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滨私人公寓,新加坡(论文文献综述)
刘玥,王江萍,任亚鹏[1](2020)在《21世纪新加坡住房规划实施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于世界范围内,新加坡素有良好的住房保障机制,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新加坡政府面临一系列新挑战:国家需要在有限国土上建造更多的高质量住房,同时保证组屋①继续被大众接受。本文梳理新加坡住房保障机制框架、实施过程中所遇问题,总结归纳出其住房规划实施模式有五:建造高素质的高层住宅、推动私人住宅和组屋公寓建设、研究和开发智能化住宅、建设适老化住房、更新市镇及社区。通过对以上问题与措施的探讨,可发现其规划实施过程对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进而总结出于我国城建发展的启示与建议。
韩雪[2](2020)在《海洋环境影响下青岛滨海建筑形态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个北方滨海城市,青岛因其独特的区位特点,城市结构和建筑形态与内陆城市截然不同,其中,海洋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海洋环境对于滨海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影响不仅局限于物理层面,近年来由于人们对海洋景观的需求度逐渐提升,海洋环境的影响逐渐上升到心理需求层面和社会需求层面。即海洋环境对滨海建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一是基本需求层面,建筑形态特征被动地适应海洋自然环境,尤其是在工业革命之前,建筑技术不发达,此做法是改善建筑空间质量的主要手段;二是心理需求层面,向海心理需求主要源于海洋文化的发展和人们对于美好自然环境的追求,属于滨海建筑主动响应海洋环境的层面;三是社会需求层面,青岛传统文化是在独特的滨海地理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具有丰富而又独特的的历史底蕴,其中滨海地域文化是滨海特色重要的精神内涵,是青岛维持滨海整体风貌的根本动因。本文以青岛主城区滨海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人的需求层次,分别探讨海洋自然环境、海洋人文环境对青岛滨海建筑形态特征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二章)是对研究基础的阐述,第一章介绍了全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研究内容、海洋环境对滨海建筑影响的相关研究综述和研究方法、框架,第二章主要对青岛的海洋环境、滨海区域城市建设过程和建筑概况进行探讨,为下文的奠定了基础理论。第二部分(第三、四、五章)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三章对海洋自然环境对滨海建筑的影响进行研究,阐述了滨海建筑在选址布局、建筑空间形态、建筑材料、建筑构造等方面适应冬季低温、潮湿、环境腐蚀(物理腐蚀和生物腐蚀)、强风以及海洋自然灾害的做法,以及抵抗不良自然条件的辅助措施;第四章是基于人的向海心理需求,探讨滨海建筑所呈现出的向海特征,主要体现在滨海建筑布局、空间组织两个方面;第五章是从社会需求层面,探讨了传承滨海地域文化和展现海洋特征的建筑形态表征。第三部分(第六章)是对研究内容的总结和展望。首先是对青岛滨海建筑概况的总结;其次是结合人的需求层次,概括了海洋环境对滨海建筑形态产生影响的过程,由此得出滨海建筑的设计应根据人的需求,合理的改变设计策略,以做到建筑与自然、建筑与人、建筑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最后针对本文的研究总结各个层面上的滨海建筑特征,以期对滨海建筑设计提供参考和启发。
唐云[3](2020)在《文创产业推动下的台湾传统历史街区再生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我国城市更新模式逐渐由追求效率的大拆大建转向注重综合效益的微改造。传统历史街区作为城市生活与文化记忆的载体,其保护与再生也是城市发展一种可持续性策略。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在各国兴起,其综合促进城市发展的效益被认为是能有效驱动旧城再生的方式之一,我国各大城市也正积极尝试在传统历史街区的更新发展中引入文创产业。诸多实践可见一定成效但也出现发展动力不足、过度商业化、历史街区内涵被忽视等问题。我国台湾地区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将文创产业与都市再生相结合的实践探索,多年来累计了丰富的经验。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台湾地区文创产业推动下的传统历史街区再生经验,总结其发展模式影响下的改造设计方法,以期能为大陆地区推进相类似的传统历史街区更新改造时提供参考。本文总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动机与目的、概念界定,并对相关议题的研究综述进行了简要回顾。第二章是本文的理论基础部分,研究分析了文创产业特性与传统历史街区更新特性,并从两者的互动关系中分析彼此相互结合的适应性。第三章以文献研究为主,结合实地调研与访谈,整体回顾了台湾文创产业推动传统历史街区再生的发展概况,并系统地梳理总结了其再生模式的支撑机制——以注重政府引导民间力量深入参与、文创产业小规模渐进式植入、民间社区自组织修复为特点。第四章通过归纳分析,基于对传统历史街区再利用为文创产业经营的改造要求及设计要素的分析,结合文献及实地调研资料,系统地梳理了台湾相关实践案例中街区层面、建筑层面两方面的空间改造设计方法,总结其手段总体以柔和且多元化为特点。第五章引入实例研究,通过实地调研、访谈、文献查询等方式,对台南神农街、高雄哈玛星两个典型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更新模式、产业特点、改造设计手法及正反影响,对前文的归纳梳理进行补充论证。最后第六章结合对比大陆发展背景,从更新模式、空间改造策略两个方面提出了台湾经验给出的几点启示,以期为大陆地区相关研究及实践提供参考。
尹丽君[4](2020)在《SCDA建筑事务所设计理念与手法探析》文中研究表明在亚洲,新加坡一直被视为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开拓者,并为其他亚洲城市提供灵感。在经历自主设计、借鉴海外设计、外来设计师主宰市场,到后来的回归到本土设计师与海外设计师并存的阶段之后,新加坡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建筑师和设计团队。SCDA建筑设计事务所是一所新加坡本土设计事务所,具有极高的国际设计水准,获得过多项国际奖项,被誉为设计先锋。SCDA融合东西方设计,形成新热带建筑设计风格。其设计作品从豪华公寓到度假酒店,再到公共建筑等,都因彰显了人文关怀而广受好评。本文将SCDA事务所的实践作品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归纳事务所的设计语言与设计手法。首先从新加坡的地域背景、文化特征及建筑背景,SCDA主创设计师曾仕乾的人物背景介绍等方面,分析SCDA事务所设计理念的形成背景,进而具体阐释该事务所的人文主义关怀和空间可塑性的设计理念,并简要介绍SCDA事务所“新热带建筑”设计风格的两大特征;在阐述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对SCDA事务所的大量建筑实践作品进行分析,分别归纳总结出该事务所的设计手法、设计语言以及多领域的探索设计;探究SCDA事务所的全球化及其背后的原因,进而就事务所设计手法的运用具体分析SCDA事务所在中国进行的实践项目,对SCDA事务所设计理念、设计手法、设计语言以及对实践作品分析进行总结与反思,从中挖掘出对国内建筑环境有所裨益的内容,以期对中国建筑设计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冯倩晶[5](2020)在《设计治理视角下的珠海市城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城市发展正经历由量到质的转变。城市设计作为城市形塑过程的公共干预,是提高城市空间品质的重要抓手。我国城市设计工作长期由政府包办,利益协调困难、评价标准模糊、干预力度难以把握等问题普遍存在,制约了城市设计水平的提升。