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山松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莉娟,徐洪峰,叶文晶,廖瑜俊[1](2021)在《景宁大仰湖湿地群省级自然保护区针阔混交林的群落学特征研究》文中指出2018年7月,在景宁大仰湖湿地群省级自然保护区选择有代表性的针阔叶混交林群落,建立100 m×100 m固定样地,对样地中木本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区系特征、径级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4个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1)样地内共记录到植物150种,隶属于53科97属;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为建群种,其重要值达19.0%;优势种微毛柃Eurya hebeclados的重要值最大,达31.3%;主要伴生种有木荷Schima superba、朝鲜山矾Symplocos coreana、小叶石楠Photinia parvifolia和中华石楠Ph. beauverdiana等。(2)从地理分布类型来看,科的热带分布略高于温带分布;属的温带分布占属总数的57.1%,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温带区系特征。(3)样地内木本植物群落的径级分布呈现倒"J"形,整体更新良好。仅黄山松的小径级植株数量稀少,导致其自然更新不良。群落垂直结构复杂,分层不明显,几个优势树种分布在不同的乔木亚层。灌木层密度大,物种丰富;草本层较为稀疏。(4)样地乔木层优势种和主要伴生种呈现不同程度的生境偏好性的聚集分布格局。
白哲[2](2021)在《环境因子对浙江省土壤动物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的影响》文中认为土壤动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组分,其作为分解者和消费者,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能够对复杂的环境变化作出敏锐的响应。浙江省地处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气候温暖、地形复杂,土壤多样性和动植物资源都极其丰富。通过研究浙江省不同森林样地、植被类型间土壤动物的群落组成及结构特征,以及探讨环境因子对土壤动物的影响,对深入认识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动物多样性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始于2019年,根据浙江省具体的地理方位和自然土壤条件,分别在该省东、西、南、北、中的不同区域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地(浙东天台山、浙西古田山、浙南乌岩岭、浙北天目山和浙中金华北山)以及其中主要的植被类型,共20个取样地中的土壤动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动物群落特征指标,分析浙江省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及分布格局;并结合各样地土壤环境指标,阐释土壤动物与主要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共采集土壤动物38类68634只,隶属3门8纲23目29科,优势类群为蜱螨目(Acarina)和弹尾目(Collembola),占总捕获数53.726%,且A/C比值为1.102,符合亚热带土壤动物分布规律。常见科级类群分别为线蚓科(Enchytraeidae)、拟步甲科(成虫)(Tenebrionidae(Adult))、叶甲科(成虫)(Chrysomelidae(Adult))、象甲科(成虫)(Curculionidae(Adult))、皮蠹科(成虫)(Dermestidae(Adult))、歩甲科(成虫)(Carabidae(Adult))、蚁科(Formicidae)、鳞翅目(幼虫)(Lepidoptera(Larva))及正蚓科(Lumbri Didae),常见科级类群共占总捕获数39.813%。稀有类群包括:鳖蠊科(Corydiidae)、歩甲科(幼虫)(Carabidae(Larva))、双尾目(Diplura)、隐翅甲科(成虫)(Staphylinidae(Adult))、双翅目(幼虫)(Diptera(Adult))等27类,仅占6.462%。2.浙江省五个样地不同植被类型间,土壤动物密度存在极显着差异。对于天目山、乌岩岭、古田山样地,四种植被类型间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均表现为常绿阔叶林中最高;对于北山样地,针叶林中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及类群数最多;而在天台山样地中,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土壤动物个体密度最大。各样地不同植被类型中,土壤动物的数量组成及类群分布均表现出极显着的表聚性特征。研究表明在浙江省五个样地不同植被类型间,土壤动物的群落特征指数均存在极显着差异。在乌岩岭和古田山的常绿阔叶林中,土壤动物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均最高,表明该生境中植物群落结构复杂,水热条件充足,有利于土壤动物数量及类群的发展。通过比较不同植被类型间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指数(Cj),结果表明五个样地不同植被类型间,土壤动物群落组成相似性较高。3.浙江省同一植被类型不同样地间,土壤pH、有机质(SWC)、含水量(SWC)、全氮(STN)、全磷(STP)和全钾(STK)含量差异极显着。在乌岩岭样地的常绿阔叶林中,无论是地表植被还是土壤环境状况都相较其它样地更优越,因此该生镜内土壤动物最为丰富。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浙江省不同样地、不同植被类型中土壤动物的密度、类群数量及优势类群密度均与土壤pH呈负相关关系;与SWC、SOC、STN、STP及STK呈正相关关系。本研究表明,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组成丰富。各样地不同植被类型由于植物群落组成不同,从而使得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及分布格局存在差异。此外不同环境条件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作用机理存在差异,通常各种土壤环境因子以交互作用共同对土壤动物群落产生影响。
吴雁南[3](2021)在《浙江省几种弃管杉木林的群落特征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浙江省位于亚热带地区,其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由于历史因素和频繁的人类活动使得大量原生林遭到砍伐和破坏。上世纪中后期为生产发展需要人工栽植大量杉木,杉木林已然成为省内最主要的人工林类型,具有结构简单、抗逆性弱和物种多样性低等特点。伴随自然保护地数量和面积的扩展、公益林保护政策的实施,过去遗留的大面积杉木林,在放弃人工森林的经营管理方式(弃管)后,封山育林,逐渐自然演替和发展,实现本土物种的恢复。本研究在浙江省4个自然保护区内选择以人工杉木林为起点,采伐或不采伐后自然演替和更新恢复形成的弃管杉木林群落,建立6个1 ha森林动态监测样地,进行群落结构调查,对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进行每木调查并记录物种名称、胸径、高度和坐标等信息。通过对群落物种组成、结构、物种多样性和空间分布格局的分析,为探究群落演替趋势和群落恢复机制提供参考,为杉木林向地带性植被群落的恢复和适应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做出可靠的森林管理决策,更好的发展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价值。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弃管杉木林中物种科数和属数差别不大,而种数有一定差别。未采伐样地中物种丰富度明显小于经历采伐活动的样地,并且不同采伐强度对亚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影响不大;但只有经历高强度采伐的群落中,才拥有更多进入林冠层的物种。各弃管杉木林中,伴随采伐程度逐渐提升,杉木物种的重要值逐渐下降,杉科和杉属的优势地位也随之降低。