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北科技大学新校区核心区建筑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陈纵[1](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黄安东[2](2020)在《基于密度指标体系的大学校园形态研究》文中指出密度指标一直都是城市规划和设计对城市形态控制的关键方法之一,其对建成环境、建筑的形态影响尤其显着。在形态研究中,密度指标也常被作为了解城市空间产生与变化的工具。尽管城市设计的密度量化方法已经层出不穷,但国内对于大学校园密度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大学校园是按照办学规模和类型套用普通高校面积指标,得出各项建设指标,结合校方需求规划设计而成,并服从国家或地区城市总体规划及土地总体利用布局。至今,大学校园建设正处于扩建、新建、搬迁并存的高强度新陈代谢中,许多早期的规划弊端正引起老校区扩建困难、形态混乱、空间品质不佳等各种问题。这些问题某种程度上可归结于指标的不严谨制定。在国家土地集约政策与地方指标规范的相继出台下,新时期的大学校园规划正吸取以往经验,不仅对校园的空间品质、人均面积、容积率提出更高的指标要求,而且其发展战略也日趋与城市形态紧密相连。然而,当前的校园规划虽然有相当成熟的理论支撑并获得不断创新,但其规划策略和方法大多是宏观、定性判断层面,很少着眼于定量分析或密度指标分析,大学校园形态的研究更是如此。为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大学校园形态,新时期的新、老校区都必须采取相应的密度策略以获得可持续增长和可预防收缩的形态效果,并为规划发展的各个阶段提供弹性空间和空间需求预测,因此《普通高等院校面积指标》难以成为高校规划的绝对教条和约束。尽管密度指标可以提供精确的统计数据,但现有描述建筑体量与土地的密度指标多样且标准不一,况且单一的数据也无法完整传达实质的形态和规划的意图。因此,为使得大学校园形态和发展意向有更精确的描述、校园形态设计有更可持续的方法,本研究试图探讨现有密度指标体系对于描述校园形态的影响,借助Spacemate矩阵对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一个基于指标体系的校园形态设计策略。本论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对国内外校园形态和指标研究现状的综述,界定了指标体系与校园形态的概念并建立起两者相互关联的研究脉络;第二章对大学校我国大学校园建设指标进行宏观分析和各项指标分析,提出高校正由“形”向“量”转变;第三章提出了大学校园的分级指标体系,基于其二元相关性的理解提出Spacemate矩阵分析大学校园形态的方法;第四章通过Spaccemate矩阵分析四个实际案例并提出优化方案,在指标对比的基础上总结出其大学校园空间形态新特征;第五章作是形态策略的阐述,对上述章节的量化研究提供定性层面的补充,以增强研究说服力。
张丰[3](2020)在《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的高校巨构式建筑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在本世纪初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高校的招生规模开始持续扩大,其教育理念、管理模式也都在紧跟时代的发展,高校校园建设大规模展开。但需要的注意的是,我国土地资源紧缺的状况很难长期支撑大规模的校园扩建,因此集约化的校园规划理念逐渐成为主流。以解决二战后西方国家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所遇各类问题为目的的巨构思想,曾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讨论。其核心思想对解决现今高校校园规划中的问题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高校校园这一结构相对简单、体量相对较小的城市模型也为巨构的落成提供了可能性。因此高校巨构式建筑伴随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得到了大量实践机会,其优势长处通过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部分实例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它的产生无论是对高校教育事业还是对建筑设计领域的发展都有其独特的现实意义。但需要强调的是,本文并不认为高校巨构式建筑将成为高校建筑发展的唯一选择,在高校发展多元化的今天,高校建筑的巨构化也绝非是高校建筑发展的唯一方向。同时由于高校巨构式建筑的在国内还属于相对新生的建筑类型,其创作难免有出现各类不足之处。因此,本文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结合环境行为学的相关理论,对高校巨构式建筑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其优势与现状问题并总结其优化策略,以此对高校巨构式建筑的设计起到反思总结的作用,并为设计师在巨构式建筑的未来的方案设计阶段提供可借鉴、参考的研究成果。本文在第一章首先明确高校巨构式建筑相关的时代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对象,以及具体的研究方法和论文整体框架等内容。接下来在第二章里对论文涉及到的各类概念进行解析;再根据高校巨构式建筑布局模式的不同进行系统的分类,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后续研究。第三章中引入环境行为学理论,阐述其主要的基础理论,并从多方面叙述环境行为学对高校巨构式建筑设计的研究起到的指导作用。第四章首先简单的总结概括笔者参与的西工大太仓校区中高校巨构式建筑的设计实践,并叙述以此为起点的笔者关于这一建筑类型的思考,再从国内各地高校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多个巨构式建筑设计实践案例,进行实地的调研、观察、测绘,从宏观、中观、微观多个层面深入研究对使用者行为产生较多影响的建筑元素,以对高校巨构式建筑的现状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在第五章中论述高校巨构式建筑设计策略总结。最后,笔者对全文成果进行总结并对环境行为学理论指导下高校巨构式建筑设计的前景进行展望。
温世坤[4](2020)在《“胜景几何”:李兴钢建筑实践1991-2019》文中指出中国现当代建筑的发展在建国后有一个小高潮,其中以建国十周年的“十大建筑”为代表事件,但随后经历了20年的断层期。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面对这种前所未有的建筑生产浪潮,中国的第四代建筑师们一边把西方的标准作为一种先进性的象征进行着时代所赋予的建设任务,一边又在实践中寻找确立自身身份的可能性。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努力,他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并取得了极大的声誉与成就(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张珂获得阿卡汉奖等),这些荣誉的获得也宣示着中国建筑逐渐在西方建立的建筑理论体系下自我身份的确立。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大生产的背景下建筑品质低下、城市建设杂乱的状况仍普遍存在。这就更加迫切地要求学术界对中国当代有代表性的建筑师及其建筑实践进行归纳、总结、梳理与分析,以此来促进中国建筑的进步与发展。李兴钢作为大院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建筑师,如今已是中国建筑师中的先锋代表之一。其自步入工作岗位以来,边实践边探索,在关注西方建筑体系下基本建筑要素的同时,也强调将中国传统纳入实践中,并于2014年确立了以“胜景几何”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本文通过对其建筑实践及其设计理念的背景和发展,按时间线的纵向梳理和跨时间线的横向对比这两种方式,来形成对其建筑实践和设计理念的综合、全面的理解。同时作者在研究生期间进入其工作室进实习,收获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并且组织并记录了一次专访。通过这些一手资料构建了三个案例精读的基础,以对其设计过程更加精确、深入的认识,避免了对一些问题的简化与误读,并以这三个精读案例为基础来支撑跨项目的横向对比和设计特点总结。文章最后对李兴钢的建筑理念和实践工作进行了总结,并试图在历史语境下对其工作的意义进行定位与阐述。
