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阴离子和阳离子甲硅溶液澄清啤酒(论文文献综述)
曲小玲[1](2021)在《离子液体催化合成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及其化学回收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白色污染的日益严重,化石能源的即将耗尽,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科学家们一方面从原料源头上着眼于对可再生资源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的开发,另一方面,从聚合物最终使用问题上着眼于对废弃材料的回收利用。这种从可再生资源-聚合物-单体的循环发展模式能够有效的减少对化石能源的开采和使用,并能促进化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开发可替代石油基高分子材料的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并为其最终使用问题提供有效的回收利用策略引起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极大关注,正日益成为新世纪化学工业和聚合物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研究开发前沿。2,5-呋喃二甲酸(FDCA)作为5-羟甲基糠醛的衍生物,能从可再生资源果糖中获得。FDCA被美国能源部评选为12种最具潜力的生物基芳香族平台化合物之一,因其与对苯二甲酸(PTA)有着相似的化学结构,反应活性更高,有望成为对苯二甲酸等石油基芳香平台化合物的理想替代品。目前,以FDCA单体和乙二醇(EG)作为主要原料,经直接酯化熔融缩聚法得到的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PEF),因其与石油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具有相似的热、力学性和更为优异的阻隔性能而备受关注。PEF链段中由于呋喃环上两个羰基之间的夹角(129.4°),赋予PEF具有特殊的螺旋式非线性结构。这种螺旋结构使得PEF具有优异的性能,例如高强度,化学稳定性和突出的阻隔性,使PEF在食品包装膜、中空饮料瓶等包装领域具备一定的优势。Avantium曾报道将其应用于软饮料和酒精饮料的包装,以及作为纺织品纤维应用于包装薄膜。嘉士伯集团宣传使用PEF和木纤维作为“绿色纤维瓶”的原型适合于盛装啤酒。因此,PEF有能力与以石油基原料为基础的同行竞争。然而,目前合成PEF常用的催化剂为金属催化剂,如钛类,锡类,锑类和锗类。尽管金属催化剂在PEF合成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但残留的金属催化剂无法完全去除。这势必对聚酯的性能产生负面影响,例如,PEF产品色泽加深,热稳定性差等。并且最终产品中残留的有毒金属的堆积也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此外,未来PEF商业化后的积累,由于其有限的或不可生物降解性,必将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巨大的污染和危害。因此,为了解决上述PEF存在的问题,从“绿色化学”和“可持续社会”的角度出发,结合FDCA呋喃环非对称性和刚性的结构特点,探究使用无金属、绿色、高效、稳定的离子液体催化体系代替金属催化剂,以FDCA和EG为原料,采用直接酯化法合成具有高分子量的PEF。同时,以生态友好型无金属离子液体为催化剂,探究PEF材料的化学回收及解聚特点,为呋喃基聚酯材料的最终使用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方案,为实现PEF材料的循环再利用提供一种从“可再生资源-聚合物-单体”的闭环策略。为此,本论文从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绿色合成及化学回收角度出发,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1)第一部分,采用一步中和法成功制备了一系列的四正丁基膦羧酸盐类离子液体。利用核磁(NMR),热重分析(TGA)等表征手段表征了离子液体的结构及其稳定性。并以合成的四丁基膦羧酸类离子液体为催化剂,系统地探究了离子液体在FDCA与EG直接酯化熔融聚合体系中合成PEF的催化活性。以([P4444][LAc])为例,详细地分析了羧酸盐类离子液体在FDCA与EG反应体系中的稳定性,并由此推测该反应体系中真正的催化活性体为四正丁基膦呋喃二甲酸盐([P4444]2[FDCAc])。以[P4444]2[FDCAc]为催化剂,通过对FDCA与EG聚合PEF反应条件的优化,得出PEF的数均分子量为4.31×104 g.mol-1。根据实验结果以及借助ESI-MS,1H NMR等表征手段,得出[P4444]2[FDCAc]促进PEF链增长的可能的催化机理。(2)第二部分,以环境友好型无金属咪唑类无机酸盐离子液体为催化剂,探究其在FDCA与EG熔融聚合体系中合成PEF的催化活性。系统地研究了一系列咪唑阳离子与不同阴离子结合在FDCA与EG熔融聚合体系中的催化活性通过1H NMR,HPLC,GPC等表征方法确定了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C2MIM]BF4)即使在较低的催化剂负载量下(0.1 mol%FDCA),仍然能显示出优异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通过对聚合参数(酯化温度,催化剂用量,醇酸摩尔比,缩聚时间和温度)的优化,以[C2MIM]BF4为催化剂合成的PEF具有较高的数均分子量(Mn,5.25×104 g.mol-1)。此外,通过Hammett方法测定了[CnMIM]BF4(n=2,4,6,8)的Br(?)nsted酸性,研究了[CnMIM]BF4的Br(?)nsted酸性与催化活性的关系。根据实验结果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提出了一种合理的氢键诱导的亲电活化机理。(3)第三部分,结合四丁基膦羧酸盐类离子液体和咪唑类无机酸类离子液体催化合成PEF的催化特点,该部分整合上述工作中探究的两类离子液体,将其作为甲醇醇解PEF的催化剂,以探究PEF解聚过程及其特点。通过对一系列具有不同位阻、电子效应以及电负性的四丁基膦羧酸盐类离子液体催化活性的探究,得出无分子内氢键作用,电负性较强的低位阻阴离子对PEF的甲醇醇解反应更为有效。通过调整离子液体的阴阳离子结构,1-丁基-3-甲基咪唑乙酸酯([BMIm][OAc])在PEF的甲醇解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优化反应参数(醇解温度,甲醇的用量,催化剂用量以及反应时间),[BMIm][OAc]催化甲醇醇解PEF反应在130℃反应30 min,PEF的降解率接近100%,呋喃-2,5-二甲酸二甲酯(DMFD)的产率达到77.6%。采用NMR,IR和DFT对[BMIm][OAc]与反应物之间形成氢键诱导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BMIm][OAc]阴阳离子在PEF醇解反应中的协同催化作用机理。此外,根据实验结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比了PEF与PET醇解反应的特点,证实了具有螺旋结构的PEF可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发生降解的原因。综上所述,本论文立足于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有机化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为构建适用于合成环保型瓶级PEF及PEF回收再利用的高效的、环境友好型无金属离子液体催化剂提供了新的科研思路及理论依据。
吴珂[2](2021)在《吡咯烷酮头基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性能及应用》文中指出长链N-烷基-2-吡咯烷酮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表面活性,在个人护理、生物医药、农业助剂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利用长链N-烷基-2-吡咯烷酮和一系列的多元酸以非共价键形式构筑了多种吡咯烷酮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并较系统地考察了这些非共价键吡咯烷酮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溶液表面化学性能以及在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增稠方面的应用。第一部分:分别利用N-辛基-2-吡咯烷酮(C8P)、N-十二烷基-2-吡咯烷酮(C12P)与一元酸(盐酸,乙酸)、二元羧酸HOOC(CH2)nCOOH(n=1,2,3,4)以非共价键的形式构筑了单链和双子吡咯烷酮头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以FT-IR和1H NMR等表征了该表面活性剂的结构。通过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曲线,考察了疏水链长、连接基链长对该表面活性剂溶液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C12P系列单链吡咯烷酮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比C12P大,但比C8P系列单链吡咯烷酮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CMC小一个数量级左右。对比单链表面活性剂,双子表面活性剂的CMC有所减小,表面饱和吸附量(Γmax)减小。连接基的链长对于C8P系列影响不大;对于C12P系列,随着连接基疏水碳链的增加,CMC逐渐减小。另外还发现,当C12P的体积约为浓强酸(浓盐酸,浓硫酸)的两倍时,形成凝胶,体系具有高黏弹性。第二部分:通过三元酸(柠檬酸)与N-烷基-2-吡咯烷酮表面活性剂(C8P、C12P)以不同的摩尔比(1︰1、1︰2、1︰3)利用非共价键形式构筑了一系列吡咯烷酮柠檬酸盐表面活性剂(HCA-nC8P/HCA-n C12P,n=1,2,3)。以FT-IR、1H NMR、差式扫描量热仪(DSC)、电导率等手段成功确证了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其纯度满足溶液表面行为研究的要求。溶液表面张力的实验结果表明,随着C8P/C12P与柠檬酸摩尔比的增加,除了HCA-1C12P,CMC均逐渐减小,Γmax减小,平均每个分子在溶液表面所占据的最小吸附面积(Amin)增大,在水中的溶解度也呈现一个由高到低的趋势。对亲油性的石蜡表面有良好的润湿效果,随着n增大,油性润湿越强。吡咯烷酮柠檬酸盐表面活性剂应用于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月桂酰肌氨酸钠)的增稠中发现,在较低的HCA-nC8P/HCA-n C12P的添加浓度下,可以达到明显的黏度增加的效果。第三部分:衔接第二部分的内容,更为系统地研究了吡咯烷酮头基表面活性剂对月桂酰肌氨酸钠(SLSar)水溶液增稠的效应,主要考察了总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C8P/C12P的添加量,p H值,温度对体系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浓度的总表面活性剂情况(其中,SLSar的质量分数为30%)下,SLSar/水/Cn P体系的黏度随着C8P/C12P质量分数的增加,达到104~105Pa·s的高黏度值,体系形成可以倒置的透明凝胶,经偏光显微镜和小角X射线衍射仪(SAXS)的测定,此结构为一种六角相液晶。在总表面活性剂为15wt%时,随着C12P与SLSar质量比的增加,体系黏度不断的增加,先形成蠕虫状胶束,继而体系变得浑浊而黏稠,形成层状液晶。另外,适当的p H值和较低的温度都有利于蠕虫状胶束的生成,从而有利于根据实际需要而调节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黏度。
