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IME-DEPENDENT PLASTICIRY PRODUCED BY LTP OF C-FIBER EVOKED FIELD POTENTIALS IN SPINAL DORSAL HORN(论文文献综述)
杨一玲[1](2020)在《电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运动皮层兴奋性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指原发疾病(带状疱疹)消除后病变部位仍存在持续疼痛3个月以上或者数年、乃至终身,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50%的患者对传统止痛药物治疗反应差。已有的研究表明,(1)疼痛中枢敏化后的脑可塑性变化所诱发的疼痛记忆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关键所在;(2)周围电刺激对脑可塑性(运动皮层兴奋性)具有显着的调节作用;(3)电针作为周围电刺激的一种形式,是临床治疗慢性疼痛的有效手段。从而提示电针可能通过调节脑可塑性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发挥治疗作用。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技术通过检测运动皮层兴奋性的变化,为人体大脑皮层可塑性的研究提供一种精确、安全、可靠的检测手段。因此,在经过meta研究观察周围电刺激对脑可塑性影响的工作基础上,本研究应用了TMS的多种检测模式,观察PHN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脑皮层兴奋性的特点、电针治疗PHN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皮层兴奋性的变化,初步探讨电针治疗PHN的脑可塑性机制,为针灸治疗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提供更加翔实的科学依据。内容与方法本项研究中Meta研究在PROSPERO网站注册(注册编号:CRD42019121546),临床研究内容已通过广东省中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并在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伦理编号NO.Y2017-066-01,注册号NO.AMCTR-IOR-16000138)。具体分为三个内容:1.研究内容一:周围电刺激对健康状态下脑皮层兴奋性调节作用的meta分析(1)检索内容:因应用TMS检测电针调节脑皮层兴奋性效应的临床研究较少,故搜索包括了电针在内的关于周围电刺激干预健康人脑可塑性影响的临床对照试验。具体检索词包括:electroacupuncture、peripher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ion、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等等。(2)检索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Pub Med、MEDLINE、all Cochrane databases、EMBASE、Scopus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检索式使用OR、AND、NOT等连接运算。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用stata15.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异质性较高的研究进行亚组分析等,探索周围电刺激干预健康志愿者的脑可塑性改变的循证医学证据。2.研究内容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运动皮层兴奋性改变的经颅磁刺激研究(1)研究对象:基础研究已发现慢性长期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诱发皮层可塑性发生改变,在此基础上拟采用经颅磁刺激技术精准无创的观察PHN患者的皮层可塑性变化。本研究为观察性研究,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纳入20位PHN患者和18位右利手健康志愿者。(2)研究方法:采用TMS单刺激模式分别测量PHN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双侧运动皮层的皮层诱发电位(motor-evoked potential amplitude MEPs),静息运动阈值和活动运动阈值(motor threshold,MT)、皮质静息期(silent period,SP)等;其次应用双脉冲TMS刺激模式检测不同刺激条件下大脑运动皮层的皮层内抑制和易化效应(short-interval intracortical inhibition and/or intracortical facilitation,SICI/SICF)的变化。(3)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组间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临床症状与脑可塑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3.研究内容三:电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皮层可塑性改变的作用研究(1)研究方案:对符合胸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诊断及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2Hz电针以及假电针治疗,主穴为夹脊穴和阿是穴。每周完成3次治疗,隔日一次,6次/疗程,总计治疗8周(四个疗程),治疗完成后随访1个月。(2)评估内容:主要结局指标为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的疼痛评分,6个评估时点,分别为治疗前1次,治疗期内2周评估一次(共4次),随访期完成后1次。次要结局指标为简式疼痛量表(Short-form Mc 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中疼痛及相关情绪变化的三种维度量表评分、压痛阈值(pressure pain threshold,PPT)、睡眠质量评分、患者治疗后自我感觉评估,此外应用配对联合刺激技术(PAS)观察治疗前后PHN患者脑可塑性变化,具体指标包括运动阈值,诱发电位的评价波幅及PAS25所诱发的长时程可塑性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样的波幅比变化,次要结局指标的评估分为3个时点,分别为治疗前,治疗后和随访期完成后。(3)统计方法:针对以上多个时点的定量结局指标采用多因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譬如次要指标分析时使用3个时点*2种治疗方法的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去探索不同治疗措施(电针、假针组)随着时间的变化(三个检测时间)对观察指标的影响。结果:研究内容一:周围电刺激对健康状态下脑皮层兴奋性调节作用的meta分析1.Meta分析部分最终纳入31项临床研究,所纳入文献皆符合疗效评定标准,基本遵守循证医学的原则,研究结果较为可靠;2.周围电刺激可对脑皮层可塑性产生影响[MD=0.41,95%CI(0.05,0.78),P=0.000],电刺激亦可对皮层内抑制效应的脑可塑性产生影响[MD=1.53,95%CI(0.83,2.23),P=0.000];3.亚组分析研究显示,电激强度为阈上刺激[MD=0.36,95%CI(0.15,0.56),P=0.000],刺激频率小于30Hz[MD=0.34,95%CI(0.23,0.44),P=0.000],刺激时长30-120min[MD=0.27,95%CI(0.16,0.38),P=0.000]均可对脑可塑性产生影响。研究内容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运动皮层兴奋性改变的经颅磁刺激研究1.PHN组患者的患侧支配区运动皮层的静息运动阈值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HN组患者的双侧皮层的活动运动阈值和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健康组比较,PHN组患侧支配区运动皮层运动诱发电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运动皮层静息期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与健康组比较,70%的刺激强度下PHN患者的患侧支配区的运动皮层内抑制效应(SICI)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HN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双侧大脑运动皮层内易化效应(SIC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对皮层兴奋性指标运动阈值,皮层内抑制效应(SICI)和临床相关变量如病程、疼痛强度、疼痛频率进行相关性检验,SICI与PHN患者的每日疼痛频率具有正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R2=0.3244,P<0.05)。对侧皮层的RMT与PHN患者临床疼痛的相关变量如病程和疼痛强度以及疼痛频率无相关性,而皮层的SICI与病程和疼痛强度无相关性。研究内容三:电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皮层可塑性改变的作用研究1.本研究最终纳入34例胸段PHN患者,两组受试者在人口学数据和PHN疼痛病史等项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各观察指标基线评分比较,基线特征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2.与假针组比较,治疗过程中(四个疗程期间)电针组均可明显降低PHN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随访发现,两组VAS值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3.对简式疼痛量表(SF-MPQ)中疼痛及相关情绪变化的量表评分发现,SF-MPQAS评分在电针组的治疗后、随访期的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电针可改善PHN患者的PPI评分,电针组在治疗后、随访期的评分都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电针治疗可明显改善PHN患者的睡眠质量,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及随访过程中PHN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及随访时发现,两组VAS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不同治疗对压痛的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PHN患者的压痛阈值未见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干预措施对RMT的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措施对MEPs的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7.电针治疗可对PAS诱导的LTP效应产生影响,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及随访过程中LTP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及随访时发现,电针对PAS25诱导的LTP效应可产生影响,与假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对治疗期间皮层兴奋性指标LTP样可塑性改变和临床相关变量VAS的变化进行相关性检验发现,相关分析发现随着LTP波幅比的减少,VAS评分也随之降低,有显着的相关性(R2=0.37,P=0.015<0.05)。结论:1.包括电针在内的外周电刺激可明显影响运动皮层的兴奋性,与刺激强度(运动阈值以上)、刺激频率(不超过30Hz),治疗时长(30-120min)密切相关。2.PHN患者皮层内抑制减弱(去抑制),可能是PHN患者脑可塑性改变的特征之一。3.电针通过调节PHN的脑可塑性(抑制运动皮层长时程增强效应)缓解疼痛,改善睡眠质量。
