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CEA单抗-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的制备及体外激活苦杏仁甙靶向杀伤LoVo细胞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郑先珍[1](2019)在《一种多功能靶向自组装纳米粒的构建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提出恶性肿瘤的治疗一直是个难以攻克的世界难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缺乏选择性,易诱导肿瘤细胞产生耐药性;另一方面是因为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的存在增加了肿瘤转移复发的机率。CSCs是一类具有高致瘤性,保留了类干细胞样无限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此类细胞虽然在肿瘤组织中数量较少,却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为了杀灭CSCs和克服肿瘤细胞耐药,目前临床多将不同作用机制的抗肿瘤药物共同给药,利用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抗肿瘤疗效。但由于每种药物理化性质差异巨大,给药途径也不完全相同,单纯的联合给药方案易导致患者耐受性差,依从性不高,经济负担重。因此,寻找一种同时具有多种作用机制的新型多功能抗肿瘤药物成为当下药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结合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特点和抗肿瘤药物的理化特征,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以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达沙替尼(Dasatinib,DAS)为模型药物,设计并制备出多功能靶向自组装纳米粒(DAS/ATRA-NPs),构建了不仅具有抗普通肿瘤细胞能力和抗CSCs潜力双重作用机制,理论上还具有肿瘤被动靶向作用和肿瘤小分子蛋白主动靶向作用的多功能肿瘤靶向治疗策略。前言部分主要阐述了ATRA和DAS在肿瘤治疗学方面的研究背景及其应用价值,为本课题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支持。本文第一章初步考察了ATRA对高致瘤性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生物行为学的影响。MTT实验发现ATRA能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B16F10细胞的增殖能力;用中浓度(16μmol/L)的ATRA处理B16F10细胞24 h后,细胞划痕实验显示ATRA能有效抑制B16F10细胞的体外迁移能力;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形态明显发生改变,DAPI核染色可见凋亡小体,流式细胞仪测得其细胞凋亡率为(37.27±4.42)%;体内成瘤实验进一步提示ATRA能显着抑制B16F10细胞的致瘤性,这为本课题选择ATRA作为抗CSCs靶向药物提供了实验依据。本文第二章结合DAS、ATRA药物理化性质,通过超声乳化溶剂蒸发法合成制备出了多功能靶向自组装纳米粒(DAS/ATRA-NPs)。实验先通过单因素处方分析考察了DAS、ATRA的投药比、有机相中DCM与EtOH的比例、有机相与水相的比例、超声功率以及超声时间对DAS/ATRA-NPs的Size、PDI、Zeta Potential、药物包封率(Encapsulation efficiency,EE%)的影响。优化了制备工艺后所制得的DAS/ATRA-NPs呈淡黄色,外观均匀透亮,无肉眼可见颗粒物。透射电镜下观察到纳米粒呈大小约100200 nm的均一椭球形颗粒,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得DAS/ATRA-NPs的Size为(172.57±1.64)nm,PDI为(0.26±0.04),Zeta Potential为(32.10±0.65)mV。HPLC测得DAS/ATRA-NPs中DAS、ATRA的包封率分别(83.61±4.45)%、(95.21±1.09)%。将新制DAS/ATRA-NPs置于4℃条件下储存4周,连续监测Size、PDI和Zeta Potential的变化,发现DAS/ATRA-NPs在4℃储存条件下各参数无明显变化,稳定性良好。实验采用透析法考察DAS/ATRA-NPs体外释放速度,用含20%乙醇的PBS(PH=7.4)作释放介质,发现DAS/ATRA-NPs中的DAS与ATRA累积释药量均小于游离DAS和游离ATRA,表明DAS/ATRA-NPs体外具有一定的缓释能力。本文第三章以人肝癌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了DAS/ATRA-NPs的体外抗肿瘤效果。实验首先用香豆素-6对DAS/ATRA-NPs进行标记,利用香豆素-6的荧光特点在激光共聚焦下观察到DAS/ATRA-NPs主要存在于HepG2细胞的胞质中。在MTT细胞毒性实验中发现DAS/ATRA-NPs能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HepG2体外增殖,24 h的IC50为12.72μmol/L,药物协同指数CI50为0.96,表明DAS和ATRA两者药效具有协同作用。继以含12.5μmol/L药物浓度的培养基处理细胞,发现DAS/ATRA-NPs能显着抑制HepG2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给药24 h后,各组HepG2细胞开始发生凋亡,流式细胞仪测得游离ATRA、游离DAS、DAS+ATRA物理混合组、DAS/ATRA-NPs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4.68±3.25)%、(21.55±1.63)%、(26.98±3.42)%、(45.77±3.30)%,相比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后,线粒体膜电位实验和Caspase凋亡蛋白荧光实验则表明DAS/ATRA-NPs促凋亡的机制可能与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细胞侧群实验发现正常HepG2细胞中侧群细胞比例(SP)为(1.61±0.12)%,DAS和ATRA两药分别给药和混合给药处理HepG2细胞24 h后,SP比例均有减少,分别为(1.11±0.12)%、(0.89±0.03)%、(0.58±0.02)%,而DAS/ATRA-NPs组的SP比例为(0.35±0.00)%,虽稍弱于阳性对照维拉帕米组(0.21±0.05)%,但DAS/ATRA-NPs对SP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DAS、ATRA分别给药和混合给药组,说明DAS/ATRA-NPs中两药应具有协同抗CSCs的作用。本文第四章将DiD标记过的DAS/ATRA-NPs经尾静脉注射入SD大鼠体内,通过检测不同时间点血浆中DiD的荧光强度而得出DAS/ATRA-NPs在SD大鼠体内药动学曲线并计算药动学参数。实验发现游离DiD体内消除半衰期为4.61 h,标记后的DAS/ATRA-NPs消除半衰期为20.86 h,提示DAS/ATRA-NPs在体内同样具有缓释效果。