袁进[3](2021)在《两亲分子协同构筑荧光组装体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组装是构建基元在无外加力的扰动下,经构建基元之间的相互作用自发地进行组装或聚集从而形成有序结构的过程。两亲分子是自组装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逐渐拓展至超分子化学领域。两亲分子自组装因为多样的构筑基元,简单的构筑方法以及丰富的响应性和功能性,在日益发展的交叉学科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荧光材料是从外部接受能量并将其转化为光的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我们的衣食住行。荧光材料经历了染料分子、半导体量子点、镧系金属离子、荧光纳米材料等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在保证荧光强度,荧光寿命以及量子产率等优异荧光性能的前提下,简单绿色的合成方法,灵活的调控性和丰富的功能性成为荧光材料发展的新方向。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两亲分子协同构筑荧光组装体的研究进展极大地拓展了荧光材料在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以及纳米科学等领域的应用。究其原因,荧光组装体不仅可以很好的保留和提升荧光构筑基元的发光性质,还可以充分发挥两亲分子组装的灵活性,利用组装体本身的结构特性,实现功能和应用的突破。尽管目前已有诸多荧光组装体的研究与报道,但是其作为功能材料的适应性和功能性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尤其是适应特殊环境的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因此,深入开展两亲分子与荧光构筑基元协同作用的荧光组装体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论文主要通过荧光构筑基元与两亲分子的协同作用,构筑囊泡、凝胶、纳米颗粒等多类型荧光组装体,并探究其作为荧光材料在荧光检测以及光电器件等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尤其拓展了荧光材料的可调控性和环境适应性。第一章,阐述了两亲分子协同构筑荧光组装体的研究现状,包含主要的构筑策略、常见的构筑基元、基本的发光原理、组装体类型以及功能和应用等。详细综述了两亲分子荧光组装体的设计思路,包括两亲分子(主要为表面活性剂分子)与荧光构筑基元共组装以及新型荧光两亲分子自组装。指出了两亲分子协同构筑荧光组装体的特点与优势,同时也提出了目前仍需解决的问题。最后,概括了本论文的主题思想、研究内容和意义。第二章,利用含有多金属氧酸盐(POM)的新型有机-无机杂化两亲分子(POM-PPCT)与荧光构筑基元Eu3+在溶液中自组装形成荧光囊泡。我们认为荧光囊泡的构筑是金属离子配位作用以及π-π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由于三联吡啶分子优异的光电性能,可作为Eu3+的敏化基团,通过天线效应诱导Eu3+的光致发光特性。此外,由于金属离子配位作用的动态性,荧光囊泡显示出了对于重金属离子Cu2+的响应性,通过荧光猝灭效应实现对于Cu2+的识别,且具有好的敏感性和选择性。检测限可达24nM,同时可以抵抗其他金属离子的干扰。证明了该荧光组装体可以作为检测Cu2+的理想传感平台。第三章,我们选取易于合成的铜纳米簇(CuNCs)作为荧光构筑基元,详细研究了不同有机溶剂(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的诱导作用。利用铜纳米簇本身的表面活性,在不同有机溶剂的驱动下,以谷胱甘肽作为配体和稳定剂的铜纳米簇自组装形成尺寸不同的球形纳米颗粒。纳米颗粒显示出了优异的聚集诱导发光(AIE)特性。通过实验我们证明该特性主要由铜纳米簇水溶液与有机溶剂的体积比决定,并且具有良好的可逆响应。同时,由于不同有机溶剂的极性差异,会导致铜纳米簇在纳米颗粒中排列的紧密程度不同,从而在不同有机溶剂的混合溶液中显示出了不同荧光强度和荧光发射波长。因此,该荧光组装体可以作为区分不同有机溶剂的新方法,新策略。第四章,为了提高荧光检测器抵抗背景干扰的能力,我们向铜纳米簇水溶液中引入色氨酸作为参比荧光团,构筑双发射比率型荧光探针,进一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两种荧光团在多重氢键的作用下自组装形成球形纳米颗粒。利用铜纳米簇对于水溶液的响应性,可以实现对于混合溶剂中水含量的检测。通过研究发现,该比率型荧光探针具有两个主要优势:一是具有灵活的调节性。通过调节氨基酸种类、浓度以及溶剂比例可以实现对于比色范围的调控;二是具有良好的抗冻性。实验结果表明其冰点仅与溶剂比例有关,当溶剂比例从3:7调节至1:9时,冰点从-45℃变为-4℃,以实现不同温度环境下的使用需求。利用荧光探针对水含量的响应性实现了对于酒精度的测定,我们期望其可以作为一种新型荧光传感平台应用于实际生活。第五章,铜纳米簇还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低分子量凝胶因子,在金属离子Zn2+诱导形成具有纳米颗粒交联网络的荧光凝胶。手性小分子色氨酸的引入,不仅可以实现异质网络凝胶的构筑增强荧光性能,还可以通过两种网络手性信号的叠加实现手性信号的调节和翻转。溶剂诱导和金属离子配位作用的协同效果使得凝胶具有聚集诱导发光增强现象赋予其优异的荧光性能。H2O/DMSO混合溶剂赋予凝胶优异的抗冻性能。实验结果还表明该凝胶对于外界刺激(机械力,温度,pH,H2O2,EDTA)显示出了优异的响应性。利用其溶胶-凝胶转变和荧光强度变化作为双重标准可以实现对于不同种类阴离子的识别。该凝胶材料不仅大大提高了铜纳米簇荧光组装体的稳定性,还为手性荧光材料的构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第六章,配体分子的结构可以赋予铜纳米簇进一步共组装的能力。利用最典型的两亲分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谷胱甘肽分子羧基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形成以铜纳米簇为亲水部分,表面活性剂烷基链为疏水部分的新型两亲复合物。通过增加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可以诱导两亲复合物结构由极性结构转变为非极性结构,也使得组装体结构有球形纳米颗粒向网络状结构转变。表面活性剂在组装过程中通过影响疏水相互作用以及分子间距可以实现对于组装体荧光性质的调控。该荧光组装体可以作为橙色荧光粉用于发光二极管(LED)的构筑。我们希望这种简单灵活的方法可以为荧光固体材料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邹昀[4](2021)在《表面活性剂型助滤剂对赤铁矿精矿助滤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探究表面活性剂型助滤剂,对赤铁矿精矿在两种正浮选捕收剂药剂体系中的助滤作用机理。本文通过过滤试验研究考察了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辛基酚聚氧乙烯醚-10,丁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共五种表面活性剂型助滤剂在不同条件下分别在油酸钠体系和十二烷基磺酸钠体系中对赤铁矿精矿的过滤行为的影响,并进行了表面电位测定、红外光谱分析、溶液表面张力及黏度和颗粒接触角的测定来探究助滤剂的作用机理。过滤试验结果表明:油酸钠体系中,随体系药剂用量的增大,滤饼比阻和含水率随之增大。助滤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在室温环境且溶液p H为6.8时,用量为40g/t,0.1%浓度下可降低滤饼含水率3.93%,强酸强碱性p H对过滤过程产生一定影响,滤饼含水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滤饼比阻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十二烷基磺酸钠体系中,随药剂用量的增大,滤饼比阻和含水率随之增大。助滤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在室温环境且溶液p H为6.8时,用量为120 g/t,0.3%浓度下可降低滤饼含水率2.78%,无法有效改善滤饼比阻,强碱性p H对过滤过程产生一定影响,滤饼比阻及滤饼含水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测试结果表明:红外光谱与表面电位测试表明油酸钠以化学吸附作用于颗粒表面,颗粒表面电荷量增多;十二烷基磺酸钠以物理吸附作用于颗粒表面,颗粒表面电荷量变化较弱。助滤剂十二烷基磺酸钠使得油酸钠体系表面张力进一步降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使得十二烷基磺酸钠体系表面张力上升。助滤剂的添加对体系黏度的影响较小,体系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助滤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均能增大体系中颗粒表面接触角。体系药剂油酸钠通过化学吸附作用于颗粒表面,颗粒表面电荷量增大导致颗粒分散性增强,滤饼形成速率降低,从而增大了滤饼比阻;助滤剂十二烷基磺酸钠能降低颗粒表面电荷量,从而降低了滤饼比阻。体系药剂十二烷基磺酸钠通过物理吸附作用于颗粒表面,对颗粒表面电荷量的影响较小。脱水动力学以及毛细管道理论分析表明,溶液表面张力及黏度,颗粒接触角共同作用影响了过滤体系的过滤速率,由于表面活性剂对它们的程度的影响不同,导致十二烷基磺酸钠体系中助滤剂的添加使得体系滤饼比阻的增加。滤饼含水率的降低主要受表面润湿功大小的影响,助滤剂的添加增大了颗粒接触角,降低了溶液表面张力从而降低了滤饼含水率。
