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止痛的效果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王雪莲,胡旭东,骆美芳[1](2022)在《硬膜外自控镇痛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剖宫产手术产妇92例, 按随机投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46例。对照组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 研究组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 两组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刻VAS评分、睡眠时间, 统计两组术前、术后不同时刻血清5-羟色胺、血清泌乳素浓度, 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12 h、术后24 h时刻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且睡眠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血清5-羟色胺、血清泌乳素浓度水平无明显差异, 研究组术后12 h、术后24 h血清5-羟色胺水平低于对照组, 且研究组术后12 h、术后24 h血清泌乳素浓度水平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实施硬膜外自控镇痛并实施手术室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显着, 可减轻术后疼痛, 降低不良反应, 提高产后泌乳, 值得推广。
区少梅,黄敏,韩保江,史绍卿,樊秀花[2](2021)在《静脉自控镇痛与硬膜外自控镇痛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效果比较》文中认为目的:比较静脉自控镇痛与硬膜外自控镇痛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于本院收治的行剖宫产术的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术后1、8、24 h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并检测血清泌乳素浓度,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 h,两组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24 h,观察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h,两组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24 h,观察组的Ramsay镇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48 h血清泌乳素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结论:硬膜外和静脉自控镇痛都具有较好的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但硬膜外自控镇痛的镇痛、镇静效果更佳,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卫白杨,王瑗,李正民,牛江涛,许丽[3](2021)在《罗哌卡因联合氢吗啡酮硬膜外自控镇痛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罗哌卡因联合氢吗啡酮硬膜外自控镇痛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行剖宫产术的81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肌内注射镇痛的方式进行干预,当产妇无法忍受疼痛时肌内注射哌替啶100 mg。观察组在剖宫产术结束后连接自控镇痛泵,使用氢吗啡酮0.3 mg+0.75%罗哌卡因20 m L。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醛固酮(aldosterone,ALD)、皮质醇(cortisol,Cor)、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胃动素(motilin,MTL)、胆囊收缩(cholecystokinin,CCK)和胃泌素(gastrin,GAS)、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monocyte chemokine protein-1,MCP-1)、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高迁移率族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HMGB-1)水平的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的VLD、Cor、Ang-Ⅱ和NE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1 d、2 d的VLD、Cor、Ang-Ⅱ和NE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VIP和CCK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MTL和GAS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1 d、2 d的VIP和CCK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TL和GA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2 d后,两组的血清MCP-1、IL-6和HMGB-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MCP-1、IL-6和HMGB-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氢吗啡酮硬膜外自控镇痛能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剖宫产术后的胃肠功能,抑制全身炎症反应。
王婷婷,赖晓慧,林晓晓[4](2021)在《剖宫产产妇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可行性》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妇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可行性,为剖宫产镇痛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9年1-8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采用静脉自控镇痛分娩的剖宫产产妇100例为观察组,同期在该院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的剖宫产产妇7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镇静效果、术后恢复情况、舒适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妇术后2、12及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观察组产妇术后6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2、6及12 h镇静程度评分(Ramsay)略高于对照组,术后24 h略低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产妇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观察组产妇排便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显着短于对照组,脱管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舒适状况量表(GCQ)总分,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维度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静脉自控镇痛、镇静效果较好,且能够提高患者的术后舒适度,减轻不良反应,促进产妇康复,是安全可行的镇痛方案。