此外,各样地的群落径级结构均呈倒“J”型,表明弃管后群落的自然更新良好。杉木的径级结构在不同群落中表现不同,这主要受到群落在弃管前对杉木采伐方式的影响。(2)选择4种测度指标分析群落物种多样性:Simpson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P)和物种丰富度(S)。低、中、高采伐的样地内各物种多样性指标明显高于无采伐样地中的物种多样性。其中3种多样性指数(D、H、P)在各群落中变化规律一致,而S与它们的数值大小变化不完全一致。通过对所有样地分尺度研究得到,在10 m×10 m(小)、20 m×20 m(中)和50 m×50 m(大)取样尺度下,杉木数量(多度和相对多度)与物种多样性呈显着负相关,尺度达到100 m×100 m后,两者的相关性减弱甚至消失,可能是大尺度下拥有更多生境异质性引起的关系变化。将杉木数量进行等级划分,对组间的物种多样性进行方差分析得到:在小中大3种尺度下,均有杉木数量等级越高,物种多样性越低的规律。其中,当杉木相对多度达到30%后,群落物种多样性总发生显着降低。(3)通过完全空间随机模型和异质性泊松过程模型的比较发现,比起其他环境因子,影响弃管杉木林内生境异质性的主要因素在于杉木种群本身,群落中人工种植和采伐杉木的结果决定了生境异质程度,这与采伐强度无关,而与采伐方式有关。采伐后保留的杉木个体分布越均匀,样地内生境的异质程度越低;采伐后保留的杉木个体分布越集中,样地内生境的异质程度越高。杉木与主要阔叶物种的空间关联在不同物种组成的群落中表现不同。阔叶树中以常绿物种居多的群落中,杉木与优势常绿物种通常正关联,与优势落叶物种通常无关联。阔叶树中以落叶物种居多的群落中,杉木与优势常绿物种呈负关联,除与山槐种间表现正关联,发生良好共存外,与其他优势落叶物种总体表现负关联或无关联。
任晴[4](2020)在《珍贵树种红楠适生区预测及生境地群落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了解物种的适生区、群落特征及制约其分布的环境因子,对物种的保护、推广和人工林营建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浙江省172个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生境地群落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样地调查,(1)结合中国植物标本库中277个红楠分布点数据,经筛选剔除样地点和标本点中信息缺失、重复的数据后,得到浙江省内177个红楠分布点,通过最大熵值模型(Maximum Entropy,Max Ent)软件,分别利用中国277个红楠分布点和浙江177个分布点模拟预测红楠的适宜生长区,并探讨气候因子对其分布的影响;(2)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o-way Indicator Species Analysis,TWINSPAN)、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并结合主要优势种的生态位计算、种间联结、多样性指数等生态学方法,对浙江省172个红楠生境地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类型、种间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包括:(1)最大熵值(Max Ent)模型显示,不同时段、不同气候背景下的模型AUC结果均大于0.9,表明模拟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极好。中国亚热带东部为红楠的适生区域,总面积为118.47×104km2,中、高适生区集中在南岭、武夷山脉、罗霄山脉、雪峰山脉、台湾山脉东部,随气候变化,中、高适生区向东部迁移,而低适生区则有向西、北部扩张的趋势。红楠在浙江省内的适生区总面积为9.22×104km2,大部分地区的适宜度均在中上水平,高适生区呈现连续分布状态,集中在浙东普陀山和浙南的括苍山、洞宫山、仙霞岭一带。(2)最冷季度平均降雨量、最干月降雨量、年均降雨量对红楠在中国适生区分布的影响程度最为显着,中国亚热带东部降水充足,正与红楠适生区相重合。浙江省内适生区分布与较稳定气候温差有关,在温度季节性变化较低时,红楠有较高的适宜度。以上表明降雨量尤其是冬季降雨量和适宜、稳定的气温环境决定了红楠的地理分布。(3)红楠生境地群落中共记录到54科120属167种植物,主要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蔷薇科等科的植物为主,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木荷(Schima superb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甜槠(Castanopsis eyrei)、石栎(Lithocarpus glaber)等为主要优势种。群落中生态位宽度值较大的依次为杉木、红楠、木荷、青冈、甜槠、漆树(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等,与红楠生态位重叠值较大的包括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榆树(Ulmus pumila)、合欢、石栎、白栎(Quercus fabri)、化香(Platycarya strobilacea)、青冈、甜槠,说明这些物种与红楠所处的生境条件比较相近。红楠与杉木、木荷、甜槠、青冈均有显着正关联关系,与群落其他优势种间为不显着正关联。(4)浙江省172个红楠生境地群落通过TWINSPAN分类可划分为8个群落类型,红楠在群落中为优势种或主要伴生种。8类群丛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单优势林(如群丛Ⅱ杉木林)树种组成相对简单,群落物种多样性明显较低。CCA排序结果表明海拔高度及坡度是主导环境因子,红楠群落在中、低海拔且坡度较低的区域有较多分布,其他主要优势种也倾向于坡度平缓的低海拔地区。
李秀芳[5](2020)在《浙江凤阳山蝴蝶物种多样性研究》文中认为为了更好的弄清浙江凤阳山蝴蝶物种多样性随时空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蝴蝶物种多样性的因素,并且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本研究于2017年4月~2019年9月,以凤阳山为研究区域,根据不同的植被类型、生境类型、海拔梯度、人为干扰等因素设置7条蝴蝶监测样线,即大赛村(Ⅰ)、凤羽山庄(Ⅱ)、沙田村(Ⅲ)、黄茅尖(Ⅳ)、凤阳湖(V)、炉岙村(Ⅵ)和大田坪(Ⅶ)。采用样线监测法,每月对7条样线分别监测一次,三年内每条样线各获得18次监测数据。本研究主要从凤阳山蝴蝶的物种-多度模型、多样性指数分析和相似性关系比较等方面对其蝴蝶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其主要结果如下:(1)凤阳山7条样线共监测到蝴蝶6430只,隶属5科128属261种。其中,凤蝶科 Papilionidae 6 属 22 种,粉蝶科 Pieridae 9 属 15 种,蛱蝶科 Nymphalidae 51属127种,灰蝶科Lycaenidae 31属44种,弄蝶科Hesperiidae 31属53种。蛱蝶科内的属数、物种数、个体数明显高于其他科,是凤阳山的优势类群。整体上,凤阳山蝴蝶群落物种-多度关系服从Preston对数正态分布,说明凤阳山蝴蝶群落结构稳定,生态环境较好,人为干扰较小。(2)不同样线蝴蝶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势:多样性指数为样线Ⅲ>Ⅰ>Ⅴ>Ⅳ>Ⅶ>Ⅴ>Ⅱ,优势度指数由大到小为样线Ⅵ>Ⅶ>Ⅱ>Ⅴ>Ⅲ>Ⅰ,物种丰富度依次为样线Ⅲ>Ⅰ>Ⅴ>Ⅵ>Ⅶ>Ⅱ>Ⅳ。不同月份蝴蝶物种多样性变化趋势:多样性指数为6月>7月>9月>5月>4月>8月,优势度指数为8月>4月>5月>9月>7月>6月,物种丰富度指数为7月>6月>9月>9月>8月>5月>4月。不同海拔梯度蝴蝶多样性的变化趋势:多样性指数为低海拔带Ⅰ>中高海拔带Ⅲ>高海拔带Ⅳ>中海拔带Ⅱ,优势度指数变化与多样性指数的变化正好相反,丰富度指数变化为低海拔带Ⅰ>中高海拔带Ⅲ>中海拔带Ⅱ>高海拔带Ⅳ。(3)不同样线蝴蝶物种的相似性比较结果显示:样线Ⅰ和Ⅲ的相似性系数最高,这与两条样线均位于低海拔区域,距离也比较近,蝴蝶易于交流。不同月份蝴蝶物种的相似性分析为8月与9月的相似性系数最大。不同海拔带的相似性分析为中海拔带与中高海拔带最为相似。凤阳山与浙江其他地区蝴蝶物种相似性比较得出凤阳山与天目山蝴蝶物种的相似性系数最高。(4)不同年份蝴蝶物种的变化关系:蝴蝶的属数、物种数均为2019年>2018年>2017年,个体数的变化趋势正好与之相反。多样性变化趋势:多样性指数2019年>2017年>2018年,丰富度指数变化为2019年>2018年>2017年。