肖征东[2](2019)在《基于大鼠皮层锋电位及LFP信号的急性疼痛解码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脑是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负责机体的一切认知功能,而研究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则成为了当前最热门的科学领域。疼痛是一种复杂的感官体验,也是困扰当今人类健康最严重的问题。解码疼痛神经信号一直以来都是神经科学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它不仅能够帮助人们理解大脑处理疼痛信号的机制,进而推动新的治疗策略的产生,而且还将对临床以及闭环脑机接口产生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首先,针对从不同生理状态下的大鼠上记录得到的多模态的神经信号,本文从多个角度对疼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将动物行为与神经生理记录相结合,来识别假定的自发性疼痛事件,并在诱发性疼痛和自发性疼痛之间均发现了不同的多模态神经响应:1)无论是正常还是处于慢性疼痛状态下的大鼠,初级体感皮层(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S1)中幅相耦合(phase-amplitude coupling,PAC)程度要强于前扣带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中的幅相耦合程度;2)在自发性疼痛期间,疼痛行为发生前S1中的 γ-ERS/ERD(event-relateddesynchronization/synchronization)与疼痛行为发生后的 ACC中的β-ERS/ERD相关;3)在诱发性疼痛期间,ACC和S1中疼痛调制(pain-modulated)神经元的发放率与由刺激诱发(stimulus-evoked)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的振幅相关;4)ACC和S1中的集群锋电位和局部场电位(local field potential,LFP)为检测疼痛信号提供了重要信息。这些结果共同表明,无论在LFP还是细胞层面上,诱发性疼痛和自发性疼痛之间都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神经机制,同样也指出了 ACC和S1在疼痛过程中编码作用的不同。其次,基于神经元集群锋电位数据,在泊松动态系统(poisson linear dynamic system,PLDS)模型的基础上,本文从提高急性疼痛检测精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称之为”突变点检测器集成”(ensemble of change-point detectors,ECPDs)的解码算法。该算法利用集成学习的思想,通过整合一系列相互独立的“弱”检测器并制定多数投票机制来达到提升检测精度的目的。在多个计算机仿真数据以及真实实验记录数据的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ECPDs的集成解码算法的检测性能要明显优于单检测器的性能。最后,基于LFP信号,本文首先通过对不同生理状态下大鼠的急性疼痛的强度进行了解码分析,证明了使用LFP信号来检测急性疼痛的可行性。根据LFP信号中theta频段和high-gamma频段的功率特征在区分疼痛强度研究中所发挥的作用,本文还提出了一种基于稳态卡尔曼滤波的检测急性疼痛信号的方法,通过在多个实验记录上进行验证,平均真阳性率达到了 80%以上,假阳性率低于20%。
李胡松[3](2019)在《慢性痛大脑皮层可塑性的新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慢性痛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然而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虽然酸敏感离子通道1a(acid-sensing ion channel 1a,ASIC1a)已经被发现参与疼痛的外周和中枢信息处理,但其潜在的机制并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在外周炎症情况下,ASIC1a可以促进前扣带回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的AMPA受体(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ic acid receptor,AMPAR)往突触后膜转运,从而诱导ACC产生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突触可塑性,最终敏化中枢神经系统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条件性敲除ACC神经元,特别是兴奋性神经元中的ASIC1a,可以显着降低皮层LTP的诱导率,并且减轻炎症诱导的热痛和机械痛敏,但不影响小鼠的基础疼痛感受。另外,敲除ACC脑区的ASIC1a可以阻断炎症诱导的GluA1上膜,但是对NMDA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的亚基GluN2B没有影响。在分子机制方面,我们发现ASIC1a调控AMPAR的上膜和ACC脑区LTP的诱导依赖于蛋白激酶C lambda(protein kinase C lambda,PKCλ)。在ACC脑区过表达外源的PKCλ,可以挽救ASIC1a敲除小鼠在慢性痛情况下的生化、电生理以及行为学变化。最后,我们还发现在ACC脑区注射ASIC1a的激动剂,可以在没有炎症的情况下诱导正常小鼠的疼痛敏化;而在ACC脑区注射ASIC1a的抑制剂可以反转小鼠已经形成的慢性痛敏。在中枢伤害性感受方面,我们发现ACC脑区ASIC1a通过PKCλ促进AMPAR的上膜并且增强突触功能这样一种介导慢性痛的新机制。抑制ACC脑区ASIC1a可以反转痛敏的这一结果也进一步提示,与ASIC1a相关联的信号通路是治疗慢性痛很有希望的一个靶点。
郭素倩[4](2019)在《脊髓Kalirin-7-Shank3-GluA1膜上位在瑞芬太尼诱发二次术后痛觉过敏中的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临床研究发现,二次术后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比第一次术后高,且术后镇痛药物量用量也增加。瑞芬太尼是临床广泛应用的超短效μ阿片类镇痛药。它具有起效快、代谢快、体内无蓄积的特点,但其诱发术后痛觉过敏的程度较其它中长效阿片类药更加严重。应用瑞芬太尼麻醉对二次术后疼痛的影响需要明确,以减少患者因痛觉过敏所致不良影响,促进术后恢复。目前多项研究发现,GluA1膜上位参与瑞芬太尼痛觉过敏,但是GluA1膜上位的调节机制目前尚未明确。Shank3蛋白是一种突触后的含PDZ域的多域支架蛋白,可以结合多重突触后蛋白,成为突触后的装配平台(assembly platform)。AMPA受体GluA1亚基通过其羧基末端PDZ结合基序直接与Shank3的PDZ域结合,参与神经发育过程中GluA1的膜转运。突触可塑性改变是中枢敏化导致痛觉敏过敏的基础。Kalirin-7是位于兴奋性突触后的一种多功能鸟苷酸交换因子(guanine 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s,GEF),它的特点是可以与谷氨酸受体相互作用并具有动态调节神经细胞骨架的能力。脊髓表达的Kalilin-7对于持续痛觉活动依赖性突触的长时程增强以及脊髓背角突触的活动依赖性重构是必需的。本研究拟对Sprague Dawley(SD)大鼠短期内连续两次应用瑞芬太尼麻醉实施Brennan切口术,观察瑞芬太尼对连续两次手术后疼痛的影响,并试图探索其脊髓水平发生的分子机制。第一部分大鼠第一次和第二次切口术后疼痛比较及瑞芬太尼对其影响目的:比较大鼠第一次和第二次切口术后疼痛及瑞芬太尼对其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经历两次设定条件处理,两次处理时间间隔为8天。设定处理条件为,NS(生理盐水):假手术,0.1 mL/(kg·min)速率静脉输注生理盐水60min;I(incision):行Brennan切口痛手术;R(remifentanil):以1μg/(kg·min)速率静脉输注瑞芬太尼60 min;IR(incision+remifentanil):进行Brennan切口痛手术,同时以1μg/(kg·min)速率静脉输注瑞芬太尼60 min。根据两次处理条件不同,大鼠分为6组(N=48,n=8):(1)对照(Control)组:NS&NS;(2)I&I组;(3)IR&NS组;(4)IR&I组;(5)IR&R组;(6)IR&IR组。“&”符号前后表示两次处理条件。在处理前测量基线值,于第一次处理后2小时(h)、6h、1天(d)、2d、3d、5d、8d和二次处理后2h、6h、1d、2d、3d、7d、14d、18d测量大鼠机械痛阈值(PWT)和热痛阈值(PWL)。观察各组大鼠在两次处理后痛阈的变化。结果:I&I组PWT和PWL在第一次术后5天恢复到基线水平,第二次术后7天恢复到基线水平。I&I组第二次术后PWT和PWL最低值与第一次术后PWT和PWL最低值比较降低(P<0.05)。与I&I组相比,IR&I组、IR&R组和IR&IR组的PWT和PWL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处理后均下降(P<0.05)。IR&IR组第二次给药后6h与第一次给药后6h PWT和PWL比较降低(P<0.05);第一次给药后PWT和PWL最低值出现在第2天,第二次给药后PWT和PWL最低值出现在第1天,第二次给药后痛敏高峰提前;第二次给药后PWT和PWL最低值与第一次给药后PWT和PWL最低值比较降低(P<0.05)。结论:二次术后疼痛比第一次严重。瑞芬太尼加重二次术后疼痛,诱发二次痛觉过敏。第二部分瑞芬太尼诱发二次术后痛敏大鼠脊髓背角GluA1膜转运对神经元可塑性影响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诱发二次术后痛敏大鼠脊髓背角GluA1表达以及神经元结构和功能可塑性变化,并探究GluA1表达变化对瑞芬太尼诱发二次术后痛敏的影响。方法:本部分Control组、IR&NS组、IR&I组、IR&R组和IR&IR组大鼠处理同第一部分。一、1)IR&IR大鼠第二次静脉给药后2h、6h、1d、3d、7d、14d、18d取L4-L6脊髓背角(每个时间点n=8),Western Blot(WB)法测定GluA1膜转位水平。2)WB法检测Control组、IR&NS组、IR&I组、IR&R组和IR&IR组(N=40,n=8)第二次静脉给药(包括生理盐水和瑞芬太尼)后1天大鼠脊髓背角GluA1膜转位水平。3)Control组和IR&IR组第二次静脉给药后1天,观察大鼠高频刺激(HFS)后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场电位的变化,另外利用高尔基染色观察L4-L6脊髓背角神经元形态变化和膜片钳实验观察L4-L6脊髓背角神经元AMPA受体介导的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二、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32,n=8):(1)Control组;(2)IR&IR组;(3)NASPM组:由鞘内给予大鼠AMPA受体抑制剂—NASPM;(4)IR&IR+NASPM组:大鼠经历同IR&IR组相同的处理,并于二次输注瑞芬太尼前经鞘内给予NASPM。1)处理前后测量各组大鼠PWT和PWL。2)IR&IR组和IR&IR+NASPM组大鼠在第二次静脉给药后1天,应用WB法检测L4-L6脊髓背角GluA1膜转位水平,观察大鼠HFS后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场电位的变化,和高尔基染色观察L4-L6脊髓背角神经元形态,以及膜片钳实验观察L4-L6脊髓背角AMPA受体介导的mEPSC。结果:IR&IR大鼠在第二次静脉给药后1天GluA1膜转位程度最强(P<0.05)。与Control组、IR&NS组、IR&I组和IR&R组比较,IR&IR组脊髓GluA1膜转位增加(P<0.05)。与Control组比较,IR&IR组脊髓神经元树突分支、树突棘密度和长度增加,C纤维诱发电位升高,AMPA受体介导mEPSC频率和幅度增加(P<0.05)。在第二次静脉给药后,与IR&IR组比较,IR&IR+NASPM组PWT与PWL升高、痛阈值恢复到基线时间缩短(P<0.05);脊髓背角GluA1膜转位程度降低,神经元树突分支、树突棘密度和长度减少,C纤维诱发电位降低,AMPA受体介导mEPSC频率和幅度减弱(P<0.05)。结论:大鼠脊髓背角GluA1细胞膜转运增加,使神经元结构改变、突触功能增强,可能会促使瑞芬太尼诱发二次术后痛敏发生。第三部分瑞芬太尼诱发二次术后痛敏大鼠脊髓背角Shank3对神经元可塑性影响及其对GluA1膜转运的调控作用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诱发二次术后痛敏大鼠脊髓背角Shank3表达情况,并探究Shank3表达变化对瑞芬太尼诱发二次术后痛敏大鼠行为学影响,脊髓背角神经元形态、功能影响和对GluA1膜转运的调控作用。方法:本部分Control组、IR&NS组、IR&I组、IR&R组和IR&IR组大鼠处理同第一部分。一、1)IR&IR大鼠第二次静脉给药后2h、6h、1d、3d、7d、14d、18d取L4-L6脊髓背角(每个时间点n=8),应用WB法测定Shank3表达。2)WB法测定Control组、IR&NS组、IR&I组、IR&R组和IR&IR组(N=40,n=8)第二次静脉给药后1天大鼠L4-L6脊髓背角Shank3表达。3)免疫荧光法比较Control组和IR&IR组第二次静脉给药1天的大鼠L4-L6脊髓Shank3与GluA1共定位情况。二、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40,n=8):(1)Control组;(2)IR&IR组;(3)siRsh3组:由鞘内给予针对Shank3 mRNA的siRNA(siRsh3);(4)IR&IR+siRsh3组:大鼠经历同IR&IR组相同的处理,并于二次输注瑞芬太尼前2天经鞘内给予siRsh3。(5)IR&IR+Mismatched RNA组大鼠经历同IR&IR组相同的处理,并于二次输静脉给药前2天经鞘内给予错配RNA。1)于处理前后测量大鼠PWT和PWL。