黄育[5](2021)在《静脉输注纳布啡与瑞芬太尼辅佐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静脉输注纳布啡与瑞芬太尼辅佐硬膜外阻滞应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8-10月足月初产妇150例,随机分为3组,分为单纯硬膜外镇痛组(C组)、纳布啡辅佐硬膜外镇痛组(N组)和瑞芬太尼辅佐硬膜外镇痛组(R组),每组50例。三组均待宫口开至3cm时行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在行硬膜外穿刺前10 min内,N组予纳布啡0.1mg/kg静脉注射,R组予首量瑞芬太尼0.2μg/kg静脉注射后予瑞芬太尼(0.05μg/kg·min-1)静脉持续泵注至麻醉平面达到T10时停止泵注。三组均予0.065%罗哌卡因+0.4μg/ml舒芬太尼硬膜外持续泵注。记录镇痛前、硬膜外穿刺即刻、镇痛后各时间点产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ing,VAS)的评分;记录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缩宫素使用率、产妇满意度;记录新生儿Apgar评分(1min、5min、10min),抽取脐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观察分娩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与C组相比,N组和R组硬膜外穿刺即刻VAS评分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硬膜外穿刺即刻VAS评分比N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N组和R组硬膜外穿刺即刻Ramsay镇静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镇痛硬膜外穿刺即刻Ramsay镇静评分高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组相比,R组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N组和R组头晕发生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N组和R组对比无差异(P>0.05);与N组和C组相比,R组嗜睡发生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N组和C组对比无差异(P>0.05);N和R组产妇满意度评分较C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N组和R组对比无差异(P>0.05)。三组产妇其他时间点VAS评分、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缩宫素使用率、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分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输注小剂量纳布啡、瑞芬太尼可以明显缓解硬膜外分娩镇痛起效前的疼痛程度,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令其可以更好的配合麻醉医师指令,为麻醉操作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减少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产妇满意度,同时不影响分娩方式、不延长产程、不增加母婴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沈子靖[6](2021)在《曲马多术后镇痛对二次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曲马多用于二次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探究其对产后抑郁的影响,为未来临床上产后镇痛用药的选择及产后抑郁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总共纳入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二次剖宫产的产妇60例,随机划分为三组,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组(R组),舒芬太尼静脉镇痛组(S组),曲马多静脉镇痛组(T组),每组20例。每组均在住院后第一天接收EPDS评估。产妇入室后行常规监护,开放上肢外周静脉,行腰硬联合麻醉,调节麻醉平面至T6左右后开始手术,手术结束后连接相应镇痛泵。记录产妇术后4 h、8 h、12 h、24 h、48 h 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记录产妇术后48 h内恶心、皮肤瘙痒和头晕等不良情况;记录产妇初乳时间及术后48 h内哺乳次数;记录新生儿出生后12 h、24 h、48 h的呼吸频率、心率的情况;记录产妇住院后第1天(D0)和术后3天(D1)、7天(D2)、14天(D3)的EPDS评分。结果:(1)三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三组产妇术后4 h、8 h、12 h、24 h、48 h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T组与R组、S组与R组在术后4 h、8 h、12 h的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在术后24 h、48 h三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产妇初乳时间及术后48 h内哺乳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T组及S组术后48 h内恶心、皮肤瘙痒、头晕的发生率明显高于R组。(6)三组新生儿出生后12 h、24 h及48 h呼吸频率及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T组EPDS评分总体呈下降趋势,D1D3的EPDS评分与D0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与R组、T组与S组D1、D3的EPDS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马多能为二次剖宫产产妇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治疗,同时能够改善EPDS评分,具有降低产后抑郁风险的潜力。
