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发育阶段大鼠NaF与血清生化和元素含量慢性反应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杜欣[1](2021)在《牛黄及其有效成分对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牛黄及其有效成分对体外脑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阐明牛黄及其有效成分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内在生物学机制。方法:1.体外脑神经血管单元模型的建立以及缺氧/复氧模型的建立(1)利用体外原代细胞培养技术,提取大脑皮质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微血管内皮细胞,进行细胞鉴定;(2)利用transwell板将三种细胞共培养,构建体外脑神经血管单元的模型,利用TEER值,判定模型是否成功;(3)采用缺氧1h,复氧24h,构建OGD/R模型,利用TEER值、荧光素钠渗透系数判定模型是否成功。2.牛黄及其有效成分对三种细胞的毒性利用不同浓度的牛黄(Bezoar)、牛磺酸(Taurine)、牛黄熊去氧胆酸(TUDCA)和熊去氧胆酸(UDCA),作用于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内皮细胞,分别干预24h和48 h,利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检测每种不同浓度的药物对细胞的毒性。3.牛黄及其有效成分对脑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1)通过OGD/R模型,检测牛黄、牛磺酸、TUDCA和UDCA的不同剂量对细胞的作用,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每种药物的最佳剂量;(2)利用药物的最佳剂量进行干预,通过检测血脑屏障的通透性:TEER值、荧光素钠渗透系数和γ-GT;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IL-1β;氧化应激指标SOD、NO、MDA以及神经元凋亡率。(3)牛黄对脑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机制研究加入抑制剂LY294002,检测牛黄对细胞的干预是通过PI3K/AKT通路实现的;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金属蛋白酶MMP2、MMP9,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Claudin-5 以及 HIF-1α、VEGF、PI3K、AKT、p-AKT。4.不同配伍组分对脑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1)利用OGD/R模型,筛选牛磺酸+牛磺熊去氧胆酸(T+T),牛磺酸+熊去氧胆酸(T+U)的最佳剂量;(2)利用药物的最佳剂量进行干预,通过检测血脑屏障的通透性:TEER值、荧光素钠渗透系数和γ-GT;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IL-1β;氧化应激指标SOD、NO、MDA以及神经元凋亡率。5.配伍组分牛磺酸和熊去氧胆酸对脑神经血管单元的作用机制利用T+U的最佳剂量,进行OGD/R的造模,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金属蛋白酶 MMP2、MMP9,紧密连接蛋白 ZO-1、Occludin、Claudin-5 以及 NF-κBp65,p-P65,IKBα,p-IKBα 蛋白表达。6.配伍组分牛磺酸和牛磺熊去氧胆酸对脑神经血管单元的作用机制利用T+T的最佳剂量,进行OGD/R的造模,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金属蛋白酶MMP2、MMP9,紧密连接蛋白 ZO-1、Occludin、Claudin-5,CA43、AQP4以及 P38MAPK,P-P38MAPK。结果1.获得了纯度较高的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内皮细胞(1)神经元培养7d后成熟,经MAP2免疫荧光鉴定,纯度大于95%;(2)星形胶质细胞培养7d后成熟,经GFAP免疫荧光鉴定,纯度大于95%;(3)内皮细胞培养7d后成熟,经Ⅷ因子免疫荧光鉴定,纯度大于95%。2.利用transwell,建立了脑神经血管单元的模型(1)该模型的电阻值在3-5天趋于平稳;(2)三细胞共培养,三种细胞的状态和单细胞相比,更佳。3.成功复制OGD/R模型利用缺氧1h,复氧24h,能够成功复制OGD/R模型,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电阻值降低,荧光素钠渗透系数升高,能够进行下一步的实验研究。4.筛选药物毒性利用不用浓度的牛黄、牛磺酸、牛磺熊去氧胆酸和熊去氧胆酸分别干预24h和48h,筛选药物的毒性。5.筛选药物的保护剂量利用无毒性的各种药物浓度,通过OGD/R造模方法,检测细胞活力,筛选出保护作用的最佳剂量。6.牛黄及其有效成分对体外脑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1)牛黄及其有效成分降低LDH,升高γ-GT,提高TEER值和降低荧光素钠渗透系数;(2)牛黄及其有效成分减少炎症因子TNF-α、IL-6、IL-1 β的水平;(3)牛黄及其有效成分降低NO、MDA的水平,升高SOD的水平;(3)牛黄及其有效成分抑制神经元的凋亡;(4)牛黄降低MMP2、MMP9的蛋白表达;(5)牛黄能升高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提高ZO-1、Occludin、Claudin-5的蛋白表达;(6)牛黄通过HIF-α/VEGF,PI3K/AKT通路,发挥保护NVU的作用,牛黄降低HIF-1α、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I3K、AKT的蛋白表达水平。7.不同配伍组分对脑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1)筛选了配伍组分的最佳剂量,T+T的最佳剂量1mM Taurine和1μM TUDCA,T+U的最佳剂量1mM Taurine和1μM UDCA;(2)T+T、T+U有效保护血脑屏障,降低TEER值,降低荧光素钠渗透系数,升高γ-GT;(3)T+T、T+U有效减轻细胞损伤,降低LDH的水平;(4)T+T、T+U有效减轻炎症反正,降低TNF-α、IL-6、IL-1β的值;(5)T+T、T+U有效抑制氧化反应,降低NO、MDA的水平,升高SOD的活力;(6)T+T、T+U抑制神经元的凋亡率。8.配伍组分牛磺酸和熊去氧胆酸对脑神经血管单元的作用机制(1)T+U抑制神经元的凋亡率;(2)T+U 提高 ZO-1、Occludin、Claudin-5 的蛋白表达;(3)T+U降低MMP2、MMP9的蛋白表达;(4)T+U降低Bax、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5)T+U降低MyD88、P-P65、P-IKB α的蛋白表达,通过MyD88/NF-κB信号通路发挥脑保护作用。9.配伍组分牛磺酸和牛黄熊去氧胆酸对脑神经血管单元的作用机制(1)T+T抑制神经元的凋亡率;(2)T+T 提高 ZO-1、Occludin、Claudin-5 的蛋白表达;(3)T+T降低MMP2、MMP9的蛋白表达;(4)T+T降低Bax、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5)T+U降低AQP4、P38MAPK,升高CX43的蛋白表达。结论(1)牛黄、牛磺酸、TUDCA和UDCA能够减轻炎症反应,降低氧化应激的水平,抑制神经元的凋亡发挥神经保护的作用;(2)牛黄通过HIF-1α/VEGF和PI3K/AKT通路发挥脑保护作用;(3)牛磺酸和牛磺熊去氧胆酸,牛磺酸和熊去氧胆酸配伍,发挥协同作用,比单独使用牛磺酸药效更好;(4)牛磺酸和熊去氧胆酸1000:1的配伍能够抑制炎症反应,降低氧化应激的水平,保护血脑屏障,抑制神经元的凋亡,能够抑制通路MyD88/NF-κB通路发挥脑保护作用(5)牛磺酸和牛磺熊去氧胆酸1000:1的配伍能够抑制炎症反应,降低氧化应激,保护血脑屏障,能够抑制P38MAPK通路,发挥脑保护作用;
郑波[2](2020)在《热挤压3D打印构建大米淀粉-儿茶素复合物的消化性能及抗肥胖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疾病谱的不断演变,由于过度能量摄入和消耗不平衡导致的肥胖症与日俱增,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而基于膳食干预理念设计具有个性化健康食品实现对肥胖的防御与治疗,已成为当今食品营养科学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本论文考察了目前国内外对肥胖症营养干预研究的现状,及热挤压3D打印技术个性化营养食品定制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利用热挤压3D打印协同儿茶素分子相互作用调控大米主要营养成分大米淀粉的消化性能和营养功能,深入系统研究所构建的大米淀粉-儿茶素复合物(3DP-REC)的抗酶解机理和抗肥胖机制,以期从新的视觉设计健康主食等淀粉类食品。研究具有前沿性和重要的科学意义,对热挤压3D打印技术应用于健康淀粉类食品的个性化定制及膳食干预防治肥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采用现代结构表征技术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阐明3DP-REC结构演变与抗消化性能的关系及其抗酶解机理。结果显示,热挤压3D打印可增加糊化大米淀粉的单螺旋结构、双螺旋结构、相对结晶度、纳米聚集体有序结构和表面短程有序结构,减少无定形结构,提高整体结构有序化程度;儿茶素分子的引入一方面通过疏水作用力进入直链淀粉螺旋空腔形成单螺旋复合物和V型结晶结构,及与淀粉分子发生氢键相互作用,导致形成新的双螺旋结构、纳米聚集体有序结构和局部排列致密结构等短程有序结构,进一步增加大米淀粉结构的有序化。结构有序化的提高即分子链排列更加致密能有效阻碍胰α-淀粉酶在淀粉分子中的迁移和结合,促进SDS和RS生成;另一方面3DP-REC无定形结构区域中儿茶素分子与淀粉分子形成结合力较弱的以π-π为主导、氢键为辅的相互作用,在消化环境中易发生解离,游离儿茶素与胰α-淀粉酶的Trp59位点发生结合,屏蔽淀粉与胰α-淀粉酶特异结合的正构活性位点,起到酶抑制剂的作用。可见,3DPREC的抗酶解机理为通过演变形成长程有序和短程有序结构及儿茶素解离成酶抑制剂,协同作用有效阻隔胰α-淀粉酶的降解,从而降低RDS含量,提高SDS和RS含量。结合脂质组学及肝脏转录组学等方法,从基因水平揭示不同儿茶素添加量(2.5%、5%和7.5%)的3DP-REC对高脂膳食肥胖受试鼠的抗肥胖作用机制。研究发现,3DPREC干预是通过调节肝脏糖脂代谢通路中关键基因的表达促进肝脏糖原生成和胰岛素分泌,促进脂肪酸β-氧化、肝脏胆汁酸合成、抑制脂肪酸合成及胆固醇合成来显着降低机体血糖水平,及通过降低血清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甘油三酯、神经酰胺、磷脂酰甘油、鞘胺醇等脂质合成改善血脂水平,从而有效抑制脂质沉积,抵御由高脂膳食引起的肥胖。此外,3DP-REC干预还可下调促炎关键基因改善肝功能代谢紊乱、炎症状态、氧化应激和由炎症引起的组织损伤。除血糖外其余的上述改善作用随3DP-REC中儿茶素含量增加而增强,3DP-7.5%REC的干预效果最佳,达到正常组水平。利用16S r RNA高通量测序等方法进一步探究3DP-REC干预对高脂膳食肥胖大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及与抗肥胖的关系。结果显示,3DP-REC干预显着改善由高脂膳食引起的结肠组织损伤,通过促进胃肠道激素的表达及降低肠道中总胆汁酸水平能有效降低能量摄入和抑制脂质沉积,且干预效果存在对3DP-REC中儿茶素含量的依赖性;3DPREC干预还可促进肠道中如乳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等有益菌的丰度,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尤其是通过促进产短链脂肪酸菌的生长繁殖显着提高肠道中丙酸和丁酸的含量,其中3DP-2.5%REC干预显着提高丁酸含量,3DP-5%REC干预显着提高丙酸含量;KEGG功能预测结果显示,3DP-REC干预可通过激活产热功能、调节蛋白质代谢通路等防止脂质沉积;对3DP-REC干预后差异菌群变化与机体生理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发现,3DPREC进入结肠后通过有效抑制Romboutsia等有害菌的生长代谢,促进Veillonella、Butyricicoccus、Ruminococcaceae、Bifidobacterium等产丙酸和丁酸有益菌的繁殖,实现对机体由高脂膳食引起的血脂紊乱、肝功能代谢异常和氧化应激损伤的改善。基于上述结果初步建立了“REC膳食干预-肠道菌群结构-肥胖相关代谢生化指标”的相互影响关系。融合TSE能量代谢监测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阐明3DP-REC对棕色脂肪组织产热功能的影响及调节能量代谢和抗肥胖作用的机制。研究表明,3DP-REC干预可显着促进棕色脂肪及米色脂肪组织中脂质分解相关关键酶和基因的表达和加快脂质分解速率,为线粒体提供能量从而显着提高UCP1蛋白的表达,激活棕色脂肪的产热功能,提高机体的能量消耗,增加静息状态下的基础代谢,改善由高脂膳食引起的胰岛素抵抗继而有效抵御脂肪沉积,降低机体体重和体脂肪含量,最终达到抗肥胖的效果。而其中干预促进室温下机体产热的效果随3DP-REC中儿茶素的含量增加趋势更为明显。上述研究表明利用热挤压3D打印协同儿茶素复合作用可有效调控大米淀粉的抗消化性能,所构建的3DP-REC具有很好的抗肥胖作用及营养功能,所获得的研究结果和提出的机理具有很好的学术价值,可望为实现个性化营养健康淀粉类食品的创制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和理论指导。