裸鼠体内成瘤实验发现DAS/ATRA-NPs组肿瘤致瘤率比对照组低,且DAS/ATRA-NPs组肿瘤体积显着小于对照组肿瘤体积(P<0.05),说明DAS/ATRA-NPs能显着抑制HepG2细胞体内成瘤能力,在抗CSCs方面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综上所述,本文探索了一种新的恶性肿瘤靶向治疗方案,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恶性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内容,所构建的多功能自组装纳米粒(DAS/ATRA-NPs)也有望为多功能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余厚美,张振文[2](2019)在《β-葡萄糖苷酶抗体的制备及比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β-葡萄糖苷酶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水解酶,其含量高低直接关系到水解产物的量。木薯含有大量的生氰糖苷,是β-葡萄糖苷酶的底物之一,被水解后将产生有毒的氰化物,给食品安全带来隐患。为保障食品安全,给木薯及其制品的氰化物含量提供快速检测技术。本研究以A,B,C 3种来源的β-葡萄糖苷酶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并制备单克隆抗体和做出初步评价。结果表明,A抗原免疫的小鼠融合后获得5株杂交瘤细胞株,效价均达到105以上,抗体亚型均为IgG1型,但单克隆抗体与B抗原、C抗原、KLH、BSA均无交叉反应。说明不同来源的β-葡萄糖苷酶免疫小鼠得到的抗体均为特异性抗体。
于新池[3](2016)在《苦杏仁精油的提取、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文中指出植物病虫害给世界农业生产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危害和难以估计的损失。它们不仅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而且降低农产品的产量及质量;此外,植物病害产生的有毒物质还会危害动物和人类的健康。目前,化学农药是防治植物病虫害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长期向田间喷洒化学农药,导致药物残留、药物抗性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因此,研发高效、低毒、环保的新型农药迫在眉睫。由于天然产物具有毒性低、易降解和不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从天然产物发展新型农药已成为当前药物研发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苦杏仁是我国传统中药,具有止咳、平喘、降血脂、抗氧化、护肤等功效,但关于苦杏仁精油的抗菌和杀虫活性方面的研究却鲜有报道。本研究以苦杏仁残渣中提取的苦杏仁精油为研究对象,在明确其化学成分的基础上,不仅考察了其对19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体外抑制活性及对2种真菌的体内抗菌活性,而且探究了其对5种常见害虫的杀灭活性,取得的研究结果具体如下:1.借助特别设计的水蒸气蒸馏装置蒸馏,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除去脂肪油的残渣中提取苦杏仁精油(Bitter almond essential oil,BAEO),提取率为5.36‰。2.采用气相-质谱联用仪(GC-MS)对新制和久置的苦杏仁精油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评价,确认新制精油中的14种组分,占总挥发油的99.59%;久置精油中的21种成分,占其总量的99.90%。3.采用菌丝线性生长速率法筛查了苦杏仁精油对19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体外抑制活性,为了考察其综合抗菌活性,进一步测定了其对所有供试菌的体外抗菌毒力,结果显示:其对所有供试菌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对白菜黑斑病原菌和番茄早疫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它们的半数抑菌浓度(EC50)分别为50.2和103.2μL/mL。4.采用活体盆栽实验法测定了苦杏仁精油对黄瓜炭疽病原菌和小麦白粉病原菌的体内抗菌活性,结果证明:BAEO对两种病原菌的保护效果强于治疗效果。5.采用三角瓶密闭法和口腔注射法测定了苦杏仁精油对5种常见害虫的杀灭活性,主要包括熏蒸活性、熏蒸时间效应和胃毒活性。结果表明,苦杏仁精油对试虫具有较好的杀灭活性,其对家蝇、白纹伊蚊以及粘虫具有很好的熏蒸活性,对黄粉虫的胃毒活性高于阳性对照藜芦碱。
杜立平[4](2015)在《桃仁入药方式的研究概况》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桃仁的最佳入药方式。方法查阅古代及近代的相关文献资料,从桃仁的主要功效、火单制的目的和现代药理研究进行分析。结果桃仁的主要功效是活血祛瘀,而制的目的为破酶保苷,但苦杏仁苷并不是活血祛瘀的有效成分。结论桃仁入药以生用打碎为宜。
严银芳,严文馨[5](2013)在《麻疹病毒沪191-CEA单抗交联物的制备和靶向感染性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制备MV191-CEA单抗交联物并评估其对CEA阳性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通过化学交联剂N-羟基琥珀酰亚胺-间(N-马来酰亚胺基)苯甲酸酯(MBS)、N-琥珀酰亚胺3-(2-吡啶基二硫)丙酸酯(SPDP)和戊二醛三种方法将抗癌胚抗原(CEA)单抗和麻疹病毒沪191(MV191)交联制备MV191-CEA单抗交联物并研究其感染性。结果与MV191对照相比,MBS、SPDP、戊二醛交联后,病毒感染性有所下降,分别为59.8%、33.3%和71.5%,但MV191-CEA单抗交联物可感染MV191所不能感染的CEA阳性细胞SW480、A549和LoVo,其中LoVo细胞最敏感,且细胞裂解液中病毒滴度与CEA表达量有相关性,MV191-CEA单抗交联物不能在CEA阴性细胞MRC-5、HL和MCF-7细胞中增殖。结论 MV191-CEA单抗交联物成功地实现了感染性靶向转导。
聂振[6](2013)在《穿膜肽促进β-葡萄糖苷酶/苦杏仁苷酶解前药系统杀伤膀胱癌细胞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β-葡萄糖苷酶/苦杏仁苷酶解前药系统(β-GLU/AMY)对人膀胱癌EJ细胞生长的影响,初步研究穿膜肽对β-GLU/AMY杀伤人膀胱癌EJ细胞的促进作用,探讨β-GLU/AMY用于膀胱癌治疗的应用前景,为后续构建穿膜肽-酶解前药新型药物传送系统奠定基础。方法:(1)常规培养人膀胱癌EJ细胞,分组后用不同浓度的苦杏仁苷单独或与β-葡萄糖苷酶共同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的人膀胱癌EJ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与凋亡周期。