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稻田春玉米/大豆—优质晚稻模式效益及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王丹[1](2020)在《双季玉米体系周年产量形成与气候资源高效利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受气候条件和生产条件变化的影响,我国两熟及多熟制生态区种植模式单一、传统种植模式周年光温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资源浪费严重且抗灾能力弱等问题突出,导致周年产量及资源效率下降。近年来,以充分发挥玉米高光效优势为核心,在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建立了双季玉米、春玉米-晚稻、早稻-秋玉米等新型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由于两季品种筛选依据科学性不足、季节间品种搭配不合理等,限制了双季玉米种植模式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为此,本研究从品种季节间生态适应性出发,筛选适宜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玉米种植制度的品种类型及两季品种搭配模式,进而研究不同搭配模式的产量形成、气候资源分配与利用特征、及产量与气候资源的定量匹配关系,揭示了双季玉米模式建立的生理生态机制,提出了双季玉米周年高产高效的可调控途径,具有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明确了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玉米高产高效品种类别搭配方式及季节间品种选择的差异性。黄淮海平原第一季和第二季品种的有效积温分别为1230℃-1345℃左右和1365℃-1430℃左右,适宜的两季品种搭配模式为低有效积温型-高有效积温型(LH)、中有效积温型-中有效积温型(MM)和高有效积温型-低有效积温型(HL);长江中游地区的品种有效积温分别为1450℃-1520℃左右和1350℃-1450℃左右,适宜的两季品种搭配模式为低有效积温型-高有效积温型(LH)、中有效积温型-中有效积温型(MM)、中有效积温型-高有效积温型(MH)和高有效积温型-中有效积温型(HM)。(2)明确了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的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模式季节间资源分配特征及区域间的差异性。黄淮海平原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搭配模式(LH)季节间的积温分配率(TDR)为47%(第一季)和50%(第二季),积温比值(TR,第一季/第二季)为0.9,LH两季积温偏第二季分配;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搭配模式(HM)季节间的TDR为49%(第一季)和46%(第二季),TR为1.1,HM两季积温偏第一季分配。依据以上指标,可通过品种选择调配季节间光温资源分配,合理制定两季生育期最佳分配方案。充分挖掘区域光温资源,发挥玉米高光效高物质生产能力是提升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周年产量与光温资源的关键。(3)研究产量形成与生态因子的关系。双季玉米干物质积累量(DM)的差异是产量(GY)差异的主要原因。黄淮海平原第一季的DM无显着差异,第二季的DM的差异导致周年DM的差异。温度是调控双季玉米GY和DM的主要气象因子,第二季花前有效积温(GDD)达1040℃,花后GDD达660℃,DM物质积累量最高。温度和降水是调控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玉米GY和DM的主要气象因子。第一季玉米花前GDD、日均温(MT)、日均高温(Tmax)和日均低温(Tmin)分别达762.2℃、18.5℃、23.3℃和14.4℃时,DM最高;花后GDD、MT、Tmax和Tmin分别达832.3℃、28.1℃、31.7℃和24.3℃时,DM最高。第二季花前GDD、MT、Tmax和Tmin分别达948.9℃、28.6℃、32.5℃和24.6℃,DM最高;花后GDD、MT、Tmax、Tmin和降雨量(Pr)分别达659.6℃、21.8℃、26.7℃、16.9℃和82.9 mm时,DM最高。(4)通过密度对双季玉米体系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可知,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模式(LH和HM搭配模式),第一季品种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9.75×104株ha-1左右),第二季品种可适当降低种植密度(6.75×104株ha-1左右),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最高,可见两季合理的密度搭配可促进双季玉米周年产量的增加,实现周年产量和效率的同步提高。适宜的种植密度下,与MM和HL搭配模式相比,黄淮海平原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搭配模式(LH)周年产量提高13%和28%;与LH、MM和MH搭配模式相比,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搭配模式(HM)周年产量提高47%、28%和30%。
陈伟[2](2019)在《四川丘陵旱地不同种植模式的资源利用及生态经济效益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多熟种植是西南地区尤其是四川丘陵旱地高产高效特色种植模式,不同种植模式资源利用和生态经济效益的评价分析,对种植模式结构调整和优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通过2年大田定位试验,对四川丘陵旱地8种不同种植模式的物质能量生产、经济效益、资源利用和生态能值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种植模式生产力上,多熟复合种植模式在物质能量生产、折产和经济效益上整体优于两熟净作模式,不同多熟种植模式的优点各异,其中T5“饲草油菜-春玉米/夏大豆”的生物产量物质能量生产最优,T6“饲草油菜-春玉米‖花生”的经济产量物质能量生产最优,T7“马铃薯-春玉米‖花生”的折产和经济效益最优。2.不同种植模式的资源利用比较中,光温水资源的分配绝对量和分配率上套作多熟模式显着优于两熟净作模式。光温水资源经济产量生产效率多熟种植模式整体优于两熟净作模式,且同播期下间作模式资源经济效率优于套作模式。光温水资源生物产量生产效率上T5“饲草油菜-春玉米/夏大豆”和T6“饲草油菜-春玉米‖花生”优于两熟净作模式,且套作模式的资源生物产量生产效率优于间作。在光温水气候资源利用率综合评定中,T6“马铃薯-春玉米‖花生”是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的气候资源综合利用率双优模式。3.气候资源变化和作物响应机制中,饲草油菜、马铃薯等多熟模式和两熟模式相比,缩短了生育期以降低降水的产量负效应,稳定光温水资源分配,同时挖掘积温生产潜力。多熟模式间套作春玉米与两熟净作相比能提早播种和收获时期,躲避夏涝对产量的影响,同时间作系统表现出水分的补偿效益以缓解春旱带来的影响,应对光温水资源变化的系统生产稳定性表现为:间作>套作>净作。周年上多熟间套作模式在年际间气候变化中相较两熟净作模式更能稳产增效。4.能值理论的生态经济效益比较中,经济效益上,能值投入率、购买能值比率、能值密度上多熟模式均高于两熟净作模式,现代化、集约化水平更高,更具经济竞争优势,T7“马铃薯-春玉米‖花生”最优,能值产出率上T2“油菜-夏玉米”最高。生态效益上,多熟模式在能值自给率、系统生产优势度和环境负载率上均小于两熟净作模式,对环境的依赖更低,系统内部更为均匀,环境压力更小,T7“马铃薯-春玉米‖花生”最优。在生态经济综合互作效益上,整体多熟模式的可持续指数和系统稳定性指数优于两熟净作模式,多熟模式的稳定和可持续能力更优,T7“马铃薯-春玉米‖花生”最优。5.AHP综合指标效益分析中,经济效益上,T7“马铃薯-春玉米‖花生”模式更注重数量优势,T5“饲草油菜-春玉米/夏大豆”更注重效率优势,其中T5最优。生态效益上T5“饲草油菜-春玉米/夏大豆”最优,在物质、能量、土地利用效率上显着优于其他模式。社会效益上T7“马铃薯-春玉米‖花生”最优,在三大效益的综合评判中,整体多熟模式优于两熟模式,其中T5“饲草油菜-春玉米/夏大豆”是兼顾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农业可持续模式。综上所述,多熟种植模式整体优于两熟净作模式,间套作系统在经济性能、生物性能、资源利用和能值生态经济效益等方面均显着优于单作系统。冬种的饲草油菜和马铃薯相对粮、油生产有不同突出优势,均是冬种理想替代作物。表明在发展夏秋季间套作玉米优势的同时,更要充分挖掘利用冬种饲料、经济作物相对粮油作物的高生产潜力和高效率特性。T5“饲草油菜-春玉米/夏大豆”是生物产量物质能量生产、生物产量光温水资源生产效率和AHP综合指标效益最优模式,T6“饲草油菜-春玉米‖花生”是经济产量物质能量生产、增产潜力、资源综合利用和系统稳定性最优模式,T7“马铃薯-春玉米‖花生”是在折产、经济效益和能值分析的生态经济稳定可持续性最优模式。