叶宇童[3](2020)在《黄皮种质资源果实多酚组成比较及降脂活性研究》文中提出黄皮(Clausena lansium)是华南地区优稀水果,富含多酚类物质。本研究以158份黄皮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品种、不同发育时期及果实不同部位中多酚类物质组成、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对其降脂活性进行初探。主要结果如下:(1)158份黄皮种质资源因品种多样性,提取物的总酚含量波动较大,变幅为49.25~1055.21 mg GAE/100 g FW。并测得7种酚类物质单体(紫丁香苷、2-甲氧基肉桂酸、橙皮素、川陈皮素、桔皮素、芦丁及山萘酚)。总抗氧化能力(ORAC)差异悬殊,在0.64~13.92 mmol TE/100 g FW分布。细胞抗氧化能力(CAA)存在较大波动,其中No wash值变幅为7.51~941.49μmol QE/100 g FW,Wash值变幅为0.83~248.68μmol QE/100 g FW。黄皮总酚含量普遍高于蓝莓、草莓、樱桃等富含花青素的水果,体外抗氧化活性也普遍高于橙、柚等柑橘类水果。相关性分析得到总酚含量与ORAC值有极显着正相关(p<0.01)。此外,经主成分分析将8项种质资源评价指标简化为4个主成分。经系统聚类分析初步将11项种质资源评价指标归为6类,将158份黄皮种质资源归为10类。(2)选取2份总酚含量、抗氧化活性差异较大的黄皮种质资源CL-132及CL-133。发现随着果实的发育,可溶性糖不断积累;有机酸整体水平下降;总酚含量显着降低;酚类物质单体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体外抗氧化活性大幅度降低。两份资源提取物中抗氧化成分被Hep G2细胞摄取的程度呈现相反的趋势;对Hep G2细胞的毒性有一定的增强;而对Hep G2细胞的抗增殖活性变化趋势存在差异。(3)选取5份总酚含量、抗氧化活性处于不同水平的黄皮种质资源CL-2-1、CL-40、CL-113、CL-154及CL-164的果皮、果肉为材料。发现果皮相对于果肉具有更高的总酚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0.5 mmol/L油酸诱导的Hep G2细胞建立脂肪肝模型,并从油红O染色发现12.0 mg/m L的CL-154果皮提取物具有最好的降脂效果。结果表明,黄皮作为药食两用的水果,相比于其他常见水果具有较高的总酚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在果实发育方面,CL-132与无酸柑橘的发育模式相近,CL-133与中酸柑橘发育模式相近。此外,黄皮果皮作为潜在的降脂活性部位,在功能性食品的开发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罗永珍[4](2020)在《基于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小鼠氟中毒脑损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氟在人类日常生活中分布非常广泛,虽然初期研究认为其能够改善龋齿等疾病,但后续研究揭示氟能够轻松穿透血脑屏障和胎盘,通过母婴之间胎盘和乳汁途径严重影响胎儿和新生儿的智力发育、造成神经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等。因此开展氟暴露对亲子代间神经系统损伤及其发育过程干扰的机制问题刻不容缓。在本研究中,通过亲子代小鼠连续给予10mg/L和50mg/L的NaF水溶液处理一定时间(亲代60d,子代30d)后,采集脑组织样品,随后提取其RNA和蛋白质,用转录组学研究及蛋白质组学研究手段,分别在低剂量氟处理小鼠、高剂量氟处理小鼠、以及亲子代之间进行对比分析,并对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数据加以联合分析,而后全面绘制了不同氟剂量暴露和亲子代之间的基因响应图谱,并尝试找出产生这些影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其关键调控基因和蛋白。结果显示:氟暴露对脑组织的影响并非与剂量呈效应关系。在亲代中,氟离子主要表现为对神经系统及神经元活动的抑制作用;在子代中,氟离子对脑组织免疫系统表现出显着提升现象,而对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故此推测在子代神经发育过程中,可能存在着某种对氟损伤的自我修复机制。进一步联合网络分析也发现一系列关键调节因子,如:Notch1、Kit、Smad6、Lef1、Tal1等,不仅能够起到调控神经发育过程的作用,而且能够影响多个重要的细胞信号通路。本研究在组学层面对亲子代间长期氟暴露导致的神经功能损伤和神经发育过程干扰做了一定的探索,并提出了新的调控节点和信号通路网络,为下一步验证氟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机制及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解涌芳[5](2020)在《饲粮中不同水平的单宁对绵羊血液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研究了饲粮中不同水平来源于柠条的单宁对绵羊血清生化指标和矿物元素含量、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三个处理组,分别为试验Ⅰ组(对照组,饲粮中不含单宁)、试验Ⅱ组(饲粮中含2%单宁)和试验Ⅲ组(饲粮中含4%单宁),以柠条作为饲粮中单宁的来源。三组饲粮按照等能等氮的原则配制,加工成全混合颗粒。选取15只健康状况良好、1~1.5周岁、体重40 kg左右的杜蒙杂交羯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羊。试验预饲期为14天,正试期为75天。在正试期15d、45d、75d晨饲前颈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和淋巴细胞,测定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和免疫相关指标以及矿物元素含量;提取淋巴细胞中的mRNA,测定抗氧化和免疫的相关基因表达量。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采样时间点试验Ⅱ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Ⅲ组(P<0.05),试验Ⅲ组血清球蛋白(GLO)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Ⅱ组(P<0.05),三组绵羊血清总蛋白(TP)、白球比(A/G)、总胆红素(TBIL)、肌酐(CRE)和甘油三酯(TG)含量均无显着差异(P>0.05);第45天,试验Ⅱ组和Ⅲ组绵羊血清总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2)不同采样时间点试验Ⅱ组和Ⅲ组铁(Fe)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硒(Se)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试验Ⅲ组铜(Cu)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绵羊血清镁(Mg)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第45天,试验Ⅱ组血清钙(Ca)、钾(K)和磷(P)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3)不同采样时间点,试验Ⅱ组和Ⅲ组血清硫氧还原蛋白酶(TrXR)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浓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上调了 CAT、SOD1、GPx1和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mRNA表达量(P<0.05);第15天和45天,试验Ⅱ组和Ⅲ组血清过氧化氢酶(CAT)和总超氧化物岐化酶(T-SOD)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4)不同采样时间点,试验Ⅱ组和Ⅲ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G(IgG)浓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则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显着下调了 IL-1β、TNF-α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mRNA表达量(P<0.05);第15天,试验Ⅱ组和Ⅲ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浓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白介素-6(IL-6)浓度则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显着下调了 IL-6的mRNA表达量(P<0.05)。
于秋丽[6](2020)在《Fas/FasL凋亡途径在氟致PC12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L-型钙通道拮抗剂的影响》文中提出氟是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微量元素之一,适量摄入有益于机体的生长发育及维持骨骼、牙齿的正常结构和生理机能;一旦被过量摄入,就会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全身各处,并在体内蓄积,引起机体急性或慢性氟中毒效应,称为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地氟病致病机制复杂,涉及氧化应激、线粒体改变、内质网应激、信号转导通路改变等。研究表明,氟暴露致细胞凋亡异常可能也是氟致细胞损伤的机制之一。细胞凋亡是一种由基因调控的程序性死亡,真核细胞主要通过内部线粒体途径、内质网途径和外部死亡受体途径介导细胞凋亡发生。我们前期的研究提示,内质网和线粒体途径参与了氟暴露致细胞凋亡异常,但氟暴露致细胞凋亡的死亡受体途径鲜见报道,Fas/Fas L信号通路是主要死亡受体通路之一,在细胞凋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在许多细胞凋亡进程中,常伴随Ca2+浓度异常增加,特别是在凋亡早期,细胞内Ca2+浓度异常升高,提示Ca2+可能是启动细胞凋亡的早期信号之一。而在对氟中毒动物模型和体外细胞毒性试验中均检测到细胞内钙离子超载的现象,并证实其与活性氧水平升高以及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前期在体动物神经电生理研究表明,细胞内钙超载可能是氟暴露后细胞膜上L-型钙通道活性改变导致的。L-型钙通道拮抗剂是Ca2+进入细胞的阻滞剂,可以有效减少细胞内的Ca2+浓度,抑制凋亡起始信号。但L-型钙通道拮抗剂是否对氟化物诱导的Fas/FasL信号通路依赖性凋亡具有干预作用及其保护机制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体外试验探讨Fas/FasL信号通路在氟诱导PC1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并探究L-型钙通道拮抗剂Nifedipine在上述过程中的干预效果。1.Fas/FasL凋亡途径在氟致PC12细胞损伤中的作用为探讨Fas/FasL信号通路在氟致PC1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实验采用含20、40、80、160 mg/L NaF培养液处理PC12细胞12、24、36、48小时后,检测细胞活性;用上述不同剂量梯度NaF培养液处理PC12细胞24小时后,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细胞凋亡率、细胞内Fas/FasL信号转导通路Fas、FasL、FADD、Caspase 8、Caspase 3和Bid基因/蛋白表达水平。实验结果如下:(1)细胞活性检测结果:氟暴露12、24、36 h后,各剂量组细胞存活率均呈下降趋势,且呈氟暴露剂量依赖性,其中在160F氟暴露时,PC12细胞存活率均呈极显着下降(P<0.01);自染氟24 h后开始,80F组PC12细胞存活率呈极显着下降(P<0.01),染氟48 h后,各氟暴露组细胞剂量-存活率曲线经历了先极显着升高(P<0.01),然后再极显着下降(P<0.01)的过程。