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tudy o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Body Measurement Terminology between ASTM and China GB Standard(论文文献综述)
李霜[1](2020)在《快速公交运行平稳性指标量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机动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机动车保有量、小汽车保有量都在不断增长,小汽车出行量也逐步增加,随之而来的是日益严峻的各种城市问题,比如,环境污染、城市交通拥堵、城市停车难、居民出行环境和宜居度下降等。因此,倡导绿色出行,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很多城市解决交通问题和改善居民出行环境所选取的重要措施。快速公交(BRT)作为公共交通的主要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式介于地铁轻轨和常规公交之间,具有高品质、大运量、耗能少、造价成本低等优点,但现实情况是国内很多城市的BRT系统服务质量不高,并不能很好地发挥它的自身优势,使之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方式。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快速公交运行服务水平是快速公交能否快速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快速公交运行平稳性作为影响快速公交运行服务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客观的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和具体量化十分重要,但是国内外针对这一问题的专门研究却相对较少。因此,对快速公交运行平稳性指标量化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十分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的。本文在阅读分析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和标准规范的基础上,通过对快速公交运行过程、小汽车运行过程和铁路等平稳性领域研究相对较成熟的轨道交通运行过程进行比较分析,区分不同交通方式的运行过程在量化和评价平稳性的时候考虑侧重点的异同,进而明确快速公交运行平稳性的内涵,类比和借鉴相关领域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为寻求和确定快速公交运行平稳性评价指标和量化方法奠定基础。通过快速公交运行特征和平稳性评价方法的分析,本文采用了基于能量分析理论的动能因子法、动量因子法和均方根值法来表征快速公交运行平稳性。其中,动能因子法是以单位距离内人体所承受的平均动能变化为原理基础,采用动能因子这一指标;动量因子法是以单位时间内人体所承受的平均动量变化为原理基础,采用动量因子这一指标;均方根值法则是借鉴振动分析和数理统计里面均方根的概念来表征加速度平均变化的情况,进而表征平稳性变化。以上三种评价方法,都是评价结果越高,平稳性越差;反之,评价值越低,平稳性则越好。最后,本文以济南市BRT1号线为实例,以快速公交公司行车记录仪上的秒级车速、停车信息、开关门记录等为基础数据;分别利用动能因子法、动量因子法、均方根值法三种快速公交运行平稳性评价方法对3辆车3天54个循环班次的实际运行平稳性进行客观评价;然后从整条线路、典型行驶区间、站点-站点、平峰-高峰四个不同层面对快速公交运行平稳性的评价结果以及上述三种评价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进行分析。实例结果显示:①整条线路评价时,三种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都服从正态分布;②从整条线路、典型行驶区间、站点-站点三个层面来看,三种评价方法有较好的一致性,评价结果整体都是均方根值>动能因子>动量因子,且动量因子法和均方根值法一致性较高,而有些情况下,动能因子法会与前两者有差异;③通过不同层面的分析,发现动能因子法和动量因子法、均方根值法的差异主要是受时间因素的影响;④三种方法中动能因子法能更准确地表征快速公交运行平稳性,尤其在站点-站点层面分析时可以更清晰直观地看出动能因子法在平稳性差的路段,评价值较高,平稳性好的路段,评价值较低,而动量因子法和均方根值法受时间因素影响在有些条件下会出现不准确的情况。
李鑫[2](2020)在《儿童用品领域中国与欧美地区监管制度和标准对比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社会产品,消费品无时不刻的存在并影响着人们及整个社会,我国现阶段把消费品划分为17种类型,其中包括服装鞋帽、家用电器、儿童用品等,每一种类型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能的高低更是关系民生的重要指标。现阶段,我国儿童用品的监管体制与欧美差异较大。欧盟推行的是大陆法体系,其特点是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某个项目或材料是无害的,先将其视为有害,对其提出必要的法规或者标准,以保护消费者的安全。这种体系的保险系数高,对于暂时危害证明基础数据不足时仍可先行管理。美国是判例法体系,相对于欧盟更加科学合理,但是它要求的数据采集系统很高,结合我国目前的基础数据系统缺乏的实际,目前难以效仿,但可作为未来追求的目标。我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儿童用品生产国和出口国,但多以小型企业OEM代加工模式为主。由于国外产品的技术指标与国内的差异,出口产品存在机械物理、标识和使用说明不合格,以及化学元素超标等多个问题,对我国相关产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国内外产品标准的对比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就儿童用品领域中国与欧美地区的监管体制和标准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从而为中国相关制度建设和标准的修订提供必要的理论与数据支持。
教育部[3](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王连昭[4](2020)在《我国笔迹鉴定意见的表述与审查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鉴定意见作为我国法定证据种类之一,在诉讼中发挥着的作用日趋重要,由于其具有科学性、专业性的特点,又被称作科学证据,甚至对审判活动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为保证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党和国家对规范司法鉴定管理十分重视:2005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立了“健全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方向。2016年5月1日,重新修订的《司法鉴定程序通则》正式实施。2016年7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了“完善对证人、鉴定人的法庭质证规范。落实证人、鉴定人、侦查人员出庭作证,提高出庭作证率。”2016年10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健全司法鉴定管理与使用衔接机制的意见》。2016年11月,司法部印发了《司法鉴定委托书》等7种文书格式。