郎洁[5](2020)在《基于共享理念的大学校园公共设施使用后评价研究 ——以济南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社会发展,共享理念开始逐步成为国家发展理念被提出,并频繁被不同领域强调,深入人心,在共享单车等共享经济的带动下,各领域都开启了“共享”探索之路,城市各类用地也包含其中。随着城市用地不断扩张,发展空间受到制约,对于城市发展规划人员先后提出了存量规划、城市更新等方式对已开发区域进行再利用更新来应对此问题。而高校用地作为城市已开发用地中设施配备较为齐全、公共空间尚且充足的用地存在,与社会共享,也可有效缓解城市用地紧张、配套设施不足的问题。而此时社会人群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之后开始追求更充实的精神生活,呼吁更多的绿地空间、运动场所、开放广场、餐饮医疗等城市配套设施的完备。基于此前提下开始有更多的社会人群涌入设施齐全、环境优质的开放型高校,与高校师生共享校园公共设施。对高校的公共设施进行集约化高效利用,而不是在师生放假或其他不使用的状况下设施只能闲置。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文章首先整理了国内外高校公共设施与城市共享的发展历程,以及对国内高校公共设施共享的研究现状与研究理论进行总结。通过一系列问卷发放,确定公共设施使用后评价指标并进行评价研究,建立高校公共设施共享使用后评价体系(POE),并邀请专家打分确定评价指标权重,从质化体系与量化体系两方面入手,由质化体系提供理论基础,由量化体系进行数据支撑。选取济南市高校为例,首先按照城市的历史发展划分成五个圈层,每个圈层分别选取公共设施面积占比最高的校区。之后对每个校区进行现场观察访谈与问卷发放,通过使用后评价法了解现有开放校区校内外人群的意见态度反馈,并且问卷被分为校内人群与校外人员两种问卷进行发放。一方面通过现场调研,笔者直观的感受到每个校区的使用现状、人群活动特点;另一方面通过使用后评价体系问卷发放有效统计出两类人群对于校园开放的态度与意见,总结出对公共设施评价因子的主观评价与使用后满意度评价。有效掌握双方共享设施的矛盾问题所在,并能在策略层面提出最佳解决方案。最终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基于共享为前提大学校园规划进行理论指导,旨在使高校师生与社会人群更加和谐相处,高校与城市融合共生,功能有效互补,整个社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能够为今后的同类型课题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研究依据。
孟娟[6](2019)在《北方高校湿地与校园功能一体化建构可行性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末,高校数量激增、高校规模扩大,高校选址从城市中心向城市边缘迁移,使校园有条件进行校园环境建设,校园规划盛行以大面积绿化或水面作为校园空间结构的中心,北方也不例外。但是北方水资源较少,降雨较少,水体的补水大多依赖地下水或河水。近年来,中水、雨水作为补水源正在被广泛利用。但是校园生态性问题,并没有得到正确的理解和解决,校园中的水体多被单纯作为水景而存在,其在建造和运行上生态性能薄弱,还不能视为能发挥生态作用的湿地系统,在雨季校园还会开启“看海模式”,形成了水资源的不良循环。本文立足大量南方湿地与人居环境一体化建设的经验,运用功能湿地理论对北方部分地区高校进行湿地与校园功能一体化可行性研究,试图将校园污水处理、中水回用、雨水收集、洪期防汛四大功能与校园湿地建设结合起来,在恢复水生态平衡,形成生态循环和节水循环,实现夏季不洪涝、冬季不干旱的目标的同时,提高北方校园生态环境。本文研究范围是北方地区中的南温带半湿润区,这部分区域降水较多,冬季气温较高,冰期短,结冰较薄,且在结冰期前后湿地处于稳定状态,满足校园湿地建构的自然条件。研究过程如下:首先对北方校园案例进行筛选与实地调研,总结了目前北方校园湿地运行的经验与不足,并运用功能湿地理论进行优化,初步证明湿地与校园功能一体化在北方校园具有可行性,然后总结了湿地与校园功能一体化在北方校园应用的理论框架,最后,通过对郑州大学新校区的湿地优化设计,实践湿地与校园功能一体化在北方校园的应用。
高力强[7](2019)在《寒冷地区校园综合体的低能耗模块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过程低能耗设计是提高校园能源使用效率的重要方法,符合节约型校园客观需求,是未来校园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我国高校大型化、综合化发展的今天,校园建筑群也暴露出能耗高、效率低的问题,影响着现代校园的生活和空间品质,亟需进行更为细致深入研究。本文期望提出以能耗优化为目标的校园综合体模块化设计方法体系和应用,为寒冷地区高校校园规划提供了多样化的视角和思路。以寒冷地区高校校园规划为研究对象,利用敏感性因素分析、能源空间置换和负荷平准化优化等方法,对校园综合体外在形态和内部负荷的能耗特性进行分析,通过不同情景的聚类组合及能耗模拟,发现综合体的形态变化与校园规划的低能耗特性存在较强的联系。进而结合传统校园建筑与能源设计的耦合因素和常用标准参数,将综合体设计的低能耗信息转换为层级因素及分级数据库,提出设计前期阶段低能耗约束的设计框架。针对校园规划现状进行综合体建筑调研和能源分析,提取建筑与能源发展的模块化设计规律,建立了基于模块化的寒冷地区校园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法体系。采用解构和重构的方法,对校园综合体能源利用进行建筑群负荷分项模拟,提出综合体的形态初步控制、配套环境耦合和建筑混合配比三项约束指标,通过聚类组合和负荷平准化的优化分析确定了外在形态、内部负荷对综合体能耗的影响机制,建立了多因素约束下的校园规划低能耗设计路径;最后,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探索寒冷地区校园建筑与环境协同的详细设计方法与策略,力求实现能耗设计与建筑规划多目标的全程化规划设计。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根据传统校园建筑与能源设计影响因素,获得多因素多目的的耦合因素敏感性层级关系,提出校园设计前期阶段的约束性规划设计框架。(2)分析了校园建筑与用能发展的模块化特征,建立了分级的设计参数数据库,提出了模块化的寒冷地区校园综合体低能耗设计方法体系。(3)以外在形态和内部负荷入手,明确了综合体形态与能耗的量化关系,建立了基于综合体形态的初步控制、空间置换和最优配比等多因素约束下的低能耗建筑设计路径。(4)从模块化设计与多因素约束耦合视角和校园规划层面,实现了设计前期阶段多因素约束下校园综合体“组合化、系列化、标准化”的低能耗设计应用。通过深入研究,文章为寒冷地区“高容、低密、低能耗”的新校园规划设计提供了便捷、可行的量化设计依据和设计新思路,为实现节约型校园设计打下良好的前期基础。
冯胜村[8](2019)在《当下我国大学教研建筑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产学研合作深入进行及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大学高速扩招扩建,积极开设大学新校区和异地分校,兴建大学科技园,带来了大学教研建筑建设量的高潮。在这种建设的高潮中,大量的大学教研建筑实践工程落地建成,成为我国大学教育和科研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为我国大学教研建筑的设计积攒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这种短期内出现的建设高潮,难免出现对于教研建筑内在和外在需求变化的忽视,这就需要我们及时发现时代发展对于大学的影响,大学教研理念和模式的更新,以及空间使用方式和功能需求的演变等,如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及当下信息化及全球化的发展,国家提出了“双一流”的大学建设目标。而对于一流学科与一流大学的建设首先离不开大学创新的发展,这对于大学中教研理念和模式的改变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教研建筑如何适应,甚至是引领这种变化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同时大学教研建筑在设计中如何协调时代、地域及文化三者的关系,以及在对外合作日益密切的今天,大学教研建筑自身对于建筑空间的设计发展,从学校形象、学科的标志和特色性等考虑,努力吸引资金和人才资源,激励学科和科研的创新发展。以上,针对当下我国大学教研建筑的发展,需要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设计理念及方法。文章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大学教研建筑的发展概况,对当下我国大学教研建筑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情况进行总结;随后对影响我国大学教研建筑的发展因素进行分析,主要从大学教学和科研的变化发展、空间的开放与共享化、及时代、地域和文化对于建筑共性和个性的塑造三个主要层面对大学教研建筑的影响进行分析;紧接以国内外优秀的大学教研建筑案例为参考,结合第三章现阶段影响我国大学教研建筑发展的因素,为我国大学教研建筑提出可行性的设计策略;最后对我国大学教研建筑的进行反思和展望,同时结合设计实践,提出我国大学教研建筑设计的一些想法。