孔嘉鑫[6](2020)在《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的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树种分类与识别》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遥感技术不断的成熟发展,多源遥感数据已被广泛应用于森林树种分类,使大尺度上的植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成为可能。受高分辨率遥感数据采集和处理的限制,目前大多数研究集中在欧洲或北美的温带森林和北方针叶林,在物种多样性高、地形复杂的热带或亚热带森林的相关研究却很少。此外,树种的物候特征在树种分类中常被忽略。我国亚热带山地森林众多,植物种类丰富,季相变化明显,较多孑遗植物和特有植物分布于此,对森林树种进行准确分类识别对亚热带森林的监测、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采用高分辨率(5 cm)无人机RGB影像对浙江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约100 ha范围内的6种常见树种、枯立木和林窗进行分类识别。在基于对象的多尺度分割的基础上,建立了包含光谱、空间几何和纹理特征的特征空间,采用最邻近距离(K-nearest neighbor,KNN)、分类和回归树(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CART)、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4种分类算法进行树种分类,分析高空间分辨率且低成本的无人机RGB遥感影像在较大研究范围的复杂亚热带森林树种分类与识别中的应用潜力,分析丰富的物候信息、纹理特征在提高树种分类精度上的贡献。同时,利用地形数据对研究区进行生境划分,探究复杂地形因素是否会对亚热带树种的识别产生影响。结果表明:(1)无人机RGB遥感影像在较大面积的亚热带森林树种分类与识别中有较强的应用潜力,KNN与光谱特征、空间几何特征的组合实现了最高分类精度(总体精度=83.30%,Kappa系数=0.799),其次是RF与光谱特征、空间几何特征及纹理特征的组合(总体精度=83.13%,Kappa系数=0.798),CART总体表现最差。(2)光谱特征和物候特征对树种分类的贡献最大,空间几何特征其次,而纹理特征在不同分类算法中表现不同。在CART和RF中,纹理特征提高了约4%的总体分类精度;而在KNN和SVM中,纹理特征降低了约5%的分类精度。这与RGB影像本身特性有较大相关性,由于影像是在树种颜色差异较大的特殊物候期获取,且获取时对地距离较高,因此影像本身的光谱和物候特征较丰富,而纹理特征较模糊。(3)针叶树种(除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的分类结果优于阔叶树种;缺萼枫香(Liquidambar acalycina)、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枯立木和林窗在4种算法中都可准确识别。各树种分类结果存在差异主要是由于物种自身的生物学特性,不同物候期表现出的颜色与形态差异是最直接原因,不同树种地面参考样本的数量与质量差异也会影响分类结果。(4)复杂地形因素对森林树种的分类识别有较明显的影响,且不同树种对地形因素的响应不同;同一树种在不同生境分区内的表现不同,整体趋势是在高海拔陡坡区内分类精度较高,特别是柳杉、银杏(Ginkgo biloba)和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综上所述,对于地形复杂、生物多样性较高的亚热带森林,利用无人机搭载数码相机获取RGB影像进行树种分类与识别是一种廉价而高效的方法,适用于较大范围,特别是在地形复杂的山区,该方法可以极大地降低森林资源调查和物种空间分布研究的困难,为生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
魏宁[7](2020)在《古田山花臭蛙和华南湍蛙比较景观遗传学研究》文中认为两栖动物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两栖动物也是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重要过渡类群,其生活史周期离不开水、皮肤通透性高等特点使其对栖息地环境变化极其敏感。因此,两栖动物是森林生态环境质量监控的理想指示物种,其群落结构特征也是评价该地区生态系统质量的重要参数。本研究以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同域分布的花臭蛙与华南湍蛙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的方法,对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景观遗传学方法,优化最小费用距离模型,实现景观连接度的定量分析和潜在廊道的准确定位,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管理规划方面提供更为可靠的科学依据。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从华南湍蛙基因组中开发了12对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使用一个华南湍蛙野生群体(26个)对通过筛选的微卫星标记的种群遗传学特征进行评价。共检测到92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数分布范围为2~19,平均为7.67;观测杂合度分布范围为0.423~1.000,平均为0.808;期望杂合度分布范围为0.510~0.945,平均0.755;多态信息含量分布范围为0.375~0.922,平均为0.693。经Bonferroni校正,位点Aric06,Aric16,Aric25,Aric35和Aric49显着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连锁不平衡检测表明种群各配对位点间无连锁不平衡现象。2、利用7对华南湍蛙微卫星位点与7对花臭蛙微卫星位点对古田山8个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显示:华南湍蛙种群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为5.07(4.41~5.99);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78(0.74~0.80);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73(0.71~0.75)。花臭蛙种群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为3.41(2.90~3.92);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6(0.62~0.73);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57(0.53~0.62)。各种群期望杂合度均达到了较高遗传多样性的范畴,花臭蛙种群遗传多样性低于华南湍蛙种群,但仍然维持在高度多态水平。3、对华南湍蛙和花臭蛙8个种群间的遗传分化和遗传结构进行检测。分子变异分析(AMOVA)结果显示:华南湍蛙和花臭蛙种群间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种群内部,局域种群间存在广泛的基因流。华南湍蛙种群间的遗传变异(3.01%)高于花臭蛙种群(1.25%)。根据Nei’s无偏差遗传距离分别构建种群间的UPGMA聚类图,华南湍蛙种群和花臭蛙种群均聚为两个谱系。4、基于最小成本距离模型对古田山华南湍蛙和花臭蛙种群的景观连接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最佳模型下,硬阔类对于华南湍蛙阻力最小,保持缓冲区硬阔叶林冠覆盖的溪流通道能够最大限度的连接华南湍蛙种群;而对于花臭蛙种群,马尾松类阻力最小,通过增加马尾松类的森林覆盖面积和减少杉木林面积来增加该地区的种群连通度。5、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华南湍蛙和花臭蛙种群潜在生态廊道分布图显示:研究区域内花臭蛙的潜在扩散廊道数量多于华南湍蛙,花臭蛙种群间的景观功能连接度水平高于华南湍蛙种群。
