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地质遗迹及其旅游开发

河南省地质遗迹及其旅游开发

一、河南省地质遗迹及其旅游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姬祥,曹希强,赵鸿燕,李杨[1](2020)在《河南省地质遗迹保护现状及建议》文中认为河南省地质遗迹资源数量丰富、类型多样,通过全省范围内的多次地质遗迹资源调查,按类型划分共3大类9类33亚类;自2000年起,河南省共建设世界地质公园4家、国家地质公园15家,省级地质公园18家,均居全国前列。新时期随着"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健全国家公园体制"要求的提出,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作为自然保护地类型之一面临新的规划,以期解决基础研究薄弱、相应全省规划缺乏、管理机构重叠、重开发轻保护、科普价值得不到体现等问题。同时提出新形势下对地质遗迹全面系统梳理、加强地质遗迹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和推动国家层面上立法等建议。

李发明[2](2019)在《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地质遗迹景观作为地球上独特的自然资源,有着与其他资源与众不同的特点,科学量化的评价方法是其得到合理保护和利用的重要前提。国际上地质遗迹景观评价已经向着精细化、数字化和数据化方向发展,像ENVI、SPSS等多学科技术与GIS结合的地图评价法、景观保存性评价法等等。国内地质遗迹景观评价主要从单学科角度出发,以定性或问卷打分式的定量评价为主,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在数据获取渠道多元化和新技术方法不断涌现的智能化时代,地质遗迹景观更应以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来提升资源在保护和利用方面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网络点评等文本信息大数据和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基础,借助地理学、统计学等多学科技术与GIS平台耦合模型的构建,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创新性研究:1、以大数据的爬取为基础,构建我国省市级别以上地质遗迹景观的地理空间数据库;2、结合多元对应量化分析方法对数据库中案例进行价值类型划分;3、在价值分类的引导下,分别从科研价值、生态价值、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等四个方面对蓟县国家地质公园展开量化评价,并建立“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论文研究主要有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基础研究。利用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总结国内外地质遗迹景观在评价与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主题词频、研究趋势等,并对相关理论和评价方法进行概述。第二部分价值分类。利用多元对应量化分析方法,对大数据爬取的我国省市级别以上地质景观资源进行综合价值类型划分,并得出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评价的四个主要分支,即在资源保护方面的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在资源利用方面的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第三部分价值评价。以多学科技术与GIS平台共建耦合模型为基础,对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中地质遗迹景观的科研价值、生态价值、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等四个方面进行量化评价,并建立“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第四部分保护和利用研究。以价值评价结果为导向,对研究区地质遗迹景观从资源保护和利用两方面提出优化策略,并结合世界地质公园评定标准提出资源调整策略。第五部分结论与展望。总结了本文在地质遗迹价值分类、评价和保护等方面的结论,并对研究不足及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张画眠,王涛,曹希强[3](2018)在《地貌景观地质遗迹类型划分刍议——以河南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向市县级自然遗产与地质遗迹详细调查和具体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管理与保护提供参考,在国土资源系统与旅游部门现行分类基础之上,基于部门地貌学、岩石地貌学等传统理论与方法,以河南省为例,将地貌景观地质遗迹的划分改进为大类、类、亚类、小类、景观型与景点型共6个分类级别。按照新的6级分类方法,将河南省地貌景观地质遗迹大类划分为6类、19个亚类;并将岩性地貌类划分为7个亚类、15个小类、33种景观型、约100种景点型。调查与初步实践表明,该种新的地貌景观类地质遗迹类型划分方法,可以适应大比例尺自然遗产与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及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与管理的需求。

刘晓静[4](2016)在《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分类、评价及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学普及工作是一种面向全社会的科学教育,是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作。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旅游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高尚生活方式。借助科技知识的普及,提高旅游的品位档次,借助旅游产业的平台,拓展科普工作的影响,由此产生了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科普旅游。科普旅游在国外最早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汽车工业厂区,上世纪30年代,法国雷诺、标志、雪铁龙汽车公司组织公众参观汽车生产流水线,既让公众了解了汽车生产知识,又对企业进行了宣传,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收益,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科普旅游应运而生。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国科普旅游已经起步并且得到了初步的发展,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开展科普旅游的城市和场所也越来越多。目前开展科普旅游的场所主要是各种科技场馆,如科技馆、科技博物馆、气象馆等,北京的科普旅游网络已经形成,包括30多个景点,一些从未开展过旅游活动的场所,比如中关村、北大、清华、航天中心等均被包括在内;上海的地震博物馆、超级计算机中心、浦东气象馆等也均被列为科普旅游基地;武汉推出"光谷科普游"、武汉大学生物馆科普游;"两弹"研制基地——四川绵阳早已经于上世纪末对游客开放,到目前为止,已接待了几十万游客。我国大部分科技馆、科技博物馆目前免费对游客开放,极大的推动了科普旅游的开展。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动植物园等自然景区也开始开展科普旅游。本研究运用经济学理论中的产业融合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结合旅游资源系统论以及地域分异与分工理论,广泛采用社会调查法,对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及游客认知情况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多元线性回归法等对河南省科普旅游进行综合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科普旅游资源的分类;区域科普旅游资源富集度评价;科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区域科普旅游发展潜力评价;科普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科普旅游资源区划;最后归纳出了科普旅游的开展模式及快速发展科普旅游的对策建议,研究结论如下:(1)科普旅游资源的详细界定及富集度计算。科普旅游资源主要分为自然科普旅游资源和人文科普旅游资源,根据资源包含的科普价值的不同。自然科普旅游资源包括地文、水文、生物科普旅游资源;人文科普旅游资源包括历史遗产遗迹类、科技园区类、科技场馆类、科学教育设施类科普旅游资源。通过对各类科普旅游资源开展景区(场所)的明确界定,构建了区域科普旅游资源富集度评价指标体系。富集度计算结果表明科普旅游资源也存在区域分布不平衡。导致区域科普旅游资源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有自然、地理原因,经济、文化、历史原因。其中,自然科普旅游资源的区域富集程度与普通自然旅游资源分布差异不大,富集程度高的区域主要为山地分布广的区域,比如河南的洛阳、南阳、三门峡、信阳等地自然科普旅游资源富集。人文科普旅游资源区域富集程度与普通人文旅游资源有差异。导致人文科普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经济、科学、文化较为发达的区域,比如河南的郑州,各类人文科普旅游资源在省内均排名第一。从科普旅产业游资源富集度计算结果来看,各市要根据客观情况和资源特色,开发有比较优势的科普旅游资源,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普旅游活动。(2)科普旅游综合评价从科普旅游资源、科普旅游产业角度,基于旅游资源评价理论、经济学中的产业融合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通过相关定量模型,对河南省科普旅游进行三大综合评价。结论如下:第一,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评价表明:科普旅游资源质量和等级存在明显差别。自然科普旅游资源等级明显偏高,大部分人文科普旅游资源等级较低。这主要是因为自然旅游资源蕴含的科学价值、科研价值和科考价值相对于人文旅游资源更高一点。人文科普旅游资源中除了科技场馆类等级稍高之外,其他人文科普旅游资源等级偏低。出现这样的结果主要是由于人文科普旅游资源目前开发程度尚低,并且受到人们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影响,这些资源的开发条件相对来说比较差。第二,基于产业融合理论的科普旅游开展潜力评价表明:虽然中部六省在地理位置、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科普旅游开展潜力存在差别。在中部六省中,河南省综合潜力排名第三,其中,科普旅游资源支持潜力和科普公益及科普产业支持潜力均排名第三,旅游经济支持潜力排名第四,与排名第一的湖北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从具体指标来看,河南省处于优势水平的指标有自然科普旅游资源和科普人员。第三,基于要素禀赋理论的科普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表明:在中部六省中,河南省科普旅游产业竞争力排名第二,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湖北省的科普旅游产业竞争力排名第一,领先于其他五省。河南和湖南分别排名第二、第三,且两者的科普旅游产业竞争实力相当,湖南、安徽、江西、山西排名后四位。从具体要素来看,河南省生产要素排名第一,其他要素排名分布在第二、第四、第二。(3)科普旅游资源空间分析及布局通过计算各类科普旅游资源的区域综合密度及基尼系数,分析河南省五大区的科普旅游资源分布状况。结果表明,自然科普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主要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人文科普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主要受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影响。例如,豫西、豫南地区自然科普旅游资源密度高,豫中地区人文科普旅游资源密度高。豫东地区自然、人文科普旅游资源密度均低,属于资源匮乏区。根据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情况,结合科普旅游资源空间布局原则,根据科普旅游资源要素空间集聚特点和发展极核的辐射带动能力,参考各级目的地的区位条件、现状规模、区域经济联系、可持续发展潜力等。以科普旅游资源类型、数量和品质为指标,将河南省划分为西部山地科普旅游资源密集区、北部科普旅游资源差异区、中部人文-自然科普旅游资源复合区、南部山水科普旅游资源富集区、东部平原科普旅游资源贫乏区五个大区和10个亚区。(4)科普旅游开发科普旅游开展模式可以从两个视角进行探索,第一个视角是从科普与旅游的关系来划分,按照"科普"和"旅游"的结合方式,针对不同的资源和场所的原属性,主要有两种模式:"科普+旅游"模式、"旅游+科普"模式。第二个视角是从科普旅游参与主体来看,主要有四种模式:"旅游企业+科普场所(景区)+游客"模式、"政府+旅游企业" + "科普场所(景区)+游客"模式、"各级科协+科普场所(景区)+游客"模式、"政府+教育机构+科普场所(景区)+旅游企业"模式。科普旅游资源开发时,要运用比较优势理论,确定科普旅游资源的相对比较优势和独特性优势,其中相对比较优势表现为三个方面,即资源类型与丰度、景区级别或知名度、可进入性替代优势;独特性优势分为区域独特、省内独特、国内独特。根据比较优势理论,针对不同优势的科普旅游资源,制定相应的开发对策。具体包括初期开发阶段、中期开发阶段、后期开发阶段。要从资源开发、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多方面入手,加强科普旅游开发。