刘畅[9](2019)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当代大学新校园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元素,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作用。进入新时期,在国家政策支持与社会需求下,大学已经成为当今研究与创作的热点,并掀起了持续不断的新校园建设热潮。然而与此同时,大学新校园的发展困境也日益突出:新老校园之间承接关系不清晰,导致大学自身文脉传承不完善;新校园同所在地域的关系缺乏思考,两者无法良性共生,并产生了一定矛盾;新校园对时代关注不够,对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适应缓慢。造成这些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过于关注空间本身,使新校园设计研究多停留在手法,而没有深入到策略;没有引入文化思考,使研究缺失了高等教育建筑最重要文化属性;停留在传统大学校园组织模式的研究上,而忽略了文化传播影响下大学的动态发展,研究与设计的创新性不足。本文以当代大学新校园空间设计中的文化回归为切入点,以大学的文化属性和新校园的物质属性作为研究的核心:一方面,大学是记载并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文化机构,与人类社会的经济机构、政治机构紧密联系又相互独立,具有独特的文化属性;另一方面,大学校园又是人类城市空间的实体构成元素,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深刻地参与到其经济价值循环中去,具有独特的物质属性。论文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发现问题,提出文化缺失是当代大学校园设计所面临的延续性困境、融合性困境、进化性困境的根源所在;其次是理论建构。通过对文化传播的动力分析,指出文化传播在内在动力与大学新校园的属性、外在动力同大学新校园的空间生成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最后,基于大学文化、本土文化、全球文化提出大学新校园的设计策略。第一,基于大学文化的新校园空间设计策略。本部分将大学与高等教育精神的传承与延续作为研究重点。大学文化决定了大学新校园能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保持自身的完整性与一致性。其中,高等教育决定了新校园的总体定位,明确了大学新校园在人类所创造的所有类型物质实体中的作用与地位;传统大学校园的空间特征成为新校园空间构成的重要样本,以价值认同作用促进新校园的发展与完善;老校园的符号特征进一步明确新校园的单体空间形态,强调其独特性,同时在保证新校园精神内核不变的前提下赋予其一定的传播主体性质,提升新校园的适应性。第二,基于本土文化的新校园空间设计策略。本部分将大学新校园同所处地理环境的相互融合作为研究重点。其中,大学所处的具体自然地理环境作为重要的文化传播主体,从容量需求测算和气候适应性角度决定了新校园的用地大小及规划形态;既有城市环境的街区肌理和城市形象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环境,促使校园空间环境与城市的互动,强化地域性特色;新校园是城市中最具文化活力的功能之一,在城市扩张与城市收缩并存的当下,更应当为城市的文化重构过程提出独特的解决方案。第三,基于全球文化的新校园空间设计策略。本部分将大学新校园的时代适应性作为研究重点。其中,新自由主义与网络化连接促使新校园的规划结构向开放化与均质化转变;新时期下大学对于品质与效率的需求促使新校园空间出现了社群化与复合化的趋势,进而产生了全新的空间组织模式;以文化媒体和文化涌现为代表的当代传媒效应已经使得人们对于教育建筑的组织模式产生了全新的认知,新校园作为先锋实验思想的阵地,应当为激变中的世界做出自己的文化贡献。文化传播视域下的当代大学新校园空间设计策略研究以文化传播学的视角重新审视大学校园空间这一传统的研究对象,透过当下如火如荼的新校园建设现象,提出了基于大学文化、本土文化、全球文化的当代大学新校园设计策略,通过大量案例调研和分析方法的引入,在整体空间、群体空间、单体空间尺度上得出了一系列新校园组织模式策略,对于梳理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策略的研究框架以及推动当代大学校园的创作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侯叶[10](2019)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成熟与转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中国体育建筑在实际建设发展层面已取得丰厚成绩,却面临转型需求;在学科发展层面有了多元扩展,却亟需理性总结、回顾得失。此时,将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尽可能完整、客观的回顾总结,不但有利于体育建筑学科的完善,也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体育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外延广阔,却又专业性强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命题沿着两个轴向进行研究:在纵轴上,基于时间线索,从线性历史观视角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体育建筑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在横轴上,基于要素脉络,从系统视角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演变特征则主要包括功能、形式、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三要素,以形成多层次的研究系统。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时序系统、空间系统、背景系统、建筑系统为内容的多层次系统构架,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指出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基础,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来源及发展土壤。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各时期包括近代时期、现代时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的当代时期、新千年后的当代时期的发展进程,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功能、形式、技术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体育建筑体系演变解析及未来发展预判。一方面从要素的角度总结分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演变特征,探讨现状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背景预判中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提出理性设计策略。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从薄弱的基础开始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功能、形式、技术均有所演变发展。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未来体育事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建筑将面临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理性回归。
二、河北科技大学新校区核心区建筑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北科技大学新校区核心区建筑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缘起 |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
1.2 研究的对象 |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
1.2.2 更新、改造设计 |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一、理论研究 |
二、策略建构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外文专着 |
中文专着 |
学位论文 |
期刊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2)基于密度指标体系的大学校园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 |
1.1.2 “18指标”的反思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范围和对象 |
1.3.1 研究范围 |
1.3.2 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4.3 政策、依据文件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我国大学校园建设指标现状分析 |
2.1 国内大学建设情况宏观分析 |
2.1.1 土地利用层面 |
2.1.2 建设指标层面 |
2.1.3 功能配置层面 |
2.2 大学校园各项指标分析 |
2.2.1 用地面积 |
2.2.2 建筑面积 |
2.2.3 容积率 |
2.2.4 学生规模 |
2.2.5 生均用地/建筑面积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校园形态与密度指标体系发展概述 |
3.1 大学校园形态发展概述 |
3.1.1 校园形态的演变 |
3.1.2 形态要素的转变 |
3.2 密度与城市 |
3.2.1 城市形态学 |
3.2.2 密度与城市设计 |
3.2.3 城市密度指标 |
3.3 密度指标与建筑形态——点式、板式、围合式 |
3.4 密度指标与城市形态——Spaccemate矩阵 |
3.4.1 Spacemate矩阵指标体系 |
3.4.2 城市形态聚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运用Spacemate矩阵指标体系分析校园形态 |