伴随着国家治理转型,市场、社会公众、规划设计师等利益相关者将进一步参与到城市设计中,共同塑造更积极的设计决策环境。英国着名城市设计学者马修·卡莫纳(Matthew Carmona)于2016年详细阐释了“设计治理”的理念,他认为设计治理是“破解建成空间质量问题、推动城市设计实施过程与结果符合公共利益的可行途径”,“更提供了使所有参与城市形塑过程的利益集团都受益的可能”。这为我国城市设计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从设计治理的视角出发,结合城市治理的讨论,以及美国、英国、新加坡的先进实践经验研究,建立了设计治理的理论框架,并进一步分析我国设计治理的发展特征,及形成国际经验对比。在此基础上,本文以珠海市为对象开展实证研究。珠海市是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发的四个特区之一,经济发展水平良好,城市特色显着,建市以来长期致力于城市建设和规划管理工作,并于2017年入选首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同类城市(如厦门、青岛、佛山和东莞等)的城市设计发展。本文借助文献研究、案例解读、实地调研与访谈等研究方法,梳理了珠海城市与设计治理的发展历程,并结合重点地区的设计治理实践研究,归纳珠海设计治理的演变特征,最后从政府、市场、社会三个方面剖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区别于英美多元主体的共同治理,我国受政治体制高度集中、市场经济制度不够健全、市民社会起步、技术力量不够成熟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公众形式性参与的设计治理现状。在此背景下,珠海的城市设计经历了尊重自然的谨慎开发阶段(1979-1998年)、弱干预促开发阶段(1999-2009年)、完善设计控制阶段(2010-2015年),正迈向设计治理初级阶段(2016年至今)。珠海具有发展城市设计的良好政治经济基础,长期坚持生态宜居的目标,逐渐表现出治理主体多元化、地区治理客体差异化、治理工具多样化的特点,取得一定的治理效能,但也存在治理系统不够成熟、公共利益反馈不足等问题。珠海在政府强势推动下,已基本实现了从设计控制到设计治理初级阶段的转型,多元利益主体在城市设计过程中已具备了协商共治的渠道,政府、市场及社会应进一步克服自身的角色惯性约束,逐渐进行各自的自我调适,加强交互影响的平台搭建,通过地方性设计治理能力的共同提升,实现适应中国制度语境的城市形塑过程中利益共享和结果最优。
李亮稷[6](2020)在《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组织模式与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邮轮旅游源于欧洲,盛于北美。目前全球邮轮市场保持稳健增长趋势,而亚太地区和中国成为最有发展潜力的版块。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是邮轮产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但国内邮轮母港区存在一系列空间建设问题,全球应对邮轮的新冠病毒疫情也存在不足,因此邮轮母港区的空间组织模式与优化策略亟需研究。本文从现实需求和研究不足切入视角,建立研究指标体系,提出了创新理论观点,补充和更新目前国内邮轮母港相关的学术研究内容,而归纳的模式和策略也颇具现实应用价值。本文首先从邮轮母港使用人群的空间需求、邮轮母港的选址要求出发,明确空间组织模式研究所需要关注的要素,并总结目前相关研究的成果与不足。随后选取全球不同地区的16个国内外案例,构建初步的空间要素指标体系,并通过专家打分法、专家咨询法确定下最终的空间要素指标体系。然后分别对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空间组织模式的不同要素指标展开详细研究,包括对空间布局组织、服务设施配置、交通方式衔接等方面进行系统剖析和归纳模式,并建立模式评价体系。最后将归纳的空间组织模式应用到国内4个发展中和1个规划建设中的邮轮母港区,结合场地特征和上位规划,分别从航线开发、空间布局组织、服务设施配置、交通方式衔接、发展时序等方面提出一系列空间优化策略并进行总结,为未来国内外邮轮母港区的建设提供参考;同时从选址布局、空间规划、设施配置、交通组织、景观小品、港内流线等多方面补充了邮轮母港区防灾避难的空间优化策略,旨在应对和预防未来的突发灾难。每个邮轮母港区的空间组织模式具有共同和差异之处;空间布局组织根据港区与主城区、周边水域及陆域的位置关系分为不同的类型,且内部的空间结构形式也较为多样;服务设施配置要考虑使用上的便捷性、安全性、多样性,更要注重自然景观及人文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交通方式衔接体系应以公共交通为主,兼顾其他多元交通需求,并要提高路网通达性。相比欧美地区,国内母港城市大多不是依托滨海发展起来的,港口普遍选址于远离主城区的出海口位置,岸上设施条件往往还没建设成熟;但国内的发展优势在于可以通过打造“邮轮母港城”带动新片区的发展和转型升级。
赵蕊[7](2020)在《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大量纷繁复杂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当代建筑表皮的体化现象和趋势已十分明显。本文以体化建筑表皮为研究对象,搭建起一个对其现象发生阐释、内在构成逻辑、深层审美内核为主要体系的独立研究框架。并分别从本体的生态关联及组织逻辑视角,提出体化建筑表皮的内在机制;从创作者的审美意象及接受者的审美感知视角,构建出深化的审美理论。据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演进趋向分析可见,高速更迭的信息时代下,广泛的信息共享及交互促进了多领域的科技进步。主动式生态观的介入,显现着建筑创作对环境问题的思辨,以及人们对建筑表皮生态功能的需求和关注。复杂性科学、数字化构建、参数化生成等技术理论的辅佐,加剧了时代文化观念的嬗变,也引发人们对建筑表皮的媒介性、交互性、信息性等方面提出更多要求。这些共同赋予了体化建筑表皮充分的生存语境。以生态视域为建筑创作逻辑基础的时代导向下,生态属性关联是建筑表皮体化现象的内在动因,其本质亦是基于生态功能承载需求所衍生出的一种形式改变。在承载控制自身能耗、整合外部资源、改善周边环境等生态目的的驱动下,形式探索也反映了当前建筑创作对环境问题的思辨。同时,复杂的体化建筑表皮形态蕴含着内在的组织逻辑,本文将其拆解为三种全新的形式语言:强调层级配合的分层属性、强调拆解整合的体块属性、强调维度扩展的机理属性。多元化的组织方式印证了发生于当前建筑创作领域中的形式语言逻辑重构,打破了原有的平衡机制和秩序法则,重塑了以往人们对事物非单一化模式的审美认知。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以创作者和接受者的视角,构建出体化建筑表皮的深化审美理论层级。当前,作为创作主体的建筑师信息涉猎广度不断增加,视角随之扩大,更多外部因素赋予了创作时审美意象生成的来源。它们显现出符号化提炼、加工的特质,且最终的形式表现受制于意象生成机制的影响。以意象美学为理论指引解读体化建筑表皮,实质上梳理了从诱发灵感到实体再现的过程,其内在反映出当前对人文主义精神内核及环境重塑性关注的本质。对于作为接受客体的大众,本文以感知美学为理论基础,分析阐释了该视角下对体化建筑表皮从感知呈现到触发记忆,再到引发关注转向的递进过程。大众的感知记忆及感知思考,解读了发生于当下的集体关注转向,人们愈发注重建筑表皮在媒介、交互、信息方面的属性和作用。因而,体化建筑表皮亦是时代审美趋向的物质载体,并扩展为以大众需求为基础,衍化、生成契合该需求的审美形式表现。它反映出当前人们对单一化形式的反叛,展现了对创新性和复杂化审美维度的认同。对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意象及审美感知研究,亦是对其自身价值及未来建筑表皮创作趋向的深入剖析和研究。