孙建华[5](2014)在《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地处中原,主体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境内。其丰富的自然、文化、地质资源使得嵩山赢得了多项世界级、国家级殊荣。嵩山文化源远流长,集儒、释、道文化为一体,融寺庙、道观、书院、阙等建筑为一体,文化资源极为丰富。自然遗产方面,嵩山地区包括山川、河流、湖泊、树木、瀑布等。由于地处中纬温带,四季分明,适宜多种植物生长,嵩山成为许多生态地质学研究者的热点考察区域。本文选取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作为研究对象。保护嵩山生态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嵩山生态旅游,促进嵩山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首先,整合嵩山生态资源,促进生态旅游发展将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更有利于地质遗迹的保护。其次,推动嵩山生态旅游发展,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居民实际经济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文献收集法、专家咨询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核法、定性描述及定量分析等方法从世界遗产的角度对嵩山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然后以2012年抽样调查和深度访谈所取得的数据为依据对嵩山地区申遗成功后的生态旅游开发现状与旅游产品特性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开发、保护与管理的可行性建议。通过上述研究,主要取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1.系统地研究了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质地貌形成和特征,从世界遗产的角度对整个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包括地质遗迹)进行了系统的分类与整合。2.在嵩山风景名胜区的基础上,首次以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分区为研究对像,运用AHP法对各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然后在定量评价的基础上进行SWOT定性评价,较为科学、客观地评价了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在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及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问题。3.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在发展中存在如下问题:遗产资源开发不平衡,地质遗迹优势不突显;管理权限不清,存在多头管理现象;地质资源惨遭破坏,环境问题凸显。保护嵩山遗产资源,合理开发嵩山旅游,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意义重大。4.创新性地提出将嵩山世界地质公园整体作为一个统一的自然、文化遗产进行开发和科学管理。并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探索性地开展本区生态旅游游客、生态旅游经营者、当地社区居民和政府等相关主体的管理研究。

康永波[6](2013)在《地质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以河南尧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文中指出中国的地质遗迹保护和研究、地质公园体系构建等相关工作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加强地质公园的保护和管理,充分发挥地质公园的科学教育功能、美学鉴赏功能、生态保育功能和旅游经济功能,避免珍贵的地质遗迹遭受破坏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和环境教育意义。同时国家地质公园的保护也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遗迹是地球46亿年演化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记录和自然遗产,许多重要的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往往代表了一个地区的地质历史、事件或演化过程,也是国家乃至世界级风景旅游地的资源基础。“地质公园(Geoparks)”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开展“地质公园计划”可行性研究中创立的新名词。2011年11月,河南尧山地质公园列入国土资源部公布的第六批“国家地质公园”名录,2012年4月获得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资格,依据国土资源部相关规定,申报单位获得资格后3年需完成地质公园建设。本文在对世界遗产、地质遗产、地质公园等相关概念辨析,梳理地质遗产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尧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分析了研究区的资源概况、保护管理概况,并将尧山与河南省内国家地质公园就资源类型和网络建设进行对比研究。依据国土资源部相关规范和要求对尧山国家地质公园的规划建设实践进行理论分析;通过游客调查问卷掌握游客感知,采用态度量表对尧山软件、硬件的24项评价因子赋分对比,得出地质公园旅游开发中存在的硬件、软件方面的不足;采用面积法测算地质公园生态环境容量和游客规模,通过态势分析法列出SWOT矩阵,针对尧山国家地质公园4类问题提出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分等级保护地质遗迹资源、加强科研科普凸显地质公园特色、加强地质公园信息系统建设、做好地质公园自然灾害防护举措、注重地质公园生态环境保护、注重地质公园周边文化遗产保护、保障地质公园建设和科研经费投入的8条建议。在最后的结论和讨论部分,提出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并指出论文存在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计划,为将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李文田,王振宇,王义民[7](2013)在《河南省地质公园空间结构与发展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运用区域综合密度、基尼系数与最邻近指数作为衡量指标,对河南省地质公园的区域空间密度、空间分布差异、空间分布类型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地质公园在区域综合密度上极不平衡,在区域空间分布差异上呈集中分布,在区域空间分布类型上属于凝聚型.从区域空间角度看,河南省地质公园建设应做好以下工作:发挥市场主导作用,体现地质公园建设的特色性;突出开发保护并重,兼顾地质公园分布的均衡性;完善公园管理体制,提高地质公园建设的实效性.

