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纪辉煌的地域文化背景呈示——"浙江潮"文学现象研究之一(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南[1](2019)在《百年二胡音乐风格与文化身份考察》文中研究表明二胡的音乐文化身份是一个不断变迁的身份,其在古代、近代、现代、后现代都存在明显差异。古代是依附于传统音乐乐种、地方音乐风格而存在;近代刘天华等开始了走向舞台音乐表演形式的文化身份塑造,这其中也包含着借用西方音乐表演形式保留自己音乐文化风格的探索;从新中国建立开始的现代中国二胡音乐,以刘文金为代表的音乐家也同样借用西方音乐的独奏形式,将西方浪漫主义音乐本土化,并融入二胡音乐传统风格,形成了50、60年代二胡音乐风格的民族文化认同;改革开放后,二胡音乐随着中国“四个现代化”的提出以及工业文明对中国文化艺术的浸染,二胡演奏交响化、二胡作品协奏曲的形式促成了大型民族乐队协奏的二胡音乐风格;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二胡艺术发展更加注重借鉴西方音乐艺术的优长,出现移植西方高难度乐曲、小提琴化演奏大为流行的特征,同时也出现了二胡演奏的声腔化、流行音乐化以及与歌手合作、与西洋交响乐团合作、与爵士乐队合作、与原生态土着音乐人合作、与外国作曲家特别创作合作等多样舞台表演形式。近10余年来,二胡演奏曲目和表演形式的丰富变化和大胆尝试,都在试图以新观念、新形式将二胡音乐进行更广泛的推广。从表面上看,这些二胡音乐十分丰富多彩,但从本质上观察近百年二胡艺术发展,则伴随二胡音乐繁荣发展的是一种内在的危机,即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方向到底在哪里一直困扰着中国二胡艺术的实践——这是一种音乐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随着中国大国崛起、文化艺术领域的创新,我们对自我音乐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已逐渐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面对传统音乐传承的危机、传统音乐风格流派的断裂等重大问题,中国二胡音乐如何做出回应?百年二胡艺术发展留给中国音乐界的思考太多。本论文从全球多元文化视野的角度切入,通过对百年二胡音乐变迁和音乐文化风格变迁的考察,思考二胡音乐传统的主体性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索重建中国二胡音乐教育与音乐风格流派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王嘉良[2](2018)在《越文化底蕴:鲁迅文学精神生成的重要“内源性”机制》文中认为鲁迅文学精神生成,涉及多种文化接受,其中地域文化——越文化精神的深刻影响不可低估。越文化内质蕴含着充满张力的反叛旧传统的变革因素,这既源于自强不息、耻为人后的古越文化精神积淀,更缘于晚近浙东人文传统中勇于对抗旧传统的精神呈现,确是值得后人承传的"固有之血脉"。注重变革是促成我国文学现代转型的重要因素,鲁迅于越文化自觉承传、受益甚多,可见继承优秀文化传统是其新文学精神生成的重要"内源性"机制。鲁迅的新文学思想建构,如启蒙文学思想的独到建树,"人学"理论的率先提出,新文学观的首创者之功等,很大程度上受到越文化变革精神的感染。而其为新文学提供的种种创造,诸如颠覆传统文学观念致力于新文体创造,其创作的"土性"思维显出显着的越文化色彩,越文化土壤孕育鲁迅刚韧劲直文风,也显见有越文化精神的驱动。
李林青[3](2016)在《浙产纪录片的地理表述研究》文中认为一个时代的社会精神取决于当时的社会关系,地域文化正是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文化表征。电视纪录片作为记录社会事件、把握时代脉搏的记事本,与各地区的地理空间、文化息息相关。其中,区域纪录片又以最具情感震撼力、最能反映地域文化、最能把握时代动向,成为了地域文化表征的不二之选。因此,研究区域纪录片的传播与发展是对当前电视纪录片发展困境的一种积极回应,也是对外来电视文化入侵的一种主动传播策略。本文选取浙江区域的电视纪录片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媒介地理学中“媒介与地理互动”的理论框架,通过梳理浙产纪录片的文化底蕴和资源优势,分析得出浙产纪录片得以产生、发展的现实语境和动力源,从而深入地研究浙产纪录片在地理表述中的影像构建和功能属性:一是从影视传播的影像表意系统、叙事策略层面综合考察浙江区域地理如何影响浙产纪录片的创作与表达;二是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分析浙产纪录片对地理意义的功能属性。本文同时还对浙产纪录片在地理表述、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缺失予以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罗昌智[4](2015)在《浙江新诗的历史演进与审美建构(19171949)》文中研究说明从19世纪末的“诗界革命”开始孕育,到“五四”新诗运动及浪漫主义诗潮兴起,经过1920~30年代象征诗派、现代诗派的拓展,至1940年代渐趋成熟。