(2)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检测结果:不同剂量氟暴露24 h后,与对照组比,40F组PC12细胞活性氧水平显着增加(P<0.05),80F与160F组PC12细胞活性氧水平呈极显着增加(P<0.01),且各组PC12细胞活性氧水平呈氟暴露剂量依赖性。(3)细胞凋亡率检测结果:各剂量氟暴露组早期和晚期凋亡细胞数目较对照组均极显着增加(P<0.01),氟化钠剂量越高,细胞凋亡率(早、晚期细胞凋亡率之和)越高,且晚期凋亡细胞数目所占比例也逐渐增加。(4)Fas/FasL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基因/蛋白表达结果:PC12细胞不同剂量氟暴露24 h后,与对照组比,随氟暴露剂量的增加,Fas、FasL、FADD、Caspase 8、Caspase 3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呈上升趋势(P<0.05),且与氟暴露剂量呈依赖性;而各氟暴露剂量组Bid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逐渐下降,其中80F和160F组呈显着或极显着下降(P<0.05或P<0.01)。综上所述,氟暴露引起PC12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升高,导致Fas/FasL信号通路中各分子表达水平显着上升(P<0.05),Bid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0.05),诱导细胞异常凋亡,最终影响细胞活性,且以上指标均呈氟暴露剂量依赖性。结果提示Fas/FasL信号通路在氟暴露致PC12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其中FADD可能是Fas/FasL信号通路中的重要靶分子。2.L-型钙通道拮抗剂对氟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为探讨L-型钙通道拮抗剂Nifedipine对氟诱导PC12细胞通过Fas/FasL信号通路凋亡的干预效果,实验采用剂量效应明显的80 mg/L NaF分别与0.5、1.0、2.0、4.0μM的L-型钙通道拮抗剂Nifedipine联合处理PC12细胞24 h后,检测PC12细胞内活性氧和钙离子水平、细胞凋亡率、细胞膜L-型钙通道Cav1.2及Fas/FasL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周期分布情况。实验结果如下:(1)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F组与F+4.0N组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极显着上升(P<0.01)。与F组比,F+0.5N组、F+1.0N组、F+2.0N组与F+4.0N组活性氧水平均极显着下降(P<0.01)。不同剂量Nifedipine处理组活性氧水平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2)细胞内钙离子水平检测结果:各处理组细胞内钙离子水平较对照组显着升高(P<0.05);与F组比,F+1.0N组与F+2.0N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极显着降低(P<0.01),F+0.5N组和F+4.0N组虽无显着性差异,但有下降的趋势。(3)细胞凋亡率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各处理组早期和晚期凋亡细胞数目均极显着增加(P<0.01);与F组比,F+0.5N组、F+1.0N组和F+2.0N组凋亡细胞数目呈Nifedipine剂量依赖性减少(P<0.01),而F+4.0N组凋亡细胞数目出现上升趋势。晚期凋亡细胞比例先减少而后增加。(4)基因/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F组与F+0.5N组Cav1.2和Fas/FasL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或有升高趋势,各处理组Bid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与F组比,F+1.0N组和F+2.0N组Cav1.2以及上述Fas/FasL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F+2.0N组Bid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极显着升高(P<0.01)。(5)细胞周期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F组与F+4.0N组G1期细胞数量极显着增加(P<0.01),S期细胞极显着减少(P<0.01);与F组比,F+0.5N组、F+1.0N组和F+2.0N组G1期细胞极显着减少(P<0.01),S期细胞极显着增加(P<0.01),G2期细胞显着增加(P<0.05)或有增加趋势,而F+4.0N组G1期细胞极显着增加(P<0.01),S期细胞极显着减少(P<0.01)。综上所述,L-型钙通道拮抗剂Nifedipine通过抑制过量ROS产生、细胞内钙超载、Fas/FasL信号通路的激活以及影响细胞周期,有效调控PC12细胞凋亡异常。表明Nifedipine对氟致钙超载诱导的细胞异常凋亡具一定干预作用,可能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抗氟药物。
李圆龙[7](2020)在《锌对肥胖雄性大鼠生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构建肥胖雄性大鼠动物模型并进行硫酸锌干预,通过检测睾丸组织中锌转运蛋白(ZIP1、ZIP2、ZNT1和ZNT8)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9和Caspase-12)的表达及定位,旨在探讨硫酸锌对肥胖大鼠生殖损伤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5-6周龄)适应性饲养一周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喂普通饲料,normal diet,ND)8只和高脂组(喂高脂饲料,high fat diet,HFD)22只。每周同一时间测量体重。8周后,肥胖模型建造成功16只,失败6只,将建模成功的16只大鼠随机分为肥胖模型组(HFD,8只)和硫酸锌组(HFD+Zn SO4,8只),HFD+Zn SO4组每天按25mg/kg体重灌胃硫酸锌,ND组和HFD组灌等量生理盐水。8周后,取大鼠两侧睾丸、睾周脂肪称重,取新鲜附睾尾部精子检测其浓度、活力、DFI和CMA3;测定血清CHO、TG、LDL、HDL、GLU、T、E2、PRL;测定睾丸和前列腺组织锌含量;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锌转运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在睾丸组织中的定位;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锌转运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在睾丸组织中m RNA和蛋白表达。结果:1. 大鼠一般情况比较与ND组相比,HFD组体重、睾周脂肪重量及Lee’s指数显着升高(P<0.05);与HFD组相比,HFD+Zn SO4组体重、睾周脂肪重量及Lee’s指数显着降低(P<0.05);各组体长、双侧睾丸重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2. 大鼠精子参数比较与ND组相比,HFD组精子浓度、活力显着降低(P<0.05),DFI、CMA3+显着升高(P<0.05);与HFD组相比,HFD+Zn SO4组精子浓度、活力显着升高(P<0.05),DFI、CMA3+显着降低(P<0.05)。3. 大鼠血清学指标比较3.1 大鼠血清生化指标比较与ND组相比,HFD组血清CHO、TG、LDL显着升高(P<0.05),HDL显着降低(P<0.05);与HFD组相比,HFD+Zn SO4组血清CHO、TG、LDL显着降低(P<0.05),HDL显着升高(P<0.05)。各组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 大鼠血清性激素指标比较与ND组相比,HFD组血清T显着降低(P<0.05);与HFD组相比,HFD+Zn SO4组血清T显着升高(P<0.05)。各组E2、PR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大鼠睾丸、前列腺组织锌含量比较与ND组相比,HFD组睾丸、前列腺中锌含量显着降低(P<0.05);与HFD组相比,HFD+Zn SO4组睾丸、前列腺中锌含量显着升高(P<0.05)。5. 大鼠睾丸组织病理学变化HE染色显示,ND组睾丸生精小管整齐,管间大量间质细胞,管腔内有多层各发育阶段的生精细胞,支持细胞较多,各种细胞致密、层次清楚、结构完备,管腔中可见大量成熟精子;而HFD组生精小管松散,间距变大,间质细胞较少,生精小管基底层结构不完整,各级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大量减少并出现空泡,管腔内精子大量减少;HFD+Zn SO4组生精小管较为整齐紧密但略有间距,管腔内可见各级生精细胞及支持细胞,但数量较ND组少,细胞排列较为有序,管腔中精子数量较HFD组增多。6. 锌转运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在各组大鼠睾丸中的定位6.1 锌转运蛋白在各组大鼠睾丸中的定位IHC结果显示,ZIP1、ZIP2、ZNT1主要表达于各级生精细胞膜、胞质;ZNT8主要表达生精小管基底部的精原细胞和间质的Leydig细胞中。6.2 凋亡相关蛋白在各组大鼠睾丸中的定位IHC结果显示,BCL-2、BAX、Caspase-9和Caspase-12主要表达于各级生精细胞质,间质细胞也可见。7. 锌转运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在各组大鼠睾丸中的m RNA表达7.1 锌转运蛋白在各组大鼠睾丸中的m RNA表达与ND组相比,HFD组ZIP1(P<0.01)、ZIP2(P<0.05)m RNA表达减少,ZNT1(P<0.01)、ZNT8(P<0.05)m RNA表达增加;与HFD组相比,HFD+Zn SO4组ZIP1(P<0.01)、ZIP2(P<0.05)m RNA表达增加,ZNT1(P<0.01)、ZNT8(P<0.05)m RNA表达减少。7.2 凋亡相关蛋白在各组大鼠睾丸中的m RNA表达与ND组相比,HFD组BCL-2 m RNA表达减少(P<0.01),BAX(P<0.01)、Caspase-9(P<0.01)和Caspase-12(P<0.05)m RNA表达增加;与HFD组相比,HFD+Zn SO4组BCL-2 m RNA表达增加(P<0.01),BAX(P<0.01)、Caspase-9(P<0.05)和Caspase-12(P<0.01)m RNA表达减少。8. 锌转运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在各组大鼠睾丸中的蛋白表达8.1 锌转运蛋白在各组大鼠睾丸中的蛋白表达与ND组相比,HFD组ZIP1蛋白表达减少(P<0.05),ZNT1、ZNT8蛋白表达增加(P<0.05),ZIP2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FD组相比,HFD+Zn SO4组ZIP1蛋白表达增加(P<0.05),ZNT1、ZNT8蛋白表达减少(P<0.05),ZIP2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2 凋亡相关蛋白在各组大鼠睾丸中的蛋白表达与ND组相比,HFD组BCL-2蛋白表达减少(P<0.01),BAX、Caspase-9和Caspase-12蛋白表达增加(P<0.01);与HFD组相比,HFD+Zn SO4组BCL-2蛋白表达增加(P<0.01),BAX、Caspase-9和Caspase-12蛋白表达减少(P<0.01)。结论:1.肥胖雄性大鼠精液质量下降,睾丸及前列腺锌含量降低、睾丸组织结构破坏、锌转运蛋白表达紊乱、凋亡蛋白过度表达等,提示肥胖可损伤雄性生殖功能。2.硫酸锌处理后肥胖大鼠精液质量回升,睾丸及前列腺锌含量升高、睾丸组织结构恢复、锌转运蛋白和凋亡蛋白表达基本恢复正常,提示硫酸锌可能通过影响锌转运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以改善由肥胖导致的雄性生殖功能损伤。