李翠林[8](2011)在《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研究 ——以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地质遗迹及其所构成的地质环境,是地球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基础和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教育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地质遗迹作为一种独特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遗产倍受人们关注,在科学保护的前提下对其多重价值进行合理开发,是实现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新疆拥有大量稀缺的典型地质遗迹和丰富齐全的地质遗迹类型,这些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地域特色鲜明,综合价值较高,保护和开发的矛盾较为突出,对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是新疆五家国家级地质公园之一,也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以典型、稀有、珍贵的硅化木群、恐龙化石为主体的古生物化石类国家地质公园,已经具有一定保护开发的基础。由于前期保护开发措施不到位,园区部分硅化木被盗挖倒卖,受到较严重破坏。选取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作为实证靶区,系统研究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保护开发,具有显着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不仅能为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提供重要的示范作用,对促进新疆旅游业跨越式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部分,论文一、二章。阐述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介绍研究的思路、内容与技术路线以及创新点。综述国内外地质遗迹及地质公园的理论及实践进展,分析地质遗迹保护及开发利用的研究热点及趋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明确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的理论和方法。第二部分,论文三、四、五章。对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分类方法进行阐述,划分新疆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分析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特征。从影响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的内外部因素出发,对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的发展程度与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对保护开发的现有模式进行诊断,分析不同模式下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的效用,提出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的动力机制由外部推动机制、内部驱动机制和支持机制三部分构成。在保护视角下优化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开发模式,在利益共享视角下优化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管理模式,提出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的优化模式是一种“双翼”优化模式,是保护视角下开发优化模式和利益共享下管理优化模式的理性结合。从政策、管理、技术等角度探讨了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的战略和思路,提出通过类型创新、功能创新、形象创新和体系创新开发新疆地质旅游产品谱系,实现旅游产品创新战略;通过突出特色,打造精品、打造跨区域的地质生态文化旅游圈实现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的品牌战略;通过构建产业链,实现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的产业化发展战略。第三部分,论文第六章。运用昂谱(RMP)分析法,对实证靶区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特色、景观丰度和组合容量、景观价值与功能、民族文化资源等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结合旅游供需市场、区位条件、自然与经济环境、社会文化条件等分析,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研究区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进行综合评价,显示硅化木园旅游资源质量最高,综合得分为7.50分,魔鬼城景区次之,综合得分为7.42分。评价项目中赋值最高的是观赏价值和科学价值,评价因子中奇特度和科普教育价值赋值最高。景点规模层赋值较高显示出景点组合和环境容量较好;旅游条件层赋值较低,需进一步改善开发利用条件。以2010年实地调研、抽样调查和深度访谈所取得的数据,系统分析实证靶区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相关问题,在以可持续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为目的的和谐的保护开发观指引下,结合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相关因素,提出在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重点打造古生物景观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地质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区,大力发展地质生态文化旅游。基本客源市场为乌鲁木齐大都市圈和昌吉市,外地来疆游客为次级客源市场。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整合地质公园特色资源,协同周边区域,开展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科考旅游、探险旅游、文化旅游等活动,形成地质公园旅游产品谱系。开发大、中、小环线及几条短距离旅游线路,满足游客科学考察、文化探索和休闲度假的不同需求,通过形象引导,整合旅游环境、产品、市场,使地质公园与周围景区协调开发,实现地质旅游的产业化发展。第四部分,论文第七章。总结案例对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的启示,指出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保护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通过研究方法的集成与改进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和谐的可持续的保护开发观是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的重要保障。

阚保强[9](2011)在《地质公园旅游开发研究 ——以扎尕那冰川遗迹地质公园为例》文中提出地质遗迹是最重要的自然遗产,是探索地球演化历史,了解自然环境现状,预测天人合一愿景的对象,地质公园建立则是达成这一人类共同责任的最佳选择。随着中国和欧洲地质公园的迅速发展,亚洲各国、澳洲、南美洲也正步入地质公园的快速发展期。推动地质公园建设作为全球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存的重要方式之一,已被人们广泛的接受。地质遗迹是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为了合理保护并充分发挥其价值,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地质公园。地质公园的理念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符合地质遗迹保护的要求,因此受到了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及广大公众的欢迎,地质公园建设获得了蓬勃发展。本文选取扎尕那冰川遗迹地质公园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景区的旅游资源、旅游市场等方面情况。针对扎尕那景区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深入研究了扎尕那景区的旅游发展规划问题。第一、绪论部分,简单介绍了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研究思路、技术线,路并对地质公园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第二、分析研究了遗迹、地质公园等几个论文研究主题有关的概念,同时分析了遗迹与旅游的关系,对地质公园的内涵特征以及开发价值做了相应的研究。第三、详细论述了扎尕那冰川遗迹地质公园的概况,具体包括景区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来说明景区建设的宏观背景;并对扎尕那景区旅游资源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评价。第四、对扎尕那冰川遗迹地质公园的旅游的市场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分析主要从客源地域结构、游客行为等方面进行;预测主要采用时间序列法和回归模型两大类方法,得出预测结果。第五、对扎尕那冰川遗迹地质公园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和设计,具体包括旅游形象定位、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空间布局、旅游产品开发和线路设计、旅游解说系统、保护措施和旅游社区参与几个方面。