1950~70年代在革命化和浪漫化的回漩中缓慢前行,直到1980~90年代新生代诗潮涌现,再度复兴。百余年浙江新诗的历史演进,凸显出对中国新诗现代化进程独有的“引领性”作用。浙江新诗作为中国诗歌现代转型的开路先锋,引领中国新诗运动,建构新诗美学体系,可谓居功至伟。尤其是在新诗现代体式创建、现代诗艺探索上,更是独领风骚,领袖群伦,汇聚成一股波澜壮阔的“浙江潮”。基于20世纪中国新诗“浙江现象”发生的大背景,考察浙江新诗的艺术立场,研究浙江新诗的艺术成就,并将区域诗歌研究与整个中国新诗发展史的关照结合起来,是一个极有意义的命题。本文的研究,以浙江新诗的历史演进为主线,以浙江地域文化与新文学发展为典型环境,以中国诗文化与近现代西方诗文化为审美参照体系,以1917~1949为时间界限,立足于浙江现实主义新诗的文体意识,浙江浪漫主义新诗的诗美体验,浙江现代主义新诗的审美风格,以湖畔诗人、新月诗派、现代诗派、九叶诗派等浙江诗人为主体的新诗群体为着力点,从审美论的角度,对浙江新诗历史演进过程中的诗歌现象进行艺术审美专题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地域文学研究的“地方文学研究”范式。即是考察浙江文化影响下浙江新诗产生与发展的途径,艺术审美质素的体现及其整体风貌。本文由六大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主要概述本文研究的背景、方法和基本框架。第一章《“浙江潮”涌:新诗历史演进中的“浙军”》,从整体上论述浙江新诗在中国新诗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以中国新诗为观照,凸显浙江新诗的成就。亦从“史”的角度厘清浙江新诗的发展线索。第二章《现实的承诺:清醒的文体意识与艺术理想》,着重论述浙江新诗人对现实主义的自觉理解、熟练把握和独特感受。他们呼应时代的脉搏,以特有的现实主义文体精神、文体模式建构自己的诗歌艺术,实现了现实主义诗歌的创作意图和审美理想。第三章《“创格”新诗体:“唯美”的诗歌立场与诗艺体验》分两个单元论述。第一单元论述浙江新诗人在建设“新格律”的过程中,对新诗文体本质的追寻。第二单元论述浙江浪漫主义新诗的诗体创格。第四章《“纯诗”的狐步舞:现代诗学的构建与诗歌转型》在论述上着重于“现代诗派”浙江诗人现代主义“纯诗”理论的建立、袁可嘉等九叶派浙江诗人“中国式现代主义”诗学的构建,以及浙江现代主义新诗的艺术魅力。“余论”《浙江新诗的历史承续与演进》,概述1950-90年代浙江新诗在“颂歌”中开局,在“归来的歌”中复归,在“新生代诗潮”中崛起的历程。
宫波[5](2012)在《佛禅与王安石诗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佛禅与王安石诗歌研究》这篇论文,是笔者对王安石诗歌研究的一种开拓与尝试。本人以王安石人生经历为脉络,以宋代至臻成熟的佛禅思想对诗歌内容所起地潜移默化之影响为依据;以佛禅在诗歌中所表现的活水源头为新能量,全面系统地研究佛禅与王安石诗歌的关系。笔者在此关注的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着眼于佛禅对王安石诗歌创作的启发和影响,旨在为深入研究佛禅与宋诗的关系提供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王安石的一生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其具体表现是多方面的。他出生在一个佛教世俗化的时代,自幼家乡佛教氛围浓重,成长过程中又受到佛教的熏陶。他少负绝资,“无所不读”,所读之书多与佛学有所沾染;为官之后更愿亲近佛教,所到之处必游历寺庙,广交高僧大德;经世济民期间更愿援禅入儒。晚年退隐钟山、与僧为伴、以寺为家、精研佛禅、游走山林、深悟禅意,并自号“半山道人”。其对宇宙人生的感怀,亦达佛家的“真如境界”。从王安石诗歌作品中看,其受佛禅影响至深,在他现存的1700多首诗中,与佛禅相关的诗歌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诗中可见其博大精深的佛禅思想,以及对诗歌与佛禅两种意境的互济互融。体现出其高超的创作形式和技巧,使他的诗歌具有独特魅力。其诗歌风格引领了宋代诗歌风貌。因此从佛禅的角度切入,来研究王安石诗歌创作是十分必要的。全文共分为六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选题的依据、目的和意义。简述宋代佛禅研究概况,宋诗研究概况,以及各时期“佛禅与王安石诗歌研究”的相关情况,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介绍了写作内容。第一章:王安石的佛禅修习与林下交游。以王安石人生脉络为主线,系统地阐述了他学佛修禅的历程。通过其林下交游、寺庙游历,力求准确描述佛教之于王安石的早期影响。第二章:王安石诗歌创作中彰显的佛禅精神。王安石的佛禅修习历程对其精神世界影响至深,他能从佛禅中汲取思想精华,以此用于人生实践和提升自我的精神世界。