(2)复苏本实验室冻存的高表达穿膜肽(TAT-EGFP融合蛋白)大肠杆菌菌株,在本课题组前期的实验方法上略加改进,大量制备穿膜肽,经纯化后,SDS-PAGE凝胶电泳鉴定穿膜肽的分子量并切取目的条带做质谱分析;用BCA法测定穿膜肽的浓度;将穿膜肽与人膀胱癌EJ细胞共孵育,荧光显微镜检测穿膜肽的穿膜活性;将穿膜肽与β-GLU/AMY联合应用,采用MTT法检测对人膀胱癌EJ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1)与单纯用苦杏仁苷作用相比,经过β-葡萄糖苷酶激活后人膀胱癌EJ细胞的增殖明显受限,增值抑制率可以达到前者的8.19倍;倒置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到经过β-葡萄糖苷酶激活苦杏仁苷作用后的人膀胱癌EJ细胞呈现典型凋亡的表现;细胞划痕实验提示经过β-葡萄糖苷酶激活苦杏仁苷作用后的人膀胱癌EJ细胞的迁移能力是下降的;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经过β-葡萄糖苷酶激活苦杏仁苷作用后的人膀胱癌EJ细胞,其凋亡率增加、多数肿瘤细胞阻滞于S期,这些改变随着苦杏仁苷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强。(2)制备出绿色的可溶性蛋白,纯化后的蛋白样品SDS-PAGE凝胶电泳示分子量为31kd左右,无明显杂带;质谱检测,经比对分析证实为穿膜肽;BCA法测定穿膜肽的浓度为10.25mg/mL;穿膜肽与人膀胱癌EJ细胞共孵育1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内有绿色荧光;MTT法示穿膜肽与β-GLU/AMY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其抑制率。结论:(1)低于15mmol/L的苦杏仁苷对人膀胱癌EJ细胞无细胞毒性,但经过β-葡萄糖苷酶激活后,能抑制人膀胱癌EJ细胞的生长和迁移,将人膀胱癌EJ细胞阻滞在S期,促进其凋亡,并且呈剂量依赖性。(2)在前期课题的基础上成功制备出穿膜肽,将穿膜肽与β-GLU/AMY联合应用能提高其对人膀胱癌EJ细胞的抑制率,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3)研究结果提示,β-GLU/AMY可能成为治疗膀胱癌的有效策略,构建穿膜肽-酶解前药新型药物传送系统是可行的,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王晶[7](2013)在《具有抗癌活性的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的衍生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寻找具有广谱抗癌活性的医药先导化合物,本文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设计并合成了通式分别为(I)和(II)两个系列共计7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1.为了得到具有高效,低毒,广谱抗癌活性的化合物,本文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对具有抗白血病活性的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AH取代苄基)-3,5-二(取代苄叉基)-4-哌啶酮进行衍生化研究,即以取代苄胺和丙烯酸甲酯为原料,经过一系列Michael加成,Dieckmann缩合,水解脱梭和经酸缩合得到中间体iV-(取代苄基)-3,5-二(取代苄叉基)-4-哌啶酮,再分别与脲素,硫脲,丙二睛进行反应得到四氢卩比淀并啼徒(卩比喃)稠杂环化合物(Ia1-a16),(Ib1-b24),(IC1-C16);2.为了降低具有高抗白血病活性的四氢吡啶并吡喃稠杂环化合物对正常细胞的毒性,本文使用单克隆抗体技术,使目标化合物能够靶向地作用于白血病K562细胞,即将化合物(Ic1-cl6)与anti-CD14单克隆抗体结合,合成了四氢吡啶并吡喃-单克隆抗体CD-14结合物(IIc1c16)。目标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下:采用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R)、核磁共振氢谱(lHNMR)、质谱(E1-MS)等对系列I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紫外光谱对系列II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确证,并对所有化合物的波谱性质进行初步的分析。为了进一步了解目标化合物I的空间结构,对化合物(I blc)进行了单晶培养、X-射线衍射晶体结构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为E式构型。委托上海师范大学动物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了化合物(Ia0,-al6),(Ib1,-b24).(Ic1-cl6)对白血病K562,卵巢癌H0-8910,肝癌SMMC-7721三种癌细胞系增殖影响的测定,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三类化合物对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明显高于其他两种癌细胞,其中化合物(Ic1-cl6))能高效抑制白血病K562细胞的增殖,化合物Id, I c5抗白血病活性与临床药物5-氟脲嘧啶(5-Fu)相当。委托上海师范大学动物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了化合物IIC|-cl6对白血病K562细胞系及小鼠正常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影响的测定。初步结果显示,相较于化合物Ic1-cl6),化合物对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保留了高效的抑制活性,但是对正常造血干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显着下降,即明显降低了对正常细胞的毒性。
陈汐敏[8](2012)在《人源抗c-Met Fab-阿霉素的制备及在肝癌分子靶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世界第5位高发的肿瘤,也是致死率第3位的恶性肿瘤,其中70%-85%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细胞癌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和健康。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肝癌的生物治疗开辟了全新的领域。生物治疗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后肿瘤治疗的第四种模式,并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主要包括: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内分泌治疗、细胞治疗等。分子靶向治疗是通过靶向肿瘤细胞表面特异性分子的配体与药物、放射性核素或生物毒素等偶联,靶向杀伤肿瘤细胞。由于其能选择性作用于肿瘤局部,具有疗效高、副作用小等优点。其中,基于特异性抗体、偶联化疗药物的肝癌靶向治疗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抗体靶向治疗的关键因素之一是高特异性肿瘤抗原的筛选。理想状态下,它应在肿瘤细胞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不表达,并且其与相应抗体结合后有较好地内化能力,能够使与之结合的抗体很快内化入细胞中,进而使抗体携带的药物能够特异性地进入肿瘤细胞中而发挥作用。已有研究表明HCC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其发生、发展和转移与多种基因的突变、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和新生血管增生异常等机制密切相关,其中多个关键性环节,是进行抗体靶向治疗的理论基础和潜在的重要靶点。