2017年9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健全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2018年12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18年第17号国家标准公告,由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牵头研制的《文件鉴定通用规范》、《笔迹鉴定技术规范》、《印章印文鉴定技术规范》等11项标准获批,作为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并于2019年4月1日起实施。基于以上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规定与司法改革的基本精神,以及司法鉴定技术规范标准的修订与完善,结合实证调研中发现的笔迹鉴定意见书表述、鉴定意见的质证、审查等司法实践中较为突出、亟需解决的问题,提出我国笔迹鉴定意见的表述与审查标准的相关建议,为落实“健全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以及司法鉴定标准化,在诉讼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司法鉴定的作用,提供实践和理论上的参考。本文共分为五章,约22万字,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笔迹鉴定意见概述。要研究笔迹鉴定意见的表述与审查规范,前提是需要明确笔迹鉴定意见作为证据的相关基本属性,只有对笔迹鉴定意见进行清晰的界定与诠释之后,才能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认识与理解。首先,笔迹鉴定意见的概念诠释。笔迹鉴定意见属于司法鉴定意见的一个类别,是我国法定证据种类之一。笔迹鉴定意见产生于司法鉴定活动,应用于诉讼审判活动,具有科学性与法律性的双重属性。因此,对于笔迹鉴定意见的概念的理解,应从鉴定科学、诉讼法律以及管理体制等多个视域下加以把握。第二,笔迹鉴定意见的历史发展。我国笔迹鉴定发展历史悠久,可分为古代的萌芽与起源,近代的变化与演进,现代的进步与繁荣等三个阶段,同时应考量与借鉴域外笔迹鉴定意见的特点与优势。第三,笔迹鉴定意见的科学基础。实践中,对笔迹鉴定的理论是否科学的质疑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对主观经验判断的质疑与对不确定性鉴定意见的困惑。从书写技能与书写习惯、书写习惯与笔迹特征、经验判断与定量分析三个方面对笔迹鉴定意见的认知进行探讨,再从笔迹鉴定意见的生成、笔迹鉴定意见的实质、笔迹鉴定意见的质证三个方面对笔迹鉴定意见进行理性把握,丰富笔迹鉴定意见的科学基础理论。最后,笔迹鉴定意见的证据适用。整理英美法系国家可采性与相关性等规定,大陆法系国家证明力与证据能力等规定,以及我国法中的证明力与证据能力的相关规定,研究笔迹鉴定意见作为证据转化为定案根据的条件。以笔迹鉴定意见的证据能力现状分析与笔迹鉴定意见证据能力的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完善笔迹鉴定意见证据能力规定以及笔迹鉴定意见的审查机制。第二章,笔迹鉴定意见标准的基础理论。标准化是我国笔迹鉴定以及司法鉴定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保障司法鉴定质量,完善司法鉴定证据审查的前提与基础。本章从四个方面对笔迹鉴定意见的标准进行阐述。首先,笔迹鉴定意见标准概说。整合各方观点,详细论述司法鉴定标准的概念与定义,笔迹鉴定标准的概念与定义,以及笔迹鉴定意见标准的概念与定义。从标准、法律法规、科学技术三个视角,探讨笔迹鉴定意见标准的科学性与法律性、统一性与适时性、明确性与模糊性等基本属性。第二,笔迹鉴定意见标准的分类。笔迹鉴定意见的标准包括:笔迹鉴定意见的程序标准、笔迹鉴定意见的技术标准、笔迹鉴定意见的表述标准和笔迹鉴定意见的审查标准四个部分。笔迹鉴定意见的程序标准可分为案件受理程序标准、案件鉴定程序标准和案件归档程序标准。笔迹鉴定意见的技术标准可分为形成方式技术标准、鉴定条件技术标准、比较检验技术标准和综合评断技术标准。笔迹鉴定意见的表述标准可分为基本情况表述标准、鉴定过程表述标准、鉴定意见表述标准和比对表的制作标准。笔迹鉴定意见的审查标准可分为鉴定意见质证标准、鉴定意见认证标准和鉴定意见争议解决标准。第三,笔迹鉴定意见标准的制定依据。主要研究笔迹鉴定意见标准与诉讼证明活动的关系,笔迹鉴定意见标准与司法鉴定制度的关系,笔迹鉴定意见标准与笔迹鉴定技术的关系,笔迹鉴定意见标准与笔迹鉴定质量监控的关系。最后,制定笔迹鉴定意见标准的实施保障。提出制定笔迹鉴定意见标准应有统一的组织领导,应有专业的起草小组,应顺应时代文化背景并采取动态的修正模式。第三章,笔迹鉴定意见表述与审查的实证研究。本章包含四个实证研究项目,实证研究的对象依次是笔迹鉴定意见书的表述情况与存在问题,笔迹鉴定意见的证据运用情况,笔迹鉴定标准的实践与改革建议。首先,笔迹鉴定文书规范实证研究。以我国10家司法鉴定机构的130份近两年(2017-2018年)的笔迹鉴定意见书为研究样本,对目前笔迹鉴定意见书较为普遍存在的“重结论,轻程序”、分析说明模板化、比对表标识不规范、非确定性鉴定意见不断增多等典型问题进行归纳及原因分析,说明这些存在问题导致的消极后果,探讨从统一并提高笔迹鉴定表述标准,加强笔迹鉴定文理表达研究,把握笔迹鉴定表述的简略性与详细性、模糊性与准确性、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特点等方面,对笔迹鉴定意见书的制作与表述加以完善。第二,笔迹鉴定意见证据应用的实证研究。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对上海市2018年涉及笔迹鉴定的408份裁判文书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变量包括裁判文书数量与类型、申请鉴定事由、审判层级、法院层级与单位、鉴定机构、笔迹鉴定项目、笔迹鉴定意见结果、是否重新鉴定、法院采信情况、案件判决情况多个要素,较为全面的展示了笔迹鉴定意见证据在案件诉讼中的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就实践应用中出现的裁判文书表述、鉴定启动程序、鉴定人出庭、笔迹鉴定意见表述、鉴定意见认证采信等典型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改革优化建议。第三,笔迹鉴定标准实践认知的现状调查。采用“笔迹鉴定技术规范实践认知问卷”对我国8所司法鉴定机构99名文书鉴定人进行调研。调查结果发现,鉴定人充分认可《笔迹鉴定技术规范》对笔迹鉴定工作的重要规范和指导意义,但对于鉴定意见的种类与分级仍存在较大争议,对于鉴定意见的判断依据还不够明确,对获得继续培训教育有较大需求。建议通过制定《笔迹鉴定技术规范指导意见》解释、说明相关技术难点,落实《笔迹鉴定技术规范》应用。相关部门应加快面向鉴定人、办案人员的技术规范指导、应用、培训等工作,进一步扩大技术规范影响力,充分发挥技术规范的功能和作用。最后,笔迹鉴定标准实践与改革的调研分析。采取走访调研、电话采访、微信调研、委托调研等方式。调研提纲针对法官、鉴定人、司法行政人员、律师共设计了35个问题,主要侧重了解法官、鉴定人、司法行政人员、律师对现有司法鉴定相关法律法规、司法鉴定标准、笔迹鉴定标准的主观评价以及优化改革的主流态度。为研究、完善我国笔迹鉴定意见表述与审查标准提供现实依据与参考建议。第四章,笔迹鉴定意见的表述规范研究。基于实践中笔迹鉴定意见书在制作与文字表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现行《笔迹鉴定技术规范》为依据,结合鉴定人开展鉴定工作,书写鉴定文书的具体情况,以《司法鉴定意见书》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基本情况、检验过程与分析说明、鉴定意见三个主要部分,提出笔迹鉴定基本情况的表述规范、笔迹鉴定检验过程的表述规范、笔迹鉴定结果的表述规范等相关研究与建议。首先,我国现行笔迹鉴定技术规范。