4.1 大学校园指标的基本指标及筛选 |
4.1.1 《全国高等院校建筑面积规划指标》的基本指标 |
4.1.2 与校园形态相关的密度指标筛选 |
4.2 Spacemate矩阵的指标体系逻辑 |
4.2.1 指标的二元相关性 |
4.2.2 形态的聚类 |
4.3 运用Spacemate矩阵指标体系分析校园形态 |
4.3.1 密度指标体系下的形态分析 |
4.3.2 密度指标体系下的用地需求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密度指标体系下的大学校园形态实例分析 |
5.1 吉林大学前卫南区基础园区 |
5.1.1 扩建背景 |
5.1.2 形态设计 |
5.1.3 运用Spacemate矩阵指标体系分析及优化 |
5.2 燕京理工大学 |
5.2.1 扩建背景 |
5.2.2 扩建策略 |
5.2.3 运用Spacemate矩阵指标体系分析及优化 |
5.3 暨南大学新校区(一期)规划 |
5.3.1 规划背景 |
5.3.2 规划策略 |
5.3.3 运用Spacemate矩阵指标体系分析及优化 |
5.4 四个案例对比分析 |
5.4.1 对比分析 |
5.4.2 空间形态特点 |
5.4.3 经验样本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密度指标体系的大学校园形态设计策略 |
6.1 空间精明增长与预防收缩策略 |
6.1.1 精明增长——密度的预测 |
6.1.2 预防收缩——密度的分配 |
6.2 形态规划与设计策略——密度的转换 |
6.2.1 轴线的理性规划 |
6.2.2 圈层与模数叠合 |
6.2.3 边界空间潜力激发 |
6.2.4 核心区的簇群整合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的高校巨构式建筑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研究法 |
1.4.2 实地调研法 |
1.4.3 数据统计分析法 |
1.5 研究现状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6 论文结构框架 |
2 高校巨构式建筑概述 |
2.1 高校巨构式建筑相关概念解析 |
2.1.1 巨构 |
2.1.2 高校巨构式建筑 |
2.1.3 高校巨构式建筑与巨构的异同 |
2.1.4 高校巨构式建筑空间 |
2.2 高校巨构式建筑布局类型及国内外案例归纳 |
2.2.1 高校巨构式建筑的空间布局模式 |
2.2.2 国内高校巨构式建筑典型案例汇总 |
2.2.3 国外高校巨构式建筑典型案例汇总 |
2.3 高校巨构式建筑的产生与发展 |
2.3.1 国外高校教育建筑发展历程概述 |
2.3.2 国内高校教育建筑发展历程概述 |
2.3.3 高校巨构式建筑产生的原因 |
2.4 高校巨构式建筑的实践及现状 |
2.4.1 国内外高校巨构式建筑实践概述 |
2.4.2 高校巨构式建筑的特征 |
2.4.3 高校巨构式建筑的现存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3 环境行为学理论与高校巨构式建筑空间设计的关系 |
3.1 环境行为学概述 |
3.1.1 环境行为学概念 |
3.1.2 环境行为学的起源与发展 |
3.2 环境行为学的相关基础理论 |
3.2.1 格式塔知觉理论 |
3.2.2 人与环境的关系 |
3.2.3 环境知觉理论 |
3.2.4 知觉、心理与行为的相互作用 |
3.2.5 人在环境空间作用下的行为 |
3.2.6 环境行为学理论对规划及建筑设计的影响 |
3.3 环境行为学与高校巨构式建筑设计研究的相关性 |
3.3.1 研究对象的关联性 |
3.3.2 研究目的的一致性 |
3.3.3 研究方法的指导性 |
3.4 本章小结 |
4 高校巨构式建筑设计实践及空间使用情况调研 |
4.1 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规划设计实践 |
4.1.1 项目总体概况 |
4.1.2 项目现状分析 |
4.1.3 项目设计原则 |
4.1.4 高校巨构式建筑设计实践 |
4.1.5 设计实践总结及反思 |
4.2 调研内容与方法 |
4.2.1 调研目的与意义 |
4.2.2 调研内容 |
4.2.3 调研方法 |
4.2.4 调研对象的选取 |
4.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校区中心教学区使用情况调研 |
4.3.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校区核心教学楼概况 |
4.3.2 外部空间使用情况调研 |
4.3.3 灰空间使用情况调研 |
4.3.4 内部空间使用情况调研 |
4.3.5 案例对研究高校巨构式建筑设计策略的启发 |
4.4 郑州大学新校区核心教学楼使用情况调研 |
4.4.1 郑州大学新校区核心教学楼概况 |
4.4.2 外部空间使用情况调研 |
4.4.3 灰空间使用情况调研 |
4.4.4 内部空间使用情况调研 |
4.4.5 案例对研究高校巨构式建筑设计策略的启发 |
4.5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教学楼使用情况调研。 |
4.5.1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教学楼概况。 |
4.5.2 外部空间使用情况调研 |
4.5.3 灰空间使用情况调研 |
4.5.4 内部空间使用情况调研 |
4.5.5 案例对研究高校巨构式建筑设计策略的启发 |
4.6 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中心教学区使用情况调研 |
4.6.1 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中心教学区教学楼概况 |
4.6.2 外部空间使用情况调研 |
4.6.3 灰空间使用情况调研 |
4.6.4 内部空间使用情况调研 |
4.6.5 案例对研究高校巨构式建筑设计策略的启发 |
4.7 高校巨构式建筑调研后评价 |
4.7.1 高校巨构式建筑的自身优势 |
4.7.2 高校巨构式建筑的现存问题 |
4.7.3 高校巨构式建筑整体评价 |
5 基于环境行为学的高校巨构式建筑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
5.1 高校巨构式建筑内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微观层面) |
5.1.1 人流组织设计分析 |
5.1.2 节点空间设计分析 |
5.1.3 教室内部空间设计研究 |
5.2 高校巨构式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宏观层面) |
5.2.1 高校巨构式建筑在规划层面上与校园其他功能组群间的距离控制 |
5.2.2 高校巨构式建筑外部围合空间尺度控制 |
5.2.3 高校巨构式建筑型体尺度控制方法 |
5.3 高校巨构式建筑灰空间设计策略研究(中观层面) |
5.3.1 高校巨构式建筑各类连廊与平台空间设计研究 |
5.3.2 高校巨构式建筑间景观绿化设计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研究工作及主要成果 |
6.1.1 高校巨构式建筑定义以及与巨构思想的关联 |
6.1.2 高校巨构式建筑产生的主要原因 |
6.1.3 高校巨构式建筑的评价 |
6.1.4 高校巨构式建筑的设计策略研究 |
6.2 研究展望及论文局限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附件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校区主教学楼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件2 郑州大学新校区北核心教学楼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件3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教学组团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件4 西北大学南校区中心教学区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件5 问卷调研数据汇总 |
(4)“胜景几何”:李兴钢建筑实践1991-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李兴钢与李兴钢工作室 |
1.1.2 研究的时代背景 |
1.1.3 研究的学科背景 |
1.1.4 补充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研究对象:建筑案例及设计思维与理念 |
1.3 研究内容:李兴钢建筑实践线索的梳理、理念解析与基于案例精读的相关话题及互动机制 |
1.4 既往研究综述 |
1.4.1 研究现状 |
1.4.2 既往研究的不足与优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本文研究方法构成的背景 |
1.5.2 本文研究的基本方法 |
1.6 论文构架 |
第2章 李兴钢建筑实践发展历程与“胜景几何”理念 |
2.1 消弭中西之别、回归建筑本体——中国60 年代生建筑师 |
2.2 李兴钢成长轨迹与实践之路 |
2.2.1 起航(1987-1991 年):天津大学建筑教育的影响 |
2.2.2 发展(1991-2013 年):没有地图的行者——多线并进的实践期 |
2.2.3 成型(2013 年至今):方向的归拢与总结——“胜景几何”的提出与发展 |
2.3 小结 |
第3章 呼应传统环境的建筑设计——绩溪博物馆 |
3.1 传统建筑范式建造逻辑的继承与变异 |
3.1.1 传统建筑基本空间建构要素单元的提取与转化 |
