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展望21世纪的心理卫生(论文文献综述)
张飞越[1](2021)在《汤铭新儿童社会工作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儿童社会工作的研究正从理论层面向实务层面进军,研究范围也从几类儿童向更广泛的一般儿童群体扩散,面对这些转变,挖掘儿童社会工作的“传统资源”,总结儿童社会工作的“中国经验”,或许可以带来借鉴和参考。汤铭新是民国时期的儿童福利专家,她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史密斯女子学院等高等院校受过专门的社会工作教育,在留学归国后长期从事儿童社会工作。本文提炼了汤铭新的儿童社会工作思想,认为其思想内核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表现在提供儿童支持服务、提供家庭支持服务、传播儿童健康理念等方面。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分析法,搜集整理并分析民国时期儿童社会工作相关的史料记载,重点归纳和提炼汤铭新的思想成果和学术研究,以期以史为鉴,丰富学科史、总结本土儿童社会工作经验。研究共四部分,第一部分阐述选题背景、意义、方法、创新点以及过往学者文献的综述。第二部分从社会背景和个人背景两个大方向出发,介绍时代环境和个人成长对汤铭新儿童社会工作思想的影响。第三部分介绍汤铭新儿童社会工作思想的主要内容,她给儿童问题辅导提供了详细缜密的方法,即儿童行为指导社会工作;界定了亲子关系的种类,给亲子关系辅导提供了十项原则;传播了婴孩福利理念,提倡培养儿童精神健康;研究了青少年的心理自卫机制。第四部分对汤铭新儿童社会工作思想进行总结归纳,在历史作用方面,汤铭新儿童社会工作思想提供了详实可行的儿童行为指导范式,为儿童福利人才的训练做出了积极贡献,推动了我国心理卫生运动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当时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打下了理论基础。在现实价值方面,汤铭新儿童社会工作思想为儿童问题辅导提供了本土经验,为现代儿童社会工作研究亲子关系问题提供了更“接地气”的新思路。
刘欢[2](2020)在《系统观指导的上海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了解上海社区家庭医生团队精神心理卫生服务现况,根据需求设计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专项培训方案,以系统观、整体观思维来探索提升服务技能的宏观架构,构建精防公卫条线医生为主,家庭医生团队融入,全社会参与的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模式,并为探索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精神心理专科医联体建设提供参考意见。研究方法应用问卷调查法、半结构式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专家咨询法等。以纳入上海市第四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技能培训项目的6个区县205名家庭医生团队人员为研究对象,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等方法分析专项培训阶段性资料。培训的设计理念是启发学员用系统观来理解和处理社区心理健康问题,培养家庭医生团队能够与个体、家庭、医疗机构、学校、社会文化环境等整个系统工作。从而促进不同机构、不同部门的融合协作,并探索提升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的建议与策略,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精神心理专科医联体、大健康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提供参考资料。研究结果1.基本情况:学员以中青年为主,40岁及以下人群占73.17%;学历层次较高,本科及以上学历占84.39%;其中48.81%公共卫生岗位人员非公共卫生专业背景。2.精神心理卫生服务专项培训:不同岗位人员对接受培训途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医生更倾向于专科医院进修;98.05%反映非常愿意将培训内容学以致用;90.73%的学员考试成绩在80分以上,培训效果良好。3.精神心理卫生服务培训现状:48.78%的学员反映政策保障不够;81.46%认为证书含金量需提高;76.59%反映培训与工作冲突较多。家庭医生和公共卫生医生培训意愿相对较高,其中家庭医生团队对心身疾病的诊治、医患沟通与压力管理需求较高。4.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模式和体系:家庭医生团队反映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比较突出的问题为缺少专业人员(75.61%),缺乏知识技术(65.37%),需提升居民知识(65.85%);90.73%认为从事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应该获得报酬,但实际只有17.56%的人员有报酬;提高精神心理卫生服务人员积极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制定合理报酬(93.66%),改进工作环境(74.15%),提供培训机会(68.29%)。5.能力提升远期效应:家庭医生团队较多会将精神心理知识运用在人际关系问题(57.46%)和工作问题(58.21%);专业能力的提升一定程度会推动经费投入,提升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硬件、软件和人力配置,对居民精神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提升也有明显促进作用。研究结论1.家庭医生团队结构比较合理,年龄和学历构成是服务能力提升的坚实基础;培训开展要结合团队人员专业背景和岗位需求设计方案。家庭医生团队对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技能培训需求较高;系统规范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专项培训比较受欢迎。2.能力提升要结合家庭医生签约精神卫生服务的推进阶段开展,争取多部门积极配合支持,确保医护人员安心参与;制定适宜的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机制,有利于激发家庭医生团队的积极性,对基层心理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起到良好促进作用。3.公共卫生人员和家庭医生是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的主力军,可以将上海三级预防管理模式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结合,构建以精防条线公共卫生为条,其他人员辅助家庭医生管理精神障碍患者和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为块,条块结合、全社会参与的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模式。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不单单是卫生部门的精神心理疾病治疗,更多的一般心理问题干预和健康促进,需要多部门积极配合,更需要完善的基层心理服务网络和人力基础做支撑。4.非公共卫生专业背景的公共卫生岗位人员制约了社区条块结合的良性发展,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迫在眉睫;构建全面系统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统筹兼顾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三个阶段,使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衔接顺畅,培养的人才能够很快适应社会需要。5.精神心理卫生人力资源缺乏与分布不均匀短期内难以解决,积极探索市专科-区专科医联、专科医院-社区医院医联、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医联、“互联网+”跨区域医联,是快速解决现有服务资源缺乏的有效方法。
杨奕群[3](2020)在《外贸从业人员心理健康及个体差异 ——中美贸易战主观感受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文中指出目前国内在特定群体的心理健康研究中,对外贸从业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较少,这与中国是外贸大国、外贸从业人员众多的实际是相脱节的。本文基于354份外贸从业人员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外贸从业人员心理健康的总体特征及个体差异,并探讨以中美贸易战为代表的职业相关社会事件在心理健康问题上可能存在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为未来外贸从业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提升提供建议。文章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介绍我国贸易事业的发展背景,引出研究问题和假设。其次,对已有的,关于心理健康的内涵、维度、方法、量表,以及心理健康相关因素和特殊群体心理健康的文献进行回顾和评述。再次,统计分析外贸从业人员心理健康现状特征,在外贸从业人员个体层面上,研究心理健康水平在被调查者社会经济属性中的分异特征,心理健康与大五人格、心理弹性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三方面心理特征因素的关系。最后,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检验宏观社会层面上,被调查者对中美贸易战主观感受在心理特征-心理健康关系上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得出如下结论:(1)与全国常模(1986年、2015年)比较,当前我国外贸从业人员SCL-90总分比全国常模高出近1倍,各因子平均得分也都高于全国常模,预示其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全国普通人平均水平,需要引起重视。