樊海东[8](2020)在《金华北山南坡植被制图及优势植物群落定量分析》文中认为植被是一个地区所有植物个体或植物群落的总称,它是在过去和当前的气候条件以及人为因素影响下,经长期发展演化形成。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分和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指示者,人类目前面临的环境与资源问题都与植被密切相关,尤其是在当下,人类面临着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与植被的破坏与减少有关,因此对植被的研究显得愈加重要和迫切。金华北山地区的植被是在上个世纪中期遭受破坏后,经人工造林和自然演替共同恢复起来的次生林,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和演替的进程中,这为植物群落动态演替机制与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那么,目前金华北山的植被组成和分布格局是怎样的?以后会如何发展?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应该怎样采取合理的植被经营理念和管理措施?这些都是目前亟需回答的科学问题。鉴于上述问题,本研究基于高分二号(GF-2)遥感图像数据,结合野外植被调查,利用GIS技术和相关软件(ENVI、ArcGIS)制作了金华北山南坡中间区域65.5km2的高精度数字化现状植被图,并对其所对应区域的植被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同时基于金华北山南坡主要植被类型的24个样方植物群落调查数据(21个乔木林群落,3个灌丛群落),对主要植被类型的植物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金华北山南坡植被覆盖率约为91%,植被类型包含乔木林、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灌丛、灌草丛、草丛、杂木林、景观绿化和栽培植被共8种类别,该地区的植被除了景观绿化和栽培植被以外,其他各类型在地理成分上均属于亚热带性植被。主要植被类型(群系)有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马尾松+木荷(Schima superba)林、木荷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黄山松(P.taiwanensis)林、毛竹林、马尾松+木荷+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林、马尾松+枫香树林、枫香树林、木荷+枫香树林10种。马尾松林面积为10.5km2,于海拔900m以下皆有分布;马尾松+木荷林面积为5.2km2,分布于海拔108-946m之间;木荷林面积为4.5km2,分布于海拔100-1037m之间;杉木林面积为4.1km2,分布于海拔139-1223m之间;黄山松林面积为2.4km2,分布于海拔740-1277m之间;毛竹林面积为2.0km2,分布于海拔100-1115m之间;马尾松+木荷+枫香树林面积为1.2km2,分布于海拔120-902m之间;马尾松+枫香树林面积为1.2km2,分布于海拔118-609m之间;枫香树林面积为1.1km2,分布于海拔146-1016m之间;木荷+枫香树林面积为1.0km2,分布于海拔181-859m之间。该地区的植被以常绿性为主,同时有一定成分的常绿落叶混交植被和落叶植被。植物属的区系组成以为北温带分布、泛热带分布、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东亚分布为主,这与本地区所处的中亚热带北部的气候条件是一致的。另外,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的物种数量也占相当大的比例,反映了本地区植物区系的热带-亚热带-温带过渡性特点。对金华北山主要植物群落的特征分析显示,该地区的针阔叶混交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功能多样性均比组成单一的纯林要好。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林、杉木林的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以及黄山松林的乔木层物种丰富度都比较小;而黄山松林的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相对较大。杉木林和柳杉林的木材蓄积是该地区最大的。目前,黄山松、柳杉、杉木种群的年龄结构都呈稳定型,并将在以后的一定时间内保持其优势地位,但是其林下没有幼苗或幼苗较少,缺乏自然更新。马尾松种群的年龄结构一般呈稳定型,但一些混交林中的马尾松种群已经开始衰退。木荷为该地区常绿阔叶林的主要优势种,其种群以小树和中树为主,种群年龄结构呈增长型,而和木荷作为共建群种存在的落叶阔叶物种(主要有枫香树、锥栗(Castanea henryi)、短柄枹栎(Quercus serrata var.brevipetiolata))的年龄结构多表现为衰退型,表明木荷种群目前正处于恢复之中,且一些含木荷种群的群落将向着木荷林群落演替。总的来看,金华北山南坡地区的植被在上个世纪遭受严重破坏后,由人工造林和自然恢复共同形成了现在的植被格局,目前其植被组成及分布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受人工林的组成及分布格局的影响。木荷林作为该地区的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的主要优势植被类型,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和演替的进程中。如果该地区的气候不发生重大变化,那么随着木荷等一些常绿阔叶树种种群的恢复和其他人工针叶林的衰退,以木荷林为代表的常绿阔叶林将会影响或改变该地区的植被格局。
周瑾婷[9](2019)在《华东黄山山脉、天目山脉植物多样性及群落特征研究》文中提出黄山山脉和天目山脉为华东地区主要的森林资源储存库,拥有多种森林群落,植物物种丰富。同时,该地区也是我国人口密集、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近30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的经济、社会、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巨大的。过去30年虽然有一些局部调查,但存在局限性、不够系统性、调查方法差异、缺乏共享资源数据交流、交换平台等,仍存在一些重要问题值得深入研究:1)两大大山脉的植物多样性现状;2)不同地区植被类型群落特征和结构的差异;3)人类干扰对森林群落的影响,因此对于该地区植物多样性及群落特征的研究十分必要。为此,本研究采用典型样方–样线调查法对黄山山脉和天目山脉两个地区植物进行了植物群落和物种多样性调查,共调查358km样线、318个20 m×20 m面积达12.72 ha的样方,统计分析了2015–2018年获得的数据,分析了两大山脉物种组成、区系特点、群落特征、历史变化、经济发展与人类干扰对物种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维持、以及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有意义的建议。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黄山山脉、天目山脉基于样方样线法调查数据进行的植物物种组成和区系成分分析的研究。记录到黄山山脉维管植物有175科760属1848种,其中种子植物158科734属1809种,蕨类植物17科26属39种;天目山脉维管植物173科661属1575种,其中种子植物151科622属1502种,蕨类植物22科39属73种,两山脉含物种数最多的科属均为菊科和薹草属。研究区域内分布有银杏、银缕梅、鹅掌楸、黄山梅等濒危保护野生植物。依据吴征镒对我国科属的区系划分原则,黄山山脉和天目山脉调查到的种子植物科属均属于14个分布型,都以热带分布科和温带分布属为主要成分,天目山脉植物区系的温带成分属其占比略大于黄山山脉。对天目山脉物种多样性历史变化的分析表明有5个科及部分种、属本研究未调查到,原因可能为调查范围仍不够广、部分植物物种分布有限等。2)两大山脉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的物种多样性及其植物群落特征研究。选取了天目山脉的西天目、龙塘山和黄山山脉的黄山、牯牛降这4个主要山体,基于随机样方调查,进行了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分析,揭示西天目山单位面积的物种丰富度最高。根据各样方常绿阔叶、落叶阔叶和针叶树种重要值的比例,将样方划分成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4种森林群落类型,比较了4个地区这4种森林群落类型的优势种组成、α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径级结构,发现各山体这4种森林群落类型乔木层的优势种组成不相似;揭示在α多样性指数方面,除了针阔混交林的灌木层和草本层外,其它3种森林群落类型的各层次中,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都以西天目山样方最高;研究也表明在西天目山和龙塘山随机样方中,乔木层主要以胸径小于10 cm的小径木组成,而黄山和牯牛降随机样方中乔木的胸径较大(20 cm以上的个体较多);发现黄山和牯牛降样方乔木层的平均胸径均沿着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递减,但在针阔叶混交林中有升高,认为这很可能是由于这2个地区具有胸径较大的针叶树种---杉木的空间分布造成的。