夏飞[3](2019)在《长江中游不同种植模式产量、资源利用效率及环境代价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受气候变化和新型生产条件影响,长江中游早稻种植面积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玉米因省工、高效、高产等优势在南方稻作区种植量逐渐增加,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出现了以玉米替代水稻的春玉米-晚稻、双季玉米和玉米-油菜等新型种植模式。然而,随着新型种植模式的出现,模式的相关栽培学研究滞后并不能指导生产和新型模式发展,不同种植模式周年产量的形成、资源的分配与利用特征,及其对环境的代价尚不明确。为此,本研究在该区传统双季稻和稻油模式基础上,通过更换资源高效作物构建了春玉米-晚稻、双季玉米和夏玉米-冬油菜等新型种植模式,系统研究了不同模式周年产量形成、光温水资源利用效率、环境代价(土壤理化性质及温室气体排放)等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作模式玉玉、玉稻和玉油周年产量和花后干物质积累均显着高于传统的稻作模式,玉米单季产量均表现显着高于水稻、油菜。春玉米-晚稻与双季玉米模式周年产量分别比双季稻显着高出25.3%-26.3%,23.7%-37.4%;通过2018年将夏玉米播期调前,夏玉米-油菜模式比中稻-油菜高出约9.3%。玉作模式与非玉作模式分别比较玉米和水稻、油菜对后季作物的影响,玉作晚稻季产量比非玉作晚稻季高12.1%-14.6%,玉作油菜季产量比非玉作油菜季高15.2%,分析其产量构成因子发现,玉作晚稻季有效穗数比非玉作晚稻季高8.3%-10.7%,玉作油菜季单株角果数和千粒重比非玉作油菜季高30.5%和9.4%。双季玉米和春玉米-晚稻模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比双季稻平均高168.3%和102.7%,周年净同化率分别比双季稻平均高132.1%和102.7%;周年叶面积衰减率变现为:双季稻>春玉米-晚稻>双季玉米,中稻-油菜>夏玉米-油菜,花后叶面积衰减率的增加导致花后光合势减少。2、比较不同种植模式资源效率表明,双季玉米和春玉米-晚稻模式周年资源利用效率均显着高于双季稻模式,夏玉米季资源利用效率显着高于中稻季,并且玉作模式均表现较高的经济效益。相比传统双季稻模式,双季玉米和春玉米-晚稻周年光能生产效率分别提升29.3%-45.0%和22.0%-22.5%、周年积温生产效率提升40.0%-53.0%和24.8%-25.2%、周年水分利用效率提升63.3%-119.8%和24.4%-42.6%;相比传统中稻-油菜模式中稻季,夏玉米季光能生产效率、积温生产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升23.8%、25.4%和70.6%。双季玉米及春玉米-晚稻模式周年经济效益相比稻作均要高,周年经济效益分别为双季玉米26500元/hm2、春玉米-晚稻24032元/hm2、夏玉米-油菜16115元/hm2、中稻-油菜14932元/hm2和双季稻12695元/hm2,其中春玉米-晚稻模式中晚稻季经济效益比双季稻模式中晚稻季高出30.7%,夏玉米-油菜模式中油菜季经济效益比中稻-油菜模式中油菜季高出39.4%。3、分析不同种植模式环境代价表明,双季玉米和春玉米-晚稻模式的综合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显着降低,油作模式表现出显着的土壤改良特征其油菜对土壤有机质、养分强度具有改良作用,玉作模式中因水旱轮作玉米季进行合理土壤耕作对旱田土壤容重有显着改善效应。双季玉米模式显着降低综合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春玉米-晚稻模式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显着低于双季稻;夏玉米-油菜模式综合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相比中稻-油菜分别降低13.7%和24.3%;各模式N2O排放量主要集中在玉米季及油菜季,其中双季玉米最低,夏玉米-油菜最高;各模式CH4排放量主要集中在水稻季,其中夏玉米-油菜最低,双季稻最高。旋耕种植水稻导致土壤0-20 cm土层容重增加;旋耕种植玉米使得土层0-20 cm土层容重降低,并且20-40 cm土层容重有下降的趋势;免耕种植油菜是适合油作模式的合理耕作方式。双季玉米模式0-20 cm土层速效养分含量显着增加,pH值下降0.73;春玉米-晚稻模式及夏玉米-油菜模式中0-20cm土层速效磷含量增加,速效钾含量降低,pH值分别下降0.12和0.36。综上所述,从产量、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代价来综合分析长江中下游(湖北地区)不同种植模式,双季玉米和春玉米-晚稻模式均表现出较大的优势,从单季产量和单季资源利用效率来看,玉米季较水稻季和油菜季也表现出较大的优势。在气候和生产条件变化下,长江中游玉米有一定发展潜力,玉作模式可作为稻作和油作模式的有效补充种植模式。
于镇超[4](2019)在《鄂中北两熟区不同种植模式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两熟制是湖北省作物生产主要模式之一,其总面积占全省近50%左右,鄂中北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是湖北省主要的两熟制地区。随着近些年气候与生产条件的变化,鄂中北两熟制季节间光热资源配置不合理及水土资源与作物生长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比较突出,导致鄂中北两熟制地区现有部分模式周年产量、资源利用效率、以及经济效应偏低。本研究通过2017年-2018年大田试验,重点对粳稻-马铃薯、粳稻-绿肥、粳稻-油菜、粳稻-小麦、籼稻-冬闲、籼稻-油菜和籼稻-小麦7种两熟模式在鄂中北地区作物生长、温光资源利用、水肥资源利用、经济效益及温室气体排放等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作物生产力:稻麦模式(粳稻-小麦模式和籼稻-小麦模式)和粳稻-马铃薯模式的周年产量和水稻产量在荆门和枣阳地区均处于较高水平,周年产量均高于16.5t/hm2。稻油模式(粳稻-油菜和籼稻-油菜)模式表出出更高的周年生物量,且2种模式周年生物量枣阳试验点要高于荆门试验点。粳稻-马铃薯和粳稻-绿肥模式较其他模式在水稻季表现出更高的叶面积指数和群体生长速率。综合各项作物生长指标的表现,稻麦模式(粳稻-小麦和籼稻-小麦)模式和粳稻-马铃薯模式在鄂中北两熟制地区表现出较好优势。2.温光资源利用:稻麦模式(粳稻-小麦模式和籼稻-小麦模式)和稻油模式(粳稻-油菜和籼稻-油菜)模式的积温利用率、辐射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率在在荆门和枣阳地区均处于较高水平,其中籼稻-小麦模式表现最优,分别达到94.2%、95.5%和86.3%以上。稻麦模式(粳稻-小麦模式和籼稻-小麦模式)积温比值在枣阳分别为0.30和0.29,略高于荆门地区。粳稻-马铃薯和粳稻-小麦模式的籽粒温度利用率较籼稻-冬闲模式分别提高了30.0%和27.7%,对温光资源的利用表现出一定优势。稻麦模式(粳稻-小麦模式和籼稻-小麦模式)中两季作物的光温潜力当量在两地均处于较高水平。枣阳的稻麦模式(粳稻-小麦模式和籼稻-小麦模式)较荆门在积温利用率、辐射利用率和籽粒光能生产效率上表现更高。综合各项温光资源利用指标的表现,稻麦模式(粳稻-小麦和籼稻-小麦)模式在鄂中北两熟制地区表现出较好优势。3.水肥资源利用:粳稻-绿肥、稻油模式(粳稻-油菜和籼稻-油菜)模式的水稻氮素积累量在荆门和枣阳地区较籼稻-冬闲模式分别提高9.1%、8.4%和2.9%以上。粳稻-绿肥和籼稻-小麦模式表现出相对更高的氮素偏生产力,水稻氮素偏生产力较前一年分别提高了11.7%和9.3%。粳稻-马铃薯、粳稻-绿肥和稻麦模式(粳稻-小麦模式和籼稻-小麦模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全氮及速效钾含量。粳稻-马铃薯、粳稻-小麦模式的周年水分利用率表现最好,较籼稻-冬闲模式分别提高29%和33%。综合养分资源利用表现,粳稻-绿肥模式对提高水稻氮素积累及促进土壤养分积累表现最优。综合各项水肥资源利用指标的表现,粳稻-马铃薯、粳稻-绿肥和稻麦模式(粳稻-小麦和籼稻-小麦)模式在鄂中北两熟制地区表现出较好优势。4.温室气体排放:粳稻-马铃薯、粳稻-绿肥及粳稻-油菜模式的周年CH4累计排放量较籼稻-冬闲模式降低了5.8%-10.9%;粳稻-马铃薯和粳稻-绿肥较其他模式降低了周年N2O累计排放量。这两种模式较籼稻-冬闲模式可以降低了全球增温潜势,降幅分别为3.0%和5.4%。综合温室气体排放指标的表现,粳稻-马铃薯和粳稻-绿肥模式在鄂中北两熟制地区表现出较好优势。5.经济效益:高投入高产出的粳稻-马铃薯和中投入中产出的稻麦模式(粳稻-小麦和籼稻-小麦)模式在鄂中北两熟制地区表现出较优的综合经济效应,有利于增收。综合以上评价指标,粳稻-小麦和籼稻-小麦两种模式在鄂中北两熟区在作物产量、光温资源利用、水肥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方面较其他模式表现出优势,因此这两种模式是鄂中北两熟区相对适宜的模式。
陈中督[5](2017)在《农作措施对双季稻田固碳减排效应与农户低碳技术采纳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稻田是农业领域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源,释放的温室气体占农业总排放量的10%,因此,发展稻田低碳农业是未来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研究基于数据整理、田间定位试验、农户调研等方法,分析了我国气候变化背景下南方稻区双季稻生产碳足迹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从农田角度分析稻田农作生产方式优化对降低双季稻碳足迹的潜力及途径;进一步定量分析影响稻农低碳技术采纳行为的因素,提出构建水稻低碳生产技术体系的方案。主要结论如下:(1)整体上,早稻和晚稻生产碳足迹都表现为随着年份增加而增加趋势,稻田CH4排放量是其最大的组成部分。双季稻潜在温室气体排放量构成中以肥料的生产、运输及使用所占的比例最高(~60%),逐步回归分析表明2004-2014年双季稻生产潜在温室气体排放主要受柴油、复混肥和钾肥的影响。比较2004-2014年单位产量碳足迹空间分布,浙江、广东和海南省早稻和晚稻碳足迹最高,均约为0.90 kgC02-eq kg-1;安徽、福建、湖北和广西四个省份碳足迹较低,均约为0.50 kgCO2-eq kg-1。分析净利润收益表明,安徽和湖北两省双季稻减排收益表现为低排放-高收益省份,有利于双季稻低碳可持续性发展。