田洪瑞[5](2021)在《基于多钒氧簇金属有机框架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钒氧簇(POVs)作为多酸化学的重要分支,其基础和应用研究一直落后于含钼、钨的多酸化学。但其催化性能独特,在一些氧化催化反应中有望成为替代贵金属的新型催化剂。本论文基于POVs的结构特点和性能优势,以咪唑类化合物为有机配体,利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系列基于多钒氧簇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根据这些化合物结构和组成的特性,研究了它们在不同有机反应中的催化效果,并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能的催化反应机理。1.利用柔性二咪唑配体bbi(bbi=1,1’-(1,4-丁二基)双(咪唑))合成了一例基于混合价态{V10}簇的Cu I–MOF,[Cu I(bbi)]2{[CuI(bbi)]2V2IVV8VO26}·2H2O(1)。在没有任何助催化剂的条件下,1作为非均相催化剂可以在氧气氛围下将β-O-4型木质素模型化合物一步氧化裂解为具有高附加值的芳香族化合物,展现了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此外,1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五次循环使用后催化活性没有明显降低。1完美的催化活性归因于多位点的协同作用:首先是{V10}簇中混合价态的VIV–O–VV催化β-O-4醇氧化为β-O-4酮;随后,框架上Cu I位点催化β-O-4酮中的Cα–Cβ键快速裂解。据我们所知,这是首个无助催化剂协助且在单一溶剂中由具有明确组成和结构的晶态催化剂催化木质素一步选择性降解的例子。2.利用刚性的二咪唑配体bib(bib=1,4-双(1H-咪唑基-1-基)苯)合成了三例多钒氧簇基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Ni(bib)2]{V2O6}(2),[Co(bib)]{V2O6}(3)和[Ni(en)(bib)]{V2O6}·2H2O(4,en=乙二胺)。发现尽管在这三个化合物中均含有具有氧化催化活性的V位点,但由于框架中过渡金属离子(Co2+和Ni2+)的配位环境不同使它们在对芥子气模拟物(2-氯乙基乙基硫醚,CEES)的氧化脱毒实验中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催化活性。化合物3展现了最高的催化活性,在10min内催化CEES 100%转化为无毒的2-氯乙基乙基亚砜(CEESO)。而在相同条件下化合物2和4催化CEES的转化率分别为48.4%和47.5%。这可解释为在化合物3中,钴离子呈现的是{Co O2N2}扭曲四面体构型,具有配位不饱和位点,即配位不饱和金属中心;而在化合物2和4中,镍离子均采取的是{Ni O2N4}八面体构型,金属中心是配位饱和的。众所周知,配位不饱和金属中心通常可以作为催化反应中吸附并活化底物分子的活性位点。化合物3中配位不饱和的Co中心与底物CEES中的S原子配位而活化了底物并把底物拉近到具有氧化催化活性的V位点,从而大大提高了催化活性。3.利用半刚性的二咪唑配体bix(bix=1,4-双(咪唑基-1-基甲基)苯)合成了一例基于{V2O6}的Zn II–MOF,[Zn(bix)]{V2O6}(5)。单晶X-射线分析表明化合物5中含有高密度的路易斯碱({V2O6}n2n-)和路易斯酸(Zn2+)活性位点。鉴于路易斯酸和路易斯碱通常可以作为催化反应的活性中心,因此我们通过芳香醛的Knoevenagel缩合和氰基硅烷化反应探究了化合物5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无溶剂的条件下化合物5可以有效且选择性的催化芳香醛的Knoevenagel缩合和氰基硅烷化反应,这归因于化合物5中双位点的协同作用:(1)开放的Zn2+位点作为路易斯酸催化剂通过与芳香醛羰基氧原子配位提高羰基碳原子的电正性;(2){V2O6}n2n-作为路易斯碱催化剂通过亲核反应活化含有活泼氢的亚甲基碳和氰基试剂中的氰基碳原子。此外,化合物5展现了良好的可持续性,在这两个反应中循环使用十次其催化活性没有明显降低。4.在温和的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例{V4}簇基Cu I–MOF,[Cu I(bib)]4{V4VO12}(6)。化合物6的结构是由环状的{V4O12}4-多阴离子簇和一维链状的Cu I–MOF([Cu I(bib)]+)构筑。{V4O12}4-簇的存在稳定了以Cu I为中心的Cu I–MOF,从而提高了6的稳定性,使其能够稳定的存在于各种溶剂和p H=2-12的溶液中。此外,化合物6作为非均相催化剂能够在室温下催化末端炔丙醇与CO2环化得到具有高附加值的α-烯烃环状碳酸酯,转化率和选择性接近100%。而且化合物6具有较好的可持续性,循环使用十次后α-烯烃环状碳酸酯的产率没有明显的变化。
马鹏程[6](2021)在《离子交换树脂澄清料酒新工艺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调味料酒一般是以优质原酿黄酒或食品用酒精为主体,添加食用盐或植物香辛料,经过配制加工而成的液体调味品。料酒在烹饪时可以去腥、增香,且营养成分十分丰富,主要成分有酒精、糖分、糊精、有机酸类、氨基酸、酯类、醛类、杂醇油及浸出物等。料酒作为专门用于烹饪的调味酒,已经成为中国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料。然而料酒作为一种成分极其复杂且不稳定的胶体溶液,在其酿造和储存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光照、温度、氧气等的影响,胶体平衡被打破,从而出现失光、絮凝和混浊等现象,严重影响料酒的澄清度及感官品质,同时,料酒出现混浊沉淀等现象还极有可能是变质的前兆,如可能已被微生物污染等,不仅影响消费者的视觉感官,更有可能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料酒产生混浊沉淀制约了料酒行业的发展。料酒的成分十分复杂,在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要求料酒无限期的保持其原有的澄清度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可以通过人为的干预,加速料酒澄清的过程,使料酒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维持稳定,保持其良好的外观等品质,不出现混浊沉淀等现象。本文基于蛋白质分子离子交换机理,将离子交换树脂应用于料酒沉淀的去除,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离子交换树脂澄清料酒的工艺条件,同时对树脂吸附料酒中蛋白质的吸附等温曲线和热力学及动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对料酒沉淀的成分进行测定。主要测定的成分包括蛋白质、多酚、多糖、铁离子和非糖固形物。其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多糖含量次之,多酚含量稍少于多糖,还含有少量铁离子。这表明料酒的主要沉淀类型是蛋白质沉淀。2.离子交换树脂具有理化性质稳定、使用简便、可循环利用等优点。基于蛋白质大分子离子交换的机理,将离子交换树脂应用于去除料酒沉淀的研究中,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曲面法试验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佳澄清条件,即离子交换树脂添加量25.1 g·L-1,澄清温度35.0℃,澄清时间10.3 h。在此优化工艺下,料酒的透光率由73.10%提高到95.62%。响应面法结果表明,实验模型拟合精度好,各个因素之间具有很高的相关性(R2=0.9949,P<0.0001),该模型的预测值可以很好的反应实际值。同时研究得出,离子交换树脂澄清时间相较于添加量与温度,是影响澄清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此外,测定了用本研究方法澄清前后料酒的各项指标,结果表明,经本方法处理后的料酒,其蛋白质、总酚与总糖的含量均有所降低,恰好这些成分易相互作用形成沉淀,料酒的稳定性从而得到提高,随后的冷热循环试验验证了这一结果。本研究将材料领域中的离子交换树脂引进到料酒澄清领域中,以克服传统吸附剂带来的用量及残留问题,在有效解决料酒沉淀问题的同时保证料酒的营养需求。3.通过静态吸附实验,从6种不同类型的树脂中筛选出了最合适的树脂D201树脂用于料酒中蛋白质的吸附,研究表明,D201大孔吸附树脂吸附量大,可适用于发酵酒类中蛋白质等沉淀的去除。等温吸附平衡试验结果表明,D201树脂在20~40℃范围内对料酒中蛋白质的吸附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此外,料酒中蛋白质的质量浓度在0.5~2.5 mg·m L-1范围内。D201树脂的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吸附平衡试验表明,Langmuir模型可以更好地拟合蛋白质吸附等温线,料酒中蛋白质在树脂上的吸附量与温度成正比,即温度升高有利于蛋白质在树脂上的吸附。吸附热力学试验结果表明,D201大孔吸附树脂对料酒中蛋白质的吸附是可自发进行的,且为吸热的物理吸附过程,这与等温吸附试验结果相一致。吸附动力学试验结果表明,拟二阶动力学模型契合蛋白质在树脂上的吸附动力学曲线,此吸附过程还受到化学吸附机理的控制,Weber-Morris颗粒内扩散方程进一步表明,D201树脂对料酒中蛋白质的吸附行为分为薄膜扩散阶段和颗粒内扩散阶段,表明整个吸附过程受到薄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作用的共同作用。