3)经济发展与人类干扰对物种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本研究基于人类干扰程度大小将天目山脉的样方分为了天然林(16个样方)、次生林(25个样方)和人工林(24个样方),并分别对它们进行了物种组成、种-面积曲线、Jaccard相似性系数计算、重要值计算和α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天然林维管植物为80科161属244种,次生林为101科208属332种,人工林为96科209属313种,认为次生林物种丰富度较高的现象符合适当干扰可以增加物种多样性的理论;研究发现该地区人工林的乔木层大多由毛竹、山核桃等经济树种组成,但大量草本种的侵入使物种数并不低;揭示该地区天然林和次生林乔木层主要由壳斗科、樟科等科的树种组成;研究发现天然林样方乔木层的α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次生林和人工林。综合以上结果认为过度的人类干扰会造成自然植被的破坏,降低生物多样性,但适度的人类干扰会对群落生物多样性起到正效应。根据本研究结果,我们对保护华东地区植物多样性提出了增设自然保护区、加强保护区管理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人工干预等建议。
朱成琦[10](2019)在《皖西大别山区典型森林群落结构与碳储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别山区因其独特的地理和自然资源,成为我国生态资源储备和发展生态产业的潜力地区,也是我国东中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区。皖西大别山区植物种类丰富,是大别山的主体部分,也是安徽省重点林区。研究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碳储量对于提升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本研究在皖西大别山区进行森林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 10个典型森林群落的组成结构、物种多样性、生物量、碳储量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皖西大别山区10个典型森林群落组成丰富。其中,胸径(DBH)≥5cm的木本植物有175种,隶属于46科95属(包括裸子植物2科4属5种,被子植物44科91属170种);灌木植物共49科105属204种;草本植物共49科112属163种。(2)10个群落结构较为完整。除马尾松人工林群落径级结构呈单峰型分布,其余9个森林群落径级结构均呈现倒J型分布,群落更新良好;高度级结构均呈现单峰型分布。天然林群落结构比人工林群落结构更为丰富,且天然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都可以分为乔灌草三层,乔木层包括两个亚层。(3)所有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均表现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的规律;Simpson指数在黄山松天然林群落、黄山松人工林群落、马尾松天然林群落、马尾松人工林群落、杉木人工林群落中表现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的规律。(4)乔木层生物量对群落总生物量的贡献率最高。其中,落叶阔叶混交林乔木层生物量占比最小,为84.1%,其余9个群落乔木层生物量占比94.3%~99.6%。灌木和草本对于总生物量的贡献很小,但不可忽略。与人工林群落相比,天然林群落中林下植被(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生物量占群落总生物量的比例更高。(5)乔木层物种多样性与海拔的关系为:在海拔800m以下,Simpson指数、Peilou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随着海拔升高而增长,3个多样性指数在海拔800~1200m的范围内维持较高的多样性水平,在海拔1200m以上随着海拔的升高又呈现出下降的趋势。(6)乔木层生物量、碳储量与乔木平均胸径、乔木平均树高与均呈现极显着正相关性(p<0.01),林分密度与乔木平均胸径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
二、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山松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山松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景宁大仰湖湿地群省级自然保护区针阔混交林的群落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样地设置 |
2.2 调查内容 |
2.3 统计分析 |
2.3.1 植物鉴定及区系分析 |
2.3.2 重要值 |
2.3.3 径级结构 |
2.3.4 点格局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群落的区系特征 |
3.1.1 群落物种的基本组成 |
3.1.2 分布区类型 |
3.1.3 种-面积曲线 |
3.2 群落结构 |
3.2.1 群落的径级结构 |
3.2.2 群落的垂直结构 |
3.3 空间分布格局 |
4 结论与讨论 |
(2)环境因子对浙江省土壤动物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土壤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进展 |
1.1.1 土壤动物的定义和分类 |
1.1.2 土壤动物群落的生态功能 |
1.2 国内外森林土壤动物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国外森林土壤动物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国内森林土壤动物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不同植被类型与土壤动物关系研究概况 |
1.4 土壤环境因子与土壤动物之间的关系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天台山样地 |
2.1.2 古田山样地 |
2.1.3 乌岩岭样地 |
2.1.4 天目山样地 |
2.1.5 金华北山样地 |
2.2 研究方法 |
2.2.1 野外取样方法 |
2.2.2 室内分离鉴定及样品分析方法 |
2.2.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三章 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组成与结构特征 |
3.1 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动物区系组成概况 |
3.2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浙江省同一区域不同植被类型中土壤动物群落组成与结构特征 |
4.1 浙东天台山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
4.1.1 土壤动物群落组成 |
4.1.2 土壤动物空间分布特征 |
4.1.3 土壤动物物种多样性特征 |
4.1.4 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比较 |
4.2 浙西古田山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
4.2.1 土壤动物群落组成 |
4.2.2 土壤动物空间分布特征 |
4.2.3 土壤动物物种多样性特征 |
4.2.4 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比较 |
4.3 浙南乌岩岭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
4.3.1 土壤动物群落组成 |
4.3.2 土壤动物空间分布特征 |
4.3.3 土壤动物物种多样性特征 |
4.3.4 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比较 |