黄晓[8](2019)在《钙补充拮抗膳食镉暴露致骨毒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镉(cadmium,Cd)污染涉及全人群,对肾脏、骨骼、肺、生殖系统等均有损害作用。膳食是一般人群(非污染区、非职业、非吸烟人群)镉暴露的主要途径。有研究预测,一般人群镉暴露量在未来几十年呈增加趋势。相关领域专家指出,中国重金属污染健康危害防控与风险评估的研究重点,应该集中于镉的健康风险。镉接触最关键有害效应的认定,是风险评估的首要关键步骤。目前食品中镉限量标准,是以肾损伤作为镉接触最关键有害效应制定的。最近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动物研究表明,在引起肾损伤水平以下的低剂量镉暴露,能增加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风险。有学者认为应以骨损伤,作为镉接触的最关键有害效应,修改并降低食品中镉限量标准。钙(calcium,Ca)摄入不足也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一般人群中膳食镉暴露和低钙摄入往往同时存在,人群研究中可能因钙摄入不足,造成对镉致骨毒作用高估。在现有关于肾损伤水平以下的低镉暴露增加低骨密度、骨质疏松症和骨折风险的人群研究中,仅2篇报告了钙的摄入量,且钙的摄入量在902-1081mg间,低于美国医学科学院对50岁以上女性人群钙摄入量的建议值(1000-1200mg)。因此,由于膳食钙摄入不足的混杂,人群研究中肾损伤水平以下低镉暴露与骨骼损伤的关系仍不确定。高钙摄入是人体骨密度的保护因素,生命早期足够钙摄入能获得最佳骨峰值,并降低生命后期骨折的风险。但过量摄入钙也可能产生不良作用,如增加肾结石的相对危险性,影响钙及其它金属元素吸收。因此,在增加钙摄入拮抗镉毒作用时,需注意钙摄入过高可能的健康风险。此外,一般人群中存在少部分个体钙摄入量,接近或超过钙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UL)。而膳食是镉暴露和钙摄入的主要途径,且肾也是镉、钙毒作用的主要靶器官,两者进入机体后可能毒作用相加,但目前尚无整体动物水平相关毒理学资料。一般人群因饮食习惯、膳食结构等原因,膳食镉暴露水平不一。目前在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钙补充是否对镉致骨损伤有保护效应,以及对哪个水平镉暴露人群有保护效应和效应大小尚无研究报道。此外,以往大多数研究表明钙补充能拮抗镉吸收,但膳食钙摄入与镉吸收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在不同镉暴露剂量下,随钙摄入量的不同可能减少、不影响甚至增加镉吸收。目前在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能否在安全的钙补充范围内通过增加钙摄入减少镉吸收也不明确。鉴于以上研究的不足、人群研究中技术及伦理学等方面的限制,和上述问题亟待研究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通过动物模型,模拟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和钙摄入水平,以明确钙补充是否对一般人群膳食镉致骨损伤有保护效应,更准确地估计肾损伤水平以下膳食低镉暴露与骨骼损伤的关系,及了解钙补充对镉骨毒作用的保护效应。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参考《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采用大鼠饲料添加镉建立动物模型,模拟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进行90天经口毒性试验,除观察一般毒理学指标外,还观察了不同剂量钙补充对钙、铁、锌、铜吸收的影响,获得大鼠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钙补充的最小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the lowest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LOAEL)。然后通过检测大鼠镉吸收相关指标(镉表观吸收率,肝肾镉浓度),探讨在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能否通过钙补充减少镉吸收;并对小肠和肾脏钙转运关键蛋白基因表达进行检测,以解释钙补充对镉吸收影响的可能机制。研究结果将为人群钙补充的风险-收益评估提供相关资料。随后进一步通过建立一般人群和污染区人群不同水平膳食镉暴露动物模型,观察钙补充后不同水平膳食镉暴露的骨效应指标变化,以了解钙补充对哪个水平镉暴露人群有保护效应及效应大小。镉暴露动物模型大鼠钙摄入量正常,可以排除因钙摄入不足而高估镉暴露致骨损伤的可能性,再给予钙补充干预,可以排除高钙摄入可能的保护作用,更准确地估计低镉暴露与镉致骨骼损伤的定量关系。随后进一步从FGF23/Klotho轴出发,探讨钙补充对镉致骨毒作用的潜在保护机制。研究结果不仅为镉的风险评估提供相关毒理学资料,也为理解钙对镉骨毒作用的保护效应及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第一章一般人群膳食镉剂量下不同剂量钙补充的大鼠亚慢性毒性研究本研究参考《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选用清洁级健康断乳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5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分别将氯化镉和碳酸钙掺入钙含量适宜饲料(AIN-93G,含0.5%Ca,为大鼠钙适宜摄入量),连续喂饲90天。既往研究已经证实,以饲料添加1mg/kg镉的方式,给大鼠染毒可以模拟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各组每公斤饲料中加入量(以镉钙计)分别为:0+0(对照组);1mg Cd/kg+0(镉暴露组);1mg Cd/kg+0.15%Ca(低钙补充组);1mg Cd/kg+0.4%Ca(中钙补充组);1mg Cd/kg+0.6%Ca(高钙补充组)。通过对钙毒作用的靶器官肾进行病理学检查,和氮素氮等生化、血液指标检查,以了解不同水平钙补充的钙毒作用;通过对血清钙、铁、锌、铜,钙、铁、锌、铜表观吸收率,肝肾铁、锌、铜浓度和骨钙含量的检测,以观察不同剂量钙补充对钙、铁、锌、铜吸收的影响,从而确定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大鼠钙补充的LOAEL。与对照组比较,(1)钙补充各组动物活动、生长正常,实验末体重、总进食量、总食物利用率,以及脏器绝对重量、脏体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高剂量钙补充组尿素氮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钙补充组尿素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中、高剂量钙补充组间呈剂量-效应关系;(3)低剂量钙补充组病理结果未见明显异常,但在中、高剂量钙补充组肾小管上皮细胞钙化等级和发生率升高,钙补充各组间呈剂量-效应关系,结果与血尿素氮结果一致。(4)低、中剂量钙补充组血常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钙补充组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的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低、中剂量钙补充组肝、肾组织铁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钙补充组肝、肾铁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镉暴露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中钙补充组的肾病理改变和血清尿素氮高于正常组,且各钙补充剂量组之间呈剂量-效应关系,本研究确定对暴露于1mg Cd/kg饲料,雌性大鼠钙补充的LOAEL,低于中钙补充组钙含量(即每公斤饲料+0.4%Ca),低于文献报道钙单独摄入时的LOAEL值(即每公斤饲料+0.6%Ca)。第二章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不同剂量钙补充对大鼠镉吸收的影响通过对上述动物模型镉吸收相关指标(镉表观吸收率,肝肾组织镉浓度)的检测,及对小肠和肾脏钙结合蛋白基因表达量检测,以明确在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能否在安全的钙补充范围内,通过钙补充减少镉吸收及可能机制。各钙补充组与镉暴露组比较,低剂量钙补充组肾镉浓度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高剂量钙补充组肾镉浓度与镉暴露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小肠钙结合蛋白基因表达量与肾镉浓度的变化趋势一致。低钙补充组钙结合蛋白基因表达高于镉暴露组(p<0.05),中、高钙补充组小肠钙结合蛋白基因表达与镉暴露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中、高剂量钙补充并不减少大鼠的镉吸收;且低剂量钙补充能增加镉吸收,小肠钙结合蛋白可能参与了其过程。第三章钙补充对大鼠镉致骨毒作用的干预效应研究建立一般人群和污染区人群膳食镉暴露动物模型,以第一部分实验获得的大鼠钙补充LOAEL(+0.4%Ca含量)为钙干预剂量,进行干预实验,以了解钙补充对哪个水平镉暴露人群骨损伤有保护作用及效应大小。选用雌性断乳后SD大鼠7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分别将氯化镉和碳酸钙掺入AIN-93G饲料连续喂饲90天。各组每公斤饲料中加入量(以镉钙计)分别为:0+0(对照组);1mg Cd/kg+0(低镉暴露组);1mg Cd/kg+0.4%Ca(低镉暴露钙干预组);5mg Cd/kg+0(中镉暴露组);5mg Cd/kg+0.4%Ca(中镉暴露钙干预组);50mg Cd/kg+0(高镉暴露组);50mg Cd/kg+0.4%Ca(高镉暴露钙干预组)。在镉暴露指标上,除大鼠平均每日膳食镉摄入量外,还通过原子吸收法检测肾脏,肝脏和股骨中镉含量,以准确估计大鼠镉体内暴露量。在骨效应指标上,除骨量指标外,还从宏观敏感指标骨生物力学,病理学骨微结构、血清骨代谢生物标志物及骨代谢OPG/RANKL通路进行观察,以评估钙补充干预的保护效应。对中、高镉暴露组大鼠,钙补充干预后,股骨弹性模量和抗弯最大应力分别增加25.32%32.8%,9.9%11.2%,血清PINP(骨形成标志物)增加、骨微结构(骨小梁数量和皮质厚度)增加,骨代谢OPG/RANKL通路中OPG基因(成骨相关)和蛋白表达增加(p<0.05)。但对低镉暴露组大鼠,钙补充除增加骨代谢OPG/RANKL通路中成骨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外,对上述指标没有影响。钙补充对大鼠镉致骨骼损伤有保护效应,特别是对中、高剂量膳食镉暴露大鼠效应显着。但对低剂量镉暴露组大鼠,钙补充除增加骨代谢OPG/RANKL通路中OPG基因和蛋白表达外,对宏观敏感指标骨生物力学没有影响。第四章钙补充对镉致骨毒作用的干预机制研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上述动物模型血清1,25-二羟基维生素D3,血清Klotho蛋白和FGF23蛋白,实时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组织Klotho基因和蛋白表达;实时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检测Western blot法检测股骨FGF23基因和蛋白表达,及Wnt/β-catenin通路,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相关基因和蛋白,从FGF23/Klotho轴,探讨钙补充对镉致骨毒作用的潜在保护机制。钙补充干预后血清Klotho蛋白、肾Klotho基因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肾钠依赖性磷酸盐协同转运蛋白(Napi2a)基因表达低于干预前(p<0.05);肾1,25-(OH)2D3合成的线粒体Cyp27b1酶基因表达干预后高于干预前(p<0.05)。钙补充干预后,大鼠股骨FGF23基因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干预后高镉暴露组骨Wnt/β-catenin通路Wnt靶基因Tcf1和Axin2基因表达增加(p<0.05);Wnt通路下游与增殖相关的C-myc蛋白表达增加(p<0.05)。干预后骨促进成骨细胞分化的Runx2蛋白上调,反映成骨细胞终末分化水平的Ⅰ型胶原(Col1a1)基因和蛋白表达上调。在血清蛋白、肾基因和蛋白表达层面,钙补充干预后Klotho表达均下调,骨FGF23基因和蛋白上调,推测钙补充可能通过FGF23/Klotho轴发挥其对镉骨毒作用的保护效应。基于肾组织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推测这一生物学效应可能与Klotho和FGF23形成特异性受体复合物,间接影响肾脏中的影响维生素D合成、钙的重吸收和肾磷酸盐转运有关;基于骨组织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推测其与FGF23/Klotho轴调控成骨细胞中Wnt/β-catenin通路影响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有关。综上所述,对暴露于1mg Cd/kg饲料雌性大鼠,钙补充的LOAEL值低于文献报道钙单独摄入时的LOAEL值,结果提示人群中少部分钙摄入量接近或超过UL者,不能忽视膳食镉暴露的毒作用。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中剂量钙补充,并不减少低镉暴露大鼠的镉吸收,提示减少镉吸收可能不是钙拮抗镉骨毒作用的机制;且低剂量钙补充能增加镉吸收,提示在人群钙补充的风险-收益评估时,需关注钙补充增加镉吸收的潜在不良作用。钙补充对大鼠镉致骨骼损伤有保护效应,提示在镉的风险评估中,需考虑高钙摄入对镉致骨毒作用的保护效应;而对低剂量组大鼠,钙补充除增加骨代谢OPG/RANKL通路中OPG基因和蛋白表达外,对宏观敏感指标骨生物力学没有影响,提示钙补充对镉骨毒作用的保护效应具有一定的范围和剂量选择性。钙补充对镉致骨毒作用的保护机制涉及FGF23/Klotho轴,还直接影响骨代谢OPG/RANKL信号通路。