在他的诗歌作品中,亦能展示佛禅“万法皆空、人生如梦;本心是佛,无心是道;自性清净,随缘任运”的精神本体。第三章:王安石的诗歌构思与佛禅思维。王安石的诗歌构思得益于佛禅思维的泽润,与他深研佛典和禅僧交往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熟练掌握禅宗临济、云门的授课方法,深通“无念为宗、即事而真、触类是道”等修持方法,深刻理解“静观默想”、“直觉顿悟”以及“二道相因”等佛禅思维模式。静观默想思维模式丰富了他诗歌构思的本体,使“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新”所体悟的自然景物诗,往往具有无禅语而有禅意禅趣,寓禅理而不落形迹,可直感而不可诠说的特点。直觉顿悟思维模式使他“得鱼忘筌、舍筏登岸”,化解了他诗歌创作中“感性与理性、瞬间与永恒、个体与整体”的内在矛盾。“二道相因”的思维模式,使他的诗歌富有更深层次的含义。第四章:王安石诗歌技巧和佛禅的启示。王安石诗歌创作形式和技巧亦有自己的独特风貌,其诗歌技巧的形成与他非凡的经历、坚韧的意志、丰富的情感和对佛理禅旨的精妙把握关系密切。禅宗“翻案法”直接启示了王安石的翻案诗的创作。无论是翻历史旧案还是推陈出新都能化腐朽为神奇,即或付诸议论亦能获得美轮美奂的诗情和诗境。禅宗“颂古”直接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形式,“绕路说禅”在他这里直接变成了“绕路说诗”,其隐语的大量使用,使他的诗歌更为含蓄委婉,语句精丽,诗境内涵丰富。禅宗偈颂技巧直接启示了他的诗歌创作技巧,使其晚年诗歌技巧越发显得质朴清新、生动活泼,通透洒脱。在融入佛禅的同时,他能巧妙地剪裁和熔铸佛事。用语精深亦能达到自然天成,蕴含丰富的特点。其阐释佛理灵活,既能在叙事中点化出佛理之高深又能在写景中蕴含佛义之内涵,还能在议论中化用佛理之精髓。可见,王安石诗歌的技巧受佛禅启示,亦显现出巧夺天工,诗禅合一的高深境界。第五章:禅风流被与王安石诗风。宋代禅风流被与宋代特殊的政治和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帝王的支持下,在文人士大夫的簇拥下,禅宗得以迅速发展。其中文人归禅、僧人通儒和理禅融通为佛禅的自我完善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条件,使之既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又从中找到了改造自我的方式和方法。在不断适应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自我流变。特别是文字禅的兴盛,对禅宗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佛禅摆脱了过去尴尬的局面,广泛地使用语言和文字。僧人以诗证禅,文人以禅说诗,禅风的流被对王安石的诗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早期的诗歌作品受禅风浸染,其意气风发的诗风中亦蕴含着忧郁;中期他投入佛禅怀抱,诗歌作品“峭劲雄伟,光昌超逸”;晚期他融入佛禅,使其诗风“深婉精妙、空灵明净”。本文的创新与意义:第一,目前国内学术界之于禅宗与王安石诗歌的系统研究相对薄弱。王安石诗歌与佛禅的诸多关联尚未给予准确全面地揭示,真实可采信的历史描述及审美价值的有效传达尚有巨大的学术探讨空间。本文力求以宋代禅宗发展史和王安石的人生经历为脉络,从“佛禅”的角度,把禅宗与王安石诗歌的关系,完整、立体、准确地呈现出来,填补佛禅与王安石诗歌研究的某些空白,这是本文努力的方向目标,也是研究佛禅与宋代文学的新视角,新思路。第二,禅宗与王安石早期作品的研究往往容易被忽略,本文将依据宋代士大夫禅悦风行的大背景,依据王安石的佛禅修习,林下交游所形成的诗歌作品,研究王安石早期作品与佛禅、居士交往诗和寺院游历诗,可视为本选题的一个创新。第三,苏轼、黄庭坚禅宗与诗歌文学研究方兴未艾,而佛禅与王安石诗歌的研究起步嫌晚,多数研究者将注意力放在王安石晚年诗歌的研究上,即使对王安石的诗歌进行全面研究的学者也将探讨“荆公体”作为其研究的侧重点。本文立足于王安石诗歌中彰显的佛禅精神,来展示王安石博大精深的佛禅修为,也是本文的一种创新。第四,通过禅宗思维方式对王安石诗歌构思的影响,禅宗偈颂、翻案诗对王安石诗歌创作技巧的影响,来研究禅宗对王安石诗歌创作构思和形式技巧的启示,是本选题的又一创获。第五,宋代禅风的流被直接影响宋代的诗风,在目前存在的王安石诗歌研究方面,有关禅风对王安石诗风的影响,研究者只是寥寥数语,有的甚至一带而过。本文将就禅风流被对王安石诗风的影响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探讨,从而展现禅风与诗风互融共进的历史真实,这是本文学术价值的又一体现。