4.4 浙北天目山不同植被类型中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
4.4.1 土壤动物群落组成 |
4.4.2 土壤动物空间分布特征 |
4.4.3 土壤动物物种多样性特征 |
4.4.4 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比较 |
4.5 浙中金华北山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
4.5.1 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及数量 |
4.5.2 土壤动物空间分布特征 |
4.5.3 土壤动物物种多样性特征 |
4.5.4 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比较 |
4.6 小结与讨论 |
4.6.1 各样地土壤动物群落组成 |
4.6.2 各样地土壤动物空间分布 |
4.6.3 各样地土壤动物群落特征指数分析 |
第五章 土壤动物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 |
5.1 常绿阔叶林中土壤动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5.1.1 土壤动物群落结构 |
5.1.2 环境因子比较 |
5.1.3 土壤动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5.2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土壤动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5.2.1 土壤动物群落结构 |
5.2.2 环境因子比较 |
5.2.3 土壤动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5.3 针阔叶混交林中土壤动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5.3.1 土壤动物群落结构 |
5.3.2 环境因子比较 |
5.3.3 土壤动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5.4 针叶林中土壤动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5.4.1 土壤动物群落结构 |
5.4.2 环境因子比较 |
5.4.3 土壤动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5.5 小结与讨论 |
5.5.1 同一植被类型不同区域森林土壤动物的群落特征 |
5.5.2 环境对土壤动物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浙江省几种弃管杉木林的群落特征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植物群落特征的研究进展 |
1.1.1 植物群落基本组成 |
1.1.2 物种多样性 |
1.1.3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科学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样地设置与调查方法 |
2.3 数据分析 |
2.3.1 群落基本组成特征 |
2.3.2 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
2.3.3 统计分析 |
2.3.4 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
第三章 弃管杉木林群落基本组成特征 |
3.1 物种组成和垂直结构 |
3.1.1 物种组成 |
3.1.1.1 科组成 |
3.1.1.2 属组成 |
3.1.1.3 种组成 |
3.1.2 垂直结构 |
3.2 重要值和区系分析 |
3.2.1 重要值 |
3.2.2 区系分布 |
3.2.2.1 科组成 |
3.2.2.2 属组成 |
3.3 群落和主要种群的径级结构 |
3.3.1 群落的径级结构 |
3.3.2 杉木的径级结构 |
3.3.3 优势阔叶乔木种的径级结构 |
3.4 小结与讨论 |
3.4.1 群落的物种组成特征 |
3.4.2 群落的结构特征 |
第四章 不同尺度下杉木数量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
4.1 群落杉木数量与物种多样性 |
4.2 三种尺度下杉木数量的空间分布 |
4.3 三种尺度下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 |
4.4 杉木数量与物种多样性的相关性随尺度的变化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群落中杉木及其与阔叶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 |
5.1 杉木的空间分布格局 |
5.2 杉木与阔叶优势乔木种的空间关联 |
5.2.1 杉木与主要落叶阔叶种的关系 |
5.2.2 杉木与主要常绿阔叶种的关系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附录 样地维管植物名录汇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珍贵树种红楠适生区预测及生境地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天然林保护及人工林发展状况 |
1.2 珍贵树种研究概况 |
1.3 植被适生区模拟研究进展 |
1.4 物种种间关系及物种与环境间关系研究进展 |
1.4.1 种间联结 |
1.4.2 生态位 |
1.4.3 双向指示种分析 |
1.4.4 物种多样性 |
1.4.5 典范对应分析 |
1.5 红楠研究进展 |
1.5.1 红楠苗木特性及栽培研究进展 |
1.5.2 红楠的地理分布 |
1.5.3 红楠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 |
1.5.4 红楠群落生态学研究进展 |
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 |
2.3.1 样地设置与调查 |
2.3.2 Max Ent模型预测 |
2.3.3 环境变量的筛选 |
2.3.4 重要值计算 |
2.3.5 种间关联 |
2.3.6 生态位特征 |
2.3.7 双向指示种分析 |
2.3.8 物种多样性 |
2.3.9 典范对应分析 |
3 红楠适生区及环境适应性 |
3.1 红楠在中国的适生区预测结果 |
3.1.1 模型评估 |
3.1.2 当前地理分布预测 |
3.1.3 未来气候情景下的适生区预测 |
3.1.4 红楠分布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3.2 红楠在浙江省的适生区预测结果 |
3.2.1 环境因子的筛选 |
3.2.2 模型评估 |
3.2.3 适生区模拟结果 |
3.2.4 红楠分布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4 红楠生境地群落基本特征 |
4.1 物种组成及种间关系 |
4.1.1 生境特征 |
4.1.2 群落物种组成与重要值 |
4.1.3 红楠群落优势种种间关系 |
4.1.4 红楠群落优势种的生态位 |
4.1.4.1 生态位宽度 |
4.1.4.2 生态位重叠 |
4.2 群落分类排序及多样性比较 |
4.2.1 TWINSPAN分类结果 |
4.2.2 红楠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 |
4.2.2.1 不同群丛物种多样性比较 |
4.2.2.2 不同层次物种多样性比较 |
4.2.3 CCA排序 |
4.2.3.1 样地与环境因子排序 |
4.2.3.2 优势种与环境因子排序 |
5 讨论 |
5.1 气候因素对红楠适生区的影响 |
5.2 非气候因素对红楠适生区的影响 |
5.3 红楠适生区规划及发展策略 |
5.4 物种种间关系 |
5.5 群落分类排序及多样性比较分析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5)浙江凤阳山蝴蝶物种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生物多样性研究概况 |
1.1.1 概念内涵 |
1.1.2 研究现状及必要性 |
1.1.3 测量指标 |
1.2 蝴蝶物种多样性研究概况 |
1.2.1 国外蝴蝶物种多样性研究 |
1.2.2 国内蝴蝶物种多样性研究 |
1.3 蝴蝶研究概述 |
1.3.1 分类系统 |
1.3.2 形态特征 |
1.3.3 生物学特性 |
1.3.4 开发利用价值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5.1 课题来源 |
1.5.2 研究背景 |