2)IR&IR组和IR&IR+siRsh3组第二次静脉给药后1天,WB法检测L4-L6脊髓背角GluA1膜转位水平,观察大鼠HFS后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场电位的变化,和高尔基染色观察L4-L6脊髓背角神经元形态,以及膜片钳实验观察L4-L6脊髓背角AMPA受体介导的mEPSC。结果:IR&IR大鼠在第二次静脉给药后1天脊髓背角Shank3表达最多。与Control组、IR&NS组、IR&I组、IR&R组比较,IR&IR组脊髓Shank3表达增加(P<0.05)。与Control组比较,IR&IR组脊髓背角Shank3与GluA1共定位增加(P<0.05)。在第二次静脉给药后,与IR&IR组比较,IR&IR+siRsh3组大鼠PWT与PWL升高、痛阈值恢复到基线时间缩短(P<0.05),脊髓背角GluA1膜转位程度降低,神经元树突分支、树突棘密度和长度减少,C纤维诱发电位降低,AMPA受体介导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频率和幅度减弱(P<0.05)。结论:瑞芬太尼诱发的二次术后痛敏大鼠脊髓背角Shank3表达增加,并正向调控GluA1膜转运,使神经元结构改变、突触功能增强。第四部分瑞芬太尼诱发二次术后痛敏大鼠脊髓背角Kalirin-7对神经元可塑性影响及其对Shank3-GluA1的调控作用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诱发二次术后痛敏大鼠脊髓背角Kalirin-7表达变化,并探究Kalirin-7表达变化对瑞芬太尼诱发二次术后痛敏大鼠行为学影响,脊髓背角神经元形态、功能影响和对Shank3-GluA1调控作用。方法:本部分Control组、IR&NS组、IR&I组、IR&R组和IR&IR组大鼠处理同第一部分。一、1)IR&IR大鼠第二次静脉给药后2h、6h、1d、3d、7d、14d、18d取L4-L6脊髓背角(每个时间点n=8),应用WB法测定Kalirin-7表达。2)Western Blot检测Control组、IR&NS组、IR&I组、IR&R组和IR&IR组(N=40,n=8)第二次静脉给药后1天大鼠L4-L6脊髓背角Kalirin-7表达。二、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N=48,n=8):(1)Control组;(2)IR&IR组;(3)shRkal7组:由鞘内给予大鼠针对Kalirin-7 mRNA的shRNA(shRkal7);(4)Negative-LV组:由鞘内给予大鼠慢病毒包裹的阴性shRNA(Negative-LV)(5)IR&IR+shRkal7组:大鼠鞘内给予shRkal7,两周后进行同IR&IR组相同的处理。(6)IR&IR+Negative-LV:大鼠鞘内给予Negative-LV,两周后进行同IR&IR组处理。1)于处理前后测量各组大鼠PWT和PWL。2)IR&IR组、IR&IR+shRkal7组第二次静脉给药后1天,观察大鼠HFS后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场电位的变化,利用高尔基染色观察L4-L6脊髓神经元形态变化和膜片钳实验观察AMPA受体介导的mEPSC,WB法检测Shank3表达和GluA1膜转位水平,免疫荧光检测Shank3和GluA1共表达情况,免疫共沉淀检测Shank3和GluA1相互作用情况。结果:IR&IR在第二次静脉给药后1天脊髓背角Kalirin-7表达最多。与Control组、IR&NS组、IR&I组、IR&R组比较,IR&IR组脊髓背角Kalirin-7表达增加(P<0.05)。与IR&IR组比较,IR&IR+shRkal7组PWT和PWL升高,痛阈值恢复到基线时间缩短,脊髓背角Shank3表达减少,GluA1膜转位程度降低,Shank3与GluA1的共表达和相互作用减少,神经元树突分支、树突棘密度和长度减少,C纤维诱发电位降低,AMPA受体介导mEPSC频率和幅度减弱(P<0.05)。结论:瑞芬太尼诱发的二次术后痛敏大鼠脊髓背角Kalirin-7表达增加,并正向调控Shank3和GluA1相互作用和促使GluA1膜转运使,使神经元结构改变、突触功能增强。全文结论:二次术后疼痛比第一次严重。两次手术应用瑞芬太尼镇痛会进一步加重二次术后疼痛,诱发二次术后痛觉过敏不良反应。瑞芬太尼诱发的二次术后痛敏机制可能与脊髓背角Kalirin-7表达升高上调Shank3促进使GluA1突触后膜转运增强,导致兴奋性谷氨酸能神经结构和突触功能重塑引起中枢敏化有关。
吴艳英[5](2017)在《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的效应和VPL经元放电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实验通过比较电针“合谷”穴、“天枢”穴及“足三里”穴对IBS模型大鼠的大便性状、肠道痛觉敏感性及情绪心理状态的影响,以及结肠5-HT3A受体、丘脑PKMζ的表达水平,并结合大鼠丘脑腹后外侧核(VPL)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变化。探讨不同经脉、不同部位、不同神经节段支配的穴位对同一身心疾病(D-IBS)不同症状的疗效差异,为进一步证实经穴效应特异性的存在,探讨其相对性与整体性,阐释其外周和中枢相关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新生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合谷组、天枢组和足三里组,每组13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均采用母子分离加醋酸灌肠结合结直肠扩张(CRD)联合制备IBS模型。造模成功者,2月龄时,合谷组、天枢组、足三里组给予电针刺激,20min/次,隔日1次,共5次。观察各组大鼠电针前后的粪便性状,采用Bristol分型标准评分,;腹部回撤反射(AWR)评价内脏痛觉敏感性;高架十字迷宫(EPM)评估情绪心理状态,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5-HT3AR的阳性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丘脑PKMζ的表达水平;采用多通道在体同步记录技术观察丘脑VPL神经元的放电变化。结果1.电针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大便性状的影响针刺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合谷组、天枢组及足三里组大鼠的粪便含水量多,质地偏软,不成形,Bristol分型评分在5-7分,大便评分均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合谷组、天枢组及足三里组,组间差异均无显着性;与合谷组比较,天枢组评分升高(P<0.05);与天枢组比较,足三里组大便评分降低(P<0.05)。针刺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P<0.01)及合谷组(P<0.05)大鼠的评分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合谷组、天枢组、足三里组的Bristol评分均下降(P<0.01);与合谷组比较,天枢组、足三里组评分降低(P<0.05)。针刺后与针刺前各组自身比较:合谷组(P<0.05)、天枢组(P<0.01)及足三里组(P<0.01)的Bristol粪便评分均明显降低。2.电针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肠道痛敏的影响腹部回撤反射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P<0.01)、足三里组(P<0.01)、天枢组(P<0.05)的腹抬压力阈值明显降低,收缩波个数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足三里组、合谷组及天枢组大鼠腹抬压力阈值均升高(P<0.01),收缩波个数均减少(P<0.01)。3.电针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情绪心理行为的影响高架十字迷宫(EPM)结果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合谷组、天枢组EO%明显降低(P<0.01),足三里组EO%降低(P<0.05);模型对照组、天枢组OT%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合谷组、天枢组EO%及天枢组TO%均升高(P<0.05),合谷组OT%及足三里组EO%、OT%均极显着升高(P<0.01)。与合谷组比较,天枢组OT%降低(P<0.05);足三里组OE%升高(P<0.01)。与天枢组比较,足三里组OE%明显升高(P<0.01),TO%升高(P<0.05)。4.电针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结肠组织5-HT3AR表达的影响结肠5-HT3AR免疫反应阳性表达结果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合谷组、天枢组5-HT3AR免疫阳性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增高(P<0.01),足三里组表达增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合谷组、天枢组及足三里组结肠5-HT3AR免疫阳性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与合谷组相比,足三里组免疫阳性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降低(P<0.01)。与天枢组相比,足三里组免疫阳性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降低(P<0.01)。5.电针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丘脑PKMζ mRNA表达的影响应用q-PCR检测各组大鼠丘脑PKMζ mRNA表达,结果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天枢组、足三里组PKMζ mRNA表达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合谷组表达增高(P<0.05),与合谷组相比,天枢组、足三里组PKMζmRNA表达降低(P<0.05)。6.电针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VPL神经元放电的影响Unit 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P<0.01)、天枢组(P<0.05)、足三里组(P<0.05),VPL神经元放电频率均增加。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合谷组、足三里组放电频率明显减少(P<0.01);天枢组放电频率减少(P<0.05)。与合谷组比较,天枢组、足三里组放电频率均增加(P<0.05)。Unit Ⅱ: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P<0.01)、天枢组(P<0.05)VPL神经元Unit Ⅱ类放电频率均增加。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合谷组、天枢组、足三里组神经元放电频率明显减少(P<0.01);与天枢组比较,足三里组Unit Ⅱ放电频率减少(P<0.05)。结论1.造模后,大鼠的内脏敏感性增高、情绪心理行为异常,肠道动力紊乱,提示本实验采用的母子分离加醋酸灌肠结合结直肠扩张的联合造模法,可成功制备D-IBS大鼠模型。2.电针三穴均能改善IBS大鼠的肠道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及情绪心理障碍。“合谷”穴对内脏痛作用最强。“天枢”,“足三里”穴对大便性状的改善明显,能调节胃肠运动。“足三里”穴对情绪心理的调治具有优势。提示分布于不同部位,不同经脉,具有不同穴性,不同神经节段支配的穴位可以治疗同一疾病不同病症,但存在效应差异。进一步证实了经穴效应特异性存在且具有相对性和整体性。3.IBS模型大鼠结肠5-HT3AR的表达升高,丘脑PKM ζ mRNA表达下降。电针三个穴位均可降低IBS大鼠结肠5-HT3AR的表达,其中以“足三里”穴的效应最强。仅“合谷”穴可影响丘脑PKM ζ mRNA表达。提示5-HT3AR及PKM ζ参与介导了经穴对IBS大鼠内脏感觉及肠道运动的调节。认为从分子生物水平为经穴效应特异性的存在提供了相关依据。4.IBS模型大鼠疼痛相关脑核团VPL神经元的放电模式发生改变。电针三个穴位均可抑制IBS模型大鼠VPL内A类、B类神经元放电,其中“合谷”穴,对A类神经元放电频率的抑制作用最强,“足三里”对B类的抑制效应优于“天枢”。认为A、B两类神经元均与IBS大鼠的内脏痛调制相关。进一步从中枢水平证实了经穴效应特异性的存在。