3.1.2 空间单元转化过程中拓扑变形所产生的尺度夸大问题与处理 |
3.1.3 屋架空间单元提取转化对于工程建造的正向作用 |
3.1.4 从“加法”原则到“减法”原则的整体组织秩序转变 |
3.2 传统建筑观的继承与转化 |
3.2.1 对场地环境的适应 |
3.2.2 建筑空间营造——视觉体验与动态体验的相辅相成 |
3.3 “人造自然”与“人工自然” |
3.4 具体形式与构造做法的传统与现代 |
3.4.1 传统建造的现代做法——“偷换” |
3.4.2 建立在现代主体材料构造做法上对传统材料做法的介入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构多义性与日常感的营造——天津大学新校区综合体育馆 |
4.1 反纪念性建筑形体与日常场所感的营造 |
4.1.1 聚落式的结构形体应对空白的场地 |
4.1.2 形体消解与“反纪念性” |
4.1.3 建筑立面的日常场所感营造 |
4.1.4 内外空间渗透与“历时性”动态空间体验 |
4.2 多义的结构 |
4.2.1 结构在建筑形体塑造起主导作用 |
4.2.2 结构对空间营造的影响 |
4.2.3 建筑设计过程中受结构专业(结构承重要求)的影响 |
4.3 建筑内部动态空间体验与场所感的营造 |
4.3.1 线性布局的秩序感与“异物(episodes)”的扰动 |
4.3.2 内外交融的空间与流线系统 |
4.3.3 结构多义基础下的空间体验差带来的场所感营造和动态体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分形城市介入建筑设计——大院胡同 28 号院改造 |
5.1 老北京分形结构下对四合院分形维度的再细化 |
5.1.1 北京城历史城市结构中的分形城市 |
5.1.2 北京胡同区内四合院的困境 |
5.1.3 分形城市的介入以解决四合院更新问题 |
5.2 层层递进的闭环式空间体验 |
5.2.1 等级分明的空间层级划分 |
5.2.2 公共空间与居住空间的区分 |
5.2.3 闭环式空间体验 |
5.3 小尺度建筑品质的营造 |
5.3.1 空间感受的放大 |
5.3.2 结构、家具、设备的整合对空间品质的提高 |
5.3.3 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整合对生活品质的提高 |
5.3.4 造园手段对空间精神品质的提高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李兴钢工作室跨项目横向对比与特点总结 |
6.1 建筑观层面:以“胜景”为目标的“建筑——景观——城市跨尺度的交互” |
6.1.1 与“自然”交互的建筑 |
6.1.2 具体交互策略——“景观建筑” |
6.2 建造体系:“几何”逻辑控制下的“结构、空间、形式、建造一体化建造系统” |
6.2.1 结构、空间、形式、建造一体化的理念 |
6.2.2 “结构、空间、形式、建造一体化”的二度影响 |
6.3 项目跨度:跨尺度与类型的建筑实践 |
6.3.1 应对跨尺度、类型项目中的尺度问题——大尺度消解与小尺度的“放大” |
6.3.2 基于拓扑的同种空间模式下的跨尺度、类型建筑实践 |
6.4 “胜景几何”的空间营造特点:“喧嚣”与“静谧”——动态体验(Dynamic experience)与其后的视觉体验(Optical experience)高潮 |
6.4.1 蒙太奇(Montage)——“碎片化空间的拼贴”形成的动态体验 |
6.4.2 空间压缩”体验差形成的动态体验 |
6.4.3 “尺度感变化”体验差形成的动态体验 |
6.4.4 动态体验后的视觉体验——空间高潮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基于共享理念的大学校园公共设施使用后评价研究 ——以济南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共享理念背景 |
1.1.2 存量规划背景 |
1.1.3 社会人群的空间需求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界定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观察法 |
1.4.3 问卷调查法 |
1.4.4 综合分析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共享理念 |
2.1.2 大学共享理念 |
2.1.3 高校公共设施 |
2.1.4 高校公共服务设施 |
2.1.5 高校慢行系统 |
2.2 国内外高校开放性发展历史沿革 |
2.2.1 国外大学开放性发展沿革研究 |
2.2.2 国内大学开放性发展沿革研究 |
2.3 国内高校公共设施共享理论研究综述 |
2.4 小结 |
第3章 济南高校公共设施共享使用后评价模型构建 |
3.1 使用后评价法的确定 |
3.2 使用后评价体系(POE)内涵 |
3.3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3.3.1 定性化分析原则 |
3.3.2 定量化分析原则 |
3.3.3 实用性原则 |
3.3.4 层次性原则 |
3.4 使用后评价理论体系 |
3.4.1 质化体系 |
3.4.2 量化体系 |
3.5 济南高校公共设施使用后评价体系建立 |
3.5.1 构建层次模型 |
3.5.2 生成判断矩阵(检验一致性) |
3.5.3 计算权重 |
3.6 小结 |
第4章 济南市高校公共设施使用后综合评价 |
4.1 济南高校分区研究及样本选取 |
4.1.1 济南高校分布概况 |
4.1.2 济南市高校样本选取依据 |
4.2 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
4.2.1 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 |
4.2.2 济南大学(西校区) |
4.2.3 山东建筑大学(新校区) |
4.2.4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东校区) |
4.3 校园问卷设计与发放 |
4.3.1 问卷设计 |
4.3.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4.4 高校师生人群特点分析 |
4.4.1 各校区师生活动季节及时间分析 |
4.4.2 高校师生对社会人群接纳程度 |
4.4.3 高校师生对大学公共设施的满意度 |
4.4.4 高校师生愿意共享的设施分析 |
4.4.5 高校师生拒绝共享的设施分析 |
4.4.6 高校师生对校区共享的其他改进意见 |
4.5 外来使用人群特点分析 |
4.5.1 外来使用人群年龄构成 |
4.5.2 外来使用人群居住地分布 |
4.5.3 外来使用人群到校园的交通出行方式 |
4.5.4 外来使用人群来访季节及时间分析 |
4.5.5 外来使用人群来园目的分析 |
4.5.6 外来使用人群希望校园共享设施类别分析 |
4.5.7 外来使用人群对校区其他改进意见 |
4.6 指标因子满意度分析 |
4.7 小结 |
第5章 高校共享问题及优化策略 |
5.1 高校基于共享前提下存在的问题 |
5.1.1 校园规划布局合理性有待完善 |
5.1.2 开放型校园对城市功能渗透性弱 |
5.1.3 开放空间设施陈旧数量紧缺 |
5.1.4 交通系统不够完善 |
5.1.5 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问题分析 |
5.1.6 基于共享前提下的校园安全问题 |
5.2 基于规划视角社会共享化校园优化原则 |
5.2.1 功能多样高效性原则 |
5.2.2 安全性原则 |
5.2.3 弹性原则 |
5.2.4 以人为本原则 |
5.3 基于规划视角社会共享化校园优化策略 |
5.3.1 协调校区规划布局,动静功能区互不干扰 |
5.3.2 促进开放型校园对城市的功能渗透 |
5.3.3 完善校区开放空间 |
5.3.4 优化行车及慢行系统,完善停车设施 |
5.3.5 加强体育设施开放力度,完备相关配套设施 |
5.3.6 完备交通管理设施,健全治安管理设施 |
5.4 基于管理视角社会共享化校园管理策略 |
5.4.1 加强国家高校法制体系完善与校园管理政策落实 |
5.4.2 鼓励社会人群的参与性 |
5.4.3 创造衍生服务经济 |
5.4.4 强化医疗培训、与社区合作机制 |
5.4.5 加强用餐环境卫生管理 |
5.5 总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不足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6)北方高校湿地与校园功能一体化建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来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来源 |
1.1.3 基金项目 |
1.2 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
1.2.1 相关概念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相关基础理论 |
1.4.1 功能湿地理论 |
1.4.2 景观生态学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北方自然条件概述与案例选择 |
2.1 自然条件 |
2.1.1 地貌 |
2.1.2 水文 |
2.1.3 气候 |
2.1.4 土壤 |
2.2 北方校园湿地特点 |
2.3 案例选择依据及概况 |
2.3.1 选择依据 |
2.3.2 典型性说明 |
2.3.3 案例概况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方高校校园湿地运行生态性分析 |
3.1 水体生态性分析 |
3.1.1 孤立型湿地 |
3.1.2 非孤立型湿地 |
3.2 驳岸生态性分析 |
3.3 维护带生态性分析 |
3.4 与校园功能整合分析 |