严艳[7](2021)在《剖宫产产妇术后自控镇痛知信行现状调查及干预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自全面施行“二孩政策”以来,我国剖宫产率在不断提高。有研究显示,我国剖宫产率高居世界第一,各城市普遍在40%以上,个别地区剖宫产率甚至高达80%,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10%~15%。疼痛作为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日益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随着新型镇痛药物及镇痛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患者术后疼痛问题,但是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的术后疼痛缓解效果不佳,特别是剖宫产手术患者,术后疼痛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临床上认为除了镇痛药物,正确的健康教育也能有效控制术后疼痛。目的调查剖宫产产妇术后自控镇痛的知信行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知信行综合干预方案并应用,探讨传统健康教育和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剖宫产产妇术后自控镇痛知信行的干预效果,以提高其剖宫产术后疼痛管理质量。方法1.现状调查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月新乡市某三级医院妇产科的378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知信行问卷进行现状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知信行综合干预方案并应用。2.类实验研究选取2020年2月~2020年9月新乡市某三级医院妇产科的306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产妇进行围术期的传统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产妇在接受术后的传统常规健康教育外,同时给予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干预。干预结束后收集两组产妇术后自控镇痛知信行得分、疼痛评分、自控镇痛泵使用及术后恢复情况方面的资料。采用Epidata3.0软件进行录入数据,双人核对。采用SPSS23.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编制问卷经过两轮专家函询,构建了剖宫产产妇术后自控镇痛知信行问卷,其中包括知识、信念、行为共43个条目。该问卷的内容效度为0.841,重测信度为0.803,具有良好的信效度。2.现状调查378例剖宫产产妇知识、信念、行为及知信行总得分分别为(36.35±1.94)分、(39.49±0.67)分、(31.13±0.94)分和(107.09±2.80)分。影响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知信行总分的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水平、副反应、子女情况(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产妇的知识、信念、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33、0.540和0.3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类实验研究306例剖宫产产妇干预一周后,干预组与对照组产妇知识、信念、行为和KAP总得分四个维度均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知识、信念、行为及知信行总得分的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产妇术后VAS得分、自控镇痛泵使用情况及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剖宫产产妇术后自控镇痛知信行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2.剖宫产产妇术后自控镇痛相关知识、信念、行为都处于低水平状态。同时,年龄大、文化程度高、有子女、月收入水平高且有副反应的产妇知信行水平高。3.基于知信行理论的健康教育干预能提高剖宫产产妇术后相关知识、信念和行为。
李晓玉[8](2021)在《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文中提出目的:剖宫产手术依然是目前最常见的妇产科手术之一,切口痛和内脏痛是每个产妇术后的必经之路,剖宫产术后由于子宫和腹壁的疼痛之和,可导致术后中度至重度疼痛。术后急性疼痛控制不佳,产妇身体虚弱、情绪焦虑、新生儿需哺乳等复杂情况,与疼痛共同影响产妇,将对产妇的康复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传统的阿片类镇痛药物镇痛效果好,但恶心、呕吐、瘙痒、药物经过乳汁分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与之相比非甾体类镇痛药中的酮咯酸氨丁三醇在具有抑制内脏痛作用的同时不良反应较少,同时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对切口痛有效,因此本实验应用患者静脉自控输注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患者,观察其对剖宫产术后切口痛及内脏痛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产科于腰-硬联合麻醉下施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9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n=30):患者经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EA)组(E组)、患者经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组(Ⅰ组)和患者经静脉自控镇痛+腹横肌平面阻滞(PCIA+TAPB)组(T组)。E组术后行PCEA镇痛,方案为0.12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3μg/ml共200ml,背景剂量5ml/h,单次剂量3ml,锁定时间为30min;Ⅰ组术后行PCIA镇痛,方案为酮咯酸氨丁三醇180mg+雷莫司琼0.6mg+0.9%氯化钠溶液配至150ml,背景剂量0.5ml/h,单次剂量为4ml,锁定时间为60min;T组手术结束即刻接受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0.3%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0.5μg/kg每侧20ml,PCIA方案同Ⅰ组。术后静息NRS评分≥4分时,予1次补救性镇痛(肌肉注射吗啡10mg)。记录三组产妇6h(T1)、12h(T2)、24h(T3)、48h(T4)时静息、咳嗽及宫缩时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Ramsay镇静评分;Ⅰ组和T组术后48小时内镇痛泵有效自控按压次数;三组产妇术后48小时内补救性镇痛的例数;术后48小时内镇痛相关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胃肠道不良反应)及术后12小时下肢运动阻滞(改良Bromage分级)等的发生率;产妇疼痛管理满意度。结果:Ⅰ组、T组及E组间一般资料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T1和T2时,三组间静息N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的静息NRS评分最低,且与Ⅰ组和E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组和E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3和T4时,三组之间的静息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和T2时,三组间咳嗽时N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的咳嗽时NRS评分最低,且与Ⅰ组和E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组和E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3和T4时,三组间咳嗽时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在四个时间点的宫缩时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的有效按压次数明显高于T组,并且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在四个时间点随访时均处于安静、合作状态;三组产妇术后48小时内均未行补救性镇痛;E组的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2例,瘙痒1例)为10%,高于另外两组的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产妇的满意度评分低于T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组与T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产妇使用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静脉泵注酮咯酸氨丁三醇的镇痛方式,可降低术后12小时静息及咳嗽时的NRS评分,减轻产妇疼痛,并且能减少恶心、呕吐及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大大提高产妇满意度。