(2)经样本分组和对均值的统计检验表明,人口统计学特征方面的性别、年龄、学历、从事外贸行业时长,工作单位特征方面的单位所在城市、业务类型均与外贸从业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有不同程度相关关系,样本中男性、年轻、低学历、行业从事时间短、单位位于广深两市、业务类型复杂多样的被调查者症状相对较强,心理健康水平低。(3)外贸从业人员个体心理特征因素与其心理健康水平显着相关,大五人格维度中,宜人性、外倾性、责任意识为积极关系,神经质、开放性为消极关系,神经质是核心维度;在心理弹性维度中,能力为消极关系,接受变化、控制为积极关系,接受变化是核心维度;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维度中,POS、DES、ANG均为积极关系,ANG是核心维度。(4)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存在“大五人格→贸易战主观感受→心理健康”,“心理弹性→贸易战主观感受→心理健康”的显着中介路径。(5)调节效应检验表明,贸易战主观感受在大五人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分别起到调节效应。依据上述结果,本文建议,未来可以从关注外贸行业重大社会事件影响、建立外贸从业人员心理健康评估机制、心理健康知识宣讲、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等方面提升外贸从业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钱康[4](2020)在《高中生自尊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自尊是个体在社会生活的比较中,所得到的对自身价值的积极评估,作为人格特质的主要成分,对个体的身心发展和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对子女相对稳定的教育方式和态度,是父母亲所有教养行为的总的概括。研究旨在探讨高中生的自尊和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以及二者的关系,采用自尊量表(SES)与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EMBU)对某市整群分层随机抽取555名高中生发放问卷,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高中生自尊水平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家庭经济状况、父母的文化程度、父亲的职业上呈显着差异;2.高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以情感温暖为主,其次是过度保护,最少的是拒绝,在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父母是否离异、家庭经济状况、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的职业上呈显着差异;3.高中生的自尊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呈高度相关关系。高中生的自尊水平和父母拒绝、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呈高度负相关,而高中生的自尊水平和父母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呈高度正相关。综合上述研究结论,建议父母为了提高高中生的自尊水平,多采用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避免采用拒绝、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
陈新利[5](2020)在《高职生母亲教养方式、自我同一性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学校适应是指学生通过对自已的身心进行调整,与学校环境相互作用、配合,能够以愉快的心情经历校园生活,并完成学生角色所赋予的任务,从而顺利地渡过这一时期。以往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学校适应问题普遍存在,而学校适应不良会对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就业甚至将来的生活产生诸多影响。高职生作为其中一类群体,具有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学生层次参差不齐等特点,可能更易出现学校适应方面的问题。本研究在扎斯特罗的生态系统理论、依恋理论与客体关系理论支撑下,探究母亲教养方式与自我同一性对高职生学校适应的影响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探寻提升高职生学校适应水平的对策。采用以量化研究为主、质性研究为辅的研究方法,首先修订了适用于高职生学校适应水平的测量工具,随后进行实证研究,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卡方检验、回归分析、探索性及验证性因素分析、路径分析等数据处理方法,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修订的《高职生学校适应量表》包含学习适应、人际适应、择业适应、校园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六个维度,26个项目,信效度均达到测量要求,可作为测量高职生学校适应水平的工具。(2)高职生学校适应总体呈中等水平,其中人际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水平相对较高,而校园适应、学习适应与择业适应水平较低;高职生学校适应得分在性别、年级、家庭住址、专业类别、是否担任干部及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呈显着差异。(3)高职生群体在六种自我同一性地位上分布不均,超半数学生处于同一性扩散—积极的延缓中间地位(D-M地位),高职生自我同一性总体发展水平较低。(4)母亲教养方式各维度、自我同一性与学校适应三者两两相关,是否担任班干部、专业类别、母亲情感温暖、母亲过度干预、自我同一性对高职生学校适应起预测作用。(5)自我同一性地位在母亲情感温暖和高职生学校适应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母亲过度保护与高职生学校适应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总体而言,高职生的学校适应处于中等水平,但自我同一性水平发展较差,建议学校重点关注学习适应与择业适应,完善学生参与管理机制,关注并促进高职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家庭采用温暖但不过度干预、溺爱的教养方式,协同提升高职生的学校适应水平。
胡清[6](2020)在《民国时期的儿童指导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30年代,儿童指导作为心理卫生的一个部分从国外引进中国,它首先出现在高校的心理学系的附属机构中,作为将心理治疗理论付诸实践练习的场所。到40年代,独立的儿童指导机构在上海、重庆、成都出现,为动乱中的问题儿童提供行为指导服务。这一工作开辟了我国心理学服务儿童心理健康的新领域。但以往研究却很少重视儿童指导的工作方法和其蕴含的心理学思想。本研究属于学科交叉研究,在研究思路上力图把历史学、儿童指导理论和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儿童指导产生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在政府倡导的儿童福利运动中,伴随着心理卫生的新取向,并且有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作为助力,儿童指导应运而生。第二,儿童指导诊所的运营,期刊通常会进行宣传。通过史料梳理,按照设立的时间线归纳出各儿童指导诊所的负责人、工作对象及其工作方法,总结特点。第三,儿童指导在美国诞生的初期,就受到多种心理学理论影响。传入中国后,一些重要理论仍影响着儿童工作者的实践。通过分析他们的公开案例和宣传文章,总结其中指导实践的心理学理论。第四,与国外学者的已有成果对话,分析政治意图和专业竞争在儿童指导的推广中所起到的作用,并且探讨儿童指导工作者在指导方法上进行的中国化探索。儿童指导是心理卫生的预防倾向下的产物,它将对于儿童的心理现象的认识,从孤立的研究转向为将人放在大的社会生活背景下来观察。儿童指导包含了精神医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的合作,他们大多有国外留学经历或国内前沿机构的实践经历。儿童指导工作的对象主要是问题儿童,目标主要是增强儿童的社会适应性和行为问题的矫治。儿童指导门诊有三个具体的功能:诊断、治疗和研究。诊所中来自三种不同专业背景的工作人员协同工作:精神病学,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社会工作。它的指导理论主要来自于精神分析理论和心理生物学派的整体论方法,以指导儿童如何主动的适应社会,所以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较高。了解儿童指导的发展过程,对于提高当代儿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水平有诸多借鉴和启发。
