.1 样条的内容设计 |
7.1.2 样条的结构设计 |
7.2 词典场景融合设计的有效性测试 |
7.2.1 测试目的 |
7.2.2 测试材料 |
7.2.3 测试用户 |
7.2.4 数据收集 |
7.2.5 测试过程 |
7.2.6 结果和讨论 |
7.2.7 词典设计效用测试总结 |
7.3 修正后的场景融合设计框架及样条示例 |
7.3.1 修正后的电子词典设计框架 |
7.3.2 修正后的词典样条示例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8.1.1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关键设计特征 |
8.1.2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框架 |
8.1.3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样条的效用测试方法 |
8.2 本研究的主要启示 |
8.2.1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
8.2.2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 |
8.2.3 本研究的方法意义 |
8.3 本研究的主要不足 |
8.4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以东北石油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翻译能力国内外研究和PACTE翻译能力模型研究 |
1.1 核心概念界定 |
1.2 翻译能力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关于翻译能力的研究 |
1.2.2 国内关于翻译能力的研究 |
1.3 国内翻译能力培养策略研究现状 |
1.4 PACTE翻译能力模型 |
1.4.1 PACTE翻译能力模型及其发展 |
1.4.2 PACTE翻译能力模型子能力及其关系 |
1.4.3 PACTE翻译能力模型的整体研究和应用 |
第二章 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
2.1 有助于促进学生个人发展 |
2.2 有助于翻译学科的发展 |
2.3 有助于促进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
第三章 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能力现状调查分析 |
3.1 调查研究设计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问题 |
3.1.3 研究方法工具 |
3.1.4 研究步骤 |
3.2 翻译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双语能力薄弱 |
3.2.2 语言外能力不足 |
3.2.3 翻译专业知识欠缺 |
3.2.4 工具使用单一化 |
3.2.5 策略能力低下 |
3.2.6 心理-生理因素方面 |
3.2.7 学生翻译能力的调查研究总结 |
3.3 学生翻译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翻译学习目标不明确 |
3.3.2 翻译教学内容不全面 |
3.3.3 翻译实践严重缺乏 |
3.3.4 翻译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
3.3.5 翻译能力问题的原因总结 |
第四章 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能力的培养策略 |
4.1 明确翻译教学目标,提升翻译教学质量 |
4.2 完善翻译教学课程,加强翻译能力培养针对性 |
4.3 改进翻译教学方法,提高翻译能力培养效率 |
4.4 完善翻译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内容适用性 |
4.5 运用翻译教学手段,增加翻译能力培养趣味性 |
4.6 提升翻译教师素质,促进翻译教学水平 |
4.7 构建翻译教学评价,保障翻译能力培养质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4)翻译专业八级考试笔译能力测试开发及效度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框架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内外翻译能力研究 |
一、国内主要翻译能力模型 |
二、国外主要翻译能力模型 |
第二节 国内外笔译能力测试研究现状 |
一、国内外翻译测试研究现状 |
二、国内外翻译测试评分方式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笔译测试效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四、翻译测试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翻译测试与心理测试、语言测试 |
一、翻译测试与心理测试 |
二、翻译测试与语言测试 |
第四节 测试的类型 |
一、学业测试与水平测试 |
二、标准参照考试与常模参照考试 |
第五节 测试的效度验证研究 |
一、效度的分类 |
二、效度验证的定义 |
三、社会认知效度验证框架 |
第六节 笔译测试实践 |
一、国内笔译测试 |
二、国外笔译测试 |
三、对笔译测试开发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笔译能力构念 |
第一节 能力与知识 |
一、应用语言学的交际能力 |
二、工作心理学的专业能力 |
三、基于能力的训练 |
四、知识的类型 |
第二节 笔译能力构念界定的基础 |
一、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
二、PACTE能力模型 |
三、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笔译能力模型 |
四、笔译能力构念界定 |
第三节 笔译能力要素构成 |
一、笔译能力构成要素 |
二、笔译能力构念构成要素的互动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测试开发与效度验证框架设计 |
第一节 总体研究框架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整体设计 |
第二节 测试开发框架设计 |
一、TTIM-8(Translation)目的和性质 |
二、TTIM-8(Translation)设计原则 |
三、TTIM-8(Translation)开发步骤 |
第三节 测试效度验证框架设计 |
一、效验研究目的 |
二、效验研究内容 |
三、效验研究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翻译专业八级考试笔译能力测试的设计和开发 |
第一节 TTIM-8(Translation)测试任务设计 |
第二节 TTIM-8(Translation)测试构念 |
第三节 TTIM-8(Translation)测试题型 |
一、测试题型选择与撰写 |
二、TTIM-8(Translation)测试题型概述 |
第四节 TTIM-8(Translation)评分标准 |
一、评分标准制订原则 |
二、汉英概要写作评分标准开发 |
三、汉英篇章翻译评分标准开发 |
四、英汉篇章翻译评分标准开发 |
第五节 TTIM-8(Translation)考试大纲 |
一、考试大纲的功能 |
二、考试大纲的制订 |
第六节 TTIM-8(Translation)考试规范 |
一、考试规范的功能 |
二、考试规范的制定标准 |
三、考试规范 |
第七节 TTIM-8(Translation)试测 |
一、试测一 |
二、试测二 |