李志林,易丽萍,宋春燕[9](2021)在《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产后应激激素和疼痛介质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产后应激激素和疼痛介质表达的影响情况。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0月的96例剖宫产产妇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肌内注射镇痛,观察组则进行硬膜外自控镇痛,然后将两组产妇产前及产后12 h、24 h及48 h的血清应激激素与疼痛介质表达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产前两组的血清应激激素与疼痛介质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产后12 h、24 h及48 h两组产妇的血清应激激素与疼痛介质指标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且观察组的检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可显着改善剖宫产妇产后应激激素与疼痛介质表达情况,因此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黄媛,杨群,鲁汉杰[10](2021)在《脉冲式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术后宫缩痛护理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脉冲式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术后宫缩痛的镇痛效果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2019年1—3月择期行剖宫产手术术后均自愿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将100例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恒速式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组采用脉冲式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2组镇痛效果,同时对2组进行模拟试验,记录背景剂量与追加剂量,2组泵出药液的速度、时间及浸润的面积;记录2组术后6、12、24、48 h切口痛及宫缩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记录2组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单次按压后宫缩痛VAS评分,运动阻滞评分;记录2组术后2 d内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不全干预次数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下肢麻木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模拟试验显示1、5 min浸润面积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30.00 ± 14.14)、(334.00 ± 2.83)cm2和(65.00 ± 7.07)、(137.50 ± 3.54)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814、61.376,P<0.05或0.01);观察组术后6、12 h切口痛VAS评分分别为(2.36 ± 1.05)、(2.42 ± 0.9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52 ± 1.09)、(3.16 ± 1.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425、3.331,P<0.01);观察组术后6、12、24 h宫缩痛VAS评分分别为(3.92 ± 1.14)、(3.84 ± 1.18)、(2.48 ± 1.0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56 ± 1.42)、(4.34 ± 1.30)、(3.80 ± 1.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489、2.008、5.004,P<0.01或0.05);观察组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单次按压后宫缩痛VAS评分分别为(2.66 ± 0.80)、(2.23 ± 0.68)、(2.22 ± 0.7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14 ± 1.05)、(4.48 ± 0.71)、(3.36 ± 0.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3.296、15.536、7.534,P<0.01);观察组术后2 d内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不全干预次数分别为(2.28 ± 1.36)、(0.90 ± 0.61)次,均低于对照组的(4.62 ± 1.61)、(0.62 ± 0.5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7.847、2.439,P<0.01或0.05);观察组产妇满意度评分(5.92 ± 1.37)分,优于对照组的(2.34 ± 0.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5.856,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如下肢麻木、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分别为2.00%(1/50)、4.00%(2/50)、4.00%(2/50),均低于对照组的14.00%(7/50)、16.00%(8/50)、18.0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759、4.000、5.005,P<0.05)。结论脉冲式硬膜外自控镇痛能有效降低剖宫产术后宫缩痛,配合积极的护理干预加快了产妇术后康复,值得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推广。
二、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止痛的效果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止痛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2)静脉自控镇痛与硬膜外自控镇痛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观察组 |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两组术后VAS评分比较 |
2.3 两组术后Ramsay镇静评分比较 |
2.4 两组手术前后血清泌乳素浓度比较 |