徐静[6](2017)在《慢性坐骨神经结扎大鼠前扣带皮层调控脊髓痛觉信息传递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慢性疼痛已成为影响身心健康的突出因素而广受关注,而尤其应当予以关注的是慢性疼痛并不仅仅只是痛觉,持续性疼痛不可避免同时伴随着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消极情绪,临床上超过30%的慢性疼痛的患者常常伴有严重的情绪困扰,强烈的情绪反应也是疼痛区别于机体感受其他刺激的显着特征,临床研究表明疼痛伴发的不良情绪变化也是慢性疼痛患者迁延不愈甚至疼痛加剧的因素之一。因此针对疼痛的研究不可忽略疼痛不良情绪对痛觉的影响及相关的机制。众所周知,痛觉的初级调控中枢在脊髓,伤害性感受器将有害信号投射进脊髓背角,后经丘脑传递至大脑躯体感觉皮层,大脑感觉皮层整合信息后可通过内源性痛觉下行调制系统下行调控脊髓伤害性信息,从而产生痛觉。内源性痛觉下行调制系统是脊髓上中枢调控脊髓伤害性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包括下行易化系统和下行抑制系统。研究证明慢性疼痛可以引起下行易化系统活动增强,形成类似正反馈机制,进而诱导慢性疼痛持续甚至加剧的趋势,即下行易化调节参与慢性痛的发生机制并对其维持存在着关键影响。目前研究已知大脑前扣带回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是调控痛情绪的高级中枢,位于前脑,是边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往研究发现其在认知、记忆、注意力控制中有重要作用。近年进一步研究证实ACC是疼痛调控的高级中枢,主要参与痛情绪的机制。作为痛情绪调控中枢的ACC与大脑运动皮层、丘脑和脑干许多核团之间又有广泛纤维投射,接受皮层下多种信息的传入,同时恒定地被外周伤害性刺激激活,因此推断ACC必定在痛觉调制与情绪行为的调节之间起到重要作用。但对于ACC如何将信号输出、又怎样对疼痛进行调节却知之甚少,ACC是否通过下行易化系统调控脊髓痛觉信号的传递也尚无研究报道。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慢性坐骨神经结扎(chronic constrictive injury CCI)动物模型,应用行为学、免疫组织化学、WB等方法,对慢性疼痛发展过程中ACC通过下行易化系统调控脊髓伤害性信息的传递进行了初步探索。主要结果如下:1.建立稳定的疼痛/焦虑-抑郁共病模型CCI模型是最常用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是经典的慢性疼痛模型。在前期预实验中,CCI术后2周大鼠出现机械痛阈下降,热痛阈下降,同时大鼠在明箱内时间明显缩短、穿梭次数减少,反映大鼠出现焦虑情绪。CCI大鼠术后4周与术后2周大鼠在机械痛阈、热痛阈变化、焦虑情绪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示在后续实验中CCI术后2周动物模型可作为疼痛/焦虑共病模型。2.使用抗抑郁药可减轻CCI大鼠痛觉的变化。CCI大鼠术后2周,出现机械痛阈下降,热痛阈下降,大鼠明暗箱测试中在明箱内时间明显缩短、穿梭次数减少,强迫游泳测试中游泳潜伏期延长,表明CCI术后2周大鼠出现痛觉过敏,同时有焦虑、抑郁行为。手术侧脊髓pERK和pCREB的表达明显增多,ACC内pERK和pCREB的表达明显增多。行为学测试前给予镇痛药曲马多,大鼠机械痛敏、热痛敏减轻,抑制了大鼠的痛敏行为,大鼠焦虑、抑郁情绪变化不大,脊髓内pERK1/2、pCREB表达减少。CCI大鼠术后2周,行为学测试前给予抗抑郁药帕罗西丁,改善了慢性疼痛引起的大鼠焦虑、抑郁行为,同时观察到大鼠机械痛敏减轻,ACC内pERK1/2、pCREB表达减少,脊髓内pERK1/2、pCREB表达减少,说明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可减轻疼痛。3.ACC调控脊髓伤害性信息的传递。ACC是调控痛情绪的高级中枢,兴奋性氨基酸尤其是大脑中含量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的谷氨酸在ACC兴奋性突触传递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其中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 NMDA)受体是痛情绪产生的必要机制。CCI术后13天,我们在ACC核团定点注射NMDA受体拮抗剂AP-5,可以抑制CCI术后2周慢性疼痛引起的大鼠焦虑、抑郁行为,同时观察到大鼠机械痛敏减轻,手术侧脊髓内pERK和pCREB表达减少,ACC内pERK和pCREB的表达明显减少,推测ACC参与调控脊髓伤害性信息的传递。4.下行易化系统参与ACC调控脊髓伤害性信息的传递下行易化系统在解剖结构上包括一系列核团,如扣带皮层、中央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 PAG)、延髓头端腹内侧核群(rostral ventromedial medulla RVM)和背侧网状核等结构。CCI大鼠术后2周出现痛觉过敏,同时出现焦虑、抑郁痛情绪,相应时间点痛觉下行调控系统ACC、PAG、RVM、脊髓背角内Fos蛋白表达增多。CCI大鼠术后2周行为学测试前给予抗抑郁药帕罗西丁,大鼠的痛情绪和痛觉过敏均得到改善,ACC、PAG、RVM、脊髓背角Fos蛋白表达减少。CCI大鼠术后13天双侧ACC定点注射NMDA受体的拮抗剂AP-5,CCI术后2周大鼠疼痛相关焦虑、抑郁情绪有改善,同时痛敏减轻,且ACC、PAG、RVM、脊髓背角Fos蛋白表达减少,推测ACC可通过下行易化系统参与调控脊髓痛觉信号的调节。综上所述,在CCI慢性坐骨神经结扎模型中,大鼠表现出疼痛-焦虑/抑郁共病,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可减轻疼痛;ACC对脊髓伤害性感受具有易化作用;下行易化系统参与了ACC对脊髓伤害性信号的调控。
张明明[7](2014)在《盆腔内脏痛信息在中枢传递与调控的机制》文中认为【背景】内脏感觉是机体能够感知的客观存在,尤其是内脏伤害性刺激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扰,目前尚缺乏简单有效的根治性方法。患有内脏疾病并伴随疼痛的病人不得不遭受病痛的双重折磨,不仅降低了个人生活质量,也消耗了医疗资源。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研究技术与方法的限制,人们对于内脏感觉的研究一直滞后于躯体感觉的研究。已知内脏器官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其传入神经亦通过二者进入中枢内,对于不同的脏器,这两种神经具有不同的支配优势。由副交感神经传递的内脏传入纤维包括经迷走神经和经盆神经传入两个途径,经迷走神经传入的内脏信息在脑干主要通过孤束核中继,但盆腔脏器的传入纤维进入腰段和骶段脊髓后经何处中继的问题尚缺乏有力的形态学证据。并且,内脏信息由二级神经元到达高级中枢后的整合调节与情绪效应尚不清楚。因此,研究内脏感觉的中枢通路、筛选相关脑区、发现潜在的药物作用靶点将对内脏痛的临床对症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的】通过建立盆腔内脏痛模型,探索痛信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传输通路和调节途径。【方法】⑴建立大鼠急性结直肠炎性痛模型,进行行为学观察,测量内脏痛的时相性;⑵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痛相关核蛋白FOS在腰骶髓的表达;⑶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痛相关膜受体NK1R在腰骶髓的表达;⑷鞘内注射NK1R抑制剂L732138,观察痛行为的改变;⑸臂旁核注射逆行示踪剂荧光金(fluor gold,FG)7天后,建立急性结直肠炎性痛模型,观察腰骶髓FG阳性神经元表达FOS蛋白的情况;⑹盆神经注射示踪剂WGA,观察WGA阳性神经纤维和终末在腰骶髓的分布;⑺坐骨神经注射示踪剂BDA,观察BDA阳性神经纤维和终末在腰骶髓的分布;⑻在同一只大鼠上,分别将FG(光镜)/HRP(电镜)注射到臂旁核,WGA注射到盆神经,BDA注射到坐骨神经,分布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和免疫电镜技术观察三种示踪剂标记的神经元或终末在腰骶髓的分布及盆神经和坐骨神经纤维终末与臂旁核投射神经元的突触联系;⑼建立小鼠慢性结直肠炎性痛模型,进行行为学观察,测量内脏痛的时相性;⑽通过旷场实验检测慢性内脏痛情况下,动物自发行为的改变和时相性;⒀通过高架十字迷宫和黑白箱实验检测慢性内脏痛情况下,动物紧张焦虑行为的改变和时相性;⑾免疫组化染色观察FOS蛋白在相关脑区的表达;⑿模型动物腹腔分别注射Ⅰ型腺苷酸环化酶(adenylate cyclase,AC1)抑制剂NB001和常规镇痛药物gabapentin,观察两种药物对动物内脏痛行为、自发行为和焦虑抑郁行为的影响;⒀Western Blot检测前扣带回皮质(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神经元的谷氨酸受体AⅠ型(glutamate A1,GluA1)的表达变化;⒁全细胞膜片钳记录ACC Ⅱ/Ⅲ层神经元的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iniature excitatory post synaptic currents,mEPSC)、双脉冲易化(paired pulse facilitation, PPF)和AMPA受体的输入-输出曲线(input-output curve)等的变化;⒂通过Med64多位点场电位记录方法诱发和记录ACC内多位点L-LTP的变化。【结果】⑴急性结直肠炎发生后,模型动物表现出明显的内脏痛行为,并随时程呈双相,分别出现在福尔马林灌注后的15分钟和90分钟;⑵内脏伤害性刺激下的FOS蛋白在腰骶髓背角(spinal dorsal horn, SDH)、中间带外侧核(intermediallateralnucleus,IML)和后连合核(dorsal commissural nucleus,DCN)大量表达,但在DCN分布最多,且随炎症时程发生变化;⑶NK1R随痛时程发生内化,该现象于炎症3小时后消失;⑷L732138能够减轻模型动物的内脏痛行为,但时效较短;⑸臂旁核注射FG7天后,立即建立结直肠炎性痛模型,在大鼠DCN可观察到FG逆行标记的神经元,且逆标神经元均表达FOS蛋白;⑹分别在盆神经注射WGA,坐骨神经注射BDA,3天后,在DCN可观察到WGA和BDA顺行标记的阳性终末;⑺分别注射FG、WGA、BDA三种示踪剂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DCN内WGA标记的盆神经和BDA标记的坐骨神经的传入纤维终末与FG阳性的臂旁核投射神经元发生紧密联系,电镜下可观察到DCN内的盆神经和坐骨神经的传入纤维终末与臂旁核投射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⑻在酵母多糖导致的结直肠炎(ZIC)模型中,动物从造模第一天起即表现出明显的痛行为,并且呈慢性;⑼在旷场实验中,ZIC动物的自发行为显着减少;⑽在高架十字迷宫中,ZIC动物在开放臂中的停留时间和穿行次数明显减少,在闭合臂内的停留时间和穿行次数明显增多;在黑白箱中,ZIC动物在白箱内的停留时间和穿行次数明显减少,在黑箱内的停留时间和穿行次数明显增多;⑾内脏伤害性刺激后,FOS蛋白在ACC,岛叶(insulacortex,IC),前额叶(prefrontal cortex, PFC),杏仁核(amygdala,Amy),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PAG),臂旁核(parabrachial nucleus,PBN),孤束核(solitary nucleus,Sol)等脑区大量表达;⑿腹腔注射NB001后,ZIC动物的痛行为减少,自发行为较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组增多,但紧张焦虑行为没有明显改变;⒀腹腔注射gabapentin后,ZIC动物的痛行为、自发行为和紧张焦虑行为较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组都有明显改善;⒁内脏伤害性刺激后,动物ACC神经元的,GluA1表达量相比于对照组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⒂慢性内脏痛刺激后,ACC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主要表现在EPSC幅度增加,mEPSC的幅度和频率均明显增加,PPF所反映的突触前递质释放概率明显增加;⒃慢性内脏痛状态下,ACC内不同位点的神经元的放电均增强,伴随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加强。此时,给予长时程增强效应(long term potentiation,LTP)的刺激,则难以诱发LTP表象。【结论】(1)福尔马林灌流导致急性结直肠炎刺激引起的痛行为具有时程上的双相性,这与福尔马林刺激引发躯体性炎症的痛行为学表现相似,但痛相出现的时间不同,这提示了局部刺激效应的差异,以及两种不同性质的痛信号在中枢神经系统传递的差异性。(2)盆腔内脏痛信息可以传递到DCN,引起DCN神经元活化,从而参与信号的传递与整合,并且NK1R对神经元的信号传递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抑制剂能够减轻内脏痛,但作用不持久。(3)DCN神经元同时接受盆内脏初级传入纤维和躯体感觉初级传入纤维的传入,两种初级传入可汇聚于同一DCN神经元并向PBN传导,这种汇聚可能与牵涉痛的机制密切相关。(4)酵母多糖灌流导致的结直肠炎能够引起模型动物相关脑区的活化和长期的痛行为学改变;动物的自发行为被这种慢性内脏痛明显抑制,并表现出严重的焦虑样行为。(5)NB001做为AC1抑制剂,能够显着减少内脏痛行为并改善动物的自发行为减少,提示AC1参与了慢性内脏痛信息的传递与调控。但NB001对紧张焦虑行为没有明显作用,说明了抑制AC1对痛引发的情绪反应效果甚微。而抗癫痫药gabapentin在对慢性内脏痛具有良好治疗效果的同时,也能够显着减轻疼痛导致的焦虑情绪。(6)慢性盆腔内脏痛能够引起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可塑性改变,既往研究已证明了ACC对于躯体痛调节和情绪反应的关键作用,我们的现有结果进一步阐明了ACC同样与内脏痛信息的传递与调控密切相关,调节ACC神经元的功能可能为内脏痛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王叶拾[8](2013)在《初级感觉神经元的分泌和胞吞:单个囊泡行为的全内反射显微成像(TIRFM)研究》文中提出位于背根神经节(DRG)的初级感觉神经元表达多种神经肽,这些神经肽从神经元的末梢和胞体等区域的致密囊泡(DCV)分泌出来,起到调节神经元突触传递,细胞兴奋性和调控基因表达等重要作用。