白璐[9](2019)在《“秦白杜”颗粒剂的安全性评价及其对麻鸭生长性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秦皮、白头翁、杜仲是我国传统中药,研究表明,这三味中药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及增强免疫等药理作用。实验室前期研究表明,组方“秦白杜”散有效提取物对人工感染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小鼠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并将其制备为颗粒剂。本试验对“秦白杜”颗粒剂进行了系统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并将其作为饲料添加剂添加到日粮中饲喂麻鸭,进一步探讨“秦白杜”颗粒剂对麻鸭生长性能、免疫功能、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从多个方面研究不同剂量“秦白杜”颗粒剂对麻鸭的营养作用,为麻鸭配合饲料中添加中草药添加剂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秦白杜”颗粒剂的安全性评价根据兽药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汇编,分别进行大鼠的安全药理学研究、小鼠灌胃急性毒性试验和大鼠灌胃30天亚慢性毒性试验对“秦白杜”颗粒剂进行安全性评价。安全药理学试验中,采用爬杆试验观察记录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采用BL-420F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进行检测。实验结果显示“秦白杜”颗粒剂高(16 g/kg)、中(8 g/kg)、低(4 g/kg)剂量组大鼠连续7 d灌胃给药后,对大鼠的三大系统均无明显不良影响。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在给药剂量>5000 mg/kg时,小鼠表现正常且无死亡,判定受试小鼠LD50>5000 mg/kg,证明组方“秦白杜”颗粒剂为实际无毒物质。30天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秦白杜”颗粒剂高剂量组(16 g/kg)、中剂量组(8g/kg)、低剂量组(4 g/kg)大鼠均未出现明显的毒性反应。高浓度“秦白杜”颗粒剂能减少大鼠的摄食,低浓度“秦白杜”颗粒剂能增加大鼠的摄食,总体来看对大鼠生长状况无不良影响。除低剂量组“秦白杜”颗粒剂的总蛋白含量与对照组有轻微变化外,其余血液学及血液生化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各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高剂量“秦白杜”颗粒剂可引起肝、肾和卵巢组织发生可逆性变性变化,对其他组织无损伤作用。2“秦白杜”颗粒剂对麻鸭生长性能的影响90只1日龄麻鸭,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阳性对照组,日粮中添加0.5%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在日粮中添加0.25%、0.5%、1%“秦白杜”颗粒剂,于7日龄开始以拌料方式连续给药22 d,分别于14、21和28日龄进行样本采集,研究“秦白杜”颗粒剂对麻鸭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秦白杜”颗粒剂对麻鸭的平均体重、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及料肉比无明显影响。3“秦白杜”颗粒剂对麻鸭免疫功能的影响计算麻鸭的免疫器官指数;ELISA法检测麻鸭血清中IgG,IgM,IgA,IL-2及IFN-γ的水平。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0.25%-1%的“秦白杜”颗粒剂,能够增加麻鸭血清中IgG、IgA、IgM和IL-2水平,同时0.5%添加量可显着提高胸腺指数,有效增强麻鸭的免疫功能。4“秦白杜”颗粒剂对麻鸭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法)测定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评价“秦白杜”颗粒剂在麻鸭上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0.25%-1%“秦白杜”颗粒剂能够增加麻鸭血清中GSH-Px活性,且0.5%添加量可降低MDA含量,有效增强麻鸭的抗氧化能力。综上,“秦白杜”颗粒剂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日粮中添加“秦白杜”颗粒剂可显着增强麻鸭的免疫功能,并且能够提高麻鸭的抗氧化能力,对麻鸭有良好的营养作用。
高俊宇[10](2019)在《砷对小鼠的毒性效应及饮食干预研究》文中指出砷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非金属元素,环境砷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环境中砷含量过高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砷主要通过食物和饮用水进入人体,进入机体的砷会导致组织器官的损伤,诱发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等疾病发生,还能导致皮肤癌、肺癌、肝癌等。有研究表明,采用一定量的维生素C、维生素E或硒元素可拮抗砷对实验动物的毒作用,但目前为止,利用饮食调节干预砷毒性的研究还鲜有报道。因此,本文选用杂粮早餐粉和葡萄色素干预实验动物的砷毒性。取得如下研究结果:(1)小鼠饮用水砷中毒模型的建立:采用含砷10 mg/L的饮用水喂食小鼠,持续染毒60 d,结果发现,通过饮水摄入砷能诱发小鼠肾脏、肺脏、睾丸和心脏组织氧化胁迫,导致肾脏、肺脏、睾丸和心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谷胱甘肽含量降低,过氧化氢和丙二醛含量升高,使肾脏、肺脏和睾丸的组织结构发生病变,精子畸形率升高、数量减少。(2)早餐粉对砷毒性的干预研究:采用上述建立的小鼠饮用水砷中毒模型,用含10 mg/L砷的饮用水喂食小鼠,同时灌胃7.15%(g/mL)或14.30%(g/mL)的杂粮早餐粉样液,实验周期60 d。结果发现,灌胃早餐粉可降低肾脏、肺脏、睾丸和心脏组织中的过氧化氢和丙二醛含量,提高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谷胱甘肽含量,同时对组织结构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与砷染毒组相比,早餐粉干预组小鼠精子畸形率降低、精子总量增加。结果表明,杂粮早餐粉干预可缓解砷的氧化损伤和毒性效应。(3)葡萄色素对砷毒性的干预研究:采用已建立的小鼠饮用水砷中毒模型,用含10 mg/L砷的饮用水喂食小鼠,并用180 mg/L的葡萄色素灌胃,实验周期60 d。结果发现,葡萄色素能够缓解砷对肾脏、肺脏、睾丸和心脏的氧化损伤,降低组织中的过氧化氢和丙二醛含量,提高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谷胱甘肽含量;还能提高精子总数,降低精子畸形率;同时对组织结构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4)不同浓度葡萄色素对砷毒性的干预研究:采用已建立的小鼠饮用水砷中毒模型,用含10 mg/L砷的饮用水喂食小鼠56 d,同时灌胃浓度为2.5 mg/kg·bw或4.5 mg/kg·bw的葡萄色素。结果发现,两种浓度的葡萄色素均可缓解砷对肾脏、肺脏、睾丸和心脏的氧化损伤,4.5 mg/kg·bw葡萄色素灌胃可显着降低肾脏、肺脏、睾丸和心脏组织中过氧化氢和丙二醛含量,提高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谷胱甘肽含量,降低砷染毒引发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升高及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升高,提高精子总数,降低精子畸形率,减轻砷对组织结构的损伤。
二、不同发育阶段大鼠NaF与血清生化和元素含量慢性反应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发育阶段大鼠NaF与血清生化和元素含量慢性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牛黄及其有效成分对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上篇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缺血性中风背景下的神经血管单元 |
1. 缺血性中风的研究现状 |
2. 神经血管单元的组成 |
3. 在正常和低氧条件下的生理学 |
4. 缺血性脑卒中的实验模型 |
5. 基于神经血管单元的治疗策略 |
6.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药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
一. 植物药 |
1.1 人参 |
1.2 栀子 |
1.3 姜黄 |
1.4 丹参 |
1.5 黄芪 |
1.6 川芎 |
1.7 地黄 |
1.8 黄连 |
二. 动物药 |
2.1 牛黄 |
2.2 麝香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下篇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神经血管单元”体外模型的建立以及缺氧/复氧模型的建立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实验二 牛黄及其有效成分对单独培养的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内皮细胞的细胞毒性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牛黄及其有效成分对脑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 |
1. 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不同配伍组分对脑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 |
1. 实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五 牛磺酸和熊去氧胆酸对神经血管单元的作用机制 |
1. 实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六 牛磺酸和牛磺熊去氧胆酸对脑神经血管单元的作用机制 |
1. 实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热挤压3D打印构建大米淀粉-儿茶素复合物的消化性能及抗肥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肥胖概述 |
1.1.1 肥胖产生的影响因素及危害 |
1.1.2 肥胖与能量代谢 |
1.1.3 肥胖与胰岛素抵抗 |
1.1.4 肥胖与血脂代谢 |
1.1.5 肥胖与肠道微生物 |
1.1.6 肥胖对其他生理功能的影响 |
1.2 肥胖的预防及营养干预 |
1.2.1 肥胖的治疗与预防 |
1.2.2 碳水化合物及其营养功能 |
1.2.3 淀粉的消化性能与营养功能 |
1.3 淀粉消化性能调控 |
1.3.1 淀粉酶与淀粉消化性能 |
1.3.2 淀粉多尺度结构与消化性能 |
1.3.3 淀粉多尺度结构修饰对其消化性能的调控 |
1.3.4 热挤压3D打印技术调控淀粉的多尺度结构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目标 |
1.4.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热挤压3D打印协同儿茶素复合调控大米淀粉消化性能的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主要实验材料 |
2.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热挤压3D打印大米淀粉-儿茶素复合物的制备 |
2.3.2 热挤压3D打印大米淀粉-儿茶素复合物消化性能的测定 |
2.3.3 热挤压3D打印大米淀粉-儿茶素复合物螺旋结构的测定 |
2.3.4 热挤压3D打印大米淀粉-儿茶素复合物表面短程有序结构的测定 |
2.3.5 热挤压3D打印大米淀粉-儿茶素复合物结晶结构的测定 |
2.3.6 热挤压3D打印大米淀粉-儿茶素复合物表面分形及糊体系亚微观结构的测定 |
2.3.7 分子对接技术 |
2.3.8 分子动力学模拟 |