韩华[7](2020)在《抗菌多功能医用棉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棉织物是目前纺织领域中常用面料之一,但单一功能棉织物已难以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在棉织物表面化学接枝一些小分子基团、聚合物、纳米颗粒等是赋予棉织物多种功能性的一种常用有效手段。特别是纳米技术在棉织物上改性应用越来越多。在抗菌应用中纳米材料许多独特的优势使其显示出巨大的潜力。首先,纳米材料在尺寸、表面化学和形状等方面,可以得到精确控制;可以通过时细菌细胞膜损伤或营养缺乏,光辅助抗菌和免疫调节等方式,成为内在抗菌活性的功能材料。其次,纳米材料作为给药载体可以促进天然或合成聚合物的渗透性、控释性和靶向吸收等性能,提高其抑菌稳定性以及在减少剂量的情况下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纳米材料可以设计成具有广谱杀菌功能的材料,减少细菌产生耐药性。除此之外,纳米材料还具催化降解、血液相容性、疏水防污、促进细胞增殖和凝血等多种功能。因此,通过接枝聚合物、纳米颗粒等方式可以开发先进的抗菌多功能纺织材料。基于此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由于将纳米颗粒直接用于棉织物的整理存在结合牢度不强,抗菌效果不持久等诸多问题,因此本研究中将纳米二氧化钛的表面进行双键改性,并在改性纳米二氧化钛的表面沉积纳米银颗粒,通过化学接枝的方法将抗菌纳米颗粒(Ag@Ti O2)键接于棉织物表面。改性后的棉织物具有高效持久的抗菌功能,即使水洗50次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率仍然保持在90%以上;此纳米颗粒改性后的棉织物对血液的亲和能力增强,改性棉织物与血液接触时,血液可在棉织物表面快速铺展并被吸收。通过肝脏内部出血模型测试表征表明,经纳米颗粒改性后的棉织物可以显着提升棉织物的止血效果。同时,由于改性棉织物优越的杀菌效果,将其贴附于细菌感染后的伤口,可以有效的杀灭伤口处的细菌并促进伤口的快速愈合。此外,改性棉织物能一定程度防止活死细菌在棉织物上的黏附。经Ag@Ti O2颗粒处理后的棉织物虽具有高效的杀菌功能,但是改性后的棉织物却缺乏高效防止细菌黏附的功能,大量的细菌仍然可以在棉织物表面较快速繁殖,形成菌斑或生物膜,从而引起织物发黄,产生异味甚至会降低棉织物原有的机械性能,即使是被杀灭的细菌仍然会少量黏附于棉织物表面,从而影响棉织物附加值的提高。基于此,本论文以纳米颗粒Ag@Ti O2为交联剂,两性离子化合物3-[N,N’-二甲基-[2-(2-甲基丙-2-烯酰氧基)乙基]铵]丙烷-1-磺酸内盐(SBM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共聚单体,制备了杂化的两性离子抗菌防污水凝胶纳米颗粒,以有机硅季铵盐抗菌剂为偶联剂,并将此水凝胶颗粒接枝于棉织物,所得棉织物具有高效的抗菌作用同时还可以有效抵制细菌在棉织物上的黏附及增殖。。虽然纳米银颗粒的抗菌效果显着,但是过度的使用仍会对水体环境生态平衡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出于环保的考虑,本论文制备了一种无毒环保的阳离子抗菌纳米水凝胶,此纳米水凝胶由苯乙烯(St)、聚己内酯-甲基丙烯酸羟乙基酯(PCL-HEMA)、聚六亚甲基盐酸胍-甲基丙烯酸酯(M-PHGC)等单体共聚合而成,所得到的纳米水凝胶具有规则的球形形貌,平均粒径约为200 nm。由于纳米水凝胶由亲水性的抗菌大分子单体与疏水性单体在水溶液中聚合而成,因此亲水性的抗菌大分子链段多分布于纳米水凝胶的表面,使纳米水凝胶具有更强的杀菌能力。此外,通过抗感染伤口模型实验,证实了纳米凝胶具有较好的预防感染的作用。优越的热稳定性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高效接触非溶出杀菌能力,使得此纳米水凝胶在耐用和环保型纳米颗粒抗菌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潜力。采用阳离子抗菌剂用于棉织物整理,可使棉织物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但是经阴离子洗涤剂多次清洗后会出现棉织物抗菌功能逐渐失活的问题,为此本论文设计了一种基于阳离子和卤胺化合物协同抗菌的整理方案,由此获得的棉织物可以通过接触/缓释两种抗菌途径杀死细菌,由于阳离子化合物强烈的静电吸附效果,细菌与棉织物表面紧密接触从而使棉织物上的卤胺化合物抗菌性能得到充分发挥,抗菌测试结果表明,即使经阴离子洗涤剂水洗50次后,棉织物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效果依然可以维持在99.9%以上,更重要的是这种改性方法对棉织物原有的服用性能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朱艳茹[8](2020)在《新型苯并噻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光谱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农业上,荧光探针经常用于检查农副产品的纯度、鉴定种子的生活力以及鉴定果实成熟程度等。苯并噻唑类衍生物由于具有优良的荧光性能,被广泛用于设计识别离子或者小分子的荧光探针,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七个基于苯并噻唑的衍生物,研究了其中三个衍生物R1-R3分别与阳离子、阴离子、半胱氨酸(Cys)、高半胱氨酸(Hcy)和谷胱甘肽(GSH)作用的光谱性质和响应机理,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设计合成了荧光探针R1。以3-(2’-苯并噻唑基)-2-羟基-5-甲基-苯甲醛为原料与罗丹明101酰肼合成苯并噻唑衍生物R1,用核磁、质谱、红外对R1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 R1对顺磁性金属离子Cu2+、Co2+、Ni2+的识别作用,结果表明R1在pH=7.4的PBS缓冲溶液:乙醇=4:6(v:v)中能够很好地识别并区分顺磁性金属离子Cu2+、Co2+、Ni2+,在λcx=350 nm时,向R1的溶液中加入Cu2+、Co2+、Ni2+后其荧光强度在565 nm处降低、在460 nm升高,探针R1的紫外吸收在450 nm和583 nm处出现新的吸收峰,而370 nm处的吸收峰逐渐降低。实现了对Cu2+、Co2+、Ni2+的高灵敏度检测,检测限都达到了纳摩尔水平。且R1对Cu2+、Co2+、Ni2+的检测为荧光比率型响应,相对于单一发射波长的荧光探针,具有更好的抗环境干扰的能力。2.设计合成了荧光探针R2。以3-(2’-苯并噻唑基)-2-羟基-5-甲基-苯甲醛为原料与1-萘甲酰肼合成苯并噻唑衍生物R2,用核磁对R2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 R2的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质及其对Zn2+、Cu2+、Co2+、Ni2+、CH3COO-、H2PO4-的识别作用,研究发现R2在乙醇:水=7:3(v:v)中能够很好地识别并区分Zn2+、Cu2+、Co2+、Ni2+和CH3COO-、H2PO4-。探针R2在加入Zn2+之后,488 nm处的荧光强度升高12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现为429 nm处的吸光度随着Zn2+的浓度增加而升高、365 nm的吸光度降低。探针R2在加入Cu2+、Co2+、Ni2+之后,578 nm处的荧光被猝灭。探针R2在加入CH3COO-、H2PO4-之后,荧光光谱在550 nm处荧光升高,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现为500 nm升高,365 nm降低。该探针还具有响应时间快、检出限低、抗干扰性能好等优点。3.设计合成了荧光探针R3。以1-(2-苯并[d]噻唑基)-2-萘酚为原料和4-氯-7-硝基苯并-2-氧杂-1,3-二唑合成苯并噻唑衍生物R3,用核磁、质谱、红外对R3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R3对S22-、Cys/Hcy、GSH的识别性质,研究结果表明R3在DMSO:H2O=7:3(v:v)中能够很好地识别并区分S22-、Cys/Hcy、GSH,探针R3在加入S22-之后,紫外吸收光谱在561 nm处出现新的吸收峰,加入Cys/Hcy在481 nm出现新的吸收峰,加入GSH在427 nm出现新的吸收峰。探针R3在加入S22-之后在468 nm处荧光增强(λex=370 nm)。加入Cys/Hcy、GSH在467 nm出现新的发射峰,从470 nm处激发,Cys/Hcy在550 nm荧光增强。并且R3与S22-、Cys/Hcy、GSH分别结合后呈现不同的颜色,加入S22-之后,反应液变成紫色,加入Cys反应液变成橙黄色,加入Hcy溶液变成黄色,加入GSH溶液变成浅黄色,也因此具有肉眼可识别的优点。同时光谱测试也表明探针R3对S22-、Cys/Hcy、GSH的检测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以及在弱酸性和中性条件下能够稳定存在等优点。
赵珍珍[9](2020)在《大米中不同价态铬及阴阳离子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文中认为Cr(Ⅲ)是人体微量元素,Cr(Ⅵ)是致癌因子,而国内外鲜有对大米中不同价态铬及微量元素的研究,仅检测总铬含量,无法定量生理活性更高的水溶性Cr(Ⅲ)和Cr(Ⅵ)含量,仅研究主要营养成分也无法全面得到大米的品质信息。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对大米中不同价态铬及阴阳离子的定量分析方法进行研究。论文探究了大米检测过程中干法灰化和高压消解两种前处理方法对总铬分析结果的影响,得出高压消解法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更高。实验使用了高压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8种不同产地的大米进行总铬含量测定,该方法的线性相关性良好,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28%,加标回收率为95.98%。论文选取总铬含量较高的大米为后续不同价态水溶性铬的分析实验提供原材料。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大米中水溶性Cr(Ⅲ)和Cr(Ⅵ)含量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由于直接测定时Cr(Ⅲ)的响应值小、灵敏度低,因此本论文对Cr(Ⅲ)进行了柱前衍生实验:以2,6-吡啶二羧酸(PDCA)为衍生剂,在130℃下衍生40 min,提高Cr(Ⅲ)的检测灵敏度。利用超声-振荡辅助热水浸提法制备大米样品,在色谱柱为C18柱,PDCA混合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0 nm,流速为1.2 m L/min,柱温为30℃的分析条件下,Cr(Ⅲ)和Cr(Ⅵ)的定量分析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分别为0.0425 mg/kg和1.0325 mg/kg,加标回收率分别在99.98%~102.82%和96.14%~100.38%之间,RSD分别在0.84%~1.01%和0.96%~1.04%之间,该法能准确定量大米中水溶性Cr(Ⅲ)和Cr(Ⅵ)的含量。对阴离子色谱-电导检测法定量大米中阴离子含量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优化色谱条件使得10种阴离子分离完全并准确定量。利用超声-振荡辅助KOH热浸提法制备大米样品,在色谱柱为阴离子交换柱,淋洗液为16 mmol/L KOH溶液,柱温为60℃,流速为1.0 m L/min的分析条件下,10种阴离子的定量分析线性关系良好,其检出限在0.0063~0.0329 mg/kg之间,RSD均低于2.01%,回收率均在92.52%~106.39%之间。该方法能准确定量大米样品中无机阴离子F-、Cl-、NO2-、Br-、NO3-、SO42-、PO43-和有机阴离子Ac-、C2O42-及重金属Cr O42-的含量。对阳离子色谱-电导检测法定量大米中阳离子含量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用超声-振荡辅助甲磺酸热浸提大米样品,在色谱柱为阳离子交换柱,淋洗液为20 mmol/L甲磺酸,柱温为30℃,流速为1.0 m L/min的分析条件下Li+、Na+、NH4+、K+、Mg2+、Ca2+的定量分析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在0.0012~0.0203 mg/kg之间,回收率均在94.40%~102.20%之间,RSD均低于1.68%。该分析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定量分析大米样品中阳离子的含量。