3.4.1 与校园规划结构 |
3.4.2 与校园市政功能 |
3.4.3 与校园文化功能 |
3.4.4 优化建议 |
3.4.5 总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方高校湿地与校园功能一体化建构 |
4.1 建构原则 |
4.1.1 生态优先原则 |
4.1.2 系统性原则 |
4.1.3 多样性原则 |
4.2 建构准备 |
4.2.1 计算水体面积 |
4.2.2 计算水量平衡 |
4.2.3 生态结构提取与生成 |
4.2.4 生态网络构建 |
4.3 功能一体化建构 |
4.3.1 与校园规划结构耦合 |
4.3.2 与校园市政功能整合 |
4.3.3 与校园文化功能融合 |
4.3.4 调节校园微气候 |
4.4 建构技术要点 |
4.4.1 水生生态环境营造 |
4.4.2 防渗设计 |
4.4.3 廊道宽度与线型 |
4.4.4 湿地基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功能湿地理论的郑州大学新校区湿地优化 |
5.1 实例选取 |
5.1.1 校园简介 |
5.1.2 问题总结与分析 |
5.1.3 解决策略 |
5.3 计算水体指标 |
5.3.1 根据洪期防汛计算水体面积 |
5.3.2 根据中水回用计算水体面积 |
5.3.3 计算廊道宽度 |
5.4 优化成果 |
5.4.1 水体生态流 |
5.4.2 与区域湿地联结 |
5.4.3 水量平衡 |
5.4.4 断面设计 |
5.5 方案对比 |
5.5.1 湿地生态性 |
5.5.2 湿地功能 |
5.5.3 景观系统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环境与技术的可行性 |
6.2 湿地与北方校园功能一体化设计的可行性 |
6.3 展望与不足之处 |
6.3.1 展望 |
6.3.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案例调研表 |
附录B 径流汇水分析 |
个人简历 |
(7)寒冷地区校园综合体的低能耗模块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寒冷地区校园建筑与能源利用现状调研 |
2.1 校园综合体定义及相关问题 |
2.1.1 校园综合体及低能耗建筑的定义 |
2.1.2 寒冷地区的气候特征 |
2.2 高校校园规划的形态演变及现状调研 |
2.2.1 高校校园建筑规划的演化过程 |
2.2.2 典型校园综合体的发展现状 |
2.3 寒冷地区校园的建筑能源利用与调研 |
2.3.1 传统校园建筑的节能发展 |
2.3.2 校园建筑的新能源利用与调研 |
2.3.3 绿色校园的提出与发展 |
2.4 当下校园规划中建筑能源设计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校园综合体的低能耗设计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3.1 构建校园规划中低能耗设计因素模型平台 |
3.1.1 校园建筑规划中的低能耗问题 |
3.1.2 低能耗设计耦合因素的提取 |
3.1.3 调研问卷内容及各专家组的确定 |
3.2 低能耗设计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 |
3.2.1 R数据及相关分析方法概述 |
3.2.2 单一领域的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3.2.3 多领域的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3.3 不同领域的低能耗设计影响因素层级关系研究 |
3.3.1 不同领域的低能耗影响因素层级关系分析 |
3.3.2 校园建筑规划中的低能耗设计因素研究结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构建校园综合体的低能耗模块化设计方法 |
4.1 校园综合体的低能耗模块化概念 |
4.1.1 模块化设计 |
4.1.2 低能耗模块化设计 |
4.1.3 校园综合体的低能耗模块化设计 |
4.2 校园综合体的低能耗模块化特征 |
4.2.1 校园综合体的模块化特征 |
4.2.2 建筑低能耗的模块化特征 |
4.3 构建低能耗的校园综合体模块化数据库 |
4.3.1 校园建筑低能耗数据库的分级设置 |
4.3.2 部件级数据模块 |
4.3.3 组件级数据模块 |
4.3.4 元件级数据模块 |
4.4 寒冷地区校园综合体的低能耗模块化设计方法体系 |
4.4.1 校园模块化设计与传统校园低能耗设计的区别 |
4.4.2 建立低能耗的校园综合体组合化设计方法 |
4.4.3 建立低能耗的校园综合体系列化设计方法 |
4.4.4 建立低能耗的校园综合体标准化设计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校园综合体外在形态的低能耗模块化设计 |
5.1 基于外在形态的综合体低能耗设计解构 |
5.1.1 构建模块化形态的校园综合体 |
5.1.2 综合体形态设计解构 |
5.2 外在形态的初步规划控制 |
5.2.1 外在形态数据的聚类分析 |
5.2.2 步行生活的尺度控制 |
5.2.3 多目标耦合的功能组合 |
5.3 与低能耗设计耦合的建筑表皮空间整合 |
5.3.1 建筑外表皮的节能设计 |
5.3.2 建筑的太阳能收集空间优化设计 |
5.3.3 建筑空间与收集空间耦合的供需预测与置换 |
5.4 能源供需下综合体配套环境空间预测 |
5.4.1 建筑周边环境的地热空间组织与优化 |
5.4.2 环境空间与能源空间耦合的供需预测与置换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校园综合体内部负荷的低能耗模块化设计 |
6.1 校园综合体负荷模块解构及设计目标 |
6.1.1 模块化解构 |
6.1.2 设计目标 |
6.2 校园建筑负荷模拟及预测 |
6.2.1 模拟计算方法选择 |
6.2.2 相关参数设定 |
6.2.3 典型建筑的负荷模拟预测 |
6.3 基于负荷平准化的综合体建筑群优化设计 |
6.3.1 综合体建筑群负荷的影响因素 |
6.3.2 综合体建筑群负荷的预测方法比较 |
6.3.3 基于不同建筑群的综合体负荷平准化优化 |
6.3.4 日负荷平准化下的综合体配比与国标比较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寒冷地区校园综合体低能耗模块化解决方法及设计应用 |
7.1 多因素约束下的校园综合体低能耗模块化设计过程 |
7.2 校园综合体低能耗设计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7.2.1 不同时期的国家校舍建筑指标对比及分析 |
7.2.2 校园综合体最优配比与国标对比及解决方案 |
7.3 石家庄某大学新校园的低能耗模块化设计应用 |
7.3.1 石家庄某大学新校园整体规划要求 |
7.3.2 校园综合体建筑的组合化设计 |
7.3.3 校园综合体技术的系列化设计 |
7.3.4 校园综合体参数的标准化设计 |
7.3.5 综合体特色的新校园规划设计优点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
8.1 结论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关于寒冷地区绿色校园建筑低能耗设计影响因素的函询问卷 |
附录 2:灯光作息规律 |
附录 3:设备作息规律 |
附录 4:人员逐时在室率 |
附录 5:Matlab 程序 |
附录 6:寒冷、严寒地区部分校园的综合体数据统计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当下我国大学教研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大学教研建筑的发展 |
2.1 国外大学教研建筑的发展概况 |
2.1.1 大学科研与教学的结合及教研建筑的初期发展 |
2.1.2 近代大学教研建筑的社会化发展及公共性演化 |
2.1.3 现代大学教研建筑的城市化格局及开放共享性演化 |
2.2 我国大学教研建筑的发展概况及当下我国大学面临的时代背景 |
2.2.1 我国大学教研建筑的发展概况 |
2.2.2 我国大学教研建筑的发展现状 |
2.2.3 当下我国大学面临的时代背景 |
2.3 当下我国大学教研建筑设计面临的新情况 |
2.3.1 创新发展下的大学教育和科研变化发展 |
2.3.2 大学对于时代、地域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2.3.3 大学的开放与共享化发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影响我国大学教研建筑发展的因素分析 |
3.1 大学教育和科研的综合性变化 |
3.1.1 创新发展下的功能多元化需求 |
3.1.2 协同创新发展下的集约共享化需求 |
3.1.3 跨学科发展下的空间开放化需求 |
3.1.4 学科发展下的布局及空间的灵活弹性需求 |
3.2 大学教研空间的开放共享及人性化发展需求 |
3.2.1 促进非正式交流的空间需求 |
3.2.2 科研和学习的团队化发展需求 |
3.2.3 提高空间品质与舒适度的需求 |
3.3 大学教研建筑的时代性、地域性和文化性发展需求 |
3.3.1 信息化及技术升级发展的需要 |
3.3.2 地域性发展的需要 |
3.3.3 校园文化发展的需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我国大学教研建筑设计策略 |
4.1 建筑整体与综合性设计策略 |
4.1.1 建筑整体性规划布局 |
4.1.1.1 学科群组团式整体性布局 |
4.1.1.2 建筑综合体式整体性布局 |
4.1.2 建筑综合性设计策略 |
4.1.2.1 集约开放的通用性平面布局 |
4.1.2.2 利于科教协同的功能组织 |
4.1.2.3 教研单元的标准化设计 |
4.2 开放共享的空间设计策略 |