三、试测三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翻译专业八级考试笔译能力测试的效度验证 |
第一节 理论效度验证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研究结论 |
第二节 语境效度验证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研究结论 |
第三节 效标关联效度验证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研究结论 |
第四节 评分效度验证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研究结论 |
第五节 后效效度验证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研究结论 |
第六节 效度验证结果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5)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价值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理论基础、研究历史与现状 |
2.1 翻译能力研究 |
2.1.1 国外翻译能力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翻译能力研究现状 |
2.2 诊断测试研究 |
2.2.1 国外诊断测试研究现状 |
2.2.2 国内诊断测试研究现状 |
2.3 翻译测试研究 |
2.3.1 国外翻译测试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翻译测试研究现状 |
2.4 语段的相关研究 |
2.5 交际语言测试理论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总体构思 |
3.1.1 测试对象 |
3.1.2 研究方法 |
3.2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设计思路 |
3.2.1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目的 |
3.2.2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设计原则 |
3.2.3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设计与开发流程 |
3.3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信度检验思路 |
3.3.1 信度检验的目的 |
3.3.2 影响翻译测试信度的主要因素 |
3.4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效度检验思路 |
3.4.1 效度检验的目的 |
3.4.2 影响翻译测试效度的主要因素 |
第4章 汉英翻译能力的构成要素 |
4.1 汉英翻译能力构念 |
4.1.1 双语能力 |
4.1.2 翻译策略能力 |
4.1.3 语言外能力 |
4.1.4 翻译专业知识 |
4.1.5 工具使用与研究能力 |
4.1.6 译者生理心理主体因素 |
4.2 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 |
4.2.1 语段的定义 |
4.2.2 语段与语篇、自然段的区别 |
4.2.3 语段作为翻译单位的优势 |
4.2.4 语段翻译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语段的翻译能力诊断测试设计与开发 |
5.1 翻译测试的设计 |
5.1.1 翻译测试的题型分类 |
5.1.2 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题型 |
5.2 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任务 |
5.2.1 考试大纲 |
5.2.2 命题 |
5.2.3 文本体裁 |
5.2.4 考试题型 |
5.3 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测试评分方法评述 |
5.3.1 评分质量控制 |
5.3.2 汉英翻译评分方法 |
5.4 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施测 |
5.4.1 实验设计 |
5.4.2 结果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语段的翻译能力诊断测试信度效度分析 |
6.1 效度、信度、难度、区分度的关系 |
6.2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中的试验性信度验证 |
6.2.1 内在一致性信度 |
6.2.2 评分者信度 |
6.3 信度检验结果与讨论 |
6.3.1 信度在翻译测试各阶段的考量 |
6.3.2 提高翻译测试信度的方法 |
6.4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中的试验性效度验证 |
6.4.1 内容效度分析 |
6.4.2 评分效度分析 |
6.4.3 后效效度 |
6.5 效度检验结果与讨论 |
6.5.1 效度在翻译测试各阶段的考量 |
6.5.2 提高翻译测试效度的主要途径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贡献与创新 |
7.3 对翻译专业翻译测试与教学的启示 |
7.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国内外翻译测试评分标准 |
附录二: 国内主流外语考试中的翻译题型 |
附录三: 汉英语段翻译能力诊断测试考试大纲 |
附录四: 汉英语段翻译能力诊断测试试卷 |
附录五: 汉英语段翻译能力诊断测试诊断报告 |
附录六: 基于语段的翻译能力诊断测试内容调查问卷 |
附录七: 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数据 |
附录八: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九: 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内容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十: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内容评价问卷统计数据 |
附录十一: 考试后效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十二: 翻译难度测量调查问卷(一) |
附录十三: 翻译难度测量调查问卷(二) |
(7)汉译英能力研究:现状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翻译能力研究:西方之鉴 |
二、汉译英能力研究:本土探索 |
三、汉译英能力研究:问题思考 |
(9)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反拨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List of Acronyms List of Figures List of Table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
1.1.1 Washback effects |
1.1.2 TEM |
1.1.3 Washback effects of TEM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
1.2.1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