分泌过程是神经肽行使其功能的重要调节步骤,然而以往对于这一过程的研究主要在神经内分泌细胞上进行,对神经元神经肽分泌多采用生化方法检测,不足以阐明这一精细调控的过程。因此我们采用实时成像的方法对DRG神经元神经肽分泌的调控进行了研究。在此过程中,我们还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内吞的负向调控因子,于是我们进一步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本论文将分别对这两部分工作进行介绍。第一部分研究DRG神经元神经肽分泌的调控。我们首次将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TIRFM)成像应用于DRG神经元,用NPY‐pHluorin作为分子标记,在单个囊泡水平观察刺激引起的神经肽分泌。TIRFM记录到的单囊泡分泌事件有NPY‐pHluorin“完全释放型”和“不完全释放型”两种,提示DRG神经元中神经肽的分泌受到融合小孔(fusion pore)的调节。对胞体和轴突的同时记录发现,除了我们已知的胞体分泌,DRG神经元的轴突各部分也存在刺激依赖的DCV分泌,两者对于刺激的响应均表现出较长的延迟。去极化及电刺激引起的轴突囊泡分泌的数量显着多于胞体,分泌时程也显着快于胞体,尽管轴突的内钙浓度并不比胞体更高,说明DCV在不同细胞区域的分泌位点受到严格的调控。然而激活DRG神经元上的温度敏感通道TRPV1引起的神经肽分泌在轴突和胞体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其单个事件的动力学与去极化引起的分泌有显着的不同,有更多的不完全释放型的事件发生。这一发现表明不同的生理刺激可以对分泌的位点和融合小孔进行调节,进而调节递质的分泌。第二部分研究DRG神经元内吞的调控机制。内吞过程的精确和有效的调控对于突触传递,细胞膜平衡,细胞膜表面的通道和受体的平衡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对于囊泡循环已有大量研究,多集中于发现促进囊泡快速有效回收的分子机制上,而我们意外地发现了一个负调节机制,我们认为这样的负调节机制能提高囊泡回收的精准性。在研究synaptotagmin‐11(syt11)在DRG神经元中的功能时,我们发现它的knockdown(KD)显着加速了dynamin依赖的刺激偶联的内吞,而没有影响分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syt11KD的神经元中,clathrin介导的内吞和巨内吞这两种主要囊泡回收机制的发生频率都有增加,同时也组成型的内吞也被加速。另外在海马神经元中,syt11也同样抑制了内吞过程,说明它对内吞的调控可能普遍存在于神经元中。为了研究这种负调控的机制,我们在电镜下对KD的作用进行了观察。Syt11KD并没有引起囊泡大小和形态的变化,说明syt11可能主要作用于内吞的早期步骤。与此相符的,Syt11KD导致了质膜上clathrin内陷结构和巨内吞结构的增多,显示syt11参与了对膜内陷过程的调节。综上,我们认为syt11通过负向调节内吞过程,实现细胞对于内吞的精确控制。
赵振宇[9](2012)在《大鼠腰髓节段突触网络形成的生后发育》文中提出已知外周躯体感觉信息产生于外周感受器,然后经由位于背根节的支配外周感受器的初级感觉神经元的中枢突传递至脊髓。一般认为支配躯体的大的粗髓纤维(Aβ)主要经后索上行至脑干后索核,主司本体觉、压觉和精细触觉等非伤害感觉信息处理;而小的薄髓(A)和无髓(C)纤维主要进入脊髓背角,主司伤害性感觉信息处理。很多神经解剖学与电生理学实验证据表明,一部分Aβ纤维中枢突从后索沿上下2-3个节段进入脊髓背角,而且有可能参与了伤害性信息的调节,如当前临床日趋成熟的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技术就是通过在后索硬膜外埋置刺激电极(50Hz,0.2ms脉冲,30分钟)而实现镇痛的。由于技术限制,在过去的100年来虽然了解到Aβ纤维在脊髓背角有分布,但对其功能了解甚少。本博士学位论文结合初级传入的神经化学、髓鞘透射电镜观察和先进的平面微电极阵列记录技术,从生后发育的角度出发系统地研究了大鼠腰髓节段非伤害性初级传入和伤害性初级传入突触网络结构和功能形成的生后发育特点,旨在为今后研究和揭示后索Aβ纤维参与脊髓节段伤害性信息调节的神经机制建立一个新的研究方法和模型。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第一部分大鼠腰髓节段生后发育的结构特点及研究脊髓突触网络实验方法的建立首先应用免疫组化抗NeuN染色,对生后(postnatal,P)第7天(P7)、第14天(P14)和第28天(P28)大鼠腰髓(L4-5)的横(冠状)切面进行细胞构筑观察,确定8X8(64道)平面微电极阵列记录电极的大小和型号。本实验室采用的是日本Alpha Med Scientific公司开发的MED-64系统及其专用电极(MED-64Probe)。根据大鼠腰髓横切面的细胞构筑和Rexed分层,本实验选用型号MED-P210A(电极总面积0.7x0.7mm,大小20x20μm,电极间距100μ m,培养皿高度10mm)用于P7,选用型号MED-P515A(电极总面积1x1mm,大小50x50μ m,电极间距150μ m,培养皿高度10mm)用于P14和P28的脊髓薄片(450-500μ m厚)。制作本实验标本的难点是在切取脊髓薄片时要保留脊髓背根,实现在一张脊髓薄片上先后完成电刺激背根和电刺激后索在脊髓背角诱发出网络突触后场电位(field excitatorypostsynaptic potential,fEPSP)的记录。这是保障本实验进展顺利的前提。第二部分大鼠脊髓腰髓节段初级传入神经化学和髓鞘的生后发育为了观察经由背根进入脊髓背角的伤害性和经由后索进入脊髓背角的非伤害性初级传入的生后发育特点和结构特征,本部分实验采用了免疫组化或免疫荧光化学标记技术。用抗P物质(substance P,SP)和异植物凝集素B4(isolectin B4,IB4)抗体标记肽能和非肽能的C类纤维,用抗神经微丝蛋白(neurofilament200,NF200)抗体标记A类纤维,用抗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yelin oligodendroglia glycoprotein,MOG)和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抗体来标记有髓纤维髓鞘的生后发育特征。肽能和非肽能的C类纤维在脊髓背角生后发育分布特征如层(III-VI),而在P28成熟后只分布于浅层;(2)IB4样非肽能纤维终末在P7-P28只分布于背角浅层。NF200样纤维标记成分在P7-P14主要分布于脊髓白质(后索、侧索和前索)和背角深层,但也见于背角浅层,P28时背角浅层内标记成分消失。结合常规透射电镜和髓鞘相关蛋白免疫组化标记技术,发现有髓纤维髓鞘有显着生后发育特点。在后索,P7时约有20-30%纤维有髓鞘,且基本没有厚髓纤维,纤维直径小于5μ m,P14时有髓纤维增加至50-60%,未见5μ m以上厚髓纤维,P28时几乎所有纤维均有髓鞘包绕,可见直径大于5μ m的厚髓纤维。在后索,MBP样和MOG样免疫阳性产物在P7有极少量表达,在P14表达丰度显着增高,P28表达达最高。在脊髓背角MBP样和MOG样免疫阳性产物可见于穿行于其中的上下行纤维束和后索纤维,其它部位少见。第三部分应用平面微电极阵列记录技术研究腰髓节段突触网络形成的生后发育用88(64道)平面微电极阵列记录技术,可以同步记录刺激脊髓背根或刺激脊髓后索诱发的网络fEPSP,以此观察和记录伤害性初级传入和非伤害性初级传入在脊髓背角形成的网络突触联系和功能的生后发育特点。在刺激背根的条件下,在背角记录到的fEPSP网络主要分布于背角浅层,但P7和P14时也见于深层。背角浅层的fEPSP波形为主波向下的负向波,波幅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小;在深层记录到的fEPSP主波方向始终双峰向上,幅度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小,范围则随年龄增加而逐渐缩小,并向脊髓背角浅层集中,峰值潜伏期在各层记录随年龄增大而变短。在刺激后索的条件下,在背角记录到的fEPSP网络主要分布于背角深层,但P7和P14时也见于浅层。各年龄组浅层波形为双向,波幅随年龄增加而减小,深层主波为负向,波幅随年龄增加而减小,各层峰值潜伏期则随年龄增加而变短。药理学检测脊髓薄片灌流谷氨酸离子门控型非NMDA和NMDA受体拮抗剂CNQX和AP5以及钠通道阻断剂河豚毒素的效果,结果证明无论刺激背根还是后索,在脊髓背角诱发的场电位主要由非NMDA(AMPA/KA)受体介导,而NMDA受体作用较小。结论:大鼠腰髓伤害性和非伤害性初级感觉纤维传入在脊髓背角节段形成的突触联系均具有生后年龄结构和功能。(1)经由后索进入脊髓背角的初级传入纤维在生后具有显着的年龄变化特征,即后索纤维从小直径(<5μ m)到大直径(>5μ m),从部分有髓(70-80%是无髓纤维)到全部有髓、从无厚髓(主要是薄髓)到有厚髓纤维的发育过程,该生后发育过程对其在脊髓背角形成的突触联系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2)经由背根进入脊髓背角的初级传入纤维在生后具有显着年龄变化特征的是肽能纤维,该类纤维在生后散在地分布于背角的浅层和深层,成熟后局限于浅层。但非肽能纤维在生后无变化,仅分布于背角浅层的II层,因此在P7和P14刺激背根在背角深层诱发的fEPSP主要由肽能纤维介导,而在浅层诱发出fEPSP由肽能和非肽能纤维共同介导。(3)预实验结果表明在给予成年脊髓后索高频电刺激后可以显着抑制刺激背根诱发的fEPSP,提示除了下行痛抑制系统之外,经由后索进入脊髓背角的初级传入纤维在脊髓形成节段神经调控回路,这可能是SCS镇痛的神经机制之一。(4)用88(64道)平面微电极阵列记录技术研究脊髓后索传入和背根传入纤维突触联系和功能是揭示脊髓背角节段内非伤害性初级传入对伤害性初级传入调节机制的有用模型。
肖晓[10](2012)在《雌激素在痛相关厌恶情绪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疼痛是一种复杂的感觉体验,与其他躯体感觉不同,疼痛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当人们感受到疼痛时,总伴随有强烈的负面情绪(如厌恶、恐惧、焦虑、抑郁等)和对痛刺激的回避行为。1994年国际疼痛学会(IASP)明确定义: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绪体验。对疼痛感觉成分的研究自古希腊便已开始,随着研究手段的不断革新,迄今为止已在整体、细胞、分子和基因等各个层次上都得到巨大的进展。而由于对情绪这一指标的研究相对比较困难,对痛情绪成分的研究在近年才渐渐通过设计良好的动物模型以及相应的检测技术来进行检测和量化。更为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临床观察表明,久治不愈的慢性痛患者所遭受的恶性情绪,如焦虑、恐惧、孤独、厌世等给病人造成了比疼痛本身更为严重的身心创伤。因此,研究并揭示痛情绪反应的机制,使人们更为全面地理解疼痛,可以为受疼痛困扰的患者提供有效的综合治疗手段并使其不良情绪反应得到及时的缓解。大脑的各个脑区在情绪、记忆和痛觉的产生与传导中有着不同的分工,并发挥着不同作用。前扣带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ACC)属于边缘系统的重要结构,是参与痛觉调制的重要中枢,主要负责处理疼痛相关的情绪和情感组分。大量实验结果证实,ACC特别是吻侧部(rACC)神经元可对伤害性刺激或预示伤害性刺激的线索发生反应,伤害性刺激和疼痛引起的不愉快感受也可以激活ACC脑区。临床研究表明,切除包括ACC在内的周围皮层组织可以减轻患者的痛情绪反应,但不影响对疼痛刺激的强度和部位的判断。因此,ACC参与处理疼痛的不愉快感受,促进与疼痛相关的情感、认知和反应的抉择,并参与与情感性痛觉组分的整合和其他感觉信息的处理过程。17β-雌二醇(estradiol, E2)是女性体内最强的天然雌激素,它不仅来源于卵巢,也可以在脑内局部通过芳香化酶催化胆固醇或雄激素而产生。E2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通常作为机体进行生殖、分化、细胞增殖、凋亡、炎症、代谢、内循环稳定等的关键调节因子。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雌激素对调节大脑发育、突触可塑性和学习记忆等脑内高级功能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雌激素对于疼痛所带来的不良情绪是否也有相应的调节作用?作为一种性激素,雌激素参与痛情绪调节的作用是否有性别差异?雌激素是通过快速调节的非基因作用还是经典的基因型作用调控痛厌恶情绪?其作用机制又是什么?本研究围绕这一系列问题,采用动物行为学、离体rACC脑片切片全细胞膜片钳记录、免疫组织化学、细胞培养和活细胞检测等实验方法,观察了rACC内雌激素在痛厌恶情绪反应中的作用,研究了E2对于rACC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递和LTP的影响,并对其可能的细胞和分子机制进行了探讨。主要结果如下:1.脑源性雌激素是痛相关厌恶情绪形成的关键因子大鼠单侧后爪皮下注射5%福尔马林溶液50μl,在雌雄两组大鼠均可引起条件性位置回避。这种由稀释的福尔马林引起的条件性位置回避(F-CPA)已被证明可以反映痛相关厌恶情绪。在双侧rACC内微量注射雌激素受体(ERs)拮抗剂ICI182,780(ICI)或芳香化酶(雌激素合成所需的关键酶)抑制剂androstatrienedione (ATD)后,雄性和雌性大鼠均无法诱发F-CPA,提示rACC中的内源性雌激素是痛情绪形成所必需的。双侧卵巢切除(OVX)的雌性大鼠仍能形成F-CPA,但rACC内微量注射ATD后,F-CPA在OVX大鼠被完全阻断。进一步证明脑源性雌激素在痛厌恶情绪形成中的重要作用。2.