4.2.1 开放具有活力的场地空间设计策略 |
4.2.1.1 营造场地空间层次的丰富性 |
4.2.1.2 强化场地空间的场域感 |
4.2.1.3 柔化建筑与场地空间的边界 |
4.2.2 加强交往活动的内部空间设计策略 |
4.2.2.1 教研协同的功能空间设计 |
4.2.2.2 开放共享的公共空间设计 |
4.2.2.3 多元活泼的交通辅助空间设计 |
4.2.2.4 旧空间的改造再利用 |
4.3 建筑造型和立面的时代、地域及文化性设计策略 |
4.3.1 建筑造型设计 |
4.3.2 建筑立面设计 |
4.3.3 建筑造型和立面的地域性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大学教研建筑发展的限制因素与展望 |
5.1 现阶段我国高校教研建筑发展的限制因素 |
5.1.1 相对传统保守的“经验主义”建筑设计理念和建设模式 |
5.1.2 经济条件的限制 |
5.1.3 教育和科研体制 |
5.1.4 建筑规范的制约 |
5.2 发展展望 |
5.3 设计实践——中科大新校区北区教研建筑组团设计 |
5.3.1 项目背景及设计理念 |
5.3.2 组团布局及场地空间设计 |
5.3.3 功能布局与空间营造 |
5.3.4 建筑造型和立面设计 |
5.3.5 设计总结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文化传播视域下的当代大学新校园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
1.1.2 我国大学新校园建设的国家导向及发展环境 |
1.1.3 我国大学新校园的建设现状与面临困境 |
1.1.4 我国大学新校园的发展趋势及理论借鉴 |
1.2 课题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范围与相关概念界定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化传播与当代大学新校园的关联耦合 |
2.1 文化传播的构成体系 |
2.1.1 文化传播的主体 |
2.1.2 文化传播的媒介 |
2.1.3 文化传播的客体 |
2.2 文化传播的基本解析 |
2.2.1 文化传播的基本属性 |
2.2.2 文化传播的基本价值 |
2.2.3 文化传播的内在动力 |
2.2.4 文化传播的外在动力 |
2.3 文化传播的内在动力关联新校园的基本属性 |
2.3.1 文化传播内在动力的空间属性 |
2.3.2 内在动力强化新校园本体性 |
2.3.3 内在动力呼应新校园地域性 |
2.3.4 内在动力赋予新校园时代性 |
2.4 文化传播的外在动力促进新校园的空间生成 |
2.4.1 文化传播外在动力的空间属性 |
2.4.2 外在动力架构新校园整体空间 |
2.4.3 外在动力营建新校园群体空间 |
2.4.4 外在动力塑造新校园单体空间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大学文化的新校园空间设计策略 |
3.1 新校园整体空间的文化精神传承性策略 |
3.1.1 新校园结构延续大学理性文化精神 |
3.1.2 新校园结构延续大学自由文化精神 |
3.1.3 整体空间“自由度”的量化分析 |
3.2 新校园群体空间的文化价值传达性策略 |
3.2.1 空间序列承载历史文化 |
3.2.2 空间核心强化文化特征 |
3.3 新校园单体空间的文化活力延续性策略 |
3.3.1 新校园符号的文化象征活力 |
3.3.2 新校园场所的文化更新活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本土文化的新校园空间设计策略 |
4.1 新校园整体空间的周边环境顺应性策略 |
4.1.1 新校园用地量化分析方法的建立 |
4.1.2 新校园用地量化分析方法的应用 |
4.1.3 形态尺度契合自然气候 |
4.2 新校园群体空间的文化需求回应性策略 |
4.2.1 文化肌理的和谐发展 |
4.2.2 文化特征的审美提升 |
4.3 新校园单体空间的城市活力重构性策略 |
4.3.1 空间文化活力引领城市新区发展 |
4.3.2 空间文化活力缓冲城市边界收缩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全球文化的新校园空间设计策略 |
5.1 新校园整体空间的文化思潮协同性策略 |
5.1.1 新自由主义引发的空间开放化 |
5.1.2 网络化连接引发的空间均质化 |
5.2 新校园群体空间的文化场景营造性策略 |
5.2.1 品质诉求下的生活空间社群化 |
5.2.2 效率诉求下的教学空间复合化 |
5.3 新校园单体空间的文化媒介融合性策略 |
5.3.1 文化媒体驱动下的空间活性重组 |
5.3.2 文化涌现驱动下的空间自主演化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 中国体育建筑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
1.2.1 针对整体历程的发展研究 |
1.2.2 针对部分时间段的发展研究 |
1.2.3 针对部分区域的发展研究 |
1.2.4 针对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研究 |
1.2.5 体育建筑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 |
1.2.6 细化的研究类型和多元化的研究意识 |
1.2.7 文献综述小结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 |
1.3.4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的未尽事宜 |
本章注释 |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基础 |
2.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 |
2.1.1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
2.1.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
2.1.3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 |
2.2 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 |
2.2.1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场馆建设 |
2.2.2 西方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
2.3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三章 近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萌芽 |
3.1 西方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 |
3.1.1 满足西人娱乐休闲需求的体育建筑 |
3.1.2 青年会主导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设施建设 |
3.1.3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建筑 |
3.1.4 殖民政权主导的体育建筑 |
3.2 本土体育建筑的主动发展 |
3.2.1 现代建筑师的培养与成熟 |
3.2.2 现代体育概念的本土萌芽及发展 |
3.2.3 华商建设的娱乐体育建筑 |
3.2.4 公立学校体育建筑的建设 |
3.2.5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及发展 |
3.3 现代体育建筑功能的泊来与探索 |
3.3.1 竞技体育功能标准化探索 |
3.3.2 从单纯到复合的功能演进 |
3.3.3 总体规划思想的萌芽 |
3.4 西式风格的泊来与“中国固有式”的探索 |
3.4.1 西式风格的泊来、模仿与改良 |
3.4.2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与创造 |
3.4.3 风格承载的文化意义 |
3.5 现代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初步探索 |
3.5.1 现代材料和传统本土材料的互补应用 |
3.5.2 屋架体系的初步应用与发展 |
3.5.3 现代设备设施的设置与自然通风采光措施的结合 |
3.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四章 现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探索 |
4.1 建国初期体育建筑的建设探索 |
4.1.1 过渡时期的简易场馆建设 |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场馆建设起步 |
4.2 “大跃进”及“大调整”时期的体育建筑 |
4.2.1 大跃进时期的场馆建设 |
4.2.2 调整时期体育建筑的收缩简化方针 |
4.3 “文革”时期的体育建筑 |
4.3.1 ―文革‖期间建筑事业的停滞与体育事业的低潮 |
4.3.2 不退反进的体育建筑建设 |
4.3.3 作为外交手段的援外体育建筑 |
4.4 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坎坷发展 |
4.4.1 从―引入‖到―研究‖的体育建筑学科萌芽 |
4.4.2 政治运动影响下功能定位 |
4.4.3 平面形式的初步丰富 |
4.4.4 多重使用需求下的多功能拓展 |
4.4.5 总体规划与整体布局思想的起步 |
4.5 政治风潮影响下的形式制约与探索 |