研究表明,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factor,HGF)可与其受体c-Met结合,该信号通路在肝癌的形成、侵袭、转移等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c-Met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而在其他正常组织中低表达或不表达,因此,c-Met可作为肝癌靶向治疗的重要靶点,将成为肝癌治疗的一个新途径。目前临床化疗药物的品种较多,其中阿霉素是临床最早使用的肿瘤化疗药物之一,使用范围广,是肝癌化疗的常用药物之一,但是其毒副反应较大,最常见的是心脏毒性和骨髓抑制,限制了其在临床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本研究旨在将抗c-Met抗体与阿霉素偶联,利用抗体的靶向性,有效地将药物靶向到肿瘤部位,有希望降低阿霉素剂量,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提高化疗效果。为此,本课题研究内容如下:1.全人源免疫型Fab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2.人源抗c-Met Fab抗体的筛选、表达和鉴定3.人源抗c-Met Fab抗体分子与阿霉素的偶联及偶联物特性分析4.人源抗c-Met Fab-阿霉素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分析5.人源抗c-Met Fab-阿霉素对荷人肝癌移植瘤裸鼠的体内抑瘤效果分析6.人源抗c-Met Fab-阿霉素在荷人肝癌移植瘤裸鼠体内的定位及分布研究方法:1.分离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扩增所有的抗体重、轻链可变区基因,构建全人源噬菌体抗体库。基于细胞表面抗原的差减筛选,对构建的噬菌体抗体库进行富集筛选,制备人源抗c-Met Fab质粒,并测定抗体的基因序列。2.重组质粒pComb3X-MetFab,转入大肠杆菌诱导表达Fab,通过诱导条件的优化,筛选最适条件大量表达,选择合适条件采用Protein L亲和柱纯化细菌超声裂解上清,并对纯化后的人源抗c-Met Fab抗体进行鉴定。3.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将人源抗c-Met Fab抗体和阿霉素偶联,得到偶联产物MetFab-DOX,并用HPLC进行初步鉴定。通过FACS、细胞ELISA及免疫荧光检测,分析MetFab-DOX对c-Met不同表达水平细胞的结合能力。同时观察MetFab-DOX中阿霉素进入细胞内的过程,并与游离阿霉素进行比较。4.将MetFab-DOX及游离阿霉素分别作用于c-Met阳性表达的肝癌细胞和c-Met阴性表达的细胞,MTT法检测MetFab-DOX、游离阿霉素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并比较分析二者对不同c-Met表达水平细胞毒性作用的差异。5.建立人肝癌移植瘤裸鼠模型,分别应用MetFab-DOX和高、低剂量阿霉素进行治疗,观察MetFab-DOX与阿霉素的抑瘤效果,并比较二者化疗药物毒副作用的差异。6.裸鼠肝癌移植瘤组织冰冻切片,免疫荧光观察MetFab-DOX在肿瘤组织中的定位。用Cy5.5进行标记MetFab,运用活体成像技术观察MetFab在荷瘤小鼠中的定位。荷瘤裸鼠分别注射游离阿霉素和MetFab-DOX,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并比较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阿霉素在动物体内各主要脏器和肿瘤组织中的分布。研究结果:1.构建了全人源免疫型Fab抗体库,库容量为2.0×109。筛选出1株人源抗c-Met Fab抗体,并进行了序列测定。选择诱导前加入2%葡萄糖、SB培养基、25℃、1mmol/L IPTG作为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以最适条件进行Protein L柱的亲和纯化,最终得到纯度较高的人源抗c-Met Fab抗体,产量可达5mg/L。2.采用化学键合的方法将人源抗c-Met Fab抗体分子与阿霉素偶联,分离纯化得到偶联物MetFab-DOX,HPLC分析结果证实二者偶联成功。体外释放实验表明,在pH7.2中性条件下,MetFab-DOX比较稳定,240h累积释放率约为16.9%;在pH4.0酸性条件下,MetFab-DOX能较快释放出游离的阿霉素,96h累积释放率为81.3%,远高于pH7.2时96h的累积释放率12.1%。3.FACS分析表明MetFab-DOX能与不同c-Met表达水平的肝癌细胞特异性结合,抗体的结合效率因细胞表面c-Met表达水平的差异而不同,且与不表达c-Met的NIH3T3细胞基本不结合,显示了较好地靶向性。通过细胞免疫荧光及细胞ELISA检测,证实MetFab-DOX与MetFab具有相同的特性,能与表达c-Met的肝癌细胞特异性结合。跟踪阿霉素的红色荧光观察到MetFab-DOX进入细胞并且释放阿霉素的过程与游离阿霉素不同。游离阿霉素可较快地直接进入细胞核,对细胞无选择性;而MetFab-DOX先与细胞表面的c-Met结合,进入胞浆释放阿霉素定位到核上,具有较好地靶向性。4.对c-Met阳性表达的肝癌细胞,MetFab-DOX及游离阿霉素都具有细胞毒性作用;对c-Met阴性表达的NIH3T3细胞,游离阿霉素有较强的细胞毒性作用,而MetFab-DOX几乎无细胞毒性作用。5.分别用MetFab-DOX和游离阿霉素进行裸鼠人肝癌移植瘤模型的研究,观察到MetFab-DOX与游离阿霉素对肿瘤生长都有明显抑制作用,阿霉素高剂量组的平均抑瘤率为90.38%,阿霉素低剂量组为59.67%,MetFab-DOX组为65.40%。同时MetFab-DOX能明显减轻阿霉素单独给药所引起的体重下降,与阿霉素高、低剂量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etFab-DOX还能明显减轻阿霉素所引起的心、肺、肾的毒副作用。6.肿瘤组织免疫荧光检测发现,MetFab-DOX能够结合在肿瘤局部。活体成像实验结果表明MetFab能够富集于肿瘤局部,并且注射后48h仍能够在肿瘤局部观察到MetFab-Cy5.5的荧光。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显示,给药后,MetFab-DOX组裸鼠肿瘤组织中的阿霉素含量均高于游离阿霉素给药组,而其心脏及肾脏中的阿霉素含量均低于游离阿霉素给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课题筛选出1株人源抗c-Met Fab抗体,并成功将其与阿霉素进行偶联,制备MetFab-DOX。MetFab-DOX不仅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有细胞毒作用,而且在肝癌的裸鼠模型中,能特异性靶向肿瘤细胞,对肝癌移植瘤生长有明显的抑瘤效果,同时明显减轻了阿霉素的毒副作用。该研究结果为该抗体偶联化疗药物应用到肝癌的临床治疗奠定了基础,为肝癌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了一个候选靶向药物。
