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脉灌注尿激酶加按摩法治疗肢体动脉栓塞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李配庆[1](2020)在《壮药穴位敷贴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有效性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拟随机、单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研究壮药穴位敷贴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壮药穴位敷贴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推广应用提供客观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符合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诊断标准且来自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广西国际壮医医院(2019年3月~2019年11月)住院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安慰剂敷贴,观察组予常规治疗+壮药穴位敷贴,每日治疗1次,6次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分别记录治疗前(-3~0天)、治疗后1月(28?3天)、治疗后3月(84?3天)的NIHSS评分、ADL评分、m R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最后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各项比较(基线资料、NIHSS评分、ADL评分、m RS评分、中医症候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治疗后1月(28?3天)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3%vs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月(84?3天)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VS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说明联合壮药穴位敷贴治疗方案优于单独常规治疗。(3)NIHSS评分比较:(1)两组治疗后1月(28?3天)、3月(84?3天)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均有效。(2)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壮药穴位敷贴治疗方案优于单独常规治疗。(4)ADL评分比较:(1)两组治疗后1月(28?3天)、3月(84?3天)的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均有效。(2)观察组治疗后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壮药穴位敷贴治疗方案优于单独常规治疗。(5)m RS评分比较:(1)观察组治疗后1月(28?3天)、3月(84?3天)的m R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治疗有效;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显着变化(P>0.05)。(2)观察组治疗后的m 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壮药穴位敷贴治疗方案优于单独常规治疗。(6)中医症候评分比较:(1)两组治疗后1月(28?3天)、3月(84?3天)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均有效。(2)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壮药穴位敷贴治疗方案优于单独常规治疗。(7)两组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壮药穴位敷贴安全可靠。结论:(1)壮药穴位敷贴对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有效降低患者的NIHSS评分、m R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提高患者的ADL评分,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轻残疾,改善中医症候,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壮药穴位敷贴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杜忠剑[2](2019)在《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NIHSS评分、长谷川智能量表(HD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炎症因子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6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按照指南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按患者静脉推注;而后45 mL加入到体重计算,0.9mg/kg体重(最大剂量为90mg),总剂量的10%先静脉推入,剩余剂量在随后60 min内静脉滴注,1次/d,只给予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介入醒脑开窍针刺法,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相关炎症因子以及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NIHSS评分,HDS评分,Barthel指数,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IL-12、IL-16和肿瘤坏死因子a,出现梗死后出血、吸入性肺炎、低蛋白血症、使用抗焦虑药物患者例数方面对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减少梗死后不良反应,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徐效昆[3](2019)在《电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研究及中药预防的系统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深静脉血栓(DVT)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导致栓塞肺动脉,引起患者死亡,因此对本病的防治十分重要。然而,现代西医学对于本病的防治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故需要去探索更为有效、安全的防治手段。DVT在中医学中属于“股肿”、“脉痹”等范畴,“气滞血瘀”为此病的基本病机,活血化瘀为防治此病的一般论治法则。中药治疗和针刺治疗作为中医学中最主要的两种治疗手段,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方剂预防THA术后的DVT在临床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仍缺乏循证依据;使用针刺的方法预防其他疾病所引起的DVT可见少数临床报道,但针对THA术后DVT发生的预防尚未见一例报道。因此,为中药对THA术后DVT的防治作用提供循证依据,并探索针刺对THA术后DVT的防治作用,对于评价中医学在预防THA术后DVT的治疗效果、拓宽中医学在预防THA术后DVT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循证研究:目的:为了给中药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防治作用提供循证依据,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应用中药方剂防治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进行系统评价,选取使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方与补阳还五汤加减方的临床研究,以探讨中药方剂与西药相比防治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有效性。