1.5.3 研究意义 |
2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述 |
2.1.1 自然概况 |
2.1.2 样线设置 |
2.2 研究方法 |
2.2.1 调查方式 |
2.2.2 调查时间 |
2.2.3 调查工具 |
2.2.4 标本采集 |
2.2.5 物种鉴定 |
2.3 数据处理方法 |
2.3.1 物种多样性指数 |
2.3.2 物种相似性系数 |
2.3.3 物种-多度关系图 |
2.3.4 优势种、常见种和罕见种的划分 |
2.3.5 特有种、共有种的确定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物种组成及分布和数量多度分析 |
3.1.1 蝴蝶物种组成及分布 |
3.1.2 蝴蝶数量多度分析 |
3.1.3 蝴蝶群落物种-多度关系 |
3.2 不同样线上的蝴蝶群落结构分析 |
3.2.1 不同样线上的蝴蝶种类组成 |
3.2.2 不同样线上的蝴蝶特有种、优势种及共有种分析 |
3.2.3 不同样线上的蝴蝶物种多样性分析 |
3.2.4 不同样线上的蝴蝶物种相似性分析 |
3.3 不同月份间的蝴蝶群落结构分析 |
3.3.1 不同月份间的蝴蝶种类组成 |
3.3.2 不同月份间的蝴蝶特有种、优势种及共有种分析 |
3.3.3 不同月份间的蝴蝶物种多样性分析 |
3.3.4 不同月份间的蝴蝶物种相似性分析 |
3.4 不同海拔梯度下的蝴蝶群落特征 |
3.4.1 不同海拔梯度下的蝴蝶群落特征的变化趋势 |
3.4.2 不同海拔梯度下的蝴蝶物种多样性分析 |
3.4.3 不同海拔梯度下的蝴蝶物种相似性分析 |
3.5 蝴蝶物种的年际动态变化关系 |
3.5.1 蝴蝶物种组成的年际变化 |
3.5.2 蝴蝶物种多样性的年际动态变化 |
3.6 与浙江其他地区蝴蝶多样性比较 |
4 结论 |
4.1 蝴蝶物种构成比例 |
4.2 不同样线上的蝴蝶群落结构特征 |
4.3 不同月份间的蝴蝶群落结构特征 |
4.4 不同海拔梯度下的蝴蝶群落特征 |
4.5 蝴蝶物种年际动态变化关系 |
5 讨论与研究展望 |
5.1 讨论 |
5.1.1 与浙江其他地区蝴蝶多样性比较 |
5.1.2 蝴蝶物种多样性影响因素分析 |
5.1.3 蝴蝶物种多样性保护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浙江凤阳山蝴蝶分布名录 |
附录B 浙江凤阳山样线生境照 |
附录C 浙江凤阳山样线监测工作照 |
附录D 浙江凤阳山部分蝴蝶物种照 |
附录E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6)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的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树种分类与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多源遥感数据树种分类研究现状 |
1.2.2 无人机平台在生态学及物种识别领域的应用现状 |
1.2.3 分类算法的应用现状 |
1.2.4 当前领域存在的不足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研究数据获取及处理 |
2.2.1 无人机RGB影像的获取及预处理 |
2.2.2 野外调查及参考数据的收集 |
2.3 研究方法 |
2.3.1 图像分割 |
2.3.2 特征选择和优化 |
2.3.3 基于对象的物种分类 |
2.3.4 分类精度评估 |
2.4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基于研究区域的树种分类与识别 |
3.1 样本可分离性及特征重要性分析 |
3.2 不同特征组合下的树种分类结果与分析 |
3.2.1 无纹理特征的树种分类 |
3.2.2 有纹理特征的树种分类 |
3.2.3 有无纹理特征分类结果的对比与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基于生境分区的树种分类与识别 |
4.1 生境类型的划分 |
4.2 不同生境分区的分类结果与分析 |
4.2.1 高海拔缓坡区(upper flat)的树种分类 |
4.2.2 高海拔陡坡区(upper slope)的树种分类 |
4.2.3 低海拔陡坡区(low slope)的树种分类 |
4.2.4 三种生境分区分类结果的对比与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不足 |
5.3 当前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
5.3.1 分类对象复杂性的挑战 |
5.3.2 整合多源遥感数据的挑战 |
5.3.3 整合植物物候与纹理等特征的挑战 |
5.3.4 物种分类算法的技术挑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基于遥感数据进行植物物种识别的120 个研究案例 |
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古田山花臭蛙和华南湍蛙比较景观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景观遗传学 |
1.1 背景 |
1.2 景观遗传学的概念 |
1.3 景观遗传学的研究方法 |
1.4 景观遗传学与连接度 |
1.5 景观遗传学在两栖类中的研究现状 |
1.6 景观遗传学在其他动物中的研究现状 |
2 研究地与研究物种概述 |
2.1 研究地概述 |
2.2 研究物种概述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华南湍蛙微卫星标记开发与评价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 |
2.1 样本采集 |
2.2 主要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DNA提取 |
3.2 高通量测序和微卫星位点查找 |
3.3 引物的设计与筛选 |
3.4 微卫星标记的种群遗传学评价 |
4 实验结果 |
4.1 华南湍蛙DNA的提取结果 |
4.2 引物的设计与筛选结果 |
4.3 微卫星标记的种群遗传学评价 |
5 讨论 |
5.1 微卫星引物的设计与筛选 |
5.2 华南湍蛙群体的种群遗传学特征 |
5.3 高通量测序法获取微卫星序列的优越性 |
第三章 古田山花臭蛙和华南湍蛙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 |
2.1 样本采集 |
2.2 主要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DNA提取 |
3.2 PCR群体扩增 |
3.3 基因分型与数据读取 |
3.4 数据分析 |
4 实验结果 |
4.1 DNA提取与PCR扩增结果 |
4.2 基因分型与数据读取结果 |
4.3 数据分析结果 |
5 讨论 |
5.1 种群遗传多样性 |
5.2 种群遗传分化和遗传结构 |
第四章 古田山花臭蛙和华南湍蛙种群景观连接度分析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3.1 景观数据 |
3.2 最小成本距离模型 |
3.3 遗传数据 |
3.4 确定最佳模型 |
4 实验结果 |
4.1 景观数据 |
4.2 遗传数据 |
4.3 最佳模型 |
4.4 生态廊道 |
5 讨论 |
第五章 小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
致谢 |
(8)金华北山南坡植被制图及优势植物群落定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植被制图研究综述 |
1.2.1 植被制图的起源及发展 |
1.2.2 国内植被制图发展概况 |
1.3 植物群落研究综述 |
1.3.1 植物群落研究中一些重要概念 |
1.3.2 植物群落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植物群落调查方法 |
1.4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研究技术路线 |
2.3 植被制图方法步骤 |
2.3.1 数据和软件 |
2.3.2 遥感图像预处理 |
2.3.3 野外植被踏查 |
2.3.4 植被图绘制 |
2.4 典型样地调查与群落分析方法 |
2.4.1 样地调查 |
2.4.2 样方数据分析方法 |
第三章 植被制图结果及植被特征 |
3.1 植被分类及植被图编排说明 |
3.2 植被图 |
3.3 植被制图区域植被特征描述 |
3.4 植被制图区域植被特征分析 |
3.4.1 植被组成分析 |
3.4.2 主要物种的空间分布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金华北山南坡优势植物群落定量分析 |
4.1 样方物种组成分析 |
4.2 植物地理成分区系分析 |
4.3 样方群落特征分析 |
4.3.1 群落物种丰富度分析 |