(2)随着耕作年限的增加,免耕秸秆还田处理(NT)有机碳增长速率加快,有机碳累积量开始显着高于传统翻耕处理。NT处理显着降低了稻田净增温潜势(NGWP),很大程度上取决于CH4排放量的显着减少。在NT产量显着增加的情况下,碳足迹表现出NT处理最低(0.99 kg C02-eq kg-1)。节水灌溉模式降低了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而增加了表层活性有机碳含量。间歇灌溉模式(Ⅱ)显着降低了水稻生长季CH4的排放量而增加了休闲期N20排放量。理论产量中,节水灌溉模式显着增加了水稻植株的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与淹水灌溉(FI)相比,Ⅱ处理显着降低了双季稻碳足迹,降低幅度达到44%。土壤年均碳汇速率随着稻田施氮量的减少而减少,短期差异不显着(P<0.05)。在常规施氮水平的基础上减氮20%(N2),双季稻产量下降不显着,但显着降低了双季稻单位产量碳足迹,降低幅度达到34%。(3)本文选择低碳高效品种、免耕栽培技术、肥料优化管理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农药减量技术、冬闲田管理技术和种养结合技术等典型技术。通过Multivariate Probit(MVP)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七种低碳农作技术采纳过程存在互补及替代关系,稻农选择肥料优化管理技术和免耕栽培技术以及冬闲田管理技术之间存在互补关系,种养结合技术的采纳和农药减量技术以及冬闲田管理技术选择之间存在替代效应。年龄越大的农户越不愿意采用劳力输出型低碳技术,例如节水灌溉技术和冬闲田管理技术等;家庭劳动力的增加有利于提高该低碳技术的采纳。农户受教育水平越高,越容易采纳免耕栽培技术、种养结合技术等复杂型低碳农作技术。提高农户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是显着促进农户低碳农作技术采纳的关键。建立政府补贴机制及技术推广配套服务、健全民间借贷服务等都能够有效降低农户低碳技术采纳门槛,尤其表现在节水灌溉和种养结合技术等低碳技术的采纳上。
张少斌[6](2017)在《水稻—水合欢间作模式的效应和效益》文中认为旱地条件下豆科与禾本科作物间作有利于提高氮素利用率及群体产量,但水田环境下水稻(Oryza sativa)与豆科水生作物间作模式的研究报道甚少。本论文在水稻间作模式中引入一种水生豆科作物-水合欢(Neptunia oleracea),在华南地区水田条件下分别开展了2014年晚稻、2015年早晚稻和2016年早晚稻水稻与水合欢间作模式试验。试验设常规施氮水稻单作(N 180 kg·hm-2,CK)、低氮水稻单作(N 140 kg·hm-2,RML)、水稻/水合欢间作(N 140 kg·hm-2,RWL)和水合欢单作(N 140 kg·hm-2,WMM)四种处理。此外,通过室内水分控制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对水合欢根瘤活性强弱的影响,分别设置如下四个处理:1)轻度落干交替,即当水层高度降至0 cm时灌水至水层高度4 cm(CK);2)中度落干交替,土壤水势为-15 kPa时浇灌6 L水(MDW);3)重度落干交替,土壤水势为-40 kPa时浇灌6 L水(SDW);4)长期保持水淹(LTF)。通过上述试验,探索水稻/水合欢间作模式对水稻产量和稻田土壤氮素的影响以及该生产减氮施肥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如下:1.在间作模式下,水稻茎蘖数、叶面积指数、地上部生物量、有效穗数和产量显着高于水稻单作模式。其中与间作边行水稻茎蘖数、叶面积、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与内行和单作模式达到极显着水平。表明间作模式下,边行水稻产量的增加是间作模式增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晚稻的水稻单位面积产量中,间作比常规施氮单作分别高出35.7%和20.3%。2.对抽穗期与成熟期田间小气候的调查结果表明,间作模式的水稻边行区域的日最高温度比水稻单作模式高,而日最低温度无明显差异,由此可知间作模式的田间温度和温差高于单作。抽穗期与成熟期空气相对湿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在间作模式下边行水稻的日平均空气相对湿度于低单作模式。对田间照度调查结果表明,间作模式改善边行水稻受光态势。间作模式在一定条件下提高了水稻冠层的温度和田间的光照强度,降低了空气相对湿度,有利于水稻增产和病虫害的防控。3.经过5季水稻种植收获后,土壤单位质量全氮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水合欢单作>水稻/水合欢间作>常规施氮水稻单作>低氮水稻单作。间作模式下土壤单位质量全氮含量比低氮水稻单作模式和常规施氮水稻单作模式分别高出7.88%和2.39%,水合欢单作土壤单位质量全氮含量比常规施氮水稻单作和低氮水稻单作分别高出了15.1%和21.2%,达到显着差异。间作模式减少了稻田系统整体氮素输出,加上水合欢固氮作用和水合欢的还田,相比水稻单作模式,土壤氮素含量更高。这表明间作模式能在减量施氮条件下保持较高的群体产量,同时对土壤氮素养分的消耗程度低于水稻单作,同时水合欢作为豆科作物,表现对维持土壤肥力具有明显的作用。早稻与晚稻,以RWL、WMM和CK计算的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14和1.02,以RWL、WMM和RML计算的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19和1.09,表明在减量施氮条件下,间作与常规施氮水稻单作相比也具有明显产量优势。4.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对水合欢根瘤的研究表明,轻度干湿交替和中度干湿交替状态下,固氮酶活性比重度干湿交替和长期保持水淹状态高。通过根瘤表面观察得知,在轻度干湿交替和中度干湿交替条件下,水合欢根瘤颜色比重度干湿交替和长期保持水淹下的根瘤颜色鲜艳。重度干湿交替条件下,根瘤表皮出现皲裂,而长期水淹条件下根瘤颜色最暗。由于轻度干湿交替和中度干湿交替更符合稻田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因此在水稻/水合欢间作模式下,水合欢根瘤活性可以维持比较高的水平,这有利于为间作模式固定更多的气态氮并转化为矿质氮,增加土壤氮素水平。5.各处理经换算为每亩净收入后,间作种植模式与常规施氮水稻单作和低氮水稻单作种植模式净收入分别高出23.6%和93.0%,表明在减量施氮条件下,水稻/水合欢间作模式相比水稻单作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高。
黄国勤,孙丹平[7](2017)在《中国多熟种植的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多熟种植是中国重要的农作制度之一,对于提高中国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为了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适应和领会中央文件精神,总结21世纪以来中国多熟种植的发展状况,在介绍中国多熟种植概况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多熟种植的发展现状,体现在复种指数提升,区域模式多样化、投入产出高效化、机械作业科技化等方面,同时还总结了中国多熟种植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多熟种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多熟种植的水分效应、多熟种植的高效栽培技术、多熟种植的研究方法等方面。最后,笔者认为,发展多熟种植是中国乃至世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中国多熟种植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坚持以多熟种植为主体的集约化可持续发展,发展现代化多熟种植,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发展绿色循环农业生产,并努力提高复种指数和资源利用率。
孙丹平[8](2016)在《稻田水旱复种轮作对作物生长、资源利用及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维持农田地力、增加农田复种指数、合理利用农药化肥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心环节。水旱复种轮作是提高农田复种指数和改善土壤环境的基本措施,也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优势耕作制度之一,在稻田资源优化配置,土壤养分良性循环、作物稳产、养地、节肥、农民增收、农业环境保护和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等各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论文通过连续两年的田间试验,研究水旱复种轮作模式对作物生长、资源利用及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稻田水旱复种轮作模式能够促进水稻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和群体生物量,其中“油菜—花生—晚稻”、“蔬菜—花生‖玉米—晚稻”两种种植模式表现较好。“蔬菜—花生‖玉米—晚稻”和“马铃薯—玉米‖大豆—晚稻”这两种稻田水旱轮作种植模式能促进晚稻分蘖,从而保证较多的有效分蘖,更利于水稻增产。稻田水旱复种轮作模式能有效提高后茬晚稻的叶绿素含量,其中“油菜—花生—晚稻”、“蔬菜—花生‖玉米—晚稻”表现较显着。2.