彭永祥[10](2010)在《基于旅游者收益的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及其评价 ——以翠华山、云台山及壶口为例》文中指出自19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知识经济的发展,旅游业亦开始了知识化发展的新时期。几乎与此同时,地质公园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了(1996),在我国其发展已经走过了整整10年的时间。然而,地质公园旅游发展的现状是:特色不突出、旅游者认知度低、数量及类型增多、竞争趋烈,关键还是对地质公园的本质属性及核心竞争力认识不够;而理论上起指导作用的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近年则注重了应用操作,对许多重大理论问题缺乏深刻研究、探讨,特别是缺乏核心竞争力有关的实证研究及在游客层面上的竞争研究。因此,研究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问题不仅具有实践意义,也具有理论意义。而自1990年代以来,竞争力问题则一直是旅游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当前,国内外对此研究的热点转向了感知价值,认为存在“游客感知质量→感知价值→游客满意度→游客忠诚度/抱怨→游客行为/意图→市场竞争力”这样一个关系链,满意度特别是推介意愿往往被直接用以比较旅游地竞争力。但是,目前的上述研究都是旅游地全要素、整体竞争力的研究,尚无涉及核心竞争力这一目前旅游研究与管理的新方向。本文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地质公园的专业特殊性,以笔者提出的地质公园旅游者收益为红线和准绳,分析了旅游者收益与竞争力的关系,提出了基于收益的核心竞争力概念,基于收益影响因子解剖了核心竞争力的结构,并综合收益影响因子及结果评价了三个地质公园的核心竞争力。研究方法上运用了系统规范分析法、模型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实证调查、案例研究法等。实证研究以翠华山、云台山、壶口三家地质公园为对象,于2009年夏季进行了游客收益问卷调查、地质公园资料调查、专家咨询。每个地质公园发放问卷300份,问题严格限制在地质公园内部,力图排除公园外影响。数据分析借助SPSS以及当前流行的结构方程模型法。研究主要内容为:1.探讨旅游景区竞争的特殊性,确定竞争的基调及主要研究取向。2.研究旅游者收益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界定旅游者收益的概念,研究旅游者收益与游客满意度的关系,基于旅游者收益的意义给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3.地质公园的本体性问题及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了地质公园的成因类型,属性特色、核心价值体系及其与旅游者收益的关系,以此作为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研究的另一个基点。4.运用SEM模型实证验证旅游者收益的市场核心影响力。5.基于旅游者收益的形成过程解构地质公园的核心竞争力因子体系,基于旅游者收益的形成因子及结果评价三个地质公园的核心竞争力。6.基于提高旅游者收益进而争取市场的目标分析了地质公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策略及措施。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旅游者收益是地质公园旅游者的核心利益和终极追求。只有旅游者收益得到有效的保证,才有可能得到旅游者的高满意度,进而产生高度的忠诚意愿,这就等于是竞争力。2.三个样地的实证模型分析均表明:旅游者收益对地质公园游客满意度进而对忠诚度有决定性的影响力,因而可视为地质公园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客观指标。从操作角度来看,旅游者收益可以用以比较核心竞争力,它是地质公园操作竞争力的指针、核心。3.地质公园的旅游核心竞争力就是能直接提供旅游者以特殊收益并使之作用于旅游者、影响旅游者的景区要素及能力。基于此,可将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解构为:资源特色、创新因子、解说体系、科学管理等。4.地质公园属性特色及由之产生的核心价值是地质公园的核心竞争力内核及起点。5.基于旅游者收益的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结果表明:着名的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的核心竞争力并不高,作为地质公园其本职工作并未做好,四种评价结果一致,说明应该对其予以恰当认识。6.提升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应该从属性特色、核心价值出发,以提高旅游者收益为目标。本文试图在下列方面有所创新:1.在核心竞争力研究出发点上,提出了旅游者收益的概念,将其视为旅游者的核心利益、终极追求及旅游本质的体现。2.通过调查实证用模型方法验证旅游者收益对游客满意度及忠诚度的核心影响力,将旅游者收益作为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的指标。3.基于旅游者收益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因子解构法,建立一个核心竞争力因子体系(即旅游者收益形成因子体系),提出并验证了一个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由于核心竞争力具有模糊性,笔者需要今后不断明晰研究这一问题。

二、河南省地质遗迹及其旅游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南省地质遗迹及其旅游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河南省地质遗迹保护现状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 地质遗迹资源概况与保护现状
    (一)资源概况
    (二)保护现状
二 地质公园建设及作用
    (一)地质公园建设
    (二)地质公园作用
三 存在问题
    (一)调查研究工作相对薄弱
    (二)缺少全省地质遗迹保护规划
    (三)地质公园管理体制不畅
    (四)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利用不协调
    (五)地质公园的科普教育功效薄弱
四 建议
    (一)将地质遗迹纳入整个自然资源保护
    (二)将地质公园作为自然公园融入新时期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三)尽快启动国家层面的立法工作