曹臻雷[10](2020)在《基于磺酰氟基团的聚合反应和金属有机框架修饰的研究》文中认为2014年Sharpless教授首次提出并成功利用硫(Ⅵ)氟交换(SuFEx)实现一类新点击反应,在有机合成化学、材料化学、药物化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并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成为当前氟化学研究的新热点。硫(Ⅵ)氟交换化学的核心是基于硫氟键的稳定性及其在特定条件下易亲核取代发生脱氟反应。磺酰氟(SO2F)基团作为硫(Ⅵ)氟交换反应重要的高效连接基团之一,在有机小分子的合成应用方面有较多的研究,但是在聚合物合成方面的研究较少。我们将磺酰氟基团作为连接基团,合成了系列含磺酰氟基团的有机小分子,并将其应用于缩聚反应制备功能聚合物及金属有机框架后修饰,为功能材料的合成及修饰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论文的主要工作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硫(VI)氟交换反应制备聚磺酸酯。设计两组结构类似,分别含有双磺酰氟和双硫酰氟基团的单体,在相同条件下通过与双酚硅烷基醚进行SuFEx聚合。比较不同单体的反应活性,发现含磺酰氟单体比硫酰氟单体反应性更强。在使用碱性催化剂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DBU)时催化聚合反应时,意外观察到了聚磺酸酯的降解行为:分子量为73600 gmol-1的聚磺酸酯可以逐渐分解为分子量小于3000 g mol-1的低聚物。这个酯交换反应还提供了聚磺酸酯与其他功能性基团进行共价连接的新途径,可用于制备功能性聚合物。例如制备了具聚集诱导发光效应(AIEgen)的聚合物及比例可调节的三元共聚物。该反应不仅为聚磺酸酯提供了再循环新途径,而且为修饰聚合物链提供了新方法。2)制备2-(氟磺酰基)-对苯二甲酸,采用混合配体制备了含有磺酰氟基团的锆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UiO-66-SO2F。将四苯乙烯(TPE)基团与UiO-66-SO2F进一步通过SuFEx反应进行了合成后修饰(PSM),成功制备了具有绿色荧光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UiO-66-TPE。利用其对水中Fe3+有选择性荧光猝灭的特性,检测了水中Fe3+的浓度,获得最低的检测限为3.6μM。3)通过混合配体法制备了两种含有磺酰氟基团的金属有机框架:UiO-66-SO2F和UiO-67-SO2F。通过与氨基修饰的UiO-66-NH2,和未修饰的UiO-66进行离子型染料吸附实验的对比,发现引入磺酰氟基团后,MOF材料可以实现在低浓度下对一些阳离子染料(罗丹明B、亚甲基蓝)的选择性吸附。
二、利用阴离子和阳离子甲硅溶液澄清啤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阴离子和阳离子甲硅溶液澄清啤酒(论文提纲范文)
(1)离子液体催化合成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及其化学回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2,5-呋喃二甲酸概述 |
1.2.1 5-羟甲基糠醛(HMF)路线 |
1.2.2 糠酸路线 |
1.3 PEF的合成方法及应用 |
1.3.1 直接酯化-熔融缩聚法及应用 |
1.3.2 酯交换-熔融缩聚法及应用 |
1.3.3 开环聚合及应用 |
1.3.4 其它方法及应用 |
1.3.4.1 溶液聚合及应用 |
1.3.4.2 酶催化聚合及应用 |
1.3.4.3 固相缩聚及应用 |
1.4 离子液体 |
1.4.1 离子液体概述 |
1.4.2 离子液体催化酯化反应的应用 |
1.4.3 离子液体催化聚酯聚合反应的应用 |
1.4.4 离子液体催化聚合物化学降解反应的应用 |
1.5 课题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的意义 |
1.5.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四正丁基膦羧酸盐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生物基聚酯PEF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主要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及表征方法 |
2.3 实验部分 |
2.3.1 四丁基膦基离子液体的合成 |
2.3.2 生物基PEF的合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离子液体结构和热性能表征 |
2.4.2 离子液体催化活性探究 |
2.4.3 离子液体在反应体系中的化学稳定性探究 |
2.4.4 [P_(4444)]_2[FDCAc]催化 FDCA与 EG聚合反应条件优化 |
2.4.5 [P_(4444)]_2[FDCAc]催化FDCA与 EG聚合反应的催化机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咪唑类无机酸盐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生物基聚酯PEF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主要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及表征方法 |
3.3 实验部分 |
3.3.1 PEF的合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咪唑类无机酸盐离子液体热稳定性表征 |
3.4.2 离子液体催化活性探究 |
3.4.3 FDCA与 EG聚合反应参数优化 |
3.4.4 [C_2MIM]BF_4与常规催化剂催化活性对比 |
3.4.5 [C_2MIM]BF_4催化合成PEF可能的催化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咪唑羧酸盐类离子液体催化甲醇醇解PEF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主要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及表征方法 |
4.3 实验部分 |
4.3.1 离子液体的合成 |
4.3.2 甲醇醇解PEF实验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甲醇醇解PEF产物分析 |
4.4.2 羧酸盐离子液体催化甲醇醇解PEF的催化活性对比 |
4.4.3 [BMIm][OAc]催化甲醇醇解PEF反应参数优化 |
4.4.4 离子液体[BMIm][OAc]回收再利用实验 |
4.4.5 [BMIM][OAc]催化甲醇醇解PEF可能的反应机理 |
4.4.6 甲醇醇解PEF与 PET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吡咯烷酮头基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性能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吡咯烷酮表面活性剂 |
1.1.1 吡咯烷酮的结构 |
1.1.2 吡咯烷酮衍生物 |
1.2 吡咯烷酮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1.2.1 传统的吡咯烷酮表面活性剂 |
1.2.2 新型的吡咯烷酮表面活性剂 |
1.3 吡咯烷酮表面活性剂的性能 |
1.3.1 表面张力与润湿力 |
1.3.2 协同作用 |
1.4 吡咯烷酮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
1.4.1 农业 |
1.4.2 抗生素的提取 |
1.4.3 硬表面清洗剂 |
1.4.4 个人护理 |
1.5 选题的意义及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5.1 选题的意义 |
1.5.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吡咯烷酮一元/二元酸盐表面活性剂的构筑及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药品及实验仪器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吡咯烷酮一元/二元酸盐表面活性剂的构筑方法 |
2.3.2 表面张力的测定方法 |
2.3.3 流变性能的测定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吡咯烷酮一元/二元酸盐表面活性剂的构筑及结构 |
2.4.2 单链阳离子吡咯烷酮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表面性能 |
2.4.3 Gemini型阳离子吡咯烷酮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表面性能 |
2.4.4 C8P/C12P在强酸中的流变行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吡咯烷酮柠檬酸盐表面活性剂的构筑及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药品及实验仪器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吡咯烷酮柠檬酸盐表面活性剂的构筑方法 |
3.3.2 差示扫描量热(DSC)的测定方法 |
3.3.3 表面张力的测定方法 |
3.3.4 电导率的测定方法 |
3.3.5 溶解度及p H值的测定方法 |
3.3.6 润湿性的测定方法 |
3.3.7 流变性能的测定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结构表征 |
3.4.2 吡咯烷酮疏水链长对HCA-nC8P/HCA-n C12P溶解度的影响 |
3.4.3 不同摩尔比的HCA-nC8P/HCA-n C12P对其溶液表面性质及胶束化的影响 |
3.4.4 润湿性能 |
3.4.5 吡咯烷酮柠檬酸盐在增稠中的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在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增稠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药品及实验仪器 |