稻田水旱复种轮作模式的晚稻群体根干重、群体地上部总干重和植株总干重均随生育进程推进逐渐增加,且较冬闲连作均能提高晚稻群体地上部总干重和植株总干重,以“蔬菜—花生‖玉米—晚稻”的群体根干重增长较明显,“紫云英—早稻—晚稻”群体地上部生物量和植株总干重表现较好。总结得出“绿肥—早稻—晚稻”和“蔬菜—花生‖玉米—晚稻”的各项指标总体表现较好,更有利于晚稻增产。3.各水旱复种轮作模式的周年光能利用率、年有效积温利用率、水分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率均高于冬闲连作照模式,其中以“蔬菜—花生‖玉米—晚稻→绿肥—晚稻—晚稻”和“绿肥—晚稻—晚稻→油菜—花生—晚稻”轮作模式表现较好,值得推广。4.稻田水旱复种轮作模式能提高土壤pH值、有机质并促进土壤速效N、P、K的释放,“紫云英—早稻—晚稻→油菜—花生—晚稻”或“蔬菜—花生‖玉米—晚稻→油菜—花生—晚稻”水旱复种轮作模式改良土壤肥力效果较好。稻田水旱复种轮作模式还能改善土壤通气性,增加微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细菌、固氮菌、真菌、放线菌等等微生物的繁殖,使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更加稳定,其中以“蔬菜—花生‖玉米—晚稻”和“紫云英—早稻—晚稻”模式最佳,其在土壤酶活性方面表现也较好。5.稻田两年水旱复种轮作后的土壤TOC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LOC分蘖期最高,成熟期最低,SMBC均在分蘖期最高,DOC均在成熟期达到最高。土壤TOC的差异变化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孕穗期和成熟期,LOC的出现在返青期和孕穗期,DOC的出现在成熟期和返青期,SMBC的出现在分蘖期和返青期。“冬闲—早稻—晚稻”的土壤TOC、DOC变化幅度最大,“油菜—花生—晚稻”的土壤LOC变化幅度最大,“紫云英—早稻—晚稻”模式的SMBC的变化幅度最大。“马铃薯—玉米‖大豆—晚稻→蔬菜—花生‖玉米—晚稻”在孕穗期的TOC含量较高;“绿肥—早稻—晚稻→油菜—花生—晚稻”能在晚稻生长的前期和中期积累较多的土壤LOC;“油菜—花生—晚稻→马铃薯—玉米‖大豆—晚稻”在返青期和成熟期的土壤DOC含量较高,在孕穗期和抽穗期的SMBC的含量较高,均差异显着。土壤各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大小关系为:TOC>LOC>SMBC>DOC。
官春云,黄璜,黄国勤,孙丹平,梁玉刚[9](2016)在《中国南方稻田多熟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调查分析了南方稻田多熟种植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通过实地考察、典型案例剖析、文献资料查阅,阐述当前稻田多熟种植的地位、研究进展和生产状况。南方稻田多熟种植快速发展中存在着熟制缩减、面积下降、模式单一、效益降低、地力衰退和耕地撂荒的问题,对策实行多元化、高效化、集约化、轻型化、绿色化和生态化的多熟种植模式。
车升国[10](2015)在《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文中提出化肥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由单质肥到复合(混)肥、复合(混)肥由通用型走向专用化,是世界肥料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幅员辽阔,土壤、气候和作物类型复杂多样,农业经营以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小、耕地细碎化。因此,区域化、作物专用化是我国复合(混)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根据我国不同类型大田作物的区域分布特点,系统研究区域作物需肥规律、气候特性、土壤特点、施肥技术等因素,开展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原理,研究建立了“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原理与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氮磷钾施肥总量以及基肥和追肥比例,从而获得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基肥、追肥中氮磷钾配比,也即复合(混)肥料配方。通过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配比,使作物产量、作物吸收养分量、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肥料养分损失率、养分环境输入量、土壤养分状况、气候生态等因素对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过程定量化。根据区域作物施肥量来确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生产的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可同时实现氮磷钾三元素的精确投入。(2)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小麦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获得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1,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5:0.51。不同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小麦区1:0.42:0.15、1:0.60:0.21;黄淮海冬小麦区1:0.45:0.40、1:0.79:0.70;黄土高原冬小麦区1:0.50:0.09、1:0.77:0.14;西北春小麦区1:0.47:0.47、1:0.80:0.81;新疆冬春麦兼播区1:0.27:0.25、1:0.65:0.59;华东冬小麦区1:0.42:0.38、1:0.61:0.54;中南冬小麦区1:0.24:0.28、1:0.35:0.43;西南冬小麦区1:0.34:0.26、1:0.57:0.43;青藏高原冬春麦兼播区1:0.62:0.70、1:1.04:1.17。(3)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玉米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93:0.69。不同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播玉米区1:0.65:0.52、1:1.39:1.11;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1:0.37:0.18、1:0.62:0.30;北方春播玉米区1:0.45:0.08、1:1.73:0.32;西北灌溉玉米区1:0.39:0.36、1:0.95:0.86;南方丘陵玉米区1:0.27:0.40、1:0.50:0.73;西南玉米区1:0.41:0.29、1:1.22:0.87。(4)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水稻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4:0.56,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5:0.96。不同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早熟单季稻区1:0.47:0.18、1:0.94:0.35;华北单季稻区1:0.35:0.28、1:0.61:0.50;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29:0.58、1:0.49:0.98,早稻1:0.34:0.37、1:0.57:0.63,单季稻1:0.53:0.95、1:0.92:1.63;江南丘陵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42:0.75、1:0.63:1.12,早稻1:0.44:0.80、1:0.67:1.22,单季稻1:0.51:0.45、1:0.75:0.67;华南双季稻区晚稻1:0.33:0.50、1:0.61:0.92、早稻1:0.39:0.74、1:0.71:1.36;四川盆地单季稻区1:0.58:0.83、1:1.05:1.49;西北单季稻区1:0.53:0.30、1:0.90:0.52;西南高原单季稻区1:0.77:0.97、1:1.32:1.66。(5)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马铃薯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1:0.89,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54:1.59。不同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一作区1:0.39:0.56、1:0.53:0.77;中原二作区1:0.39:0.58、1:1.10:1.62;南方二作区1:0.15:1.04、1:0.26:1.85;西南混合区1:0.47:1.55、1:0.79:2.60。(6)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油菜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3:0.7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1.16:1.11。