张晓旭[9](2011)在《甲鱼VB17检测及VB17与β-葡萄糖苷酶联合应用的抗肝癌作用研究》文中提出本试验采用超声波乙醇浸提法从甲鱼体内粗提VB17,利用HPLC法对提取液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同时通过体内外试验研究VB17被β-葡萄糖苷酶激活的抗肝癌效果,探讨了VB17的抗肝癌机制,为甲鱼抗癌保健品的开发提供研究思路及理论依据。1、利用HPLC法对甲鱼浸提液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乙醇浓度为90%,料液比1:15,超声波温度20℃,超声时间30min的条件下,甲鱼体VB17的含量可达10.46mg/kg。2、体外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观测VB17与β-葡萄糖苷酶联合应用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MTT法检测发现VB17与β-葡萄糖苷酶联合应用的效果要明显的优于VB17单独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其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增加;显微镜下观察发现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开始变圆、皱缩,贴壁细胞的数量越来越少,14mg/mL组细胞已呈现出典型的坏死状;AO/EB荧光染色法观察表明凋亡细胞数随着VB17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多,各实验组的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着(p<0.01);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率随VB17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VB17添加组的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间,存在极显着差异(氏0.01)。3、建立裸鼠HepG2细胞株移植瘤模型,观测VB17体内抑瘤效果。结果表明:高(60mg/mL)、中(30mg/mL)、低(15mg/mL)剂量灌胃组及腹腔注射(60mg/mL)组相对肿瘤体积和瘤重均小于对照组,抑瘤率分别为58.30%、45.64%、5.81%和14.73%,中、高剂量组抑瘤率显着的高于对照组(P<0.01);相同浓度药物,腹腔注射组的抑瘤率显着的低于灌胃组(P<0.01)。4、通过观测裸鼠日常行为和日增重等指标,探讨VB17对机体的毒副作用。结果表明腹腔注射组和低剂量灌胃组与对照组裸鼠比较在日常行为和日增重方面并无显着差异(P>0.05),高剂量灌胃组荷瘤小鼠日增变化较大,比对照组减少了94.09%(P<0.01),比腹腔注射组减少了93.66%(p<0.01)。中剂量灌胃组的日增重与对照组、腹腔注射组和低剂量组相比分别降低了15.69%、20.15%和23.21%(P<0.05)。
郑礼胜[10](2010)在《京尼平苷的酶解工艺及其产物的降糖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茜草科植物栀子主要活性成分为环烯醚萜类的京尼平苷(geniposide),具有保肝利胆、抗炎、抗肿瘤、抗诱变、抗氧化、抗血栓、抗高血压、保护神经细胞、修复损伤组织、降血糖等药理活性;特别是降血糖作用近年来受到极大关注。研究表明,京尼平苷的生物活性大多是通过其苷元京尼平(genipin)来实现的。本课题首先考察了京尼平苷在栀子果中分布,HPLC检测表明,京尼平苷主要存在于栀子果仁中,果皮中含量较少。其次,首次采用闪式提取法改进了苦杏仁酶的提取工艺,并对该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出的较优提取条件:50.0g脱脂苦杏仁粉,0.0625mol/L预冷氨水(500mL+450mL),闪式提取两次(120s+90s),纱布过滤,收集滤液,醋酸调pH4.0,滤去杂蛋白,4倍量乙醇沉淀苦杏仁酶,抽滤,洗涤,冷藏干燥即得;并用DNS法测定苦杏仁酶的比活力。再次,以所提取的苦杏仁酶水解京尼平苷,采用四因子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试验设计来优化水解工艺,以水解得率为指标,考察缓冲液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加入酶量四个主要因素对工艺的影响;确定出较合适的工艺条件:缓冲液pH5.25,反应温度为50.5℃,反应时间为90min,加入酶量为10;通过理化性质、纯度检验及NMR鉴定确定水解产物即为京尼平。最后,利用四氧嘧啶致小鼠糖尿病模型研究了京尼平苷和京尼平的降血糖作用;结果显示,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京尼平苷、京尼平均能提高模型小鼠存活率;降低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值,具有一定的降糖作用。
二、抗CEA单抗-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的制备及体外激活苦杏仁甙靶向杀伤LoVo细胞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CEA单抗-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的制备及体外激活苦杏仁甙靶向杀伤LoVo细胞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一种多功能靶向自组装纳米粒的构建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全反式维甲酸对高致瘤性B16F10 细胞生物行为学的影响 |
1 试药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4 小结 |
第二章 DAS/ATRA-NPs的制备及表征 |
1 试药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DAS/ATRA-NPs的体外抗肿瘤效果评价 |
1 试药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体内药动学研究和体内成瘤实验 |
1 试药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2)β-葡萄糖苷酶抗体的制备及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动物免疫 |
1.3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1.4 腹水纯化 |
1.5 抗体效价和特异性检测 |
1.6 抗体亚型鉴定 |
1.7 电泳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抗原SDS-PAGE鉴定 |
2.2 小鼠血清效价检测 |
2.3 抗体纯化前后效价测定和SDS-PAGE对比 |
2.4 抗体纯化后亚型测定和特异性测定 |
3 讨 论 |
(3)苦杏仁精油的提取、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植物精油研究现状 |
1.2.1 理化性质及化学成分 |
1.2.2 提取方法 |
1.2.3 植物精油的生物活性 |
1.2.3.1 抗菌活性 |
1.2.3.2 杀虫活性 |
1.3 苦杏仁研究现状 |
1.3.1 苦杏仁的化学成分 |
1.3.1.1 苦杏仁甙的提取及其影响因素 |
1.3.1.2 苦杏仁甙的水解 |
1.3.1.3 苦杏仁甙的药理作用 |
1.3.2 苦杏仁精油的提取 |
1.4 选题依据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苦杏仁精油的提取及其化学成分 |
2.1 苦杏仁精油的提取 |
2.1.1 主要材料和仪器 |
2.1.2 苦杏仁精油的提取 |
2.2 苦杏仁精油化学成分分析 |
2.2.1 主要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苦杏仁精油提取结果 |