王思怡[8](2019)在《多感官博物馆学:具身与博物馆现象的认知与传播》文中研究表明传统博物馆专注于收藏、研究和展示物,但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从“物”到“人”的博物馆界转向趋势,以物为中心的定位有必要做出相应的调整。特别地,虚拟技术的介入一定程度上正在改变博物馆的传统定义。如今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关注对物的感官体验,让更多非视觉感官进入博物馆场域,从而形成多感官的博物馆。观众在多感官的博物馆中既是一个认识的主体,更是一个体验的主体。体验博物馆中的物,究其本质即是通过体验将物所在的世界纳入到身体所在的世界之中,使其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博物馆展示的不仅仅是物,而且更是物背后蕴含的信息,即博物馆现象。从“物”到“现象”的转向使得博物馆得以收藏与展示逝去的文明或文化,并同时增强人与整个世界的联系。现象学启示我们博物馆应当将体验置于认识之上,身体与感官置于物之上,并实现博物馆的具身化。那么,从“物”到“现象”的博物馆展示理念变化以及博物馆内逐渐出现的“感官在场”及“身体松绑”的趋势,可以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多感官博物馆”的疑惑。与此同时,博物馆的现象世界是日常生活的写照,日常生活中充满着多感官的体验,人们通过感官与身体来认识与体验世界。多感官在博物馆中的运用在这个思维下获得了更多的发展契机,博物馆在多感官传播上开启了新的里程。更加广泛的多感官传播(视觉、触觉、听觉、嗅味传播)使得博物馆更多地考虑“身体”与感官体验间的组合和互动,关注对观众在认知、记忆、情感等方面的潜在影响与意义。因此,通过日常体验来获得认同与个人价值联结的习惯以及博物馆中多感官传播的主题性、通感性与有序性向我们阐明了“为什么我们需要多感官博物馆?”在“怎么实现多感官博物馆?”的问题上,本文通过多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提出了理论与实践上的建构方法。在理论上,我们需要正视博物馆的具身化,身体才是博物馆中所有认识和体验活动的关键变量。多感官只有在以身体为中心的博物馆理念上才能拥有无限的可能,而在该理念下,多感官更容易在身体上唤醒一种被遗忘的表达创造力以及多元化的态度与观念。而在实践上,多感官在博物馆物及现象、展览结构以及空间中的实践性可以概括为从有意义的主题出发,利用特定的感官“道具”营造充满情境感的空间,同时将与感官密切相连的线索制造个性化的结构顺序,从而制造出生动有效的身体与感官体验。那么,这样的多感官实践效果如何呢?针对最后一个问题,本文采用了实地的观众调查,从感官评估工具以及观众导向的调查两方面来阐释多感官本身的评估,以及感官对于观众的传达力与影响力的评估。博物馆展览的多感官设计并非囿于享受的表层设计,它更是一个触媒与中介,而对于多感官的测量也告诉我们其作为触媒对于情感唤醒与投入、记忆回溯以及个人联结与思索上具有基础而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多感官博物馆的概念出发点并不是就感官而言感官,也并非强调视觉的不重要,或其他感觉的特殊性,而是尝试打破视觉的局限来认识艺术、历史与文化,强调的是观众利用包括触觉、听觉、嗅味觉、视觉与身体感觉在内的多感官,来重新和更好地认识博物馆物、现象和文化,从而用新的身体观念来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
兰欣宁[9](2019)在《保罗·鲁道夫早期热带建筑实践研究》文中提出保罗·鲁道夫作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而为人们所熟知,但是较少有人对其早期在美国佛罗里达地区的建筑实践予以关注。本文着重研究鲁道夫早期建筑实践活动,梳理这一阶段的设计脉络,分析总结其设计方法及策略,并形成对鲁道夫早期实践的综合评价。第一章:绪论。介绍保罗·鲁道夫早期实践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基础、研究方法、研究框架、主要创新点。第二章:保罗·鲁道夫早期建筑实践活动梳理。鲁道夫早期实践受到世界范围内现代建筑地域化的影响、美国南部热带建筑发展的影响以及现代建筑教育的影响。鲁道夫最初与拉尔夫·特威切尔合作,之后自己独立执业,作为萨拉索塔建筑学派的精神领袖,与特威切尔共同推动这一地区的建筑发展。第三章:保罗·鲁道夫早期作品脉络梳理。鲁道夫在佛罗里达的作品有着适应热带环境的现代建筑形式与空间,有着富于表现力的轻型木结构体系,同时还有多目标集成的构造设计改良。这些作品在技术经济性、现代审美、空间环境三个层面上,满足了人们对热带生活的需求与向往,营造了适应热带生活模式的建筑空间环境。第四章:保罗·鲁道夫轻型木构建筑分析。鲁道夫基于现代建筑对美国南部传统建筑的空间形式进行转译,在轻型建筑中延续传统建筑的生命力;基于材料、技术的进步,对传统轻型木构建筑体系进行创新,对构造设计进行改良,使得传统的轻木结构能够更适应于热带现代生活。这些作品在生命全周期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经验。第五章:保罗·鲁道夫热带建筑实践的影响。鲁道夫从早期南方地域实践转为北部现代建筑实践的过程反映出这一阶段实践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同时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美国现代建筑发展的环境。鲁道夫的早期实践,对其后期的建筑理论与实践产生深刻影响,是美国热带现代建筑实践的典范,是全球现代主义建筑地域化在发达地区的表现。其早期热带轻型建筑设计所带给人们的思考,仍旧启发着当下的建筑实践活动。
AlhejiAyman Khaled B[10](2019)在《沙特阿拉伯王国生态城建设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过去的数十年中,沙特阿拉伯的城市发展和人口激增加剧了对环境和气候的挑战。对地球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会导致有限资源的枯竭;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也会对气候模式造成永久性的改变。此外,传统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的燃烧会释放二氧化碳(CO2)排放物,这会导致全球变暖,反过来又会影响地球的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旨在保护自然环境和气候、对废物回收利用,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和由此产生的影响,为人们提供健康的生活;并且采用创新的土地使用规划和可替换式的交通运输系统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这项研究为沙特阿拉伯的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一个设计框架,包括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生态城市概念的概述、沙特阿拉伯未来的规划和项目以及沙特阿拉伯愿景2030实现的贡献。这个设计框架包含一个对于生态城市最佳和适当选址位置的评估方针和指标的建议。此外,生态城市关键性能指标(KPIs)的制定和生态城市战略目标的发展都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目标,并为实现沙特阿拉伯愿景2030做出贡献。此外,采取、确定和使用合适的可持续技术应用于生态城市、与KPIs目标相一致,并为生态城市的居民定义输入和输出材料流。因此,这项研究提出了 4种评估准则,用于确定沙特阿拉伯生态城市建设的地理位置,此外在2017年到2050年这个具体的时间范围内还在各个部门制定了 10个战略目标,为沙特阿拉伯的生态城市KPIs规划了 40个目标。这项研究还采用并确定了生态城市居民材料流动的初始合适的可持续技术,包括能源供应、原生水、食品加工、废弃物处理和交通运输系统多个部门。这项研究使用了许多模拟分析工具来开发、设计和优化可持续技术系统,包括使用PRT-Hermes,T*SOL(?)2018(R1),PV*SOL(?)premium 2018(R9),HOMER Pro(?)and STOAT(?)5.0 等动态设计和优化仿真工具,以确定每一个系统的具体要求,并且满足系统性能。可持续性技术的使用提供了一种可再生资源,人均主要能源消耗减少63.08%,使用可持续性交通运输系统在内的交通运输部门的能源需求也大大减少,以及可再生原生水资源消耗也降低:人均生活用水量减少54%。并且此技术通过减少75%的MSW,以及回收利用废水、为人均用水量的44%提供原生水,来减少人类活动的影响。此外,它每年还可以产生超过349114kWh的能量、2206 m3的原生水和2650.7万m3的生物沼气。因此,生态城市的目的在于通过使用多种可持续性技术来保护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建立一个与大自然平衡的健康的环境。
二、海滨私人公寓,新加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滨私人公寓,新加坡(论文提纲范文)
(1)21世纪新加坡住房规划实施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新加坡住房保障机制框架 |