方法:全面检索以DVT发生率为主要观察指标、中医活血方剂为主要干预措施来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DVT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标准并按流程来筛选形成纳入文献,提取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和相关观察指标数据,同时按照cochrane标准评估文献方法学质量。对文献的疗效指标进行Meta分析,分析处理各指标异质性,并借助漏斗图了解发表偏倚。结果:基于中医活血方剂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系统评价:共纳入14个RCT,受试者共1147例,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普遍不佳。中医活血方剂组相比西药能够更加有效地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DVT的发病率(P<0.05),降低术后患者血液中fib水平(P<0.05),临床安全性良好。通过亚组分析,发现补阳还五汤加减组相比西药能够更加有效地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DVT的发病率(P<0.05),降低术后患者血液中DDi水平(P<0.05),桃红四物汤加减组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DVT的发病率上效果与西药相当(P>0.05),相比较西药组而言,桃红四物汤加减组够更加有效地降低术后患者血液中Fib水平(P<0.05)。结论:基于DVT的发病率为主要指标,中医活血方剂能够安全有效地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然而受研究方法学质量、异质性、样本量等限制原因,中医活血方剂对DVT的预防作用尚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以及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验证。临床研究:目的:为了探索针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防治作用,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探讨了电针对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的预防效果,以及部分的治疗机理。方法:选取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骨科病房所治疗,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94例,使用区组随机化的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7例。由于治疗组有两例脱落,故最终收治病例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7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即术后使用弹力袜,早期指导患者系统合理髋关节功能锻炼,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在术后1-7天予电针治疗,取双侧合谷穴、太冲穴,患侧梁丘穴、外丘穴、金门穴,常规消毒进针,深度为25mm左右,得气后再将电针输出导线夹在患者患肢穴位之毫针上,采用频率为2/100Hz的疏密波刺激30分钟,输出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治疗组术后1-7天同时服用利伐沙班,每日10mg。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仅在术后1-7天服用利伐沙班,每日10mg。两组患者在术前及术后第7天检查双下肢静脉彩超,并在术前、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5天分别予以检查PT、APTT、Fib、DDi、PLT、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中切、全血粘度低切、血浆粘度。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7日双下肢血管彩超结果及下肢DVT发生率,患者术肢的血肿、肿胀情况,以及相关血液指标的变化。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性统计学分析,二组间分类资料的分布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两组间连续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临床结果指标的比较主要采用重复测量设计方差分析,不同时间点的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方法。检验水准定为0.05,小于0.05认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对照组DVT发生数为7例,未发生数为40例,发生率为14.9%,试验组DVT发生数为1例,未发生数为44例,发生率为2.2%,经卡方检验,可以认为两组的DVT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患者下肢血肿的发生数为5例,未发生数为42例,发生率为7.6%,试验组患者下肢血肿的发生数为2例,未发生数为43例,发生率为4.4%,经卡方检验,认为两组的下肢血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患者下肢瘀斑的发生数为4例,未发生数为43例,发生率为4.3%,试验组患者下肢瘀斑的发生数为0例,未发生数为45例,发生率为0%,经卡方检验,认为两组的下肢瘀斑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第5天PLT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术后第3天、术后第5天Fib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5天治疗组DDi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两组均未发生出血、肺栓塞等不良事件。结论:通过临床研究发现,电针联合西药组相比较于单纯西药组能够显着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此外也具有更好的安全性。通过比较患者的一些血液指标发现,电针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从而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并能够改善血液的纤溶状态,降低D-二聚体的含量,然而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量有限,该结论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侯玉芬,郝清智[4](2007)在《急性肢体动脉栓塞临床溶栓抗凝与中医药治疗》文中指出
赵伦土[5](2000)在《动脉灌注尿激酶加按摩法治疗肢体动脉栓塞临床观察》文中指出
二、动脉灌注尿激酶加按摩法治疗肢体动脉栓塞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动脉灌注尿激酶加按摩法治疗肢体动脉栓塞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壮药穴位敷贴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有效性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资料 |
1 研究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研究对象选择 |
1.2.1 西医脑梗死的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1.2.3 壮医麻邦诊断 |
1.2.4 纳入标准 |
1.2.5 排除标准 |
1.2.6 剔除标准 |
1.2.7 脱落或中止病例处理方法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
2 研究方法 |
2.1 随机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2.1 常规治疗 |
2.2.2 干预措施 |
2.2.3 穴位敷贴的制备 |
2.2.4 穴位敷贴注意事项 |
2.3 测量指标 |
2.3.1 基线资料 |
2.3.2 安全性指标 |
2.3.3 疗效性指标 |
2.4 试验流程 |
2.5 质量控制措施 |
2.5.1 操作者操作规范 |
2.5.2 操作者的培训 |
2.5.3 提高受试者的依从性 |
2.5.4 伦理学要求 |
2.6 数据统计分析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3 研究结果 |
3.1 完成情况 |
3.2 一般资料结果 |
3.2.1 一般资料比较 |
3.2.2 两组治疗前各项评分 |
3.3 两组治疗后各项评分 |
3.3.1 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比较 |