田敏[6](2011)在《鲁迅与浙东民间文化》文中指出鲁迅被称为“民族魂”,其思想性格、个性气质、文化特性,有极其复杂的形成原因和过程,但它们深深植根于故乡文化的土壤之中是无疑的。着眼于鲁迅与故乡文化的联系,可以看到,其故乡绍兴(古称会稽),在久远的历史变迁中,固有文化的封闭状态曾经被打破,其文化内涵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并存的。在这种多元文化内涵中,构成鲁迅与故乡文化联系的核心与纽带是就是浙东民间文化。鲁迅与浙东民间文化有深刻的联系,浙东民间文化是他感悟、认同并追寻远古越文化传统的现实基础,他与故乡文化的联系,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将浙东民间文化置于鲁迅与故乡文化联系的核心位置,即肯定了地缘是构成鲁迅背景文化的重要因素。从大的范围来看,这是一次试图在文化和文学之间、文化和鲁迅之间搭建联系和桥梁的努力,是从文化的范畴去寻找文学之所以如此、鲁迅之所以如此的依据。从“民间”的角度对鲁迅进行考察,是以“贴”的方式走近鲁迅,接近真实的鲁迅。即从精神层面关注鲁迅转向以生存体验的角度来研究鲁迅,这种研究以新理性来代替原来的理性,将鲁迅研究由神圣到民间、从集体性到个体性进一步深化。因此,本论文是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和源远流长的越文化中,追寻和接近真实的鲁迅,从思想文化的传承性、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多样性、民风民俗的地域特殊性、思想家文学家的理论原创性等多维视角,阐明鲁迅的人格风范、个性心理、精神气质、创作实践等是如何受浙东民间文化的丰富滋养和深刻影响的,在本研究领域里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从一定程度上将鲁迅研究推向了更细化和深化。论文共有绪论、主体部分的四章和结语六个部分。绪论部分简析了“浙东”、“民间文化”等概念,解释了为何要把鲁迅置于浙东民间文化这个背景中去剖析和研究,交代了论文选题的其他相关情况、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为“鲁迅的浙东民间文化背景”。影响一个作家成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他头顶上的那一方天空尤为重要,因此本章主要是理清影响鲁迅的浙东民间文化环境,包括独特的地理、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不一样的家族、乡风民性等,展示其生存环境的复杂格局,揭示了构成鲁迅复杂、深厚、多样的浙东民间文化背景,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述打下基础。第二章为“鲁迅的民间文化立场”。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民间文化。因此,很多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等都把眼光投向了民间文化,用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将世界各国的民间文化进行比较研究,追溯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凸显现实中的民族特征,由此探寻各个民族的不同文化性格和共同共通的人类本质。鲁迅就是这很多有识之士中的一个。虽然鲁迅并没有对民间文化进行专门的学术研究,但是通过对其言论和写作的研究和考察,本章归纳出鲁迅的民间文化观有亲民性、现实功利性和文化选择性的特征。第三章为“鲁迅人格中的浙东民间性”。成就鲁迅伟大人格有多种复杂的思想和文化资源,本章从浙东民间文化这个角度,截取浙东民间文化来关注、甚至锁定浙东民间文化来深入研究鲁迅的人格和它的深刻联系。因为鲁迅在浙东大地上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他的心理气质和人格个性中最基本的面貌特质的形成,都和浙东民间文化的蕴育有莫大的关系。浙东民间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加上现实生活的融会,构成了独特的浙东民间文化氛围。浙东民间的文化思想精髓,通过文化的传承和民间的积淀,或直接作用、或间接投射在鲁迅身上,产生了很大作用。也就是说,鲁迅人格中有一定的浙东民间性,追问探索鲁迅的精神特质、人格个性成育过程,不难发现,正是植根和生长在浙东民间文化土壤中的个性心理气质,成为其中较为活跃的导向性因素,积极地发挥了选择和扬弃的作用。第四章为“鲁迅言说里的的浙东民间色彩”。在分析了鲁迅背后的浙东民间文化环境,鲁迅独特的民间文化观以及人格中的浙东民间性后,本章考察出考察鲁迅言说的精神内容和审美本质,离不开浙东民间文化背景和浙东民间文艺的影响,鲁迅言说的重要根基之一就是浙东民间文化,鲁迅没有抛弃这个传统,相反从这里面获得充分的养料,从而成功地完成了创造性转化,使其创作呈现出永恒无穷的深刻魅力。结语部分主要是在总结前几章的基础上,提出关于“鲁迅与浙东民间文化”这个论题,笔者还有一些未竟的、延续性的思考:一是乡土文学是新文学的一个重要支流,那么浙东民间文化是如何参与了新文学的生成及构造过程,以及它在鲁迅那里的审美呈现方式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如何定位鲁迅与浙东民间文化以及新文学之间的关系;浙东民间文化和新文学又是怎样互动,即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二是鲁迅和当下的浙东民间文化的关系是怎样的。