1.1 住房供给体系 |
1.2 住房金融体系 |
1.3 住房政策体系 |
2 新加坡原有组屋规划实施的遇到的问题 |
2.1 居民对高质量住房的渴望 |
2.2 社会对社区智能化的需求 |
2.3 老龄化伴随的住房问题 |
3 基于住房保障机制的住房建设实施模式 |
3.1 建造高素质的高层住宅 |
3.2 推动私人住宅和组屋公寓的建造 |
3.3 加强住宅智能化的研究和开发 |
3.4 建设打造适老化住房 |
3.5更新市镇及社区 |
4 对中国保障性住房规划实施的启示 |
4.1 完善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 |
4.2 构建优质社区,鼓励公众参与 |
5 结论 |
(2)海洋环境影响下青岛滨海建筑形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研究范围和相关概念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
1.3.3 相关概念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案例分析 |
1.4.1 关于海洋环境及其对建筑影响的相关研究 |
1.4.2 关于地域性建筑形态的相关研究 |
1.4.3 关于青岛滨海建筑的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青岛滨海区域城市及建筑概述 |
2.1 青岛海岸线概况及环境分析 |
2.1.1 地理区位及海岸线概况 |
2.1.2 青岛滨海自然环境 |
2.1.3 青岛海洋人文环境 |
2.2 青岛主城区滨海区域城市发展概况 |
2.2.1 建置前滨海区域城市建设状况(1898年之前) |
2.2.2 殖民时期滨海区域规划发展过程(1898年-1949年) |
2.2.3 建国后滨海区域规划发展过程(1949年至今) |
2.3 青岛主城区滨海区域建筑概况 |
2.3.1 滨海建筑风格变化影响因素解析 |
2.3.2 滨海建筑风格分类 |
2.3.3 滨海建筑风格分布特点 |
2.3.4 滨海建筑风貌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适应滨海自然环境的建筑形态特征 |
3.1 适应滨海自然环境的选址和布局特征 |
3.1.1 不同时期选址特点分析 |
3.1.2 改善微气候的建筑布局特征 |
3.2 适应滨海自然环境的建筑形态特征 |
3.2.1 建筑空间封闭性变化特点 |
3.2.2 建筑立面与细部 |
3.2.3 建筑材料与构造做法 |
3.3 适应滨海自然环境的辅助措施 |
3.3.1 沿海绿化带 |
3.3.2 海上防波堤 |
3.3.3 自然灾害海上预警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满足“向海心理”需求的建筑形态特征 |
4.1 人·海交流的行为特征 |
4.2 滨海建筑选址布局的向海特征 |
4.2.1 选址和类型分布 |
4.2.2 滨海建筑布局 |
4.3 滨海建筑空间形态的向海特征 |
4.3.1 建筑平面布局 |
4.3.2 建筑内外空间关系 |
4.3.3 建筑附属空间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传承滨海地域文化的建筑外部形态特征 |
5.1 延续城市风貌的建筑形态特征 |
5.1.1 不同时期历史城区风貌特点 |
5.1.2 历史风貌影响下的滨海特色传承与发展 |
5.2 宣扬海洋文化的建筑形态特征 |
5.2.1 “功能型”海洋建筑形态特征 |
5.2.2 “隐喻型”海洋建筑形态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与局限性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青岛市滨海区域优秀历史建筑名单 |
附录二 青岛海洋特征隐喻型特色建筑一览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3)文创产业推动下的台湾传统历史街区再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动机与目的 |
1.1.1 研究动机 |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传统历史街区 |
1.2.2 文创产业 |
1.2.3 再生 |
1.3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范围 |
1.4 研究现状综述 |
1.4.1 历史街区再生的相关研究 |
1.4.2 文创产业推动历史街区再生的相关研究 |
1.4.3 针对台湾地区历史街区再生的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创产业推动历史街区再生的理论基础 |
2.1 文创产业特性分析 |
2.1.1 文创产业的产业特性 |
2.1.2 文创产业的空间发展特性 |
2.2 传统历史街区更新特性分析 |
2.2.1 传统历史街区的基本特征 |
2.2.2 传统历史街区面临的问题 |
2.2.3 传统历史街区的更新模式 |
2.2.4 传统历史街区更新的影响因素 |
2.3 文创产业与传统历史街区再生互动性分析 |
2.3.1 文创产业推动历史街区再生的优势 |
2.3.2 传统历史街区发展文创产业的适应性 |
2.3.3 传统历史街区结合文创产业更新发展的类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台湾文创产业推动历史街区再生的发展概况及支撑机制 |
3.1 台湾文创产业与传统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发展背景 |
3.1.1 台湾文创产业的发展背景 |
3.1.2 台湾传统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发展背景 |
3.2 台湾文创产业推动传统历史街区再生的发展缘起及策略 |
3.2.1 台湾文创产业推动历史街区再生的缘起 |
3.2.2 台湾文创产业推动传统历史街区再生的几个重要策略 |
3.3 台湾文创产业推动传统历史街区再生模式的支撑机制 |
3.3.1 重视培育民间参与,促进社区自组织更新 |
3.3.2 发展文创触媒机制,渐进激发产业发展 |
3.3.3 建立相关设计规范,正确引导空间改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台湾文创产业推动下的传统历史街区更新改造设计方法 |
4.1 传统历史街区再利用为文创产业经营的改造要求分析 |
4.1.1 功能要求 |
4.1.2 精神要求 |
4.2 传统历史街区再利用为文创产业经营的设计要素分析 |
4.2.1 街区基础环境要素 |
4.2.2 建筑功能与技术要素 |
4.2.3 空间美学要素 |
4.3 街区改造设计方法:提升外部环境空间文化体验 |
4.3.1 完善街区交通配套系统 |
4.3.2 统一整治街区界面风貌 |
4.3.3 营造趣味景观环境氛围 |
4.3.4 活化街区闲置开放空间 |
4.4 建筑改造设计方法:适应文创产业功能转换需求 |
4.4.1 基础系统优化升级 |
4.4.2 空间适应性改造 |
4.4.3 外表皮维护更新 |
4.4.4 室内风格创意塑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台湾文创产业推动下的传统历史街区再生实例分析 |
5.1 台南市神农街 |
5.1.1 街区基本信息 |
5.1.2 街区更新实践历程 |
5.1.3 街区再生的运行机制 |
5.1.4 文创产业结构与经营特点 |
5.1.5 文创背景下的空间改造设计 |
5.2 高雄市哈玛星 |
5.2.1 街区基本信息 |
5.2.2 街区更新实践历程 |
5.2.3 街区再生的运行机制 |
5.2.4 文创产业结构与经营特点 |
5.2.5 文创背景下的空间改造设计 |
5.3 更新实践案例对比分析 |
5.3.1 案例更新实践发展模式分析 |
5.3.2 案例文创产业发展特点分析 |
5.3.3 案例更新改造设计手法分析 |
5.3.4 案例现状的发展效益及衍生问题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台湾经验对大陆文创产业推动传统历史街区再生的启示 |
6.1 大陆地区借鉴台湾经验的局限性与可行性 |
6.1.1 局限性——两岸制度背景和社会环境差异 |
6.1.2 可行性——两岸文化背景及实体环境相似 |
6.2 台湾经验对大陆的借鉴 |
6.2.1 街区更新模式的借鉴 |
6.2.2 空间改造设计的借鉴 |
6.3 台湾经验的问题与反思 |
6.3.1 更新模式在实践中突显的问题及反思 |
6.3.2 空间改造设计实践突显的问题及反思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结论 |