梁胜翔[7](2020)在《我国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2009年3月,我国启动实施覆盖全民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过去的10年多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取得了显着的进展和成效,为改善居民健康状况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共卫生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缺乏合格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却成为影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瓶颈问题。因此,自2010年开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培训在全国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广泛开展,然而,一系列研究表明,当前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培训效果不佳,全国尤其是西部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素质不高、服务能力不强的问题仍然得不到有效解决,其主要原因是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不明确,导致培训项目设计缺乏核心能力理论支撑。国际上,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已相继建立了各自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核心模型,公共卫生专业人员能力建设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以能力为导向的核心能力模型所驱动。目前,国内尚未见基于核心能力理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的系统研究。研究目的本研究对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建设现状及培训需求进行系统评估,并在建立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框架的基础上,开发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建设(培训项目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及依据,并为人员能力建设提出对策建议。研究方法1.研究地点选择:本研究根据地理位置和2016年的GDP情况,选择重庆市8个主城区和18个区/县作为研究地点,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9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4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48个乡镇卫生院)作为研究现场。2.定量研究:采用连续性抽样方法选取了1275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包括服务机构领导和一线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自制调查问卷,分别对研究地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现状及培训需求进行调查,调查项目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专业、职称、执业资格类别、工作岗位、工作经历、培训次数、培训需求(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沟通能力、流行病调查、需求评估、干预措施制定、满意度调查或评价项目开展效果、授课技能9个维度)。采用Epidata 3.02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一般情况、人员能力现状及培训需求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对城市与农村、主城区与区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专业、职称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筛选培训需求的相关因素,再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对筛选出来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所有统计学检验均为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定性研究:采用有目的抽样方法,在所选研究地点基层卫生机构中抽取负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的领导以及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兼顾各个项目)进行个人深入访谈(In-depth interview,IDI),用信息饱和原则决定最终样本量。个人深入访谈根据事先制定的半结构化访谈题纲来进行,领导的访谈题纲内容主要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状况相关信息(即本单位工作人员数量、质量以及稳定性)、对当前人员培训的现状、当前培训项目存在的问题以及培训需求。一线工作人员的访谈题纲内容包括他们对自身服务能力的自我评估,他们对培训的参与情况,对当前培训的看法以及培训需求。所有访谈均在访谈对象所在卫生机构选择安静的办公室或会议室进行,每次访谈大约持续40-60分钟,在受访者的知情同意下,所有访谈均用录音笔进行了录音。最后,采主体框架分析法对所有访谈资料进行分析。4.德尔菲法:本研究共选择了17名来自中国东部、西部、北部和南部不同地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领域专家参加两轮Delphi咨询。在Delphi咨询之前,通过文献研究、专家会议、岗位分析、专家会议等研究方法初步构建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框架以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初稿和咨询问卷。然后,经过2轮Delphi咨询构建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框架以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研究结果1.调查对象一般情况:问卷调查中,一共调查1275人,其中有效问卷1244份,有效率为97.6%。调查对象中,57.9%来自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34年龄段占38.7%,大部分(82.6%)为女性。学历以大专为主(62.3%),93.1%的调查者接受过医学院校教育,40.8%为护理专业,超过一半(54.6%)的调查对象职称为初级。工作5年以上的占36.7%,72.6%的人员具有执业资格,执业护士占56.9%,大多数(83.7%)之前没有公共卫生相关工作经历,40.4%的人具有护理工作经历。一共纳入10个基层卫生机构的的10名领导和35名一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人员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在10名领导中,超过一半(6位)是女性;超过一半的领导(6/10)年龄在30至40岁之间;大多数领导(8/10)工作年限在三年以上。在一线工作人员当中,超过一半(21/35)来自社区卫生中心,超过四分之三(27/35)是女性,绝大多数一线工作人员(32/35)的年龄≤40岁,大多数(21/35)的工作年限不到3年。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现状:在卫生人力资源数量方面,所有基层卫生机构领导认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编制及现有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特别缺全科医生和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在人力资源能力素质方面,一线工作人员和领导都均认为,现有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学历低(学历以大专以下为主)、职称低(以初级职称为主)。总体而言,在学历构成上,78.5%为大专及以下学历;在专业构成,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背景的人员占比低,41%以上的工作人员为护理专业出身,尤其是城市和主城区的基层卫生机构,护士占比将近50%。只有5.9%的工作人员具有公共卫生专业背景;在职称构成上,初级职称或无职称工作人员占比达80%,而副高职称仅占3%。多数一线工作人员认为自身能力不足,难以胜任本职工作,尤其在一些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高的服务项目(如健康教育、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等)完全胜任的工作人员不到一半,而且大多数人员不胜任的原因是因为知识和技能都缺乏。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建设现状:85%以上的工作人员在半年内最少接受过1次以上的培训。但是,绝大多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领导认为,目前的培训效果欠佳,培训并没有使人员能力得到根本提高。主要原因有:一是由于人员短缺,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无法安排人员参加培训;二是目前的培训没有很好地组织,层层培训导致培训内容重复。此外,专业性强的培训(如重性精神病和慢病管理)没有由专业机构承担;三是当前的培训通常集中在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的政策和服务规范上,培训缺乏公共卫生核心能力的培训。同时,由于培训缺乏需求评估,导致部分培训项目与工作人员的实际需求不匹配;四是目前的培训形式单一,通常只通过讲座进行,或者以会代训,主要针对理论知识的传授,缺少实践操作层面的培训;五是大多数培训时间太短,培训时间碎片化,不能系统提高知识和能力;六是培训师资不固定、能力有待提高,同时,培训教材不统一,难以保证培训同质化。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培训需求评估: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培训需求的9个维度中,专业知识占91.3%,专业技能占84.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78.8%,沟通能力64.3%,干预措施制定41.6%。需求评估占33.2%,流行病学调查32.5%,满意度调查或项目开展效果评价27.9%,授课技能占26.7%。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对上述培训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培训需求受专业背景、学历、职称、执业资格类别以及工作岗位等多种因素影响,尤其工作岗位是9个维度培训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框架的建立:经过2轮Delphi咨询,建立了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框架。