3.3.2 两组治疗后28±3天总有效率的比较 |
3.3.3 两组治疗后84±3天总有效率的比较 |
3.3.4 两组治疗后的Trelis polt-100%Stacked Bars图 |
3.3.5 两组治疗后ADL评分比较 |
3.3.6 两组治疗后mRS评分比较 |
3.3.7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
3.3.8 安全性指评估比较 |
第四部分 讨论 |
4 讨论 |
4.1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认识 |
4.1.1 缺血性脑卒中的概念 |
4.1.2 缺血性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特点 |
4.1.3 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
4.1.4 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 |
4.1.5 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 |
4.2 祖国医学对中风的认识 |
4.2.1 历代医家对中风的认识 |
4.2.4 中风病的常用治法 |
4.3 壮药穴位敷贴的认识 |
4.3.1 壮药穴位敷贴的选药依据 |
4.3.2 壮药穴位敷贴中药药理作用 |
4.3.3 壮药穴位敷贴的剂量使用依据 |
4.3.4 壮药穴位敷贴的取穴依据 |
4.3.5 穴位敷贴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 |
4.4 两组治疗一般资料比较 |
4.4.1 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变化情况 |
4.4.2 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的变化情况 |
4.4.3 两组治疗后改良ADL评分变化情况 |
4.4.4 两组治疗后mRS评分变化情况 |
4.4.5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情况 |
4.4.6 两组安全性评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图表 |
综述 中医外治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2)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传统医学对脑梗死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脑梗死的认识 |
3 炎症因子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病例来源 |
2 病例选择标准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剔除标准和脱落病例 |
3 研究方法 |
4 观察指标 |
5 统计分析处理 |
6 研究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概述 |
2 病机理论上的创新 |
3 选穴上的创新 |
4 针刺运用手法上的改革 |
5 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理 |
6 研究结果分析 |
第四部分 结论问题展望 |
结论 |
问题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针灸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
1 针灸疗法治疗急性脑卒中功能障碍研究概况 |
1.1 针灸对急性脑卒中病患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改善 |
1.2 针灸对急性脑卒中病患语言功能障碍的改善 |
1.3 针灸对急性脑卒中病患睡眠障碍的改善 |
1.4 针灸对急性脑卒中病患吞咽功能障碍的改善 |
1.5 针灸对急性脑卒中病患抑郁症状的改善 |
2 治疗急性脑卒中的常见针灸方式 |
2.1 单纯性针灸治疗 |
2.2 电针治疗 |
2.3 温针灸法 |
2.4 多种针法结合 |
3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电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研究及中药预防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进展 |
一、前言 |
二、DVT发病机制 |
三、DVT的高危因素 |
四、DVT的诊断 |
五、DVT的预防性措施 |
六、DVT的治疗 |
第二节 祖国医学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认识 |
一、病名及其特点 |
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因病机 |
三、治则治法 |
四、DVT中医辨治及疗效评价 |
第三节 针刺活血化瘀的理论探源 |
一、前言 |
二、《黄帝内经内经》及后世各代医家对针刺活血化瘀的认识 |
三、针刺活血化瘀的原理 |
四、针刺对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现代医学研究 |
五、针刺对微循环影响的现代医学研究 |
第二章 中药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循证研究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中医活血方剂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系统评价 |
一、引言 |
二、资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第三节 讨论 |
第三章 电针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临床试验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一般资料 |
一、病例来源 |
二、病例选择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分组方法 |
二、关于盲法 |
三、样本量估算 |
四、治疗方法 |
五、取穴、操作方法及器材 |
六、疗效评定指标 |
七、试验流程图 |
八、临床资料的统计学处理 |
第四节 研究结果 |
一、基本情况资料比较 |
二、疗效指标比较 |
第五节 讨论 |
一、疗效分析 |
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DVT的流行病学研究 |
三、DVT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发病机制探讨 |
四、利伐沙班的药理学及应用 |
五、取穴依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
详细摘要 |
(4)急性肢体动脉栓塞临床溶栓抗凝与中医药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治疗方法选择 |
2 溶栓抗凝治疗 |
2.1 溶栓抗凝治疗的适应症 |
2.2 溶栓剂、抗凝剂的选择 |
2.2.1 链激酶 |
2.2.2 尿激酶 |
2.2.3 特异性纤维蛋白激活物 (tpA) |
2.3 抗凝药物 |
2.3.1 肝素 (heparin) |
2.3.2 低分子肝素 (LMNH) |
2.3.3 华法令 (Warfarin) |
2.4 给药途径 |
2.4.1 静脉内给药 |
2.4.2 动脉内给药 |
2.4.3 脉冲式栓子内给药 |
2.5 溶栓抗凝治疗的局限性及并发症 |
3 中医药治疗 |
4 取拴、溶栓、抗凝与中医药联合治疗才是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最佳疗法 |
四、动脉灌注尿激酶加按摩法治疗肢体动脉栓塞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壮药穴位敷贴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有效性的临床研究[D]. 李配庆.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2]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D]. 杜忠剑.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3]电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研究及中药预防的系统评价[D]. 徐效昆.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4]急性肢体动脉栓塞临床溶栓抗凝与中医药治疗[J]. 侯玉芬,郝清智.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07(05)
- [5]动脉灌注尿激酶加按摩法治疗肢体动脉栓塞临床观察[J]. 赵伦土.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