本文的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街区调研商铺的信息统计 |
附录 Ⅱ:访谈记录(逐字稿)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SCDA建筑事务所设计理念与手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释义 |
1.3.1 哲学范畴的人文主义 |
1.3.2 建筑范畴的人文主义 |
1.3.3 SCDA定义的人文主义 |
1.4 研究对象 |
1.5 研究现状 |
1.5.1 国内相关研究 |
1.5.2 国外相关研究 |
1.6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1.7 研究方法 |
1.7.1 文献研究法 |
1.7.2 案例分析法 |
1.7.3 比较分析法 |
1.7.4 调研分析法 |
第2章 SCDA事务所设计理念概述 |
2.1 SCDA事务所简介 |
2.1.1 事务所的成立与发展 |
2.1.2 事务所项目分布及获奖情况 |
2.1.3 事务所主创设计师——曾仕乾 |
2.2 SCDA事务所建筑设计思想的形成背景 |
2.2.1 新加坡的地域背景、文化特征及建筑背景 |
2.2.2 SCDA主创设计师曾仕乾的人物背景介绍 |
2.3 SCDA事务所设计理念 |
2.3.1 人文主义关怀 |
2.3.2 形式和空间的可塑性 |
2.3.3 重视几何学的运用 |
2.4 SCDA事务所“新热带建筑”设计风格 |
2.4.1 建筑内外的模糊界限 |
2.4.2 空间和景观的紧密联系 |
第3章 SCDA事务所设计手法研究 |
3.1 平面的完整性 |
3.1.1 平面完整性的影响因素 |
3.1.2 平面构图的类型 |
3.1.3 平面完整性的操作手法 |
3.2 结构的严谨性 |
3.2.1 结构的次序 |
3.2.2 结构严谨性的影响因素 |
3.2.3 结构严谨性的操作手法 |
3.2.4 SCDA事务所的特色结构设计总结 |
3.3 空间的可塑性 |
3.3.1 空间的特征 |
3.3.2 空间的特定属性 |
3.3.3 空间可塑性的影响因素 |
3.3.4 空间可塑性的操作手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SCDA事务所设计语言研究 |
4.1 形体设计语言研究 |
4.1.1 基本形体的立体构成 |
4.1.2 形体衍生的组合策略 |
4.2 立面设计语言研究 |
4.2.1 立面构成的原型元素 |
4.2.2 立面构图的形式美规律 |
4.2.3 立面的开窗形式 |
4.2.4 常用的立面的构图手法 |
4.3 自然元素 |
4.3.1 园景树 |
4.3.2 光的引入 |
4.3.3 泳池的设计 |
第5章 SCDA事务所多领域探索研究 |
5.1 可持续设计 |
5.1.1 地域性被动式可持续设计 |
5.1.2 可持续设计技术研究 |
5.1.3 家庭可持续设计研究 |
5.1.4 社会可持续设计研究 |
5.1.5 可持续发展的景观设计 |
5.2 建筑与环境自然融合设计手法研究 |
5.2.1 融合周围环境 |
5.2.2 融合地方文化 |
5.3 建筑改造与更新设计研究 |
5.3.1 新加坡设计中心改造设计 |
5.3.2 罗伯逊洲际码头酒店改造设计 |
5.4 雕塑性细节设计研究 |
5.4.1 景观设计中的雕塑 |
5.4.2 雕塑式空间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SCDA事务所的全球化及在中国的建筑实践 |
6.1 事务所的全球化 |
6.1.1 新加坡为核心的东南亚地区的建筑实践 |
6.1.2 纽约的建筑实践 |
6.2 事务所的工作模式 |
6.2.1 多元化发展 |
6.2.2 模型辅助建筑设计 |
6.2.3 统一设计语言 |
6.3 在中国的实践项目 |
6.3.1 郑州康桥美庐湾 |
6.3.2 杭州万科古翠隐秀 |
6.3.3 苏州大象山舍 |
6.3.4 成都蔚蓝卡地亚中心 |
第7章 启示与结语 |
7.1 启示 |
7.1.1 人文主义关怀的设计理念 |
7.1.2 细节精致考究的设计态度 |
7.1.3 全球化发展的设计追求 |
7.2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设计治理视角下的珠海市城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设计是提高城市发展品质的重要抓手 |
1.1.2 治理转型背景下我国的城市设计运行亟待创新 |
1.1.3 设计治理的概念兴起,为我国城市设计运作提供新思路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城市设计(Urban Design) |
1.2.2 城市治理(Urban Governance) |
1.2.3 设计治理(Design Governance)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3.3 既有研究评述 |
1.4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论文框架 |
1.6 研究意义 |
1.6.1 理论意义:城市设计在治理领域的拓展 |
1.6.2 现实意义:从城市设计管理走向设计治理 |
第二章 城市设计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2.1 相关理论引介 |
2.1.1 城市治理:转型期城市开发的权力特征 |
2.1.2 设计治理:设计治理及其相关理论 |
2.2 国外先进城市设计治理实践 |
2.2.1 美国:以产权关系为核心的设计治理 |
2.2.2 英国:政府引导与多方参与并重的设计治理 |
2.2.3 新加坡:政府主导并兼顾市场效率的设计治理 |
2.3 城市设计治理的分析框架 |
2.3.1 设计治理环境 |
2.3.2 设计治理目标 |
2.3.3 设计治理系统 |
2.3.4 设计治理效能 |
2.4 国内城市设计治理实践 |
2.4.1 国内城市设计治理的特征 |
2.4.2 国内外城市设计治理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珠海市城市设计治理的发展历程与实践 |
3.1 珠海市发展概况 |
3.1.1 政治地位:拥有较高的城市战略定位 |
3.1.2 自然环境:生态资源丰富,特色突出 |
3.1.3 经济发展:坚持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
3.1.4 社会文化:形成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 |
3.2 珠海市城市设计治理的发展历程 |
3.2.0 尊重自然的谨慎开发阶段(1979-1998 年):政府主导的基本标准控制 |
3.2.1 弱干预促开发阶段(1999-2009 年):以体制建设为重点,城市设计实践滞后 |
3.2.2 完善设计控制阶段(2010-2015年) |
3.2.3 迈向设计治理初级阶段(2016 年至今):政府推动下的设计治理水平提升 |
3.3 珠海市城市设计治理的最新实践 |
3.3.1 构建全流程的编制与实施体系 |
3.3.2 完善城市设计规范标准体系 |
3.3.3 拓宽多元主体参与途径 |
3.3.4 丰富非正式的设计治理工具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珠海市重点地区城市设计治理实践 |
4.1 政企主导类:珠海北站TOD地区 |
4.1.1 设计治理环境与目标 |
4.1.2 设计治理系统运行 |
4.1.3 设计治理效能 |
4.2 设计师引导类:横琴十字门中央商务区 |
4.2.1 设计治理环境与目标 |
4.2.2 设计治理系统运行 |
4.2.3 设计治理效能 |
4.3 走向公众参与类:金湾航空新城核心区 |
4.3.1 设计治理环境与目标 |
4.3.2 设计治理系统运行 |
4.3.3 设计治理效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珠海市城市设计治理的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
5.1 珠海市城市设计治理的演变特征 |
5.1.1 设计治理环境:政治经济条件好,社会力量较弱 |
5.1.2 设计治理目标:坚持生态宜居优先,政治经济色彩浓厚 |
5.1.3 设计治理系统:内涵日益丰富,依赖政府支持 |
5.1.4 设计治理效能:多元治理格局初成,空间品质差异化提升 |
5.2 珠海市城市设计治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
5.2.1 政府对城市设计治理的影响 |