4.5.1 民族形式——从推崇到批判 |
4.5.2 现代主义——夹缝中的艰难探索 |
4.6 大跨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
4.6.1 结构技术研究潮流及大跨结构的创新发展 |
4.6.2 饰面材料及性能材料的初步丰富 |
4.6.3 基于功能发展的设施设备技术探索 |
4.7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发展 |
5.1 以“亚运会”为核心的体育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1 重点保障的竞技体育事业 |
5.1.2 洲际级别的赛事及场馆建设 |
5.1.3 逐渐稳定的国家级别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4 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及场馆设施规划 |
5.2 竞技场馆建设的初步丰富 |
5.2.1 体育馆的丰富发展 |
5.2.2 体育场的建设开展 |
5.2.3 游泳馆的建设开展 |
5.2.4 冰雪体育建筑在东北区域的建设 |
5.2.5 其它小众竞技体育建筑的零星建设 |
5.2.6 体育中心的建设开展 |
5.3 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1 校园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 |
5.4 理论及作品的输入输出 |
5.4.1 国际体育建筑发展成果的输入 |
5.4.2 援外体育建筑的输出 |
5.5 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功能新发展 |
5.5.1 市场经济对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的影响初显 |
5.5.2 基于经济因素的场馆多功能研究与探索 |
5.6 多元思潮涌入下体育建筑的创作繁荣 |
5.6.1 现代主义的形式新探索 |
5.6.2 与结构紧密结合的形式创作 |
5.6.3 体育建筑中的地域性思考 |
5.6.4 环境意识与城市意识的思考觉醒 |
5.7 开放交流中的技术发展 |
5.7.1 国产材料的创新及国外材料的引入 |
5.7.2 结构技术的创新 |
5.7.3 新型设施设备的应用 |
5.7.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 |
5.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六章 新千年后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1 奥运策略下的竞技体育建筑发展高峰 |
6.1.1 奥运争光计划及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
6.1.2 国际级别赛事的举办及战略扩展 |
6.1.3 国家级综合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4 国际单项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5 省级运动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6 其它类型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2 竞技体育场馆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
6.2.1 传统综合型体育场馆的丰富建设 |
6.2.2 专项体育建筑类型的建设兴起 |
6.2.3 体育中心的蓬勃发展 |
6.3 校园体育建筑及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新契机 |
6.3.1 校园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进步 |
6.4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发展转变 |
6.4.1 建筑行业的开放及体育建筑创作的全球化 |
6.4.2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体育建筑发展转变 |
6.4.3 快速城市化下的建设机遇 |
6.5 体育建筑功能发展新特征 |
6.5.1 总体布局的新特征 |
6.5.2 复合化的功能模块设置 |
6.5.3 灵活化的功能设计 |
6.6 体育建筑形式发展新思潮 |
6.6.1 建筑形态的有机化 |
6.6.2 立面设计的表皮化 |
6.6.3 结构美学的新表现 |
6.6.4 对地域性的丰富思考和追求 |
6.6.5 生态理念下的形式探索 |
6.7 体育建筑技术的飞跃发展 |
6.7.1 数字化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
6.7.2 张拉、混合结构的发展潮流 |
6.7.3 材料的性能挖掘与创新 |
6.7.4 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革新 |
6.7.5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的探索 |
6.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发展面临问题及设计策略探讨 |
7.1 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系统元素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1 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分析 |
7.1.2 功能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3 形式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4 技术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2 目前体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
7.2.1 体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 |
7.2.2 对现存体育场馆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不足 |
7.2.3 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
7.2.4 建筑形式的"形而上学" |
7.2.5 技术利用的不适宜 |
7.3 基于“新常态”社会背景的体育建筑发展背景 |
7.3.1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背景 |
7.3.2 新常态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趋势 |
7.3.3 新常态下的建筑事业发展趋势 |
7.4 新常态下平衡化的体育建筑发展趋势探讨 |
7.4.1 综合竞技场馆与专项竞技场馆的平衡 |
7.4.2 竞技体育建筑、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平衡 |
7.4.3 新建场馆与改建场馆的平衡化发展 |
7.5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理性设计策略探讨 |
7.5.1 适宜化的总体布局策略 |
7.5.2 灵活、整合的功能设置策略 |
7.5.3 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策略 |
7.5.4 理性的技术发展策略 |
7.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河北科技大学新校区核心区建筑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2]基于密度指标体系的大学校园形态研究[D]. 黄安东.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的高校巨构式建筑空间设计研究[D]. 张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胜景几何”:李兴钢建筑实践1991-2019[D]. 温世坤. 天津大学, 2020(02)
- [5]基于共享理念的大学校园公共设施使用后评价研究 ——以济南高校为例[D]. 郎洁.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0)
- [6]北方高校湿地与校园功能一体化建构可行性研究[D]. 孟娟. 华侨大学, 2019(01)
- [7]寒冷地区校园综合体的低能耗模块化设计研究[D]. 高力强. 天津大学, 2019(06)
- [8]当下我国大学教研建筑设计研究[D]. 冯胜村. 天津大学, 2019(06)
- [9]文化传播视域下的当代大学新校园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刘畅.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10]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D]. 侯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