2.3.9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热挤压3D打印大米淀粉-儿茶素复合物的消化性能 |
2.4.2 热挤压3D打印大米淀粉-儿茶素复合物的螺旋结构 |
2.4.3 热挤压3D打印大米淀粉-儿茶素复合物的表面分子短程有序化结构 |
2.4.4 热挤压3D打印大米淀粉-儿茶素复合物的结晶结构 |
2.4.5 热挤压3D打印大米淀粉-儿茶素复合物的分形结构 |
2.4.6 热挤压3D打印大米淀粉-儿茶素复合物糊体系的亚微观结构 |
2.4.7 大米淀粉-儿茶素复合物消化性能与多尺度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
2.4.8 大米淀粉-儿茶素复合物与胰α-淀粉酶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2.4.9 热挤压3D打印协同儿茶素复合调控大米淀粉消化性能的分子机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米淀粉-儿茶素复合物对高脂膳食肥胖大鼠脂代谢及肝脏转录组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3.2.1 主要实验试剂 |
3.2.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动物实验方案及饮食设计 |
3.3.2 样品采集及处理 |
3.3.3 组织切片观察 |
3.3.4 血清生化指标测定 |
3.3.5 血清脂质组学测定 |
3.3.6 肝脏组织中基因的表达量测定 |
3.3.7 肝脏转录组测序 |
3.3.8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大米淀粉-儿茶素复合物对肥胖受试鼠体重的影响 |
3.4.2 大米淀粉-儿茶素复合物对受试鼠血糖的影响 |
3.4.3 大米淀粉-儿茶素复合物对受试鼠血脂的影响 |
3.4.4 大米淀粉-儿茶素复合物对受试鼠肝功能指标的影响 |
3.4.5 大米淀粉-儿茶素复合物对受试鼠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
3.4.6 大米淀粉-儿茶素复合物对受试鼠组织切片的影响 |
3.4.7 大米淀粉-儿茶素复合物对受试鼠血清脂质代谢的影响 |
3.4.8 大米淀粉-儿茶素复合物对肝脏组织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
3.4.9 大米淀粉-儿茶素复合物对受试鼠肝脏转录组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米淀粉-儿茶素复合物对高脂膳食肥胖大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4.2.1 主要实验试剂 |
4.2.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组织切片观察 |
4.3.2 肠道中短链脂肪酸的测定 |
4.3.3 胃肠激素水平测定 |
4.3.4 肠道中总胆汁酸水平测定 |
4.3.5 粪便脂质组学测定 |
4.3.6 肠道微生物检测 |
4.3.7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大米淀粉-儿茶素复合物干预对受试鼠结肠组织的影响 |
4.4.2 大米淀粉-儿茶素复合物干预对受试鼠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
4.4.3 大米淀粉-儿茶素复合物干预对受试鼠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 |
4.4.4 大米淀粉-儿茶素复合物干预对受试鼠肠道胆汁酸及肠道脂代谢影响 |
4.4.5 大米淀粉-儿茶素复合物干预对受试鼠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4.4.6 大米淀粉-儿茶素复合物干预对受试鼠生理生化指标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的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米淀粉-儿茶素复合物对肥胖小鼠能量代谢及棕色脂肪调节作用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5.2.1 主要实验试剂 |
5.2.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动物实验方案及饲养 |
5.3.2 受试鼠活体脂肪和肌肉含量分析及代谢水平、能量支出监测 |
5.3.3 受试鼠低温造模、体温及体表温度测定 |
5.3.4 胰岛素耐量试验 |
5.3.5 取材及处理方法 |
5.3.6 血清中生化指标测定 |
5.3.7 脂肪组织形态学观察 |
5.3.8 脂肪组织基因表达量测定 |
5.3.9 免疫印迹试验 |
5.3.10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大米淀粉-儿茶素复合物干预对受试鼠体重及体脂比的影响 |
5.4.2 大米淀粉-儿茶素复合物干预对受试鼠胰岛素耐受性的影响 |
5.4.3 大米淀粉-儿茶素复合物干预对受试鼠血脂和血浆游离脂肪酸的影响 |
5.4.4 室温环境下大米淀粉-儿茶素复合物干预对受试鼠能量代谢的影响 |
5.4.5 大米淀粉-儿茶素复合物干预对受试鼠体温的影响 |
5.4.6 大米淀粉-儿茶素复合物干预对受试鼠脂肪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5.4.7 大米淀粉-儿茶素复合物干预对受试鼠i BAT和 ing WAT中产热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
5.4.8 室温环境下大米淀粉-儿茶素复合物干预对受试鼠iBAT中脂代谢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黄皮种质资源果实多酚组成比较及降脂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中英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黄皮概述 |
1.2 黄皮在制药领域研究 |
1.2.1 抗氧化活性 |
1.2.2 抗肿瘤活性 |
1.2.3 抗炎活性 |
1.2.4 护肝作用 |
1.2.5 护脑作用 |
1.2.6 降血糖作用 |
1.2.7 抗菌、抗线虫、杀虫作用 |
1.2.8 其他活性作用 |
1.3 黄皮在食品领域研究 |
1.4 黄皮种质资源与育种研究 |
1.5 本课题主要意义与内容 |
1.5.1 研究背景、立题意义 |
1.5.2 本课题研究内容 |
1.5.3 本课题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黄皮种质资源评价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原料、试剂及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分析测定方法 |
2.2.4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黄皮种质资源总酚含量 |
2.3.2 黄皮种质资源酚类物质组成及含量 |
2.3.3 黄皮种质资源总抗氧化能力(ORAC)结果 |
2.3.4 黄皮种质资源细胞抗氧化能力(CAA)结果 |
2.3.5 黄皮种质资源相关性分析 |
2.3.6 黄皮种质资源主成分分析 |
2.3.7 黄皮种质资源聚类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皮果发育过程中营养成分及其抗癌细胞增殖活性变化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原料、试剂及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2.3 分析测定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黄皮果生长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有机酸含量变化 |
3.3.2 黄皮果生长发育过程中总酚含量变化 |
3.3.3 黄皮果生长发育过程中多酚类物质组成及含量HPLC测定结果 |
3.3.4 黄皮果生长发育过程中总抗氧化能力(ORAC)变化 |
3.3.5 黄皮果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抗氧化能力(CAA)变化 |
3.3.6 黄皮果生长发育过程提取物对HepG2细胞毒性及抗增殖活性变化 |
3.3.7 黄皮果生长发育过程相关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皮果皮、果肉抗氧化及降脂活性初步探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原料、试剂及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分析测定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果皮、果肉总酚含量 |
4.3.2 果皮、果肉总抗氧化能力(ORAC) |
4.3.3 果皮、果肉细胞抗氧化能力(CAA) |
4.3.4 果皮酚类物质组成及含量 |
4.3.5 细胞毒性试验 |
4.3.6 油红O染色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基于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小鼠氟中毒脑损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地氟病的概述 |
1.1.1 地氟病的形成 |
1.1.2 地氟病对人体的影响 |
1.1.3 氟中毒对脑组织影响机制的研究现状 |
1.2 转录组学研究 |
1.2.1 概述 |
1.2.2 RNA-seq技术 |
1.3 蛋白质组学研究 |
1.3.1 概述 |
1.3.2 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 |
1.3.3 数据获取及分析 |
1.4 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氟中毒影响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2.1.1 材料 |
2.1.2 主要仪器 |
2.1.3 主要试剂 |
2.1.4 试剂配常制 |
2.2 技术路线 |
2.3 方法 |
2.3.1 动物饲养及样品采集 |
2.3.2 转录组学研究 |
2.3.3 蛋白组学研究 |
2.3.4 转录组与蛋白质组数据联合分析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转录组结果与分析 |
3.1.1 总RNA质控分析 |
3.1.2 参考基因组比对区域分布 |
3.1.3 基因表达值的分布统计图 |
3.1.4 显着差异基因分布 |
3.1.5 显着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3.1.6 差异基因表达水平聚类分析 |
3.1.7 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 |
3.1.8 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
3.2 蛋白组结果与分析 |
3.2.1 蛋白质样品数据重复性分析 |
3.2.2 氟中毒小鼠脑组织蛋白表达谱显着差异蛋白分布 |
3.2.3 差异蛋白GO富集分析 |
3.2.4 差异蛋白的KEGG富集性分析 |
3.3 转录组和蛋白组联合分析 |
3.3.1 GSEA转录组模块筛选 |
3.3.2 转录组与蛋白质组种子基因网络构建 |
3.4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致谢 |
(5)饲粮中不同水平的单宁对绵羊血液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我国饲料资源现状 |
1.2 木本化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 |
1.2.1 灌木资源的利用现状 |
1.2.2 柠条的营养特性 |
1.3 单宁的结构与特性 |
1.4 单宁对动物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1.4.1 单宁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1.4.2 单宁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1.4.3 单宁对抗氧化信号通路的影响 |
1.5 单宁对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
1.5.1 单宁对动物机体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 |
1.5.2 单宁对动物机体体液免疫的影响 |
1.5.3 单宁对动物机体细胞免疫的影响 |
1.5.4 单宁对动物机体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 |
1.5.5 单宁对抗氧化和免疫信号通路的影响 |
1.6 血清生化指标与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关系 |