5.2.2 市场对城市设计治理的影响 |
5.2.3 社会对城市设计治理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结语与展望 |
总结 |
发展建议 |
主要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组织模式与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们对休闲旅游的需求提升,为邮轮旅游发展提供基础 |
1.1.2 邮轮旅游市场保持稳健增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1.1.3 国内兴起建设邮轮母港热潮,并出台邮轮发展政策 |
1.1.4 国内邮轮母港的发展存在一系列空间建设的问题 |
1.1.5 邮轮成新冠病毒疫情重灾区,防灾避难重要性凸显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探索意义 |
1.2.2 实践指导意义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1 邮轮母港 |
1.3.2 邮轮母港周边区域 |
1.3.3 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组织模式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研究 |
2.1 邮轮母港使用人群的特征及空间需求 |
2.1.1 客源地与目的地 |
2.1.2 年龄及性别 |
2.1.3 出游方式及时间 |
2.1.4 交通方式及活动 |
2.1.5 空间上的使用需求 |
2.2 邮轮母港的区位选址特征及发展展望 |
2.2.1 区位选址相关研究评述 |
2.2.2 自然地理位置 |
2.2.3 经济地理位置 |
2.2.4 选址总结及全球发展展望 |
2.3 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组织模式相关研究述评 |
2.3.1 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布局组织研究 |
2.3.2 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服务设施配置研究 |
2.3.3 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交通方式衔接研究 |
2.3.4 评述小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要素指标研究 |
3.1 邮轮母港的案例样本选取 |
3.1.1 选取原则 |
3.1.2 选取结果 |
3.2 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要素指标初选 |
3.2.1 空间要素指标的层次架构 |
3.2.2 空间布局组织的指标初选 |
3.2.3 服务设施配置的指标初选 |
3.2.4 交通方式衔接的指标初选 |
3.3 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要素指标筛选 |
3.3.1 空间要素指标筛选方法 |
3.3.2 空间要素指标筛选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组织模式研究 |
4.1 空间布局组织模式 |
4.1.1 邮轮母港与所在城市的空间布局 |
4.1.2 邮轮母港与周边陆域、水域的空间布局 |
4.1.3 邮轮母港与周边地区的空间结构 |
4.1.4 模式总结 |
4.2 服务设施配置模式 |
4.2.1 邮轮母港周边服务设施的位置及距离 |
4.2.2 邮轮母港周边服务设施的多样性 |
4.2.3 邮轮母港周边服务设施的独特性 |
4.2.4 模式总结 |
4.3 交通方式衔接模式 |
4.3.1 邮轮母港周边地区的路网通达性 |
4.3.2 邮轮码头与周边交通方式的衔接 |
4.3.3 模式总结 |
4.4 空间组织模式评价 |
4.4.1 模式总结及评价 |
4.4.2 模式评价体系建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
5.1 四个发展中的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优化策略 |
5.1.1 现状空间组织模式评价 |
5.1.2 厦门国际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优化策略 |
5.1.3 深圳太子湾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优化策略 |
5.1.4 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优化策略 |
5.1.5 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优化策略 |
5.1.6 空间优化策略总结 |
5.2 邮轮母港正在规划建设中的秦皇岛西港区的空间优化策略 |
5.2.1 现状分析 |
5.2.2 发展定位 |
5.2.3 空间布局组织优化策略 |
5.2.4 服务设施配置优化策略 |
5.2.5 交通方式衔接优化策略 |
5.3 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防灾避难策略 |
5.3.1 邮轮母港发生灾难后的空间需求 |
5.3.2 防灾避难的空间优化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主要研究结论 |
研究创新点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要素指标征询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综述 |
1.2.1 关于建筑表皮的研究现状 |
1.2.2 建筑美学及相关美学理论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相关概念界定 |
1.3.4 论文框架 |
第2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理论建构 |
2.1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演进趋向 |
2.1.1 地位从属阶段 |
2.1.2 自我独立阶段 |
2.1.3 主动表达阶段 |
2.2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生存语境 |
2.2.1 主动式生态观的介入 |
2.2.2 媒介价值观的转向 |
2.2.3 非线性科学观的加持 |
2.3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理论 |
2.3.1 生态美学 |
2.3.2 构成美学 |
2.3.3 意象美学 |
2.3.4 感知美学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关联 |
3.1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策略拆解 |
3.1.1 针对性功能策略 |
3.1.2 复合性功能策略 |
3.2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叙事语言 |
3.2.1 仿生叙事语言 |
3.2.2 自然叙事语言 |
3.2.3 可持续叙事语言 |
3.3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构建原则 |
3.3.1 适应性原则 |
3.3.2 高效原则 |
3.3.3 生态审美原则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组织逻辑 |
4.1 体化建筑表皮的形式语言 |
4.1.1 分层构建 |
4.1.2 体块穿插 |
4.1.3 肌理塑造 |
4.2 体化建筑表皮的平衡机制 |
4.2.1 构成元素的组织平衡 |
4.2.2 形态的动势平衡 |
4.2.3 光影的情感平衡 |
4.3 体化建筑表皮的秩序建立 |
4.3.1 中心消隐秩序 |
4.3.2 逆抽象秩序 |
4.3.3 无序的有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意象 |
5.1 审美意象的灵感诱发 |
5.1.1 人文为根 |
5.1.2 艺术为邻 |
5.1.3 自然为居 |
5.2 审美意象的符号转换 |
5.2.1 源自生活的物象对照 |
5.2.2 源自联想的隐喻创造 |
5.2.3 源自族群的认知轮廓 |