该框架由1个总功能(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维护公众健康),8个子功能(“居民健康素养提升”、“居民健康信息管理”、“社区健康监测与需求评估”、“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疾病预防与控制”、“社区卫生应急管理”、“多部门协作”、“政策、规划制定与评价”)构成。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的构建:通过两轮Delphi咨询,构建了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该核心能力模型由3个一级指标(包括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理念与价值观)、19个二级指标(包括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知识、社区健康监测能力、社区健康需求评估能力、政策和干预措施制定及实施和评价能力、健康管理能力、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应急处置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交流与沟通能力、管理和领导能力、基本科学研究能力及职业精神等)、60个三级指标(包括流行病与医学统计学、中医药健康管理知识、居民健康状况及疾病危险因素监测能力、参与政策制定、实施和评价的能力、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技能、慢病患者健康管理能力、流行病学调查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能力、社会动员技能、工作伙伴关系建立、项目管理能力、基本研究设计和实施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及奉献精神等)和129项具体能力界定组成。研究结论重庆市基层卫生机构仍然存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短缺、人员能力素质不高以及人员培训效果不佳的问题。同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培训需求呈现多元化,不同人员的培训需求各有侧重。本研究所建立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基于核心能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培训奠定了基础,为卫生行政部门进一步改进培训项目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增强培训项目的针对性、提高培训的效果、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根据目前重庆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建设的现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要进一步重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2.国家要在政策层面上加大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3.以核心能力为导向,调整改革医学院校公共卫生相关专业学历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岗位胜任力。4.基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人员核心能力模型开发能力培训项目,开展基于核心能力模型的培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人员能力建设效果。
陈志峰[8](2020)在《自闭症谱系障碍人士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据推测,我国自闭症谱系障碍人士数量超过1000万,其中儿童超过200万。广州是自闭症谱系障碍干预最前沿的城市之一,也作为广东省内自闭症谱系障碍诊断和治疗资源聚集地。因此,本研究以广州市为例,了解和分析患者家庭的生存状态,审视贯穿生命周期的社会支持体系如何满足资源需求。同时,在我国,广州亦是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前沿发展阵地,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投入位居前列。由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社会工作介入服务在社会支持体系中如何改善患者家庭生存状态。“生存”上,资源发展不及群体规模增长带来的供需矛盾可能进一步激化;“状态”上,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患者家庭要面临精神、认知、经济、就业和双老困境,这些困境共同反映了基本生活保障和发展性上的现实需求。回应这些现实需求,广州市患者家庭各生命周期阶段基本上都有相应的正式社会支持,本文列举了公立医院、康复训练机构、学校教育支持体系、就业支持体系、“双老”家庭支持体系、家长组织等九类。朋辈、亲友、邻里和志愿者等较亲近患者家庭的非正式支持作为正式社会支持的重要补充。患者家庭的社会支持体系总体来说,资源虽种类丰富,但仍十分有限;资源在各生命周期阶段分布不均,并且不同阶段的支持体系间互动与转介是不顺畅的;政策补助主要通过正式社会支持实现。社会支持视角下患者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服务是可行且必要的。为患者家庭提供社会工作介入服务的主要是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本文沿着从发现症状到老去的生命周期时间轴以及从微观服务到政策倡导归纳现有的社会工作介入服务板块,也体现了社会支持网络的运用。从服务成效可总结出社会工作介入服务对患者家庭生存状态的改善。目前服务存在着“社工不懂自闭症谱系障碍”“‘非社会工作’专业从业人员不懂社工”“服务微弱、松散而不成体系”等问题。美国在社会工作介入患者家庭的跨学科、跨系统和全年龄段服务理念值得借鉴。本文最后结合发展型社会政策理念,回到社会支持体系框架,讨论福利输送过程中如何优化对于处在各生命周期阶段的自闭症谱系障碍人士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服务。
刘燊[9](2020)在《具身—生成认知模型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认知科学哲学的框架下、以情绪入手,通过对当前第二代认知科学内部的争议进行剖析并论证了以“具身—延展认知”为基础的融合心智的局限,以及采用实验哲学的方法论证了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内核是“具身—生成认知”而不是“具身—延展认知”,最终构建了一个基于情绪的“具身一生成认知”模型并论证了其合理性。总体而言,本文聚焦如下四个关键问题:第一,认知科学哲学研究范式从第一代认知科学发展为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原因;第二,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哲学基础、研究现状及其对第一代认知科学的批判;第三,第二代认知科学存在的问题和内部分歧的解决方法以及融合心智的局限;第四,基于情绪的“具身—生成认知”假设的提出和模型的构建及合理性论证。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围绕第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介绍了认知科学哲学第一种研究范式即第一代认知科学的相关内容,包括:第一代认知科学兴起的内部原因和外在原因、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哲学渊源和哲学基础、第一代认知科学的贡献、第一代认知科学面临的困境以及认知科学哲学研究范式的转变等。其次,围绕第二个关键问题,本文介绍了认知科学哲学第二种研究范式即第二代认知科学的相关内容,包括:采用科学计量学的手段对第二代认知科学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预测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走向、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哲学基础、第二代认知科学的科学基础、具身认知的研究现状和研究取向、生成认知的研究现状和发展阶段、延展认知的研究现状和论证方式、嵌入认知和情境认知的研究现状和内核等。再次,围绕第三个关键问题,本文介绍了第二代认知科学内部的整合尝试,包括:第二代认知科学内部诸进路的比较、马克·罗兰兹对第二代认知科学内部诸进路的整合尝试即融合心智、融合心智的内容、融合心智的合理性论证以及马克·罗兰兹的辩护等。最后,围绕第四个关键问题,本文介绍了基于情绪的“具身—生成认知”假设的提出和理论建构及合理性论证,包括“具身—生成认知”假设的合理性论证并论证了意义建构过程中“具身—生成”认知的实现途径是基于脑电的超扫描技术、认知科学哲学视角下的情绪以及本文选取情绪作为线索的合理性、双人脑电平台的搭建以及情绪诱发视频的选取、通过认知神经科学实证的证据证明了第二代认知科学以“具身—生成认知”而不是以“具身—延展认知”为基础以及对本领域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等。