外源给予雌激素能直接诱导厌恶情绪的形成为了检测雌激素本身是否足以引起CPA,我们在不给予福尔马林伤害性刺激的条件下,直接向双侧rACC中微量注射E2。意外地发现E2能直接引起大鼠的条件位置回避行为(即形成E-CPA),且同样没有雌雄差异。ERs拮抗剂ICI能完全阻断E-CPA的形成,提示该作用是ERs依赖的。以大分子结合的E2(E2-BSA,膜雌激素受体激动剂)代替E2进行微量注射,发现E-BSA能模拟E2的作用,提示E2诱导的CPA主要是由膜雌激素受体(mERs)介导的。为了进一步分析E-CPA形成的分子机制,我们在rACC中微量注射了NMDA受体选择性的拮抗剂APV,发现APV能完全阻断E2所诱导的CPA。ACC内微量注射兴奋性氨基酸同磺丙氨酸(HCA)也可引起CPA,但rACC双侧微量注射ICI并不能显着影响HCA引起的CPA,提示而ERs可能位于NMDA受体的上游。3.雌激素激活ERK-CREB和NMDA受体NR2B发挥其快速作用,和磷酸化ERK和CREB发挥其快速作用取大鼠rACC脑薄片,以含E2(100nM)的外液孵育10分钟后,固定脑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磷酸化ERK (pERK)和CREB (pCREB)在rACC的表达水平显着上调;预先以NMDA受体拮抗剂APV孵育脑片,E2引起的pERK和pCREB上调被明显阻断。我们在整体动物rACC内微量注射E2后30min,断头取脑,Western blot检测rACC内NMDA受体NR1、NR2B和pNR2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E2快速上调pNR2B在rACC内的表达,NR1和NR2B无明显改变。该结果提示E2在rACC内可能通过快速激活的胞内信号行使其非基因组功能。4.雌激素受体在rACC神经元的分布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ERα、ERβ和GPR30在rACC中有大量表达。ERa和ERβ免疫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第Ⅲ层,GPR30免疫阳性细胞广泛分布于第Ⅱ-Ⅴ层。在rACC内,ERa和ERp主要表达在椎体神经元,在胞核、胞浆、胞膜和突起上均由分布,与神经元标志物NeuN和细胞骨架蛋白标记物MAP2和βⅢ-tubulin广泛共标。GPR30主要表达在神经元的胞浆和/或胞膜中。并且这三种雌激素受体与谷氨酸能神经元标记物Glutamate (Glu):和NMDAR的结构亚基NR1均有大量共标。5.雌激素对兴奋性突触传递的调节我们采用脑片全细胞膜片钳方法,记录出生后15-21天的大鼠rACC Ⅱ/Ⅲ层锥体细胞的电活动。雌激素(100nM)灌流rACC卤片5-10分钟后,并不影响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发放频率,膜输入阻抗(Rin)和神经元静息膜电位(Vm)水平也未见显着变化,提示雌激素并不影响神经元的基本电生理特性和神经元放电。灌流给予浓度递增的E2(10nM,100nM and1μM)可在数分钟内快速增强电刺激诱导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EPSC)的幅度,并能显着增加E2增强eEPSCs的概率。进一步分析eEPSCs的成分显示,E2显着增强NMDA-EPSC/AMPA-EPSC的比值。突触前和突触后机制都可能参与E2对兴奋性突触传递的增强。6.雌激素对rACC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将细胞钳制在-40mV,灌流100nME26分钟,能够快速增强NMDA-EPSCs并能长时程维持这一增强效应,持续达40分钟以上。钳制细胞在-70mV,E2灌流6分钟,能快速减小AMPA-EPSC。与NMDA-EPSC长时程增强不同,AMPA-EPSC减小的现象在20分钟之后恢复,30分钟时恢复到基础值。膜雌激素受体(mER)的激动剂E2-BSA同样也能诱导出NMDA-LTP,且NMDA-EPSC增大的幅度与E2诱导的类似。在记录电极的电极内液中加入了G蛋白抑制剂GDP-β-S能够完全阻断E2所引起的NMDA-EPSCs长时程增强的现象,PKA选择性拮抗剂H89或NR2B的拮抗剂Ifenprodil也能阻断E2诱导NMDA-EPSC长时程增强,说明雌激素快速诱导的NMDA-LTP是通过GPCR、PKA和NR2B介导的。Theta波刺激(theta-burststimulation, TBS)也可在ACC稳定诱导出LTP,预先灌流ERs拮抗剂ICI可部分阻断LTP,提示内源性E2对参与LTP的诱导。7.雌激素的快速作用可以促进ACC神经元树突棘的生长我们在原代培养的ACC锥体神经元上连续记录120min的树突棘形态和生长情况。E2处理后5分钟,ACC神经元总树突棘(或树突纤维)的密度和长度以及平均树突棘(或树突纤维)的密度和长度都有了明显增加,持续103分钟以上。该结果提示,雌激素可以通过促进ACC神经元树突棘的生长增强兴奋性突触的功能。综上所述,rACC局部合成的脑源性E2作为一种神经调质,可能通过快速增强兴奋性突触传递和可塑性参与痛厌恶情绪的形成。
二、TIME-DEPENDENT PLASTICIRY PRODUCED BY LTP OF C-FIBER EVOKED FIELD POTENTIALS IN SPINAL DORSAL HOR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IME-DEPENDENT PLASTICIRY PRODUCED BY LTP OF C-FIBER EVOKED FIELD POTENTIALS IN SPINAL DORSAL HORN(论文提纲范文)
(1)电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运动皮层兴奋性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中医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认识及治疗 |
1.1 中医经典理论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认识 |
1.2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
1.3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
2.电针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
2.1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 |
2.2 电针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研究进展 |
2.3 电针参数对镇痛效应的影响 |
3.神经病理性疼痛突触可塑性改变 |
3.1 慢性疼痛突触可塑性改变的基础研究 |
3.2 神经病理性疼痛突触可塑性改变的分期特点 |
3.3 临床常用的皮层可塑性检测方法 |
3.4 问题与展望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1. 研究内容一 周围电刺激对健康状态下脑皮层兴奋性调节作用的meta分析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方法 |
1.3.1 检索内容 |
1.3.2 检索策略 |
1.3.4 文献补充整理 |
1.3.5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
1.4 研究结果 |
1.4.1 纳入文献结果 |
1.4.2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
1.4.3 Meta分析结果 |
1.4.4 偏倚风险评估 |
1.4.5 发表偏倚 |
1.5 小结 |
1.6 问题和展望 |
2. 研究内容二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运动皮层兴奋性改变的经颅磁刺激研究 |
2.1 研究对象 |
2.1.1 诊断标准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流程 |
2.2.1 操作环境 |
2.2.2 研究设备 |
2.2.3 检测指标 |
2.2.4 具体检测流程 |
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2.5 研究结果 |
2.5.1 一般资料比较 |
2.5.2 应用单脉冲TMS检测的脑皮层兴奋性指标比较 |
2.5.3 双脉冲TMS检测运动皮层内抑制/易化(SICI/ICF) |
2.5.4 皮层兴奋性指标和临床变量的相关性检测 |
2.6 小结 |
3. 研究内容三 电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皮层可塑性改变的作用研究 |
3.1 研究对象 |
3.1.1 诊断标准 |
3.1.2 纳入标准 |
3.1.3 排除标准 |
3.1.4 剔除和脱落标准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样本量计算 |
3.2.2 随机化、分配隐藏和盲法 |
3.2.3 研究流程 |
3.2.4 治疗方案 |
3.2.5 评价指标 |
3.3 统计学处理 |
3.4 研究结果 |
3.4.1 一般资料比较 |
3.4.2 临床疗效评价 |
3.4.3 针刺前后运动皮层兴奋性变化 |
3.4.4 相关性分析 |
3.4.5 脱落病例分析 |
3.4.6 不良发生情况汇总 |
3.5 小结 |
第三章 讨论部分 |
1.针灸治疗PHN的中医理论基础 |
1.1 选穴依据 |
1.2 针刺方法 |
1.3 针刺“调神” |
2.针灸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运动皮层兴奋性的作用研究 |
2.1 周围神经电刺激诱发的皮层兴奋性改变 |
2.2 神经病理性疼痛与皮层兴奋性变化 |
2.3 电针对PHN患者的脑可塑性影响 |
3.结论 |
4.创新点 |
5.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2)基于大鼠皮层锋电位及LFP信号的急性疼痛解码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清单、术语表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 |
1.2 疼痛及动物模型介绍 |
1.2.1 疼痛的定义 |
1.2.2 疼痛的分类 |
1.2.3 疼痛的传导通路 |
1.2.4 动物模型 |
1.3 脑神经信号处理 |
1.3.1 采集和刺激技术 |
1.3.2 方法及应用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组织结构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大鼠诱发性疼痛和自发性疼痛下的多模态神经响应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动物与方案 |
2.1.2 CFA模型和SNI模型 |
2.1.3 电极植入与电生理记录 |
2.1.4 ERP和疼痛调制神经元的识别 |
2.1.5 功率谱和时频分析 |
2.1.6 跨频率幅相耦合(PAC)分析 |
2.1.7 基于SVM的自发性疼痛判别 |
2.2 实验结果 |
2.2.1 实验数据概述 |
2.2.2 动物行为分析 |
2.2.3 ACC锋电位活动的变化 |
2.2.4 LFP功率谱分析 |
2.2.5 幅相耦合(PAC)分析 |
2.2.6 LFP功率分析 |
2.2.7 锋电位-LFP相干分析 |
2.2.8 疼痛信号解码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集群锋电位信号的急性疼痛解码算法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动物行为与生理记录 |
3.1.2 基于模型的突变点检测方法 |
3.1.3 突变点检测器集成(ECPDs) |
3.1.4 双脑区的整合 |
3.1.5 缓冲窗口的大小 |
3.1.6 锋电位与LFP的整合 |
3.2 实验观察 |
3.2.1 S1和ACC神经元对疼痛和非疼痛刺激物的混合选择性 |
3.2.2 疼痛刺激下试验之间的可变性 |
3.2.3 计算时间和数据的限制 |
3.3 实验结果 |
3.3.1 计算机仿真实验 |
3.3.2 检测急性疼痛信号的神经科学实验 |
3.3.3 结合锋电位和LFP的检测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局部场电位信号的急性疼痛解码算法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动物 |
4.1.2 神经生理记录 |
4.1.3 实验方案 |
4.1.4 数据预处理 |
4.1.5 功率谱分析 |
4.1.6 疼痛强度解码 |
4.1.7 疼痛开始检测 |
4.2 实验结果 |
4.2.1 LFP信号的功率谱分析 |
4.2.2 疼痛强度的解码分析 |
4.2.3 慢性疼痛状态下疼痛强度的解码分析 |
4.2.4 疼痛强度解码精度的评估 |
4.2.5 基于LFP信号的急性疼痛事件检测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A.1 已发表的论文 |
A.2 科研项目 |
A.3 交流经历 |
(3)慢性痛大脑皮层可塑性的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全文主要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
1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关键科学问题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引物合成 |
2.1.3 腺相关病毒 |
2.1.4 主要生物学试剂 |