将2019年4月1日起实施的《文件鉴定通用规范》、《笔迹鉴定技术规范》等国家标准分别与已经废止的司法部《文书鉴定通用规范》、《笔迹鉴定规范》和公安部登记管理,同时制定并使用的公共安全行业鉴定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第二,笔迹鉴定基本情况的表述规范研究。分别对案情概述表述规范,鉴定材料表述规范,委托要求表述规范,进行相关规定的研究,并提出具体的表述规范建议。第三,笔迹鉴定检验过程的表述规范研究。分别对检材检验表述规范、样本检验表述规范、比较检验表述规范、综合评断表述规范、比对表的制作规范,进行相关规定的研究,并提出具体的表述规范建议。最后,笔迹鉴定结果的表述规范研究。参考美国、荷兰等国家的笔迹鉴定结果的种类,比较分析我国国家标准与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对笔迹鉴定结果种类的不同划分以及区别和联系。结合我国对不同种类鉴定意见的判断依据,针对现有技术标准鉴定意见分级偏主观,级别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缺乏足够的量化依据和客观的评价标准等问题,提出在鉴定意见种类判断依据的规定上应对鉴定人对鉴定种类的选择上加以一定的限制。在现行技术规范的表述标准基础上,研究进一步完善技术规范表述规范,并对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探讨。第五章,笔迹鉴定意见的审查标准研究。目前学术研究以及司法实践中,对鉴定意见证据的审查主要集中于法律层面和程序层面,没有针对鉴定意见实质性审查的具体研究成果和立法规定,导致法官在审查鉴定意见时显得力不从心。本章,从笔迹鉴定的技术标准、技术原理、技术步骤、技术方法等方面,重点研究对笔迹鉴定意见的实质性审查。第一,笔迹鉴定意见的质证标准研究。立足笔迹鉴定意见质证的基础理论,结合笔迹鉴定意见质证的现状与困境,从鉴定意见书的“基本情况”部分、“鉴定过程与分析说明”部分、“鉴定意见与附注”部分的提出质证要点。第二,笔迹鉴定意见的认证标准研究。立足笔迹鉴定意见认证的基础理论,结合笔迹鉴定意见认证的诉讼需求与制度缺陷,从鉴定意见不予采信的情形、限制采信的情形(有条件采信)、证明力降低的情形,对完善、细化笔迹鉴定意见的认证标准提出相关建议。第三,笔迹鉴定意见的专家辅助人制度研究。基于我国专家辅助人制度仅具雏形且可塑性强的考量,结合前期研究成果与实践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构建公益属性专家辅助人制度的设想,实施司法鉴定行业协会管理为主,法院监督为辅的管理模式,以期进一步促进专家辅助人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第四,冲突笔迹鉴定意见解决机制研究。产生冲突笔迹鉴定意见有诸多因素,可以归纳为启动程序、鉴定材料、技术标准、重新鉴定等几方面原因。我国应尽快构建冲突鉴定意见的预防机制和选择机制,不断完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更好发挥司法鉴定为诉讼服务的功能和价值。
应婷丽[5](2020)在《新加坡、日本和中国大陆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已由表层次的“生产力水平竞争”转化为深层次的“人才竞争”,各国围绕核心素养陆续进行新的一轮课程改革。课程标准是课程的纲领性文件,对课程教学、实施和评价具有重要作用。新加坡、日本是高质量教育的国家,科学课程在国际教育测试PISA和TIMSS一直表现优秀。对新加坡和日本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进行研究,可为我国生物学课程标准改革和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以新加坡、日本和中国大陆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简称ISO)的标准结构和起草准则、“计划课程调查”(survey of enacted curriculum,简称SEC)关于生物学内容的分类和相关文献分析构建课程标准文本结构、目标、内容广度和深度分析工具,对课程标准文本结构、课程理念和目标、课程结构和内容、课程评价进行比较,得出以下结论:(1)新加坡、日本和中国大陆课标文本结构基本一致。各国都大致包含封面、目次、前言、范围、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和实施建议8个必选要素。其中,日本缺少前言部分,新加坡课标另有术语和定义、参考文献以及规范性引用3个可选要素。(2)新加坡、日本和中国大陆都从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和学习方式三个方面陈述课程理念,人才培养理念都是本土化“核心素养”。其中,新加坡学习理念注重学习过程的现实背景渗入、日本理念制定以教育法规为基础且注重建设向社会开放的课程、中国另有课程评价理念。三国课程目标都围绕课程理念进行设置,包含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但新加坡和日本注重学习态度目标且新加坡具有科学实践目标,中国大陆具有学科化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3)新加坡、日本和中国大陆课程结构都是“基础”+“加深”的形式,但新加坡在学习之前就进行分流,日本设有综合式“科学与人类生活”科目。三国课程内容都以“行为目标”形式进行表述、以概念组织内容,但新加坡注重以指导性问题进行概念的联系,日本注重概念编排的螺旋式上升。三国课程内容都注重“生命系统的组成”“动物和人体生物学”“遗传”等领域的基本知识,但课程广度存在差异,新加坡更为注重科学与环境领域、遗传领域微观化以及学科的交叉渗透知识,日本更为注重进化领域的知识,中国大陆更为注重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知识。三国课程内容深度也不同,新加坡总课程深度大于中国大陆,但除部分知识点外,课程内容的认知水平要求低于中国大陆;日本课标中行为动词较少,不能明确认知要求;中国大陆大部分知识认知要求处于“理解”水平。三国都注重科学探究,但新加坡无相应探究活动参考,日本总体探究活动少于中国且在人体、动物和植物领域均有相应探究活动,而中国大陆注重科学史实验。(4)新加坡、日本和中国大陆都根据课程目标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多元,评价方法多样,注重教、学、评的一体性。新加坡具有科学实践评价目标,课程评价方案详细、可操作性性强;日本在国家和个人的层面提出了相应改善评价的建议,注重态度的评价;中国大陆具有学业质量标准的四级水平,具有评价案例。基于以上结论,提出我国课程标准改进和实施的5点建议:(1)增加参考文献、规范性引用、术语与定义要素;(2)明确核心素养、加强家校合作、设立科学教育法规;(3)理解目标内涵、凸显科学本质、注重学习态度;(4)加强概念联系、注重学习进阶、强调学科渗透、适当调整广度;(5)强调可操作性评价、注重真实情境评价、重视实践与态度评价。
姜凯[6](2020)在《俄汉工科术语语义泛化认知对比研究》文中提出语言中最敏感和活跃的部分便是词汇,它最清楚地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类思维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也不断地扩大知识领域,现有的词汇系统已经不能满足新事物和现象的称名。术语的创新使用所导致的术语语义泛化现象,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术语语义泛化是词汇系统补充的有效途径,同时也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术语通过语义泛化扩大了其使用范围,扩展了词义,不仅充实了标准语,也扩充了其他学科领域的术语总汇。本文从语义学出发,结合认知术语学、对比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对俄汉两种语言工科术语语义泛化进行对比分析,分别从同域语义泛化、跨域语义泛化、非术语化三个方面探究俄汉工科术语语义泛化两种语言背后的认知差异,揭示俄汉两民族不同的语言世界图景观。全文由五章组成。第一章介绍了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创新之处以及研究方法等;第二章概述了认知术语学、语义学以及对比语言学相关理论基础,并对术语、工科术语、术语语义泛化进行概念界定,分析了俄汉工科术语语义泛化的特点及表现;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则主要从语义泛化表现、范畴化特征及语言世界图景表征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了俄汉工科术语同域语义泛化、跨域语义泛化、非术语化现象的异同。