方文珊[10](2020)在《社会支持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乐观和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模型》文中认为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显着,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在诸多老龄化问题中,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突出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逐年下降,引发政府和学术界关注。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是老年人重要的心理指标之一,研究主观幸福感和相关影响因素是从理论层面推动积极老龄化的必要手段。本文立足P-E Fit模型,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结合“心理韧性框架”理论,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生活定向测验—修订版》、《心理韧性量表》,对南京市和上海市等地区508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如下:1)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各维度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子女数量、居住类型、收入水平、健康状况、有无兴趣爱好、居住地区上存在显着差异;2)老年人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子女数量、居住类型、收入水平、健康状况、有无兴趣爱好、居住地区上存在显着差异;3)老年人乐观水平在子女数量、居住类型、健康状况、有无兴趣爱好、居住地区上存在显着差异;4)老年人心理韧性水平在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健康状况和有无兴趣爱好上存在显着差异;5)相关分析中,社会支持、乐观、心理韧性和主观幸福感两两存在显着正相关;分维度中,除支持利用度与消极情感、客观支持与乐观之间相关不显着之外,其他均呈现显着相关关系;6)回归分析中,社会支持可以显着正向预测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乐观、心理韧性均能单独显着正向预测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各维度;社会支持能显着正向预测老年人乐观、心理韧性的得分;7)中介效应结果显示,乐观、心理韧性分别可以在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乐观和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社会支持可以直接或间接地通过乐观和心理韧性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提高老年人社会支持程度,有助于提高其乐观和心理韧性水平,进而帮助提升其主观幸福感。
二、展望21世纪的心理卫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展望21世纪的心理卫生(论文提纲范文)
(1)汤铭新儿童社会工作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民国时期的研究 |
1.2.2 新中国成立后的研究 |
1.2.3 简要述评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汤铭新儿童社会工作思想产生的背景 |
2.1 汤铭新儿童社会工作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
2.1.1 民国时期国际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与转型 |
2.1.2 民国时期本土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 |
2.1.3 民国时期儿童行为指导的本土化 |
2.2 汤铭新儿童社会工作思想产生的个人背景 |
2.2.1 汤铭新的求学从教经历 |
2.2.2 汤铭新的儿童社会工作经历 |
第三章 汤铭新的儿童社会工作思想 |
3.1 儿童问题辅导:儿童行为指导 |
3.1.1 儿童行为指导的概念和范围 |
3.1.2 儿童行为指导的开展目的 |
3.1.3 儿童行为指导的基本原则 |
3.1.4 儿童行为指导的基本技术 |
3.1.5 儿童行为指导的工作步骤 |
3.1.6 儿童行为指导的工作途径 |
3.2 传播理念和知识:培养和增进儿童的身心健康 |
3.2.1 婴孩健康与儿童福利 |
3.2.2 儿童精神健康的培养 |
3.3 提供家庭支持服务:推行良好亲子关系 |
3.3.1 亲子关系问题综述 |
3.3.2 亲子关系的种类 |
3.3.3 汤铭新亲子关系辅导的十大原则 |
3.4 儿童的社会化引导:青少年的心理自卫机制研究 |
3.4.1 青少年自卫机制概述 |
3.4.2 六种青少年的自卫机制及外在表现 |
第四章 汤铭新儿童社会工作思想的历史作用和现实价值 |
4.1 历史作用 |
4.1.1 在理论层面 |
4.1.2 在实务层面 |
4.1.3 在学科建设层面 |
4.2 现实价值 |
4.2.1 在理论层面 |
4.2.2 在实务层面 |
4.2.3 在学科建设层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个案登记表 |
附录二:儿童家庭生活概况调查表 |
附录三:儿童异常行为调查表 |
致谢 |
(2)系统观指导的上海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部分 资料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问卷设计与实施 |
四、独立完成的课题内容 |
五、质量控制 |
六、研究内容 |
七、技术路线图 |
八、基本概念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一、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培训讲师与学员基本情况 |
二、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的情况分析 |
三、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访谈情况分析 |
四、系统观指导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访谈 |
第四部分 讨论 |
一、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的建议 |
二、系统观指导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 |
三、系统观指导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
四、系统观指导的公卫人才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培训 |
五、系统观指导的精神心理专科医联体建设 |
第五部分 总结 |
一、主要研究成果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社区全科团队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技能培训调查问卷 |
附件2: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组织体系调查表 |
附件3:社区全科团队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技能培训反馈评价 |
附件4:关于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个案访谈提纲 |
附件5:系统思维在社区全科团队中的培训效果评估表 |
附件6:系统式医学思维在全科团队中的应用课程评估表 |
附件7:普通市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 |
文献综述 培养家庭医生团队精神心理卫生服务系统思维能力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3)外贸从业人员心理健康及个体差异 ——中美贸易战主观感受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假设 |
1.6 研究方法 |
1.6.1 大数据法 |
1.6.2 问卷调查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心理健康的内涵 |
2.2 心理健康的不同维度 |
2.2.1 国外研究成果 |
2.2.2 国内研究成果 |
2.3 心理健康的研究方法及一些量表介绍 |
2.3.1 症状自评量表 |
2.3.2 大五量表 |
2.3.3 心理弹性量表 |
2.3.4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 |
2.3.5 汉密顿焦虑量表 |
2.3.6 心理健康自评量表 |
2.4 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因素 |
2.4.1 人格特质 |
2.4.2 社会事件 |
2.4.3 生活事件 |
2.4.4 心理弹性 |
2.4.5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
2.4.6 性别 |
2.4.7 年龄 |
2.4.8 其他影响因素 |
2.5 特殊群体心理健康研究进展 |
2.5.1 学生 |
2.5.2 教师 |
2.5.3 公务员 |
2.5.4 医护人员 |
2.5.5 民航飞行员 |
2.5.6 其他特殊群体 |
2.6 文献评述 |
2.6.1 研究的群体还未能充分拓展 |
2.6.2 研究还缺乏社会事件作用于心理健康的机制探讨 |
第3章 外贸从业人员心理健康现状特征 |
3.1 研究对象与目标 |
3.2 研究方法与数据 |
3.2.1 方法 |
3.2.2 数据 |
3.3 外贸从业人员心理健康水平现状分析 |
3.3.1 外贸从业人员总体心理健康状况 |
3.3.2 外贸从业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常模比较 |
3.4 心理健康水平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分异 |
3.4.1 性别 |
3.4.2 年龄 |
3.4.3 婚姻状况 |
3.4.4 学历 |
3.4.5 收入 |
3.4.6 从事外贸行业时长 |
3.5 心理健康水平的工作单位特征分异 |
3.5.1 工作单位所在城市 |
3.5.2 工作单位业务类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外贸从业人员个人心理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
4.1 研究对象与目标 |
4.2 研究数据 |
4.3 大五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
4.4 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
4.5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外贸从业人员心理健康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 |
5.1 研究对象与目标 |