2.1.5 主要溶液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慢性炎症痛模型 |
2.2.2 保留性神经损伤模型 |
2.2.3 旷场测试 |
2.2.4 Rotarod测试 |
2.2.5 热板测试 |
2.2.6 Hargreaves测试 |
2.2.7 Von Frey测试 |
2.2.8 位置逃避/回避范式 |
2.2.9 脑区定点注射病毒 |
2.2.10 脑区定点给药 |
2.2.11 尼氏染色 |
2.2.12 免疫组化 |
2.2.13 组织膜蛋白组分提取 |
2.2.14 Western blotting |
2.2.15 皮层神经元原代培养 |
2.2.16 神经元转染及钙成像 |
2.2.17 实时定量PCR |
2.2.18 离体脑片制备及膜片钳记录 |
2.2.19 多电极场电位记录 |
2.2.20 RNAscope原位杂交分析 |
2.2.21 统计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ASIC1a在 ACC脑区不同类型神经元中的表达 |
3.2 ACC脑区的ASIC1a对痛敏的影响 |
3.3 ASIC1a对 ACC脑区突触可塑性的调控 |
3.4 ACC脑区不同类型神经元的ASIC1a对突触可塑性和痛敏的影响 |
3.5 ASIC1a影响痛敏的可塑性分子机制 |
3.5.1 ASIC1a调控慢性痛模型中GluA1在ACC脑区的上膜 |
3.5.2 ASIC1a通过PKCλ促进LTP和痛敏 |
3.5.3 ASIC1a通过胞内Ca2+的升高诱导PKCλ的磷酸化 |
3.6 抑制ACC脑区的ASIC1a能缓解已经形成的痛敏 |
4 讨论 |
4.1 ACC脑区的ASIC1a门控疼痛感受 |
4.2 ASIC1a调控突触可塑性的脑区特异性 |
4.3 ACC脑区的ASIC1a介导LTP和痛敏的分子机制 |
4.4 靶向抑制ASIC1a发挥镇痛作用 |
5 结论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7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靶向离子通道的镇痛新策略研究进展 |
1 引言 |
2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与疼痛 |
2.1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与疼痛 |
2.2 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与疼痛 |
2.3 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与疼痛 |
2.4 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通道与疼痛 |
3 配体门控离子通道与疼痛 |
3.1 NMDAR与疼痛 |
3.2 γ-氨基丁酸A亚型(GABAA)受体与疼痛 |
3.3 P2X受体与疼痛 |
3.4 瞬时感受器电位离子通道与疼痛 |
3.5 酸敏感离子通道与疼痛 |
4 机械门控离子通道与疼痛 |
4.1 Piezo通道与疼痛 |
4.2 K2P通道与疼痛 |
5 挑战和展望 |
6 附表:已进入临床试验的离子通道靶点镇痛药 |
7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4)脊髓Kalirin-7-Shank3-GluA1膜上位在瑞芬太尼诱发二次术后痛觉过敏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大鼠第一次和第二次切口术后疼痛比较及瑞芬太尼对其影响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实验动物 |
1.1.2 实验材料 |
1.1.3 实验方法 |
1.1.4 统计方法 |
1.2 结果 |
1.2.1 大鼠一次手术后与二次手术后痛阈的变化 |
1.2.2 瑞芬太尼对大鼠二次手术后疼痛的影响 |
1.3 讨论 |
1.3.1 瑞芬太尼诱发二次术后痛敏模型的建立与及测定 |
1.3.1.1 Brennan切口痛模型 |
1.3.1.2 瑞芬太尼诱发二次术后痛敏模型的建立 |
1.3.1.3 瑞芬太尼诱发二次术后痛敏测量 |
1.3.2 第二次术后疼痛比第一次更严重吗? |
1.3.3 瑞芬太尼诱发二次术后痛觉过敏 |
1.4 小结 |
二、瑞芬太尼诱发二次术后痛敏大鼠脊髓背角GluA1膜转运对神经元可塑性影响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材料 |
2.1.3 实验方法 |
2.1.4 统计方法 |
2.2 结果 |
2.2.1 瑞芬太尼诱发二次术后痛敏大鼠脊髓背角GluA1 膜转运和神经元形态、功能变化 |
2.2.1.1 脊髓背角GluA1 表达和膜转运变化 |
2.2.1.2 脊髓背角神经元形态变化 |
2.2.1.3 脊髓C纤维诱发场电位变化 |
2.2.1.4 脊髓背角神经元细胞AMPA受体介导mEPSC变化 |
2.2.2 AMPA受体抑制剂NASPM对瑞芬太尼诱发二次术后痛敏大鼠影响 |
2.2.2.1 NASPM对瑞芬太尼诱发二次术后痛敏大鼠行为学影响 |
2.2.2.2 NASPM对瑞芬太尼诱发二次术后痛敏大鼠脊髓背角GluA1表达和膜转位影响 |
2.2.2.3 NASPM对瑞芬太尼诱发二次术后痛敏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形态影响 |
2.2.2.4 NASPM对瑞芬太尼诱发二次术后痛敏大鼠脊髓C纤维诱发场电位影响 |
2.2.2.5 NASPM对瑞芬太尼诱发二次术后痛敏大鼠脊髓脊髓AMPA受体介导的mEPSC影响 |
2.3 讨论 |
2.3.1 脊髓神经元可塑性与痛觉过敏 |
2.3.1.1 脊髓神经元形态可塑性与痛觉过敏 |
2.3.1.2 脊髓神经元功能可塑性与痛觉过敏 |
2.3.2 AMPA受体亚基GluA1 与痛觉过敏 |
2.3.2.1 GluA1 在脊髓的表达 |
2.3.2.2 GluA1 与神经元可塑性 |
2.4 小结 |
三、瑞芬太尼诱发二次术后痛敏大鼠脊髓背角Shank3 对神经元可塑性影响及其对GluA1 膜转运的调控作用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实验动物 |
3.1.2 实验材料 |
3.1.3 实验方法 |
3.1.4 统计方法 |
3.2 结果 |
3.2.1 脊髓背角Shank3 表达变化 |
3.2.2 脊髓背角Shank3与GluA1 的共表达情况 |
3.2.3 Shank3 小干扰RNA对脊髓背角Shank3 表达影响 |
3.2.4 Shank3 小干扰RNA对瑞芬太尼诱发二次术后痛敏大鼠影响 |
3.2.4.1 Shank3 小干扰RNA对瑞芬太尼诱发二次术后痛敏大鼠行为学影响 |
3.2.4.2 Shank3 小干扰RNA对瑞芬太尼诱发二次术后痛敏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形态学影响 |
3.2.4.3 Shank3 小干扰RNA对瑞芬太尼诱发二次术后痛敏大鼠脊髓C纤维诱发场电位影响 |
3.2.4.4 Shank3 小干扰RNA对瑞芬太尼诱发二次术后痛敏大鼠脊髓背角AMPA介导mEPSC影响 |
3.2.4.5 Shank3 小干扰RNA对瑞芬太尼诱发二次术后痛敏大鼠脊髓背角GluA1 膜转运影响 |
3.3 讨论 |
3.3.1 Shank3 蛋白 |
3.3.1.1 Shank3 蛋白分子结构及其分布 |
3.3.1.2 Shank3 在突触发生和功能中的作用 |
3.3.1.3 Shank3 与疼痛 |
3.3.2 在瑞芬太尼诱发二次术后痛敏大鼠脊髓背角中Shank3 蛋白对GluA1 膜转运调控的探讨 |
3.4 小结 |
四、瑞芬太尼诱发二次术后痛敏大鼠脊髓背角Kalirin-7 对神经元可塑性影响及其对Shank3-GluA1 的调控作用 |
4.1 对象和方法 |
4.1.1 实验动物 |
4.1.2 实验材料 |
4.1.3 实验方法 |
4.1.4 统计方法 |
4.2 结果 |
4.2.1 脊髓背角Kalirin-7 表达变化 |
4.2.2 慢病毒沉默Kalirin-7 功效 |
4.2.3 抑制脊髓背角Kalirin-7 对瑞芬太尼诱发二次术后痛敏大鼠影响 |
4.2.3.1 抑制脊髓背角Kalirin-7 对瑞芬太尼诱发二次术后痛敏大鼠行为学影响 |
4.2.3.2 抑制脊髓背角Kalirin-7 对瑞芬太尼诱发二次术后痛敏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形态影响 |
4.2.3.3 抑制脊髓背角Kalirin-7 对瑞芬太尼诱发二次术后痛敏大鼠C纤维诱发场电位影响 |
4.2.3.4 抑制脊髓Kalirin-7 对瑞芬太尼诱发二次术后痛敏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AMPA受体介导mEPSC影响 |
4.2.3.5 瑞芬太尼诱发二次术后痛敏大鼠脊髓背角Kalirin-7 对Shank3-GluA1 调控 |
4.3 讨论 |
4.3.1 Kalirin-7 蛋白 |
4.3.1.1 Kalirin-7 蛋白分子结构及其分布 |
4.3.1.2 Kalirin-7 在突触发生和功能中的作用 |
4.3.1.3 Kalirin-7 与疼痛 |
4.3.2 在瑞芬太尼诱发二次术后痛敏大鼠脊髓中Kalirin-7对Shank3-GluA1 膜转运调控的探讨 |
4.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Kalirin-7 在树突棘形态可塑性中的关键作用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的效应和VPL经元放电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经穴效应特异性的研究进展 |
1. 经穴效应循经特异性相关研究 |
2. 经穴效应部位特异性相关研究 |
3. 经穴效应“穴性”特异性的相关研究 |
4. 经穴效应特异性与神经节段相关性研究 |
5. 经穴效应特异性的相对性与整体性认识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IBS的相关认识及研究概况 |
1. 现代医学对IBS的相关认识及研究 |
2. 中医对IBS的相关认识及研究 |
3. 针灸对IBS的研究概况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与IBS相关神经核团的研究概况 |
1. 与IBS内脏痛相关的神经核团 |
2. 与IBS情绪心理异常相关核团 |
3. 与IBS胃肠动力异常相关神经核团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1. 电针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大便性状的影响 |
2. 电针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肠道痛敏的影响 |
3. 电针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情绪心理行为的影响 |
4. 电针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结肠组织5-HT_(3A)R表达的影响 |
5. 电针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丘脑PKMζmRNA表达的影响 |
6. 电针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VPL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
讨论 |
1. 实验模型的选择及评价 |
2. 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不同病理生理改变的影响 |
3. 不同经穴对IBS大鼠痛觉及肠运动相关分子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
4. 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VPL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
结语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慢性坐骨神经结扎大鼠前扣带皮层调控脊髓痛觉信息传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一)材料 |
(二)方法 |
结果 |
第一部分:大鼠疼痛-焦虑/抑郁模型的建立及评估 |
第二部分:使用抗抑郁药可减轻CCI大鼠痛觉变化 |
第三部分:ACC参与调控脊髓伤害性信息的传递 |
第四部分:下行易化系统参与ACC调控脊髓伤害性信息传递 |
讨论 |
一、慢性疼痛常常伴有疼痛-焦虑/抑郁共病 |
二、疼痛-焦虑/抑郁共病模型的稳定制作 |
三、焦虑/抑郁不良痛情绪影响慢性疼痛的程度 |
四、ACC 是痛情绪调控的高级中枢 |
五、ACC 对痛觉信息的调控 |
六、下行易化系统参与 ACC 调控脊髓痛觉信息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痛觉和痛情绪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
致谢 |
(7)盆腔内脏痛信息在中枢传递与调控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回顾 |
一、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
二、前扣带回皮质(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在痛觉传递中的作用 |
第一部分 急性结直肠炎引起的盆腔内脏痛在脊髓水平的传递与调控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试剂 |