郑杨彤[7](2020)在《俄汉工科术语语义生成认知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术语学研究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70年代才开始发展成立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近几十年来,随着现代科技进步,术语学研究发展迅速,研究内容不断更新,研究范式不断变化,研究成果丰富。术语学研究对象是某一专业领域内的术语总汇。认知术语学作为新兴学科,形成至今逐渐成为术语学研究的重要方向,引领着21世纪的术语学研究。本课题研究以俄汉工科术语为研究对象,以语义学、对比语言学、认知术语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对比分析俄汉工科术语语义生成的方式、构成的认知模式,探究俄汉工科术语语义生成的异同,进一步尝试分析俄汉工科术语语言世界图景的异同。全文共五章。第一章介绍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进行阐述;第二章在语义学、认知术语学以及对比语言学范围内阐释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第三章简述学界对术语的定义,阐述术语与普通词的关系,对工科术语进行界定,从语义、形态等角度对俄汉工科术语进行分类;第四章对比分析俄汉工科术语的语义生成方式,重点探究隐喻方式与转喻方式;第五章通过对俄汉工科术语的范畴化特征、认知模式及语言世界图景的异同对比分析,阐释俄汉工科术语语义生成的内在机理和外在表征。
李艳红[8](2019)在《中美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的解析与比较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室内装修污染、食品安全、饮水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生活,面对这种形势,国家出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健康建筑是健康中国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建筑技术的进步,我国现行的《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应继续完善以更好的指导健康建筑的进一步发展。美国WELL建筑标准作为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其评价体系和内容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故本文希望通过对我国《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和美国WELL建筑标准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健康建筑评价标准》新形势下存在的问题,提出《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的发展建议,进而为我国标准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首先,论文对健康建筑的研究背景、概念和学术动态进行文献调研,明确了论文的主要目的和研究思路。通过现场调研的方法选取国内五个省市9个健康建筑项目进行调研,归纳分析健康建筑设计、建造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建筑从业人员进行调研,总结《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现阶段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其次,论文对国内外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的背景、评价方式和技术内容进行梳理分析,重点对各个标准的健康评价指标进行详细对比,分析国内外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的异同,指出将健康纳入建筑评价标准的考虑范围是建筑领域的发展趋势。然后,论文对美国WELL建筑标准新旧版本进行比较,从整体框架和指标条文方面总结WELL建筑标准的修订变化,进而分析美国WELL建筑标准的变化趋势。接着论文对我国《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和美国WELL建筑标准从制定机构、整体框架、指标条文、评价机制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重点开展了指标条文方面的比较,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分析;阐述了中美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的异同点,并分析了异同产生的原因。最后,论文通过中美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的比较,总结我国《健康建筑评价标准》新形势下存在的问题,同时借鉴WELL建筑标准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在评价方式、指标体系和运行管理方面的发展建议,为我国标准的不断优化完善和后续编制修订工作提供帮助和参考。
马力,韩溟,孙晶环[9](2019)在《医用红外热像在发热筛查中的应用》文中认为体温异常是患病的一个常规指标。红外热像(Infrared thermography,IRT)是一种快速的、被动的、非接触式和非侵入式的能够替代传统临床温度计的体温监测装置。此外,IRT还可以绘制人体表面温度图。过去五十年里,医学领域是IRT应用最活跃的领域之一。继在乳腺癌辅助诊断中取得成功之后,IRT又在人体发热筛查研究中表现出巨大的潜力。本文简要回顾了IRT仪的主要发展阶段,又介绍了IRT在红外发热筛查中的研究现状。而且,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医用IRT的标准化情况,以期为我国未来医用IRT标准化工作提供参考。