(2)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文献可视化分析
        1.2.2 基于Citespace的国外文献可视化分析
        1.2.3 国内外研究趋势分析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1.4 概念解读和界定
        1.4.1 地质遗迹景观
        1.4.2 价值解释变量
        1.4.3 地质遗迹景观量化评价
        1.4.4 地理信息系统(GIS)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2.1 研究涉及的相关理论
        2.1.1 景观美学理论
        2.1.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1.3 旅游行为心理学理论
    2.2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方法
        2.2.1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相关理论背景
        2.2.2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的类型
        2.2.3 地质遗迹景观定性评价方法
        2.2.4 地质遗迹景观定量评价方法
    2.3 地质遗迹景观量化评价中的技术应用
        2.3.1 数据获取阶段应用的跨学科技术
        2.3.2 数据分析阶段应用的跨学科技术
        2.3.3 主要跨学科技术间的关系和路线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元对应分析下的地质景观价值分类与研究案例概述
    3.1 地质学视野下国内外地质遗迹景观分类体系
        3.1.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美国的分类体系
        3.1.2 我国国家颁布的分类体系
        3.1.3 不同专业背景下学者们的分类体系
    3.2 我国地质景观资源数据爬取及类型分析
        3.2.1 基于大数据爬取技术的地质遗迹景观数据库构建
        3.2.2 我国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基础划分
    3.3 多元对应分析下的地质遗迹景观综合价值分类体系
        3.3.1 网络点评数据的爬取和价值等级划分
        3.3.2 地质遗迹景观二维质心坐标统计分析
        3.3.3 我国地质遗迹景观多元对应分类图解
    3.4 价值分类引导下的研究案例选取和区域概述
        3.4.1价值分类结果导向的研究案例的选取
        3.4.2 研究区综合概况
        3.4.3 研究区地质遗迹景观概况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古地学的地质景观科研价值评价
    4.1 地质遗迹景观地学成因及特征
        4.1.1 中上元古界剖面地学成因
        4.1.2 中上元古界剖面地质构造特征
    4.2 地质遗迹景观古地学科研价值解析
        4.2.1 沉积演变的连续性
        4.2.2 顶底界限的明显性
        4.2.3 古海沉积的完整性
        4.2.4 化石存储的丰富性
    4.3 地质遗迹景观古地学科研价值评价
        4.3.1 古地理方面的科研价值
        4.3.2 古构造方面的科研价值
        4.3.3 古地磁方面的科研价值
        4.3.4 古地学视角下的地质遗迹景观科研贡献等级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SBE-GIS耦合模型的地质景观自然审美价值评价
    5.1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评价吸引要素与指标体系
        5.1.1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吸引要素的选取
        5.1.2 视觉要素与评价者间的关系方差
        5.1.3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评价指标及权重的确定
    5.2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质量评价
        5.2.1 地质遗迹“节点”形态美感度评价
        5.2.2 地质遗迹“空间”环境美景度评价
        5.2.3 地质遗迹“区域”环境丰富度评价
    5.3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感知评价
        5.3.1 相对坡度视觉感知评价
        5.3.2 相对距离视觉感知评价
        5.3.3 出现概率视觉感知评价
        5.3.4 重要程度视觉感知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ENVI-GIS耦合模型的地质景观生态价值评价
    6.1 景观格局的演变与模拟预测
        6.1.1 土地利用演变特征评估
        6.1.2 景观格局评价体系和耦合模型的建立
        6.1.3 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与模拟预测评价
    6.2 植被覆盖度演变与等级划分
        6.2.1 植被覆盖度评价方法
        6.2.2 基于NDVI值的植被覆盖度综合评价
        6.2.3 以NDVI为基础的植被覆盖度等级划分
    6.3 地质遗迹敏感性与生态安全
        6.3.1 地质遗迹敏感性评价
        6.3.2 地质遗迹生态风险性评价
        6.3.3 地质遗迹生态安全性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大数据的地质景观旅游使用价值评价
    7.1 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7.1.1 大数据的选取和类型说明
        7.1.2 以游人使用角度的数据计算
        7.1.3 大数据支撑下GIS模型的构建
    7.2 使用后评价POE指标体系的构建
        7.2.1 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评价可行性分析
        7.2.2 地质遗迹景观旅游价值评价指标和体系
    7.3 地质遗迹景观旅游使用价值量化评价
        7.3.1 游人满意度评价
        7.3.2 游人聚集度评价
        7.3.3 旅游吸引力评价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
    8.1 价值分类引导下的地质景观量化评价因子及权重的确定
        8.1.1 评价因子的整合和权重确定原则
        8.1.2 基于AHP法的层次树状模型的建立
        8.1.3 “价值解释变量”体系中因子权重的确定
        8.1.4 因子灵敏性分析下的权重指数演化
    8.2 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评价体系的主要分支
        8.2.1 资源保护下的地质景观科研价值评价体系
        8.2.2 资源保护下的地质景观生态价值评价体系
        8.2.3 资源利用下的地质景观自然审美价值评价体系
        8.2.4 资源利用下的地质景观旅游使用价值评价体系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价值评价导向的资源保护和利用策略
    9.1 科研和生态价值评价引导下的资源保护策略
        9.1.1 科研贡献和敏感性评价导向的遗迹保护分区优化
        9.1.2 土地利用模拟预测评价导向的生态格局优化
        9.1.3 生态敏感性评价导向的游线基础设施优化
        9.1.4 植被覆盖度评价导向的植被群落优化
        9.1.5 生态安全和风险性评价导向的遗迹保护监测
    9.2 自然审美和旅游使用价值评价引导下的资源利用策略
        9.2.1 资源视觉质量评价导向的景点优化
        9.2.2 视觉质量和感知度评价导向的游线优化
        9.2.3 植被丰富度和覆盖度评价导向的植被景观优化
        9.2.4 旅游吸引力评价导向的旅游影响度提升策略
        9.2.5 游客时空分布评价导向的容量控制策略
        9.2.6 游客满意度评价导向的资源管理优化策略
    9.3 遗迹保护视角下的科普旅游规划策略
        9.3.1 科普旅游发展的趋势
        9.3.2 科普旅游规划发展模式的建立
        9.3.3 智能化科普旅游系统的构建
    9.4 遗迹保护视角下的资源管理策略
        9.4.1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源管理步骤
        9.4.2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产化管理模式
        9.4.3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产化管理实施策略
    9.5 基于世界地质公园评定的资源整改策略
        9.5.1 保护边界与区域的明确性
        9.5.2 遗迹景观与文化的连接性
        9.5.3 规划体系与纲要的完整性
    9.6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主要创新点
    10.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论文发表和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3)地貌景观地质遗迹类型划分刍议——以河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现行分类体系存在的问题
2 地貌景观类地质遗迹类型划分
    2.1 划分思路
    2.2 划分原则
    2.3 划分方法
3 案例研究
    3.1 河南地貌景观类地质遗迹类型
    3.2 河南岩性地貌景观地质遗迹类型
        3.2.1 河南省岩性地貌类地质遗迹的重要性。
        3.2.2 河南省岩性地貌景观地质遗迹类型划分原则讨论。
        3.2.3 河南岩性地貌划分。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分类、评价及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2.1 研究方法
        1.2.2 论文框架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2 文献述评
    2.1 国外科普旅游研究综述
        2.1.1 科技场馆旅游研究
        2.1.2 自然现象景观旅游研究
        2.1.3 古建筑文物遗迹旅游研究
        2.1.4 工业旅游研究
    2.2 国内科普旅游发展及研究综述
        2.2.1 科普旅游资源研究
        2.2.2 区域科普旅游研究
        2.2.3 科普旅游的内容和特征研究
        2.2.4 专项科普旅游研究
        2.2.5 其他学科理论在科普旅游中的运用
    2.3 国内科普旅游研究存在的问题
        2.3.1 已有文献数量较少,级别较低
        2.3.2 理论研究较少,不能支撑实践发展
        2.3.3 研究方法简单,定量研究较少
    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3 科普旅游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
        3.1.1 科普产业
        3.1.2 科普旅游
        3.1.3 科普旅游资源
    3.2 科普旅游研究的相关理论
        3.2.1 经济学理论
        3.2.2 旅游资源系统论
        3.2.3 地域分异与分工理论
4 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分类及富集度计算
    4.1 科普旅游资源分类体系
        4.1.1 科普旅游资源分类原则
        4.1.2 科普旅游资源分类体系
    4.2 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类型
        4.2.1 地文科普旅游资源
        4.2.2 水文科普旅游资源
        4.2.3 生物科普旅游资源
        4.2.4 历史遗产遗迹类科普旅游资源
        4.2.5 科技园区科普旅游资源
        4.2.6 科技场馆类科普旅游资源
        4.2.7 科学教育设施类科普旅游资源
    4.3 河南省综合科普资源基地建设情况
        4.3.1 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4.3.2 国土资源科普教育基地
        4.3.3 省级科普教育基地
    4.4 科普旅游资源认知情况调查
        4.4.1 问卷设计与发放
        4.4.2 数据分析方法
        4.4.3 数据分析结果
    4.5 河南省各市科普旅游资源富集度计算
        4.5.1 科普旅游资源富集程度评价指标及权重
        4.5.2 河南省各市科普旅游资源富集程度评价结果
        4.5.3 科普旅游资源富集度等级划分
        4.5.4 河南省各类科普旅游资源等级划分
    4.6 小结
5 河南省科普旅游综合评价
    5.1 科普旅游资源评价
        5.1.1 科普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2 评价方法及计算过程
        5.1.3 评价体系计算结果说明
        5.1.4 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等级评价