1.2.2 Practical significance |
1.2.3 Reference values |
1.3 Stages of the research |
1.4 Outline of the dissertation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Definitions of washback |
2.1.1 Washback or backwash |
2.1.2 Different terms used |
2.1.3 Washback and Validity |
2.2 Dimensions of washback |
2.2.1 Direction |
2.2.2 Extent |
2.2.3 Intensity |
2.2.4 Intentionality |
2.2.5 Length |
2.2.6 Specificity |
2.3 Theoretical frameworks for washback studies |
2.3.1 Alderson and Wall’s Washback Hypotheses |
2.3.2 Hughes’ Washback Trichotomy |
2.3.3 Bailey’s Basic Model of Washback |
2.3.4 Green’s Washback Model |
2.4 Empirical studies on washback |
2.4.1 Summary of empirical studies |
2.4.2 A critique of approaches in washback studies |
2.5 Framework for TEM washback study |
2.5.1 Contributing factors to TEM washback |
2.5.2 TEM washback mechanism |
2.5.3 Several terms redefined |
2.5.3.1 TEM test construct |
2.5.3.2 TEM test characteristics |
2.5.3.3 Overlap |
2.5.3.4 Positive and negative washback |
2.6 Summary Chapter Three An Overview of TEM |
3.1 The educational system in China |
3.2 The history of TEM |
3.2.1 The launch of TEM |
3.2.2 The development of TEM |
3.2.3 The soaring test population |
3.2.4 Research on TEM |
3.3 TEM test characteristics |
3.3.1 TEM test purpose |
3.3.2 TEM test content and format |
3.3.3 TEM administration and marking |
3.3.4 TEM test score report and interpretation |
3.4 TEM test characteristics vs. the Teaching Syllabus |
3.4.1 The Teaching Syllabus |
3.4.2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eaching Syllabus and TEM characteristics |
3.5 Summary Chapter Four Research Methodology |
4.1 Overall research framework |
4.1.1 Research questions |
4.1.2 Research design |
4.2 Participants |
4.3 Instruments |
4.3.1 Research design for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s |
4.3.1.1 The survey questionnaires |
4.3.1.2 Data collection |
4.3.1.3 Data analysis |
4.3.2 Classroom observations |
4.3.2.1 English classrooms observed |
4.3.2.2 Teachers observed |
4.3.2.3 The observation scheme |
4.3.2.4 Data collection |
4.3.3 Interviews |
4.4 Considerations for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
4.4.1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instruments |
4.4.1.1 The questionnaires |
4.4.1.2 The classroom observation scheme |
4.4.1.3 The interview questions |
4.4.2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
4.4.2.1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s |
4.4.2.2 The classroom observations |
4.4.2.3 The interviews |
4.4.3 Triangulation |
4.4.3.1 Data triangulation |
4.4.3.2 Methodological triangulation |
4.5 Summary Chapter Five Stakeholders’ perceptions of TEM and its washback |
5.1 Experts’ perceptions |
5.1.1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
5.1.2 Experts’ evaluation of TEM |
5.1.2.1 TEM characteristics |
5.1.2.2 Use and interpretation of TEM scores |
5.1.3 Experts’ perception of TEM washback |
5.1.4 Factors influencing teaching outcome |
5.2 Program administrators’ perceptions |
5.2.1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
5.2.2 Program administrators’ evaluation of TEM |
5.2.2.1 Familiarity with TEM |
5.2.2.2 Evaluation of TEM test quality |
5.2.2.3 Use and interpretation of TEM scores |
5.2.3 Program administrators’ perception of TEM washback |
5.2.4 Washback on course design |
5.2.5 Individual differences |
5.2.6 Factors influencing teaching outcome |
5.3 Teachers’ perceptions |
5.3.1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
5.3.2 Teachers’ evaluation of TEM |
5.3.2.1 Familiarity with TEM |
5.3.2.2 Evaluation of TEM test quality |
5.3.2.3 Use and interpretation of TEM scores |
5.3.3 Teachers’ perception of TEM washback |