徐拓[10](2019)在《基于对比分析的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优化路径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对《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 15-83-2017)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其修订程度存在不足,这既是由标准的普适性及通用性本质属性所决定的,也是由湿热气候应对的复杂性所决定的,面对其复杂性需要形成更加综合更加系统地应对措施。因此本文选择了新加坡Green Mark标准、中国台湾EEWH标准、中国香港BEAM-Plus标准这3部世界范围内典型湿热地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广东省绿色建筑地方评价标准进行多维度的对比分析,以期能为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未来修订提供优化路径。首先,论文对新加坡Green Mark标准、中国台湾EEWH标准以及中国香港BEAM-Plus标准这3部湿热地区代表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了最新修订分析,对其各自的发展脉络、体系特征及现状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其中新加坡Green Mark标准从气候适应性设计理念打破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常规框架整合条文的思路为后文湿热气候相关条文对比分析带来了启示。之后,基于新台港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最新版本的修订内容,论文分别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对新台港粤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了横向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了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后续修订的9点优化路径,并以这9点优化路径为基础进行更进一步地整合归纳为6个方面的发展趋势。最后,论文回归湿热气候特征,基于对湿热气候的分析探讨其与绿色建筑之间的关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梳理湿热气候相关评价点形成系统框架,再从框架展开对新台港粤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气候相关条文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4部标准气候相关条文从评价内容、评价目的、量化方式等方面展开更为深入细致的对比分析,以期能发现其具体差异,为广东省乃至湿热气候下的地方标准条文修订提供更为详实的参考。
二、Study o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Body Measurement Terminology between ASTM and China GB Standard(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tudy o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Body Measurement Terminology between ASTM and China GB Standard(论文提纲范文)
(1)快速公交运行平稳性指标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平稳性的内涵 |
2.2 振动平稳性研究现状 |
2.2.1 振动对人体的影响 |
2.2.2 振动平稳性相关研究 |
2.2.3 振动平稳性相关标准 |
2.3 纵向冲动平稳性研究现状 |
2.3.1 纵向冲动等级评测方法 |
2.3.2 纵向冲动相关研究 |
2.4 车辆运行平稳性研究现状 |
2.5 已有研究总结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快速公交运行平稳性内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1 快速公交运行特征分析与比较 |
3.1.1 不同交通方式运行特征比较 |
3.1.2 不同交通方式平稳性及其评价方法的异同 |
3.2 快速公交运行平稳性的内涵 |
3.3 快速公交运行平稳性影响因素 |
3.3.1 基于车辆行驶视角的快速公交运行平稳性影响因素 |
3.3.2 基于乘客视角的快速公交运行平稳性影响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快速公交运行平稳性评价方法研究 |
4.1 快速公交运行平稳性和纵向冲动平稳性比较分析 |
4.2 快速公交运行平稳性评价指标研究 |
4.2.1 指标选取原则 |
4.2.2 指标选取的理论基础 |
4.3 评价方法的理论基础研究 |
4.4 评价方法建立 |
4.4.1 动能因子法 |
4.4.2 动量因子法 |
4.4.3 均方根值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研究 |
5.1 济南市BRT1号线概况 |
5.2 数据来源 |
5.2.1 道路条件数据 |
5.2.2 车辆实际运行数据 |
5.3 数据处理 |
5.3.1 异常值处理 |
5.3.2 误差情况分析 |
5.3.3 站点标定 |
5.3.4 典型行驶区间划分 |
5.4 快速公交运行平稳性评价分析 |
5.4.1 总体评价结果分析 |
5.4.2 典型行驶区间评价结果分析 |
5.4.3 站点-站点评价结果分析 |
5.4.4 平峰-高峰时段评价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1 ⑥-⑩号单程班次站点相关数据标定表 |
附录2 ③-⑩号单程班次典型行驶区间划分表 |
附录3 快速公交运行班次原始数据曲线及特征值信息 |
附录4 快速公交各班次运行时间分布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儿童用品领域中国与欧美地区监管制度和标准对比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背景介绍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1.4 研究方法 |
1.2 中国儿童用品法规机制和标准体系 |
1.2.1 中国儿童用品的相关法规和监管机制 |
1.2.2 中国儿童用品的标准体系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儿童用品出口的调研情况 |
2.2 欧美监管制度对我国制度影响的研究情况 |
2.3 儿童用品领域我国与欧美地区标准内容的对比研究情况 |
第三章 欧美地区儿童用品监管体系与标准化体系 |
3.1 欧洲儿童用品的安全监管体制与标准化体系 |
3.1.1 欧洲儿童用品的安全监管体制 |
3.1.2 欧洲儿童用品标准化体系 |
3.2 美国儿童用品的安全监管体制与标准化体系 |
3.2.1 美国儿童用品的安全监管体制 |
3.2.2 美国儿童用品的标准化体系 |
第四章 中国与欧美地区儿童用品标准对比分析 |
4.1 中国与欧美地区玩具标准对比分析 |
4.1.1 玩具安全指标对比简表 |
4.1.2 玩具标准的主要差异分析 |
4.2 中国与欧美地区童车标准对比分析 |
4.2.1 儿童自行车 |
4.2.2 儿童三轮车 |
4.2.3 儿童推车 |
4.2.4 婴儿学步车 |
第五章 改进与建议 |
5.1 安全监管体制 |
5.1.1 与欧盟的比较结果 |
5.1.2 与美国的比较结果 |
5.1.3 我国可以借鉴的经验 |
5.2 标准化工作机制分析 |
5.2.1 玩具标准化工作机制分析结论 |
5.2.2 童车标准化工作机制分析结论 |
5.3 标准化工作的建议 |
5.3.1 完善标准体系建设 |
5.3.2 标准的制、修订建议 |
5.4 国际标准互认建议 |
5.4.1 玩具产品 |
5.4.2 童车产品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4)我国笔迹鉴定意见的表述与审查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笔迹鉴定意见标准的基础理论 |
二、笔迹鉴定意见的生成标准 |
三、笔迹鉴定意见的表述标准 |
四、笔迹鉴定意见的审查标准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