    5.2 基于产业融合理论的河南省科普旅游开展潜力评价
        5.2.1 指标体系构建
        5.2.2 评价方法
        5.2.3 数据来源
        5.2.4 河南省科普旅游开展潜力综合评价结果
        5.2.5 河南省科普旅游开展潜力分析
    5.3 基于要素禀赋理论的河南省科普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
        5.3.1 科普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5.3.2 评价方法及数据来源
        5.3.3 基于要素禀赋的河南省科普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及分析
    5.4 小结
6 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空间分析及布局研究
    6.1 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
        6.1.1 区域划分及测算方法
        6.1.2 河南省各类科普旅游资源空间分析
    6.2 河南省科普旅游空间布局方案
        6.2.1 西部山地科普旅游资源富集区
        6.2.2 北部科普旅游资源差异区
        6.2.3 中部人文-自然科普旅游资源复合区
        6.2.4 南部山水科普旅游资源富集区
        6.2.5 东部平原科普旅游资源贫乏区
    6.3 小结
7 河南省科普旅游实证研究——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科普旅游
    7.1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概况
        7.1.1 区位与交通
        7.1.2 地貌概况
    7.2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资源概况
        7.2.1 地质演化历史漫长,构造背景复杂
        7.2.2 地质遗存丰富,地质景观类型多样
        7.2.3 地质科学内容蕴含量巨大,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功能突出
    7.3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展现状
        7.3.1 科普设施建设现状
        7.3.2 科普旅游线路规划
        7.3.3 科普宣传及科普培训
    7.4 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现状
        7.4.1 科普条件
        7.4.2 科普活动
    7.5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游客感知情况调查
        7.5.1 游客感知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7.5.2 问卷设计与调查
        7.5.3 被调查游客样本信息汇总
        7.5.4 游客总体感知分析
        7.5.5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7.5.6 单因素方差分析
    7.6 小结
8 河南省科普旅游开发模式与对策
    8.1 科普旅游开发模式
        8.1.1 从科普与旅游的关系来划分
        8.1.2 从科普旅游参与主体来划分
    8.2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开发
        8.2.1 区域科普旅游资源比较优势的构成
        8.2.2 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8.3 河南省加快开展科普旅游对策建议
        8.3.1 政府和相关组织方面,继续加强支持力度
        8.3.2 资源开发方面,继续挖掘旅游资源的科普特色
        8.3.3 设施方面,继续完善科普旅游相关设施建设
        8.3.4 人才方面,继续培养和培训科普旅游人才
9 结语
    9.1 研究结论
        9.1.1 科普旅游资源界定及分类
        9.1.2 区域科普旅游资源富集度
        9.1.3 科普旅游综合评价
        9.1.4 科普旅游资源空间分析及布局
        9.1.5 科普旅游开发
    9.2 创新点
        9.2.1 研究内容方面
        9.2.2 研究方法运用方面
    9.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1.2.1 研究内容
        1.2.2 科学问题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3.1 地质公园研究述评
        1.3.2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研究述评
第2章 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2.1 理论依据
        2.1.1 区位理论
        2.1.2 旅游人类学理论
        2.1.3 景观生态学原理
    2.2 研究框架与方法
        2.2.1 研究框架
        2.2.2 研究方法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3.1 研究区基本状况
    3.2 自然环境概况
        3.2.1 气候概况
        3.2.2 地质、地貌概况
        3.2.3 森林资源概况
        3.2.4 水资源概况
    3.3 历史文化概况
    3.4 社会经济状况
    3.5 旅游业发展状况
第4章 区域地质背景
    4.1 嵩山地层特征及出露特征
    4.2 区域构造发育特征
        4.2.1 太古代
        4.2.2 元古代
        4.2.3 古生代
        4.2.4 中生代
        4.2.5 新生代
    4.3 地貌特征
        4.3.1 石英岩剥蚀构造地貌
        4.3.2 喀斯特地貌
第5章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生态旅游景观资源整合
    5.1 生态旅游资源分类
        5.1.1 生态旅游资源的界定
        5.1.2 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划分
    5.2 嵩山生态旅游资源整合
        5.2.1 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系统
        5.2.2 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系统
第6章 嵩山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6.1 确定评价内容与评价原则
        6.1.1 确定评价内容
        6.1.2 确定评价原则
    6.2 嵩山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6.2.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6.2.2 确定评价方法
        6.2.3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评价结果
第7章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生态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7.1 嵩山生态旅游发展SWOT分析
        7.1.1 优势因素分析
        7.1.2 劣势因素分析
        7.1.3 机会因素分析
        7.1.4 威胁因素分析
    7.2 嵩山生态旅游开发目标
        7.2.1 发展目标定位
        7.2.2 嵩山生态旅游形象定位
        7.2.3 嵩山生态旅游市场定位
    7.3 嵩山生态旅游开发战略
        7.3.1 构建“一带、七线、十核心”的生态旅游空间结构
        7.3.2 构建现代市场营销体系
        7.3.3 建立旅游服务质量体系
第8章 嵩山可持续发展研究
    8.1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及其意义
    8.2 地质公园保护模式探析
        8.2.1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保护内容及分区
        8.2.2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保护策略
    8.3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战略管理研究
        8.3.1 嵩山管理现状与进展
        8.3.2 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8.3.3 嵩山战略管理探析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地质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以河南尧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世界遗产、地质遗产、地质公园等相关概念辨析
    2.1 世界遗产
        2.1.1 世界遗产概述
        2.1.2 国家遗产概述
    2.2 自然保护区
    2.3 风景名胜区
    2.4 森林公园
    2.5 地质遗产
    2.6 地质公园
    2.7 世界遗产、地质遗产和地质公园的关系
第三章 地质遗产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3.1 地质遗产国外研究述评
    3.2 地质遗产国内研究述评
        3.2.1 国内地质公园研究现状
第四章 尧山国家地质公园概况及对比研究
    4.1 尧山国家地质公园概况
        4.1.1 地质背景概况
        4.1.2 自然地理概况
        4.1.3 生物资源概况
        4.1.4 经济地理概况
        4.1.5 历史人文资源状况
    4.2 尧山国家地质公园保护与建设发展概述
        4.2.1 保护开发史
        4.2.2 地质公园管理概况
    4.3 尧山国家地质公园科学研究概况
    4.4 河南省地质遗产对比研究
        4.4.1 尧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
        4.4.2 省内国家地质公园对比研究
第五章 尧山国家地质公园规划建设研究
    5.1 国家地质公园规划建设的重要性
    5.2 制定国家地质公园规划
        5.2.1 规划编制原则
        5.2.2 规划编制的依据和规范
        5.2.3 规划编制工作要点
    5.3 开展国家地质公园建设
        5.3.1 地质公园解说系统建设
        5.3.2 地质公园标示系统建设
        5.3.3 地质公园信息化建设
    5.4 地质公园科研科普功能建设
    5.5 地质公园服务属地经济发展能力建设
第六章 尧山国家地质公园游客特征与感知研究
    6.1 调查前的准备
    6.2 有效资料
    6.3 问卷调查
    6.4 地质公园游客调查问卷分析
    6.5 游客对地质公园感知分析
        6.5.1 尧山软件、硬件因子赋分评价
        6.5.2 九个争议观点赋分评价
    6.6 尧山旅游企业调查
第七章 尧山国家地质公园保护与开发对策研究
    7.1 地质遗产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
        7.1.1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7.2 尧山国家地质公园环境容量和游客规模测算
        7.2.1 生态环境容量
        7.2.2 游客容量
    7.3 尧山国家地质公园保护与开发的态势分析
        7.3.1 优势(Strength)分析
        7.3.2 劣势(Weakness)分析
        7.3.3 机遇(Opportunity)分析
        7.3.4 威胁(Threat)分析
    7.4 尧山国家地质公园存在的问题
        7.4.1 硬件设施方面
        7.4.2 软件设施方面
        7.4.3 人为因素方面
        7.4.4 自然因素方面
    7.5 尧山国家地质公园保护建议
        7.5.1 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
        7.5.2 分等级保护地质遗迹资源
        7.5.3 加强科研科普凸显地质公园特色
        7.5.4 加强尧山国家地质公园信息系统建设
        7.5.5 做好地质公园自然灾害防护举措
        7.5.6 注重地质公园生态环境保护
        7.5.7 注重地质公园周边文化遗产保护
        7.5.8 保障地质公园建设及科研经费投入
第八章 结论和讨论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的局限性
    8.3 进一步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 1 尧山游客调查问卷
附录 2 尧山旅游企业调查问卷
附录 3 世界地质公园申请评估表
附录 4 建议的国家地质公园评审表
附录 5 平顶山地区文化资源清单
附录 6 国家地质公园考核表
附录 7 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标准评分表
附录 8 地质遗迹类型划分表