2.5 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3)罗哌卡因联合氢吗啡酮硬膜外自控镇痛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麻醉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不同时间点的应激激素水平对比 |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胃肠激素对比 |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清炎症介质水平对比 |
3 讨论 |
(4)剖宫产产妇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可行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方法 |
1.2.1 镇痛方法 |
1.2.2 观察指标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产妇镇痛效果比较 |
2.2 两组产妇镇静效果比较 |
2.3 两组产妇恢复情况比较 |
2.4 两组产妇术后舒适度比较 |
2.5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5)静脉输注纳布啡与瑞芬太尼辅佐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二、资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六、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椎管内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曲马多术后镇痛对二次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综述 剖宫产术后镇痛管理进展 |
2.1 疼痛的定义 |
2.2 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来源 |
2.2.1 切口痛 |
2.2.2 宫缩痛 |
2.2.3 炎性痛 |
2.3 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影响 |
2.3.1 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影响 |
2.3.2 对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的影响 |
2.3.3 对哺乳的影响 |
2.3.4 对情绪、心理的影响 |
2.4 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方法 |
2.4.1 口服药物镇痛 |
2.4.2 肌肉注射药物镇痛 |
2.4.3 静脉自控镇痛 |
2.4.4 硬膜外自控镇痛 |
2.4.5 神经阻滞镇痛 |
2.4.6 局部镇痛 |
2.4.7 心理干预疗法 |
2.5 剖宫产术后镇痛的药物 |
2.5.1 局麻药 |
2.5.2 新型阿片类药物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3.1 一般资料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纳入标准 |
3.1.3 排除标准 |
3.1.4 分组 |
3.2 主要药品及仪器耗材 |
3.3 研究方法 |
3.4 观察指标 |
3.5 统计学分析 |
第4章 实验结果 |
4.1 研究流程 |
4.2 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 |
4.3 三组产妇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 |
4.4 三组产妇术后各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比较 |
4.5 三组产妇初乳时间及术后48h内哺乳次数比较 |
4.6 三组术后48h内不良反应的情况 |
4.7 三组新生儿术后各时间点呼吸频率及心率 |
4.8 三组产妇EPDS评分比较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剖宫产产妇术后自控镇痛知信行现状调查及干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与概念框架 |
第二部分 剖宫产产妇术后自控镇痛知信行问卷的编制与信效度检验 |
1 研究方法 |
2 预调查 |
3 结果 |
4 预调查结果 |
5 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
6 讨论 |
第三部分 剖宫产产妇术后自控镇痛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四部分 剖宫产产妇术后自控镇痛知信行干预效果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剖宫产产妇术后自控镇痛的知信行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剖宫产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产后应激激素和疼痛介质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方法 |
1.2.1 镇痛方法 |
1.2.2 检测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产前及产后不同时间点的应激激素指标比较 |
2.2 两组产前及产后不同时间点的炎性疼痛介质指标比较 |
2.3 两组产前及产后不同时间点的常见疼痛介质比较 |
3 讨论 |
四、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止痛的效果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硬膜外自控镇痛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J]. 王雪莲,胡旭东,骆美芳.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03)
- [2]静脉自控镇痛与硬膜外自控镇痛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效果比较[J]. 区少梅,黄敏,韩保江,史绍卿,樊秀花. 中国医学创新, 2021(32)
- [3]罗哌卡因联合氢吗啡酮硬膜外自控镇痛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J]. 卫白杨,王瑗,李正民,牛江涛,许丽.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1(14)
- [4]剖宫产产妇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可行性[J]. 王婷婷,赖晓慧,林晓晓. 中国妇幼保健, 2021(15)
- [5]静脉输注纳布啡与瑞芬太尼辅佐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比较[D]. 黄育.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6]曲马多术后镇痛对二次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D]. 沈子靖. 吉林大学, 2021(01)
- [7]剖宫产产妇术后自控镇痛知信行现状调查及干预效果研究[D]. 严艳.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8]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D]. 李晓玉.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9]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产后应激激素和疼痛介质表达的影响[J]. 李志林,易丽萍,宋春燕. 中国妇幼保健, 2021(04)
- [10]脉冲式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术后宫缩痛护理的影响[J]. 黄媛,杨群,鲁汉杰.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