一、研究问题的创新 |
二、研究内容的创新 |
三、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一章 笔迹鉴定意见概述 |
第一节 笔迹鉴定意见的概念诠释 |
一、笔迹鉴定意见的内涵与外延 |
二、笔迹鉴定意见的属性与功能 |
三、笔迹鉴定意见的分类与表述 |
四、笔迹鉴定意见的比较与评析 |
第二节 笔迹鉴定意见的发展历程 |
一、萌芽与起源:古代笔迹鉴定的最初探索 |
二、变化与演进:近代笔迹鉴定的逐步转型 |
三、进步与繁荣:现代笔迹鉴定的高速发展 |
四、考量与借鉴:域外笔迹鉴定意见的优势比较 |
第三节 笔迹鉴定意见的科学基础 |
一、笔迹鉴定意见的理论基础 |
二、笔迹鉴定意见的质疑困惑 |
三、笔迹鉴定意见的认知探讨 |
四、笔迹鉴定意见的理性把握 |
第四节 笔迹鉴定意见的证据适用 |
一、证据材料转化为定案根据的条件 |
二、笔迹鉴定意见的证据能力 |
三、笔迹鉴定意见的审查评判 |
第二章 笔迹鉴定意见标准的基础理论 |
第一节 笔迹鉴定意见标准概说 |
一、笔迹鉴定意见标准的内涵 |
二、笔迹鉴定意见标准的界定 |
三、笔迹鉴定意见标准的特性 |
四、笔迹鉴定标准的作用 |
第二节 笔迹鉴定意见标准的分类 |
一、笔迹鉴定意见的程序标准 |
二、笔迹鉴定意见的技术标准 |
三、笔迹鉴定意见的表述标准 |
四、笔迹鉴定意见的审查标准 |
第三节 笔迹鉴定意见标准的制定依据 |
一、笔迹鉴定意见标准与诉讼证明活动的关系 |
二、笔迹鉴定意见标准与司法鉴定制度的关系 |
三、笔迹鉴定意见标准与笔迹鉴定技术的关系 |
四、笔迹鉴定意见标准与笔迹鉴定质量监控的关系 |
第四节 制定笔迹鉴定意见标准的保障基础 |
一、制定笔迹鉴定意见标准应有统一的组织领导 |
二、制定笔迹鉴定意见标准应有专业的起草小组 |
三、制定笔迹鉴定意见标准应顺应时代文化背景 |
四、制定笔迹鉴定意见标准应采取动态修正模式 |
第三章 笔迹鉴定意见表述与审查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笔迹鉴定文书规范实证研究 |
一、文书研判:笔迹鉴定文书表述规范之现状 |
二、理性剖视:笔迹鉴定意见书表述规范之问题 |
三、改革进路:笔迹鉴定意见书表述规范之完善 |
第二节 笔迹鉴定意见证据应用的实证研究 |
一、研究样本概述 |
二、统计结果 |
三、分析与讨论 |
第三节 笔迹鉴定标准实践认知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
二、结果与讨论 |
三、结论 |
第四节 笔迹鉴定标准实践改革的调研分析 |
一、调研情况概述 |
二、现行笔迹鉴定标准实践情况分析 |
三、优化统一笔迹鉴定标准调研分析 |
第四章 笔迹鉴定意见的表述规范研究 |
第一节 我国现行笔迹鉴定技术规范 |
一、国家标准 |
二、行业标准 |
三、比较评析 |
第二节 笔迹鉴定基本情况的表述规范研究 |
一、案情概述表述规范 |
二、鉴定材料表述规范 |
三、委托要求表述规范 |
第三节 笔迹鉴定检验过程的表述规范研究 |
一、检材检验表述规范 |
二、样本检验表述规范 |
三、比较检验表述规范 |
四、综合评断表述规范 |
五、比对表的制作规范 |
第四节 笔迹鉴定结果的表述规范研究 |
一、笔迹鉴定结果的种类 |
二、笔迹鉴定结果的依据 |
三、笔迹鉴定结果的表述 |
第五章 笔迹鉴定意见的审查标准研究 |
第一节 笔迹鉴定意见的质证标准研究 |
一、笔迹鉴定意见质证的现状与困境 |
二、笔迹鉴定意见的有效质证标准研究 |
第二节 笔迹鉴定意见的认证标准研究 |
一、笔迹鉴定意见认证的诉讼需求与制度缺陷 |
二、笔迹鉴定意见的有效认证标准研究 |
第三节 笔迹鉴定意见的专家辅助人制度研究 |
一、我国专家辅助人制度研究现状 |
二、现行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三、构建公益属性专家辅助人制度的探讨 |
第四节 冲突笔迹鉴定意见解决机制研究 |
一、冲突笔迹鉴定意见概述 |
二、冲突笔迹鉴定意见的产生原因 |
三、冲突笔迹鉴定意见的预防机制 |
四、冲突笔迹鉴定意见的选择机制 |
结语:笔迹鉴定意见表述与审查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5)新加坡、日本和中国大陆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对已有研究述评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意义 |
1.5 概念界定 |
1.5.1 高中 |
1.5.2 生物学课程标准 |
1.5.3 课程广度和课程深度 |
1.6 研究理论基础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思路 |
2.3 研究工具 |
2.3.1 文本结构分析工具 |
2.3.2 课程目标分析工具 |
2.3.3 课程广度和深度分析工具 |
3 新加坡、日本、中国大陆生物学教育和课程改革概况 |
3.1 新加坡生物学教育和课程改革概况 |
3.1.1 新加坡教育基本制度与生物学教育 |
3.1.2 新加坡课程改革 |
3.2 日本生物学教育和课程改革概况 |
3.2.1 日本教育基本制度和生物学教育 |
3.2.2 日本课程改革 |
3.3 中国大陆教育制度和是课程改革概况 |
3.3.1 中国大陆教育基本制度和生物学教育 |
3.3.2 中国大陆课程改革 |
4 新加坡、日本和中国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文本结构比较 |
4.1 新加坡高中生物课程文本结构 |
4.2 日本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文本结构 |
4.3 中国内地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文本结构 |
4.4 比较与分析 |
5 新加坡、日本和中国大陆高中生物学课程理念和目标比较 |
5.1 新加坡高中生物学课程理念和目标 |
5.2 日本高中生物学课程理念和目标 |
5.3 中国大陆高中生物学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 |
5.4 比较与分析 |
6 新加坡、日本和中国大陆高中生物学课程结构和内容比较 |
6.1 新加坡高中生物学课程结构和内容 |
6.2 日本高中生物学课程结构和内容 |
6.3 中国大陆高中生物学课程结构和内容 |
6.4 比较与分析 |
6.4.1 课程结构、内容表述和组织方式比较与分析 |
6.4.2 课程广度比较与分析 |
6.4.3 课程深度比较与分析 |
6.4.4 探究活动比较与分析 |
7 新加坡、日本和中国大陆高中生物学课程评价比较 |
7.1 新加坡高中生物学课程评价 |
7.2 日本高中生物学课程评价 |
7.3 中国大陆高中生物学课程评价 |
7.4 比较与分析 |
8 结论与启示 |
8.1 结论 |
8.2 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6)俄汉工科术语语义泛化认知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РЕФЕРАТ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目的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研究的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
六、研究内容及语料来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一、相关理论 |
(一)认知术语学相关理论 |
(二)语义学相关理论 |
(三)对比语言学相关理论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术语的界定 |
(二)工科术语的界定 |
(三)术语语义泛化的概念、特点及表现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俄汉工科术语同域语义泛化认知对比 |