4.2.1 实验药品 |
4.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样品制备方法 |
4.3.2 流变性能的测定方法 |
4.3.3 偏光显微镜的测定方法 |
4.3.4 小角X射线衍射的测定方法 |
4.3.5 pH值与温度的调节 |
4.3.6 冷冻刻蚀电镜的测定方法 |
4.3.7 在线红外的测定方法 |
4.3.8 拉曼光谱的测定方法 |
4.3.9 表面张力的测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添加不同质量分数C8P/C12P对30wt%SLSar水溶液稳态剪切黏度的影响 |
4.4.2 添加不同质量分数C8P/C12P对30wt%SLSar水溶液动态剪切黏度的影响 |
4.4.3 不同质量比SLSar/C12P对15 wt% (SLSar/水/C12P)体系的稳态剪切黏度的影响 |
4.4.4 小角X射线衍射分析 |
4.4.5 临界堆积参数的计算 |
4.4.6 pH值对流变性能的影响 |
4.4.7 温度对流变性能的影响 |
4.4.8 吡咯烷酮表面活性剂与SLSar的相互作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部分化合物相关图表 |
附录 B: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3)两亲分子协同构筑荧光组装体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两亲分子 |
1.2.1 表面活性剂 |
1.2.2 新型两亲结构 |
1.3 荧光材料 |
1.3.1 传统荧光构筑基元 |
1.3.2 新型荧光构筑基元 |
1.3.3 荧光组装体 |
1.4 基于两亲分子的荧光组装体 |
1.4.1 组装体的构筑 |
1.4.1.1 两亲分子与其他构筑基元相互作用 |
1.4.1.2 荧光两亲分子自组装 |
1.4.2 有序组装体的荧光增强原理 |
1.4.2.1 基本发光原理 |
1.4.2.2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
1.4.2.3 天线效应 |
1.4.2.4 聚集诱导发光 |
1.4.3 组装体类型 |
1.4.3.1 溶液聚集体——胶束与囊泡 |
1.4.3.2 固体材料 |
1.4.3.3 软物质材料 |
1.4.3.3.1 液晶 |
1.4.3.3.2 凝胶 |
1.4.4 应用 |
1.4.4.1 荧光检测 |
1.4.4.2 LED发光器件 |
1.4.4.3 荧光成像 |
1.5 本论文的主题思想、研究内容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Eu~(3+)诱导的荧光囊泡及其用于铜离子检测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样品制备 |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TEM) |
2.2.4 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SEM) |
2.2.5 原子力显微镜表征(AFM) |
2.2.6 动态光散射表征(DLS) |
2.2.7 光谱学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Eu~(3+)/POM-PPCT自组装 |
2.3.2 荧光囊泡的组装机理 |
2.3.3 荧光囊泡的荧光性质 |
2.3.4 荧光囊泡用于Cu~(2+)检测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溶剂作用下铜纳米簇自组装驱动的聚集诱导发光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 |
3.2.2 铜纳米簇(CuNCs)的合成 |
3.2.3 样品的制备 |
3.2.4 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TEM) |
3.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XPS) |
3.2.6 动态光散射表征(DLS) |
3.2.7 光谱学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铜纳米簇的合成与表征 |
3.3.2 溶剂驱动的聚集诱导发光现象 |
3.3.3 溶剂驱动的自组装 |
3.3.4 自组装诱导发光机理解释 |
3.3.5 溶剂作用调控机理 |
3.3.6 荧光可调节性 |
3.3.7 有机溶剂的识别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低温比率型荧光探针用于酒精度检测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 |
4.2.2 铜纳米簇的合成 |
4.2.3 铜纳米簇与色氨酸共组装 |
4.2.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4.2.5 动态光散射表征(DLS) |
4.2.6 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XPS) |
4.2.7 差式量热扫描表征 |
4.2.8 光谱学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铜纳米簇的合成和表征 |
4.3.2 铜纳米簇氨基酸共组装 |
4.3.3 组装机理探究 |
4.3.4 比率检测混合溶剂中的水含量 |
4.3.5 比率型荧光探针的抗冻性能 |
4.3.6 荧光探针用于酒精度测定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低温抗冻荧光凝胶用于阴离子检测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药品 |
5.2.2 凝胶制备 |
5.2.3 凝胶抗冻性质研究 |
5.2.4 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TEM) |
5.2.5 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SEM) |
5.2.6 原子力显微镜表征(AFM) |
5.2.7 流变学表征 |
5.2.8 超低温差式扫描量热表征(DSC) |
5.2.9 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XPS) |
5.2.10 谱学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凝胶的构筑及其光学性质 |
5.3.2 凝胶结构和流变学性质 |
5.3.3 凝胶形成的影响因素 |
5.3.4 凝胶的手性调控性能 |
5.3.5 凝胶自组装机理解释 |
5.3.6 荧光的抗冻性能 |
5.3.7 凝胶的多刺激响应性 |
5.3.8 检测阴离子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静电相互作用驱动的两亲性铜纳米簇自组装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药品 |
6.2.2 样品的制备 |
6.2.3 制备白色发光二极管(WLED) |
6.2.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6.2.5 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Cryo-TEM) |
6.2.6 Zeta电位与粒径表征(Zeta-DLS) |
6.2.7 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XPS) |
6.2.8 小角X射线表征(SAXS) |
6.2.9 表面张力测定 |
6.2.10 谱学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CuNCs/CTAX自组装 |
6.3.2 CuNCs/CTAX聚集机理 |
6.3.3 CuNCs/CTAX荧光性能 |
6.3.4 表面活性剂结构对CuNCs/CTAX荧光性质的影响 |
6.3.5 CuNCs/CTAX用于发光二极管(LED)的构筑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表面活性剂型助滤剂对赤铁矿精矿助滤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铁矿资源概述 |
1.2 固液分离概述 |
1.3 过滤工艺及设备 |
1.3.1 圆盘式真空过滤机 |
1.3.2 压滤机 |
1.4 影响过滤过程的主要因素 |
1.4.1 过滤机的推动力 |
1.4.2 颗粒性质 |
1.4.3 滤液性质 |
1.4.4 过滤介质 |
1.5 助滤剂 |
1.5.1 介质型助滤剂 |
1.5.2 絮凝型助滤剂 |
1.5.3 表面活性剂型助滤剂 |
1.6 助滤剂作用机理 |
1.7 国内外助滤剂研究现状 |
1.7.1 国内助滤剂研究现状 |
1.7.2 国外助滤剂研究现状 |
1.8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2章 矿样、药剂、设备及试验方法 |
2.1 试验矿样 |
2.2 药剂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过滤试验 |
2.3.2 表面电位测试 |
2.3.3 红外测试 |
2.3.4 表面张力测试 |
2.3.5 黏度测试 |
2.3.6 接触角测试 |
第3章 不同体系助滤剂对赤铁矿精矿助滤试验研究 |
3.1 油酸钠体系助滤剂对赤铁矿精矿助滤试验研究 |
3.1.1 油酸钠用量对赤铁矿精矿过滤效果的影响 |
3.1.2 助滤剂用量对赤铁矿精矿过滤效果的影响 |
3.1.3 助滤剂浓度对赤铁矿精矿过滤效果的影响 |
3.1.4 不同pH下助滤剂对赤铁矿精矿过滤效果的影响 |
3.1.5 不同温度下助滤剂对赤铁矿精矿过滤效果的影响 |
3.2 十二烷基磺酸钠体系助滤剂对赤铁矿精矿助滤试验研究 |
3.2.1 十二烷基磺酸钠用量对赤铁矿精矿过滤效果的影响 |
3.2.2 助滤剂用量对赤铁矿精矿过滤效果的影响 |
3.2.3 助滤剂浓度对赤铁矿精矿过滤效果的影响 |
3.2.4 不同pH下助滤剂对赤铁矿精矿过滤效果的影响 |
3.2.5 不同温度下助滤剂对赤铁矿精矿过滤效果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助滤剂对赤铁矿精矿过滤影响机理分析 |
4.1 赤铁矿表面电位机理分析 |
4.2 红外光谱机理分析 |
4.2.1 油酸钠体系赤铁矿红外光谱分析 |
4.2.2 十二烷基磺酸钠体系赤铁矿红外光谱分析 |
4.3 溶液表面张力机理分析 |
4.4 溶液黏度机理分析 |
4.4.1 体系药剂用量对黏度的影响 |
4.4.2 助滤剂用量及温度对黏度的影响 |