2.3.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果 |
2.3.3 讨论 |
第三章 苦杏仁精油的抗菌活性 |
3.1 实验部分 |
3.1.1 供试真菌 |
3.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3.1.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3.1.3.1 苦杏仁精油抗真菌活性初步筛选 |
3.1.3.2 苦杏仁精油抗真菌活性EC50值测定 |
3.1.3.3 两种化合物对番茄早疫病原菌抑制时间效应 |
3.1.3.4 盆栽防效实验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苦杏仁精油抗真菌活性初步筛选 |
3.2.2 苦杏仁精油与醚菌酯抗菌毒力测定 |
3.2.3 两种药剂对供试菌抑制活性时间效应 |
3.2.4 苦杏仁精油盆栽防效实验 |
第四章 苦杏仁精油的杀虫活性 |
4.1 实验部分 |
4.1.1 供试试虫 |
4.1.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4.1.3 实验方法 |
4.1.3.1 苦杏仁精油对试虫的熏蒸活性 |
4.1.3.2 苦杏仁精油对试虫的熏蒸时间效应 |
4.1.3.3 苦杏仁精油对试虫的胃毒活性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杏仁精油对试虫熏蒸活性的结果 |
4.2.2 苦杏仁精油对试虫的熏蒸时间效应 |
4.2.3 苦杏仁精油对试虫的胃毒活性结果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苦杏仁精油抗菌机理的推测 |
5.2 体外抗菌实验的扩展 |
5.3 苦杏仁精油杀虫实验的思考 |
5.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5.4.1 创新点 |
5.4.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桃仁入药方式的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桃仁的主要功效 |
2火单制桃仁的目的 |
3苦杏仁苷的药理作用 |
4桃仁的最佳入药方式探讨 |
(5)麻疹病毒沪191-CEA单抗交联物的制备和靶向感染性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细胞和病毒 |
1.2 主要试剂 |
1.3 MBS法制备CEA单抗-MV191偶联物 |
1.4 戊二醛法制备CEA单抗-MV191偶联物 |
1.5 SPDP法制备CEA单抗-MV191偶联物 |
1.6 ELISA夹心法检测细胞培养物中CEA的表达 |
1.7 病毒感染 |
1.8 空斑试验测定细胞裂解液中病毒量 |
1.9 [35S] 甲硫氨酸标记MV191 |
1.10 液闪测定病毒对CEA阳性细胞LoVo的吸附试验 |
2 结 果 |
2.1 SW480、A549、LoVo、MRC-5、HL和MCF-7 六种细胞中CEA表达情况 |
2.2 三种化学交联法对病毒感染力的影响 |
2.3 MV191和CEA单抗-MV191吸附LoVo细胞比较 |
2.4 三种化学交联法制备的CEA单抗-MV191偶联物靶向性检测 |
3 讨 论 |
(6)穿膜肽促进β-葡萄糖苷酶/苦杏仁苷酶解前药系统杀伤膀胱癌细胞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中文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β-葡萄糖苷酶激活苦杏仁苷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的体外实验研究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穿膜肽促进β-葡萄糖苷酶/苦杏仁苷酶解前药系统杀伤膀胱癌细胞的初步研究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具有抗癌活性的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的衍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课题的提出 |
1.1 姜黄素的研究进展 |
1.1.1 姜黄素的应用分类 |
1.1.2 姜黄素在药理方面的作用 |
1.1.3 姜黄素在临床方面的应用 |
1.1.4 姜黄素在营养方面的作用 |
1.2 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的研究进展 |
1.2.1 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的稳定性 |
1.2.2 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的药理活性 |
1.3 含氮稠杂环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3.1 吡啶并嘧啶类化合物的研究 |
1.3.2 吡啶并吡喃类化合物的研究 |
1.4 单克隆抗体技术的研究进展 |
1.4.1 单克隆抗体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
1.4.2 单克隆抗体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1.4.3 单克隆抗体在蛋白质提纯中的应用 |
1.4.4 单克隆抗体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
1.5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1 课题的研究目的 |
1.5.2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思想 |
1.5.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四氢吡啶并嘧啶(吡喃)稠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研究 |
2.1 四氢吡啶并嘧啶(吡喃)稠杂环化合物(Ia_1-a_(16))),(Ib_1-b_(24))),(Ic_1-c_(16)))的合成路线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2.2 中间体(2)、(4)、(5)的合成 |
2.2.3 目标化合物(Ia_1-a_(16)))的合成 |
2.2.4 目标化合物(Ib_1-b_(24)))的合成 |
2.2.5 目标化合物(Ic_1-c_(16)))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目标化合物(Ⅰa1-a14)的物理性质及结构表征 |
2.3.2 目标化合物(Ib_1-b_(24)))的物理性质及结构表征 |
2.3.3 目标化合物(Ic_1-c_(16)))的物理性质及结构表征 |
2.3.4 合成方法的讨论 |
2.3.5 目标化合物的波谱分析 |
2.3.6 目标化合物Ⅰb10的晶体结构分析 |
第三章 四氢吡啶并吡喃-单克隆抗体 CD-14 结合物的制备 |
3.1 四氢吡啶并吡喃-单克隆抗体 CD-14 结合物(Ⅱc1-c16)的合成路线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和试剂 |
3.2.2 目标化合物(Ⅱc1-c16)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合成方法的讨论 |
3.3.2 结果讨论 |
第四章 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测试 |