一、俄语工科术语同域语义泛化 |
(一)俄语工科术语同域语义泛化的表现 |
(二)俄语工科术语同域语义泛化的范畴化特征 |
(三)俄语工科术语同域语义泛化的语言世界图景表征 |
二、汉语工科术语同域语义泛化 |
(一)汉语工科术语同域语义泛化的表现 |
(二)汉语工科术语同域语义泛化的范畴化特征 |
(三)汉语工科术语同域语义泛化的语言世界图景表征 |
三、俄汉工科术语同域语义泛化的异同 |
(一)俄汉工科术语同域语义泛化的共性 |
(二)俄汉工科术语同域语义泛化的差异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俄汉工科术语跨域语义泛化认知对比 |
一、俄语工科术语跨域语义泛化 |
(一)俄语工科术语跨域语义泛化的表现 |
(二)俄语工科术语跨域语义泛化的范畴化特征 |
(三)俄语工科术语跨域语义泛化的语言世界图景表征 |
二、汉语工科术语跨域语义泛化 |
(一)汉语工科术语跨域语义泛化的表现 |
(二)汉语工科术语跨域语义泛化的范畴化特征 |
(三)汉语工科术语跨域语义泛化的语言世界图景表征 |
三、俄汉工科术语跨域语义泛化的异同 |
(一)俄汉工科术语跨域语义泛化的共性 |
(二)俄汉工科术语跨域语义泛化的差异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俄汉工科术语非术语化认知对比 |
一、俄语工科术语非术语化 |
(一)俄语工科术语非术语化的表现 |
(二)俄语工科术语非术语化的范畴化特征 |
(三)俄语工科术语非术语化的语言世界图景表征 |
二、汉语工科术语非术语化 |
(一)汉语工科术语非术语化的表现 |
(二)汉语工科术语非术语化的范畴化特征 |
(三)汉语工科术语非术语化的语言世界图景表征 |
三、俄汉工科术语非术语化的异同 |
(一)俄汉工科术语非术语化的共性 |
(二)俄汉工科术语非术语化的差异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俄汉工科术语语义生成认知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РЕФЕРАТ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目的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及语料来源 |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
六、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二)研究的实践价值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一、语义学相关理论 |
(一)传统语义学与现代语义学 |
(二)认知语义学相关理论 |
二、术语学相关理论 |
(一)传统术语学相关研究 |
(二)认知术语学相关研究 |
三、对比语言学相关理论 |
(一)对比语言学的对象、方法与原则 |
(二)俄汉语言对比的方法与原则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俄汉工科术语的概念界定 |
一、术语相关概念界定 |
二、俄汉工科术语的界定及类型 |
(一)俄汉工科术语的界定 |
(二)俄汉工科术语的类型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俄汉工科术语语义生成对比研究 |
一、俄汉工科术语的隐喻型语义生成对比 |
(一)俄语工科术语的隐喻型语义生成 |
(二)汉语工科术语的隐喻型语义生成 |
(三)俄汉工科术语的隐喻型语义生成对比分析 |
二、俄汉工科术语的转喻型语义生成对比 |
(一)俄语工科术语的转喻型语义生成 |
(二)汉语工科术语的转喻型语义生成 |
(三)俄汉工科术语的转喻型语义生成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俄汉工科术语语义生成异同的认知解读 |
一、俄汉工科术语语义范畴化特征 |
(一)范畴与范畴化概念 |
(二)俄汉工科术语语义范畴化特征对比分析 |
二、俄汉工科术语语义生成的认知模式解读 |
(一)俄汉工科术语语义生成隐喻模式的认知解读 |
(二)俄汉工科术语语义生成转喻模式的认知解读 |
三、俄汉工科术语语言世界图景表征 |
(一)语言世界图景概念界定 |
(二)俄汉工科术语语言世界图景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中美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的解析与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健康建筑的研究现状 |
1.2.1 健康建筑的概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外研究现状 |
1.2.4 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健康建筑发展现状调研 |
2.1 健康建筑案例调研 |
2.1.1 健康建筑项目统计分析 |
2.1.2 健康建筑实地走访调研 |
2.2 健康建筑问卷调研 |
2.2.1 《健康建筑评价标准》优化调研 |
2.2.2 居民健康居住体验现状调研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 |
3.1 国内健康建筑相关技术标准 |
3.1.1 《健康建筑评价标准》 |
3.1.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
3.1.3 《健康住宅评价标准》 |
3.2 国外健康建筑相关技术标准 |
3.2.1 美国WELL建筑标准 |
3.2.2 美国Fitwel评价体系 |
3.2.3 哈佛大学《健康建筑9 项基本原理》 |
3.2.4 世界卫生组织“健康住宅15 条” |
3.2.5 法国《健康营造:开发商和承建商的建设和改造指南》 |
3.2.6 德国SBM标准 |
3.3 国内外标准中健康评价指标比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美国WELL新版修订分析 |
4.1 WELL整体框架修订分析 |
4.1.1 标准体系整合 |
4.1.2 评价对象扩展 |
4.1.3 评价方式升级 |
4.1.4 指标大类细化 |
4.1.5 大类权重优化 |
4.1.6 性能验证强化 |
4.2 WELL指标条文修订分析 |
4.2.1 空气 |
4.2.2 水 |
4.2.3 营养 |
4.2.4 光线 |
4.2.5 健身 |
4.2.6 热舒适 |
4.2.7 声环境 |
4.2.8 材料 |
4.2.9 精神 |
4.2.10 社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美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的比较 |
5.1 制定机构比较分析 |
5.2 整体框架比较分析 |
5.2.1 评价对象 |
5.2.2 评价阶段 |
5.2.3 指标权重 |
5.2.4 评价方式 |
5.2.5 评价结果 |
5.3 指标条文比较分析 |
5.3.1 空气 |
5.3.2 水 |
5.3.3 舒适 |
5.3.4 营养 |
5.3.5 人文与服务 |
5.3.6 健身 |
5.4 评价机制比较分析 |
5.4.1 管理机构 |
5.4.2 评价过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我国ESHB存在的问题 |
6.1.1 评价方式不灵活 |
6.1.2 指标体系不完善 |
6.1.3 运行管理不到位 |
6.2 对我国ESHB的发展建议 |
6.2.1 优化评价方式 |
6.2.2 完善指标体系 |
6.2.3 强化运行管理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中国《健康建筑评价标准》优化调查问卷 |
附录 B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9)医用红外热像在发热筛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红外热像仪的发展 |