鲁迅是一个世界文化伟人,是-个从浙东民间大地走出去的世界文化伟人,已经成为一个有多重意义的文化符号和文化传统,他和以后的浙东民间文化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李宇梁[7](2010)在《民族意识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文中提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发生、发展和基本特征,同民族意识之间存在着直接而深刻的关联,发掘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民族意识的痼疾并进行拯救与重建是国民的愿望。本文选择民族意识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为主要研究对象,适当引用、评述学术界研究民族意识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代表性观点及成果,以“文学的民族化”为切入口,分为四个章节逐层进行论述。第一章是绪论,概述民族意识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面貌与艺术魅力,分析当今民族意识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研究现状、特征与潜在的研究空间,在此基础上提出本篇论文的立足点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第二章从不同的视角和方向对梁启超、高旭、林纾三人的民族意识和其在文学界革命中的表现进行深刻剖析的思考,从中整理出三者的区别内核和有机联系。第三章旨在分析概括民族意识与“国民性批判”结合所展示的表现形态,通过对鲁迅《阿Q正传》、许钦文《鼻涕阿二》、高晓声《陈奂生进城》分析解读其潜隐的民族化本质。第四章全面系统阐述把触角伸向民族历史文化深处的“寻根文学”的思想内涵,在其中寻找鲜明而突出的民族化追求和民族化意蕴。
王嘉良[8](2009)在《地域人文传统与浙江新文学作家群的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新文学史上,曾崛起了一个相当独特的作家群,这就是浙江新文学作家群。它是由鲁迅领衔,且阵容整齐、声势浩大,一度引领了中国现代文学新潮,在文学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从地域文学视角审视,这个群体的生成,应是此地浓厚的启蒙文化传统的现代延续,也联系着"面海的中国"的"小传统"的诸多因素。另外,这个群体之所以能高扬五四新文学的创造性,包括大力推动新文学文体的变革与创新等,也都与地域文化精神的驱动是分不开的。
唐小兵[9](2006)在《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 ——以《大公报》“星期论文”为中心的历史考察》文中提出1934年创设的《大公报》“星期论文”是现代中国公共舆论的成熟形态,主要由胡适、傅斯年、蒋廷黻等学院知识分子担任主要撰稿人,对当时的政治、社会乃至学院产生深远的影响。本论文试图以之为具体的对象探讨公共舆论的历史谱系、自我理解、制度媒介、主体构成、论述主题、论政风格等多方面的特征,从而为史学界讨论现代中国的公共领域提供一个有价值的维度。 从历史谱系来看,现代中国公共舆论与古代的清议有着一脉相承的关联。公共舆论的主体——现代知识分子的言辞闪烁着士大夫精神的流风余韵;从自我理解的另一个层面来看,公共舆论与理性、民主、自由等现代西方的主流价值勾连起来,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用以建构国家主权以外的公共领域的重要元素;从制度媒介来看,公共舆论在现代中国从一产生就具有古代清议所不具备的客观条件——现代的报刊杂志等制度性媒介。如果说古代的清议主要是通过着述立说和口耳相传的人际传播方式发挥功效的话(正是这样一种传播方式使清议的传者与受者局限在一个相当有限的社会空间里),那么现代的公共舆论则真正地实现了平民化的大众传播。以《大公报》“星期论文”为例的历史考察表明:公共舆论的生产者、组织者与接受者成为一个全国性的网络,而不再仅仅是知识分子圈内的话语;从主体构成来看,古代清议的发出者主要是朝廷官员或者作为官员预备队伍的士子。他们形成清议的知识资源基本上具有同质性,都来源于中国以儒学为主体的政治伦理文化,而现代公共舆论的主体主要是知识分子。现代知识分子大部分集中在相对独立的大学、媒介与出版机构。他们大部分同时具有中学、西学两种系统的知识资源。他们往往能从多学科的背景出发参与政治、社会等各种问题的公共讨论,形成一个辩论、商谈和对话的公共空间;从论述主题来看,1930年代的中国面临各种危机与问题。无论是政治、经济、外交等关乎国计民生的领域,还是教育、文化、社会心理等牵连到一个时代精神素养的领域,都急剧地呈现出各种困窘和艰危,都在不同程度地压迫着知识分子的“神经末梢”。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大公报》“星期论文”这个当时执全国言论之牛耳的公共论坛上,各种议题都被纳入知识分子谈论的范围。在异彩纷呈的各种话题讨论中,涉及外交、经济、政治制度和教育问题的论文占很大的比重。例如关于“民主与独