5.2 研究方法与数据 |
5.2.1 方法 |
5.2.2 数据 |
5.3 贸易战主观感受在大五人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 |
5.4 贸易战主观感受在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 |
5.5 贸易战主观感受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对策 |
6.1.1 研究结论 |
6.1.2 对策建议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3.1 |
附录3.2 |
附录3.3 |
附录3.4 |
附录3.5 |
致谢 |
(4)高中生自尊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提出和研究假设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实践价值 |
1.6 研究假设 |
2 文献综述 |
2.1 自尊的研究综述 |
2.1.1 自尊的概念 |
2.1.2 自尊的影响因素 |
2.1.3 自尊的测量 |
2.2 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综述 |
2.2.1 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 |
2.2.2 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 |
2.2.3 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 |
2.2.4 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 |
2.3 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综述 |
3 高中生自尊水平的现状调查 |
3.1 研究结果 |
3.1.1 高中生自尊水平的总体概况 |
3.1.2 高中生自尊水平的性别差异比较 |
3.1.3 高中生自尊水平的年级差异比较 |
3.1.4 高中生自尊水平的生源地差异比较 |
3.1.5 高中生自尊水平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比较 |
3.1.6 高中生自尊水平的家庭经济状况差异比较 |
3.1.7 高中生自尊水平的父母文化水平差异比较 |
3.1.8 高中生自尊水平的父亲职业差异比较 |
3.2 讨论 |
3.2.1 高中生自尊水平的总体概况分析 |
3.2.2 高中生自尊水平的性别差异分析 |
3.2.3 高中生自尊水平的年级差异分析 |
3.2.4 高中生自尊水平的生源地差异分析 |
3.2.5 高中生自尊水平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分析 |
3.2.6 高中生自尊水平的家庭经济状况差异分析 |
3.2.7 高中生自尊水平的父母文化水平差异分析 |
3.2.8 高中生自尊水平的父亲职业差异分析 |
3.3 小结 |
4 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调查 |
4.1 研究结果 |
4.1.1 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总体概况 |
4.1.2 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性别差异比较 |
4.1.3 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年级差异比较 |
4.1.4 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生源地差异比较 |
4.1.5 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比较 |
4.1.6 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在父母是否离异上的差异比较 |
4.1.7 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家庭经济状况差异比较 |
4.1.8 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文化水平差异比较 |
4.1.9 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父母职业差异比较 |
4.2 讨论 |
4.2.1 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总体概况分析 |
4.2.2 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性别差异分析 |
4.2.3 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年级差异分析 |
4.2.4 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生源地差异分析 |
4.2.5 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分析 |
4.2.6 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在父母是否离异上的差异分析 |
4.2.7 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家庭经济状况差异分析 |
4.2.8 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父母文化水平差异分析 |
4.2.9 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父母职业差异分析 |
4.3 小结 |
5 高中生自尊水平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
5.1 研究结果 |
5.2 讨论 |
5.2.1 父母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和高中生自尊水平的相关分析 |
5.2.2 父母拒绝、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和高中生自尊水平的相关分析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高中生自尊水平的现状 |
6.1.2 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 |
6.1.3 高中生自尊水平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的不足 |
6.2.2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 |
附录二 :问卷 |
致谢 |
(5)高职生母亲教养方式、自我同一性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序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大学生学校适应的研究现状 |
2.1.1 大学生学校适应的结构与评估 |
2.1.2 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 |
2.1.3 高职生学校适应的相关研究 |
2.2 自我同一性概述 |
2.2.1 自我同一性的概念 |
2.2.2 自我同一性的评估 |
2.2.3 自我同一性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 |
2.3 母亲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
2.3.1 母亲教养方式的概念 |
2.3.2 母亲教养方式的维度与类型 |
2.3.3 母亲教养方式的测量 |
2.3.4 母亲教养方式与自我同一性、学校适应的关系 |
2.4 理论基础 |
2.4.1 生态系统理论 |
2.4.2 依恋理论 |
2.4.3 客体关系理论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概念界定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内容与设计 |
3.4 研究流程 |
第4章 高职生学校适应量表的修订 |
4.1 高职生学校适应量表的选择与设计 |
4.1.1 高职生学校适应量表的选择 |
4.1.2 高职生学校适应量表的设计 |
4.2 问卷预测 |
4.2.1 被试 |
4.2.2 材料 |
4.2.3 研究程序 |
4.2.4 数据分析与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项目分析 |
4.3.2 探索性因素分析 |
4.3.3 信度分析 |
4.3.4 效度分析 |
4.3.5 小结 |
第5章 高职生母亲教养方式、自我同一性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
5.1 研究假设 |
5.2 研究方法 |
5.3 研究工具 |
5.4 问卷施测、数据录入与统计处理 |
5.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5.1 高职生学校适应基本现状 |
5.5.2 高职生学校适应的人口变量差异 |
5.5.3 高职生自我同一性状态分布现状 |
5.5.4 高职生母亲教养方式、自我同一性与学校适应的相关 |
5.5.5 高职生学校适应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5.5.6 高职生自我同一性在母亲教养方式与学校适应间的中介效应 |
第6章 分析与讨论 |
6.1 高职生学校适应问卷修订分析 |
6.2 高职生学校适应状况分析 |
6.2.1 高职生学校适应的现状 |
6.2.2 高职生学校适应的差异分析 |
6.3 高职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现状分析 |
6.4 高职生母亲教养方式、自我同一性与学校适应的相关 |
6.4.1 高职生母亲教养方式与自我同一性的相关分析 |
6.4.2 高职生母亲教养方式对学校适应的相关分析 |
6.4.3 高职生自我同一性与学校适应的相关分析 |
6.5 自我同一性在母亲教养方式和学校适应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
第7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建议 |
7.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 |
附录三: 高职生学校适应量表 |
附录四: 母亲教养方式量表 |