4.3.2 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
4.3.3 群落密度分析 |
4.3.4 乔木林建群种种群年龄结构分析 |
4.4 群落特征描述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回顾与总结 |
5.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金华北山样地调查及植被踏查所见植物名录 |
附录 Ⅱ 金华北山植被景观图片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华东黄山山脉、天目山脉植物多样性及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生物多样性 |
1.2 森林植物群落特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 人类干扰对森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1.4 我国亚热带森林群落研究及主要森林植被类型 |
1.4.1 常绿阔叶林 |
1.4.2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
1.4.3 落叶阔叶林 |
1.4.4 针阔叶混交林 |
1.5 黄山山脉、天目山脉亚热带森林群落研究历史 |
1.5.1 黄山山脉 |
1.5.2 天目山脉 |
1.5.3 存在问题 |
1.6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
1.7 研究区概况 |
1.7.1 地理位置和地质地貌 |
1.7.2 水文、气候和土壤 |
1.7.3 植被 |
第二章 天目山脉与黄山山脉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区系特点研究 |
2.1 引言 |
2.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2.1 研究对象和调查方法 |
2.2.2 分析方法 |
2.3 结果分析 |
2.3.1 各山脉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 |
2.3.2 区系特点 |
2.3.3 两大山脉濒危保护植物现状 |
2.4 讨论 |
2.4.1 两大山脉物种组成及植物区系 |
2.4.2 两大山脉濒危及保护植物 |
2.4.3 天目山脉物种组成与历史记录的比较 |
第三章 天目山脉与黄山山脉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地区的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
3.1 引言 |
3.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2.1 研究对象 |
3.2.2 样方设置与群落调查 |
3.2.3 群落组成分析方法 |
3.2.4 α 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方法 |
3.2.5 径级结构分析方法 |
3.3 结果分析 |
3.3.1 各地区植物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
3.3.2 各地区不同类型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差异分析 |
3.3.3 α多样性指数分析 |
3.4 讨论 |
3.4.1 各地区物种多样性水平的差异 |
3.4.2 各样地不同森林类型样方植物群落特征 |
3.4.3 各样地不同森林类型样方植物群落径级结构 |
第四章 经济发展与人类干扰程度对天目山脉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数量特征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样方设置 |
4.2.3 群落物种组成、数量特征和相似性指数 |
4.2.4 种-面积曲线 |
4.3 结果 |
4.3.1 天然林、次生林、人工林的群落物种组成特征及相似性比较 |
4.3.2 三类植物群落的种-面积曲线 |
4.3.3 群落各层次优势种和α多样性指数的比较 |
4.3.4 人工林不同群落类型物种组成及特征 |
4.4 讨论 |
4.4.1 天然林、次生林、人工林群落特征 |
4.4.2 人类干扰对天目山脉森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4.4.3 不同类型人工林群落组成的差异 |
4.4.4 保护和维持生物多样性对策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10)皖西大别山区典型森林群落结构与碳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森林群落有关名词的定义及内涵 |
1.2 森林群落特征研究进展 |
1.2.1 森林群落结构 |
1.2.2 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 |
1.3 森林群落固碳能力研究进展 |
2 引言 |
2.1 课题来源 |
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图 |
3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
3.1.2 气候 |
3.1.3 土壤 |
3.1.4 植被 |
3.2 研究方法 |
3.2.1 森林类型选择的依据 |
3.2.2 样地调查 |
3.2.3 群落特征调查 |
3.2.4 群落结构 |
3.2.5 物种组成及其重要值 |
3.2.6 物种多样性指数 |
3.2.7 群落生物量 |
3.2.8 群落碳储量与碳密度 |
3.3 数据处理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森林群落组成与外貌特征 |
4.1.1 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组成与外貌特征 |
4.1.2 针阔混交林群落组成与外貌特征 |
4.1.3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组成与外貌特征 |
4.1.4 针叶纯林群落组成与外貌特征 |
4.2 群落结构 |
4.2.1 群落的水平结构 |
4.2.2 群落优势树种的水平结构 |
4.2.3 群落的垂直结构 |
4.3 群落物种多样性 |
4.4 乔木层物种多样性与海拔的相关性 |
4.5 群落生物量与碳储量 |
4.6 乔木层群落结构与碳储量的相关性 |
4.7 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与碳储量的相关性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山松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景宁大仰湖湿地群省级自然保护区针阔混交林的群落学特征研究[J]. 陈莉娟,徐洪峰,叶文晶,廖瑜俊. 浙江林业科技, 2021(06)
- [2]环境因子对浙江省土壤动物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的影响[D]. 白哲. 浙江师范大学, 2021(02)
- [3]浙江省几种弃管杉木林的群落特征比较研究[D]. 吴雁南.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4]珍贵树种红楠适生区预测及生境地群落特征研究[D]. 任晴.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5]浙江凤阳山蝴蝶物种多样性研究[D]. 李秀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6]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的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树种分类与识别[D]. 孔嘉鑫. 华东师范大学, 2020
- [7]古田山花臭蛙和华南湍蛙比较景观遗传学研究[D]. 魏宁.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8]金华北山南坡植被制图及优势植物群落定量分析[D]. 樊海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9]华东黄山山脉、天目山脉植物多样性及群落特征研究[D]. 周瑾婷. 浙江大学, 2019(02)
- [10]皖西大别山区典型森林群落结构与碳储量研究[D]. 朱成琦.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