不同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春油菜区1:0.70:0.55、1:0.80:0.63;长江下游冬油菜区1:0.50:0.24、1:0.86:0.40;长江中游冬油菜区1:0.60:0.56、1:1.13:1.07;长江上游冬油菜区1:1.00:1.20、1:1.20:2.34。(7)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棉花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7:0.6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7:1.17。不同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黄河流域棉区1:0.45:0.94、1:0.84:1.76;西北内陆棉区1:0.44:0.44、1:0.74:0.73;长江流域棉区1:0.24:0.65、1:0.45:1.20。(8)根据农田士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花生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全国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5:0.8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8:1.10。不同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花生区1:0.22:0.69、1:0.35:1.11;黄河流域花生区1:0.59:0.86、1:0.76:1.10;长江流域花生区1:0.31:0.90、1:0.48:1.40;东南沿海花生区1:0.35:1.07、1:0.78:2.41。(9)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大豆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不同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春大豆区1:0.43:0.33、1:0.43:0.33;黄河流域夏大豆区1:0.6:0.72、1:0.73:0.87;长江流域夏大豆区1:0.48:0.79、1:0.48:0.79;南方多熟制大豆区1:0.60:1.07、1:0.60:1.07。
二、稻田春玉米/大豆—优质晚稻模式效益及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稻田春玉米/大豆—优质晚稻模式效益及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双季玉米体系周年产量形成与气候资源高效利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1.2 应对气候变化作物种植模式的研究与发展 |
1.3 双季玉米模式的优点及推广限制因素 |
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3 研究方案 |
3.1 主要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双季玉米体系季节间搭配模式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生态区双季玉米品种GDD和产量 |
2.2 不同生态区双季玉米体系品种类别划分 |
2.3 双季玉米体系季节间搭配模式比较 |
3 讨论 |
3.1 双季玉米种植模式下两季玉米品种的选择 |
3.2 双季玉米模式不同类别品种的生态适应性 |
4 小结 |
第三章 双季玉米体系资源优化配置与利用特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产量 |
2.2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周年气候资源分配 |
2.3 双季玉米体系不同类别品种产量形成与气候资源的关系 |
2.4 双季玉米适宜搭配模式光、温、水资源生产效率 |
2.5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光能利用效率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双季玉米产量形成与气候因子的定量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生态区生态因子差异分析 |
2.2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的干物质积累量 |
2.3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花前花后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2.4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品种搭配模式下干物质积累与气候资源的关系 |
2.5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的干物质积累与生态因子相关分析 |
2.6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的干物质积累与生态因子的定量关系 |
3 讨论 |
3.1 双季玉米体系不同搭配模式产量形成与干物质积累的关系 |
3.2 气象因子对双季玉米体系不同搭配模式干物质形成的影响 |
3.3 气象因子对双季玉米体系不同搭配模式干物质积累影响的定量分析 |
4 小结 |
第五章 密度对双季玉米体系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种植密度对双季玉米不同搭配模式产量的影响 |
2.2 种植密度对双季玉米不同类别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2.3 种植密度对双季玉米不同类别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的影响 |
2.4 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别品种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3 讨论 |
3.1 种植密度对不同搭配模式玉米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 种植密度对不同搭配模式玉米品种灌浆特性的影响 |
3.3 种植密度对不同搭配模式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4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生态区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集成 |
6.1 黄淮海平原周年双季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
6.2 长江中游地区周年双季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本研究创新之处 |
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思考 |
3.1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
3.2 进一步研究探讨 |
参考文献 |
附表 1 双季玉米种植模式两季的播种期和收获期(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成果 |
(2)四川丘陵旱地不同种植模式的资源利用及生态经济效益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种植模式的研究进展 |
1.2.2 种植模式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
1.2.3 多熟种植模式的光温水资源高效研究 |
1.2.4 不同种植模式的资源利用和经济性能综合研究 |
1.2.5 能值理论和分析方法的生态经济效益研究进展 |
1.3 研究切入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4.1 作物指标 |
2.4.2 资源利用指标 |
2.4.3 土壤指标 |
2.5 能值分析 |
2.5.1 评价原理和方法 |
2.5.2 能量计算 |
2.5.3 能值项目与指标体系 |
2.6 生态经济综合指标评价-AHP层次分析法 |
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种植模式物质生产、能量积累及经济效益分析 |
3.1.1 不同种植模式的经济产量、干物质和产能分析 |
3.1.2 不同种植模式的折产产量分析 |
3.1.3 不同种植模式的生物群体产量和产能分析 |
3.1.4 不同种植模式的产值、成本和经济效益分析 |
3.2 资源分配、利用及生产特征 |
3.2.1 不同种植模式土地利用率 |
3.2.2 光资源分配率、生产效率及利用率 |
3.2.3 积温资源的分配及生产效率 |
3.2.4 降水资源的分配及生产效率 |
3.2.5 光、温、水气象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 |
3.2.6 气象资源分配和作物物质生产的响应规律 |
3.3 能值理论和分析 |
3.3.1 不同种植模式生态系统能值投入分析 |
3.3.2 不同种植模式生态系统能值产出分析 |
3.3.3 不同种植模式生态系统能值指标汇分析 |
3.4 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标分析 |
3.4.1 指标综合评价中的经济效益分析 |
3.4.2 指标综合评价中的生态效益分析 |
3.4.3 指标综合评价中的社会效益分析 |
3.4.4 指标综合评价中的综合效益分析 |
4 讨论 |