4.1 目标化合物对癌细胞及正常造血干细胞增殖影响的测定 |
4.1.1 测定方法 |
4.1.2 结果与讨论 |
第五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 |
代表性学术论文 |
参研主要项目 |
(8)人源抗c-Met Fab-阿霉素的制备及在肝癌分子靶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全人源免疫型 Fab 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和人源抗 c-Met Fab 抗体的筛选、表达与鉴定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人源抗 c-Met Fab 抗体分子与阿霉素偶联及特性分析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三部分 人源抗 c-Met Fab-阿霉素对肝癌的靶向治疗作用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四部分 人源抗 c-Met Fab-阿霉素在荷瘤裸鼠体内的定位和组织分布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 |
博士学位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9)甲鱼VB17检测及VB17与β-葡萄糖苷酶联合应用的抗肝癌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VB_(1 7)的研究概况 |
1.1 VB_(17)的分析方法 |
1.2 VB_(17)的分离提取方法 |
1.3 VB_(17)的药理学功用 |
1.3.1 镇咳平喘 |
1.3.2 影响消化系统 |
1.3.3 抗肿瘤 |
1.3.4 毒性 |
1.3.5 其他功用 |
2 β-葡萄糖苷酶的研究概况 |
2.1 β-葡萄糖苷酶的理化性质 |
2.2 β-葡萄糖苷酶的分布 |
2.3 β-葡萄糖苷酶的结构与催化机制 |
2.3.1 β-葡萄糖苷酶的结构 |
2.3.2 β-葡萄糖苷酶的催化机制 |
3 抗肿瘤研究及抗癌保健品的开发 |
3.1 肿瘤概述 |
3.1.1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
3.1.1.1 细胞毒类抗肿瘤药 |
3.1.1.2 肿瘤细胞的诱导分化剂 |
3.1.1.3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
3.1.1.4 抗突变剂 |
3.1.1.5 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抑制药物 |
3.1.1.6 基因治疗药物 |
3.1.1.7 免疫增强剂 |
3.1.1.8 药物逆转多耐药性(MDR)的研究 |
3.2 抗癌保健品的研发前景 |
4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试验部分 |
试验一 甲鱼体VB_(17)的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试验动物 |
1.1.2 试剂与药品 |
1.1.3 主要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1.2.1 样品处理 |
1.2.2 粗提VB_(17)的工艺流程 |
1.2.3 提取液的定性、定量分析 |
1.2.3.1 定性分析 |
1.2.3.2 定量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甲鱼提取液定性分析 |
2.2 甲鱼体内VB17的定量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试验二 VB_(17)与β-葡萄糖苷酶联合应用的体外抗肝癌作用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细胞株 |
1.1.2 试剂和药品 |
1.1.3 培养用液及药液 |
1.1.4 培养仪器和用具 |
1.2 试验方法 |
1.2.1 细胞培养、冻存、复苏 |
1.2.1.1 细胞培养 |
1.2.1.2 细胞冻存 |
1.2.1.3 细胞复苏 |
1.2.2 药物浓度的选择 |
1.2.3 VB_(17)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 |
1.2.3.1 VB_(17)单独应用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 |
1.2.3.2 VB_(17)与β-葡萄糖苷酶联合应用对HepG2细胞增殖影响 |
1.2.4 VB_(17)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 |
1.2.4.1 对细胞形态的影响 |
1.2.4.1.1 倒置相差显微镜法观察 |
1.2.4.1.2 AO/EB染色荧光显微镜法观察 |
1.2.4.2 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
1.2.4.2.1 AO/EB染色法计算凋亡率 |
1.2.4.2.2 Annexin-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法分析凋亡率 |
1.2.5 数据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VB_(17)对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 |
2.1.1 VB_(17)单独应用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 |
2.1.2 VB_(17)与β-葡萄糖苷酶联合应用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 |
2.2 VB_(17)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 |
2.2.1 对细胞形态的影响 |
2.2.1.1 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 |
2.2.1.2 AO/EB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 |
2.2.2 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
2.2.2.1 AO/EB染色计算HepG2细胞凋亡率 |
2.2.2.2 Annexin-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法分析HepG2细胞凋亡率 |
3 讨论 |
3.1 VB_(17)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 |
3.2 VB_(17)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 |
3.2.1 细胞形态变化 |
3.2.2 细胞凋亡率 |
4 小结 |
试验三 VB_(17)与β-葡萄糖苷酶联合作用的体内抗肝癌效果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细胞株和试验动物 |
1.1.2 试剂和药品 |
1.1.3 培养用液及药液 |
1.1.4 主要的仪器耗材 |
1.2 试验方法 |
1.2.1 人肝癌HepG2细胞裸鼠模型的制备 |
1.2.2 试验分组和处理 |
1.2.3 VB_(17)抑瘤作用的观察 |
1.2.4 裸鼠日增重的变化 |
1.2.5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VB_(17)的抑瘤作用 |