2 发热筛查 |
3 IRT的标准化 |
3.1 发热筛查IRT的标准化 |
3.2 我国IRT的标准化现状 |
4 展望 |
(10)基于对比分析的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优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绿色建筑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
1.1.2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发展沿革与地方化需求 |
1.1.3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地方标准发展现状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湿热气候影响 |
2.1 地方标准优化中的气候因素作用分析 |
2.2 广东省气候特征及其影响 |
2.2.1 广东省气候特征:湿热气候 |
2.2.2 湿热气候的影响:最难以控制的气候 |
2.3 《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发展现状 |
2.3.1 《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修订情况 |
2.3.2 《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现状分析 |
2.4 《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优化方法与对比对象选择 |
2.4.1 优化方法选择:对比分析法 |
2.4.2 对比对象选择:新台港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加坡Green Mark标准发展进程与最新修订分析 |
3.1 新加坡Green Mark标准发展进程 |
3.2 适用建筑类型增多,标准体系部分整合 |
3.3 评价定级取消认证级 |
3.4 评价阶段不变,指标大类体现阶段特色 |
3.5 大类名称修改,大类权重趋向均衡 |
3.6 条文修订:重新整合,体现“气候、资源、健康、生态”理念 |
3.6.1 气候适应性设计 |
3.6.2 资源综合利用 |
3.6.3 智能健康建筑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台湾EEWH标准与中国香港BEAM-Plus标准发展与最新修订分析 |
4.1 中国台湾EEWH标准发展历程 |
4.2 中国台湾EEWH标准最新修订 |
4.2.1 评价体系新增境外版 |
4.2.2 大类不变,部分条文修改 |
4.3 中国香港BEAM-Plus标准发展历程 |
4.4 中国香港BEAM-Plus标准最新修订 |
4.4.1 评价体系新增室内与社区 |
4.4.2 增设大类指标权重,既有建筑增加“管理”大类 |
4.4.3 条文修订情况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台港粤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横向对比分析 |
5.1 概述 |
5.2 宏观层面:评价体系框架与评价定级方式 |
5.2.1 标准体系:拓展与整合 |
5.2.2 评价阶段:结合标识管理,运营评价为主 |
5.2.3 评价定级:“入门易”与“高评难” |
5.2.4 指标大类:大类设置与分值占比差异分析 |
5.3 微观层面:条文内容与评价方式 |
5.3.1 场地:结合城市设计与建立生态评价体系 |
5.3.2 能源:成效导向量化评价与优化可再生能源利用评价 |
5.3.3 资源:材料碳足迹与全生命期评价 |
5.3.4 室内环境质量:健康建筑与智能建筑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台港粤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湿热气候相关条文对比分析 |
6.1 概述 |
6.2 湿热气候与绿色建筑——应对与利用 |
6.2.1 传统建筑应对湿热气候:被动式通风设计 |
6.2.2 现代建筑应对湿热气候:机械设备降温除湿 |
6.2.3 从超越建筑尺度出发综合应对湿热气候 |
6.2.4 利用湿热气候资源:太阳能、雨水与生态资源 |
6.3 基于湿热气候分析的评价点梳理 |
6.3.1 新加坡Green Mark标准“气候应答设计”大类介绍 |
6.3.2 结合绿色社区标准完善评价点梳理 |
6.3.3 评价点梳理:覆盖全生命期、兼顾室内外环境舒适 |
6.4 湿热气候相关条文对比分析与优化路径 |
6.4.1 绿化与景观:优化绿化量化评价指标,兼顾生态效应 |
6.4.2 自然环境保护:构建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 |
6.4.3 雨水管理:基地保水、雨水径流控制与雨水利用 |
6.4.4 室外风环境:超越建筑尺度的风环境分析与设计优化 |
6.4.5 室外热环境:综合措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
6.4.6 室外光环境:光照分析、遮阳与防止自然光光污染 |
6.4.7 太阳能利用:综合建筑与场地的太阳能开发潜力评估 |
6.4.8 建筑自然通风:公共空间自然通风与结合空气品质综合评价 |
6.4.9 门窗气密性:兼顾门窗材料性能,以漏风率为评价指标 |
6.4.10 外立面与围护结构:减少得热量与提升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
6.4.11 机械设备性能:用户需求、空气质量影响与新风全热交换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研究成果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Study o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Body Measurement Terminology between ASTM and China GB Standard(论文参考文献)
- [1]快速公交运行平稳性指标量化研究[D]. 李霜. 山东大学, 2020(02)
- [2]儿童用品领域中国与欧美地区监管制度和标准对比分析研究[D]. 李鑫.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4]我国笔迹鉴定意见的表述与审查标准研究[D]. 王连昭.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5]新加坡、日本和中国大陆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D]. 应婷丽.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6]俄汉工科术语语义泛化认知对比研究[D]. 姜凯.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7]俄汉工科术语语义生成认知对比研究[D]. 郑杨彤.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8]中美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的解析与比较研究[D]. 李艳红. 河北工业大学, 2019
- [9]医用红外热像在发热筛查中的应用[J]. 马力,韩溟,孙晶环. 中国医疗设备, 2019(11)
- [10]基于对比分析的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优化路径研究[D]. 徐拓. 华南理工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