王嘉良[10](2005)在《“浙江潮”:“面海中国”的地域文化冲击波——“‘浙江潮’与中国新文学”导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20世纪前半叶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史上,阵容整齐的新文学"浙军"占据中国新文学的各路要津,或成为新文学的开创者、奠基人,或成为一种文体、一个流派的开拓者或代表人物。如此盛况,其他地域无出其右。全文宏观而概括地阐述了"浙江潮"文学奇观之于中国新文学的意义以及应怎样科学而理性地研究"浙江潮"文学奇观这一问题。
二、世纪辉煌的地域文化背景呈示——"浙江潮"文学现象研究之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纪辉煌的地域文化背景呈示——"浙江潮"文学现象研究之一(论文提纲范文)
(1)百年二胡音乐风格与文化身份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视角与思路 |
四、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百年二胡音乐风格及其嬗变 |
第一节 20世纪初期二胡音乐风格 |
一、沿袭传统音乐载体的发展轨迹 |
二、“西学东渐”背景下的发展轨迹 |
三、民间到高校的身份转变 |
第二节 20世纪中期二胡音乐风格的特殊性 |
一、写实的民族主义风格 |
二、本土意识下的“西体中用”风格 |
三、“声腔化”的演绎风格 |
第三节 新时期二胡音乐风格 |
一、“体系化”二胡音乐风格 |
二、传统音乐风格“边缘化” |
三、一种新的音乐风格 |
第四节 21世纪二胡音乐风格 |
一、“工业化创造”的表现 |
二、西方作曲观念的影响 |
三、技法借鉴与新技法开拓 |
第二章 百年二胡音乐文化身份的游离 |
第一节 “全盘西化”表现 |
一、意识形态的西化导向 |
二、二胡音乐的拿来主义 |
第二节 “中西融合”“兼收并蓄”表现 |
一、三观争鸣的历史节点 |
二、汇通中西的二胡音乐风格 |
第三节 “国粹”里的民族话语 |
一、追溯源于传统的二胡音乐身份 |
二、传统音乐与二胡艺术的内在关联 |
第三章 百年二胡音乐风格文化身份的反思 |
第一节 “寻求认同”观念 |
一、“文化自卑”的历史踪迹 |
二、当代音乐文化身份的危机 |
第二节 “国粹主义”观念 |
一、历史的追溯 |
二、多维的理解 |
三、观念的弊端 |
第三节 “跨界融合”观念 |
一、“跨界融合”的价值内核 |
二、现实语境下中国音乐身份症候 |
三、“新民乐”的理想境域 |
第四章 对二胡音乐风格文化身份重建的思考 |
第一节 基于生态文明观念构建文化多样性 |
一、“生态文明”对二胡音乐风格发展的要求 |
二、“主体间性”对二胡音乐风格发展的启示 |
三、传统音乐的内在结构力对二胡音乐风格发展的规定 |
第二节 “教育传承”的理念 |
一、音乐语言的文化身份认知 |
二、“天人合一”和“演创合一”的认知 |
三、“双轨并行”的教育机制 |
第三节 确立音乐文化风格的主体立场 |
一、目前音乐体系单边发展的现象分析 |
二、中国音乐主体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
三、强调中华文化属性意识观 |
四、确立文化身份特质的必要性 |
结语 |
一、对多元视角的再认识 |
二、二胡音乐风格现实样态的身份危机 |
三、强化二胡音乐风格的文化身份 |
附录:中国二胡源流研究综述 |
一、二胡源流观点分析 |
二、民国以前的二胡音乐原生状态 |
三、二胡名称之来源 |
四、二胡的称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浙产纪录片的地理表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对象 |
1、浙江:作为典型的文化地理样本 |
2、纪录片:作为文化地理的媒介表征 |
3、浙产纪录片:对文化地理的探索和尝试 |
(三)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四) 研究现状 |
1、对浙产纪录片的研究 |
2、对区域纪录片的研究 |
(五) 研究创新 |
二、浙产纪录片相关概述 |
(一) 相关理论概述 |
1、“地理”及人文地理 |
2、媒介与地理互动理论 |
3、空间理论 |
(二) 浙产纪录片相关概述 |
1、浙产纪录片的定义 |
2、浙产纪录片的电视格局 |
3、浙产纪录片的题材类型 |
4、浙产纪录片的创作者及团队 |
三、浙产纪录片地理表述的动力源及现实依据 |
(一) 传统文化的内在特质 |
1、山水创作传统 |
2、地域精神品性 |
3、儒释道文化浸润 |
(二) 社会空间的现实语境 |
1、区域地位的变迁 |
2、都市生存环境的转换 |
3、新旧价值观的对抗与冲突 |
(三) 历史积淀的文化动力 |
1、民俗文化 |
2、文学艺术 |
3、历史文化名人 |
四、浙产纪录片地理表述机制分析 |
(一) 寻找江南——浙产纪录片的影像表意系统 |
1、镜头:江南影像的艺术呈现 |
2、情景:江南影像的记忆还原 |
3、光影:江南影像的视觉美学 |