2.2 VB_(17)对机体的影响 |
2.2.1 裸鼠日常行为变化 |
2.2.2 VB_(17)对荷瘤小鼠日增重的影响 |
3 讨论 |
3.1 VB_(17)的抑瘤作用 |
3.2 VB_(17)对机体的影响 |
4 小结 |
结论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10)京尼平苷的酶解工艺及其产物的降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京尼平苷和京尼平研究及应用现状概述 |
1.1.1 京尼平苷在植物中的分布 |
1.1.2 京尼平苷的分离纯化 |
1.1.3 京尼平的制备和分离纯化 |
1.1.4 京尼平苷和京尼平的检测方法 |
1.1.5 京尼平苷的药物代谢 |
1.1.6 京尼平苷和京尼平的药理活性和应用现状 |
1.1.7 京尼平苷和京尼平的毒性 |
1.2 苦杏仁酶研究概述 |
1.2.1 β-葡萄糖苷酶的来源、分布及分类 |
1.2.2 β-葡萄糖苷酶的理化性质 |
1.2.3 β-葡萄糖苷酶的催化反应机制 |
1.2.4 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测定方法 |
1.2.5 β-葡萄糖苷酶的提取分离及纯化 |
1.2.6 β-葡萄糖苷酶的应用 |
第二章 栀子果实不同部位京尼平苷的含量测定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药材 |
2.1.2 主要化学试剂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2.3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考察 |
2.2.4 线性范围考察 |
2.2.5 精密度考察 |
2.2.6 重复性实验 |
2.2.7 稳定性考察 |
2.2.8 样品中京尼平苷含量的测定 |
2.2.9 加样回收试验 |
2.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2.3.1 提取方法、流动相的选择 |
2.3.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3.3 栀子各部位京尼平苷含量的比较 |
第三章 苦杏仁酶的提取及活性测定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原料 |
3.1.2 主要化学试剂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2 苦杏仁酶的提取 |
3.2.1 苦杏仁的粉碎及脱脂 |
3.2.2 传统提取法 |
3.2.3 闪式提取法 |
3.2.4 苦杏仁酶提取工艺流程图 |
3.2.5 闪式提取工艺的优化 |
3.3 苦杏仁酶比活力的测定方法 |
3.3.1 缓冲溶液的配制 |
3.3.2 水杨苷溶液的配制 |
3.3.3 葡萄糖标准液的配制 |
3.3.4 DNS溶液的配制 |
3.3.5 标准曲线和线性范围 |
3.3.6 样品苦杏仁酶比活力的测定 |
3.4 实验结果 |
3.4.1 苦杏仁酶的提取结果 |
3.4.2 苦杏仁酶比活力测定结果及总活力 |
3.4.3 苦杏仁酶提取工艺的验证 |
3.5 实验讨论 |
3.5.1 实验原料 |
3.5.2 实验过程 |
第四章 苦杏仁酶水解京尼平苷的工艺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原料 |
4.1.2 主要化学试剂 |
4.1.3 主要仪器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缓冲溶液的配制 |
4.2.2 预实验 |
4.2.3 京尼平苷水解工艺优化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回归模型的建立及显着性检验 |
4.3.2 主因子效应分析 |
4.3.3 单因子效应及其边际效应分析 |
4.3.4 因子的交互效应分析 |
4.3.5 数学模型寻优 |
4.3.6 最佳工艺参数的确定及回归模型的验证 |
4.3.7 工艺参数的修正及商品酶的水解实验 |
4.4 实验讨论 |
4.4.1 二次通用旋转试验设计 |
4.4.2 实验结果 |
4.5 水解产物的理化性质及结构鉴定 |
4.5.1 水解产物的理化性质 |
4.5.2 水解产物的纯度检验 |
4.5.3 水解产物的NMR鉴定 |
第五章 京尼平苷及其苷元的降糖活性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1.1 实验药品 |
5.1.2 实验试剂 |
5.1.3 实验动物 |
5.1.4 实验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
5.2.2 分组与给药 |
5.2.3 指标检测 |
5.2.4 动物生长及摄食情况的观察 |
5.2.5 统计方法 |
5.3 实验结果 |
5.3.1 生长状况及病理观察 |
5.3.2 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 |
5.3.3 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
5.3.4 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体重的影响 |
5.3.5 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饮水量和饮食量的影响 |
5.4 实验讨论 |
5.4.1 造模 |
5.4.2 京尼平苷和京尼平的降糖作用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抗CEA单抗-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的制备及体外激活苦杏仁甙靶向杀伤LoVo细胞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种多功能靶向自组装纳米粒的构建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D]. 郑先珍. 重庆医科大学, 2019(01)
- [2]β-葡萄糖苷酶抗体的制备及比较分析[J]. 余厚美,张振文. 热带生物学报, 2019(01)
- [3]苦杏仁精油的提取、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D]. 于新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9)
- [4]桃仁入药方式的研究概况[J]. 杜立平. 中国药业, 2015(20)
- [5]麻疹病毒沪191-CEA单抗交联物的制备和靶向感染性的初步研究[J]. 严银芳,严文馨.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3(03)
- [6]穿膜肽促进β-葡萄糖苷酶/苦杏仁苷酶解前药系统杀伤膀胱癌细胞的初步研究[D]. 聂振. 广西医科大学, 2013(S1)
- [7]具有抗癌活性的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的衍生化研究[D]. 王晶.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2)
- [8]人源抗c-Met Fab-阿霉素的制备及在肝癌分子靶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 陈汐敏. 南京医科大学, 2012(01)
- [9]甲鱼VB17检测及VB17与β-葡萄糖苷酶联合应用的抗肝癌作用研究[D]. 张晓旭. 扬州大学, 2011(04)
- [10]京尼平苷的酶解工艺及其产物的降糖活性研究[D]. 郑礼胜. 中南大学, 2010(03)