4.5 赤铁矿表面接触角机理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基于多钒氧簇金属有机框架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多钒氧簇及其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
1.1.1 多钒氧簇概述 |
1.1.2 多钒氧簇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
1.2 多酸基金属有机框架及其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
1.3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4 实验试剂及测试方法 |
1.4.1 实验试剂 |
1.4.2 测试方法 |
第二章 多中心协同的多钒氧簇基金属有机框架用于β-O-4 型木质素模型化合物的选择性氧化裂解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配体1,1'-(1,4-丁二基)双(咪唑) (bbi)的合成与表征 |
2.2.2 β-O-4 木质素模型化合物(LM)的合成与表征 |
2.2.3 化合物(Et_4N)_4(V_(10)O_(26))·H_2O的合成与表征 |
2.2.4 化合物[Cu~I(bbi)]_2{[Cu~I(bbi)]_2V~(IV)_2V~V_8O_(26)}·2H_2O(1)的合成与表征 |
2.2.5 化合物1 催化木质素模型化合物氧化裂解的典型实验过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化合物1 的单晶衍射数据及其键长和键角 |
2.3.2 化合物1 的结构描述 |
2.3.3 化合物1 催化木质素模型化合物氧化裂解性能研究 |
2.3.4 化合物1 催化β-O-4 型木质素模型化合物氧化裂解反应机理研究 |
2.3.5 化合物1 催化β-O-4 型木质素模型化合物氧化裂解普适性研究 |
2.3.6 化合物1 循环使用性研究 |
2.4 小结 |
第三章 新型多钒氧簇基金属有机框架用于芥子气模拟物的氧化脱毒 |
3.1 引言 |
3.2 基于类Lindqvist型中空{V_6}簇Ni–MOF用于芥子气模拟物的高效脱毒 |
3.2.1 实验部分 |
3.2.2 结果与讨论 |
3.3 新型多钒氧簇基Co–MOF:双位点协同催化芥子气模拟物高效、高选择性氧化 |
3.3.1 实验部分 |
3.3.2 结果与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双活性位点的多钒氧簇基Zn–MOF作为无溶剂催化剂用于C–C键的形成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化合物[Zn(bix)]{V_2O_6} (5)的合成与表征 |
4.2.2 Knoevenagel缩合反应的典型实验过程 |
4.2.3 氰基硅烷化反应的典型实验过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化合物5 的单晶衍射数据及其键长和键角 |
4.3.2 化合物5 的结构描述 |
4.3.3 化合物5 稳定性研究 |
4.3.4 化合物5 催化活性研究 |
4.3.5 化合物5 循环使用性研究 |
4.4 小结 |
第五章 高度稳定的多钒氧簇基Cu(I)-MOF用于室温下炔丙醇与CO_2的环化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化合物[Et_4N]_4{V_4O_(12)}?2H_2O的合成与表征 |
5.2.2 化合物[Cu~I(bib)]_4{V~V_4O_(12)} (6)的合成与表征 |
5.2.3 化合物6 催化炔丙醇与CO_2环化反应的典型实验过程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化合物6 的单晶衍射数据及其键长和键角 |
5.3.2 化合物6 的结构描述 |
5.3.3 化合物6 稳定性研究 |
5.3.4 化合物6 催化炔丙醇与CO_2环化性能研究 |
5.3.5 化合物6 循环使用性研究 |
5.3.6 化合物6 催化炔丙醇与CO_2环化反应机理研究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离子交换树脂澄清料酒新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料酒简介 |
1.1.1 料酒的理化成分研究 |
1.1.2 料酒行业发展与研究现状 |
1.1.3 料酒产生沉淀的原因 |
1.2 料酒澄清方法 |
1.2.1 过滤澄清处理方法 |
1.2.2 助剂澄清处理方法 |
1.3 离子交换分离技术概述 |
1.3.1 离子交换树脂简介 |
1.3.2 离子交换树脂工作机理 |
1.3.3 离子交换树脂研究现状 |
1.3.4 离子交换技术分离蛋白质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2 料酒沉淀成分的测定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仪器和设备 |
2.2.3 溶液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沉淀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2.3.2 沉淀中多糖和多酚含量的测定 |
2.3.3 铁含量的测定 |
2.3.4 非糖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各种成分的标准曲线 |
2.5 本章小结 |
3 离子交换树脂澄清料酒工艺研究及响应面法优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离子交换树脂对料酒中蛋白质的吸附平衡及热力学与动力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离子交换树脂的筛选 |
4.3.2 料酒中蛋白质吸附平衡试验 |
4.3.3 料酒中蛋白质吸附热力学试验 |
4.3.4 料酒中蛋白质吸附动力学试验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树脂筛选结果 |
4.4.2 料酒中蛋白质吸附等温线 |
4.4.3 树脂静态吸附热力学参数 |
4.4.4 树脂静态吸附动力学曲线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7)抗菌多功能医用棉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棉纤维简介及棉织物的功能化 |
1.1.1 棉纤维简介 |
1.1.2 抗菌棉纺织品发展现状 |
1.1.3 多功能抗菌棉纺织品 |
1.2 常见抗菌纳米材料的简介 |
1.2.1 无机抗菌纳米颗粒 |
1.2.2 有机抗菌纳米材料 |
1.3 纳米材料的抗菌机理及应用现状 |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1.4.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4.3 本课题的创新性 |
第二章 基于Ag@M-TiO_2 接枝棉织物的制备及其抗菌止血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材料及试剂 |
2.2.3 细菌 |
2.2.4 实验动物 |
2.2.5 样品制备 |
2.2.6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功能化纳米颗粒的制备 |
2.3.2 功能化棉织物的抗菌性能 |
2.3.3 细菌在棉织物上的黏附 |
2.3.4 功能化棉织物的止血性能 |
2.3.5 功能化棉织物的体内抗菌及伤口愈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两性离子水凝胶改性抗菌防污功能化棉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3.2.2 细胞和细菌 |
3.2.3 动物 |
3.2.4 实验仪器 |
3.2.5 样品制备 |
3.2.6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纳米颗粒复合水凝胶的制备 |
3.3.2 纳米颗粒复合水凝胶的抗蛋白吸附性能 |
3.3.3 纳米颗粒复合水凝胶的抗菌性能 |
3.3.4 纳米颗粒复合水凝胶的生物相容性 |
3.3.5 抗菌防污功能棉织物的制备及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本征型防污抗菌防细菌黏附棉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4.2.2 细胞和细菌 |
4.2.3 动物 |
4.2.4 实验仪器 |
4.2.5 样品制备 |
4.2.6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大分子单体和纳米凝胶的合成与表征 |
4.3.2 水凝胶的制备和表面形貌 |
4.3.3 纳米水凝胶的热稳定性能 |
4.3.4 纳米水凝胶的细胞毒性 |
4.3.5 纳米水凝胶的抗菌性能评价 |
4.3.6 纳米水凝胶的体内抗菌性能评价 |
4.3.7 纳米水凝胶接枝于棉织物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阳离子及卤胺涂层接触/缓释协同抗菌棉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5.2.2 细菌 |
5.2.3 实验仪器 |
5.2.4 样品制备 |
5.2.5 测试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二甲基十二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CDDA)涂层棉织物的制备及其物理性能 |
5.3.2 卤胺化抗菌棉织物的制备 |
5.3.3 卤胺化棉织物的接触/缓释协同抗菌测试 |
5.3.4 卤胺化棉织物经阴离子洗涤剂水洗后抗菌性能测试 |
5.3.5 卤胺化棉织物经漂白处理后抗菌性能及柔软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工作中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8)新型苯并噻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光谱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识别阳离子的荧光探针研究进展 |
1.2 识别S_2~(2-)、Cys、Hcy、GSH的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
1.3 识别CH_3COO~-、H_2PO_4~-的荧光探针研究进展 |
2 引言 |
2.1 前言 |
2.2 荧光探针的识别机理 |
2.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剂和仪器 |
3.2 荧光探针R1的合成以及所需溶液的配制 |
3.2.1 探针R1的合成 |
3.2.2 溶液的配制 |
3.3 荧光探针R2的合成以及所需溶液的配制 |