4.1 不同种植模式的物质能量生产和经济效益 |
4.1.1 不同种植模式的物质、能量生产分析 |
4.1.2 不同种植模式的产值、成本与效益综合价值分析 |
4.2 不同种植模式的资源利用综合评价 |
4.2.1 气象资源的分配、生产及其综合效应的定量评价 |
4.2.2 气候资源的分配与作物协同响应机制 |
4.3 不同种植模式生态系统在能值理论上的优劣度 |
4.3.1 能值投入产出量、生产效率与经济系统发展水平 |
4.3.2 能值在不同生态系统的环境生态效益水平 |
4.3.3 能值的生态经济效益综合水平 |
4.4 不同种植模式综合指标分析的评判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长江中游不同种植模式产量、资源利用效率及环境代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部分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长江中游主要种植模式研究现状 |
1.2.1.1 长江中游主要种植模式发展历程 |
1.2.1.2 生产方式对长江中游主要种植模式的影响 |
1.2.1.3 气候变化对长江中游主要种植模式的影响 |
1.2.2 长江中游新型种植模式探索 |
1.2.2.1 长江中游新型种植模式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 |
1.2.2.2 长江中游新型种植模式土壤特性 |
1.2.2.3 长江中游新型种植模式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地概况 |
2.3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2.3.1 双季玉米种植模式 |
2.3.2 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 |
2.3.3 夏玉米-冬油菜种植模式 |
2.3.4 双季稻种植模式 |
2.3.5 中稻-冬油菜种植模式 |
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4.1 气象指标 |
2.4.2 生育进程 |
2.4.3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叶面积测定 |
2.4.4 测产及考种 |
2.4.5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2.4.6 温室气体的采集与计算 |
2.5 花后光合物质积累特性及光温水资源生产效率的分析 |
2.5.1 花后光合物质积累特性的分析 |
2.5.2 光温水资源生产效率分析 |
2.6 经济效益的计算 |
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种植模式产量及产量构成 |
3.1.1 不同种植模式产量比较 |
3.1.2 不同种植模式产量玉米产量构成 |
3.1.3 不同种植模式产量水稻产量构成 |
3.1.4 不同种植模式产量油菜产量构成 |
3.2 不同种植模式产量形成 |
3.2.1 不同种植模式生育期差异 |
3.2.2 不同种植模式成熟期干物质积累 |
3.2.3 不同种植模式干物质积累 |
3.2.4 不同种植模式叶面积指数 |
3.2.5 不同种植模式花后光合物质生产与积累特性 |
3.3 不同种植模式的土壤理化性质(2018 年) |
3.3.1 不同种植模式土壤容重的变化 |
3.3.2 不同种植模式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 |
3.4 不同种植模式温室气体排放(2018 年) |
3.4.1 不同种植模式N_2O排放 |
3.4.2 不同种植模式CH_4排放 |
3.4.3 不同种植模式产量、温室气体增温潜势和排放强度的比较 |
3.5 不同种植模式资源利用效率 |
3.5.1 不同种植模式光能生产效率及周年利用率 |
3.5.2 不同种植模式积温生产效率及周年利用率 |
3.5.3 不同种植模式水分利用效率 |
3.5.4 不同种植模式经济效益 |
4 讨论 |
4.1 不同两熟种植模式产量与产量形成分析 |
4.2 不同两熟种植模式对稻田气体排放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3 不同两熟种植模式资源利用效率的比较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鄂中北两熟区不同种植模式资源利用效率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不同种植模式作物生长及产量形成研究进展 |
1.2.2 不同种植模式光温资源利用效率研究 |
1.2.3 不同种植模式养分利用与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
1.2.4 不同种植模式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内容 |
1.3.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地点及材料 |
2.1.1 试验地点 |
2.1.2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2.1 试验模式 |
2.2.2 田间管理措施 |
2.3 田间取样和测定指标 |
2.3.1 气象数据获取 |
2.3.2 作物生长分析 |
2.3.3 温度资源利用 |
2.3.4 辐射资源利用 |
2.3.5 植株氮肥利用特征 |
2.3.6 土壤养分变化 |
2.3.7 水分利用效率 |
2.3.8 不同模式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模式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3.1.1 不同种植模式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比较 |
3.1.3 不同种植模式周年作物产量的比较 |
3.1.4 不同种植模式水稻地上生物量的比较 |
3.1.5 不同种植模式的作物周年地上生物量的比较 |
3.1.6 不同种植模式下水稻叶面积指数的比较 |
3.1.7 不同种植模式下水稻生育期群体生长速率的比较 |
3.2 不同模式光温资源利用效率分析 |
3.2.1 不同种植模式积温利用率的比较 |
3.2.2 不同种植模式籽粒温度生产效率的比较 |
3.2.3 不同种植模式辐射利用率的比较 |
3.2.4 不同种植模式籽粒光能生产效率的比较 |
3.2.5 不同种植模式下周年生育期及土地利用率 |
3.2.6 不同种植模式下水稻生育期积温及辐射分配 |
3.2.7 不同种植模式水稻生育期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的比较 |
3.2.8 不同种植模式水稻生育期辐射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 不同模式水肥利用效率分析 |
3.3.1 不同种植模式下的水稻季氮肥利用特征比较 |
3.3.2 不同种植模式下水稻土壤养分比较 |
3.3.3 不同种植模式下水分利用效率的比较 |
3.4 不同种植模式温室气体排放及全球增温潜势分析 |
3.5 不同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
4 讨论 |
4.1 不同种植模式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
4.2 不同种植模式对光温资源利用的影响 |
4.3 不同种植模式对水肥利用特征的影响 |
4.4 不同种植模式对温室气体排放及全球增温潜势的影响 |
4.5 不同种植模式经济效益评价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农作措施对双季稻田固碳减排效应与农户低碳技术采纳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二章 南方稻区双季稻生产系统碳足迹评价 |
2.1 数据来源与计算方法 |
2.2 结果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耕作方式转变对双季稻田固碳减排效应的影响 |
3.1 田间试验及计算方法 |
3.2 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优化灌溉对双季稻田固碳减排效应的影响 |
4.1 田间试验及计算方法 |
4.2 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优化施肥对双季稻田固碳减排效应的影响 |
5.1 田间试验及计算方法 |
5.2 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稻田低碳农作技术农户采纳行为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讨论与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水稻—水合欢间作模式的效应和效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间套作研究进展 |
1.2 间套作模式的影响机制 |
1.2.1 田间小气候 |
1.2.2 养分利用效率 |
1.2.3 作物群体产量 |
1.2.4 作物品质 |
1.2.5 病虫害及田间杂草 |
1.2.6 资源利用时间的有效性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水稻/水合欢间作模式研究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2.1.4 测定方法与取样时间 |
2.2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水合欢根瘤影响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试验材料 |
2.2.3 试验设计 |