1.7 矿物元素与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关系 |
1.8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9 论文技术路线 |
2 试验研究 |
2.1 饲粮中不同水平单宁对绵羊血清生化指标和矿物元素含量的影响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与分析 |
2.1.3 讨论 |
2.1.4 小结 |
2.2 饲粮中不同水平单宁对绵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与分析 |
2.2.3 讨论 |
2.2.4 小结 |
2.3 饲粮中不同水平单宁对绵羊免疫功能的影响 |
2.3.1 材料与方法 |
2.3.2 结果与分析 |
2.3.3 讨论 |
2.3.4 小结 |
3 总体讨论与结论 |
3.1 论文总体讨论 |
3.2 论文总体结论 |
3.3 论文创新点 |
3.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6)Fas/FasL凋亡途径在氟致PC12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L-型钙通道拮抗剂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 氟化物毒性作用的研究现状 |
1.1 氟对骨项器官的毒性作用 |
1.2 氟对非骨项器官的毒性作用 |
2 氟诱导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
2.1 线粒体介导氟诱导细胞凋亡的途径 |
2.2 内质网应激介导氟诱导细胞凋亡的途径 |
2.3 死亡受体介导的氟诱导细胞凋亡途径 |
3 抗氟药物研究现状 |
4 钙与氟中毒 |
4.1 钙的生理特性 |
4.2 氟中毒对机体Ca~(2+)代谢的影响 |
4.3 L-型钙通道与氟中毒的研究进展 |
5 钙与Fas/FasL信号通路 |
6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Fas/FasL凋亡途径在氟致PC12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
1 引言 |
2 材料与设备 |
2.1 实验细胞株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PC12细胞的培养及分组 |
3.2 CCK-8检测细胞活力 |
3.3 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 |
3.4 Annexin V-FITC检测细胞凋亡 |
3.5 RT-PCR检测m RNA表达 |
3.6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 |
3.7 统计学分析 |
4 实验结果 |
4.1 氟暴露对PC12细胞活性的影响 |
4.2 氟暴露对PC12细胞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
4.3 氟暴露对PC12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
4.4 氟暴露对PC12细胞内Fas/FasL信号转导通路分子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4.5 氟暴露对PC12细胞内Fas/FasL信号转导通路分子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5 讨论 |
第三章 L-型钙通道拮抗剂对氟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设备 |
2.1 实验细胞株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PC12细胞的培养及分组 |
3.2 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 |
3.3 Fluo-4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水平 |
3.4 Annexin V-FITC检测细胞凋亡 |
3.5 RT-PCR检测mRNA表达 |
3.6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 |
3.7 细胞周期检测 |
3.8 统计学分析 |
4 实验结果 |
4.1 氟与Nifedipine联合暴露对PC12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
4.2 氟与Nifedipine联合暴露后对PC12细胞内钙离子的影响 |
4.3 氟与Nifedipine联合暴露对PC12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
4.4 氟与Nifedipine联合暴露对PC12细胞Cav1.2及Fas/FasL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 |
4.5 氟与Nifedipine联合暴露对PC12细胞周期的影响 |
5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锌对肥胖雄性大鼠生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微量元素锌与肥胖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钙补充拮抗膳食镉暴露致骨毒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大鼠钙补充的最小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研究 |
1.1 引言 |
1.2 材料与方法 |
1.2.1 试剂与仪器 |
1.2.2 实验动物及分组 |
1.2.3 钙补充剂量选择及给予方式 |
1.2.4 一般临床观察,体重和食物消耗 |
1.2.5 钙吸收代谢实验 |
1.2.6 血液学检查 |
1.2.7 血生化检查 |
1.2.8 脏器重量、脏体比 |
1.2.9 肾病理学检查 |
1.2.10 生物样品中钙、铁、锌、铜检测 |
1.2.11 统计分析 |
1.3 结果 |
1.3.1 大鼠一般状况、体重和进食量 |
1.3.2 大鼠食物利用率和膳食镉暴露量 |
1.3.3 血液学结果 |
1.3.4 血生化结果 |
1.3.5 脏器重量和脏器指数 |
1.3.6 肾病理学结果 |
1.3.7 钙补充对血清钙、磷、铁、锌、铜的影响 |
1.3.8 钙补充对钙、铁、锌、铜表观吸收率的影响 |
1.3.9 钙补充对大鼠肝、肾组织中铁、锌、铜含量的影响 |
1.3.10 钙补充对大鼠股骨干重和骨钙含量的影响 |
1.4 讨论 |
第二章 一般人群膳食镉暴露剂量下不同剂量钙补充对大鼠镉吸收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实验动物、分组及染毒 |
2.2.3 镉吸收代谢实验 |
2.2.4 饲料钙、镉含量测定和肝、肾组织镉含量测定 |
2.2.5 CaBP、CaT1和DMT1 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
2.2.6 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大鼠饲料镉钙含量 |
2.3.2 大鼠膳食每日镉摄入情况 |
2.3.3 钙补充对大鼠镉表观吸收率的影响 |
2.3.4 钙补充对大鼠肝、肾组织镉浓度的影响 |
2.3.6 钙补充对大鼠小肠CaBP基因表达的影响 |
2.3.7 钙补充对大鼠肾脏CaBP、CaT1、DMT1基因表达的影响 |
2.4 讨论 |
第三章 钙补充对不同剂量膳食镉暴露致大鼠骨毒作用的干预效应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实验动物及分组 |
3.2.3 剂量选择及给予方式 |
3.2.4 体重、摄食量及一般情况观察 |
3.2.5 三点弯曲试验测试大鼠股骨生物力学特性 |
3.2.6 原子吸收法测定大鼠骨钙含量和肝、肾、骨组织镉含量 |
3.2.7 大鼠胫骨组织病理学检查 |
3.2.8 大鼠血清骨代谢标志物PINP、β-CTX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
3.2.9 大鼠股骨骨代谢通路OPG和 RANKL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
3.2.10 大鼠股骨骨代谢通路OPG和 RANKL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
3.2.11 大鼠胫骨骨代谢通路OPG和 RANKL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
3.2.12 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大鼠体重情况 |
3.3.2 大鼠膳食镉摄入情况 |
3.3.3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肾皮质,肝脏和股骨镉浓度的影响 |
3.3.4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股骨重量和骨钙含量的影响 |
3.3.5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血清骨代谢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
3.3.6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股骨生物力学指标的影响 |
3.3.7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胫骨病理学的影响 |
3.3.8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血清骨代谢OPG/RANKL通路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结果的影响 |
3.3.9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股骨OPG/RANKL通路基因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的影响. |
3.3.10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股骨OPG/RANKL通路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结果的影响 |
3.3.11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胫骨OPG/RANKL通路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的影响 |
3.4 讨论 |
第四章 基于FGF23/Klotho轴探讨钙对镉致骨毒作用的保护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实验动物及分组 |
4.2.3 实验方法及样本收集 |
4.2.4 血清1,25-(OH)2D3,Klotho蛋白,全段FGF23,C端 FCF23 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
4.2.5 肾组织Klotho基因、FGF受体基因、VD代谢基因及磷转运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 |
4.2.6 骨FGF23、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成骨细胞分化相关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 |
4.2.7 肾Klotho蛋白和胫骨FGF23、Wnt/β-catenin、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相关蛋白免疫组化检测 |
4.2.8 骨组织蛋白提取和骨组织Col1a1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
4.2.9 骨组织FGF23 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Western blotting) |
4.2.10 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血清1,25-(OH)2D3的影响 |
4.3.2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血清Klotho蛋白、全段FGF23 蛋白和C端 FGF23 蛋白的影响 |
4.3.3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肾Klotho、FGF受体基因、VD代谢基因及磷转运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4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肾组织中Klotho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结果的影响 |