附录五: 自我同一性量表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民国时期的儿童指导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概念界定 |
1.1.1 儿童指导 |
1.1.2 问题儿童 |
1.1.3 相近概念辨析 |
1.2 研究综述 |
1.2.1 儿童指导以往研究的不同视角 |
1.2.2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溯源 |
1.2.3 我国现行的问题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
1.3 研究思路及意义 |
1.3.1 问题提出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2 民国儿童指导产生的背景 |
2.1 心理卫生运动的预防倾向 |
2.1.1 心理卫生运动的起源 |
2.1.2 预防倾向下的问题儿童 |
2.2 儿童福利运动 |
2.3 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 |
3 民国儿童指导的产生与发展 |
3.1 抗战前的儿童指导 |
3.1.1 早期探索 |
3.1.2 浙大培育院 |
3.1.3 大夏大学心理诊察所 |
3.1.4 中华慈幼协会心理诊察所 |
3.2 抗战后的儿童指导 |
3.2.1 上海儿童心理指导所 |
3.2.2 重庆心理卫生室 |
3.2.3 成都儿童指导所 |
4 民国儿童指导的理论与方法 |
4.1 民国儿童指导中的心理学理论 |
4.1.1 弗洛伊德和荣格精神分析理论影响 |
4.1.2 阿道夫.迈耶心理生物学派影响 |
4.1.3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学派影响 |
4.2 儿童指导方法的起源 |
4.2.1 少年违法心理病理研究所 |
4.2.2 威廉·希利的工作理念 |
4.2.3 儿童指导的工作方法及其推广 |
5 分析与启示 |
5.1 政府在儿童指导推广中的作用 |
5.2 综合模式在儿童指导推广中的作用 |
5.3 民国时期儿童指导的中国化探索 |
5.4 民国时期儿童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
5.5 对当今心理服务建设的启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我国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建设相关理论探讨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 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三章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建设现状及需求评估 |
3.1 研究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第四章 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框架构建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第五章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构建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2 结果 |
5.3 讨论 |
全文总结和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核心能力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
附件二 |
附件三 |
附件四 |
附件五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8)自闭症谱系障碍人士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四)文献述评 |
1、关于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研究 |
2、关于自闭症谱系障碍人士家庭社会支持的研究 |
3、关于自闭症谱系障碍群体社会政策的研究 |
4、自闭症谱系障碍人士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
5、现有研究的简单评论 |
(五)研究方法 |
1、田野调研方法 |
2、文献分析方法 |
(六)研究思路与行文框架 |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自闭症谱系障碍 |
2、心智障碍 |
3、生存状态 |
(二)理论基础 |
1、社会支持与社会支持网络 |
2、社会政策与发展型社会政策 |
3、理论在本研究的运用 |
(三)本章小结 |
三、广州市自闭症谱系障碍人士家庭的现状分析 |
(一)广州市自闭症谱系障碍群体现状概述 |
(二)广州市自闭症谱系障碍人士家庭所面临的困境 |
1、精神困境 |
2、认知困境 |
3、经济困境 |
4、就业困境 |
5、双老困境 |
(三)本章小结 |
四、广州市自闭症谱系障碍人士家庭的社会支持体系现状分析 |
(一)正式社会支持 |
1、公立医院 |
2、康复训练机构 |
3、学校教育支持体系 |
4、就业支持体系 |
5、“双老家庭”支持体系 |
6、家长组织 |
7、基金会 |
8、广州市少年宫 |
9、媒体 |
(二)非正式社会支持 |
1、朋辈 |
2、亲友 |
3、邻里 |
4、志愿者 |
(三)本章小结 |
五、广州市自闭症谱系障碍人士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服务现状与成效分析 |
(一)社会工作介入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1、必要性 |
2、可行性 |
(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
1、提供康复训练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
2、社工服务站项目 |
(三)社会工作介入服务的基本现状 |
1、介入服务提供现状 |
2、总结当前的角色定位 |
(四)社会工作介入服务的成效与改善患者家庭生存状态 |
1、提供就近方便的直接服务解急时难 |
2、直接服务助患者适应所在安置环境 |
3、在服务对象系统中改善康复环境 |
4、介入目标系统中营造关爱和接纳环境 |
5、在托养环境中满足发展性需求 |
(五)社会工作介入服务存在的问题 |
1、社工不懂自闭症谱系障碍 |
2、自闭症谱系障碍领域“非社会工作”专业从业人员不懂社工 |
3、社会工作介入服务微弱、松散而不成体系 |
(六)本章小结 |
六、社会工作介入自闭症谱系障碍人士家庭的美国经验分析 |
(一)跨学科合作模式 |
(二)社会工作介入概述 |
(三)社会工作介入服务 |
1、学前教育 |
2、中小学教育 |
3、过渡年龄段后 |
(四)对中国的启示 |
(五)本章小结 |
七、自闭症谱系障碍人士家庭社会工作介入服务的完善建议 |
(一)设立专项服务项目,从试点开始 |
(二)对提供康复训练服务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相关认证与管理 |
1、机构层面 |
2、师资方面 |
(三)社会工作介入服务与学校教育体系的衔接 |
(四)社会工作介入服务与就业支持体系的衔接 |
(五)社会工作介入服务与安置养护支持体系的衔接 |
(六)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社会融合宣传教育 |
(七)发展型社会政策倡导 |
(八)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具身—生成认知模型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关键问题 |
1.3.3 技术路线 |
1.3.4 总体研究框架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认知科学哲学第一种研究范式: 第一代认知科学 |
2.1 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哲学基础与贡献 |
2.1.1 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哲学基础 |
2.1.2 第一代认知科学的贡献 |
2.2 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困境以及向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转变 |
2.2.1 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困境 |
2.2.2 第一代认知科学向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转变 |
2.3 小结 |
第3章 认知科学哲学第二种研究范式: 第二代认知科学 |
3.1 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哲学基础 |
3.1.1 现象学 |
3.1.2 实用主义 |
3.1.3 日常语言哲学 |
3.2 第二代认知科学的科学基础 |
3.2.1 生态心理学 |
3.2.2 发展和教育心理学 |
3.2.3 机器人学与人工智能 |
3.3 第二代认知科学的代表性进路:具身认知 |
3.3.1 具身认知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2 具身认知对身体作用的探讨 |
3.3.3 具身认知研究的新进展 |
3.4 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其他进路 |
3.4.1 生成认知 |
3.4.2 延展认知 |
3.4.3 嵌入认知 |
3.4.4 情境认知 |
3.5 小结 |
第4章 第二代认知科学内部诸进路的比较及整合 |
4.1 第二代认知科学内部诸进路的比较 |
4.1.1 具身认知和生成认知 |
4.1.2 具身认知和嵌入认知 |
4.1.3 具身认知和延展认知 |
4.1.4 生成认知和嵌入认知 |
4.1.5 生成认知和延展认知 |
4.1.6 嵌入认知和延展认知 |
4.2 融合心智 |
4.2.1 融合心智概述 |
4.2.2 融合心智面对的挑战 |
4.2.3 融合心智自身的辩护 |
4.3 小结 |
第5章 基于情绪的“具身—生成认知”模型建构 |
5.1 “具身—生成认知”假设论证及实现方式 |
5.1.1 “具身—生成认知”假设论证 |
5.1.2 “具身—生成认知”实现途径 |
5.2 认知科学哲学视角下的情绪 |
5.2.1 情绪概述 |
5.2.2 情绪的认知理论 |
5.2.3 情绪的生理理论 |
5.2.4 情绪的进化理论 |