2.2.4 测定方法与取样时间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间作模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3.1.1 株高与分蘖 |
3.1.2 生物量 |
3.1.3 叶面积指数 |
3.1.4 水稻光合速率 |
3.1.5 水稻产量及其产量要素 |
3.2.不同种植模式对田间小气候影响 |
3.2.1 早晚稻不同处理水稻抽穗期和成熟期温度变化 |
3.2.2 早晚稻不同处理水稻抽穗期和成熟期空气相对湿度变化 |
3.2.3 早晚稻不同处理水稻抽穗期和成熟期透光率变化 |
3.3 不同种植模式对作物氮素吸收、根瘤数和土壤氮素的影响 |
3.4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水合欢根瘤的影响 |
3.4.1 不同水分管理条件水合欢根瘤固氮酶活性 |
3.4.2 不同水分管理条件水合欢根瘤直径大小 |
3.4.3 不同水分管理条件水合欢结瘤数 |
3.4.4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根瘤菌形态显微观察 |
3.5 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3.5.1 产量与土地当量比 |
3.5.2 实际产量损失指数 |
3.5.3 不同种植模式投入与产出 |
4 讨论 |
4.1 间作模式对水稻植株生长性状的影响 |
4.2 间作模式对田间小气候影响 |
4.3 间作模式对作物氮素吸收和土壤氮素的影响 |
4.4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水合欢根瘤的影响 |
4.5 不同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 |
4.6 减量施氮的环境效益 |
5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中国多熟种植的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多熟种植概述 |
2 中国多熟种植的发展现状 |
2.1 复种指数提升 |
2.2 区域模式多样化 |
(1)北方多熟区 |
(2)华东多熟区 |
(3)华中多熟区 |
(4)华南多熟区 |
(5)西南多熟区 |
2.3 投入产出高效化 |
2.4 机械作业科技化 |
3 多熟种植的研究进展 |
3.1 多熟种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3.2 多熟种植的水分效应 |
3.3 多熟种植的高效栽培技术 |
3.4 多熟种植的研究方法 |
4 展望 |
(8)稻田水旱复种轮作对作物生长、资源利用及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稻田水旱复种轮作对作物生长的研究 |
1.2.2 稻田水旱复种轮作对资源利用的研究 |
1.2.3 稻田水旱复种轮作对土壤养分的研究 |
1.2.4 稻田水旱复种轮作对土壤生物学性状的研究 |
1.2.5 稻田水旱复种轮作模式对有机碳动态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内容 |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田间试验 |
2.2.2 试验材料 |
2.2.3 田间管理措施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作物考种与测产 |
2.3.2 水稻茎蘖和株高动态 |
2.3.3 水稻叶绿素含量动态 |
2.3.4 水稻干物质的测定 |
2.3.5 土壤养分的测定 |
2.3.6 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的测定 |
2.3.7 土壤有机碳指标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和评价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稻田水旱复种轮作对作物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
3.1.1 稻田水旱复种轮作对冬季作物的影响 |
3.1.2 稻田水旱复种轮作对晚稻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
3.1.3 旱作物及早晚稻产量对比 |
3.2 稻田水旱复种轮作对晚稻生长动态的影响 |
3.2.1 晚稻株高、分蘖动态 |
3.2.2 晚稻叶绿素含量变化 |
3.3 稻田水旱复种轮作对晚稻干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 |
3.3.1 各生育期群体干物重 |
3.3.2 各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和比例 |
3.3.3 根、茎、叶、穗的干物重分配 |
3.4 稻田水旱复种轮作模式对资源利用的影响 |
3.4.1 光能利用率 |
3.4.2 年有效积温利用率 |
3.4.3 水分利用率 |
3.4.4 土地利用率 |
3.5 稻田水旱复种轮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6 稻田水旱复种轮作对晚稻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的影响 |
3.6.1 土壤微生物数量 |
3.6.2 土壤酶活性 |
3.7 稻田水旱复种轮作对土壤有机碳动态的影响 |
3.7.1 土壤总有机碳动态 |
3.7.2 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动态 |
3.7.3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动态 |
3.7.4 土壤微生物量碳动态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稻田水旱复种轮作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4.1.1 作物产量 |
4.1.2 晚稻生长动态 |
4.1.3 晚稻干物质生产特性 |
4.2 稻田水旱复种轮作对资源利用的影响 |
4.3 稻田水旱复种轮作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
4.3.1 土壤养分 |
4.3.2 土壤生物学性状 |
4.3.3 土壤有机碳动态 |
4.4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中国南方稻田多熟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稻田多熟制生产的意义 |
1.1 提高土地产出率 |
1.2 提高资源利用率 |
2 南方稻田多熟种植的发展与现状 |
2.1 长江中下游多熟区 |
2.2 西南多熟区 |
2.3 华南多熟区 |
3 多熟种植的经验与案例 |
3.1 轮作 |
3.2 间作与套作 |
4 存在问题 |
4.1 熟制缩减 |
4.2 面积下降 |
4.3 模式单一 |
4.4 效益降低 |
4.5 地力衰退 |
4.6 耕地撂荒 |
5 对策 |
5.1 提高认识 |
5.2 增加投入 |
5.3 加强研究 |
5.4 加大扶持 |
5.5 建立样板 |
5.6 分类指导 |
6 结语 |
(10)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状况 |
1.2.1 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2.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研究进展 |
1.3.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因素 |
1.3.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3.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养分元素配伍与效应 |
1.3.4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增效技术研究 |
1.3.5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的增产效果与环境效应 |
1.3.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工业化实现 |
1.3.7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技术发展趋势 |
1.4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3.1 研究方法 |
2.3.2 参数获取与数据来源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3.1 引言 |
3.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与方法 |
3.2.1 配方依据 |
3.2.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 |
3.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施肥量模型参数的确定 |
3.3.1 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 |
3.3.2 环境养分输入量 |
3.3.3 肥料养分损失率 |
3.3.4 矫正参数的确定 |
3.4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3.4.1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原则与方法 |
3.4.2 区域农田作物施肥配方区划的确定 |