5.3 审美意象的生成机制 |
5.3.1 相似性机制 |
5.3.2 聚合性机制 |
5.3.3 延续性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感知 |
6.1 审美感知系统的拓展 |
6.1.1 改变知觉单一结构 |
6.1.2 打破表意直白属性 |
6.1.3 拓展视角转换机制 |
6.2 审美感知记忆的触发 |
6.2.1 强调差异化凸显 |
6.2.2 注重认知度逆转 |
6.2.3 实现动态性转换 |
6.3 审美感知关注的转向 |
6.3.1 关注信息和影像 |
6.3.2 强化交流和互动 |
6.3.3 参与消费和娱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多感官博物馆学:具身与博物馆现象的认知与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回归身体:“具身”的理论源泉 |
1.2.2 基于感官:多感官转向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2 现象的产生:从物到现象 |
2.1 “失声”的博物馆物 |
2.1.1 传统博物馆中的物之特性 |
2.1.2 物的博物馆化过程 |
2.2 博物馆物的信息与现象 |
2.2.1 博物馆物的背景与内涵显现 |
2.2.2 博物馆性: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
2.3 从物到现象:感官在博物馆历史中的发展 |
2.3.1 17、18世纪——早期博物馆感官史 |
2.3.2 19世纪中期——“展览的复合体” |
2.3.3 20世纪后半叶——触觉的复兴与无障碍设计 |
2.3.4 21世纪——感官游乐场 |
小结 |
3 多感官于博物馆现象的必要性 |
3.1 具身的产生:从脑到身 |
3.1.1 认知与博物馆 |
3.1.2 感知与博物馆 |
3.1.3 体验与博物馆 |
3.2 多感官需求与博物馆传播 |
3.2.1 视觉传播 |
3.2.2 触觉传播 |
3.2.3 听觉传播 |
3.2.4 嗅味传播 |
小结 |
4 多感官于博物馆中的运用 |
4.1 博物馆具身化 |
4.1.1 博物馆物的历史文化实践性 |
4.1.2 博物馆身体社会化 |
4.1.3 虚拟技术下的博物馆身体 |
4.2 多感官与博物馆物/现象 |
4.2.1 物的感官互动 |
4.2.2 现象的感官互动 |
4.3 多感官与博物馆展览结构 |
4.3.1 时空联结下的感官线索 |
4.3.2 多感官与多元化 |
4.4 多感官与博物馆空间 |
4.4.1 建筑空间 |
4.4.2 环境空间 |
4.4.3 文化空间 |
小结 |
5 多感官于博物馆中的效果 |
5.1 博物馆观众评估中的感官身体维度 |
5.1.1 多感官运用的功能与评估 |
5.1.2 从物到人的观众评估 |
5.2 测量多感官体验 |
5.2.1 丹麦国家摄影博物馆的“战争的痕迹”多感官展项测量 |
5.2.2 台州博物馆“海滨之民”多感官展项测量 |
小结 |
6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9)保罗·鲁道夫早期热带建筑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内容 |
1.1.1 保罗·鲁道夫早期实践活动梳理 |
1.1.2 保罗·鲁道夫早期实践作品分析 |
1.1.3 对保罗·鲁道夫早期实践进行评价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1 梳理保罗·鲁道夫早期实践活动 |
1.2.2 推动热带现代建筑研究与保护 |
1.2.3 溯源热带轻木建筑应用于本土实践 |
1.3 研究基础 |
1.3.1 现代主义建筑与美国建筑发展研究现状 |
1.3.2 保罗·鲁道夫与地域化设计建筑师研究现状 |
1.3.3 轻型木构建筑与热带建筑适候性研究现状 |
1.3.4 保罗·鲁道夫早期实践作品网络资源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5.1 技术路线 |
1.5.2 论文框架 |
1.6 主要创新点 |
1.6.1 保罗·鲁道夫早期活动研究 |
1.6.2 热带轻型木构建筑设计经验 |
1.6.3 综合评述保罗·鲁道夫早期实践 |
第二章 保罗·鲁道夫早期建筑实践活动 |
2.1 热带地区建筑的地域化浪潮 |
2.1.1 现代主义建筑地域化 |
2.1.2 装配式建筑地域化 |
2.2 佛罗里达的建筑创作环境 |
2.3 保罗·鲁道夫建筑教育经历 |
2.4 保罗·鲁道夫早期实践活动 |
2.4.1 合作起步的本土化设计(1941-1951) |
2.4.2 独立执业的探索性实践(1952-1958) |
2.4.3 保罗·鲁道夫与萨拉索塔建筑学派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保罗·鲁道夫早期作品脉络 |
3.1 适应热带环境的现代建筑形式与空间 |
3.1.1 动态感:从二维曲线向三维交叉 |
3.1.2 对立面:纪念性与亲近感的转化 |
3.1.3 多样化:热带现代生活空间模式 |
3.2 富有表现力的轻型木结构体系创新 |
3.2.1 湿热气候区的建筑材料选择 |
3.2.2 富有表现力的结构体系创新 |
3.3 多目标集成的构造设计改良 |
3.3.1 手动式悬挂板与纱窗 |
3.3.2 双层表皮改善遮阳通风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保罗·鲁道夫轻型木构建筑分析 |
4.1 研究案例选择判断 |
4.2 希利客舍 |
4.2.1 传统南方住宅启发下的现代住宅革新 |
4.2.2 海军经历带来建筑材料与技术的创新 |
4.2.3 热带小住宅的灵活建造与使用 |
4.3 沃尔克客舍 |
4.3.1 匍匐于热带海岛的“蜘蛛”形住宅 |
4.3.2 手动式悬挂板与副翼系统的整合设计 |
4.3.3 预制轻型建筑的可移动与循环使用 |
4.4 胡克住宅 |
4.4.1 城市、自然、建筑相融合的初步探索 |
4.4.2 预制拱形胶合板结构体系的精细设计 |
4.4.3 预制拱形胶合板建筑的维护使用 |
4.5 马丁·哈坎未住宅 |
4.5.1 更高品质热带生活空间的设计 |
4.5.2 固定格栅与纱窗门廊带来多种空间体验 |
4.5.3 延续私密性、适应新技术的轻型建筑更新 |
4.6 轻型木构建筑设计策略小结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保罗·鲁道夫热带建筑实践的影响 |
5.1 保罗·鲁道夫早期实践的困境与转向 |
5.1.1 萨拉索塔快速城市化的限制 |
5.1.2 项目实践本身具有的局限性 |
5.1.3 屈从于时代潮流的设计取向 |
5.2 保罗·鲁道夫早期经历的意义与影响 |
5.2.1 形成超前的理论观念 |
5.2.2 为后期实践活动奠定基础 |
5.3 保罗·鲁道夫早期地域化设计的历史定位 |
5.3.1 现代建筑与预制建筑在发达地区的地域化 |
5.3.2 现代建筑在美国南部地区的适应性发展 |
5.4 轻型预制建筑理念当下的发展 |
5.4.1 改善材料性能推动轻型建筑发展 |
5.4.2 模数化理念催生不同预制结构形式 |
5.4.3 可活动式建筑设计与被动式策略的延伸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图表目录 |
附录2:图片来源 |
附录3:保罗·鲁道夫早期建筑实践项目 |
附录4:保罗·鲁道夫早期建筑实践项目位置 |
附录5:保罗·鲁道夫早期建筑实践网络资源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沙特阿拉伯王国生态城建设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奉献 |
第一章: 研究范围 |
1.1. 引言/背景 |
1.2. 问题阐述 |
1.3. 研究合理性 |
1.4. 研究范围 |
1.5. 研究目标 |
1.6. 研究问题 |
1.7. 创新点 |
1.8. 研究方法 |
1.9. 研究区域描述 |
1.10.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
2.1. 引言 |
2.2. 环保城市发展的背景 |
2.2.1. 城市发展与气候变化 |
2.2.2. 城市化 |
2.2.3. 有限资源消耗 |
2.2.4. 乱砍滥伐 |
2.2.5. 经济增长 |
2.3. 可持续发展概述 |
2.3.1. 可持续发展概念框架 |
2.3.2.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
2.3.3. 生态城市 |
2.3.3.1. 运行定义 |
2.3.3.2. 生态城市概念 |
2.3.4. 生态城市规划与发展要素 |
2.3.4.1. 城市结构 |
2.3.4.2. 交通运输 |
2.3.4.3. 物流 |