5.2.5 情绪的形式和表达 |
5.2.6 具身情绪 |
5.3 双人脑电平台搭建 |
5.3.1 双人脑电平台搭建的背景 |
5.3.2 双人脑电平台搭建的整体技术需求 |
5.4 情绪诱发视频的选取 |
5.4.1 理论模型 |
5.4.2 被试选取 |
5.4.3 实验环境 |
5.4.4 情绪视频材料 |
5.4.5 情绪主观报告问卷 |
5.4.6 实验流程 |
5.4.7 实验结果 |
5.5 基于脑电的情绪超扫描实验 |
5.5.1 实验任务设置 |
5.5.2 被试选取 |
5.5.3 实验材料 |
5.5.4 实验流程 |
5.5.5 脑电数据预处理 |
5.5.6 实验结果 |
5.6 小结 |
第6章 讨论 |
6.1 超扫描技术在认知科学哲学中的作用 |
6.1.1 从离线认知到在线认知再到超脑认知 |
6.1.2 共享的环境实现了“具身—生成认知” |
6.2 认知科学哲学和库恩范式下的第三代认知科学 |
6.3 基于情绪的“具身—生成认知”模型 |
第7章 总结、局限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局限与展望 |
7.2.1 局限 |
7.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图目录 |
附录B 表目录 |
附录C 情绪视频评定问卷 |
附录D 知情同意书 |
附录E 人口学资料问卷 |
附录F 施测问卷/量表 |
附录G 情绪评分条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10)社会支持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乐观和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理论与现实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
2.1.1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和内涵 |
2.1.2 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基础 |
2.1.3 主观幸福感的测量 |
2.1.4 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
2.2 社会支持研究综述 |
2.2.1 社会支持的概念和类型 |
2.2.2 社会支持的理论基础 |
2.2.3 社会支持的测量 |
2.2.4 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
2.3 乐观研究综述 |
2.3.1 乐观的概念 |
2.3.2 乐观的测量 |
2.3.3 社会支持与乐观的关系 |
2.3.4 乐观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
2.4 心理韧性研究综述 |
2.4.1 心理韧性的概念 |
2.4.2 心理韧性的保护因素 |
2.4.3 心理韧性的测量 |
2.4.4 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的关系 |
2.4.5 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
2.5 社会支持、乐观、心理韧性、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
2.5.1 社会支持、乐观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
2.5.2 社会支持、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
2.5.3 社会支持、乐观、心理韧性的关系 |
2.6 问题提出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假设 |
4 研究方法 |
4.1 被试 |
4.2 研究工具 |
4.2.1 主观幸福感量表 |
4.2.2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
4.2.3 生活定向测验—修订版 |
4.2.4 心理韧性量表 |
4.3 统计方法 |
4.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 研究结果 |
5.1 老年人社会支持、乐观、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状况及差异性分析 |
5.1.1 主观幸福感总体状况及其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5.1.2 社会支持总体状况及其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5.1.3 乐观总体状况及其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5.1.4 心理韧性总体状况及其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5.2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乐观和心理韧性的相关性分析 |
5.2.1 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X-Y) |
5.2.2 乐观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M1-Y) |
5.2.3 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M2-Y) |
5.2.4 社会支持与乐观的相关分析(X-M1) |
5.2.5 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的相关分析(X-M2) |
5.3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乐观和心理韧性的回归分析 |
5.3.1 主观幸福感对社会支持的回归分析(Y-X) |
5.3.2 主观幸福感对乐观的回归分析(Y-M1) |
5.3.3 主观幸福感对心理韧性的回归分析(Y-M2) |
5.3.4 乐观对社会支持的回归分析(M1-X) |
5.3.5 心理韧性对社会支持的回归分析(M2-X) |
5.3.6 心理韧性对乐观的回归分析(M2-M1) |
5.4 基于P-EFit模型的乐观和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模型研究 |
5.4.1 乐观在老年人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
5.4.2 心理韧性在老年人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
5.4.3 乐观在老年人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
5.4.4 乐观和心理韧性在老年人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关系中的链式中介作用 |
5.4.5 社会支持、乐观、心理韧性、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模型 |
6 讨论与分析 |
6.1 老年人社会支持、乐观、心理韧性、主观幸福感的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 |
6.1.1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 |
6.1.2 老年人社会支持的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 |
6.1.3 老年人乐观的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 |
6.1.4 老年人心理韧性的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 |
6.2 老年人社会支持、乐观、心理韧性、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分析 |
6.2.1 社会支持、乐观、心理韧性、主观幸福感的简单关系分析 |
6.2.2 社会支持、乐观、心理韧性、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分析 |
7 总结 |
7.1 结论 |
7.2 创新与不足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展望21世纪的心理卫生(论文参考文献)
- [1]汤铭新儿童社会工作思想研究[D]. 张飞越. 河北大学, 2021(02)
- [2]系统观指导的上海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研究[D]. 刘欢.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6)
- [3]外贸从业人员心理健康及个体差异 ——中美贸易战主观感受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D]. 杨奕群. 中山大学, 2020(09)
- [4]高中生自尊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D]. 钱康. 安庆师范大学, 2020(11)
- [5]高职生母亲教养方式、自我同一性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 陈新利. 南昌大学, 2020(01)
- [6]民国时期的儿童指导理论与实践研究[D]. 胡清. 苏州大学, 2020(03)
- [7]我国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建设研究[D]. 梁胜翔.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1)
- [8]自闭症谱系障碍人士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D]. 陈志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3)
- [9]具身—生成认知模型的实证研究[D]. 刘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11)
- [10]社会支持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乐观和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模型[D]. 方文珊.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