4.3.5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肾组织中Klotho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的影响 |
4.3.6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股骨FGF23基因与蛋白的影响 |
4.3.7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股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的影响 |
4.3.8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成骨细胞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9 钙补充干预对大鼠成骨细胞分化相关蛋白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研究不足 |
5.4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镉毒性损害的营养干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秦白杜”颗粒剂的安全性评价及其对麻鸭生长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目的意义 |
1 文献综述 |
1.1 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研究现状 |
1.1.1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定义 |
1.1.2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作用及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
1.1.3 新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安全性评价要求概况 |
1.1.4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目前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
1.2 “秦白杜”颗粒剂研究概况 |
1.2.1 “秦白杜”颗粒剂的组方来源概况 |
1.2.2 “秦白杜”散在抗病方面研究概况 |
1.2.3 “秦白杜”颗粒剂的制备及质量研究概况 |
2 本实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秦白杜”颗粒剂的安全性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药品及试剂 |
1.1.2 实验动物 |
1.1.3 主要仪器设备 |
1.2 方法 |
1.2.1 “秦白杜”颗粒剂的安全药理学研究 |
1.2.2 “秦白杜”颗粒剂的急性毒性试验 |
1.2.3 “秦白杜”颗粒剂的亚慢性毒性试验 |
1.2.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秦白杜”颗粒剂的安全药理学研究 |
2.1.1 “秦白杜”颗粒剂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
2.1.2 “秦白杜”颗粒剂对大鼠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
2.1.3 “秦白杜”颗粒剂对大鼠呼吸系统的影响 |
2.2 “秦白杜”颗粒剂的急性毒性试验 |
2.3 “秦白杜”颗粒剂的亚慢性毒性试验 |
2.3.1 临床表现结果 |
2.3.2 体重和摄食量 |
2.3.3 血常规检测 |
2.3.4 血液生化检测 |
2.3.5 脏器系数 |
2.3.6 组织病理学检查 |
3 讨论 |
3.1 “秦白杜”颗粒剂安全药理学研究 |
3.2 “秦白杜”颗粒剂急性毒性试验 |
3.3 “秦白杜”颗粒剂亚慢性毒性试验 |
3.3.1 生长变化 |
3.3.2 血常规检测 |
3.3.3 血液生化检测 |
3.3.4 脏器系数 |
3.3.5 组织病理学检查 |
4 小结 |
第三章 “秦白杜”颗粒剂对麻鸭生长性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剂及药品 |
1.1.2 试验动物与日粮 |
1.1.3 主要仪器设备 |
1.2 方法 |
1.2.1 试验分组 |
1.2.2 饲养管理 |
1.2.3 动物免疫 |
1.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2.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秦白杜”颗粒剂对麻鸭免疫功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剂及药品 |
1.1.2 试验动物与日龄 |
1.1.3 主要仪器设备 |
1.2 方法 |
1.2.1 试验分组 |
1.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2.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秦白杜”颗粒剂对麻鸭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2.2 “秦白杜”颗粒剂对麻鸭血清中IgG含量的影响 |
2.3 “秦白杜”颗粒剂对麻鸭血清中IgA含量的影响 |
2.4 “秦白杜”颗粒剂对麻鸭血清中IgM含量的影响 |
2.5 “秦白杜”颗粒剂对麻鸭血清中IL-2 含量的影响 |
2.6 “秦白杜”颗粒剂对麻鸭血清中IFN-γ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秦白杜”颗粒剂对麻鸭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3.2 “秦白杜”颗粒剂对麻鸭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 |
3.3 “秦白杜”颗粒剂对麻鸭血清IL-2 含量的影响 |
3.4 “秦白杜”颗粒剂对麻鸭血清IFN-γ含量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五章 “秦白杜”颗粒剂对麻鸭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剂及药品 |
1.1.2 试验动物与日粮 |
1.1.3 主要仪器设备 |
1.2 方法 |
1.2.1 试验分组 |
1.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2.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秦白杜”颗粒剂对麻鸭血清中T-AOC的影响 |
2.2 “秦白杜”颗粒剂对麻鸭血清中MDA含量的影响 |
2.3 “秦白杜”颗粒剂对麻鸭血清中GSH-Px活性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 |
1 结论 |
2 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10)砷对小鼠的毒性效应及饮食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砷毒性概述 |
1.2 即食早餐粉的现状 |
1.3 葡萄色素抗氧化功能研究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砷对小鼠的毒性效应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动物的饲养 |
2.2.3 动物分组与处理 |
2.2.4 主要脏器氧化指标的检测 |
2.2.5 精子数量和形态的观察 |
2.2.6 组织切片的制备 |
2.2.7 数据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小鼠一般情况 |
2.3.2 砷对小鼠脏器系数的影响 |
2.3.3 砷对小鼠肾脏、肺脏、睾丸和心脏组织的氧化损伤 |
2.3.4 砷对小鼠精子数量和质量的影响 |
2.3.5 砷对小鼠组织结构的损伤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早餐粉对砷毒性的干预效应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早餐粉配制 |
3.2.2 实验动物的饲养 |
3.2.3 动物分组与处理 |
3.2.4 主要脏器氧化指标的检测 |
3.2.5 精子数量和形态的观察 |
3.2.6 组织切片制备 |
3.2.7 数据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实验小鼠的一般情况 |
3.3.2 早餐粉干预对小鼠脏器系数的影响 |
3.3.3 早餐粉对砷致小鼠组织氧化损伤影响 |
3.3.4 早餐粉对砷致小鼠精子数量和质量下降的影响 |
3.3.5 早餐粉对砷致小鼠组织结构损伤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葡萄色素对砷毒性的干预效应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葡萄色素提取 |
4.2.2 实验动物的饲养 |
4.2.3 实验动物分组与处理 |
4.2.4 主要脏器氧化应激的检测 |
4.2.5 精子数量和形态的观察 |
4.2.6 组织切片制备 |
4.2.7 数据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实验小鼠的一般情况 |
4.3.2 葡萄色素干预对小鼠脏器系数的影响 |
4.3.3 葡萄色素对砷致小鼠组织氧化损伤的影响 |
4.3.4 葡萄色素对砷致小鼠精子数量和质量下降的影响 |
4.3.5 葡萄色素对砷致小鼠组织结构损伤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浓度葡萄色素对砷毒性的干预效应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动物的饲养 |
5.2.2 实验动物分组与处理 |
5.2.3 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 |
5.2.4 主要脏器氧化指标的检测 |
5.2.5 精子数量和形态的观察 |
5.2.6 组织切片制备 |
5.2.7 数据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实验小鼠的一般情况 |
5.3.2 血清生化指标 |
5.3.3 肾脏、睾丸和心脏组织氧化损伤 |
5.3.4 精子观察统计结果 |
5.3.5 组织病理学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四、不同发育阶段大鼠NaF与血清生化和元素含量慢性反应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牛黄及其有效成分对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研究[D]. 杜欣.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热挤压3D打印构建大米淀粉-儿茶素复合物的消化性能及抗肥胖机理研究[D]. 郑波.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3]黄皮种质资源果实多酚组成比较及降脂活性研究[D]. 叶宇童.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3)
- [4]基于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小鼠氟中毒脑损伤研究[D]. 罗永珍.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饲粮中不同水平的单宁对绵羊血液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D]. 解涌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6]Fas/FasL凋亡途径在氟致PC12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L-型钙通道拮抗剂的影响[D]. 于秋丽.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7]锌对肥胖雄性大鼠生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李圆龙.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8]钙补充拮抗膳食镉暴露致骨毒作用的研究[D]. 黄晓. 东南大学, 2019(01)
- [9]“秦白杜”颗粒剂的安全性评价及其对麻鸭生长性能的影响[D]. 白璐.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10]砷对小鼠的毒性效应及饮食干预研究[D]. 高俊宇. 山西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