4、声音:江南影像的画外空间 |
(二) 诠释江南——浙产纪录片的叙事策略 |
1、以小见大的叙事策略 |
2、娓娓道来的叙事策略 |
3、以人物为主线的叙事策略 |
五、浙产纪录片地理表述功能分析 |
(一) 形象塑造功能 |
1、人文化的自然空间 |
2、审美化的生活空间 |
3、现代化的社会空间 |
4、差异化的历史空间 |
(二) 大众传播功能 |
1、对区域经济实力的提升 |
2、对社会题材的关注和参与 |
3、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
(三) 情感慰藉功能 |
1、情感补偿 |
2、文化认同 |
六、浙产纪录片地理表述的缺失及对策 |
(一) 浙产纪录片地理表述的缺失 |
1、重人文、轻人本的创作取向 |
2、文化差异下传播路径窄化 |
3、主观教化割裂了纪实倾向 |
(二) 浙产纪录片地理表述的策略优化 |
1、统一与差异的双重编码策略 |
2、强化读图时代的意义表达 |
3、配合重大地理事件传播 |
4、纪录片的品牌营销 |
七、总结 |
附录 1 浙产纪录片名录(本文涉及片目) |
附录 2 《戏文南北》分镜表(第一幕) |
参考 文献 |
致谢 |
(4)浙江新诗的历史演进与审美建构(1917194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新诗现代化:浙江新诗发生的历史语境 |
1.2 文化自觉:浙江新诗发生的内在机制 |
1.3 研究概况:基于1990年代以来的文献考察 |
1.4 审美建构:浙江新诗研究的维度与方法 |
2 “浙江潮”涌:新诗历史演进中的“浙军” |
2.1 挟世纪风潮:浙江新诗与中国新诗运动 |
2.2 建诗学塔底:浙江新诗与中国新诗美学 |
2.3 领袖新诗艺:浙江新诗与中国新诗艺术 |
3 现实的承诺:清醒的文体意识与艺术理想 |
3.1 文体意识:执着于现实的呼唤 |
3.2 创作原则:艺术与使命的统一 |
3.3 审美理想:高扬的现实主义 |
4 “创格”新诗体:“唯美”的诗歌立场与诗艺体验 |
4.1 文体追寻:建设“新格律” |
4.2 诗体创格:“唯美”的歌诗 |
5 “纯诗”的狐步舞:现代诗学的构建与诗歌转型 |
5.1 “纯诗”运动:现代主义的狂飙 |
5.2 诗学构建:“中国式现代主义” |
5.3 审美风格:现代主义的艺术魅力 |
6 余论:浙江新诗的历史承续与演进 |
6.1 延宕与低洄:遭遇政治的浙江新诗 |
6.2 新诗的复兴:重振诗坛“浙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问主要科研成果 |
(5)佛禅与王安石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目的和意义 |
二、佛禅与王安石诗歌研究概况综述 |
(一)佛禅研究 |
(二)佛禅与宋诗研究 |
(三)王安石诗歌研究 |
三、关于研究方法和写作思路 |
第一章 王安石的佛禅修习和林下交游 |
第一节 王安石的佛禅修习 |
一、家乡的佛教氛围及早期的学术思想 |
二、执政变法期对佛禅的吸纳 |
三、退隐后对佛禅的精研 |
第二节 王安石的林下交游 |
一、寺院游历 |
二、禅僧交游 |
三、居士交游 |
第二章 王安石创作中彰显的佛禅精神 |
第一节 万法皆空,人生如梦 |
一、万法皆空 |
二、人生如梦 |
第二节 即心即佛,无心是道 |
一、即心即佛 |
二、无心是道 |
第三节 自性清净、随缘任运 |
一、自性清净 |
二、随缘任运 |
第三章 王安石的诗歌构思与佛禅思维 |
第一节 王安石诗歌构思与佛禅之“静观、冥想” |
第二节 王安石诗歌构思与佛禅之“直觉顿悟” |
一、“直觉顿悟”之无念为宗 |
二、“直觉顿悟”之即事而真 |
三、“直觉顿悟”之触类是道 |
第三节 王安石诗歌构思与佛禅之“二道相因” |
第四章 王安石诗歌形式技巧和佛禅启示 |
第一节 禅宗“翻案法”的诗法启示 |
一、翻案法与翻案诗 |
二、王安石的翻案诗 |
第二节 禅宗“颂古”的诗式妙用 |
一、禅宗颂古 |
二、“颂古”式诗作 |
第三节 佛禅“偈颂”对王安石诗歌技巧的影响 |
一、质朴清新 |
二、生动活泼 |
三、透彻洒脱 |
第四节 王安石诗歌融入佛禅的诸种形式 |
一、化用佛事 |
二、妙用佛语 |
三、阐释禅理 |
第五章 禅风流被与王安石诗风 |
第一节 “禅道烂熟”期的社会风习 |
一、帝王支持,文士归禅 |
二、不立文字与不离文字 |
三、僧人的儒释融合论 |
四、理禅融通,诗禅汇融 |
第二节 禅风吹拂下的荆公诗风 |
一、佛禅浸染的早期诗风 |
二、会通佛禅的中期诗风 |
三、精研佛禅的晚期诗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佛禅与王安石诗歌一览表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鲁迅与浙东民间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 地域文化和文学关系的研究综述 |
2、江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综述 |
3、鲁迅研究和浙东民间文化研究 |
三、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鲁迅的浙东民间文化背景 |