(8)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研究 ——以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2 研究思路、内容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思路
    1.2.2 技术路线
    1.2.3 研究内容
    1.2.4 研究方法
1.3 研究的创新性成果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
2.1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进程
    2.1.1 国际保护进程
    2.1.2 国内保护进程
2.2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相关研究进展
    2.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2.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2.3.1 经典理论
    2.3.2 新兴理论
2.4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的原则 第三章 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类型与特征
3.1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特点
3.2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类型
    3.2.1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分类方法
    3.2.2 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类型
3.3 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赋存特征
    3.3.1 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3.3.2 等级优越,保护开发价值高
    3.3.3 区域分异特征明显
3.4 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空间格局
    3.4.1 阿尔泰地质遗迹带
    3.4.2 准噶尔地质遗迹带
    3.4.3 天山地质遗迹带
    3.4.4 塔里木地质遗迹带
    3.4.5 昆仑-阿尔金地质遗迹带 第四章 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的优化模式构建
4.1 保护与开发模式现状诊断
    4.1.1 保护开发的现有模式
    4.1.2 存在的问题
4.2 管理模式现状诊断
4.3 保护开发的动力机制
    4.3.1 外部推动机制
    4.3.2 内部驱动机制
    4.3.3 支持机制
4.4 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优化模式的构建
    4.4.1 基于保护视角的开发模式优化
    4.4.2 基于利益共享的管理模式优化
    4.4.3 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双翼”优化模式 第五章 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的战略和思路
5.1 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的战略
    5.1.1 旅游产品创新战略
    5.1.2 品牌战略
    5.1.3 产业化发展战略
5.2 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的思路
    5.2.1 完善地质旅游产品谱系,打造旅游品牌
    5.2.2 区域之间旅游协作,利益共享
    5.2.3 完善地质旅游产业发展机制
    5.2.4 加强旅游线路和旅游通道建设
    5.2.5 建立人力资源保障机制 第六章 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保护开发典例研究
6.1 研究区概况
    6.1.1 自然地理
    6.1.2 社会经济
    6.1.3 历史沿革
    6.1.4 区位条件
6.2 研究区地质遗迹成因
6.3 研究区昂谱(RMP)分析之资源(R性)分析
    6.3.1 园区景观资源概述
    6.3.2 园区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分布
    6.3.3 资源特色分析
    6.3.4 园区主要地质遗迹景观定性评价
    6.3.5 园区主要地质遗迹景观定量评价
6.4 研究区昂谱(RMP)分析之市场(M性)分析
    6.4.1 旅游市场需求分析
    6.4.2 旅游市场供给分析
6.5 研究区昂谱(RMP)分析之产品(P性)分析
6.6 地质公园开发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6.7 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的保护开发
    6.7.1 保护开发的主题
    6.7.2 保护开发的理念
    6.7.3 保护开发的目标
    6.7.4 保护开发的思路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地质公园旅游开发研究 ——以扎尕那冰川遗迹地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1.3 案例区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2 地质公园旅游开发的相关基本理论
    2.1 地质遗迹
        2.1.1 概念
        2.1.2 遗迹与旅游
    2.2 地质公园
        2.2.1 概念
        2.2.2 地质公园的内涵与特征
        2.2.3 地质公园的价值
    2.3 地质公园旅游开发
        2.3.1 开发定位
        2.3.2 开发原则
3 扎尕那冰川遗迹地质公园概况与旅游资源调查评价
    3.1 基本概况
        3.1.1 地理区位
        3.1.2 地质地貌
        3.1.3 气候水文
        3.1.4 植被土壤
        3.1.5 生物资源
        3.1.6 社会经济
    3.2 扎尕那冰川遗迹地质公园资源调查
        3.2.1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3.2.2 旅游资源分析
    3.3 扎尕那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3.3.1 旅游资源AHP 定量评价方法
        3.3.2 评价结果及分析
4 扎尕那冰川遗迹地质公园旅游市场研究
    4.1 客源市场的地域结构分析
    4.2 游客旅游行为分析
        4.2.1 游客出游方式分析
        4.2.2 旅游时间选择
    4.3 市场感知度分析
        4.3.1 景区信息获取来源分析
        4.3.2 游客对景区知名度感知分析
        4.3.3 游客的满意度分析
    4.4 市场分析结论
    4.5 客源市场规模预测
        4.5.1 客源市场预测方法
        4.5.2 扎尕那景区旅游客源市场预测结果
5 扎尕那冰川遗迹地质公园旅游规划
    5.1 扎尕那冰川遗迹地质公园旅游形象定位与营销
        5.1.1 扎尕那旅游形象定位
        5.1.2 扎尕那旅游营销
        5.1.2.1 目标市场定位
        5.1.2.2 市场营销策 略
    5.2 扎尕那旅游总体布局
    5.3 扎尕那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线路设计
        5.3.1 旅游产品开发
        5.3.2 路线设计
    5.4 扎尕那旅游解说系统设计
        5.4.1 规划目标
        5.4.2 景区解说系统规划
    5.5 扎尕那旅游开发中的保护措施
        5.5.1 保护原则及保护区的划分
        5.5.2 地质遗迹保护措施
    5.6 建立有效的社区参与机制
        5.6.1 利益主体分析
        5.6.2 社区发展对策
    5.7 扎尕那旅游环境容量测算
        5.7.1 测算方法
        5.7.2 测算结果
6 结论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6.1 结论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10)基于旅游者收益的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及其评价 ——以翠华山、云台山及壶口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地质公园的优势
        1.1.2 地质公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竞争力现状
        1.1.3 地质公园所处竞争市场之态势
        1.1.4 本文选题有关的实践背景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选题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2.1 旅游竞争力研究现状
    2.2 核心竞争力研究述评
        2.2.1 核心竞争力
        2.2.2 旅游核心竞争力
        2.2.3 理论反思
    2.3 国内外地质公园实践及研究进展