3.3.1 探针R2的合成 |
3.3.2 溶液的配制 |
3.4 荧光探针R3的合成以及所需溶液的配制 |
3.4.1 探针R3的合成 |
3.4.2 溶液的配制 |
3.5 探针R4的合成 |
3.6 探针R5的合成 |
3.7 探针R6的合成 |
3.8 探针R7的合成 |
4 结果与讨论 |
4.1 探针R1对Cu~(2+)、Co~(2+)和Ni~(2+)的响应作用 |
4.1.1 探针R1对阳离子的选择性识别 |
4.1.2 探针R1与Cu~(2+)、Co~(2+)作用的吸收光谱 |
4.1.3 探针R1与Cu~(2+)、Co~(2+)、Ni~(2+)作用的荧光光谱 |
4.1.4 Job's plot算结合比例 |
4.1.5 可逆性测试_ |
4.1.6 pH对探针R1以及R1-Cu~(2+)、Co~(2+)的影响 |
4.1.7 探针R1对Cu~(2+)和Co~(2+)的抗干扰性实验 |
4.1.8 探针R1对Cu~(2+)和Co~(2+)的时间响应 |
4.1.9 探针R1对Cu~(2+)、Co~(2+)和Ni~(2+)的识别机理 |
4.1.10 实际样品中Cu~(2+)和Co~(2+)的测试 |
4.1.11 小结 |
4.2 探针R2对Zn~(2+)、Cu~(2+)、Co~(2+)、Ni~(2+)和CH_3COO~-、H_2PO_4~-响应作用 |
4.2.1 探针R2在不同pH条件下的存在形式 |
4.2.2 探针R2的聚集诱导发光性质 |
4.2.3 探针R2对Zn~(2+)的识别作用 |
4.2.4 探针R2对Cu~(2+)、Co~(2+)和Ni~(2+)的识别作用 |
4.2.5 探针R2对CH_3COO~-和H_2PO_4~-的识别作用 |
4.2.6 小结 |
4.3 探针R3对S_2~(2-)、Cys/Hcy、GSH的响应光谱 |
4.3.1 探针R3对S_2~(2-)、Cys/Hcy、GSH的选择性识别作用 |
4.3.2 探针R3对S_2~(2-)和Cys/Hcy、GSH作用的吸收、荧光光谱 |
4.3.3 Job's plot算结合比例 |
4.3.4 pH对探针R3以及R3-S_2~(2-)、Cys/Hcy、GSH的影响 |
4.3.5 探针R3对S_2~(2-)和Hcy的抗干扰性实验 |
4.3.6 探针R3对S_2~(2-)和Cys、Hcy、GSH的时间响应 |
4.3.7 探针R3对S_2~(2-)和Cys、Hcy、GSH的识别机理 |
4.3.8 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大米中不同价态铬及阴阳离子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大米中不同价态铬的生理功能与检测方法 |
1.2.1 不同价态铬的生理功能 |
1.2.2 不同价态铬的前处理方法 |
1.2.3 不同价态铬现有的分析方法 |
1.3 大米中阴阳离子的生理功能与检测方法 |
1.3.1 阴离子的生理功能 |
1.3.2 阴离子的不同检测方法比较 |
1.3.3 离子色谱法测定阴离子含量 |
1.3.4 阳离子的生理功能 |
1.3.5 阳离子的不同检测方法比较 |
1.3.6 离子色谱法测定阳离子含量 |
1.3.7 优化离子色谱条件的原理概述 |
1.4 课题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研究意义 |
1.4.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米中的总铬含量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GFAAS法的光谱条件 |
2.2.4 预处理 |
2.2.5 样品前处理 |
2.2.6 标准溶液的配制 |
2.2.7 分析结果的计算与表述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标准曲线和线性回归方程 |
2.3.2 精密度与加标回收率 |
2.3.3 不同品种大米的测定结果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大米中不同价态水溶性铬的含量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 |
3.2.4 衍生剂的配制 |
3.2.5 标准样品的配制 |
3.2.6 大米样品的前处理 |
3.2.7 衍生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衍生试剂的选择和定性分析 |
3.3.2 色谱条件的优化 |
3.3.3 衍生条件的优化 |
3.3.4 标准曲线、线性方程、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3.3.5 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 |
3.3.6 大米样品的前处理方法优化 |
3.3.7 衍生反应液的稳定性 |
3.3.8 样品溶液的检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阴离子色谱法测定大米中的10种阴离子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色谱条件 |
4.2.4 阴离子标准样品的配制 |
4.2.5 大米样品的前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色谱柱及检测器的选择 |
4.3.2 淋洗液种类的选择 |
4.3.3 淋洗液浓度和柱温的选择 |
4.3.4 流速的选择 |
4.3.5 空白样品的测定及背景的扣除 |
4.3.6 重复性实验 |
4.3.7 标准曲线、线性方程、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4.3.8 加标回收率和检测精密度 |
4.3.9 大米样品的前处理方法选择 |
4.3.10 大米样品溶液的定量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阳离子色谱法测定大米中的6种阳离子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色谱条件 |
5.2.4 阳离子标准样品的配制 |
5.2.5 大米样品的前处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色谱柱的选择 |
5.3.2 检测器的选择 |
5.3.3 淋洗液种类及浓度的选择 |
5.3.4 柱温、流速的选择 |
5.3.5 空白样品的测定及背景的扣除 |
5.3.6 重复性实验 |
5.3.7 标准曲线、线性方程、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5.3.8 加标回收率和检测精密度 |
5.3.9 大米样品的前处理方法选择 |
5.3.10 大米样品溶液的定量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基于磺酰氟基团的聚合反应和金属有机框架修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点击化学发展和现状 |
1.2 SuFEx(六价硫氟交换)的发展和现状 |
1.2.1 含硫酰氟基团的有机分子合成及其反应性 |
1.2.2 含磺酰氟基团的有机分子合成及其反应性 |
1.2.3 磺酰氟基团的优势 |
1.3 SuFEx点击化学在聚合物合成研究中的应用 |
1.3.1 SuFEx点击反应制备聚硫酸酯和聚磺酸酯 |
1.3.2 利用SuFEx反应的聚合后修饰 |
1.3.3 利用SuFEx反应对材料进行表面功能化 |
1.4 点击化学修饰MOF材料的发展和现状 |
1.4.1 MOF材料简介 |
1.4.2 点击化学在MOF材料的合成后修饰中的应用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6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SuFEx点击反应制备芳基聚磺酸酯、可控降解行为及功能化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料 |
2.2.2 表征分析方法 |
2.2.3 实验过程 |
2.3 结果和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SuFEx制备UiO-66-SO_2F MOF及其合成后修饰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 |
3.2.2 表征分析方法 |
3.2.3 实验过程 |
3.3 结果和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含磺酰氟基团的MOF合成及对染料的吸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主要原料 |
4.2.2 表征分析方法 |
4.2.3 实验过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对MOF的表征 |
4.3.2 染料吸附性能的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录用及整理情况 |
附录 |
致谢 |
四、利用阴离子和阳离子甲硅溶液澄清啤酒(论文参考文献)
- [1]离子液体催化合成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及其化学回收的研究[D]. 曲小玲. 吉林大学, 2021(01)
- [2]吡咯烷酮头基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性能及应用[D]. 吴珂. 江南大学, 2021(01)
- [3]两亲分子协同构筑荧光组装体及性能研究[D]. 袁进. 山东大学, 2021(11)
- [4]表面活性剂型助滤剂对赤铁矿精矿助滤试验研究[D]. 邹昀.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
- [5]基于多钒氧簇金属有机框架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 田洪瑞.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离子交换树脂澄清料酒新工艺的研究[D]. 马鹏程.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7)
- [7]抗菌多功能医用棉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韩华. 东华大学, 2020(03)
- [8]新型苯并噻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光谱响应研究[D]. 朱艳茹.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6)
- [9]大米中不同价态铬及阴阳离子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D]. 赵珍珍. 湘潭大学, 2020(02)
- [10]基于磺酰氟基团的聚合反应和金属有机框架修饰的研究[D]. 曹臻雷. 苏州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