2.3.4.4. 社会经济 |
2.3.5. 指标 |
2.3.5.1. 定义 |
2.3.5.2. 可持续发展指数(SDI) |
2.4. 评价工具 |
2.4.1. 国际生态城市框架和标准(IEFS) |
2.4.2. 用于评估城市的生态和低碳指标工具(ELITE) |
2.5. 简析全球生态城市特征 |
2.6. 研究案例 |
2.6.1. Masdar生态城 |
2.6.1.1. 关键绩效指标(KPIs) |
2.6.1.2. 城市结构 |
2.6.1.3. 交通运输 |
2.6.1.4. 物流 |
2.6.1.4.1. 能源 |
2.6.1.4.2. 水 |
2.6.1.4.3. 废物 |
2.6.1.5. 社会经济 |
2.6.2. 中新天津生态城(SSTEC) |
2.6.2.1. 关键绩效指标(KPIs) |
2.6.2.2. 城市结构 |
2.6.2.3. 交通运输 |
2.6.2.4. 物流 |
2.6.2.4.1. 能源 |
2.6.2.4.2. 水 |
2.6.2.4.3. 废物 |
2.6.2.5. 社会经济 |
2.6.3. 结论 |
2.6.3.1. Masdar生态城 |
2.6.3.2. 中新天津生态城(SSTEC) |
第三章: 研究方法论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3. 方法论 |
3.4. 研究设计 |
3.5. 数据收集 |
3.5.1. 原始数据 |
3.5.2. 二级数据 |
3.6. 分析的框架 |
3.7. 遇到的问题 |
3.8. 指标 |
3.9. 金融与投资 |
3.10. 研究的局限性 |
第四章: “沙特阿拉伯”的地理背景 |
4.1. 引言 |
4.2. 研究区域概况 |
4.2.1. 沙特阿拉伯的来历 |
4.2.2. 地形和地理区域 |
4.2.2.1. Tihamah |
4.2.2.2. Hejaz |
4.2.2.3. Najd |
2.2.2.4. 北阿拉伯 |
4.2.2.5. 东阿拉伯 |
4.2.2.6. 大沙漠 |
4.2.3. 气候 |
4.2.4. 社会经济 |
4.2.5. 宗教与文化 |
4.2.6. 人口结构 |
4.2.7. 人口密度 |
4.2.8. 交通运输 |
4.3. 城市遗产 |
4.3.1. 中部地区风格(Najd风格) |
4.3.2. 西部地区风格(红海盆地风格) |
4.3.3. 南部地区风格(Al-Sarat风格) |
4.3.3.1. Al-Hadaba区域 |
4.3.3.2. Al-Sarat区域/高地 |
4.3.3.3. Al-Asdar区域 |
4.3.3.4. Tihamah和红海南部区 |
4.3.4. 东部地区风格(阿拉伯海湾风格) |
4.4. 环境政策和方案 |
4.5. 城市建立 |
4.5.1. 新城市的必要性 |
4.5.2. 当前的城市危机 |
4.5.3. 经济城市 |
4.6. 生态方面 |
4.6.1. K.A.CARE |
4.6.2. 沙特阿拉伯愿景2030 |
4.6.3. 国家可再生能源计划 |
第五章: 现场定位 |
5.1. 引言 |
5.2. 背景 |
5.3. 方法 |
5.4. 替代地点 |
5.4.1. Jazan经济城 |
5.4.2. Thuwal |
5.4.3. Tiran & Snafir群岛 |
5.4.4. Hofuf |
5.5. 方案比选 |
5.6. 评价 |
5.7. 位置描述 |
5.7.1. 气候 |
5.7.2. 能源资源 |
5.7.3. 水 |
5.7.4. 交通运输 |
5.8. 优势与劣势 |
5.9. 机遇与挑战 |
5.10. 限制因素 |
5.10.1. 人口 |
5.10.2. 地理和地区维度 |
5.10.3. 目标类别 |
第六章: 政策声明与KPIs |
6.1. 引言 |
6.2. 方法 |
6.3. 战略 |
6.3.1. 目标 |
6.3.2. 措施 |
6.3.3. 战略目标 |
6.4. 指标与目标 |
6.4.1. 保护自然资源 |
6.4.1.1. 能源供应 |
6.4.1.2. 原生水资源 |
6.4.1.2.1. 饮用水 |
6.4.1.2.2. 供水 |
6.4.1.3. 建筑材料 |
6.4.2. 限制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
6.4.2.1. 建筑及拆迁(C&D)废物 |
6.4.2.2. 城市固体废物(MSW) |
6.4.2.3. 污水/废水 |
6.4.2.3.1. 污水污泥 |
6.4.2.3.2. 生活污水 |
6.4.3. 保护环境 |
6.4.3.1. CO_2排放 |
6.4.3.2. 空气污染 |
6.4.3.3. 碳平衡 |
6.4.4. 生物多样性 |
6.4.5. 高效的交通 |
6.4.5.1. 低速模式 |
6.4.5.2. 机动车模式 |
6.4.5.3. 高速模式 |
6.4.6. 土地利用效率 |
6.4.6.1. 土地利用 |
6.4.6.2. 街道 |
6.4.6.3. 开放绿地 |
6.4.7. 民族认同 |
6.4.7.1. 能源市场 |
6.4.7.2. 遗产 |
6.4.7.3. 能源合理化 |
6.4.8. 精细的生活 |
6.4.8.1. 失业率 |
6.4.8.2. 女性劳动力 |
6.4.8.3. 非营利部门 |
6.4.8.4. 住房 |
6.4.9. 健康社区 |
6.4.9.1. 营养 |
6.4.9.2. 身体活动 |
6.4.10. 智慧城市 |
6.4.10.1. 电子监控 |
6.4.10.1.1. 社交数据库 |
6.4.10.1.2. 物流 |
6.4.10.1.3. 家庭自动化 |
6.4.10.2. 电子商务 |
6.5. 关键绩效指标(KPIs) |
第七章: 物流 |
7.1. 引言 |
7.2. 方法 |
7.3. 原材料 |
7.3.1. 能源 |
7.3.1.1. 基础负荷 |
7.3.1.2. HVAC负荷 |
7.3.1.2.1. 风能 |
7.3.1.2.2. 传统元素(被动式冷却) |
7.3.1.3. 水加热负荷 |
7.3.2. 原生水 |
7.3.2.1. 饮用水 |
7.3.2.2. 供水 |
7.3.3. 食用产品 |
7.3.4. 可再生燃料 |
7.4. 废物管理 |
7.4.1. MSW |
7.4.2. 废水 |
7.4.2.1. 水处理 |
7.4.2.2. 固体污泥处理 |
7.5. 效率 |
7.6. 交通运输 |
7.6.1. 公共交通 |
7.6.1.1. 轻轨(LRT) |
7.6.1.2. 个人快速交通(PRT) |
7.6.2. 共享车辆 |
7.6.2.1. 自行车 |
7.6.2.2. 汽车 |
7.7. 物流 |
7.7.1. 太阳能 |
7.7.1.1. 太阳能热能 |
7.7.1.2. 太阳能光伏能 |
7.7.2. 风能 |
7.7.3. 废物管理 |
7.7.3.1. 水回收 |
7.7.3.2. 生物处理 |
第八章: 结论 |
8.1. 引言 |
8.2. 关联 |
8.3. 评估 |
8.4. 结果 |
8.4.1. CO_2排放 |
8.4.2. 废物 |
8.4.3. 自然资源 |
8.4.4. 溢出 |
8.5. 研究成果 |
8.6. 结论 |
8.7.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附录 |
四、海滨私人公寓,新加坡(论文参考文献)
- [1]21世纪新加坡住房规划实施模式研究[J]. 刘玥,王江萍,任亚鹏. 城市建筑, 2020(28)
- [2]海洋环境影响下青岛滨海建筑形态特征研究[D]. 韩雪.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1)
- [3]文创产业推动下的台湾传统历史街区再生研究[D]. 唐云.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SCDA建筑事务所设计理念与手法探析[D]. 尹丽君. 天津大学, 2020(02)
- [5]设计治理视角下的珠海市城市设计研究[D]. 冯倩晶.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组织模式与优化策略研究[D]. 李亮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7]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D]. 赵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8]多感官博物馆学:具身与博物馆现象的认知与传播[D]. 王思怡. 浙江大学, 2019(07)
- [9]保罗·鲁道夫早期热带建筑实践研究[D]. 兰欣宁.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10]沙特阿拉伯王国生态城建设体系研究[D]. AlhejiAyman Khaled B. 天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