5.3.4 Washback on classroom teaching |
5.3.4.1 TEM preparation classes |
5.3.4.2 Washback from TEM revision |
5.3.5 Individual differences |
5.3.6 Factors influencing teaching outcome |
5.4 Students’ perceptions |
5.4.1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
5.4.2 Students’ evaluation of TEM |
5.4.2.1 Familiarity with TEM |
5.4.2.2 Evaluation of TEM |
5.4.2.3 Use and interpretation of TEM results |
5.4.3 Students’ perception of TEM washback |
5.4.4 TEM preparation |
5.4.4.1 In-class learning |
5.4.4.2 After-class learning |
5.4.5 Learning effects |
5.4.6 Individual differences |
5.4.7 Factors influencing learning outcome |
5.5 Triangulation |
5.5.1 Data triangulation |
5.5.1.1 Familiarity with TEM |
5.5.1.2 Evaluation of TEM |
5.5.1.3 Use and interpretation of TEM scores |
5.5.1.4 Introduction of TEM preparation courses |
5.5.1.5 Activities conducted in TEM preparation classrooms |
5.5.1.6 Factors influenc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outcome |
5.5.2 Methodological triangulation |
5.5.2.1 Closed vs. open-ended questionnaire responses |
5.5.2.2 Questionnaire vs. interview findings |
5.6 Summary Chapter Six Classroom Practice and the Washback of TEM |
6.1 The teachers observed |
6.2 The English classes observed |
6.3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classroom practice |
6.3.1 Teaching content |
6.3.2 Teaching methods |
6.3.2.1 Classroom activities organized |
6.3.2.2 English used in classrooms |
6.3.2.3 Features of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
6.3.2.4 Classroom atmosphere |
6.4 TEM preparation classes vs. non-preparation classes |
6.4.1 Teaching content |
6.4.2 Teaching methods |
6.4.2.1 Classroom activities organized |
6.4.2.2 English used in class |
6.4.2.3 Features of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
6.4.2.4 Classroom atmosphere |
6.5 Other factors affecting classroom practice |
6.5.1 English used in class |
6.5.2 Features of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
6.5.3 Classroom atmosphere |
6.6 Triangulation |
6.6.1 Classroom observation findings vs. questionnaire findings |
6.6.1.1 Teaching content in TEM preparation and non-preparation classes |
6.6.1.2 Other factors influencing classroom practice |
6.6.2 Classroom observation findings vs. interview findings |
6.6.3 Classroom observation findings vs. document analysis |
6.7 Summary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s and Implications |
7.1 Summary of the major findings |
7.1.1 Washback effects perceived by experts |
7.1.2 Washback effects perceived by program administrators |
7.1.3 Washback effects perceived by teachers |
7.1.4 Washback effects perceived by students |
7.1.5 Washback effects on English classrooms |
7.2 Implications for the reform |
7.2.1 Implications for TEM reform |
7.2.1.1 TEM test content and method |
7.2.1.2 TEM test administration |
7.2.1.3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M test developers and TEM users |
7.2.2 Implications for the reform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
7.2.2.1 Course design |
7.2.2.2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
7.3 Limita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
7.3.1 Limitations |
7.3.2 Directions for future study Bibliography Appendix Ⅰ Survey Questionnaires Appendix Ⅱ Classroom Observations Appendix Ⅲ Interviews |
(10)双语对应语料库与学生译者翻译能力培养 ——对双语对应语料库介入下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变化情况的计算机辅助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0 引言 |
1.1 本研究的目的 |
1.1.1 研究双语对应语料库介入下学生翻译能力的表现情况 |
1.1.2 探究学生在翻译过程中使用双语对应语料库时的思维活动特点 |
1.1.3 探讨双语对应语料库介入翻译教学的可能性及具体做法 |
1.2 本研究的重要性 |
1.2.1 理论价值 |
1.2.2 方法论意义 |