2 方法 |
2.1 建立 SD 大鼠急性结直肠炎性痛模型 |
2.2 急性结直肠炎痛行为学观察 |
2.3 动物灌流和组织准备 |
2.4 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急性结直肠炎性痛刺激诱导的 FOS 在腰骶髓的表达 |
2.5 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急性结直肠炎性痛信息传递相关膜受体 NK1R 在腰骶髓的表达 |
2.6 免疫荧光组化染色观察急性结直肠炎性痛刺激诱导腰骶髓的 NK1R 阳性神经元表达 FOS 蛋白 |
2.7 鞘内置管 |
2.8 NK1R 拮抗剂 L732138 的镇痛作用及其对 FOS 蛋白表达和 NK1R 内化的影响 |
2.9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急性结肠炎导致盆腔内脏痛的行为学反应 |
3.2 急性结直肠炎性痛刺激诱导的 FOS 蛋白在腰骶髓的分布和表达变化 |
3.3 NK1R 阳性神经元在腰骶髓的正常分布及其在急性结直肠炎性痛刺激后出现的表达变化和内化 |
3.4 急性结直肠炎性痛刺激诱导腰骶髓的 NK1R 阳性神经元表达 FOS 蛋白 |
3.5 鞘内注射 L732138 对急性结直肠炎导致痛行为的影响 |
3.6 L732138 对急性结直肠炎性痛引起的 FOS 蛋白表达和 NK1R 内化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腰骶髓后连合核内传递盆腔内脏感觉信息和下肢躯体感觉信息纤维的汇聚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试剂 |
2 方法 |
2.1 定位注射 FG 至 SD 大鼠臂旁核 |
2.2 建立急性结直肠炎性痛模型 |
2.3 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急性炎性痛诱导的 FOS 蛋白在 DCN 向臂旁核投射神经元中的表达 |
2.4 注射 WGA 至大鼠盆神经,观察其标记终末在腰骶髓的分布 |
2.5 注射 BDA 至大鼠坐骨神经,观察其标记终末在腰骶髓的分布 |
2.6 分别将三种示踪剂注射至臂旁核、盆神经和坐骨神经,观察 DCN 内分别来自内脏和躯体的两种纤维与臂旁核投射神经元间的联系 |
3 结果 |
3.1 DCN 内的神经元向臂旁核投射并在急性结直肠炎性痛刺激后表达 FOS 蛋白 |
3.2 来自盆神经的传入神经纤维在脊髓内的分布及其与臂旁核投射神经元的联系 |
3.3 来自坐骨神经的传入神经纤维在脊髓内的分布及其与臂旁核投射神经元的联系 |
3.4 DCN 内向臂旁核投射神经元及其与来自盆神经和坐骨神经的传入纤维之间的联系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实验性肠易激综合征内脏痛引起脑内FOS蛋白表达及其所致的焦虑反应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试剂 |
2 方法 |
2.1 建立实验性 IBS 小鼠模型 ZIC |
2.2 行为学实验检测酵母多糖结肠灌注导致的慢性内脏痛 |
2.3 旷场实验检测 ZIC 模型动物的自发行为改变 |
2.4 高架十字迷宫和黑白箱检测 ZIC 模型动物的焦虑行为改变 |
2.5 免疫组化染色观察 ZIC 模型动物内脏痛诱导 FOS 蛋白在脑区的表达 |
2.6 腹腔注射 NB001 和 Gabapentin 对 ZIC 模型动物内脏痛及焦虑行为的影响 |
3 结果 |
3.1 ZIC 模型小鼠的内脏痛反应明显增强 |
3.2 旷场实验中,ZIC 模型小鼠的自发行为变化 |
3.3 ZIC 模型小鼠在高架十字迷宫和黑白箱中的焦虑样行为 |
3.4 FOS 蛋白在 ZIC 模型小鼠脑内与痛和情绪相关脑区的表达 |
3.5 NB001 与 Gabapentin 对 ZIC 模型小鼠内脏痛行为的影响 |
3.6 NB001 与 Gabapentin 对 ZIC 模型小鼠自发行为的影响 |
3.7 NB001 与 Gabapentin 对 ZIC 模型小鼠焦虑样行为的影响 |
4 讨论 |
第四部分 实验性肠易激综合征引起前扣带回皮质发生可塑性变化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试剂 |
2 方法 |
2.1 建立实验性 IBS 小鼠模型 ZIC |
2.2 电生理学实验使用溶液的配制 |
2.3 全细胞膜片钳记录 ACCⅡ层神经元的 mEPSC、PPF 和 AMPA 受体的 I-O 曲线 |
2.4 Med64 多位点场电位记录方法诱发和记录 IBS 模型小鼠 ACC 内多位点L-LTP 的改变 |
2.5 Western Blot 检测 ACC 内 GluA1 的表达变化 |
3 结果 |
3.1 ZIC 模型小鼠 ACC 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改变 |
3.2 ZIC 模型小鼠 ACC 神经元自发放电增强 |
3.3 ZIC 模型小鼠 ACC 神经元的 L-LTP 减弱 |
3.4 ZIC 模型小鼠 ACC 神经元内 GluA1 的表达量长期增多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初级感觉神经元的分泌和胞吞:单个囊泡行为的全内反射显微成像(TIRFM)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list |
第一章 序论 |
1.1 神经元的分泌 |
1.1.1 组成型分泌和受控分泌 |
1.1.2 突触囊泡和致密囊泡的分泌 |
1.1.3 突触 SV 分泌和神经内分泌细胞 DCV 分泌的研究 |
1.1.4 神经元的突触外分泌 |
1.2 神经元的内吞 |
1.2.1 内吞的基本特性和分类 |
1.2.2 突触的内吞 |
1.3 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分泌的研究 |
1.3.1 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分类和功能 |
1.3.2 背根神经节神经元中的神经肽 |
1.3.3 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突触分泌 |
1.3.4 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突触外分泌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1 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分离,电转与培养 |
2.1.2 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分离,培养与转染 |
2.1.3 质粒构建 |
2.1.4 免疫荧光 |
2.1.5 TIRF 成像 |
2.1.6 膜片钳记录 |
2.1.7 胞内钙成像 |
2.1.8 FM 染料内吞 |
2.1.9 Transferrin 内吞 |
2.1.10 Western blot |
2.1.11 辣根过氧化物酶内吞与单细胞电镜 |
2.1.12 数据统计和分析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初级感觉神经元神经肽分泌的调控 |
3.1.1 NPY‐pHluorin 定位于 DRG 神经元的 DCV 中 |
3.1.2 实时记录 DRG 神经元的神经肽分泌 |
3.1.3 神经肽分泌存在不同的囊泡融合方式 |
3.1.4 胞体和轴突分泌的不同特性 |
3.1.5 生理水平的电刺激频率对神经肽分泌的调节 |
3.1.6 痛觉刺激对神经肽分泌的调节 |
3.1.7 结论 |
3.1.8 讨论 |
3.2 SYNAPTOTAGMIN 11 对神经元内吞的调节 |
3.2.1 Synaptotagmin 11 knockdown 加速刺激偶联的内吞 |
3.2.2 Synaptotagmin 11 作用于 dynamin 依赖的内吞 |
3.2.3 Synaptotagmin 11 定位于囊泡运输的通路上 |
3.2.4 Synaptotagmin 11 在 clathrin 介导的内吞中起作用 |
3.2.5 Synaptotagmin 11 在巨内吞过程中起作用 |
3.2.6 Synaptotagmin 11 增加了内吞发生的频率 |
3.2.7 结论 |
3.2.8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大鼠腰髓节段突触网络形成的生后发育(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回顾 |
引言 |
1 材料 |
2 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雌激素在痛相关厌恶情绪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前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品及试剂 |
1.3 实验仪器及工具软件 |
2 实验方法 |
2.1 行为学实验 |
2.2 ACC脑片的制备及电生理记录 |
2.3 ACC神经元原代培养 |
2.4 免疫荧光化学实验 |
2.5 Western blot |
2.6 微透析实验 |
三、结果 |
1 内源性雌激素参与痛相关厌恶情绪的形成 |
1.1 雌雄大鼠可建立相似的F-CPA |
1.2 阻断rACC内雌激素受体或抑制雌激素合成能阻断F-CPA形成,但不影响福尔马林伤害性刺激引起的急性痛反应 |
1.3 阻断PFC内雌激素受体不能阻断F-CPA的形成 |
1.4 卵巢雌激素剥夺大鼠仍能形成F-CPA |
1.5 福尔马林伤害性刺激能引起rACC局部雌激素快速合成和释放 |
2 外源性雌激素通过调控NMDA受体参与厌恶情绪的形成 |
2.1 外源性雌激素在ACC内能引起CPA的形成 |
2.2 雌激素引起的CPA主要通过rACC内的膜雌激素受体介导 |
2.3 雌激素通过激活NMDA受体通路参与痛厌恶相关情绪的形成 |
3 雌激素通过磷酸化NMDA受体NR2B和磷酸化ERK-CREB发挥其快速作用 |
3.1 雌激素快速磷酸化NMDA受体NR2B |
3.2 雌激素通过激活NMDA受体激活ERK-CREB信号通路 |
4 雌激素受体在rACC内的分布 |
4.1 不同亚型的雌激素受体在rACC神经元的亚细胞分布 |
4.2 不同雌激素受体在雌雄大鼠脑内的合成和表达的细胞类型 |
5 雌激素对兴奋性突触传递的调节 |
5.1 雌激素对rACC神经元基本电生理学特性的影响 |
5.2 雌激素快速增强rACC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
5.3 雌激素快速增大NMDA-EPSC/AMPA-EPSC比值 |
5.4 雌激素的快速作用对于突触后NMDAR和AMPAR有不同作用 |
5.5 雌激素增强突触前谷氨酸释放 |
6 雌激素对rACC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
6.1 雌激素快速诱导NMDAR介导的长时程增强 |
6.2 雌激素通过膜受体诱导NMDA-LTP |
6.3 GPCR、PKA和NR2B介导NMDA-LTP的形成 |
6.4 内源性雌激素参与theta波刺激诱导的LTP形成 |
7 雌激素的快速作用促进ACC神经元树突棘的生长 |
四、讨论 |
1 伤害性刺激激活的脑源性雌激素在痛情绪形成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
2 雌激素快速增强rACC脑区的兴奋性突触传递 |
3 膜雌激素受体介导的G蛋白依赖的快速信号通路参与突触可塑性的形成和痛情绪的建立 |
4 树突棘形态、突触可塑性和痛相关厌恶情绪间的相互关系 |
五、总结 |
六、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TIME-DEPENDENT PLASTICIRY PRODUCED BY LTP OF C-FIBER EVOKED FIELD POTENTIALS IN SPINAL DORSAL HORN(论文参考文献)
- [1]电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运动皮层兴奋性的作用研究[D]. 杨一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2]基于大鼠皮层锋电位及LFP信号的急性疼痛解码算法研究[D]. 肖征东. 浙江大学, 2019(03)
- [3]慢性痛大脑皮层可塑性的新机制研究[D]. 李胡松.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4]脊髓Kalirin-7-Shank3-GluA1膜上位在瑞芬太尼诱发二次术后痛觉过敏中的作用研究[D]. 郭素倩.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5)
- [5]不同经穴对IBS模型大鼠的效应和VPL经元放电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D]. 吴艳英.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5)
- [6]慢性坐骨神经结扎大鼠前扣带皮层调控脊髓痛觉信息传递的研究[D]. 徐静. 第二军医大学, 2017(06)
- [7]盆腔内脏痛信息在中枢传递与调控的机制[D]. 张明明. 第四军医大学, 2014(01)
- [8]初级感觉神经元的分泌和胞吞:单个囊泡行为的全内反射显微成像(TIRFM)研究[D]. 王叶拾. 北京大学, 2013(09)
- [9]大鼠腰髓节段突触网络形成的生后发育[D]. 赵振宇. 第四军医大学, 2012(05)
- [10]雌激素在痛相关厌恶情绪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D]. 肖晓. 复旦大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