3.4.3 区域农田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确定 |
3.5 模型评价 |
3.6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1 引言 |
4.2 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4.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4.1 区域小麦施肥量确定 |
4.4.2 区域小麦施肥量验证 |
4.4.3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4.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1 引言 |
5.2 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5.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5.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4.1 区域玉米施肥量确定 |
5.4.2 区域玉米施肥量验证 |
5.4.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5.4.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5.5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1 引言 |
6.2 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6.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6.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4.1 区域水稻施肥量确定 |
6.4.2 区域水稻施肥量验证 |
6.4.3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6.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6.5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1 引言 |
7.2 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7.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7.4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4.1 区域马铃薯施肥量确定 |
7.4.2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7.4.3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7.5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1 引言 |
8.2 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8.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8.4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4.1 区域油菜施肥量确定 |
8.4.2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8.4.3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8.5 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1 引言 |
9.2 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9.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9.4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4.1 区域棉花施肥量确定 |
9.4.2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9.4.3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9.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章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1 引言 |
10.2 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0.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0.4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4.1 区域花生施肥量确定 |
10.4.2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0.4.3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0.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一章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1 引言 |
11.2 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1.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1.4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4.1 区域大豆施肥量确定 |
11.4.2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1.4.3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1.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
12.1 主要结论 |
12.1.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2.1.2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5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6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7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8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9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数据来源 |
附录2 作物统计数据 |
附录3 长期施肥试验基本概况 |
附录4 土壤养分统计分析 |
附录5 小麦、玉米、水稻各地区肥料施用量 |
附录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附录7 农业部小麦、玉米、水稻施肥建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稻田春玉米/大豆—优质晚稻模式效益及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双季玉米体系周年产量形成与气候资源高效利用机制研究[D]. 王丹.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2]四川丘陵旱地不同种植模式的资源利用及生态经济效益比较研究[D]. 陈伟.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3]长江中游不同种植模式产量、资源利用效率及环境代价的研究[D]. 夏飞.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4]鄂中北两熟区不同种植模式资源利用效率评价[D]. 于镇超.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5]农作措施对双季稻田固碳减排效应与农户低碳技术采纳行为研究[D]. 陈中督.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6]水稻—水合欢间作模式的效应和效益[D]. 张少斌.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7]中国多熟种植的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J]. 黄国勤,孙丹平. 中国农学通报, 2017(03)
- [8]稻田水旱复种轮作对作物生长、资源利用及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D]. 孙丹平. 江西农业大学, 2016(03)
- [9]中国南方稻田多熟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官春云,黄璜,黄国勤,孙丹平,梁玉刚. 作物杂志, 2016(02)
- [10]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D]. 车升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