1.2.3 对翻译教学实践的意义 |
1.3 本论文的结构 |
第二章 语料库翻译研究综述 |
2.0 引言 |
2.1 语料库翻译研究界说 |
2.2 翻译研究用主要语料库简介 |
2.2.1 与翻译研究相关的语料库 |
2.2.2 国外翻译研究用主要语料库的开发与建设 |
2.2.3 国内翻译研究用主要语料库的开发与建设 |
2.3 语料库方法作为翻译研究的一种“研究范式” |
2.3.1 语料库与翩译理论研究 |
2.3.2 语料库与翻译应用研究 |
2.4 现有语料库翻译研究的不足及本研究的必要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3.0 引言 |
3.1 翻译能力研究 |
3.1.1 翻译能力界说 |
3.1.2 国内外主要翻译能力理论模型概览 |
3.2 翻译过程解析 |
3.3 翻译测试评分方法 |
3.4 基于翻译过程的翻译能力理论模型及评测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实验过程 |
4.0 引言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中的变量 |
4.3 学生译者的界定与受试者的选取 |
4.3.1 学生译者的界定 |
4.3.2 两个自然班学生的总体情况 |
4.3.3 参加回顾式访谈的受试者 |
4.3.4 小结 |
4.4 实验用文本材料的选择 |
4.4.1 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翻译能力的单项教学要求 |
4.4.2 普通语言语域类翻译文本材料的选择 |
4.4.3 特殊用途语言语域类翻译文本材料的选择 |
4.5 实验工具 |
4.5.1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译者共用的词典资源 |
4.5.2 供实验组学生译者使用的双语对应语料库资源 |
4.5.2.1 网络语料库 |
4.5.2.2 本课题研究者购买的双语语料库 |
4.5.2.3 自建双库 |
4.5.3 实验研究用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平台的研发 |
4.5.4 实验研究用工具软件 |
4.6 实验过程 |
4.6.1 实验前的教学准备工作 |
4.6.2 试点研究 |
4.6.3 四次实验过程 |
4.7 数据搜集与整理 |
4.7.1 对访谈录音的转写 |
4.7.2 对学生译者译文的评分 |
4.7.3 对评阅等级的标准化舰 |
4.8 数据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发现讨论一:双语对应语料库介入下学生译者翻译能力的外在表现 |
5.0 引言 |
5.1 对研究问题的回顾 |
5.2 对双语对应语料库介入下学生译者翻译能力外在表现的讨论 |
5.2.1 学生译者四次翻译过程中双语对应语料库介入的总体情况 |
5.2.2 学生译者在不同翻译方向和文本类型的翻译过程中翻译能力的外在表现 |
5.2.3 母语水平高与母语水平低的学生译者翻译能力的外在表现 |
5.2.4 外语水平高与外语水平低的学生译者翻译能力的外在表现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验发现讨论二:双语对应语料库介入下学生译者的思维活动情况 |
6.0 引言 |
6.1 双语对应语料库在学生译者翻译决策过程中的作用 |
6.1.1 双语对应语料库在普通语言语域类文本英译汉过程中的作用 |
6.1.2 双语语料库在普通语言语域类文本汉译英过程中的作用 |
6.1.3 双语对应语料库在特殊语言语域类文本英译汉过程中的作用 |
6.1.4 双语语料库在特殊语言语域类文本汉译英过程中的作用 |
6.1.5 小结 |
6.2 双语对应语料库介入下学生译者思维活动的特点归纳 |
6.2.1 学生译者不需要查询翻译参考资源时的思维活动特点 |
6.2.2 对照组学生译者查询词典时的思维活动特点 |
6.2.3 实验组学生译者查询双语语料库时的思维活动特点 |
6.2.4 小结 |
6.3 学生译者使用双语对应语料库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
6.4 对今后双语语料库研发及运用的启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0 引言 |
7.1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 |
7.1.1 理论贡献 |
7.1.2 方法论上的价值 |
7.1.3 对翻译教学的意义 |
7.1.4 对双语对应语料库研发的指导意义 |
7.2 本研究的局限性 |
7.3 今后的研究方向 |
7.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奥斯陆多语语料库子库信息简表 |
附录二 实验用文本材料及参考译文 |
附录三 中文语言资源联盟《中英句子级对齐双语语料库》原始文件样例 |
附录四 |
附录五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经典作品英汉翻译语料库 |
附录六 |
附录七 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平台(CATTP)简介 |
附录八 学生译者使用参考资源情况登记表 |
附录九 回顾式访谈录音转写文字材料样本选例 |
附录十 随机打乱学生译者四次翻译练习编号的步骤 |
附录十一 四次翻译练习评估置表及其对应的学生译文样例 |
四、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汉译英常见问题解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后英语专八考试翻译策略浅析[J]. 曲臻禛. 现代英语, 2021(01)
- [2]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研究[D]. 梁鹏程. 南京大学, 2020(04)
- [3]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以东北石油大学为例[D]. 易桐栎.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2)
- [4]翻译专业八级考试笔译能力测试开发及效度验证[D]. 吕晓轩. 黑龙江大学, 2018(12)
- [5]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研究[D]. 白玲.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2)
- [6]英语专八汉译英测试常见错误及教学启示[J]. 秦毅.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5(12)
- [7]汉译英能力研究:现状与思考[J]. 张冬梅. 云梦学刊, 2015(05)
- [8]从“八级口语与口译考试”看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译能力培养[J]. 王文宇,王凌,何宁. 外语测试与教学, 2014(03)
- [9]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反拨作用研究[D]. 徐倩.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9)
- [10]双语对应语料库与学生译者翻译能力培养 ——对双语对应语料库介入下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变化情况的计算机辅助实验研究[D]. 朱玉彬. 南京大学, 2013(05)
标签:双语论文; 语料库论文; 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论文; 英语论文; 翻译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