        2.3.1 国外地质公园的实践前沿
        2.3.2 中国地质公园发展中的政府强力支持特色
        2.3.3 国外地质公园相关研究
        2.3.4 国内地质公园研究
    2.4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2.4.1 蓝海战略
        2.4.2 旅游的发生基础——推—拉理论
        2.4.3 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2.4.4 人权理论
第3章 旅游景区竞争与旅游竞争力
    3.1 旅游景区的竞争与旅游共同发展
    3.2 适度旅游竞争的意义
    3.3 旅游竞争的特殊性及其意义
        3.3.1 资源依赖及垄断性
        3.3.2 竞争的产品与市场空间分离
        3.3.3 消费者劣势
        3.3.4 竞争者数量多,竞争强度大
        3.3.5 地位相对稳定性
        3.3.6 旅游竞争涉及的因素多而具有复杂性
        3.3.7 集团消费与消费被动性
    3.4 旅游景区竞争力
        3.4.1 能力—吸引力的同一
        3.4.2 对象吸引力与意象吸引力的统一性
    3.5 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研究的基点
第4章 基于旅游者收益的核心竞争力
    4.1 旅游竞争力的因果流
    4.2 旅游者收益:概念与辨析
        4.2.1 从产品效用到旅游者收益
        4.2.2 旅游者收益的概念探微与辨析
        4.2.3 旅游者收益体现旅游本质
        4.2.4 旅游者收益刺激需要、产生需求
        4.2.5 基于发展的旅游者收益的本质
    4.3 旅游者收益——旅游者的核心利益与终极追求
        4.3.1 旅游者的核心利益问题
        4.3.2 旅游者收益及其最大化是旅游活动的终极追求
    4.4 旅游者收益的层次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旅游
        4.4.1 旅游者收益的层次
        4.4.2 知识旅游与审美新标准
    4.5 旅游者收益与旅游竞争力的决定
        4.5.1 旅游者收益扩散最终决定竞争力
        4.5.2 旅游者剩余与竞争力
    4.6 旅游者收益的市场效应
        4.6.1 旅游者收益的扩散途径及方式
        4.6.2 旅游者收益的市场累积效应与品牌着名度
        4.6.3 旅游者收益的驱动效应与旅游促销
    4.7 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的引入
        4.7.1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模型
        4.7.2 核心竞争力的实质——旅游者收益的反作用力
        4.7.3 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4.7.4 核心竞争力与资源价值的关系
        4.7.5 核心竞争力与附加竞争力的关系
        4.7.6 核心竞争力与市场策略的关系
        4.7.7 核心竞争力与潜在竞争力问题
第5章 地质公园的本体性问题
    5.1 核心资源
    5.2 地质公园的成因及其类型划分
    5.3 地质遗迹资源基础
        5.3.1 地质遗迹的相关性分析
        5.3.2 一般特征
        5.3.3 地质遗迹与地质公园的属性特色
        5.3.4 一般价值特性
        5.3.5 地质遗迹/地质公园与社会公众认知
    5.4 地质公园核心价值体系的三维结构
        5.4.1 核心价值概念辨析
        5.4.2 表层——旅游/观赏价值
        5.4.3 科学认知价值及其旅游意义
        5.4.4 情感理念价值与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
        5.4.5 美学价值的整合
    5.5 属地价值
    5.6 地质公园的旅游者收益
        5.6.1 地质公园旅游的独特性
        5.6.2 地质公园旅游者收益的类型及独特性
    5.7 地质公园的主体功能
        5.7.1 保护功能
        5.7.2 地学旅游功能
        5.7.3 社会服务功能
        5.7.4 主体功能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5.8 本体性的旅游学意义
第6章 地质公园旅游者收益的核心影响力实证
    6.1 研究方法——结构方程模型回顾及评价
    6.2 核心竞争力因子验证的理论模型构建
    6.3 结构关系与理论假设
    6.4 评价实证研究
        6.4.1 数据收集、样本特征及其意义
        6.4.2 问卷数据质量检验
        6.4.3 模型拟合效果
        6.4.4 结果解释与分析
        6.4.5 要素在不同样本上的表现比较
第7章 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因子体系及评价实证
    7.1 旅游者收益视角下的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因子解构
    7.2 核心资源因子分析
    7.3 产品创新因子
    7.4 地质公园解释系统
        7.4.1 信息支持与竞争力
        7.4.2 解说系统的主体因子分析
    7.5 游客收益过程的科学管理
        7.5.1 科学规划
        7.5.2 旅游活动质量管理
        7.5.3 资源保护管理
        7.5.4 地质公园的人才资源
    7.6 核心竞争力评价实证
        7.6.1 核心竞争力因子体系评价
        7.6.2 综合旅游者收益的核心竞争力评价
        7.6.3 四种评价异同比较、成因及启示
第8章 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8.1 旅游者收益视角下的地质公园开发利用状态
    8.2 地质公园的三个层次上的竞争
    8.3 影响地质公园竞争力提升的宏观管理因素
    8.4 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对策
        8.4.1 综合旅游者收益的提升策略
        8.4.2 综合旅游者收益的具体提升措施
        8.4.3 核心竞争力需要软硬件支持
    8.5 不同类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提升问题
    8.6 三个样地的实证调研
        8.6.1 云台现象
        8.6.2 翠华山山崩国家地质公园
        8.6.3 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9.1 本文的主要结论
    9.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9.3 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同期学术成果

四、河南省地质遗迹及其旅游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南省地质遗迹保护现状及建议[J]. 姬祥,曹希强,赵鸿燕,李杨.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20(06)
  • [2]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D]. 李发明. 天津大学, 2019(06)
  • [3]地貌景观地质遗迹类型划分刍议——以河南省为例[J]. 张画眠,王涛,曹希强.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8(01)
  • [4]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分类、评价及开发研究[D]. 刘晓静. 河南大学, 2016(06)
  • [5]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 孙建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12)
  • [6]地质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以河南尧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D]. 康永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10)
  • [7]河南省地质公园空间结构与发展路径研究[J]. 李文田,王振宇,王义民.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 [8]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研究 ——以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为例[D]. 李翠林. 新疆大学, 2011(11)
  • [9]地质公园旅游开发研究 ——以扎尕那冰川遗迹地质公园为例[D]. 阚保强. 西北师范大学, 2011(04)
  • [10]基于旅游者收益的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及其评价 ——以翠华山、云台山及壶口为例[D]. 彭永祥. 陕西师范大学, 2010(07)

标签:;  ;  ;  ;  ;  

河南省地质遗迹及其旅游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