第一节 浙东地理 |
第二节 浙东民性 |
一、强悍善斗 |
二、务实求真 |
三、尚功趋利 |
四、特立独行 |
五、崇神重情 |
第三节 周氏家族 |
一、周氏大家族 |
二、影响鲁迅的家族中人 |
三、家族中几件大事 |
第四节 浙东重要的民间文化传统符号 |
一、嵇康其人 |
二、绍兴师爷 |
第二章 鲁迅的民间文化立场 |
第一节 亲民性 |
一、关于"民" |
二、鲁迅对"民"的看法 |
第二节 文化选择性 |
一、民间文化本身的复杂性 |
三、鲁迅对民间文化的辩证态度 |
第三节 现实功利性 |
第三章 鲁迅人格中的浙东民间性 |
第一节 刚烈 |
一、刚烈来自浙东民间 |
二、杂文中的刚烈 |
第二节 务实 |
一、少年时的熏染 |
二、成年后的自觉思考 |
三、务实的选择道路 |
四、务实求真的小说 |
第四章 鲁迅言说中的浙东民间色彩 |
第一节 旧文艺展鲜活力 |
一、野性粗犷 |
二、幽默诙谐 |
三、奇幻浪漫 |
第二节 陈民俗记真现实 |
一、民俗渊源 |
二、匠心独运 |
结语 |
一、鲁迅、浙东民间文化与新文学的关系 |
二、鲁迅与当下的浙东民间文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民族意识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民族意识与文学界革命 |
第一节 梁启超:民族意识与"文界革命" |
第二节 高旭:民族意识与"诗界革命" |
第三节 林纾:民族意识与"小说界革命" |
第三章 民族意识与"国民性批判" |
第一节 鲁迅:《阿Q正传》与"国民性批判" |
第二节 许钦文:《鼻涕阿二》与"国民性批判" |
第三节 高晓声:《陈奂生上城》与"国民性批判" |
第四章 民族意识与"文化寻根" |
第一节 "文化寻根"的源起 |
第二节 文学对"根"的追寻 |
第三节 鲜明的民族特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8)地域人文传统与浙江新文学作家群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文传统:地域背景中“人文因素”之重 |
二、历史机运:“小传统”地域占得文化先机 |
三、文体变革和创新:地域文化精神的驱动 |
四、两浙文风:地域环境造就的文学风貌 |
(9)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 ——以《大公报》“星期论文”为中心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问题意识、研究方法与学术史回顾 |
第一章 现代中国公共舆论的历史谱系与自我理解 |
第一节 清议与公共舆论的历史谱系 |
第二节 现代中国公共舆论的自我理解 |
第二章 《大公报》的角色定位与公共舆论的建构方式 |
第一节 “四不方针”与《大公报》主笔张季鸾的论述 |
第二节 《大公报》与胡适派学人群的人事网络互动 |
第三节 《独立评论》与“星期论文”的沟通 |
第三章 “星期论文”作者群与公共舆论的主体构成 |
第一节 胡适与《大公报》“星期论文”的姻缘 |
第二节 学术与政治的调适:公共舆论主体的内在紧张 |
第三节 “星期论文”作者群的知识社会学特征 |
第四章 “星期论文”的论述主题与论述风格 |
第一节 公共舆论与科学主义的叙事模式 |
第二节 国难语境中启蒙与救亡的互动 |
第三节 “星期论文”的论政风格:试以胡适与陶希圣的一场论争为例 |
结语 |
征引、参考书目 |
四、世纪辉煌的地域文化背景呈示——"浙江潮"文学现象研究之一(论文参考文献)
- [1]百年二胡音乐风格与文化身份考察[D]. 王晓南.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2]越文化底蕴:鲁迅文学精神生成的重要“内源性”机制[J]. 王嘉良. 天津社会科学, 2018(03)
- [3]浙产纪录片的地理表述研究[D]. 李林青. 浙江传媒学院, 2016(11)
- [4]浙江新诗的历史演进与审美建构(19171949)[D]. 罗昌智. 浙江大学, 2015(01)
- [5]佛禅与王安石诗歌研究[D]. 宫波. 吉林大学, 2012(09)
- [6]鲁迅与浙东民间文化[D]. 田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0)
- [7]民族意识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D]. 李宇梁. 湖南大学, 2010(03)
- [8]地域人文传统与浙江新文学作家群的建构[J]. 王嘉良. 中国社会科学, 2009(04)
- [9]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 ——以《大公报》“星期论文”为中心的历史考察[D]. 唐小兵.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10]“浙江潮”:“面海中国”的地域文化冲击波——“‘浙江潮’与中国新文学”导论[J]. 王嘉良. 丽水学院学报, 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